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經濟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21:06: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流通經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商務流通經濟學論文
商務經濟與流通經濟的關系“供給側”改革戰略
從理論到實踐正在快速深化,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到新常態時期,經濟領域的商業和服務價值與功能的地位必然會順應形勢發展而越來越重要,經濟效應也將不斷擴大。在電子商務的支撐下,我國商務經濟主流模式的轉型已成定局,在此過程中,商貿流通業的發展得以擁有更好的環境,細分來看包括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資金流等在內的所有流通鏈條都借此整合,拉動成一體的不僅包括不同的區域經濟,同時更包括城鄉商貿(鄭勇軍等,2014)。據此能夠推理出商務經濟和流通經濟兩者之間的關系,即后者包含前者,后者作為主體,前者作為手段,展開來看可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一)電子商務視角我國如今已迎來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的全覆蓋為我國商務活動的開展架構出了范圍和規模空前巨大的平臺。時至今日,“十三五”時期已正式啟程,傳統時期的國際貿易和商務格局已經在“互聯網+”和“一帶一路”等政策下全面被顛覆,以電子交易模式為核心的眾多電商企業、商貿企業和流通企業都迎來了空前的發展盛況,加之互聯網使用群體規模的急速擴大,商務經濟得以騰飛,勢必也會因此而點燃流通經濟發展的引線(周凌云等,2013)。據此可見,商務經濟的現代化,本質上就是流通經濟得以實現發展的必要前提,不可能脫離商務經濟而“單飛”。(二)流通產業視角電子商務模式的創新,打破了傳統商務活動的時空局限性,然而由此帶來的另一個限制則基于互聯網而逐漸凸顯,也就是此種商務活動模式的虛擬性(林英澤,2016)。以網購為例,比如消費者在電子商務平臺找到了自己所需商品或服務,但對于該產品或服務的消費決策卻需要局限于“想象”的限制,畢竟商品或服務無法以實體袁軍(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濟南250100)中圖分類號:F724文獻標識碼:A狀態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消費者只能通過網絡介紹通過對產品或服務信息的獲取來形成對此的印象。如此一來,消費者要想獲得對該商品的擁有權,則需要通過消費的形式促使商務經濟向流通經濟的轉化,這樣的過程實質上就可以認定為是商務經濟朝向流通經濟轉變和過渡的過程,兩者之間的關系便可定性為是經濟市場下開展商務交易活動的契約(祝合良等,2016)。從此視角來看,商務經濟的發展需要以流通經濟作為保障,唯有流通產業崛起,才能使商務經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和壯大。
我國流通經濟學研究現狀和重塑與發展的必要性
(一)我國流通經濟學研究現狀。回顧我國20世紀流通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在新中國成立之后,計劃經濟體制之初,“無流通論”在蘇聯的倡導下在我國學界影響至深,直到計劃經濟體制成熟期,流通體制才進入越來越多學者視線中,在當時經濟學家孫冶方的帶領下,流通問題和價值規律相關研究才在我國正式起步(袁平紅,2014)。或許是受到電子商務的國際化發展趨勢影響,也或許是因全球經濟形勢變革的驅動,目前關于商務經濟領域國際貿易、宏觀微觀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成為了熱點,而對內的流通經濟學研究明顯蕭條,主要原因即在于流通經濟學學科的獨立性建設力度不足,導致其淪于邊緣化。一方面,流通經濟學隸屬于經濟學領域,然而主流經濟學理論發展至今卻使得流通經濟領域的理論越來越抽象,基本概念多元且范疇界定模糊成為一大問題。以主流經濟學為主導的經濟理論體系當中,價格機制實為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的重要基礎,兩者之間往往不涉及流通,然而事實在于,一旦商品經濟達到一定的發達水平,那么商業必然會成為聯系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紐帶,經濟學市場才能得以生成和發展。但此理論目前并沒有獲得主流經濟學的認同(劉濤,2016)。另外,商務經濟和流通經濟兩者之間具有必然的關聯,但無論是何種經濟,都不會被很多人所了解。另一方面,我國流通經濟理論研究之所以深度不足,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流通理論的負面影響。回顧流通經濟學在西方的起源和發展始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盡管流通經濟學理論一度成為研究熱點,但依然在主流經濟學的主導下限制著流通經濟學理論的深化(劉從九,2013)。我國對此問題的研究也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生成多重觀點,如以SCP框架(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為(Conduct)-市場績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為基礎借流通假設研究其產業發展問題;將流通經濟學理論抽離進行獨立化學科建設;通過新制度經濟學對流通問題進行研究等。整體而言,觀點分散、嚴重缺乏研究范式的統一性以及研究方式的科學性,直接限制了流通經濟學理論的深化發展(梁霄等,2015)。正是由于我國流通經濟學研究的“貧困”現狀,致使現有理論研究大多存在一定的誤區,對于表象的認知始終浮于淺層,商務經濟理論一直伴隨著經濟學的演進和發展而定位于核心(石奇等,2014)。比如生產者和消費者關系在新古典經濟學視角下的主要切入點為兩者的關聯性,直接對接的假設環節覆蓋了流通的具體概念,相關研究必然難以形成對此的重視;再比如,我國流通經濟的城鄉差距長期存在,同商貿流通行業地域差異和城鄉流通經濟體系二元化等問題共存,市場機制的短板固然是影響因素之一,但并非是根源所在,或許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現有研究對“商貿”的熱衷并以此造成的對“流通”的漠視。對于未來方向,有研究據此提出:應將流通和商業進一步整合以及致力于以中長期視角加大商業理論研究工作力度等(姜君辰,1980)。此外也有諸多研究將流通和“物流”劃上了等號,也忽視了流通經濟的信息流、資金流和商品流等。(二)我國流通經濟學重塑與發展的必要性。依據我國流通經濟學研究現狀可見,現有研究的邊緣化和存在的誤區限制了該學科理論體系的發展,對此進行重塑的意義和必要性也就緊隨時代的推進而不斷凸顯,主要表現于兩個方面:第一,社會發展至今已然達成了現代化目標,商業活動的創新成為流通經濟理論得以發揮作用的重要導向(邢俊芳,1980)。目前,我國的新型工業化轉型成為大勢所趨,和諧社會的構建更需要以實現小康社會為基礎,拓展流通經濟研究方向,實為正確處理流通和生產關系的必要舉措。此外,相關產業政策的創新也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流通經濟理論則是解決流通產業發展進程中各類現實問題的基本理論體系,比如包括流通體系的建設以及零工關系的處理方式等。即便是企業,也會因商業活動的開展、流通渠道的開辟和物流體系的建設等現實需求而不斷加大對流通經濟理論的依賴程度(夏春玉,2006)。第二,商品的價值,需要通過轉移來實現,沒有轉移,商品價值即等于零。流通作為一個實踐過程,本質上卻因價值轉換和經濟屬性而需要通過流通經濟學對此進行流通經濟的解析。宏觀層面,商品的流通所生成的價值成為了構成流通產業的基礎;微觀層面,商品的流通價值必須要通過實體產品的流通來實現。而“熱門”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卻忽視了商品的流通過程而始終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見面為假設(徐建青,2001);其他學科如市場營銷學當中的流通理論僅側重于研究渠道的開辟和創新。重塑流通經濟學并促其發展的理論意義即體現于此,即能夠彌補現有學科理論體系的不足,以更具針對性的理論實現對流通經濟的有力支撐。
商務經濟視域下流通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塑與發展
結合前文分析,基于商務經濟視角探討流通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塑與發展之路大有可為。本文構建框架如圖1所示。(一)明確流通經濟學理論重塑對象。就流通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來看,現有觀點主要包括三大種類即服務、關系、規律。要想實現對流通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塑,有必要以充分明確對象為前提。服務論作為流通經濟學的對象,所依據的是商務經濟學視角,認為商品流通僅是一種形式,其中隱含著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之間由各個主體所提供的特定的服務,雖然以商品流通為形式,實質上這種流通也屬于一種服務的流通;因此,商務即服務,明確服務對象應為流通經濟學的研究重點;關系論將社會生產過程中的交換環節定性為媒介,流通經濟領域當中的商業關系即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規律論則指代商品流通的具體進程中存在的特殊性,該理論認為社會商品交換的一大影響因素即在于普遍的經濟學規律,需要通過流通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塑實現對此的深入解釋。(二)基于商務經濟和流通經濟關系定位學科理論體系架構。商務經濟和流通經濟兩者之間互為輔成,如此來看,流通經濟學的重塑,即需要高度重視商務經濟學科理論的基礎性作用。需要充分明確商務經濟在流通經濟學理論體系當中的核心定位,細化商務經濟及其活動相關概念,將流通過程中的商品與服務關系做深入挖掘。以此為基礎根據商務活動、規模和結構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包括核心概念、內涵、運行機理等。而后結合實踐對商務活動方式展開研究,并同區域經濟緊密聯結,順應電子商務時代的發展,致力于加大對商品和服務流通模式的研究力度,為流通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塑打好基礎。(三)發展趨向。商務經濟本質上屬于社會經濟發展至現階段的必然產物,在傳統的計劃經濟時期并無商務經濟概念,直到歷經市場化改革之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創新發展成就了商務經濟理論,流通經濟應運而生。然而結合我國流通經濟學研究現狀可發現,該理論體系在宏觀經濟領域當中的貧瘠,本文認為對于流通經濟學理論體系的重塑需要在明確對象和完善基本架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發展空間。時至今日,“十三五”時期已經開啟,在“互聯網+”環境下,緊隨“一帶一路”倡議加大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引領力度實為順應國內外環境變革的根本抉擇,流通經濟學的發展亦不應當局限于眼前,未來應基于現有經濟學理論進一步創新空間經濟學研究渠道,助力于五大發展新理念,以更充分地發揮出流通經濟學理論的現實價值。
流通經濟學教學模式研究
統流通經濟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死板單一。從課堂教學方面來看,傳統流通經濟學教學普遍存在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學生在講臺下機械聽講和記筆記,師生雙方缺乏教學反饋的有效溝通。從學生考察方面來看,考試內容也比較死板,無法發揮學生的創新想象能力。以往流通經濟學考查方式多以考試為主,就題目的實現形式來看,多以基礎理論知識本身進行考察,對于流通經濟學知識應用方面的考察較少。另外,相較于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以及計量經濟學等基礎性經濟學學科,流通經濟學所涵蓋的學科內容較為廣泛。如果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單一,只是單純講授流通經濟學知識,很多學生會產生困惑。這意味著要想全面認識、學透這門學科,必須要在教學方式上串聯多學科知識,從而達到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習深度的目的。(二)教學內容陳舊。傳統流通經濟學課堂一般是忠實執行教材,即使發現教材內容已經過時或者與現階段情況有不相符的地方,教師也不敢隨便處理,甘愿當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的“傳聲筒”,不敢越雷池一步。部分原因是因為教師對專家學者潛心編著的教材保持尊重的心態,更多的原因是缺乏“質疑”、“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傳統流通經濟學教材內容的陳舊,使得學生無法與實際結合,與教師教授內容產生共鳴,極大降低學習興趣。(三)缺乏實踐教學流通。經濟學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出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實用管理技術”的復合型高級人才。但是,很少有任課教師在進行講授時引入案例教學,課堂講授主要以基礎理論知識為主。即使學生對于理論知識部分可以充分地學習,但是缺乏案例指導以及實踐操作試驗,結果也只能是一知半解。進一步講,實踐教學的缺乏導致學生對于流通經濟相關問題缺乏敏感,以至于之后在實際工作中無法有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去進行,怎樣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穿插案例教學等,都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過程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嘗試
(一)以課堂表現考核促進過程參與式教學。在流通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采用過程參與式教學,首先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流通經濟學作為一門理論和實際聯系緊密的課程,教師不能死板單一地教學,對學生的考察也不能限于“會不會”、“會多少”,而是要在學生內部構成一個完善的流通經濟學知識架構。因此,對于流通經濟學的教學考察不能僅僅以最終考試的成績來判定,考察的另一重要部分是,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問題探究的能力方面。自主探究,不是簡單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完成真正有意義的教學目標,展示出自身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及探究問題的能力。考察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問題探究能力的意義,在于讓學生真正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會學習樂趣,解決問題,成為知識再創造的主體。例如,在講解消費需求上升規律內涵的同時,引導同學通過分析人民消費需求的變化,以及生產力水平提高的具體形式。包括不同時期人民需求的主要商品有哪些,以及當時社會生產發展狀況來進行問題導向型課程講解。此外,教師可以在講臺下方進行游走講課,避免學生進行無關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二)以實踐能力考核深化協作式教學。流通經濟學課程是與社會發展聯系緊密的課程,課程目標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學生在完成課程的學習之后能夠學以致用,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基于此,在流通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加入實踐教學活動非常重要。考察學生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采用布置實踐任務,引導學生進行案例研究。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于所學流通經濟學專業知識的認識,獲得新的知識結論。案例研究的目標和選題一定要有代表性以及理論意義,不能僅僅以帶動課堂氣氛為目的,要注重選題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例如在講解供求關系以及產品價格變化相關問題時,選用“普洱茶價格瘋漲的背后推手”一例,通過分析供應商、經銷商、消費者以及收藏者之間的供求關系,來引出產品供求規律的理論知識。學生在進行案例研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盡到引導、幫助學生的責任。學生實踐任務的完成形式可以是報告、幻燈片展示、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在案例研究進行以及最后的展示過程中,要實時觀察學生的動向,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在研究內部的定位,幫助學生建立好良好的協作關系。(三)以創新能力考核帶動研究型教學。高校對于學生能力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科研水平,陳舊的教學內容不利于學生在學科上的創新。所以過程參與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對學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具體形式可以以課程指導論文的形式來進行。首先,在確定選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度。傳統的選題方式較為死板,一般為教師提供幾個基本題目供學生進行選擇。主要是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所以教師在確定選題的過程中可以綜合考慮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自身提出的疑問,幫助、指導學生確定選題。另外在論文考核過程中要注重論文質量,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自主論文完成意識以及學術道德風氣。在論文內容方面不追求學生研究的寬、廣,而是注重學生課程指導論文的深度以及精細程度。
過程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關鍵點
(一)師生之間共同參與和設計。參與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傳統教學活動大多是單純由教師進行安排,而參與式教學法則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在保護學生個性化思想的同時,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不再像從前一樣按照流通經濟學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活動。擺脫以往教師獨自決定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方法的模式,轉變為引導學生、鼓勵學生提出對課程授課方式、內容的意見,再由師生之間共同商討來決定教學活動。過程參與式教學的一個重點就在于其對于學生的關注以及尊重。首先,過程參與式教學方法擺脫了以往學生盲目跟從教師的計劃以及教學方式,單純進行被動式學習的問題,將教學設計的部分過程交予學生;其次,通過對班級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真正期待的授課方式以及授課內容,盡量滿足全體學生對于流通經濟學方面知識的渴望,不忽視任何一個學生;最后,師生共同參與,無意間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注重過程導向型教學。過程參與式教學法的另一個關鍵點在于注重過程導向型教學,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片面追求達成課程效果,認為學生最終考試成績即為學生對于流通經濟學課程的掌握水平,但這樣的方法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對于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也未能較好表現出來。參與式教學相比傳統教學更加注重的不是課程目標的實現,而是課程目標實現的過程。參與式教學過程的教學目標是多元的、開放的,也會隨著學生能力掌握水平以及學習需求進行改變。過程參與式教學活動強調要求學生能夠大膽表達出自己對于流通經濟學課程本身或者其中具體知識點獨特的認識及思考。通過協作式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互相探討、互相合作中對于學習產生新的認識及思考。同時,參與式教學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以及學習體會,對于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進步以及創意更加看重。所以說,過程導向型教學是過程參與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區別的關鍵點之一。
流通經濟學探究論文
一、悖論的提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客觀上為經濟學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學逐漸成為顯學.理論經濟學特別是對西方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與此同時,應用經濟學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貨幣銀行學、產業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農業經濟學等學科研究者甚眾。在我國,經濟學研究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
然而,研究流通領域經濟運行的流通經濟學卻于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來陷入了低迷狀態(紀寶成,2001)。21世紀是商業的世紀,正是大商業、大流通、大市場形成和發展的時代(黃國雄,2002),流通經濟學的研究卻陷入了貧困狀態(夏春玉,1999)。應該說,市場經濟條件下復雜的、多樣的流通實踐更加需要正確的流通理論予以指導,研究流通理論應該得到重視,流通理論應該得到大發展。但現實卻是:流通經濟學被作為三級學科,流通經濟學的博士點為數極少(只有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幾個單位),全國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經濟學專業,或改為市場營銷,或改為國際貿易,或改為產業經濟學,如今,保留流通經濟學專業(貿易經濟)的只有16家。流通領域研究的專業期刊只有幾家,即《財貿經濟》、《商貿經濟》、《中國流通經濟》、《商業時代·理論版》、《商業研究》、《商業經濟與管理》(其他流通類期刊流通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大大減少)。
這種現象不能不令人思索。為什么在市場經濟大發展,流通成為社會再生產的重要環節,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劉國光,2001)和基礎產業(黃國雄,2002)的時代,流通經濟學卻被社會遺忘,卻出現了流通研究的低潮?夏春玉(2000)提出了四點:一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見面的假設使流通從新古典經濟學的視野中消失;二是經濟學的格式化過程間接影響了經濟學對流通的關注和研究;三是經濟現象的復雜性和經濟學家認識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經濟學關注流通的視野;四是馬克思的流通理論并不是完整的流通理論。全國高校商經教學研究會主持的《關于貿易經濟學科建設的思考》課題報告(2001)認為,西方理論缺少對交換問題的專門研究和馬克思流通理論的一般性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是流通經濟學出現低潮的主要原因。紀寶成(2001)指出,對貿易經濟學科沖擊既有內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內部因素表現在:學科分離,內外貿專業的分離;缺乏與新學科、新專業的相互協調;非盈利專業與盈利專業相混淆;隊伍建設問題。外部因素有:政府機構改革,撤銷了貿易局;教育部對專業目錄的調整;盲目照搬別國經驗;教育學科的重理輕文等等。
這些認識也許并沒有抓住流通經濟學貧困的要害。首先,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一刻也沒有放棄對交換貿易的研究,從重商主義的自由貿易論到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交換論,從德國歷史學派的貿易保護論到埃奇沃思方框交換契約論,無不充滿著對交換、貿易的研究。西方非主流經濟學,如新制度經濟學也是從交易出發,研究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關系,核心是研究制度和交易費用在交易中的關系,而且康芒斯把交易分為三類,其中一類就是平等的交易即交換,楊小凱、黃有光(1998)等人還嘗試從分工交換的角度研究流通,楊小凱指出,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提高,則國內貿易將因一國之內的分工水平提高而產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則在沒有形成全國統一市場時,貿易可能在各個地方性市場內進行。隨著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全國性市場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產生。如果交易效率繼續提高的話,則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會要求更大的市場規模與之相適應,此時局限于一國市場之內的貿易和產品交換無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經濟,因此國際貿易便會從國內貿易中產生。其次,馬克思的流通理論是十分完整的流通關系論,馬克思從商品的二重屬性開始,從分工入手,詳細論述了商業資本的流通和商人、商業的地位和作用,闡述了商業勞動的性質和商業利潤的來源,研究了商品交換的一般規律,同時還創造性地研究了國際貿易問題。再次,內外貿學科分離本身有一定道理,因為國際貿易畢竟是不同主權國家的經濟貿易交往,這種貿易和國內貿易不同,它時時要受匯率、關稅、主權國家的貿易政策所制約,因此,在研究領域上與國內貿易有相當大的區別;教育部對學科調整并不會妨礙一個學科的深入研究,只要這個學科是具有生命力的,就會形成研究群體。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入門對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教育部并沒有規定理論經濟學中有制度經濟學的學科,然而還是有眾多學者樂于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可見,流通經濟學的貧困問題還是要從流通經濟學的內部人手才能解決。本文嘗試從核心概念和學科研究對象的角度進行分析,運用經濟學方法論,以新的研究范式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流通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以求教于國內專家同仁。
流通經濟發展困境和戰略選擇
摘要:在全球化發展浪潮中,中國正以東方強國的形象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作為新興的商貿流通業,其能否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能否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支點,不僅關乎一個企業和行業的未來,也對整個國家經濟大局產生直接的影響。我國商貿流通業起步較晚,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以商貿流通業為研究對象,從流通經濟的理論入手,闡述發展商貿流通業的重要性,進一步分析影響我國流通經濟發展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促進流通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對策。
關鍵詞:全球價值觀;流通經濟;發展困境;戰略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我國經濟面臨諸多與流通領域相關的挑戰。從國際分工層面來說,中國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環節,導致國內部分制造業時刻受控于跨國公司,跨國公司對加工制造行業的控制主要由流通環節實現。從國內經濟發展實情來看,多數經濟問題主要展現在流通領域。流通領域的問題也是困擾我國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障礙。因此,流通問題成為國內學界重點討論的問題。在市場經濟體系中,流通業與制造業均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產業,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產制造業憑借“后發優勢”慢慢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大國。現階段,我國流通產業處于疲憊發展狀態,并逐漸形成生產制造優先、商貿流通業滯后的錯誤格局。加之,我國流通產業效率不高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多數學者研究表明,流通產業低效率運行模式會嚴重阻礙產業升級、破壞經濟穩定發展現狀。因此,這就要求研究者加強對我國流通產業健康發展的關注和重視,為中國經濟發展創設良好的基礎條件。文中深入分析流通經濟學理論來源,介紹商貿流通業發展產生的重要影響,根據制約流通業發展的因素及和流通經濟發展現狀,制定促進我國流通經濟發展的具體對策。
一、流通經濟的理論來源
流通經濟學最早是馬克思對社會經濟運行的研究結果,馬克思研究指出,流通經濟是社會經濟學的重要范疇之一,也是商品流通發展到某個階段的產物。最初的商品流通只是單純的物物交換,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轉變為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形式。在馬克思認定的商品流通體系中,每種商品均要經歷不同形態的變化,即由原有的商品形態轉變為貨幣價值形態,并從貨幣價值形態轉變為另一種商品形態,隨之退出此次商貿流通體系。有學者研究指出,馬克思提出的流通經濟思想只適合于資本主義社會,但中國經濟體制最初為計劃經濟體制,逐步演變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并非必須適合馬克思的理論。因此,部分學者對馬克思的流通理論實施拓展,提出若出現社會分工和社會化大生產,就必然出現流通過程。數以萬計的商品流通組成流通產業,流通產業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期領導人更加重視流通產業的發展,組建發達的流通體系為經濟建設做好支撐,促進服務、零售、物流等行業得以快速發展。總言之,我國流通經濟思想展現以下特點:必須深刻認識流通對生產力產生的影響,肯定流通產業在消費和擴大生產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加強流通機制的改革步伐,不斷對流通發展方式進行創新,從而提升流通產業的生產力和流通效率。
二、發展商貿流通業的意義
工業流通經濟措施
下面根據省經貿委傳真電報通知要求,將我市當前工業流通經濟運行情況匯報如下:
一、當前經濟運行總體情況
去年以來,在省經貿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工業流通戰線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克服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漲價、資金緊張等不利因素,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節能減排、流通現代化建設,精心組織經濟運行,全市工業流通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健康發展,
(一)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效益同步提高。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564戶,同比增加263戶,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540億元,比同期增長21.9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99億元,利稅215億元,利潤140億元,分別增長33.24%、37.31%和44.49%。呈現利稅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利潤增幅高于利稅增幅的良性發展態勢。民營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20****年,民營經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到1495戶,同比增加309戶,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336億元,增長38.32%,利稅實現130億元,增長36.****%。今年1-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1571戶,比去年同期(1266戶)增加305戶。部分重點產品保持較快增長。1-2月份,全市重點調度的32種產品中,同比增長的有23種,其中,氧化鋁47.5萬噸,增長54.51%,電解鋁9萬噸,增長75.99%,電纜1000萬米,增長35%,紗8.8萬噸,增長17.66%,鋼材22.7萬噸,增長17.91%,發電量41.9億度,增長17.87%,機制紙20.7萬噸,增長22.27%。1-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84.2億元,增長19.2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1.9億元,利稅31.2億元,利潤21.2億元,分別增長35.10%、40.12%和39.90%。。
(二)重點企業發展良好。“5513”工程50戶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去年全年,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0億元,增長40.15%,實現利稅136億元,增長34.82%,利潤91億元,增長37.58%,分別占全市總量的60%、63%和65%。信發鋁電、三和紡織、時風集團、銀河集團、彩虹集團、華信塑膠等18戶核心企業,累計實現利稅同比凈增加5000萬元以上。截止20****底,全市利稅過1000萬元企業243戶,同比增加84戶,過億元企業23戶,同比增加1戶。今年1-2月份,“5513”工程50戶重點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9.4億元,增長45.48%,實現利稅23.4億元,增長43.61%,利潤16.4億元,增長47.22%,增幅分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38個、3.49個和7.32個百分點,分別占全市總量的71.26%、75.00%和77.36%。其中,信發鋁電、東阿阿膠、三和紡織、奧博特銅鋁業、泉林紙業、冠星集團、魯化集團和銀河紙業等20戶企業分別拉動全市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增長21.69個、30.53個和33.40個百分點。
(三)工業投入平穩增長,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20****年,我市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以優化投資結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嚴格控制鋼鐵、冶金、小火電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投資,努力加大金屬制品業、化工、紡織、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業等先進制造業投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省委、省政府《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下發后,我市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加快落實。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了我市《關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聊發[20****]4號),為今后的技術創新工業結構調整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總的來看,我市工業投入保持平穩增長態勢。20****年,全市完成工業投資333.28億元,比上年增長23.6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80.47%。全市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投資204.61億元,占工業投資的61.39%。20****年,我市工業投資目標為400億元,增長20%。經篩選的50個重點項目總投資281億元,其中續建18個,新開工32個。50個重點項目中投資額過10億元的有國電聊城發電廠的2×60萬千瓦機組總投資55億元,泉林紙業的林漿紙一體化投資25億元,奧博特銅鋁業的10萬噸精銅板帶投資20億元,魯西化工集團的工業園二期投資15.5億元等7個。1-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共完成投資15.38億元,5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50億元,占工業總投資77.47%。
工業流通經濟調研報告
根據軍民省長的指示,3月10日-15日,省經貿委組織9個調研組赴全省17市對當前工業流通經濟運行及貫徹落實魯發[20****]24、25號文件情況進行了調研。期間,各調研組聽取了市工業流通經濟綜合分析,與部分重點企業進行了座談交流,并深入到部分縣(市、區)及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總的看,今年以來全省工業流通經濟承接了去年良好的發展態勢,工業生產效益較快增長,技改投入穩定增長,商貿運行平穩。但是,受國際國內大環境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今年工業流通經濟主要發展指標將有所回落。尤其是受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資金緊張、商品市場供應緊張等問題的影響,部分行業和企業組織生產經營難度增加,確保全年工業流通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任務還很艱巨。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當前經貿運行情況和一季度及上半年預測
1、工業生產和效益保持穩定增長。1-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119.4億元,同比增長19.11%,增幅同比回落2.2個百分點,但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高于江蘇、廣東、浙江、上海3.9、6.4、6.5和3.9個百分點,繼續位居沿海五省市前列。輕工業實現增加值682.3億元,重工業實現143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1%和20.7%,輕重工業比達到32.2:67.8,重工業占比進一步提高。煙臺、日照、德州等9個市生產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煙臺、日照、菏澤增長30%以上。
多數重點工業產品產量增長。全省重點調度的120種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104種,占86.7%,增幅超過30%的占1/4。其中,數控機床、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光纖通訊光纜、手機等增長1-2倍;原煤、天然原油、原油加工等能源類產品保持小幅增長,增幅在5%左右;硫酸、合成氨等分別下降1.35%和12.3%。濟南市重點調度的55種重點工業產品中,產量增長的有38種,占69%。其中,載貨汽車增長41%、改裝車增長67.6%、數控機床增長96.4%、光通信設備增長76.6%。煙臺市118種主要工業產品中,64種產量同比增長,占54.2%,其中大理石板材增長14.6倍、黃金增長1.8倍、鋁材增長1.5倍、手機增長1.2倍、罐頭增長1.1倍、汽車增長95.9%、采礦設備增長56.8%、白銀增長52.5%,燒堿、絲織品、中成藥、梭織服裝等增長均在20%以上。濟寧市22種重點產品中,產銷量均增長的有18種,占81.8%,重型汽車、推土機、挖掘機、青霉素鈉針、阿莫西林膠囊、鋼圈、呢絨、棉紗銷量增幅都在30%以上。
經濟效益同步提高。1-2月,全省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00億元,增長28%,實現利稅820億元,利潤525億元,均增長26%。從調研情況看,14個市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和利潤增幅高于生產增幅。
2、重點企業支撐帶動作用增強。青島市重點企業一季度生產可增長17%,十大企業完成產值300億元,增長8%。海爾、海信、澳柯瑪三大家電企業,預計完成總產值160億元,增長7%。青啤產銷量分別增長15%和27%。濟南市55戶重點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65%以上,重汽集團增長40%以上、庚辰鋼鐵增長55.6%。濰坊市百強企業完成產值399億元,同比增長34%,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福田重工、巨能、昌邑石化等26戶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超過50%。聊城市50戶重點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均占全市總量的60%以上。威海市60戶重點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增長17%,天潤曲軸利潤增長182.19%,威力工具集團公司利稅增長121.8%。煙臺市東岳汽車增長98.8%,浪潮樂金增長115.3%,鴻富泰消費電子類產品產值增長6倍,張裕公司利稅增長41%。在骨干大企業的帶動下,一些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積極融入上下游產業鏈條,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協作配套的特色產業集群,如煙臺的汽車,濰坊的機械、食品,聊城市的有色金屬、汽車、造紙,德州市的化工、機械等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糧食流通經濟工作匯報
一、2008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略)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督促執行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各項責任得到較好落實
我局嚴格執行《××市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考核辦法》(昆政辦〔2007〕135號)及全市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工作會議要求,將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的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目標考核責任書納入了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范圍,并于年終進行了全面考核。從檢查考核的結果來看,各縣(市)區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工作,嚴格按照責任書要求,在發展糧食生產、落實種糧農民直補政策、風險基金安排、儲備糧食到位和規范管理、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培育和規范糧食市場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細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確保了全市糧食安全。
2.加強宏觀調控,掌握糧源,成效明顯
糧食局流通經濟工作報告
下面,我講兩方面的意見: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略)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督促執行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各項責任得到較好落實
我局嚴格執行《××市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考核辦法》(昆政辦〔2009〕135號)及全市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工作會議要求,將市政府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的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目標考核責任書納入了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范圍,并于年終進行了全面考核。從檢查考核的結果來看,各縣(市)區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工作,嚴格按照責任書要求,在發展糧食生產、落實種糧農民直補政策、風險基金安排、儲備糧食到位和規范管理、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培育和規范糧食市場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細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確保了全市糧食安全。
人民幣跨境流通經濟效應分析
摘要:全球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各國的進出口貿易也越來越頻繁,經濟之間緊密相連,從而促進了全球的經濟發展,人民幣也開始跨界流通,并且越來越頻繁,人民幣跨境業務的開展,對中亞國家、地區和我國的金融、經濟合作益處非常大。從當前趨勢來看,新疆跨境貿易人民幣業務發展狀況良好,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很多限制因素。所以本文深入研究了人民幣跨境流通對中國新疆、中亞國家所產生的經濟效應,得出人民幣跨境流通業務對我國和中亞國家益處多于弊處的結論,并為順利推進政策提出了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跨境流通;經濟效應;中亞國家
一、中國新疆和中亞國家人民幣流通發展現狀
中國新疆跨境流通使其和很多的中亞國家都有經濟貿易關系,這也間接地增加了邊境地區人民幣的流通。中國第一個人民幣跨境業務試點是2010年6月在新疆成立的,2012年實現了跨境人民幣結算約550億元左右,是2011年的2倍,服務區域和2011年相比也增加了19個。
二、人民幣跨境流通
1、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益處
工業流通經濟工作匯報
根據調研通知要求,現將我市工業流通經濟運行情況匯報如下:
一、20****年工業流通經濟發展情況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經貿委的指導下,全市經貿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抓大項目建設促規模發展,抓創新型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抓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等工作,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實現了速度、質量、效益、后勁的統一。
一是工業經濟快速增長,效益持續大幅攀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564億元,同比增長24%,增幅列全省第6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0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利稅227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47%,增幅分別列全省第6位、第6位和第4位。工業實交稅金總額78億元,同比增長26%。完成工業制成品出口總值7.3億美元,同比增長16%,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實現1.9億美元,同比增長48%。
二是骨干企業培植取得明顯成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297戶,比上年增加161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358戶,比上年增加81戶。其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24戶,比上年增加9戶。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389戶,比上年增加86戶。其中,利稅過1億元的37戶,比上年增加18戶。實交稅金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139戶,比上年增加34戶。其中,過5000萬元的15戶,比上年增加1戶;過億元的達到6戶。
三是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內在素質明顯提高。共組織實施市以上技術創新項目1000余項,其中國際先進水平的項目46項,填補國內空白的58項,國內先進水平的220項。列入國家、省重點及批次技術創新項目計劃249項,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11項,項目總數列全省第1位。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雙百”重點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1個。目前,全市已擁有魯能泰山電纜電器公司、泰山玻纖、新礦集團等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復合材料1個行業技術中心;2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3個市級技術中心。新增中國名牌產品1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山東省名牌產品8個,山東省著名商標11個。全市已擁有的中國名牌是:泰山牌電力電纜、CTG牌無堿玻璃纖維短切原絲氈、CTG牌無堿玻璃纖維無捻粗紗、泰山牌紙面石膏板、華陽牌擬除蟲菊酯、東岳牌摩托車輪胎等6個產品;中國馳名商標是:生力源集團的“泰山”牌、泰山石膏公司的“泰山”牌、山東農大肥業科技公司的“農大”牌等3個商標;省名牌產品達到了89個;省著名商標達到了6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