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色理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22:31: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醫五色理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醫五色理論

中醫五色理論應用研究論文

【摘要】中醫五色理論是中醫五行學說的組成部分,常常被人忽視。該文從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指導飲食養生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使其能更好地得到發揮和利用。

【關鍵詞】中醫五色理論;應用

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5種顏色,中醫五色理論最早源于《內經》,是五行學說的組成部分。西方現在應用的色彩療法和食品營養學,正是五色理論的再現,中醫早就利用五色的不同特性,來對應人體進行養生和治療疾病。

1理論來源

五行學說是以金、木、水、火、土5種物質的抽象特性來歸納各種事物,以他們之間相生相克關系來闡釋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協調平衡。五行配五色始于《逸周書·小開武》。《小開武》記載周公旦的話:“周公旦曰:在我文考,順明三極,躬是四察,循用五行。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蒼位木,四白位金,五黃位土。”這是五行配五色的最早文獻記載。五行學說按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五行與五方、五時、五色、五氣、五臟等聯系起來,把人體內外環境連結成一個整體。《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東方生風,風生木……在色為蒼……南方生熱,熱生火……在色為赤……中央生濕,濕生土……在色為黃……西方生燥,燥生金……在色為白……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色為黑。”

2應用

查看全文

中醫五色理論應用論文

【摘要】中醫五色理論是中醫五行學說的組成部分,常常被人忽視。該文從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指導飲食養生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使其能更好地得到發揮和利用。

【關鍵詞】中醫五色理論;應用

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5種顏色,中醫五色理論最早源于《內經》,是五行學說的組成部分。西方現在應用的色彩療法和食品營養學,正是五色理論的再現,中醫早就利用五色的不同特性,來對應人體進行養生和治療疾病。

1理論來源

五行學說是以金、木、水、火、土5種物質的抽象特性來歸納各種事物,以他們之間相生相克關系來闡釋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協調平衡。五行配五色始于《逸周書·小開武》。《小開武》記載周公旦的話:“周公旦曰:在我文考,順明三極,躬是四察,循用五行。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蒼位木,四白位金,五黃位土。”這是五行配五色的最早文獻記載。五行學說按五行的特性對事物進行歸類,將五行與五方、五時、五色、五氣、五臟等聯系起來,把人體內外環境連結成一個整體。《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東方生風,風生木……在色為蒼……南方生熱,熱生火……在色為赤……中央生濕,濕生土……在色為黃……西方生燥,燥生金……在色為白……北方生寒,寒生水……在色為黑。”

2應用

查看全文

中西醫結合對眼后部輪臟關系論文

【關鍵詞】五輪學說;中醫眼科

中醫眼科專科辨證的理論依據以“五輪學說”為主[1]。“五輪學說”是指眼局部由外至內分為胞瞼、兩眥、白睛、黑睛和瞳神五部分,分別內應于脾、心、肺、肝、腎五臟,命名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水輪,總稱“五輪”,借以說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與臟腑的關系,并應用于指導臨床辨證論治[2]。“五輪”與西醫眼解剖的關系如下[3],肉輪指眼瞼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瞼板和瞼結膜;血輪指兩眥部皮膚、結膜、血管及內眥的淚阜、半月皺襞和淚點;氣輪指球結膜和前部鞏膜;風輪指角膜;水輪分狹義和廣義二種,狹義者專指瞳孔,廣義者不僅指瞳孔,還包括葡萄膜、視網膜、視神經以及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現在一般使用廣義的水輪概念。

“五輪學說”源于《內經》,《靈樞·大惑論》大體指出了眼的各個部分與臟腑的關系[4],后人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和發展。隋唐《龍樹眼論》首次提出“五輪”的名稱[5];晚唐《劉皓眼論準的歌》把眼分為五個部位,并將各部與五臟聯系起來;北宋初王懷隱在《太平圣惠方》中對“五輪”配位作了改進,系統介紹“五輪學說”;南宋后期楊士瀛在《仁齋直指方》中對“五輪學說”的定位進行改進,確定了“五輪”的配屬;元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對“五輪”的病因及癥狀進行詳細論述,并列有治療方法;明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將五臟、五行、五方、五色、天干、地支、生理、病理等結合起來論述,形成了權威的學術觀點;清初傅仁宇在《審視瑤函》中對“五輪”與五臟相應的標本學說進行理論上系統總結,闡明“五輪”與五臟及五行的關系,為“五輪”的臨床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并沿用至今[6]。

隨著科學的發展,特別是1851年德國醫生HermannvonHelmholtz發明了眼底鏡以后,眼科界發現了眼后部玻璃體、視網膜和脈絡膜等結構,這些結構是傳統“五輪學說”沒有提及的,因此醫家將水輪的范圍擴大,形成了廣義的水輪概念,以便包含這些新發現的結構。廣義水輪的概念雖然解決了狹義水輪概念中部位局限的問題,但并沒有解決眼科臨床辨證論治中的困惑,因為廣義水輪概念中的范圍太大,將瞳孔、葡萄膜、視網膜、視神經以及房水、晶狀體、玻璃體等專責于腎,而不考慮這些結構病證的特殊性,不利于對這些部位病證的辨證論治,至今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為此,作者在中醫之眼概念與西醫之眼概念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根據西醫眼的解剖學知識,結合中醫輪臟理論、肝腎同源理論等,提出“后五輪假說”的設想,即在維持傳統“五輪學說”不變的前提下,對傳統“五輪”未提及的眼部結構(即眼底鏡下才能見到的結構)另外進行輪臟配屬,以體現“臟之有病必現于輪、輪之有證乃由臟之不平所致”的理念。之所以取名為“后五輪假說”,一個是表示出現時間上的“后”,另一個是表示眼底部位上的“后”。“后五輪假說”將玻璃體、視網膜(含視網膜血管、視神經、黃斑)和脈絡膜的輪臟配屬如下。

玻璃體內屬肺。陳達夫在“內眼結構與六經相屬學說”中指出,玻璃體屬手太陰肺經[7]。玻璃體色白透明,白為肺金本色,故屬肺。

視神經和視網膜屬肝。《內經》說:“肝開竅于目”,《素問·五藏生成篇》說:“人臥血歸于肝,肝受血而能視”,《靈樞·脈度》說:“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矣”。眼的功能為“視”,而視覺的發生、傳導及視覺信號的接收完全有賴于視網膜及其傳導接收系統功能和結構的正常,只有該系統的正常,才“能視”,才“能辨五色”,因此視網膜、視神經及其視覺中樞應內屬于肝。

查看全文

傳統色彩文化對企業形象設計的啟示論文

一、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早在西周時期,各種宗教和原始的哲學思想發展興盛。在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哲學思想之一就是五行說。所謂五行就是將宇宙萬物歸納為五種元素即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為支配宇宙的自然力。而五行說是指這五種元素的盛衰循環使宇宙得以發展變化的思想。五行學說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被人們不斷的擴展和完善,不久,從五行的五種元素中,便衍生出了五種色彩,這便是青、赤、黃、白、黑。木青、火赤、土黃、金白、水黑,這就構成了中國最為古老的顏色搭配。于是在周代形成的冕服制度中,就有了“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將青赤黃白黑五種特定的主色構成的服裝分別用于相應的著裝中,當時的統治階級就是使用這樣的色彩裝飾來象征他們的等級制度的。

春秋時期,五行與五色學說又有了新的發展。將五色與方位結合在一起,稱為“五色觀”。在《周禮·東官畫繢》中有:“畫繢之事,雜五色。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黃。”之后,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五時(冬、夏、春、秋、長夏)、五性(智、禮、仁、義、信)、五聲(呻、笑、呼、哭、歌)、五態(恐、喜、怒、憂、思)、五氣(寒、熱、風、燥、濕)等學說,這些都極大的豐富了五行與五色思想。

戰國時期,五行和五色的學說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以鄒衍提出了“五德始終說”為代表,這個學說主要是將朝代與五行、五色聯系起來。其中每種德有一種顏色作為它的象征:黃帝時代為土德以黃色為代表;夏代為木德以青色為代表;商代為金德以白色為代表;周代為火德以赤色為代表;秦代為水德以黑色為代表。每個朝代都受到一種德的支配,這五德之間循環交替,總被其中一德支配、制約。在先秦時期,五行、五德學說深入延續便有了以“相”為美的主流思想,所以色彩之和應建立在“陰陽之和”上的觀點,成為儒家、道家美學上的共同認同。

儒家的色彩理論總體上繼承了周朝時期的五色理論,在此基礎上又賦予了色彩更多的社會倫理道德意義。儒家哲學在色彩理論上更加強化了等級制度,除了繼續沿用五色為正色,又將其他色定為間色,并將它們作為尊卑、貴賤等級的象征,代表君臣主仆上下關系。

道家的色彩觀受道家思想的支配在色彩理論上也有所繼承和創新。《淮南子·原道訓》:“色者,自立而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在中國繪畫中,道家的哲學思想將繪畫從一貫的重色彩到重水墨的轉變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并將黑色推崇到了極致。老子說:“玄之義玄,眾妙之門。”玄即是黑色,它包容了其它五種顏色,是一種色相最樸素但內容最豐富的顏色。

查看全文

中藥藥性與功效分析

[摘要]象思維是中醫學的主要思維方式之一。藥性理論與功效研究是中藥臨床應用的前提條件,傳統中醫學對于中藥藥性和功效的認識,不能脫離象思維的思維方式。解讀象思維的核心意義,基于象思維視角從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藥的藥性理論內涵,從“象-效”關系認識中藥的功效特點,掌握中藥學藥象、藥性與功效三者之間的規律,從而指導臨床,發揮中藥的最大價值,以期能夠為中藥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關鍵詞]象思維;中藥藥性理論;功效;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

“象”是人體感官所發現的客觀世界的個體反映[1]。象思維是中國古代思維的主要形式。象思維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走向趨勢以及文化面貌,是中醫學的理論框架,也是中醫學的核心思維方式[2]。中藥藥性是中藥性質與功能的高度概括,是古代哲學思維和醫療實踐相互融合的產物。古人認識中藥藥性主要包括口嘗法、“以效識性”的臨床反推法和取象比類的法象用藥法等,象思維是認識中藥的藥性、藥效規律的核心思維模式之一。本文概述象思維理論內涵,舉例闡發基于象思維下的中藥藥性理論,并進一步明確象思維思想下中藥功效特點,為臨床運用中藥以及科學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1象思維概述

人類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必須依賴于概念、判斷、推理等基本的思維形式,從思維科學的角度認識思維形式,即人們進行理性認識的形式,這種思維形式包括抽象思維、形象思維以及靈感思維[3]。而人類的左右大腦又各司其職,左腦主管理性思維,右腦主管形象思維。由于種族文化等差異,西方人更重于理性思維,而大部分東方人重于形象思維。在思維形式中,形象思維是最富有創造性的[4]。象思維是古人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見乃謂之象”,察象識意,觀象明理,象思維作為東方哲學的重要內容被廣泛應用在農業、氣象學、天文學、傳統醫學等各個方面。象思維的應用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象思維這一名稱是由中國哲學家王樹人在1980年所提出的[5]。“取象比類”以及“觀物取象”等全是象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包括象數思維、形象思維以及取象思維等思維方式[6]。象思維是一種將相似相通的事物歸納總結到一起,通過分析、推理、分類以及概括的方法,從而得出其中的內在客觀規律以及事物的本質。《易經》是中華民族形象思維的集中代表,其中僅有少量符號和字數,但是能反映“廣大悉備”之內容,體現出了象思維的功能。《系辭·下傳》中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是象思維的體現,并且由此產生出八卦。作為中國古人認識世界最根本的思維方式,已經滲透到天文、地理、文字、農業、建筑、音樂、醫藥學等諸多方面,深刻影響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方向。“中醫原創思維模式”是被越來越頻繁提及的概念,返璞歸真,從中國古代哲學視角出發,解讀中醫理論內涵,是近年來的熱門方向。對中醫象思維的研究越來越多,以眾多中醫學科院士群為代表的專家學者對象思維展開了深入的研究[7-8]。王永炎等[9]指出,象思維經過觀天地以察象,立象以盡意;得意而忘象,依象而思慮;據象以辨證,據證而施治等幾個步驟,最終實現據“象”而“思”,“依思維道理而生智慧”的根本目的。象思維具有原創優勢,關于象思維的研究有利于推動證候規范研究。取象運數的象數觀是中醫原創思維模式的要素之一,王琦[10]深入挖掘象數理論,融合取象思維和運數思維,闡釋和發掘中醫學原創理論思維。象思維在中醫臨床和科研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蔣文杰等[11]分析了象思維在脾胃病中的應用,通過分析以土補土、借谷養中、以甘和中以及焦香醒脾的理論,闡明象思維在脾胃病中的用藥規律。姜春燕等[12]基于象思維的理論,對蛤蚧從名稱、性狀以及習性等“象”特點分析解讀蛤蚧在哮喘病中的應用功效,探討了“藥象”到“藥效”的聯系。

2基于象思維探究中藥藥性

查看全文

我國傳統藝術精神論文

摘要:中醫和中國傳統藝術是在中國文化的滋養下產生的兩朵奇葩,它們有著相似的思維方式。文章著重從“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辯證思維”等幾個方面簡述了中醫思維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相通。

關鍵詞:中醫思維傳統文化天人合一

中醫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并豐富了中國博大的傳統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下,龐大的中醫系統理論與中國傳統藝術精神息息相通。中國古樸的哲學思想滋養了神奇的中醫,也奠定了中國藝術的基本精神。

在作為中華文化兩大思想源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下,中醫和中國傳統藝術有著相同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即認為有一種普遍存在的宇宙法則統一支配著天體的運行,季節的變化與人體生命的無常一樣都統一存在于宇宙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中醫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認為,當這個整體內部出現不和諧或者外界出現異常時,微生物之間的生克規律就會混亂,最終會導致瘟疫的暴發和流行。戰國時期神醫扁鵲在《難經》中寫到:“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中醫有句名言“有諸內必形諸外”,也就是說人體內在的疾病會反映到外表,通過外表即能認識到內在的問題。“望聞問切”是中醫獨特的診斷方法,以至于扁鵲只用“望”就能準確獲悉蔡桓公的病情。望、聞、問、切是中醫全面系統了解病情的手段,通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體現了整體的哲學思維。比利時著名學者普利高津曾說:“中醫傳統的學術思想著重研究整體和自發性,協調與協同,現代科學的發展更符合中醫的哲學思想。”中醫采取辯證施治的整體原則,用全面的觀點來看問題。中醫治病的思路就是從整體出發,調動人體自身功能對抗疾病,中醫給予病人更多的時間和關注,它治病注重的是整個人體而不是人體的某個部分。

中國傳統藝術與中醫一樣,以整體的思維方式把握世界,以“天人合一”的哲學世界觀為基礎,以“人學”為核心,側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以美善統一為基點。“所謂‘惟人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為‘五行之秀氣’,為‘天地之心,無行之端’《禮記·禮運》都在強調人的主導地位。孔子以人文精神解釋祭祀緣由。這些都表明審美觀念上的天人合一的自覺意識背景已經形成。陰陽五行和諧原則,便是天人合一思維方式的重要成果。”①“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范疇,中國藝術的根本特征就在于體現著和諧的原則。“儒道互補,方為主體和諧心靈的完整體現。中國藝術正反應了宇宙和諧精神與主體和諧的合一,從而心有所感,藝有所達。”②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氣是萬物生命生存的本質,萬物生命的誕生與生長都歸結于“氣”。“春氣發而百草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這些都是從陰陽二氣的變化來解釋萬物生命的誕生。人也和萬物一樣,生活在由氣支配的時節變化中。“春生夏長,是氣之長也。人也應之。”(《黃帝內經》)在中醫學里,人也和自然萬物一樣,是氣聚的產物,“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游》)因此,所謂的生死、有無都歸結于氣,氣主宰了一切。“故曰:通天一氣耳。”(《莊子·知北游》)“氣,體之充也。”在中醫中就有“氣虛”“氣滯”“生氣傷肝”“火急攻心”之說,中醫推崇靜心、守神而養生、休生養性,以此恢復元氣。張景岳說:“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中醫從“氣”的角度來認識疾病,對疾病的治療著眼于對“氣”的調整。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這也不無道理。元氣論作為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融入中醫學理論后,對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美學用“氣”來說明美的本源,“氣”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命。藝術中有“筆氣”“墨氣”“靈氣”“氣韻”之說。“氣”是藝術作品的生命,也是作者靈魂的再現。謝赫的“六法”中把“氣韻生動”作為評判一幅作品好壞的最高標準,“氣”不僅蘊含了藝術作品的生命,還包括藝術家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學識修養。“氣”是通過整體的內在表現出來的,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某個物體之上。藝術作品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元氣”,為了表現其獨特的“氣”,藝術家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學識水平。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家與今天的畫家相比可謂是全才,他們不僅有精湛的繪畫技巧,還精通書法、畫論,有很高的學識修養,因而他們的藝術作品到今天還被人們頂禮膜拜,是中華藝術的瑰寶。

查看全文

彝醫學與中醫學關系分析

摘要:彝醫學是彝族先民根據所創制的太陽周天歷法測度日月運行規律,將人體與時空的關系放入宇宙八角這個術數布局之中,結合氣候時節推算生命的生長壯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節律變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以氣濁的升降浮沉的圓運動變化規律闡釋生命-時空關系為核心的陰陽療疾醫學理論體系。彝醫和中醫是對中華上古醫藥理論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和《黃帝內經》的學術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時期的伏羲先天易學,陰陽五行是二者相關醫學理論建立的共同基礎,陰陽五行理論是中醫、彝醫治病用藥的理論基礎,是判斷寒熱和虛實的兩大坐標。中醫、彝醫以及中華各個民族創造的醫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組成了中國傳統醫學。文獻引用:羅艷秋,徐士奎,鄭進.彝醫學與中醫學關系初探[J].中醫學報,2020,35(9):1859-1862.

關鍵詞:彝醫;《哎哺啥呃》;《黃帝內經》;陰陽五行;中醫學

漢、彝兩個兄弟民族,是同源分支的兩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不斷交流融合、互相影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1]。主張“彝族北來說”的學者認為彝族是從古代氐羌的一支,從秦晉高原向川、滇、黔等地發展,與原住當地的濮人混居,融合了他們,形成秦、漢時期西南夷的主體,也就是今天的彝族。這個遷徙活動的線索已經為四川巴蜀、涼山和貴州赫章、威寧等地的出土文物印證。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彝族先民不僅具有古羌人后裔的氐羌民族成分,其主體民族更是由古夷人大部分和古戎人的一部構成,從當前所發掘的彝族文化遺產看,更多具有古夷人文化的特點。研究者將陜西省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刻劃符號和彝文進行查對,證實半坡文化不僅是漢文的始祖,也是彝文的始祖。從彝文和漢文發生發展的歷史淵源及彝、漢文典籍中記載的宇宙觀、古天文歷法等古代科學技術看,彝族和漢族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量的歷史資料證實彝族文化與漢族文化是同源的,二者之間存在著同源異流的關系,這一點在彝、漢民族醫藥文化方面體現得更加深入。彝醫學是彝族先民根據所創制的太陽周天歷法測度日月運行規律,將人體與時空的關系放入宇宙八角這個術數布局之中,結合氣候時節推算生命的首萌長遍退藏與生長壯老已及在一日、一年的節律變化,在此基礎上形成以氣濁的升浮降沉的圓運動變化規律闡釋生命-時空關系為核心的陰陽療疾醫學理論體系[2]。查閱彝、漢民族的古代典籍就會發現,彝醫和中醫同樣具有底蘊深厚的文化基礎。本文通過對彝文典籍《哎哺啥呃》(《哎哺啥呃》為《西南彝志》的三、四卷)和漢文典籍《黃帝內經》所載醫藥理論和認知方式的分析比較,說明彝醫和中醫具有同源關系。本文所講的“中醫”指“漢族醫學”,是狹義中醫的概念。

1彝醫與中醫同源

彝醫和中醫是對中華上古醫藥理論的延續和發展,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對“上古”時期的生活狀態亦有描述。《周易•系辭下》曰:“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神人易之以宮室”,“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上古時期這種“居而野處”“結繩記事”的生活方式與記錄方法是彝漢遠古先民的共同生活狀態,即使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在西南地區尚保留著上古時期先民這種生活方式的遺跡。《黃帝內經》開篇之《上古天真論》論述的就是上古時期中華先賢所主張的“天真”養生理念,“天真”養生理念反映了上古時期先賢如何看待生命與天地的關系,表達了起居作息等日常行為需效法天地的認知觀念。彝文醫藥典籍《哎哺啥呃》開篇說道:“上古哎未產,哺未生之還,氣熏熏,濁沉沉先產,哎哺未產,且舍未降還,氣熏熏的是,劇劇豎而冒,濁沉沉的是,沉沉低而降[3]。”《哎哺啥呃》開篇明義地指出氣濁、哎哺等彝醫理論的核心概念產生于上古時期,彝醫遵循的宇-宙-生物理論,是以太陽論哎哺,以哎哺論萬物[4]。“太陽天之根,閃閃萬物興”,離開太陽,什么都不會有,醫學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先賢對生命-時空關系的認知理念在彝族地區仍廣泛流傳。中國傳統醫藥的萌芽時期可追溯到伏羲畫八卦與河圖洛書產生的時期。葉秉敬為《類經》作序時寫道:“上古時神農、黃帝君而醫,岐伯、諸公師而醫,而醫實首于伏羲。”大量的史料證實彝醫藥的產生年代可追溯到文字尚未產生的遠古時期。公元前45世紀至公元前39世紀的乾陽上元天紀年時期彝族氏族已形成,在象形文字基礎上創造表意文字并發明了八卦數理;在公元前39世紀至公元前33世紀的乾陽中元地紀年時期,彝族的君王制度已完備并形成彝族太陽周天日歷等天文歷法[5]。彝族先賢通過立桿測影所產生的形影長短盈縮反映季節變化,以宇宙八角為工具,以符號圖影記錄進而歸納推衍出計數的方式,彝文典籍中記載的“五生十成”和“十生五成”等所表達的形和數就是彝族上古遺留的天文歷法知識的具體體現[6]。其原理與《周易•系辭傳》所說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同出一轍。伏羲八卦屬先天八卦,分別由彝漢兩族繼承,彝族繼承的伏羲八卦保留其最原初形式,表達宇宙天地關系,被稱為“彝族八卦”或“宇宙八卦”。彝族最初用來表達角位與八節,故亦稱為“宇宙八角”。正如王天璽在《宇宙源流論》一書中所寫:“伏羲八卦為彝族先民所繼承,稱為彝族八卦,文王八卦為漢族所繼承[7]。”彝族八卦屬于“伏羲八卦”,是“先天八卦”,通過對涼山地區出土的彝族八卦實物的研究,如西昌市涼山州博物館收藏的南詔時期彝族先民骨灰缸蓋單圓臺型向天墳上的八角圖案,證實彝族八卦在南詔時期已廣為應用[8]。《黃帝內經》和《哎哺啥呃》的學術思想均秉承于上古時期的伏羲先天易學。伏羲先天易學講的就是天體運行及其氣象的變化規律,與天文歷法有密切的關系。彝漢民族遠古先民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天文歷法基礎使彝醫與中醫形成共同的思維模式:觀天文,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崇尚自然。可以說,彝醫和中醫之間具有同源性,有相同的理論基礎,是因為這些理論基礎是基于相同認識論和方法論而產生。

2彝醫與中醫同源的特征分析

查看全文

理性思辨與藝術實踐雙重參照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筆墨;寫意;綜合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筆墨是中國畫的重要審美特征之一、筆意的產生,有賴于用筆、筆意的產生,也有賴于筆法、筆意的產生,更有賴于筆枝、由用墨而衍生出的“墨意”,則指用墨創造繪畫的意境、筆與墨、筆意與墨意得有機統一、完美結合,形成筆墨、寫意不僅是中國畫的重要審美特征之一,而且是整個中國藝術的重要審美特征之一、“寫意”一詞,最早即源于中國畫、中國畫的“寫意化”審美特征十分鮮明、中國畫的空間營造法,主要分為全景式空間、分段式空間、分層式空間三種、中國畫的詩、書、畫、印“四合一”,充分體現出它的綜合之美等,具體請詳見。

中國畫,簡稱:“國畫”,顧名思義,它是中國的繪畫藝術,是民族繪畫的主要代表。它還與中國書法并成為“中國書畫”,而“中國書畫”又與中醫中藥、京劇一起,并稱“三大國粹”。中國畫之所以作為民族繪畫自立于世界繪畫藝術之林,是因為它具有獨特的民族審美特征。因此,研究探討中國畫的審美特征,對于中國畫的繁榮與發展,可以提供理性思辨與藝術實踐的雙重參照系。

一、筆墨

筆墨是中國畫的重要審美特征之一。中國畫以中國特制的毛筆、墨或顏料,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故中國畫又稱“水墨畫”或“彩墨畫”,這使得“筆墨”成為中國畫技法和理論中的重要術語,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審美特征。

由用筆而衍生出的“筆意”,則指的是用毛筆進行繪畫時的藝術經營與筆畫運轉間所表現出來的意向、風格、功力、神態、意趣等等。宋代大詩人兼大畫家蘇軾曾在詩中云:“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說的就是繪畫時的筆意。

筆意的產生,有賴于用筆。中國畫使用的毛筆,具有特殊的功效,它能自由地勾畫出各種線條,通過線條的粗細、方圓、頓挫、徐疾、輕重、濃淡、轉折等,達到造型的目的,充分而又獨到地表現物象的形體和質感。

查看全文

商品色調營銷色彩力量運用

色彩營銷(ColorMarketing),就是在了解消費者心理的基礎上,給商品一個恰當定位,然后在產品本身、產品包裝、產品展示環境裝飾等環節配以適當的色彩,利用色彩架起商品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實現“人-色彩-商品”的統一,將商品的所有信息第一時間通過色彩傳遞給消費者,從而提高商品營銷的效率,同時減少營銷成本。國外色彩研究的權威人士法伯•比蘭曾指出:在商品廣告中往往不在于其使用了多少色彩,而關鍵在于色彩運用的是否恰當,因此在廣告中選擇色彩時就既要根據目標市場的色彩需求、偏好特征,并結合企業的文化、產品的特色與環境相協調,形成企業獨特的廣告宣傳效應。隨著色彩營銷理論的發展與傳播,色彩策略在企業營銷活動中的運用越來越頻繁,并逐漸成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獲得優勢的一個重要手段。色彩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它超越國界,讓世界上的人們得以相互交流。21世紀,色彩戰略將在商品企劃和推廣中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色彩的力量

色彩是人與人溝通交流的重要武器,色彩具有觸動心靈的力量,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探索和利用色彩,發展到近現代,歌德和弗洛伊德都從心理學的角度開始追尋色彩與心理之間的關系,開啟了利用色彩的能量治療心理疾病的階段。色彩無論在什么時代,都會帶來不同的使用價值。從20世紀60年代的CIS(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創建以來,在商業空間中有計劃地使用色彩開始盛行,特別是在設計領域,如果不能合理地運用色彩,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設計人員。由于受到來自西方和日本色彩研究的影響,色彩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在中國也開始得到認可。

二、商品滯銷與商品色彩

目前市場上的某些大企業的企劃部負責人經常陷入到這樣的困惑:“我們的產品質量非常好,與競爭對手相比毫不遜色,而且價格上面更具有優勢,但是為什么就是賣不出去,是因為宣傳方式不對,還是經營方式不行?”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物美價廉的產品自然會受到消費者的喜歡,所以不明白自己的企業為什么市場占有量和銷售量無法超越競爭對手。“明明我們的質量更好一點,商業推廣廣告也大受好評,為什么賣不出去?”其實有些商品別說廣告連宣傳都沒有做過,但市場上卻非常暢銷的實例也有不少,可見,影響商品銷售不好的原因并非單純在于是否宣傳或者宣傳力度夠不夠。資生堂的“SINOADORA”系列,沒有做過商業廣告宣傳,一上市就非常暢銷。良好的品牌形象、一貫優良產品品質自然是該系列產品成功的首要原因,除此之外,“SINOADORA”系列的成功還要歸功于其準確傳導了產品理念的包裝設計。2004年8月,資生堂公司提出了一個化妝品業界從未有過的新方案:將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新品牌“SINOADORA”誕生了。品牌創意來自中醫美容理論,原理是平衡全身的“氣、血、水”的流通。而包裝設計方案采用中國的“方圓”象征,色彩戰略五行五色加上表示陰陽的金銀兩色的組合,圖形采用中國畫和西方插畫結合的手法,通過倫敦和上海兩個公司的合作繪制而成。只要你看到這個包裝,心就會被它所俘獲,因為該系列商品的優秀品質通過包裝上的視覺信息傳達給消費者。所以“SINOADORA”系列產品一上市就大受消費者的歡迎。

三、色彩營銷

查看全文

淺談感應藝術與視覺藝術

摘要:西方繪畫藝術自文藝復興來漸趨穩定,從人的角度出發看世界,所傳達的是一種人內心的感情,依憑的方式是光與色,寫實的途徑,屬于一種視覺上的藝術。中國繪畫自魏晉以降,除卻“成教化,助人倫”的傳統意義外,所展現得更多的是站在了與造物平等的高度上,工奪造化的姿態。所謂“窮神變,測幽微”用來傳達的途徑是氣與韻,寫萬象之真而不寫其實,且稱之為感應的藝術。中西文化之思維不同,其繪畫理念亦是不同,今就以繪畫中的“色彩”概念為角度來簡單得談一談對中西方繪畫藝術差異的理解。

關鍵詞:感應藝術;視覺藝術;中西差別

一、感應的藝術

黃賓虹先生論:“古人論畫謂‘造化入畫’,畫奪造化,‘奪’字最難。造化天地自然也,有形影常人可見,取之較易,造化有神有韻,此中內美,常人不可見。畫者能多得其神韻,才是真畫,徒取形影如案頭置盆景,非真畫也。”①不同于西畫,中畫藝術屬于感應的藝術,所謂“以身體之,以心驗之”②,是眼、耳、口、鼻、身、意六根通覺通感的藝術。著重于描繪感應世界,崇尚天人感應。故而中畫藝術始終追求以“氣韻生動”為勝,有著自身獨特的思維方式、繪畫表現手法和色彩觀念。(一)感應藝術下的思維方式。感應的藝術離不開取象的思維方式,作為中國人所特有的一種思維方式,取象思維指的是在思維過程中離不開物象,以想象為媒介,直接比附推論出一個抽象事理的思維方法。如《論語》中所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看到流淌東去的河水,想到的是時間流逝如斯,一去不回的道理。再譬如老子《道德經》中“道”這一概念的提出,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亦是用此理,天地間一切事物運行的規律都離不開“道”,而“道”到底是什么,老子卻并不會給我們列出個具體的概念,只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同時我們看到儒道兩家所共同推崇,被推為群經之首的《易經》也是依此法來取卦象和卦爻辭來闡述天地事理的。故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之可貴在于能一以貫之,能用取象的思維來看待和傳達世間萬物。(二)感應藝術下的繪畫表現手法。受中國人取象思維的影響,中畫感應的藝術講究天人感應,將書畫藝術的源頭上溯至伏羲畫卦,同時受到傳達感應藝術的要求,需要尋求一種能以少見多,以小見大,同時又能與天、地、日、月、山、川等相通的表現手法,這便是后來出現的非常完備的筆墨系統。所遵循的原則便是“以簡馭繁,以少勝多”。如荊浩所傳“氣、韻、思、景、筆、墨”之六要,張彥遠所說“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即是這般用心。(三)感應藝術下的色彩表現。由于“取象思維”的習慣,感應藝術并不追求視覺上的直觀刺激,且并不以反映可見世界為目標。在對繪畫色彩的理解和表現上自然是相當獨特。“繪事后素”“君子不以紺諏飾,紅紫不以為褻服”可以看出,在儒家的理念中“君子和而不同”“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追求的依然是和諧、純凈、清朗的色彩氣質與和平內斂的色彩情感,不追求強烈色彩的。而另一方面,作為取象思維的代表文化,道家思想對中畫的色彩選擇上的影響是最深刻的。李德仁先生在《道家思想與中國繪畫》一文中指出:“道乃中國傳統哲學的最高范疇。”所以“五色令人目盲”“知白守黑”“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③。“黑”和“白”才是返璞歸真地尋求宇宙間的本體,是還原“虛空”呈現的本色。以“黑”“白”為主體的繪畫,實踐上以水墨干、濕、濃、淡、焦、枯來蘊涵一切色彩的元素的作品,看似無色卻有色萬千,有絢爛之極之感。

二、視覺藝術

如同西方哲學家們總是以語言的嚴密性和思辯性見長一樣。西畫的藝術屬于視覺的造型藝術,偏重于可見世界,西畫發展出了發達的光學、色彩學、透視學、解剖學等精密的科學理論體系。不同于中畫,西畫更多意義上將繪畫作為一門科學來研習,故而作為感應藝術的實踐者,中國的藝術家多為詩人、文人。而西畫在文藝復興時期,其藝術家則可以是科學家。近代以來西畫追求的是人的藝術,內心的藝術,與傳統中畫相較,著眼點自是不同,故而西畫視覺藝術有區別于中畫通感藝術的表現手法與色彩觀。(一)視覺藝術下的色彩觀。古希臘文化藝術的美,體現出“勻稱、和諧、靜穆、凝重”的形式美。西方繪畫始于的古希臘哲學,認為構成世界本質的“數”和“形”直接相連,而“色”就是外觀變化的“影子”,從而確定了西方古典繪畫的色彩只是憑借于表現形體表現得絢麗多彩,而沒有像中國繪畫色彩對“功能”與“淡雅”特性那么突出。作為西方古典繪畫的典范,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作品由于比較看重空間透視效果的再現和對物象真實的模仿,色彩為造型和光影的表現服務,畫家們通過把固有色與透視、明暗結合,來表現對物象的空間感和立體感,從而達到寫實的效果。牛頓在1676年用三棱鏡折射出陽光中的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證實光是引起色彩感覺的必要條件,并作用著人的感色機能和全部色彩本質。西方繪畫色彩的變革也因此開始,印象主義舍棄形體追求光色變化,色彩和印象置于絕對的地位。雖然,西方藝術家創造出來的色彩來表達自己內心精神,并不是色彩科學直接指導下的結果,但是,色彩科學給藝術家展示和發現自己內心的色彩本質提供了基本的認識規律。在近現代,西方色彩化學也發展了獨立的色彩科學門類,色彩化學家也在近兩個世紀豐富和改進了顏料的性能和種類,在顏料的化學品質方面加強研究顏料的附著性和染色力。(二)近代視覺藝術下色彩的運用。印象主義時期,隨著科學的發展,特別牛頓對色彩規律的發現,啟示著畫家:在平常的日光中竟會蘊涵著這么豐富的色彩內涵,從而畫家們開始熱衷于對色彩成份的科學分析。這時西方現代主義思想比較活躍,在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的指引下,藝術家們認為“只有心靈才是真實的,只有心靈才涵蓋一切”④,心靈的真實被放大到最大化,同時也打開西方現代繪畫之門。在后印象派這段時期,凡高畫面色彩展現出使人比較激動的節奏,蒙克畫面色彩呈現出夢境般的深奧,色彩成為畫家比較有力的表現手段,凡高等后印象主義的藝術家成為主觀精神表現的先驅!早期表現主義藝術家為了表現主題而在畫面上揮灑鮮艷的色彩,這些色彩的物質性、生動性和力度,讓整個畫面表現出激動人心的效果。但精神上的感染力遠不如強烈的色彩視覺效果,豐富的色彩無法充分表現其精神內涵,所以有部份表現主義畫家開始把畫面形式和所要表達的精神性統一起來。結果色彩在人心理、精神方面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強于色彩的視覺效果,色彩具有了更為豐富的精神內涵。人們不再感興趣于所觀察到的事物的外觀,而感興趣于它們的內在實質,事物與外界的光相脫離而存在,沒有陰影和折射。色彩成為了表現主義者直接表達心情和感受的途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