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環境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6 01:27: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旅游環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環境倫理下浙江低碳旅游分析
環境倫理與低碳旅游的辯證統一
倫理是一種規則,環境倫理與低碳旅游在根本上是人與自然的統一。人類和旅游環境生態系統間的矛盾———環境的污染、破壞和惡化。旅游者的社會責任等問題,必須提到行為主體———人類環境倫理道德標準高度,即處理人與旅游環境間關系時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如旅游生態標志標準的提出,包括綠色環球21(GreenGlobe21)、綠色旅游企業計劃(GreenTourismBusinessScheme)、可持續旅游環球90年代行動戰略(Globe90’sActionStrategyforSustainable-Tourism)、北歐生態酒店標志(NordicEcolabellingofHo-tels)和綠色承諾(CommittedtoGreen)。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的ISO14000系列標準及其指南,核心是環境管理體系以及認證所必需的審計程序,還規定了三套方法:生命周期評價、環境表現評價以及環境標志。NataliaTa-batchnaia-Tamirisa等(1997)在夏威夷用投入—產出的方法對旅游者的能源需求評估,探索了能源利用與旅游目的地之間的聯系[1];StefanGossling(2002)也認為能源利用是旅游業影響全球環境的重要方面[2];SusanneBecken(2002-2003)則從利用模式、能源利用與交通方式等多個角度,對旅游能源利用進行研究[3]。低碳旅游的關鍵是旅游產業系統的生態化,即如何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來構造旅游產業的生態系統;其次,構造旅游產業生態系統的目的是通過旅游企業與企業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組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產業鏈條,形成旅游物質、能源實現旅游產業價值鏈的全程生態化。低碳旅游是促進旅游產業生態化的重要途徑和促進手段。以千島湖為例,淳安縣“發展低碳經濟,打造低碳城市”的道路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總體看,經過20余年的發展,千島湖旅游的業態已經從過去的純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加速轉型,探索出了一條頗有代表性的千島湖湖泊旅游發展模式。在堅持“保護第一、生態優先”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明確提出了“以湖興縣、蝶變淳安”的發展總戰略,注重舉牌經營、差異競爭,并定位為湖泊旅游、休閑旅游、低碳旅游的目標,最具優勢的生態產業、最具帶動力的引擎產業和以湖興縣的先導產業,大力實施旅游強縣戰略,致力打造長三角首選、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初步走出了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低碳生態旅游”的發展新路。
旅游利益相關者的策略
利益相關者包含行業協會、政府及酒店科技部門等力量。圖2碳倫理導向的“低碳金字塔”策略低碳時代已經來臨,低碳旅游的實現必須基于政府旅游企業旅游者等各相關利益者的視角,通過開發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設低碳旅游設施、培育碳匯旅游體驗環境以及倡導低碳補償等來實現。20世紀80年代,德國提出了綠色酒店的概念。美國的酒店管理組織和綠色環保機構也開始制定并推廣綠色酒店標準。90年代,綠色環球21(GreenGlobe21)、綠色旅游企業計劃(GreenTourismBusinessScheme)、可持續旅游環球90年代行動戰略(Globe90‘sActionStrat-egyforSustainableTourism)、北歐生態酒店標志(NordicEcolabellingofHotels)和綠色承諾CommittedtoGreen)相繼提出。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核心是環境管理體系以及認證所必需的審計程序,還規定了對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三套方法:生命周期評價、環境表現評價、環境標志。其中環境管理體系(EMS)標準、環境審核(EA)標準、環境標志(EL)標準、生命周期評價(LCA)標準、產品標準中的環境因素(EAPS)標準是針對產品的標準。國家旅游局剛剛批準了舟山群島海洋旅游綜合改革實驗區方案,今后舟山將成為郵輪旅游、游艇旅游、禪修旅游、運動旅游、養生旅游、海釣旅游基地。這些新的旅游業態,將配合浙江旅游從觀光旅游轉向休閑度假旅游、低碳旅游逐步轉型。仙居則通過搭建浙江休閑觀光農業、油菜花節慶、浙年低碳生活鄉村游等倡導低碳旅游。利益相關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延伸責任,政府、企業、中介等上下游。通過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研究,讓生產者更加關注其產品的環境友好性能,使社會各成員都承擔保護環境的相應責任。政府部門可以通過政策,如資源稅、碳稅碳會計、鼓勵設碳設施生產、能源效率達標、廢棄物處理達標、產品認證等強制性的辦法,行業協會、企業等可以通過相關信息、利用市場和消費者力量、環境標志、環境信息標志等等來實施,從而使生產者為其產品引起的環境危害承擔行政責任(高碳罰款、責令整頓)、經濟責任(物耗、能耗)、刑事責任等,引導旅游低碳化、生態化發展。碳關稅傳導到省內大量中小出口企業,相當于國內征收碳稅。而在國內尚未實施碳稅的情況下,這種傳導機制會導致出口企業與內銷企業的巨大競爭力落差,從而導致大批出口企業轉型或者倒閉,對于浙江的外向型經濟的挫傷顯而易見。低碳旅游是一種減緩氣候變暖和緩解旅游生態環境壓力的新技術經濟范式,必須充分利用低碳及相關科學技術。一座中等規模的三星級飯店,一年大約要消耗1400噸煤的能量,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噸二氧化碳、70噸煙塵和28噸二氧化硫。一座建筑面積在8萬至10萬平方米的大型飯店,全年消耗大約13萬至18萬噸標準煤。酒店能源費用的支出占營業費用的比例已達8%至15%。如今越來越多的客人對于環保酒店產生了興趣,酒店在環保方面的努力也成為客人的重要考慮因素。以千島湖洲際酒店集團為例,“綠色節能”的新型網絡系統最多可節能25%,它的產品和自動控制解決方案符合ASHRAE和LEED標準,外加綠色認證。此外,包括CLXI系列和iLux燈光系統,CHV-TSTAT自動調溫器,C2N-SDC窗簾控制模塊,代替了一些老產品并且使其更省電。總之,旅游業作為浙江戰略性支柱產業,在“兩創”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發展低碳旅游與產業生態化的實施,促進旅游生態環境良性發展,促進旅游地社會經濟系統對物質性資源在時間、空間、數量等方面的最佳運用,建立起旅游經濟發展與所在的區域生態環境協調共生的關系,使旅游業既是生態環境與旅游資源的利用者,又是生態環境建設者和資源持續利用的維護者。
本文作者:李冬工作單位: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鄉村旅游與農村生態環境綜述
摘要: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迅猛,在帶來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的同時對鄉村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各方必須共同努力,關鍵是要保護和建設好農村生態環境,減少鄉村旅游對農村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及協調發展。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村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自20世紀八十年代,鄉村旅游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蓬勃發展起來,現已成為我國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據測算,2008年全國鄉村旅游接待游客超過3.85億人次,鄉村旅游收入達到573億元,農民直接就業達到495萬人,間接就業、季節性就業達到1,840萬人。然而,在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農村生態環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嬗變。為此,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鄉村旅游與農村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已成為鄉村旅游乃至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一、鄉村旅游及農村生態環境
鄉村旅游是立足于農村,利用鄉村自然和人文景觀、農耕文化、農家生活、民俗民風等旅游資源,通過科學規劃和開發設計,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度假、體驗、教育、娛樂、健身等多項需求的旅游經營活動。它的生命線是鄉村性,表現為鄉村性的建筑、服飾、食品、田野、果園、環境等自然物質方面和鄉村的民俗傳統、鄉風鄉貌、語言文化、制度規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態的或鄉村性的生態環境,包括鄉村性自然生態環境和鄉村性人文生態環境。
鄉村旅游的產生與發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時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人們在物質生活不斷得到滿足的同時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同時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而渴望遠離喧囂的都市、回歸淳樸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對鄉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動力;二是農村謀求脫貧致富,縮小城鄉差別,由此構成了鄉村旅游強大的供給動力。
旅游環境保護論文
一、旅游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我國旅游業目前面臨很多環境問題,如相當一部分熱點旅游區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游資源受到損害;大批游客擁入,致使基礎設施緊張,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區的高度集中破壞或影響了該地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和生存環境;旅游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旅游開發建設項目與旅游區整體環境不協調等等。造成這些旅游環境破壞、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經濟發展中的短期行為破壞旅游環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經濟指標為第一目的,環境保護被相對忽視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犧牲環境來求得經濟發展。上海的黃浦江,廣州的珠江,蘇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聞”的著名游覽區今天都已經變成了令人厭惡的“黑河”、“臭河”,全然沒有了昔日的風采;在中國的第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帶,近年來興辦了十幾家采礦冶煉企業,它們排放的廢水使奔騰在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潔白晶瑩,而是泛著黃色泡沫的濁流!再如“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獨特的九曲溪及兩岸蒼翠、挺拔的植被,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區。但在前幾年人們卻對武夷山上的森林,進行掠奪式的砍伐,使其精華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劇下降,而嚴重威脅武夷山的旅游景觀價值。
(二)旅游者自身的不當旅游行為導致自然環境質量下降
旅游者自身的不當旅游行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所產生的垃圾對景區環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動本身對景區生態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響。由于旅游區本身設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養不高,在旅游的過程當中,大量垃圾隨意扔灑堆積,破壞了自然景觀,污染了景點水體。周莊景區就是因為伴隨著大量游客的到來而產生了很多的垃圾,而本身設施存在著局限性,使得周莊環境衛生得不到保證,水體污染逐漸嚴重。雖然周莊在南北水系建閥,但是其更新速度遠比不上其污染的速度。
旅游發展與環境優化思考
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往往會受到自然環境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等因素的影響,而更多的是受社會環境,如人文、觀念、政策、法制、道德等因素所制約。因此,優化環境,特別是優化社會環境,將對一個地區,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改革開放、招商引資起到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在全市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優化環境再動員大會上,市委書記黃勝同志語重氣長地指出:提升人氣,擦亮窗口,建美家園,給經營者創造一個舒心的人文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對*實在太重要了!這段話,著重強調了環境建設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同時對各部門、各單位、各行業在優化環境中的工作也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嚴格要求。作為旅游部門,同樣面臨一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加快旅游業發展,為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服好務的嚴肅課題。
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是由方方面面的眾多內容和因素組合而成的,優化環境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各行各業的鼎力支持與配合。作為一項新興產業,旅游業的振興在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換言之,發展旅游業也是優化環境的應有之義,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從旅游業的性質和特點看,首先它是開放程度很高的一項產業,通過旅游,帶來的是人流,也就為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的涌入提供了可能。加快旅游業發展,可以促進開放,興旺人氣,活躍氣氛,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提升地方知名度,宣傳城市形象,加快招商引資步伐,這也是我們優化環境的基本目的。發展旅游的重要意義及旅游所帶來的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與優化環境的根本出發點、落腳點是一致的。其二,旅游資源開發,講究人與大自然和諧完美的統一,因為天人合一,回歸自然是旅游業永恒的主題。碧水、藍天、綠地、美景、新鮮空氣,優美舒適的居住、生活、工作環境,良好的生態環境令人心曠神怡,對游人永遠都極富吸引力,也是旅游業執著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景區、景觀、景點建設與環境優化與改善所尋求的是同一目標,可謂志同道合,旅游建設完全可以融入環境建設這個大盤子統籌考慮。其三,發展旅游與優化環境都必須高度重視文化內涵,特別是地域文化特征,以充分體現一座城市的歷史特征、鮮明的個性、獨特的韻味。有關專家指出:文化是二十一世紀諸產業的靈魂,缺乏文化的城市,在國際上缺乏吸引力和競爭力。要吸引高層次的人來*投資、旅游,必須靠文化、對外宣傳*也必須從歷史文化上突破,把*歷史上的金光擦亮。沒有文化品味的旅游,缺少文化內容的環境,都是蒼白、浮淺、缺乏生命力的,將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歷史深度、文化厚度、游人回味的濃度。其四,旅游業綜合性很強,涉及到行、游、住、食、購、娛等眾多產業要素,旅游業的發展要求的是一座城市綜合功能的協調、平衡發展,帶動道路、交通、通訊、商業、餐飲、住宿、娛樂業的共同興旺與發展,有力促進一個地區發展環境所需硬件條件的配套和完善工作。如果因勢利導,把旅游開發同城市建設、基礎配套設施改造、產業結構調整相配合,發展旅游與環境改善就會相互促進,起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其五,旅游業行業的標準化、制度化的成熟將使環境優化工作更加具體和細致,增強了可操作性。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洗禮,旅游業從小到大,從無到有,逐漸發展成熟,已經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與規定,是與國際接軌的。如賓館、飯店實行了星級和定點管理,從必備項目、選擇項目、服務標準、程序、衛生、消防安全都有嚴格的量化標準,大到一所建筑整體的框架結構,小到衛生間毛巾、牙刷,客房床上用品的質量都有具體規定,再如對景區實行了A級標準管理,景區的服務設施、為游人提供的服務項目、方便程度等均有細致要求;實行優秀旅游城市申報制度,實際是在審查一座城市的服務功能,從城市氣氛、交通道路、游客服務中心到示意牌、公共電話亭密度、殘疾人通道、公廁衛生等等,也都有剛性規定。而這些有時看來是細枝末節的東西,實在是游人、外地客商必需而我們又經常忽視和欠缺的,從這一點上說,旅游業發展對環境優化起到了拾遺補闕、錦上添花的作用。其六,旅游業講究人文關懷和親情服務,這與我們優化環境的目的也是相同的。旅游業在很大程度上,以出售服務為主,游客花錢買來的是方便和享受。那么在硬件合乎標準的基礎上,要靠軟件的到位來體現服務的水平和層次。首先是對從業人員有較高的素質要求,如導游人員、講解人員、旅游出租車輛司乘人員,賓館、客房服務員、管理人員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崗位培訓,持證上崗,這些人員處在對外開放的前沿,接待服務的第一現場,往往是客人的第一印象,起到了對外宣傳的窗口作用。因此有的旅游涉外單位提出“微笑+微笑等于成功”、“一切為了游客,為了游客的一切,為了一切游客”、“顧客就是上帝”等口號,千方百計使外地客人有“賓至如歸”、“家”的感覺,使客人體會到這種親情和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實際上,旅游涉外從業人員展示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開放程度、市民道德文化修養、整體素質。因此,“三城”聯創也好,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兩個文明一起抓也好,目的也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極大的提高市民整體素質,更好地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在這一點上,旅游業自然是先頭部隊、排頭兵,責無旁貸。
要言之,加快旅游業發展,其意義遠不僅在于這項新興產業振興的本身,它將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增加就業,回籠貨幣,調整產業結構,而更為突出的一個作用,就是將極大地優化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提升人氣,擴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推動兩個文明向前不斷發展。而一個良好的和諧寬松的發展環境又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保證,有利于促進各行各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旅游業自然也是受益者。因此,旅游發展將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環境改善起到有力的推進作用,也是優化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良好的環境又必將為旅游業快速持續發展保駕護航。一個精明的商人到一個地區投資興業,他要考察區位、交通、政策、資源、安全等諸多環境方面的因素,還往往要考慮旅游因素,這不僅因為旅游可以使人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余,休閑、娛樂,放松身心,更由于旅游業發展程度是一座城市文明進程和開放程度的一種具體體現,旅游業的發達,說明了諸多相關行業的發展規模和層次,另外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和強大的客源市場,這大概就是許多內外賓對一座城市旅游業情有獨鐘的奧妙所在。
可以來看一看我們的近鄰聊城,“九五”期間,配合城市改造,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樹立經營城市的新理念,通過各種渠道投融資,用于旅游產業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的建設與發展,僅東昌湖的擴建、改造就投入4個多億,充分利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優勢,全力打造“中國江北水城”這一知名旅游品牌,現在的聊城是城中有湖,湖中有城,船在水上過,人在畫中游。他們還大力加強宣傳促銷,在包括北京、天津、南京在內的全國各大城市舉行新聞會,2002年五月又舉行了聲勢浩大的“中國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游節”活動,吸引了外地游客40多萬人;十·一期間,接待游人60余萬,旅游收入1.5億元,僅一個村辦的姜堤樂園就接待游人10多萬人。自1996年起,經過堅持不懈七年的艱苦創業,聊城旅游有了質的發展變化,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環境的優化,也加速了聊城的招商引資對外開放步伐,兩個投資十多億的大項目今年相繼落戶聊城。前不久,聊城市又和基恩產業(國際)集團簽約,投資約10億元在東昌湖區修建占地800畝的“東方威尼斯城”,主要建筑有威尼斯小鎮、威尼斯花園、威尼斯大道、小城小吃一條街,集旅游、商業、休閑于一體,在3年內完成基本建設。這里面,旅游業的發展與環境優化相互促進,完美結合,對聊城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至為關鍵的推進作用。
再說一下我們身邊的臨邑縣,幾年來,在城市建設、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突出生態、文化旅游特色,先后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占地400萬畝的邢侗紀念館和邢侗公園,投入6000多萬元,建起了4萬多平方米的新世紀廣場,投資2000多萬元,改造了占地1.5萬畝的紅壇寺森林公園及農業生態觀光園。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投資環境大為改觀。今年大張旗鼓搞起了中國·臨邑第二屆槐花節,以花為媒,旅游搭臺,經濟唱戲,僅槐花節期間就接待各地游客8萬余人,其中客商1200多人,共簽定合資、合作、貿易項目34項,總金額8.2億多元。說起旅游資源,臨邑不是最豐富的,說起經濟實力,也不是最頂尖的。但他們敢為人先,開拓創新,認準了加快文化旅游業發展,更好地優化經濟大環境這條路子,收到了可喜的效果。也為*旅游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一種新模式。
旅游局環境優化總結
全縣創優發展環境動員大會召開后,我局認真領會會議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創優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和縣效能辦《關于印發〈全縣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扎實開展了旅游系統創優發展環境活動。現將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學習動員階段工作小結如下:
一、對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進行研究部署。及時召開了領導班子會,傳達學習了省、市、縣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電視電話動員大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工作意見。根據《章貢縣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旅游工作實際,及時制定了《縣旅游局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實施方案》。并召開了縣旅游系統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動員會,對縣旅游系統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進行了認真部署和動員,明確了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活動范圍、活動內容、工作步驟和工作要求。
二、加強了創優發展環境活動的組織領導。我局成立了創優發展環境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局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機關科室和局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三、布署了我局創優發展環境活動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按照全縣“依托主城縣,建設新章貢”的發展戰略要求,結合旅游工作實際,提出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即開展“親民、為民、利民”主題教育活動;民生工程落實活動;優化創業環境活動。對重點工作,分別明確了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同時要求全局干部職工在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中,要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善于總結,及時將服務創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完善提高,上升到制度層面,形成服務創業長效機制,充分運用日常督查、明察暗訪、受理效能投訴等手段,發現并解決創業服務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活動順利推進。為加強對創優發展環境活動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還將成立督查組,及時通報檢查監督情況,并將督查結果納入創優發展環境活動考核和年度目標考核。
四、廣泛宣傳,認真開展學習教育活動。按照《局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實施方案》的工作安排,制作了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宣傳標語,組織局機關各科室、直屬各單位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了省、市、縣創優發展環境活動的有關文件、領導講話,學習中央、省、市、縣有關支持創業方面的政策文件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等,并結合股室(單位)業務實際和活動內容開展討論,使大家基本掌握創優發展環境的工作目標、工作重點、方法步驟等主要精神,紛紛表示以實際行動積極投入到創優發展環境活動中,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同時,在宣傳動員和學習的基礎上,組織全體機關干部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知識考試,以檢驗和鞏固學習動員階段的成果,統一全體機關干部對創優發展環境活動的認識,增強大家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下一步,將按照《縣旅游局開展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實施方案》的具體內容,強化督導,廣泛宣傳,狠抓落實,確保創優發展環境活動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把活動內容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兩不誤、兩促進,出成效、出亮點。
會展旅游對環境影響淺析
一、會展旅游定義
會展經濟在全球的蓬勃發展,使之成為國內各大城市競相定位的目標。因此會展旅游正逐漸發展成為城市旅游活動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一種旅游形式。在國際上,認為會展旅游是指M、I、C、E細分事件旅游市場的概念,即Meetings(會議)、Incentives(獎勵旅游)、Conventions(大會),Exhibitions(展覽)。國內對會展旅游概念的內容沒有統一。本文中的會展旅游概念是采用周春發在《國內會展旅游研究進展》中提出的“會展旅游意指包括各類專業會議、展覽會、博覽會、獎勵旅游、大型文化體育盛事等活動在內的綜合性旅游形式”。[1]
二、會展旅游對南昌的影響
(一)經濟影響近年來我國會展旅游業發展迅速呈膨脹式增長,所產生經濟總量高于其他領域。會展業對推動城市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享有“旅游業皇冠上的明珠”的會展旅游,具有消費者消費水平高、停留時間長、發展持續性強、影響力廣泛、行業帶動性強的特點。會展旅游的開發為南昌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商機。2006年,南昌市政府對會展業發展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將其列入“十一五”規劃,確定了“發展會展經濟,打造會展名城”的主線。在此期間,南昌各類的展會數量不斷增長,規模迅速壯大,共舉辦了各類展覽活動近500項,包括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中博會、紅博會等全國性展會。參展企業達34418家,展位數達68902個,展出面積達304.46萬平方米,觀眾超過一千萬人,會展交易額突破200億元。[2]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會展旅游為帶來豐厚的南昌經濟效益。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其作用:
1、會展旅游對相關行業的帶動能力強。會展業是一個關聯性極強的朝陽產業,據估算,會展業本身效益收入為“1”,它帶動其他產業的經濟收入將喲“10”[3],可以顯現出會展旅游的極強帶動能力。會展旅游是一門特殊的服務行業,與相關的行業關系聯系緊密,涉及面非常廣,包括交通通訊、商旅餐飲、城市建設等方面,由于會展旅游者消費能力強、逗留時間長,他們的消費會增加各個服務部門的收入,還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根據權威機構的調查,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可以創造近百個就業機會。2005年,南昌展覽中心室內外展示面積達13萬平方米,目前南昌展覽中心室內展示面積達15萬平方米,室外展示面積達50萬平方米。建有各星級酒店達180多家,其中五星級酒店9家。
2、間接的經濟影響。“中國會展業十佳會展城市”、“中國最佳會展城市創新獎”、“中國節慶產業十大節慶城市”一連串的亮點,讓會展業成為“英雄城”南昌的又一“城市名片”,成為它能量釋放的動力。展會的成功舉行,提高了南昌在海內外的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逐漸形成了南昌的特色會展品牌,讓南昌會展業更好地做到“走出去、請進來”,不斷增加外貿出口量,實現南昌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會展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讓南昌受益頗多,同樣也帶來負面作用。近年來,舉辦會展旅游活動越來越多,為抓住商機,南昌大力興建、擴建或改建會展中心,會展結束后,各會展中心的利用率較低,造成資源的閑置浪費;另外由于會展業行政主導市場色彩濃厚,展覽項目多頭管理,導致展會主題有雷同、重復辦的現象,導致會展經濟的不良性發展。
優化旅游環境事宜
為了全面優化旅游環境,徹底改變大召周邊環境狀況,經人民政府年第一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
將周邊等殯葬用品經營戶搬遷到再就業市場(再就業市場位于坊十字路口南100米路西,建筑面積平米,有門臉及攤位112個,交通便利,適于用作殯葬用品等項目經營)。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區內所有殯葬用品經營戶在接到通知后.
要盡快做好各項搬遷準備工作,于年4月20日開始搬遷入駐再就業市場,到4月底前搬遷完畢。
二、各殯葬用品經營戶,凡主動搬遷入駐再就業市場的給予享受下崗職工優惠政策,并免交6個月房屋租賃費用。
三、針對不配合搬遷的“釘子戶”,要由區民政、公安、工商、市容、城管聯合執法,給予堅決取締。
旅游經濟與旅游生態環境效應研究
摘要:近幾年來,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全世界都在面臨的問題,各個國家在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在注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更加完善,旅游成為他們放松身心、舒緩壓力的重要途徑。旅游業如火如荼的發展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是生態系統無法維持平衡,因此,如何協調旅游經濟與旅游生態環境效應之間的關系成為現階段旅游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環境稅;旅游經濟;旅游生態環境效應
一、在環境稅背景下,旅游業發展的經濟地位
從環境的角度來看,旅游經濟與旅游生態環境效應存在著矛盾,但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旅游業有促進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這種相互制約的關系使旅游業的發展在我國分成兩派,一種是旅游業發展促進經濟的建設,另一種是旅游業發展抑制經濟的建設。
(一)在環境稅背景下,旅游業發展促進經濟的建設
20世紀60年代旅游業的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行業中來,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支柱行業,對世紀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據相關部門統計,在20世紀90年代,旅游業的增加值對全球GDP的影響遠超其他行業,也就是說,旅游業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產業。在這種國際形勢背景下,我國旅游業的建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帶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為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綜合競爭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另外,由于旅游商品不受關稅壁壘的約束,因此旅游業還能促進商品的進出口,增加外匯收入,對國際收支的平衡有著積極的影響。
旅游區環境質量保護研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旅游環境與旅游業的關系;目前我國旅游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旅游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旅游環境保護的對策分析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環境問題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響和破壞、相當一部分熱點旅游區污染嚴重、旅游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一些熱點旅游區超規模接待游客、旅游開發建設項目與旅游區整體環境不協調、人類經濟行為的不當破壞了旅游環、旅游活動對旅游區環境影響、加強旅游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等,具體請詳見。
旅游業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相對豐富而相應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開放政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為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旅游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并由此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994年我國旅游收人為1600多億元,躍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的第八位。與此同時,我國旅游業資源破壞、旅游區環境質量下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使旅游業持續、協調發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方式和所造成的結果,為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一、旅游環境與旅游業的關系
一般意義上的旅游環境,指對于具體的旅游客體——旅游區,影響旅游活動的主體——游客的旅游行為的各種外部因素,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旅游氣氛環境和旅游資源等。這里僅指旅游區的旅游資源、自然生態及相應的旅游氣氛。與之相聯系,旅游環境問題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響和破壞,使游客旅游活動的滿足程度受到影響。
旅游區的旅游資源是游客觀賞的對象。對于游客而言,旅游資源本身蘊含的各種美學特征及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是旅游行為的直接激發者,資源的破壞將直接影響旅游者的滿足程度。
旅游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旅游區地貌、空氣、水和動植物等生態因子的總稱,這些生態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旅游區環境的優美與愉悅。從人類審美的心理需求來看,自然景觀美是基礎,在一個空氣污濁、水體污染、四周嘈雜的環境中,游客是無法去領略、欣賞、體會具體游覽對象的各種美學特征的。特別是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閑暇時間逐步增加,城市居民進行旅游、回歸自然,借自然環境的潔凈達到鍛煉和療養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漲。由此看來,旅游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某種意議上來說也是一種旅游資源。
綜合恢復旅游環境良好狀態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旅游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的矛盾對立;旅游持續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的周期循環模式;關于旅游持續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的思考和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旅游環境是指在旅游活動特定的區域或范圍內各種因素的存在狀況和綜合作用的結果、旅游的發展一方面依賴于環境、旅游對環境的破壞、旅游環境保護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旅游環境保護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重產值、輕環境、旅游開發、發展過程中生態意識不強、旅游區客容量超負荷問題遠未從理論上和管理上得到解決、旅游景點歷史發展演變模式、景區旅游持續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周期循環模式、旅游環境保護周期循環模式存在的理論問題、健全旅游環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環保意識、實現主客參與管理等,具體請詳見。
旅游環境是指在旅游活動特定的區域或范圍內各種因素的存在狀況和綜合作用的結果;就范圍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關的旅游依托地;就內容而言,則主要包括旅游資源狀況以及與旅游活動有關的自然和社會文化兩方面的因素。長期以來,人們總把旅游發展視為一種經濟活動,偏重追求其經濟效益,而相對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對環境的影響。旅游資源和旅游環境質量是旅游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旅游對環境尤其是自然環境造成的嚴重破壞不僅會阻礙旅游業本身的持續發展,而且也會帶來相關的負效益。本文首先描述了旅游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的矛盾對立,考察了旅游環境保護的種種制約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借鑒西方學者關于旅游景點發展演變的理論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續發展和旅游環境保護周期循環模式以及旅游環境質量的全面管理和保護設想,以期尋求發展與保護這對矛盾對立面的完美與和諧的統一,使旅游得以持續發展。
一、旅游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的矛盾對立
眾所周知,旅游的發展一方面依賴于環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環境的脆弱性,旅游發展又給旅游環境帶來破壞和影響;因此,對旅游環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統保護,勢必影響到旅游發展的持續性。旅游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這種矛盾主要表現于以下兩個方面:
1.旅游對環境的破壞。
旅游對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對可供觀賞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勝古跡、森林資源,動物資源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損害和污染。旅游對環境的破壞問題已得到旅游界的相當重視,在此本文不予贅述。旅游對環境的危害一方面來自游客的破壞,大批游客擁入,致使基礎設施緊張,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區的高度集中破壞或影響了該地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和生存環境;旅游對環境危害的另一來源則是外來投資商及當地旅游部門的大規模開發活動,這種破壞在第三世界旅游發展中國家的表現更甚,消極影響更大。究其原因,旅游開發和發展對環境的損害可歸納為如下三點: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旅游管理職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