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調節的最好安排

時間:2022-05-13 10:03:00

導語:企業財務調節的最好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財務調節的最好安排

摘要:財務控制權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內容,通過財務控制權的最優安排,應該能夠達到既能最大限度的激勵經理人員的積極性,又能防止出現經理人員侵蝕股東利益的現象。本文通過構建一個企業剩余的模型,并對該模型求解,得出企業最優財務控制權分配比例的表達式,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影響企業財務控制權分配的各因素及其影響作用和程度。

關鍵詞:財務控制權企業剩余最優安排

一、問題的提出與文獻回顧

財務控制權是企業控制權的核心內容。李心合(2001)認為,從企業所有權安排的性質看,無論是企業剩余索取權還是企業控制權,其核心內容都在財務方面,企業剩余的表現形式是財務受益,企業控制權的核心是財務控制權。同時,李心合也進一步提出財務控制權的定義,他把財務控制初步定義為一種以企業所有權安排為基礎的財務控制權和財務收益分享權的有效安排。正因為財務控制權是企業剩余索取權和企業控制權的核心,所以,對于財務控制權的分配也成了企業各利益相關者關心的焦點問題。特別是在兩權分離的現代企業中,各利益相關者也希望通過財務控制權的有效安排,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勵企業經營者,同時又能保護企業所有者即股東的權益,防止出現“內部人控制”的現象。因此,怎樣的財務控制權分配才是最優的安排這一問題成了理論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對于最優財務控制權分布問題的探討,現有的文獻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研究的。一是從財務控制權與公司治理結構的角度來研究的。主要是討論在兩權分離下的現代企業中,如何通過財務控制權的分配實現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提出解決方案主要是財務控制權的相機安排。例如李心合(2003)提出在共同治理結構下的公司財務控制權的相機配置。張兆國等(2004)提出在利益相關者合作邏輯下,應建立起共同治理和相機治理相結合的企業財務治理機制。指出財務控制權的共同治理機制就是通過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關者都有平等機會分享企業財權,即通過分享企業財務收益權來實現其產權收益;通過分享企業財務控制權來互相制衡,以保護其權益免遭他人侵害,從而達到長期穩定合作的目的。

第二個角度是從內部人控制角度來探討最優財務控制權的分配。這部分文獻的主要觀點是由于兩權分離,出資者退出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把經營管理權交給職業經理人員掌握,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由于占有企業信息上的優勢,從而出現侵蝕股東權益來實現自己利益的現象。主要討論的焦點是圍繞著如何治理“內部人控制”現象。例如孫天法(2003)提出,通過重大事項信息披露、財務信息預報制度等方式來治理“內部人控制”現象。孫國峰(2004)提出對于內部人控制的重新設計,一個主要的原則就是如何保證信息的對稱性。這部分文獻主要是從信息機制設計的角度來提出最優財務控制權分配的結論的。

第三個角度是從委托關系出發來分析最優財務控制權的分配。張勇、吳傳文(2005)提出,簡單委托—模型分析得到的利潤分享系數偏低。提高利潤的分享系數不但會增加經理的工作努力而且能夠抑制經理的機會主義行為。在契約生效后,所有者還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提高經理的工作努力或者抑制經理的機會主義行為。這部分文獻主要是從如何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角度出發,探討最優財務控制權的分布問題。

在現有文獻的基礎上,本文的分析思路是:既然財務控制權是企業所有權安排,即企業剩余索取權和企業控制權的核心內容,那么我們就構建一個企業剩余產生的模型,在模型中引入財務控制權變量,通過對該模型的求解,得出企業最優財務控制權分布的表達式及其各影響因素。

二、模型的構建

我們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數的形式,假定企業剩余為:0≤≤1

其中,K為資本所有者即股東所投入的生產要素;L為勞動者,本文特指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所投入的經營管理能力。

由于在兩權分離的條件下,經營管理者所掌握的企業經營管理權,特別是財務控制權,使得經理人員可能采取機會主義行為,侵蝕股東利益。相應的,經理人員所掌握的財務控制權也大,其所能夠侵蝕到的股東利益也就越多。因此,對于經理人員掌握的財務控制權變量,本文用經理人員所獲取的機會主義收入在企業剩余中的比例這一指標來衡量,我們假設經理人員獲得的機會收入為G,則有:

其中,γ為經理人員所獲取的機會主義收入在企業剩余中的比例,也就是經理所掌握的企業財務控制權的程度。

同時,由于經營管理者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擁有的信息要優越于企業所有者即股東,使得股東并不能夠觀察到企業經理人員的機會主義收入,因此股東能夠觀察到的企業剩余要小于企業真正創造出的剩余。因此,我們得出股東能夠觀察到的企業剩余為:

在企業各要素所有者投入要素進行聯合生產的條件下,股東所投入的資本的數量K是資本的預期報酬的函數,經理所投入的經營管理能力是其預期報酬的函數。

由于股東能夠觀察到的企業剩余是π,因此,股東的預期報酬為:

對于經理人員來說,其所投入的經營管理能力的大小也是其預期報酬的函數。經理的預期收入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經理的固定收入,另一部分是經理所分享的企業剩余,即除了股東所占有的企業剩余之外的剩余。由于經理人員在信息上占有的優勢,所以經理人員觀察到的企業剩余是,那么,經理人員所分享的企業剩余為:。因此,我們得到經理的預期收入為:

由此我們得到,股東的資本投入量K為:

并且從該式我們可以得出:

經理的經營管理能力投入量L為:

并且從該式我們可以得出:

因此,我們得到企業的剩余創造模型:

在這樣的一個企業剩余創造模型中,我們關心的是怎樣的財務控制權分配能夠實現各要素投入者的預期收益的最大化,即各要素投入者的投入要素最大化,同時也實現企業剩余的最大化。因此,下面我們將對各要素投入者的最大化行為進行分析。

股東的利益最大化決策為實現其預期收入的最大化,即:(1)

相應的,經理的利益最大化決策為:(2)

同時解(1)和(2),我們得到最優財務控制權分配比例γ的表達式為:(3)

三、對模型的討論

通過上文對企業剩余模型的分析,我們得出最優財務控制權結論,即公式(3)。從公式(3)中我們可以得出,最優的財務控制權分配與,等因素有關,即與股東占有企業剩余的比例,經理人員的勞動對企業剩余創造的影響程度,財務控制權對經理人員的預期收入,股東的資本投入對企業剩余創造的影響程度,財務控制權對股東的預期收入的影響程度等變量有關。因此,下面我們將討論這些變量對于企業財務控制權的影響。

推論1:經理掌握的財務控制權比重與股東占有剩余的比例呈正相關。

對(3)式進行變形,我們可以得到(4)

根據(4)式,由于,所以越大,則也越大,即股東占有剩余的比例與財務控制權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在股東分享的企業剩余比例越高的情況下,只有讓經理人員占有更多的財務控制權,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勵經理人員,實現企業剩余最大化。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解釋該推論,我們也可以得出:在股東占有的企業剩余比例越大的情況下,經理人員通過占有財務控制權來侵蝕股東利益的機會主義行為的傾向也越大。

推論2:經理人員的勞動對于企業剩余創造的重要性越大,則經理占有的財務控制權比例也應該越大。

經理人員的勞動對于企業剩余創造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用來衡量。根據(4)式,我們可以得出:越大,則也越大。即經理人員的勞動對于企業剩余創造的重要性越大的企業中,經理所占有的財務控制權也越大。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很多知識密集型的企業、高科技企業、管理復雜的大型企業集團等,由于在這些企業中,經理人員的勞動質量、勞動積極性等對企業剩余創造的影響很大,所以這類企業中的財務控制權由經理人員掌握的比例也較大。

推論3:股東投入的資本對于企業剩余創造的重要性越大,則經理掌握的財務控制權比例γ越小。

股東投入的資本對于企業剩余創造的重要性,我們可以用來衡量。根據(4)式,我們可以得出:越大,則就越小。即股東投入的資本對于企業剩余創造的重要性越大,則財務控制權由經理掌握的比例γ越小。同樣,我們也可以在現實經濟生活中觀察到,在一些資本密集型的或者依靠專用設備進行生產的企業中,資本投入者往往控制了企業的主要財務權。也就是說,在股東投入的資本對于企業剩余創造的重要性較大的情況下,由股東掌握較大的財務控制權是最優的安排。

推論4:財務控制權對經理人員的激勵程度越高,則經理掌握的財務控制權比例也應該越高。

財務控制權對經理人員的激勵程度可以用來衡量,越大,表明財務控制權對經理人員的激勵程度越高。根據(4)式,我們可以得出:越大,則就越大。也就是說,當掌握財務控制權能更好的激勵經理人員的努力程度時,應該由經理人員掌握更多的財務權。

推論5:財務控制權對股東投入的影響程度越大時,經理掌握的財務控制權比例也應該越小。

財務控制權對股東投入的影響程度可以用來衡量,越大,表明經理人員掌握的財務控制權對與股東投入的資本量影響越大。根據(4)式,我們可以得出:越大,則就越小。表明當經理人員掌握的財務控制權對股東投入的影響較大,也就是說,股東可能由于經理人員掌握財權而減少對企業的投入時,為了使企業剩余最大化,應該減少經理人員掌握財務控制權的比重。

四、簡短的結論

本文通過把財務控制權變量引入企業剩余創造的過程,建立起一個企業剩余創造的模型,通過對該模型的求解,我們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結論:(1)企業的最優財務控制權是一個相機安排;(2)最優財務控制權主要受股東占有企業剩余的比例,經理人員的勞動對企業剩余創造的影響程度,財務控制權對經理人員的預期收入,股東的資本投入對企業剩余創造的影響程度,財務控制權對股東的預期收入的影響程度等變量的影響。并且,這樣的結論與我們實際中所觀察到的現象是一致的,同時,本文的結論對企業實際財務控制權的安排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