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

時間:2022-03-16 11:11:00

導語:企業社會責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社會責任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概述

企業,一般是指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從事生產、流通與服務等經濟活動的營利性組織。就企業的本質而言,它屬于追求盈利的營利性組織。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必須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強調要再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的關注,強調對消費者、對環境、對社會的貢獻。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組成部分

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一)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公眾形象

中國企業亟需承擔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公眾形象。企業履行社會資源的本質是社會資源的更優配置機制,有利于實現企業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的綜合價值最大化,推進企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總括而言,要做到第一法律規范的自覺遵守,第二道德倫理的高尚追求,第三企業價值的充分體現。如果企業過分注重眼前利益,將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置于腦后,這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企業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而責無旁貸。

(二)要有對客戶負責任的精神

客戶是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企業的價值和利潤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的選擇。但作為消費者,單個客戶的能力有限,在客觀上處于弱者的地位。因此,企業對客戶的責任應視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包括:第一,保障安全的責任。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要有質量保證意識。汶川大地震中,因為“漢龍希望小學”的教學樓在建造的過程中實現了工程質量的絲毫不打折,這座教學樓在強大的天災面前巍然挺立,沒有垮塌,才得以讓483名學生得到成功逃生的機會。這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一個有良心和責任意識的企業,應該把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第二,使客戶知情的責任。蘇丹紅是一種人工色素,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有些代謝產物屬于致癌物。可許多商家在逐利的過程中卻拋棄了道德的底線,生產出來的食品加入了蘇丹紅成分。由于信息不對稱,此類食品流入到市場,嚴重坑害了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蘇丹紅事件讓食品安全監管問題凸現出來,也使得企業的社會責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第三,保障客戶的自主選擇權;市場經濟中,優勝劣汰是企業生存的法則,客戶在沒有任何障礙因素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是對企業綜合發展度的一個評價,企業要想更好地成長就得忠實于這些聲音,而不是用一些欺詐的手段來蒙蔽顧客的選擇,圖一時之利卻不能長足發展。第四,保障客戶求償的權利。這是企業勇于承擔責任的一種外在表現,有錯必糾是一種風范和氣節。承認過錯才能更好地彌補,推脫責任不利于企業社會形象的樹立。

(三)要有對社會負責任的意識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推動企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認真履行好社會責任,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繁榮。一般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是通過對社區改良計劃的投資、設立獎學金以及鼓勵員工參加志愿者活動以及向社會捐贈等多種途徑來實現的。對許多企業來說,積極參與這些活動可以密切企業與社會的關系,從而間接地增加企業的收益。

(四)要做一些社會公益事業

企業履行一些社會公益事業是指道德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指通過企業自愿捐獻(而不是攤派的、強制的)實現向社會的回饋。

道德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自愿承擔的。這種自覺性體現于企業領導層的新的經營理念之中。這是指,企業領導層在實踐中認識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取決于企業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包括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和社會環境的協調。當他們認識到這一點之后,對道德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就會從被動轉為主動,從信念轉為實踐,從個人履行轉為企業家群體履行,從個人自律轉為企業家群體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因此,建立新的經營理念,對于企業尤其是家族企業十分重要。

道德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應當量力而行。這里所說的量力而行,是從企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的。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發展和效益始終是基礎。企業經營不佳,停滯不前,甚至虧損負債,根本談不到盡自己的社會責任,更不必說持久履行道德層次的社會責任了。

企業履行道德層次的社會責任,所需要的資金來自企業利潤的一部分。企業利潤分配的制度化,以及動用企業利潤中用于社會公益事業的程序化、規范化,是企業履行道德層次社會責任持久化的保證。上述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既能協調投資者、管理層和職工之間的關系,又能協調企業的近期發展和長期發展之間的關系。

三、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的措施

(一)強化政府的責任推進意識,加快市場經濟的成熟度

對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活動,我們應該采取“政府引導、妥善應對、穩步推進、和諧發展”的策略。要充分考慮到企業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在各個利益相關群體與企業自身對利潤的追求之間求得平衡。這種商業中的全局觀念不再僅僅以產品與利潤作為衡量企業的標準,而是把企業視為社會的伙伴與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是政府還是公司,還是民間社會,都不能獨自地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他們必須合作,合作就必須建立相互的信任。企業不能只站在一邊看著社會問題,在可能的情況下,合理的條件下,企業應該積極參與解決問題。企業有這種能力,就需要與當地的社區、社會多溝通,也可以在企業里設立專門的組織機構來評估企業自身的能力建設。

政府應該盡快制定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系列政策法規,從政策機制上對企業形成鼓勵和約束,對于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政府要在政策上給予鼓勵和優惠,逐步形成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激勵和保障措施。

(二)發展專業協會和中介組織,促進社會責任感的推進

2007年1月13日,全國第一個企業社會責任專業學會廣東企業社會責任研究會在廣州成立,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企業及早感受到了社會責任的壓力,對該問題的研究和實踐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在倡導和推進社會責任行動中,工業協會首先要發揮好自身的作用,其倡導和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職能更是不可或缺。全國性工業協會和地方性工業協會都要在組織推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協會宗旨,工業協會有責任引導企業樹立社會責任理念,幫助企業實施社會責任行動,指導企業編制社會責任報告;行業自律公約,推動更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向社會公布本行業企業在實施社會責任方面的情況報告;建立行業信用體系,記錄、公布企業信用狀況;按行業特點,制訂本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的規則或實施細則,加強社會責任的培訓工作,搭建推進社會責任的服務平臺;加強調查研究,向政府反映并提出有關社會責任的情況問題和政策建議。

同時根據形勢發展需要,也可自發在民間成立一些非盈利性經濟組織,把促進社會責任感的推進作為這些組織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通過多渠道、廣宣傳的形式,自覺在社會形成一種輿論壓力,規范企業的道德行為,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

(三)加強法制建設,夯實企業需承擔社會責任的基礎

企業社會責任中關于法律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是基礎性的,這是因為,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企業必須依法經營和納稅。企業不得欺騙、坑害客戶,不得破壞環境,不得欺騙、坑害投資者,不得苛待職工等等,因為這些都是違法的。法律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一條底線。如果某個企業連法律層次的社會責任都未能履行,即使自愿捐獻了若干資金用于社會公益事業,依然不能被認為是一個盡到社會責任的企業。

四、企業社會責任實施的意義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際行動,是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履行社會責任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需要;履行社會責任是工業企業和工業協會實現與社會、環境和利益相關者的協調統一、共同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樹立企業品牌形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生產經營和企業文化,有利于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科學管理,提高職工素質,激發創造活力,提升品牌形象,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融入全球化經濟,參與國際經濟交流合作的形勢需要。我國加入WTO以后,已逐步成為全球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全球資本與產業鏈中重要的環節。企業要把是否履行社會責任、是否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有貢獻,作為衡量品牌企業的重要標志。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動,是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

(三)履行社會責任對廣大的工業企業都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無論是東部沿海企業還是中西部企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所處的地域、行業以及規模各有差異,但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這不僅僅是現階段的實際行動,而且在今后長期發展中更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對企業而言,履行社會責任,可以為其帶來多方面的現實利益。一是減少了企業的運作成本,不斷提高企業的聲望。企業良性發展的社會鏈,可以降低其在社會的運營成本,同時拓寬企業的發展渠道,優化企業的發展模式,從而最終提升企業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企業聲望得到提高的同時也會給企業帶來品牌附加值的提升,極大地優化了資源的配置,實現了企業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產出的目的。二是提高銷售額和客戶的回頭率。企業社會責任的提升,帶來了客戶對其產品質量的認可和信賴,從而為企業實現更多的銷售額,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確立了良好的基礎。三是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能力。由于產品的熱銷,企業可以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從而有利于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四是更容易招募到優秀員工和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一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對內必定會愛護自己的員工,鼓勵企業員工開拓創新、大有作為,重視個人整體素質的發展,努力為員工打造好的工作環境和交流平臺,從而成為人才的積聚地和吸納場所。五是不斷增加企業自身的盈利。良好的社會效益必定會促進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幫助企業謀取更多盈利,同時與企業相關人員的生活質量也將會更高。

參考文獻:

[1]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企業文明網.

[2]文匯報網絡版.

[3]黎友煥.SA8000與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