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風險管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6 04:27:0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企業風險管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企業風險管理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

一、保險企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保險公司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經營過程中執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可以起到防范和化解風險、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保證經營活動合法合規和企業經營戰略有效實施等重要作用,因此,是否實施全面的風險管理是衡量保險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一)保險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險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一方面表現為客戶保險需求的全球化,跨國公司基于其全球經營業務在世界范圍內安排其風險管理與保險計劃;另一方面表現為保險人通過國際間的保險資本運作、對沖機制、戰略聯盟等多種形式,滿足巨災保險、金融風險管理等迅速增長的需求,在國際范圍內尋求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真正意義下的自保公司,70年代由荷蘭人首創并迅速風靡全球的銀行保險,80年代人壽保險業出現的以萬能壽險和變額壽險為代表的產品創新,90年代出現的保險風險證券化以及大量新型風險轉移工具,特別是近年來,處于前鋒地位的保險人、保險經紀人、政府保險機構及民間保險組織,如安聯保險等,已經在綜合風險管理(IntegrateRiskManagement)、非傳統風險轉移工具(AlternativeRiskTransfers)等新型保險產品和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創新,保險保障的范圍已經大大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可保風險范疇,從而預示著未來保險業的革命性變化。

(二)保險資金面臨的投資風險越來越大

隨著金融市場的創新與融合,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逐步拓寬,可投資品種逐步增加,從普通的債券投資發展到權益類投資、從國內市場拓展到境外市場,保險資金特別是壽險業資金面對的各種風險也越來越復雜。例如,壽險保單存續期一般都長達20至30年,相應的在資金運用中要考慮20-30年存續期的投資與之相匹配。投資于固定收益資產的壽險資金,對利率的變動非常敏感,市場利率的微小波動會導致資產價值的較大變動。據統計,到2006年8月,債券已經成為保險資產配置的最主要工具,投資規模已經達到8777億元,其中,持有國債和金融債余額分別達到3674億元和2416億元,債券資產占保險資產運用的比重由2001年的28.4%上升到2006年的55.2%,保險公司持有的企業債、銀行次級債、國債和金融債的余額分別占總余額的69.6%、45.5%、12.1%和11.6%。在央行上調利率、國債等債券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保險公司投資風險顯然還在加大。投資效益低下直接影響到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經營的穩定性。據測算,1999年以前的保單會導致我國壽險業利差損每年增加約20億元,到2004年底壽險業利差損總額超過720億元,占到行業總資產的9%左右,即便各壽險公司將全部業務盈余都用于彌補利差損,也需要10年的化解時間。而權益類投資,包括金融衍生物投資風險巨大,給許多公司帶來幾億、以至幾十億金額的損失,如德國哥達保險公司、克羅尼亞保險公司、漢諾威再保險股份公司、倫敦巴林銀行等。因此加強資金運用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對資金運用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全文

小議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思索

摘要:2004年9月,COSO委員會正式頒布了新的COSO報告:《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在對此報告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融合,二是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通過比較認為,首先,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同樣是一個程序,處于不斷的調整和變化之中.兩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實現最佳效果;其次,對企業風險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是現代內部審計發展的結果。內部控制向風險管理領域擴展,對內部審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集中體現在風險基礎內部審計的產生。

關鍵詞:企業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內部審計

一、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提出

2004年,美國Treadway委員會下屬贊助委員會(COSO)在內部控制框架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ERM)的概念,使內部控制的研究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COSO這樣定義企業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受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員工的影響,包括內部控制及其在戰略和整個公司的應用.旨在為實現經營的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現行法規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證。COSO認為,ERM為公司董事會提供了有關企業所面臨的重要風險,以及如何進行風險管理方面的信息,并進一步提出企業風險管理由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辨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應、控制活動、信息和交流以及監督等8個方面組成。

1.內部環境(InternalEnvironment)。企業的內部環境是其他所有風險管理要素的基礎,為其他要素提供規則和結構,也為ERM的其他組成因素提供了框架。其中特別是管理當局的風險偏好,決定了公司對可能出現的預料之外的事件的態度,管理當局和董事會必須明確戰略及其執行過程中的風險和回報。

2.目標設定(ObjectiveSetting)。即管理層必須基于目標來識別成功的潛在因素。根據企業確定的任務或預期,管理者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選擇戰略并確定其他與之相關的目標并在企業內層層分解和落實。其中,其他相關目標是指除戰略目標之外的其他目標,其制定應與企業的戰略相聯系。管理者必須首先確定企業的目標。才能夠確定對目標的實現有潛在影響的事項,而企業風險管理就是提供給企業管理者一個適當的過程,既能夠幫助制定企業的目標,又能夠將目標與企業的任務或預期聯系在一起,并且保證制定的目標與企業的風險偏好相一致。

查看全文

企業風險管理監控探討

摘要:企業發展的任何一個環節和企業決策的制定,都伴隨著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必須加強對風險管理的監控,才能長足有效地發展。企業風險的存在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有著巨大影響。本文對我國企業風險管理的現狀和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從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措施三個方面提出風險管理監控的有效措施,以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關鍵詞:風險管理;財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措施 

1我國企業風險管理現狀

1.1風險意識淡薄

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的企業對風險管理意識不夠重視,有些企業的風險管理活動形同虛設,根本沒有落實到行動,有些企業雖然專門設置了風險管理部門,但是沒有定期進行審查和評估,風險管理工作沒有付諸于實踐,有些企業短時期內獲得了最大利潤,完全忽視了風險管理的存在,一些行為所造成的影響根本引不起重視,最終使企業蒙受了損失。

1.2企業風險管理組織結構不完善

查看全文

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研究論文

「摘要」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倍受關注的焦點問題,企業能否在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的環境中有序、有效地運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對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價是現代內部審計的一個嶄新領域,本文在分析了企業風險和風險管理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及主要內容。

「關鍵詞」企業風險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審計

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企業面臨著各種風險,能否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業能否生存發展、實現企業預期目標的關鍵。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的監督和評價。因此,無論是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的定義,還是我國的內部審計準則都強調了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國從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6號———《風險管理審計》中更是強調了內部審計人員對風險管理進行審查和評價的職責。

一、企業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內涵

進行企業風險管理審計,必須明確企業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內涵。否則,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便無從談起。

1企業風險的實質

查看全文

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研究論文

「摘要」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倍受關注的焦點問題,企業能否在存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的環境中有序、有效地運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對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價是現代內部審計的一個嶄新領域,本文在分析了企業風險和風險管理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了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及主要內容。

「關鍵詞」企業風險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審計

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企業面臨著各種風險,能否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業能否生存發展、實現企業預期目標的關鍵。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的監督和評價。因此,無論是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的定義,還是我國的內部審計準則都強調了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國從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6號———《風險管理審計》中更是強調了內部審計人員對風險管理進行審查和評價的職責。

一、企業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內涵

進行企業風險管理審計,必須明確企業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內涵。否則,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便無從談起。

1企業風險的實質

查看全文

企業風險管理研究主題與方法

【摘要】為了系統了解有關企業風險管理文獻的研究內容和表述形式,有必要對已發表文獻的研究選題與方法進行梳理整合。本文選取優秀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數篇以企業風險管理為主題的文獻為研究樣本,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梳理其研究主題與方法。本文研究結論將有助于了解我國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類型并學習相關研究經驗,提升中國未來企業風險管理研究的規范性與學術價值。

【關鍵詞】風險管理;公司治理;研究方法

一、引言

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管理行為,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目前,風險管理已經發展成為企業管理中一個具有相對獨立職能的管理領域。本文將重點以企業風險管理視角對相關論文的研究主題與方法進行探討分析,以幫助讀者了解我國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類型與研究方法,從而為學者研究企業風險管理提供更好的主題方向與方法指導。

二、研究主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中小企業的興起,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內容逐步豐富,并呈現由淺入深的滲透態勢。通過整理與總結發現,我國學者針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層次:理論及內涵研究、因素及控制研究、公司價值研究、責任劃分研究。(一)企業風險管理理論及內涵研究。企業風險管理理論貫穿了與之相關的其他研究主題,對其進行剖析和學習是發展該理論的重要條件之一。李鳳鳴(2003)對企業風險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將風險分為純粹風險、投機風險、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并提供了風險分析的步驟和風險管理的具體對策。王穩與王東(2010)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兩個理論來源的歷史研究過程進行匯總,揭示出其由分散研究向全面風險管理一體化框架的演進過程。孟焰和潘秀麗(2006)在分析企業風險和風險管理內涵的基礎上,分析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及內容,將企業風險的實質描述為企業目標不能實現的可能性,該理論豐富和深化了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體系。(二)企業風險管理因素及控制研究。企業風險管理的具體因素直接影響了企業整體的經營業績,風險管理因素是貫穿于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的連續性影響成分。陳關亭、黃小琳、章甜(2013)基于COSO框架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設計了內控評價指標體系,合理解決了在模糊環境下綜合評判不易定量問題等主觀因素影響,有效提升了內部控制評價結果的可靠性;他們支持2012年的廈大內控指數和迪博內控指數(陳漢文,2012;胡為民,2012)數值差異較大的結論,同時整合出新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三)企業風險管理與公司價值研究。公司價值最大化是市場經濟中股東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價值創造日益成為企業的戰略與經營目標。但就本質而言,價值目標是在風險調整基礎上的預期收益的折現,是承擔風險的補償。張振川(2004)認為企業價值是價值動因在整個企業風險系統作用下對企業價值貢獻的結果。該文獻依據VBM價值管理理念,探討了企業風險體系及其對企業價值貢獻的影響,總結出企業風險價值的作用機理,并建立始于戰略決策,終于業績考評和責任配置的風險管理循環體系和管理制度。(四)企業風險管理與責任劃分研究。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管理,如何對管理過程中的事項與責任進行劃分,是關系企業和諧平穩發展的影響因素。劉笑霞、李明輝(2007)認為,現代企業風險管理的特點是全員管理,風險管理不僅是風險管理機構的職責,其它部門和員工都是風險管理的主體;他們在分析不同主體于企業風險管理中的作用與地位有所差異的同時,提出要實現風險管理的目標,并分別闡釋各個部門和人員的職責體系,從而建立起有效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王曉霞(2010)以國有企業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其風險管理的責任劃分和目標構建,從兩方面進行嘗試性研究:一是明確國有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責任方、責任內容與責任水平;二是為內審部門設計全面風險管理審計內容框架;通過分析比較,提出構建國有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審計評價標準的三個主導思想,為我國國有企業風險管理評判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

查看全文

企業風險管理分析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認為,最近發生在新加坡的中航油事件是企業內部控制失敗的結果。在分析中航油事件過程中,作者通過借鑒2004年10月頒布的新COSO報告內容,從內部控制的八個要素角度,逐步剖析了中航油事件發生的根源與過程,為中國企業如何借鑒國際企業風險管理方法,作了一個初步嘗試,同時,本文還介紹了新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頒布的背景、理論貢獻及對我國企業的啟示。

一、導言

中航油巨虧事件,對國內外相關各方都產生了重大沖擊和深遠影響。由于中航油的國企背景,該事件對我國的國家信用以及我國企業海外上市前景都產生了負面作用。與中航油事件幾乎同期發生在國內的伊利股份高管被拘風波、創維數碼董事局主席被捕以及金正數碼和深圳石化原董事長被捕等事件,也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相同的問題:我們的企業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就在此時,國際著名的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即Treaday委員會)于2004年年底,針對國際企業界頻繁發生的高層管理人員舞弊現象,廢除了沿用很久的企業內部控制報告,頒布了一個概念全新的COSO報告:即《企業風險管理——總體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簡稱ERM)。此報告雖然保留了部分傳統內部控制的某些概念,但不論在框架上、還是在要素方面,均有相當大的突破。

在如此贊譽之下的新內部控制框架,它出臺的背景與動機又是什么?其具體內容究竟是什么?它能為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改善帶來什么意義?這是我們需要分析的內容。

二、COSO委員會新報告《企業風險管理——總體框架》解讀

內部控制理論是隨著企業內控實踐經驗的豐富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內部牽制、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四個理論階段(儲稀梁,2004)。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美國會計學會(AAA)、財務經理協會(FEI)、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和管理會計師協會(IMA)五大學會共同組成的Treadway委員會,于1992年發表,并于1994年修訂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報告,標志著內部控制理論與實踐進入了整體框架的新階段,并被世界上許多企業所采用。盡管如此,理論界和實務界還是認為該內部控制框架有些局限性,如對風險強調不夠,使得內部控制無法與企業的風險管理相結合(朱榮恩,賀欣,2003)。2004年10月份的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ERM)框架就是在1992年報告的基礎上,結合《薩班斯一奧克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的相關要求擴展研究得到的。與傳統內部控制內容相比,新框架有了較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查看全文

發電企業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文章針對發電企業的特點,從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涵和目標出發,通過職責構建、風險的確認與評估體系建立,以及風險分級方法深入分析,設計全面風險處理與整改措施,并注重加強風險管理的監督機制,從而有效提升電力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積極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

[關鍵詞]發電企業;全面風險;職責構建;監督機制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電力體制改革與電力市場的不斷推進下,雖然為發電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但是由于許多不確定因素的變化,其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比如,由于市場等情況的變化,對其燃料的價格、相關上網電價的風險、電源的結構、發電穩定性的風險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下下,發電企業要積極對其發展中的風險進行系統的認識,并建立健全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對企業發展中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處理,從而更好地對其企業的安全運行與穩定發展進行有效的保證。

1全面風險管理的內涵和目標

全面風險管理主要指的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目標,通過對企業管理環節等的控制,根據實際的風險控制規則,在培養先進風險管理文化的同時,積極對其風險管理體系建立進行系統的重視,具體包括風險管理組織體系、風險管理確認與識別體系、風險處理與整改體系、風險管理的監督體系四部分,根據不同的功能對其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提供更好的保障。從其全面風險管理目標的角度來看,利用一定的風險識別與確認的基本環節,積極對其風險隱患進行發現,從而可以預先采取相關的措施,將損失降到最小。[2]但是,如果風險已經發生,則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及時采取相關措施,從而更好地減少損失,促進企業風險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2電力企業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的職責構建

查看全文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思考論文

摘要:2004年9月,COSO委員會正式頒布了新的COSO報告:《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在對此報告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融合,二是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通過比較認為,首先,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同樣是一個程序,處于不斷的調整和變化之中.兩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實現最佳效果;其次,對企業風險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是現代內部審計發展的結果。內部控制向風險管理領域擴展,對內部審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集中體現在風險基礎內部審計的產生。

關鍵詞:企業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內部審計

一、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提出

2004年,美國Treadway委員會下屬贊助委員會(COSO)在內部控制框架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ERM)的概念,使內部控制的研究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COSO這樣定義企業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受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員工的影響,包括內部控制及其在戰略和整個公司的應用.旨在為實現經營的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現行法規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證。COSO認為,ERM為公司董事會提供了有關企業所面臨的重要風險,以及如何進行風險管理方面的信息,并進一步提出企業風險管理由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辨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應、控制活動、信息和交流以及監督等8個方面組成。

1.內部環境(InternalEnvironment)。企業的內部環境是其他所有風險管理要素的基礎,為其他要素提供規則和結構,也為ERM的其他組成因素提供了框架。其中特別是管理當局的風險偏好,決定了公司對可能出現的預料之外的事件的態度,管理當局和董事會必須明確戰略及其執行過程中的風險和回報。

2.目標設定(ObjectiveSetting)。即管理層必須基于目標來識別成功的潛在因素。根據企業確定的任務或預期,管理者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選擇戰略并確定其他與之相關的目標并在企業內層層分解和落實。其中,其他相關目標是指除戰略目標之外的其他目標,其制定應與企業的戰略相聯系。管理者必須首先確定企業的目標。才能夠確定對目標的實現有潛在影響的事項,而企業風險管理就是提供給企業管理者一個適當的過程,既能夠幫助制定企業的目標,又能夠將目標與企業的任務或預期聯系在一起,并且保證制定的目標與企業的風險偏好相一致。

查看全文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思考論文

摘要:2004年9月,COSO委員會正式頒布了新的COSO報告:《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在對此報告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融合,二是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通過比較認為,首先,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同樣是一個程序,處于不斷的調整和變化之中.兩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實現最佳效果;其次,對企業風險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是現代內部審計發展的結果。內部控制向風險管理領域擴展,對內部審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集中體現在風險基礎內部審計的產生。

關鍵詞:企業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內部審計

一、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的提出

2004年,美國Treadway委員會下屬贊助委員會(COSO)在內部控制框架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RiskManagement,ERM)的概念,使內部控制的研究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COSO這樣定義企業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受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員工的影響,包括內部控制及其在戰略和整個公司的應用.旨在為實現經營的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現行法規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證。COSO認為,ERM為公司董事會提供了有關企業所面臨的重要風險,以及如何進行風險管理方面的信息,并進一步提出企業風險管理由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辨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應、控制活動、信息和交流以及監督等8個方面組成。

1.內部環境(InternalEnvironment)。企業的內部環境是其他所有風險管理要素的基礎,為其他要素提供規則和結構,也為ERM的其他組成因素提供了框架。其中特別是管理當局的風險偏好,決定了公司對可能出現的預料之外的事件的態度,管理當局和董事會必須明確戰略及其執行過程中的風險和回報。

2.目標設定(ObjectiveSetting)。即管理層必須基于目標來識別成功的潛在因素。根據企業確定的任務或預期,管理者制定企業的戰略目標,選擇戰略并確定其他與之相關的目標并在企業內層層分解和落實。其中,其他相關目標是指除戰略目標之外的其他目標,其制定應與企業的戰略相聯系。管理者必須首先確定企業的目標。才能夠確定對目標的實現有潛在影響的事項,而企業風險管理就是提供給企業管理者一個適當的過程,既能夠幫助制定企業的目標,又能夠將目標與企業的任務或預期聯系在一起,并且保證制定的目標與企業的風險偏好相一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