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范文
時間:2023-06-25 17:07: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服飾文化;國家;設計師;消費者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9-0138-02
中國與歐洲各國文化的交流往來,在19世紀40年代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主要表現為中國更多地吸收西方的的文明。而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西文化交流則進入了一個更為全面、互動,更為積極、互惠的新階段。有的學者認為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單向的”、“由西向東”、“扭曲的”,這種觀點在現代社會看來是過于片面了。中西文化雖然不平衡,但絕不是單向的。從啟蒙運動來看,法國啟蒙運動就彌漫著一股“中國崇拜”的熱烈氣氛,作為啟蒙旗手的伏爾泰,更是對孔子推崇備至;重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朗索瓦?魁奈也推崇奉行儒學的人道主義和“中國專制制度”;而美國啟蒙運動時期,六大思想家本杰明?富蘭克林、托馬斯?潘恩、托馬斯?杰斐遜、約翰?亞當斯、詹姆斯?麥迪遜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至少有四位都是中國的崇拜者。所以,單純的說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完全是由西方輸入中國的這種說法大大低估了中國思想文化對西方文化的貢獻。
服裝作為一種文化貫穿于人類文明的各個時代,不同的文化與社會形態必然造就出不同的服飾文化與服裝形態。但西方服飾的設計文化與中國服飾的設計文化在21世紀以來,互為交融,互為影響,服飾的設計風格日趨接近。放眼望去當今世界人們的服飾風格,雖然不是同根同宗,但是幾乎全世界的人民都穿著T恤、牛仔褲、西裝,無論是在家庭生活還是工作場合,人們的穿著可以說是大同小異。不論是國家、企業、個人,在服飾風格上似乎世界人民是一家,服飾設計的界限越來越小。
每年巴黎、米蘭、倫敦、紐約的時裝秀,都引來世界各地媒體的爭相采訪報導,這些媒體回國后帶去了最新的服裝流行趨勢。于是各種品牌開始生產具有這些流行元素的服裝,生產過程中這些服裝雖然融入了各個國家本土文化的元素,但是大體的風格是不變的,等待這些服裝上架后,人們便來爭相購買這一季最新的流行款式。所以,各國的服裝設計風格越來越相似,但是,總有一些區別,世界大的流行元素融入本國小的設計元素,總會表現出本土國家所獨有的設計風格,所謂的和而不同。而和而不同,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各國、設計師和消費者。
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土國情
21世紀是一個信息革命的時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現代社會已進入到多元化、多樣性、多層次文化融合的氛圍之中。服裝的風格和時尚的流行出現了紛繁復雜的多樣性,每一季新的服飾風格都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眼球,新的興奮點始終在震撼著時尚圈。時尚圈在世人面前所展現的是多種風格輪回或交替出現的動態,受“消費文化”、“環保文化”、“咨詢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響,再加上現代社會信息的高速傳播,服裝風格快速的波及著整個世界。這些時尚潮流的設計風格滲入各個國家后,每個國家又賦予它自己的民族元素。民族精神文化以它豐富的表現形式、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審美意趣給當季的設計風格帶來新的閃光點,再一次流行的界限,民族的便是世界的。
整個世界大的設計風格融入小的民族元素時,掀起了無數次的民族熱。比如現在流行的波西米亞風格。波西米亞是捷克西部與德國接壤的地名,這是一個游牧民族,服飾風格主要是艷麗的色彩和粗獷的面料、金屬質感的裝飾物等。這種民族風格的服飾被現代社會的女性所接受,世界各地的都有女性穿著波西米亞風格的長裙、吊帶、大檐帽,和佩戴粗重的裝飾物。但是這種風格并不是完全純粹的民族特性,它被整個世界大的設計風格所同化,所以當世界這個大背景下的設計風格改變時,它的設計風格也相應的發生改變,適應著每一季的流行風格,不斷的推層出新。著名設計師埃曼紐?恩加羅應用羊絨織物和馬海毛網眼織物,使得波西米亞風格更加具有女人味,更受世界人民的喜愛。同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流行于世界舞臺上的還有中國服飾,一些以中國紅、青花瓷、水墨畫、刺繡為主題的設計風格受到熱烈追捧,國際時裝舞臺上更是多次出現了“中國風”和“東方潮”。“和而不同”所產生的這些民族熱,在當下十分流行,民族文化的純美、獨具韻味的魅力深深打動著世界人民的心。
二、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設計風格
巴黎的國際時裝周已經不再是國外人獨領的舞臺,我國服裝設計師如謝峰、馬可等都登上了這設計師夢想的殿堂。這些設計師為每年的最新流行元素注入了中國精神,使得中國也成為了主導世界流行趨勢的一份子,雖然這種力量還不夠強大,但隨著一批又一批的新銳設計師的出現,在世界時裝舞臺上總有站穩腳步的那一刻。21世紀的時裝界已不再是一種風格或者一種潮流能獨領的時代,時尚和非時尚難以界定,多種文明形式持續存在同樣影響著服裝的發展。
在世界大的流行元素下,國內的設計師們都有著自己的設計風格。一些極具民族特色的品牌正在走向世界。例如東北虎時裝公司任董事長兼藝術總監張志峰,以“融匯古今,貫通中西”的設計理念創造性的以“中國式婚禮服”實現中國婚禮服的復興與新興。又如張肇達的的“東方晨彩”、“北京一夜”、“大漠”、“紫禁城”、“江南”、到“西雙版納”、“”、“黃河”、”長江”,他的時尚秀總是以強烈的中國特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再如受邀參加“2007年巴黎時裝周”,個人品牌“無用”的馬可。這些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都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和底蘊,設計師在主流的流行服飾上加以中國元素,獨特的設計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而不同”的設計風格被我國的設計師巧妙應用,既不失民族特色,又與時尚接軌。
三、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的消費理念
同樣一個流行款式,在不同國家的消費者看來,可能都是美觀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去嘗試。比如一件歐美流行的最新款式,可能很多歐美國家的消費者都會爭相購買來追隨潮流。而到了略微靦腆的東方國家,這件衣服就有可能過于暴露或者顏色過于鮮艷了,消費者對這件衣服就會駐足相望,遠遠的欣賞它,但不一定會購置于自己的衣櫥。所以,設計師都會對最新的流行服飾稍作改良,增加一點民族特色,或降低幾個顏色的亮度、調幾個顏色的色調來滿足不同的消費者。比如當下流行的高肩設計,每個品牌的設計風格都不一樣,有的墊海綿墊、有的加珠片飾物、有的直接做成錐形,可以說每種款式都有消費者購買。但真的穿成Lady Gaga的樣子,恐怕在國內除了少數時尚人士,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只是觀望而已。但一些經過國內各大品牌改良過的在服裝就普遍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這些服裝不但讓消費追隨了潮流,還避免了過于夸張的嫌疑。所以消費者“和而不同”的理念也值得設計師們的注重。
四、總結
多元化的時裝設計風格在21世紀這個大的世界時裝舞臺之上,共同上演著各類精彩的表演,從繪畫風格到雕塑風格,從建筑風格到工藝美術風格等,每一次都讓世人為之振奮。中西方服飾文化的交流不再是簡單的“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而是多種文化并存,共同碰撞與摩擦出新的服飾文化,推動著世界服飾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生態理念 德育教育 愛國教育
一、用教育生態理念創新學校德育教育
教育的宗旨是促進人的發展,而人的發展離不開信念的支撐。因此,以新理念為引領,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及其生命發展需要出發,創新德育的理念,創新德育內容,創新德育載體,創新德育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使其主動構建自己的德育大廈,讓道德生活充滿活力,應該成為德育創新的突破口之一。
1 理念創新――建構基于教育生態理念的學校德育觀。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單純對德育規范的記憶和德育知識的獲得。引導人們去選擇和建構有道德、有意義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的信念和生命的境界,是更高價值的德育追求。生態德育,作為一種新的德育理念,就是要通過營造和諧溝通、寬容理解、積極向上、其樂融融的學習生活氛圍和環境,使師生獲得富足的精神生活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從生態視角審視學校德育,就會發現學校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質量,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德育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使學生終身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使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更加美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加幸福。基于上述認知,形成新型的生態學校德育觀,有益于德育思想的深刻變革。
2 內容創新――與時俱進,豐富德育內涵。德育內容是德育的核心,應與時俱進,不斷充實。學校德育只有符合時代要求,針對學生需要,不斷拓展學校德育內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收到良好的實際效果。要從“體現時代精神、貼近學生實際、符合學生需要”的基本要求出發,努力構建科學的德育內容體系,使德育內容既具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又體現時代特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3 載體創新――讓德育微笑浸潤人心。為了更好地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德育形式需要不斷創新。我們只有創造豐富多彩、內涵深刻的德育活動載體,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真切體驗、實踐磨練中,感悟德育的要求,接受思想的啟迪,才能最終將外在的德育要求內化為健康的情感品質,轉化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實現德育對學生的人生成長與發展的巨大引導和提升作用。
4 評價創新――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德育評價是德育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檢查、督導、評估德育質量的重要機制。斯塔弗爾比姆說過,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因此,我們要有效地改革創新學校的德育評價體系,建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德育評價制度,以發揮評價的教育、導向功能,有利于學生主體的終身發展。
二、融合非主流文化,突出愛國主義教育
如果說校園文化是一道菜肴的話,主流文化就是校園文化的主菜,那么非主流文化則是佐料,它對主流文化起到一個補充、增添色彩的作用。非主流文化雖然有優有劣,但豐富了校園文化,使之與社會聯系得更加緊密。用愛國主義教育加以引導、滲透,使非主流文化向正確的方向發展,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1 弘揚民族精神,融入校園非主流文化。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撐,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五千年華夏文明鑄就了璀璨的中華文化,也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它維系著中華民族長期的統一和延續,激勵著全民族奮發有為,促進中華民族前進和發展。作為學校的政治工作者,要把民族精神帶入校園非主流文化中,如在校電臺多播放一些富有時代、民族精神的歌曲,經常開展一些宣揚民族傳統、民族文化的活動,更大力度地弘揚民族精神。
2 加強愛國思想品德教育,竭力控制劣性校園非主流文化的自由蔓延。
(1)加強“兩課”教育,為校園非主流文化確立正確方向。教師在“兩課”教授過程中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研究當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不斷地改進“兩課”教學,拓寬教學的模式,不再是單一灌輸式教學,而是多層面、互動式教學。發揮“兩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用馬列主義來武裝學生的頭腦,特別應加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培養和教育當代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有這樣,學生在非主流文化的影響下,才能分辨是非,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2)愛國主義教育從課堂走入生活,走入校園非主流文化。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傳授,將愛國主義教育帶入學生的生活中,使愛國主義不再是單純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
篇3
最近幾年,港臺地區與大陸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彼此之間在語言詞匯方面也加深了相互影響和作用,許多語詞不可避免地互相吸收和交融,或相互補充,或增加新意。筆者長期以來因經商和進行學術文化交流,頻繁往來于之間,耳濡目染語詞的交流融合,浸既久,遂有體會,謹不揣谫陋,與讀者分享。
臺灣語詞有獨到之處
的同胞雖然都在使用中華民族的共同語一漢語,但過去長期的隔絕,使得語言在各自的社會中隨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發展變遷,而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差異,雨其中差異最大的,就是語詞了。
臺灣有一些語詞,在表情達意方面有獨到之處,正好彌補大陸語詞的不足。這些詞語進入大陸。是情理之中的事。如2005年4月29日,總書記與主席連戰會談,共同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的公告。“愿景”融會了大陸常用的“愿望”和“前景”兩個義項、也是英文Vision的翻譯,這個臺灣語詞很快成了大陸的流行語。此外,一些臺灣語詞也迅速“登陸”,如“透過”、“考慮”、“管道”、“福祉”等。另一方面,大陸慣用語詞也逐漸流入臺灣,如臺灣政治人物搞政爭時,往往開口就要對方“表態”,這一詞本非臺灣慣用,是近年才從大陸傳人的。再如大陸常用的術語“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與時俱進”等,現在已被臺灣政治人物引用。
香港語詞“北伐”推動世俗化
香港語詞30年來的“北伐”現象,更引人注目。改革開放以來,香港不僅向內地輸入大量資金和技術,而且向內地輔入大量香港語詞。大量港式語詞長驅直入內地,僅房地產方面,就有香港語詞“按揭、樓宇、樓盤、樓花、置業、物業、寫字樓、爛尾樓”等,幾乎一統大陸房地產詞語江山。此外,諸如返工(上班)、收工(下班)、炒魷魚(解雇)、h食(謀生)、老友記(老朋友)、搞掂(弄妥當)、老細(老板)、事頭婆(老板娘)、老千(騙子)、靚仔(漂亮小伙子)、靚女(漂亮姑娘)、馬仔(手下)、拍拖(談戀愛)、包二奶(婚外情)、捷煲(戀人分手)、搏命(拚命)、h笨(占人便宜)、撞板(碰釘子)、踢爆(揭發)、食晏(吃午餐)、沖涼(洗澡)、嘆世界(享受)、派對(聚會)、手信(小禮物)、撈世界(h食賺錢)、大把世界(大把機會),等等香港語詞,不僅在內地成為新潮語言,而且成為內地某些“時髦”生活方式的象征。
香港語詞30年來的“北伐”,將香港生氣勃勃的世俗文化帶入內地。世俗化(secularization)就是肯定現世生活,肯定大眾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表現出以具體功利與追求為目標的價值取向,它同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的關系非常貼近,是促進市場經濟發展與民主政治建設的社會心理土壤。可以說,中國現代化的進程,正是中國社會生活世俗化的過程。香港語詞登陸內地,成為內地社會生活世俗化的催化劑。在中國,有些知識分子以拜金主義,道德失衡等否定世俗化,忽視其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這是有失偏頗的。
社會進步與文化交癱融合環環相扣
香港語詞由于是粵語,本來應該與講普通話或講“國語”的大陸和臺灣有明顯區別,但由于有些語詞,大陸已經放棄了1949年以前使用的舊有形式,而采用了新的形式,港臺則仍在使用那些舊有的形式。又由于港臺社會形態相近,因此港臺語詞更為接近,與大陸語詞有明顯區別。隨著近30年來社會、政治、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的語詞又出現了交融的態勢。
港臺有一語詞“挺”,意思是支持。如港臺社會說支持某人就是“挺某人”。2003年香港遭受SARS疫癥蹂躪以及去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中央推出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的措施,香港稱為“挺港措施”,這一語詞很快被內地接納。“弱智”與“智障”,是大陸與港臺的一對差異語詞,源自“殘疾”和“殘障”,還派生出“弱視”和“視障”等。港臺使用的“智障”,從構詞和人文關懷方面,都優于“弱智”一詞,亦逐漸被大陸借鑒采用。“幼兒園”和“幼稚園”是大陸與港臺又一對差異語詞,而大陸的“幼兒園”一詞要優于“幼稚園”,特別在派生出的“幼兒教育”時,在詞義的明確上更勝一籌。
篇4
關鍵詞:印度;維吾爾族;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6-0078-02
印度古書中關于中國的記載先說《摩訶婆羅多》這一部史詩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中國(CINA)這個字多次出現。多半同其他一些民族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如:Kirata,Huna,Tukhara,等等。這些民族征諸史籍,這些民族生活在我國西域的少數民族。印度文學中所出現的“秦”(Qin)“馬秦”(MaQin)等地名。在地理方面指的是中國西北部的廣大區域,也就是歷史上的西域。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165年,月氏人進入印度西北部,建立貴霜王朝,促進了中國和印度的文化交流。公元五至六世紀,匈奴的一支唳噠人來到印度。公元七至十二世紀,月氏人的后裔,拉其普特人在印度建立政權。公元十世紀,塞爾柱突厥人統治印度。到了十六世紀,察合臺回鶻汗后裔貼木兒的六世孫,即喀布爾的酋長巴卑爾,于1526年在印度建立了莫兀兒帝國,統一了全印度。從上述歷史來看,印度是由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塞種人、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而組成。他們必然會把本民族的文化帶到印度。維吾爾族及中亞的突厥民族自古以來和印度就有著密切的來往。古代新疆是世界三大文明匯合的地方。在中印文化交流的初期,維吾爾族先民吐火羅部族曾在中間起過橋作用。
印度文化對于古代維吾爾族文學的影響力已遠遠超過西方文化的影響。造就西域文化的獨特特征。在史料記載,生活在中亞及我國西域的民族進入佛教以后,大量地接受印度文化。由于精通印度梵文人越來越多印度文學作品大量流入新疆。對維吾爾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文學由于受到了佛教和摩尼教文化的影響,高昌回鶻文學具有了多種色彩和廣泛內容。這時出現了用回鶻文翻譯佛教典籍的,涌現出一批用回鶻文進行翻譯工作的大師。他們從梵文,吐火羅文,漢文翻譯了許多佛經,古典名著和戲劇作品。如:智護(Prajnaraksit),僧古薩里(SingquSali),迦魯納答斯(Karunadas),必蘭納室里(Prajnasri)。夔夔(Kiki),奇蘇雅(Cisuya),啟心奴(Cisim Tu),桑葛奴(Sangga Tu)等。這些學者,作家在思想方面對維吾爾佛教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印度文學中的佛教思想首先深刻地影響了維吾爾佛教詩人們的世界觀,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創作傾向。回鶻佛教文獻當中我們發現印度佛教文學的影響,佛教經過吐火羅人中介傳播西域(今新疆)之后,印度文學的許多古代神話,傳說對中亞及西域民族后世敘事文學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維吾爾文學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與印度文學之間的交流方面表現出開放性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文學交流與交融現象相當明顯。大約在十至十一世紀前在當地原居民信仰的影響下,回鶻人逐漸畈依佛教并開始翻譯,佛教經典當佛教節日時在寺院故事和戲劇等。早在十世紀左右高昌就有戲劇演出。《彌勒會見記》就是這方面的證明。這部劇作不論就內容,語言和時代古老而言都是回鶻文重要的佛教文獻之一。
佛教宗教傳說以后傳布到高昌回鶻民間之后,有些印度佛教故事,傳說仍然保留在維吾爾族民間。公元二世紀到公元九世紀這漫長的歷史時期是印度與西域文化交流的盛時期是印度文學傳入的期。以庫車為首都的龜茲國時期是維吾爾佛教文化史上最為繁榮的“黃金時代”。在這個時期維吾爾族和印度經濟文化交流日益興狂。
十一世紀維吾爾族著名的學者?喀什噶里在其不朽之作《突厥語大辭典》(Divanlug-at―at )中,Irvi, (突厥語大辭典、第一卷、漢文版138頁)(urahun、(突厥語大辭典、第一卷、漢文版148頁)給病人服用的一種印度藥品。(突厥語大辭典、第一卷、漢文版138頁)arubat印度棗(突厥語大辭典、第一卷、漢文版149頁)描述了當時印度與維吾爾族的文化關系。
阿密爾?霍斯羅(1253―1325)是生活于印度北方的波斯語詩人。他父親是突厥拉秦部落的人。在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進犯中亞時期,其父親隨部落離開中亞的庫什城,南遷來印度。詩人在自己的詩歌中提到了自己是個印度突厥人:
因為我是印度鸚鵡,就請直率相問,
若問我印度語怎樣,我不妨坦誠相告。
我是印度突厥人,我講印度語如流水。
我也講阿拉伯語,但并不受惠于埃及人。
他的作品不僅在印度,而且在伊朗以及波斯語和突厥語流行的中亞地區都得到了廣泛的承認和傳播,并享有較高的聲譽。詩人在自己長期的創作過程中,深受蘇菲哲學的影響,因此他的抒情詩中往往帶有濃厚的蘇菲派思想色彩。阿密爾?霍斯羅在其敘事詩集《五卷詩》(Khamsa)中的第二部長詩《霍斯羅與西琳》中,首次把帕爾哈德描寫為和田王子。他的富于蘇菲神秘主義色彩的著作《四個托缽僧》,早已譯成維吾爾文,對維吾爾古典文學和民間文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篇5
一、閩南婚俗中存在的中西文化碰撞與交融的現象
在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念中,從擇偶到正式結婚,必須遵循“三書六禮”,“三書”即聘書、禮書、迎親書三種文書;“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道程序。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婚姻禮俗的程序逐漸簡化,形式趨向文明。“六禮”中作為婚前儀禮的前五禮逐漸簡化為擇偶和訂婚兩項準備工作。
(一)婚前1.擇偶擇偶的過程大體上相當于古“六禮”中的納采、問名和納吉,然而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再是擇偶的唯一渠道。雖然與西方文化的“私定終身”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逐漸受到西方個性自由新思想的影響,自由戀愛、征婚和相親已經成為閩南地區擇偶的主流模式,兩情相悅則是結婚的主要動力,女子也不再是擇偶中的被動角色。中西方的共同之處在于對長輩的尊重,體現在經家長認可之后,雙方父母見面共同討論婚禮的細節問題。2.訂婚訂婚的過程大體上相當于古“六禮”中的納征和請期。其重點就是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禮品,女家置辦相應的嫁妝。然而此風不可長,以上現象在現今社會刮起了一陣攀比虛榮之風,已經遠遠違背了酬謝養育之恩和禮尚往來的初衷。相比之下,西方國家則沒有此類傳統,在子女結婚之時,父母沒有責任或義務提供大量的經濟資助。因為在西方父母的觀念里,他們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在其成年之時已經盡完。此外,中西訂婚有一個重要的共同之處———戒指。區別在于,閩南地區待女家奉茶完畢,是由男方女性尊長將戒指戴在女方的無名指上,而在西方是由男方為女方帶上訂婚鉆戒,從某種意義上說,鉆戒就是男方送給女方的必不可少的聘禮。現今,三種婚前的行為非常流行,求婚、拍婚紗照(但是西方國家的婚紗照通常在婚禮現場拍攝)和“告別單身”晚宴。這些從西方傳入中國的風俗,因其特別的內容,瘋狂的形式,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另外,與西方國家例如英國、美國和法國結婚送禮物不同,在泉州,人們在收到請柬之后會在結婚之前或在婚宴之時給新人送上祝福的紅包,這一風俗在一些國家,如德國,以其方便實用性也悄然展開,他們會在結婚邀請卡里寫道:請不要買禮物,給我們現金。
(二)結婚1.登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男女雙方,到男女任一方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書,在法律上正式確立夫妻關系。[3]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區別在于他們的婚姻登記地點大多是教堂。關于結婚年齡的規定,在中國,結婚雙方的最低年齡限制分別是男方二十二周歲和女方二十周歲;絕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法定結婚年齡均低于中國,而且如果結婚雙方未達法定年齡,例如在美國的部分州,在得到雙方父母同意的前提下結婚是允許的。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婚前健康檢查證明由強制到鼓勵的人性化轉變,進一步體現了民主與自由。2.儀式(1)流程結婚證只是婚姻的紙質材料,在閩南人的心目中,真正的結婚大體上相當于古“六禮”中的“親迎”,即新郎必須親自到女家禮迎新娘。首先,在婚娶當天早晨,新郎和新娘要分別在自家中舉行冠禮和笄禮,俗稱“上頭”,具體時刻由擇時師擇定。基本程序包括梳頭、穿戴和謁祖。[2]246-247其次,新娘乘坐花轎(現今多為汽車)抵達男家,在較為傳統的人家還要經歷跨火爐、踏瓦片等程序才能進入洞房,喝糖茶,交換戒指。再次,新郎新娘雙雙行三跪九叩禮,俗稱“拜天地”,之后進行“挑烏巾”和“交杯酒”儀式。按照閩南傳統婚俗,舉辦婚禮的地點一定是在男方家,由此可見,中國女性在婚姻中的附屬地位,尤其是在閩南地區仍有待提高。在現今基督教盛行的閩南地區,越來越多的基督教徒也將結婚典禮設于教堂。婚禮由牧師主持,親朋好友或有心聆聽“福音”的人都歡迎觀禮,新人們在上帝面前宣誓,交換戒指,親吻對方,禮成。此外,各種創意的婚禮,無論在酒店或海灘,基本上采納了西式婚禮的部分,即在婚禮進行曲的背景下,新娘在父親的陪伴下緩緩走向新郎。無論是在家中還是教堂,婚姻的莊重性都是通過一系列的儀式反映出來,從而引起當事人和親朋好友的重視,其背后蘊含的意義均是對天地人融合觀念的認同。現今的中國人一般都在婚宴所在地舉辦結婚典禮,即在婚宴之前由司儀主持一系列的活動,重點包括新郎新娘的各種互動,例如源自西方的開香檳、點蠟燭、切蛋糕和“我愿意”等。在溫馨感人熱鬧的氣氛之后開始了閩南人口中的“吃桌”(在閩南方言中,喝喜酒被稱為“吃桌”)。依據傳統,泉州的婚宴開席時間較晚,大約在晚上八點吉時左右,來自一方或雙方的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十人一桌。而西式的自助餐婚宴,提供中菜西吃,西菜中用的服務,也逐漸被大家所認可和接受。婚宴過半,新人會向各桌一一敬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有“新郎剔烏雞”的習俗。在新人敬酒的時候,新郎會用筷子象征性地戳一下烏雞,客人方可吃這道菜。然而出于活躍氣氛等需要,很多客人會把烏雞蓋起來阻止新郎剔烏雞,除非新郎新娘應客人們的要求喝酒或者表演節目,例如讓新郎拿個鑼牽著或背著新娘繞場一周,邊敲鑼邊喊“今天我娶老婆咯”。(2)服飾承載中國悠久文化的鳳冠霞帔狀元服逐漸成為電影里的鏡頭,照片里的回憶。由于受到西方婚禮習俗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新人們在新婚大喜之日選擇了源自西方的西服和婚紗。在西方國家,婚禮的主色調是白色,因此新娘自始至終身著代表著圣潔和忠貞的白色婚紗。但是閩南地區的新娘通常只是在酒店迎賓以及舉行結婚儀式的時候穿著白色的婚紗,之后立即換上具有中國特色的紅色或艷色的旗袍、禮服。特別是西方的新娘需要“一點新、一點舊、一點藍、一點借來的”這樣四種東西。其中的“一點舊和一點借來的”觀念,在閩南地區基本不被接受,盡管他們暗示著幸福生活和財源廣進。在這里,跟新人有關的一切,包括吃穿住用行,能新則新,因為預示著新的開始,好的開端。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母親傳下來的首飾,無論價值大小,均視為珍寶,代代相傳。說到首飾,這是閩南地區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地方。這里盛行著一種觀念,即新娘在出嫁之日,將盡可能多的黃金首飾掛滿全身,這是一種風俗但不值得提倡。新娘的人身安全暫且不論,該風俗的傳播和繼承不利于文明和諧社會的建設。愛的象征,可以是閃亮耀眼的鉆戒,也可以是兩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心。(3)氛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紅色象征著吉祥,紅色會給婚禮帶來喜慶熱鬧的氣氛,所以閩南婚禮的主色調是大紅色,包括請柬、喜糖、龍鳳呈祥圖、大紅雙喜字和新娘結婚禮服。然而在英國和意大利,婚禮上不可以出現紅色。現在由于受到西方婚俗的影響,中國人對白色婚紗的接受與喜愛程度也越來越高。盡管這樣,與西方婚禮以白色為主色調不同的是,人們對白色的運用僅限于此,因為與西方人的觀念恰恰相反,白色是死亡的一種象征,結婚時忌諱白色,例如不能使用白花作為裝飾。閩南婚禮講究的是熱鬧,從家中的鼓樂鞭炮到婚宴中的觥籌交錯,再到晚上鬧洞房的歡呼戲謔,這與西方婚禮的莊重和圣潔截然不同。但是感動的淚水和洋溢的幸福卻又是人之常情,靈犀相通的。
(三)婚后在中國舊時代,有些婦女在結婚之后改用丈夫的姓氏,被稱為從夫姓或冠夫姓,包括兩種基本形式,“夫姓”與“夫姓+本姓”。作為夫權婚姻的產物,這一舊俗在閩南的有些地區例如泉州的晉江仍舊沿用,現今大部分的中國婦女婚后仍舊保留原來的姓氏。然而在很多西方國家,從夫姓或冠夫姓的風俗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例如英國的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對此,不少西方女性主義者表示強烈地反對。
二、閩南婚俗中產生中西文化碰撞與交融的原因
(一)全球一體化全球一體化共有三大體系,數字文字一體化、文化經濟一體化、語音譯音一體化。全球一體化建設是人類世界共同的目標,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發展的大趨勢。[4]閩南婚俗中產生的中西文化碰撞與交融正是文化經濟一體化的突出表現之一。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與廣泛交流,閩南地區深入挖掘海洋文化的內涵,大力推進海洋文化的發展,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跨文化間的交流與合作,體現在國際貿易、跨國婚姻、留學、旅游等方面。
(二)基督教的傳播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泉州,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美譽,呈現出以佛教為主,各種類型龐雜的信仰并存的現象。閩南首次接觸到基督教義是在宋元時期,泉州港以其匯聚中外商貿貨物而吸引眾多商人與傳教士前往。幾經興衰的基督教在自由國策實行的今天,教堂遍布全國各地,信徒超過2000萬人。通過教會組織的各種聚會與活動,廣大人民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也尋求到一種精神的慰藉。從社會文化視角來看,基督教在閩南地區的傳播,也體現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的過程中,實現基督教本土化的過程。閩南婚俗中所滲透著的基督教文化正是西方文化的精髓所在,這體現了西方文化的深層次影響。而基督教能夠扎根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帶有濃厚的民間信仰色彩,即本土化。
(三)外籍人士的作用以華僑、商人、留學生、外教、游客為代表的外籍人士在泉州的廣泛存在與大量活動,在閩南婚俗中西文化碰撞與交融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泉州是全國著名的僑鄉之一,華僑在出洋謀生以及與國內親人聯系的過程中,不僅把家鄉的習俗帶到僑居地,同時也把國外的風俗帶入泉州。
三、傳承閩南傳統婚俗,促進中西文化交流
篇6
[論文摘要]現代旅游業的發展必然會對目的地的各方面產生影響,旅游地文化變遷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它的發展方向關系到旅游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本文探討了旅游地文化變遷的原因、表現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夠良性變遷的方法,以期對我國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區提供一定的指導。
文化變遷,是西方人類學理論學派提出的理論,起源于人類學家對欠發達國家或地區與外界文化接觸的研究,是人類學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20世紀70年代以后,對于文化變遷的研究視野不斷擴大,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并應用到了旅游業上。隨著旅游的發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閉塞的旅游地,給當地的文化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帶來的異文化沖擊下,旅游地文化變遷從物質層面開始,逐漸滲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層面,最后促使整個旅游地民族文化趨同于現代化城市文化,導致許多傳統文化遺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這些即將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來文化所同化,可能導致當地旅游業的蕭條甚至停滯。因此,從文化變遷理論出發,研究旅游地文化變遷的動因和策略選擇,不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護的需要,也是當地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一、文化變遷與旅游地文化變遷
人類學家認為“文化變遷”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內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過文化內部的整合而出現的有別于過去的文化形態,表現在技術、工藝、食物、服裝等方面,包括價值觀、習慣和社會關系。社會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則常用“社會變遷”來指代非物質文化的變化,其中包括價值觀、習俗、制度和社會行為。本文所指的文化變遷側重于指較為明顯的變遷——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下產生的文化變遷。
基于以上觀點,本文認為,旅游地文化變遷是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個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文化形態,在多種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過程中,由于文化勢差的客觀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較多地“流向”目的地,長此以往潛移默化地影響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發展成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會文化形態。文化變遷的核心是價值觀的變遷,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不隨人的意志而改變。文化變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同于暫時的文化變化,當暫時的文化變化逐步改變原有的文化形態,就產生了變遷。
二、旅游地文化變遷動因分析
在現代社會,旅游業發展所產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是導致旅游地文化變遷的最主要動因:
1.文化傳播、交流中主客雙方接觸的不對等性
一般情況下,旅游者與接待地居民的接觸是短暫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個接待地的逗留時間是短暫的,與當地居民實際接觸的時間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時間里,他們所接觸到的多為旅游接待人員,雙方分別扮演的是服務與被服務的角色,旅游者難以通過旅游企業工作人員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但是對于旅游地居民來說,他們接觸的不是某個具體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體,是長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體的直接或間接接觸。所以說,盡管旅游文化傳播和交流是雙向的,但卻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給接待地帶來的影響遠比他們接受接待地的影響大的多。
2.文化傳播、交流中主客雙方經濟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觀地說,區域間的文化傳播無淪采取哪種傳播形式,都是以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向較后進的地區傳播為主導的。經濟欠發達國家或地區,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來自發達國家或地區游客所攜帶的強勢文化的沖擊,在文化交流融匯中更多地居于一種被動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動中,旅游者與當地居民之間,一個在休閑,另一個則為這個有錢的休閑人忙碌;一個在臺上表演,另一個則在臺下欣賞、拍照、錄像,雙方形成一種明顯的非對稱性關系。由于經濟上的不對稱,使旅游活動變得不單單是旅游經歷的買賣,還會給當地人帶來金錢等觀念的改變,從而使當地人改變自己去迎合游客,淪為“被旅游者”,影響到當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認同,然后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地發生文化變遷。
3.文化傳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區間的擴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與外來文化接觸時,通常會有選擇地接受和吸收與本身文化價值觀相契合的內容,而排斥與本身文化價值觀不相容的東西。但是,在經濟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對外來文化的接受范圍會較一般情況有很大的擴展。旅游地為了招徠游客,必須滿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違心地接受外來文化中某些與本土文化價值取向相悖的東西。有的學者將其稱為“虛意接受”,即當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來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別是與本身文化價值觀相抵觸的部分,但出于經濟利益方面的考慮,就會有意識地作出讓步,甚至主動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虛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意接受”的東西便會逐漸擴散,潛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發生變遷。
三、旅游地文化變遷的具體表現
文化的變遷是永恒的現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見,摸得著,而有些文化現象,是在深層發生變化的。一般說來,物質文化的變遷速度快于非物質文化,而從非物質文化的變遷看,一般說來總是制度首先變遷,其次是風俗、民德,最后才是價值觀。
1.物質文化變遷。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顯的數量結構或物質形態的變化。直接由于旅游業發展而引起的生計方式、居住習俗、生活方式等的改變,都屬于這一類變遷。例如,九寨溝以“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絕聞名于世,其內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傳統的手工藝為生;1984年九寨溝對外開放,部分居民開始經營旅游業。至2002年,景區內居民都徹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從事旅游經營或與旅游相關的工作。
2.非物質文化變遷。指因旅游活動產生但無法觀察到其直觀的物質形態的變化。由于旅游的發展而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旅游地居民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和文化意識和生活方式,都屬于非物質文化變遷的表現。例如,四川與云南交界的滬沽湖地區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母系文化。改革開放后,摩梭人積極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滬沽湖很快成為旅游勝地。外來不同文化形態人群與當地人的相互交流與融合對摩梭母系文化產生了沖擊,使其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婦女在家庭中的傳統地位開始下降,出現固定專偶走婚,家庭管理實權開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變遷的策略選擇
眾所周知,旅游業發展對旅游地文化變遷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變遷,從而在保持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不變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其外在表現形式,擴充文化傳承媒介的種類和數量,使傳統文化得以永久延續。也可能使文化負態變遷,使其嚴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個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積極方向還是向消極方向變遷,文化變遷都是客觀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變遷才能持續吸引旅游者的到訪。綜上分析,為了實現旅游地文化的合理變遷,促進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強旅游業的宏觀管理。加強政府相關部門在旅游業發展初期的規劃、引導以及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監管工作,規范文化旅游產品市場的生產和消費行為。針對目前旅游市場上少數為謀求短期利益的生產者生產劣質文化產品、破壞傳統文化、損害旅游者利益的行為,要積極進行監管查處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區內部建立起傳統文化自我建設長效機制,增強旅游地合理開發、生產及創新的自覺性。只有強化政府的宏觀引導和管理職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規,加大對發生消極文化變遷現象的旅游社區的引導監管力度,才能保證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和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強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覺性。一個民族沒有“自我”的概念,就會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覺缺失的民族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這樣,本民族文化的良性發展就無從談起。當然,強化文化自覺,并不是主張文化中心主義,而排斥其他文化,關鍵在于與它文化接觸、交流的時候,本民族成員如何實現文化自覺,取其精華,排其糟粕,真正做到豐富民族文化的內涵。
因此,要強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價值觀,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現“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為;并且要鼓勵接待地居民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文化鑒別能力,以自覺吸收外來文化中先進的東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強文化交流,實現文化補償。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區域性決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類歷史的前進,離不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對于任何一種傳統文化而言,擁有文化輸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機制,方能獲得文化補償,贏得空間上的拓展和時間上的延展”。歷史上中華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動,如中原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農耕文化與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國各民族文化內部交流、互動的同時,還廣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華內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蕩,實現文化整合和創新,才締造了有容乃大的中華文化,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發揮文化交流的平臺作用,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拓寬范圍,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強民族文化發展的宣傳工作,利用各種條件和機會來擴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現并吸收外來文化精華,促進民族文化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偉:《民族旅游地文化變遷與發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篇7
關鍵詞:傳統水墨畫;平面設計;文化;運用
中圖分類號:J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03-0044-01
一、水墨畫與現代平面設計
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結構是組成中國畫體系元素之一。它是以水和墨為主,色彩為輔,以紙、絹為主要工具的一種繪畫形式。水墨畫是用純水墨所作之畫,相傳始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色的功能。水墨畫是一種純繪畫藝術,而平面設計是一種視覺傳達藝術。水墨畫藝術媒介在當代藝術中最具有優勢的是其文化身份,以及它和本土之間的深層次聯系。中國水墨有千年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而深刻,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本質和對生命的感悟以及對自然精神的心領神會完美地表現在了它的博大豐厚的水墨藝術中,達到了一種將自我融入到自然和生活,看作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水墨畫藝術早中國傳統的地位很重要,它的水平和內涵是超時代的。
中國現在又很多藝術家都在搞水墨藝術,很多設計師在努力尋求中國元素以打動西方評論界,歐美文化圈中一些有識之士也開始對包括水墨藝術在內的東方文化給予興趣濃厚的關注。水墨語言便成為設計師在設計中所追求的永恒韻味。直到今天各種水墨藝術家都在為這種藝術形式的改進與發展做著不懈的努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世界設計大師靳埭強先生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國水墨畫語言與設計語言的交融,追求構圖的簡略語傳達的豐富性的融合。靳埭強先生說過:“當現代的設計和傳統水墨走到一起,就像水與墨交融互滲在一起發生奇妙的變化,會令彼此別開生面。”可見,水墨藝術已成為當今設計領域中代表中國民族文化的一種元素。
將水墨畫充分運用到平面設計中,融入作者的觀點、精神和思維是設計師尋求的重要主題,以靳埭強先生的招貼為例,他的招貼設計中大量運用傳統水墨畫的表現手法,渾厚華滋的筆墨風韻,為本土招貼設計注入一股激流,此外,創造性地變化運筆速度與技巧,勾、皺、點、潑等綜合交叉或單獨運用。
在文化交流日益豐富的今天,現代水墨畫的追求者絕不是因簡單的呈現為個性化的藝術操作,它的種種行為必然在發展中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人文思維本質而具有先進性。水墨畫在平面設計與文化精神、語言形式上都滲透著強烈的影響力,水與墨在紙上的交融互滲發生了豐富奇妙的變化,且隨著設計師對其不斷深入,使平面設計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水墨畫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水墨藝術作為一種設計元素被運用到許多設計領域中,它代表著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情韻。海報、書籍、包裝設計中都有著它的影子。通過水墨在設計中的展現,可使我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把屬于本民族文化的設計融入世界文化交流的潮流之中。平面設計作為現代視覺空間設計中的一種圖像信息,起著溝通文化、信息的積極作用。將筆墨技法完美的融入在設計造型中,掌握墨的隨心所欲變化帶來的筆墨韻味。
視覺體驗水墨的藝術可以加強視覺的力量和形態情節的魅力,那是因為它具有民族文化的氣韻和黑、白、灰的韻律,那些生動形象的水墨元素的抽象圖形,恰恰符合中國傳統藝術講求符號化、程式化的藝術特點,為平面設計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更有著寬裕的想象空間,誘發人們奇思妙想,于實處化虛,于虛處生實,變化無窮。水墨中的黑白表現,可使設計簡單化而加強了視覺的力量和形態情節的魅力。水墨藝術在表達方面,可以說是用脫離本來面目的、純視覺的方式表達一種自我取向。簡約之美現代設計與水墨相結合,可體現出一種黑白簡約之美。中國水墨畫的基本原素是黑與白,與中國人原始宗教“陰陽魚”紋相一致,這就是水墨藝術的獨特之處,雖然簡單,卻蘊藏著令人迷戀和陶醉的黑白之美,黑白二色的配合是最明朗、最高雅、最質樸的配合。
三、結語
現代平面設計與水墨相結合,是一種對設計藝術高層次的追求。中國古人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水墨文化,而平面設計被水墨元素裝飾和覆蓋,體現了民族文化。設計的民族化,是平面藝術成熟的主要標志。我國的設計要走向世界,必須以自己的民族文化為前提,而水墨則就是一種媒介傳播,它使我們創造出屬于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走進國際藝術舞臺,進行交流,共同創造,豐富世界文化的財富。水與墨無機滲透,那種瀟灑神秘、一氣呵成的藝術畫境,是水墨不能丟棄的視覺美感。
篇8
在“2012中國油畫藝術展”的參展畫家中,靳尚誼、靳之林、詹建俊、全山石、鐘涵、張祖英等是出生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藝術家,他們的油畫教育受到中國第一代油畫家的影響,同時也在俄羅斯寫實油畫的教育體系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在注重對油畫傳統的研究中,不斷尋求東方文化的審美特質。如靳尚誼作品《一個朋友的肖像》用西方古典主義油畫技法表現出東方文化中含蓄而內斂的人文精神。鐘涵《行舟與棄舟》用藝術語言將黃河兒女對生命的摯愛和來自于現實的掙扎給予了深刻地表現。張祖英《古道——下弦月》在冷色基調的畫面中卻深藏著濃烈的傳統中國人文精神。這一代油畫藝術家對中國油畫的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他們培養和影響下成長起來的畫家楊飛云、韋爾申、王沂東、朝戈、郭潤文、冷軍如今都已成為中國新寫實畫派的代表。
而在以60后和70后為主體的這一代畫家中,陳文驥、馬路、劉小東、喻紅、忻東旺、鄭藝、王玉平、申玲和范勃等所表達的抽象與寓意畫面往往具有很強的現實感,如馬路對德國新表現主義的東方化探索、喻紅《此時此刻》對自我成長經歷的記錄、王玉平《摩托車》對瑣屑生活詼諧感的發掘以及申玲那種對自我空間的暴露等,都鮮明地顯示出他們用油畫直擊生活、發掘人性的創作態度。在油畫語言方面,他們不拘泥于傳統的寫實手法,總是在形象的夸張、粗獷的筆觸之中尋找那些可以揭示畫面人物心理的語言樣式。
國子監藝術館館長、著名油畫藝術家、中國美協名譽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長靳尚誼表示,中國的油畫藝術作為文化形態的脈絡,從一開始就面臨東西兩種文化交織、交融的復雜狀況。中國的油畫家不僅要努力學習和掌握歐洲油畫藝術精華,又需使之與中華本土文化交流融匯。另一方面,歐洲油畫歷經六百余年的發展變化,而中國悠久文化傳統也需適應當代社會生活,各自又都存在傳統與現代的轉換,呈現了豐富多樣的藝術現象。對于這門引進的外來藝術如何在兩種文化交流碰撞中,使中國油畫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質和民族風貌的同時,又展現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理念,一直是中國油畫藝術家努力探索的理想和目標。而本次展覽正體現了這一文化交融的過程,用藝術語言的形式呈現給東西方觀眾。
篇9
關鍵詞: 歸化異化影視名翻譯
一
影視片名作為一部影片的先行使者,提前向觀眾進行著影片的宣傳。一個好的片名,會令人對影片充滿興趣;反之,則讓人感到乏味。在我國與世界電影業交流與接軌的過程中,電影的翻譯逐漸受備受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影視片名的翻譯,不僅直接影響著影片藝術性展示的多少和商業吸引力的大小,還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通過影片進行文化交流與對話的成功與否。那么在影視片名的翻譯中,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翻譯策略才更利于跨文化交流,促進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溝通呢?
二
由于影視片名翻譯具有極高的商業性和實用性,其主要功能是吸引觀眾觀看某一部電影,從而追求最大化的商業價值,其最終目的是促進文化間的了解與對話。因此,在進行影視片名翻譯策略的探討時,譯者必須考慮到影視片名的特殊目的。
翻譯行為都有一個既定目的,特定的翻譯方法的選用都是為實現這一目的服務的。影視名就如一部電影的商標,起著宣傳鼓動和施加影響的特殊功能;同時作為電影這一跨文化交際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又肩負著文化交流、傳播的目的。因此,譯者在翻譯影視名時為有效實現影視名的特殊功能,可以靈活選擇相應的翻譯策略,決定處于特定語境中的哪些原文語篇信息可以保留,哪些必須根據譯語語境進行調整,再根據文化交流、傳播的需要,或采用歸化策略,或采用異化策略。如《臥虎藏龍》被異化為Crouching Tiger and Hidden Dragon。雖然“龍”在西方文化象征罪惡和兇殘,但是隨著文化全球化的發展,中國龍文化已漸漸深入人心,因此對原名的異化處理不僅沒有影響影片在目的語文化中的接受,反而由于這種向源語表達方式靠攏的策略,保留了異國情調,激發了觀眾的想象力和觀看欲。影片當年獲得了國際國內多項提名和獎項。該片的成功應該和其片名的巧妙翻譯不無關系。而影片被大多數西方觀眾所接受和喜歡不僅帶來了豐厚的商業價值,更是滿足了豐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加強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了解的目的。同為李安導演的另一部影片《刮痧》按照故事的主要情節意譯為Treatment。采用了向目的語讀者靠攏,采取目的語讀者所習慣的目的語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的內容的歸化策略。這樣做源于目的語觀眾對于“刮痧”這種中國傳統的醫學方法很陌生,而使用西方觀眾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Treatment”一詞作為片名,他們就能迅速預測影片中的內容,并產生一看究竟的念頭。《刮痧》雖然是一部反映中西方文化差異與沖突的影片,但通過影片的獨特視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文化之間的差異,并接受這一事實。隨著《刮痧》在美國的放映,許多觀眾更意向于直接稱呼其片名為刮痧的音譯“Gua Sha”。這正如我國的傳統食物餃子,在經歷了最初被翻譯成英語dumpling之后,被更多的西方人直接稱為餃子的音譯Jiaozi。這同樣豐富了文化的多樣性,加強了不同文化間的了解。
同樣在翻譯西方影視片的片名時也是如此,即不能籠統地以目地語觀眾的文化為中心,過分地采用歸化策略,也不能一味地主張異化,而應服務于影視片名宣傳鼓動和施加影響的特殊功能,以及文化交流、傳播的目的。例如好萊塢動作片Speed被翻譯成中文名《生死時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方面,按照歸化策略,通過適當的增譯,將源語的一個詞翻譯成四字成語,不僅符合目地語觀眾的習慣,更是和影片緊湊的節奏、生死攸關的氛圍不謀而合。另一方面,隨著影片被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所認可和觀看,獨特的美國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以及身陷危險也不乏幽默等美國人的性格特質也進一步為中國觀眾所領略。而另一些采取保留源語特色的異化策略的片名翻譯也同樣精彩。例如獲得金球獎的最佳故事片Babel在中譯時按照其發音被直譯成《巴比倫塔》(或《巴比塔》)。“Babel”一詞源自一個有名的圣經故事:傳說人類要蓋一個通天塔,那時他們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因此齊心合力馬上就要成功了,這時上帝怕人類太團結,于是來到人間變亂了人類的語言,人們因無法交流而產生了爭執,通天塔最后沒有建成。“變亂”一詞在希伯來語中讀作“巴比倫”,所以,以后人們就管這座城市叫巴比倫城,管那座中途而廢的塔叫巴比倫塔。而電影《巴比倫塔》正是圍繞溝通做題。可見這部電影的取名是有一定隱喻的。如果它沒有起Babel這么一個富有深意的名字,它也許就不能引得人們如此多的贊譽或議論。而在將其中譯時,通過異化處理而保留這樣一個富含寓意的名字,不僅給了觀眾更多的想象空間,而且豐富了觀眾的文化內涵,加強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在這種交融中使我國的文化因汲取外來文化的有益內容而更加生氣勃勃。
篇10
一、舞蹈演出:中國―東盟文化藝術交流的最佳舞臺
東盟十國大多數是多民族國家,許多民族與我國廣西的少數民族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甚至是同本同根。不同的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反映各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這些文化藝術是相融相通的。特別是通過舞蹈演出,實現了不同民族藝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了東盟十國與中國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1.積極參與中國―東盟博覽會的舞蹈演出
每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文化藝術的交流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廣西藝術學院在面向東南亞方面,為廣西與東盟國家的文化藝術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和風情東南亞晚會,廣西藝術學院舞蹈系以及附屬藝術學校舞蹈專業的學生全部參加了民歌節開幕式和風情東南亞晚會的舞蹈表演,成為整臺晚會舞蹈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時,廣西藝術學院的青年老師進入了編導主創班子擔任執行導演,編創了大量有特色、亮點多的東南亞國家的民族舞蹈,取得很好的成果。這說明我們與東南亞民族舞蹈的交融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從1999年開始,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綠城歌臺”已經成功舉辦了10余年,這種“讓歌舞藝術深入到群眾中去”的廣場文化活動形式,不僅增強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彰顯了民歌藝術節的大眾性和互動性。柬埔寨的椰子舞、印尼的爪哇舞蹈、老撾的下寮沙灣拿吉民歌、馬來西亞的南洋舞蹈、菲律賓的情歌、泰國的宮廷舞、越南的獨弦琴以及新加坡的華人、馬來族人和印度族人共同表演的歌舞……東南亞各國的歌舞各具特色,藝術家惟妙惟肖的表演博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歡呼和掌聲。在以民族特色為基礎,結合觀賞性和娛樂性的“綠城歌臺”上,國內外藝術家盡情地展現著各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和民族風情。
2.為促進旅游合作的舞蹈演出
2007年5月,廣西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當時的舞蹈系)參加 “走進東盟――廣西旅游國際大篷車”旅游宣傳促銷活動。他們克服水土不服、飲食不適等諸多困難,憑借不懈的努力和連續作戰的作風,出色地完成了多項演出任務,為廣西代表團旅游宣傳促銷活動的圓滿成功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同學們積極與各國藝術家進行各項學術交流活動,參觀了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風景名勝,親身體驗了各國濃厚的藝術氛圍,開拓了視野,積累了素材,提高了藝術鑒賞能力。
2008年4月25日至28日,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舞蹈藝術團隨自治區旅游局代表團參加了越南“2008下龍國際旅游節”。在26日開幕式上,舞蹈藝術團代表中國為來自老撾、柬埔寨、韓國等駐越南使節以及越南全國各地的政府和文化官員表演了歡快熱烈的我國新疆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在當天晚上舉行的“下龍之夜”文藝晚會上,舞蹈藝術團表演的《歌飄山水間》《盤歌》《千手觀音》和《當代節奏》可以說是整個晚會的最大亮點,引起轟動。越南國家電視臺對整臺晚會做了現場直播,藝術學校舞蹈藝術團成為越南新聞報道出鏡率最高的舞蹈藝術團。
2009年4月23日至26日,廣西藝術學院師生一行19人隨自治區旅游局組織的代表團一起,應邀參加了越南廣寧省下龍市舉辦的2009年下龍灣旅游節暨下龍灣第三屆嘉年華活動,在活動的開、閉幕式演出中擔任嘉賓表演。在25日下午舉行的主題為“下龍灣奇觀――相約之地”的旅游節開幕式演出中,廣西藝術學院表演的大型歌舞節目《大地飛歌》,為旅游節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在下龍的Bai Chay碼頭的海上舞臺上舉辦的“閃亮的奇觀之夜”旅游節閉幕式大型演出中,廣西藝術學院師生用甜美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向越南觀眾和各國游客展示了中國的深厚文化和藝術魅力,也傳遞了廣西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表現了廣西人民的熱情好客。師生們專業的演唱和舞蹈表演,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學院的舞蹈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為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舞蹈演出
2008年3月,應新加坡維多利亞舞蹈學院邀請,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廣西民族舞蹈藝術團參加新加坡第12屆華族文化藝術節文藝演出活動。該活動兩年舉辦一屆,每一屆都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院校、專業歌舞藝術團體以及世界著名藝術家前來參加,使得新加坡成為一個世界藝術交流的大舞臺。在演出期間,我國的演職人員以精湛的技藝給新加坡人民帶來了美輪美奐、無與倫比的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盛宴,其中舞蹈《埋伏》《壯族大歌》《歌飄山水間》《千手觀音》《追潮》以及歌聲、琴聲打動了出席晚會的每一位新加坡的觀眾,他們異口同聲地稱贊:“這是近年來我們看到的最精彩的舞蹈、音樂晚會!”
二、舞蹈教育:培養中國―東盟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徑
舞蹈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人才培養。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東盟舞蹈院校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各國間人才培養、學術研究、作品創作的經驗和基本做法,提高舞蹈教育教學質量,傳承創新舞蹈文化,共同促進中國與東盟舞蹈教育的良好發展,廣西藝術學院與東盟各國在舞蹈人才的培養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發揮優勢,為東盟國家培養舞蹈人才
2008年2月19日,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應越南國立舞蹈學校和越南胡志明市蓮花歌舞團邀請,前往越南進行文化交流及有關越南留學生的招生工作。在越南國立舞蹈學校,雙方認為,自2007年簽署協議以后,雙方的互訪、教學交流、演出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越南國立舞蹈學校發出邀請,希望在當年邀請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的舞蹈教師前往該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教學活動。在胡志明市蓮花歌舞團,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的9個越南留學生成功地匯報演出在中國學習的成果,并用中國話向自己的國家匯報了在中國學習和生活的情況,在場的越南官員和家長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感嘆這些學生學習時間這么短進步這么快,學校付出了很多。
2008年3月7日下午,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廣西民族舞蹈藝術團青年教師鄔偉以及兩名優秀舞蹈演員,應邀到新加坡華族學校給學生教授中國民族舞蹈。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配合融洽,得到新加坡學生的喜愛。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了解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的風格特征。課后,新加坡的學生用熱情的言語表達出對中國少數民族舞蹈的興趣與熱愛,許多學生不肯離去,都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更多的中國舞蹈,希望能夠再一次親身感受到中國民族舞蹈的魅力。
2008年7月12日,廣西藝術學院與越南國家歌舞劇院進行了友好會談,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廣西藝術學院擁有一批優秀的教師和學子,也有培養培育藝術人才的良好氛圍,致力于創造讓每個人都能有良好發展空間的氛圍,雙方的合作既可以促進雙方的發展,也可以增進友誼。越南國家歌舞劇院是越南最大的藝術團體,劇院集中了越南最優秀的演員和藝術家。越南國家歌舞劇院演員到廣西藝術學院進修學習,將更好地促進中越文化的合作與交流,對提高廣西藝術學院的國際影響有著積極的意義。
根據越南高等舞蹈學校與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的合作交流協議,2008年8月,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派出劉佳鈺、路明兩位老師前往該校進行一個月時間的教學,主要為該校畢業班學生與青年講師教授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和中國舞蹈作品。兩位老師克服了氣候、飲食、語言等種種困難,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2.走出去,向東盟國家學習舞蹈
2008年8月23日,應越南國家歌舞劇院、越南高等舞蹈學校的邀請,廣西藝術學院訪越藝術交流代表團開始了為期一周的訪問,考察學習越南的民族藝術文化,同時,也對此前在廣西藝術學院進修的越南國家歌舞劇院演員學習成果進行檢閱,兩院還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掀開了中越藝術交流新的一頁。
3.舉辦教育成果展演,檢驗教學成果
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廣西藝術學院附中、廣西藝術學校協辦的首屆中國―東盟“紅銅鼓”藝術教育成果展演,于2008年10月29至30日在南寧劇場內隆重上演。本屆展演以“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為主題,參展節目大都在國內外獲過獎,是具有一定的獨創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優秀藝術教學成果。參展的作品既有彰顯時代特點的創作節目,也有經典節目,內容高雅,格調清新,充分反映了當今各國藝術職業教育院校的辦學方向和追求;應邀參展的學校更是通過展示近年各自創作的節目或改編的傳統劇目片斷,從而宣傳和展示了各自學校的教學實力和教學水平。
三、舞蹈交流:架起中國―東盟友誼的重要橋梁
中國廣西與東南亞各國有著悠久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的歷史,如廣西壯族、瑤族的“師公”祭祀禮儀舞蹈,在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的民間舞蹈中都可以找到某些相似的舞蹈律動。由于地理與文化上的便捷,廣西的各民族歌舞團體與東南亞各國的各民族歌舞團體,經常舉辦舞蹈交流活動,增進了中國與東盟各國文化交流和傳統友誼。
1.參加 “中國―東盟舞蹈論壇”
2006年10月31日上午,參加第二屆“中國―東盟舞蹈論壇”的中國及東盟各國最具影響的舞蹈專家、藝術教育家、文藝工作者及東盟秘書處的代表和文化部門官員蒞臨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觀看舞蹈匯報演出。演出以民間舞、基訓課和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獲獎的優秀劇目向嘉賓們展示了學生穩健的基本功和靈巧的舞蹈技藝,其嫻熟的翻轉動作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壯族群舞《走在山水間》、男子群舞《追潮》、著名劇目《壯族大歌》生動演繹出壯族人民積極樂觀、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民族精神,越南女子群舞《美麗的越南》牽動了越南客人賓至如歸之感。各舞蹈節目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同時融入了現代元素,展現出舞蹈藝術的蓬勃生機和發展潛力。演出推動了舞蹈論壇嘉賓們對弘揚傳統民族舞蹈文化的進一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與東盟的舞蹈藝術交流。
2.通過舞蹈藝術的交流,傳播中國文化
2008年3月10日,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等藝術學校組成的中國廣西民族舞蹈藝術團應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邀請,參加新加坡第12屆華族文化藝術節,與南洋藝術學院師生進行了精彩的舞蹈藝術文化交流,雙方在交流活動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誼,為以后兩校的舞蹈藝術發展合作達成共識,為兩校今后的藝術發展與交流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廣西民族舞蹈藝術團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節目,既有傳統的中國古典舞蹈《埋伏》《千手觀音》,也有廣西民族風情濃郁的舞蹈《藤纏樹》《歌飄山水間》,還有以現代手法演繹的民族舞蹈《壯族大歌》。這次藝術節不僅使中新兩國的舞蹈藝術家聯系到了一起,也將中國的文化藝術與世界聯系到了一起。新加坡維多利亞舞蹈學院院長趙柏鈞先生深情地說:“中國廣西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歡迎廣西藝術學院民族藝術團再一次到新加坡演出以及做客。”
3.舉行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
2009中國―東盟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于2009年7月9日至15日在馬來西亞的旅游文化城市檳城舉行。此次活動意義深遠,包括廣西舞蹈家協會在內的各地舞蹈家協會與各舞蹈教學單位通力合作,以“展舞蹈技藝、促世代友好”為主題,進一步增進中國與東盟在文化、藝術方面的交流,以舞蹈為紐帶,增進青少年之間的友好情誼。青少年是最具朝氣、創造性和生命力的社會群體,代表著希望與未來,2009中國―東盟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進一步提升了中國―東盟文化品牌的含金量,為各國舞蹈愛好者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時深入挖掘舞蹈藝術文化內涵,增進了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友好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