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8 21:00: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人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人文旅游與文化保護探析
文化保護對于歷史的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我國自旅游也業興起以來,認識到旅游業發展的巨大價值,但是對于旅游資源的保護卻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造成我國的旅游資源破壞嚴重,使得我國的一些具有考古研究價值的文化無法進行傳承,并且在環境保護中,人文景觀更加容易受到破壞,因此進行旅游開發中,不僅需要重視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還需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一、人文旅游與文化保護概述
(一)人文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是指人文景觀旅游資源,是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的,反反映不同時期、不同民族文化、思想的旅游景觀資源,因此人文景觀將社會環境、人類生活、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都融入其中,也是人類發展的產物,可以對民族精神和地方歷史進行真實的反映,也是我國歷史發展中的重要物質財富,可以真實的反映不同時期的文化歷史傳承。人文風景與自然風景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自然景觀是自然環境下形成的,而人文景觀可通過博物館、文化館、音樂節、少數民族節日等進行體現,這樣的特色文化活動,成為人文旅游的獨特魅力。(二)文化保護。文化遺產保護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具有藝術、歷史和考古價值的文物保護,包括自然遺址、古建筑研究、壁畫石刻的管理等,這些都是在自然環境下形成的,也是屬于不可移動的文化,是記錄了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時代傳承的文化藝術,主要包括文化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和傳統工藝等,這些保護對歷史的保護和傳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人文旅游與文化保護措施
(一)提升游客對于文化保護的意識。在開發旅游業的過程中,需要將文化保護意識進行宣傳,首先在進行文化旅游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宣傳文化保護的思想,當地政府也需要在開發的過程中加大對文化保護的力度,將旅游保護的思想逐漸的進行傳承,逐漸的提升文化保護在旅游業中的發展與進步。其次,需要將導游的素質進行提升,提升導游的素質水平,通過導游的規范作用將游客的行為進行規范,對游客的行為進行合理的規范。最后,景區管理人員也需要加強管理,關注游客在旅游中的行為,對于其中的一些不良習慣進行及時的糾正,逐漸的規范游客的行為,提升文化保護意識。(二)制定科學規范的文化保護措施。對于人文景觀的保護,需要制度作為保障,這樣才能使得游客和旅游開發部門在管理中將文化保護充分的重視起來。首先政府部門需要建立更加規范化的管理措施,結合地區文化開發現狀,制定適宜地區發展的景區開放制度,保證在合理的范圍內增加地區經濟收益,防止對景觀的過渡開發,更加合理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將旅游的開發與保護相結合。其次,制定適宜的游客管理方式,通過制度化的規范對游客的行為進行規范,這樣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提升游客對文化保護重視程度,提升文化保護質量。最后,需要有關部門的積極引導,在管理過程中政府需要加強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政府的強制力提升文化保護力度,加強社會的影響力,提升保護質量。(三)引進先進管理措施。我國的一些人文景觀在管理過程存在滯后性,造成旅游中一些人文景觀破壞較為嚴重,因此需要采用更加規范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鑒一些先進國家的管理成果,將文化保護和管理措施進行改進,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方法,減少旅游開發中對景觀的破壞。其次,在進行旅游開發的過程中,需要采用更加科學的文化開發管理方案,對于人文景觀的開發更加注重科學性,將景區進行更加合理的安排,防止開發不合理造成的景觀破壞。最后,需要提升地區文化保護能力,加強對文化保護技術的交流與合作,使得文化保護整體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三、結語
《邊疆人文》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抗戰時期,隨著西學東漸的深入,來到云南的學人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紛紛加入到邊疆的調查研究中,邊疆研究的風氣日漸深厚,與此同時,國內報刊雜志也如“雨后春筍,相互競長”。在當時眾多的刊物中,《邊疆人文》是最為集中刊登云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少有的刊物,為民眾了解少數民族民俗開啟了一扇窗。
一、“邊疆人文研究室”與《邊疆人文》的創辦背景
20世紀40年代初期,隨著戰爭局勢的不斷惡化,除西北、西南地區外,中國的半壁江山成為了淪陷區。西南地區,特別是西南邊陲的云南,以擁有滇緬公路、滇越鐵路而成為連接國際交通的主要區域。鑒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云南政府計劃再修筑一條由滇南的石屏通往佛海(今云南勐海)的省內鐵路,以便連接滇越鐵路。與此同時決定提供一筆專款,委托一個學術機構,調查鐵路沿線的社會經濟、民風民情、語言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以供修筑鐵路過程中參考與應用。據研究室成員邢公畹回憶:“南開大學的黃鈺生(子堅)教授和馮柳猗教授在云南社會賢達繆云臺先生的支持下,取得了石佛鐵路的委托與經費,便決定乘這個機會創辦一個邊疆人文研究室,一方面為石佛鐵路的修筑做有益的工作,另一方面為南開大學創辦一個人文科學的研究室,開辟一個科研陣地。”[1]1942年6月,在黃鈺生和馮文潛等人的積極籌備下,“邊疆人文研究室”成立,邊疆人文研究室的全稱為“南開大學文科研究所邊疆人文研究室”。任聘陶云逵教授為研究室主任,并主持研究室的工作。成員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轉入的邢公畹,西南聯大畢業生黎國彬、黎宗瓛,北大文科研究所的畢業生高華年等人。在《南開大學文學院邊疆人文研究室章程》和《南開大學文學院邊疆人文研究室研究計劃與工作步驟》中都強調對云南少數民族民俗的調查,計劃調查內容包括傳統教育、民間口頭傳統、社會組織、民間信仰、民間手工藝等內容。[2]584-586在研究室章程和計劃的指導下,同仁們很快就進入到田野,開始了有計劃的調查工作。從1942年7月至1945年,研究室成員對修路計劃經過的沿途地區開展了走訪調查,取得了豐碩成果。《邊疆人文研究室調查工作表》對此作了詳細的記錄。[2]587-588除了陶云逵是對宗教信仰的調查外,其他幾位學者關注的基本都是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這里有學者自身專業方面的原因,還有就是調查少數民族語言是研究民族文化的前提。調查組成員從昆明出發,經玉溪、峨山、新平、元江、車里(景洪)、佛海(勐海)等地,對沿途的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等少數民族的語言民俗、民間信仰、社會經濟、地理等進行了調查。抗戰時期的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調查工作危險艱苦,各種各樣的熱帶病流行,民眾對調查工作的不理解,再加上社會治安沒有保障,路上還要準備跟土匪交手,甚至有丟失性命的危險。當時的調查困難重重,甚至會威脅到生命,調查工作能按計劃順利進行,并產生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實屬不易。陶云逵調查了新平縣彝族的民間信仰和社會組織;邢公畹在新平、元江的傣族、彝族的地區搜集、記錄、整理了大量的當地的口頭故事和當地習俗;高華年在調查新平彝族的語言和文學的同時,還對民間信仰和人生禮俗進行深入的調查;袁家驊在峨山對窩尼語調查時收集了不少的故事;黎國彬在車里調查了當地少數民族的生產、貿易、經濟情況等人文和地理狀況。調查者除了收集到豐富的調查材料外,還注重民俗文物的收集,在民間收集到的有宗教經書、宗教用品、生產生活用具品、少數民族服飾等。這次綜合性的大調查,內容包括語言學、民俗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學科,對石佛鐵路沿線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水平、語言文化做了較為全面和深入的調查。研究室為石佛鐵路提供的調查資料主要有:石佛沿線少數民族分布狀況圖表;鐵路員工應用的語言手冊和石佛鐵路沿線社會經濟調查報告等。1942年云南省石佛鐵路籌備委員會以西南邊疆人文研究名義出版了一輯油印本。其內容包括:黎國彬《峨、新、元三縣的糖業》《漠沙社會經濟調查》《青龍廠社會經濟調查》、黎宗瓛《楊武社會經濟概況》四篇調查報告。[3]研究室成員在調查過程中,除了按石佛鐵路委托的要求完成調查任務外,在研究室同仁們的努力下,還取得民俗文化方面的調查研究成果。西南聯大常務委員張伯芩稱贊道:“內容詳實,蔚為大觀,望繼續努力,俾能對于我國文化多有所貢獻”。[4]邊疆人文研究室成員不多,平均年齡不足三十歲,他們都是來自研究所或大學,受過專業的學術訓練,治學嚴謹,具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在田野調查中很快就有新的體會和學術成果反饋。但在物資匱乏的抗戰時期,學術刊物的發行量有限,出版商大多都不愿接手專業性強的學術期刊,這類刊物一般都是不賺錢的買賣,研究室也沒有更多的資金支持發行刊物,看著研究室成員來之不易具有學術價值的調查報告、文稿都一疊疊地擱置起來,研究室主任陶云逵決定帶領同仁們自己蠟刻,以油印的方式出版研究成果。《邊疆人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見圖1)。《邊疆人文》刊物分為甲乙兩種形式,甲種為語言人類學專刊,共出了三種,分別是邢慶蘭(邢公婉)《遠羊寨仲歌記音》、高華年《黑夷語中漢語借詞研究》和《黑夷語法》。乙種為綜合性的刊物1943年9月開始面世,除第一卷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是月刊外,在昆明蠟刻發行的都為雙月刊,1946年7月第三卷五六期在昆明出版后,隨著南開大學返回天津,蠟刻版的《邊疆人文》也隨之終結。1947年12月鉛印版第四期《邊疆人文》合刊在天津出版,同時也成為《邊疆人文》期刊的終結版。《邊疆人文》乙種綜合性刊物在艱難中走過了四年,共發表文章41篇。從文章的數量來看并不算多,但其歷史價值卻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云南少數民族民俗文化的調查成果值得學術界加以探求。
二、《邊疆人文》與民俗文化
《邊疆人文》發行之初,原來打算只作為內部交流的材料,但在“邊疆人文研究室”主任陶云逵的精心組織和號召下,受到學術界不少名家的重視。在第一卷第一期只發表了研究室成員陶云逵和邢公畹的兩篇文章。從第一卷第三、四合刊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學術界有聲望的學者開始向《邊疆人文》投稿,先后發表了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的《論藏緬族的父子連名制》,聞一多的《說魚》,向達的《瞰青閣識小錄》等。除此之外,還有來自青年學者的高質量論文,如馬學良對彝族民間信仰的田野調查成果,張清常對邊疆民歌的研究等。《邊疆人文》成為了傳播新文化,發表學人們對云南民俗文化調查成果的重要渠道。發表民俗文化方面的文章比重相當大,其內容涉及民歌、信仰禮俗和民間故事等各方面,為全面了解云南社會文化積累了寶貴的資料。(一)民歌與《邊疆人文》。民歌是少數民族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歌唱傳統,又以歌唱日常生活的形式呈現。《邊疆人文》發表民歌類的文章見表1。十篇民歌文章中有五篇出自張清常的研究,可見他在民歌研究上的用心。張清常1915年出生在貴州安順,幼年隨家人遷到北京。1934年于北京師范大學國文系畢業后,考上了清華大學研究院中文系研究生,1937年研究生畢業后任教于浙江大學中文系。抗戰爆發后,朱自清邀請他到西南聯合大學中文系任教,當時30歲的他成為了西南聯大最年輕的教授之一。傳唱后世的愛國主義經典名作——《西南聯合大學的校歌》就是由他譜的曲。來到昆明后的張清常對少數民族民歌非常關注,在《由我國內地民歌說到邊疆歌謠調查》一文中說到,“有一些人說,我國邊疆的許多民族并不屬于中華民族的系統,因而極盡挑撥離間之事,慫恿我國邊疆各民族獨立。對少數民族音樂的調查是在于證明此種謬論不成立。”[5]張清常帶著民族主義的情懷論證邊疆民歌與內地民歌具有共性,以此從民歌方面反駁民族分裂主義的陰謀。他以云南民家(白族)情歌為調查對象,雖然側重點在于民歌的曲調方面,對民歌與日常生活方面的關聯性調查還不夠深入,但其記錄的民歌材料卻為后人研究民家(白族)歌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文獻參考。聞一多的《說魚》一文發表于1945年第2卷3、4期合刊,從隱語的定義和文化功能進行分析,從《周易》《左傳》《詩經》等文獻中引出中國以“魚”代“情侶”“匹偶”,并以西南少數民族民歌為依據,論證其打魚、釣魚是求偶的隱語,烹魚、吃魚喻義合歡或婚配。民間以魚象征配偶是因為魚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而在原始人類的觀念中,婚姻的唯一目的就是繁衍,“所以在古代,把一個人比作魚,在某一種意義上,差不多就等于恭維他是最好的人。”聞一多認為,“文化發展的結果,是婚姻漸漸失去了保存種族的社會意義,因此也就漸漸失去了繁殖種族的生物意義。”但“任何人都是生物,都有著生物的本能,也都擺不脫生物的意識。”[6]聞一多運用數十首西南民歌挑開古典文獻中的層層迷霧,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啟發了后人去發掘民歌藝術中所隱藏的深層意義。云南彝族的一個支系叫阿細人,他們的歌唱題材十分廣泛,從開天辟地、人類起源到人們社會的形成都融入到歌唱內容中,無論在田間地頭、山林,還是在“公房”里,男女相遇都會激發他們的靈感相互對唱。1942年流亡緬甸的光未然回到云南,在路南縣一所中學謀得教員的職位,他根據彝族青年畢榮亮的演述,記錄整理了長期流傳在阿細人民間的長篇敘事詩《阿細的先雞》,1944年由昆明北門出版社出版。[7]1953年再版時改名為《阿細人的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當時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語音樂律實驗室的語言學家袁家驊也流亡到昆明,1945年受邀到路南修縣志時,看到光未然出版的《阿細的先雞》后,找到了光未然調查時的同一個演述人——畢榮亮,用國際音標記錄了全部內容,同時在阿細人居住的幾個村落進行調查和記錄。袁家驊通過調查后,1946年在《邊疆人文》第3卷5、6合期上發表的《阿細情歌及其語言》一文,對于沒有文字的阿細人,這些纏綿的情歌記錄了他們的歷史、情感、生活和性格。1953年《阿細民歌及其語言》由中國科學院出版發行。(二)民間信仰與《邊疆人文》。對于產生于原始社會,歷經歲月的傳承、發展與演變延續至今的民間信仰具有自發性,是民族固有精神的持續,對民眾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民間信仰調查是了解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邊疆人文》有關民間信仰的文章見表2。《大寨黑夷之宗族與圖騰》一文就是陶云逵在云南新平縣的調查成果。大寨黑夷(今納西族),考察的內容為姓氏與宗教圖騰之關系。本文分為兩個方面,一部分是對大寨黑夷宗族考察,以祭祀和族長人選來分析其信仰民俗;另一部分是在宗族的調查過程中,發現存在宗族社會組織中的圖騰現象。通過西方圖騰理論與大寨黑夷動植物崇拜的比較分析,發現“第一,魯魁山一帶黑夷,除以動植物為族稱之外,服裝、發飾、用具、房屋裝飾均看見有象征宗族姓物之圖案或形狀;第二,宗族對于姓物守有若干禁忌,類如禁吃、殺、觸、用等,并以神話傳說的形式表現犯禁的后果;第三,族人是其姓物的后代或姓物是其祖先的保護者。這些表現方式說明圖騰的存在以及圖騰與人們生活的關系。”[8]《西南部族之雞骨卜》是陶云逵非常有名的一篇調查報告,考察了西南地區雞骨卜的起源與傳播狀態。材料來自于陶云逵的田野調查和參考他人的田野材料,田野調查地及民族分別是:云南新平縣魯魁山大寨一帶納蘇部族(黑夷)、同縣趙米克寨納蘇族、云南瀾滄縣酒房寨阿卡部族、四川栗波昭覺兩縣金□□□支阿莊支恩扎支布茲支之黑夷、云南新平縣漠沙鄉花腰擺夷、云南娥山縣化念鄉青苗、云南武定祿勒黑夷、云南元江大羊街車庫寨查窩、云南耿馬縣和瀾滄縣的卡瓦山之卡瓦人。從地理上看雞骨卜主要分布在川滇兩省,從語系來看主要是西南的三大部族。通過陶云逵的田野調查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了西南少數民族占卜的具體方法和習俗。語言學家羅常培對此文給予高度的評價,“綜合堪究勝義殊多”。[9]當時北京大學大四學生馬學良在“湘黔滇旅行團”途中曾在聞一多的帶領下采風問俗,既積累了調查經驗,也培養了對民俗調查的興趣。1939年馬學良考上了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語言組漢語歷史音韻學專業,師從羅常培和丁聲樹兩位教授,后在羅常培的推薦下跟隨從美國留學回來的李方桂做田野調查,開啟馬學良的云南彝族禮俗調查研究。《黑夷作齋禮俗及其與祖筒之關系》和《倮譯太上感應篇序》兩篇文章都是馬學良在云南彝族地區的田野調查,他用“以俗解經”和“經俗互證”的研究方法探尋彝族社會文化。1943年夏天根據“邊疆人文研究室”的安排,高華年在峨山莫石村苗寨進行語言調查。當時他除了記載苗人的神話故事、山歌和語匯作為語言上的研究之外,對當地的風俗習慣也進行了深入調查。《青苗婚嫁喪葬之禮俗》一文就是在這一帶的調查成果。另外,《魯魁山倮倮的巫術》是對新平縣楊武壩魯魁山和峨山莫石村的調查,文中對巫術不是以迷信的視角進行批判,而是在文中多次引用馬林諾夫斯基的《文化論》來對巫術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他對民間信仰的認識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并結合田野調查材料,對巫術在少數民族中存在給予了充分的理解。(三)民間故事與《邊疆人文》。民間故事方面有范寧的《七夕牛女故事的分析》和邢慶蘭(邢公畹)《敦煌石室所見董永董仲歌及紅河上游擺夷所傳借錢葬父故事》兩則民間故事。《七夕牛女故事的分析》一文以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中的牛郎織女傳說為原始母題,運用古典文獻,如劉向編撰《孝子傳》中的《董永》、晉代干寶的《搜神記》中的《毛衣女》、段成式《酉陽雜俎》;引用當時的學者如趙景深、常任俠、鐘敬文、陳志良等人的論文資料;查閱了英國學者柯克女士等記錄的《天鵝處女型故事》的基礎上,把這類故事分為毛衣女郎型、烏鵲填河、山伯英臺型三種類型去探尋其故事的源頭和七夕的起源。通過分析,范寧認為,“楚懷王初置七夕,牛女故事產生至少是完成在漢代,漢代農業最發達,也就是封建社會最穩定的階段,婚姻制度是家庭的基石,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社會把對偶婚認為不能改變的。牛郎織女這則傳說是維持對偶婚制的精神牧師。”[10]從研究方法上來看,范寧受到當時歷史地理學派的影響,力圖廣泛搜集故事異文,比較研究故事情節之差異,從地理上來確定故事最初的發源地和傳播路線,探尋其原型。從材料的運用可見其知識淵博,運用古籍文獻、考古資料、外文資料、民俗調查材料等進行綜合性研究,開創了民間故事研究的新境界,實現古今材料的互證與結合。1946年《敦煌石室所見董永董仲歌與紅河上游擺夷所傳借錢葬父故事》發表于《邊疆人文》期刊第3卷5、6合期。此文是邢慶蘭(邢公畹)以1942云南新平縣漠沙鄉調查花腰擺夷(今傣族)采錄的《借錢葬父故事》為材料,與查閱到的敦煌石室所記錄下的《董永董仲歌》和劉向記載的《孝子傳》進行的民間故事比較研究,通過故事的核心母題、傳承原因及從民間故事內容分析漢文化對少數民族口頭傳統的影響。
三、結語
科技創新及育人文化探討
摘要:本文在分析校園文化建設現狀的基礎上,以衡水學院的“有教無類,成風化人”校園文化建設為例,著重從育人方式融合、創新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等方面研究科教融合、產教聯合的教育教學體系建設,以期為同類高校提供一些經驗。
關鍵詞:科技創新;育人;文化
近年來,衡水學院始終以創建文明學院、科技學院為目標,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搭建舞臺,讓學生展示自我,挑戰自我,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靈。以廣泛開展學生文化科技活動為基礎,先后成功地組織學生參加了“河北省風景園林設計大賽”“走近科技創新、參加工程實踐”“導師工作坊制”等多樣化、多層次的科技活動,學生積極性高漲,同時也展現了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對科研的追求。在這樣的學術環境熏陶下,學生的專業文化修養和專業技能得到了非常顯著的提高,同時增強了專業熱情。
1工作目標和思路
“有教無類,成風化人”。衡水學院秉承這一核心思想,遵循專業人才發展建設的一般規律,融合學科特點,努力踐行“三育”的育人理念,即:科技育人,引入各類大賽,鼓勵學生突破、創新;文化育人,組織插花科普活動等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實踐育人,強化導師制,引導學生參加實際項目,提供專業素養。科技育人,組織以“自主創新”為指導思想的各類活動。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將文化活動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活動主動去學習了解科技前沿領域,學會用各類專業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注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文化育人,建設以校訓“守正出新”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在各類比賽中,關注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營造“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學風,以堅實基礎培養高端人才。實踐育人,開展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宗旨的實踐項目。用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蓬勃的活力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實際中運用真知,發現新知,增長實干。
2具體內容
小議國際商業交易的人文化拓展
——兼論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建立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環境不平衡發展的情況嚴峻,我國粗放式的貿易發展模式加劇了這一局面。在思考如何融入人文貿易發展的這一時代大潮流中,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落實中央提出的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國外經貿工作的實踐,探索借助發展人文貿易提升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模式的新思路,研究抗衡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人文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對策,從而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我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戰略轉變。同時,研究我國如何發展人文貿易,“以人為本”,使人類活動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我國向生態效益型經濟發展也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內涵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世界經貿的變化和發展,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正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悄然形成,即貿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貿易)——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它通過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貿易與環境”等問題納入WTO新一輪多哈發展議程,使國際貿易活動不僅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問題,而且關注人類發展中的社會問題。
(一)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及發展
從人文主義對經貿思想的影響分析,人文主義的發展分為傳統及現代人文主義兩個階段。
校園文化人文教育論文
1人文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人文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的塑造為核心,以人性的發展與完善為目標,以廣博的人文知識的學習、優秀文化傳統的熏陶、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繼承以及人的實踐體驗等為基本途徑,將人類的優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內化為學生的內在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的協調一致,最終實現個體的全面發展。因此,從本質上看,人文教育就是使學生成為“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與作用。首先,人文教育注重人的塑造,強調人文關懷,能有效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方面,發揮著很好的引導作用。其次,高職院校要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一個復合體,不僅要有“高技能”,即具備與職業或崗位相對應的較完備的專業知識結構、較高層次的職業技能,更要有高素質,即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以及適應職業和社會發展的職業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奉獻精神、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對于現代社會的需求和人的長遠發展而言,高素質比高技能更有意義。然而,高素質的形成不是通過技能教育本身就能實現的,在高素質的形成過程中,人文教育始終居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人文素質是其他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避免人的片面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職院校只有將人文教育與技能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的以人文素質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才能真正培育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狀況不容樂觀
當前,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的傾向,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境地尷尬,形勢不容樂觀。首先,高職院校對人文教育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認識不清,對人文教育重視不夠。由于大部分高職院校辦學時間短,學術底蘊不足,加之當前在職業教育領域存在著技術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一些高職院校單純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片面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對于培養學生獨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文教育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專業和課程設置上,圍繞市場轉動,強調就業導向,一味地強化專業課教學和技能訓練,擠壓甚至刪減人文課程。有的院校人文課程除“兩課”外再無其他課程,甚至用校園文化活動代替人文教育;有的院校雖開設了人文課程,但僅僅作為選修課程設置,教學隨意性很大;有的院校把公共課程改造成為人文課程,教學的計劃性和實效性無法與專業課程相比。
專業課教學應該是滲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專業課教師的人文教育能力有限,多數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學人文教育滲透較少,即使有時有所滲透,人文教育內容也因教師而異,全憑教師自己的喜好,引不起學生興趣。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割裂了專業學習與綜合素質培養的關系,造成學生知識能力結構不合理、不完善,嚴重影響了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其次,高職院校學生對人文教育缺乏認同,人文素質較低。一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絕大部分在中學階段學習成績不理想,文化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較低,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識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往往讓他們望而卻步、敬而遠之。大部分高職學生傳統文化知識匱乏,對歷史名人了解甚少,讀過古典著作的更是鳳毛麟角。進入高職院校后,他們更多接受的是“技能至上”的實用主義思想,更不愿意學習人文知識、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高職學生都是在改革開放、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長大的,外來思想文化的不斷滲入,傳媒產業的快速發展,都對高職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網絡化、數字化生活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正在極大地沖擊和改變著高職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他們可以不讀名著、不了解經典、不要傳統文化,但他們離不開“肯德基”、“麥當勞”,割舍不了“超女”、“快男”。
優秀傳統文化創新乏力和高職院校人文教育滯后,使得高職學生在追求“新”、“奇”、“異”、“洋”的“潮文化”的路途上越走越遠,甚至不能自拔。更令人擔憂的是,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高職學生的價值取向更趨急功近利,面對就業和生存的壓力,他們更關心怎樣考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為自己就業增添砝碼,鮮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養。他們認為,受教育是為了使自己的將來更美好,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似乎與他們并不相干。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缺少人文教育的高職教育也造就不出真正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忽視人文教育,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只關注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導致人文知識匱乏,知識結構片面,情感、志趣脆弱,道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缺失,職業生涯難以持續發展。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尷尬狀況必須扭轉,否則,無論是“立德樹人”,還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哪一個目標都不可能從根本上得以實現。
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人文素養培養策略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變得廣且深。尤其近年來,國家一直強調要具備文化自信,大力宣傳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優秀傳統文化的影子,它不僅是文化的起源之處,更是文化的根基所在,為此,對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繼承在現代是被賦予時代價值的任務,每一個中華民族兒女都應肩負起這個重擔。大學生作為國之棟梁,作為社會中堅力量儲備軍,更應該早早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與意義,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學習,將其發揚光大,并且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對于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也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文章以二者本身為出發點,探究分析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融合途徑,旨在提供一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策略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至今擁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在歷史長河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隨之聚集演變,是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在不同的時間段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時代意義。而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其內涵也有所刪減,舊的封建的文化被拋棄,新的積極的精神被重新創造,至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根植于每個中華人的心里,其在世界的影響力也日益壯大。為此,作為承擔重要教育工作的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應該成為其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環。高校有責任且有必要讓大學生們熟悉認知優秀傳統文化的種類和內涵,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品質,更應該從學習過程中找到面對生活問題的各種解決經驗,完善自身的人生哲理。對優秀傳統文化認真學習的過程也是大學生人文素養不斷提升培養的過程,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學生都應該抓住機會,將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作用不斷延續擴大。
1優秀傳統文化與人文素養概論
優秀傳統文化指的是能反映出中國民族歷史文化風貌和精神的文化,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故事,是一項簡單的藝術活動,代表著的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內核。我國的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有很多流傳了下來,雖然也曾有被遺失的優秀傳統文化,但目前,不管是國家還是人民都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十分關注。在現代社會,優秀傳統文化一般是通過某種藝術形式,例如:書法、古詩文、繪畫、音樂等展現的,當然還有一些節日寓意也是屬于優秀傳統文化的范疇的。從廣義上講,凡是自古代流傳下來的,能對中華民族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帶來深遠影響的文化,都可以稱之為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在今天表現出來的深遠意義,除了文化傳承之外,更著重體現在人們的素養提升上。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指導人們日常生活的準則,也是人們檢驗自我、提升自我的有效助力。如儒學中強調的“仁愛思想”,一直為人們道德思想所提倡,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做到的。道家莊子強調的“道法自然”思想,雖然其中包含著一些較為落后的認識,但其中的“尊重規律,不應外力干涉規律”“尊重自然”等想法與今天的“協調發展”和“綠色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尤其是對于自然規律的認識,走到了時代的前列,在今天也仍然適用。這些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出來的思想和觀念值得教師反復品鑒,用以指導當代大學生的素養發展,讓優秀文化的基因影響他們,讓他們向德才并具的當代青年邁進。人文素養即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知識與能力和這些知識和能力發展所達到的程度,以及未來人們在此方面可以達到的成就。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開啟了人文素養的培養路途,因為人文素養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人的為人處事、思維方式以及文化品質等都是人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尤其是在人們學習熟知語言以后,人文素養更加體現在人們的方方面面。人文素養是人文知識、能力以及精神的大融合,對人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有利于其通過學習人文知識來完善自身人格。良好的人文素養不僅對個人有著獨善其身的積極作用,其還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巨大的推進作用,具有良好人文素養的人越多,社會的運轉模式就會發生更好的變化,社會環境也會愈加改善。現代社會是以成為豐富多樣、開放包容、自由度高的社會為目標的,對人們進行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助于加快這一目標的實現。基于對人文素養概念的厘清不難發現,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人文素養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傳統文化要繼承,要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必須以人為載體來進行,而人文素養高、文化水平高的大學生接受知識和消化知識的能力強,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相對清晰,也有著辨偽存真、趨利避害的文化分析能力,是優秀文化發揚的一大陣地,所以,要在大學中不遺余力地進行優秀文化的傳承工作,讓學生心懷敬畏,自愿做優秀文化的代言人,以自身行為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新時代的領航者。
2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融合
茶文化在體育人文教育的作用
摘要: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事實上是當前整個學生培養成熟發展的重要表現與詮釋。結合茶文化精神的形成背景和思維理念看,如果能夠通過創新具體的茶文化應用機制,其必然能夠在豐富學生培養訴求的基礎上,創新具體的教學理念,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培養。本文擬從體育人文教育的實施欠缺認知入手,結合體育人文教育培養的價值作用分析,通過融入茶文化體系的多樣化內涵,進而分析茶文化在體育人文教育中的實踐運用思路。
關鍵詞:茶文化;體育人文教育;實踐運用;價值思維;內涵元素
通過對整個體育人文教育活動的實踐狀況進行具體分析,不難看出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精神和價值思維,進而使得整個教學活動很難實現最佳效果。因此,在學生培養時,想要實現最佳效果,其需要注重分析整個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各項素養需求。而在整個茶文化體系發展應用過程中,如果能夠將其中所深度包含的精神理念和價值元素融入學生培養過程,其必然能夠為學生體育人文教育活動的全面開展提供重要支撐。
1體育人文教育的實施欠缺認知
我們從整個學生培養狀況上看,完善的體育技能教育和人文理念不僅僅是社會對人才培養的具體訴求,同時更重要的是人才綜合成長的重要內容,如果我們對目前所正在實施的教學機制狀況進行分析,不難看出其普遍存在重技能、重知識,但是輕人文、忽略精神理念教育的“畸形教學”現象,在這一教學狀況下,其不僅影響了整個教學活動的有效推進,同時也大大限制了人才培養活動的效果。客觀來看,一直以來我們更多情況下是將教育放在了相對靜態的實施機制之中,由于缺乏動態思維,從而使得整個教學活動很難有效滿足時展的具體訴求。體育人文教育,重在強調,在實施具體的體育教學時,不能簡簡單單的只依賴普通體育學科的內涵,要注重將人文素養充分融入其中。在很多師生的片面觀點之中,其認為體育學科的本質不僅在于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體育技能和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同時更重要的是需要學生自身能夠在參與具體的學習活動時,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文理念和價值思維,進而讓學生能夠滿足整個時代要求,實現最佳成長。客觀的看,只有學生自身關注自身欠缺不足,注重去探索思維理念和價值內涵,才能更好實現自身成長的綜合目的。結合當前人才市場的具體訴求看,社會所普遍關注的是自身技能與價值素養綜合融入,相對于知識內容的教學而言,思維理念的培養難度極大,同時也是當前整個教學機制中所普遍缺失的內容,結合茶文化的綜合內容看,如果想要更好應用這些內容,就不能脫離客觀而完善的應用環境。尤其是結合教學機制的具體構建,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結合茶文化的價值內涵和層次構成看,完善的文化元素中包含了諸多內容,尤其是人文精神理念的詮釋與融入,能夠為我們有效實施學生人文精神理念的最佳教學。
2習慣培養、人文驅動:體育人文教育培養的價值作用分析
文化傳承理念與高中生人文素養探討
摘要: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挖掘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人文精華,重視語言的品賞、吸收與運用,重視學生思辨能力和聯想、想象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的詩意情懷,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教學方式,積極尋找方式方法,引領高中生形成自覺的文化傳承意識,促進核心文化素養的生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路徑
文化的生命在于傳承,高中生心智趨向成熟,思維活躍,觀念更新快,因而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樹立良好的文化傳承理念、形成自覺的文化傳承意識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優勢,高效地利用語文課堂,加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奠定一生文化觀的基礎,從而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與文化底蘊,提高核心人文素養的生成。對此,筆者有以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挖掘高中語文教材人文精華,培養高中生文化傳承的自覺意識
(一)立足語言構建與應用能力的培養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中含有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據統計,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占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包括《詩經》《離騷》等古代文學教育的根源性典籍,而且包括從魏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的一些經典文學篇目。體裁上則包括古風、民歌、絕句、律詩、散文、詞曲、雜劇、白話小說,可謂門類豐富,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展開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課本所選的現當代名家散文、報告文學等篇目中,同樣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智慧巧妙地利用這些資源,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如水入地般融入高中生思想文化的體系建構之中。語言是高中生進入傳統文化進而生成核心素養的第一門徑。統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八單元的主題就是“詞語積累與詞語解釋學習活動”,包括“豐富詞語積累”“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詞義的辨析和詞語的使用”三項內容,其實這些內容同樣可以融入每一單元每一篇課文的學習中。在課文教學中,教師要一邊引領學生欣賞母語文字的魅力、語言的精妙,一邊加大對古典詩文與現代名篇中句式精彩、表達深刻、修辭典型、藝術內涵豐富的語句和片段的學習力度。力求促進學生通過熟練掌握和深刻領會經典篇目中語言的準確、生動、凝練、優美等特點,從而對全篇作品的重難點進行融會貫通,增強文學與文化常識的積淀,進而融入學生的語言文化體系之中。打開語文教材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由歷代先賢構建起來的民族文學的輝煌殿堂無不熠熠生輝。回首“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平民,仰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賢哲,重溫“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邁,慨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遨游于風雅頌的江河,流連在賦比興的湖海,驚嘆于詩詞珠圓玉潤的平仄,仰慕于作者口吐芬芳的才情,這樣借助語文教材中大量的名篇佳作,來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使其感悟漢語言文學的魅力,讓學生在語言能力方面得以不斷積累、內化和提升。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倡:“讓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創造表現的能力。”高中語文課堂的美,首先在于讓學生充分感受中國經典文學篇目的語言之美。
文化角度剖析物理人文理念論文
摘要:物理學作為一門最基礎的自然學科,在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文化。為了充分挖掘自然科學中的人文思想,加強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之間的聯系,文章從唯物辯證法、美學、科學道德3個方面剖析了物理學中的人文文化。
關鍵詞:物理學;人文文化
物理學是一門最基本的自然學科,它是探討物質結構和物質基本運動規律的學科,所以人們往往認為物理學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論公式,而忽視了物理學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諸如人文哲學思想、美學、道德等方面。實際上,物理學在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不是為了物理學而研究物理學,而是為了有助于人類、社會以及個體人的發展而研究物理學,所有這些都涉及到了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些關系中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文化。
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曾指出:為了避免出現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危機,當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是消除現代文化中兩種文化,即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的隔閡,而加強這兩方面的聯系。沒有比大學更加適合的場所了。只有當兩種文化的隔閡在大學園里加以彌合之后,我們才能對世界給出連貫而令人信服的描述。所以我們有必要去討論科學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下面從文化角度去剖析物理學中的人文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物理學中的唯物辯證法思想
論世界貿易的人文化拓展
——兼論以人文貿易為基礎的可持續貿易發展模式的建立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環境不平衡發展的情況嚴峻,我國粗放式的貿易發展模式加劇了這一局面。在思考如何融入人文貿易發展的這一時代大潮流中,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落實中央提出的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國外經貿工作的實踐,探索借助發展人文貿易提升我國對外貿易增長模式的新思路,研究抗衡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人文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對策,從而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我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戰略轉變。同時,研究我國如何發展人文貿易,“以人為本”,使人類活動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我國向生態效益型經濟發展也有著重大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人文化的內涵
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世界經貿的變化和發展,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種新的價值取向正在國際貿易領域內悄然形成,即貿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貿易)——現代人文主義思想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體現,它通過以WTO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制度安排,特別是“貿易與環境”等問題納入WTO新一輪多哈發展議程,使國際貿易活動不僅重視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問題,而且關注人類發展中的社會問題。
(一)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及發展
從人文主義對經貿思想的影響分析,人文主義的發展分為傳統及現代人文主義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