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藝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1:14: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審美藝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國園林在藝術審美上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統一。中國園林的自然美主要是指客體自然事物的形式美,中國園林的意境美是指自然景觀、創作者、欣賞者的思想情感,互相交融而成的一種狀態,景以情合,情以景生,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情景交融。意境美和自然美是交融統一的,以自然美為基礎,運用巧于因借、虛實相生及詩文入景等造園手法,尋求自然景物與創作者、欣賞者在審美情趣和思想感情方面契合之處,能夠產生共鳴,將特定的具有情感和趣味的意境美創設融入自然景物中,將自然美提升為意境美,實現自然美和意境美的和諧統一。頤和園借玉泉山、寄暢園借錫山之塔等都是成功借景的典范。杭州西湖里的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雷峰夕照等著名景點都運用了虛實相生原則,能夠引發人們的無限聯想。拙政園中的“遠香堂”,匾額題名引自《愛蓮說》中的“香遠益清,亭亭凈植”,游人見到荷塘和匾額后,頓生優雅意境。西方園林藝術審美上追求人工美和形式美的統一,在追求形式美的前提下,按照人們既定的形式美規則和秩序進行園林布局,人為加工和創造園林造園要素,西方園林藝術家一直把對稱均衡、統一秩序、和諧變化等形式法則作為藝術審美追求,用整齊一律和平衡對稱的秩序方式安排自然事物,創造園林形式美。西方園林中的樹木都是成排成行的,形成林蔭大道,園林圍墻用的籬笆也被人工修剪得整整齊齊,整個園林被人工打造成一座清潔美麗的露天廣廈,是人工美和形式美結合的成功典范。
二、中西園林藝術在對待人與自然關系上的差異
中國園林藝術繼承了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強調自然和諧的天成之美,崇尚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在對待人與自然關系上,中國園林藝術認為人與自然都是客觀存在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和諧統一、天人合一的,強調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產物,人要在順應自然中利用自然,人要服從自然界的普遍自然規律,天人合一是人類生活的最高理想境界。中國山水畫自覺把山水自然美作為審美標準,竭力創造自然美和意境美的融合,這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園林追求自然美與意境美的統一。中國園林藝術的意境美就是形與神、情與景、實與虛的融合與統一,是自然美經過人工美融合后又向意境美升華,追求自然美和意境美的統一。西方園林藝術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對立和斗爭的關系,強調人要控制自然、征服自然,成為自然的統治者。古希臘的普羅太戈拉認為,人在自然中居于主體地位,作用重大,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培根認為“知識就是力量”。康德的主張“人是自然的立法者”,將人凌駕于自然之上,強調人要統治和征服自然。西方園林藝術重視人工美、形式美,以人工化景觀代替自然天成之美。人為因素高于自然因素,讓自然服從人的安排,突出人工雕琢之美,西方強調排斥和斗爭,看待世間萬物注重用孤立的、分割的、片面的觀點,注重一分為二。
三、中國園林藝術的生態美學價值
中國園林藝術崇尚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美學思想,具有的生態審美智慧,追求自然美與意境美相統一是生態美學的重要思想資源。生態美學是生態學和美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生態學和美學在研究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相互關系上的交集,是在生態哲學基礎上的美學思考,是研究人與自然在共生共存中的審美價值,從審美角度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重建人與自然、社會的親和關系,使人類生命與環境生態實現和諧交融。生態美學作為一種嶄新的理論型態,突出表現生態美學新的審美高度,重新體現對人類整體前途的綠色關懷。生態美學就是研究人與自然、環境的生態審美關系,按照生態學世界觀,審視人與自然和環境的復合生態系統的價值和特性。人與自然的生態審美是生態系統中和諧統一、共存共生的關系。海德格爾提出人類要拯救大地、并不控制大地、并不征服大地的反西方傳統思想,要“詩意地棲居”。中國園林藝術崇尚自然、順應自然、崇尚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和諧共生的美學思想,同海德格爾的“詩意地棲居”理想是一致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等造園思想,強調順應自然條件,保護自然環境,利用自然形態,對構建新型生態審美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美學價值。中國園林藝術非常注意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特別重視主體與客體的審美互動。運用因借體宜、虛實相生等造園手法,融入創作者和欣賞者的藝術審美觀念,盡顯大自然的自成天然之趣和自然生態之美。運用顯隱互現、曲折婉轉的造園原則,使自然景物與審美主體的情景互動、互相交融,自然天成之美自覺升華為意境靈動之美,構建自然生態的園林意境,充分展現大自然的生動形象和無限生機,這就是中國園林藝術對生態美學的一個獨特貢獻。中國園林藝術注重園林景觀的審美價值與生態價值,使之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在選擇營造園林景觀中,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相地合宜,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得景隨形,提高自然園林景觀的生態審美價值。中國園林藝術為審美價值與生態價值提供了一個有機融合的機遇,對當代生態美學的建立和發展顯得更加珍貴和重要。
四、結語
篇2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的根本精神,也是傳統審美思想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一觀念上,道家表現得十分突出,老子提出:“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這是天、地、人都以自然為最高準則,最終在效法道和自然的基礎上實現的“天人合一”。莊子在此基礎上也明確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無為,大圣不作,觀天地之謂也。”④到了唐初,著名道士成玄英直接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來談:“夫人倫萬物,莫不愛自然,愛及自然,是以人天不二,萬物混同。”⑤明確強調人要順應自然之道,尊重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要“隨造化之物情,順自然之本性”。⑥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把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的生態審美關系放在了重要位置,從人、天之間的互相感發、互相影響出發,審視和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這種獨具民族特色的“天人合一”自然觀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影響巨大,使從古到今的文人、藝術家在與自然的交流及融合中感受美,體驗美,并抒寫自己的情懷,這種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審美傳統對現代動畫藝術也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早期動畫片《夾子救鹿》(1985年)取材于佛經“舍身救鹿”的傳說,具有敦煌壁畫的形式風格。動畫片塑造了一位心地善良、與動物親密無間的少年形象,處處彰顯著對自然萬物的歌頌,傳達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地萬物息息相通的思想。⑦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出品的水墨動畫《山水情》(1988年)猶如一首充滿了中國傳統審美意蘊的古詩詞,堪稱中國民族動畫的典范之作。該片講述了一位老琴師與一個漁家少年結為師徒的故事,老琴師在最初的教彈之后,便讓少年在大自然中體會、感悟、審美,以抽象的情節表達了人與山水、人與自然融合的喜悅。整部作品沒有對白,以悠揚的葉笛聲、幽深的古琴聲配合水墨的濃淡與虛實,讓人陶醉,深刻感受到自然之壯闊秀美。該片運用中國式隱喻,利用詩畫般的自然景物,道法自然,具有空靈悠遠的意境,對人的性情、品格進行陶冶,譜寫出一曲人與自然水融的優美樂章,闡明了天、地、人三者的和諧統一,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又如在動畫系列片《熊出沒》(2013年)中,主人公“熊大”“熊二”竭盡全力保衛森林,與伐木工“光頭強”斗智斗勇,上演了一個個搞笑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們十分喜歡,也令成年觀眾津津樂道。雖然該片在暴力情節方面遭受詬病,但它以“保護自然環境”為特色主題,具有濃郁的生態意識,對今天的生態環境建設有積極作用,該片也榮獲了全國綠色生態動漫作品展“最受觀眾喜愛動畫片”獎。這些動畫片中所展現的富有生命情調的“自然”之美,對大自然生命力的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等,正是中國傳統審美思想中“天人合一”自然觀的集中表現。
二、“美善相樂”的倫理觀
中國傳統審美思想非常強調“美”與“善”的統一,其形成與儒家的禮樂文化直接相關。以“樂”為最高境界的情感體驗必須和“誠”“仁”結合起來,也就是把真、善、美統一起來,這種集倫理與美學于一體的對“樂”的體驗是儒家美學思想的根本特點。孔子在《論語八侑》中談論韶樂和武樂,就涉及“美”和“善”的關系問題:“子曰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⑧在孔子看來,韶樂不僅符合音樂形式美的要求,而且符合道德的內容要求,是盡善又盡美的音樂典范;而武樂只有美的形式卻無善的內容,不能稱為完美的音樂。在這里,孔子實際上提出了審美標準的問題,即任何形式的美都必須以倫理道德內容為標準,必須與善的內容相結合,“盡善盡美”就是要求“美”與“善”高度融合統一的審美原則。儒家另一個代表人物荀子從人心理情感的需要出發,主張“美”“善”結合,《荀子樂論》曰:“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⑨只有“美”“善”互相作用,和諧統一,才能給人以審美愉悅及改善思想的雙重作用。因而,“美善相樂”表達了情感與倫理、審美與道德相一致的境界,也肯定了藝術所特有之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進而影響社會風俗的功能。以“善”為“美”、“美”“善”統一是中國古典美學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國傳統審美思想的突出特征。以弘揚民族精神、歌頌優秀道德品質為主旨的動畫藝術作品能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產生一種“善”的情,這樣的作品可以極大地促進觀眾對高尚審美情操的認同,有利于人們不斷提升自我,增強社會道德責任感。如國產動畫片《九色鹿》(1981年)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中壁畫《鹿王本生》的故事,主要講述一只九色鹿王冒險救了一名快要淹死的落水者,但反被此人出賣,最終忘恩負義的落水者自取滅亡。在藝術形式上,該片采用了敦煌壁畫的造型特征、色彩體系與繪畫風格。動畫片描寫了九色鹿的神圣、善良、勇敢和落水人的背信棄義,將善與惡、美與丑進行對比,使正義美好的形象得到加強,反映了大眾懲惡揚善的愿望以及對“美”“善”的追求。該片的價值和魅力在于將佛經故事的精神元素進行了寓意表達,并蘊含豐富的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審美思想。根據《聊齋故事》改編的國產木偶動畫片《嶗山道士》(1981年)則講述了一個以道教神話為題材的寓言故事,該片將木偶藝術與中國山水畫的背景相結合,立體與平面虛實相宜,意境悠遠。此片故事情節簡單諧趣,卻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道教的倫理觀念,教導人們不可心存邪念,要自覺遵守倫理道德,以“善”為“美”,發揮著對人類心靈的塑造功能。美國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1998年)整體風格借鑒了中國畫的一些技法,工筆水墨相結合,頗富東方韻味。動畫片在內容上選用了中國北朝民歌《木蘭辭》中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更重要的是抓住了中國傳統審美思想中“美善相樂”的倫理思想,即以“善”為“美”、忠孝兩全、勇字當先,從而將中國的傳統美德與倫理意識一展無遺,使該片深入人心,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通過此類優秀的動畫作品,人們得到藝術熏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為現代德育開拓了新的領域和方法,起到了寓教于樂的作用,這正是用“美”的藝術作品引起“善”的道德行為,此之謂“美善相樂”。
三、“意象之美”的文藝觀
意象是中國傳統美學的核心范疇之一。《周易》最早提出“意”與“象”的概念,構筑了意象理論的雛形。《系辭上傳》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⑩這里強調意象符號豐富的象征功能,可傳達語言不能表述的內容,給了美學與藝術以重要啟示:以形象來反映藝術,更能盡意。《系辭下傳》對此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即《易經》每卦所述的名稱雖細小,但它所概括的事物卻很多,它無所不談卻又隱晦,話語曲折但極為中肯,用意深遠。這段話用來談論藝術同樣合適。首先,每個藝術形象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可以小見大,以個別見一般;其次,藝術形象的外在形式應鮮明生動,極富感觀誘惑力;最后,藝術形象的內涵應深邃豐富,在隱晦、含蓄中給人留下無限想象。《周易》將意與象相聯系、相統一的美學觀奠定了“意象”美學論基礎,極大地拓展了中國古代的藝術美學思想,如“比興”“興象”“氣韻”“意境”等美學概念都是建立在“意象”理論基礎上的。關于藝術作品中的“意象”,陳望衡先生在《中國古典美學史》一書中有較為準確的解釋:意象的基本要素是“象”與“意”。“象”包括物象、心象,二者相互聯系。心象是物象的反映,物象是心象的基礎。“意”包括“理”與“心”。“理”指物理,是客觀事物的規律;“心”指心理,包括思想和情感。“意”與“象”的關系既體現事物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又體現出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因此,“意象之美”的文藝觀就是將審美心境中一切抽象的概念、觀念、哲理、情感等轉化為感性形式,不僅反映相關物的外部形態,而且還包含心理投射和主觀體驗,既可以表現為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和生動的神韻刻畫,也可以抒發創作者的主觀情感與審美理想。中國傳統審美思想中“意象之美”的文藝觀在很多藝術形式中都有所體現,如中國獨有的水墨動畫通過意象性的表現過程與寫意性的藝術手法,利用墨色的渲染和濃淡變化而呈現出畫面的自由靈動、虛實相生,創造出無限的意境,使作品在表現主題思想和故事情節時具有審美深度,是民族文化特性的鮮明體現。“動作的意象化是中國動畫的獨到之處,這植根于中國傳統藝術中常常通過一招一式、一點一線表現生活對象的神、形、氣,追求象外之意的美學特征。”
篇3
人大多數都對美麗的事物有一種特殊的傾向性,正如人對于家具有獨特的眷戀性,音樂就是這樣一種承載物,作為情感抒發的一種手段,其區別于文字的方式,而是加以更為生動的聲音藝術來作為主要表現方式,其無論是在情感的涵韻上,還是在自身音律的濟結構上,都體現出其特有的心思,要學生通過美學視角來欣賞聲樂藝術,其重要目的便是要學生在了解其音樂所傳達的內涵的同時也關注到其音樂自身的美,正如學古詩詞除了讀懂作者的情感之外,也感受到詩文作為一種獨特藝術形勢的獨特的美,這樣是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了解到聲樂藝術的魅力的。
二、如何引導學生以審美視角來欣賞聲樂藝術
(一)完善學生對聲樂歷史的認識
中華文化本身就是中國歷史最精彩的展現,而其自身表現的來的魅力,有更使其吸引人,同樣,聲樂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其自身也承載著中華文化的特點內涵,從早期的朝代開始,聲樂便以期獨特的展現形式作為人們娛樂的一種方式,無論是皇家聲樂還是民間聲樂,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淵源,而要更為充分的掌握這一美的因素,就必須對這些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聲樂歷史也正如一本史書一般,其身上有著無數聲樂家以及聲樂變革的記載,其本身存在便是一種歷史歷久彌新般的美,要真正領略到這種美,便要從其歷史出發,要使學生從審美的視角來欣賞聲樂藝術,也就必須要其對聲樂歷史有特定的了解,通過將其放逐到那種聲樂歷史中,讓其自身體會其悠久的歷史以及厚重的底蘊,更能夠促進其對聲樂美的一個認識,自然也就有利于促進其以審美視角來對聲樂藝術進行欣賞。
(二)教導學生系統的聲樂欣賞方法
聲樂藝術作為一種藝術而存在,其本身所要表達的情感不同于現實中文字或者是語言的表達,如此簡單明了,其實通過一種相對更為紛雜委婉的方式來傾瀉出一種情感,其自身所承載的美也是迷蒙的,由其隨著中國聲樂以及外來聲樂不斷融合吸收的趨勢下,聲樂藝術所表現出的那種兼容性以及自身的獨特性更是令人難懂,甚至會造成文化上的錯誤識別,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人們對聲樂藝術的欣賞興趣,更有可能影響聲樂藝術的發展,所以,系統的欣賞方式對于真正了解聲樂藝術的美學特征是及其有必要的,學生要更好的通過審美的視角來欣賞聲樂藝術,傳授者就必須教導學生相對系統完善的聲樂欣賞方法,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真正意義上感知聲樂藝術美的存在。
(三)營造良好的聲樂環境
所謂營造良好的聲樂環境,便是要學生融入到聲樂中去,自身慢慢感悟聲樂獨特之處,任何藝術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傳播形式,都要通過其自身作用的發揮才能使其魅力更好的表現出來,詩歌不例外,散文不例外,可以所所有此類藝術都不例外,聲樂藝術作為一聲音為媒介的一種藝術形勢,也必須通過其聲音的方式來傳遞其美,不論是何種情感的表達,單純的講解依舊是難以使學生真正的感受到其樂音呈現出的魅力的,只有在直接與其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了解其魅力,基于此種基礎上,便非常需要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氛圍,使其能夠被浸漬在聲樂環境之中,這樣才更有利于其感受到聲樂的美,從而傾向于以美學的視角去進行欣賞。
三、結語
篇4
[關鍵詞]人體審美舞蹈藝術
舞蹈是人類歷史最悠久的藝術門類之一,它“以人體為質料,以動作姿態為語言,在時間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間的形式來表達思想與情感”。[1]情感是舞蹈的核心,舞蹈是審美情感的載體。本文基于存在論現象學的視野,對舞蹈展開審美關切,使之去蔽,從而走向舞蹈自身的世界,顯現舞蹈藝術自身的本性。
一、人體的存在及其游戲在不同的社會歷史境域下,舞蹈的選材、表現主題及表達的思想情感等各不相同,它的存在與發生具有社會性。
舞蹈自身所持有的社會性,單從舞蹈本身,我們難以直觀。我們需將其置于特定的歷史境域中加以關照,才能獲得某種社會性。不同的舞蹈作品相關于特定歷史境域中人的物質生活、精神狀態和技術水平。如原始舞蹈(狩獵舞、勞動生產舞等)敞開的是一個茹毛飲血,人類與大自然、猛獸搏斗,生存條件極其惡劣的遠古時代;而盤鼓舞、巾舞等的出現則是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的社會世界的反映;軟舞、健舞及龜茲樂舞展示的乃是一個國力強盛、社會充盈、外交發達的社會世界。
在現象學的語境下,舞蹈的社會性受制于歷史性此在。人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社會結構形態和不同的人的生存方式和表現樣態”。[2]舞蹈產生初期,自然對人的規定是絕對性的。這一時期的舞蹈(狩獵舞、勞動生產舞等)一般都是對狩獵及勞動生產過程等的再現與摩仿,充滿著粗獷與野性的特征。恐怖、血腥、殘酷、昏暗的場面喻示以神的方式出場的自然的強大,人的微不足道及人對自然頂禮膜拜。商周時期,人的主體意識開始生發和覺醒,人試圖沖破自然對人的規定性,人開始思考自然及人自身。如巫舞,先前只是娛神的舞蹈,此時也成為娛人的舞蹈,并越來越看重舞蹈技藝本身。至漢,天下一統,社會穩定,反映在舞蹈上為盤鼓舞的出現,盤鼓舞的場面壯觀,舞蹈動作難度高,既要掌握好力度,又要控制好身體,以達到高縱輕躡的舞蹈要求。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宗教盛行,舞蹈成為宗教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缺乏生動向上的氣象,舞蹈的發展趨向于形式和細部的美感,注重舞蹈的精雕細琢。工于技巧、服飾華麗、舞風柔曼、纏綿婉轉是這一時期舞蹈的基本審美特征。
唐朝社會生產力空前提高,政治、經濟、文化與外交等全面發展。舞蹈也以獨立的表演藝術形式呈現于歷史舞臺之上,既不像周代樂舞那樣依附于政治,也不像漢代舞蹈融于“百戲”。它形成了自身的分類法,達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按照舞蹈的風格特點區分,有“軟舞”、“健舞”兩大類。“軟舞”動作抒情優美,節奏比較舒緩;“健舞”動作矯健有力,節奏明快。“軟舞”、“健舞”,多為獨舞或雙人舞,動作技術水平要求頗高。唐代也是古代“燕樂”舞蹈最為繁榮的時期,“燕樂”用于宴享典禮活動,具有娛樂欣賞和禮儀性雙重作用。此外,唐代還無所顧忌的吸收了外來舞蹈藝術的精華,如龜茲樂舞,其特色體現在體態造型上:上身、豐乳細腰。自宋以降,舞蹈走上了盛極而衰的道路,越來越難以撐起獨立的旗幟,逐漸衰微,并且最終被戲曲藝術發展的潮流所吞噬。明清是不作為的時代,獨立表演性舞蹈已基本銷聲匿跡了。
盡管如此,舞蹈的藝術生命還沒宣告結束。其歷史性主要表現于它的具體存在形態和方式隨歷史境域的不同而呈現出異樣的風貌。當下,舞蹈的存在形式表現為現代舞。現今,我們把古典舞蹈作品稱之為藝術品,這本身也是歷史性的。即古典舞蹈作品本先不是藝術品,只有當我們對其進行審美觀照時,它才成為藝術作品。
此外,舞蹈的創作主體也具有歷史性。古典舞蹈分為宮廷舞蹈和民間舞蹈兩種,但對某一具體的舞蹈而言,我們不可能指出它的具體制作者。舞蹈藝術的歷史性此在在本性上規定了舞蹈作品的創作主體,也即說,舞蹈的創作主體在時間與歷史的維度及層面上被消解了。
二、質料、形式及其在身體游戲中的合一
在古典美學與傳統藝術理論中,一切藝術無不關聯于質料和形式這一重要問題。質料和形式的問題不僅相關于美的敞開,還關切于物之顯現。質料和形式這一對范疇,是藝術創作和審美鑒賞的概念框架和重要維度。一般而言,質料與形式的結合,就構成了藝術品。舞蹈也不例外,它以人體為質料,在時間的維度與層面上,以占有空間的形式實現思想與情感的通達。
舞蹈的制作過程是一個手前之物變為手上之物的過程,它相關于物之物性。舞蹈的制作起源于遠古先民與大自然、猛獸搏斗場面的摹仿,在這一制作過程中,牽涉到人與物的關切。“所有的藝術作品都離不開物的因素,沒有物因素的藝術作品是不可能的。”這些物因素包括狩獵過程、生產過程及部落之間相互爭奪、殺戮的場面以及用于摹仿這些場面的質料。制作者依憑自己的閱歷基于特定的審美手段,從選材、形式、構圖等方面完成其制作。當然除了摹仿外,還融進了制作者的想象。舞蹈作品的種類繁多,不同的主題選擇會形成不同的舞蹈作品。但是,西方傳統美學的“質料”與“形式”等范疇并不能有助于我們去通達作品與物性自身。
物被設置于舞蹈作品之中,這些物在進入舞蹈作品之前,是客觀存在的對象物,即手前之物。在制作中,道具和人體等被制作者擺弄、把玩與欣賞。這時,物的對象化被消解了,物不再是手前的對象物,而是手上之物。手上之物是與此在共在之物,是人沉淪于世所關切之物。同時,手上之物是制作者的把玩之物,是供人玩賞之物。并且,物與人都被遮蔽在世界之中。進入舞蹈作品之后的物,已成為作品,它既不同于自然物、器具,也不同于手前之物、手上之物。舞蹈作品中的物,為物性的敞開提供了前提條件。
當然,舞蹈自身形態、構圖與觀念的新變化,都會在作品中得以表征。“物以各種形態存在,這些不同的物態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與人打交道,都從特定的維度去關涉物之物性。這種關涉既有遮蔽,又有顯現。”人們在制作舞蹈作品的活動中,卻極難把握物性自身。傳統美學的質料和形式等范疇也不能切近物性,因為“質料和形式絕不是純然物的物性的原始規定性。”〔3〕
三、舞蹈的審美特征及其身體性
物品、器具即器物的實用性規定了其世界是一個實用的世界,在器物實用的世界里,一切器物作為工具都為了一個目的即為人所用。一切藝術品在其起源與本性上,都與實用相關聯。這突出地表現在,原始先民的大半藝術作品都不是純粹從審美的動機出發,而是同時想使它在實際的目的上有用,而且后者往往還是主要的動機,審美的要求只是滿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例如原始舞蹈就大體上不是作為娛樂或觀賞性之用,而是當作實用的象征和標記。當然,這關涉于人類當時的生存狀況。
但是,縱觀舞蹈的歷史沿革,我們不難看出,其作為娛樂或觀賞性的功用愈加明顯。其審美特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舞蹈的審美性具有以人體美為主要內容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區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美的一個根本性的標志,是舞蹈采用有生命的、運動中的人體動作作為構成形式美的物質手段。舞蹈動作、姿態造型、畫面隊形這些舞蹈形式美的要素,都是以有生命的、運動中的人體作為質料的。
(二)舞蹈的審美性具有直觀性的特點。舞蹈的藝術形象是直接為觀眾所感知的。如我們觀賞一個舞蹈作品時,人幕一拉開,呈現在舞臺上的舞蹈隊形、畫面的不停頓流動,隨著音樂的旋律、節奏,一下子就通過我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輸入人腦,形成一種舞蹈形象的表象感知。這一般不必經過理性的思考和邏輯的判斷,就可以使我們得到美的感受。這種舞蹈自覺性,表現為一種不假思索的、立即做出的審美判斷,好像完全是一種感覺的自接反應。其實每個人的這種自覺的審美判斷都是建立在他過去審美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所形成的理性積累的自然結果,這也體現著一個人的舞蹈文化素養、舞蹈審美能力和舞蹈審美水平。
(三)舞蹈的審美性具有虛擬性。由于舞蹈是以人體為主要表現工具的藝術,因而也就決定了舞蹈的審美性具有虛擬性。它以人體形式美為媒介,來抒發和傳播人的思想感情。這種形式美的表現目的完全不在于炫耀技巧,取悅觀眾,而在于完美地體現內容,并與內容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塑造出動人的藝術形象。如果片面地追求形式美,那么勢必導致走上為藝術而藝術的形式主義邪路。舞蹈作品的核心是舞蹈形象。正是通過舞蹈形象,抒發出編導家的感情,體現出本階級、本民族、本時代的審美理想。舞蹈家在進行創作時,要竭力把自己的審美經驗和審美理想“外化”為可以感知的舞蹈形象。這個形象是動態形象,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是物質的,建立在知覺(視覺和聽覺)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它又是虛幻的,只存在于此時此刻,轉瞬即逝,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在觀眾的接受過程中最后完成的。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
(四)舞蹈的審美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與凝練性。舞蹈既然是采用人體為主要表現手段,那么就決定了舞蹈動作必然追求高度的概括與凝練,一抬手一投足都應具有寬泛的涵義。從歷史上看,舞蹈動作姿態大都源于生活,有著一定的生活依據,但經過一代代藝術家的加工提煉,寫實的、再現性的動作姿態逐漸演變為抽象的、表現性的符號,成為一種凝練著民族的審美理想和審美習慣的“有意味的形式”,進而規范化產生獨立的審美價值。在舞蹈創作中,創作者、表演者和成果三者都是人本身,都離不開人體。舞蹈作品是編導和演員共同創造的,而每一次表演又都是演員舞蹈美的再創造。舞蹈中的游戲之于人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在舞蹈審美游戲里,“人成為了自由的人和真正的人”。〔4〕在舞蹈作品中,這離不開藝術,因為“藝術的本性是詩”。〔5〕人戲于天地間、諸神前。非本真的生活是人們生活的常態,在這種生活方式中,物之物性自身被遮蔽,人之本性偏離了人的本性生存境況。因而,人處于被束縛狀態,這些被束縛狀態涉及眾多方面與層次,人也與真正的自由相去甚遠。舞蹈就是在非本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自由的一種游戲方式。
四、舞蹈藝術世界及其在遮蔽中敞開
舞蹈作品既不是純物也不是器具,而只是藝術作品自身。舞蹈作品既克服了純物的幽閉性又克服了器具的實用性。因此,舞蹈作品使世界的敞開成為可能。藝術和真理都相關于世界的敞開,而世界與大地之爭執是一切藝術和真理的本性前提。在現象學的視域里,大地是大地自身是作為大地的大地,世界是世界自身,也即世界之作為世界。大地是幽閉的,它孕育、化生萬物。世界則是對大地之幽閉的一種敞開,它使遮蔽之物得以顯現。世界與大地之爭執是藝術發生之前提和基礎。
因此,舞蹈也是在世界與大地的爭執中的一種敞開,但其敞開不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世界是在遮蔽中敞開的,世界的敞開時常就是一種遮蔽。作為敞開的遮蔽,在敞開世界時又以另一種方式遮蔽了世界。舞蹈藝術也同樣關聯世界自身的敞開與遮蔽。舞蹈藝術自身就是一個世界,一個切近世界性的世界。
世界的開放性界定著人類。因此,世界的敞開對人類極其重要,被遮蔽的有待于敞開,以實現其本性的通達。舞蹈作品正是對世界與大地之爭執的一種敞開,并讓真理和存在得以顯現。舞蹈藝術對世界的敞開,是在不斷的去蔽中實現的。只有通過去蔽,走向舞蹈藝術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與其相關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顯現。
參考文獻:
[1]吳中杰.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
[2]董志強.消解與重構——藝術作品的本質[M].人民出版社,2002.
[3]張賢根.存在·真理·語言——海德格爾美學思想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篇5
古典嚴肅的文學藝術在學生中受喜愛的程度遠不及通俗感性的流行藝術,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青年大學生審美觀念的變化與國門大開、流行文化盛行和價值取向改變有著密切的聯系。外界對現在大學生的審美情趣褒貶不一,更有學者批評當今大學生文化藝術品位庸俗化。我們要注意大學生審美情趣的變化,引導他們不要把過于低俗的東西奉為時尚,把高雅的文化藝術視為落伍;教育他們不能把傳統與現代截然分開,二者是有機聯系的。社會倡導的美應是符合時代要求的,做到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高校藝術教育應該運用恰當的引導方法讓大學生既接受傳統審美觀念,又不失他們獨特的審美情趣。
影響當代大學生審美情趣變化的因素
經濟上一系列重集體輕個人的政策影響了當時的社會輿論,在大眾思想上形成了重集體輕個人的人生價值觀念。大部分的生活用品靠國家計劃供應,普通民眾沒有開展自己喜歡的文化娛樂形式的經濟能力,只能隨大流。可以說當時的經濟環境限制了青年人對多樣化審美情趣的培養。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環境的逐漸開放,各種經濟成分在中國內地的出現,應運而生的不同文化形式迅速發展,對大學生的審美觀念具有重要的影響。其次,在政治上,國家在思想文化上的政策對大學生的審美觀念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改革開放之前的“政治時代”,中國社會的主導理念是政治決定一切。隨著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上,國家對文藝工作進行了必要的調整。政治上較寬松的氛圍以及相對自由的政策環境,使得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審美觀有了改變的空間。在文化上,大學生審美情趣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改革開放后文化的逐漸多元化。全球化影響的進一步擴大,使不同地域、不同傳統、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化“萬花筒”,青年大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不同的文化樣式,從而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審美觀念。另外,在學校教育上,改革開放前后對于藝術教育的工作目的也不一樣,這對于長時間生活在學校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影響。
篇6
關鍵詞:歌唱藝術審美特征
探尋歌唱藝術的審美特征,展示歌唱藝術的獨特魅力和美好感受,體現歌唱情感表現的自我創造與需求,塑造感人的歌唱藝術形象,構筑理想的藝術境界,追求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對于歌唱藝術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對歌唱藝術審美的認識。
在音樂藝術中,歌唱的審美是歌唱者對歌唱藝術美的一種感受和體驗。任何人對現實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對美的藝術的欣賞都是一種審美活動。相比較之下,歌唱藝術在展示其審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極其獨特而富有魅力的。因為歌唱藝術美的構成法則,不僅在于歌唱審美的功能與價值上,而且還在于它充分體現了人類情感表現的自我創造與追求。從美學角度來看,無論西方美學強調音樂形式屬性的“聽覺藝術”、“情感藝術”,還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心聲結合”與“心物結合”、“聽覺——心覺”藝術,作為藝術審美對象,歌唱藝術其審美價值都存在于整個審美活動過程——審美感受和審美體驗中。也就是說,聲樂藝術作品不是離開主體獨立存在的,它的價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喚并在某種程度上引導了主體審美的自由創造”。“它在本質上是一個問題,一句向起反應的心弦所說的話,一種向情感所發出的呼吁”。歌唱藝術正是這樣一種人類心靈對世界感應的產物,是以歌唱聲音為物質材料的人類精神喚醒、生命升騰的展開形式,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形式”。歌唱藝術以它獨有的魅力,從審美創造到精神愉悅,在廣闊無垠的音響空間里,回蕩著激情昂揚、細膩深情、如泣如訴、扣人心弦等美妙動聽的聲音。沒有哪一種藝術能像歌唱藝術一樣,擁有如此眾多的熱愛者、參與者和審美從眾者。這就要求在聲樂作品的演唱中,必須滲透著歌唱者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歌唱者只有在歌唱時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傾注在作品之中,把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審美感受和愛憎情感,通過歌唱形式全部呈現給聽眾,才能使聽眾從中得到美感和享受。
歌唱藝術作為人聲音響的美,它是以文學作品的語言美、音樂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聲腔美、表演動作的形態美和樂器的伴奏美為基本構成要素。在一般的音樂審美活動中,欣賞者是審美的主體,音樂是審美的客體,而在歌唱審美中,歌唱者扮演著審美主體的特殊角色,他既是一個優秀的審美者,同時又是美的聲音的創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備高超的審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創造出美的歌唱聲音,為聽眾提供美的審美音響材料,使聽眾獲得美的享受。可見,歌唱藝術的審美感受和體驗是具有一定審美態度和超越意識的主體,在以某種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客體)的呼喚下,經過生理愉悅到精神愉悅乃至精神升華的心理感應過程。它包括了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因素,是美感經驗的基礎和出發點。在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比如當你聽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聲以后,在未聽清楚歌詞與旋律時,就已經被他那明亮清脆、悅耳動聽的聲音深深地感動了,當你聽到某種不同的聲音時,就會產生不同的感覺,有些聲音會使人產生興奮或輕松的感覺,有些聲音會使人產生憂傷的感覺,有些聲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風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激發我們對歌聲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確立正確的歌唱審美觀,形成正確的歌唱審美感受,對于一個歌唱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應當引起廣大聲樂教師和歌唱學習者的高度重視。
二、歌唱聲音的審美特征。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學習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認識歌唱聲音審美的重要性,應當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形成正確的聲音審美感受。歌唱者對聲音的審美感受,實際上是根據自己以往形成的聽覺經驗,依靠長期積累的聲音形象,在內心構想出實際的藝術形象,并產生一種愉快的心理體驗。實踐證明,“如果單純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覺,歌唱的聲音就會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純技巧性的肌肉聲,是一種沒有任何表現力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是毫無價值的,是不會打動人的心靈的,更不會使聽眾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因此,歌唱者必須建立良好的聲音美感。歌唱者只有把聲樂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聲之中,他的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產生更強的藝術感染力,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打動聽眾的心弦。
筆者認為,對歌唱聲音的審美,不能僅僅局限于聽覺與情感方面,還要進一步從歌唱者的視覺、味覺、觸覺等方面的美的感受上去把握。因為歌唱審美心理要通過想象和聯想,它不僅要讓耳朵聽到美的聲音,似乎還要讓眼睛也能看到美的聲音的色彩,讓味覺感受到美的聲音的味道,讓觸覺感受到美的聲音的力度和分量。如通過視覺看到美麗的景色,感覺很好看,進而引發賞心悅目的美感感受和體驗,然后再通過歌聲把這種情感表現出來。又如當你聽了某一位歌唱家的演唱后評價說:“他的歌唱聲音很甜美”等等。這說明人的感知系統的味覺器官對聲音產生了美的感受,如同你通過味覺嘗到了蜜糖一樣,感覺很甜蜜,進而引發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再如當你聽到“她的聲音很柔和、細膩、富有彈性”等等。這種評價是來自人的觸覺器官對歌聲的一種審美感受。無論那一種感官的審美感受,就其實質來說,都是對聲音的審美評價。聲音美感的構建和培養除了聲樂教師的悉心指導之外,主要應通過歌唱者自己的心理感覺去細心體會和領悟,應充分發揮和調動人體各種感覺器官的作用,感受和體驗聲音的美感。雖然說人體各種感知覺器官是來自大腦的不同反應,但在歌唱藝術審美中,各種感官卻可以打通,交互作用,即產生文學上所說的“通感”現象。所以說,歌唱者的聲音審美應該是“通感”現象的產物。如當你看到白色和聽到明朗的聲音時,會感到一種淡雅、純潔的情緒和情感;看到黃色和聽到明亮的聲音時,使人產生活躍、歡快的情緒和情感;撫摸柔軟的物品和聽到輕柔的聲音時,使人產生柔和、細膩的感覺等等。
在歌唱聲音的審美中,對歌唱聲音的波音技巧的運用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歌唱聲音的波音技巧是歌唱的生命線,缺乏波音的歌唱聲音是沒有生命力的聲音。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你聆聽了一個沒有歌唱方法者的演唱以后,總會認為他的聲音生硬、僵直、淺白,喊叫的成分較多,顯得很刺耳、很難聽,其原因是他的歌聲里嚴重缺乏波音。“從歌唱聲音的藝術角度來講,沒有波音的歌唱聲音就不是樂音,其歌聲也就不具有美感”。自然、良好的波音技巧是在正確的發聲基礎上形成的,掌握了科學的發聲方法,就能獲得美好奇妙的波音,使歌唱的聲音增添異彩,魅力無窮。曾經有人認為“歌唱的波音是天生的,不可訓練”,實踐證明這種觀點是不科學的,波音完全可以經過科學的發聲訓練來獲得。歌唱的波音是通過母音振動表現出來的,波音的產生離不開母音頻率的快速振動,這種振動能夠超出歌唱者本身有意識控制的范圍。歌唱聲音的波音振動頻率與歌唱聲音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系,音高頻率則高,(振動次數越高);否則相反。歌唱聲音的波音振動頻率不能過快,也不能過慢,振動次數過快就會產生尖細、刺耳的聲音,振動次數過慢就會產生一種慢速的、大波浪曲線感的聲音,猶如電壓不穩,忽高忽低,也很難聽。歌唱的波音振動頻率只有適度,才能使歌唱出來的聲音具有美感。
此外,對歌唱聲音音色的審美也是歌唱聲音審美中不可忽視的又一重要因素,應值得每一個歌唱者積極探索和潛心研究。因為,歌唱的音色是歌唱者心理上的思維反映,漂亮的音色能為歌唱的聲音帶來金子般的光輝,沒有漂亮的歌唱音色,就不可能生動地表現聲樂作品的情感內涵,那種失去光澤的歌唱聲音是毫無價值的,絕對不會產生任何美感。
三、歌唱音樂感覺的審美特征。
在歌唱藝術的表演中,音樂感覺的美感是歌唱審美的重要方面。歌唱藝術的審美愉悅和審美情感是靠歌唱者的心理感覺而感受的。一個成功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在演唱、演奏時,都會有一種獨特而奇妙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對音樂的審美感覺。它不僅能使歌唱者充分地表達聲樂作品,而且更能打動聽眾的心靈,并同時喚起聽眾與歌唱者同樣的審美感受。歌唱者的音樂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資以外,主要應在長期的音樂學習和實踐中逐步養成,不斷提高。對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樂審美感覺的培養,而且要重視音樂的音準、節拍、節奏、速度、力度等基礎訓練,還要注意體驗生活,觀察日常生活中人們說話時的情緒、語調和心理狀態,觀察動人的景色和美麗的風光,體驗大自然的美感,觀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藝術表演,傾聽美的音樂,從中領略聲音與語言的美感、韻味與風格的美感、情感與形象的美感等等。還可以通過閱讀小說、朗誦詩歌、觀看電影、電視等途徑,加強自身的藝術修養,體驗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內在的情感活動,豐富音樂感覺的美感性。
四、歌唱情感的審美特征。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而情感審美又是歌唱藝術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情感的審美是一種心理反映,包括了聲音技巧和情感表現兩個方面。在歌唱中,聲音的美感是重要的,但歌唱情感審美也不能輕視,二者聯系緊密,相輔相成,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歌唱時不但要追求聲音的美感,而且要注意聲音的情感表現,只有做到聲情并茂,才能達到歌唱藝術的最高境界。情感是歌唱藝術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藝術表現形式,而藝術的魅力就在于表現情感。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華,要想把審美情感正切地表達出來,就必須“進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聲樂作品所表現的情境之中,才能賦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聲樂作品能否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讓聽眾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關鍵就在于歌唱者需要準確表達作品的內涵,從心靈深處爆發出一種把自己美的情感表達出來的強烈愿望。
筆者認為,歌唱的情感審美具有三個方面的表現特征。
一是情感審美表現與情感審美價值標準的制約。人不但有情感,而且是豐富多彩的,只是對情感的表現方式及程度不同,但不論是哪一種情感都要受到社會環境與歷史條件的規范和制約,都要受到理智的支配。情感審美標準實際上就是對是非、利害的評價,如大家都喜歡美的情感,討厭丑惡的情感。這說明歌唱藝術美作為生活美的反映,作為一種觀念和形態的美,本身就存在著采取哪種審美態度,反映怎樣的客觀內容,表達什么思想感情的問題。成功的歌唱在體現社會意義、時代精神、聽眾的愿望和理想時,都表達著歌唱者美的心靈感受,傾注著歌唱者的愛憎情感,這是感染聽眾,引起共鳴的原因所在。例如抒情優美的《牧歌》,它是一首蒙族民歌,歌詞兩句一番,共四句,藝術形象純樸、富有詩意,作品處處都流露出對草原和生活的熱愛。音樂旋律悠揚、飄逸、婉轉,充滿著濃郁的情感,十分動人,充分展現出草原牧區美麗、壯闊的自然景象。詞曲結合恰當、巧妙,互為一體,準確反映了詞曲作家的藝術情思和情感審美態度。歌唱者在演唱此歌時,也同樣要蘊涵著詞曲作家的情感審美感受。聽眾在欣賞這首佳作的演唱時,也同樣要契合心境,感思。
二是情感審美表現要力求真實性。也就是說歌唱要有真情實感,所謂真情實感就是要極力拋棄虛情假意和矯揉造作的東西,使歌唱所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輕重、強弱、深淺及準確程度,都要與音樂作品中產生的各種情感刺激物相互對應。例如愛的感情,戀人之間的愛與夫妻的愛不同,朋友之間的愛與情愛不同,父子之間的愛與師生的愛不同等等。因此,歌唱者一定要注意挖掘作品的思想內涵,把握好歌唱的表現分寸,使歌唱充滿真實的情感,保持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喚起廣大聽眾的情感共鳴。歌唱中所強調的真情實感的表現,生活不是簡單的真實再現,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現實生活為情感基礎,進行藝術創造,刻畫和塑造出感人的藝術形象。
三是情感審美是心靈的直接語言。歌唱藝術表演之所以能廣為流傳,并深受大家的喜愛,其關鍵就在于它富有感人的情感力量。每當人們聽到優美的歌聲和動人的旋律時,在心理上就會產生一種精神愉悅的感覺,得到歌唱的審美愉快。例如人們聽到活潑、歡樂的歌聲,就會情不自禁地快樂起來,聽到悲哀、痛苦的歌聲,就會產生悲傷的情緒等等。只有聽眾的精神活動擁有了審美愉快,才是他們所獲得的真正意義上的審美感受,只有當歌唱者對于聽眾的審美感受是有知的,他的歌唱才可能有效地作用于聽眾的思想。從藝術影響的有效性來講,一個出色的歌唱者,不但有著極好的歌唱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而且具有極高的歌唱審美與欣賞水平,他既是一個歌唱家,又是一個審美家。
五、歌唱藝術形象的審美特征。
歌唱者在塑造感人的藝術形象時,主要應以人為表現主體來塑造歌唱藝術形象。因此,必須對聲樂作品的藝術形象充滿強烈的審美感受。人既有理智,又富有感情,在塑造藝術形象的過程中,應以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為核心,要注意把人的情感與理智緊密結合起來。因為,歌唱在表現以人為主體的藝術形象時,無論是反映什么主題和什么內容的聲樂作品,實際上都是在表現人和人的思想感情。
筆者認為,在歌唱藝術形象審美方面應注意這樣幾個問題:一是要突出歌唱藝術形象的個性特征。這是因為,歌唱者所表現的藝術形象個性特征越突出,其藝術魅力和藝術風格就越具有獨特性,它所產生的藝術感染力就更加強烈,展現給聽眾的藝術形象就越動人。人都有喜怒哀樂之感情,但在對待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中,其內心活動和感情的表現方式大不相同,而歌唱者的情感表現則更為深刻、更為豐富、更為生動,對待生活的愛憎情感更加分明、強烈。他們能在歌唱時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藝術形象中去,使表現的藝術形象有血有肉,鮮活逼真,生動感人,更具美感。可以說,在歌唱家的心中始終都燃燒著熾烈的感情火焰,一直都在注意著藝術形象的內心活動和內在性格,并運用一切技術手段刻畫具有獨特個性的藝術形象。因此,聲樂作品的表現,一定要注意表現人物形象的鮮明個性,要特別注意在對比中突出地刻畫不同形象和不同個性。
二是要突出歌唱藝術形象的典型性。因為,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形象并不等于是典型的歌唱藝術形象。只有當獨特鮮明的個性充分地體現了社會生活的本質和規律時,它才具有典型性,才能成為典型的藝術形象。相比而言,典型的藝術形象比一般的藝術形象有著更高的概括性,因而,它反映社會生活會更集中、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普遍性。
三是要突出歌唱藝術形象的獨創性。別林斯基認為:“在真正的藝術作品里,所有的形象都是新鮮的、獨創的,每一個形象都憑自己的獨有的生命活著。”歌唱藝術形象也如此。這就要求歌唱者不僅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而且要有內心的獨特感受,感受越獨特,情感的個性就越鮮明、生動。歌唱者對歌唱藝術形象的獨創性和獨特感受,與本人的音樂、文化素養及心理素質有著密切的聯系。歌唱者必須借助對人和事物的感覺和知覺,去突破一般人的心理定勢,在聲樂作品情感的激發下,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從而使自己的歌唱獨放異彩。歌唱者在塑造美的歌唱藝術形象時,要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和表演意識,善于表現歌唱藝術形象的獨特個性,揭示歌唱藝術形象的內在活動特點,克服歌唱藝術形象表現的雷同化現象。
四是要突出藝術形象的美感性。歌唱者要用美的觀念去塑造聲樂作品的藝術形象,按照歌唱藝術美的要求進行性格變化和情緒發展,依照美的法則進行歌唱表演,運用外形美的藝術表現,揭示形象的內在美,使塑造出來的聲樂作品藝術形象符合美感的要求,讓聽眾最終得到美的享受。
總之,歌唱藝術的審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歌唱的審美認識,審美觀念,審美感受,以及對歌唱音樂感覺的審美、聲音的審美、情感的審美、藝術形象的審美。這些都是歌唱藝術審美的重要因素,都有其獨特的審美特征和奇妙的審美感受,只要我們每一個歌唱者積極探尋,潛心研究,才能使我們的歌唱感覺更好,聲音更漂亮,表現的情感更豐富,塑造的形象更典型、更完美、更動人。
參考文獻:
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管建華著:《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5年10月。
王次炤主編:《音樂美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田丁著:《論聲樂表演的藝術再創造》,《中國音樂》編輯部,2002年7月。
趙梅博著:《歌唱的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11月。
篇7
論文摘要:文章從音樂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性、文化功用和在素質教育中的滲透等三個方面,就音樂文化發展的特點及其對音樂教育的影響闡釋了作者的觀點。
音樂是一種特定屬性的文化,音樂教育作為學校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質等方面均可起著重要的輔助促進作用,具有輔德益智和審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樂藝術教育在學校審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作為學校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審美、藝術素質起著直接的促進作用。然而在我國應試教育條件下,不僅音樂教育的應有地位受到許多學校、家長和學生不同程度的忽視,而且嚴重影響了音樂教育的上述功能的發揮。素質教育觀的確立和實施,為確立音樂教育應有地位奠定了基礎,也為音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西方,音樂教育向來被十分重視,西方教育界從六個方面明確了音樂人類學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學習音樂是學習人類交流一種基本形式;(2)學習音樂是學習世界上各民族的獨特藝術;(3)學習音樂是學會學習過程;(4)學習音樂是學習想象力和自我表現力;(5)學習音樂是學習的基礎;(6)學習音樂是學習藝術。這六個方面實質上是將音樂作為文化來認識的,對于音樂教育是一種更為全面的定位和認知。多年來我國教育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時展的情況,尤其是音樂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難以跟上21世紀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步伐。美國政府頒布的《藝術教育國家標準》明確規定:藝術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學科,強調指出藝術與“教育”一詞根本含義的密不可分性。并斷言:“缺乏基本的藝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決不能稱為真正的教育”,“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視藝術的教育價值與功能,才能促進人性的發展與完善。①
音樂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學校的音樂藝術教育是基本素質教育而不是職業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音樂藝術教育具有輔德益智功能;積極推進音樂藝術教育事業,也是推動我國21世紀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個突破口和切入點,它對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審美情趣,使人樹立崇高的審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樂藝術教育的審美文化功能
音樂以它婉轉悠揚的旋律、變幻無窮的節奏、豐富多采的音色、立體交叉的和聲、巧妙精致的結構織體,嚴密完美地交織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動人們的心靈,對人們復雜的內心世界產生直接的感應作用。因此,它成為培養學生美感能力、發展形象思維、認識社會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樂作品能通過典型形象,生動深刻地認識社會,這種認識富于理想,充滿激情,并能獲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國古代重要音樂著作《樂記》中有這樣的論述:音樂的功能“清晴像天,廣大像地,終始像四時,周旋像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白度得數而有數。大小相成,始終相成,倡和清濁,迭相為徑,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晉書·樂志上》說:“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惻隱而仁愛;聞其徵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把音樂中的“五音”與人的性情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可見,對于音樂藝術陶冶人們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認知,我們今天更應該從我國音樂文化傳統中認識到音樂對于培養人、塑造人的重要意義。音樂藝術教育所展示的藝術美,不僅能啟迪學生審美的感受力、鑒賞力、想象力、表達力和創造力,而且能促進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學生的情緒情感得到和諧的調節及控制,從而規范他們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的思維品質。《樂記》云:“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荀子認為音樂可以“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的確如此,優美高尚的音樂,蘊含著潛移默化的高尚情操,聲情并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能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養各方面發生變化,培養一種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覺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國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大型聲樂曲《黃河大合唱》,通過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氣勢雄偉、磅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給人一種向往美好,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信心和力量。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如果多欣賞音樂,常處于愉悅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種直覺的推動力量,激發人大膽跳躍式的設想,將變化和升騰出無盡的想象。所以人們總喜歡把音樂與舞蹈體操聯系起來,正是因為人們發現了它是一種延伸生命的動勢,一種由身體來執行的運動形式,在這種內外互動的方式下,來達到了強體健身的目的。②音樂藝術教育屬于上層建筑,屬于精神文明的范疇。因此,加強音樂藝術教育,發展音樂藝術教育事業同時也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古代就提倡禮樂治國,所謂禮,即指行為規范,樂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觀的自我修養,如面壁獨思、捫心自省等,還必須通過教育和外界的影響去實現。把行為規范和藝術的陶冶結合起來,這是中國教育的一種傳統。如果我們放棄了音樂藝術教育,就等于放棄了這種傳統。在今天實行改革開放和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藝術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們要通過積極、健康的音樂藝術教育,鑄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靈,這不僅是教育界的責任,更應當成為全社會的一項戰略任務。三、音樂藝術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滲透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和教學全過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學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展開的。此外,音樂教材中還教育學生愛家鄉、愛自然、愛學習、愛勞動、愛科學,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傳統,尊敬師長、互相友愛等,從多種角度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音樂教學應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斷發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首先,在唱歌、器樂、欣賞、創作等一切教學領域中都要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教師自己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夠感染和帶動學生,即教師的演唱及演奏、教態及語言是構成音樂氛圍的重要因素。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感受音樂語言,理解音樂的內涵。在教學中,力求教師通過風趣的導言設計,精巧的故事開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創設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音樂的學習,除了音樂課之外,更應當滲透到其他學科之中進行。一方面,音樂活動本身離不開其他智能的支撐。例如,聆聽音樂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邏輯智能及空間智能。指揮和演奏音樂離不開身體智能和人際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音樂活動,具有鮮明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使學生有了更多的接觸和深入理解音樂會的機會,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長不同的學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內增強對音樂的興趣,促進自身各方面智能的發展。興趣是能力的基礎,學生只有在對學習的知識懷有濃郁興趣的時候,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各科教學中,選擇合適的音樂,表達各種情緒,使人得到放松。興趣是不能給予的,也不可能僅以單純的技能傳授和練習來喚起,只有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并通過唱歌、演奏樂器、欣賞名曲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時,興趣才能產生,從而使音樂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發揮出獨特的作用。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具體的思想,而音樂則是通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象,引起共鳴來達到目的的。通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能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著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象、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常活躍,這些都有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著自己現有的認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點、情感特點。教師應當把掌握學生的這三個現有水平,適當地把音樂的信息輸入到學生的大腦中去,應誘導學生投入到學習者、表演者、欣賞者、創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動中,多層次、多結構、多維度上去理解音樂的內涵,體會音樂的情趣。出色的音樂教學,可以展示音樂的極大魅力,激發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欲望,使他們的性情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實現。③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認為,在現代社會里,一個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不同程度上的“藝術家”。音樂藝術教育是一門核心學科,它在素質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學校教育中具有與其他學科同樣的重要地位,是通往各種學科大門的鑰匙。只要不斷地深化藝術教育改革,只要各級各類學校都能把音樂藝術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會都關心、支持音樂藝術教育,我國的音樂藝術教育事業就一定會有大的發展。
注釋:
篇8
城市雕塑的興起實現了生活藝術化,藝術從少數人享有的高雅文化,發展到現代意義上的公眾文化,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由此而產生的公眾藝術的代表——城市雕塑,作為城市建設中“點睛”之筆,從美術館“高山仰止”的神壇,逐步走向平和、互動的公眾文化空間,進入到平常世界下,接受大眾的認識和交流。它比起美術館的作品,可以更好地與觀眾面對面溝通,因為它本身就存在和來源于人們日常生活的經驗里。例如,城市雕塑中的優秀作品《深圳人的一天》就是將我們的日常生活進行藝術化的典型代表。這組平民化雕塑,遵循著隨機性的原則,分別選定了18位生活在城市的不同層面、不同職業的普通人作為模特,在征得他們的同意后,逐一將他們翻模鑄造成銅像,并將他們的生活情況篆刻在雕像旁。過去的雕塑只表現偉人、英雄和神靈的形象,轉向了真實地表現生活中的普通人生活。他們擺脫了高高的底座,被隨意安放在公共活動設施旁,人物的相貌、身材、服裝、表情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成了城市景觀的一部分。這不僅僅是雕塑融入城市生活的嘗試,更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的體現。城市雕塑作為生活中的審美藝術,具備了功能性與裝飾性的結合,用生活化的藝術語言及展示形態與人們進行對話,關懷和尊重人們的情感,反映公眾的理想和生活,對民眾的藝術審美起到引導和塑造作用。城市雕塑改變了藝術“自娛自樂”的形式發展成為一種“公眾狂歡”,通過藝術作品獲得的心靈愉悅來實現快節奏生活中人們所缺失的情感補償,是高度物化的社會集體性的宣泄,彌補了現代人的心理空缺,使人們逐漸成為真正全面而豐富的“人”。
2城市雕塑在城市審美中的作用
城市雕塑在建設中所強調的是空間形態、設計材料的構成、雕塑色彩的配置以及與城市建筑環境的協調統一,城市雕塑的構思、設計與建設應以城市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文化特色、民族傳統文化、城市的發展建設理念為基礎,通過雕塑作品充分表達出城市品位和形象。從城市雕塑誕生的第一天起,城市雕塑就擔負著記載歷史、鼓舞人心的作用。無論是巴黎凱旋門中激勵法國大革命的《馬賽曲》,還是俄羅斯立國象征的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騎馬像》或者被稱為美國國家紀念碑的拉什莫爾四位美國總統像,每一件都蘊涵著巨大的精神內涵。城市雕塑在塑造城市形象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1凝聚歷史、傳承城市文明
城市雕塑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文化特征,是文明與進步的真實寫照。城市雕塑是城市空間文化環境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間中“最傳神的眼睛”“、凝固的華美樂章”“、立體的繪畫”“、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一件優秀的雕塑作品,不但記載著城市建設和人類進步的歷史,而且可以傳承人類的文明與文化的發展。
2.2打造品牌、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雕塑作為公共藝術作品,充分反映了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水平,是城市的精神風貌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城市雕塑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精神文明,它們與建筑、園林互相映襯,不僅對城市起著藝術性的美化作用,而且也反映了這個城市的歷史與經濟文化發展。一件優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就是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用雕塑的形式把經典的人物或事件記錄下來,通過不斷地積累和發展,這些城市雕塑就會演變成具有當地特色的人文文化景觀和城市的特色景觀。對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以及知名度具有極其重要的作。
3城市雕塑對塑造城市景觀的審美價值
篇9
我國一些城市的環境規劃設計缺乏科學、合理的統一管理與設計,僅僅是程序化的先建樓后造景,未能充分利用空余土地資源。一些人工園林景點過于單調古板,未能從生態環境資源的根本主旨出發,這種違背自然、影響視覺美感的設計方案,不僅不利于生態氣候的循環,還對管理費用造成了巨大浪費。因此,應統籌設計植被、生物、動物與人之間的各種生態關系,使各種因素達到和諧統一、共榮共生、持續發展,充分利用植被的綠色涵養功能、樹木化學降污功能與自然水的多樣性等特性進行規劃設計,以此全面提升城市環境美化標準與居民健康滿意指數,全面推動高職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多功能化發展。
2.以綠色生態美感設計理念進行統籌規劃
要充分結合現代建筑學的基本原理、生態價值觀、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新技術,營造適宜的生態居住環境,對影響城市生態平衡與美感的各種環境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進行統一協調與統籌規劃,使其和諧共融、統一共生,有序而持續地發展。在城市住宅布局整體規劃設計過程中,應對環境空間的生態環境進行充分合理設計,依據南北朝向、最大向陽與通風程度對住宅區進行規劃,留出科學合理的通風道口與生態綠色走廊;科學合理地設計建筑單體、群體的朝陽區與陰影區,使居民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陽光;應以城市空余地面為基準,強化區內景觀園林建設;充分利用城市內外自然山水環境,使之統一,通過遠山借景、引水入市等美化生態景觀;保持動植物種類的多樣化,創建自然和諧的生存環境;擴展區內園林樹木種植面積,加強生態氣候調節能力,提升居民生活舒適度與健康指數。設計師可以通過科學統籌規劃綠地、建筑與景觀,形成通透深遠、富有層次感的景觀空間,通過以曲代直的形態布局,美化建筑形態與園林分布空間。
3.藝術美學角度下自然可再生資源研究創建
篇10
論文關鍵詞:傳達,主題,情節人物
張藝謀以執導充滿濃烈中國鄉情鄉味的電影著稱,其中反映農村題材的影片大部分都成為經典,彰顯了他的獨特風格和不凡成就。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他先后執導的《秋菊打官司》(1992年,簡稱《秋》)、《一個都不能少》(1998年,簡稱《一》)、《我的父親母親》(1999年,簡稱《我》)等三部影片,將審美的視角投射到當代農村,從不同角度展示農民的精神和情感生活,傳達出更為現實更為切近的熱點話題,拓展出更為宏大更有張力的審美空間。在故事的敘述上,既返歸傳統又突破傳統,追求中國審美視野中的融合。從而使得影片平實、簡約、質樸中彰顯出厚重、秾致、豐富的鮮明特色。
一、傳達:平實與厚重
這三部影片,張藝謀都是把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放在宏大的人文背景上,從獨特的角度,運用紀實和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段進行觀照和反映,在平實的影片之中蘊含著厚重的內涵,使得尋常的一樁樁生活小事散發出動人的魅力。在談到《一》和《我》影片的賣點時,張藝謀說:“我們用很平實的手段表現了很濃重的內容,用表面的平實和內在的凝重,通過不露聲色地表述來體現我們的關愛。”
三部影片文學藝術論文,講述的都是很簡單的故事,再現了老百姓的本色生活。這些影片平淡而真實,沒有什么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感人至深,促人深思。《秋》說的是西北溝子村村民秋菊為丈夫“要說法”的事,因村長踢了他丈夫“要命的地方”。作為一個身懷六甲的農村,秋菊靠種地為生,為了能使村長賠理道歉,她只得靠賣辣椒的微薄收入來打官司,從調解到裁決再到判決,從告村長一直到事先沒有料想到告了市公安局局長。就農村而言,這無疑是一個新鮮的事,給人以拍案驚奇的感覺。
《一》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偏僻的鄉村小學,十三歲的臨時代課教師魏敏芝追尋一個輟學的學生。為了50元錢的工資,維持一所只有28名學生的山區小學的教學秩序。魏敏芝只身一人跑到城市里,身無分文,睡車站,蹲馬路,守望電視臺,它不僅把失學的學生領回了學校,還從城里帶回了許多東西,引來了社會的廣泛支持和大力援助。“小人小事”,在我國中西部農村地區可能每天還在上演著。
《我》講的是現代版的“織女”愛情故事,三河屯村鄉風淳樸,一個農村“織女”追求有文化的教學先生論文提綱格式。一段戀情,就像一首舒緩流暢的散文詩,不多的幾句對白,一只“紅發卡”成就了美好姻緣。自由戀愛開了三河屯村的先河,在彼時彼地可謂是令人無法想象的驚世駭俗的傳奇。
這三部影片,敘述的故事契合情境,返樸歸真。以平實的故事所凝鑄的素樸來再現平實的生活,“在司空見慣中拍出一份真切和力量來。”張藝謀以平實處見厚重的方式傳達主題,關注凡人小事,選材取向由“傳奇”轉為“平話”,把鏡頭的焦點對準現實生活,借日常性事件展示題旨,從一個獨特、真切的角度觀察人性、人情、人文深處,文化或哲理意味更為濃厚。
《秋》中案件不離奇,氛圍也不奇異,卻能引起觀眾的好奇。影片中,我們沒有看到人們所習見的“包青天”的形象,看到的是秋菊打官司過程中的一路“綠燈”,“人治”正在漸漸地被“法治”所替代。不過,在我們這個具有幾千年封建文化傳統的國度文學藝術論文,尤其是還非常講究秩序的廣袤農村,注定了這個轉換是非常艱難的,相當漫長的。影片在“情”和“理”的處理上,一方面是“理”在走向彰顯,在走向前沿,另一方面,“情”又在不時地掣肘,不時地制約。當王善堂在聲聲警笛中隨著陣陣塵煙被帶走時,贏了“說法”要回來“理”的秋菊只是一片茫然,那茫然中不正是感到自身“情”的失落、“情”的無奈嗎?令人欣喜的是“秋菊”們已經意識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尊嚴,一件不起眼的小案件傳達出一個極具時代意義的普法教育的主題。
張藝謀導演曾明確說:“電影除了好看以外, 還能告訴大家什么, 讓大家想什么, 關心什么, 愛什么。”《一》中,水泉小學作為山區小學, 條件簡陋,環境艱苦, 由于各種因素,失學的學生很多,優秀的師資很少,但那所學校還在支撐著,堅持著。那里還有孩子們歡快的歌聲和稚嫩的讀書聲,還有數著粉筆敬業勤業的老師,自覺追求文化的行為既顯示出導演的情感傾向,也顯示了村民們對未來的希望和寄托。“文化”作為“干細胞”,對受教育者,受熏陶者而言,更具有可塑性,更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而在水泉村,這樣的重大使命,卻讓一個無論哪方面都沒有成熟的小姑娘來承擔,無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作為觀眾,情何以堪,驚悚之余,更深廣的憂憤當油然而生。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最容易擊中人性中最柔軟的那部分。
《我》所奏響的在今天看來完全是純真愛情的“絕唱”,純愛的主題貫穿在人生的始終,相濡以沫、風雨共擔的40多年的執子之手,雖然平平淡淡,卻構建了最質樸浪漫的故事,情感的內斂,生活化的風格,完全是平民化的愛情故事。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鮮花戒指,但雙方都恪守著那一份神圣的情感。影片本來可以渲染出更多的氛圍,可以編織更多的情節,然而,導演將其都簡化了。導演張藝謀在說明影片的創作意圖時說:“這是為拒絕真情與真愛的世紀末唱一首帶有戀舊回歸色彩的愛情挽歌。”[1]在面對多元文化沖擊、社會經濟轉型的今天,人們的情感世界受到擠壓,真摯純樸的愛情觀也受到了嚴重扭曲,如何使優秀的文化傳統得以回歸和傳承文學藝術論文,這部影片給人們以警示和思考。
三部影片,從主流意識來看,回應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工程,也就是普法工程、希望工程、扶貧工程。讓人有尊嚴的活著,讓人有希望的活著,讓人有依戀的活著,構成了新時期農民的追求的三個方面,三個維度。張藝謀正是通過平常、實在的故事,運用電影語言,采取藝術的表現手段,傳達出厚重、真切的深層底蘊。
二、營構:簡潔與秾致
在敘事的表層框架里,張藝謀將這三部影片故事的主體內容放在集中明快的情節中。圍繞“一條線”來展開。淡化情節,弱干強枝,在簡筆勾勒的同時,注重強化細節,多用工筆,精巧而細密,濃艷而別致。在談到《我》劇時,張藝謀說:“……用減法,不用加法,沒有很強的戲劇性,沒有強烈的矛盾沖突,而是讓它走向平實,走向單純,走向細節化,甚至把細節加強……”。
三部影片的情節單純、平淡,主要是“以剖析主人公內在心理為基礎”[2],沒有大的矛盾沖突,就像山間小溪,自然地流淌,自如地推進。同時張藝謀大膽運用戲劇的因素,情節依照慣常模式向前發展。《秋》圍繞“打官司”這一條線索,層次在鄉、縣、市三級打官司中漸次升級。《一》以 “尋找學生”為一條線索論文提綱格式。情節集中在魏敏芝代課期間這個時空段中,張慧科輟學以后,魏敏芝籌措路費、途中跋涉、城里找人,一步一步地推進。《我》以情感作為一條線索,匠心獨運,只選取了“第一步”和“第一百步”,情節內容主要是兩人的相識、相知、相愛、思念的情感變化和發展。三部影片這樣的安排,使人感覺到絲毫沒有人為的外力,一切是自然而然的,從總體上看,單線條展開情節文學藝術論文,具有中國傳統的敘事特點。
在情節部分,張藝謀宕開一筆,三部影片戲劇性的“陡轉”各具特色,追求“自然本真”,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加了人物的情感濃度,加重了影片的人文色彩。
《秋》中情節“突轉”表現在:深夜,秋菊難產,村長帶人將秋菊抬到醫院生孩子。順勢而下,孩子滿月時,秋菊請村長吃飯,可是村長王善堂卻行政拘留了。不難看出,張藝謀發揮“情節點”的作用,“一件事”改變了故事的方向,似乎偏離了人們的思維定勢,給人一種“猛抬頭”的新異感覺,深層的推動力正是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濃郁鄉情的浸染。
《一》中,運用了蒙太奇的藝術手法,把不同人物的心理和神態反應放在兩個空間里互相切換,魏敏芝坐在電視臺的演播室接受主持人的采訪,張慧科在街頭流浪。這樣一勾連,從老師尋找學生轉換為整個社會對教育的關注,對學生的關愛,社會效果頓時被放大了。“一個都不能少”,主題被升華了。
相愛容易,相處太難,尤其是一方處于不幸和磨難之時。《我》中,駱先生到城里接受所謂的“審查”時,風雪中的昭姊那“守候”、“尋歸”兩幅動人的畫面,凸現了張藝謀構圖藝術的魅力,也將純真的愛情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細節的處理上,張藝謀注重濃墨重彩,追求細膩傳神。他說:“我們花在細節上的‘筆墨’,在細節上的鏡頭數量,要遠遠大于在主要情節上的。我們把細節情節化,用處理情節的節奏和篇幅,去處理這些細節。”三部影片的細節編排側重于步步為營以寫實,環環相扣以寫意。每個細節都承載著豐富具體的信息,全方位的刻劃人物和表達主題。
張藝謀善于選擇日常生活中不同類型的物件、聲音以及情景,作為細節來精心營構。“言為心聲”,《秋》以“要說法”這句話作為統攝全片的細節,從向村長要到向鄉里要,向縣里要文學藝術論文,向市里要。潛在的根源在于一個“要命的地方”,以至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要說法”成為了大眾流行語,可見一個語言細節負載了多大的文化含量。《一》中,尋常粉筆“寫”全“篇”,圍繞粉筆,鄭重的交接、無意的踩碎、日記中的珍愛、社會上的捐獻,我們看到的是師生們對粉筆的珍惜和愛護、高老師的高大形象、各界人士的熱心助教,特別是在看到孩子們在黑板上自由舒暢書寫那色彩繽紛的粉筆字時,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孩子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更感受到的是信心,是希望。小小的粉筆,是蕩漾心旌的載體,是意味深長的象征物,讓人感到驚心動魄的震撼。《我》以“織布”的細節,來“編”故事“織”情節。情絲由著棉絲牽,時光隨著機聲回。“唧唧復唧唧”的織布聲中,織布、送布、眺望上梁布這幾個細節,織出了少女的情,織進了少男的心。“唧唧復唧唧”的織布聲,引出、插入駱先生的讀書聲,聲音的交替,畫面的切換,現實與幻覺交融在一起。“唧唧復唧唧”的織布聲中,昭娣將至真至純的情感,一絲一縷的織進“檔棺布”里,聲聲織布聲似乎是在傾訴那至死不渝的情,至死不變的愛。
張藝謀很巧妙地借助細節來含蓄地表達主題,但又具有內在的邏輯關聯。《一》中以歌聲和呼喚聲為細節。起始是歌聲,結尾是呼吁之聲。歌聲、呼喚聲和心聲融為一體。《我》中,“圖文識字歌”,聲聲“韻”到底,用聲蘊意旨,以聲頌園丁。建校時,駱先生領讀聲,引領了文明的先聲;中途,駱先生讀書聲,是山窮水盡后又一村的柳暗花明;結尾時,兒子的領讀聲,喻指薪火相傳,綿綿不絕論文提綱格式。
三部影片的細節具有很大的容量,具有很大的張力。難怪張藝謀說:“你把細節一放大,立刻產生了刻骨銘心的情感。”[3]
三、造形:質樸與豐富
三部影片中文學藝術論文,作為新時代農村女性,她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不同時期,身份各異,她們仿佛是同根母藤上綻放的姊妹花,流淌著同樣的汁液,都有著“一根筋”的特性,卻迸射著不同的神采。因而都是具有著豐富的內涵,洋溢著本真的芬芳的立體形象。因此,普通人物的塑造是張藝謀電影又一個極具特色的“亮點”。
比較秋菊、魏敏芝、昭娣這三個人物,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面對公理,面對責任,面對情感,她們更多地展示了頑強、執拗的一面,樸質中有著豐富,倔強中不乏柔和。
梅蘭竹菊,各有秉性。秋菊為了“要說法”,從鄉里、到縣上、再到市里,她“不到黃河心不死”。為了突出秋菊倔強的性格,影片以“曲”展示“直”,用“退”表達“進”。“退禮”,縣公安局的行政裁決書下來后,秋菊得知李公安以村長的名義買的“點心”時,當即送回。“退錢”, 市公安局的行政復議書下來后,村長勸秋菊丈夫拿回了250元錢,秋菊認為村長沒有給個明確的“說法”,就把錢扔到地上。“退堂”,市法院開庭,當得知被告不是村長王善堂,而是市公安局長,到了法院門口的秋菊,愣是不肯出庭。“退”,實際上表現的是秋菊的那種不顧一切“要說法”的“進”,體現了秋菊的“倔”。這種辯證的藝術處理,使得人物從“扁平化”走向“立體化”。
魏敏芝的“直”,這也符合她的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體現在“追”字上。工作交接后,向村長追要50元的工資;在電視臺門口,反復追問別人“你是臺長嗎”;為了兌現“一個都不能少”的鄭重承諾,追尋學生,可謂是經歷千難萬難。
《我》是一部“零情話”的“真情戲”,不借助于語言而通過動作、表情等方法和途徑文學藝術論文,表現昭娣和駱先生純真的情感。在追求愛的過程中,突出了昭娣“巧”抓機會,“巧”用物品,真是“巧”費心思。用青花瓷碗“送公飯”,繞道挑水聽讀書聲,在送學生的路上等待,最終贏得了駱先生的傾情之戀。從清純少女到蹣跚老婦的漫長一生中,時時處處都蘊含著“巧”,可謂無“巧”不成書。“巧”織布,貫穿于情節的全過程,既展示昭娣的柔情似水的一面,又將“一根筋”的性格特點充分地表現出來。
張藝謀對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表現為目的和手段的二律背反,去除了外加的理想化的雕飾和刻畫,著力反映人物自身的樸質和本色的魅力,展示一個個具有豐富色彩的個體。秋菊“要個說法”,也就是村長打人認個錯。這本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但村長為了自身的權威,硬是不肯低頭。在民間,打官司是迫不得已的事。秋菊的所謂“打官司”,無非是“上面的人壓下來叫村長認個錯”。“上面的人”而不是“上面的法律”。她為“要個說法”,不惜花費賣辣椒的血汗錢。事實上,她打官司的各項費用遠遠超過了200元。可見她對“說法”的執著。面對深夜救助自己生子的村長被帶走之后,秋菊沒有勝訴后的,而是一片茫然。影片里,并沒有把秋菊刻畫成一個自覺的維權主義者,而是一個懵懂中又有一點法律意識的農村大嫂論文提綱格式。
十三歲的魏敏芝,在城里,也許是一個撒嬌耍潑的小辣女。可是,為了五十元的工資,她接過了高老師的粉筆,開始了她短暫的一個月的教學生活。對她而言,自身知識和教育理論都是非常淺薄的。“一個都不能少”等于“六十元錢”,很簡單的算式。為了使等式成立,魏敏芝不顧一切地追尋輟學的張慧科,魏敏芝形象的逆轉,由“為錢”到“為責任”。張藝謀沒有賦予魏敏芝偉大的理想和高尚的品質,而是放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之中,放在魏敏芝所生活的具體的環境之中,讓人物“有規則的自由運動”,因而魏敏芝的形象大放異彩,獨具風貌。
“一份情,一生愛”,昭娣要的是一份不變的深情。當初文學藝術論文,昭娣對駱先生的愛,也許是少女對異性青年的本能的渴慕和追求,也許是出于對知識人的喜愛和尊重。當時光流轉,步入老年時,丈夫意外地病逝,昭娣固執地用超過車費幾倍的錢,請人將丈夫的遺體從城里抬回來,按照傳統的方式操辦丈夫的喪禮。作為一個農村老婦,生活簡樸,但由于駱先生精神的感召,她還是把平生的積蓄全部捐獻出來,助建一所新的小學。昭娣的慷慨之舉,正是情感的作用。張藝謀并沒有將昭娣隨意地拔高和放大她的精神境界。
張藝謀在塑造切合農村婦女這個群體時,還非常注意選取臺詞、道具、背景等,從而使得人物形象更為豐滿。從縱橫兩個角度來看,這些形象既扎根于深厚的鄉土文化,又經歷著時代精神風雨的洗禮,因而更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
四、結 語
“看似尋常最奇崛”。綜觀張藝謀三部當代農村題材的影片,以尋常百姓為表現對象,以尋常小事為表現內容,情節簡潔而細節精致,人物質樸而內涵豐富,力求用最儉省的電影語言,營造出最厚重的藝術內涵,傳達出最深廣的時代主題。在同時代的農村影片中,無疑是翹楚之作。
[參考文獻]
[1]鮑十.我的父親母親[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0年2月
[2]汪流.電影編劇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