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傳播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9 21:16: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科技傳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技期刊科學傳播研究
1概述
“共同體”一詞較早用于政治和經濟領域,科學界使用共同體一詞,最早源于20世紀40年代。1942年,英國科學家、哲學家和社會學家波蘭尼(M.Polanyi)較早提出并探討了科學共同體的概念[1-6]。伯納德•巴伯在《科學與社會秩序》一書與1952年在美國出版[7-9]。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篇幅是對于科學共同體和科學團體的論述。美國社會學家默頓十分強調科學共同體的作用,認為科學的目的是獲取可靠的知識,科學共同體的任務則是建立和發展科學家之間那種為獲得可靠知識而必須的最佳關系。他提出科學共同體的準則即規范是:普遍性、公有性、大公無私和有根據的懷疑態度。對“科學共同體”進行深入分析的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史學家——美國學者托馬斯•庫恩,他從科學哲學的范疇進行了深入的論述。1962年,美國科學史家和科學哲學家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出版,提供了科學共同體形成、發展和轉變的認識論基礎[10-11],科學共同體更加引起科學社會學界的廣泛重視。科學共同體的概念出現之前,英國著名科學社會學家貝爾納(J.D.Bernal)就提出了科學傳播(ScienceCommunication)概念[12-17],1939年在出版的《科學的社會功能》中ScienceCommunication的中文譯法為“科學交流”或“科普”,目前更傾向于翻譯為“科學傳播”。中國長期使用“科學交流”或“科普”這兩個術語,把科學界和大眾理解科學截然分隔開來。特別是在中國,很多的科學家一度認為,科學家主要是從事科技研發工作,科學傳播主要由科普工作者來完成,甚至長期以來認為科普工作是低端的工作,同時也混淆了科學傳播和科學普及的概念。科學傳播是個更為寬更廣的概念,不是居高臨下和傳播基礎學科知識的科學普及那么簡單,科學傳播不僅僅是向公眾傳播,更重要的是向專業人士及相關學科的學者傳播最新的科技重大進展,涵蓋了學術期刊、科普讀物、科學報告會、學術研討交流會、科技櫥窗、科技館、博物館、國家地質公園、科技新聞和網絡新媒體的科技報道等等。顯然,科學傳播對于整個社會的覆蓋面要比科技創新廣得多,而且科學傳播的范圍和維度又會影響到科技創新的發展,另外也直接影響到科學素質的教育;有必要從科學傳播的角度出發,倡導和推廣科學傳播共同體的概念,讓科學傳播成為時尚和獨有的社會生態。如前所述,科學傳播涉及的內容和范圍很廣泛,而在科學傳播領域與科技發展脈搏互動最為密切、科學傳播范圍最廣的當屬科技期刊。因此,本文重點從科技期刊作為切入點來探討科學傳播并進一步分析科學傳播共同體的構建,以增強科學界對于科技期刊乃至大傳播、大科普的意識,擴大科學傳播的范圍和范疇,進而促進科學共同體建設,讓科學傳播成為助推科技創新的一股強勁的力量,并成為播撒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利器和突破口。
2科學傳播的主體地位和科學傳播共同體
2.1科學傳播蓬勃發展,但主體地位有待樹立。長期以來,我國的科技研發和科學傳播之間處于分離的狀態。科學家大多不從事傳播工作,并把科學傳播工作看做是科普工作,同時很多人還認為科普工作需要行業頂尖科學家才能勝任,這無形中導致科普這種居高臨下的工作只有很少數量的人才能完成。有成就的科學家沒有時間,有時間的普通科學家不權威,這樣的悖論潛在地制約了科普甚至是科學傳播的發展。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才陸續出現“科學傳播”的提法,但是少有專門的研究。1995年開始,由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論斷逐漸深入人心,特別是1995年10月9日至12日由清華大學科技傳播研究中心等5所高校在清華大學舉辦的“首屆科技傳播研討會”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傳播”的概念才逐漸受到重視,清華大學劉建明、孫寶寅等相繼發表文章論述了“科技傳播”的重要作用[18-22]。此后相關文章開始逐年增加。而“科學傳播”這一概念在國內在大量使用,時間節點是2001年,此后10年相關論文由每年幾十篇上升到上百篇,目前已經達到200篇以上;兩個概念疊加起來每年可以達到400篇左右,且總體上處于上升勢頭。由此,可以看出,“科學傳播”和“科技傳播”的概念和理念開始受到科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的力度和群體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1世紀以來,中國對于科學傳播的研究,大多都是在科學共同體的構架或視域內開展的。換言之,科學傳播依附于科技創新,是為科技創新服務的,科學傳播一直沒有取得主體地位。實際上,雖然科學傳播和科技傳播的概念開始為科學界和大眾所接受,但是仍然沒有脫離傳統的科普理念,從骨子里仍然認為科學傳播就是把科技成果為大眾所知曉,對科技創新并沒有太大的助推作用。正因如此,科學傳播的發展路徑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從業人員的地位和科普工作人員地位基本相當。2016年,科技三會上,把科普工作提到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科學傳播的春天也從此到來。如何順應這一趨勢,提升科學傳播的主體地位仍然亟待解決,否則,從屬于科技創新的屬性仍然使得科學傳播不能剝繭化蝶,難以實現真正的騰飛。2.2科學傳播共同體是時代和科學發展新階段的自然需求。隨著科學傳播逐步受到重視,經過近20年的研究、探索和實踐,科學傳播逐漸脫離傳統科普的思路,逐漸形成獨立的學科門類。近10年來,各個大學和科研機構成立科學傳播中心,顯示出業界專家學者的開闊視野,有識之士開始對科學傳播進行實質性探索和強有力的推動。在2008年2月23日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在京舉辦的一個研討會上,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程東紅提出從根本上解決科技界和新聞界的互動與合作問題,打造科技傳播共同體;科學時報專門發文進行了報道[23]。2008年9月在河南鄭州召開的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上,新華社李斌再次提出了“科技傳播共同體”的概念[24]。2012年,首屆科學傳播人頒獎盛典確定了加大科學傳播共同體影響的宗旨,但是更多地傾向于使公眾分享科學。2016年1月,果殼網主辦的“科技點亮生活——2016科學之聲”活動,進一步落到實處,致力于聯合多家科學傳播機構及媒體,組建科學傳播共同體[25]。2018年9月20日,由科技日報社發起在珠海成立“國際科技傳播聯盟”(IUSTC),7家首批會員單位共同簽署《IUSTC稿件互換協議》,其表述的科技傳播聯合體就是強調科學傳播的主體性[26],也是科學傳播組織的壯大和延伸。2.3倡導科學傳播共同體研究,助力創新發展騰飛。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雖然近年來對于科學傳播主體地位的需求已經在學術界和社會開始出現聲音,科技傳播共同體或科學傳播共同體的提法也在不同場合有提及。但是也應當看到,從理論學術層面還沒有對此開展更多的研究,公開發表的論文還非常有限,“科學傳播共同體”的理論架構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學術界還有待對此給予高度重視。筆者認為,倡導“科學傳播共同體”有助于突出科學傳播的主體地位,而不是僅僅把科學傳播作為科學共同體上的一個鏈條。科學傳播實際上可以和科技創新并駕齊驅,甚或也可以說科學傳播是科技創新的軸心,對于科技創新有著極強的推動力[27]。從這個角度上看,“科學傳播共同體”是鏈接甚至是幾乎是可以包含科技創新的科學聯盟,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科學氛圍基礎比較薄弱的國家,倡導“科學傳播共同體”對于開啟全民智慧、掀起萬眾創新的浪潮具有更加現實的意義。盡管“科學傳播共同體”“科技傳播共同體”的概念已經在不同場合出現,但是相關文獻很少,與“科學共同體”的研究程度有巨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科學傳播和科技傳播的從業者、參與者、受眾等方面問題,逐步完善科學傳播共同體的概念和架構,形成相應的理論知識體系。事實上,對于科學傳播而言,長期以來在中國對科學界和社會產生持續和深遠影響的是科技期刊,而且仍然在發揮著重大作用。盡管中國的科技期刊晚于西方國家,但是也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目前數量5000余種科技期刊,涵蓋了各個學科和各行各業,從科技期刊入手分析“科學傳播共同體”將對現有科學傳播從業者和未來科學傳播工作的拓展將會產生重要的啟示。
3科技期刊在科學傳播共同體架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3.1科技期刊在科學傳播共同體中的地位。科技期刊作為科技重大成果展示的載體和科技交流的平臺,歷來最為科學界所重視,如國際著名的學術期刊《Science》的主編多是由美國著名大學的校長、美國科學院重量級院士、國際知名的大學者來擔任,而且不是掛名,全都是期刊事務的實際操作者。其原因正是由于科技期刊的獨特學術地位及其在科技界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所決定的。事實上,在科學共同體中,盡管也有提到科技期刊和編輯的作用,但是并未把科技期刊和編輯作為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國內所理解的科學共同體,主要側重于科學家和科學團隊,局限于科技研發人員和力量,把傳播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排斥在外,事實上仍然把科技期刊和編輯當作附屬部分來看待。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誤差,除了科學精神的土壤尚不肥沃以外,還由于中國的科技期刊編輯大多都是專職,國外多數著名的學術期刊的編輯是由科學家來兼職,國外研究與編輯之間天然的不可分割性、國內事實上的研究與編輯分離,必然導致對科學共同體產生理解上的錯位。正因如此,本文倡導科學傳播共同體的概念,力圖推動科學界強化以科學傳播為導向的科學傳播共同體作用。3.2基于科技期刊的科學傳播共同體構成。科技期刊作為科學傳播共同體的重要分支,承擔著重要的科學傳播重任。以科技期刊為紐帶,科技論文的作者,論文的審稿人、專家學者、期刊編委、期刊編輯、讀者等等,構成了這一獨特的科學傳播體系,他們之間彼此交流、溝通甚至討論爭論,轉發分享、宣傳等等,促使科學傳播共同體始終處于勃勃生機的狀態。如果進一步拓展,部分科技成果通過科技新聞媒體或社交媒體、自媒體等進行傳播,則能實現報紙、電視、網絡、移動端等全媒體科學傳播,科學傳播共同體的外延就大大拓展,當然這屬于少數情況。科技期刊和社會科學類期刊有所不同,特別是和人文類期刊差別很大,科技期刊刊發的論文絕大多數都是與本專業學科有關,專業性很強,非專業人士很難很好地理解論文的內容,純粹的文字編輯難以駕馭和完成論文編輯工作。換句話說,專業語言甚至比外語還難懂,這就對編輯的選擇和要求提出了挑戰。實際上,很多科技期刊的編輯都是本專業學科的畢業生或者有從事科研或技術工作經歷,科學編輯和學術編輯占據了很高的比例,科技期刊的編輯事實上在科學創新和科學傳播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編委、專家學者和審稿人在科技期刊的科學傳播工作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當今科技信息爆炸的時代,同行評議盡管受到質疑,但是仍然是保證科技論文科學性和嚴謹性的主要途徑。如果科技期刊的論文出現大面積的學術不端、科學嚴謹性喪失、創新性不在,那就難以對科技創新產生推動,科技期刊原本是科學傳播的平臺就必將成為偽科學泛濫的渠道。因此,同行專家、審稿人和編委的把關對于保證科技論文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公正性有重要作用,這也對保證科學的權威性和持續性有重要意義。否則,現在很多社交媒體在沒有考證和審核的情況下,隨意所謂的科學知識和新聞,內容粗制濫造,漏洞百出,對科學的權威性產生了極大的破壞,偽科學和假科學的泛濫是對科學的極大傷害。長期以來,科技期刊受到國內科技評價體系的影響,導致很多期刊追逐影響力和影響因子,反而會弱化或忽視對傳播力的關注。對于基礎學科而言,這類問題并不顯著,但是,對于小眾的產業部門的期刊,則影響極大,因為很多讀者并不發表文章,不能給期刊影響因子做出貢獻,因而其閱讀感受和需求經常不能受到關注。實際上科學傳播需要面向對象,科技期刊更是這樣,科技期刊和科技論文如果不被讀者接受,如果忽視讀者的閱讀感受,最終只能是雞肋,在市場的淘洗下必然最終被淘汰[28]。因此,科技期刊需要分析研究本學科和本行業的讀者群落,細分群落,以讀者需求為導向[29]。特別是網絡時代和移動互聯網繁盛的未來,不關注讀者需求和閱讀視聽習慣,必將會被新媒體所蠶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網絡平臺、移動端、傳統發行傳播平臺等多種媒體渠道的發展,科技期刊的形式不再限于傳統的紙質期刊。期刊的概念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電子期刊、微信公眾號、百家號、企鵝號等等都可以和傳統的期刊對接,更主要的是開始大規模的延伸原有傳統期刊的功能,純粹的紙質期刊作為傳播媒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和讀者的需要,電子期刊、HTML等多種方式多種格式的電子論文,大大方便了讀者,與數據庫的對接,極大地提升了學術搜索的效率。電子期刊把科技論文和實驗數據、實驗室及作者對接,使科研過程的追根溯源變得可信可視化,同時透明的科研過程為學術道德的評估變得容易,壓縮了學術造假的空間。而且技術的更新十分快速,未來圍繞科技期刊和科技論文將會有更多的傳播技術面世,科技期刊的構成也將隨之豐富,其讀者群落也會隨之技術更新和層出不窮構成全新的科學傳播網。
農業科技傳播探析
農業科技傳播是將公共、準公共、私人知識與信息轉化為公益化的過程,轉化過程是運用好傳播學理論與方法徹底解決農業科技傳播“最后一公里”問題,讓廣大受眾吸收運用農業科技知識指導其的生產生活。
1我國農業科技傳播系統研究的現狀與問題
農業是一個大學科、大系統,農業科技傳播更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不僅涵涉農學、傳播學、科技方法,而且還包括三者之間的相關相聯相生的知識,是一個集成學科。研究農業科技傳播不僅要掌握大學科的理論,同時還得關注這些學科之間存在那些相關相聯相生東西。2003年以來,國家對“三農”的日趨重視,國內政府職能科研院所、高校相繼成立了一些農業科技傳播研究機構,如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了農業傳媒與傳播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成立了鄉村傳播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科技傳播研究,研究領域涉及傳播主體、受眾、媒介等方面。通過多年努力,我國農業科技傳播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績,由于社會環境和農民文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科研成果轉化為實現的生產力還相對較少,農民運用農業科技知識的能力還較弱。
1.1對傳播者的研究
1.1.1對傳播者涵概內容的研究
傳播者是傳播活動的發起人和傳播內容的發出者,是位于傳播起點的個人、組織、社會的混合體,是整個農業科技傳播過程中的核心力量,決定著傳播的內容、范圍、速度、質量等方面。有學者從廣義的角度看傳播者,黃家章、李思經(2011)認為農業科技的傳播者可以分為大眾傳媒機構、科研人員、農技推廣人員、涉農企業、各類農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以及農村的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和意見領袖等眾多組織和個人。朱倩、黎翠紅(2011)認為農業科技傳播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門、大中專院校以及農業氣象監測部門。只有政府管理部門的積極參與,才有可能在資金、技術等方面保障農業科技傳播才有實施下去能力和效益。也有學者提出傳播者單一論,李昕(2011)指出只有加強提升政府統籌規劃意識與主導作用,才能將農業信息傳播建成一個集計算機、通信、光電、遙感等多項技術于一體的信息傳播系統,實現農業生產自動化、現代化、網絡化、一體化。不管傳播者是從廣義上還是單一上看,都認為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科技傳播者政府是核心,只有政府的全力的參與,農業科技傳播才有動力和生命力。
農業科技傳播當前狀態的思索
摘要:文章以傳播學的研究視角,從傳播者、傳播受眾、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和傳播效果幾個方面,描述了大圩鄉農業科技傳播現狀,詳細分析了其中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對此提出了有效的建議和對策,以期使農業科學技術更充分地發揮其實用價值,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業科技;傳播者;傳播受眾;傳播效果
一、合肥市大圩鄉農技傳播的現狀分析
為更加科學全面地分析大圩鄉的農技傳播現狀,本文運用傳播學的研究方法,按農業科技傳播的流程,從傳播內容、傳播者、傳播受眾、傳播媒介、傳播效果五個角度進行分析說明。
(一)傳播者
不同傳播者各盡其職。現代農業科技信息傳播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門、大中專院校以及農業氣象監測部門。作為主要的傳播者,合肥市政府積極予以資金支持并且出臺了相關政策。此外,合肥市氣象局承擔著雷電預警、預報業務和對突發性、關鍵性、災害性天氣組織市民及相關單位進行預警。
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研究
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能力的提高,雖然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但科技傳播的作用同樣不能忽視,①甚至成為短板需要更重視。②近些年,新媒體在科技傳播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如我國公民利用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獲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達到53.4%,③國外不少科學家在進行科技傳播時甚至也使用新媒體以避開傳統媒體。④新媒體的科技傳播盡管有一些負面影響,⑤但更多是正面效應,如拓寬了科技知識傳播主體的范圍,⑥豐富了科技知識傳播的渠道等。⑦伴隨著新媒體在科技傳播中發揮的突出作用,關于新媒體科技傳播的研究近年來也增長很快,相關研究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第一,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科技傳播中的對比研究,如Jia等從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對比中,發現科學家更偏好使用社交媒體平臺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⑧第二,研究受眾在新媒體科技傳播中的需求、動機等,如Miah研究指出受眾通過社交媒體參與科技傳播不僅是消費科學,更是共同生產知識,有助于實現科學公民的價值;⑨Jarreau和Porter提出不同用戶閱讀科學博客的目的存在差異。⑩第三,從不同學科角度對新媒體科技傳播進行研究,如Hwong等從心理語言學角度建立預測模型來預測社交媒體對空間科技傳播帖子的公眾參與度;Su等從公共關系理論角度探討了科學機構或科學家使用Twitter進行單項和雙向渠道進行科技傳播的模式。綜合來看,相比國外研究,國內關于新媒體科技傳播的研究仍然比較薄弱且不被重視,這從國內新聞傳播學者從事該領域研究的數量,以及國內權威新聞傳播期刊發表相關文章的數量可以明顯看出。在我國各類新媒體中,微信是我國智能手機用戶使用最多、花費時間最長的APP,各類型組織機構等都非常重視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科技傳播。因此,本文以科技類微信公眾號為例,對我國新媒體科技傳播的效果進行評價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的指標與方法
(一)評價指標。關于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以往進行了一些研究,但現在仍處于探索階段。有學者構建的評估體系包括用戶認知、情感和態度、用戶行為、社會影響和政務微信公眾號平臺等五個方面;也有學者構建的評估體系包括傳播形式、傳播速度、傳播規模、科技新聞價值、科技傳播價值等主要維度;構建的微信群講座傳播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平臺、講座、內容三個方面。設計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首先要對其概念進行界定。關于傳播效果的界定觀點較多,本文采用賽佛林的界定:傳播效果是指傳播者發出的信息,經媒介傳至受眾而引起受眾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變化的程度。這個概念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傳播活動實現傳播者的意圖或目的程度;二是傳播活動對受眾態度和行為的影響方向與幅度。具體來說包括認知、情感、態度、行為等四個層面。本文對科技傳播效果的界定是科技傳播活動對受傳者和社會產生的一切影響和結果的總體。本文對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借鑒的另一個理論是科技傳播的結構系統論,其將科技傳播的結構擴展為傳統科學普及、公眾理解科學、公眾反思科學、公眾參與科學、公共科學服務五個階段。本文把經典的傳播效果理論與科技傳播的結構系統論結合起來,提出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的四大類指標:“公眾普及度”“公眾理解度”“公眾反思度”和“公眾行為科學度”。經典傳播效果分析的認知、情感和態度分別對應科技傳播的結構系統論的傳統科學普及、公眾理解科學、公眾反思科學,經典傳播效果分析的“行為”則對應科技傳播的結構系統論的公眾參與科學、公共科學服務。(二)評價方法。關于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的方法當前也有一些研究,這些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BP神經網絡,對政務微信公眾號傳播效果的評價;數據包絡分析(DEA),對微博信息輿情傳播效果的評估;因子分析方法,對微信群講座傳播效果的評價;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評價。雖然這些評價方法本身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但各有側重和優劣勢,用在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上也處在探索階段。因此,未來需要嘗試使用更多不同的定量評價方法對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進行評價研究。在進行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時,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就方法本身而言并沒有好壞和高低之分,關鍵在于選擇的方法是否適合所評價的對象。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如果數據量足夠大,能夠從數據中搜集到相應的信息,這時用定量研究方法確定權重更為科學;如果數據量不太大,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確定權重更為合適;如果數據量很小,相對來說不太適合采用定量評價確定權重的方法。從本文的評價對象看,可以搜集到一定量的數據,因此采用定量評價方法相對更為合適。關于定量評價的方法很多,本文嘗試采用熵值法作為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定量評價的方法。這種方法以往還沒有應用在傳播效果評價領域。熵值法是一種根據評價對象各項觀測值所提供的信息量大小,來確定該項指標權重的一種定量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方法能夠避免專家主觀意見的影響,相對更具有客觀性。指標的無量綱化采用的是均值法。
二、新媒體科技傳播效果評價的實證分析
(一)數據搜集。本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是北京、上海和廣東具有代表性的科技類微信公眾號,選擇這三個省市的原因在于其科技實力強、受眾科學素質高、新媒體也較為發達。本文評價的具體對象是科技媒體類微信公眾號選取對象為科學畫報、科技日報等;科技企業類微信公眾號選取對象為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科技自媒體人選取對象為羅輯思維、科壇春秋等;政府科技管理部門類選取對象為上海科技、廣東科技等;門戶網站科技頻道類選取對象為騰訊科技、新浪科技、網易科技等;民間傳媒公司類選取對象為果殼網、36氪、虎嗅網等。對于公眾的調研采用5分李克特量表。圍繞的主要科技傳播問題是“人工智能科技傳播”。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04份。公眾的基本信息為:在年齡結構上,18歲以下占2%,18歲-25歲占59%,26歲-30歲占31%,31歲-40歲占6%,41歲以上占2%;在學歷結構上,高中及以下占10%,大專及專科占16%,本科占44%,碩士占28%,博士占2%;在地域結構上,42%現居華東地區、24%居華中地區、16%居華南地區、12%居華北地區、3%居西南地區、2%居東北地區、1%居西北地區。這些公眾信息也基本能夠反映總體上使用科技類微信公眾號獲取相關科技信息的公眾的結構,所以非隨機抽樣具有一定代表性。(二)結果分析。通過對調研的數據進行熵值法計算,得出科技類微信公眾號科技傳播效果各指標的權重(見表1)。從結果可以看出,“公眾普及度”在科技類微信公眾號科技傳播效果中所占權重最高,其次為“公眾行為科學度”。從科技傳播效果的層級來看,科技類微信公眾號的科技傳播效果重點在“兩端”。如果把各指標映射在一個圖中,權重作為縱坐標,層級指標作為橫坐標,可以看出科技類微信公眾號的科技傳播效果呈“U”字形曲線。這與公眾了解和學習科技知識的習慣或偏好相關。在新媒體時代,公眾每天能夠接收到的信息或知識是原來傳統媒體的數百倍,大量的信息使公眾養成了“略讀”習慣,而略讀情況下就不可能對所有接收到的科技知識都進行深入理解,因此理解度對公眾來說相對就不那么重要了。在略讀情況下,低理解度必然會導致低反思度,所以,公眾反思度的評價權重更低。反而在公眾行為科學度方面,由于對理解度和反思度的重視相對較弱,公眾對于一些科技知識,特別是權威的、專業的知識較少去懷疑,而把它作為一種相對科學或真理的東西,甚至按照這些科技知識去行動,這導致了“公眾行為科學度”權重的提高。同時,也由于一些不良媒體的虛假宣傳,使理解度和反思度不高的群體受到欺騙。所以,對于我國來說,一定要對各類科技傳播的主體進行規范和嚴格管理,保證其傳播的科技知識具有科學依據,防止有些組織或個人為了騙取流量、金錢和吸引受眾關注而傳播虛假或誤導性的科技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現階段我國新媒體科技傳播的這種“U”字形曲線除了與新媒體時代科學知識量豐富以及科學技術層出不窮有關外,也與我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所處的特定歷史階段有關。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飛速發展,國民素質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但由于社會發展太快,以及原來粗放式、要素驅動式發展模式的影響,國民的思維定式有一定的慣性,思維習慣相對落后于社會發展。新時代我國需要通過創新來實現經濟和社會的轉型,創新意識和文化的形成需要國民不斷提高對于科學理解和反思方面的能力,需要追求更高的自我價值實現。因此這種“U”字形新媒體科技傳播曲線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我國急需創新轉型的需求,更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各類型科技微信公眾號科技傳播效果的評價結果(見表2),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結論。在綜合傳播效果方面,根據得分情況,我們把各科技類微信公眾號分為三個梯隊。“科技企業”類、“政府科技管理部門”類微信公眾號的科技傳播效果排在第一梯隊。其中,“科技企業”類(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微信公眾號科技傳播效果最好,“政府科技管理部門”類(上海科技、廣東科技等)次之。形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科技企業擁有自己核心的科技成果,所以它的“行為科學度”得分最高,其次為“公眾反思度”。我國政府科技管理部門擁有更高的權威性和廣泛性,并且也需要承擔一定的科學普及職能,因此,政府科技管理部門在“行為科學度”得分與“公眾普及度”得分兩項上相對較高。“門戶網站”類(騰訊科技、新浪科技、網易科技等)、“科技媒體”類(科學畫報、《科技日報》等)和“民間傳媒公司”類(果殼網、36氪、虎嗅網等)科技傳播效果排在第二梯隊。第二梯隊中,門戶網站類和民間傳媒公司類在“公眾理解度”方面得分最高,因為他們有更多與受眾互動的手段和方法;科技媒體類在“公眾普及度”方面得分更高,這是由科技媒體的定位和目標所決定的。“科技自媒體人”類(羅輯思維、科壇春秋等)微信公眾號的科技傳播效果排在最末,它在“公眾理解度”方面得分較高,但在“公眾普及度”和“公眾反思度”方面得分較低。這種結果也在意料之中,科技自媒體人進行科技傳播時其形式、方法和手段更“平易近人”,粉絲更多,使得“公眾理解度”得分較高;但因其專業領域和范圍較窄、權威性不足,使得“公眾普及度”和“公眾反思度”得分較低。在科技傳播效果的“公眾普及度”方面,“政府科技管理部門”類(上海科技、廣東科技等)和“科技企業”類(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效果最好,“科技自媒體人”類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效果排在最后。在科技傳播效果的“公眾理解度”方面,科技傳播效果最好的是“民間傳媒公司”類(果殼網、36氪、虎嗅網等),科技傳播效果排名最低的是“科技媒體”類(科學畫報、《科技日報》等),但兩者差距很小,得分只差5%左右。在科技傳播效果的“公眾反思度”方面,科技傳播效果最好的微信公眾號分別是“科技企業”類(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和“政府科技管理部門”類(上海科技、廣東科技等),而“民間傳媒公司”類(果殼網、36氪、虎嗅網等)的科技傳播效果排在最后。在科技傳播對“公眾行為科學度”方面,同樣是“科技企業”類(隆平高科、雷科技、上海旭宇科技等)和“政府科技管理部門”類(上海科技、廣東科技等)微信公眾號排前兩位,與科技的綜合傳播效果排位相同。
三、結論和建議
媒介融合時代科技期刊傳播對策
科技期刊是知識傳播的重要媒體平臺,也是科研成果輸出和認證的權威平臺。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科技期刊的傳播已經深入融合到多元化的媒體之中,并在科研創新和成果輸出上扮演著重要的樞紐性角色。早在2019年,中國科協、等四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就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推廣網絡首發、數字出版、全媒體傳播等新型的傳播形式,不斷推動科技期刊的數字化、智能化變革,構建中國特色的科技傳播生態[1]。在媒介融合時代,科研人員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日趨多元化,用戶的消費習慣也與紙媒時代有很大不同,科技期刊只有深入把握這一時代特征,積極開展傳播領域的變革,才能夠持續提升自身的傳播競爭力,為我國科技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
1科技期刊傳播的歷史變革
在漫長的科技發展史上,紙質印刷出版物曾經是人類獲取科技信息和知識的唯一途徑。從17世紀60年代開始,紙質科技期刊就承擔起了傳播科技知識的重任,直到20世紀80年代互聯網傳播的興起,紙媒傳播逐漸式微。從紙媒傳播路徑來看,期刊編輯部通過作者獲取信息,再進行編輯、加工輸出科技期刊,經過印刷、發行等程序后,讀者可以直接訂購獲得期刊,或者在圖書館查閱相關期刊。從這一傳播特征看,紙質化的科技期刊在傳播過程中占據中心地位,作者、編輯、讀者的訴求均通過紙質刊物實現。在紙媒時代,科技期刊的傳播路徑較為單一,以紙質刊物的發行和流轉為主。在這一模式下,科技期刊的管理者重點關注讀者訂閱量、廣告投放量等數據,由于目標用戶較為集中,期刊傳播的收益與效率也較為穩定。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信息科技快速發展,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線上傳播逐漸成為大眾便捷獲取信息的主流模式。在國家知識網絡傳播基礎工程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科技期刊加入網絡出版數據庫,線上檢索、線上閱讀、網絡下載等互聯網傳播模式日趨普及。在網絡化傳播初期,科技期刊在內容定稿出版后,會與期刊數據庫進行數據對接,將期刊內的電子化內容在網絡上進行傳播。在這一階段,網絡作為期刊線上傳播的平臺,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因而大大提升了科技期刊的傳播力。從內容看,網絡化的期刊內容與紙質期刊并無差別,兩者所針對的用戶群體也較為一致。但是,用戶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即其已經從傳統的內容被動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信息檢索者,在科技知識傳播過程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加。在知識數據庫商業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商業出版機構企圖對期刊資源進行壟斷,但是更為開放的網絡環境催生了OA(openaccess,開放存取)出版模式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能夠通過公開免費的渠道,享受論文評審、發表、下載、交流等相關服務,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知識傳播成本,提升了科技創新效率。由于出版形式的多樣化和用戶習慣的個性化,科技期刊在數字時代的傳播持續發生深刻變革。雖然以學術為主的內容評審、編輯、出版等流程大體未變,但是對用戶需求的把控和融媒體化傳播手段的創新,正成為科技期刊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方向[2]。
2媒介融合時代科技期刊傳播問題
2.1媒介融合不深入
在媒介融合時代,多元化的網絡平臺和技術工具為科技期刊的傳播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媒介融合不深入,傳播模式過于僵化的問題。在互聯網環境中,科技期刊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傳播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大多科技期刊通過網絡傳播的模式還停留在“線上+線下”同質化內容分發的階段。由于紙質刊物出版需要經歷論文的評審、編輯、排版、發行等諸多程序,為了保障內容的準確性和網絡傳播的內部合規性,眾多期刊會在紙質刊物完全出版后再將數據上傳至網絡平臺。以筆者所屬單位主辦的科技期刊《工程爆破》為例,亦是在紙質清樣傳至印刷廠之后,才會將數據發送至網絡平臺。在這種模式下,網絡平臺僅作為一個線上獲取內容的工具性平臺,尚未發揮其高效傳播、多元互動的優勢[3]。也有部分期刊上線了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但相關平臺的傳播內容仍然與正式出版物沒有差別。可以看出,目前科技期刊的媒介融合實踐,還停留在“紙媒+網絡平臺+新媒體”的同質化內容傳播階段,即信息傳播僅僅為多種渠道的簡單組合,尚未考慮不同媒體的傳播特點,未充分發揮不同媒體平臺的優勢,形成融合性的傳播合力。
欄目對農村科技傳播的成效
[摘要]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順應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強化新時期鄉村科普宣傳需求,福建省科協開辦《鄉約科普》欄目,截至目前已制播250多期,受到農民朋友喜愛。《鄉約科普》欄目配合農時農事,適應農民作息,知識信息量大,更替周期適宜,內容深入淺出,畫面形象生動,便于學習應用。該文分析了《鄉約科普》欄目的組織實施與收視成效,探討福建省在鄉村遠程培訓與科普宣傳面臨的挑戰,提出了進一步辦好《鄉約科普》欄目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鄉約科普》;實施成效;科技傳播;對策
一、開辦《鄉約科普》電視欄目的必要性
根據“鄉約科普,提升科學素質;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欄目定位,在欄目框架設計與組織實施計劃中,主辦單位一方面圍繞福建鄉村十大千億特色產業,邀請專家或做客演播廳,或走進田間地頭開展知識傳播與農技培訓;另一方面因時因勢因需制播防疫抗疫、鄉村文化、醫療衛生健康、氣象災害防御、農業金融信貸、美麗鄉村建設等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科普,力求以科技服務與知識傳播的方式引導農民創業增收致富,以保障服務與科普宣傳為抓手助力鄉村振興,讓農業科技走進田間地頭,讓科學知識滲入百姓生活,讓更多農民了解政策導向,讓科普教育豐富農家生活。
(一)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優化農業生產模式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海資源豐富,但后備耕地資源有限,加之受季風氣候及地形等多種因素影響,農、林、牧、漁多種病蟲害頻繁發生,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之局部地區依舊靠天吃飯,要改變這種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必須從科學普及入手,《鄉約科普》作為“科普之窗”媒介平臺之一,可以很好宣傳推廣福建省農作物優良品種、先進生產模式、新型栽培技術,從而優化農業生產模式,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綠色發展與鄉村高質量現代化建設。
當代科技傳播與文化交流
本文作者:魏文想工作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在20世紀即將翻過最后一頁之際,“近代科技傳播與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于1999年8月15~20日在綠樹如云的華中師范大學召開。世界各國的40余位學者集聚一堂。分別從不同側面,運用歷史學、社會學、哲學等多種方法圍繞會議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1近代科技傳播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科技傳播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現之一。如何評價近代科技傳播過程中中方地位的問題引起眾多與會者的關注。美國學者認為,近代科技傳播主要是由西方傳人中國,但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是由東方傳向西方。有的學者提出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國既有被動,也有較主動的時候,中方不是完全的被動,傳統的東西也不是一下子被改變的。許多改變是中方主動選擇、適應的結果。有的學者認為中國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踏上特殊的近代化道路的,而近代科技在中國的傳播則是這種演變的縮影。另有學者強調,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如何看待傳統,分析傳統中缺少哪些現代成分,并指出缺少科學精神是傳統的一重大缺陷。時至今日,仍面臨從缺少科學的文化向科學文化轉型的任務,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合流是一個必然趨勢。關于近代科學在中國傳播與中國反應的階段問題,有學者從總體上作了如下劃分:從1582年利瑪竇來華至1757年乾隆禁教為第一階段,從近代史開端的1840年至1900年為第二階段,本世紀前20年和“五四”時期是為近代科學的全面移植奠定思想和物質基礎的第三階段。有的學者提出在這3個階段之前應還有一個階段,即鴉片戰爭前后,世界史地知識的引進和更合理的世界歷史觀念的輸人以及中國有識之士對這些知識和觀念的吸收采納的獨特階段。近代科技在中國傳播的途徑是多樣的。有的學者認為在19世紀,傳教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環,且因組織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體系,如廣學會體系、內地會體系等。有的學者則以近代博覽會事業在中國的發展為透視點,從一個新的側面研究中國近代科技發展史。認為中國官方和民間對博覽會的認識經歷了從玄奇到邦交再到商利和文明交流的若干階段,隨著對博覽會社會功能認識的逐步加深,開始以博覽會作為傳播科技和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無可置疑,近代科技傳播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些與會代表從縱的方面對不同歷史時段進行了考察。有的學者分析了洋務運動時期的科技傳播與中國早期現代化的關系,認為這一時期的科技傳播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傳統政治產生了變革性的歷史影響。有些學者則分別分析了西方現代化和近代西方科技譯著對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的影響。對于“五四”時期提倡“科學”效應的評價,有的學者認為“賽先生”二仁要體現在思想方法上而不在科技上,后來則走上整理國故與國史辯之途.另一些代表從橫的社會層面對近代科技傳播的影響予以分析。有學者認為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對生活方式的現代化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提醒人們不能忽視科學技術給生活方式帶來的負面效應。在經濟方面,有的學者認為民國時期科學技術的大量應用與發展促進了發明創造,推動了產業結構的改善,創造了一批名牌產品,增強了民族工業對外資企業的競爭力,是民國時期經濟獲得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民國時期科技及其應用水平仍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及其在華企業。另有學者從文化學的角度認為西方科學技術引進是近代中國文化遞進媲變的關鍵因素之一。還有些代表細致分析了某些具體學科技術傳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有的學者認為近代西方礦冶技術知識的傳播不但促進了中國礦冶業本身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亦是長期以來對封建勢力所固守的封閉、僵化的思想文化藩籬造成的有力沖擊。有的學者認為西方實驗農業科學技術的傳播推動了農業教育的改革,引進了大量的優良物種、農業機械,并指出西方近代農學的傳人的觀念層面沖擊了中國知識分子“士不習農”的舊觀念,引人了科學的思維方法。
2西學東漸與各學科技術引進
從各學科技術發展史的角度對西學東漸的影響加以具體考察是本次會議呈現出的一個鮮明特色。在物理學方面,有學者認為近代物理學并非古代物理學的直接繼承,而是從西方移植過來的。在整個過程中,我國對科學知識的探討勝于對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追求。作者進一步闡述近代物理學是近代科學中的先驅學科,它所引起的思想方法上的變革尤其是對哲學的影響不可低估。在化學方面,有學者分析了近代化學發展軌跡并對中西化學思想作了比較。認為中國化學的發展經歷了古代經驗性和近代科學意義上的理論系統階段。理論系統階段的理論基礎、方法、科學規范基本是從西方移植過來的。在這個意義上,近代中國化學與西方缺少可比性。作者轉而將中國古代煉丹術與西方煉金術予以比較,對中國煉丹范式未能走向近代化學的原因作了剖析。在近代造船業方面,有學者認為引進西方技術建廠造船,創辦翻譯館出版科技譯作,創建船政學堂及派遣留學生是中國學習西方造船技術的3條有效途徑。在近代海軍教育方面,有的學者認為中國近代海軍教育是隨洋務運動而興起的,是“師夷長技”的一項重要內容。作者還通過對福州船政學堂的具體考察,指出近代海軍教育不但培養了各種專業人才,促進了海軍的發展,且對我國近代的經濟、政治、教育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科技期刊編輯在傳播科技新知識的作用
科技期刊承擔著記錄科學技術知識成果、傳播先進科技理念和信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培養科技人才的重任,而科技期刊編輯則是完成這項重任的具體執行者。如果把科技期刊比作傳播科技知識成果的平臺,那科技期刊編輯就是其主要責任人和背后的推手。科技期刊編輯在先進科技知識成果的傳播和更新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3],他們通過對科技稿件的多種處理方法起到實質上運營科技期刊來達到傳播科技新知識成果的作用[4](本文中的科技新知識成果特指具有新穎性和行業推廣價值的科學技術領域里的專業知識及其技術成果,有別于普通的大眾普及型科學知識內容)。
一、收集科技新知識成果
有效的科技新知識成果包括各種新的理論觀點、發現創造、技術應用、實踐方法、工藝改革、成果實例等,而這些科技新知識成果均由作者(或權利者等)通過科技期刊予以記錄、公開和分享,這是科技期刊最大的社會功能。因此作為科技期刊社會功能的具體執行者,科技編輯無論是處理作者的投稿,還是對作者進行組稿,其工作過程本身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識成果、繼而審查科技新知識成果、處理科技新知識成果、傳播科技新知識成果的過程,而其中最為首要的作用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識成果,因為沒有開始的收集,就談不上后續的處理工序,也就更無法達到科技期刊承擔傳播科技新知識成果的平臺作用和社會進步的功能。科技編輯的職責之一,如同戰場上的情報員,必須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動態世界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以敏銳的感覺去時時發現科技更新和技術進步的發展及現狀,不斷捕捉和收集到日新月異的科技新知識成果來源,以便可以連續不斷地運營科技期刊這個傳播平臺,完成社會賦予的科技新知識成果傳播功能,造福于社會,并以此不斷促使科技知識的更新換代,形成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的共振互勵。這不僅需要科技編輯具有收集科技新知識成果或動態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感,在處理投稿和主動組稿的過程中去偽存真,發現真正的科技新知識成果,更需要其具備行業科技知識的專業素養,在浩瀚的各種科技新知識來源中,找到符合自身科技期刊所需要的科技新知識成果,以保證自身科技期刊有效運營的社會性和經濟性。
二、判斷科技新知識成果的新穎性
科技編輯完成科技新知識成果(稿件)的收集(投稿和約稿)作用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對收集到的科技稿件進行新穎性判斷[5~7]。面對繁復的各種專業技術內容和晦澀的圖表公式數據,科技編輯要發揮的作用就是透過這些表象去發現和挖掘其中的科學技術新穎點,即對這些科技稿件進行創新性審核(科技編輯對稿件的選題審核、作者審核、文體審核、基金審核、參考文獻審核等其他形式審查不在本文論述之中)。所謂科技新穎點(新穎性),意其科技稿件本身所表現出來的科技創新性,才是體現其具備學術價值的重要標桿,包括新理論、新見解、新方法、新工藝及新進展等方面。科技編輯必須對這些科技稿件的學術價值以及可能會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作出有效判斷,進而才可以做到采用有效的科技稿件來源進行有效的深度質量加工,編發最為有效的科技稿件文體,傳播有效的科技新知識成果內容,達到最有效的社會和經濟目的。這種創新性審核具體包括:該科技稿件內容是否真的新穎;稿件作者是否有新的獨特見解,研究所用的技術、使用的方法是否新穎;研究結論是否與他人同類文獻雷同;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權等方面的行為;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一稿多投、一稿多登的情況。科技期刊編輯綜合以上情況就可大致判斷出這些稿件是否具備創新性。判斷稿件是否具備科技新穎性的過程,是檢驗科技期刊編輯自身科技知識素養的過程,這不是簡單的以學歷就可勝任、稱職的過程。對于科技新知識新穎性的判斷,要求科技期刊編輯具備非常寬廣的本行業跨學科專業知識概念、多年積累的本行業科技發展概況和現狀信息、深厚的涉及到本行業各個學科的專家人脈關系。對于科技稿件是否真正具備新穎性的判斷結論,決定了該稿件是否可以被采用,決定了其是否具有被傳播的意義,自然也會對作者產生一定影響。因此,科技期刊編輯必須謹慎使用自己采編科技稿件的權利,既不能錯過有新穎性的科技稿件來源,也不能放任已經失去再傳播意義的科技舊聞稿件或根本就是偽科技知識稿件進入到科技期刊的傳播渠道中。
三、發現科技新知識成果的價值
論科技傳播在和諧成都建設中作用
傳統的圖書、期刊、電臺等在傳播科技知識方面,則相對較弱,無論是哪一類比例都不高。3.不同的群體對科技知識內容的選擇側重點有所不同年齡越低,興趣愛好越廣泛,選擇面越寬,而年齡越大,則越傾向于民生科技。如50%的中學生認為學習科技知識的主要原因是對科技知識感興趣。大學生認為學習科技知識的主要原因中,63.4%是有益于生產、生活,58.5%是豐富生活、保持身體健康。普通市民組,80%的認為學習科技知識主要原因是有益于生產、生活,65.8%是豐富生活、保持身體健康。4.市民普遍認識到科技知識的傳播對城市建設很有好處市民們普遍認為大眾科技知識的傳播對城市建設的主要好處,應是讓市民參與到關于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決策過程中來。5.對市民學習科技知識的態度滿意度總體不高如,中學生組中有50%的比較滿意;大學生組中有31.7%的比較滿意;普通市民組中有50%的比較滿意。同時,市民參與科技宣傳的積極性也不高,如在中學生組中,有時間就參加和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各占50%的比例;大學生組有68.5%的是參加自己感興趣的,29%的是有時間就參加;普通市民組有65%的是有時間就參加。
通過對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在目前成都城市建設現狀的分析,可以看出,大眾傳媒設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發揮了較大作用。但大眾傳媒在傳播科學技術知識上,其作用還遠未充分發揮,還有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1.成都市政府應重視大眾傳媒科技傳播的重要作用,為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建立長效機制,鼓勵地方媒體大力傳播科技知識,并給予政策支持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體系,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借助這股強勁的東風,成都市政府應著力打造地方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平臺。據筆者了解,成都市的市級、縣區級電視臺都沒有專門的科技頻道,也極少有與科技相關的欄目;而報紙、電臺也沒有專門的版面、欄目。主要原因當然有科技傳播人才的匱乏和資金的短缺,但筆者認為,更多的是對科技傳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政府應積極采取行動,引導媒體發揮科技傳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科學傳播氛圍。在這方面,應向武漢市學習,同樣是市級電視臺,武漢電視臺在政府的支持下,傾全臺之力,努力打造一流的大型科普欄目《科技之光》。如今《科技之光》已成為武漢市在“科教興國”戰略中亮出的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2.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要全面創新,立足本土、貼近民生,充分利用不同媒體的特點成都不同種類的大眾傳媒,在科技傳播上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本地報紙尤其是都市報與電視媒體,在科技傳播上成績相對突出。雖然這些媒體沒有專門的科技版面和電視欄目,但每一次重大的科技事件、科技活動,報紙均在頭版濃墨重彩地進行宣傳報道;電視則在新聞節目的重要時段進行重點報道。尤其是都市報,有些版面,如健康版,常常介紹與人們健康相關的科技知識,而房產、汽車、家居等專刊,也不時介紹與房產、汽車、居家相關的科學知識;與之相比,廣播、雜志在科技傳播上的成績則明顯不足。成都有著豐富的科技資源,如成都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的故鄉;另外,國內外許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研院校、機構都落戶成都。這些都為科技傳播提供了豐富的內容資源。本地大眾傳媒在科技傳播方面,就應首先打好本土化戰略,傳播與百姓利益、與城市建設相關的民生科技。3.媒體、科技界和市民三方有效互動,增強大眾傳媒科技傳播的效果從大眾傳播學理論,我們可以知道,在傳播過程中,從來就不是媒體的單方面行動,它必然涉及到與受眾的聯系。然而事實上,電臺和電視中科普節目往往是題材雷同、節目制作較粗糙,節目播出時段不當,很少考慮公眾的真實需求。報紙很多限于新聞報道,以消息的形式出現,形式呆板,內容枯燥。科普雜志和小說缺少內容新穎、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之作。
大眾媒體要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尋找大眾關注的熱點題材,發揮自身優勢,承擔起科技傳播的重任。另一方面,媒體也應與科技界密切合作。媒體不能及時傳播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甚至誤讀、誤解科技。而大眾傳媒超強的傳播功能,或許稍不注意,就會帶來事與愿違的效果,導致科學界缺乏對媒體的信任。正如王大明所說:“科技傳播并不是大眾傳媒的天然職責,需要科學技術的主體力量——科學共同體與媒體攜手合作,來推動社會公眾的科技傳播工作。”①大眾媒體是科技界與公眾之間的橋梁,大眾媒體要及時與科技界聯系,及時傳播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也要及時搜集公眾的反饋信息,了解公眾的關注點。公眾也應積極參與到科技傳播中,提高自身科學素養,以適應現代化的都市生活。
本文作者:許建華工作單位:成都大學
農業科技傳播方式及應用
1農業科技傳播概況
農業科技傳播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是科技傳播最早的起源之一。農業科技傳播的目的是將農業科技信息和知識傳遞給受眾,基于傳播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將“私有知識冶轉化為“社會共享知識冶的方法,最終促進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社會的進步。農業科技傳播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最主要的橋梁和紐帶,能夠推動農業科技發展,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民涌入城市務工,農業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農業科技需要。因此,要從我國農業、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多項措施,切實可行地推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自十一五以來,國家建立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服務體系,覆蓋了60多種農作物,國家谷子糜子產業技術體系汾陽綜合試驗站自2008年加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承擔了谷子輕簡高效生產技術與示范、丘陵旱薄區谷子糜子增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谷子糜子大眾化食品加工技術研發、谷子糜子特異資源創新和育種創新能力提升、谷子糜子主要病蟲害動態及防控技術研發示范、谷子糜子抗旱耐瘠薄栽培生理研究、谷子糜子產業信息與政策研究等多項任務。在任務執行過程中,團隊成員及示范縣技術骨干,結合各示范縣農業局的培訓活動,根據農民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的特點,采取集中會議培訓、田間現場觀摩會、專題講座、座談會、田間巡回指導、現場指導、入戶培訓、科技下鄉、印發宣傳資料、出版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宣傳、網絡電話溝通等多種形式,共同對試驗站的服務區內對象進行培訓活動。主要內容包括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農業法律法規、谷子糜子新品種介紹、輕簡化栽培、抗旱播種技術、測土配方施肥、化學除草、病蟲害防”、加工貯藏等。農業科技傳播的對象主要是農戶、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企業、基地負責人、技術骨干、鄉村干部、部分農業主管部門。
2農業科技傳播的機制創新
農業科技推廣是關系農業、農村、農民的重大問題,長期以來,國家對農業科技推廣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已經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國、運行正常、能夠基本滿足需求的農業科技推廣技術體系,對推動我國農業發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另外,全國各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也進行了很多探索與實踐,創新了農業科技推廣的方式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南平的“科技特派員制度冶、寶雞的“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冶、河北的“農業科技傳播站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傳播模式。在適應當前形勢、滿足農民需求、促進農業發展的前提下,也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創新,尤其是在農、科、教統籌,產、學、研結合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培育了一批典型,如各種類型的技術經濟服務組織建設、行業學會淵協會冤建設、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等。總之,這些農業技術推廣的創新不但滿足農民的需要,促進了農業發展,也豐富了農業科技推廣體系,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為農業科技傳播學科建設奠定了實踐基礎。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非公益性的農業科技傳播方式也逐漸出現,并發展壯大。先后涌現出了龍頭企業帶動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模式等成功事例,對國家公益性農業科技傳播體系進行了很好的補充。近幾年,呂梁市著手綠色谷子生產基地建設,進行綠色認證,提升呂梁以谷子為首的綠色雜糧產業,汾陽試驗站本著為地方谷子產業提供技術支持的思路,以市政府和各縣農委的農業技術推廣站搭建的基地建設和農技推廣平臺,做一些具體的農業科技傳播指導工作,重點在基地內示范推廣“谷子輕簡化高效栽培技術冶,負責技術培訓和谷子生長階段的跟蹤技術指導。借助各示范縣農委的行政優勢,布置“綠色谷子冶及“谷子輕簡化栽培技術冶示范基地,配合試驗站的品種和技術優勢,完成農業科技傳播和試驗示范推廣工作。汾陽試驗站在各縣的綠色谷子基地集中搞26.7hm2的“谷子輕簡化栽培技術冶示范,通過技術培訓,向全部基地輻射推廣。各縣通過行政指導基地農戶與當地的合作社和雜糧加工企業簽訂優質優價收購協議,呂梁市政府和各縣政府給予谷地1500元/hm2的種植補貼,鼓勵農戶參與綠色谷子的種植曰構建質量追蹤體系,使“綠色谷子冶從生產、運輸、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實現質量安全。在推廣過程中,其創新主要有以下幾點院一是汾陽試驗站各示范縣的技術骨干都是各縣農業局局長和農業技術推廣站、土肥站或植保站人員,技術示范與當地基層農技推廣機構以及農民需求緊密結合,與各示范縣農委協作,按當地需求規劃基地,具體落實到進村入戶,適當集中連片。二是以試驗站站長為技術總指導,以團隊成員、示范縣技術骨干為主成立技術指導組,負責制定技術方案,開展優良品種引進、配方肥配置、耕種機具選型及春種夏管秋收冬藏全過程技術培訓和指導。三是推進標準化生產,將整地播種、肥水管理、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收獲等環節統一,做到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農業科技傳播方式及應用情況
3.1現場傳播方式主要包括技術培訓會、現場觀摩會、新聞會、廣場宣傳與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