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5 16:48:3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文化產業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我國文化產業化必然性研究論文
[摘要]文化產業的崛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文化產業化”已成世界潮流。我國是文化資源大國,又是文化產業弱國,實現文化產業化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關鍵詞]文化產業化必然性
一、文化產業化的內涵
所謂“文化”,人們通常是指作為意識形態的精神文化。它包括科技、教育、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旅游等部門的活動及其產品。“文化產業”,就是以創造和銷售某種文化觀念、文化符號和文化服務為主的產業。“文化產業化”,用一句通俗簡單的話說,就是文化走向市場,把文化當產業一樣經營。說白一點,就是用文化來賺錢,然后再用賺來的錢發展文化。
文化產業的崛起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未來學家沃爾夫·倫森說:“人類在經歷狩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之后,將進入一個以關注夢想、歷險、精神及情感生活為特征的夢幻社會。人們消費的注意力將從物質需要轉移到文化需要,從科學和技術轉移到情感逸聞趣事。”這就是說,一個以滿足心理需要、文化需要為主體的新世紀正在崛起,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人們在基本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以后,就更多地關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即使是物質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講結實、耐穿,而是更多關注美麗、時髦和品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文化,這叫“經濟文化化”。在經濟文化化的同時,要求文化經濟化,即文化進入市場,文化進入產業,這就是“文化產業化”。
如今,“文化產業化”已成世界潮流。當今世界,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以日本為例,1995年娛樂業一項生產經營收入就高達35萬億日元,超過當年日本汽車工業的總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就更發達,1996年僅版權產業的產值就達4250億美元,占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7%。美國的視聽產品,是僅次于航空航天的第二大出口產品。《泰坦尼克號》一部影片的年收入高達幾十億美元,相當于中國好幾個大企業的年收入總和。美國的《讀者文摘》,已發展成為年收入20億美元的國際性大產業。
文化產業化發展論文
一、我國文化產業化的必然性
我國文化資源異常豐富,是文化資源大國,但又是文化產業弱國,實現文化產業化是刻不容緩的任務。文化產業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政治進步和綜合國力增強的推動力量。
1.文化產業化是發展先進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徑
當今中國,廣大人民溫飽問題已經解決,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提到議事日程。管子說:“衣食足則知禮儀,倉廩實則知榮辱”。江南一帶“堂前無字畫,不是舊人家”的民諺,也反映了人們物質需求滿足以后,便開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滿足。特別是“五一”、“十一”長假,上千萬人參與休閑旅游的情況,就說明了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享受著過去只有少數富人才能擁有的閑暇,生活的內容向更高級的精神消費提升。根據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收支抽樣調查,在總消費支出中,娛樂教育文化服務的消費支出比重,1985年為8.2%,1999年已提高到12.3%,并且,隨著社會生活的多樣化,大眾文化消費也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
中國文化要成為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就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體現出民族性、科學性和大眾性。在塑造先進文化的過程中,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一樣,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首先,文化產業化加快了文化邁向現代化的步伐。發達國家的文化,都是伴隨著產業化的過程走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的。可以說,文化產業化是文化面向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產業化促進了現代科學技術向文化的各個領域的滲透,促進了精神產品生產過程的現代化,使文化作為精神生產活動能夠生產出滿足現代人需要的精神產品。目前,在文化領域已經或正在形成的科技產業、大眾傳播業、藝術產業、休閑娛樂產業、體育產業等都體現出了明顯的時代特征。與文化事業相比較,文化產業能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引領人們的文化消費時尚。比如互聯網是現代人享受、消費文化產品的最具時代氣息的新手段。它可以滿足人們多方面的精神需要,如幫助人們進行網上閱讀、信息傳遞、心靈交流、接受教育,通過網絡游戲進行娛樂等。它把科技產業、大眾傳播業、藝術產業、娛樂休閑產業等方面的文化成果集中起來。可以說,互聯網是由這些文化產業共同建立起來的。沒有文化產業提供支持,互聯網這樣一個現代文明的標志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基礎。
鄉村文化產業化發展途經研究論文
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鄉村文化建設得如何,事關農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事關鄉村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事關和諧社會在農村的構建。中國鄉村文化在新世紀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鄉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也使鄉村文化建設成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為鄉村文化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現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發展,熱切呼喚從鄉村文化建設切人,探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路徑。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鄉文化建設的差距日益拉大,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產品及其文化服務雖然在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艱苦努力下有所改變,但尚未從根本上按照和諧社會的要求,全面協調發展,鄉村文化建設在整體上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地區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或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也因考量指標的影響而忽視鄉村文化的建設,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鄉村文化與城鄉一體化的內在聯系。我認為,沒有文化全面滲透、全面支撐的城鄉一體化是片面的、蹩腳的一體化。不能從思想文化上關心農民的精神需求,關注農民知識文化素質的提高,關切農民的文化承傳與創造,是難以從農民的心性發展上表達社會的文化關懷和文化責任的。一方面,社會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進一步擴大城鄉差別,造成鄉村新的知識貧困、科技貧困、智力貧困;另一方面,鄉村所蘊含的巨大而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資源將會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現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體現在鄉村。現代城市加速擴張的危機日益明顯,“城市病”日趨嚴重,向自然回歸、遠離都市、重返鄉村,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一個趨勢。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加速發展鄉村文化不僅是解決城鄉矛盾的路徑之一,而且是保證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滅的戰略舉措。
怎樣發展鄉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設那樣修建圖書館、群藝館、大劇院、電影院等,在現階段是很難做到的。最近,我們在成都一些鄉鎮調查發現,為精簡機構裁員,不少鄉鎮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員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業設施不夠健全,有的鎮電影院成了危房。我們相信,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同時,國家將會加大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徹底改善和提高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但在目前國家對農村文化建設投入較少的情況下,我認為,絕不能“等靠要”,而應抓住國家加速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機遇,積極推動鄉村文化走上產業化道路,利用鄉村文化資源優勢,改變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把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資本。鄉村文化產業化將會改變傳統第一產業(種植業、畜牧業等)的經營觀念和產業格局,擴展農民職業內涵,農民不僅可以耕田種地,而且可以從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務、民間工藝加工、民俗風情演展等第三產業,使農民的社會身份發生深刻變化。這不僅可以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農民勞動素質,調整和優化鄉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鄉村市場競爭力,而且將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
文化產業在鄉村的發展和壯大,是富有超前戰略意識的舉措。中國鄉村文化資源異常豐富,從總體上審視,是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承載千百年歷史文化積淀的鄉村文化,顯示出無比誘人的文化韻味。它與現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強烈反差和對比。這正是鄉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異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們在地域性、個別性、差別化方面整合鄉村文化資源,予以優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場競爭力和文化競爭力,打造出獨特文化品牌。
中國鄉村的歷史變遷、歷史人物、神話傳統、民間故事、民間藝術、民間工藝、能工巧匠、競技游藝、民俗風情、村寨文化、園林藝術、民居藝術、古鎮風貌、祠堂廟宇、鄉村教育、風味餐飲、生活智慧等等,保存著中國農業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現出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文化價值和文化魅力。我們在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時,首先應對這些資源進行盤點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資源清楚,然后按照優先發展原則,對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資源進行產業轉化;對一般性的具有生長可能性的文化資源維持伏,不宜匆忙開發;而對那些非轉化資源予以有力保護,絕不能破壞性開發,以確保鄉村人文生態的平衡。對這三種資源分門別類和科學開發,有利于鄉村文化事業的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于鄉村文化產業持續健康推進,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和發揚。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傳媒信息、現代生活方式不斷進入鄉村,農村和小城鎮民風的民俗正在逐漸消逝。這一方面,讓農民享受到了現代物質文明成果,是全社會整體進步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鄉村特色文化也會因民俗風情的失落失傳而失去獨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們在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時,應有意識地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風情進行現代性改造,吸收傳統民俗文化中科學有益的養料,培育村民們的文承傳意識,開展民俗風情演藝,吸引社會公眾前來參與體驗。在這一過程中,絕不能把農村落后現狀等同于原生態文化,把原汁原味當作文化底蘊而不按照現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審美觀念來加以改良改革。因此,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不是和盤托出某種文化資源,而是按照現代產業生產要求和規律,根據文化消費市場的變化,精心呵護鄉村文化,精心打造鄉村文化,精心發展和豐富鄉村文化。
鄉村文化產業要立足市場、走進消費,面臨著多樣化的路徑選擇。一是可以通過特色鄉村文化旅游來推出文化產品(這與交通狀況密切相關),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來感受獨有的淳樸的鄉村生活風味;二是可以通過體驗經濟來多樣化展現鄉村文化的參與互動魅力,將鄉村生產、生活、民俗、農舍、休閑、養生、田野等系統鏈接,打造鄉村文化產業鏈條;三是開發鄉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編、剪紙、泥塑、磚雕等土特名優工藝品,組織農民進行特色文化產品加工生產和經營;四是組織鄉村歌舞、鄉村競技、鄉村風情、鄉村婚俗、鄉村觀光、鄉村耕織、鄉村喂養等表演和競賽活動,提供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文化服務;五是開展鄉村休閑娛樂、地方風味餐飲、感受鄉村生活等活動,為城市老年人、為國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務和自助式生活服務;六是開展鄉村文化歷史文化展覽,生動系統地反映農耕文化、游牧文化、漁獵文化的特色和歷史,開辟針對中小學學生的鄉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這些經營方式,僅是鄉村文化產業的基本模式,在實踐過程中,應鼓勵和支持鄉村文化產業運營創新。因此,我們的創意、策劃、咨詢機構和文化藝術專家應重視鄉村的建設,走進田野,走進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幫助和扶持鄉村文化產業的項目定位、產業布局、經營管理和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站在城鄉統籌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高度,科學發展鄉村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化創新發展交流
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是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它方面創新的核心和靈魂,是推動人類創新活動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人類的一切創新活動總是首先把創新的關節點放在理論創新上。人類實踐活動這一特點,決定了理論的指導地位。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在文化產業化的發展上沒有創新的理論,就沒有創新的實踐,從而也沒有創新的成果。人類的一切創新實踐活動,都源于創新理論的創立和指導。
伴隨2008北京奧運的申辦成功,中國文化逐漸成為了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的一極。中國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文化產業化進程的不斷遞進,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如何審時度勢,把現實的挑戰變成潛在的機遇,使我國文化產業躍上一個新臺階,這既是適應世界潮流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強文化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重要保證,要求我們在新時期要不斷創新文化理論,創新內容要提升到新高度。文化產業的根在于人民群眾對文化的消費需求。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人民群眾對文化的消費需求是與人們收入成正比的,中國目前年人均GDP近2800美元,處于精神消費的臨界點上,這充分說明,連云港的文化產業發展正當其時,且市場潛力巨大。一個地方的文化資源不在其多,而貴在其用——用最有限的人力、最科學的手段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目前連云港市經濟快速發展,文化市場處于初期階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振興連云港的“跨越式發展戰略”,連云港文化產業化發展也進入了跨越式發展階段,此時,我們要與時俱進敢于開拓創新,在面對待高端文化項目各方面運作經驗不足時,我認為我們有必要主動出擊“先拿進來才能掏出去”構筑文化高地(這里的“拿進來”指的是引進連云港境外高端的優秀項目,學習運作經驗;“掏出去”指的是文化系統運用已磨練成熟的運作方式對連云港市文化事業、產業進行建設)。“拿進來”?拿些什么?我認為我們可以去拿別人已經運作成功,有長期制作經驗的文化藝術作品,當然這些作品要在很大的成份上適合連云港,可以在連云港成功的運作。“拿進來”,不是指一味的去照搬,也不是“拿來”就功德圓滿了。而應該是因地制宜的將這些作品與我內部的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運作,我們在整合、優化、運作的同時吸收外來文藝作品的精髓,包括大型活動的商業運作經驗,現場籌備調度經驗,策劃與創新的意識,舞臺美術經驗、也包括大量的外來資金。我市的文化市場是需要培育的,在“出去拿”的過程中也是我們以逸待勞的去培育文化市場的過程,是促進我市文化產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文化系統自身壯大的重要舉措,為“掏出去”積累大量的運作經驗、宣傳平臺、合作渠道、外部資金,所以只有“拿得進來”才能更好的“掏得出去”。
當然,文化市場初期階段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對中低端項目和對初期市場的培養,我覺得我們有必要設立“五萬元項目計劃”——此計劃以連云港的中低端市場為目標,所策劃的項目針對連云港中小型商業促銷、開業慶典、企業宣傳等以不超過五萬元的費用承接,進一步滿足連云港經濟發展中部分中小型企業的宣傳需求,收攏連云港市場中零散的文化資金,對文化產業化進程的原始資本充分積累,建立良好的服務機制和從而拓展更多市場。“五萬元項目計劃”不是計劃經濟體制在新時期的復辟,而是針對現有連云港當地文化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五萬元是一個坎是連云港目前大部分客戶大約可以承受的坎,“五萬元項目計劃”更多的是遵循市場規律的同時以小項目吸引客戶用小項目吸收資金。“五萬元項目計劃”是一個套餐式的文化快餐,它整合文化資源從中低端著手,以更迅速、更直觀、更便捷的套餐式文化產品展現給客戶,供他們選擇。
在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面臨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同樣也存在著嚴峻的挑戰。只有觀念的解放與創新,樹立全新的文化產業意識,是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競爭力的前提保證。只有文化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創新,是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競爭力的根本動力。發展文化產業必須做好戰略定位,做好文化產業化的發展創新的理論,從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鄉村文化產業化發展研究論文
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鄉村文化建設得如何,事關農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事關鄉村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事關和諧社會在農村的構建。中國鄉村文化在新世紀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鄉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也使鄉村文化建設成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為鄉村文化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現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發展,熱切呼喚從鄉村文化建設切人,探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路徑。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鄉文化建設的差距日益拉大,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文化產品及其文化服務雖然在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艱苦努力下有所改變,但尚未從根本上按照和諧社會的要求,全面協調發展,鄉村文化建設在整體上滯后于農村經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地區在推進城鄉一體化或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也因考量指標的影響而忽視鄉村文化的建設,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鄉村文化與城鄉一體化的內在聯系。我認為,沒有文化全面滲透、全面支撐的城鄉一體化是片面的、蹩腳的一體化。不能從思想文化上關心農民的精神需求,關注農民知識文化素質的提高,關切農民的文化承傳與創造,是難以從農民的心性發展上表達社會的文化關懷和文化責任的。一方面,社會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進一步擴大城鄉差別,造成鄉村新的知識貧困、科技貧困、智力貧困;另一方面,鄉村所蘊含的巨大而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資源將會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現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體現在鄉村。現代城市加速擴張的危機日益明顯,“城市病”日趨嚴重,向自然回歸、遠離都市、重返鄉村,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一個趨勢。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加速發展鄉村文化不僅是解決城鄉矛盾的路徑之一,而且是保證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滅的戰略舉措。
怎樣發展鄉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設那樣修建圖書館、群藝館、大劇院、電影院等,在現階段是很難做到的。最近,我們在成都一些鄉鎮調查發現,為精簡機構裁員,不少鄉鎮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員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業設施不夠健全,有的鎮電影院成了危房。我們相信,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的同時,國家將會加大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徹底改善和提高農民的文化生活質量。但在目前國家對農村文化建設投入較少的情況下,我認為,絕不能“等靠要”,而應抓住國家加速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機遇,積極推動鄉村文化走上產業化道路,利用鄉村文化資源優勢,改變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把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資源轉變為文化資本。鄉村文化產業化將會改變傳統第一產業(種植業、畜牧業等)的經營觀念和產業格局,擴展農民職業內涵,農民不僅可以耕田種地,而且可以從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務、民間工藝加工、民俗風情演展等第三產業,使農民的社會身份發生深刻變化。這不僅可以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農民勞動素質,調整和優化鄉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鄉村市場競爭力,而且將會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
文化產業在鄉村的發展和壯大,是富有超前戰略意識的舉措。中國鄉村文化資源異常豐富,從總體上審視,是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承載千百年歷史文化積淀的鄉村文化,顯示出無比誘人的文化韻味。它與現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強烈反差和對比。這正是鄉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異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們在地域性、個別性、差別化方面整合鄉村文化資源,予以優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場競爭力和文化競爭力,打造出獨特文化品牌。
中國鄉村的歷史變遷、歷史人物、神話傳統、民間故事、民間藝術、民間工藝、能工巧匠、競技游藝、民俗風情、村寨文化、園林藝術、民居藝術、古鎮風貌、祠堂廟宇、鄉村教育、風味餐飲、生活智慧等等,保存著中國農業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現出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文化價值和文化魅力。我們在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時,首先應對這些資源進行盤點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資源清楚,然后按照優先發展原則,對具有濃厚文化特色的資源進行產業轉化;對一般性的具有生長可能性的文化資源維持伏,不宜匆忙開發;而對那些非轉化資源予以有力保護,絕不能破壞性開發,以確保鄉村人文生態的平衡。對這三種資源分門別類和科學開發,有利于鄉村文化事業的建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于鄉村文化產業持續健康推進,有利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和發揚。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傳媒信息、現代生活方式不斷進入鄉村,農村和小城鎮民風的民俗正在逐漸消逝。這一方面,讓農民享受到了現代物質文明成果,是全社會整體進步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鄉村特色文化也會因民俗風情的失落失傳而失去獨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們在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時,應有意識地對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風情進行現代性改造,吸收傳統民俗文化中科學有益的養料,培育村民們的文承傳意識,開展民俗風情演藝,吸引社會公眾前來參與體驗。在這一過程中,絕不能把農村落后現狀等同于原生態文化,把原汁原味當作文化底蘊而不按照現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審美觀念來加以改良改革。因此,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不是和盤托出某種文化資源,而是按照現代產業生產要求和規律,根據文化消費市場的變化,精心呵護鄉村文化,精心打造鄉村文化,精心發展和豐富鄉村文化。
文化產業化創新實現區域資源優勢轉換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與區域文化資源產業化的內在關系;當前我國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換面臨的挑戰;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化優勢轉換的路徑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資源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寶貴財富、文化資源產業化:彰顯區域文化資源優勢的重要方式、文化資源產業化:保護區域文化資源的有效手段、文化資源產業化:推進區域文化互動的獨特途徑、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換的認識不足、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換的能力不強、區域文化資源產業化過程中資源保護的力度不夠、改革創新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建立和完善區域文化資源產業化制度機制、培育催生文化產業新業態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我國有著遼闊的地域、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長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歷史變遷中,不同區域逐步形成并擁有別具一格的文化資源優勢。只有積極挖掘、有效保護和充分利用好當地獨特的文化資源,進一步加大文化資源產業化創新力度,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的轉換。
關鍵詞:區域文化;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資源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寶貴財富。新的歷史時期,怎樣挖掘和保護好歷史文化資源,如何利用和發揮好區域文化資源優勢;怎樣發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如何實現區域文化資源優勢向區域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轉換?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各級政府決策遇到的難點和理論界研究的熱點。本文擬從區域文化資源產業化視角,試圖對區域文化傳承與文化資源產業化之間的內在關系、當前我國區域文化產業化面臨的挑戰以及區域文化資源產業化路徑選擇做些分析探討。
一、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與區域文化資源產業化的內在關系。
區域文化資源與產業化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文化資源產業化不僅有助于彰顯區域文化的時代價值,實現區域文化資源的產業價值,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宣傳、保護和傳承優秀區域文化。
加強公共文化產業化計劃要點
2012年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力推進“五宜”城區建設的關鍵一年。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我局今年文化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建五宜,率先發展創一流”的意識,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工作,按照建設“五宜”城區的總體要求,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等工作為重點,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使我區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推動全區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3周年。
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加強隊伍建設和機關建設
按照區委的部署和要求,組織黨員干部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把干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統一到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上來,把干部群眾的精神統一到抓落實、干事業、促發展上來,提高建設“五宜”城區、構建和諧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理論學習和理論教育工作的重點要放在學習貫徹十七大報告和科學發展觀上,結合我區文化工作實際,圍繞文化建設的主題進行學習、討論和研究,引導大家牢固樹立和認真實踐新的文化發展理念,推動科學發展觀在文化系統深入貫徹落實。
二、不斷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和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工作在開展創建“五宜”城區活動中的作用。
1、繼續抓好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搭建良好群眾文化活動平臺。抓住市上加大對文化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重要機遇,利用城中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的有利時機,積極與規劃、建設部門聯系,進一步加強文化館、站的設施建設,保證文化館、站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發揮組織、示范和引導功能。
2、堅持對業余文化輔導員的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擴大、完善業余群眾文化活動團隊的水平。建立完善制度,深入社區業余群眾文化活動團隊,進行排練,開展活動,帶動全區群眾性文體活動蓬勃發展。
重慶市沙坪壩區文化產業化實施對策的研究(zjstu34)
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在許多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文化產業正成為經濟增長中異軍突起的力量,并最終將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和支柱產業之一。
作為我國直轄市之一的長江上游中心城市的重慶市,其發展目標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而文化將是城市綜合實力和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此外,重慶市也是西部大開發的中心城市之一,而西部大開發把發展科技和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作為重要任務。因此,發展文化產業是重慶市發展都市經濟的要求。沙坪壩區作為重慶市的科教文化中心,按照重慶市委市府把沙坪壩區建設成重慶市科教文化中心的要求,把沙坪壩區建設成教育發達、科技進步、文化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功能齊全、富有現代化都市風貌的中國西部的科教文化中心城區,發展前景一片光明。因此研究沙坪壩區文化產業對重慶乃至中國文化產業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文以沙坪壩區文化產業為研究對象,從分析沙坪壩區文化產業的現狀入手,著重分析了沙坪壩區發展文化產業化的有利條件和目前存在的困難及障礙,并提出了發展文化產業化的途徑,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化“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第一章緒論
1.1問題背景
談論藝術創作產業化
一、藝術生產的產業化歷史
從工業生產的角度看,藝術生產的產業化是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的。1894年愛迪生公司利用愛迪生發明的攝影機和活動視鏡,使用伊斯曼柯達(EastmanKodak)供應的電影膠卷,由其公司內的一位名叫佛萊得奧特(FredOt)t的員工負責擔綱演出,拍攝了第一部獲得版權保護的影片《弗雷德•奧特打噴嚏》。繼之,盧米埃爾公司首次拍攝了250米長度,由13個片斷陳述一個長篇故事的影片《基督受難》。1896年,原是舞臺魔術師和劇院經理的梅里愛,從盧米埃爾兄弟那里買下了電影放映機,建立了他的第一家制片廠,第一次有系統地將戲劇表演的程序和方法運用于電影,創造了真正的“戲劇電影”。據說,他在一生中共拍攝過多達400余部影片。第一次世界年大戰后,梅里愛已完全破產。盡管如此,我們依然可以說,這里包含了藝術生產產業化趨向的最早萌芽。正當梅里愛破產前后,產業化的藝術生產卻很快傳到了美國并在那里得到了先行發展。從1912年起,許多電影公司移師好萊塢,如米高梅公司(MetroGoldwynMayer,簡稱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CenturyFox)、華納兄弟公司(WarnerBrothers)、雷電華公司(RadioKeithOrpheum,簡稱RKO)、環球公司(Universa)l、聯美公司(UnitedArtists)、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Pictures)等,紛紛在那里落戶。20世紀30年代,當歐洲一些國家的文化產業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發展停滯時,產業化的藝術生產卻在美國得到了高速發展。二戰后,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有東方的日本,也陸續進入了后工業社會,文化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紛紛為文化產業命名,如將之稱為“內容產業”(歐盟)、“文化工業”(法國)、“創意產業”(英國、芬蘭)、娛樂觀光業(日本)等,并出臺相應的文化產業政策,以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因素。〔1〕與此同時,社會學的、文化學的、經濟學的文化產業理論紛至沓來,文化產業被提高到了相對于政治經濟的“硬實力”的一種“軟權力”的高度。〔2〕在這個過程中,藝術生產的產業化既為先行又與之同行,成為了一種世界性的普遍事實,產業化成了藝術生產最顯著的當代性特征。
二、藝術生產的產業化表征
產業化的藝術生產不同于非產業化的藝術生產。在共時性的意義上,當代社會在一定的范圍內還存在著非產業化的藝術生產,但就社會生產的整體趨勢看,主體部分已不再是非產業化的藝術生產,而是產業化的藝術生產。產業化的藝術生產正在整合非產業化的藝術生產,而非產業化的藝術生產也正在融入產業化的藝術生產。在歷時性的意義上,產業化的藝術生產是當代性藝術生產,是藝術生產發展的一種歷史性形態,因此,不同于此前的現代性的商業化藝術生產,更不同于古代社會的商品化藝術生產。這種不同是以如下表征體現出來的。首先,產業化的藝術生產不再是單純的商業化藝術生產,而是工業化和商業化的結合。就是說,產業化的藝術生產,一方面是一種按照工業生產流程,使用工業生產技術,進行大規模復制的生產,同時又是一種按照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社會生產過程進行的商業化生產。“文化產業”的概念最早是由法蘭克福學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諾于1944年在《文化工業:欺騙公眾的啟蒙精神》一文中提出來的。他們當初用的是單數“cultureindustry”,直譯可為“文化工業”,是指憑借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地復制、傳播和消費文化產品的工業體系。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學界也一直將之譯為“文化工業”。隨著文化產業的外延的不斷擴大和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始,由法國開頭,歐洲各國陸續使用復數的“culturalindustries”,這就是“文化產業”。〔3〕這表明,文化產業的基本含義是文化工業,工業化是藝術生產產業化的基本歷史內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發表的《文化、貿易和全球化》(Culture,TradeandGlobaliza-tion)對文化產業的解釋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
芬蘭學者芮佳莉娜•羅馬用金字塔模型闡釋了文化產業的概念:“在金字塔的頂端是必須要得到解釋的文化產業。金字塔的底部是由經濟、技術和藝術組成的三角。”“文化產業是文化產品的一種規定,其中包含著經濟和技術作用。”〔5〕按其所說,文化產業也就是由經濟、技術、藝術構成的三元合成,這可謂非常精確地概括出了文化或藝術產業的基本面貌。按照這一面貌,單純的商品化生產,如鄭板橋賣畫,甚至單純的商業化生產,如馬克思說到的“劇院、歌舞場、妓院等等的老板,購買對演員、音樂家、妓女等等的勞動能力的暫時支配權”,〔6〕都不能稱之為產業化的藝術生產。在歷史上,商品化的藝術生產應該說很早就有了它的萌芽。馬克思說:“商品交換是在共同體的盡頭,在它們與別的共同體或其成員接觸的地方開始的。”就是說,在人們突破了地域性的原始共同體的局限時開始,就有了商品交換,就有了“有意為了交換而生產的”的勞動產品。現代社會的藝術生產,亦即進入到資本主義時期的藝術生產,在資本生產的支配下,使傳統藝術生產的商品化“潛能”得到了高度發展,成了服膺于資本的生產與增殖,不斷擴大再生產的商業化生產。但是當它還沒有工業化或完全工業化,即還沒有按照工業生產的流程,使用工業生產的技術,進行大規模的復制生產時,也不可能稱之為產業化生產。如前述提到的“劇院、歌舞場、妓院等等的老板,購買對演員、音樂家、妓女等等的勞動能力的暫時支配權”,就不是產業化生產。所以說,產業化藝術生產不同于古代社會的商品化藝術生產,也不同于現代的單純的商業化藝術生產。不過,現代資本主義生產的商業化市場和工業化生產方式卻為藝術生產的產業化提供了歷史性的前提。有人概括說:“從20世紀20年代文化產業的萌芽算起,到現在其發展已經過了80多年。”〔8〕80多年時間似乎很長,其實很短,但這說法是歷史的,是嚴謹的。其次,產業化藝術生產突破了古代藝術生產分散的個體化模式,也超越了自資本主義產生以來藝術生產的單一企業化模式,而是一種高度社會組織化的“規模生產”。西方的一些大學使用的經濟學和管理專業最權威的教科書《產業組織理論》的作者泰勒爾認為,產業是指“生產同類或有密切替代關系的產品、服務的企業集合”,產業化過程大約包括三個層面:商業化、組織化和規模化。
就是說,商業化生產是產業化的最基本層面,企業的社會組織化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層面,而最終達到的是廣泛協作、深度加工的規模化生產層面。在這種產業組織中,企業是產業的主體,產業是企業的集合,產業化生產就是高度社會組織化的規模生產。這種規模生產,從組織形態上看,表現為集群化特征,如好萊塢集合了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福克斯(20thCenturyFox)、華納(WarnerBros).、聯美(U-nitedArtists)、環球(Universa)l、哥倫比亞(Columbia)和雷電華(RKO)等八大影片公司。如今,這種集群化生產已經成了發達國家的自覺意識,并把打造自己的文化產業航母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基本策略。在文化產業方面,我國是后發展國家,但近些年來產業集群也在不斷增多,并開始走向普遍化。這種規模生產,從生產形態上看,表現為產業鏈式生產。產業鏈按邁克爾•波特的概念,又稱為產業價值鏈。經濟學的理論分析總是很精細的,未必通俗,但其案例分析還是通俗易懂的。其典型的案例是:一個猶太人在美國西部淘金,第二個來此的猶太人就做起了出租淘金工具的生意,第三個猶太人則主動做黃金分銷的生意。他們由此形成了既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生產環節和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的鏈式結構。這就是對產業鏈的最通俗解釋。正是這種產業價值鏈使文化產業成為了不斷向外擴展的同心圓,藝術生產則成了這個同心圓的核心,因而也就成了包含著越來越多的外延生產的規模化生產。
傳媒經濟運營與文化產業發展探討
摘要:傳媒經濟運營與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二者屬于相互依存、相互定義的關系。只有保證文化產業成為傳媒產業的重要內容,才能夠為傳媒經濟運營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傳媒產業只有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載體,才能將文化產業的價值發揮出來。基于新時期背景下,新媒體不斷推動媒介整合與文化產業的發展,并且加快了傳媒產業制度創新的腳步。本文從傳媒經濟和文化產業的內涵及發展進行探究,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把控傳媒經營的市場定位促進我國傳媒經營的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等幾個方面的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思考。
關鍵詞:傳媒經濟運營;文化產業;產業化發展;市場化發展
一、引言
基于新時期背景下,經濟、政治與文化互相交融,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地位愈發穩固。文化的影響力也烙印在了民族的創造與發展過程中。指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需要大力發展社會主題文化,并且滿足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傳媒產業的發展給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平臺,將信息文化作為主體,并且依托于信息化平臺,逐步將傳媒經濟運營對文化產生的發展推進作用展現出來。在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社會的基礎上,提升生產力,實現繁榮文化的發展目標。
二、傳媒經濟和文化產業的內涵及發展
(一)傳媒和文化。傳媒經濟發展與文化之間存在一種必然的互動關系,這兩者表面看起來是兩個個體,但實際上著兩者是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文化產業涉及到了人們生活的多個領域,還能夠對人類審美、行為、生活、風氣起到一定的導向。而媒體也具有這樣的一種功能,媒體的傳播不僅會向社會大眾傳遞新聞資訊,也會對社會大眾的行為、風氣等帶來導向。可見這兩者存在一定的交集,這就為兩者的融合與發展提供了有利前提。基于現代化經濟環境背景下,傳播經濟發展前景良好,與相依存的文化資源關系也比較深厚。通常情況下,要想實現多樣化的文化發展需求,就需要保證表現形式與其相對應,這對指導傳媒市場的定位與細分發展目標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就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文化的多樣性特點都沒有發揮出來,導致人文資源在現代化的產業運營中,始終處于邊緣化的地位,無法實現文化內涵的傳播目標。所以,對傳統文化資源中的精華進行挖掘十分重要,只有與現代化的生活理念融合,才能逐步打造出激勵群眾的社會環境。(二)媒體是否可以形成產業。結合一個產業的發展特點來看,媒體要想發展成產業,不能僅通過媒體相關技術,還應不斷豐富其內涵,將文化產業和媒體信息技術相融合,實現產業的升級。與計算機、通訊等領域不同,加入文化產業的升級與結構轉換,屬于傳媒經濟發展改革的必然產物。基于傳媒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造成了各類媒體的涌現,媒體頻道十分豐富,但其中的內容卻明顯不夠,缺乏文化性,內涵不足制約了媒體產業的發展。現如今包括媒體行業本身,以及社會大眾都已是到了這一點。為了有效改進這一問題,不僅是要更新媒體技術,還應加入文化元素,豐富其內涵。可見文化逐漸成為媒體產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三)新媒體時代的媒體文化產業。新媒體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在現代的信息技術時代,新媒體整合了媒體的采集、傳播等技術手段,并整合了電視、網絡、手機等各類終端,并豐富了文化內涵,豐富了社會大眾接受信息的渠道,在融合、互補為基礎的生態環境當中,促進媒介整合與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與傳統的媒體相比較,新媒體的優點就是傳播速度較快,能夠消除電視媒介、報紙以及廣播媒介之間的邊界,并且消除國家之間的邊界。最顯著的優勢并不是消解,而是重建,屬于一種破壞性較強的創造方式。在新媒體的不斷發展進程中,實現各個媒體的融合。由于傳統的媒體行業和新媒體產業并不完全相同,同時又受到了市場經濟方面的影響,使新媒體產業在這一背景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條,成為文化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產業的生成,其文化傳播能力突出,能夠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文化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