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素質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01:42: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審美素質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聯想能力
音樂欣賞并不是說單單聽懂音樂的旋律與歌詞的大意就可以了,而是應當對音樂背后蘊藏的深層含義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在高校音樂欣賞課中,教師向學生傳達音樂作品的背景知識,那么這就需要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一定的聯想與想象,只有這樣,才能在深層次上對音樂作品的內涵進行挖掘,而后體驗音樂帶來的真正美感。所以大學生在一系列的音樂欣賞活動中,能夠得到想象能力與聯想能力的提升。
(二)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
想要理解音樂帶來的真正美感,就必須要能夠聽懂音樂,而高校音樂欣賞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教會學生聽懂音樂,使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擁有感受音樂的能力。在一些音樂欣賞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得到音樂感受能力的提升。所以說,在大學階段開展音樂欣賞課,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進而感受到音樂給人們帶來的美感。
(三)提升學生的記憶力
可以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正是如此,音樂審美活動的開展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記憶力。只有將一些相關的音樂信息在腦海中儲存起來,才能對音樂作品進行一個整體的把握。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的記憶力能夠得到有效鍛煉,將自身捕捉音樂藝術的能力提升,同時使自身審美的體驗得以增強。
(四)提升學生在音樂鑒賞上的能力
不管是何種審美活動將,都要求具有相應的文化修養以及相關的文化知識,在對音樂進行審美時亦是如此。學生能夠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獲取到很多同音樂相關的知識,將自己對音樂的認識程度提升,在不斷積累這些知識的同時,學生審美鑒賞的能力亦能隨之得到相應的提升。所以,高校音樂欣賞課能夠幫助大學生提升其在音樂方面的鑒賞能力。
二、提升高校音樂欣賞教育與審美素質教育的措施
(一)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
在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時,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音樂作品內容以及類型的多樣化,不僅要有民族音樂作品,還要有古典音樂作品,同時也不能少了流行音樂作品。只有將學生在音樂欣賞課涉及的范圍進行擴大,才能使學生不被音樂欣賞的教材局限住,進而在音樂欣賞過程對情感進行不斷地積累,逐漸將自身音樂審美的能力與素養提升。
(二)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觀
審美主體對美的一個總體看法就是審美觀。處于不同文化、時代以及社會背景下,人們的審美觀都會表現得各不相同。從大學生的角度思考,將真、善以及純樸視為美就是正確的審美觀。所以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正確的審美觀傳達給學生,進而使心靈、生活與社會都能夠得到美化。尤其是針對不同音樂作品的不同音樂藝術水平,教師更應當對學生的正確審美觀加強引導,避免學生錯誤的追隨一些價值庸俗的“音樂作品”。
(三)加強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能力
音樂主體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記憶能力,所以在進行音樂欣賞教育時,應當對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培訓。可以將著手點放在一些結構簡單的、內容短小的作品上,逐漸的由小變大、由簡入難,使學生反復聆聽一些音樂作品,在此循環往復的實踐活動中,令學生對各種音樂作品的節奏、旋律以及和聲等進行了解與熟悉,進而培養學生將音樂的表達形式同音樂的主題進行有機結合,進而對音樂作品產生進一步的理解,同時對審美體驗進行不斷獲取。
(四)加強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
人們在對某些事物或者是活動進行認識時表現出的傾向性意識就是興趣。學生只有擁有了欣賞音樂的興趣,才能自發地參與到音樂審美的活動中,進而形成一種音樂審美情趣。教師不僅在要音樂欣賞中為學生構建出一個良好的音樂氣氛,還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語言來體現自己對音樂審美的不斷追求,影響并加強培養學生在音樂欣賞上的審美情趣,使學生能夠不由自主的欣賞音樂,將欣賞音樂的興趣提升,最終使自身在音樂方面獲得良好的審美情趣。
三、結語
篇2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審美教育 素質教育
在當前新課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審美教育”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課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這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性要求。良好人文修養的培養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長期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語文審美教學去加以影響和實現。筆者基于對語文教育性質、目標的認識,對“審美教學”這一課題做了一定的教學思考與探索,現略述如下。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現狀
審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時代的審美意識,充分發掘審美因素,激發受教者的審美經驗,進而培養、陶冶其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標。審美教育的功能可分為四點:以美冶情,升華審美情趣;以美啟真,啟迪智慧;以美儲善,感知并培養道德情操;以美健體,感悟生命價值的追求。隨著審美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逐步深入,審美教育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小學語文教學作為美育的重要陣地,在學生初步的審美情操的培養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課改與素質教育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問題也逐步凸現出來,這主要是表現為傳統教育思維、教學模式以及教師素質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問題。
首先,教學方法方面,由于沒有客觀標準的參照,部分教師對課改與審美教育內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學課程有形式主義傾向,如有些課程多媒體技術使用過于頻繁甚至濫用,干擾教學主題,教學目標主次混淆。其次,教學模式上,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沒有得到發揮,審美教育往往變成教師的單人秀,教師的個人分析取代了學生的閱讀實踐。最后,教師自身審美素質的培養提高也是審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語文審美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審美教學
生動、直觀、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感官體驗,彌補其知識積累和閱歷的不足。小學語文的基礎性特征要求其審美教學須以美的外在形象為手段,具體表現為兩點:客體文本所體現的音韻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結構美等;主體教師所表現的語言美,情感美等。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兩點進行營造和實踐: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發掘就是要為學生找到并展示審美激發點,構建審美主體即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聯系,進而激發學生的審美欲望和進一步探索。如詩詞就具有極強的美的客觀性和形式規律,韻律美、意境美、語言美等都有助于審美主體產生精神上的愉悅,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實現了審美意識的升華。以賀知章的《詠柳》為例,“碧玉”、“綠絲絳”“春風”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楊柳的形象美,“賦物入妙”,引人入勝。
2.創設引入美感情境。審美情感極易為美麗的情境所觸動,文本閱讀中,美感因素或為愉悅情緒、或為慷慨激昂的壯士情懷、亦或其它情緒所啟發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繪的動人畫面、流淌的音樂、整齊的朗讀聲都會引發學生對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師對音樂、多媒體課件的合理搭配運用,都可以將語文教變味輕松享受的欣賞過程,讓學生在知識的消化吸收的同時陶冶情操、美化情懷。
(二)個性發展的審美教學
美在本質上是多元的,“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審美活動的個性化。小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存在,其獨特的思維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會產生與成人大相徑庭的思想,而越是這種奇思妙想,越是創造性的思維和表達,越能體現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學語文中的審美教學就是要學生用個性體現和主觀表達來完成其對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節的閱讀中,學生們評價江南春色之美也是從多種角度著眼的,有朝霞燦爛之美,有晨霧朦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溫柔之美,這種脫離了標準答案、固定思維的桎梏,個性、情感的展現流露都是文學生命的豐富性、多義性的理想體現,也是審美教學帶給學生更多更大創造空間的目標所在。
(三)審美教學要注重整體建構
語文課本中的每篇課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體,在帶給學生美感意境、個性發展的審美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學生知識、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師要考慮到保持對文章內容的整體理解、詞語的整體把握,最終實現內容結構的整體回歸。
三、結論
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作用的發揮,不僅要依靠美感營造、個性發展和最終的整體建構,同樣需要師生間的交流和對學生自由感悟的寬容,深化
課程改革,推動素質教育,使語文審美教學真正成為精神享受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楊艷.讓美育與生命成長相伴———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小學教學參考,2008,(21).
篇3
論文摘要: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世界關注的問題,文章以藝術專業為例,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課題,指出了加強藝術專業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專業技能、審美觀念及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全世界關注的問題,也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共同要求。在現代大學教育中普遍存在大學生知識面狹窄、創新能力不足、
信仰缺失、價值觀念混亂等問題。以藝術專業為例,藝術類學生是以專業加試為基礎,分別參加專業課和文化課兩次考試,文化課的錄取分數線比非藝術類學生要低得多,再加上藝術類學生普遍存在偏愛專業、對文化課重視不夠的現象,這就勢必導致藝術類學生文化修養不夠,知識面狹窄,缺乏人文素養。所以,文化基礎薄弱是藝術類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學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多集中在文化課上。為此,要更新教育觀念,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調整課程設置體系與結構,培養和提高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技能,鼓勵藝術類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和改進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一、全面提升藝術專業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藝術專業培養的是藝術工作者,它培養的目標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藝術人才,必須堅持社會道德與藝術的統一。藝術專業由于專業教學的活動多以小型、分散方式進行,學生的個體意識較強,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淡化集體觀念,忽視集體榮譽,甚至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因此,必須加強對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克服個人主義,加強組織觀念,使學生熟悉并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自信心,激發學生勇于進取的精神。
二、提高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專業技能
專業技能一直就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問題,現代社會要求大學生不僅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更應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實踐性教學既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必要途徑,又是理論學習的充實和發展,是整個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綜合技能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在各個高等職業院校,早已逐步形成及完善“訂單式”“產學合作”等多種新穎的實踐教學形式,為學生在相關的社會實踐環境中培養與提升技能創造條件,使其在畢業后能具備更強的能力來面對激烈的職場競爭。
三、加強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審美教育
審美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質之一,是通向成功之路的橋梁,更是藝術專業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在現實生活中,藝術專業大學生學習就業的壓力大,他們把所有的精力和都放到專業學習和各種可以給就業帶來優勢的“考級”“考證”上,這樣勢必影響了其審美素質的發展,普遍缺少敏銳的感覺、直覺、領悟、靈氣,看問題、做事情往往呈現出模式化、程式化。這些都束縛和制約著其向高層次方向的發展,折射出藝術專業大學生審美的嚴重缺失。
要提高審美能力,還應注重審美情趣的養成,如知識儲備、文化修養以及生活閱歷等,藝術專業大學生具有審美素質,便會形成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著名藝術家吳冠中在談到對高科技的審美感受時說:“在清華大學生物室所看到那些細菌、病菌、蛋白質等各類原始生命狀貌,放大后映在屏幕上,千姿百態,繁雜而具結構規律,仿佛是出人意料的抽象藝術大展,大都很美。”
其實審美,就是一種精神與心智活動,是主體的主動參與和全身心的投入,不斷能發現身邊的美,在潛移默化中也就提升了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創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關注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鑒于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和諧、和睦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成才的熱情。因此,應該給學生講授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對他們進行心理品德與技能的訓練,開展心理問題的咨詢與指導,在教學與專業活動中滲透心理素質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當前,我國各大藝術類院校都在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和途徑,對藝術專業大學生的素質教育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并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藝術類大學生綜合素質正在不斷提高。要想加強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工作,就必須把抓好思想道德素養作為基礎,抓好專業技能和專業審美素質教育作為核心,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保障,只有把上述三方面工作都抓好,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藝術類專門人才。
注 釋:本文出自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團建課題《藝術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
參考文獻:
[1]于淑英,石凡.淺析藝術類學生文化課與專業課學習的失衡[j].保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篇4
摘要:審美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實現其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然而,在當今應試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大多缺乏一定的審美素養,這與提高其綜合素質的目標是相違背的。本文試圖通過對當代大學生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從而研究解決對策。
關鍵詞:審美教育 大學生 困境 對策
“美育”這一概念是席勒在其1795年發表的《審美教育書簡》中首次提出的;而后,將其翻譯過來,同德、智、體、勞并舉,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和“美育救國”的思想。[1]審美教育,狹義地講是通過藝術手段進行教育;廣義地講是指運用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一切美的形式給人以潛移默化的教育,以達到美化心靈、提高道德與智慧的目的。
當代大學生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在注重對其進行德育的同時,不能忽視美育對其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加強美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這充分肯定了美育的重要作用。
一、當代大學生審美教育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美育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然而,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及國際社會發展變化的雙重沖擊下,盡管我國審美教育取得了累累碩果,但也仍存在諸多問題。通過考察與分析,筆者從以下四個角度淺析當代大學生審美教育面臨的困境。
1.政府層面:管理漏洞與評估體系不健全
2006年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指出“為保證藝術選修課程的開設和教學質量,普通高等學校應設立專門的公共藝術課程管理部門和教學機構。”然而,由于政府監管不力,盡管部分高校開設了審美課程,但大多并未設立專門的管理和教學機構。
與此同時,教學評估體系不健全是當前美育面臨的又一困境。管理部門不能及時掌握課程實施情況,也就無法根據反饋對教學進行調整,改善教學質量。
2.社會層面:科技崇拜與功利主義盛行
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科技競爭。基于此,高等教育逐漸卷入盲目崇拜科學技術的熱潮,功利色彩使大學生過多地追求技能提升和物質享受,忽略了精神需求。
其次,在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的驅使下,大學生開始用功利的態度生活,加之就業壓力的日益增加,致使大學生單純地重視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積累,審美素養較差也就不難解釋。
3.學校層面:設施缺乏與課程設置不合理
一方面,很少有高校建有文化場地設施,即便有,也僅針對藝術類學生,而剝奪了其他學生提高審美素養的權利;另一方面,美育的教室布置應優雅、具有視覺藝術效果,幻燈、錄像等應融入教學,可大多高校并不能達到這種效果。
其次是課程設置的不合理。據對我國院校教學計劃統計,人文社會學科時數僅占教學總學時的12%,而美國、法國占32%,日本占42%,前蘇聯占50%。[2]類似情況在理工類院校體現地更為明顯。
4.學生層面:缺乏判斷與審美實踐斷裂
目前,多元文化不斷沖擊著缺乏社會經驗與審美判斷的大學生,各類所謂的流行藝術不知不覺中消磨著傳統觀念中的美,致使大學生過多關注外在美和片面美,最終導致其審美情趣低俗化。
要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不僅要教授學生審美知識,還應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審美實踐。然而,應試教育的現狀使得審美教育嚴重缺失,學生更不善于以美的方式看待生活。
二、加強大學生審美教育對策
加強對大學生的審美教育要充分考慮他們所處的環境,確保各相關主體發揮積極作用。
1.政府應加強管理、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
審美教育與依靠理論的智育不同,它依托于具體的形象,用感性的方式育人。它的實施較智育有一定難度,需要政府給予支持。政府在頒布文件之后應監督其實施,并根據反饋及時調整。
此外是要建立科學有效的評估機制。對美育的評價不應僅依靠筆試問答或撰寫論文,而應在特定、具體的情景下進行考核,甚至增加設計類考試,切實感受身邊的美。與此同時,政府部門應定期對高校的美育成果進行評估,并考核授課教師相關技能,避免美育處于“有形而神散”的狀態。
2.社會應積極引導,提升審美教育的地位
首先要確保媒體的正確引導。媒體是社會輿論導向的載體,它的正確引導將是對美育的有力補充。然而,有些媒體在利益的驅使下推崇功利主義,這與美育的初衷背道而馳。為了對大學生教育產生積極的作用,媒體應堅守社會職責,正確引導。
其次要提升審美教育的地位。目前人類文明高速發展,加強高校審美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神圣使命。只有把美育擺在其應有的位置上,學生才能善于追求、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美,進而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全面發展。
3.學校應改變方式,深化審美教育教學改革
首先,高校要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合理設置課程。以西南石油大學為例,它不僅設有專門的藝術教研室,同時開設了《美術鑒賞》、《電影賞析》等鑒賞類課程和《色彩設計》、《室內裝飾》等實踐類課程,并結合石油院校特點開設《石油天然氣法學》《油氣儲運概論》等課程,基本滿足了學生不同興趣的需求。
其次,美育應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構建“三個課堂”是一種值得提倡的途徑。第一課堂指學校統一開設的美育課程,這也是美育的主要途徑;第二課堂是以社團活動等為契機,學生依據興趣愛好參加的平臺;第三課堂則是由良好的人文環境和藝術氛圍形成的潛在課堂。三個課堂有機結合,寓美育于無形的課外教育之中,時刻對大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助其形成真善美統一的良好品格。
4.學生應豐富審美知識,積極投身審美實踐
當代大學生審美情趣低俗化主要在于他們總單純地從事物表象或單一方面考慮問題,不能準確區分美丑。解決的根本方法是豐富大學生的審美知識,同時鼓勵他們積極進行自我教育,從而轉變審美態度,扼殺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思想的萌生與發展,提高審美修養。
要從根本上解決美育存在的困境,還要回到實踐上。只有通過獨立分析思考并將知識與實踐完美統一,他們才能把握審美規律,消除審美認知偏差,從而提高審美感受力、判斷力和創造力,使審美水平向高處發展。
誠然,當今的審美教育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但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困境,積極探尋解決的途徑,用實際行動加強美育,培養新一代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篇5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美術教學一直都停留在以傳播一些基本技能為目的的狀態上。要實現素質教育,就必須將美術欣賞與審美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的審美素質教育,在欣賞課中創設美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審美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目的;通過正確的方法,深層次的誘導,加深學生對藝術的理解,構建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不斷加強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評論,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等方面,探討了在初中美術欣賞課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美術教學一直都停留在以傳播一些基本技能為目的的狀態上,且多數美術教師也不太清楚大綱上的精神要求,容易對教材形成片面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一遇到欣賞課就一跳而過,而很少與學生一起欣賞、討論中外美術名作。即使上課,也只是走馬觀花,一掃而過地介紹,對于作品的創作背景和象征寓意及歷史事件等,很少引導學生去進行分析、評論,這無疑就限制了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大膽評論對象的能力。在整節課中,教師當主角,學生當聽眾;教師講得平淡無味,學生聽了也反應淡淡。一堂課下來,學生根本沒有一點切身體驗欣賞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和深刻感受。長此以往,教師的思想里就日漸忽視了對學生進行審美情趣的培養這一重要教育目的,也偏離了審美素質教育的宗旨。
初中美術教育主要是通過美術欣賞課而得以實現審美素質教育。在初中美術課中,除了工藝課和繪畫課以外,教材的欣賞課在總課時中所占的比例不大,這就向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要求:在平時的教學中,不但要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技能,還要求在有限的課時內通過對學生不斷的啟發和熏陶,培養他們感受美、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然而,課內四十五分鐘的時間畢竟有限,要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在美術欣賞課中,就必須以審美教育為重點,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激發心靈的感受,寓無形于有形之中
美和審美是聯系在一起的:審美活動、審美過程就是要感受美,換言之,就是要發現美,感覺到美,進而調動起自己美好的情感,即“美感”。“美感”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指審美能力,另一方面指審美情感。這二者之間的區別是明顯的,但聯系也同樣明顯。可以看出,有關審美能力的問題更為根本,因為解決了它,有關審美情感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不管用哪種觀點來看待美感,也不管用哪種理論來解釋美感,審美能力起作用的效果都伴隨著情感反映。因此,要用心去感受美,以激起心靈的浪花。
1.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審美情感。美術教師應加強自身的美學修養,重視對學生審美情操的培養,并精心準備教案,積極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一個美的環境。教師要積極運用自身的語言、教態、知識和各種形象的手段(如范畫、投影、故事、音樂等),通過有聲、有色、有形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處在濃厚和強烈的求知欲中,從而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同時,在適當的時候還可以組織課外活動,如參觀畫展,博物館等,無形中使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利用課件展示懸掛在人民大會堂的大型國畫《江山如此多嬌》,以寬廣的畫面、磅礴的氣勢、流暢的筆墨、濃艷的色彩,描繪了祖國的萬里江山,表現了“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主題。那綿延壯闊的群山、冉冉升起的紅日、高大蒼勁的綠樹,無不給人以美的遐思。通過教師的分析引導,能夠使學生透過畫面,悟出作者的立意,受到美的教育,并陶冶熱愛祖國的情操,升華自身的思想感情。
2.處理形神關系,培養審美感受。作為美術教師,還要處理好有形與無形的辯證關系,如果僅僅重視美的形式和美的外表,僅僅重視美術技藝的傳授,僅僅重視美的圖形、美的色彩、美的景物的欣賞,而不注意去挖掘其中更深一層的內涵,忽視了從創造美的主體心靈中尋找美的源泉,不主動去激發學生心靈的感受,那么,我們的審美教育就會是失敗的。
在美術欣賞課上,學生都會經歷一個對藝術的認識和理解過程。最初是從他們個人的角度開始的,他們覺得畫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畫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進去,但有些看起來“不美”的作品,卻被老師當成世界名畫加以介紹。正是這些反差,他們漸漸會發現藝術品并不是以畫得像與不像作為唯一的標準。有了這些思考后,學生才會關心藝術到底是什么。因此,教師不能從理論上空洞地介紹藝術,不能把學生框死在一個固定的欣賞模式中,而應從美學中對藝術的不同觀念入手,使學生認識到這些觀念在藝術史上并存的局面,從而拓寬他們思路和界限。比如,在出示我國20世紀著名的大藝術家齊白石的作品《蝦》時,學生往往會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聲,而出示現代西方最著名的美術家之一畢加索的油畫作品《格爾尼卡》時,他們則顯得茫然不解。這時,教師就應告訴學生,這是兩種不同的畫種,畫家運用了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畫得像還是不像,都務必使學生明白這是畫家對美的追求。由此,引導學生領悟畫家在美的藝術形象中所要表達的純真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在欣賞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神情和動態,或色彩鮮艷的《鴛鴦戲水》、《出水芙蓉》、《桃花飛燕》等中國畫時,更懂得欣賞畫家在作品中所傾注的對生活強烈的愛和淳樸的思想感情。在欣賞《北京故宮》與《巴黎羅浮宮》時,就要引導學生去領悟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油畫在色彩、材料、工具以及各自的特點等表現手法的根本區別,使他們開闊視野,使美術欣賞課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對學生也進行了啟發和教育。
三、學會欣賞和鑒賞,是理解美的重要途徑
不管是由美引起了人的美感,還是人在審美活動中發現、創造了美,美都能使人愉悅,使人沉醉。就像做了一場好夢,夢醒了之后,意猶未盡;也像品了一口美酒,口留殘香,回味無窮。這種對美的細細品味,就是欣賞。藝術鑒賞就是鑒賞者通過對藝術作品起興動情,用發自心靈深處的沖動,并根據一定的感受、理解與評判,對作品進行分析比較,挖掘作品的深層意蘊,揭示作品的意義和價值,評價作品的得失與成敗,從而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提高藝術修養。中學美術教育,更要注重藝術接受和審美心理的教學和研究,使學生形成新的自我與個性,孕育和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證明,只有在鑒賞中獲得的審美體驗,才能調動再創造的聯想和想象。藝術鑒賞能力對藝術創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創造又是在評價過去的基礎上的發展和創新。
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途徑存在于美術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關鍵是看我們是否有心利用,是否善于運用。為了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可以在教學活動中適時地向學生介紹優秀的美術作品,并將之作為鑒賞對象。這樣,當學生看得多了,就有了比較,就有了鑒別和欣賞。
但在許多教師看來,美術評論應該是評論家的事,似乎與學生無關。其實不然,在欣賞美術作品時,學生都會有一種初步的印象和感覺。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積累了一些初步的歷史文化知識,因此,教師應抓住學生的最初感覺,并將之作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點,積極引導學生對具體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比如,在欣賞我國當代著名畫家董希文先生的油畫《開國大典》時,就應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作品,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當教師充分肯定了學生的回答以后,就要趁機簡單地介紹畫家的生平和創作這幅畫的時代背景,然后再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從而把作品的內容和畫家的思想聯系起來,將畫家的思想精神升華為民族精神。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上了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同時也獲得了美的享受。同時,教師要抓住時機,讓學生在課外搜集各個畫種的圖片資料,并比較在畫家筆下的各種表現手法及情形,學會用審美的目光去分析,通過觀察得出結論,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四、創造是美的源泉,是升華美的原動力
創造是美的源泉:美,要體現生命運動的本質。其次,審美,就是要去發現美,感受美。可以說,美就是心靈創造的產物。因此,創新是美學永恒的主題。
作為人類的一員,每個學生都具有創新欲望,但卻不一定具備創新能力。審美教育的目的和職責之一,就是把人的創新力誘導出來,將體內的生命感和價值感喚醒。創新品質不是外部植入的東西,而是個體經過外界誘導而生成,是不斷成長和變動的。教育所要做和能做的是:為創新品質的培養與生長提供價值引導和有利的環境支持;誘導和激發、培植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欲,使之轉化為創新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他是學生知識、技藝的傳授者,是學生思維方向的誘導者,更是人格形象的塑造者。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所以說,研究個性、挖掘個性、張揚個性是教師挖掘創造才能的重要途徑。
藝術創作是從無到有,從朦朧到清晰,逐漸發生、形成的過程。這一孕育過程有長有短,是作者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藝術素養、個人性格之綜合沉淀、升華的結晶。在美術欣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灌輸創造的理念,注意讓學生從“有形”中揭示出“無形”,培養學生從具體中概括出抽象的能力。創造既是這一過程的結晶,也是結晶過程的催化劑;既是產品,也是生產的原動力。創造是美,美源于創造。
美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更是擔負著雙重任務。一方面,它承擔著培養學生專業素質的任務,另一方面,它在完善學生人格、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應牢牢把握住審美教育這條主線,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這是每一位美術教師應負的教育責任。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楊建濱.初中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宋艷.透視美術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篇6
[論文摘要]美術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是人文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達情感和思想是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美術并不是單純的技藝,而是人類文化的積淀和人類想象與創造力的結晶。
教育的人文主義是以人的和諧發展為目標,希望人的本性、人的尊嚴、人的潛能在教育過程中得到最大的實現和發展。在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反對應試教育的今天,人文主義教育觀對我們現行教育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美術教育作為一門學科教育,它有自己的獨特性,它主張以學生自身的發展為目的,強調發展人的天性,發展人的個性,發展人的潛能。因此,用人文主義教育觀來指導美術教育是順應時代的潮流,是未來教育的一個發展趨勢。
美術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是人文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人文主義指的是一種高度重視人和人的價值觀的思想態度。它注重人的自由與平等,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和諧。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達情感和思想是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美術并不是單純的技藝,而是人類文化的積淀和人類想象與創造力的結晶。它記錄著不同時代的文明,閃爍著人類的智慧、代表著人性的深度。美術是人類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創造表現。任何美術表現形式都包含著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學生通過美術學習與自己情感生活的連接和相互作用,學習用美術方式表達和交流情感,使學生的不良情感情緒得以釋放和宣泄,恢復他們心理的平衡,從而獲得創造、表現和交流的能力,達到健全人格,陶冶性情的目的。因此,通過對美術的學習,將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不斷提高,性情不斷得以陶冶,從而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責任感,形成尊重和保護生命和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可以說,美術已經成為人文教育的核心學科。
美術課程的人文性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美術教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教育,它沒有應試教育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能更好地貫徹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即使在高等教育階段,美術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目的和作用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1997年5月,北京大學隆重宣布成立藝術學系,并明確表示:希望通過在全校開展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力與理解力,用藝術生動的表現形式陶冶他們的情感,使他們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開闊的胸懷和眼界、更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和人文修養、更健全的人格,成為21世紀合格的人才。我們知道,當下的美術教育不再是傳統的素描、繪畫、版畫、雕塑課程及欣賞課,它有了更寬泛的內容。在歐美很多國家,開始用視覺藝術教育來代替美術教育,它超越了傳統的“純藝術”范疇的教育,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藝術教育。美術教育的對象不是針對那些對美術感興趣的少數學生,而是面對全體學生的,倡導全面發展的人文主義教育理念。強調通過直覺、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達和交流的獨特形式過程逐漸形成豐厚的文化修養。美國的《藝術教育國家標準》在強調美術學科結構特點的同時,始終貫穿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內容標準是根據學生達成目標來制定的,注重學生在參與美術活動時的感性體驗,發展美術創造的基本能力。中國現行的美術教學也開始以強調美術學科體系轉向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精神。因此,用人文主義教育觀來指導美術教育,成為對現行教育進行改革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開始受到更多的關注。
篇7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育;審美;美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5-0247-02
中職語文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就是要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其中最高的目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這是語文素質中最高層次、最富于藝術性的部分,指的是對語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發現和感受,并具有初步的賞析和評價能力,以及包括音樂,美術,書法在內的廣泛的藝術愛好和興趣。語文學科也有自己的個性之美,其抓住了每種文體的常規審美因素,堅持遵循語文教學的客觀規律,讓學生在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特的個性,以人為本,在語文學習的審美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在獲得審美感受的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這也許就是語文教育的本質所在。
職業學校語文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并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保護個性,張揚個性是當代學生的普通心理需求,他們渴望用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去分析作品的主題,表達自我對人物,對事件的評價和思考。學生的個性之美也許是語文審美教育的至高目標,也是人文精神在學生個體的彰顯。
一、語言美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是藝術的語言。文學用語言再現生活,讀者從文學作品中感受感情,感受形象,進而激發讀者的形象思維并創造形象,使讀者產生審美感受,得到審美愉悅并最終形成自身的審美情趣,對學生的終身成長都會起到重要作用。
詩化的文學語言有音樂美。詩句的長短有一定的限制,句內詞語節拍均衡,適應分行排列,有節奏美,語言聲調諧和,大致押韻,有聲韻美。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讀起來就有一種抑揚頓挫之感,能在語音的高低起伏中,讀出銀裝素裹的美麗和滿天風雪的白雪世界,在語氣的轉折中,用運文字也恰到好處,比如“忽如”這個轉折詞的運用,對“千樹萬樹”做了一個語氣上的強調,讀起來有一種格外驚喜之情。
其他像說明文語言的準確之美與議論文語言的精煉之美,戲劇語言的個性之美,亦令人感受頗深。天長日久的熏陶,語言的千變萬化之美一定會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豐富多彩。
二、意境美
意境是人對于讀到作品的一種感受和解構,從古到今,一直說意境美,意境好,可是,對于它,并沒有一個標準的評判標準,只是因為作者的作品,讀到的人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應該算是意境比較好的作品,就可以叫作意境美。就如王國維談到的,寫情到沁人心脾,寫景到在人耳目,述事到如其口出是也。這三者應該是情、景、心的統一和諧,這樣的感受,就應該是意境美的最高體會吧。
《念奴嬌?赤壁懷古》里千古絕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類似這樣的句子,體現的那種大氣意境,蕩氣回腸之感,讓讀到的人從情到心,都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不僅看到畫面,感受到壯觀,而且在內心發出感慨之情。從對自然的偉力的感慨,最后會轉到對歷史英雄人物的感慨,可謂一氣呵成,有一種穿越時空之感,在歷史的間隙中重新看到當時的壯美風景和英雄人物。又如“亂石穿空”,寫山勢險峻;“驚濤拍岸”,寫巨浪驚險;“卷起千堆雪”寫江水洶涌澎湃。三句合寫,有聲有色有形,是一幅壯美的赤壁風光圖。一個“穿”字突出了山崖“刺破青云諤未殘”的氣勢,表現了和現實不妥協的精神。這詞,給讀者的畫面有山有水有石,能見可聞可觸摸,有感覺立體的畫面感,真正做到了意與境的絕美統一,可謂意境美的極致。
三、主題美
馬克思曾經指出文藝是“依據美的法則而創造的”,文藝是從美的角度把握它的實質的。無數偉大的文學藝術家所創造的不朽典型,無一不是從美感出發反映現實生活,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主題美。例如《荷花淀》的開頭:“月亮升起來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不久,在她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這段文字從內容上看,寫的是水生嫂月夜在小院里編席,事情雖然很簡單,但卻蘊含著豐富的美。水生嫂技能精熟,動作靈巧這就是人物形象的動態美。環境如畫,勞動似詩,在這樣寧靜的月夜,熱愛生活的人在夜以繼日地勞動著,創造著,這樣的女性雖然我們沒能看清她的面龐,但她身上散發的美是足以動人心魄的,她和勞動人民用雙手創造的安謐和平的生活也的確不容侵略者來破壞。
《致橡樹》雖然說是一首愛情詩,卻又不僅僅是一首愛情詩。在經歷了一個人性顛倒,壓抑感情的十年之后,整個中國人的感情都已經失去了基本的判斷,對真情實感變的生疏,舒婷以她特有的抒情方式,喚起了人們內心真實的情感,讓人回頭去看那十年如噩夢的日子,給讀者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在這首詩中,詩人渴望的是一種“木棉樹”以“樹的形象”和“橡樹”站在一起的彼此對等的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個體的人性得以張揚,人的尊嚴受到尊重,人的價值得到承認。“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致橡樹》的主題呈現出單一性、明確性與多義性、模糊性的統一,在詩中,詩人的愛之所愛,棄之所棄表現得既明白又朦朧,既確定又含蓄,讀者也因此獲得馳騁想象的廣闊余地。
篇8
論文關鍵詞:母語教育;大學語文;教學改革
目前,在母語教育必要性的討論中,普遍談及的有兩個原因:一是母語水平降低影響了大學生的基本技能評價甚至是就業前景,其嚴重程度日益顯現;二是語言的競爭是全球化時代國際競爭最重要的一部分,漢語教育是強國戰略之所需。這樣的認識自然是正確且尖銳的,而如果我們將母語教育的目標設定得更久遠些,從更廣闊的時空視野來考量,則將開辟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語高等教育不僅關乎受教育者語文技能的加強,更關乎一代代人生命質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發展;看到母語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國家強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的關鍵。而這些,正是由語言的基本性質和母語的基本性質所決定的,是我們重視母語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但是,就在很多人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發揚自己傳統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母語危機。母語危機是目前語文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重要課題。
母語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而大學語文教育應當是在高等教育層面進行母語教育的一種形式。母語教育,它承載著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載體,這是背景,是審視大學語文的角度。母語教育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標和教學方法。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學語文教育的目標可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基礎漢語素質的養成,對語言文字理解和表達能力的培養;二是審美功用的發揮,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提高審美文化素養;三是注重民族特性,傳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風骨。
大學語文教育應立足于基礎漢語素質的養成。在這一層面上,它的性質就是基礎性和普及性的,注重語言文字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它的內容要能夠針對大學生在語言和文字表達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但如果把大學語文僅僅局限在實際應用上,那也不科學。大學語文里面所有選出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都是優美的所以大學語文還有一個審美的功能。要通過大學語文教育來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讓學生充分領略大自然的壯美,感悟人世間的人性美。在審美教育中,要培養學生和諧的心態與健全的品格。大學語文如果沿著更深層次走下去的話,它還承擔著傳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它能夠明確在當代文化中民族文化具有的獨特價值內涵。
所以,大學語文有責任通過教育幫助學生建筑一個精神家園,加強民族文化的認同,塑造民族成員百折不屈的精神風骨。真正的中國人能夠拋棄地域空間的局限而建筑共同的民族精神家園,將這種精神扎根于心,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淡化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也不會忘記傳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大學語文教學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記憶,幫助他們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形成一種民族認同感,那就是很大的收獲。一個無法完美使用母語的人,永遠無法達到語言間的和諧溝通,無法達到自如的境地;一個不能自由使用母語的民族其人文涵養是空白的,是無法獨立于世界的。母語還對其他學科有支撐作用,對大學生成才有支撐作用。
篇9
論文摘要:書法教育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由于種種原因一直被列為弱勢科目。本文針對高職院校書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書法教育的重要價值意義,并提出一些適合高職院校發展書法教育的策略。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了相當的規模。它一方面要求注重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另一方面也提出了這些專門人才需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校園文化在促進大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教育中越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滲透到大學生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書法凝聚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歷史演進中,其獨具魅力的審美價值頗受歷代教育者的重視,是校園文化不可缺少的審美教育范疇。學習書法,能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和培育健全的人格、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健康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的發展,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功用和優勢。
一、高職院校開展書法教育的現狀分析
近幾年隨著教育體制的變革,高職教育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為社會培養了很多專業人才。高職院校除了進行專業技能的升級外,更需要的是使大學生在德育教育方面得到提高。書法作為一種中國傳統文化,在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方面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高職院校因辦學特色的限制,書法教育卻長期得不到重視。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書法發展受到時展大環境的限制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手機、電腦、網絡越來越成為國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對于年輕一代來說,手機短信、電子郵件等代替了傳統的書信,不要說毛筆,即使是硬筆書寫工具,也逐漸被手機按鍵和電腦鍵盤以及通訊設備所取代。書法失去了廣泛的實用價值,成為了純藝術,也失去了得到良好發展的社會環境。如今,作為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書法藝術,其教育的普及和質量狀況,實在不容樂觀。
2.高職院校教育對書法學科定位的認識模糊
書法屬于視覺藝術,表現出人們對平正與奇側、統一與變化、整齊與錯落等種種美學形態的認識,并展現書者的情感心緒與品格修養。而書法是否是獨立的藝術門類,至今仍是藝術界、文化界、學術界極為關注并經常引起爭議的一個焦點問題。教育部的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目錄和基礎教育的學科設置中并未列出書法是單獨的學科。再者,高職院校本身存在著重專業、輕素質的現象,由于書法學科定位不明確,所以對書法教育的態度往往也是可有可無,僅僅當做是學院文化建設的陪襯而已。
3.職業院校在書法教育上缺少系統的管理體制
職業院校在書法教育上缺少系統的管理體制,主要表現在:沒有設立明確的書法教育管理機構,協調統一書法教學工作;大多數書法教學沒有形成完善的教學體制和完整系統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書法教學形式單一,缺少資金以及設施投入;高職院校書法專業師資力量不足等等。
4.高職院校生源人文素質參差不齊,缺乏自覺接受書法教育的意識
多數學生以前學習科目范圍狹隘,接受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又存在差異,普遍缺乏書法知識。他們在一起接受、重視技能型教育后,藝術修養難以得到提高。
二、書法教育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的實用價值
我國的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人是十分重視書法教育的,除實用目的外,更重要的是把它當做提高修養品行的必修課程。清代的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說:“書學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故以道德、事功、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高職院校實現書法教育是校園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一課,其實用價值更是素質教育不容忽視的。
1.有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養
清代劉熙載《書概》說道:“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其中,“書如其人”一直得到藝術家和藝術教育者的廣泛認可。宋代朱文長在《續書斷》中評價顏真卿的書品和人品時也深有感慨地說:“其發于筆翰,則剛毅雄特,體嚴法備,如忠臣義士,正色立朝,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書法藝術是書寫者心靈美和行為美的真實寫照,并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和滲透力,是陶冶情操的重要藝術形式,是喚起學生進取精神的一種強有力的武器。在傳統的書法教學中,施教者十分看重對受教者的品行教育,強調學書者要樹立良好的品行修養。宋代姜夔《續書譜》在談到如何得書法“風神”時云:“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筆紙佳,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將“人品高”放在得書法風神的八個要素之首,可見古人對人品的重視程度。
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指出:“藝術不僅作用于學生的理智,而且影響到他的情感,因此,藝術有助于培養信念,……越是以情感為基礎信念就越堅定。所以,藝術在道德教育中起著這么巨大的作用。”書法藝術教育就是以形式和內容雙重之美,讓學生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把品德修行寓于教育之中。
2.有助于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
三國時鐘繇云:“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其意思是說,書法作品中的筆跡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具有審美價值,是因為能體現出人的美好情感。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中說:“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夠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至”。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基本的美學。而形式美,是漢字書法最重要的審美特征,無論是哪一種書法形體,它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審美心理,無不構成了中華文化獨特的“有意味的形式”。因此,書法教育也是一種審美教育。
在書法教育中,學生通過臨摹學習、創作作品和欣賞高水平作品的鍛煉,不斷提高藝術修養,具備一定的藝術眼光、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這種經常性的良性循環,他們就逐步地對藝術或現實中的美與丑、雅與俗等作出正確的審美判斷,從而培養全心全意熱愛美、鄙視丑的高尚品質。書法作品中表現出的雄渾之美、秀逸之美、老辣之美、剛健之美、豐滿圓潤之美等豐富的審美屬性,是打開美麗殿堂大門的鑰匙。它在引導學生欣賞創造藝術美的同時,也創造了具有審美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學生。
3.有助于對學生勤于思考、領悟能力的培養
書法藝術教育,通過傳授知識、訓練技巧的過程,使學生眼、手、腦同時并用,進入積極的觀察、分析、思考的狀態。對于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勤于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好處。
清代周星蓮《臨池管見》云:“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指出書法臨摹要多悟、多思。同時他還指出:“余嘗謂臨摹不過學字中之字,多悟則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從虛處著精神。”書法學習不僅要思考書法本身,也要思考“字外之字”,而創作主體個人情感的表達就更離不開思考了。領悟力是學生對書法形式的內在規律與本質的更深入的洞察和感悟,是在學習過程中的觸類旁通和認知的提高。只有領悟才能將所學化為己用。領悟力能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和總結的能力,故書法學習中領悟能力的提高對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發現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有助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
學生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可以領悟和諧本質,促使他們懂得如何發掘周圍美的事物,懂得與人和社會的和諧共處,懂得團隊精神,懂得關愛身邊有困難的同學,盡力幫助他們排憂解難,進而以健全的心智投入到有序的學習生活當中,促進學校的和諧穩定發展。此外,豐富多彩的書法文化活動不僅能弘揚民族精神,提高自身修養能力,而且更有助于校園文化的豐富發展。
三、對在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開展書法教育的思考
要徹底解決高職院校書法教育存在的問題,實現書法教育和高職文化的有機結合,提高書法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筆者認為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造有利于書法教學的硬件設施
轉變觀念,加深對書法教育的認識,創造濃郁的氛圍和條件,有計劃、有目標地制定一系列教學措施,把書法教育納入學校培養方案中。這要求高職院校不僅在制度和指導思想上確保書法教學的正常開展,還要創造條件來滿足書法教學的物質環境需要。比如成立書法教研室,加強書法教學的質量管理;將書法課單獨作為高職院校學生公共必修課;各院系設立若干小的書法練習、創作室、展廳等,讓學生有練習、交流、創作、展示的空間。
2.建設一支書法藝術素養高、責任心強、具備良好教學能力的教師隊伍
教師的素質和教學平臺直接決定書法教學的水平和效果。鑒于目前專業書法教師短缺的情況,可以采用校際聯合的辦法。各高職院校書法師資力量各有所長,如果廣泛聯合,資源共享,則是做好書法教育切實有效的辦法。高職院校之間可以嘗試互派教師授課、互派學生選課等合作方式。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書法教學可采取新的形式,如采用自學、自評的教學模式。亦可采用講解要領、自行創作、分析習作的教學方法。重視作業的批改與總結,耐心指導,使學生不覺得單調枯燥,感受到學習的趣味。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認為練字太枯燥乏味,原因是多數學生看不到自己書寫水平的提高。經實踐,定期舉辦展覽是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辦法。學生通過展覽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了信心,也提高了興趣。
參考文獻:
[1]韓盼山.書法藝術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篇10
近十年經過廣大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國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主要的理論研究成果包括:
(一)論著方面:黃良著的《美育與中學語文教學》(2004)、曹明海著的《語文教育文化過程研究》(2005)、潘紀平著的《語文審美教育概論》(2005)、韋志成著的《語文課程教育學》(2005)、張弛著的《語文教育人文論》(2006)、朱紹禹著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2007)、曹明海著的《語文陶冶性教學性》(2007)、王尚文著的《走進語文教學之門》(2007)、翟京華著的《語文新課程研究性學習與審美教育:走向智慧語文的思考與實踐》(2010)、李劍著的《教育審美和教育批判》(2011)等。
(二)論文方面:近十年有關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的論文很多,筆者在知網中輸入“語文閱讀審美教育”檢索后有6000篇文章,從2004年到2014年成增長趨勢。包括:曹愛明的《中學語文審美式閱讀教學探究》(2004)、劉國敏的《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育》(2006)、張玉枝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2007)、張英的《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2008)、楊莉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美育問題研究》(2009)、楊進紅的《語文閱讀教學審美體驗研究》(2010)、沈云振的《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審美教育施教策略探究》(2011)、賈文娟的《接受美學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3)等。此外,各類期刊也刊載了很多有關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的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有四百多篇。包括:任煒的《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2006)、楊萍的《論中學語文教學審美教育的重要性》(2006)、孫杰的《高中小說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策略》(2009)、薛猛和高豐的《審美理智主義視野下審美教育的特性及態度分析——以閱讀教學為例》(2011)、雷鵠的《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2011)等。
二、近十年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內容簡述
楊進紅在《語文閱讀審美體驗研究》中提出:1.閱讀教學的范式轉型:審美體驗視野;2.閱讀教學的文本解讀:從體驗到審美意義的生成;3.閱讀教學的對話過程:以審美體驗為中心的多重互動;4.閱讀教學的課堂實踐:審美視域的融合。劉衛紅在《語文審美性閱讀教學研究》中則創造性的提出:審美性閱讀的特征即形象性、情感性、體驗性、創造性;審美閱讀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語音字形層面、語義層面、意蘊層面;在如何設計審美性閱讀教學上提出:審美態度的形成、審美感知的獲得、審美體驗的展開、審美創造的實現。秦春蓉老師曾在《怎樣在閱讀中感受美》一文中提出審美感受力的前提在于發現美,而發現美就必須具有感受課文的靈敏性和統攝力。美讀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獲得美感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進入作品、感受作者情感的橋梁和渠道,所以要提高閱讀審美感受還須加強美讀的訓練。文中表明在閱讀中把自然、社會、心靈的感受融為一體從而感受到美的觀點詳盡地闡釋了閱讀中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審美能力的措施。張玉枝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使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分析問卷得出中學語文閱讀課存在的問題有:1.學生對語文閱讀課學習興趣不高;2.語文閱讀課服務高考、重在使用;3.閱讀課上老師注重講解分析,忽視學生的獨特感悟;4.教師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忽視閱讀能力培養;5.教師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情調單一等。她也提出了原因:1.應試教育帶來的必然后果;2.傳統觀念的慣性影響;3.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4.對黨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新課程標準》理解、重視不夠。在《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中李月梅提出在閱讀教學中實施美育的途徑有:1.培養學生審美感知、強化審美能力;2.培養學生的審美想象能力;3.培養學生欣賞美、評價美的能力;4.在教學中創設審美情境。大部分學者的研究思路是:發現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缺失的問題,進而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研究內容歸結為一個核心問題上即施教者、受教者、教材等主要教學構成要素對自己角色定位不夠,沒有準確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各自的義務和責任,從而造成了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缺失。
三、近十年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的缺憾
(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很多研究成果僅停留在摘抄、詮釋方針政策和新課標層面上,缺乏在實踐層面上的實現條件、操作保證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開展中學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首先要深入教育第一線、其次要有層次性,采取實地研究和理論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分析近十年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成果,筆者發現真正深入一線的研究并不多,即便深入一線做問卷調查的也僅僅是局限于某個地區某一個學校的調查研究,缺乏層次性。
(二)研究內容有待拓展很多研究仍沒有擺脫以傳授知識和應對考試為中心的目標上,此外研究主體大多在教師的教法,忽視了學生作為人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高考的指揮棒更加顯性化。雖然強調“一綱多本”,但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有些教學篇目遠離學生的生活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審美體驗了。
(三)研究體系有待整合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脫節,很多理論難以付諸實踐,理論建構空洞,缺乏實際應用價值。而有些理論研究因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而只能停留在經驗總結的層面。因而,我們的研究應該突破理論——實踐單線條的體系上,整合成理論——實踐——理論的三維體系。四、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發展趨勢展望語文閱讀審美教育,在語文新課程標準里有著極為重要的定位,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資料的收集、整理,筆者發現當前許多專家學者在語文閱讀審美教育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也給我很大的啟發。在此筆者對我國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研究的發展趨勢也有了些許展望:
1.加強對閱讀審美教育理論基礎的探討,進一步深化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的評價機制。語文閱讀審美評價分為課內評價和課外評價,課內評價是指教師多角度、多方位對學生的課堂回答進行評價,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測驗的形式進行課內評價,當然要注意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例;課外評價是指學生在課外定期參加閱讀活動,通過活動對學生的閱讀量、閱讀鑒賞水平、閱讀興趣進行評價。
2.加強教師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培養,督促教師自覺形成審美教育理念。改變以往教學對教參的依賴,改變講解式被動閱讀方式,教師主動實踐審美體驗變被動閱讀為創造性、主動性閱讀,進而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式、討論式教學模式;3.加強閱讀教學主體間交往的多元融合。深入閱讀內部,促進師生、文本間的多重審美互動走向理解和交流,進而在對話閱讀中形成思維的碰撞,迸發出審美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