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除濕湯治療嬰兒濕疹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02 10:43:00
導語:清熱除濕湯治療嬰兒濕疹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所選85例均系我院門診病例,患兒均為1歲內的嬰兒。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齡<2個月5例,2~3個月28例,3~6個月19例,>6個月33例。病程<1周62例,1周~1個月11例,2~3個月8例,>6個月4例。病變部位發于頭面部58例,肢體屈側12例,泛發全身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中醫病證診斷和療效標準》。
1.2治療方法用清熱除濕湯為主治療(本方來源于北京中醫院皮膚科)。基本方:龍膽草、白茅根、生地、大青葉、車前草、生石膏、黃芩、六一散。隨癥加減,便干者加重生地用量,同時也可加熟軍;便溏者加茯苓、蒼術、白術、生薏米;消化不良者加焦三仙、雞內金;滲液多者加茯苓、苦參;癢甚者加白鮮皮、刺蒺藜;皮疹以頭面為主者加蟬衣、野菊花,下肢重者加黃柏;血虛者可加當歸、雞血藤。頭兩煎分2次服,第三煎外洗,每日1劑。同時注意,用牛奶喂養的患兒,自己服用,藥量較輕,用母乳喂養的患兒,母親服藥,藥量同時也要加大,而且也可以隨母親的體質辨證施治,隨證加減。
1.3結果
1.3.1療程以服藥2周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2個療程。
1.3.2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經2個療程治療后,皮損及癥狀消失,無反復;顯效:經2個療程治療后,皮損及癥狀明顯減輕;無效:經2個療程治療后,皮損及癥狀無好轉。
1.3.3治療結果痊愈65例,占76.5%;好轉12例,占14.1%;無效8例,占9.4%。總有效率為90.6%。
2典型病例
患兒,男,37天,母乳喂養。因頭面部起疹1周,泛發全身3天就診。1周前患兒滿月,母親高興過食肥甘厚味,加之飲酒后喂哺嬰兒,第二天后發現嬰兒頭面部散在紅色丘疹,家長自認為是嬰兒只是因熱起疹,未在意。3天后,頭面部皮疹增多,前胸及雙下肢可見粟粒大小紅色丘疹,遂來我院皮膚科就診。查體:患兒營養中等,面紅,顏面頭部、前胸及雙下肢可見粟粒大小紅色皰疹,尤以頭面部為主,部分有水皰,皮膚潮紅,部分皮損露出鮮紅色糜爛面,滲出液較多,呈黃色,有黃色痂皮,煩躁哭鬧,納可,二便可。同時檢查患兒母親,營養中等,精神可,納可,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白厚,脈弦細。西醫診斷為嬰兒濕疹,中醫診斷為奶癬。中醫辨證為熱重于濕,治法以清熱為主兼以化濕,給予清熱除濕湯去黃芩、六一散,加蟬衣、野菊花、熟軍,水煎服日2次,母親服用,每天2次,第三煎煎湯給嬰兒外洗。服藥2周后,頭面部滲出液減少,前胸及雙下肢皮疹消退,已不再哭鬧。再服藥2周后,前胸及雙下肢已恢復正常皮膚,頭面部滲出、皮損已逐漸消退。囑其母親及嬰兒以后注意禁食辛辣,少食魚蝦等海鮮品,母親禁飲酒。
3討論
嬰兒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反應,體胖嬰兒多發。嬰兒濕疹在中醫文獻中稱為胎、奶癬、胎風、胎赤等。《外科正宗》記載:“奶癬,兒在胎中,母食五辛,久餐炙,遺熱與兒,生后頭面遍身為奶癬,流脂成片,睡眠不安,瘙癢不絕”。《醫宗金鑒》記載:“此證生嬰兒頭頂,或生眉端,又名奶癬。癢起白屑,形如癬疥,由胎中血熱,落草受風纏綿,此系干;有誤用燙洗,皮膚其粟,瘙癢無度,黃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濕”。本病多因胎中遺熱遺毒,或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內蘊濕熱,外受風濕熱邪所致,或因乳母過食辛辣食物,致使脾為濕熱所困,運化失職,更兼嬰兒為稚陽之體,元氣未充,濕熱之邪襲于腠理,則內外之濕熱相搏結即成本病。急性濕疹紅腫顯著,產生針尖大小的丘疹和水皰,成群地局限于某一發病部位,邊緣呈彌漫性,炎性繼續發展時,水皰有時融合形成較大的皰,皰破后形成糜爛面,有或多或少的珠狀滲液,漿液干燥后形成痂屑,如有繼發感染則產生膿皰或膿液。分泌多時,可以從痂縫中流出,甚至將厚痂沖掉。久后炎癥逐漸減輕,紅腫減退,分泌物減少,丘皰疹不再發生,糜爛愈合,鱗屑消失而愈。部位病例由于不斷搔抓,皮膚顯著浸潤變厚,形成或多或少的苔蘚樣變,急性濕疹已向慢性濕疹轉化。一般認為,嬰兒濕疹分三型,有熱重于濕的,有濕重于熱的,有濕熱俱盛的。若濕熱之邪與風邪相兼,則善行而數變,瘙癢明顯,此伏彼起;若濕熱化火,蒸騰津液,則又表現為潰瘍流水;患處皮色鮮紅,病深日久,病程遷延,濕郁化火,耗傷津血,以致血虛生風化燥,膚失濡養,則成為現代醫學所說的慢性濕疹[1~3]。
嬰兒濕疹的治療,首先應祛除病因。濕疹雖形于外而實發于內。乳母必須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或不吃牛羊肉、魚蝦等。患兒穿著應以純棉織品為宜,使嬌嫩的皮膚免受不良刺激。現代醫學治療本病首選外用藥,一類是類固醇霜劑,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一類是非皮質類固醇油膏、糊劑;如黃連膏、雷鋅膏等。但筆者在臨床中發現,這兩類藥適合年長兒,如類固醇霜劑長期反復應用于嬰兒,且應用面積大,時間久,大量吸收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輕者局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重則引起全身性副作用;且不能防止復發[4]。油膏糊劑的透皮吸收較差,治標不治本,療效也不盡如人意。而純中醫療法,內服外洗相結合,標本兼治,療效顯著,且未發現不良反應。尤其是母乳喂養的嬰兒由母親服藥,克服了嬰兒服藥的困難,同時也可調整母親的體質來調節嬰兒的體質,收到雙方面的效果。方中龍膽草、生石膏既能清熱,同時也能起到抗過敏的作用。白茅根、生地清熱涼血,加重生地用量也可幫助通大便。大青葉清熱涼血解毒,車前草清熱利水,黃芩清熱燥濕,六一散(滑石、甘草)清熱利濕止癢。諸藥配伍,主要是清熱利濕涼血。
[參考文獻]
1楊國亮.現代皮膚病學.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357-358.
2安家豐,張.張志禮皮膚病醫案選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128.
3陳凱.皮膚病中醫特色治療.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61.
4趙炳南,張志禮.簡明中醫皮膚病醫學.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3,172.
【關鍵詞】,清熱除濕湯;皮炎,特應性;治療
[摘要]嬰兒濕疹是嬰兒常見的皮膚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反應。本病多因胎中遺熱遺毒,或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內蘊濕熱外受風濕熱邪所致,或因乳母過食辛辣食物,致使脾為濕熱所困,運化失職,更兼嬰兒為稚陽之體,元氣為充,濕熱之邪襲于腠理,則內外之濕熱相搏結即成本病。而本病患者均為嬰兒,所以用藥較為困難,若嬰兒是牛奶喂養,嬰兒自己服藥,每天可以少量多次服用。若嬰兒是母乳喂養,可以讓其母親服藥,嬰兒通過其母親乳汁吸收,同樣取得滿意的療效。通過筆者這幾年的臨床實踐,以清熱除濕湯為基本方,辨證加減,治療85例嬰兒濕疹,通過2周的治療后,紅斑、丘疹、滲出明顯減輕,4周后,這些癥狀消失。說明用清熱除濕湯治療嬰兒濕疹療效較為顯著。
[關鍵詞]清熱除濕湯;皮炎,特應性;治療
- 上一篇:社區老年協會工作者作述職報告
- 下一篇:人禽流感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