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分析
時間:2022-04-28 02:51:59
導語: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升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對優化鄉村師資隊伍建設和提升鄉村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自編問卷從待遇、激勵、壓力、困難、政策等五方面對某省4480名鄉村青年教師進行了網絡調研,結果發現,對于鄉村教師青年教師而言,職業吸引力整體處于中等偏下水平。路徑分析發現,待遇、激勵、壓力、困難因子對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具有直接、顯著的影響,而政策因子既直接影響職業吸引力,又通過待遇和激勵因子間接作用于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面臨的主要困境有:待遇不高、激勵效果不好、工作壓力較大、生活困難難以解決、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偏少。精準而有效地提升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需要從以下三方面綜合施策:提高待遇,確保鄉村教師安心從教;鞏固職業發展力,確保鄉村教師潛心從教;增強鄉村青年教師政策支持,激勵鄉村教師熱心從教。
關鍵詞: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影響因素
鄉村振興計劃需要鄉村社會群體整體素質的提高,而鄉村教師的個體價值與社會責任的實現,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鄉村教育是鄉村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鄉村教師是鄉村教育的主體。[1]但當前鄉村教師職業缺少吸引力,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相對薄弱。本文以鄉村青年教師為研究對象,對其職業吸引力及其影響因子進行探討。
一、問題提出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鄉村發展仍相對滯后,這在鄉村教育發展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雖然學?!靶隆绷恕⒂布渲谩叭绷耍處焻s更“老”了、更“少”了,多數鄉村學校教育質量欠佳。教育質量不高會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滯后的經濟發展又進一步削弱了鄉村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形成惡性循環?!多l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指出“鄉村教師隊伍仍面臨職業吸引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在此背景下,提高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是解決當前鄉村教育乃至鄉村經濟的根本問題所在。鄉村教師是鄉村孩子學習成才的引路人,是振興鄉村不可或缺的軟實力,更是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的主力軍。為解決鄉村教師長期流失的問題,很多地方采取定向招聘、簽訂協議等多種方式,試圖穩定鄉村教師隊伍。但調研顯示,80.67%的鄉村青年教師和82.08%的35歲以上鄉村教師認為,教師從農村流向城市學校是正?,F象,也是很多鄉村教師們的向往。在本調研中2010-2018年N縣共招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806人,如今在鄉村任教的教師有493人。8年間,鄉村青年教師流失近40%,這說明相比城市教師而言,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問題還未得到良好解決。
二、研究工具與對象
(一)研究工具。已有的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研究主要從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的現狀研究[2]、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下降的影響因素研究[3]、城鄉教師職業吸引力比較研究[4]、ERG理論視域下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5]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根據已有文獻和實地調研結果,歸納總結了影響鄉村青年教師吸引力的要素有待遇、激勵、壓力、困難和政策等。本研究根據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的待遇因子、激勵因子、壓力因子、困難因子、政策因子等五類影響因子,編制了《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有29道題,其中基本信息題8題、待遇因子題4題、激勵因子題5題、壓力因子題3題、困難因子題3題和政策因子題6題。問卷采用量表賦分:正向按順序計1-6分,分值越高表示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越強,反向計分則相反。經檢驗,問卷的Cronbachα系數為0.905,表明問卷具有很好的內在一致性,信度良好;問卷KMO值為0.935,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五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0.54%,證明問卷效度良好。(二)研究對象。本研究對某省6市13縣(市、區)35周歲以下4480名鄉村青年教師進行了網絡調研,問卷調研結果的人口學信息如表1所示。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的總體情況分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的總體狀況如表2所示,待遇因子主要反映教師的收入及工作成就感,該因子從表2中看,平均分為14分,分數越高說明待遇越好,該因子平均得分為13.09分,低于平均分,說明很多教師認為待遇沒有達到預期。激勵因子主要反映教師對個人發展、晉升機制等方面的看法。該因子平均分為17.5分,分數越高說明激勵機制越好,該因子平均得分為21.41分,表明激勵因子有一定的作用。壓力因子主要反映教師的工作壓力、精神倦怠等問題,分數已進行逆向處理,分數越高表示壓力越小。該因子平均分為10.5,該因子平均得分為10.42分,說明很多教師認為工作壓力較大,對工作產生了厭倦。困難因子主要反映客觀的困難,包括職稱、編制不足、教師外流等問題,分數已進行逆向處理,分數越高表示困難越小。該因子平均分為10.5,平均得分為6.63分,說明大部分教師認為工作中確實存在很多困難。政策因子主要反映各項政策的效果及落實情況,該因子平均分為21分,平均得分為25.73分,表明大部分教師認為政策有效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二)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的路徑分析。如圖1所示。壓力因子對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的影響路徑為:壓力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直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197(p<0.01)。待遇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直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249(p<0.01);待遇因子→激勵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間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315*0.349=0.110(p<0.01)。待遇因子對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的總效應等于0.249+0.110=0.359。激勵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直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349(p<0.01)。困難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直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132(p<0.01)。政策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直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378(p<0.01);政策因子→待遇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間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599*0.249=0.149(p<0.01);政策因子→激勵因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間接效應顯著,路徑系數為0.507*0.349=0.177(p<0.01)。政策因子對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影響的總效應等于0.378+0.149+0.177=0.704。政策因子既是鄉村青年教師的直接影響因子又是間接因子。事實上,政策因子對困難因子和壓力因子與鄉村青年教師的職業吸引力也有間接效應,其效果是逆向效應。
四、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困境表征
(一)待遇不高。1.收入低。調查顯示,同縣區的城鄉青年教師的工資相同,沒有轉正之前的青年教師實發工資,在2600-3000元左右,轉正后為3000-3500元左右,一般青年教師的實發工資是2600-4000元。如果在鄉鎮工作,會有200-330元左右的鄉村補貼。與同等學歷的其他行業從業人員相比,教師的工資偏低;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農民工月均收入為3721元。[6]收入低是影響年輕人選擇教師職業的主要原因。2.生活保障差。調研發現,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來自外市,在很多地方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及配套設施配套尚不到位。大部分剛入職的青年教師缺乏鄉村生活技能,叫不到外賣,打不到出租車,條件非常艱苦。有的青年教師住在學校提供的閑置房間里,這些房間一般是臨時改造的,沒有廚房,也沒有衛生間。在訪談中,一位鄉村教師最大的愿望是“有地方洗澡”。(二)激勵效果不好。1.職業發展支持弱。一是鄉村學校的教師參加高層次教研活動較少。調研發現,部分鄉村青年教師有參加縣級教研活動的機會,但參加市級或省級的機會很少。專業發展缺乏高端引領,且現有培訓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培訓成效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青年教師的發展處于“自覺”發展狀態。與之對應的縣城青年教師,一般除了參加縣級的教研活動,還有很多機會參加市級省級甚至國培等培訓活動,其專業發展的機會較多,氛圍較好。二是專業發展氛圍弱。縣區青年教師所在的學校一般有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而且有一套培養青年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方式方法。鄉村青年教師所在的學校人數較少,賴以學習的群體的專業水平也不夠理想。鄉村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缺少外在推動力。2.榮譽感低。一是缺乏職業成就感。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劇,父母學歷較高,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越來越多地遷向城鎮。另外,由于鄉村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民辦學校招生等多種原因,鄉村學校生源質量不斷下滑,家校合作難以深入,鄉村青年教師孤軍奮戰,缺乏成就感。二是缺乏工作動力。縣區的青年教師參與優質課的機會較多,獲獎機會多,評職稱的支持材料多,評職稱的名額也多。鄉村青年教師參與優質課比賽的機會較少,即使有也很難沖出本地區或縣城,很少有獲得榮譽的機會,更少有參與課題研究等機會,致使鄉村青年教師對工作產生消極情感。(三)工作壓力較大。鄉村教師在鄉村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從同鄉人到邊緣人,再到異鄉人的轉變,使得鄉村教師公共身份由在場到離場,再到失落[7]。鄉村教師的公共身份致使鄉村教師遠離鄉村生活的環境,對工作對象的不了解、不熟悉更增加了工作壓力。其壓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工作實施困難。一是鄉村教師理解鄉村學生存在困難。鄉村青年教師并非都了解鄉村生活。沒有鄉村生活經歷的鄉村青年教師,很難理解鄉村人的生存方式以及鄉村孩子的生活方式。即使是來自鄉村的青年教師,在城市的求學過程中,對鄉村生活的方式也產生了陌生感。這增加了鄉村青年教師教學的難度,他們很難與鄉村孩子真正和諧融洽地相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將教材與課程內容與鄉土生活結合起來,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比如給學生布置作業的問題,很多城市孩子的家長,有時間有能力幫助孩子檢查作業或輔導學習,但鄉村孩子的家長幫助孩子檢查作業或輔導學習的情況就很難實現。二是家校合作難以開展。鄉村學校多數是留守兒童,其父母常年在外地務工,即使在家,其父母文化程度也往往不高。如果讓家長配合學校的工作完成教學,其難度可想而知。甚至有些鄉村家長認為,孩子送到學校就是“去學習的”,孩子學習就是老師的事情。2.工作任務重。一是教學任務重。在鄉村學校,教師數量少,學生數量也不多。為了開足、開齊、開好各類課程,教師除了本學科的教學任務外,還要承擔音樂、美術等課程,這就增加了教師的教學任務。二是管理學生任務重。教師工作之余,還需要特別關照留守兒童學習與身心健康。教師對自身所從事的職業感到責任重大、任務繁重。3.社會地位低。一是社會認同度低。據東北師范大學調查研究,對教師的尊崇度與教師所處學校的行政層級高低序列成正相關,即省會城市學校教師的職業尊崇度高于地市級、地市級高于區縣級、區縣級高于鄉鎮級,依次降低,鄉村教師的職業尊崇度最低。[8]二是自我認同低。本調查的數據顯示,在教師的社會地位方面,不滿意的教師比例是40.42%。三是家長認可度低。鄉村生源質量不斷下滑,往往導致的教學質量下降,鄉村青年教師在鄉村教學過程中付出艱辛的勞動,得不到家長的認可,甚至有些家長瞧不起鄉村教師。(四)生活困難難以解決。1.鄉村青年教師的住房保障落實不到位。鄉村教師的住房保障形式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賃房、定向安置房、兩限商品房、安居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等形式[9]。在調研中發現,很多地方鄉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及配套設施方面不到位,有些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學校只能給提供閑置的房間,沒有廚房和衛生間,條件非常艱苦;一般鄉鎮駐地沒有商品房,大多數已婚教師住在縣城,每天上班來回奔波,無法照顧孩子,對教學地沒有歸屬感,更增加了到縣城教學的動力。2.鄉村青年女教師婚戀難問題凸顯。調研發現,偏遠的工作環境以及交際圈子的狹窄,讓婚戀問題成為鄉村女教師的“煩惱”。鄉村教師找對象難,是困擾不少鄉村青年教師生活、工作的一大難題。隨著鄉村青年教師群體里女教師的數量日益增加,很多地方的鄉村教師報考中女性比例占80%以上,讓女教師婚戀問題更為突出。3.生活補助標準偏低。同一地區不同學校教師的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上,因此,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成為區域內不同學校教師崗位吸引力的重要調解變量。[10]在調研的20多所學校中發現,目前很多地方鄉鎮補貼只考慮教齡因素,沒有考慮距城遠近因素,例如J學校離城5公里、B學校距離縣城35公里,鄉鎮補貼是同一標準,鄉村青年教師每月實發工資3000-3500元左右,僅上班路上的油費就花去600-800元,因此導致鄉村教師“近城性”流動趨勢明顯。4.鄉村青年教師精神生活貧乏。調研發現,大部分學校配置青年教師較少,學校里只有一兩名青年教師單獨居住,他們很難享受豐富的文化生活。因此,由于社會生活比較單調、沉悶,孤獨感成為困擾鄉村青年教師的一個重要因素。(五)針對性支持政策偏少《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規定,國家對在鄉村學校從教30年以上、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師都有相應優惠政策,而針對鄉村青年教師的榮譽卻很少。工資低、待遇差、生活奔波勞累、見識少、低職稱是鄉村教師生活的寫照,生活在縣城甚至是市區的鄉村教師往往受到他人的歧視,缺乏榮譽感。再加上缺乏對鄉村青年教師職稱評定的傾斜政策,導致鄉村青年教師的職稱評定問題較城市青年教師更為突出。從鄉村青年教師的基本情況來看,在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職業發展不暢和榮譽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嚴重影響了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
五、提升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的路徑
造成鄉村青年教師職業吸引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提升路徑也應該從提高待遇、專業引領和人文關懷等方面綜合施策,整體推進。(一)提高待遇,確保鄉村青年教師安心從教。眾多影響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的因素中,經濟待遇是最能迅速取得實效的因素。例如,優厚、穩定的工資報酬制度歷來是韓國教師職業保持旺盛吸引力的重要原因。[11]鑒于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提高鄉村教師補貼,做好落實。首先,落實“2貼”。在發放鄉鎮工作補貼的基礎上,地方政府需要進一步落實交通補貼。其次,實施差異補貼。日本1954年出臺的《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規定,在法律指定的偏僻地區學校任教的教師,發給“偏僻地區津貼”,約占工資總額的25%。[12]我們也可以采用積極差異化的鄉村教師補助標準來平衡客觀差距給鄉村教師帶來的心理落差,保證區域內不同鄉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13]根據縣城到農村學校距離,制定差異化的補貼,越是偏遠艱苦的地區補貼越高。再次,落實超額工作量補貼。根據教師的工作量,超額完成的工作量給予補貼,讓鄉村青年教師們勞有所獲。二是關心鄉村青年教師的生活需求。鄉村青年教師從師范專業畢業到鄉村學校任教,在生活上有很多的不適應。首先,應實施鄉村教師生活工程,妥善解決其吃、住、行、醫以及子女入園、入學等問題,提升鄉村教師的歸屬感,讓鄉村教師融入鄉村生活、安心在鄉村工作。其次,建議給予異地未婚鄉村青年教師探親假。外地鄉村青年教師所在學校一般交通不方便,回家需多次轉車,可為其探親回家予以更加靈活的時間保障。再次,開展“鵲橋服務”。盡可能為鄉村青年教師牽線搭橋,幫助他們解決婚戀問題。(二)專業引領,促進鄉村青年教師潛心從教。專業發展問題是影響鄉村青年教師流動或流失的更深層原因。我們可以根據鄉村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建立鄉村教師成長支持計劃,讓鄉村青年教師能夠獲得高水平專業發展機會,增強潛心從教的能力、提升教學效能和職業幸福感。一是創新鄉村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引領方式。激發鄉村青年教師發展內生動力,引領鄉村青年教師走專業立教的道路。首先,了解青年教師的發展需求,幫助制定職業規劃,確立發展目標,根據鄉村青年教師發展的“需求訂單”,定制“成長菜單”。第二,實施新教師入職跟進式培訓,制定三至五年的遞進式培養方案。幫助鄉村青年教師樹立專業發展目標,切實獲得專業能力的提升,從而持續激發在鄉村學校繼續任教的動力和激情。二是設立鄉村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項目。首先,完善鄉村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項目。構建省、市、縣三級鄉村青年骨干教師發展方案,創新鄉村教師發展模式,培養造就一批有教育情懷、有職業成就感和榮譽感、創新超越的鄉村教師。其次,支持鄉村學校設立專業發展基金,以專業發展基金引領、支持鄉村青年教師潛心教學與科研,為滿足鄉村青年教育的實際發展需求提供保障。(三)完善政策,激勵鄉村青年教師熱心從教。職業榮譽感就是在做好某種職業之后在社會上獲得的尊敬、自尊及感到光榮的感覺。提升鄉村教師榮譽感的核心在于肯定人的潛能和人的價值。鄉村青年教師的職業特性要求榮譽評選體系應與鄉土文化相適切,回歸“鄉賢”的角色。葉圣陶先生認為,應該從感情、專業和制度三個維度給予支持,其中從情感上培養教師濃厚的鄉土情懷和致力建設鄉村的社會責任感。[14]鄉村振興計劃的實施,需要大批有鄉村情懷的青年教師來整體提高鄉村青少年的素質。一是在制度上,完善鄉村教師職稱評聘辦法。首先,可制定專門針對鄉村青年教師職稱評定的優惠政策,包括高級職稱在內,要明確向鄉村青年教師傾斜的比例和具體指標。其次,鄉村青年教師職稱評定可淡化課題、論文等科研成果,把鄉村教師特有的師德、教學業績、育人等實踐經歷等作為核心指標,讓堅守鄉村學校的青年教師享受到職稱評定的實惠。二是在社會地位上,重塑鄉村教師的文化核心地位。在現今鄉村社會,部分人還秉持唯金錢論、讀書無用論的價值取向,僅以收入評判教師地位。建議構建以青年教師為核心的鄉村文化建設引領機制,在引領鄉村文化建設方向、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提升鄉村教師社會地位,強化鄉村教師的鄉土情懷。三是在情感上,提高鄉村青年教師職業榮譽感。加大對優秀鄉村青年教師表彰力度,在優秀教育工作者表彰評選活動中,可以設置鄉村青年教師專項。表彰一批為鄉村教育做出貢獻的鄉村青年教師,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付出勞動后的幸福感、責任感和自豪感。在工作上對青年教師予以重視,給其提供更多發展平臺,增強鄉村教師職業認同感,激發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
作者:許愛紅 許曉蓮
- 上一篇:青年教師離職原因及對策分析
- 下一篇:體育素養和職業能力教學探討
精品范文
5鄉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