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6 19:43: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中醫藥工作的決定》,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初級衛生保健中的作用,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中醫藥防治疾病的要求,全面振興我場中醫藥事業,按照《江西省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建設標準》,結合我場的具體情況,為迎接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復審,經過幾年來不懈努力,我場中醫藥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
在市委市政府、市衛計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場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文教衛生的黨委委員孫平安任組長,衛生院也相應成立了中醫藥技術指導小組,由院長陳連芽任組長。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并成立中醫管理科和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振興中醫藥事業具體工作,制定工作計劃和措施,及時總結前段工作及安排下階段工作,落實上級布置的任務。
二、突出重點,形成特色,加強中醫專科專病建設
我院突出中醫蛇傷專科,做大做強特色專科品牌。中醫特色的專科專病建設使我院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術、人有專長的中醫特色優勢。
三、加強中藥飲片質量管理,提高藥品質量
我院加強對中藥房、中藥倉庫、的建設和管理,定期督查,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全年共抽查中藥飲片和配方質量10次,未發現霉變蟲蛀現象,中藥處方調配未發生稱重和藥味錯誤。目前我院中藥房有中藥飲片312種,中成藥114種,全院中藥(含中成藥)銷售額占藥品銷售總額的30%以上。
四、加強中醫醫療文書的規范和管理
我院要求中醫人員運用辨證論治診療疾病,按照中醫病歷規范書寫門診和住院病歷,中藥處方合格率在95%以上。
五、加強中醫藥知識培訓,提高中醫藥技術水平
我院按照市衛計委中醫科的安排,組織全院中醫藥人員參加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定期舉辦中醫藥知識講座,全年共舉辦中醫藥知識講座4次,舉行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4次。
六、加強中醫藥知識預防保健宣傳工作
我院以黑板報及宣傳欄的形式宣傳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和農村多發病常見病,全年共出宣傳刊4期,提高了當地群眾對中醫藥防治疾病的認可。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
社會的奮斗目標為指導,以全國農村中醫藥技術推廣示范地區項目建設為契機,以中醫藥手段有效防治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為重點,充分發揮中醫藥在農村醫療、預防、保健工作中的優勢,為保障我縣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村居民身體健康、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會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目標任務
(一)強化縣級中醫醫療機構龍頭作用,堅持中醫為主的辦院方向,不斷提高醫院綜合服務能力。
(二)拓寬鄉鎮衛生院利用中醫藥防治疾病的服務領域,85%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能運用中、西醫兩種防病治病,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和執業醫師占醫師總數的15%,中醫處方占處方總數的20%以上。
(三)90%以上的村級衛生所鄉村醫生接受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并納入鄉村醫生規范化培訓范圍,使受到培訓的鄉村醫生掌握3至5種適宜的中醫藥技術與方法。
(四)通過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項目建設,把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項目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單位醫藥給付范圍。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積極運用中醫藥的診療技術,將中醫藥服務有機地融入到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服務、健康教育等各個方面中,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
三、推廣內容、范圍及方式
(一)推廣內容: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達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要求,參照省衛生廳編印的《省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叢書》,篩選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
(二)推廣范圍:全縣所有在崗鄉村醫生、鄉鎮衛生院中醫人員。
(三)推廣形式:采取面授與自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與使用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舉辦推廣培訓班及專家組巡視、現場推廣等多種形式,在鄉、村兩級普及中醫藥適宜技術。
四、方法步驟
(一)摸底調查與宣傳發動階段(年月—年月)。通過調研,了解鄉鎮衛生院中醫科建設情況,了解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掌握應用情況以及醫務人員對中醫藥適宜技術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制定推廣計劃。組織各醫療單位通過報刊、電臺和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針對不同對象,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宣傳工作,使廣大醫務人員、農村居民充分認識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的意義及目的,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適宜技術項目篩選階段(年月—年月)。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達的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并參照省衛生廳編印的《省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叢書》,組織專家結合我縣農村地區常見病、多發病,篩選適宜技術推廣項目,注意整理本地區形成的獨特中醫推拿、針灸等適宜診療手法。
(三)適宜技術實施推廣階段(年6月—年12月)。按照明確目標任務、抓好試點、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組織實施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由縣衛生局委托縣中醫院聘請中醫藥專家,以《省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叢書》為教材,分期分批對全縣鄉村醫生進行培訓。在縣衛生局組織集中培訓的同時,各鄉鎮衛生院應當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培訓、在職教育和學術交流,提高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學歷層次和實際工作能力。
1、首批試點階段(年6月—年12月)。在三班鎮、楊梅鄉開展試點工作。三班鎮和楊梅鄉要根據本《方案》,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推廣計劃和實施方案,確保推廣工作順利開展。
2、擴大試點階段(年月—年10月)。在鞏固、總結首批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在赤水、上涌、美湖、大銘、春美、湯頭、葛坑、桂陽、雷峰、南埕、水口、蓋、龍門灘、國寶等鄉鎮擴大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總結經驗,完善制度,為全面推廣奠定基礎。
3、全面推廣階段(年11月—年12月)。在認真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實施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
各鄉鎮要制定具體的推廣計劃和方案并組織實施。推廣任務完成后,縣衛生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對推廣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為使項目建設順利實施,經研究,決定成立縣全國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副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公室分管副主任、縣財政局、人事局、衛生局部門領導任副組長,各鄉鎮人民政府分管衛生工作領導任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局,負責全縣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和考核評估工作,對各鄉鎮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進行督導,在每年年終進行一次階段性評估。對不能如期完成項目推廣工作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完成。
各鄉鎮應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專人負責,制定出工作目標和實施方案,認真做好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培訓和宣傳工作。要從保障廣大農民群眾和社區居民身體健康的高度重視和加強對項目建設工作的領導,明確責任,精心組織,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建設任務。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示范建設要與創建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相結合,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相結合,與鄉村醫生培訓、考核、資格認定及注冊工作相結合。
(二)完善功能,建立基地。縣中醫院作為推廣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基地,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要成立中醫工作基層指導科,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具體實施。各鄉鎮要加強衛生院中醫藥人員隊伍和中醫科的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適宜技術防病治病優勢,各衛生院要把提供中醫藥服務作為其業務工作的主要內容,完善中醫科室,設置中藥房,有條件的衛生院可根據中醫藥專業技術條件開設相應的特色專科(專病),設置中藥炮制室、煎藥室。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和設備建設,妥善解決師資人員補貼,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三)政策扶持,增加投入。根據國家、省級、市級資金支持情況,爭取推廣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項目建設資金,各鄉鎮也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項目建設的宣傳、師資及鄉村醫生培訓、必要設備配置和培訓基地設施配備,表彰、獎勵在項目建設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并建立項目建設資金審核制度,嚴格資金的使用和管理。
六、考核與評估
(一)縣衛生局要定期對各有關單位的推廣計劃和實施方案項目的組織工作進行評估考核,保證推廣工作的成效。
(二)根據各鄉鎮制定的執行計劃與實施方案每年定期組織專家進行評估考核,并對推廣工作開展較好的鄉鎮與單位進行表彰,以推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有效地開展。
篇3
小兒型骨堿性磷酸酶(NBAP)是成骨細胞的表型標志物之一,它可直接反映成骨細胞的活性或功能狀況〔1〕,是近年來主要用于小兒佝僂病早期診斷和亞臨床鑒別的特異性參考指標〔2-4〕,也是目前用于評價人體骨礦化障礙的最佳指標。根據浙江省農村衛生適宜診斷技術需求調查結果,小兒佝僂病早期診斷技術被列為首選需求項目。為確保小兒佝僂病早期診斷應用NBAP檢測技術,我們對推廣地區鄉鎮衛生院的衛技人員開展了NBAP檢測技術的基層培訓,并對培訓情況和培訓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05年10月~2006年2月分別對浙江省諸暨市、余杭區、富陽市、長興縣4個地區118家鄉鎮醫療機構的293名衛生技術人員進行了佝僂病早期診斷用NBAP檢測技術的培訓。其中鄉鎮衛生院104家,占培訓機構總數的881%;婦保院4家,其他10家(人民醫院、中醫院、紅十字醫院等)。293名培訓對象的平均年齡為324歲(20~50歲),其中女性244名,男性49名。其專業技術職稱為初級142名(485%),中級20名(68%),高級2名(07%),其他129名(440%)。有87名培訓對象沒有填寫學歷,206名培訓對象的學歷為大學本科11名(53%),大專104名(505%),中專70名(340%),其他21名(102%)。
12 培訓方法 培訓分為準備和實施2個階段。(1)準備階段:主要是編寫培訓教材和確定培訓講師,培訓教材由省級科研人員組成課題組,廣泛收集佝僂病診治的相關資料,在多次征詢全國佝僂病防治專家和NBAP技術持有者的修改意見后定稿。選拔有臨床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培訓講師,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并刻錄成光盤。在培訓現場,為保證授課質量專門配置了2名培訓輔導員。(2)實施階段:在培訓啟動前組織基層醫療機構的管理人員、業務負責人員召開座談會,重點圍繞培訓質量,討論并提出基層培訓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鄉鎮衛生院的需求、對此項技術培訓可能的看法或態度等。技術培訓采用專家授課、問卷調查、現場示范操作以及接受提問和個別輔導等方法進行。
13 統計分析 采用自編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3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培訓開展情況(表1) 浙江省諸暨市、余杭區、富陽市、長興縣4個地區共有120家鄉鎮醫療機構,參加該項技術基層培訓有118家,培訓覆蓋率達983%。發放佝僂病診治相關知識問卷和培訓反饋表各293份,回收有效知識問卷204份,培訓反饋表206份,回收率分別為696%和703%。在每次培訓結束的現場訪談中,學員總體評價良好,多數人表示系統地接受一項臨床常用技術的培訓尚屬首次,感覺授課時間太短,還有繼續接受培訓的意愿。學員對培訓內容滿意程度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59588,P>005)。對培訓條件的評價,僅4名學員(20%)認為示范操作時因人多無法看清楚每個操作步驟,要求有足夠的培訓時間,分批進行示范,并有足夠的試劑和樣本用于檢驗人員每人1次的實習。大多數學員認為NBAP檢測操作簡便,技術人員在培訓時簡單示教即可,沒有必要每人操作1遍。
表1 學員對培訓內容滿意程度(略)
22 培訓效果 (1)理論知識掌握情況:293名培訓對象在培訓前后分別接受了理論知識考核,考核內容主要為佝僂病診治相關知識。考核結果顯示,培訓前平均成績為(8049±988)分,培訓后平均成績為(9135±831)分。培訓前后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培訓后成績顯著優于培訓前。(2)檢測技術應用情況:截止2006年3月,接受過培訓的118家鄉鎮醫療機構已有53家開展了NBAP檢測技術,開展NBAP檢測的醫生普遍認為,雖然目前小兒佝僂病的診斷率沒有變化,但接受培訓后,因增添了1項參考指標,臨床診斷時更有把握,而且醫生對個別NBAP檢測結果與臨床癥狀不符的患兒更加關注,給予維生素D補充時更謹慎。
3 討論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簡稱佝僂病)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小兒疾病之一。經過40余年的綜合防治,雖然小兒佝僂病的患病率已明顯下降,但與其他國家相比仍很高〔5,6〕,且因我國人口眾多,佝僂病患兒基數很大,早診斷、早治療在小兒佝僂病防治中有重要意義。NBAP檢測技術操作簡便,只需1臺普通恒溫水浴箱即可作現場分析,便于在基層推廣使用。目前基層衛生院對小兒佝僂病的早期診斷主要為簡易診斷,NBAP檢測雖然操作簡便,按照說明書就能完成測定,但在操作注意事項、檢測結果判讀、臨床實際應用等方面需要摸索經驗。通過系統的培訓,全面掌握小兒佝僂病診斷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基本上保證了NBAP檢測技術的質量。培訓效果直接影響著NBAP結果判讀的準確性和對佝僂病診治的參考價值,關系到給予治療方案的準確性和防治效果。所以迫切需要加強農村醫療機構診斷技術引進和技術培訓工作。建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技術推廣過程中注重提高技術培訓質量,確保技術推廣應用的效果。鄉鎮衛技人員普遍學歷偏低,知識陳舊,已難適應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村衛生工作。本次培訓發現,佝僂病診治相關理論知識測試的錯誤主要集中在小兒佝僂病的正確防治方法、亞臨床佝僂病的定義和診斷佝僂病最早、最特異的輔助指標。這些內容均和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所知較少。因此,面向基層的培訓,無論培訓教材、還是培訓講師,要達到知識更新的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培訓經費和培訓時間是基層培訓的重大障礙。本次培訓準備工作充分,從培訓經費調查結果分析,426%的學員選擇免費培訓,238%學員能承受的培訓經費為每人最多100元。經費不足是影響基層培訓效果的主要因素,建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在安排技術推廣應用項目時,合理配套技術培訓經費。本次培訓的近期效果在總結時已經顯現,在最后一個點培訓結束后的短短1個月內已有近半數鄉鎮醫療機構克服困難,開展了NBAP檢測技術并應用于佝僂病的臨床診治。為保證培訓的長期效果,下一步將加強監督,定期開展培訓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1〕 張會豐,劉會芝,盧艷,等.小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成骨細胞的表型標志物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5):330-333.
〔2〕 趙穎新,王平,王海楠.871例小兒骨源性堿性磷酸酶測定結果及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0):1239-1240.
〔3〕 孟祥愛.骨堿性磷酸酶測定對兒童佝僂病的早期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文摘,2005,19(5):263.
〔4〕 黃東華,吳星東,黃美華.骨堿性磷酸酶檢測在小兒佝僂病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4,20(1):42.
〔5〕 王盈盈,蔡麗如,陳麗娜,等.泉州市7歲以下兒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8):119-120.
篇4
【摘要】 目的 調查遼寧省縣級中醫醫院內小兒肺炎的發病及治療情況。方法 對遼寧省建平、西豐、莊河縣3所縣級中醫醫院內56例肺炎患兒發放調查問卷共56份,調查問卷由經培訓的縣中醫醫院統一發放,省、縣二級專家組相關人員協助,原則要患兒家長填寫,特殊情況不能完成填寫的由醫生代填但充分保證其真實性。問卷詢問小兒肺炎的發病及治療等相關問題。問卷回收后由省疾控中心課題負責人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資料的錄入分析。結果 3所醫院治療小兒肺炎有73.2%仍然采用靜脈注射抗生素的方法,并且采用中醫療法或中西結合療法的不足10%。結論 查清了遼寧省3縣小兒肺炎的發病與治療情況,提出了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可大大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 呼吸道感染/診斷;肺炎/病因學; 調查分析; 兒童
目前小兒肺炎仍然是導致兒童死亡最主要的疾病。農村衛生工作歷來是中國衛生事業發展的難點,也是本次醫療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1],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農村適宜技術推廣示范研究”正在按預定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承擔的“中醫藥治療小兒肺炎”推廣項目通過基線調查篩選有效病例,對建平等3縣肺炎患兒發放調查問卷,課題負責人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資料的錄入分析,對充分了解與掌握遼寧省農村地區小兒肺炎防治工作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現分析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自200901開始,為期3個月,在遼寧省建平、西豐、莊河3縣,其中參與本次調查的縣級中醫醫院3所,發放問卷56份。調查問卷由經培訓的縣醫院統一發放,省、縣二級專家組相關人員協助,原則是要患兒家長填寫,特殊情況不能完成填寫的由醫生代填但要充分保證其真實性;填寫此份問卷大約需要10~15 min。
1.2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目前患兒的病況、就診醫院、到該醫院就診原因、做過哪些相應檢查、采取的治療措施、采用該治療方法的原因、患兒家長的接受程度、治療費用、治療效果等幾個方面。
1.3 資料整理
調查問卷由各鄉負責人收集后由各縣中醫組“中醫藥治療小兒肺炎”子課題負責人進行統一整理后報送省疾病控制中心,由省疾控中心送承擔單位,課題負責人組織專業人員進行資料的錄入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發放問卷56份,回收56份。有效問卷中男37例,年齡2~12歲,占66%;女19例,年齡3~11歲,占34%。患兒病況調查中既往有反復呼吸道感染史的占55%,有65.2%的患兒都能做相應的血常規及胸片檢查。采用西醫療法治療本病的比例為84%,中醫療法比例為16%。采用西醫治療本病的原因多為醫生提供。在患兒家長對采用西醫療法的費用評價中,約半數以上家長認為該療法費用較高,難以接受。在“您是否知道可以采用中藥內外結合治療法治療小兒肺炎”的調查問卷中,只有3.38%的患兒選擇“是”。
2.2 就診醫院級別及就診原因
就診的醫院中,村衛生所占7.14%,鄉鎮衛生院占17.86%,縣級醫院占55.36%,地市級醫院占7.14%,省級及其他醫院的比例只有8.33%,個人診所占16.67%。“到該醫院就診原因影響因素”調查中,距離近為38.25%,價格低為6.77%,醫療質量好為47.15%,有熟人為2.54%,其他原因為0.85%。表1 3縣就診醫院分布調查表(略)
2.3 過去1年的治療費用
西豐縣有75%的患兒治療費用約為2 000元,有25%的患兒超過5 000元;莊河縣有64.29%的患兒治療費用不到2 000元,有14.29%的患兒在2 000~5 000元,有7.14%的患兒超過5 000元;建平縣有60%的患兒治療費用不到2 000元,有33.33%的患兒在2 000~5 000元,有6.67%的患兒超過5 000元。
3 討論
3.1 小兒肺炎的治療仍以抗生素為主
目前,鄉村醫生對肺炎或發熱嬰兒,常以慶大霉素、地塞米松、撲熱息痛作為常規用藥,所謂“消炎退熱”三聯,病重者加用潔霉素為四聯。本文56例中有使用“三聯”、“四聯”的占25%。由于地塞米松其抗炎、抗毒、免疫抑制作用,可迅速援解癥狀。但它能抑制炎癥反應,削弱人體防護功能,可促使細菌、病毒繁殖,感染擴散,待病情發展后,又采用多種抗生素大包圍,或求新求貴地頻繁更換,造成不必要的藥物浪費和毒副反應。而肺炎只是一個不完整的診斷,只有鑒別系何種病原體感染,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足量有效的抗感染治療。在此同時,若病變廣泛,喘憋嚴重,全身癥狀明顯時方可加用激素。抗感染藥物的選用,在基層可參考小兒細菌性肺炎與病毒性肺炎鑒別要點[2],先篩分為細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
對單純病毒性肺炎,應單用抗病毒藥物及采用其他相應治療措施。對分辨不清是病毒性,細菌性或合并細菌感染者,方可加用抗生素治療。
對細菌性肺炎,目前以肺炎雙球菌感染為多,對青霉素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雖比以前增多,但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的敏感率也有回升的趨勢,故首選青霉素。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紅霉素。對革蘭陰性菌感染者,可選用氨基芐青霉素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等。病重者可選用對革蘭陽性菌和革蘭陰性菌有效的兩種抗生素聯合應用。但應用時要注意:(1)目前基層醫生應用抗生素每日劑量愈來愈大,但療程多不足;(2)每日總藥量1次靜滴是不恰當的,應分2~3次靜滴或肌注;(3)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致耳聾,小兒應慎用;(4)抗生素不要隨意調換,治療失敗,要從診斷是否正確、是否細菌與病毒雙重感染、是否出現并發癥,藥物用量及用法是否可行等諸方面尋找原因,然后根據情況,必要時調用其他抗生素[2]。
3.2 中西醫結合治療率低,診療費用較高
對肺炎多認為僅系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療只依賴抗生素的多種、大量應用,忽略了從整體觀念出發,這也是不易奏效的原因之一,應在抗感染的同時,采取綜合措施,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由于嬰兒氣管、支氣管在解剖上比較狹窄、感染后黏液潴留,黏膜腫脹,支氣管痙攣等因素易造成呼吸道梗阻,所以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功能是治療中的中心環節。要及時清除鼻痂及鼻腔分泌物,定時翻身及自下而上拍背,必要時吸痰[3]。
本次調查中發現,采用西醫療法治療本病的比例為84%,中醫療法比例不足16%。采用西醫治療本病的原因多為醫生提供,可見縣級醫生對中醫的認識率很低。在患兒家長對采用西醫療法的費用評價中,約半數以上家長認為該療法費用較高,大多難以接受。在您是否知道可以采用中藥內外合治療法治療小兒肺炎的調查問卷中,只有3.38%的患者選擇“是”,提示在廣大縣城地區,中醫療法的認知率很低。
3.3 中藥內外合治在小兒肺炎中的作用
經過國家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現階段遼寧省農村地區縣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已經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衛生服務網絡,在廣大農村地區的醫療及預防保健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本次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受距離近、價格低、與醫護人員熟悉等諸多因素影響,肺炎患兒就診的首選醫療機構以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為主,肺炎患兒在選擇治療方法上,醫生提供的比例占73.2%,充分體現出農村適宜技術推廣工作中縣醫院醫生將發揮決定性作用。但從目前3縣醫生中西醫背景構成比上看,真正具有中醫背景的村醫不足10%,這也是直接導致小兒肺炎治療采用西醫療法的比例高,廣大農民對中醫藥治療小兒肺炎這一有效的中醫技術的認知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一方面提示未來的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任重而道遠。盡管困難是多方面的,但可喜的是,本次調查顯示,縣城肺炎患兒的家長對中醫藥治療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這是本項目預期能夠順利實施的關鍵所在。盡管廣大鄉村基層醫生原來對中醫技術的信心不足,但通過前期的技術培訓、現場輔導與督導檢查,絕大多數醫生基本掌握了本療法的基本知識,并以較大的熱情投入到為患者實施治療的具體行動中去[4]。相信隨著全國醫改方案的逐步實施,政策機制與補償措施的進一步完善,醫生在具體操作中的進一步熟練,良好療效與低廉價格的感同身受,他們會主動向患者宣傳推薦繼而應用此項技術為其解除病痛,在適宜中醫衛生技術推廣工作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德元.中國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回顧與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05,9(1):1921.
[2]吳瑞萍,胡亞美,江載芳,等.實用兒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422449.
篇5
**年工作回顧
**年是“**”開局之年,也是我省推動衛生事業科學發展并取得重大成績的一年。一年來,在廳黨組和廳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全省衛生科教系統圍繞和諧社會建設的大局,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衛生科教工作的全局,上下齊心,努力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衛生工作會議及全省衛生科教工作會議精神,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確定“**”衛生科教工作方向
**年3月,召開了全省衛生科教工作會議,姚志彬廳長做了重要講話,黃小玲書記作了《樹立科學發展觀,依靠科技和教育,推動我省衛生事業全面發展》的工作報告。會議總結了“**”期間我省衛生科教工作,部署了“**”衛生科教工作,制定了《**省“**”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省“**”醫學專科建設計劃》和《**省“**”繼續醫學教育規劃》。會議確定我省在“**”期間衛生科教工作的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統籌區域發展,增進人民身心健康;加強基礎研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注重關鍵技術攻關,提高重大疾病防治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提高醫學科技競爭力;加強衛生技術人才培養。堅持科教工作與疾病預防控制相結合,堅持科教工作與臨床相結合,堅持科教工作與推廣適宜技術相結合。
一是以加強專科建設為重點,全面提升醫學技術整體水平。通過優化布局,調整結構,多層共建,加大投入,重點建設30個左右重點專科,50個左右特色專科。
二是以加快科技創新為突破口,集中力量組織重大項目攻關。重點加強重點領域研究,包括重點傳染性疾病防治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預測和應急能力研究,重大慢性疾病的基礎、防治與控制研究,社區衛生服務及健康促進模式研究,農村適宜技術研究,老年性疾病防治的研究,環境、職業危害和傷害防治技術研究,出生缺陷防治研究以及注重現代科技在醫療衛生領域應用。
三是以實施“**”衛生人才規劃為動力,加快衛生人才培養。以項目為龍頭,以學科為依托,力爭培養全國著名專家(醫學院士)2-3人,培養各類學科帶頭人500名,逐步建立學科、年齡結構合理的衛生科技人才隊伍;加強公共衛生人才、全科醫學人才、農村衛生人才培訓,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提供技術保障。
四是以提高整體素質為目的,大力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和畢業后教育。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繼續醫學教育制度、開展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工作以及健全全科醫學教育培訓網絡建設。
二、加強醫學科研課題管理,提高衛生科研質量
組織**年度**省醫學科研基金的申報、評審及**/**年度課題的后期管理工作。**年共受理課題申報938項,按專業分為15個學科組進行評審,經綜合專家評審意見及查新結果,總立項487項(占總申報數51.92%),其中立項資助課題289項(占總申報數30.81%),立項非資助管理課題198項(占總申報數21.11%),資助總額為260萬元。立項課題堅持擇優扶持的原則,主要資助應用型研究,兼顧地區(單位)與專業分布。
貫徹落實我廳《關于加強**省醫學科研基金項目后期管理的通知》(粵衛〔2004〕69號),對科研課題的結題、延期嚴格把關,督促各級衛生主管部門加強對所屬單位立項課題的管理,對不按要求完成課題的個人或單位實行暫停受理或限額受理的措施,該項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的成效。據對已到期結題的**/**年度基金課題結題統計,兩年的申報結題率分別為82.09%、86.84%。批準結題率分別為64.37%、70.04%。
三、衛生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
**年以中山大學眼科中心楊培增教授等完成的《葡萄膜炎發生及慢性化機制、診斷和治療的研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余學清教授等完成的《腎小球疾病免疫發病機制及治療干預系列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醫學專業獲**省科技獎擬獎項目共86項,占總擬獎項目的29.66%,其中一等獎8項,二等獎32項,三等獎46項。中山大學獲得各類科研基金近1億元,其中國家863計劃6項。申請“**”國家支撐計劃有了新突破,省人民醫院以牽頭單位獲得“**”國家支撐計劃資助項目3項,其中2項為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共獲得院外資助額為1411萬元,同時獲得**年度**省科技獎擬獎項目一、二、三等獎各一項,這也是省人民醫院近15年來首次有可能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科技獎一等獎。
四、依法規范生物安全管理
一是認真貫徹實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第424號令),加強我省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二是加強衛生系統生物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生物安全意識,實行材、統一師資、統一授課內容和要求,對全省進行實驗室生物安全知識培訓,至**年底,完成了全省21個地級市1369名技術骨干的培訓。三是開展申報實驗室,積極督促各列入國家計劃內的實驗室進行申報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3)工作,并做好臨時啟動省CDC的BSL-3實驗室的監督和管理。四是向衛生部推薦生物安全評審專家。根據《衛生部科教司關于推薦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資格評審專家的通知》(衛科教實驗室便函〔**〕123號)要求,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申報,共向衛生部推薦專家19人。五是依法做好禽流感死者尸解標本的管理;布置落實了全省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調查工作;加強我省生物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沒有發生生物安全事故。
五、依法規范輔助生殖技術管理
一是認真組織申報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為進一步加強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轉發了《衛生部關于印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及人類庫培訓基地認可標準及管理規定的通知》、《衛生部關于印發人類輔生殖技術與人類庫校驗實施細則的通知》,做好省內培訓基地的申報。目前我省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兩家機構獲批準為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培訓基地,**省計劃生育專科醫院獲批準為衛生部人類庫培訓基地。
二是組織受理醫療機構申報開展輔助生殖技術。**年受理5家單位申報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我廳組織專家對5個單位進行初審,出具初審意見后,上報衛生部,衛生部組織對這5個單位的現場評審工作,其中3家機構獲準試運行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
三是嚴格把關,開展夫精人工授精技術。**年組織有關專家,嚴格按照標準,對第三批申報開展夫精人工授精技術的25所醫療機構進行評審,除2個單位因故申請取消評審外,共有9所單位獲準正式開展夫精人工授精技術,試運行一年的3所,校驗基本合格1所,未通過10所。
六、加強農村衛生人才培養
為了貫徹落實張德江書記加強農村衛生人才培訓的指示精神,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組織實施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天大藥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資助我省農村衛生人才培訓項目,資助總額達800萬元。根據資助項目要求制定了《**省部分農村衛生人才培訓試點實施方案》。該培訓項目簡稱“6161”工程,培訓全省衛生管理干部600名,清遠、揭陽、云浮三市衛生院業務骨干1000名,鄉村醫生6000名,受益人口超過1000萬。該項目于**年11月11日全面啟動,并順利舉辦了農村衛生管理干部培訓班,培訓清遠、揭陽、云浮三市和全省70個經濟欠發達縣(區)衛生局局長、醫院院長(包括人民醫院院長、中醫院院長和婦幼保健院院長),以及清遠、揭陽、云浮三市鄉鎮衛生院院長等培訓及內兒科業務骨干、預防保健業務骨干培訓班。通過加強農村衛生管理干部的培訓,提高基層衛生管理干部的科學管理水平和決策能力,更好的為廣大農村居民服務。
七、開展農村基層在職衛生技術人員教育培訓的督導
為加強我省農村基層在職衛生技術人員教育培訓的管理,保證教學質量和專項經費的落實,切實提高農村基層在職衛生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根據《關于印發**省農村基層在職衛生技術人員教育培訓督導方案的通知》(粵衛辦〔2005〕43號)要求,我處委托**省衛生職業教育協會于**年11月份組織專家對承擔我省農村基層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教育和在職培訓的19所中等衛生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實地督導,重點督查經費落實情況及培訓質量。通過督導,及時發現困難和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省農村基層在職衛技人員培訓質量,推動我省衛生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
八、開展全科醫學教育培訓基地評估認定
根據省衛生廳《關于印發**省全科醫學教育理論教學培訓基地及社區培訓基地標準(試行)的通知》(粵衛辦〔2005〕58號)要求,我廳于**年5月下旬組織專家分3組分別對我省21個市申報的29個全科醫學教育理論教學培訓基地、80個臨床實踐基地和109個社區培訓基地進行了系統的評估。通過評估,全省認定全科醫學教育理論教學培訓基地25個、臨床實踐基地76及社區培訓基地88個,初步建立了**省全科醫學教育培訓基地網絡。到目前為止,培訓全省全科醫學教育培訓師資626人。
九、開展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基地評審工作
為推動我省專科醫師培訓制度建設,轉發了《衛生部辦公廳開展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工作的通知》(粵衛辦函〔**〕1**號),并向衛生部申請作為全國專科醫師培訓試點省。根據衛生部《通知》精神,認真組織我省符合條件的醫院申報衛生部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共申報447個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其中普通專科醫師培訓基地231個,亞專科醫師培訓基地216個。向衛生部推薦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評審專家436名。**年11月,衛生部組織全國90多名專家,對省人民醫院等9所醫院153個專科、亞專科醫師培訓基地進行了評審。通過衛生部評審成為專科醫師培訓基地的普通專科71個,亞專科66個,通過率89.5%,其中省人民醫院普通專科15個、亞專科16個,中山大學附屬一院普通專科13個、亞專科15個,附屬二院普通專科11個,亞專科8個,附屬三院普通專科9個,亞專科6個,附屬五院普通專科1個亞專科2個,光華口腔醫院口腔科和眼科醫院眼科,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普通專科11個,亞專科14個,珠江醫院普通專科9個、亞專科5個。通過評審,使我們初步掌握了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評審的程序、方法和重點,鍛煉了我省的專家隊伍,為我省進一步做好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鑒于我省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取得的經驗以及在專科醫師基地評審中取得的成績,衛生部批準我省成為全國專科醫師培訓試點省。
十、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根據繼續醫學教育有關規定,繼續做好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制定了《**省“**”繼續醫學教育規劃》,采取多種形式、多種途徑開展繼續醫學教育活動。認真做好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審批、立項及后期管理工作。**年獲批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262項,公布省級項目504項。我省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得到了衛生部的充分肯定,**年我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被衛生部評為“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并在全國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
積極組織編寫繼續醫學教育教材。我處與廳應急辦共同組織專家編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技術》9個分冊,該系列教材納入省人事廳全省繼續教育教材,作為全省衛生技術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必修課。
根據衛生部進一步加強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篩查培訓工作的要求,舉辦了全省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篩查師資骨干培訓班,共230人參加了培訓,進一步規范不明原因肺炎的監測、診斷、報告、采樣送檢工作,提高我省醫療衛生隊伍防治不明原因肺炎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通過與有關部門協調衛生保健專業學生報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問題,經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廳、省衛生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于妥善處理部分中職畢業生參加醫護資格考試問題的通知》(粵教職〔**〕70號)。根據此文件精神,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9月會同教育廳和中醫藥局主持召開了衛生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通報會,并下發了會議紀要,解決了近兩萬名學生報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問題。
組織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評估認定,目前全省共有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166個,其中高校直屬附屬醫院2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49所,教學醫院90所。繼續開展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年全省認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20個,組織5134名住院醫師參加全省統考,發放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2415個,合格率為43.8%。
**年衛生科教主要工作
**年,我們將迎來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是我省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和諧**十分關鍵的一年,也是推進衛生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十分重要的一年。根據全省衛生工作會議部署,今年我省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和省委九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全國衛生工作會議重點部署,加強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建設,著力抓好農村衛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社區衛生服務,加強醫院管理,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推動中醫藥強省建設縱深發展,堅持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確保衛生事業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進展和成效,為促進和諧**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衛生科教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今年全省衛生工作重點,堅持衛生科教工作為衛生事業服務的方向,突出技術創新與體制改革兩條主線,圍繞知識更新、技術流動、成果轉化三個中心環節,構建衛生科技自主創新、科技支撐、成果推廣應用和實驗室生物安全四個體系。加強全科醫學人才培訓、農村衛生人才培訓、開展專科醫師培訓試點工作,繼續完善和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及遠程醫學教育的規范管理。
一、開展“**”期間重點專科、特色專科建設的驗收工作
為培育**省醫學專科優勢,提高我省醫學科技競爭能力,**年省衛生廳開展了省醫學重點專科和特色專科建設工作,經過單位申報和組織專家評審,評選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內科等18個醫學重點專科,**省人民醫院血液科等29個特色專科,經過4年的建設,我省醫學專科水平明顯提高。根據《**省醫學重點專科、特色專科建設方案》的要求,今年將對“**”期間**省醫學重點專科、特色專科建設情況進行總結驗收。省衛生廳將下發有關驗收的《通知》,請各單位按照《通知》要求做好自查,各主管部門對所屬單位的“重點專科”、“特色專科”進行檢查驗收,將驗收情況作為評選“**”**省重點專科、特色專科的重要依據。
二、加強醫學重點專科、特色專科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年全面啟動“**”**省醫學重點專科、特色專科建設工作,發揮醫學專科在重大疾病、疑難病防治的中流砥柱作用,重點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使我省的總體臨床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增強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后勁。通過優化布局與結構,多層共建,加大投入,重點建設30個重點專科,50個特色專科,在全省形成布局合理、技術水平較高、各具優勢(特色)的專科點群,擴大覆蓋面,縮短服務半徑,使人民群眾能就近得到較先進的優質醫療衛生保健服務,同時發揮專科示范作用。
三、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突破口,加強醫學重點領域的研究
衛生科技工作的重點在于建立創新的體制和機制,樹立創新的意識和精神,優化創新的政策與環境,提升創新的能力和水平。要根據衛生科技發展的規律,緊密圍繞我省衛生實際需要,抓住保障人民群眾健康這一關鍵環節,在明確我國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提升創新能力和水平,構建創新體制和長效機制。以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身體素質的重大疾病為工作重點,以影響廣泛、缺乏有效防治手段的重大疾病為突破口,重點加強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常見惡性腫瘤預防、早期診斷及綜合治療的研究、重大出生缺陷和遺傳病防治的研究,職業病、地方病的防治研究,老年相關疾病的干預控制研究、重大精神疾病和行為障礙的識別技術與干預措施研究、社區疾病預防與控制研究、農村適宜技術及產品研究與應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防治研究等,認真組織科技力量攻關,努力降低重大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病死率,降低出生缺陷和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壽命,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健康保障。
四、認真組織“衛生行業科研專項”基金的申報工作
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20)》,支持開展公益性行業科研工作,中央財政設立了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
衛生部從**年開始設立“衛生行業科研專項”基金,重點開展衛生行業應急性、培育性、基礎性科研工作。要求體現行業科研的特點與重點,與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項目合理區分層次,做好銜接,避免重復交叉。專項只設項目層次,不分解。項目采取招標或擇優委托方式確定項目承擔單位。
項目要求:以需求為基礎,以任務為導向,以科技為手段,面向健康共性問題、解決行業實用技術、促進衛生科技發展。國家已立項的支撐項目、863、973、重大專項等項目,不得重復申報。重點加強流行病學研究,公共衛生研究、相關醫學類研究,臨床診斷治療應用技術、循證醫學、醫學倫理學等方面的研究,也可申請培育性的項目為973項目打基礎。請各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實際,認真組織申報,將申報材料于**年6月20日前報衛生廳,由衛生廳匯總后,統一向衛生部申報。
五、進一步做好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工作是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和衛生工作者健康的大事,各級衛生科技主管部門必須認真負責。要從強化人員培訓、增強安全意識、落實分工責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做好硬件建設、加強審批和監督管理、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等方面入手,力爭在較短時間內建立起我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機制。
(一)加強BSL-3實驗室管理:繼續抓好我省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敦促我省列入國家發改委規劃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申報及監管工作。根據衛生部**年第50號令《人間傳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和實驗活動生物安全審批管理辦法》,做好實驗室活動的審批申報管理工作。
(二)做好自查和督查工作:今年全省開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工作,同時,為配合衛生部每年兩次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根據自查的情況制定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督導方案,對全省生物安全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三)做好BSL-2實驗室備案管理工作:根據國務院第424號令《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定,新建、改建或者擴建一級、二級實驗室,應當向市級衛生主管部門或者獸醫主管部門備案。我省將啟動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備案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地級市衛生局負責轄區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備案工作,省衛生廳統一備案格式及數據管理。
六、進一步加強輔助生殖技術管理
目前,我省共有開展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衍生技術醫療機構11所(其中4所試運行),開展供精人工授精技術醫療機構1所,設置人類庫1所,開展夫精人工授精技術醫療機構29所(其中5所試運行)。
為加強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及人類庫的管理,一是制定規劃,根據衛生部的要求,**年制訂**省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人類庫規劃,嚴格申報、審批管理。二是規范夫精人工授精技術的申請、校驗、變更、注銷等管理,從**年8月起,凡開展夫精人工授精技術的申請、校驗、變更、注銷的醫療機構,按照行政許可要求,進入**省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由**省衛生監督所受理大廳統一受理、發證。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報告制度和體系。**年起試行啟用夫精人工授精年度報表軟件,輔助生殖技術及庫均實行年報制,使該項工作的管理步入科學化、程序化、動態化、規范化的管理渠道。
七、開展面向農村和城市社區適宜技術的推廣工作
加強面向農村和城市社區適宜衛生技術推廣,是發展農村與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完善我省面向農村和城市社區適宜技術推廣體系與模式,加強適宜技術推廣工作,探索面向農村和社區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的新途徑和新模式,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人員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對促進衛生服務協調發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供技術支撐,方便群眾就醫,增進群眾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年起,衛生部將在北京、河北、遼寧、**、廣西、寧夏等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適宜衛生技術進社區工程”試點活動,我省將在廣州市、深圳市六個全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中選擇2個示范區作為全國的試點單位,重點加強高血壓防治技術、規范用藥技術、冠心病防治技術、血栓防治技術、心腦血管病社區管理技術、以及心腦血管病引起的焦慮、抑郁癥干預技術的推廣,請廣州、深圳市各選擇1個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開展試點工作。
同時,省衛生廳將從衛生部“十年百項”計劃項目及國家級、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中選取優秀的適合基層推廣的項目在全省推廣。各地區、各單位要加大對技術引進、推廣和應用工作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采取有效方式,鼓勵和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參與適宜技術推廣工作,加強衛生科學普及工作,把防病治病的科技知識送入千家萬戶。
八、繼續加強農村在職衛生技術人才培訓
繼續組織實施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天大藥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資助我省的農村衛生人才培訓合作項目,完成清遠、揭陽、云浮三個試點市的農村衛生技術人才培訓任務,并在項目完成后組織督導組進行評估,保證該項目做好做實,取得良好效益。同時,積極爭取省財政支持,培訓全省疾病控制和衛生監督管理干部以及粵東、粵西、粵北經濟欠發達地區鄉鎮衛生院業務骨干和鄉村醫生。通過加強公共衛生管理干部和農村在職衛生技術人才的培訓,提高公共衛生管理水平,提高鄉鎮衛生院業務骨干和鄉村醫生的基本急診急救、傳染病防治、健康促進、保健康復等技術水平,努力改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醫療救治條件,以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的問題。
九、加強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
為加強我省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的管理工作,根據國家教委(現教育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1992年下發《關于印發〈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和衛生部科技教育司、國家教委高等教育司《關于開展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評審工作的通知》(衛科教高發[1996]第116號)精神,1996年成立“**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領導小組”,組織普通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評審委員會,開展臨床教學基地的評審工作,為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和畢業實習創造了良好條件。為規范我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保證高等醫學教育質量,20**年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并印發《**省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辦法(試行)》規范附屬醫院設置、教學醫院設置和畢業生畢業實習的管理,進一步規范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的申報、評審和管理工作。
經過10多年的建設,全省擁有高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2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49所、教學醫院90所,基本滿足我省高等醫學院校,特別是高校擴招后的臨床教學和畢業實習要求。為進一步加強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擬與省教育廳、中醫藥局聯合召開**省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工作會議。總結10多年來我省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管理工作經驗,規范臨床教學基地工作管理工作,修訂臨床教學基地的評審標準和管理辦法,組織制訂預防醫學教學基地標準,加強教學基地建設,提高教學基地帶教老師的教學能力和帶教水平,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十、進一步加強我省繼續醫學教育工作
落實國家和省的《繼續醫學教育**規劃》,重點建設2~4個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基地,5~6個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培訓基地;在醫療救治、疾病控制、衛生監督、預防保健等領域遴選一批有學科優勢、內容好、質量高的項目,重點扶持。定期對各地、各單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進行評估。編寫出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業必修科目系列教材,重點抓好衛生系統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全員培訓。研究和探討面向農村基層開展繼續醫學教育的新內容、新途徑、新方法,有計劃地組織一批實用性強的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或專題講座到農村基層舉辦。
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工作,今年組織對各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督導。做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評估認定,組織全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必修課統考,提高住院醫師培訓質量。加強衛生科教管理人員培養,提高衛生科教隊伍管理水平。
十一、大力加強全科醫學教育培訓工作
根據衛生部關于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才培養的意見,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才崗位培訓,加大社區衛生人才崗位培訓力度,鼓勵經濟欠發達地區積極開展全科醫師、社區護士、社區管理人員的崗位培訓,鼓勵珠江三角洲地市積極探索規范化培訓模式。繼續健全全省全科醫學教育培訓網絡,積極探索社區衛生人才培訓新方法、新途徑。舉辦全科醫學教育師資培訓班,提高全科醫學教育師資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十二、開展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試點的工作
篇6
一 、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為適應當前社區居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就醫環境。中心采取周一門診例會的形式,將一周來存在問題進行全員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對10年新上崗的鄉村醫生進行業務強化培訓,并選派業務骨干參加全省全科醫師骨干培訓,同時選派2名以上中醫執業醫師參加全省中醫藥骨干和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全面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為下一步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深入開展奠定基礎;改進醫療服務,優化服務流程。為了使患者有一個良好的就醫輸液環境,我們在輸液大廳配置了電視機、空調等一系列便民設施,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和效果到位,并在門診設置合作醫療一站式窗口報銷、導診服務、代煎中藥,努力營造溫馨的診療環境,為病人提供便捷、滿意的人性化服務。通過以上措施,醫療服務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業務收入增長較快,今年1-5月份門診業務量由去年的380100余元元增長到724857余元,比同期增長了90.7%。固定資產收入由去年的85.6萬元增長到130.969萬元,比去年增長53.7%。
二、星級衛生所、服務站的創建工作
對照“星級”衛生所、衛生服務站的創建標準,對全處2個衛生站、8個衛生所進行了分類,明確各個單位爭創的“星級”目標,將各項內容細化分解到責任人,規定完成時限,定期對工作進度和質量進行調度,督促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前灌社區衛生服務站今年將爭創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今年上半年,栗家莊村委投入6000余元,為衛生所粉刷了外墻,用不銹鋼框架為衛生所制作了鈦金字標識,更換了高標準的宣傳欄,還配備了彩電、洗衣機等高檔電器,衛生所面貌煥然一新;達到五星級標準。目前,萬家莊衛生所擴建房屋主體已基本建成。
三、一體化管理健康運行
中心投入5萬余元為各衛生所(站)均配備了微機,打印機,完善了各單位內部設施,實行包包責任制,責任到人,分組對每個衛生所(站)逐一進行清產核資,將藥品庫存數據全部錄入微機,并與中心聯網,加大一體化管理力度,實行網上監管,網上報帳,處方、合作醫療報銷隨時打印,徹底杜絕私自進藥、兩筆帳現象。1-5月份一體化收入881342.7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9.2%。
四、社區衛生服務扎實推進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始終堅持“以居民為中心,以健康為目標,以需求為導向”,大力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根據上級文件要求,中心及站均已安裝山東省社區衛生服務電子檔案軟件系統,并印制了大量的電子檔案信息表,進行了新一輪的入戶查體建檔工作,免費建立以戶為單位的家庭健康檔案,截至目前,共建檔2075余份,其中建立電子健康擋案139余份。同時組織業務骨干,聘請上級醫院專家到社區免費為居民查體。篩查慢病患者,并進行重點管理,定期隨訪。同時開展一年一度的中小學生、幼兒園查體工作,夏家莊、萬家莊幼兒園查體已基本完成。
五、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今年上半年,各衛生所(服務站)均已安裝山東省新農合軟件,并與全區聯網,將參合人員名單全部錄入微機,實行全區合作醫療“一證通”制度。參照山東省新農合基本用藥目錄對在衛生服務中心及衛生所、衛生站就診發生的費用一律現場隨機報銷。報銷情況新農合辦公室每月向各村及時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今年上半年全街道累計報銷 元,其中門診 人次,報銷 元;大病住院 人次,累計報銷 元。為緩解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深入人心,不斷提高群眾對新農合的滿意度。
六、積極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
今年上半年區委區政府把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為此,我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擺在首要任務來抓。(1)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疫情防控工作具體事宜,并召開各村、社區,處直各部門、各托幼機構防治會議,下發有關文件等,進一步安排工作,明確職責,落實專人負責,確保各項防控工作措施落到實處。(2)廣泛宣傳,分別對管轄的12個村衛生所、服務站,6個廠企散居衛生所、21個托幼機構、5個中小學開展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知識分期培訓,并制定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目標責任書與村社區、衛生所(站)、各托幼機構負責人層層簽訂,以明確責任,強化防控措施。通過發放宣傳單,召開家長會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增強防控意識。(3)加強管理,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我們在疫情期間,實行了領導帶班制,落實行政、門診、預檢分診24小時在班在崗,確保值班電話、傳真24小時通暢。設立預檢分診臺、發熱門診、發熱留觀室,對來診患者進行預檢分診,并實行專人負責消毒隔離,以控制院內感染。對手足口病新患病的患兒家庭實行流調跟蹤服務。對轄區內各托幼機構進行每周兩次的督導,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對措施不到位的進行停園整改。目前,我街道手足口病累計發病病例23例,以散居兒童為主,托幼機構沒有停班停園現象,由此看來,通過以上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我街道手足口病的發病率,達到預期效果。
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做好手足口病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對各托幼機構繼續加強督導,對在園兒童進行逐一查驗預防接種本,做好各種疫苗的查漏補種工作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二、與中心醫院聯合,開展居民集中查體工作。并充分運用電子檔案軟件系統,結合電子檔案信息表,開展大規模的社區衛生服務入戶信息調查、重點人群隨訪工作。
篇7
1.1現階段QCC在中國醫院管理中的應用特點
作者以“品管圈”為關鍵詞,通過數據庫獲取近5年來2000余篇文獻。通過分析文獻內容顯示,QCC主要應用于醫院護理和藥劑部門,其他科室較少使用,從某種程度上講,當前QCC在中國醫院中的應用范圍還比較局限;QCC在綜合醫院中應用更廣泛,專科醫院較少使用;在地域分布上,東部開展QCC的醫院較多,西部較少;在開展QCC活動過程中同時引進QCC信息系統進行質量管理的醫院少之又少,關于QCC應用在醫療領域中的不足也鮮有報道。
1.2QCC在中國醫院管理中發揮的作用
國家衛計委在《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1版)》方案中提到醫院職能部門、各臨床與醫技科室的質量管理人員能應用全面質量管理的原理,通過適宜質量管理改進的方法及質量管理技術工具開展持續質量改進活動,并做好質量改進效果評價。QCC作為一種科學的質量管理工具,能為醫院改革、發展提供很好的管理方法,并且也符合國家衛計委提出的要求;同時,也能持續深化“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核心”的醫院管理目標,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醫院應用QCC進行質量改進可以說是中國當前醫療衛生發展的一個熱點。傳統醫院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這種管理模式下,職工某種程度上均是被動執行領導的命令,沒有太多自己的思考和參與積極性,并且基層員工的意見也不容易被上級了解;而QCC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新型管理方式,根據激勵相關理論,QCC活動讓廣大基層員工參與到醫院管理中,是全員參與醫院民主管理的創新形式。QCC不僅能讓職工積極參與到醫院管理工作中,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看法,也能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實現全員參與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
2QCC在中國醫院管理中應用建議
2.1加強培訓與宣傳,提高參與人員對QCC的認識
QCC作為一種改進醫療質量的工具,在全國各地醫療機構中已普遍開展,但醫務人員還是對QCC不了解或存在認知誤區。盧芳燕等[7]通過調查得出相關QCC技術培訓力度還不夠的結論。大多數開展QCC的部門均是僅對參加QCC的人員進行簡單的培訓,有的甚至連培訓都沒有;并且由于參與人員更多關注的是自己臨床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對QCC管理知識的學習。參與人員QCC知識的缺乏不利于其真正理解QCC的內涵,將影響QCC活動在醫院的有效開展。醫院可引進專業醫院管理公司對職工進行QCC培訓,在全院范圍內營造學習QCC的氛圍,增強全院員工學習QCC知識的意識;同時,加強對QCC的宣傳,傳播QCC理念,使員工真正理解其內涵,促進QCC在醫院得到有效實施。
2.2關注醫療質量的真正改進,避免QCC活動流于形式
2013年10月首屆全國醫院QCC大賽在北京舉行,至今已舉辦2屆。QCC大賽的舉辦無疑增強了QCC活動在醫療機構中的影響力,使更多醫院認識到QCC對醫療質量持續改進的功效。但也有可能使參賽單位出于自身利益等原因只注重成果的匯報而不關注醫療質量的真正改善。所以,醫院領導必須重視本院QCC活動的實施效果。實踐證明,如果一個單位領導重視活動的開展,激勵措施到位,甚至能有活動經費的保障,就很有利于該單位開展QCC活動;反之,就會停滯不前,甚至流于形式。其次,各醫院可借鑒海南省的經驗,將QCC這種質量管理工具納入醫院評價和質量管理標準中,將其作為一種考核醫院管理的指標,提高醫院領導對QCC的認識;并且醫院協會等第三方評審評價組織可對開展QCC活動的醫院進行定期考核并公布結果,使QCC真正在醫院受到重視,避免QCC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
2.3完善監管體制及激勵機制,促進QCC活動的有效開展
醫院QCC活動的開展需要有清晰的組織架構和良好的運行機制,尤其是應該對QCC活動進行監督及管理。作者認為,醫院層面可考慮建立以醫院領導為首的品管圈推行委員會、以科主任或護士長為首的科室督導小組、以圈長和輔導員為首的QCC管理小組,通過三級管理方式對QCC活動全過程進行監督及管理,提高醫院推行QCC的效率。實踐證明,開展QCC活動有利于改善醫療質量、增強團隊凝聚力。有調查表明,QCC的激勵機制尚不完善。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職工的參與積極性。所以,醫院應加快QCC激勵機制的設計步伐,制訂一套合適的激勵辦法并保證落到實處,堅持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并重,考慮將實施QCC取得的成效納入職工年終績效考核,調動職工積極性;并且通過QCC活動發現其中表現突出的人員,從中挖掘與培養管理型人才,為醫院長遠發展儲備人才資源,這樣能促進員工更有動力持續開展QCC活動,增強QCC活動開展的延續性,促進醫療質量的不斷改善與提高。
2.4完善QCC組織架構,推進全院性QCC活動的開展
現今QCC的實施范圍僅限于單個科室,全院范圍內的QCC活動尚少。作者認為,可采取“先行試點、逐步鋪開”的原則,首先,在醫院重點科室開展QCC活動,積累一定經驗后全院各科室再開始實行QCC,在每個科室均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將院內功能相近科室的QCC進行整合,逐漸實現全院范圍內QCC活動的開展;同時,醫院層面可考慮建立以醫院中、高層領導為首的專門的QCC管理部門,對QCC進行宣傳、培訓、考核、監管、評估等。通過完善醫院QCC活動的組織架構,促使QCC發揮最大效益,達到醫療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最終實現醫院全面質量管理。
2.5加快QCC信息系統建設步伐,更好地改進醫療質量
QCC活動作為質量改進的有效管理工具現已在數千家醫療機構中廣泛開展,但據作者了解,現今引進QCC信息管理系統的醫院少之又少。QCC信息系統即根據QCC操作流程設計的一套信息系統,通過電子化方式記錄QCC活動開展的全過程。建立QCC信息系統,打造全院交流學習QCC知識的平臺,通過該平臺隨時分享各圈構思及成果,擺脫“閉門造車”的學習方式,增強各圈之間的競爭意識;并且QCC信息系統的建立能讓醫院領導隨時掌握QCC活動的進展,及時對QCC活動進行指導;同時,也能使QCC活動的開展更加標準化和規范化,并可將實踐后標準化的措施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公布,然后,在全院推廣,最終促使全院性QCC活動得到開展,使醫療質量得到持續改善,醫院競爭力得到提升。醫院應認識到QCC信息系統對QCC活動的開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加快QCC信息系統的建設,應用現代化技術手段輔助QCC活動的開展,使之更好地為改善醫療質量服務。
3總結
篇8
一、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已見成效
(一)聯系點建設情況。東張孟村是縣衛生局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聯系點。為確保聯系點工作的順利開展,縣衛生局組成了由一名副職為隊長,兩名股級干部為成員的駐村工作隊,脫離衛生局工作,常駐聯系點開展工作。駐村工作隊在局主要領導的親自指導下,認真謀劃,加強溝通,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了縣領導的肯定和贊揚。一是加強陣地建設。高標準建設了“兩室”,先后投資5萬多元對“兩室”內外進行裝修,硬化了大院,購置了辦公桌椅。二是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投資61.5萬元,硬化主街道1000米、便道4000平方米、小巷1500米,鋪設排水管道350米。三是促進農民增收。協調縣開發辦等部門,免費給群眾提供優質棉種1000多公斤、優質玉米種1000多公斤,協調配合水利部門鋪設防滲管道15200米,為群眾灌溉農田提供了便。四是方便群眾就醫。建成建筑面積320平方米、兩層磚混結構標準化村衛生室一所;五是保障群眾健康。積極發揮自身職能,開展了5次健康體檢活動,免費體檢700多人次,贈送健康書籍900多本;開展了3次義診活動,組織市三院、縣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院等市、縣醫療機構80多人次專家,為村民免費進行診療,為保障村民健康做出了積極努力。
(二)幫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情況。幫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是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縣委、縣政府要做的“十件實事”之一。縣衛生局是幫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的責任部門,共涉及18個行政村,總投資108萬元,每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投資6萬元。在工作推進過程中,縣衛生局按照《省開展加強基層建設年活動項目幫扶工作指導意見》要求,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職責,主要領導上位真抓,深入一線,現場督辦,解決問題,確保了工作順利開展;二是精心部署,認真落實,做到了著眼長遠,超前謀劃,深入調研,制定方案,及早動手,為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的實施奠定一個良好的基層;三是嚴格標準,整體推進,統一設計圖紙,三室分立,配備具備行醫資質的醫療技術人員,為建成后的標準化衛生室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服務質量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四是科學議標,加快施工,在建設資金沒有到位的情況下,特事特辦,減免程序,墊資施工,保證了建設進度;五是明確責任,聯合督導,實行日報告、周調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得到快速推進,按時完成。截止目前,18個幫扶村標準化衛生室建設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六是加強管理,提升水平,對村衛生室的管理要達到“十個統一”,即:行政統一管理、人員統一管理、業務統一管理、財務統一管理、藥品統一管理、收費統一標準、統一公共衛生服務、統一合療報銷、統一績效考核、統一聘用管理。嚴格按照“縣規范化村衛生室管理辦法”,加強村衛生室內涵建設和國有資產管理,建立明細臺帳、落實管理責任、確保規范化村衛生室工作不斷跨臺階、上水平。
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開展
醫改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醫療衛生工程,目前已經逐步進入改革深水區。作為醫改的主要職能部門,今年,縣衛生局繼續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醫改基本原則,在去年完成基層醫療機構財務收支兩條線管理、人事制度和績效工資制度、藥品零差率銷售、基本藥物納入新農合報銷目錄等多項改革任務的基礎上,開展了各項改革工作。一是全面總結三年醫改。按照省市要求深入開展自查,形成了醫改文件匯編和分析全面的自查報告,落實了進一步改革的舉措。二是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加快了民營醫院的建立與發展,目前民營醫院總數達到8所。全縣基本形成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并存,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并舉的較為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三是深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在完成調查研究等前期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從6月份開始,在村級醫療機構實行藥品統一采購、統一配送。截止九月底,全縣鄉、村醫療機構共計網采基藥491萬元。四是積極探索縣級醫院改革。縣人民醫院開始實施信息化管理,實行電子病歷,特色專科建設得以深化,醫療隊伍建設迅速加強,整體搬遷接近尾聲。中醫院規范化建設逐步深化,中醫能力建設得到加強,中藥房建設正在普及,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穩步推行。婦幼保健院能力建設正在加強,科室設置逐步規范,“創二甲”工作深入開展,目前已經進入迎檢狀態。五是認真探索鄉村一體化管理改革。鄉鎮衛生院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深入進行,全科醫生培訓深入開展,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做到產權明晰,四室獨立,室容整潔,裝備適宜,保證質量。對口支援,無償幫扶;縣醫院、中醫院制定了對7所鄉鎮衛生院的對口支援并簽訂協議書。鄉村醫生培訓穩步進行,隊伍建設正在得到強化;一般診療費與藥品零差率銷售補助在縣政府批準撥付后予以實施;按照省、市“六統一”管理要求進行摸底與調研,探索性開展“鄉村一體化管理”方案擬定工作。六是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醫德、醫風、醫術、大討論、大提升、大轉變活動;以“三好一滿意”、醫德、醫風、醫術大討論、大提升、大轉變活動為總攬,與“創先爭優”、“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優質醫院創建”、平安醫院建設、“醫療質量萬里行”、“醫療質量督查月”等活動緊密結合,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促進醫療服務全面上臺階。
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扎實推進
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強體系建設、改善醫療硬環境的重要舉措。今年縣衛生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進市赴省,加大了資金、項目的爭跑與落實力度,衛生系統基礎設施建設預計總投資達9713多萬元,共涉及9大項目,26個醫療衛生機構。目前,投資55萬元的東張孟鄉衛生院病房樓建設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資250萬元的南韓村鄉衛生院病房樓建設已開工建設;投資120萬元的鎮衛生院擴建項目和投資100萬元的十里鋪鄉衛生院擴建項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和環境評估工作,省財政撥付資金到位后將迅速動工建設;投資180萬元的衛生監督所建設項目已經投入使用,總投資408萬元的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能力建設已經完成,設備全部到位。去年開工建設的投資8600萬元的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已經完成搬遷,并投入使用。
四、新農合制度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今年,縣衛生局多措并舉加強了新農合制度的嚴格監管與規范實施,先后開展了新農合制度規范月與成果展活動以及“三合理”專項檢查,實行了“十不準”,規范了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行為,加大冒名頂替現象處罰力度,積極推進新農合支付方式改革,各項工作指標平穩運行。在今年全省通報表彰市的三個縣中,縣位列其中,并有三項指標進入全省先進位次。在全市新農合工作表彰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多項經驗在全市予以推廣。2014年,我縣7個鄉鎮、169個行政村新農合覆蓋率達到了100%,參合農民238245人,比上年增加10520人,參合率達到了97.67%,比2011年提高2.46個百分點。2014年新農合基金籌集總額為6909.105萬元。今年1-9月份,我縣參合農民共有407687人次得到合作醫療補償,共補償47955799.54元。其中,門診統籌補償388534人次,補償費用8200138.79元,特殊病種大額門診補償308人次,補償費用442615.28元,疾病住院補償17889人次,補償費用39088959.47元,住院正常分娩住院補償956人次,補償費用191050元。累計補償金額達到萬元以上的753人次,累計補償金額達到2萬元以上的237人次,累計補償金額達到3萬元以上的92人次,累計補償金額達到4萬元以上的35人次,累計補償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的15人次,累計補償金額達到6萬元以上的8人次,累計補償金額達到封頂線7萬元的3人次。
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效推進
縣衛生局緊緊圍繞國家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目標要求,采取并實行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夯實項目基礎,進一步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二是為使各項工作逐步進入常態化管理,先后實行了月通報、月督導制度。三是強化培訓,隨機測試,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人員業務水平,今年分兩批對各醫療機構530多人次相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四是明確權責分工,細化服務補償標準,補助資金與工作量掛鉤,工作量以表格形式按月上報,每季度根據工作量兌現一次補助經費,半年開展一次績效考核,年終結合年度績效考核結果進行決算,進一步調動了鄉村兩級從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員的積極性。五是加強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三月份參照衛生部相關規定,組織編寫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2011版)100問》,印制40000余本,基本做到了每戶居民尤其是重點人群戶手一冊,采用圖文并茂和問答的形式,向廣大居民介紹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服務對象、內容、政策等知識,調動了城鄉居民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主動性。六是健全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加強了項目資金管理,采取了預撥加決算的方式并結合績效考核結果,及時足額撥付專項資金,保證了基層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正常開展。
截至2014年9月份,我縣建檔總數178490份,建檔率為63.2%;電子建檔數162446份,建檔率57.6%。累計印發健康教育資料100000份,按相應頻次要求管理的0~6歲兒童數23052人次,兒童系統管理率66%,計免接種83449人次,按相應頻次要求管理的孕產婦2980人次、孕產婦系統管理率56%,老年人健康管理17751人、管理率81%,現已管理高血壓人數24527人、健康管理率76%,現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數4257、健康管理率39%,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360人次、報告率100%,均達到省、市有關指標任務要求。
六、醫療機構監管進一步加強
(一)業務管理工作。以醫療機構管理年為載體,一是加強用藥安全管理。在做好品等管理的同時,針對鉻超標問題膠囊應對處置工作進行了安排和督導,截止目前,我縣醫療機構尚未發現鉻超標藥用膠囊劑藥品。二是開展醫療機構校驗。組織了專門隊伍對我縣公立、民營19所醫療機構進行了現場校驗,對科室設置、手術室、產室等不規范的情況進行匯總、溝通,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三是開展手足口病救治工作。4月份手足口病疫情發生后,及時成立組織,建立專家組,召開專門會議進行了安排部署,確定定點救治醫療機構,落實救治措施,舉辦知識講座,做到“重心下沉,關口前移”。截止六月底我縣手足口病患兒累計住院143名,救治出院143名,無死亡病例發生,疫情得到控制。四是加強隊伍建設。醫療技術人員引進上,通過了嚴格的初審、面試、公示完成了醫療技術人員招聘工作,共為縣人民醫院引進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生9名;醫療技術人員培訓上進修上,邀請省三院糖尿病科主任就糖尿病知識對300多名縣、鄉、村醫務人員專門舉辦了講座;利用縣人民醫院鄉村醫生培訓基地,就常見病、多發病診治知識和技能方面,培訓鄉村醫生528名;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共計22人,上半年完成輪崗培訓16人。五是建立鄉村醫生執業考核機制。鼓勵鄉村醫生進行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鼓勵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對全縣564名鄉村醫生進行了業務考核,考核結果作為鄉村醫生續聘的依據。
(二)執法監督工作。一是嚴格執行鄉村醫生的準入制度。加強鄉村醫生執業活動的監督管理,嚴厲打擊不規范的診療行為,提高服務質量。二是加強醫療糾紛處理。依法接受舉報,依法處置醫療糾紛,嚴肅查處違反勞動紀律的醫療機構。今年前九個月接受社會舉辦案件7件,受理醫療糾紛7期,全部進行了嚴肅查處、妥善處理。三是開展集中整治非法醫療廣告專項行動。從組織到督查,從督查到處理,用一個月時間查處非法醫療機構4家,拆除非法墻體廣告5塊,粘貼非法廣告17處,收繳非法醫療廣告傳單共計1100余張,并對相關機構進行了處罰。四是全面加強人員培訓。對衛生監督所7名監督員以及住宿單位、美容美發場所、自來水廠等機構200多名管理與從業人員進行了就衛生法律法規進行了培訓。五是深入加強醫療機構監督。就醫療機構執業活動、醫療廢物、臨床用血以及人員資質等方面開展了強有力的執法監督。截至九月底,共計檢查公立醫療機構11所、村衛生室373所、個體門診19所,查處非法行醫7件,沒收B超4臺,移送公安機關1件。
七、疾控、婦幼工作有序進行
(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一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開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績效考核,組織了大練兵、大比武活動,進行了全員培訓。二是積極開展免疫檢測。主動到哨點醫院進行主動搜索,共報告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2例,未發現AFP病例和麻疹疑似病例。三是認真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加強督導檢查,強化食品從業人員體檢,加大健康宣傳力度與頻率,積極應對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1-9月份,對食品從業人員共體檢633人。我縣共報告法定傳染病881例。四是積極做好手足口病及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為有效控制腸道傳染病在我縣傳播流行,積極開展學校、托幼機構防控工作,按時對學校、托幼機構晨檢、午檢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至今我縣未發生一起手足口病聚集病例和暴發疫情。今年全縣5-9月份共監測到腹瀉病例234例,其中縣直醫療衛生單位共報出腹瀉病例156例,鄉鎮衛生院共報告腹瀉病78例,未發現疑似霍亂病人。五是有序開展了艾滋病與地方病防治工作。完成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459人份;完成看守所87人份的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檢測任務,經檢測未發現感染者。高危干預活動中,對娛樂場所進行了9次干預活動,干預人數941人次;對建筑工地外來務工人員進行了9次干預活動,干預654人次;對我縣南堡鄉的前南堡、南劉村、北劉村、后南堡等四個村60戶居民家中食用非碘鹽進行了現場采樣,此次抽樣檢測非碘鹽覆蓋率為88%,合格非碘鹽使用率為88%,非碘鹽不合格使用率為12%。
(二)婦幼保健工作。以創建“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為契機,深入開展“婦幼保健工作規范年”活動,明確提出“四個規范”和“兩項目標”,不斷強化醫院內涵建設,提升服務品位,不斷加快婦幼項目建設,改善醫院環境,狠抓產科質量提升,全縣婦女兒童健康得到進一步保障。一是建立孕產婦保健手冊和兒童保健手冊,對高危孕產婦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對查出的體弱兒、高危兒進行及時治療和科學指導。前九個月年母乳喂養率98.25%,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均達100%,孕產婦死亡率為30/10萬,新生兒死亡率為1.80‰,嬰兒死亡率為2.1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10‰,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為0,均控制在市要求指標之內。三是繼續抓好了“降消”和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工作。1—9月份,住院分娩5129人,住院分娩率98%;住院分娩補助4264人,共發放補助資金170.56萬元;免費發放葉酸6337人,服用率達95%,依從率達90%。四是“兩篩”工作有序開展,“聽篩”工作逐步規范。在全縣范圍內全面開展了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降低了聾啞兒童發生率。6月份,省衛生廳授予縣為中國婦幼保健協會醫療救助示范項目縣,確定縣婦幼保健院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項目基地”。7月1日至8月13日,在全縣范圍為500名新生兒提供免費聽力篩查。1—9月份,全縣“兩篩”共5079人,篩查率為94.36%;“聽篩”共4160人,篩查率為85.51%,有效降低了弱智兒和殘疾兒發病率,提高了我縣出生人口素質。五是積極籌備開展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工作,9月底召開了“兩癌”項目工作啟動會。五是加強能力建設,提升競爭力。按照招標采購程序順利完成了204萬能力建設項目的醫療設備招標采購工作;從省財政廳爭取到革命老區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資金200萬元與國家衛生部免費配備的化驗設備一套,這為進一步提高婦幼保健院醫療服務質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篇9
【摘要】 醫院公共設施管理是醫院后勤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水電氣等基礎設施,為滿足醫院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2012年12月,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通過了國際化JCI醫院認證,結合我中心在JCI認證過程中對公共設施管理進行的改進工作,對當前醫院公共設施管理如何實現科學管理進行探討,為現代醫院公共設施管理實現規范、安全、高效服務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醫院后勤 公共設施 醫院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9.05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水平要求更高。醫院除了有高超的醫療技術水平外,還需要有優質的后勤設施和服務與之相適配。
醫院后勤設施管理包括醫療設施、公共設施和科研信息教學等設施管理,其中公共設施管理主要包括醫院的水、電、氣等基本設施管理,具體有:高低壓供電系統、給排水系統、醫用氣體系統、熱水系統、空調通風系統、電梯系統、病房呼叫系統、污水處理系統、電信系統、廚房系統等設施管理,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是醫院開展醫療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對醫院公共設施實行科學管理,是醫院實現安全、優質、高效后勤服務的關鍵。
1醫院公共設施管理的特點
醫院的公共設施管理,一是要求有較強的技術性,二是不間斷性,因與一般的企業、學校、政府部門等單位相比,為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要求水、電、氣等基本供應24小時不間斷,因此對設施保障要求更高。如就電力供應來說,醫院一般要求有雙線路電源,還需要備用發電機作為后備應急電源,最大限度保證電力安全供應。此外,由于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工作為重,這就要求公共設施管理要有圍繞臨床轉的服務性要求。
2公共設施管理發展現狀與不足
醫院的公共設施管理只是作為后勤管理中一項普通的工作,目前普遍沒有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公共設施管理偏向于排除故障的維修,卻忽視日常的預防性維護,就容易出現有問題才進行維修,到處“救火”的情況。公共設施管理缺乏科學的管理模式,偏于“做”,忽視總結整理規范,欠缺標準化指引。表現為: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欠缺明確的作業標準,缺乏簡潔清晰的操作流程,設備檔案疏于管理等。
后勤公共設施維護人員包括高低壓電工、水工、木工、氣體工、電梯維修、制冷維修人員等,均要求有相應專業技能和專業資格。隨著醫院逐漸推行后勤機構改革,向社會化過渡,目前人員構成主要有自主管理、外包管理和兩者共存的混合管理這三種形式。技術人員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年齡較大,也不易掌握高新專業技術。
3公共設施科學管理是現代醫院發展所趨
隨著醫院的發展,公共設施設備無論是硬件和軟件均日新月異,設備和配置更加先進和復雜,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沒有相應高精專業技術人員的現況下,對公共設施進行科學的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現有公共設施管理的人力狀況,通過制定完善的制度和專業的技術規范,進一步細化作業標準、編制簡潔易于執行的工作流程,由點及面,按制度、規范、標準、流程執行管理,能夠有效改善人力不足,有序、有效完成各項工作,實現安全高效的公共設施管理模式。
4對公共設施進行科學管理的具體措施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以下簡稱我中心)是由原廣州市兒童醫院、廣州市婦幼保健院(廣州市婦嬰醫院)于2006年整合而成的三級甲等婦女兒童專科醫院,擁有三個院區。2012年12月,我中心通過了JCI認證。在進行JCI認證過程中,我中心對公共設施管理進行了一系列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的管理改進工作,使我中心的公共設施管理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現結合我中心的實際管理工作,對公共設施如何進行科學管理進行探討。
4.1制定和完善公共設施管理制度、作業標準和工作流程
根據國家相關法規、政策,并結合醫院的實際現狀修訂與公共設施日常維修和管理相關的制度,使醫院的各項制度符合法律規范,并嚴格按制度實施辦事。自2011年以來,我中心共制定和完善了公共設施管理制度,內容主要包括設施巡視檢查、維護保養、應急處理等。既有系統化的《電力設施管理制度》、《醫用氣體設施管理制度》,也有細致化的《便攜式電器和電源延長線使用規定》等,為公共設施管理工作提供管理依據。
按照每類公共設施的運行特點,將作業程序標準化,通過制定詳細作業標準,進行工作指引。在工作中按照“制定標準-執行標準-查核標準-改進標準”的工作方式,使作業標準更加完善合理。根據作業標準,編制簡明扼要的工作流程。比如使用圖形方式表現工作流程,逐級指引操作步驟,簡潔直觀,安全生產,提高效率。
4.2編制設施維護計劃并進行表格化管理
公共設施維護計劃周期分為每日、每周、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所有設施維護項目有具體的責任人和完成時間,按計劃進行日常的設備維護,組織采購維修零件和材料,實施項目整改工作。自2012年以來,我院每年制定后勤六大安全計劃,其中制定的公共設施安全計劃,對執行設施維護、維修、整改、更新工作,進行了計劃性指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參照公共設施管理工作計劃制定各種表格,把日常工作細化在具體的表格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建立設備巡視標準及要求,制定一系列的巡視表格,如電房設施巡查表、飲用水設施巡查表、呼叫系統巡查表等,實行定期、定路線、定動作的管理模式。根據設備的運行特點,制定如高低壓設備運行記錄表、污水處理運行記錄表等,定時定點記錄設備的運行情況。根據不同的設施,制定設施維修保養記錄表,如電梯維修保養記錄表、發電機維修保養記錄表等,如實記錄設施的維修保養情況。實行表格化管理,可以將日常無序的工作,轉變為計劃化、標準化、易于執行工作,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實行表格化管理,需要按時執行表格工作,形成習慣性管理模式,并且需要及時完成表格的收集整理。
4.3落實設施日常預防性維護
做好公共設施管理工作關鍵在日常的維護,需要轉變觀念,將重點從設備損壞事后排除故障維修,提前為有計劃的預防性維護保養。制定設施的預防性保養標準,有計劃地提前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能夠有效減少公共設施的故障,提高設施的使用壽命,達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對設施進行預防性維護,需要按時執行每臺設備的月保、年保計劃,落實對易損耗材的更換,儀表、安全閥等設施的檢測,以主動維修的方式減少實際發生的維修量,能夠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因設施突發性損壞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比如,執行電力設施預防性維護,發現空氣開關有異味,隨之檢查出開關觸點老化損壞,然后進行有計劃的停電更換,從而將被動化為主動,避免了因設備損壞造成的突發性停電。
4.4進行有效的目視管理
目視管理是指利用形象直觀、色彩適宜的各種視覺感知信息來組織現場工作活動,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管理方式。使用顏色、標簽、標牌、圖線等方式,將看不見摸不著的管理要求,變為一目了然的直觀形式,能夠給員工帶來直觀、易識、簡便的工作指引,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員工的自我管理,便于各部門的相互配合與監督。
比如我中心在公共設施管理改進中進行了以下目視管理:
①管理制度按照統一的標準模式制定,張掛在具體管理部門和使用設備場所的墻上,便于隨時查詢。
②注意事項和工作流程張貼在設備旁,能夠及時指引。
③指示儀表標示了安全范圍,隨時查核數據值是否正常。
④發電機的油標尺標示警戒線,一旦油線達到警戒線即可進行柴油補充。
⑤線管分色標示,如給水管、消防水管、排污管分顏色標示,并用箭頭表明流向;醫用氣管包括氧氣正壓管、吸痰負壓管、空氣管標明名稱,分色箭頭標示流向。避免線管混亂,不能識別引起的差錯。
⑥所有電柜、電箱編號標識并張貼警示標志。
⑦供水開關標明常開或常關,并標明開關方向。
⑧在重要設備(如電梯機房內的電梯主機)附近地面標示安全線,提高員工安全防范意識。
⑨將應急預案制作成掛歷張掛,不同顏色的掛歷紙,分別對應不同的應急預案。
⑩病人可直接使用的設備,如飲水設備、淋浴設備等,制作溫馨提示牌,指導使用和安全提示等等。
4.5制定重點監控指標并建立數據指標體系
對重要設施、重要數據指標進行監控,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醫院公共設施數據指標體系,是加強公共設施管理的有效途徑。對公共設施管理進行指標監控,是針對某些重要設施,制定特定的監控指標,通過對指標數據進行連續的監測記錄、統計、分析、評估,對發現問題進行針對性整改,達到有效管理的目的。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監控指標,逐漸形成醫院公共設施指標體系,為設施安全運行及公共設施管理發展決策提供參考依據。近年來我中心在公共設施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重點監控指標,如:電力運行數據監測、降低電梯故障率監測、藥物冰箱溫度登記率監測等。通過對電力運行數據監測,發現2012年7月兒童院區一號變壓器配電柜多次出現臨近設定用電最高臨界點情況,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后發現原因:一是因近年醫院發展, 多層辦公樓層改為病區,新增了空調等用電設備,二是當月新增了大功率的消毒爐設備,三是遭遇了少見的連續高溫天氣。由此,醫院制定了臨時應急整改方案:一是重新調整3臺變壓器的電力分配,二是執行避高峰方案,對消毒爐實行錯峰用電等。然后對全院電力進行評估,考慮以后發展需要,制定并實施電力增容改造方案。
4.6加強公共設施突發性事件應急機制管理
由于醫院公共設施系統運行的不間斷性要求,設備需要隨時處于正常或待命狀態的原則,公共設施除了日常維護外,還要考慮到各種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處理。硬件方面,在醫院建筑設計時就應全面考慮配備應急設施。軟件方面就是制定公共設施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有效的應急機制管理。具體預案有《突發停電應急預案》、《突發停水應急預案》等。如就突發停電應急預案處理來說,可根據停電的范圍不同,制定多級應急預案,對局部范圍的停電、單線路全院停電、雙線路全院停電,分別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一旦發生,馬上啟動。應急機制管理包括做好預防準備,如在氧氣、柴油等應急物資配備方面,在現有物資供應商無法供應時,由協定第三方物資供應商進行供應。進行監測預警,包括安裝監測報警裝置(如中心氧房安裝氧氣濃度超標報警裝置、中心供氧超壓、失壓報警裝置等進行監測預警)以及實施定時定點人員巡視監測。編制應急處理流程,包括操作流程和報告流程,指導員工及時正確處理應對。最后還有突發事件處理后的善后恢復和反思整改等。每年制定公共設施突發事件應急演練計劃,定期進行停電、停水、停氣等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演練方式包括模擬演練和實際演練。如電梯突發故障演練,我中心最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參與部門包括總務機電工程部門、保衛監控部門、急救轉運部門、電梯維保單位等多個部門,從提前告知的有準備演練,到實施非預先告知的隨機演練,有效增強了員工對突發性事件的處理能力,檢測各部門的實際協調能力。演練后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改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7加強對外包廠商的管理
醫院公共設施除了本院自行維護外,還需要各種專業的外包廠商進行維護,對外包廠商的管理也是公共設施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包括廠商的選擇、合約簽訂、稽查、人員教育、考評等。廠商的選擇是根據需要將不同的指標進行比對,選擇合適的廠商。在簽訂合同前要充分預想到廠商有可能不遵循的事項,比如常見的維護不按時,維修不及時問題,可設置違約條款,采用扣罰方式進行督促,對多次違約者終止合約并需賠償損失。例:我中心在簽訂設施維保合同前,針對廠商維修出現不能在合同約定時間內到達的情況,協定如果超時每次扣罰100元。自簽訂條款后,基本沒有發生維修不及時現象。廠商的稽查包括廠商自查,管理部門的稽查,還有綜合部門的稽查,應制定稽查表,采取定期稽查和隨機稽查的形式,發現問題執行報告流程,廠商和管理方要對整改進行跟進確認。廠商人員的教育培訓納入醫院的培訓體系。包括保密協議,服務禮儀,感控訓練,病人安全,消防安全等,按醫院標準嚴格執行。對外包公司的考評,從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時效性等各方面進行多部門綜合考評,督促廠商提高服務質量,考評不良的廠商列入黑名單。
4.8落實檢查監督制度進行質量改進工作
檢查監督是落實的公共設施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制定檢查制度,通過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來進行工作監督檢查。我中心根據各項公共設施管理制度和標準,制定檢查表格,列明檢查項目,采取打分制的考評方法,逐一對照檢查監督。采取的檢查方式有:后勤管理部門自檢、交叉院區互檢,中心JCI督導綜合評檢等方式。對查找發現問題,整理為電子表格,注明整改責任人和要求完成時間,限期整改回復。對發生的不良事件組織員工進行專項討論,分析總結問題原因,然后制定計劃,實施整改方案。采用質量改進方法有多種,如PDCA循環應用,按照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行動(或處理)的方法進行持續改進。開展QC質量管理項目,如針對電梯管理開展降低電梯故障率QC項目等,不斷優化質量管理工作。
4.9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綜合技能
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員工的培訓,制定員工培訓計劃,定期進行各項崗位培訓、設備維護培訓、技能操作培訓、院內感染知識培訓、消防安全培訓、新設備新技術培訓等,并進行考核,提高員工的綜合技能和安全意識。培訓的方式有:專家講座、視頻影片教育、專業小冊子、廠家現場培訓、網上考試、實操考核等。 收集實用的培訓資料,特別是一些異常事件,可以作為反面教材。培養員工專長多能,在原有專業基礎上,增加其它技能培訓。如讓低壓維修電工參加電梯維修、壓力容器操作等特種設備技術培訓,讓員工一專多能。做好培訓記錄檔案管理,每次培訓記錄要完整,包括培訓記錄表,簽名表、照片等要收集整理好。
4.10重視公共設施檔案管理工作
公共設施檔案管理就是將公共設施運行使用、維護維修、改造更新過程中相關的信息資料進行歸集,為設施管理提供參考依據。需要制定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建立標準的公共設施檔案模版。從購進設備開始認真收集、整理各種技術資料,包括相關的管理制度、作業標準、工作流程、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技術圖紙、日常的巡查記錄、維護維修記錄,檢驗監測報告、工作報告,以及相關的聲像資料、電子文件等等,并及時進行歸檔管理。由設備責任人負責收集資料,班組負責人落實監督,有條件的可專人管理檔案。整齊、有序、清晰、完善的檔案,可以幫助隨時了解設備的運行使用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可以正確對設備進行評價,合理選擇更新,為公共設施管理工作發展提供借鑒。
4.11主動服務有效溝通是做好工作的關鍵
公共設施管理有服務性要求,技術人員需要改變等任務的被動方式,主動到各部門進行巡檢服務,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既解決了存在的安全隱患,又提高了部門的滿意度。2013年以來,我院公共設施管理部門開展主動服務活動,通過制定主動服務方案,每天定路線到各部門巡查,發現問題填寫工程聯系單,及時進行維修,受到了各部門的歡迎和好評。有效的溝通包括和使用部門、上級部門、相關業務部門(如采購部門)、還有病人病屬的溝通。主動與各方進行溝通,聽取實際需求和意見,對問題及時反饋,積極宣傳公共設施安全使用要求,能夠促進大家的相互信任,提高服務效率,有效改進公共設施管理工作。
總之,對公共設施管理工作進行科學管理,是現代醫院發展的需要,可以切實提高設備的安全運行性,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可以有效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為醫院節約資金。科學的公共設施管理對加強醫院后勤質量管理,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鷺鷺,王羽.醫院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2]夏慧敏,耿春華.基于JCI標準編寫醫院精細化管理[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3]楊劍.班組長現場實用管理[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14.
[4]錢建國,李維嘉.JCI與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J].中國醫療設備,2010,25(6):9-12.
[5]黃翠云,黃健.現代中醫院后勤管理創新[J].中國醫院,2014,18(3):79-80.
[6]謝磊,黃世清.醫院后勤應急保障體系建設[J].中國醫院,2013,17(11):12-14.
[7]劉元明,劉歡.建設節約型醫院后勤設備管理探討[J].中國醫療設備,2013,28(7):104-105,112.
- 上一篇:紀檢監察干部培訓總結
- 下一篇:教育培訓機構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