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經濟與管理范文
時間:2023-05-05 11:37: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流通經濟與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前言:馬克思統治曾經說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過去作為資本循環中的各個職能,現在逐漸獨立為不同的經濟主體來執行。”可見,實體經濟是實現經濟流通與資本循環的重要載體。在全球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各種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不斷頻發,面對這種緊張的經濟的形式,我國需要擴大內需,以便解決經濟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的困擾。要想不斷擴大內部需求,就必須有優化的流通經濟管理作為保證,因此,在實體經濟耦合聯動的背景下如何優化流通經濟的管理呢?筆者針對這個問題展開深入的探討。
1.當前流通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流通經濟管理的界限模糊不清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見過初期一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在計劃經濟體制的背景下,經濟的發展完全由政府進行控制,生產什么、生產多少等問題,都是依靠政府進行嚴格的控制。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規律,提升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我國在1978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從此我國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這就造成了我國的流通經濟管理理論落后于經濟發展的實踐,在商品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滯后的流通經濟管理理論不能給予正確、導致我國的流通經濟管理界限模糊。比如在流通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什么樣的資源應該又市場進行自行分配?什么樣的資源應該由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等問題,這樣流通經濟管理中所涉及問題分配不明確。
1.2流通經濟管理缺乏整體效率
自物物交換的產生到今天的貨幣作為經濟流通媒介,都一直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這樣就產生了商品之間的流通,隨著商品流通的出現,進行流通經濟的管理也成為保障流通經濟正常有序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國的地域面積比較廣闊,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存在很大的差異,同時各個區域的政府的管理理念以及出于自身局部利益驅使,導致我國的流通經濟管理存在很大差異,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流通不協調,造成我國整體的流通經濟管理效率低下。這種條塊化的經濟管理狀態嚴重了影響了流通經濟的管理效率。
1.3流通經濟管理方式單一
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起步比較晚,很多市場機制還不夠成熟,面對這樣的情況,政府必須通過行政政策和依靠國家機器對我國的實體經濟進行管理。但是,面對日益復雜的經濟狀況和問題,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的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政府對流通經濟的管理只依靠單一的行政手段,通過頒布各種政策和法規來實現正常經濟流通秩序的管理,例如為了發展農村經濟我國采取的“農超對接”的政策,這種單一依靠行政手段進行流通經濟管理的手段已經無法適應多元化的市場結構,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實體經濟發展中面對的實際情況,進行流通手段的探究和實施,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我國流通經濟管理的績效。
2.實體經濟耦合聯動對流通經濟管理的內在要求
流通經濟管理首先需要以流通產業為載體來進行考察。根據流通產業資本循環公式G—P…W…P`—G`可知,流通階段包括:(1)生產資料采購階段;(2)產成品售賣階段。盡管上述兩個階段在商品經濟的推動下,已由獨立的經濟主體完成,但其中的內在要求卻未改變:即流通經濟須與實體經濟在耦合聯動下處于共生態勢,這樣才能實現流通經濟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具體而言,與實體經濟耦合聯動的內在要求如下所述:
2.1應與實體經濟形成穩定的價值鏈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指出,商業資本仍然需要分享產業資本所創造的剩余價值。理由則是:商業資本通過自身的流通功能,加速了產業資本所創造產品的售賣速度,從而增強了產業資本的資金回籠效率。而作為回報,商業資本就應該獲得部分剩余價值。基于該經濟學原理來考察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仍然適用,即應與實體經濟形成穩定的價值鏈。在價值鏈條紐帶的作用下,流通經濟主體必然在利益驅動下主動優化自身的管理,從成本控制、運營效率等環節下工夫。最終,在市場競爭中獲得“超額剩余價值”。與此同時,從宏觀經濟面來看:引入政府的行政手段,必將規范流通產業的發展態勢,進而在聯動實體產業的基礎上優化流通經濟的全局管理。
2.2應與實體經濟形成穩定的供應鏈
這里的供應鏈建立,實則是從實物形態上推動了流通經濟的管理優化。不難理解,實體經濟主體若要實現自身資本的有效循環,就需要借助流通主體(如,國美、蘇寧)為其產品完成“驚險的跳躍”。這在全面拉動國內消費需求的背景下,便要求流通經濟主體使得自己的銷售網點形成扇面分布。從供應鏈的架構來看,則需要與實體經濟主體形成穩定的供應關系。維持這種關系不僅能在學習效應的促進下增強流通經濟主體的管理能力,還能通過加快商品周轉來增強流通主體的獲利能力。
3.提升流通經濟管理效率的路徑
3.1發揮政府職能,實現集群化流通產業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規模經濟的效益,因此,在流通經濟的管理當中,集群化的產業路徑,同樣能偶促進流通經濟管理的績效。因此,我們應該通過政府職能的發揮,促進經濟產業走集群化的路線,即政府可以通過區域規劃或者是監管措施等方面入手,推動產業集群的的構建,在實施這一路徑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政府引導產業集群化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市場調節的規律,在此基礎上通過一些區域上規劃,實現產業集群化中的空間規劃。其次,在制度供給中,政府應該充分發揮稅收手段的調節作用,避免重復的收稅。最后,應該盡量實行具有能量的監管機制,避免過去傳統的硬性的行政監管,可以通過企業進行聲譽或者信譽等方面進行監督和管理。
3.2提升流通企業銷售能力的合理性
根據我國市場經濟中的實際需求狀況,企業應該提升銷售能力和潛力的彈性,面對不同的需求狀況,可以擴大銷售能力的空間,這樣,企業一方面可以及時創造個體的經濟利益,同時又能提升市場商品的流通性,增加市場的活力。
3.3加強市場導向下的流通成本控制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將貨物運輸直接外包給第三方,一這樣一來企業可以將主要的經歷投放在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另一方面提供物流服務的第三方在貨物運輸的過程中更為專業和快捷。與此同時,企業應該抓住這樣的機遇,企業應該與固定的物流公司保持合作的關系,降低流通成本。
結束語:總之,面對當前復雜的經濟環境,我們必須提升流通經濟的管理績效。這樣才能保證我國實體經濟有序、快速的發展。爭睹應當在堅持市場導向為主的前提下,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行多元化的流通經濟管理措施。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 競爭情報;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情報流程
[中圖分類號] G3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5)10-39-3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Intelligence Flow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based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Yue Xiuzhi
(Library,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0007)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ategy analysis algorithm, organization mode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other theorie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this project provides thre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by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 First, the enterprise CIS system demands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nging organization pattern in SCM process; Second, the ways, means, methods and boundary of data flow (information-to-intelligence) conversion in the CISand oth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especially the SCM system; Third, provide an integrated method an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information sharing, coordination and prediction in SCM from the point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Keyword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Intelligence Flow
1 前言
隨著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SCM)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企業競爭情報系統(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 CIS)運行機制的研究,需要從基于單一企業,擴展到基于企業供應鏈。SCM在信息整合和共享方面存在著問題,CIS擅長處理和分析企業的內外綜合信息,可以在SCM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方面給予支持。在SCM的發展階段,企業還要關注由SCM帶來更多的新問題,如企業需要關注供應鏈的優勢和劣勢在哪里?企業競爭對手供應鏈的優勢和劣勢又在哪里?分析如何獲得供應鏈競爭情報的數據,并利用這些信息能夠做什么?因此、基于供應鏈管理的企業競爭情報系統運行機制與情報流程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2 基于SCM的CIS運行機制與情報流程分析
2.1 基于SCM的CIS的情報需求與功能框架
2.1.1 SCM戰略規劃、實施和控制的競爭情報需求。SCM戰略和CIS存在著情報需求和供應的關系。SCM戰略規劃情報需求,首先是供應鏈環境的分析,包含所有能夠影響供應鏈總體戰略收益的內部和外部的因素。供應鏈戰略實施的情報需求,包括計劃、采購、制造、配送和退貨五項環節。供應鏈戰略控制中的情報需求中,供應鏈績效評價與風險管理的情報需求作為主要研究內容[1]。
2.1.2 為SCM戰略服務的CIS功能框架。結合SCM戰略,分析基于SCM戰略的CIS功能,CIS在SCM戰略過程中的服務和支持作用。
2.2 基于SCM的CIS的運行機制與邊界確定
SCM的實施階段中,鏈中企業的組織模式逐漸發生了變化:從單獨的企業,到和供應鏈中各企業有著緊密關系,形成可擴展企業(Extended Enterprise)模式,最后在供應鏈動態聯盟中形成了虛擬企業。SCM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應著企業不同的組織模式,要求有相應的CIS運行機制。
2.2.1 可擴展企業的CIS運行機制。
單個企業的CIS運行機制是研究的基礎,也是可擴展企業和虛擬企業CIS的基礎。研究可擴展企業的信息共享與控制,與可擴展企業匹配的CIS機制。研究企業和供應商、客戶的緊密合作關系對CIS的影響,企業的相關信息共享對CIS的影響和推動,并研究CIS在信息收集上的技術支持和需要解決的問題[2]。
2.2.2 虛擬企業的CIS運行機制。
因企業組織的虛擬化產生信息收集、分析、傳播以及控制的問題,從而影響虛擬企業的規劃、實施和控制的成效。研究CIS對于虛擬企業信息共建共享的支持,在虛擬企業的SCM、虛擬企業的決策支持系統體系結構分析的基礎上,研究虛擬企業、敏捷供應鏈、產業集群等企業或組織的CIS情報流程轉換途徑與邊界確定。
2.3 基于SCM的CIS框架及信息自動獲取機理及其轉換途徑
2.3.1 研究CIS在戰略層面與企業信息資源集成的作用。
分析CIS以企業資源計劃為主要數據基礎、以商業智能為分析工具,在企業應用系統中,CIS在企業的縱向管理和橫向管理中的作用和機制,進而研究基于SCM技術的企業CIS框架[3]。
2.3.2 研究CIS和SCM之間的作用和關聯、信息傳遞和轉換的關系。
CIS的信息源主要來自兩部分:第一,為企業及其供應鏈節點上其他企業的各種信息系統。這些信息經過商業智能分析,提供情報服務,實現從數據到信息、知識及情報的過程。第二,主要是來自供應鏈內外的非結構化信息和一手信息,研究企業CIS整合來自企業內外信息流程轉換途徑與邊界確定,并研究其獨特的信息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
根據信息系統的設計原則和系統模型,參考其他戰略層信息系統的研究成果,綜合信息技術的應用,依據競爭情報循環和關鍵情報課題等研究成果,分析CIS的業務流程模塊,利用內容管理技術、網格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對CIS框架進行驗證[4]。
3 基于SCM的CIS運行機制與情報流程的主要問題
3.1 基于SCM的CIS的情報需求定性與定量結合
歸納SCM戰略后,借鑒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理論,分析SCM戰略規劃、實施和控制中的競爭情報需求。如供應鏈設計中的基于產品設計的情報定性需求和基于成本設計的情報定量需求及其結合,基于產品設計的供應鏈設計策略中情報需求Ip為:市場競爭環境、企業現狀、供應鏈組成、新舊供應鏈的比較等;基于成本核算的供應鏈設計策略中,根據供應鏈的總成本函數(tc),其情報需求為:物料成本、勞動成本、運輸成本、設備成本和其他變動成本等。其情報需求函數表達如下:
Itc(k)=[∑][T][t=1]{[∑][iek](Mit+Lit+Tit+Uit)eitpvit?i}
式中:Mit、Lit、Tit、Uit分別為物料成本函數、勞動力成本函數、運輸成本函數、設備和其他變動成本函數,eit為i節點企業對核心企業的匯率,pvit為i節點企業在t年的現值折扣率,k為一個節點組合序列。在這里,研究Ip與Itc的結合成為關鍵問題。
3.2 基于超模塊組織設計的供應鏈CIS運行機制
基于不同組織模式,如可擴展企業、虛擬企業、產業集群等的CIS運行機制。可擴展企業和虛擬企業的CIS研究中,供應鏈節點上的各種信息系統和CIS的信息聯系和情報實現的方法,以及電子商務和CIS的內在聯系。在“金字塔型分割”聯系規則,即“A模式”的CIS運行機制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信息同化型”,即“J模式”和“信息異化型、進化型聯系”模式的CIS運行機制。“J模式”供應鏈系統下的CIS研究內容,如圖2所示。
其中,ES為系統信息或“看得見的信息”,E1、E2為個別信息或“看不見的”信息,CI為競爭情報,CIS為競爭情報系統。關鍵問題在于ES、E1和E2、CI之間的轉換機制,以及構成的CIS模式和機制。在超模塊組織中,節點企業間的關系是非線性的,以及將各節點企業連接成超模塊組織狀態的多個關系維度之間也可能是互依和非線性的關系。VMI(制造商代管零售商庫存)策略,或渠道裝配策略下的CIS運行機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3 基于“全信息”論的SCM的CIS信息到情報生成與激活算法表示
對需求信息進行綜合的梳理和匯總,對這些信息的收集、存儲、檢索、傳播,以及信息的智能關聯。信息系統中不同信息資源的整合技術和先進的網絡技術等對于CIS中的信息規劃、信息收集、情報分析、情報服務的集成的支持。關鍵問題在于信息到情報生成的理論表達和知識中間量的理論形成。情報是一類特殊的認識論信息,具有形式(語法信息)、含義(語義信息)和價值(語用信息)三種要素。在SCM中,相關信息到情報的過程,需要經過知識這一中間量的存在。因此,信息知識情報的生成與激活算法成為關鍵問題。由信息生成形態型知識Kc,由信息生成效用型知識為Ku,由知識生成效用型情報為Iu,則要研究的問題,就是Iu、Kc、Ku的關系,此種關系的表達初步為:
CONT: Kc|Ku|Iu。
知識到情報的過程,由于歸納型知識和演繹型知識的生成過程不同,因此,歸納型知識到情報的激活過程和演繹型知識到情報的激活過程,在SCM中也有不同的反映,如供應鏈競爭對手分析則有過去的、較為固有的競爭狀況和將來的、可能發生的競爭反應。
4 結語
基于SCM的CIS運行機制與情報流程的研究主要解決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發展過程中導致組織模式變化對應的企業競爭情報系統模式和運行機制需求的問題。解決CIS與其他管理信息系統,尤其是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數據流程轉換途徑、方式、方法及其邊界關系的問題。在企業信息化背景下,明確CIS和其他信息系統的關系,尤其是與其他綜合性信息系統的關系,確定CIS和其他系統之間相關數據或信息之間的運行和轉換等關系。從競爭情報的角度為解決供應鏈管理中信息共享、協調和預測問題提供一種集成方式和解決辦法。競爭情報與企業其他業務部門緊密聯系,進行信息的規劃、收集、存儲、分析和服務工作。綜合借鑒和運用信息技術,構建CIS框架。該理論框架以競爭情報循環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依托,以SCM系統為外部系統模型參考,以信息交流和分析為手段,以實現情報效用為目的。
參考文獻:
[1] 岳修志.虛擬企業的競爭情報系統案例分析[J].情報科學,2011(1):42-46、54.
[2] 史新.面向汽車制造企業戰略管理的競爭情報系統設計――以神龍汽車公司為例[J].情報雜志.2010(7):173-178.
篇3
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的《北京市關于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京政發〔1999〕第14號)中關于“對經市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所需要的外省市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經人事部門批準,給予工作寄住證,享受本市市民待遇”及“鼓勵留學人員攜帶科技成果來本市從事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和生產。……對以上留學人員,經人事部門認定,給予工作寄住證并享受本市市民待遇”的具體規定,現將上述人員在京購房問題通知如下:
一、凡持有市人事局核發的《北京市工作寄住證》的上述人員,均可在本市行政區內購買內、外銷商品房、經濟適用住房、批準上市的已購公房、存量房(四合院除外)。
二、市、區縣房地產交易及權屬發證部門應給持有《北京市工作寄住證》的上述購買人辦理相關手續,并按現行有關規定收取稅費。
篇4
關鍵詞:財務管理流通經濟儲備資金利潤稅金回籠資金
商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移首先是以商品所有權的轉移為開端的,由于所有權的轉移是通過商品買賣過程實現的,因此,貨幣資金的支付與流動是伴隨著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必不可少的流通要素。而對于流通主體而言,為保障商品流通活動的順利進行,對經營投入資本以及周轉資本等必要資本的融通是十分必要的,這種資金融通活動對于保障商品流通過程的順利和暢通同樣必不可少。如果買賣交易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完畢錢貨兩清,流通金融就沒有必要,然而,在現實地交易活動中,商品的轉移和貨款的回收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時間距離,產生資金的缺口。為了使流通活動不間斷的順利進行,流通經濟效益能夠得到最大的量化,加強物資財務管理,合理的支配流動資金也就必不可少了。
一個企業的物資財務管理的基本任務有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正確組織資金供應,保證物資供銷正常進行的合理需要。第二,管好用好資金,提高資金利用效果。第三,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第四,實行物資財務監督,維護財經紀律。根據物資財務管理的任務,加強企業的物資財務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合理分配儲備資金
流動資金是物資企業資金的主要組成部分,企業財務管理主要是對流動資金的管理。在流動資金中75%是儲備資金。因此,物資企業加強財務管理首先應該從儲備資金開始。儲備資金是用于購買和儲備生產用物資的資金,在使用時應與基本建設投資、專項資金分別使用分別管理,做到不挪用、不借用。從而合理地利用企業的資金。加強儲備資金管理,有利于節約使用資金,降低采購成本和管理成本,從而減低產品成本。同時,加強儲備資金的管理也有利于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在儲備資金的管理上,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實行明確的分級管理。儲備資金包括的內容很多,一般有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包裝、工具等。分級管理就是把各種資金分配給各個相應的部門管理,而不是統一管理。例如,原材料。輔助材料等應該歸供應部門管理,低值易耗品、工具歸工具部門管理。這樣明確的分級管理可以細化管理部門的任務,使每一筆資金的流動都能夠很詳盡。同時,分級管理還能夠有效的避免資金的挪用問題,做到高效的管理資金。第二,掌握材料庫存動態,積極處理超儲積壓物資。財務管理部門應該根據材料庫的儲備以及各種材料使用的快慢來分配各種原材料采購的資金。防止原材料的積壓。例如,生產過程中原材料A的使用速度較快,并且該種原材料的儲存期限比較短,那么財務管理部門就應該分配給該種材料比較多一點的流動資金。財務管理部門應該及時與倉庫聯系,掌握各種材料的儲備,并根據這些材料儲備的狀況分配儲備資金。這樣就能讓儲備資金更好地發揮經濟效益。
二、加強利潤和稅金管理
物資企業的盈利是銷售收入扣除稅金和流通費用的金額。它是物資生產部門勞動者創造出來的價值。而稅金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企業積累的一種方式。財務管理中加強利潤的管理就是要求財務部門能夠合理的分配各種資金,達到利潤的最大化。企業可以通過薪水的增加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從而增加利潤。又或者通過合理的消減流動資金縮短營運周期來增加利潤。利潤的管理實際上也就是經濟效益的提高。財務部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采取相應的手段來提高利潤,并且合理的管理企業的所得利潤。而稅金的管理則是企業正常運行的一個保障。由于國家對企業征稅是一種強制性措施,漏稅會收到國家法律的制裁。因此財務管理中加強對稅金的管理非常重要。第一,及時繳納稅金能夠保障企業的正常運行。偷稅漏稅的行為一旦被發現,就會收到法律的制裁。這樣不但損失嚴重,而且會耽誤企業的運營周期,從而使流通經濟效益受到損失。另外,稅金的繳納能夠加強國家對物價的管理,這樣就能夠讓企業對商品的生產規模做出判斷,合理的分配商品的生產量,進而增加流通經濟效益。
三、加強回籠資金的管理
商品在市場上流通之后,物資企業就會回收到一部分資金。這一部分資金的管理也是相當重要的。資金的回流讓整個運營形成了一個循環,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物資企業的正常運行。這些資金的回收也關系到了物資企業的運營狀況以及企業的流通經濟效率。在資金的回收管理上,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第一,及時回籠資金。資金的回收關系到了企業的運營周期。資金回收越快,運營的周期就越短,物資企業的流通經濟效率就越好。物資企業的財務部門應該督促各種資金的回流,每天都積極的清算回籠的資金。對于那些逾期沒有能夠及時歸還的資金,財務部門要積極催收,并在必要的時候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的利益。第二,合理分配回籠資金。回籠資金出來回收原本投入的價值外,還存在一部分利潤。回籠資金的合理分配管理主要針對利潤的管理。
四、加強費用控制、節約流通費用
商品的流通費用就是指商品在流通中所指出的各種費用。一定價格商品的流通費用越高,那么它所獲得的利潤也就越低。在財務管理中加強費用控制,節約流通費用也是提高物資企業利潤的一個有效的方法。節約流通費用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降低商品運動流通費用。商品在使用價值流動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可以成為運動流通費用,主要包括了運輸費用、包裝費用、保管費用等。加強運輸費用的控制是有效的節約流通費用的一種方法。降低運輸費用的方法又可以有多種。例如,選擇合適的產品生產和加工地點,在銷售時采取大批量的銷售策略也能降低運輸費用。在包裝費用的控制方面可以采取使用能夠重復使用的安全包裝等。除了控制運動流通費用外,財務部門更應該加強純粹流通費用的控制。純粹流通費用是指一些非生產型勞動開支。這部分費用的彈性相對于運動流通費用來說較大,可調控性更加強,例如廣告費用、辦公費,商品信息費用等。在廣告費用的使用上面要合理的分配各種產品以及各種銷售地點的費用。在一些繁華熱鬧的地帶,廣告費用的投入可以其他一些地方多。對于銷售比較熱門的產品的廣告投入應該比一些冷門的產品更多。而且在廣告費的使用上應該羅列出廣告總經費中各種經費的分配,并且及時盤查這些經費的使用情況。辦公費用的控制也是一個相對比較棘手的問題。我覺得在辦公費用的控制上面應該提倡合理消費,及時清查辦公費用的各種開支,不合理的開支堅決不給予報銷。挪用辦公費用或者亂報銷的情況一定要嚴加懲處。
結束語
物資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財務管理狀況的好壞關系到了物資企業的流通經濟效益。物資企業的財務管理主要是針對儲備資金的分配和管理,利潤資金的分配,稅金的及時繳納管理,資金的回收管理以及流通成本的管理。物資企業的財務管理應該讓企業合理地分配資金,縮短營運周期,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最大化地提高流通經濟效益。物資企業應該注重企業財務管理的實施和監督作用,能夠要財務管理起到推進企業壯大,監督企業經濟運作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元林,潘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研究,昆明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2]李勝,傅太平.全面財務風險管理研究,湘潭大學碩士論文
[3]袁中華,蔣屏.現代國有企業財務管理機制問題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
篇5
轉變流通發展方式,促進流通業又好又快發展。轉變流通發展方式,一要轉變發展理念,從做大、求規模、重形式向做強、求效益、重能力轉變,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向眼光長遠的長效機制轉變,從偏重硬件設施建設、市場容量擴張向兼顧服務提升、質量改進、環境和諧、低碳高效、集約有序轉變;二要轉變發展策略,從只重視單方利益最大化博弈向尋求生產、研發、流通、服務多方共贏的戰略合作商轉變,從只重視流通企業的銷售額、毛利率,向追求流通企業的盈利額、純利率轉變;三要轉變發展方式和發展手段,從粗放式的增長方式向精細化的、重視資源優化程度、重視資源運用效率的發展方式轉變,從主要依靠物質資本向注重依靠人力資本轉變;四要轉變流通模式和技術,從傳統的落后的流通經營模式向現代的先進的流通經營模式轉變,從零散采購、分散配送、非連鎖化經營向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連鎖化經營轉變,從重視引進國外流通技術向追求我國自主技術創新轉變;五要轉變商品市場類型與定位,從注重有形市場、顯性市場、傳統市場、低附加值市場向注重無形市場、潛在市場、新興市場、高附加值市場轉變;六要轉變流通產業結構布局,從流通網絡疏密無序、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向流通網絡體系完善、結構布局合理轉變。“十二五”時期我國流通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目標,是構建保障工業、農業、國防現代化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現代商品流通服務體系,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流通業,實現流通業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性跨躍,完善與健全流通業法律法規。為此,要做大做強連鎖經營,培育大型流通企業集團,培養流通業人才,開展流通科技研發與推廣,建立流通業征信體系,構建現代商品流通服務體系。
盡快建立多種渠道、多種業態、內外貫通、城鄉一體的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為了實現我國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必須建立包括政策法規行政管理體系、國內流通體系、國際或地區流通體系及其支撐保障體系的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十二五”期間,要站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高度,把外貿和內貿,商流和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貨幣流都考慮進來,按照流通經濟和市場經濟的規律制定政策,改革現有的以工業或制造業為核心的經濟管理和公共服務體系,整合現有政策資源,支持包括流通業在內的服務業綜合發展和業態、模式創新,改革不利于服務業發展的稅收制度,支持流通業與工業、金融業融合發展,鼓勵流通業集聚發展;要加快建設城鄉對接的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以城市為中心的現代消費品流通體系,包括鋼材、礦石、糧食等在內的大宗商品(生產資料)市場流通體系,內外貿一體化的國際化流通體系。同時,要建立相應的財政、稅收、土地保障體系、應急保障體系等。
以貫徹“國九條”為契機,促進物流業及商貿物流業健康發展。加快發展物流業,是轉變流通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重點。“國九條”是落實物流業振興規劃的重要舉措,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必要保證。要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擴大稅收試點,研究解決倉儲、配送和貨運等環節與運輸環節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問題,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稅政策。清理并降低過路過橋費,為配送車輛進城通行提供便利,切實治理“亂罰款”,制定大件運輸管理辦法,實事求是解決車輛運輸難題,促進物流車輛便利通行。與此同時,要以商業與物流業有機結合為切入點,以現代商貿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為內容,構建區域性的商貿物流產業組織中心,發展“商貿物流城市”和“商貿物流節點城市”,使城市獲得服務于區域的集群化產業發展能力,創新商貿流通產業的擴張發展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商貿物流業應整體推進,系統建設商貿物流基礎設施,改革創新商貿物流管理體制,加快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扶持服務創新與技術進步,營造良好的金融服務體系,搭建公共信息平臺,推進關鍵項目建設,完善發展政策與措施。
多管齊下提高我國農產品流通效率。第一,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農產品流通渠道模式,大力發展“公司+合作組織+農戶”及“合作組織+農戶”的渠道模式,提高農民參與度;大力提升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組織化程度,以物流為中心整合流通渠道,建立物流基地,積極推廣農產品電子交易類平臺。第二,要充分發揮不同市場的功能和作用。繼續發揮集貿市場的便利功能,大力發揮批發市場的集散、配送、庫存調整等功能,充分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導向、風險轉移和資源配置功能。第三,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尤其是冷鏈系統,切實加大對農村道路交通建設的投資力度。第四,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的信息化建設。建立信息機構和快速、準確、有效的農產品信息傳播網絡,以及有效的農村信息市場監控機制。第五,加大對農民合作組織的財政支持和信貸支持。第六,加快農產品流通立法,盡快出臺《農產品公平交易法》等相關法律。第七,加強對農產品市場的監管。第八,強化參與者、監管者的品牌意識和安全意識。
加強流通理論、流通制度、流通組織、流通模式、流通技術、流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在流通理論創新方面,要解放思想,大膽進行商品理論創新、產業理論創新、流通產業結構理論創新、流通勞動理論創新、渠道和環境理論創新、流通產業體系理論創新、流通分析方法創新。在流通制度創新方面,要推進流通產業政策和制度創新,通過制度創新降低生產成本、交易成本,改進和提高生產要素使用效率,為實現流通業發展方式轉變,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保障。在流通組織創新方面,要構建現代化流通平臺與高效率流通網絡,謀求使流通產業做大做強的有效手段,同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方式相適應,培養一批具有一定規模、擁有一定實力的流通實體。在流通模式創新方面,要鼓勵大型電子商務運營商創新海外營銷模式,擴大跨國交易平臺的輻射范圍,并在業態創新、物流革新、價值鏈拓展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在流通技術創新方面,要發展科技支撐體系,以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創新為重點,加快電子商務從網絡銷售平臺向提供技術、支付、物流和營銷支持的綜合電子商務平臺轉變,努力建設符合現代化、市場化、國際化要求的,具有運行成本低、效率高的中國特色的現代流通體系。在流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方面,要堅持流通需求導向,制定流通人才培養政策,培養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熟悉現代流通規則、精通現代流通管理的人才。
篇6
我國高等教育中的貿易經濟專業源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商業經濟,60年代改為貿易經濟,70年代末又改為商業經濟,90年代初改回貿易經濟。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化,貿易經濟專業在不斷改進,貿易經濟專業發展與貿易經濟理論和實踐發展緊密結合。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及市場化改革的發展突破了傳統的貿易經濟理論,而教育部將貿易經濟專業從專業目錄中取消,使得貿易經濟專業建設出現停滯。1998年,國家高等教育專業目錄調整后,在相關高校的爭取下,部分高校保留了貿易經濟專業,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和創新成為這些高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進入新世紀以后,在理論界和產業界的努力下,我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的流通經濟理論逐漸形成和發展,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同時,我國的流通產業也取得了超常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升,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主導產業和基礎產業。流通產業的發展和地位的提升使得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開始重視貿易經濟專業建設,教育部2011年新的專業目錄調整中擬恢復貿易經濟專業。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為貿易經濟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十二五”期間是貿易經濟專業建設的關鍵時期,抓住機遇,創新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及如何培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二、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國人民大學、北京工商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師范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本部)、河北經貿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廊坊分校、山西財經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寧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經濟學院、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商學院等。根據我國貿易經濟專業建設的發展歷史和現狀,貿易經濟專業建設主要面臨三個問題。
(一)貿易經濟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的關系問題
隨著知識分工的演進,各種新興學科涌現出來,高校不斷増設新的專業,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使得學科專業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化。貿易經濟專業與其他新建專業之間的復雜關系,需要得到科學的處理。例如,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融合,使得傳統以國內為主的貿易經濟專業和以國際貿易為主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迫切需要整合;全球信息化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電子商務專業發展迅速,從而出現貿易經濟專業與電子商務專業的關系問題;宏觀流通經濟理論教育與微觀商品流通實踐應用教育的結合,引發了貿易經濟專業與市場營銷專業的關系問題;貿易經濟涉及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從而產生貿易經濟專業與物流管理專業的關系問題。
(二)學生個體差異化和發展目標多元化,要求貿易經濟專業因材施教的問題
由于大學生的個性差異極大,再加上他們來自于全國各地,會受到當地經濟、社會、文化差異的影響,每個學生有自己不同的個性、愛好、想法、知識基礎、人生觀和價值觀等,這些差異使我們不能再按照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養學生。如何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是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三)貿易經濟專業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理論、貿易理論日益豐富,極大地豐富了貿易經濟專業理論教學內容,也為個性化培養提供了多樣化的養分。但貿易經濟專業的實踐教學存在較大困難,它不可能像某些專業一樣在實驗室里進行模擬、實驗。貿易經濟專業的實踐教學必須與不斷發展變化的貿易(流通)產業相結合,學生要走出校門、走進市場,親身參與、深入調研,親自體驗和鍛煉。要做到這些,僅靠高校是難以實現的,需要社會相關部門的參與。
三、學產研政相結合,創新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貿易經濟專業理論和實踐教育與相關專業有著復雜的關系,在制定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深入考慮具有專業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處理好宏觀、中觀與微觀之間,經濟學與管理學之間,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之間,統一性與個性化之間的關系。
國內一些高校和專家己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一些學者主張將貿易經濟專業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整合為大貿易,建立貿易學,取消國際經濟與貿易(余鑫炎,2006)。南京財經大學用信息化改造貿易經濟學科,培養復合型商業人才,對該專業進行了信息化轉型,定為“貿易經濟(電子商務方向)專業”,將“管理信息系統”、“互聯網基礎”等信息化類課程列入專業主干課,將“Internet技術與Web編程”、“網絡營銷學”、“POS/MIS”、“電子商務應用開發工具”等課程引入專業選修課(徐從才、晏維龍等,2006)。東北財經大學沒有保留貿易經濟專業,而是將流通經濟學的相關內容融入市場營銷專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山西財經大學自1998年起推行“KHF”人才培養模式,即“寬口徑、厚基礎、分流培養”。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貿易經濟專業學科建設現狀,本文提出學產研政相結合的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學產研政是貿易經濟專業學生就業的四個主要方向,為了使高等學校培養的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需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應與產業部門、科研機構及政府部門進行充分合作,包括培養目標確定、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內容安排、課程開發、培養過程設計、實習實訓等教學過程的全程合作。同時,學產研政是人才培養資源的主要提供者,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的教學資源己經遠遠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而產業部門、科研機構以及政府部門擁有高等學校所沒有的優質教學資源,因此,學產研政合作,有利于教學資源的互補和利用,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學產研政相結合模式是以高校為主體、產業和研究機構為支撐、政府為保障的學產研政相結合的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意在充分利用高等學校、流通產業、科研單位和政府部門等多種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發揮各方面在貿易經濟人才培養中的優勢,把以理論教育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實踐能力為主的產業實踐、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科研實踐以及把握宏觀經濟管理和產業政策的政策學習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有效解決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等問題,縮小學校和社會對人才培養與需求之間的差距,増強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四、學產研政相結合的貿易經濟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要點
為了既充分發揮學產研政各自的優勢,又實現因材施教,我們提出創新貿易經濟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需把握的幾個要點。
(一)以學分制管理為前提
國內外高等學校的實踐表明,學分制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實現因材施教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學分制管理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專業、課程、教師、學習時間和進程,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理想、就業目標進行自主學習。許多高校己經實行了學分制管理,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教學管理經驗日益豐富,學分制管理逐漸走向成熟。學分制管理為學產研政相結合的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學科基礎課強化寬口徑、厚基礎
在學科基礎課設置上強化寬口徑、厚基礎的特點,旨在為學生學習專業主干課、任意選修專業方向,甚至跨專業選修課程提供良好的基礎和平臺。在修訂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時,應在學科基礎課模塊,將經濟學、管理學的基礎課打通,所有經濟學、管理學類專業統一開設經濟學、管理學類核心基礎課程,如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和經濟法等,使學生奠定堅實、寬厚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本部分課程教學由學校組織完成。
(三)在專業選修課設置專業方向實施個性化培養
在專業選修課模塊,應根據貿易經濟專業學科
現狀并結合學產研政合作情況,設置專業方向,如流通經濟理論、流通企業經營管理、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流通產業管理、國際貿易、期貨貿易等。每個專業方向設置相應的課程,可以選聘流通企業、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人員授課。每個方向設置專門的方向實踐課,在校外流通企業、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讓學生根據專業方向,選擇相應的實習基地進行專業實踐。通過合作教學和基地實踐,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脫節以及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
(四)專業主干課旨在構建完善的貿易經濟專業知識結構
在推進專業主干課模塊建設的同時,要不斷優化課程體系,構建和完善貿易經濟專業知識體系。貿易經濟專業主干課模塊應開設流通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零售學、批發學、物流學、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概論、期貨交易學等課程,實現理論與實務、內貿與外貿、傳統與現代、現貨貿易與期貨貿易等的一體化。本部分教學以高等學校為主,可適當與流通企業、研究機構和政府部門合作。
(五)學產研政之間的多樣化分工與合作
學產研政之間的多樣化分工與合作是該模式的精髓。在合作對象的選擇上,應盡量多元化,如中國社科院財貿經濟研究所、各地的社科院、全國和地方商業經濟學會等科研機構,連鎖店、百貨店、超市、物流公司、配送中心和外貿公司等企業,商務部、地方商務廳等商務管理部門等,都可以成為高等學校的合作伙伴。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如聘請專家學者、企業家、行政官員作為特聘教授來授課和講座;鼓勵教師擔任商業經濟學會理事,與科研機構、企業和政府合作開展項目,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從而提高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與合作伙伴單位建立貿易經濟專業校外科研和教學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在基地進行實踐;學產研政合作開發特色課程,學生的論文選題可與校外科研項目、企業經營管理問題相結合;開展訂單式培養、聯合型培養等多種合作。
五、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中學產研政合作機制的構建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開展合作教育。1991年4月在上海成立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協會,1997年10月教育部發出《關于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九五”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九五”期間在全國28所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教育的試點工作。但是,由于認識上的偏差,產學研合作教育一直被作為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以推廣,而在本科教學實踐特別是重點院校的教學改革中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應用。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強調,要“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促進校企合作制度化”,“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教育資源共享”。因此,加快構建學產研政的合作機制,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讓各方面都自覺、主動地為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學產研政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以高校為主體、產業和研究機構為支撐、政府為保障,在合作機制的構建過程中,同樣應以高等學校為主體、政府為保障。根據合作理論,合作機制的構建關鍵是實現互惠共贏。
首先,學產研政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體是高等學校。在開展學產研政合作教育的過程中,高等學校應找準貿易經濟專業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建設或流通行業需求的結合點,改革辦學模式,辦出自己的特色,積極、主動地尋求與校外的合作。
其次,積極探索各種形式的學產研政互惠互利的合作途徑。在合作培養過程中,學產研政各方互惠互利、實現共贏是長期合作的根本保證。因此,應著力尋求合作伙伴之間的互補優勢和需求的結合點,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規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形成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
再次,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可借鑒國外經驗,建立合作教育基金,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和社會各方資金參與的多渠道財政投入機制和分擔機制,保障學產研政合作教育專項經費。對參與合作教育的企事業單位,可給予資金支持或稅收減免,以促進企事業單位參與學產研政合作教育。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規范學產研政合作教育中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法律關系,促進合作教育制度化。要給予學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特別是為高校實施學分制管理提供必要的政策環境和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紀寶成.我國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高教研宄,2006(10).
[2]王迎軍.深化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拔尖創新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
[3]張煉.我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政策分析[J].中國高教研宄,2010(5).
[4]徐從才,晏維龍,等.用信息化改造貿易經濟學科,培養復合型商業人才[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6(1).
篇7
[關鍵詞] 體育用品 連鎖經營 經驗
一、前言
中國舉辦了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奧運會的申辦、籌備和舉辦,激起了民眾參與體育的更大熱情,從而極大地帶動體育用品的消費. 隨著20世紀90年代我國體育社會化、產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體育用品業的發展也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期。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有的運動鞋、運動服裝的生產基地,已能生產上千種體育器材和設備,質量工藝水平不斷提高,不少產品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其快速成長足以令傳統的銷售模式感受到強烈的震蕩和威脅。體育用品的營銷也可以運用連鎖經營的模式,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擴大市場份額。
二、我國體育用品企業組織經營現狀
1.近年來,在我國不同類型城市中,體育用品流通組織發展速度較快,經營體育用品的流通組織數量較多。各種形式、不同類型的體育用品流通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在體育用品市場上。在各城市中,隨處都可以見到大大小小、類型不同的體育用品商店。并且各大百貨商店都增設有體育用品經營專部和專柜。在我國,體育用品流通經營在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也表明近幾年體育用品市場較為活躍并被商家所看好。
2.體育用品流通經營具有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結構形式,體育用品市場呈現出壟斷競爭性狀況。作為社會生活消費資料的體育用品市場,其流通經營組織的所有制形式也具有多元化經濟成分的特征,即不但有全民、集體所有制形式,也存在有私營、股份制及中外合資等所有制的經營單位。
3.體育用品經營組織多為小型化的單體經營結構,大型綜合體育用品經營組織不多。體育用品經營組織小型化,是目前我國不同類型城市體育用品經營組織的基本特征。除了小型化之外,大多數體育用品經營組織都是獨立的單體經營單位,具有連鎖經營性質的不多。目前在全國各地開設連鎖經營的主要有幾個大的體育用品的專賣店,如耐克專賣店、阿迪達斯專賣店、李寧專賣店、康威專賣店、格威特專賣店等。我國體育用品流通組織小型化的情況非常普遍。由于營業面積和經營規模較小,使得大多數體育用品流通組織在經營品種和數量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
4.從經營效益方面來看,體育用品經營組織的總體經營效益不高。盡管目前我國體育用品市場較為活躍,人們一致看好體育用品這一不斷發展的新興市場,從事體育用品經營的組織數量日漸增多,但從經營狀況來看,大多數體育用品流通組織的實際經營效果并不理想。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從經營角度講,與體育用品組織的經營戰略思想、經營方式、組織形式、經營品種的市場定位以及營銷宣傳和服務等多種因素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5.各類體育用品經營組織的現代化經營程度較低。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傳統流通領域經營方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流通經營過程中廣泛運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電子信息技術手段,已成為我國商業流通領域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目前在我國體育用品經營過程中,現代化技術手段的運用相對較少,絕大多數體育用品經營組織仍然采用傳統的經營手段和措施。在各類專業體育用品商店中使用計算機和店內條碼的只有極少數。此外,其他現代化技術手段在體育用品經營過程中都還未運用。
6.大多數體育用品經營組織缺乏現代市場營銷新觀念,對多種營銷手段的運用不夠重視,缺乏體育專業內容。目前,我國大多數流通組織還沒有擺脫傳統的經營觀念,守株待兔式的坐店銷售是主要的經營方式,并且不重視進行市場和消費者研究,在廣告宣傳方面投入較少。另外,在服務方面只強調一般意義上的服務,缺乏更廣泛、更深層意義上的服務內容。絕大多數經營體育用品商店都缺少諸如體育用品使用指導、體育鍛煉方法指導等體育專業性質的服務內容。而這些正是目前和今后廣大體育用品消費者所非常需要的。
三、體育用品市場與連鎖經營之間的關系
1.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和深入普及,是促進體育用品消費、發展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的重要前提
體育用品是人們從事體育運動最基本的物質條件,是保證人們有效進行體育競賽和健身鍛煉的物質基礎。體育用品的生產、流通和體育用品的消費與體育運動的發展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內在必然聯系。一方面,體育用品生產的不斷擴大,體育用品品種不斷增多、質量、性能不斷提高,體育用品流通秩序的進一步改善,有助于體育用品消費數量的增加,使從事體育運動的物質條件不斷改善,進而推動體育運動不斷發展;另一方面,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和深入普及,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參加體育運動,就會在數量、質量和性能等方面對體育用品提出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必然推動體育用品生產、流通和體育用品消費的發展。體育作為一種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是人類的高級文明活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增長,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特別是“奧運爭光計劃”和“全民健身計劃”的進一步實施與推廣,一個群眾性的全民健身熱潮正在中華大地掀起。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進行,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將成為社會生活的主導力量。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會有更多的人參加體育鍛煉、體育休閑、娛樂和體育康復活動,體育用品的消費也會不斷增加。因此,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群眾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和深入普及,為我們發展體育用品連鎖經營提供了廣泛的社會消費群體。
2.發展體育用品連鎖經營企業集團適應我國體育用品的市場狀況及發展趨勢
根據目前我國大多數消費者的體育用品消費觀念、體育用品消費心理、體育用品消費的行為特征、購買體育用品所主要考慮的商品因素, 以及對體育用品經營機構的意見和所希望得到的服務等具體情況,發展體育用品連鎖經營企業集團,運用連鎖經營所具備的基本特征和優勢來進行體育用品經營,能夠更好地適應大多數消費者的實際情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體育用品消費需求。同時,我國體育用品的生產無論在產量上,還是在品種、質量上都呈現出不斷提高,迅速發展的態勢,發展體育用品連鎖經營企業集團適應了我國體育用品生產的這種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此外,體育用品連鎖經營企業集團在產權統一的基礎上進行規模化的集約經營,能夠改變目前我國體育用品流通經營組織“小、散、亂”、組織化程度低和競爭無序的狀況,順應了體育用品現代化經營的發展趨勢,符合我國體育用品市場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
四、建議
1.借鑒我國其它商業連鎖經營企業集團的實踐經驗
20世紀90年代初,連鎖經營被引入我國,在流通領域出現了一批連鎖經營企業,經過幾年來的經營實踐,連鎖經營企業及連鎖經營網點在我國的主要大中城市已得到了蓬勃發展。從經營業態方面來看,連鎖經營已擴展到多個方面,如超市連鎖、倉儲商店連鎖、百貨商店連鎖、專業店連鎖等等;從連鎖經營組織形式方面來看,主要是以直營連鎖為主而組建的一些大型商業連鎖經營企業集團。青島雙星集團公司在努力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他們在海外、國內共建立了50余家經營公司,形成了自我為主的連鎖經營網絡。因此,國內有關連鎖經營企業集團所走過的實踐道路,為我們發展體育用品連鎖經營企業集團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2.借鑒國外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的發展經驗
網絡化流通經營是當今西方發達國家商品流通的一大特點,而連鎖經營是其網絡化流通經營的典型表現形式。國外絕大多數體育用品連鎖經營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緊緊抓住連鎖經營的本質,充分利用連鎖經營所具備的優勢,并結合體育用品消費的具體特點,根據市場情況和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經營活動。第一,他們在經營過程中十分注重市場調查和消費者研究,在深入了解消費需求的基礎上,確定經營目標、制定經營計劃。第二,在經營過程中明確自己的經營消費目標群體,在穩定主要消費群體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經營范圍。 第三,國外體育用品連鎖公司都非常注重將體育用品銷售活動與開展體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把營銷活動溶于開展有關體育活動之中,在經營過程中積極發展自己穩定的消費群體。他們還專門舉辦各類運動班,吸收學員,為以后發展打下基礎,營造發展前景。第四,各體育用品連鎖公司都很重視對營業人員進行體育運動專業知識和有關體育用品專業知識的培訓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營業人員在經營過程中能夠更好地為顧客提供進行體育活動和正確使用體育用品的指導、幫助及服務,以提高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3.建立現代化的體育用品連鎖經營企業制度
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組織必須按照連鎖經營的內在運作規律,加強組織內部科學化、規范化的建設;建立嚴格的統一采購與統一配送制度,強化總部的功能,加強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正確處理和協調好總部、物流配送中心及各連鎖經營網點之間的關系,增強組織對市場信息的收集和及時反饋能力;建立健全各種組織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監督機制,嚴格內部經濟核算體系,職權明確、考核嚴格、獎罰分明,使整個組織及各環節的運作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使組織的經營運作有章可循。
4.建立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
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組織的運作和發展過程中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應根據組織發展的實際情況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在組織發展初期,可運用各種相對簡易的技術手段;隨著組織的進一步發展、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步增加與完善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一般情況下,連鎖經營組織要配備POS系統和MIS系統,在組織內部進行計算機聯網。只有建立和不斷完善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組織的信息管理系統,才能使組織在快速、準確、高效地收集、加工和處理大量市場信息的基礎上正常運行。
5.建立和完善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組織人才培訓系統
對組織職工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育、培訓,是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組織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組織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不斷求得發展的戰略性保證。因此,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組織應當從社會發展和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出發,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對組織員工進行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經營素質等全面的教育培訓,提高組織員工的敬業精神和專業經營技術。在培訓過程中應特別加強對體育運動、運動健身方面的有關理論和所經營的體育用品的有關技術特征、特性,以及正確使用方法等體育專業理論和知識方面的培訓內容。全面提高經營人員為消費者服務的專業技能與技巧,使經營人員能夠更好地與消費者進行溝通,使“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經營思想落到實處。
五、結束語
體育用品連鎖經營通過多店鋪、網絡化銷售,集中化統一進貨,能夠有效地與體育用品生產組織進行協作,是改進與建立新型工商關系的新型流通組織形式。連鎖經營是一種科學化的流通經營方式和流通組織形式,發展體育用品連鎖經營組織集團公司,用連鎖經營方式構建體育用品流通網絡。
參考文獻:
[1]朱康奉:體育產業化運營與管理實用手冊[M].銀聲音像出版社,2005,(4),231,1698
篇8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家計委市場司司長、國家糧食儲備局局長。研究領域為世界經濟及中國宏觀經濟。著有《中國發展市場經濟的特點和途徑》、《社會主義國家市場理論》、《國家經濟改革今昔》、《蘇聯經濟中的計劃與市場》等多部著作。
“中國商品交易市場與改革開放一路同行,30年來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形成和發展中,在維護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流通的先導作用更加重要,流通現代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也會經歷一個新的提升和完善的過程,相信并期望它會有新的發展、新的突破、新的貢獻。”
丁俊發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名譽會長,中國著名流通經濟學家,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國家內貿局副局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中國物流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流通經濟學、消費經濟學與現代物流學。主編過10 本著作,兩次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獲國家圖書獎。
“改革開放30 年,完成了一次新的,譜寫了一頁新的歷史,中國創造了奇跡。改革開放30年,發展了商品經濟,繁榮了商品市場,中國人從貧窮奔向小康。改革開放30 年,從漢正街到義烏,十萬商品批發市場闖天下,中華民族與世界共贏。”
黃國雄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國商業經濟研究領域資深專家。現兼任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北京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海淀區政府經濟顧問、北京市商業委員會顧問。著有《商業經濟與管理》、《商學概論》、《市場調查學》、《商業經濟學》、《跨國承包》、《企業經營管理經典案例評點》、《現代商學通論》、《現代商學概論》等。
“從農村的貨郎擔到國際商品采購中心,中國商品專業市場成長的道路是改革的成果,它不僅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了城鄉商品互動,滿足了城市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帶動了流通產業市場化的進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商品批發體系。改革開放的首要碩果是解放了中國人的思想,使擺脫了束縛的中國人終于可以一展身手在世界舞臺上打出一片新天地。曾經被某些經濟人士判定壽命短暫的商品交易市場,正是乘了改革開放的天機,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和明天的希望。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30年,是繁榮中國市場的30年,是讓本土企業家從原始積累到參與國際競爭的30年,是中國人邁向幸福生活的30年,是促進中國經濟騰飛的30年。”
古人云:“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輝煌歷程,正對此做出了完美的詮釋。
30年前,飽經風霜的中華大地掀起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帷幕;30年后,改革帶來了的滄桑巨變,惠及億萬人民,經濟增長了,技術進步了,祖國強大了,人民富裕了……
商品貿易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從零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變革路徑,正是改革歷程的一個經典縮影。
篇9
在經濟理論界,或者說在經濟流通理論界,有一個商流和物流誰是流通業核心競爭力的爭論。有人說物流是流通業的核心,有人說商流才是流通業的核心,我認為首先要搞清幾個概念。
第一,從大流通的概念來講,流通業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四個方面。我在《中國流通》《中國流通經濟學概論》以及不少文章中都表述過我的觀點,即流通業是以商流為核心,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支撐的產業形態。
第二,流通業與物流業不能畫等號,但互為依存。從一個產業來講,流通產業與物流產業有不少重疊的內涵,就像物流業與交通運輸業、旅游業與餐飲業有重疊一樣。流通產業與物流產業重疊的部分主要是商貿物流業,商貿物流業既是流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物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流通業與物流業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可以說其中不少功能互為補充、互為前提、互相促進,誰也離不開誰。
第三,講流通,講物流,必然是無國界的全世界流通,全世界物流。國際上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知識產權貿易,大多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為此,國際組織制定了一系列規范,促進互聯互通的貿易便利化與提高全球供應鏈績效指數。
物流是主要瓶頸、主要矛盾
講了這三個概念,再回過頭來討論關于流通業核心的爭論。我的觀點是,在流通業中商流是核心,但當前流通運行中物流是主要瓶頸、主要矛盾。為什么這樣講呢?
第一,在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的目的是實現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這種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從生產者向消費者的轉移,實現途徑是商流。所以馬克思把商流作為流通的本質與基礎,稱為“驚險的跳躍”。
第二,商品從生產領域向消費領域運動的過程中,商流是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形態的流通,完成商品所有權的轉移;物流是商品實物形態的流通,完成商品在空間與時間的位移;信息流是商品社會形態的流通,實現商品信息的社會化、透明化、數據化;資金流是商品貨幣形態的流通,使實物流、服務流向資金流轉移。在這四流中,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在商品的運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物流是唯一可以沒有的,如房產交易、期貨交易、知識產權交易等等。
第三,商流是國家回收貨幣的重要手段,商流是生產與消費的調節器,是國民經濟運行的晴雨表,流通業的基礎性與先導性主要體現在商流上。
篇10
特別是伴隨入世后我國流通領域的全面開放發展,批發商業作為流通經濟的基礎產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面對大型零售業直接采購的增加、國際制造商供應鏈的建立以及外資批發企業的巨大挑戰等,應對90%以上的中小生產制造業和中小零售企業的發展需求,我國批發商業發揮著任何組織都不能替代的功能與作用。
批發業整體穩步發展
據2005年我國第一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2004年底我國主要業種批發企業法人單位53.1萬個,吸納就業人員772.8萬人,銷售額為102042.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2242.7億元,利潤總額1900.1億元;我國批發業個體經營戶214.8萬戶,吸納了503萬人就業,銷售額達到13944.5億元。
從我國批發企業的發展情況看:限額以上批發企業數量減少,占批發企業總數的2.8%,網點增多,銷售額增長,經營規模呈逐年擴大趨勢;限額以上批發法人企業雖不多,但銷售額占比呈增長狀態。
從我國批發業的類別及結構看:一是內資批發企業進入2000年后,國有和集體批發業所占比重減少,私營、個體批發業所占比重加大,2003年我國批發業國有企業法人單位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0.53%下降到38.24%,其他經營成分的比重則由2000年的39.47%上升為2003年的61.76%。二是港澳臺商投資批發領域的企業比重增加較快,2003年限額以上批發企業199家,而2000年只有47家,產業活動單位數和從業人數也呈快速增長。三是從外商投資批發領域的企業數量和產業活動單位數以及從業人員整體發展看,呈快速增加態勢,而中外合作批發從業人員數量呈減少態勢。
從我國主要類別批發業的分布特點及經營看:東、中、西部限額以上批發企業銷售額、交易市場規模差距大,東部地區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較快,城鄉商品交易市場總量差距不大,凸顯集散功能的商品交易市場已成為中小批發企業最活躍的場所。
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限額以上批發業的批發額,東部地區為27868.4億元,中部地區為5197.8億元,西部地區為4908.2億元。東、中、西部地區限額以上批發業分別占限額以上批發總額的73.39%、13.69%和12.92%,東部11省市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接近總銷售額的3/4;2004年東、中、西部交易市場規模之比為1:0.43:0.28;2004年東部地區有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1337個,占億元以上市場總數的40%,交易額達14172億元,占市場交易總額的54%;2004年城市市場的數量為26995個,而農村地區的市場數量則為55969個,雖然城市市場的數量少于農村,但從總的交易規模和平均每個市場的交易規模看,城市市場明顯高于農村市場,這與我國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商品交易市場規模相對較小有關。2003年城市市場的交易總額為15447.5億元,是農村市場規模的1.4倍;從平均每個市場的交易規模看,2003年城市平均每個市場交易規模為5720萬元,而鄉村每個市場交易規模為2046萬元,城市市場是農村市場的2.79倍。說明城市商品交易市場具有更強的商品集散能力和輻射范圍。
批發業功不可沒
隨著入世以來我國市場競爭的不斷規范,一部分生產企業和零售商的規模得到了擴大并介入批發業務,使生產企業或零售企業直接構建起了交易渠道,部分業態或業種出現直接銷售渠道或直接采購源頭貨,縮短了流通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但是,面對我國大多數中小生產企業和零售業組織化程度低以及在多數產品短缺的地方,對批發商渠道依賴性依然很強。
在入世五年來的市場競爭中,批發對商品流通功能與作用的趨勢越加明顯,主要表現為:一是對商品合理流通的集散功能和商品需求信息的傳遞功能不可替代;二是對中小零售商提供低成本、齊全商品和配送服務的支持作用不可替代;三是對生產、現代物流或配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吸納就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可替代。
以中小批發企業最活躍的場所――商品交易市場為例來看:首先,規模較大的商品交易市場以其較多品種、較低流通成本、較高流通效率,應合廣大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經營活動的需要,深受中小批發企業的歡迎。像以小商品聞名的義烏,到2005年,在義烏商品交易市場從事批發交易的人員超過50萬人,帶動義烏市小商品制造業2萬多家,帶動義烏周邊地區小商品制造企業4萬多家,帶動產業就業100余萬人,不僅體現出有集散功能的商品交易市場與小商品制造企業互動,也充分體現了流通帶動產業等經濟發展的活力。
其次,有集散功能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場以其擁有的產業集群效應,承擔著市場信息反饋、價格發現、商品展示、采購配送、技術研發、國內外貿易等諸多功能,已成為我國獨具特色的新型流通組織形式。
再次,商品交易市場與產業集群互動發展,不僅帶動了市場經濟中各種現代經營方式和多樣化的流通組織的發展,而且結合我國轉軌時期的經濟結構特點和發展要求,培養了一大批批發商業職業經理人和懂市場經濟運行的專業管理人才。
當然,盡管批發商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能替代,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是沒有問題。目前,批發商業在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批發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批發交易方面,多數批發業仍沿襲傳統高成本的交易方式,交易供求信息反饋滯后,市場預測利用率低;批發交易運營管理方面,對現代營銷技術應用滯后,缺乏現代批發商業運營管理的專業人才,缺少統一的產業鏈規劃、布局;批發商業在流通經濟中的社會地位和功能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誤認為所有的批發環節都是導致流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進而出現重零售、輕批發的現象。
批發業創新發展趨勢及對策
目前,我國批發商業改革創新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十個方面:擁有批發功能的現代工商企業不斷增加,批發商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具有現代批發功能的工業批發商進入,將使原有的批發格局發生變化;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傳統批發企業仍有發展優勢;專業批發企業將更加注重批發配送基礎設施的建設;缺乏創新發展的批發企業將有被新交易方式取代的可能;零兼批的批發商業將呈減少趨勢;外資批發企業的介入將對內資批發業構成威脅;中小型現代商業發展將對批發配送產生較強的依賴性;制配銷聯盟的自愿連鎖將有發展潛力;區域特許將成為批發的一種形式,并呈現規范、發展的趨勢;批發配送企業將由物流支持向提供菜單服務支持轉換,并形成發展趨勢。
對我國批發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建議:一要培育現代批發商業。因為實現現代化批發商業的最重要標志是批發商業與物流、配送業務及信息的系統化。尤其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中,現代批發商業通過集約市場經營資源,開展集貨、分貨、備齊商品等,將批發功能和交易總次數集約化,節約流通系統整體成本,降低交易成本,實現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高效率流通。因此,培育現代批發商業,應是今后我國出臺流通產業政策中的重中之重。
二要正確認識培育大型生產企業、現代零售業與發展現代批發商業的關系,建議國家對布局合理的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給與資金或政策支持。可借鑒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批發商業的支持做法,這些國家零售商業的發展,都是建立在高效的批發商業或有批發功能的商品物流和配送為前提保證的,是以增加投入為條件和基礎的。這些發達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及實現工業化以后,始終把商業的投入放在優先考慮的地位,對商業的投資額一直呈上升趨勢,從而帶來了商業規模的擴大,帶動了商業創新和流通革命,并對其各自國家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我國流通經濟發展都非常有借鑒意義。
三要加強對現代批發商業的規劃布局和政策指導。批發商業是生產、零售企業的橋梁和紐帶,現代批發商業設施的布局應從生產、零售及消費人口密度等全方位角度出發進行配套布局。
四要強化批發商品牌意識。鼓勵批發商業向生產領域適度延伸,提高批發服務的組織化程度,提高產品銷售比例,降低流通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商品流通整體效益,進而提高批發商業的市場地位和現代批發企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