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邏輯起點
時間:2022-06-28 05:50:36
導語:思政教育邏輯起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門學科理論體系首先要確定其邏輯起點,科學的邏輯起點的確立對一門學科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任何一門學科,都首先要解決一個邏輯起點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確立,是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體系得以建立的前提。當前,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問題的研究,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個綜合性、橫跨性的學科,要把握它的邏輯起點,必須從宏觀的高度入手,單純地從一個角度來分析,必然會陷入誤區,從而導致在理論和實踐中的錯誤,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應該是什么呢?
一、邏輯起點的內涵
每一門科學理論,都有自己的邏輯起點,進而從該起點入手,展開學科理論的研究,推動學科的發展。如馬克思哲學就是在回答世界的本源是物質還是意識,究竟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這個基本問題的基礎上展開的。“學科的科學理論體系,一般認為首先應當確定它的邏輯起點,從邏輯起點出發,借助邏輯手段,按照學科的內在規律,層層推導,科學的逐步展開,構成嚴謹的邏輯系。”[1]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既是構建其學科理論體系的基石,也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有效性的關鍵。它將直接決定和制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效果,進而影響受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程度、掌握程度及認知程度。那么,何謂邏輯起點?邏輯起點,可以簡稱為起點,稱邏輯起點,主要是為了強調理論體系的系統性和內在關聯性。一門學科理論體系是具有獨特價值的,這種獨特價值就決定了其邏輯起點的唯一性,它只能隸屬于一門學科,也就是邏輯起點與一門學科理論體系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它應該能夠將該理論體系與其他理論體系區別開來,并作為該理論體系所具有的個性存在并發揮作用。這就決定了它與研究起點、研究對象等是不一樣的。邏輯起點作用和影響是根本性的,它的選擇和確立不僅影響到對基本問題的回答,而且影響到整個學科理論體系的建構。目前對邏輯起點的概念,學術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都對這個問題有過描述。用恩格斯的話說,就是指“科學應該從何開始?”這表明,邏輯起點是指范疇體系的起始的、基本的范疇。“從最簡單的基本的東西出發……因為這里,在這些基本東西那里,‘全部發展就在萌芽中’”。
結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馮振廣、榮今興[3],以及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駱郁廷等著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4]中關于邏輯起點的論述,本文認為對于一門學科理論體系來說,科學的邏輯起點的確立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首先,邏輯起點應該是一門學科最簡單、最抽象、最基本的范疇。我們可以說邏輯起點在一門學科理論體系中是最小的“單位”,是不可以再分割的范疇。邏輯起點之于一門學科,其目的就是使該學科理論體系有一個核心的概念,這個核心概念貫穿于該理論體系的始終,整個理論始終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概念展開的,也都是這個核心概念的解釋、說明。然后根據這個核心概念展開學科研究,從而使該學科的知識體系清晰明了,言簡意賅,并易于為人們認識和理解。而在科學理論研究中,我們必須從大量紛繁復雜的具體問題中抽象出一般的理論,這是一個從個性特征尋求共性特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越是抽象就越是簡單,就越有利于對基本問題的回答。其次,認識起點和邏輯起點是一致的。由于人們所生活的時代不同,文化知識背景不同,因而對同一問題的認識起點往往也是有差異的。在學科理論體系中,這些不同的認識必然會通過對基本問題的回答表現出來,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哲學陣營由于在認識起點上的不同,從而決定了對基本問題的回答也截然相反。從這個意義上說,認識起點和邏輯起點具有一致性,它們只是同一種說法的兩種不同的表述。再次,邏輯起點應該包含一門學科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一門學科理論體系中包含著多種多樣的具體矛盾,而這多種多樣的具體矛盾無一不以“萌芽”的形式包含在邏輯起點之中。邏輯起點是貫穿于一門學科發展始終的矛盾,其它各種各樣的矛盾也都是由邏輯起點派生出來的,因而,邏輯起點決定了該學科的性質,規定著該學科的發展方向。最后,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是一致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邏輯和歷史是統一的,客觀現實的歷史是邏輯的基礎和內容,邏輯是歷史的理論再現,是“經過修正”的歷史。邏輯和歷史的統一是確立科學邏輯起點必須遵循的一個根本原則。任何理論體系在其歷史起點上總是表現為起始的、基本的的形態,這往往是學科理論體系在基本問題上的直接體現,這也是邏輯起點最直接的顯現。張耀燦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學轉換》一文中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核心概念可以表述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階級、社會、組織、群體與其成員,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思想、情感的交流互動,引導其成員吸納、認同一定社會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促進其成員知、情、意、信、行均衡協調發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構的社會實踐活動。”[5]而以往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則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保?]第一個概念和以往的概念相比更加注重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發展,更加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所以,本文認為把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同時更應該關注研究個人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
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邏輯起點,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是什么呢?結合王金情[7]等人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論述,本文認為,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應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但同時更應該注重個人的需要,關注個人的發展。下面,我們從確定學科邏輯起點應該具備的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第一,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最簡單、最抽象、最基本的范疇。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學這門理論體系中,是該理論體系的一個核心概念,因為思想政治教育要么關注個人需要,要么關注社會需要,沒有不關注任何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屬性和其所肩負的使命決定的。在任何理論研究中,我們都要把大量紛繁復雜的問題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以從具體的實踐上升為一般的抽象理論。越是抽象就越是簡單,邏輯起點在某種意義上是最高抽象,而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最高抽象。無論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定義、屬性還是從其所擔負的使命和任務我們都不難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協調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在社會需要得到實現的同時,也要考慮和估計個體的感受,使個人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激發個體的積極性,以至于更好的服務于社會需要。盡管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或者在同一社會形態的不同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具體內容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實踐活動和整個教育過程都是圍繞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展開的。第二,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認識起點。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對象是“人”,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這一研究對象。但籠統的講,一切人文學科也都以人為研究對象。那么又作何區分呢?從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我們不難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所研究和關注的是人的價值、思想、道德、觀念等領域,這對促進人的社會化有著重要的作用。馬克思經典作家告訴我們,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因為生存產生了某種需要進而才結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所以,要對人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朝著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就要關注和研究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一定社會或社會群體服務的,這一階級屬性就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只能是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另外,只有深入研究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在滿足社會的需要的同時也滿足個人需要,使其工具價值和人文價值都得到實現,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正是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研究對象———人的某些屬性,才更好地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第三,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矛盾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這也正如社會主義包含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一樣,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也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一切矛盾的“萌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切具體的矛盾必然會以“胚芽”的形式包含在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矛盾運動的起點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一系列既對立又統一的概念范疇,如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教育者與教育介體、受教育者與教育環體,等等,無一不是產生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實踐中,又無一不以“胚芽”的形式包含在“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個邏輯起點之中。
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矛盾是貫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基本矛盾,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諸多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和目標的實現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途徑或者是工具,統治集團或階級用這種手段或工具來進行有效的管理或統治,只有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得到最大化協調統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才能實現最大化。第四,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不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發展的歷史起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告訴我們,邏輯和歷史是統一的,歷史從哪里開始,邏輯就從那里開始,理論是歷史的再現。遵循歷史和邏輯的辯證統一這一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是我們確立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像其他學科一樣是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所宣傳的是一定社會階級的主流意識形態,這就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勢必代表著一定階級的利益,為一定的階級服務。因此,在任何階級社會中,都不會出現超越階級的意識形態。思想政治教育肩負著傳播主流意識形態這一客觀現實的歷史存在,它要把統治階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轉化為社會成員自己的政治信仰,形成共同的擁護黨和政府的觀念,這就決定了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也決定了在任何的階級社會,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種客觀存在。所以,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的辯證統一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產生,而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協調也有賴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發展。把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雖然也符合關于科學的邏輯起點的幾個方面的論述,但從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來看,我們更應該突出人的作用,把個人的需要放在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因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做人的工作,做群眾的工作,其根本目標必須落腳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設想的關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圭臬,堅持以人為本,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完善人,努力實現人的類本質、社會本質、和“個性”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歸宿,這是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個人需要的理論依據,而在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推進社會建設,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教育、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保?2]只有更關注個人發展、個人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產生是社會的需要和個人的需要共同推動而后促成的。作為社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宣傳主流意識形態,形成社會認同,維護階級統治;作為個人需要,它能為個人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所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是謀求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最大化的統一。也正因為如此,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這對范疇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邏輯起點更為合理和貼切。但我們在把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同時,在把二者協調、統一的過程中應更加關注個人需要,為個人發揮能動性提供廣闊的空間,使個人的價值性得到更好的體現,從而使個人的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因為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所代表的一定階級的需要才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才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整個社會的和諧程度才能更加的提高。我們相信,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邏輯起點的界定和確立必將推動著思想政治教育向著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
- 上一篇:談論軌道交通施工安全模糊評論
- 下一篇:思政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