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3 13:42: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審美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職校會計教學審美化研究
一、會計教學審美化的內涵
(一)教學審美化的含義
眾所周知,教學是雙邊活動,老師要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學生要認真學習、刻苦專研、積極發言。然而,這一教學雙邊活動的開展,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十分重要。只有兩個積極性、創造性、能動性都很好的發揮和施展,才算成功的教學。而提倡教學審美化是很好的調動兩個積極性的粘合劑。所謂教學審美化是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環境等因素轉化為審美對象,向學生施以審美影響,把課程理性內容與感性形式、抽象概括與鮮活形象有機結合起來。使整個教學過程的知識傳授、智力開發、能力提高融入美感體驗之中,成為美的欣賞、美的表現和美的創造,成為靜態和動態、內在邏輯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統一,成為師生獲得充分身心愉悅的一種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教學審美化最大的特點就是調動教和學兩個積極性,注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即達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美中樂教、美中樂學的最佳教學效果。這種方法要求教師不僅能夠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美的事物為手段,在審美情感參與下,充分發掘教材審美因素,根據學科特點,引導學生從教材內容和學習活動中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體驗美、欣賞美,進而學會表現美、創造美。其考察標準為:第一,考察師生是否已經進入教學狀態。如果依然停留在日常生活狀態,受著現實世界的紛擾,那就說明還沒有進入審美狀態;第二,考察師生之間是否形成平等氛圍,即教學過程中的獨立性情況;第三,考察師生是否進入學科情感世界。只有真正進入學科情感世界,才能展示出某種意義的藝術情感外顯。
(二)教學審美化在會計教學中的表現形式
在會計教學中,可以很好地運用會計教學審美化。使從事會計學習和工作的人跳出大量枯燥而繁雜的數字與計算、分錄與填表、專業術語與公式記憶,領略到會計的多種內在美。在會計學科中,教學審美化主要表現為會計的簡約美、連貫美、節奏美、對稱美、平衡美、協調美、形象美、多樣美、真實美、結構美等幾種形式。1.會計的簡約美。它表現在會計語言和賬、證、表的設計上。比如會計要素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這種簡明的語言描述出所要核算與監督的內容;記賬憑證、賬簿記錄中的摘要,以寥寥幾字概括出所要反映的交易和事項;會計報表中的各個項目,以簡潔有序的排列,向利益相關方提供信息;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的格式設計,既滿足了提供會計信息的要求又體現了內容與項目的簡約美。2.會計的連貫美。由于有了“持續經營”的會計假設才有“貨幣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的循環往復周轉不息,這也使得基于資金連貫不息產生出的會計形式具有連貫之美。3.會計的節奏美。從不同會計期間來看,會計期間越長,所揭示的交易、事項越復雜、越全面,其財務會計報告越重要,越受到使用者的重視,反之亦然,體現出會計節奏的強弱之分。會計中的重要性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謹慎性原則等,在會計期間的交替循環中表達了這一思想。此外,存貨計價中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都是從時間與空間上對會計節奏美的再現。4.會計的對稱美。這一美感在會計科目的設置上表現得非常普遍,如:會計要素中的資產與負債,原始憑證中“領料單”與“收料單”,記賬憑證中的“收款憑證”與“付款憑證”,會計科目中的“應收賬款”與“預付賬款”,計劃成本下的“節約差”與“超支差”等,隨處可見會計的對稱美。5.會計的平衡美。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數量或質量上的相等或相抵關系所體現出來的美感。表現在:“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資產負債表左右結構、總賬與明細賬的平行登記、賬簿記錄與報表數字的鉤稽關系等,即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賬表相符等,無不體現會計的平衡美。6.會計的協調美。體現在供、產、銷的銜接,人、財、物的組織等。
二、會計教學審美化的意義
深究文學概論課審美化構思
《文學概論》是中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最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也是國內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對象之一。近些年來,北京師大、湖南師大、重慶師大、東北師大及其他許多高校都推出了本課程的教改成果,但縱觀這些教改成果,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理論觀念的更新、理論架構的完善和教學內容的拓展上做文章;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雖也有所涉及,但并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未見能夠明顯提高教學效果的教改成果。就目前本課程的教學現狀而言,觀念的更新、理論架構的完善和教學內容的拓展已經達到了較理想的境界。但是作為一門專業術語繁多、概念范疇艱深、理論思維抽象的課程,如果不能在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上取得突破,則往往使聽課的大一學生(本課程一般規定在大學一年級開設)視為畏途,甚至不知所云,使這門至為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據此現狀,我們課題組提出了對《文學概論》課程進行審美化教改的結構設想和實施方案;意在從教學模式和方法上較為全面而深入地改變現狀,以期取得教學效果的明顯提升。
一、本課題主要教改內容
本課題教改內容由三大板塊構成:第一板塊為“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改革”;第二板塊為“文學理論的審美情感化教學改革”;第三板塊為“文學理論的審美意境化教學改革”。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之理念;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之形式;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之技法。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之理念,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具有審美意味的藝術形象來釋義文學理論課程中的專業術語、抽象概念和學術范疇;始終以具有審美意味的藝術形象來闡述文學創作和鑒賞規律;始終以具有審美意味的藝術形象來示范文學理論的運用方法。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之形式主要包括:形象化的言語描摹形式、具象性的文學形象形式和藝術音像材料展示形式。文學理論的審美形象化教學之技法主要包括:課堂言語描摹之技法、課堂情境設置之技法、多媒體音像展示之技法、電腦動畫展示之技法。文學理論的審美情感化教學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文學理論的審美情感化教學之理念;文學理論的審美情感化教學之形式;文學理論的審美情感化教學之技法。文學理論的審美情感化教學之理念,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具有審美意味的情感手段來激發學生對文學理論的學習興趣,始終以具有審美意味的感性感染手法來激活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感知和體驗,始終以具有審美意味的情感教學手法來促進學生對文學理論的認知和把握。審美情感化教學之形式主要包括:以文學景物形象來傳情達意、以文學人物形象來傳情達意、以文學細節情節來傳情達意、以文學場景情境來傳情達意。審美情感化教學之技法主要包括:觸景生情法、借景傳情法、托物言情法。文學理論的審美意境化教學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文學理論的審美意境化教學之理念;文學理論的審美意境化教學之形式;文學理論的審美意境化教學之技法。審美意境化教學之形式主要包括:情景交融之教學形式、虛實相生之教學形式、動靜相成之教學形式、意在言外之教學形式。審美意境化教學之技法主要包括:以言語描摹的方式來營造意境之技法、以情境設置的方式來營造意境之技法、以藝術形象呈現的方式來營造意境之技法、以電腦動畫的方式來營造意境之技法。
二、本課題預期教學目標
本課題預期達到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個:其一,改變目前國內各高校《文學概論》課程抽象解說理論術語的教學現狀,以具體鮮明生動的審美形象,將艱深晦澀玄奧的學術范疇和抽象概念轉化成為可感可觸的審美形象,達到明顯提高學生對文學理論的學習興趣、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的教學目標。其二,改變目前國內各高校《文學概論》課程理性闡釋學術范疇的教學現狀,以感染性、動情性、愉悅性的審美情感化教學,達到化“苦學”為“樂學”并大大提升教學效果和師生課堂生活的質量的教學目標。其三,改變目前國內各高校《文學概論》課程刻板點綴具體例證的教學現狀,以具有意蘊暗示性、象征啟發性和自主創造性意義的審美意境化教學,達到讓學生自主發現藝術作品的深層意蘊,對藝術意義做出個性化有創意的理解,將所掌握的文學理論知識活用于自己獨自進行的文學欣賞和批評活動中的教學目標。
三、本課題預期教學效果
自然生態審美化管理論文
人居環境的生態化、審美化是趨向建設性人居的基本條件。建設性人居環境突出歷史性、動態性,是以一般性的人居環境為基礎,在關注生態化人居環境的建設條件下,而直視人類未來性的優化生存。我們構建走向未來的建設性人居,應該內蘊著向自然生態回歸的環境建設導向,通過人居環境中自然生態的復現,并且將自然生態進行技術——藝術的審美構形,而展示環境對于人的生存的生態性意義。
一、人居環境與建設性人居環境
人居與自然生態環境是人們尋求生態性生存的物性基地。人居環境是每個個體在家庭、群體、社會中從事各種生存活動的必要場所,是人類生存家園的基本載體。人類未來生態化生存的條件之一,就在于不斷地創制生態化且藝術審美化的人居環境。
自然生態是人類以及一切生物體共同生存的家,相互間在自己的家中生存、繁衍和共同消長。當人類創生以來,自然生態及它所促生的生物多樣性的生命機能,不僅是人類生存、繁衍和進化中生存的自然,同時也是對應的環境。自然生態環境不斷創生且激活著生命的多樣性,有了生命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成為可能,美與審美的存在也成為可能,自然生態審美與人居環境的審美化亦成為可能。自然生態在未來的人居環境中既是基礎,也是環境構形的參照。生態審美化不僅合理地促進人居環境的生態化,而且是未來環境系統構成的必然趨向。人居環境作為近年來唱響的一個環境構成術語,既深蘊著理論化,又直接關涉到人們的當下生存和未來性優存;既灌注“人本化”,又內存對人的現實生存的指導性。
人與環境是人居環境的兩大要素,人與環境的構成及其和諧關系的建設則是人居環境的基本運作機理。就人的要素說來,人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人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中生成。就環境要素而言,首先,環境是適宜于人們聚居的環境,它應該包括本源自然環境、人工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文化/精神環境;其次,易于人們聚居的環境應該是復合性環境,呈現趨于和諧生存的網絡性結構。復合性環境構成關系的和諧程度直接關涉到人們生存和發展的質量。為此,人居環境問題已經被人們倍加重視,并且成為加快社會發展,保障人類永續生存的重要條件。尤其在當前促進城市化建設的過程中,在人們普遍追尋的綠色行動中,人居環境的生態化亦成為一個重要指標體系,由此,在學界就構成了一種被稱為“人居環境學”的科學形態。
德國建筑學家道薩迪亞(C.A.Doxiadis,1913—1975)在20世紀50年代創立了“人類聚居學”,他著重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將人類聚居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關注。道薩迪亞把人類聚居分為內容(人及社會)和容器(有形的聚落及其周圍環境)兩大部分。在進行細分時,道薩迪亞又將其劃分為自然界、人、社會、建筑物和支撐網絡等五大要素。我國著名的建筑家,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吳良鏞先生曾深刻研究了道薩迪亞的思想,從而構建了“人居環境學”的學術框架。在《人居環境科學導論》中,吳良鏞先生這樣界定人居環境:“人居環境,顧名思義,是人類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與人類生存活動密切相關的地表空間,它是人類在大自然中賴以生存的基地,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場所。按照對人類生存活動的功能作用和影響程度的高低,在空間上,人居環境又可以再分為生態綠地系統與人工建筑系統兩大部分。”[1](P38)吳良鏞先生還提出了“人居環境系統學”的思想,并以“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界定人居環境系統,同時他以分系統、分層次的研究方法,將人居環境系統分為居住系統、支持系統、人類系統、社會系統和自然系統等五大系統,其中每個系統又分為若干個子系統。
審美化教學設計和教學操作研究
摘要:教學設計是教學操作的藍圖,教學操作是對教學設計的實施和開展。教學設計準確與否,關系到教學操作的實施乃至教學目的實現的程度。為了探索在審美化教學中教學設計與操作的關系,本研究選取重慶市中小學學習審美化教學一年的執教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審美化教學評價工具,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執教教師的教案設計和教學操作是一致的,但是與審美化教學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離。分析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三個:(1)授課教師和評價教師對審美化教學認可度不高;(2)授課教師對審美化教學模式的認可度不高;(3)授課教師和評價教師缺乏美育、美學知識。轉變授課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師豐富其美育、美學知識,熟悉審美化教學模式,將會真正的實現審美化教學設計服務與審美化教學操作,到達美育的目標。
關鍵詞:美育;審美化;教學設計;教學操作;教學評價
一、研究背景
2015年,為進一步強化美育育人功能,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大力改進美育教育教學,深化學校美育教學改革,加強美育的滲透與融合[1]。改進美育教學,關鍵的著力點應首先在教學設計的改變上。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師對教學設計的態度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1)教師的教學設計要么沒有審美性,要么沒有邏輯性;(2)教師的教學設計隨心所欲,不分學科、不分學習內容,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3)教師的教學設計理論基礎薄弱;(4)對于新的教學模式,存在較強的排斥心理,等。審美化教學是一種既追求教學形式具有審美性,又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具有邏輯性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審美化教學,可以解決目前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改善教學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內容銜接邏輯性不強,課堂教學氣氛不和諧等問題,來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文獻綜述
教學設計是教師為達到某種教學目的,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對象身心發展的特點,對教學時間、方法、內容等方面作的總體規劃設計。合理分配教學時間,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加強教學內容的邏輯,從而保證教學過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是教學設計應該發揮的作用。審美化教學指將所有的教學因素(諸如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手段、評價、環境等)轉化為審美對象,使整個教學過程轉化成為美的欣賞、美的表現和美的創造活動,使整個教學成為靜態和動態和諧統一、內在邏輯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諧統一的整體,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習負擔,使師生都獲得充分身心愉悅的一種教學思想理論、操作模式和方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發現,現有研究大部分是有關教師教學設計實際操作技能的,教師在教學設計方面是否具有外在審美性和內在邏輯性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在審美化視點結構教學模式搭建的橋梁下去深入的了解,教學設計和教學操作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以及如何來改善目前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處理好教學設計和操作之間的關系。
審美化油畫實踐教學體系
一、實踐教學在油畫專業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在學校轉型發展的新形勢下對油畫實踐教學的認識。一直以來對于實踐教學,停留在技法訓練的認識上,是理論教學的補充;對于其他實踐課程,也都是理論課的碎片式補充,形不成體系。隨著人才培養的轉型發展,實踐教學必然存在以下問題。(1)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尤其是社會實踐部分,這是受以前的觀念影響。常常把實驗教學和課程設計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上課形式脫離不開課堂或課堂模式,平時寫生,到實驗課塊接著寫生。對油畫新材料和繪畫表現技巧的實驗不足;實習實訓由于條件有限不能很有效的鍛煉能力而流于形式,以培養師資為主的教育見習和實習實行自主實習,學生真正聯系單位實習的很少,大多弄虛作假。(2)實踐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實施效果不理想。(3)缺乏實踐資源,校內實踐教學設備短缺,需要開拓創新實踐教學的空間。2.以審美化教學理念為主導的油畫實踐教學。我院油畫理論教學實施審美化教學理念已經十多年,主要宗旨是提倡美術教學將所有的教學因素轉化為審美對象,使整個教學過程轉化為美的欣賞,美的表現和美的創造活動。使整個教學成為內在邏輯美與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諧統一的整體。這種教育理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想象和表現的愿望,讓學生的思維、心態處于開放狀態。是創設有利于學生發展的開放式教學情境。在實施過程中通過教學內容的調整、建立教學動態結構、課題式引導等方法的改革,已建立了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生態系統。油畫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延伸,也相應的需要建立審美化的實踐教學體系,目的讓學生暫時脫離學校,置身于社會的大環境中,讓學生學會觀察社會,關注生活現象和社會形態,能夠從藝術角度出發,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希望通過實際感悟有所成長。課堂教學與社會的有機聯系,才能使“教”與“育”真正結合。隨著學校轉型發展,油畫作為傳統美學專業由學術型轉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目標中,加大了實踐教學的比例,(占總課時的34.2%),按照相應的能力培養要求設置課程內容,形成了較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由通識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實踐課(理論課內實踐部分)、專業實踐課(獨立實踐部分)及集中實踐環節四大部分構成,前面三大部分可稱為課程實踐教學,后一部分稱為集中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油畫理論教學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素養,實踐教學鍛煉學生綜合能力,二者內外兼修,相輔相成,在審美化理念的指導下共同構建了完整的美術教學系統,
二、實施審美化油畫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1.更新觀念,建立應用型的實踐教學美育觀。一方面,我們正處在數字化多媒體高度發展的時代,和過去相比人們接受藝術的途徑由單一走向多元,造型藝術也以各種技術為媒介走向日常生活,面對紛繁復雜的藝術形式全民審美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培養學生美術應用技能由此產生了許多新鮮的不可預測的生存交換可能,就我們就業空間來說可以無限的延展,所以美術教育需要更新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建立開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美術教學,為學生學美術、用美術開辟空間,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學校與家庭、社會聯合的教學之路。它的原則是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美是改造社會的動力。所以教學目標為具備扎實的科學文化與藝術理論知識,具備較強的造型、創作、設計及適應社會與市場的能力。能夠在文化藝術機構、新聞出版、設計企業、學校等單位從事藝術活動組織、藝術展覽策劃、美術編輯、藝術創作、藝術產品設計與開發、美術教學等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專多能復合型并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現代化社會就業的發展趨勢無論顯性還是隱形都應該一個人同時可以有一到幾種職業,而有了教學思想的引導,學生才能重視實踐教學,并主動去體驗學習。建立了正確的審美觀,才能不拘泥一種職業方向,為多種職業的選擇做準備。2.明確油畫實踐教學體系課程的實施環節。美術學油畫專業實踐環節包括集中實踐(教育見習、實習)、獨立實踐(藝術實踐、考察)和課內實踐(1088學時)三部分,課內實踐包括課堂教學實踐、畢業論文和畢業創作等內容,油畫專業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統籌安排,讓每一階段理論課與實踐課聯系緊密,課內與課外聯系緊密,形成交叉、融合、互補的關系。對于課內實踐教學,成立油畫材料工作室,創作工作室,對理論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實踐訓練,目前開設的坦培拉、綜合材料和創作;成立多媒體傳播工作室,對藝術設計、裝飾藝術等課程做實踐訓練;課外實習實訓和藝術考察現設有完備的教學大綱、實習考察計劃、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和集中培訓內容等,做到真正實施到位。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參加展覽、競賽、證書考試和論文、考研等,并設立自主教育學分,在學習實踐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理論知識,廣泛搜集資料、跨學科研究論證,互相協作交流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使實踐教學真正成為理論應用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體系。3.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專業實踐教學積極與社會實現互動融合。(1)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對于集中實踐環節,要真正做到實處,需要加強基地建設,讓學生有充分的條件進行課外實踐活動,目前比較有效的方法是立足地方經濟,結合當地特色,建立實習實訓基地,如教育見習、實習近兩年與當地中小學校和鄰近城鎮學校建立聯系,簽訂了見習、實習協議,解決了學生的專業集中實踐環節;獨立實踐課程,藝術實踐、考察利用地緣優勢,在學校周邊的城鎮、林區、牧區已經培養建立了十幾個寫生基地、技術合作基地,考察項目包括地方特色考察和專項考察,如國內有影響力的畫展、名勝古跡等,都要有計劃的制定考察方案,由帶隊教師指導考察。(2)深入社會實踐,豐富實踐內容我市屬于民族地區又是旅游城市,有很好的資源優勢,對于實踐課程的開展有很大幫助,如裝飾藝術研究、美術插圖與編輯、美術館管理與民族題材創作展示等課程利用項目驅動教學法進行社會考察和項目合作,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到周邊的民族創業園、博物館、工藝品展廳、美術館以及設計工作室甚至深入鄉鎮牧區做田野調查,搜集資料,考察訪問,協商合作。隨著城市工程建設的展開,近幾年油畫專業學生在教師的帶領和指導下完成十幾項大型壁畫制作項目,民族工藝品設計也得到了很好的評價。
三、實踐教學的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
1.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對教學師資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精于理論教學,還要有開展實踐教學的能力。我院油畫實施審美化教學理念,是動態、模糊、趣味的教與學系統,要求教師專業上有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因勢利導;在思想上以美育精神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對于社會實踐,教師還要擔當起“領導者”的角色,對學生和社會進行組織、協調,內引外聯;我院油畫專業教學團隊多年建設目前擁有很強的教學科研和創作實力,2010年被評為省級及優秀教學團隊,《油畫》課程為省級精品課。2.建立多元動態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必須完善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以往對于實踐教學的評價,多看重結果評價,學生能夠拿出規定的作業,教師看科研成果,論文和科研項目等,過于機械對教學的實際效果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那么,為改變這種現狀達到真正的審美化實踐教學應在遵循學院教學質量標準的基礎上還需要建立油畫專業符合自己規律的評價體系,如設備上建立工作室、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制度;實施課程評估和實踐教學各實習實訓環節的質量監控;針對教師考核評價應重視教學基礎工作,教研教改實施效果和作品;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應該注重實踐過程,通過日常交流互動,客觀公正的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再結合作業給出確切評價。當然對于藝術課程的評價體系遵循其規律要避免規定過細,過于繁瑣和過于理性,使之生硬、僵化和教條,要保持動態模糊的評價原則和對待教學求真務實的態度。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文化研究的興起
當代社會與文化的一個突出變化是審美的泛化與日常社會生活的審美化。這一現象在國外已引起文化學家、社會學以及美學家、藝術理論家等的廣泛關注。EduardodeFuente在題為《社會學與美學》(‘Sociologyandaesthetics’,發表于《歐洲社會理論雜志》2000年5月號,第239-247頁)的一篇文獻綜述中對此進行了富有參考價值的概述。他介紹了當代西方社會學與美學相互滲透的最新趨勢,指出:西方的社會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審美化(aestheticization)過程,以至于當代社會的形式越來越像一件藝術品。越來越多的社會學開始把審美化作為自己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并開始重新思考社會學與美學的關系。他縱覽最近10多年來的西方社會學、美學著述后指出:許多西方著名的社會學家與美學家都一致認為:審美化正在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組織原則。審美化這個論題的一個主要倡導者維爾什(WolfgangWelsch)在發表于《理論,文化與社會》的《審美化過程:現象,區分與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認為:“近來我們無疑在經歷著一種美學的膨脹。它從個體的風格化、城市的設計與組織,擴展到理論領域。越來越多的現實因素正籠罩在審美之中。作為一個整體的現實逐漸被看作是一種審美的建構物。”維爾什所說的“審美化過程”實際上不僅限于城市裝飾、購物中心的花樣翻新、各種城市娛樂活動的劇增等表面的現象。維爾什(以及其他的一些學者)實際上是把審美化看作是一個深刻的、經過媒介而發生的、體現于生產過程與現實建構過程的巨大社會-文化變遷。這種變遷使那些把審美僅僅看作是“蛋糕上的酥皮”的社會學家感到震驚。維爾什理解的深層的“審美化過程”意味著一種重要的社會組織或社會變遷過程,它對于社會學或社會理論具有核心的意義。他甚至于認為,如果說經典的社會學家把理性化(韋伯)、社會分層(杜克海姆)等看作是現代性的動力并以此為研究中心,那么今天的社會學研究則應該把審美化作為研究中心,因為審美化無疑與理性化等一樣成為社會組織的核心因素之一。
文章指出,今天的審美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藝術活動的場所也已經遠遠逸出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如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接著文章分析了在這種審美泛化的語境下文藝學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文化研究興起的必然性,指出文藝學的出路在于正視審美泛化的事實,緊密關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現的文化/藝術活動方式,及時地調整、拓寬自己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
對于文藝學的學科反思正在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1)引發這種反思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對于文藝學的現狀并不滿意,而這種不滿又集中表現在文藝學研究與公共領域、社會現實生活之間曾經擁有的積極而活躍的的聯系正在松懈乃至喪失,即大家所說的文學研究的“邊緣化”。(關于文學研究的“邊緣化”,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一種是指文學由于獲得了獨立于政治與經濟的地位以后,不再做工具了,因而也就邊緣了,這個意義上的“邊緣化”很多人認為是好事,我也認為是好事,因為文學研究在革命年代雖然很“中心”,但是它是計劃體制與專制政治的產物,它實際上是通過自覺地做政治的工具、喪失自主性而成為“中心”的。這種說法我在很大程度上認同,我自己也曾經撰文這樣主張過。但是這只是邊緣化的一種含義,獨立于政治的東西不一定就是邊緣化的,文藝學研究擺脫了政治的奴婢地位以后也不見得就一定是邊緣化的。“邊緣化”的另外一種含義是由于脫離研究對象的實際而造成的封閉孤立。
文藝學知識生產的特出問題之一表現在不能積極有效地介入當下的社會文化與審美/藝術活動,不能令人滿意地解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文學藝術活動,尤其是大眾的日常文化/藝術生產與消費活動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在大學文藝學這個教科書形態的文藝學的研究與教學中,問題尤其嚴重。學生明顯地感覺到課堂上傳授的文藝學知識存在嚴重的脫離實際、僵化教條的問題,從而生產對于文藝學課程的厭倦、不滿以及消極應付的態度(當然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不否定有些大學的文藝學教學正在進行改革)。這里,我們無法詳細地描述或列舉這些變化。(2)而把目光集中于因文化的大眾化、商業化以及大眾傳播方式的普及等原因而導致的大眾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以及相應的審美活動的日常生活化(或曰審美的泛化)。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在今天,審美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占據大眾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經不是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繪畫、雕塑等經典的藝術門類,而是一些新興的泛審美/藝術門類或審美、藝術活動,如廣告、流行歌曲、時裝、電視連續劇乃至環境設計、城市規劃、居室裝修等。藝術活動的場所也已經遠遠逸出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如北京的中國美術觀、北京音樂廳、首都劇場等),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可以說,今天的審美/藝術活動更多地發生在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
議日常生活審美化思路
摘要:隨著都市化進程的加劇,經濟活動的審美化深刻地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社會生活。商業空間的審美化成為亟待研究的課題。當代商業空間的發展開始具有普遍的審美發展向度:美學在商品陳列、空間氛圍營建中發揮重要作用;商業空間的主題化趨勢日益明顯;主題化的商業空間締造了“空間意象”;同時,商業空間成為基于符碼體系的消費“場域”,它以特有的空間設計、隱喻,實現階級分野,區隔社會階層、審美品位及生活方式。
關鍵詞:商業空間;審美化;美學
一、引言隨著都市化進程的加劇,經濟活動的審美化深刻地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社會生活,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德國學者韋爾施在《審美化過程:現象、區分、前景》中指出,“越來越多的現實因素正籠罩在審美之中。作為一個整體的現實逐漸被看作是一種審美的建構物。”[1]而美學研究如何緊扣當代社會發展的現實,拓展研究領域,走出自我封閉的狀態,回應社會的深刻變化,已成為學科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審美經濟學是我們提倡建立的一門學科[2-3]審美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活動中的美學問題,以完整經濟活動中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這三個基本環節為研究線索。商業空間審美化,作為流通領域的美學問題,成為我們研究關注的對象之一。
它同時也是近年來藝術學和文藝學等人文社會科學極為關注的熱點命題“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某種呈現。
不難發現,商業空間正在經歷著一場全面的審美化。“今天如果我們要尋找生動活潑的美和藝術,最好的去處也許不是傳統的美術館和大劇院,而是購物中心和街道兩旁流光溢彩的商店。”[4]當代商業空間的意義絕不止于作為商品流通的場所而存在,它同時以林林總總的商品和蔚為壯觀的場面,構筑起夢幻的超現實王國,甚至升華為“儀式化的快樂神圣空間。”[5]購物失去了一種物質性,成了一種文化事件(鮑德里亞語)。經濟活動的審美化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學科取向。一是經濟學取向,二是文化社會學取向(美學包括在第二種取向中)。
本文從美學維度分析“商業空間主題化”、“空間意象”、基于符碼體系的消費“場域”等普遍卻未被深入研究的若干問題,希望做一次將傳統美學理論納入到時代語境下,向社會活動領域拓展和延伸的有益嘗試。
淺談電視劇《瑯琊榜》審美化生存
【摘要】作為2015年中國電視的現象級事件之一,電視劇《瑯琊榜》不僅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可,也在業界收獲了頗多贊譽。在電視劇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這部電視劇是如何在殘酷的角逐中脫穎而出的呢?本文將從中國古典意境之美、浪漫主義的故事架構、情感演繹,以及由悲劇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發,探討電視劇《瑯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氣度實現自身的審美化生存。
【關鍵詞】《瑯琊榜》;審美化生存;意境;浪漫主義;悲劇;崇高
在文化與感官、消費空前結為一體的今天,人類的精神出路將更加倚重于“審美”,如果不能在這最深重的矛盾中突圍,作為整體的人的前景將是暗淡無光的。作為2015年度中國電視市場中的一匹“黑馬”,54集古裝傳奇劇《瑯琊榜》可謂是近年來國內電視劇審美化生存的典范。本文將從意境美的電視化呈現、浪漫主義的藝術觀照,以及由悲劇本身延展出的崇高感和生命感出發,探討電視劇《瑯琊榜》如何以其精良的制作和不凡的氣度實現自身的審美化生存。
一、傳統意境美的電視化呈現
意境是我國傳統審美藝術的最高層面,代表著我國具有獨特東方文化氣質的審美價值觀。在我國傳統藝術中,無論是小橋流水、古色古香的蘇州園林,還是煙波浩渺一扁舟的《寒江獨釣圖》,或者是“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的唱詞古曲,都講究“物與神游”“得意忘象”“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氛圍,追求虛實結合、形神兼備的美學效果。在電視劇藝術中,意境主要指的是整部作品通過電視手段營造出的一個有機統一的獨特藝術境界。它是創作主體們通過電視藝術手段(主要是試聽造型、節奏語言)以及全劇事件、人物言行、人物性格等表現出的精神主旨和藝術氛圍。《瑯琊榜》的出現,不僅讓大眾眼前一亮,而且也警醒著電視劇制作人員注重意境創造的必要性。(一)莊重審慎的視聽造型。1.引人遐想的意蘊留白。“留白”一詞源于我國傳統的書畫藝術,通過在畫面上留下空白,使整幅作品的畫面和章法更為精美協調,同時給觀賞者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人們熟知的《秋江魚隱圖》《溪山清遠圖》等都是成功運用留白、創造邊角山水的典范。在《瑯琊榜》中,這樣的留白也是屢見不鮮。《瑯琊榜》開篇不久,江左盟盟主梅長蘇就以極為神秘的姿態出場。破曉的江面薄霧蒸騰,水波不驚,然而這樣平靜的畫面卻被慶國公府追拿家奴的叫囂聲打破,一場廝殺即將上演。就在此時,朦朧的江對岸傳來了一陣飄渺悠遠的笛聲,一襲白衣、一葉輕舟,在若隱若現的山水之中,梅長蘇翩然現身(如圖1)。此情此景,像極了宋代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一舟一人,山川寂寥,除了清冷的色調外別無他物。這悠遠的意境讓觀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水域的煙波浩渺、寒氣逼人。此時此刻,除了輕舟漾過水面的波瀾聲外,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慶國公府主將季贏則拱手作揖——這不僅暗示著輕舟上的人非等閑之輩,也為接下來的緊張劇情埋下了伏筆。可以說,此處留白的營造,塑造了江左山水的空疏寂靜,也讓觀眾對迷一般的梅長蘇產生了好奇。像這樣的留白在《瑯琊榜》中還有很多,這些恰到好處的留白為整部劇增添了幻美意境。圖12.精致細膩的畫面構圖。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提倡中庸之道、和諧之善、對稱之美。《瑯琊榜》一經播出,就被網友稱為“處女座良心劇”,因為該劇的畫面布局有著“強迫癥”一般的精致細膩。除了大量運用傳統的對稱之外,編導們還精心運用了其他布局方式,加強畫面的意境美與儀式感。微博用戶“我們當貓吧”曾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實力分析<瑯琊榜>到底為什么這么“好看”?》的文章,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舉例指出該劇運用了“三分法則”“對角線構圖”“黃金三角形”“黃金螺旋”等方法,而這些法則的精準運用也使得畫面背后的情感更有張力、意境更加深遠。在構圖中,中央部位通常留給最重要的視覺形象。我們常說,一幅畫必須平衡,焦點必須集中,中央部位具有穩定感,常用來表現嚴肅、莊嚴的氣氛,并且,在中央部分的主體應具有支配感和權威性。梁帝壽辰當天,笠陽公主孤身一人手持謝玉手書在承乾殿向其請命(如圖2),隨著附議人數的逐漸增加,畫面最終形成以靖王為首的“V”形人物排列(如圖3)。整個場景以靖王為中心,笠陽、霓凰等人則以“V”字形分別在左右對稱排開。如此布局給人以眾星拱月之勢,象征著靖王堅決平反赤焰軍冤案的決心,意味著他在這場請命中起著最主要的領袖作用,是所有希望冤案昭雪的人們的精神支撐。同時,莊重的對稱構圖加上靖王近景,以及眾人中景的景別取舍,使整個畫面呈現出一股奪人的氣勢,這也就暗示了眾人冒死與梁王展開了激烈的心理戰。圖2圖33.莊重得體的服裝禮儀。作為古裝劇的重要成分之一,服裝禮儀對觀眾起著重要的“情景引入”作用,在意境的傳達中扮演著“傳形”的重要角色。作為一部制作精良的古裝傳奇劇,《瑯琊榜》并沒有因原小說架空歷史而對劇中的人物設計隨意而為,相反,編創人員為電視劇擬定了明確的朝代背景。在著裝方面,劇組沒有完全還原古代人物服飾,但在禮儀、言行等方面都大量參考了古代的規范,從衣服前襟的右衽,到系在身上的玉佩,以及不同身份人物服裝的材質、花紋與顏色,屋內燭光光源的設計,等等,劇組都進行了得體設計。也正因如此,整部《瑯琊榜》成功再現了中國傳統服裝古典雅致的風格。(二)張弛有度的節奏語言。電視劇的節奏是創作者根據作品中戲劇沖突和人物的情感狀態,運用電視藝術的各種表現手段,在句子或段落里形成動與靜、動與動、靜與靜、快與慢、長與短、強與弱的對應,并通過觀眾的生理感知進而作用于觀眾審美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可以說,節奏是整個電視劇敘事的“呼吸”,因此,節奏語言的設計,對于電視劇塑造特定的氛圍和精神主旨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經過主創人員的藝術化與審美化處理,《瑯琊榜》的節奏感主要源自蒙太奇段落與段落之間的互相對應。當然,如果要將若干個蒙太奇段落的節奏有機結合在一起,就要對劇中人物的內心節奏進行較為準確把握。全劇高潮當屬梁王壽辰當日的群臣請命。當天早晨,靖王攜新婚妻子前往梁帝宮中請安,梁帝心情大好,別有興致地和靖王一起用膳下棋。一家人喜樂祥和聚在一起,宮廷之中的天倫之樂莫過于此。在接下來的慶典上,歌舞升平,群臣朝拜。然而,笠陽公主的請命如約而至,整個氣氛隨著皇帝的不悅一下子降到冰點。隨著蒙摯、霓凰等重量級人物加入請命的行列,群臣情緒激昂、紛紛附議,全場情緒沖向高潮;梁帝則從剛開始的興致勃勃轉向一頭霧水,緊接著,伴隨著赤焰軍冤案真相逐漸揭開而惱羞成怒——直到靖王挺身而出、梅長蘇真實身份的揭開,梁帝才最終明白自己走入了一個精心設計好的局。“兒臣一向以皇長兄為楷模,但是兒臣,卻絕不會是第二個皇長兄。”舉起的長劍落地,梁帝的白發凌亂不已,此時此刻,其心理防線已經全面崩潰。盛怒之后,失魂落魄的他一遍又一遍長笑不已,嘴里喊著“亂臣賊子”,步履蹣跚地走向大殿門口,等待他的是早晨和兒子沒有下完的那局殘棋。在這里,創作人員通過對節奏張弛有度的處理,將電視劇的終極矛盾推向了頂峰,也濃墨重彩地亮出了全劇的精神主旨;梁帝對權力的迷失、靖王對徹查赤焰軍冤案的孤憤與執念,以及朝堂上下純良官員隱忍多年終得附議的夙愿,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節奏本身的起伏也使整部《瑯琊榜》的意境傳達成為一個有序統一的整體,電視劇的“以形寫神”才有了一個更為多樣融合的形式基礎。
二、浪漫主義的故事架構與情感演繹
語文教學審美化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審美教育欣賞美創造美
論文摘要: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育。語文教學,處處是在進行審美教育。即以語文學科為載體,而在教學過程中達到滿足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之目的。
教育學生識美、愛美,從而去創造美,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應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是人類崇尚真、善、美的必然結果一樣,一個教師,要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善于挖掘本學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質,以激發學生興趣,使之“樂學”。在中學諸學科中,語文學科與美育的關系十分密切。因為,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可以說處處是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當然,在這種審美教育中,由于不同的審美主體(學生)生活經驗和審美積淀不同,面對具有審美價值的客體對象(學習內容),理解的深淺度不同,頭腦中所貯存的記憶表象(生活經歷)多寡不同,對審美客體的美學意味感受就不同。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林黛玉一樣。為此,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即審美活動過程中,務必因審美主體而異,因客體對象而異而因材施教,努力引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最終到達創造美的至高境界。因為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滿足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深刻而強烈的要求。
詩、詞、曲、賦、小說、散文等文藝作品中,都凝聚著豐富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它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丑、惡,表現著巨大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在教學中適當剖析,可利用美的事物,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譬如李清照的《如夢令》,那藕花深處鷗鷺驚飛的美景,怎能不讓學子們為這自然的外在形式美而鞠躬傾倒,從而獲得精神的愉悅。賈平凹的《小桃樹》中,那在風雨中飄搖又倔強挺立的小桃樹形象,又不能不讓人為這自然之物的神韻所嘆服,它用美的呼喚啟迪著人類的心靈。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講解,又促使學生對教材字里行間的小桃樹形象進行深入地審視,繼而又賦予它以新的文化精神內涵的美,使學生從心中涌起奮發向上的豪情。這樣,便完成了由欣賞美到創造美的過程。賀敬之、丁毅執筆的歌劇《白毛女》,主人公喜兒的純潔善良、熱愛生活,以及王大嬸一家與楊白勞一家之間所表現出來的純樸的人情美,與黃家鬼門關的險惡、狡詐形成審美意義上的鮮明的美丑對照,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新舊社會本質的不同,而“懲惡揚善”的思想也同時得以弘揚。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的審美意義就在于,他以自己作為封建科舉制度犧牲品由生而死的經歷,向人們毫不保留地展示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使人們由孔乙己這一審美客體,進而產生了魯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理感受。德國詩人海涅曾說,“在一切創造物中間沒有比人的心靈更美、更好的東西了。”這句話道出了人追求美的真諦:一個人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內在美,即心靈美。心靈美是指蘊藏在人的內心之中的思想、智慧、情感、意志、興趣愛好、個性傾向等品質在全面和諧發展中構成的美。《第二次考試》一文中的陳伊玲,這位報考音樂學院的姑娘,穿著嫩綠色的絨線上衣,咖啡色西褲,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樹。報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張朝氣蓬勃的,惹人喜歡的臉,教學時要把這儀態美的陳伊玲,演唱后表現的謙遜美,以及公而忘私忘我救災所表現的心靈美的陳伊玲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陳伊玲的整體形象美。
其實,文藝作品以外的文字——應用文的教學也并非與美育無關。從書信類應用文的格式看,頂格稱謂表尊重的形式,即會令讀到此種應用文的人,內心蕩起愉悅的美感。因為它是禮貌文明美的表現。固然,這種美感層次是較低的,比不上更高層次的美,但它是由感受文化內涵時所得到的。無論是文藝作品的教學,還是應用文體的教學,都需要教師去探入挖掘其中所深含的能夠啟迪人類心靈,并使之得以崇高的因素。當然,教師當以健康、飽滿的情感投入其中,去感受,去陶冶,因為沒有情感就沒有美感的產生和力量。
日常生活的審美化與文化研究的興起——兼論文藝學的學科反思
當代社會與文化的一個突出變化是審美的泛化與日常社會生活的審美化。這一現象在國外已引起文化學家、社會學以及美學家、藝術理論家等的廣泛關注。EduardodeFuente在題為《社會學與美學》(‘Sociologyandaesthetics’,發表于《歐洲社會理論雜志》2000年5月號,第239-247頁)的一篇文獻綜述中對此進行了富有參考價值的概述。他介紹了當代西方社會學與美學相互滲透的最新趨勢,指出:西方的社會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審美化(aestheticization)過程,以至于當代社會的形式越來越像一件藝術品。越來越多的社會學開始把審美化作為自己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并開始重新思考社會學與美學的關系。他縱覽最近10多年來的西方社會學、美學著述后指出:許多西方著名的社會學家與美學家都一致認為:審美化正在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組織原則。審美化這個論題的一個主要倡導者維爾什(WolfgangWelsch)在發表于《理論,文化與社會》的《審美化過程:現象,區分與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認為:“近來我們無疑在經歷著一種美學的膨脹。它從個體的風格化、城市的設計與組織,擴展到理論領域。越來越多的現實因素正籠罩在審美之中。作為一個整體的現實逐漸被看作是一種審美的建構物。”維爾什所說的“審美化過程”實際上不僅限于城市裝飾、購物中心的花樣翻新、各種城市娛樂活動的劇增等表面的現象。維爾什(以及其他的一些學者)實際上是把審美化看作是一個深刻的、經過媒介而發生的、體現于生產過程與現實建構過程的巨大社會-文化變遷。這種變遷使那些把審美僅僅看作是“蛋糕上的酥皮”的社會學家感到震驚。維爾什理解的深層的“審美化過程”意味著一種重要的社會組織或社會變遷過程,它對于社會學或社會理論具有核心的意義。他甚至于認為,如果說經典的社會學家把理性化(韋伯)、社會分層(杜克海姆)等看作是現代性的動力并以此為研究中心,那么今天的社會學研究則應該把審美化作為研究中心,因為審美化無疑與理性化等一樣成為社會組織的核心因素之一。
文章指出,今天的審美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藝術活動的場所也已經遠遠逸出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如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接著文章分析了在這種審美泛化的語境下文藝學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文化研究興起的必然性,指出文藝學的出路在于正視審美泛化的事實,緊密關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現的文化/藝術活動方式,及時地調整、拓寬自己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
對于文藝學的學科反思正在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1)引發這種反思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們對于文藝學的現狀并不滿意,而這種不滿又集中表現在文藝學研究與公共領域、社會現實生活之間曾經擁有的積極而活躍的的聯系正在松懈乃至喪失,即大家所說的文學研究的“邊緣化”。(關于文學研究的“邊緣化”,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一種是指文學由于獲得了獨立于政治與經濟的地位以后,不再做工具了,因而也就邊緣了,這個意義上的“邊緣化”很多人認為是好事,我也認為是好事,因為文學研究在革命年代雖然很“中心”,但是它是計劃體制與專制政治的產物,它實際上是通過自覺地做政治的工具、喪失自主性而成為“中心”的。這種說法我在很大程度上認同,我自己也曾經撰文這樣主張過。但是這只是邊緣化的一種含義,獨立于政治的東西不一定就是邊緣化的,文藝學研究擺脫了政治的奴婢地位以后也不見得就一定是邊緣化的。“邊緣化”的另外一種含義是由于脫離研究對象的實際而造成的封閉孤立。
文藝學知識生產的特出問題之一表現在不能積極有效地介入當下的社會文化與審美/藝術活動,不能令人滿意地解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文學藝術活動,尤其是大眾的日常文化/藝術生產與消費活動所發生的深刻變化。在大學文藝學這個教科書形態的文藝學的研究與教學中,問題尤其嚴重。學生明顯地感覺到課堂上傳授的文藝學知識存在嚴重的脫離實際、僵化教條的問題,從而生產對于文藝學課程的厭倦、不滿以及消極應付的態度(當然這是就一般情況而言,不否定有些大學的文藝學教學正在進行改革)。這里,我們無法詳細地描述或列舉這些變化。(2)而把目光集中于因文化的大眾化、商業化以及大眾傳播方式的普及等原因而導致的大眾日常生活的審美化以及相應的審美活動的日常生活化(或曰審美的泛化)。
不管我們是否承認,在今天,審美活動已經超出所謂純藝術/文學的范圍、滲透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占據大眾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經不是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繪畫、雕塑等經典的藝術門類,而是一些新興的泛審美/藝術門類或審美、藝術活動,如廣告、流行歌曲、時裝、電視連續劇乃至環境設計、城市規劃、居室裝修等。藝術活動的場所也已經遠遠逸出與大眾的日常生活嚴重隔離的高雅藝術場館(如北京的中國美術觀、北京音樂廳、首都劇場等),深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空間。可以說,今天的審美/藝術活動更多地發生在城市廣場、購物中心、超級市場、街心花園等與其他社會活動沒有嚴格界限的社會空間與生活場所。在這些場所中,文化活動、審美活動、商業活動、社交活動之間不存在嚴格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