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0 12:43: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小說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說

復調小說特征

復調本指音樂上兩個或多個聲部(旋律)同時展開,雖完美結合在一起,卻仍然保留各自的獨立性。復調小說理論最早是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一書中針對陀思妥耶夫斯基長篇小說特點提出的。他認為復調小說是“有著眾多的各自獨立而不相融合的聲音和意識,由具有充分價值不同聲音組成真正復調”。即小說突破基本上屬于獨白型的單旋律模式,呈現出開放性,減弱由作家全知全能式安排的封閉性,創立了小說的新形式。昆德拉在分析布洛小說《夢游者》時提出復調小說,認為該書第三部分由五條不同的線索構成,這些線索雖同時發生,交替出現,但沒有真正意義聯系在一起,沒有形成一個整體,即復調意圖沒有得到實現,稱不上復調小說。《堂•吉訶德》雖是多個故事展現,但堂•吉訶德的三次冒險行俠完全是線形的,沒有共時性,也稱不上復調小說。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群魔》由三條線索同時展開,形成三部獨立的小說。由于人物之間相互認識,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就是復調小說。

一、多條線索同時展開

復調小說最突出的表現是多聲部的輪唱,即多條線索同時展開。人物線索同時敘述,一同發展,又彼此交織在一起,使小說中由許多獨立的、平等的部分組成。小說復調的特點在于使同樣虛構的多個獨立的聲音、故事并存,不劃分它們的等級,不賦予其中任何人優勢地位,使一些異質線和現實層面并存。洛特雷阿蒙“一臺縫紉機與一把雨傘的相遇”似乎很好地表達了昆德拉關于異質因素相互碰撞產生的可能性的想法。《不朽》中,昆德拉用三種時態表現事件:過去時,描寫歌德、貝多芬、貝蒂娜之間的糾葛;現在時,敘述小說家昆德拉與阿弗納琉斯之間的幾次會議與現實交織并行;將來時,昆德拉設計自己靈感中小說人物及故事。這種別樣的復調通過多個聲部的輪唱表現出來。《無知》這部小說,如果純粹從技巧角度去分析,可以看到它由三個無關的故事組成。在前十一章,情節主要集中在伊萊娜身上,一個流亡到巴黎二十年后回到捷克的移民。第十二章在機場與約瑟夫的偶遇后敘述轉到他身上,他也是一個移民,一直到二十五章伊萊娜才重新出來。接著第二十八章和二十九章,又出現了新的轉折:一個在約瑟夫少年時代日記里的年輕姑娘,后來我們才知道她叫米拉達,是伊萊娜重新聯系上的朋友當中的一個。從此刻開始三個故事相互交替的節奏加快了,我們仿佛走入森林,道路一下子多起來,短起來。所有的故事實際形成了一個復調的和諧的故事,在最后幾十章就像《告別圓舞曲》第四天(第1、11章,克利瑪夫人卡米拉的故事;第2至4、14章,露辛娜的故事;第5、26章,露辛娜的情人弗朗齊歇克的故事;第6、8、10、12、15章,雅庫布的故事;第7、9、10、14章寫克利瑪與情人露辛娜的故事;第15至19章,卡米拉、露辛娜、伯特萊夫等的故事;第20、24章,寫音樂會;第21、27章,寫小號手克利瑪與卡米拉;第23、25、28章雅庫布與養女奧爾佳的故事;第29章交代結局。)一樣,豎立起了一座平行的山峰。我認為“隨筆性的離題”也是復調的一部分。勛伯格是流亡者,到死也沒有回到祖國,與約瑟夫回歸后又回到流亡地形成對比。尤利西斯也是流亡者,他與伊萊娜的故事一同構成回歸之幻滅。這些都可以看成復調結構,它們并不是零亂、毫無頭緒的,而是統一性———回歸聯系在一起,是回歸的幻滅。

二、音樂性

復調音樂性的原則,把共時性時間觀念下的不同情緒一同拋出,讀者在反差對比中感到目不暇接的同事,體驗超越現實平庸感受的復雜感。在這里主要是通過改變每一部分的長度實現的。各個部分分若干段落,使每一部分以它自己的敘述為特點,改變章節長度,形成音節結構。《玩笑》長度順序為:很短、很短、長、短、長。這與《生活在別處》順序相反,即長、短、長、短、很短、很短。由此可見,每一部分就是一個樂章,而每一章節就如節拍一樣。這些節拍有長有短,或長短不規則,將小說引向速度問題,即每一部分可以用音樂標記:中速、急板、柔板等。我們從每部分長度與它所包括章節數量的關系分析《生活在別處》。第一部分:詩人誕生,72頁有11個章節;中速。第二部分:克薩維克,35頁有14個章節;小快板。第三部分:詩人自瀆,88頁28個章節;快板。第四部分:詩人在奔跑,38頁有25個章節;極快。第五部分:詩人嫉妒了,102頁有11個章節;中速。第六部分:四十來歲的男人,28頁有17個章節;柔板。第七部分:詩人死去,31頁有23個章節;急板。速度除由每一部分的長度決定外,還與事件的“真實”時間有關。前四部分表現詩人十五年的生活,二百多頁;第五部分表現詩人一年的生活,一百多頁;第六部分二十多頁,只敘述了幾個小時內的事情,章節短小就如同讓時間過的慢些,將一個偉大的瞬間凝固下來。在這種音樂的進程中展現詩人出生、成長、戀愛、死亡。而《無知》中前十一章,伊萊娜,四十七頁,緩慢;十二章至二十四章,約瑟夫,四十五頁,急速;接下來的三章,伊萊娜,十四頁,緩慢;二十八至二十九章,七頁,緩慢;三十章至三十二章,約瑟夫,八頁,急速:三十三章至四十三章,三個故事交替并融合出現,四十六頁,緩慢;接下來兩章,伊萊娜與約瑟夫,八頁,中速;四十六章,米拉達,三頁,中速;四十七章,伊萊娜與約瑟夫,四頁,緩慢;四十八章,伊萊娜的母親與伊萊娜的情人古斯塔夫,三頁,中速:四十九章,伊萊娜與約瑟夫,五頁,緩慢;五十章,伊萊娜的母親與伊萊娜的情人古斯塔夫,三頁,中速;五十一章,伊萊娜與約瑟夫,二頁,急速;五十二章,米拉達,二頁,急速;五十三章,伊萊娜與約瑟夫,二頁,急速。前半部分變化不明顯,音樂比較平和;后半部分變化較為明顯;伊萊娜、約瑟夫、米拉達、古斯塔夫及伊萊娜母親的故事與“隨筆性的離題”多種因素混合、交織同音樂一樣有緩有急,有休止有交織,如同一部交響樂,推進作品的進程。

三、文體的復調

查看全文

池莉小說探析論文

關鍵詞:池莉小說物質精神生存嬗變

摘要:本文對池莉主要小說所蘊含的獨特的生存文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認為池莉小說的生存意蘊,無疑認同了我國傳統的生存文化,并存在一個“物質生存”——“精神生存”——“精神成長”的發展變化的脈絡,本文通過縱橫對比、以傳統生存文化為參照,分析了這種嬗變在池莉小說中的具體表現。

進入新世紀以來,池莉小說個人化、本土化、市場化、大眾化、傳奇性等趨向,適應了新世紀小說的發展走向①,因此池莉依然走紅。池莉的文學生命與市場號召力超過了她同時期走紅的“新寫實”作家,這不能不說與池莉小說蘊含的獨特的生存文化密切相關。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隨著池莉小說中市井細民由“物”的困境到“靈”的困惑的轉變,池莉小說的生存內蘊,也發生了由“物質生存”向“精神生存”的嬗變,并且在池莉反映“成長”主題的小說中又“綜合”體現了這種轉變。

一、闡釋“不屈不撓的活”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②珍惜生命,重視人生,由此出發,歷代儒家也都非常珍惜生命的存在。道家經典《老子》則從“重身輕物”的基本立場出發,認為人的生命比任何外在的名利、財物都要貴重得多,并傳達出知足安生、知足常樂的觀念:“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③傳統文化中對生命意識的張揚,對池莉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成為她的實用的市民生存哲學的理論基點:“我首先因為自己的生命需要而寫作,同時為中國人的生命存在而寫作。”④《太陽出世》就是一曲生命的贊歌。“我以為我的作品是在寫當代的一種不屈不撓的活。”⑤

池莉的《你是一條河》便生動闡釋了這種“不屈不撓的活”:1964年的一場火災,把沔水鎮居民辣辣突然之間變成了寡婦。僅僅30歲的她,所面對的是家徒四壁、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卻要把八個孩子撫養成人的生存壓力。為了“活下去”,辣辣的感情、婚戀是實用的:小叔子王賢良的情感、情詩,對于辣辣的生存是毫無用處因而也是無法打動她的;而為了15斤大米,辣辣可以委身于心懷叵測的糧店職工老李;后來,辣辣發現血庫頭目老朱頭也是一個養活一大家人的勞碌苦命,又同病相憐與老朱頭走到了一起。辣辣的行為明顯是反道德的:她與老李、老朱頭的關系是不道德的。她教孩子的標準和方式也是不道德的——二兒子社員最懂得為母親分憂,為了幫助母親渡過難關,他不惜去偷竊,辣辣覺察到這一點,不但沒有嚴厲制止,反而被社員體貼自己的孝心所打動,自始至終舍不得管教,甚至直接縱容了社員的流氓習氣,社員最終因強奸婦女而被處決……辣辣的生存是粗糙的、是實用的、是反道德的、是無情的,同時又是充滿“生命力”的,傳統的價值觀、道德觀、婚戀觀在“活下去”的社會現實面前或消解、或拋棄、或重構。

查看全文

略論北村宗教小說

內容摘要:“先鋒作家”北村1992年以后的寫作通常被稱作“神性寫作”。他立足基督的信仰,力圖傳揚上帝的救贖和永生之道,宣揚圣經“神圣啟示”的權威性和唯一性。本文通過對北村后期小說的介紹,試分析基督教文化在其小說中的體現。

關鍵詞:北村小說基督教救贖

北村是當代文壇一位“重要的作家”(南帆語),他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步入文壇,以一系列挑戰傳統小說創作理念和表達方式的作品引起人們的注意。北村也因此與余華、蘇童、格非等一同被稱為“先鋒作家”,他的初期小說,如《諧振》、《逃亡者說》、《歸鄉者說》、《劫持者說》、《披甲者說》、《聒噪者說》、《陳守存冗長的一天》等專注于技術形式的實驗與創新,設置小說語言的迷宮,迷亂讀者眼球的同時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在一個被商品和技術置換的生存空間,文學首先面臨的是來自生存領域的尖銳詰問:你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存活?[1]反映社會人生的文學作品究竟該寫什么?怎樣寫?它們有什么意義?

1992年3月所發生的對北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精神事件,他在廈門受洗歸入基督。北村自述,“1992年3月10日晚上8時,我蒙神的帶領,進入了廈門一個破舊的小閣樓,在那個地方,我見到了一些人,一些活在上界的人。神揀選了我。我在聽了不到二十分鐘福音后就歸入主耶穌基督。”3年之后,當他談起這段神圣而奇妙的經歷時,他仍然說我可以見證“耶穌基督是宇宙間惟一真活的神,他就是道路、真理、生命”。[2]可見他對基督耶穌是神的絕對地信與敬畏。

自皈入基督教,北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生命的意義,他的創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作品不再沉迷于聒噪而是轉向神性書寫,揭示人的生存困境及生命的焦灼狀態、并渴望從中解脫出來的生命訴求。

信與寫

查看全文

小說美研究論文

(一)小說美學觀

西方現代小說美學受現代哲學和美學的影響,學派林立。現象學、存在主義、闡釋學、結構主義、結構分解主義等都導致了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諸如艾姆斯的小說美學、霍蘭的小說心理學、洛奇的小說語言學、洛特曼的小說符號學、巴爾特的小說敘述學,洛奇的小說修辭學各自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小說的藝術規律進行了多方位的考察。盡管觀點各執一說,但比較一致探討的主要問題有:小說的審美特性,小說的構成要素,小說的結構層次,小說的母題,小說的敘事特性,以及小說的技巧模式等。研究小說的審美特性,是對小說這一特殊文體的審美意義本源的探討。比較傳統的看法,例如福斯特認為小說是“虛構故事”勞倫斯認為小說是“富有生氣的生活之書”。現代哲學和語言學對小說理論產生重大的影響,分化出了各種觀點。托多洛夫從敘述學角度,把小說定義為“敘述性的文學體裁”,道拉斯從語言學的角度,認為,小說是“私人的事件在私人聲調中的敘述”。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小說被看成是人對自身存在的直觀性的體驗。對小說結構層次的研究從理論上深化了現代小說美學。現象學家羅曼。英伽登把小說分為語音、意義、被表現客體、形而上品質四個基本層次。敘述學使小說美學從此進入了復雜和細密的階段。代表了小說美學的“現代高度”。

(二)小說藝術美賞析

1.小說的開頭

小說開頭的方式方法很多,如(1)從描寫故事發生地點的風景開始,即電影評論者所說的“布景”。例如,托馬斯。哈代在《還鄉》中一開始就對埃格頓希斯進行了一番描寫,格調低沉。E·M·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一開始對昌德拉普爾也進行了一番導游性的描繪,文筆優美雅致。(2)從人物對話中間開始。(3)從敘述者那不同凡響的自我介紹開始:“叫我伊希米爾吧”(赫爾曼·麥爾維爾的《白黥》);(4)從對傳統自傳體的粗俗模仿開始:“……你們想知道的頭一件事大概是我是在那兒生的,我倒霉的童年是怎么過的,父母生我之前都干了些什么,以及所有大衛·科波哦菲爾一類的廢話,可我不愿說。”(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5)來一番富有哲理的議論作為小說開頭:“過去猶如異國他鄉:那里的人處世方式奇特。”(哈特利《中間人》)(6)在第一句中就把人物投到極其險惡的境地:“黑爾抵達布萊頓還不到三個小時,就知道他們要謀殺他”(格雷厄姆·格林《布萊頓·諾克》)(7)小說的開頭先安排一個“框架故事”,解釋一下主故事的來歷,或者說明主故事是由一個虛構的旁觀者講述出來的。詹姆斯·喬伊斯的小說《芬尼根的覺醒》是從句子的中間開始的:“河水奔流,過夏娃和亞當的,從河灣到海灣,循環往復把我們帶回到豪斯城堡和恩維倫斯。”最后用上文中殘缺的詞充當該書的結尾:“一條路一個孤寂一個最后一個愛人一個長久那個”——由此又把我們帶回到小說的開頭,就象自然界中水的循環,由河到海到云到雨到河,周而復始,無終無盡。

2.作者闖入

查看全文

美國戰爭小說嬗變

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部歷史,一個歷史就會有一條演變的線索。人類的文學小說都是以歷史為背景,來刻畫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情感。美國文學家在面對自己國家以戰爭為主導的歷史條件下,充分展現了美國的歷史進程或者說是戰爭史。隨著美國戰爭的演變,美國戰爭小說也從自然主義逐漸向新歷史主義過渡。本文主要以美國戰爭小說的演變為線索,探討美國小說的歷史進程。美國建立的這幾百年來,經歷了不少戰爭。從建國前的獨立戰爭,到后來的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到后來成為世界霸主后的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美國幾乎時時刻刻經歷著戰爭。由此可見,如果說美國文學史是一部戰爭史,也不為過。戰爭是美國文學上一個永不淡卻的話題。美國戰爭小說中有不少佳作廣為流傳,在戰爭中成長的美國戰爭小說對各個政治風云、重大事件、權力關系十分敏感,呈現出不同的歷史階段。

一、美國戰爭小說的起源

美國建國時,歐洲的啟蒙運動已經完成。美國早期的文學思想家、貴族階層受到歐洲啟蒙運動主義思想的熏陶,倡導完全自由,寫作、生活多表現為浪漫主義形式。具有美國本土思想的是美國戰爭小說的鼻祖詹姆斯•庫珀,也是唯一一位。他的代表作《間諜》是美國第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開創了美國戰爭小說的歷史。本書以美國大陸戰爭為背景,運用浪漫主義寫作手法,展現了一位保守的英國軍官、一位渴望獨立的美國軍官和紐約貴族兩姐妹之間曲折、復雜的愛情故事。主人公們前一刻可能在同一個屋檐、同一個餐廳、同一個娛樂場所,毫不設防、幾乎絕對信任對方的相互交流、共享娛樂,但是下一刻可能是相對于兵戎相見的戰場上,為各自的國家,各自的國民奉獻自己。雖為美國國民,但是在文學創作方面,庫珀還是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用一種浪漫的手法模糊化敵人與友人之間的界限,不偏重于哪個國家會取得勝利。庫珀的這種不注重成敗、模糊化的創作方式對以后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美國戰爭小說的自然主義浪潮

南北戰爭后,美國戰爭小說得到了空前的發展。19世紀末,工業文明的進步,美國物質財富的劇增,美國社會財富分級,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為美國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素材,美國文學創作由浪漫主義向自然主義發展。美國早期的自然主義作家是克萊恩,他通過戰爭小說的背景,再現了這個充滿殘酷和邪惡的現實。其代表作《紅色的英勇勛章》中,主人公亨利•費來明在面對南北戰爭的殘酷現實時復雜、矛盾的心態,就像紅軍長征時人民的反應一樣,亨利在軍隊路過自家門前時,毫無畏懼、激情滿懷地加入了軍隊。然而現實卻是,當他看到漫天的槍林彈雨時,亨利想到的只是“我會當逃兵嗎”。盡管在每次的戰役中亨利的表現不錯,但他時刻被這種無形的壓力所逼迫,因此即使他成了英勇的旗手,但未來對他來說仍然不很明朗。戰敗了的亨利闖入一片叢林,身處迷宮一樣的大自然的他還是想逃跑,卻逃不脫,就像現實的生活一樣。作者在文中表達了亨利自始至終都無法擺脫被大自然控制的命運。自然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馬爾科姆•布拉德、歐文•肖、諾曼•梅勒。他們都以南北戰爭為題材來描繪社會生活,其中廣為流傳的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克萊恩的自然主義強調強大的自然外力對人類命運的決定作用,人們可以與大自然抗爭,但也只是徒勞。

三、迷惘的現代主義時期

查看全文

淺談蕭紅小說藝術特色

一、抒情化

蕭紅,一個集小說、散文、戲劇及詩歌等多種文學創作樣式的作家,用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來向讀者傳遞不一樣的蕭紅內心世界。她的文學成就是多方面的,而其小說成就是所有當中最高的。因為在其小說當中有著濃郁的抒情色彩,也就不難發現她的鮮明的獨特的創作個性。我們可以在她任何一部小說當中找到許多抒情性的語言,對于人物的描寫、景物描寫都注入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在蕭紅的筆下,一切的描寫對象都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沉浸在一種詩的氛圍之中。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獨特的抒情性風格的原因,首先是受到當時文學風氣的影響。就以她的小說的特點、風格而言,應該是屬于抒情小說的。這種小說最重要審美特征是“明顯地融入詩歌、散文因素,具有鮮明的藝術意境,偏重于表達人的情感美、道德美、彌漫著濃郁的浪漫主義氛圍”。抒情小說把“情”放在首位,用它的激情或深情去感染讀者,使讀者產生共鳴。人物、景物都是為了抒發感情而服務的,它與傳統的小說講究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有明顯的不同。在三十年代,抒情小說又經過郁達夫、沈從文等人的進一步的發展,日趨成熟。吸取前人的長處,運用自己善于捕捉細節和色彩變化的特長,用自己帶有感情的筆描繪人生,形成自己的“蕭紅體”小說。《小城三月》的女主人公翠姨是一個并不漂亮但卻感情細膩的女人,蕭紅在小說中,把翠姨的感情悲劇放在一個充滿陽光的三月里,使小說充滿了濃郁的抒情色彩。在小說的結尾翠姨因為得不到愛而傷心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文章中有這么一些話,“街上有提筐子賣蒲公英的了,也有賣小根蒜的了,更有些孩子們他們按著時節去折了那剛發芽的柳條,正好可以擰成哨子,就含在嘴里滿街的吹……”通過她們的快樂來襯托出翠姨的悲哀。又是一個春天,還是那樣生機勃勃,可是物是人非啊!把悲哀和抗議融入到這種春天的調子中,使讀者在欣賞春天的美景時,又帶有一絲的哀愁。也許在哀愁的背后,埋藏的是這位叛逆女性的嚴重抗議。蕭紅善于通過文字來表現情緒,使小說的語言帶有飽滿的情感。如在《呼蘭河傳》尾聲里有幾段話: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了八十,祖父就死了。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在完全荒涼了。小黃瓜、大倭瓜,也許還是年年的種著,也許現在根本沒有了……這些文字很好地表現了一種生命體驗,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字里行間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祖父”多次出現,蘊含著蕭紅對祖父無限懷戀之情。列舉了后花園里的許多景物,表現了她對故鄉無限的思念,同時也能讓我們感受到她對人生的眷戀和渴望。

二、散文化

小說的基本文學手段是敘事,但蕭紅的小說常常是通過一些素描的方式來表達對生活場景的創設,通過對生命的深刻而又獨特的體悟來感染打動讀者。蕭紅小說的散文化傾向,無論是在其長篇成名作,還是短篇小說以及她的巔峰之作《呼蘭河傳》,都有極為明顯的體現。在《呼蘭河傳》中,以童稚少女般的心理寫了一個解事頗早的小女孩眼里的善與美,“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是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如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在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多么生動逼真,趣味橫生。就算你不是來自農村,但經過作者的一番論述,就如同在發生自己身邊。通俗易懂是作家的寫作標準,大到幾十歲,小到十來歲,讀她的文章就是那么朗朗上口。矛盾在為蕭紅作序時寫道:“有人會覺得《呼蘭河傳》不是一部小說”,“沒有貫穿全書的線索,故事和人物都零零碎碎,都是片段,不是整個的有機體。”正因為有了她小說的獨特之處,才使其小說有更長久的生命力。蕭紅小說的這種散文化的寫作筆法,使她的小說更具有抒情的色彩。有人說她是“一個富有詩人氣質的小說家和散文家。”讀她的小說,你一定不會感到疲勞,更不會把她的小說歸結為“小說”,甚至會把它當作散文來欣賞。因為在她的作品當中,你很難發現作為小說應有的那些,比如:情節等,更會誤認為是在讀一篇散文作品。文字是那么優美,又是那么富有親和力。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又是那么飽滿,借景抒情。她的小說語言也具有散文化的特點,她很少用修辭語很多的長句,比較喜歡用及其樸素的字句把事物描寫得生動形象。在她的筆下,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

三、結語

蕭紅,一個用自己的短暫的生命卻綻放出永恒的光輝的作家,一生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但卻從來沒有向命運屈服。她給中國文壇的天空留下了美麗而又耀眼的一瞬間,她的抒情性小說,開創了屬于自己“蕭紅體”,憑借其小說的獨特性,使成為眾多作家當中一顆亮麗的風景線,也使其小說流傳至今。

查看全文

池莉小說研究論文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一批“新寫實小說”的作家們,著力于重建世俗世界,注重對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進行原生態的再現和描摹,表現他們放逐理想、順應環境的生存狀態。他們的創作體現出鮮明的世俗化傾向。池莉,就是他們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她的小說創作是新寫實小說創作的標識,反映了九十年代精英文化的逐步失落,和文學精神的變異和分化。在具體文本中。體現了一種“現世關懷”的品質,主要表現為對市民生態凡俗人生的真切描摹,對愛情神話的消解。

一、人心似海。凡俗人生

1、市民生活的直觀描摹

池莉在作品中。采用了一種全新的、一反傳統作家由上而下的視角,以一種沉于世俗人生中蕓蕓眾生的眼光來閱世識人,通過對普通民眾生活的日常瑣細細節的直觀描摹和再現,完成了對普通平凡民眾的愛情、婚姻、家庭等生活狀態的原生態記錄,對現代人的生活苦相和窘態進行冷靜的剖析和揭示,體現出鮮明的“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傾向。

從她的“人生三部曲”《煩惱人生》、《不談愛情》、《太陽出世》到《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你以為你是誰》、《來來往往》、《生活秀》等小說。池莉以一種女性特有的敏銳觸覺,精細的筆法,描繪出一幅幅現時態武漢市民的生活圖景。

《煩惱人生》以一種近乎攝像的方式展現了漢口普通市民印家厚一天24小時繁瑣的生活流程,通過對他平淡世俗生活的鋪敘,展現了當代普通人生存意義上的種種煩惱和矛盾現狀。主人公印家厚從半夜驚醒開始,就開始面對著現實生活的種種紛亂和瑣碎:排隊、解手、洗漱、吃飯、帶孩子、擠車、上下班、班組評獎金、住房、為父親祝壽買禮物以及感情困惑等等。這短暫而漫長的一天。似乎又是他一生的濃縮和寫照。他總是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各種紛爭和瑣碎的小事中,疲于招架,卻不得不努力地接受和面對,這個“英俊年少。能歌善舞,性情寬厚”的人。無論體力上還是心靈上都重重地壓上了一層不堪重負的疲憊。生活容不得他有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社會給了他多重的角色定位,讓他有太多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力圖扮演好每種社會角色。負起應盡的責任,卻又總是顧此失彼,在兩難的困境中,努力面對著生活的困境與尷尬。用小說的話來說:“幾乎沒有一刻他不處在為難之中。”

查看全文

美國戰爭小說流變嬗變

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部歷史,一個歷史就會有一條演變的線索。人類的文學小說都是以歷史為背景,來刻畫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況的情感。美國文學家在面對自己國家以戰爭為主導的歷史條件下,充分展現了美國的歷史進程或者說是戰爭史。隨著美國戰爭的演變,美國戰爭小說也從自然主義逐漸向新歷史主義過渡。本文主要以美國戰爭小說的演變為線索,探討美國小說的歷史進程。美國建立的這幾百年來,經歷了不少戰爭。從建國前的獨立戰爭,到后來的南北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到后來成為世界霸主后的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等,美國幾乎時時刻刻經歷著戰爭。由此可見,如果說美國文學史是一部戰爭史,也不為過。戰爭是美國文學上一個永不淡卻的話題。美國戰爭小說中有不少佳作廣為流傳,在戰爭中成長的美國戰爭小說對各個政治風云、重大事件、權力關系十分敏感,呈現出不同的歷史階段。

一、美國戰爭小說的起源

美國建國時,歐洲的啟蒙運動已經完成。美國早期的文學思想家、貴族階層受到歐洲啟蒙運動主義思想的熏陶,倡導完全自由,寫作、生活多表現為浪漫主義形式。具有美國本土思想的是美國戰爭小說的鼻祖詹姆斯•庫珀,也是唯一一位。他的代表作《間諜》是美國第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開創了美國戰爭小說的歷史。本書以美國大陸戰爭為背景,運用浪漫主義寫作手法,展現了一位保守的英國軍官、一位渴望獨立的美國軍官和紐約貴族兩姐妹之間曲折、復雜的愛情故事。主人公們前一刻可能在同一個屋檐、同一個餐廳、同一個娛樂場所,毫不設防、幾乎絕對信任對方的相互交流、共享娛樂,但是下一刻可能是相對于兵戎相見的戰場上,為各自的國家,各自的國民奉獻自己。雖為美國國民,但是在文學創作方面,庫珀還是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用一種浪漫的手法模糊化敵人與友人之間的界限,不偏重于哪個國家會取得勝利。庫珀的這種不注重成敗、模糊化的創作方式對以后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美國戰爭小說的自然主義浪潮

南北戰爭后,美國戰爭小說得到了空前的發展。19世紀末,工業文明的進步,美國物質財富的劇增,美國社會財富分級,弱肉強食的殘酷現實為美國文學的發展提供了素材,美國文學創作由浪漫主義向自然主義發展。美國早期的自然主義作家是克萊恩,他通過戰爭小說的背景,再現了這個充滿殘酷和邪惡的現實。其代表作《紅色的英勇勛章》中,主人公亨利•費來明在面對南北戰爭的殘酷現實時復雜、矛盾的心態,就像紅軍長征時人民的反應一樣,亨利在軍隊路過自家門前時,毫無畏懼、激情滿懷地加入了軍隊。然而現實卻是,當他看到漫天的槍林彈雨時,亨利想到的只是“我會當逃兵嗎”。盡管在每次的戰役中亨利的表現不錯,但他時刻被這種無形的壓力所逼迫,因此即使他成了英勇的旗手,但未來對他來說仍然不很明朗。戰敗了的亨利闖入一片叢林,身處迷宮一樣的大自然的他還是想逃跑,卻逃不脫,就像現實的生活一樣。作者在文中表達了亨利自始至終都無法擺脫被大自然控制的命運。自然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馬爾科姆•布拉德、歐文•肖、諾曼•梅勒。他們都以南北戰爭為題材來描繪社會生活,其中廣為流傳的是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克萊恩的自然主義強調強大的自然外力對人類命運的決定作用,人們可以與大自然抗爭,但也只是徒勞。

三、迷惘的現代主義時期

查看全文

蘇童小說研究論文

關鍵詞:蘇童死亡敘事認知意義美學效果

摘要:本文試圖在當代西方哲學思潮的觀照下,對蘇童筆下人物的死亡形態進行歸類,從大量有別于傳統的非理性的死亡敘事中探討理性的認知價值和意義,從而闡釋死亡敘事給小說文本帶來的獨特美學效果。

縱觀蘇童小說,可以發現他在小說中使用死亡筆墨的頻率非常高。他小說中人物的死亡,大多在一種很偶然的情況下發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原因和意義。而且,他寫死亡也似乎并沒有先行的目的設定。這些都使他筆下的死亡敘事從小說文本中凸顯出來,呈現出有別于傳統死亡敘事的審美意蘊。

蘇童是作為先鋒派的一員而崛起于文壇上的。上世紀80年代西方現代、后現代各種文學觀念對當時的作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哲學思潮也大量涌入中國,叔本華、柏格森、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薩特、弗洛伊德等的哲學學說帶給先鋒作家看待社會、人生的一種全新的視角。筆者認為,蘇童小說中對人物死亡形態的展示,傳達給讀者的思考,以及呈現出來的獨特的審美意蘊,其實都是與當代西方哲學思潮暗合的。他對死亡的異質性言說,呈現出別樣的美學風格,帶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也給小說文本帶來了更大的意義闡釋空間。

一、死亡形態的展示

如果按照死亡主體的意愿參與與否來加以劃分的話,蘇童筆下大量的死亡敘事又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即自殺和莫名的禍事。蘇童小說中的人物選擇自殺,有些是因為做了錯事,迫于道德壓力,以死亡來求解脫。如《一無所獲》中的李蠻因推開女浴室的門,被人唾棄,跳河自殺;《舒家兄弟》中的少年涵麗和舒工偷嘗禁果,導致涵麗懷孕,兩人跳河自殺;《婦女生活》中的鄒杰欲對養女不軌被妻子發現,含愧臥軌自殺。也有的是自己對生活絕望,把死亡當作是擺脫煩俗人生的最好歸宿。《白沙》中雪萊選擇海葬結束生命;《我的棉花,我的家園》中的書來逃難,最后無處可逃,臥軌自殺;《另一種婦女生活》中簡少貞用無數繡花針扎破動脈血管而死;《平靜如水》的雷鳥屢次被女孩騙而臥軌自殺……

查看全文

評論古典武俠小說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伴隨武俠文化在社會上的流行,國內武俠小說研究曾出現一個短暫的熱潮,學界先后出版多部著作,專題論文也逐漸豐富起來。但限于以往研究積淀的不足,學界對武俠小說文體概念、歷史淵源的認識多存在模糊之處,武俠小說的學術研究往往文史不分(即將武俠小說的文學研究和中國游俠的歷史社會研究混同起來),文體混淆(即將有關武俠的小說、詩歌、散文筆記等不作區分的研究)。而在武俠小說的歷史演變這一問題上,由于學科方向的限制,已有研究也往往忽視唐前武俠小說。宋巍博士對上述問題深有感觸,這是其撰寫《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的主要動因。總結起來,該書在古典武俠小說作品文獻整理、武俠小說淵源、武俠小說史的體系構建上,都提出了系統獨到的見解,展現了武俠小說研究領域的新成就,如此也使該書具有了鮮明的特色。

一、文獻輯佚貴在扎實

武俠小說是中華類型小說的重要一種,它為讀者創造了一個俠氣縱橫、瑰奇靈異的武俠世界,歷來受到讀者青睞。應讀者需求,歷史上武俠小說代有佳作,異彩紛呈。遺憾的是,由于歷史上對小說的歧視和學界對武俠研究的偏見,武俠小說方面的作品文獻保存工作一直被忽視,作品散佚流失現象嚴重。為了彌補這種這種缺憾,學界作了大量的資料文獻的輯佚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國現代武俠小說鑒賞辭典》、《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中國武俠小說辭典》、《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觀》、《中國武俠小說大觀》等多部武俠小說文獻輯錄辭書,武俠小說文獻輯錄工作取得了空前成就。但限于體裁和編寫目標的影響,這些辭書大多將輯錄重點放在民國以后,對先秦至清的古典武俠小說用力甚少。在文獻整理方面,由于大多是辭書類工具書體裁,文獻多以音序編排,對文體類型、敘事主題、朝代時序等不太注意。有的辭書在資料整理上缺失現象比較嚴重,如寧宗一主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的《中國武俠小說鑒賞辭典》,在“作品編”的“唐前古代作品”中,僅僅收錄《三王墓》、《老人化猿》、《李寄》、《楊大眼》、《刺客列傳》、《游俠列傳》、《燕丹子》等七部作品,數量與實際相差很多不說,其中還收入《刺客列傳》、《游俠列傳》兩篇不是小說的史傳作品。[1]出于深入研究的需要,宋巍寫作《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時,非常重視對作品文獻和相關資料的輯佚。在第三章“魏晉南北朝武俠小說”中,宋巍統計了十五篇產生于這一時期的武俠小說作品,不但注意到了影響較大的《三王墓》、《李寄》等,還新發現了《熊渠子》、《周處》、《戴淵》等作品。對以往常常混淆的《三王墓》、《干將莫邪》也作了厘清性的文獻辨析。在以往唐代武俠小說研究中,對唐代武俠小說的作品數量統計往往是缺漏不全的。如1992年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武俠小說辭典》,收錄唐代武俠小說35篇。而漓江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武俠小說鑒賞大典》,收錄的唐代武俠小說僅有14篇。相較他書,《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搜檢唐代古籍,輯出具有完整情節、完整形象和完整主題的唐代武俠小說53篇,其中《陶峴》、《懶殘》等作品的收錄和研究都是之前武俠小說研究領域較少關注和涉及的。作為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興領域,武俠小說研究迫切需要在較深的層面迅速展開,如此方可正確認識研究對象,促進學科發展。也正因如此,本領域的早期學者作了大量篳路藍縷的開拓性工作,包括作品賞析、作家研究和框架構建。但限于掌握文獻不足,初期研究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片面文獻分析上的,有些結論尤其缺乏扎實的例證支撐。這個問題體現的最突出的就是對唐前武俠小說創作的習慣性忽略。因為文獻缺失,我們對先秦武俠文學的研究只能集中在《史記•游俠列傳》,因而缺乏對武俠傳統的文化影響的溯源審視。我們對魏晉南北朝武俠文學的研究重點,常常放在“顧名即可思義”的游俠詩上,既不區分詩與小說的文體差異,也不尋找后代武俠小說的魏晉祖源。因為對唐前武俠小說文獻的忽視,我們曾經錯誤得出唐代豪俠傳奇純為武俠小說的全新開創的結論,使得中國武俠小說這一民族獨有的小說類型陷入“失祖無源”的研究窘境。為了突破這種困境,宋巍在《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中,不但將“上古神話與武俠小說”、“秦漢文學與武俠小說”、“魏晉南北朝武俠小說”單列三章,探源溯流地為中國武俠小說的歷史承繼理清了淵源,而且將著述的重心放在前輩學者重視不足的文獻輯佚上[2]。他遍閱典籍,系統整理了中國武俠文化中與武俠小說相關的神話、史傳、謠諺、筆記,將散于各部的武俠研究文獻置于武俠小說發展史的宏大結構中,并以朝代先后排列,按與武俠小說發展的關系加以分析,最終使得中國武俠小說的古代部分文獻豐富而扎實,為未來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史論結合新見迭出

《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一方面在“史”的角度注意文獻的整理運用,另一方面,該書也十分注意從“論”的角度上,深入論述中國武俠小說歷史流變中值得注意的問題。對之前學者已有結論的問題,《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并不盲目地接受或反駁,而是在掌握扎實文獻證據的前提下重新審視,然后提出個人的見解。一言以蔽之,《史論》在理論研究角度的主要特色,一是注意新問題的發現和回答;二是重視老問題的審視和辨正。相對于其他題材的小說來說,武俠小說是小說研究中的新領域。隨著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應注意發現和闡述初期未涉及的新問題,以此促進研究走向深入。在這一方面,《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表現出明顯的“以問題帶創新”的特色。在以往的武俠小說研究中,歷史研究是取得成果較多的內容。其中包括了《中國武俠小說史略》、《中國武俠小說史》、《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分)等六部專著,相關論文百余篇,一些俠文化史著中也有涉及武俠小說發展史的內容,如《中國俠文化史》、《中國游俠史》、《中國俠客史》等。但以往的武俠小說歷史研究中,多數是就武俠小說文體確立后的歷史研究加以論述,缺乏武俠小說歷史發展脈絡的探本溯源的考察。針對這一問題,宋巍大膽提出“前武俠小說時代”的研究觀點,即成熟的武俠小說作品在怎樣的文化環境內生成?小說以外的文學發展怎樣影響了武俠小說的發展演變?通過分析先秦至唐前的俠文學,《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探討了神話與武俠小說、諸子與武俠小說、史傳與武俠小說、筆記與武俠小說的相互關系和彼此作用的具體過程。此外,《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還在具體研究中始終貫徹著問題意識,如第一章“上古神話與武俠小說”中,作者先后提出了“什么充當了武俠文化交流中的意識媒介”和“武俠小說為什么會出現敘事學上的‘無祖’形象”等問題。在提出一系列類似問題的過程中,《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重新設計了武俠小說研究的問題域,表現出試圖為中國武俠小說歷史研究尋找更符合歷史演變真相的努力。正如伽達默爾所說:“柏拉圖關于蘇格拉底的描述提供給我們的最大啟發之一就是,提出問題比回答問題還要困難——這與通常的看法完全相反。”[3]《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提出武俠小說淵源問題的意義正在于此。在《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一書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不但重視發現新問題,而且也格外注意對已有問題的再解答。如在唐代小說中的俠客形象作類型研究方面,前輩學者已有很多論述,如李劍國先生以為可分“蜀婦人型”等八個類型等。[4]但以往的研究,多是站在唐傳奇的研究角度得出的結論,缺乏在系統的武俠小說研究語境中的考察。宋巍在肯定前輩學者提出的“道俠”、“女俠”說法的同時,進一步提出唐代俠客典型還存在“盜俠”和“隱俠”。這是對唐代豪俠傳奇人物形象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像這樣的修正和深掘,在《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中是處處可見的,如對唐代武俠小說內容描寫和敘事結構的闡述、武俠小說史視野中的《水滸傳》研究、明清時期短篇武俠小說成就的總結等問題,都可見出作者在深入研究后的細節上的理論推進。錢穆先生曾說:“大凡一家學術的地位和價值,全恃其在當時學術界上,能不能提出幾許有力量的問題,或者與以解答。自然,在一時代學術創始的時候,那是學者的貢獻,全在能提出問題;而在一時代學術到結束的時候,那時的學者的責任,全在把舊傳的問題與以解答。[5]”《中國古典武俠小說史論》始終秉持貫徹對于新問題的提出和舊問題的解答,這樣的研究理路也是該書頗多創見的重要原因。

三、探源溯流體系完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