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教學反思范文

時間:2023-11-27 17:56: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說教學反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說教學反思

篇1

1、應避免的誤區一:把文學與生活的關系割裂開來

語文就是生活。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講的一句話,但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一個最嚴重的問題:語文是語文,生活是生活,二者井水不犯河水。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而生活就是交流:文學則是生活真實的反映。這就是語文和生活的關系。

小說是寫人的,寫人的命運遭際,寫人的心理和情感,寫人的生存狀態和心靈世界,這個人當然是生活在一定的時代和社會條件下,他們有著各自的經歷、情感、性格和命運,他們并不是跟今天的我們和今天的生活毫無關系。小說以對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們應該怎樣生活,這就是小說的價值,也是小說教學的真正目的所在。

2、應避免的誤區二:過分強調自主學習和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忽視、削弱教師的引領作用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薄胺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尊重和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內容,這是適應了時代的發展,體現了對教育規律的尊重,更是我們對傳統語文教學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選擇。但是,倡導自主學習并不能削弱和替代教師的引領作用。我們有的教師為了體現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在教學中,從教學目標的設計到教學各環節的實施、評價都由學生來操作。這種做法看似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上因為教師引領作用的不到位,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受到了他們自身水平的限制,致使他們的認知水平仍在原有的層次上徘徊。

3、應避免的誤區三:把學生對作品主題的理解導向僵化

文學文本的主題,是指文學文本通過其形象或語言體系顯示出來的主要意旨,它既體現了中心思想,也是作者創作意圖的體現,因此,作為文本意義解讀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主題詮釋,成維的個性差異,忽略了作品所蘊含的豐富內蘊!上述兩種做法必然會導致學生在解讀文本時創新思維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補。而一旦學生對文本主題的理解與參考書偏離時,常常不能正確地加以評價、肯定和激勵,這樣做的結果往往使學生在自己思維的成果得不到教師的贊賞之后產生思維上的惰性,滿足于教師依靠參考書對文本主題分析的理解,從而極大地扼制學生的創新思維。

4、應避免的誤區四:過分依賴多媒體

運用多媒體教學,在直觀化、形象化方面絕非傳統教學手段所能比。它所營為中學生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個至為重要的環節。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的能力,使學生對課文內容達到本質性的理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思維的健全;另一方面,還可以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認識水準和精神境界。正是基于上述認識,不少語文教師在“主題詮釋”上投放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往往將參考書對作品主題的闡析奉為準繩,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對主題理解程度的唯一尺度;另有一部分教師,在分析作品的主題時,雖然能堅持“啟發誘導”,卻始終是在想方設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參考書對作品主題分析預設中,從而表現為一種認識尺度的過分的求同取向,漠視了學生閱讀思造的由形象、色彩、聲音等構成的綜合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倍感真切,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不少教師喜歡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然而,大量教學實踐表明,音像手段運用于語文課堂,如果控制不當就會成為干擾因素。

篇2

小說的三要素是:環境描寫、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所以小說的閱讀教學常常是先分析環境,再梳理故事情節,然后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歸納主題思想,我們可以把這種教學模式稱為平行模式。這種模式層次分明、面面俱到,但存在如下弊?。?/p>

1、小說中的環境、故事、人物本來是難以分割的,它們共同營造一種氛圍、塑造一個世界、表達一種意蘊,如果人為分裂開來,便顯得支離破碎,不能讓人得到整體的審美效果。

2、平行模式對傳統的小說形式是易于分析的,但對現代派小說便顯得力不從心了,小說環境大多是一種象征符號,情節淡化,甚至人物形象也是模糊的,整個小說是一種隱喻,如果從三個要素來分析研究的話便無從著手了。

3、從三個要素的角度來欣賞小說易拘泥于文本,不易從文本中走出來,這違背文學作品對人心靈進行影響熏陶的功效。

為了避免平行模式的弊病,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打破這種常規,對小說的閱讀教學做了如下探索:

小說是社會、人生的再現或表現,閱讀者在欣賞過程中要進行二度創作,用形象思維透過文字符號還原真實的世界和人生,并據此審美、理性地認識社會人生的本質,最終在人格上得以重建、在人性上得以重塑,閱讀者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能動的創造者。所以小說的閱讀教學可采用如下三個循序漸進的步驟:一、娛情過程;二、審美過程;三、重建人格、重塑人性過程。我們把這種教學過程稱為漸進模式,接下來筆者結合實例具體闡述。

一、娛情過程

文學作品不像音樂作品給人聽覺上的愉悅,更不像影視作品給人視聽雙重愉悅。它依靠想象把文字還原成形象、場面,并給人的復雜的情感沖擊。小說閱讀的第一步就是要引導學生在還原過程中娛情,在情感共鳴中引發我們的歡悅愉快、哀傷悲愁、同情悲憫、憎惡憤怒、滑稽發笑、省悟反思、可悲可憐、喜怒參半、欲哭還笑、欲說還休的復雜感情。如:在閱讀《邊城》時,首先應捕捉澄凈、優美的環境中翠翠平靜而微瀾的心靈,為她難以言說的少女情懷而感傷;讀《裝在套子里的人》時,首先應捕捉別里科夫滑稽怪誕的言行和思想,體會作品詼諧幽默的風格,在譏笑、嘲笑中思考小說的內涵;讀《祝福》時,首先應了解祥林嫂的人生軌跡,明白她大不幸的人生中的幸與不幸,在我們同情憐憫時看社會看人生。

人類社會的情感是相通的,在欣賞小說時,只有引導學生動心動情,才能準確深入地把握作品的內涵,在切身的感受中經驗異己的人生和世界。

二、審美過程

小說用語言展現出美的不同形態:雄險奇或秀幽靜的自然美,真善美或假丑惡的社會美,讓人感受到優美的、崇高的、喜劇的、悲劇的美,在心靈的震撼中喚起對美好的探索,或是對反人性、反文明現象的否定。施教者在學生對文本有了感性的認識后,引導其從審美的角度欣賞小說呈現出的自然美、人性美,進行理性的把握,領悟小說傳達的主旨。如:《老人與?!分械暮<仁呛棋~緲的自然景觀,又是證明、考驗人類主觀意志的象征符號,在海的強大與人的弱小的對比中產生了壯美之感受;《巴黎圣母院》中奇丑無比的卡西莫多有美好、善良、炙熱的心,他對愛情做出的奉獻消解了他外在的丑陋,這是對人類真善美最偉大的歌頌;《歐也妮?葛朗臺》中主人公滑稽夸張的言行、極端吝嗇的性格、無人情人性的思想以及小說幽默詼諧的表達讓閱讀者在輕蔑嘲笑中不僅感受到喜劇的審美愉悅,還引發冷峻的反思、嚴肅的批判。

小說是對現實世界集中的或正面或反面或怪誕的反映,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對美的形態、美的范疇的領悟,才能進行理性地分析和思考文本所反映的世態人生,并用以觀照、審視甚至改造現實人生。

三、重建人格、重塑人性過程。

文學作品不會直接教人們怎樣生活、怎樣成為人,但使人們在娛情審美中感悟崇高與卑劣、偉大與渺小、高尚與低賤、善良與丑惡、民主與專制、寬容與狹隘、坦蕩與猥瑣……讀者在喜悅與悲痛、認同與否定中提升自己的認識,從而潛移默化地重建自己的人格,從內心趨向于對真善美的追求。小說教學的終極目標便是引導學生從小說世界中走出來,審視、反思自我和社會,在否定之否定后形成新的人生觀、世界觀,進而成為“人”。如:在閱讀《西游記》后,應當理解孫行者是勇于反抗者的幻化,他上天入地、與妖魔鬼怪作斗爭,他睥睨整個專制統治秩序、與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和現象作孤獨的斗爭,這些內容啟悟我們應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自由,去贏得人之為人尊嚴;讀《變形記》后讓我們對社會和文明的進步導致對人性的背離和異化、人情的喪失和疏離的深層悲哀,從而呼喚人類對情感和理性的反思、追求;讀《變色龍》后,我們在對奧楚蔑洛夫們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憎惡中拋卻對“權”的迷信和崇拜,以及對人類社會中對質“權”的淡化、消解,啟悟我們應有一顆高貴的心。

篇3

(多媒體展示關于戰爭的圖片)

從以上圖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戰爭是殘酷的,戰爭不僅有害于人民,同樣,也有害于戰爭的發動者及其追隨者。德國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爾的短篇小說《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過一個參戰的法西斯傷兵的悲慘遭遇讓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本相。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篇小說。

二、展示目標

1.明確小說的三要素,鑒賞細節描寫,把握主旨。

2.引發我們對戰爭的思考,激發珍愛和平的熱情。

三、整體感知

人物:“我”(一名中學生,一名受傷的德國士兵)

環境:戰地醫院,盟軍攻入德國,火光沖天,炮聲不絕。

情節:“我”受傷被送到戰地醫院后始終想知道自己到底受的什么傷,究竟在什么地方。

四、研習文本

1.研習文本,找出學校和“我”的變化。(方法:獨立、快速閱讀文本,并用紅筆在文中勾畫)

2.分析學校和“我”的變化說明了什么。(方法:在學習小組組長帶領下,內部交流。然后組內推舉一位小組發言人表達本小組見解)

學生研討展示:

1.學校的變化

(1)名字

托馬斯中學——阿道夫·希特勒中學

(2)性質

傳播人類文明的美術學校成了充滿血腥的傷兵醫院(第44頁第14段),可以看到戰爭對文明的摧殘。

(3)布置

①多了陣亡將士紀念碑(第45頁第36段)

同種格式批量生產,隨便都可以領到的陣亡將士紀念碑失去了它應有的存在的意義,它并不能使死者不會被忘卻;“并無特色”“毫不引人注目”,生者也并不可能不忘卻他們。它們的存在只能表明生命的毫無價值,犧牲的毫無意義。主人公漠然語氣之中隱含著對于戰爭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批判。

②少了十字架(第49頁第46段)

依舊清晰的十字印痕就是對法西斯剝奪和平制造戰爭罪惡的明證,這一處細節描寫極具諷刺性。

小結:反復描寫學校的環境,通過細節暗示了傳播人類文明的美術學校成了充滿血腥的傷兵醫院,學校里到處都是軍國主義教育的痕跡,揭示了法西斯窮兵黷武的本質和戰爭對文明的摧毀。

2.“我”的變化

(1)身體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我”由一個美術班的學生成了一個四肢三殘的傷兵(第50頁第52段),“我”失聲呼叫恰是極度痛苦的外現。炸彈炸毀的不僅是“我”的身體,更是“我”的未來、“我”的青春、“我”的夢想。

(2)心理

(心理細節描寫如第47頁第35段)小說中的“我”雖然因傷回到臨時的戰地醫院接受手術,但并未表現出對戰爭的憎惡,相反,在轟鳴的炮聲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隊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鐫刻在陣亡戰士紀念碑上,認為自己是為國捐軀,青史留名。昔日所受的軍國主義教育(細節描寫第45頁第16段“多哥萬歲”、第50頁第49、50段“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手跡)讓我盲目走上戰場,“我”被異化為戰爭狂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軍國主義教育扭曲了“我”的人性,吞噬了“我”的靈魂。

(3)生活

從一個在學校過著平靜正常生活的學生到一個盲目參戰受到重創歸來的士兵,“我”的生活發生了巨變。結尾“我”對牛奶的呼喚(第50頁第53段),通過這個細節描寫可以看出“我”既認出了比爾格勒,也已經覺悟了,悲慘的現實讓我懷念往日和平的生活。

小結:“我”是納粹德國時期青少年的一個代表,深受軍國主義思想的毒害,“我”對于侵略戰爭缺乏認識,“我”糊里糊涂上了戰場,又糊里糊涂地受了重傷回來,“我”不知道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價值,只是那句話讓“我”去的,“我”被狠狠地欺騙了,充當了戰爭的炮灰。

希特勒曾說:“全世界在這代青年面前都要駭得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強烈主動性、主人氣概、不膽怯、殘忍的青年,在他們身上既不允許有軟弱,也不允許有溫和。我要從他們的目光里看到驕傲的神色和野獸般的狂野……”

(多媒體展示德國的納粹教育和日本軍國教育的資料和圖片)

五、拓展延伸

1.思考戰爭(多媒體展示資料)

在中,中國軍民傷亡人數總計高達3500萬;各種損失折合當時美元計算數額高達1000億以上。

二戰各國死亡人數約5265萬,其中軍隊1473萬。

一戰累計死亡847萬人,傷殘2120萬人。

據外國學者統計,在1964年以前的5164年里,世界上共發生戰爭14513次,使36.4億人喪生,損失的財富如果折合成黃金,可以鋪成一條寬150公里,厚10米,環繞地球一周的金質腰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37年里,世界接連爆發了470余起局部戰爭,至少有1000萬人死于兵火,在全世界范圍內,沒有戰爭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過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教師補充)二戰期間一位失去了兒子的母親為她戰死的兒子寫下了這樣一句墓志銘:“你走了,國家失去的僅僅是一個士兵,但是我失去的卻是整個世界?!?/p>

2.祈禱和平

今天,現在,槍聲還在不斷從世界的不同角落傳來。讓我們拿起筆,寫下我們對和平的祈禱。(學生充分展示后,教師誦讀自己的祈禱創設情境,請同學們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為世界上戰火紛飛的地區祈禱

不讓制造戰爭的罪惡肆虐霸道

為世界上刀光劍影的戰場祈禱

不讓無辜的人民鮮血染紅波濤

為世界上硝煙彌漫的城市祈禱

不讓宏偉的樓宇頃刻被炸傾倒

為全人類永久的和平虔誠祈禱

讓和平鴿代替導彈在藍天舞蹈

六、收束全文

同學們,請讓我們銘記“戰爭同毀滅,和平共繁榮”,一起拯救世界?。ǘ嗝襟w播放邁克爾的《拯救世界》)

七、作業布置

比較閱讀《一個的遭遇(節選)》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學反思

——從“變”中看主旨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內視角敘事的典范作品。內視角又稱“限知視角”。指作者不出面,讓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充當事件、生活場景以及故事情節的目擊者和敘述者。它的最大特色是敘述者就等于人物,敘述者和人物知道的同樣多。小說以“我”的內心獨白展開情節,讓我們一睹內視角敘事的美學魅力。而且,我們平時讀到的反戰作品一般是從正義陣營方面寫的,而本課卻是從敵對陣營的一個可憐的學生戰士的角度來揭示戰爭的罪惡的。這都會給我們的閱讀帶來一定的難度。難以按照小說三要素一一分析,課堂時間又十分有限,所以,我將主要教學目標定位在閱讀和理解這兩個方面。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主要技能和素養之一,理解是閱讀的深化,是達成三維目標的手段。為了能讓學生更加親近文本充分閱讀,于是我設計了分析探討“我”和學校的變化、變化說明了什么(主旨)這一問題。讓學生通過關注小說的細節描寫,更好地認識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的作用,進而挖掘小說的主題,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地鑒賞這篇小說。同時我們還要縱深思考:如何避免戰爭?如何關心時事、關心世界和平發展?因而設計了“祈禱和平”這一環節。這樣的教學設計,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全面認真閱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從中體會小說閱讀必須注意的幾個關鍵問題,諸如小說的題目、小說的要素、小說的人物、小說的情節、小說的環境、小說的主題、小說的語言、小說的表達等,從而掌握閱讀小說的一些方法。實際教學中,我覺得這個目標定位和教學設計是比較正確的,有利于學生的閱讀和理解,有利于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感覺兩個教學目標完成較好。一個“變”字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很好地帶動了對全文的解讀。通過認真研讀文本,學生透過“變”的現象看到了本質,深刻認識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不僅僅是流血、犧牲、財富損失,更是對人類文明的摧殘和心靈的戕害。學生能夠把現實中的我(自己)和小說中的“我”、三個月前的“我”和三個月后的“我”進行比較,通過文中的細節描寫看到戰爭對“我”的雙重摧殘和“我”的悲劇性以及對戰爭的控訴。并且,還能將一般學校與小說中的“學?!?、三個月前的“學校”與三個月后的“學校”進行比較,真正理解了小說反復描寫環境的作用。更為可貴的是,通過閱讀交流,學生思考得很深入,有許多發現是我沒想到的。比如,在探究學校的變化時,學生甚至想到學校氛圍的變化,“以前是溫馨平靜的,而現在卻因為戰爭變得不文明甚至有了邪惡的感覺”,這是學生認真閱讀思考的結果。再如,學生從學校多了紀念碑中,能夠準確形象地使用“廉價”一詞,看到犧牲生命的毫無意義和作者對戰爭的批判。在分析“我”的變化時,學生想得更多,“我”的身體、“我”的生活、“我”的心靈,可謂面面俱到。而且,學生以他們的智慧和精彩深深感染了我。另外,我制作的課件也能很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開頭的幾組圖片創設了情景,渲染了氛圍,效果不錯。中間插入的德國納粹主義教育和日本的軍國主義教育的圖片深深地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深化了學生對戰爭的認識。結尾的《拯救世界》掀起了,又很切合“祈禱和平”這一主題,學生學得非常投入。整個課堂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課堂氛圍不錯。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整個課堂的讀書聲少了點。雖然這篇小說篇幅比較長,但也應該再讓學生充分閱讀。還有,在設計寫作訓練“寫下你對和平的祈禱”這一環節時,時間不夠充裕,留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太少,應該讓寫作這個環節處理得再到位一些。應該讓學生展示才華勝過一切教學預設,真正讓學生做主。以上不足,都是我今后教學工作中應努力解決的。除了反思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對小說教學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思考了今后小說教學的策略。

一是啟悟策略。促進學生深刻體驗情感、感受形象、領悟內涵,我們必須選擇恰當的切入點入手,啟發學生設身處地地進行體驗;啟發感悟時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和內心體驗,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篇4

不同的體裁,教師在教學時候,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說明文和議論文等文體,下面,筆者選取詩歌、散文、小說三種不同體裁對文本中的“留白”進行具體分析。

一、挖掘詩歌文本中的“留白”

“詩歌是一種以凝練的語言抒感的文學文類。意象是詩歌的基本元素。詩歌的意象是外在事物形象與詩人內在情意的交融。”詩歌是抒感的,是用精煉語言展示給我們的是一種虛無的境界,而這種境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把玩、不斷的去吟誦、不斷的去思考?!傲舭住边\用在教學中,就是讓我們發現文學作品中的有意無意留下的“白”,用自己的經驗和想象,不斷去融入文字,讓文學作品和自己形成共鳴。

“一首詩刪去一個詩句,一個單詞,一個字母,一個書寫符號,它就活不成了?!眱炐愕脑姼璩3J值暮詈颓?,詩人往往故意不去寫“滿”,留下弦外之音,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從整體上來把握詩歌,引導學生發現詩歌中的“斷裂”和“跳躍”,結合上下文去理解、補充和豐富,激發學生挖掘詩歌的意蘊,拓展詩歌的意境,品味詩歌的意趣。如九年級語文的《沁園春?雪》,在聽課中,有位老師就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留白”。首先,他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接著,讓學生在對課文字詞熟悉的基礎上,再次讀,讀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師讓學生說說讀完這首詞的感受,可以帶著自己的理解上臺表演。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自己的感受,有的感覺這首詩是豪邁的;有的感覺是奇美的;有的感覺是胸懷天下的;有的感覺是評古論今的……教師一邊聽一邊給學生適當的評價。在學生全部回答后,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了一段吳祖光(劇作家)評論《沁園春?雪》:“風調獨特,文情并茂,而氣魄之大乃不可及。”作了總結。接著,教師更加深入的引導學生去感受這篇文章,他展示出一段寫作背景資料――在準備展開之前,作者為了考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大雪覆蓋的塬上,面對著大好河山,感慨萬千,提筆大作,寫下這首詩流傳千古之詞。

隨后,教師讓學生結合課后練習題一,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對詞(一部分或者全部)進行描繪或者分析。教師擔心學生不是很理解,給學生做了一個示范“在陜北,一天,為準備展開全軍抗日了解地形地貌,艱難的登上海拔千米、白雪皚皚的塬上,而當他登上頂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雄偉而奇美的雪景,天地茫茫,純然一色?!睂W生們根據老師的引導,結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識,挖掘文本,展開想象,拓寬詩歌意境。有的學生用自己的想象描繪整首詞,有的學生對其中一處進行合理的挖掘。比如有一位同學就對文章最后一句話展開自己的想象:“千百年來有多少的風云人物,可是他們,都只是華麗的過去,如今,這個雄偉壯麗的大好江山會是誰的――一定只會是我的?!边€有一位學生回答的更是精彩,他大膽的對這首詞上闋進行了分析:“千年前,柳宗元看著漫天大雪寫下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鞘且环N內心的苦惱和憤懣,是一種卓爾不群、孤芳自賞的美。而的這首詩中同樣寫雪,但卻展示出一種熱愛大好河山,以天下為己任的磅礴而激昂的氣概?!?/p>

詩歌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去挖掘課本中的“留白”,尊重學生的感性體驗,讓學生自己多讀,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識,挖掘詩歌本身隱含的意蘊,去收獲更多的審美體驗。

二、挖掘散文文本中的“留白”

中國古代所說的“散文”,是與韻文相對的。凡不是駢文、不是韻文都稱為“散文”。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散文”特指“現代散文”。散文雖然樣式繁多,文體各異,但是它的共性就是“散”?!霸谒形捏w中,散文是最為自在悠閑的?!鄙⑽氖菉A雜在小說和詩歌間過渡性文體,它不像詩歌,往往只有片刻的情緒波動,散文往往反映的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空間中的情緒思考。作者寫散文,就是要表達他眼中的景,眼中的物,抒發對人生的所思、所感。初中語文課本的散文大多來自大家之手,這些文章都是展現“我”的所見所聞,通過環境渲染和人物刻畫等等方面,塑造出最真實的情感、最獨特的個性。上海師范大學王榮生教授提出散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分享作者獨特的人生經驗,體味作者精準的語言表達。這些獨特的人生經驗、作者對人生的所思、所感就是散文中的留白,優秀的散文中充滿“留白”,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想象能力,才能和作者形成共鳴。

如:七年級老舍《濟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筆下,作品充滿了神韻。無論是山、水、陽光還是白雪都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作者一開始并沒有用優美的文字展現出濟南冬天是什么樣的,而是通過三個地區和濟南的對比,讓讀者在閱讀中細細的梳理,品味出濟南冬天的特點。隨后勾勒出一幅陽光照山、薄雪蓋山、水中藻綠的水天相融的美景。作者在文章中沒有說愛濟南冬天,但是從開頭對比中作者得出的“寶地”一詞,讀者便可以清晰明白作者那種情真意切的喜愛。在文章中,作者花了大筆墨創設意境、妙用修辭技巧,展現出溫暖、秀麗、清透的濟南。但那種濃濃的贊美情感,一直貫穿全文,并前后呼應,給人帶來無窮的回味。

因此可見,教師在講授現代散文時,需要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中挖掘“留白”,通過朗讀、品味,慢慢地去琢磨,細細地去思考,感受作者的心靈,讀懂作者的心聲。

三、挖掘小說文本中的“留白”

小說所講述的內容不可以全盤相信,它具有虛構的特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第四學段(7~9年級)“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由此可見,在初中階段,小說教學被單獨提出,學生需要掌握小說這種文學樣式的概念和特點。小說是一中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敘述和環境描寫,形象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形式。它是語言的藝術、形象的藝術,更是創造的藝術。小說通過“細致的人物刻畫、完整的故事情節、背景或環境的具體描繪”,讓我們從故事中了解社會,反思自我,體會真諦。小說教學實質上也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文本中,可以充分地把握住人物的特性,通過人物、情節、環境以及時代背景等資料,深入挖掘小說,真正讀懂小說,理解作者的初衷,明白小說的主題。在小說教學中,教師恰當地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可以幫助學生把握人物特性、深刻理解主題、加深對作品感受,培養學生深入挖掘和思考文本的能力。

小說中常會出現省略的部分,如:人教版九年級魯迅《故鄉》,作者在描繪閏土的形象時,就多次采用了省略號。小時候,閏土和“我”說話起來總是滔滔不絕,想到什么都會去說,因此,作者在文章就采用省略號代替那些說也說不完的兒時哥們之間的話語。當讀者讀到這兒的時候,可以感覺到淳樸的童真,少年時的閏土不懂得等級之分,他生活無拘無束,充滿了童趣。而中年的閏土,作者在刻畫時候,也多次采用了省略號,這兒卻不再是那種滔滔不絕、無憂無慮的說話。而是呈現出一種飽受生活苦難,深受封建思想迫害下吞吞吐吐、生疏不自然的悲哀。

小說教學,就是需要教師深入了解文本,引導學生挖掘文本中的“留白”,發揮合理的想象,對小說的人物形象有深刻的理解,并一步步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形象中感受作者的寫作目的,對小說的主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四、詩歌、散文、小說文本中“留白”的共性與差異

詩歌、散文、小說都屬于文學樣式的中的一員。所以,它們在文本“留白”上存在著一些共性。眾所周知,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往往出現一些作者故意留下的“模糊表達”,比如在某些內容上,作者就是有意或無意的漏掉,不去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那些文本的“留白”,反而常常是文章最美妙的地方,讓讀者越讀越感到神奇,帶來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閱讀文本,正是一個打開想象,充實意向的過程。文學作品中那些蘊含在文字背后的無窮內容和情感,正是作品的精髓所在。美國教育家哈?曼說:“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求知欲望的教學,正如捶打著一塊冰冷的生鐵?!币虼?,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讀通文本,還要引領學生讀透文本,這就需要教師正確的去引導學生發現、挖掘文本中的“留白”,讓學生從這些“白”處激發想象、打開思維,和文本之間架起一座互通心靈的橋。

篇5

關鍵詞:試題;學情;對策

高三一年,如何提升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困惑,讓教師彷徨。然而在有限的復習時間里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學生考取一個理想的語文成績,是每位高三語文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高考語文試題,考查內容繁多,或語言應用,或現代文閱讀,或古詩文閱讀,或寫作、提升往往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不能立竿見影,這無疑增加了學生語文能力提升的壓力。通過對各個板塊歷年來得分率的了解和學生學情的分析,發現現代文文學類文本的閱讀是各個區塊中學生頗為迷茫的,而它往往又是高考中區分語文成績高低的關鍵領域。鑒于此,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試從試題和學情兩個維度對浙江高考語文現代文文學類文本作細致分析,進而對2013屆復習備考提出自己的建議。

一、試題分析

(一)試題再現

(三)點滴感悟

1.浙江卷現代文文學類文本的考查范圍基本明確,或散文或小說。這樣的考查要求基本合乎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蘇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現代文文學類文本教學主要以散文為主要教學方向,代表作品如,《我與地壇》《故都的秋》《想北平》等,小說教學主要體現于外國小說欣賞的選修教學中,經典篇目有《丹柯》《娜塔莎》等。正是這樣的教學實踐,使學生對散文、小說的文體特征比較明晰,對這兩類文學體裁的閱讀圖式有初步感知。

2.近四年的浙江高考現代文文學類文本考查,小說、散文呈交替態勢,散文選取了國內作家的作品,小說選錄的是外國作家的代表作。如此規律是否會在2013屆浙江高考語文中繼續沿襲不得而知,但復習先小說后研習散文,且重心略向小說傾斜,應該是一個可供參考的復習方案。

3.四年考查,穩定因素眾多,表象如分值、題量、字數等。深象如主題、難度:四年高考都選擇有深厚文化韻味,有豐富情感內涵,注重思想啟迪作用,側重對人生的思考、感悟和體驗,并貼近社會生活,具有時代氣息的人文性作品,人文性是一個重要指標;四年選材難度總體都屬不大,具體表現在小說情節不復雜,散文脈絡基本清晰,文化上沒有太多隔閡。

4.題型全面而典型。所謂的全面是指題型基本覆蓋了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要求,在此將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相應要求呈現如表,以供參考。典型表現在基本題型反復考查,或結構的分析,或作品主題的概括,或重要表現手法的鑒賞;代表題型充分體現體裁的基本特征,如小說特別關注人物形象分析,景物描寫鑒賞,散文尤其關注重要語句豐富含意的體會,精彩語言表現力的品味。

二、學情把控

試題的分析使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的考查方向感更強,學情的準確把控可使閱讀備考走向精細化、科學化。根據自身教學實際,特命制調查問卷,以期管中窺豹,有的放矢。

關于高三學生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及答題現狀的問卷調查

各位高三同學:

您好!感謝您百忙之中填寫這份問卷?,F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是語文高考閱讀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通過近幾年高考閱卷統計,這一板塊相對于其他題類存在著得分率不高,提升難度較大的問題。鑒于此,特命制此問卷,旨在了解閱讀現狀,明了答題情況,從而為現代文文學類文本的有效復習作積極準備。這份問卷采用選擇題的形式,請把您認為符合要求的選項字母寫在該題后的括號內。

對于自己的閱讀興趣,你是如何評價的?( )

A.閱讀興趣濃厚而強烈

B.閱讀興趣不濃亦不淡

C.毫無閱讀興趣

1.在正常范圍內,你前后兩次閱讀的間隔大概有多久?

( )

A.一天以內 B.兩三天左右

C.大約四五天 D.一周甚至更長

2.當你進入閱讀狀態,平均每次的閱讀時間是多少?( )

A.10分鐘以內 B.10~30分鐘

C.30~60分鐘 D.一小時以上

3.平日你閱讀的興趣點主要集中在哪些領域?(可多選)

( )

A.小說 B.詩歌 C.散文

D.戲劇 E.政治 F.軍事 G.其他

4.對于哪些方面的閱讀材料,你比較抵觸?(可多選)( )

A.科學技術 B.政治生活

C.藝術美學 D.社會經濟 E.其他領域

5.對于不感興趣產生抵觸情緒的課外文本,你的基本態度是什么?( )

A.立即跳過,不再回頭 B.粗粗一看,了解大概

C.沉下心來,力求讀懂

6.平日閱讀課外材料,你一般采用怎樣的閱讀方式?( )

A.快速略讀 B.精研細讀

C.根據文本不同,進行粗讀和精讀交叉閱讀

7.你覺得你的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的理解能力如何?

( )

A.班級中偏上 B.班級中等

C.處于下層,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較弱

8.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高考滿分基本為20分,請問您的理想得分是多少?( )

A.10~12分 B.12~14分

C.15~17分 D.18~20分

9.現代文文學類文本的解題,你有心理障礙嗎?( )

A.無 B.偶爾會有

C.經常會有

10.對于閱讀造成的理解障礙,你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

A.詞語生僻 B.主旨深奧

C.思路模糊 D.作家陌生

11.對于目前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狀態,你是如何自我評價的?

( )

A.覺得蠻好,平均分之上

B.馬馬虎虎,平均分左右

C.糟糕,好久沒拿到平均分了

12.身為高三學子,你對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考什么,清楚嗎?( )

A.完全清楚 B.基本清楚

C.模糊 D.全然不知

13.你覺得現代文文學類文本解題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 )

A.理解不當 B.審題不清

C.表達不明 D.方法不懂

14.針對自己的答題現狀,你知道如何去調整和改善嗎?

( )

A.知道,明白 B.基本了解

C.糊里糊涂,看運氣

15.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你掌握其內在的答題模式嗎?

( )

A.完全掌握 B.基本掌握

C.一知半解 D.模糊不清

16.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下列哪些意識你會關注并落實?(可多選)( )

A.審題意識 B.原文意識 C.主題意識

D分析意識. E.分點意識 F.表達意識

G.反思意識

17.你會在課外自行訓練現代文文學類文本嗎?( )

A.經常會 B.偶爾會 C.基本不會

18.課外訓練中,你訓練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

A.隨選文本,粗略閱讀,校對答案

B.精選文本,精細閱讀,答案校對

C.精選文本,精細閱讀,答案反思

借助調查問卷,掌握了學生在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的重要信息,通過提煉從閱讀和答題兩個方面作簡要總結:

(一)閱讀

1.閱讀習慣遭受嚴重沖擊。在高三這樣緊張而繁忙的一年中,高三學子閱讀興趣日趨減弱;即使擁有難得的閱讀沖動,也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實,因為相對于其他學科的實用性,閱讀實效不明;學生在家長、班主任、自我體驗的交織下,不斷地將閱讀地位降低,閱讀周期延長,更有甚者,基本不閱讀,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是閱讀語感急劇下降,閱讀速度明顯降低,從而間接影響應試心理的惡化。

2.閱讀視角過于狹窄。絕大部分學生閱讀范圍過小,僅僅停留在自己感興趣的或自己比較熟悉的文學類文本中,有著“一見鐘情”“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的傾向:如愛好小說的同學,對散文不屑一顧;熱愛散文的同學,對小說嗤之以鼻;更有甚者,愛好中國小說的就拒絕欣賞外國小說。

3.閱讀方式太過單一。學生的閱讀方式幾乎是“清一色”的粗讀或速讀。精讀,作為能有效提升閱讀能力,提高語文鑒賞水平的重要方式,被大多數學生舍棄??觳褪降拇肿x只能使學生對文本鑒賞停留于表層,沒有思考深度,沒有揣摩訓練,語言的領悟能力自然得不到顯著提升,欣賞的快樂自然也難以植入內心深處。閱讀成為累贅,而不是一種享受。

(二)答題

1.術語不清。根據歷次考試,學生總會對一些提問模棱兩可,推究根本,則是部分語詞對學生構成了認識盲區,他們往往對詞語概念不明,無從下手。如對“描法”“藝術技巧”“表現手法”“語言風格”等術語,學生往往茫然無措,無法正確區分和理解,從而導致答題過程中出現方向性錯誤,失分過多的情況。

2.方法不明。對小說散文的基本特征有感受、有體會,但結合具體文本的具體設問,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無法做到了然于心。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手法題,首先是對手法題另類提問的轉換意識薄弱,如“請賞析畫線句的表達效果”;其次是胡亂答題,手法三步驟不清楚:手法是什么,手法如何顯現,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對于如此鮮明的答題思路,學生往往出現缺一漏萬的情況,實在可惜??!

3.意識不濃?,F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在答題過程中,主要有如下幾大意識:審題意識、原文意識、分點意識、主題意識、表達意識、精煉意識、反思意識。審題意識主要在于了解命題意圖,明確答題方向,確定答題區域,明了答題方法,最常見的審題標志是“聯系全文”“簡要分析”“聯系社會和自我”等;原文意識首先強調在篩選信息和歸納概括的過程中,盡量從原文中抽取關鍵詞或關鍵句,再結合理解適當組織,從而構制出一個完美的答案;其次原文意識也依據原文來組織答案,切忌天馬行空,大肆渲染,離文萬里;分點意識即角度意識,是對學生理解能力和邏輯表達能力的重要考查,要求學生在答案的組織過程中,分角度呈現,而不是同一點、同一角度一味地堆砌,造成字多不得分的現象;主題意識,則要求學生在構制答案時,要時刻以主旨為中心,在其統領下,根據具體的提問設置來具體表達,主題偏離或離開主題都會對得分產生巨大的沖擊;表達意識是針對閱讀中學生答案錯別字層出不窮、語句不通順、表達不簡潔等問題而出現的,是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考量,表達首先求準,再次求簡,最后求明;精煉意識:精煉意識是針對粗糙意識而提出的。所謂的粗糙意識即雖有訓練和檢測,但總顯得蜻蜓點水,浮于文本的淺層思考,著重于答案的簡單比對往往停留于單個文本的理解,不能從規律層面作深度分析,無法將各種意識落實到位,無法將文本的理解走向深處。反思意識,在幾個意識當中占據最為重要的地位。正是有了反思,學生才會在自己的錯誤表述中找到不足,在參考答案的研究中獲得深刻感悟,由此學生才有提升的可能,才能不斷地接近完美,沒有了反思,題目僅僅是題目,學生的訓練將陷入題海,那么學習將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

三、備考策略

1.閱讀廣而精?,F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以閱讀能力為根本,沒有閱讀能力,那么閱讀就不出成效。而閱讀能力提升的最佳方式是大量閱讀,只有廣泛閱讀才能熟悉各種文學文本的內在機理,從而快速提升整體把握的能力,當然這個廣,并不是無謂的放大閱讀范圍,應該有一個可收縮的空間,那就是閱讀在廣的前提下,需要特別關注散文、小說兩類文本,從而使現代文文學類文本的閱讀針對性更強,更見成效。所謂的精首先在于閱讀材料的選取一定要做到高標準,要選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本作為閱讀的首選。為何要高標準?因為只有高水準的文本才合乎科學的文學文本特點,才能最準確地對閱讀者產生良好的“催生”效果;其次精還涉及閱讀過程中要注重文本細讀,在文本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細讀要求更深入推敲字詞句的深味,挖掘文學潛在的魅力,更留心閱讀積極性的調動,借助自身的閱讀積累能動性地對文本進行揣摩、體味、深思,獲得自身對文學類文本獨特的理解,在這樣的前提下再去研究,賞析性文字語言的感悟能力才能大幅度提升。

2.訓練真而實。真實即是在平時的訓練檢測中,材料的選擇以小說、散文為參選范圍,其中要適當加大小說尤其是外國小說的比例。題型要與浙江省高考真題保持較高的仿真度,對于相應文體的??碱}型要反復操練,做到訓練的實效性。對于相應文體的其他題型,也要適當點綴,以加大學生對這類文體的深入了解。當然真實還表現在訓練的時間把控上,要關注定時訓練的效果和價值。限時操練的意義在某種程度上是面向真實考場環境的,也是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更為客觀直白的體現,更有助于學生對自身的閱讀現狀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最后訓練要關注鞏固性訓練,鞏固一方面要做到及時,使知識點的講解得到最有效的消化,切莫講評之后流于表層,同時鞏固要留心記憶力的遺忘法則,適時采取回顧性訓練,使學生對答題模式熟練,對答題方法了然于胸。

3.批講細而密。批改最理想的方式是面批,通過師生單獨的面對面交流,學生更樂于接受,講解的針對性也能極大提高,教師在面批的過程中也能收獲得更細微、更有效。但由于教學的實際條件,面批的覆蓋面不可能太廣,只能擇要面批。關于講解,由于主觀表達的特殊性,講解的方式可采用干擾項和正確項并列呈現的方式,如此能使學生對失分區塊有更深印象,對正確答案的理解更為具體深刻;講解內容要避免單調枯燥,就題論題,教師應該在文本最大限度內依據高考現代文文學類文本的考查要求挖掘講解的廣度和深度,做到文學欣賞趣味無窮,題型分析舉一反三,課堂更靈活生動,學生思維更積極主動。

4.領悟深而實。要加大學生反思和總結在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的比重。傳統教學往往將教師的反思和總結直接呈現給學生,學生直接享受著教師的研究成果。雖節約了復習時間,但在復習效果上卻大打折扣。沒有主體性的融入,所謂的反思和總結往往只能停留于大腦表層,屬于短時記憶。隨著時間的變遷,這種反思和總結的效果會越來越糟糕。由此,應嘗試讓學生總結現代文文學類文本的考查特點,反思現代文文學類文本小說和散文兩類體裁的基本答題模式,開始可能行走比較艱難,但最后收獲的效果是巨大和驚人的!

參考文獻:

[1]浙江省高考命題咨詢委員會.2011年浙江省高考命題解析.浙江攝影出版社,2011.

[2]浙江省教育考試院.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浙江攝影出版社,2012.

篇6

關鍵詞:黃源深 成才的"瓶頸" 虞建華 "知"與"用"

中國大學的擴招,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越來越多,看似英語人才有些過剩,實則“小才擁擠,大才難覓”。英語教育已經陷于純粹的口語、詞匯、句法等基本功教學及應付各種等考試,專業知識課,如文學課,只在高年級開,也似乎成了可有可無。英語專業學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歷來被公眾詬病。筆者有幸參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寧波舉辦的中國英語教學方法高級研修班,從中受益匪淺,在這與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黃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語專業學生成才致命的“瓶頸”: 英語寫作基本沒有過關;中文掌握不夠水準;知識面狹窄,人文素養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語寫作基本沒有過關表現在:辨不清口筆語文體差別,通篇簡單句;語感弱,中文腔重;詞匯量小,酷似小學生的寫作;只會描述,不會說理。而只會說幾句,不會寫,充其量可做個導游,相當于一文盲,卻難以勝任眾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夠水準一向是外語專業人的惡名,中文水平直接影響對外語的理解、表達和翻譯能力?!皫啄昵吧虾5囊淮畏g大獎賽,一個新加坡人戰勝了幾百個有專業英語背景的中國人,拔得頭籌,而令人驚訝的是他不是贏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達上”(前言)。知識面狹窄,人文素養欠缺同樣直接影響外語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翻譯能力。外語學生和老師在學和教中,多只見語言的字詞句,忽略語言傳遞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體現在:寫文章長于描述,短于立論,課程論文和畢業論文缺乏觀點、分析和論述;聽講座提不出問題,更難有論點的交鋒;討論會甘當聽眾,無法貢獻自己的見解;頭腦空空,沒有想法。結果是,“走上社會后,善于復現相關語境,卻難以貢獻獨特見解,缺乏創造力。他們也許能適應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趨跟從別人,卻無法獨當一面,闖出一片天地來?!盵2]

有鑒于此,黃教授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嘗試”,精挑細選編寫了一部針對性很強的《英漢散文比較欣賞》,不失為一種局部性補救嘗試,以期提高英文寫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人文素養。之所以說是“前所未有”,是因為“已有的英語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國一語編寫的,唯《比較賞析》打破了這一傳統,把兩種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時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處予以匹配并進行比較賞析?!保ㄇ匦惆祝?012:105)針對性強是指黃教授身為教師多年,洞悉英語專業學生的長處和短處,畢業生的成功和問題所在,有鑒于學生成才的“瓶頸”,獨辟蹊徑,精選歷代英漢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內涵的相似行成對成單元。秦秀白教授認為每單元的英漢散文具有至少兩個契合點:“題材相同或相近”和“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手法相近”。內容“涵蓋了政治、軍事、教育、藝術等重大題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詠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養性的抒情隨筆” (2012:106)?!侗容^賞析》的另特色是編者在選用的英文文本和漢語文本上都標出了重點段落,要求學生細讀或背誦。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體,可讓學生辨明口筆語文體,學會使用地道的標準的簡明的句式,及篇章寫作的邏輯性和說理,減少中文腔。而相對應的中文散文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和對英文的透徹理解,也有益于學生的中英互譯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對比學習,也因其題材多樣和內容的深刻,可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侗容^欣賞》是“一種局部性補救”,是指這本書對突破英語專業學生成才“瓶頸”的一個突破性的開端。要克服英語專業學生的弱點,決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為,需要全方位長時期治理,但只要我們下定決心,不怠不惰,堅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語專業人的惡名”的魔咒。[3]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虞建華教授在探討高等院校文學課的“知”和“用”時,提出了三對相對的命題:無用和有用,工具學科和人文學科,學以致用和學以致知。目前的英語文學課教學所遭遇的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實用型的大學畢業生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外國文學遭到冷遇,受到輕視,甚至忽視,大學生對外國文學的喜愛近年來已經幾乎降到了冰點。”(劉波、羅承寧,2003:86)“英語”專業,各高校對其定位不同,態度不同:多數將它當作“應用專業”,以語言技能訓練為主要手段,以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少數將它當作“人文專業”,以人文內涵為主要內容,培養國際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學科定位的模糊性,帶來了實施教學方面的混亂。以語言應用為目標的專才教育成為主導,學生通適性能力的培養、文化視野的開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視,畢業生總體上呈現“小才擁擠,大才難覓”的狀況。[4]

英語文學課的有用性,回歸人文學科,當學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據的。老清華、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聯大英文系除去專門把文學當專業學習外,在語言習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學閱讀為主,然后配以寫作訓練。在國際上,外語本身從來算不上大學的一個學科,外文系設置的專業和學科決不是聽、說、讀、寫的技巧訓練,它們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國,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學、文化和語言學等。抗戰時期教學條件極差但人才輩出的西南聯大的英文系,語言能力課(相當于現在的精讀、泛讀、聽力、寫作等課程)只占年總學分的不到16%,英語語言水平的提高,是通過諸如散文、英詩、西洋戲劇等其他課程來實現的(劉意青,2010:1-2)。“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大學校園里曾出現過人人都在讀外國文學名著、人人都在討論外國作家、場場外國文學講座都座無虛席的盛況?!保▌⒉?、羅承寧,2003:86)。目前國內一些重點院校,比如北京大學英文系,已從一年級就開設出英語文學、語言學、文化和文學理論等各種課程,并把這些課程與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語言訓練緊密地結合起來(劉意青,2010:1-2)。黃源深教授建議大幅度調整課程結構,語言技能課應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識課,包括語言學、文學、歐美文化等,比例應占60%左右,知識可用英語授課。英語專業應該回歸到人文學科本位,其意義在于,“學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現、創造過程,逐步養成敏銳的感受能力,掌握嚴謹的分析方法,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這種把豐富的感性經驗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的感受、分析、表達能力,將使學生受益無窮(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動形象的視頻來展示文學語言的魅力。一個乞丐手身邊放著一塊牌子,寫著: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來人往,施舍的寥寥無幾。后來,一個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寫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結果,很多行人開始不斷地施舍。這兩句話,意義上沒有太大差別,但深層次上,卻有天壤之別。前者是事實陳述,直接請求,以乞丐為中心,而后者是詩一般語言,個人敘事,事實的陌生化,以行人為中心,敘事空白得以填補,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請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還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請求回答一道“選擇題”:“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這一問題,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語專業教育存在的弊端。[5]

鑒于文學課對于英語專業教育的重要意義,虞教授借鑒了以往英語短篇小說編寫的經驗,特編寫了《英語短篇小說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緊密結合。虞教授的選材的依據是,語言淺顯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時間內能讀完;蠶食空間,讓學生發散想象空間;脫離文學史,使短篇小說自成體系。名作的淺顯和短可讓學生不會花太多時間就可以讀懂,參與討論,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學生無時間閱讀,老師自我陶醉地對文本賞析,老師熱,學生冷。脫離文學史,可避免老師和學生花太多的時間去了解文學史,沒時間研讀、分析、賞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編寫此教材是期盼學生“通過文學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動地了解英語民族諸方面的文化因素”,學生“不僅要有熟練的外語運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詣,對語言對象國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潤,對其歷史淵源、、思維方式、習俗禮儀等諸多方面要有更透徹、更細致、更廣博的了解,以獲得更多異域文化的體驗,提升進行深層次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從根本上講,文學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學文本反映的語言知識更加重要,因為編碼于文學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東西,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底蘊,并且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6]

終上所述,兩位教授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功利性教育的影響,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教育偏離了人文學科的正常軌道,導致了學生成為大才的“瓶頸”和文學學習“知”的缺失。兩位教授有針對性地編寫了《英漢散文比較賞析》和《英語短篇小說教程》,無疑會對目前的英語專業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7]

參考文獻

[1] 黃源深,徐凱,周小進.英漢散文比較賞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劉波,羅承寧.高校外語專業外國文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華南理工大學學報[J].2003 (2).

[3] 劉意青.序[A].方巖.英語短篇小說選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鑒賞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與碰撞――《英漢散文比較賞析》評介.中國外語[J].2012(3).

[5] 王守仁.應該終結“文學史+選讀”模式.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J].2002(2).

篇7

汪曾祺六十多歲時創作的抒情小說,其抒情意味最濃,寫得很美?!惰b賞家》中的葉三確是汪曾祺小說中最具抒情味又最常見的小人物。作品環繞季民的畫作獲賞果販葉三而終生珍藏、至死不售的佳話,穿插當地風俗軼事、人情物理的諸多章節,以詩意寫清愁,以繁華寫寂寞,以平靜寫傷悼,一切如同親歷,娓娓道來。

葉三賣水果的身份和鑒賞家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小說的精彩所在,如何讓久居教室的學生了解汪曾祺小說中表達出來的“現代繁華里的流放”,也是《鑒賞家》的教學重點、難點。在這樣的思路下,我設計了如下的課堂流程:1.快速閱讀文本,圍繞葉三作者寫了哪些事情,請分條概述。2.文章中哪些事實可以證明葉三是一個鑒賞家?3.葉三是一個賣水果的,是什么原因使之成為全縣“第一個鑒賞家”?

試上一課,發現問題很多。整個課堂最后以總結葉三人物形象為結局,課堂較為平淡,層次很不清晰,重點不突出,最為重要的就是缺少語文的味道。同事在評課中說:你這個課想要讓學生得到什么?是信息的歸納概括能力?如何去概括人物形象?這些對于高中課堂來說是不是太單薄了?是不是除了這篇文章其他的文章能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15分鐘是不是應該找到文本的突破點?是不是應該上出一點語文味出來?我們是不是可以仔細的思考一下,這篇文章哪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好好玩味的?

聽到這一連串的問題,自己是很吃驚的。反思自己以往的課堂,在沒有時間限制的教學環境里,自己的課堂是不是太過于自由發揮而忽略了語文課堂的本質――玩味語言?

《鑒賞家》開篇第一段講:“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民,第一個鑒賞家是葉三。”為什么葉三是“第一個鑒賞家”?“鑒賞家”在文中體現在“紫藤生風”“燈臺上的小老鼠”“紅花蓮子白花藕”以及23小節所講“有時看到精彩處,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氣,甚至小聲地驚呼起來。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民的得意之筆”??墒峭粼鬟@樣的大家為什么又在此加上“第一個”呢?顯然有其深刻的含義。

仔細玩味“第一個”三個字,我們會發現許多東西:季民“從不當眾作畫,他畫畫有時是把書房門鎖起來的”,可是葉三卻“不須通報”,說明葉三往往是第一個能夠鑒賞季民畫的人。其次,文中也提到其他的鑒賞者。但他們對季民的畫作的鑒賞,往往是“賣弄自己高雅博學”,對于這樣的賣弄,季民最為討厭。而葉三是“真懂”,“從不瞎評論”,“葉三的贊賞是出于肺腑,不假充內行,也不是諂媚”。是“從心里喜歡畫”,對于季民的畫作毫無功利性的。可見葉三確是是第一個真正的季民的“鑒賞家”。再有文章前文的葉三賣水果的精挑細選,他賣水果從不講價,買果子的人家也總不會虧待他,這不像交易更像一種人情往來;兒子孝順“家境殷實”大可在家安心養老的他差不多是為季民一個人賣果子,他給別人家送果子是為掙錢,給季民送是為愛他的畫……這些都反映出其人格底層里的質樸、實在,和其對生活細節美的追求。而賣水果的走南闖北所積累的廣博的見識也是其成為鑒賞家的必要條件。葉三更是不一樣的鑒賞家。他是現實中的有心人,富于智慧,有偎近藝術的強烈愿望,更善于從實際經驗出發得出關于畫作的真知灼見,終于從一個單純的欣賞者變成季民創作的參與者、評判者。

由此,我將課堂設計為以下的流程:葉三是“鑒賞家”,文中具體表現在哪兒?運用這個問題,鍛煉學生的提取信息和歸納總結信息的能力。繼而追問:為什么說葉三是“第一個”鑒賞家呢?帶領學生深入研討文章,葉三不僅僅對季民畫作是鑒賞家,對于生活他也是鑒賞家。這樣就讓學生在“情感價值”上得到大的提升。顯然這樣的設計是有梯度的,是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逐步推進的,是緊扣文本的。而這樣的語文課顯然有著充足的“語文味”。

將我們的視野再擴大,到《短篇小說選讀》的教學。隨著高考對小說考查的不斷深入,《短篇小說選讀》教材逐漸進入教師的視野,如何教?怎樣教更能夠貼近高考,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細細想來,為何我們不去玩味下小說的語言,將小說教學從“環境、人物、情節”中解放出來?《高女人與她的矮丈夫》一文可以圍繞著“習慣”兩個字品讀文本:高女人與她的矮丈夫不計較團結大樓鄰居的“討論”默契地生活著是一種習慣;矮丈夫在高女人死后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習慣;以“裁縫老婆”為代表的團結大樓生活的人們的小市民世俗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習慣”。而馮驥才不就是想通過這篇文章對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行深一層次的思考嗎?再以《警察與贊美詩》為例,以往的教案中同行們往往糾結在小說的情節上,蘇貝的六件荒唐的事情與聽贊美詩后情景的對比,這樣能夠很好的揭示蘇貝這個人物形象。但這樣的課堂架構讓《警察與贊美詩》這一世界名篇變得很是無聊空洞,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文章后半部分開始剖析文章。文章40小節“悠揚的樂聲飄進了蘇貝的耳朵,使他倚著螺旋形的鐵欄桿而心醉神移”,41小節“風琴師彈奏的贊美詩音樂把蘇貝膠在鐵欄桿上,因為當他的生活中還有母愛、玫瑰、雄心、朋友、純潔的思想和體面地衣著這類事物的時候,他對贊美詩的曲調曾是很熟悉的”。42小節“他突然憎惡起他所墜入的深淵,墮落的生活,卑鄙的欲望,破滅的希望,受到損害的才智和支持他生存下的動機”。由此發問下去,學生可以很好的尋找到蘇貝“所墜入的深淵,墮落的生活”。但這樣設計文章的本質不同是學生對蘇貝的起始認識。蘇貝是一個淪落在社會底層的流浪漢,并不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人。這樣的設計更能夠體現出歐?亨利批判社會的創作主旨。

篇8

要充分發揮初中語文教材小說課程的教育功能,就必須按照新課程理念的指導,科學地展開閱讀教學,切實增強小說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結合自身教學工作實踐及思考,筆者認為增強小說閱讀教學的實效性,一方面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及時更新理念,另一方面要科學設計小說閱讀的教學方法。

一、及時更新初中小說閱讀教學的理念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在新課程的背景之下,要培養學生閱讀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賞力、評價力和創造力,必須及時更新初中小說閱讀教學的理念。筆者認為,落實新課標要求,我們需要樹立以下三個方面的認識:

(一)明確閱讀教學中師生角色定位,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老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課前,老師要給學生明確探究方向,將小說分成幾個方面去探究,教師起指導、組織作用。課堂上老師徹底改變滿堂灌的教法,老師起的作用是促進、組織、和指導,實現學生學習習慣及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轉變為主動搜集資料、分析、篩選、歸納和整理,主動探究、主動吸收知識;由偏重于機械記憶轉變為探究過程、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樹立“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理念,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通過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訓練,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達到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目的,也是實現閱讀寫作的良性循環。

(三)樹立合作探究學習的理念,促進學生之間良好合作關系的建立。新的閱讀教學方式要求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自我解決,這完全尊重了學生的能動自主意識,積極培養學生的個性。因此,個人獨立研究(或分組研究)是開展這一教學模式的最基本形式。但由于學生手中資料、個人文化的積累程度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個人的力量往往難以解決復雜的問題。同時,由于時間的限制,每個(或每組)探究的課題有限,因此,學生之間必須合作——充分交流、切磋,將自己的信息資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資料,相互啟發,相互爭論,從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識。

二、科學設計初中小說閱讀教學方法

小說以它故事情節曲折跌宕、人物形象具體生動、環境描寫多姿多彩吸引著學生的興趣,這也是小說的優勢。然而,呆板的教學方法必會壓抑學生學習的興趣,束縛其思維,影響其能力的發展。因此,我們應發揮小說的有利因素,把小說教學當作改革常規教學的突破口,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小說、理解小說、分析小說。在實際教學當中,根據教材不同特點和學生對作品的不同理解,設計出各種各樣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能力。

(一)座談探討。即“茶館”型、討論型。學生可以通過座談的形式提出自己學習尚不理解的問題,相互探討,既可以采取由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也可直接以班級為單位。例如,在教《故鄉》這篇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段質疑:閏土心里有哪些稀奇事?這些事反映了什么?“我”為什么對這些事感到稀奇新鮮?“我”和“我往常的朋友”為什么不知道這些事?“他們都和我一樣……”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學生提出難以理解的問題后,引導學生分自學小組討論,首先個人發言,個個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后相互之間展開爭論,接著總結,最后向大家匯報。討論時,教師巡視,掌握討論情況。座談時要有重點,既要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不可統得過死,束縛學生的思路。在整個討論過程中要給學生充分發言的機會。

(二)讀寫結合。整個教學過程中,把讀寫結合起來,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篇幅較長的小說,可編故事梗概、故事提綱。學生喜愛雨來、閏土、孫悟空等人物,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去試著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同時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

(三)辨析辯論。教師事先將教材中的某一關鍵的問題的幾個不同觀點介紹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認真鉆研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辨析,選擇一種觀點,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辯論。例如教學《將相和》時,可首先提出:“在澠池之會上,趙王和秦王究竟誰戰勝了誰?有的說戰成了平局,有的說秦王戰勝了趙王,有的說趙王戰勝了秦王。你認為呢”?然后學生認真鉆研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一種觀點,然后各方展開唇舌之戰,各自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論的根據,并可以反問對方。最后,教師根據各方辯論的情況予以公正的評判,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促使學生深入鉆研課文,也有利于辨析能力、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四)創造想象。這種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改動小說中的某些情節,或續寫小說,進行一種再創作的思維訓練。如教學《麥琪的禮物》一文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掙脫小說文本本身的束縛和局限,從情節上反彈琵琶,向學生設置兩個問題:①如果德拉沒有一頭瀑布般的頭發,她可以用什么作為給杰姆的禮物呢?(要求學生根據主人公的性格作出推測和判斷,并陳述理由)②試想有一天,杰姆闊了,成為一個富翁,他們的圣誕節又會是怎樣的呢?(要求學生對此后的情節發展作出推測)。再如,在教學魯迅的《孔乙己》時,可激發學生在小說文本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和聯想:①“我”推測孔乙己已經死了,這個推測是否成立?如果孔乙己悲慘地死去,他是在怎樣的凄慘中結束悲慘的一生的呢?(要求學生構想孔乙己死的慘境,并以《孔乙己之死》為話題續寫這一情節)②孔乙己最后一次面對酒客的譏笑。他的回答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他內心的巨大變化,他對自己的悲慘命運徹悟了嗎?(請大家設想一下孔乙己面對自己悲慘的結局所產生的心理活動)③孔乙己和《儒林外史》中的范進可以是同一個人的兩面嗎?如果將這兩個人的經歷糅合成一個人的故事,應該怎樣展開情節?④假設孔乙己沒有死,再給他寫個續編等等。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訓練。

篇9

對于如何上好初中政治這門課,這是我們常常思考的問題,一是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即有點枯燥性,說大道理的多,學生不愛聽;二是盡管目前實行了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而實際上措施還是沒有很好的落實,有比較重的考試壓力,學生對學習興趣不足。那么,怎樣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學好政治呢?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那就是在課堂上穿插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把故事的魅力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我這樣做的依據:一是故事通俗易懂,告訴我們為人做事的道理,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二是故事人人愛聽,由于中學生處于特定的年齡層次,其直觀思維很強,同樣愛聽故事。如果在政治課上,教師緊扣課文內容,把握適度時機,有針對性地講述一些哲理故事,往往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在政治課堂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景,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哲理故事,學生會緊隨故事的節奏,時而凝神聚聽,時而捧腹大笑,不知不覺中將政治知識記住了,教師也輕松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一)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在政治課教學中能插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故事,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他們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所選的故事要有代表性,什么時候講,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掌握。

1、由故事導入新課。由故事導入新課,這是利用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在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心,吸引他們對新課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不過在講這些故事的時候,最好能提一些問題給學生思考,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樣他們就能有持續的興趣,故事聽完后,道理也悟出來了。

2、中間穿插,加深印象。有些時候講故事也可以根據需要在中間穿插。比如在講初一知識點“虛榮心的危害”時,我給學生講法國莫泊桑小說《項鏈》的故事。曲折的情節,出人意料的結局,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虛榮心的危害。

3、下課之前,由故事加強記憶。雖然新的教材已經閱讀性很強,但對初中生來說,有些內容還是比較枯燥無味的,要學生記住這些內容,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時,不妨把課文內容串編成故事,加強學生的記憶。

(二)利用故事提高學生的自省能力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惘。”生活離不開思考,學生的成長也離不開思考。只有在學會了一種對生活的自覺的反思后,一個人才結束了懵懂狀態,開始自覺地把握生活。因而,學會對生活的自覺反思,非常重要。

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大道理是需要的,可是泛泛而談,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由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入手,最后引出啟人心智,發人深省的大道理來,學生會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對于他們來說,有時一分鐘的小故事常常比一個小時的道理說教更有效。比如在學習初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時,針對某些學生有厭世的情緒,我在給學生講故事時,設計了幾個問題讓學生反思:(1)你是不是常常覺得不開心?(2)你是不是覺得周圍的朋友、親人都不理解你?(3)你是不是有一種生不如死的感覺?甚至曾經有過自殘的行為?那么,假設一下,“5.12”地震發生時,你正在四川汶川,可能會怎樣?接著我會給學生講一些“5.12”地震發生時的動人事跡,還配合播放一些受傷者的畫面,讓學生去感受、去反思。最后,告訴學生一個大道理:“我們要珍惜生命,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當你哭泣自己沒有鞋子穿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人卻沒有腳?!?/p>

(三)利用故事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愛國主義情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不能僅靠老師的說教,而要讓學生具體感受愛國主義的表現,那些歷代愛國者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示范。比如可以在一定時期開展以“愛國者的事跡”為主題的講故事比賽活動。把全班同學分成幾組,分別去搜集愛國者的故事,然后課上講給大家聽,看哪一組搜集得多,哪一組講得聲情并茂,哪一組講得更吸引同學。這樣學生既獲得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表達能力。

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面對強敵寧死不屈的近代北洋水師將領鄧世昌、丁汝昌等的故事。一定會讓學生具體體會到先人的愛國熱情,從而也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了。

(四)利用故事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如果說老師的故事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讓學生參與到講故事、演故事中來,則更加能調動他們的熱情,而且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自信心、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綜合素質會更強。

1、學生知道的故事就由學生講。

篇10

上次看竇桂梅的《激情與思想》,她談到學生思想的火花時舉了被烈火焚身時學生的不同觀點的碰撞,其中就談到有學生說他身上的手榴彈、子彈等為什么沒有爆炸的原因,另有學生回答是他將這些武器深深地埋入泥土之中,從而更顯示出他為整個作戰部隊著想的品質,竇老師肯定和表揚了這些同學及他們的思想,但她沒有,可能至今也不一定明白,實際上他們部分戰士身上是沒有任何槍彈的,因為當時他們是作為尖刀班的戰士,埋伏在陣地的最前沿,負責的是戰斗打響時第一時間沖上去剪斷鐵絲網、拆除障礙的任務,身上帶著的也只是刀具之類的東西。所以盡管學生的想像可嘉、推理可信,但事實畢竟根本不是這樣,教師由于沒有相關的知識作基礎,也無法對學生的說法作判斷,還草率地下了定論,致使學習者和教師都沒有能搞清這個問題,而只是將自己的推測當作了美好的答案。

語文老師有多少“底”才夠?這是很難回答的。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這一點對語文老師來說則有更高要求,知識常新常學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說一個人的知識積累和文化基礎在他的青年時代就已奠定,這是因為人在工作以后很少再有時間去埋頭學習和鉆研文化知識了。即使是語文老師也少有時間再去學習更多的東西,最常見的知識更新的方式就是在碰到教學當中的問題時去翻一翻相關的資料,從而知道一些自己原本不知道的東西,然而這種學習也是相當不系統和低效的。而且還往往是停留在低層次、表面的東西,沒有達到那種高屋建瓴的程度。

語文老師不僅要有這種教學相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學的根基,這種根基是深深地扎在老師的骨子里的,它更多的是年輕時候的文化積淀,因而這個老師以前是否有大量的閱讀就顯得相當重要了,在工作時要求再去看長篇小說之類的對于教師來說幾乎不現實的,他們所具有的這些文化積累自然只能是以前的印象了。然而,當今的學習可以說仍舊是不可缺失而意義重大的,盡管一些古詩文的根基不可能在短時間人達成,但像現代文的素養還是可以通過常讀常思來提高的。所以,閱讀是語文老師增強底氣的必由之路。

另外,思考和質疑也是語文老師需要“修煉”的一門學問。我們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沒有經歷過大學的學習,那種對人文的質疑非常欠缺。特別是一些老教師,憑借的往往是經驗,而缺少的是實驗,沒有突破、沒有創新,在教學中常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因而顯得滯后。作為語文老師要用敢于質疑的精神,對文章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認為人家的課上得上,我這樣上一定也好,這是不對的。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能照搬照抄,在教學上也不能唯名師、唯名教,我就發現不少大家認為是好的老師或者是好的課實際上效果并不好,只是給人一種體面上的優美,課堂上的流暢而已。在學問上,我們除了盡管做到一絲不茍之外,還要時常能反思和質疑,這樣不僅能提高自己的辨析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整體認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