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8 00:19:1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嬰兒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嬰兒

嬰兒窒息臨床護理

新生兒窒息是臨床上常見的新生兒急重病之一,是指胎兒在娩出后一分鐘內,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未建立規律呼吸的缺氧狀態[1]。這是導致新生兒圍產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有1.3億左右的新生兒出生,大約有400萬新生兒在出生后4周內出現死亡,其中大約25%的死亡是由于新生兒窒息所引起的[2]。新生兒窒息主要與子宮內的環境及分娩過程有關,多數是由于出生后呼吸道阻塞等原因造成的[3]。因此,積極準確地處理新生兒窒息是降低新生兒死亡率,減少并發癥的關鍵所在。為探討和分析新生兒窒息的急救復蘇方法和綜合護理措施,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具有完整臨床資料的2007年10月~2011年10月來我院就診新生兒窒息患者26例,對其進行積極的搶救治療和護理,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7年10月~2011年10月來我院就診新生兒窒息患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其中,胎齡小于37周的有5例,37~42周的有15例,大于42周的有6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兒有10例,剖宮產的新生兒有12例,產鉗助產的新生兒有4例。按照出生后1minApgar評分,輕度窒息(Apgar評分4~7分)的有15例,重度窒息(Apgar評分0~3分)的有11例。窒息原因主要包括: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功能低下、頭盆不稱、胎位不正、產程延長、羊水過多或過少。

1.2方法

對導致新生兒窒息的主要高危因素進行評估,如胎盤功能低下、羊水過少、產程延長、早產、妊娠期高血壓等均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產時導致新生兒窒息的高危因素如羊水胎糞污染、臍帶繞頸、分娩前使用麻醉劑、臍帶過長或過短。對復蘇過程中的呼吸、心率等指標可以作為快速判斷是否做出搶救的重要指標[4]。在搶救前,應做好吸氧設備、面罩、氣管插管以及準備好納洛酮等急救藥物。在進行搶救時注意保溫,控制室溫在24℃~26℃,控制新生兒啼哭,保證新生兒第一口呼吸。不應過早刺激新生兒啼哭,以免羊水胎糞污染或吸入,導致吸入性肺炎。可刺激新生兒足底使其啼哭,使肺泡擴張,保證呼吸暢通,如無呼吸應進行氣管插管,加壓給氧治療。監測新生兒心率,每次聽診時間不少于6秒,每隔30秒鐘檢查心率一次[5]。對于心率過慢的新生兒可直接進行人工通氣或胸外按壓,或使用腎上腺素進行靜脈注射或氣管內滴注治療。建立靜脈通路,必要時可建立雙通路。保證血容量擴容,糾正酸堿平衡,解除肺部和腦部的循環障礙,應用酚妥拉明、多巴胺保持血管活性,選用納洛酮及能量合劑防止腦部缺氧,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防止感染,選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E清除自由基[6]。

查看全文

嬰兒推車創新設計探討

摘要:本文落腳嬰兒推車設計,鑒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二孩政策落地,家家戶戶對孩子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加之國內嬰兒推車市場從設計到制造,體制一直不健全,無法保障嬰幼兒和家長的人身安全。本次著重研究使用主體(嬰幼兒)、潛在使用著(家長)以及他們兩者之間的關系,為設計出更多更人性化的嬰兒推車做準備。

關鍵詞:嬰兒推車;互動性;產品設計

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嬰兒推車設計進行系統化研究,力求解決嬰幼兒乘坐、家長使用的舒適度以及家長孩子如何互動等問題,另外,一車多用解決了因孩子的生理生長特點導致的資源浪費問題。下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使用主體——嬰幼兒與嬰兒車關系研究

1.造型要素

嬰兒推車一般適用于0-3歲孩子,這一年齡段嬰幼兒行為上活潑好動,但思維能力較弱,有實驗證明,規則的形態和夸張的形態放在一起,嬰幼兒會主動接觸新奇感的造型,可以看出他們一般對具象的形態表現的較為積極。需要注意的是,過于夸張、怪異的形態反而會讓嬰幼兒覺得陌生甚至恐懼和害怕。所以,嬰兒推車造型要力求趣味性,又要盡量貼近自然,和生活息息相關。

查看全文

嬰兒肝炎綜合征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嬰兒肝炎綜合征的病因、臨床表現及預后。方法對確診為嬰兒肝炎綜合征的32例病例資料進行臨床觀察及隨訪分析。結果病原學檢查結果提示病毒感染,尤其巨細胞包涵體病毒感染最多見,占5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第二位,為25%;巨細胞包涵體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肝腫大、肝功能異常以及膽道閉鎖、溶血,且病情重,易致肝硬化,日后有可能引起智力及聽力障礙等后遺癥。結論巨細胞包涵體病毒感染是嬰兒肝炎綜合征的主要病因。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是避免發展成為肝硬化、降低死亡率和減輕后遺癥的關鍵。

【關鍵詞】肝炎;巨細胞病毒;嬰兒

Clinicalanalysisof32caseswithinfanthepatitissyndrome

JINEn-shun,LUOJian-an.DepartmentofPediatrics,LiuhuaHospitalofShenzhen,Guangdong518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relationsbetweenthecauseofinfanthepatitissyndromeandclinicalmanifestationandprognosis.Methods32caseswithinfanthepatitissyndromewereclinicallyanalyzedandfollow-upsurveywascarriedout.ResultsVirusinfection,especiallycytomegalovirusinfection,59%playedakeyroleandsecondinfectionofhepatitisBviruswas25%;Themanifestationscausedbycytomegaloviruswerejaundice,abnormalityofhepaticcellfunction,occlusionofbiliarytract,hemolysis,cirrhosisandcomplicationsofmentalretardationandhearinghandicap.ConclusionMostofhepatitissyndromewascausedbycytomegalovirus,andearlydiagnosisandtreatmentarehelpfulindecreasingthemortality,preventinghepaticcirrhosisandlesseningsequelae.

【Keywords】hepatitis;cytomegalovirus;infant

查看全文

嬰兒搖籃結構安全探析

一、嬰兒搖籃結構安全評價標準現狀

人們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也不斷提高和重視兒童用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然而,在歐盟和美國對中國兒童用品召回和風險預警的統計中,有多起因小零件或包裝導致的噎塞和窒息、縫隙或間距不當導致被卡夾傷害、穩定性不足或結構完整性不良導致壓傷、摔傷等事件。這些因為結構性安全失效造成的事件令我國兒童用品產業的現狀不容樂觀。雖然,我國目前已有了QB2453.1-1999《家用的童床和折疊小床第1部分:安全要求》、GB29281-2012《游戲圍欄及類似用途童床的安全要求》以及相應的檢測標準,但還沒有內部長度不大于900mm的搖籃產品標準,也缺乏對該類產品的安全性評價依據。因此,進行嬰兒搖籃的安全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性和緊迫性。

二、嬰兒搖籃結構安全性能關鍵技術研究

我們從材料要求(包括材料中化學元素的遷移、材料的燃燒性能、紡織品材料的安全要求、甲醛的釋放)、結構安全和標識及使用說明,展開分析嬰兒搖籃的主要風險源。材料要求作為包括嬰兒搖籃在內的兒童用品共性,可以參考GB6675-2003《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GB18584-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GB18401-2003《紡織品安全技術規范》和GB5296.5-2006《消費品使用說明玩具使用說明》等國家強制性標準作為建立安全技術要求的依據。因此,結構安全作為嬰兒搖籃的特性,成為嬰兒搖籃安全性能研究的技術關鍵。

1.嬰兒搖籃的產品范圍和可觸及區域

作為建立嬰兒搖籃結構安全技術要求的依據,首先需確定嬰兒搖籃的適用范圍和可觸及區域,以此來評價嬰兒可能受到的傷害。①適用范圍。根據產品特定的消費群體和使用功能,嬰兒搖籃定義為供小于5個月的嬰兒或未能坐起、跪起、爬起的嬰兒使用的,其底鋪面的內部長度不大于900mm,可搖擺、自身可達到平衡、人力驅動的嬰兒臥具。通常有帶輪子的底座,或可搖擺的底座,或任何相對于固定的底座可搖擺的結構。②可觸及區域。可觸及區域是兒童用品測試的基礎,可觸及的本意是指不同年齡段兒童身體的任何部位能否觸及兒童用品的任何部位,而兒童身體任何部位以手指的觸及范圍最大。因此,以兒童模擬手指進行可觸及測試。通常認為,不可觸及的玩具部件不存在安全隱患。在相關國際標準中,未具體明確可觸及區域。為使各檢測機構和生產者在使用標準檢測時,對于可觸及區域范圍的判別統一,需確定可觸及區域。考慮嬰兒搖籃有手不可從側板與端板穿出的和手可從側板與端板穿出這兩種形式,可觸及區域應有所不同。嬰兒搖籃為供小于5個月的嬰兒或未能坐起、跪起、爬起的嬰兒使用,生理特點使活動區域受限,因此嬰兒搖籃的可觸及區域為嬰兒躺在搖籃里手能觸及的范圍。2005年7歲以下正常兒童體格發育測量值:9個城市的城鎮男孩5個月時的平均身高為67.8cm,女孩5個月時的平均身高為66.1cm;9個城市的鄉村男孩5個月時的平均身高為67.0cm,女孩5個月時的平均身高為66.1cm。根據手長和腳長通常最長約為身長的一半這個比例,算入標準偏差,適當加嚴可觸及區域,明確:手不可從側板和端板穿出的嬰兒搖籃可觸及區域為搖籃的整個內部底鋪面上方距底鋪面380mm以內的區域;手可從側板和端板穿出的嬰兒搖籃可觸及區域為搖籃的整個內部底鋪面上方距底鋪面380mm以內的區域,以及搖籃外部距底鋪面邊緣水平面向上380mm以內半徑弧面,水平面以下150mm以內半徑弧面的區域。

查看全文

嬰兒尿布疹治療探討論文

[摘要]尿布疹是嬰兒臀部的一種炎癥,是由于尿布被糞便、尿液污染后分解產生氨,刺激和損傷皮膚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嬰兒皮膚嬌嫩,對洗滌劑和柔順劑過敏而產生。主要表現為:臀紅、皮膚上有紅色斑點狀疹子,甚至潰爛流水,患兒易哭鬧,煩躁不安、睡睡不佳。治療方法:在尿布疹嚴重時暫不用尿布,讓孩子的臀部暴露在空氣中;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尿布,如果使用也應勤換尿布,最好使用純棉的尿布;勤把尿,以免尿液浸濕皮膚。治療用藥: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使用鞣酸軟膏、護臀霜等涂抹患處。

[關鍵詞]尿布疹;嬰兒;預防;治療

由于嬰兒使用潮濕尿布、玷污了大小便及未洗凈肥皂及洗衣粉的尿布,刺激尿布區域的皮膚,發生尿布疹,也稱為尿布性皮炎或尿布濕疹。因臀部皮膚充血發紅,醫學上也稱為紅臀[1]。嬰兒由于皮膚非常嬌嫩,誘發尿布疹的因素多,幾乎都有得過尿布疹的經歷,故嬰兒尿布疹重在預防,發現臀部發紅、糜爛時要及時治療。治療與預防尿布疹的關鍵就是保持清潔干燥。

1相關因素

由于尿液中含有尿酸鹽,糞便中含有吲哚等多種刺激性物質,糞便中的細菌還會分解尿液,釋放出尿酸、氨等物質,它們會使尿布的整個環境變成堿性,兜尿布后,這些物質持續刺激皮膚,加上嬰兒皮膚嬌嫩,就發生了紅臀。發生紅臀的原因如下:(1)尿布更換不及時。小兒尿后沒有及時換尿布,特別是夜間不換尿布,或用一次性尿不濕一夜到天亮,長時間不換尿布,尿液對臀部皮膚引起刺激。(2)便后清洗不及時。新生兒的大便稀、量多,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大便一天通常有4~5次。因兜著尿布大便常沾滿了整個臀部。有些父母或保姆在小兒大便后用尿布將臀部的大便擦去,而沒有清洗臀部,致使整個臀部仍黏附著殘余尿便,當再兜著尿布時,在潮濕有刺激物的環境下而發生紅臀。(3)臀部潮濕。臨床曾遇一對父母對嬰兒的護理特別仔細、精心,不僅大便后將嬰兒的臀部洗得干干凈凈,而且每次小便后都清洗臀部。夏季時一天洗2~3次澡,冬天也幾乎天天洗澡,每次洗完臀部或洗澡后還在臀部拍上一層粉,可以說得上是盡心盡力。清洗后換上干凈的尿布,外面再包裹一層塑料紙,將嬰兒整理得很干凈,可是嬰兒還是發生了紅臀。這種情況發生紅臀的原因就是局部潮濕。小兒臀部皮膚皺折多,清洗臀部后水不易擦干,馬上包上尿布,外面再裹上塑料紙,使局部不透氣;而潮濕的臀部拍上粉,似乎是使臀部皮膚干燥,但實際上粉吸水變成塊,不僅局部仍然潮濕,而且粉對皮膚也形成刺激。潮濕的環境使局部皮膚的抵抗力下降而發生紅臀。(4)尿布粗糙吸水性差。有些父母沒有認識到嬰兒的皮膚特別嬌嫩,所準備的尿布粗糙或用化纖布做成,吸水性能特別差,使局部皮膚更潮濕;在擦拭臀部時,由于動作粗暴及尿布粗硬,使皮膚損傷,繼而在潮濕刺激環境下更容易發生紅臀。最新研究認為,潮濕對尿布疹的形成有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5)由于腹瀉造成大便次數增多。(6)殘留在尿布上的肥皂或清潔劑。(7)pH值改變:吃牛乳的嬰兒大便為堿性,很易促使病菌繁殖,因此更容易患尿布疹。此外,大便中的消化酶在堿性環境中會活化起來,進一步消化皮膚的角質層等蛋白質,由于角質層被溶解,嬰兒的皮膚會受到更直接的刺激和傷害。

2臨床表現

查看全文

嬰兒啼哭護理對策分析論文

【關鍵詞】嬰兒;啼哭;觀察;護理對策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嬰兒的啼哭,從哭聲中了解嬰兒這種表達各種要求、意愿、痛苦、疾病的一種特殊語言的表達方式。方法對800例新生兒啼哭聲調的高低、強弱、時間、面部表情及伴隨癥狀進行綜合判斷,細心觀察。結果能正確地和及時地尋找哭聲中要表達的真正含意和原因。結論有效區別嬰兒的啼哭,采取護理對策,利于及早發現病情變化,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嬰兒;啼哭;觀察;護理對策

嬰兒是不能用語言表達機體的不適和要求,因此他們在出現任何身體不適或有要求時,唯一的辦法就只有用啼哭(cry)這種方法來表達。如果說只為達到某種要求的啼哭,它對機體不會產生危害,這樣的啼哭稱之為生理性啼哭(physiogiccry)。疼痛是機體最嚴重的不適,如果是由疼痛引起的啼哭,或是哭聲無力伴隨呻吟等癥狀,處理不及時,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后果,稱之為病理性啼哭(pathologiccry)[1]。對于嬰兒的啼哭,怎樣區分生理性或病情性呢,筆者通過對800例嬰兒啼哭原因觀察,判斷她們的需求和發現問題,進行針對性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我科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共收住800例嬰兒,胎齡28~41周,出生時間1h~40天,體重700~4500g,男嬰420例,女嬰380例。其中早產兒110例,新生兒肺透明膜病50例,新生兒肺炎112例,上呼吸道感染105例,顱內出血78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123例,新生兒窒息61例,膿皰疹40例,鵝口瘡38例,尿布皮炎35例,敗血癥12例,腸道疾病25例,骨折7例,肛周膿腫2例,破傷風2例。

查看全文

嬰兒壞血病護理論文

【關鍵詞】嬰兒

壞血病目前屬少見病癥,是由于長期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周身性疾病,常見于6個月~2歲因人工喂養時忽視輔食補充的嬰幼兒,以肢體腫痛、骨膜下出血為主要表現。若不及早診治、合理護理,易并發營養不良、出血、感染而死亡。我院近3年來收治8例,經過積極完善護理,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8例,男2例,女6例,年齡3~12個月,均為本市福利院人工喂養兒。發病早期腹瀉5例,哭鬧4例,發熱3例。假性癱瘓4例,肢體腫脹3例,昏迷、抽搐1例。8例患兒均有輕~中度營養不良,體溫在37.5℃~38.5℃,呼吸增快3例,前囟凹陷4例,前囟隆起、張力增高1例。雙下肢呈蛙腿狀5例,左下肢腫脹2例。輔助檢查:血紅蛋白63~97g/L,白細胞(12.4~22.5)×109/L。頭顱CT掃描1例示腦室出血。胸片3例示支氣管肺炎。雙側膝關節正位片5例示:普遍性骨質疏松,骨骺中心無結構,干骺端鈣化帶增厚,骨膜出血4例,股骨遠端骨折1例,左肱骨正斜片1例示左肱骨呈梭形樣。

1.2方法8例患兒在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抗感染的基礎上,給予靜脈滴注VitC300mg/d,至肢體腫脹消失。骨折患兒以小夾板固定3周,同時肌注VitD、補鈣、補鐵。7例癥狀、體征約3周消失,體重增加,3個月后隨訪復查X線片示骨折愈合、血腫吸收,肢體活動自如,無功能障礙。

2護理

查看全文

嬰兒早期發展工作交流發言材料

嬰兒早期發展工作對于嬰兒一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街道辦事處高度重視嬰兒早期發展工作的開展,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大了對此項工作的重視度和投入力,取得了一定的實效,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思想重視統籌部署

嬰兒早期發展工作不僅關系到嬰兒個體的未來的成長,更關系到整個社會的人口素質,責任重大,意義深遠;為扎實做好此項工作,街道辦事處高度重視,街道上下黨員干部從思想深處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將此項工作納入街道工作的中心工作任務,統籌協調,統籌部署,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層層分解,為扎實推進該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夯實保障。

二、建設陣地穩步推進

為扎實做好該項目工作,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要求,我們按照““政府指導、部門監管、市場運作、社區組織、家庭參與”的工作原則,我們于2011年6月成立了全市成立了首家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站暨新愛嬰早教中心,早教中心成立以來,發揮了其陣地的作用,基本滿足了街道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的需要。同時,為進一步發揮社會早教資源優勢,最大限度的服務街道早教事業,我們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早教服務路徑探索,2012年5月在新愛嬰早教中心江浦園正式掛牌,并成立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站,根據不完全統計為全街道0-3歲嬰幼兒提供一次免費親子課程近100場,免費開展外場服務活動40多場次,尤其為特殊弱勢群體家庭提供了免費系統的專業課程,獲得了社區家庭群眾的好評。

三、內容豐富活力較足

查看全文

探究新生嬰兒院內感染隱患防控應對策略

【摘要】新生兒院內感染是當前醫院感染管理和醫療護理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易感性和潛在隱患的特點,現對456例住院新生兒采取前瞻性監測和回顧性調查,分析發生潛在隱患原因,為預防院內感染提供必要的防控措施結果20例患兒發生院內感染,醫院感染率為4.38%,感染部位依次為:呼吸道、臍部、消化道、皮膚軟組織感染。結論:醫院感染必須強化重點環節管理、綜合監控、消除隱患、措施到位。堅持無菌技術原則,落實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切斷傳播途徑,加強手衛生及環境清潔衛生工作,控制外源性感染。規范運用抗生素,增加病原微生物送檢率,縮短住院天數。

【關健詞】綜合醫院新生兒院內感染易感隱患防控措施

近年來,院內感染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是新生兒是醫源性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由于其免疫系統和各個器官系統功能發育不成熟,另外一些侵入性操作、使用等均可使院內感染發生的幾率大大增加。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已成為醫院內感染工作的重點。我院自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共出院新生兒患兒456例,采用前瞻性監測和回顧性調查分析統計共發生院內感染20例(4.38%),現就新生兒院內感染易感隱患及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

一、呼吸道感染

發生呼吸道感染包括新生兒肺部感染8例,主要為獲得性肺炎,感染率為1.75%。

1.1易感隱患

查看全文

清熱除濕湯治療嬰兒濕疹分析論文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所選85例均系我院門診病例,患兒均為1歲內的嬰兒。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齡<2個月5例,2~3個月28例,3~6個月19例,>6個月33例。病程<1周62例,1周~1個月11例,2~3個月8例,>6個月4例。病變部位發于頭面部58例,肢體屈側12例,泛發全身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證診斷和療效標準》。

1.2治療方法用清熱除濕湯為主治療(本方來源于北京中醫院皮膚科)。基本方:龍膽草、白茅根、生地、大青葉、車前草、生石膏、黃芩、六一散。隨癥加減,便干者加重生地用量,同時也可加熟軍;便溏者加茯苓、蒼術、白術、生薏米;消化不良者加焦三仙、雞內金;滲液多者加茯苓、苦參;癢甚者加白鮮皮、刺蒺藜;皮疹以頭面為主者加蟬衣、野菊花,下肢重者加黃柏;血虛者可加當歸、雞血藤。頭兩煎分2次服,第三煎外洗,每日1劑。同時注意,用牛奶喂養的患兒,自己服用,藥量較輕,用母乳喂養的患兒,母親服藥,藥量同時也要加大,而且也可以隨母親的體質辨證施治,隨證加減。

1.3結果

1.3.1療程以服藥2周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2個療程。

1.3.2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經2個療程治療后,皮損及癥狀消失,無反復;顯效:經2個療程治療后,皮損及癥狀明顯減輕;無效:經2個療程治療后,皮損及癥狀無好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