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協調發展要素論文

時間:2022-07-22 03:53:00

導語:城鄉協調發展要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協調發展要素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以**省**市**縣為例具體分析了城鄉要素互動與城鄉協調發展的關系。研究提出了城鄉協調互動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城鄉協調;要素;互動;城市與鄉村

**長期以來一直在**省承擔著農業基地的重任,而**縣更是**最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之一,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的美譽,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是圍繞著農業來進行的,區域經濟增長缺乏活力,城鄉二元落差明顯,屬于典型的農業型地區。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經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的主導地位及支撐作用大幅度提升,第三產業的發展明顯提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但在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城鄉產業要素發展缺乏聯動性,互動發展還很不夠。究其原因主是城鄉之間流動還不夠協調,各要素不能完全實現有序互動,從而導致鄉村發展相對緩慢,城鄉發展失衡。筆者結合**縣來探討城鄉要素互動和城鄉協調發展及其相互關系,由此提出城鄉協調互動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1.城市概況與發展特點

**設縣治始于秦王政25年,因“海濱廣斥,鹽田相望”而得名。**縣位于杭州灣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處**市域的東部,全縣土地面積為534.73平方公里。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通車,**至滬、杭、蘇、甬四城市形成一小時交通圈。

從總體來看,**縣的核心競爭優勢還沒有顯現,這主要表現在:優勢產業特別是新興優勢產業還不明顯、產業組織與業態方式比較傳統、區域品牌形象不夠鮮明、綜合配套水平相對滯后等。面對新一輪的發展高潮,還有更現實、更深層次的問題擺在**縣的面前:建設用地指標對發展需求的制肘;生態與景觀質量蛻化的壓力趨緊;城鄉二元結構明顯,城鄉形象落差較大等。

2.城鄉要素互動與城鄉協調

2.1城鄉要素互動的內涵。城鄉要素是指影響城市與鄉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資金、技術、信息、物質、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城鄉要素互動是指資金等要素在城鄉經濟發展空間內交流、傳遞、融合、進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實現城鄉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以資金要素為例,由于城市經濟的長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資金,使政府有足夠能力對農村地區進行基礎設施的改善。所以,城鄉要素互動是城鄉經濟發展過程中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手段,它能充分調動一切城鄉發展要素,挖掘鄉村經濟的發展潛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城鄉要素互動是一個動態而持久的過程。在鄉村經濟發展初期,動態的非均衡雙向流動以農村要素流向城市為主;在發展中期,要素流雙向流動發生逆轉,以城市要素流向農村為主;在發展后期,城鄉要素流發生質變,形成一種動態的、均衡的互動模式,也正是這種互動的持久性才能使城鄉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2.2城鄉協調的實質。社會學家認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向農村滲透的過程。這種過程的結果表現為城市與鄉村的相互影響,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后所產生的一種新的整合的社會架構,包含城市與鄉村兩種文明。具體而言,城鄉協調就是在城鄉空間系統內,人口、文化和人們的生產生活等各方面向具有城市特點的表現形態變遷的系統的、動態的過程。所以,城鄉協調的實質可以概括為城鄉經濟實現有序互動,城鄉居民融合共享現代文明。

2.3**縣如何來達到城鄉要素互動與城鄉協調的發展。沒有要素互動就沒有城鄉協調的發展。沒有城鄉要素在城市與鄉村經濟發展中的互動,就難以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或配置合理的資源,那么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更談不上城鄉協調的發展。在本次規劃中,以**縣整個區域內都作為規劃范圍,對其產業定位、空間發展與管制、城鄉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充分分析與規劃。

2.4城鄉協調發展促進了要素互動。各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的有序互動是城鄉協調發展的前提條件,城鄉協調發展又為城鄉要素互動創造了廣闊的流動空間。

3.城鄉要素流與城鄉協調發展的基本規律

3.1城鄉要素隔離條件下,城鄉協調發展的空間聚散和城鄉關系。在封閉的自然經濟時期,城市的職能主要是消費型的商業和政府管理結構所在地。城鄉之間的經濟活動少,城市與鄉村是兩個封閉的系統,因此,城鄉之間的空間聚散呈現一種低水平的平衡穩定狀態。農業時期,城鄉節點相對獨立影響范圍較小,無等級關系和從屬關系,區內外要素流動少,區域性的基礎設施落后。空間結構以較封閉的縣域為區域經濟基本單元,城鄉處于低水平、均衡化和穩定的狀態。

3.2城鄉要素單向流動條件下,城鄉協調發展的空間聚散和城鄉關系。工業化初期,城市的職能發生變化,城市的發展吸引了鄉村的人流、資金流、物流等。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而鄉村發展緩慢,相對較落后,城鄉二元結構愈加明顯。空間聚散以聚集為主,城市的發展更為突出,城鄉發展呈現不平衡狀態。

3.3城鄉要素互動條件下,城鄉協調發展的空間聚散和城鄉關系。工業化后期,城鄉專業化分工明顯,產業關聯效應顯著,城鄉要素強度增大,城市的輻射功能突出。空間聚散以擴散為主,城鄉之間形成合理聚集規模。城鄉在聯系日益加強和各自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產業與功能結構的重組和分工。城鄉要素由從城市向鄉村的單向流動逐漸轉化為城市到鄉村與鄉村到城市的雙向互動,要素流在城鄉之間的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日趨突出。城鄉協調過程中各種要素流的內容和方式也逐漸豐富和復雜化,使得城鄉之間形成復雜的網絡關系。

4.城鄉要素互動促進城鄉協調的發展途徑

4.1城鄉協調初期階段。首先,加快交通通訊設施建設,為促進城市經濟與鄉村經濟的融合鋪平道路。要溝通城鄉之間的聯系,一靠交通,二靠通訊。通暢的交通運輸便利了城鄉經濟發展中勞動力要素、物質要素的流動,;發達的通訊設備保證了技術、信息要素流動的快捷性和準確性。其次,積極引導農村產業向城市發展,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由于目前家庭作坊式企業在農村的發展,雖然使一部分農民解決了就業問題,也給農民帶來了不少收益,但從實際來看,產品質量差,價格低,更重要的是資源浪費、環境破壞嚴重,急需加以認真解決;鄉村企業的引進繞開了城市對農村產業活動和勞動力流動的壁壘,使城鄉要素得以在農村區域內進行配置,從而實現緊密的城鄉產業聯系。

4.2城鄉協調發展中期階段。目前,勞動力就地轉移使城市二、三產業失去了雇傭廉價勞動力的機會;資金技術要素由城市流向農村已影響到中心城市自身的投資和發展速度;城鄉工業同構使城鄉要素難以充分發揮要素流動互補的優勢等。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市場經濟體制逐漸發揮其利用市場機制配置城鄉要素的作用,從而使城鄉產業形成最優的空間配置。

首先,政府要在城鎮工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采取措施積極引導農村工業向小城鎮工業區集聚。其次,政府應指導農業用地分散經營向土地規模經營過渡,如建立完善的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轉機制等。

4.3城鄉協調發展后期階段。這一階段,區域經濟發展基本完成了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城鄉經濟發展對知識、技術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創造和培植良好的區域創新環境將成為政府和企業工作的重點。當前**正處在城鄉協調中期向后期發展階段,所以應將著力點放在解決城鄉各要素充分互動發展上。

另外,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村居民的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對公共設施的建設,增加對公益事業的投入,改善鄉村公共文化設施條件,積極引導農民向健康、文明的現代化生活方式轉變,使城鄉居民共享現代文明成果。

參考文獻:

1.曾菊新,《現代城鄉網絡化發展模式》,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顧朝林、甄峰、張京祥,《集聚與擴散——城市空間結構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