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傳統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19:40: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與傳統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技與傳統文化論文

篇1

任何一項人類事業的發展都需要特定的精神或信念的支撐。科學事業也不例外,科學之為科學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有一種“一以貫之”的精神。古希臘先哲追問“世界的本原”和探究“萬物的構成”;近代文藝復興之后,人們轉向探究事物發展和運動的規律及其性質等問題,從而誕生了經典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等近代科學體系;在當代,科學更是將探索觸角伸得更廣,宏觀上大至宇宙,微觀上小至夸克,不僅探索物理世界,而且也探究心靈世界的認知奧秘。這些活動始終貫穿著一種探索未知領域的求知精神,這是矢志不渝的追問自然和探究萬物的科學精神。這種精神最基本地反映著人們從事科技活動的態度、品格和氣質。一般認為,科學精神既包括對真理的追求并為之奮斗的精神,即“求真”精神;也包括面對現實,探索規律的精神,即“求實”精神。[5]按照這種理解,反思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能夠肯定,那種主張“人本主義的極度發達必然導致科學精神的頹弱”的看法是站不住腳的。作為傳統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并非先天地缺乏這些科學基因。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是后來的繼承者們逐流于世事的更迭,逐漸放棄了科技向度,并非儒家文化本身存在缺陷。

竺可楨曾總結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等近代科學巨匠的事跡,歸納出科學精神應包括三個方面:“(1)不盲從,不附和,一切依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則不屈不撓,只是問是非,不畏,不計利害;(2)虛懷若谷,不武斷,不專橫;(3)專心一致,實事求是。”[6]這里,他將近代科學精神與中國傳統科技文化貫通起來。其實,豐富的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都具有這種“求是”品格。但是,“由于把近展起來的科學體系看作了‘科學’本身,作為求知活動的科學以及它所包含的科學精神卻恰恰在‘科學’的名義下被忽視了。”[7]其實,在《論語》中積淀著豐富的先人們勇于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氣質和不懈不屈的堅毅品格。孔子提醒我們要做到以下四點:不憑空猜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做事不能固執己見,走極端,要虛懷若谷,祛除偏見。“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他提醒門人要保持懷疑的學問態度,如果只讀書而不加懷疑和思考就很容易受騙,但如果只是空想或思考問題而不加學習則會缺乏信心,難成定見。在評價自己最得意的學生顏回時,他曾談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論語•為政》)。在他看來,“違”其實并非大不敬,對權威和定見的質疑是智慧的一種表現。孔子是反對盲從與附和的,對顏回的表面順從他曾表達過些許的不滿意,認為他“非助我者也”。但是,通過對其私下與其他弟子的交流卻發現,顏回還是有很多發揮的,能夠“聞一以知十”,舉一反三。“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懷疑精神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表現在它能夠刺激人們去追問,有利于思想的創新。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即大家厭惡的東西,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愛的東西也一定要去考察。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有其原因,科學活動就是探究隱藏于事物背后的因果關系。培養創新精神第一步就是要大膽懷疑,不畏權威。

而且,孔子提倡弟子要“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靈公》),甚至要為了“仁”的實現而獻身,提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的觀點。在他看來,“仁”是人道的最高真理,一旦認為自己掌握真理,就要據理力爭,就算面對老師也不能有所謙讓。相比于生命,真理的價值更高。為求真理,不畏生死,敢于拋棄一切,是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在西方,亞里士多德也曾說過:“吾愛吾師,我尤愛真理”。縱觀科學史,受到政治或宗教等外在壓迫而仍然堅持科學研究、記錄各種天文現象、扎實地收集各種數據的科學家比比皆是。在堅持和捍衛真理這一點上,古今中外的科技工作者是一致的。《論語》的微言大義能對治國安邦和為人處世提供指南和啟發,殊不知,這些思想也同樣體現著求是精神。首先,孔子告誡讀書人要有志于真理。那種以吃粗茶淡飯穿破舊衣服為恥的人,不值得同他商議和交往。“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其次,物質條件的匱乏不能阻礙對真理的渴望和追求。做學問搞研究要有這種甘于平淡、甘于貧窮的境界才能真正有所發現和創造。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知識分子應該有顏回的精神境界:“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第三,追求真理任重而道遠,需要剛強的意志和堅毅的品格。正如曾子所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敢于擔當,為求真理和道義而不畏生死。正所謂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并且,在追求真理和道義的過程中務必做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論語•子罕》)第四,求真之路還需要有實干精神,不能只想不做、只說不做。“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君子不能說的多,而做的少,應該少說多做,這樣才能積累實力,不斷進步。做真學問不能圖慕虛名,“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憲問》)“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里仁》)要時刻牢記言語謹慎,工作勤勞敏捷。在學術共同體內,不要總是想著自己的研究是不是為人所知,要更多地想著我對別人的研究了解多少,我的研究和別人的差距在哪?對比之中找出差距,然后努力補足,提升自己能力才是關鍵。“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里仁》)做事情要有一技之長才不至于為沒有合適的職位而發愁,不斷完善自身實力鍛煉本領自然會為人知曉,以此來被共同體所接納。是謂“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強調科研活動要尊重知識產權,講究學術誠信,遵守學術規范和科研道德。一切研究和論證都要實事求是,嚴謹認真,反對任何形式的投機取巧、沽名釣譽和弄虛作假行為。這些觀點,在《論語》里隨處可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誠信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質。如果一個人沒有信譽,就像車子沒有了軸承,可見誠信對一個人的發展是多么的重要。如何做到誠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信守約定、遵守規范,不做任性而為之事。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論語•里仁》)。因為對自己節制、約束而犯過失的,這種事情總不會多。規范對于學問是必要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子曰:“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顏淵》)君子廣泛地學習文獻,再用禮節來加以約束,也就可以不至于離經叛道了,因為不端行為大多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做研究不能只求快,更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做不出真學問。

二、“博學務本”的研究方法

李約瑟證明,通常認為的中國古代科學不發達是一種錯誤的觀點。“中國人在許多重要方面的科學技術發明,走在那些創造出著名的‘希臘奇跡’的傳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擁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財富的阿拉伯人并駕齊驅,并在公元三世紀到十三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在十五世紀之前更是如此。”[8]對此,他提出被后人稱之為“李約瑟難題”的疑問:“為什么以伽利略為代表的近代科學———連同它對先進技術的一切影響,產生在歐洲,而不發生在中國?”按照他的分析,近代科學從方法上區別于古代的是將數學與實驗結合起來。[9]有學者曾指出“李約瑟難題”是一個偽問題,因為“古代中國人在科學和技術方面,所走的發展路徑和西方大不相同。事實上,古代幾個主要文明在這方面走的發展路徑都是互不相同的”。[10]好比說,我們無法斷言“向南走的人比向東走的人領先”“某一圍棋手的棋藝曾長期領先某一象棋手”。[10]其實,“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

幾個主要文明的科學技術都沿著自己的軌道緩慢地發展著,這些多樣的科技成就的取得不僅得益于那個時代的科技精神,同樣也受益于盛于其時的科技研究方法。亞里士多德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的著作加起來就是希臘人知識的概貌。其實,“述而不作”的孔子同樣也是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這一點從《論語》中便可窺一斑。“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論語•子罕》)孔子自謙年少時“多能鄙事”,生活實踐上的磨練,使他學會很多技藝。但是,他也指出不能耽溺于這些,所謂“君子不器”其實就是說人一定要全面發展才行,不能只有一種用處。所以,有人說孔子非常偉大,但是很難稱他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論語•子罕》)他警示門人,要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多考慮當前的問題。“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子張》)后來,《中庸》發展了這種思想,將其提煉為一種方法論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學、問、思、辨、行,這完全符合認識過程和研究科學的方法,即獲取信息,提出問題,邏輯推理,檢驗結果,躬身實踐。”[12]但是,孔子也強調君子要專心致力于基礎工作,不能舍本逐末。“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基礎牢固地確立了,真理自然水到渠成。在這里,我們能看到孔子堅持的“博觀約取”“務本生道”的方法論總綱。具體來講,《論語》中有如下的求知方法或原則:首先,要重視學思結合。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對此,孔子有著切身的體會:“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其次,勤學好問,虛心向別人請教。“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第三,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學而》)第四,要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叩其兩端而竭焉”是一種科學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常用方法,抓住事物的正反兩方面或者抓住問題的兩個極端,就能找到符合中庸之道的解決策略。第五,要學會舉一反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科學研究內部道理都是相通的,有了舉一反三的能力,遇到問題即可“觸類旁通”。第六,要見賢思齊,深刻內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不善者”作為教訓是反思自身行為的一面鏡子,要隨時檢討自己,以人為鏡,向賢者學習優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過,孔子也意識到,在做學問、搞研究的過程中很容易走彎路,誤入歧途,這需要多加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學以致用。“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第二,要杜絕固執己見,走極端。“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第三,學問要循序漸進,遵循進階過程。“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論語•子張》)君子之道,哪些先傳授,哪些后講述,要像區分草木那樣,做以區別和分類。第四,多聞多見,多交流,切忌閉門造車。“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為政》)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后悔。“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第五,態度端正,實事求是,不可馬虎行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孔子反復強調要“敬事而信”(《論語•學而》)“事思敬”(《論語•季氏》)“執事敬”(《論語•子路》)“孔子認為敬就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13]最后,務必要做好基礎工作,不要好高騖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三、“以德攝知”的知識觀

有學者論證,傳統文化與科學之間是善與真的關系。傳統文化和科學都涵蓋真、善、美三個領域,但本質上以儒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追求的是以“仁”為核心的善的哲學;而求真在科學的價值取向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前者所求之善以科學之真為前提之一,這被總結為“以德攝知”的傳統。[3]在《論語》中我們能夠看到言傳身教在求善問題上的作用,也能讀出“從求真的角度對什么是善、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準確深入的認知”。“儒學的核心價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時認為必須道問學。在一定意義上說,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前提。”[3]孔子提出“未知,焉得仁”(《論語•公冶長》)“知者利仁”(《論語•里仁》),把“知”作為得“仁”的手段,視“利仁”為“知”的目的。這種“以德攝知”傳統的確立,為歷代儒家所繼承和發揚。因此之故,做學問要有更高的追求,為學不僅是為了求真、求知,更是為了成為君子,而且為學是成為君子的唯一路徑。“孔子肯定了人只有借助于為學才能成為君子,才能更好地實現個體的自我價值,實現自我完善”。[14]在孔子與學生之間的問答之中可以看出,“問答的發軔與完成,始終不在于知識的積累,而在于成就‘君子’的道德品行”。[15]這種“以德攝知”的知識觀,要求研究者不斷豐富見聞,提高綜合素質。孔子將“有教無類”和培養“博學通才之士”作為教育方針和目標,“對學生進行禮、樂、書、數、御、射‘六藝’教育。其中數即數學,樂和聲學有關,御和力學有關,射和機械有關。”

墨子曾這樣稱贊孔子:“博于詩書,察于禮樂,詳于萬物。”(《墨子•公孟》)可見,孔子不僅具有較高的人文修養,其實也有著豐富的自然知識。孔子早年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對大自然和動植物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要求學生學習《詩經》,不僅學習其中反映出的社會意識形態問題,同時也要學習其中所包含的各種自然知識。“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苗而不秀,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論語•子罕》)這反映當時人們對有些苗木不開花、有些開花不結果生物現象早有洞察。而且,孔子在談到自然知識時,喜歡運用比喻,將其與一定的哲學道理聯系起來。一般而言,我們只有對本體和喻體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做出恰當的比喻。孔子將自然知識、技術知識與政治哲理內在地打通,使之渾然一體。在《論語》中,不乏利用天文現象來進行道德和政治說教的例子。例如,“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從《論語》受眾的角度看,這段話反映出當時人們對于日食和月食等自然現象的關注,能夠根據對它的認識來理解社會現象。又如,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北辰”也就是北極星,在這里將其用作為政治比喻,不僅反映了他對天文、歷法和氣象的了解,同時也能反映出當時一些天文知識(譬如,北斗星圍繞北極星周期性地旋轉等)普及程度。再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這反映了春秋時期人們的時間觀念,不僅認識到時間的單向性或不可逆性,而且用它來詮釋社會與人生的道理。《論語》中還涉及一些技術知識。例如,“《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們一般對這句話的寓意理解是,學習和研究務必要互相商量研究,學習長處,糾正缺點。其實,這能夠反映出當時手工業水平。一般而言,切、磋、琢、磨是針對不同的材質所使用工藝技術的分類。古代把骨頭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頭加工成器物叫“磨”。這些專門的技藝孔子了熟于心,能夠信手拈來打比喻。我們知道,傳統技術多是以自然認知為基礎的,而且認知與評價是相互融合的。加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殊形態,“一方面促成了與民生直接相關的實用技術的發達,另一方面則造成對看似無用的‘奇技巧’的排斥或輕視,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論理性傳統的形成和發展。不過,在當下技術革命的新背景下,傳統技術的這些認知特征以及相應的觀念值得再次重視。”[16]結語綜上所述,相比同處于“軸心時代”的古希臘先賢,稱孔子為自然哲學家并不為過。而且,《論語》也有資格成為反映先秦時期我國傳統科技文化發展的代表性著作,其作為一種古代知識分子的綜合文化背景,對中國古代科技文化領先于西方一千多年亦曾發揮了積極作用。的確,中國的傳統科技文化缺乏興起近代科學的一些必要元素,以致沒能獨自發展出近代科學體系。正如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形成了不同的膚色和生活習慣,“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有著自己的本色、長處和優點”,也因此發展出了不同的科技文化類型。李約瑟曾說,以儒家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一方面使科學受到損害,另一方面也助長了科學萌芽。考察中國科技思想史會發現,像張衡、祖沖之、沈括、徐光啟、李時珍等儒家文化培養出來的科學家其實未曾受到儒學體制的阻礙,在中國歷史上也罕有屠殺科技發明者的現象。而且,在近代西學東漸的過程中,最早接受了西方科學技術,并將其積極地介紹給國人的也是儒士們。因此,企圖割斷歷史,全盤否定儒學對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影響的做法并不可取。

篇2

關鍵詞:傳統文化;符號;特色;分類;設計學意義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5-0083-01

提起中國的傳統文化,自然讓人聯想起京劇、武術、中醫等,這僅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滴,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使無數中華兒女自豪,更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積累和流傳下來,并且至今仍在影響當代文化的“活”的中國古代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形態。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則是中華文明演化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它是在中華民族世代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基礎上創造的。

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分類原則是以“源”或“體”來分,而不是如西方那樣以“流”或“用”來分。將其按天、地、人共分兩大類,一是天地和人得自然之符,簡稱自然符。一是人類對天地之符感受之后模擬出的人為之符,簡稱人造符。自然符是只那些能夠體現天地之氣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猶如天公以廣闊天地為紙,以金、木、水、火、土為筆墨所書只宏偉之符。人造之符,是先哲們根據天人相應的全息原理,透過練功,采集宇宙之氣和自身之氣混合后再以紙、筆、墨為中間媒介發放體外,存于由各種曲線和直線組成的符形之中。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民族性。中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積累和流傳下來,并且至今仍在影響當代文化的“活”的中國古代文化。它既以有關的物化的經典文獻等客體形式存在和延續,又廣泛地以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主體形式存在和延續。它是在中華民族世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傳統文化基礎上創造的。

設計,作為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現代產物,是當下一種重要的日常文化形態。一件藝術品是某個歷史時空中文化精神的集中顯現,因此,中國的設計代表著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狀態,肩負著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精神與魅力的重要使命。“物我交融”思想在藝術設計上的要求就神在象外、象在臺外、言在意外,意思就是說在藝術設計過程中將客觀事物形體和精神內涵做到會意在心、成竹在胸后,依照自己的觀察體會即興發揮,隨意而就,灑脫自如,“以意寫神”。現代設計中的承傳、應用以及創新這種方法后,在設計領域的體現以及在設計審美上所追求的自然、意境和神韻的書卷氣設計風格就是中國這種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隨著近年來提倡設計中國化的口號呼聲越來越高,設計師們也開始關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中國風格的設計作品更是層出不窮。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的“祥云”火炬,傳統動物形象的“福娃”,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運用了古代建筑斗獸造型元素的中國館,國家政府部門的大型活動對傳統文化符號學的發展無疑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現代設計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是必要的,社會新思想、新觀念的涌入對傳統文化藝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這種局面下,完全背離傳統會喪失民族個性,喪失文化氣質,要想植根于傳統文化絕不是簡單的符號元素的應用,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思維的深入,以符號學觀點梳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符號,解讀其形式、意義、傳播、運用與再創造,讓傳統符號再現中國設計的民族個性,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比較散亂,它見諸與文學、歷史、書畫、民俗、科技、建筑之中,雖無完整體系,但不是沒有理論基礎,只有切實理解中國符號在現實中的實際意義與相應價值,理解文化符號的實際意義,取傳統之形,傳達文化之神,才有可能將中國的文化符號美學傳承下去。

我們的前人創造了昨天的傳統文化,我們正在創造明天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曾經成就了人類文明發展史輝煌成就。現代設計的發展必須回歸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符號的內涵與現代相結合,做到意與形的一致是標志設計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

[1]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東方出版社,1985.

[2]云君著.文化符號才是制勝的力量[N].中國經營報,2004年.

篇3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人才隊伍素質;滲透;思考

中華優秀民族文化蘊含著多元豐富的哲學思想、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內涵,對在校學生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意義。高職人才培養工作必須要置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背景之下,在日常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以期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思想政治水平。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概述

我們說的中華傳統文化指的是中華民族五千余年的文化積淀,集合了儒家學派、道家學派、法家學派等諸多中國古代的哲學倫理思想派別,并且可以概括為,“以儒家的人為本位、道德取向為主導,以墨家的功利和法家的權力取向為兩翼,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為補充,以群己和諧、天人合一為真善美統一的理想”的綜合價值取向系統。所包括的傳統優秀價值思想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傲然民族氣節;“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甘于為社會奉獻的思想;“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傲尊嚴等。而這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五千年中華文化體系中的最寶貴文化遺產,能夠有效地融入于現代教材中,呼喚起在校學生潛意識中的品質道德情操,并且也是當代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學生群體中缺失原因分析

(一)高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度不高

以我國大三年級50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筆者得出調查結果如下:“將我國傳統節日,諸如清明、中秋、端午等列為法定節日”有71%的學生持有“十分支持”與“比較支持”的態度,然而其中有65%的學生選擇這一選項的原因是“法定節日學校肯定會放假,就能休息或者回家了”,而不是因為這些節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受到重視;有19%的學生持有“無所謂”的態度;有10%的學生持有“不贊成”或者“反對”的態度。而對于“平時休息時間會不會聽國粹或者其他地方戲劇”的問題,選擇“偶爾會看”的學生占到了72%,而選擇“不喜歡”的學生占到了19%,“十分喜歡”意見的學生只有9%。對于是否了解“老子、墨子、董仲舒”等古人事跡及思想的這道題目,有81%的學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只了解一點”的選項。

我們看到在校學生對古代思想內容與傳統戲劇的態度較為冷漠,說明他們對這些文化的認知程度并不高,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校對這種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宣傳力度是不夠的。由于高職院校主張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許多院校通常會將教育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方面,忽略了用傳統文化內容來開啟學生的心智,培養他們的優秀道德品質。其次,由于多數高職生就業壓力較大,因此在校學習與生活中較多時間注重自身的專業能力提高,因此忽略了文化素質體系的構建。

(二)高職學生傳統美德觀念相對淡薄

我們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十分寶貴的歷史財富,是應該得到傳承的,然而卻能夠在諸多高職學生群體中出現了與傳統美德相悖的現象。例如流行于學生群體中的個人主義思想,缺乏對事業、社會的獻身精神;在考試中作弊,抄襲論文等現象顯而易見,而這些都明顯違背了傳統道德文化中的“明禮誠信”原則。

三、在高職學生日常教育中如何滲透中華傳統文化

(一)要科學認識與運用中華傳統文化

我們首先要正確、科學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盡管其受到歷史局限性因素而體現出滯后的一面,但是針對整體而言,是屬于人類先進文化體系的重要構成,許多方面都對現代社會有啟迪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務必要注重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根據學校專業特色來開設選修與必修課,例如中國音樂鑒賞、中國文學史等。其次要立足于現代,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契合點,進行全新的詮釋,對傳統文化要賦予著新的內容。

(二)不斷強化體現傳統文化的校園環境

我們說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教育問題,并不是一件機械性、單一性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高職院校在日常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要打造校園的硬件環境,構建出體現文化的視覺氛圍。校園中的走廊、花園是最能吸引師生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校園的生活角落中,例如用名人名言組成櫥窗,用古典名句來美化建筑,能夠讓學生們在欣賞景物的時候汲取傳統文化的審美內涵。其次要增強軟件效果,學校可以經常播放一些古樂,通過社團來組織一些詩詞朗誦活動,調動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積極性,進而受到其熏陶。

(三)開發傳統文化課程,創新課題教學模式

近幾年,部分高職院校開設了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入門”、“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課程,但是深入分析可以發現,內容基本呈現出“大而空”的狀況。而在就業背景下,我們可以理解學校不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但是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可以結合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讓傳統文化內容滲透于專業課程,實現“互補”的效果,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出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四、結語

總而言之,現代高職教育發展務必要上升到文化層次,才能夠真正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并朝著活力、特色、高效的方向。曾經季羨林先生說道,“我們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中最關鍵的準則是什么?——人們內心的和諧”。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對構建高職學生內心世界價值觀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高職院校在當前發展過程中務必要恪守“以人為本,文化立校”的原則,才可謂達到了最高境界與追求。

參考文獻

[1] 游富英,劉妍,李欣.理工科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認知程度的調查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篇4

本屆論壇以“兩岸同根、閩臺一家”為主題,溯姓氏之源流,傳華夏之文明,架宗親交流之橋梁,謀兩岸百姓之福祉,通過“姓氏與中華傳統文化專題講座”、海峽百姓“百幅”書畫展、兩岸各同姓氏宗親對接等活動,增進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匯聚兩岸同胞共同力量,同促兩岸和平發展,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

自2007年以來,海峽百姓論壇已先后在福建福州、臺中、福建泉州、臺灣高雄、福建漳州成功舉辦。通過這個平臺,兩岸已有近百個姓氏團體進行雙向互訪,聯誼交流,共舉辦閩臺族譜展40多場,姓氏學術研討會40多場。論壇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福建省海外聯誼會、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單位聯合主辦,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臺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具體承辦。

開幕式“鬧”得喜氣洋洋

追本溯源、尋根問祖是中華民族的習俗與傳統。

6月22日,第6屆海峽百姓論壇在高雄舉行開幕式。兩岸不分黨派、不分顏色、不分層次的1500多位嘉賓代表,齊聚高雄圓山飯店,參加論壇的啟幕儀式。舞獅隊將會場“鬧”得喜氣洋洋,多幅體現中華民族“祖訓宗規”、“族訓家風”的書畫作品懸掛會場內,與會嘉賓充滿濃濃親情的發言博得熱烈掌聲,最后全場合唱一曲《我們都是一家人》,把整個活動推向。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福建省海外聯誼會會長雷春美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說,海峽百姓論壇凸顯了“兩岸同根,閩臺一家”的主題。閩臺姓氏的傳承,真實反映了兩岸同胞本是同根生、兩岸一家親的客觀事實。兩岸同胞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源頭活水,應把對宗親血脈的認同,轉化為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行動,穩步推進兩岸交流合作。

全國副會長楊毅周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說,中華姓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延綿不絕五千年的重要因素,記錄著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承載著中華民族發展的基因,為中華文明興旺發達的重要基礎;記錄著兩岸同胞的血脈傳承,儲存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凝聚著兩岸同胞共同的族親認同。他說,2008年以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主辦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海峽百姓論壇已經成功舉辦5屆。民對民、姓對姓、宗對宗的聯誼活動,展現了“兩岸同根,閩臺一家”的強大親和力,彰顯了中華姓氏文化的強大向心力,加強了兩岸同胞的宗親意識,激發了兩岸同胞的尋根熱情。海峽百姓論壇,成為兩岸鄉親尋根的重要平臺。

海峽百姓論壇讓兩岸親上加親

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吳榮元表示,海峽百姓論壇輪流在兩岸舉辦,讓兩岸民眾“越走越親、親上加親”,這在當前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階段特別重要。今年5月13日,集合多家臺灣民間團體的力量,“臺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正式成立,今后將為更多臺灣基層民眾參與海峽百姓論壇構建了平臺。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榮譽會長莊亦賢認為,海峽百姓論壇創辦至今,參與人數一屆比一屆多,以兩岸宗親熱絡交流的事實,生動詮釋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論壇以兩岸基層民眾為主體,以姓氏血緣為紐帶,成為廣受兩岸民間歡迎的交流平臺。論壇先后促成480多萬臺灣同胞前往大陸尋根謁祖,其中不少人成功找到自己的祖籍地。

臺灣兩岸關系發展促進會是本次論壇的臺灣主辦方之一,該會理事長鄭昭明告訴記者,此次島內有60多個姓氏的宗親代表參與盛會,總人數已突破1000人。他將中華民族比喻成一棵大樹,“臺灣同胞根在大陸,到臺灣發枝散葉,兩岸同胞在文化、血緣上密不可分”。鄭昭明認為,此次海峽百姓論壇的各項活動是真正深入民間,深入基層,尤其是21日在高雄師范大學舉辦的“姓氏與中華傳統文化”專題講座,吸引了南臺灣300多位高校學生參加,說明中華傳統文化已在年輕一代身上扎根。

成為兩岸鄉親尋根的重要平臺

姓氏的聯結就是尋根活動,尋找血緣的源流,生命的底蘊,認同的歸宿,以達到兩岸一家親的生命共同體的認同。為此,楊毅周提出希望說,尋根,還要向中原地區縱向延伸。我們的姓氏,多數源之于河南、山西、陜西、山東等地。在促使閩臺、粵臺姓氏對接的同時,我們還可以繼續延伸,去尋找我們姓氏的最初起源,抵達最早的姓氏出生地,共同敬仰我們那些姓氏的先祖;尋根,要向青少年深耕。姓氏的聯結,就是生命的傳承。要加大力度教育兩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知識,加大力度培育兩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認同,使中華姓氏文化的精神能夠不斷地得到傳承和發揚;尋根,要向社會大眾傳播。可組織同宗同親的姓氏,通過旅游、交流、訪問的方式,努力開展尋根問祖朔源活動,讓我們的尋根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廣泛性和可持續性。

臺灣兩岸關系發展促進會連續6屆承辦海峽百姓論壇,其理事長鄭昭明表示,數百年來,臺灣同胞返回大陸尋根謁祖之風連綿不斷。論壇深入民間、深入百姓,促進兩岸宗親、文化交流,期待論壇越辦越好,讓兩岸民眾緊密相連。

篇5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城市傳統產業;產業鏈;西安市

中圖分類號:G1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16248(2016)02006106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各國家和地區都越來越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不僅會大大減輕因發展經濟帶來的資源儲備壓力,也能在極大地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轉變傳統產業的原有增長方式,把文化內涵和創意理念融入產品設計、產品生產、產品流通和產品消費,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推動傳統產業向產業鏈的高層次方向發展。因此,自2009年以來,在國家各項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的指導推動下,各地陸續出臺了符合當地特點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努力將文化創意產業打造為支柱產業,以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本文運用產業鏈理論闡述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實現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的機理,并對西安市3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說明文化創意產業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過程,并由此分析了文化創意產業升級改造傳統產業的經驗啟示。

一、文獻回顧國外的文化創意產業起步較早,學者們在研究文化創意產業時,更多關注的是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產業發展的相互關系問題。Piore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為傳統產業提供了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意,使傳統產業構建新型商業運營模式而保持競爭力優勢[1];Lawrence等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的高滲透性將創意滲透到工業產品加工生產過程中,通過對文化元素的創意設計,以高附加值帶動工業經濟發展,實現產業鏈的延伸[2];Richards把文化創意融入傳統旅游業中,認為這種結合產生的新產業模式的好處在于游客具有體驗型,有助于個人效用的滿足和經濟發展[3];Christopherson認為手工業的發展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作用有關,且對兩者的就業有相互促進關系[4];Banks在研究英國產業發展時發現手工業發展能夠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5]。

國內學者近幾年才開始關注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提升作用問題。有部分學者主要討論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產業提升改造的關系,如金元浦指出文化創意對于傳統文化創意產業的改造、升級具有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6];王艷等通過對新經濟與傳統產業關系的研究,認為新經濟將推動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革、資源整合優化,轉化為新經濟的因素[7];孫學文認為目前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上急需 “上檔次”,在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要積極與其他相關傳統產業相融合滲透,以文化創意產業去提高傳統企業文化、引導傳統產業發展、提升傳統產品內涵、提升傳統產業經營策略等[8]。更多的學者則是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李運以寬窄巷子為例討論文化歷史街區發展對旅游業的促進作用[9];謝滌湘等以廣州紅專廠文化創意產業園為例,分析了文化創意產業如何通過挖掘工業遺產,延伸提升工業生產價值問題[10];荊愛珍等以河北省部分企業為例,分析了將文化創意融合于傳統產品創新企業生產產生的效果,并提出兩者相互融合互相促進的發展模式[11];郎富平等以浙江達利絲綢工業旅游區為例,分析了傳統工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動因與過程[12];李榮菊等通過對某動漫公司成功案例的分析,認為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制造業的融合可以促進產業升級[13]。

現有文獻較少從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角度去研究二者如何互動促進傳統產業發展的問題。本文從兩種產業的特點出發,結合西安市的區域特征,運用價值鏈理論構建文化創意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的機理模型,并將其運用在典型案例的分析中,厘清兩者在發展中的協同發展關系,總結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啟示。

二、文化創意產業對傳統產業升級

改造的機理分析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已經突破傳統文化元素設計、傳統產品形態、產業形態、傳播與流通形態和消費形態,文化創意產業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實現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第一,文化創意產業可以通過對傳統產業原有價值鏈某些環節進行內容挖掘、技術融合和重組融合,升級優化其產品,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如傳統農業經過創意改進設計,演化成為鄉村旅游、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傳統工業經過加入新的設計理念和新材料,改變優化生產工藝,生產出新型產品,如汽車款式的變化、布匹花色的復古典雅等。創意產業中的工業設計、品牌策劃、營銷推廣等不僅增加了制造業的附加價值,也使產業結構趨于柔性化[14]。傳統商業經過創意性改造,成為現代化購物商城,并與飲食、娛樂相融合,成為城市新的商業亮點。第二,文化創意產業還可以將傳統產業價值鏈分解,打破原有價值鏈各環節,提取原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通過建立新的價值通道,形成新的價值鏈。如將城市舊工業廠址建成工業博物館、創意設計坊和體驗坊,重現工業發展史和生產工藝流程;在傳統農業生產基地建設農作坊(伏茶作坊,煉油作坊),讓城市市民通過親身參與農業生產,體驗農業生產的特點、增加農業知識等。

(一)內容創意――改變傳統的文化元素設計

任何一個傳統產業的發展歷史,都是其產業文化內涵積累演化的歷史。任何文化的傳承都需要物化、固化的載體,并通過物化與媒介化的過程進行有效的傳播與價值消費,才能實現傳統產業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就是用創意去解讀傳統產業的文化,以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對傳統文化進行詮釋和現代表達,根據現代人的喜好和需求等特點,改變傳統產業產品的文化元素設計,實現傳統產業蛻變式發展。

如在照金鎮建設中,將獨具地方特色的農業與“紅色文化”融合,在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增加觀光文化、休閑農業、度假文化、養生文化內容,將農業活動與極具文化創意產業的旅游結合起來,綜合二者優勢協調發展。既滿足了人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愿望,實現了城市人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愿望,又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生活,能夠改善產業生態,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因此,為傳統產業附加更多的文化色彩,不僅能夠提升品牌形象,形成產品差別化,創造經濟效益,而且通過文化元素創意設計融合產業鏈其他環節,吸引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通過產業關聯優化產業環境,整合產業鏈,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的平臺。

(二)生產制造――改變傳統產品形態和產業形態

生產制造是將設計、構想或理念轉化為有形的產品,是內容創意的具體落實過程。它可以通過改變傳統產品形態或產業形態和延伸產業鏈等途徑,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文化創意就是將文化和創意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通過產品創意性研發設計,為產品融入豐富的文化創意和文化內涵,在原有使用價值的基礎上增加文化元素,在不影響產品功能和效用的前提下改變其價值,用不同創意表現形式與創新意識給予人們豐富的想象,改變傳統產品形態,使產品變得更具有吸引力和實用性,給消費者帶來情感上的滿足和思想上的充實,拓展消費可能與市場空間,進而使改變產業的市場供給和需求關系,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同時,文化要素通過與科技的嫁接融合,將會催生企業內部科技創新,基于技術創新的視角,開發新的產品,賦予消費者感官上的震撼和功能上的享受,優化產業產品架構。

文化創意植入傳統產業之中,使產業的文化內涵發生改變,進而傳統產業形態發生變化。如傳統工廠的舊址經過文化創意的改造可以變為博物館展覽業,傳統的作坊式商業經過文化創意的改造可以變為符合現代商業模式且帶有文化底蘊的商業綜合體,傳統農業經過文化創意內涵的挖掘植入,形成新的鄉村旅游業態,延伸了原有產業的產業鏈。可見,文化創意元素和理念滲透到傳統產業的各個環節,逐步改變了傳統產業的價值鏈。

(三)營銷與傳播――改變傳統的傳播與流通形態

文化創意的成果之一是新媒體和跨媒體營銷渠道的不斷涌現,并通過新的營銷渠道提升和加強傳統產品的認可度和購買度。因為與傳統媒體營銷渠道相比,新媒體營銷渠道具有充分利用人們休閑時間,傳播的范圍更廣、速度更快,信息傳播成本相對較低等特點。如隨著微信交流工具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商家將微信作為主要的營銷渠道。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媒體也創新性地采用各種方式進入新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形成跨媒體營銷。跨媒體營銷以其多種媒體的互聯互補,形成了媒體平臺的集聚效應,可以最大限度地覆蓋受眾的視聽等層面,媒體之間的視聽優勢互補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集聚經濟效應明顯。如智慧旅游、智慧農業、智慧醫療,都是將傳統的銷售渠道與新媒體相結合,以文字、圖片動態變化向分散的消費者傳遞相關信息。

文化創意的成果之二是廣告創意提升產品與消費者的溝通質量。廣告創意通過文字和圖形的引入,喚起消費者對產品的情感和興趣,激發消費者對產品內涵的想象和幻想,加強消費者對產品的理解,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實現產品或品牌被消費者選擇的最大可能。因此,廣告創意已超越了傳統的廣告,不是簡單的傳遞信息和誘導購買,而是與消費者進行交流,洞察挖掘消費者的真正需求、意向和關注,帶動消費者行動。

(四)消費者――改變傳統的消費形態

文化創意產業因其獨特的創意元素和文化元素賦予產品新概念和新價值,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產生高增值性,并從3個方面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而改變傳統的消費形態。

第一,通過增加精神消費需求比例,改變物質與精神消費的恩格爾系數。當人們的物質消費得到滿足時,人們開始轉向精神層面的消費,文化消費所占比重會越來越大。發達國家的歷史證明,人均GDP在3 000~5 000美元之間,文化消費的增長速度加快;人均GDP大于5 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則會爆發式增長。如2014年西安市的人均GDP超過10 000美元,達到10 394美元,文化創意產業已具備了高增長的產業發展基礎。西安市的文化消費群體大、消費意愿高,整個社會的文化消費正在由“精英消費”向“大眾消費”模式轉變,傳統的物質消費習慣逐漸向精神層面的消費習慣轉變,精神消費比例逐步超過物質消費比例,物質與精神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在不斷下降。

第二,體驗式消費日漸興起。根植于傳統產業的歷史文化、農耕文化、養殖文化、工業文明等,往往由于歷史久遠或生產條件約束,無法以“活的”、趣味性的手段展示,僅能以一些靜態或直觀的產品表現,使得消費者無法通過參與、體驗、互動以想象、感受和理解相關文化的內涵和本質。因此,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選擇體驗式消費,通過參與整個消費環節,從感官、情感、思考、行動、關聯5個方面體驗相關文化,實現精神屬性和經濟屬性的結合,產生消費的“情感共鳴”,使大眾消費需求發生質變。因此,只要實現生產供給符合消費者體驗消費的需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就可以達到提升傳統產業的效應。

第三,消費偏好反饋效應不斷增強。在市場資源配置機制起主導作用的條件下,市場已演化為買方市場,物質與精神消費的恩格爾系數在不斷下降,消費者對傳統產業產品文化消費偏好增強,強化了其對傳統產業生產的反饋效應。如消費者喜歡由傳統文化與新媒體相融合的產品,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微電影、微課堂、手游等新型文化產品不斷涌現,同時“倒逼”傳統企業深度挖掘產業鏈中的文化資源,提供更多的產品與服務,向更多的方向和行業發展等。

三、文化創意產業對城市傳統產業

升級改造的案例分析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歷史雖不長遠,卻出現了許多文化創意產業的經典案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本文選取西安市文化創意產業升級改造傳統產業的3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每個案例的成功,都有其獨特的資源、條件和改造機理,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一)傳統商業的升級――三橋老街

三橋老街位于西安市城西,自古以來就是商貿核心地帶,一直保持較傳統的商業服務功能,市井民俗文化豐富,集市型商業氛圍濃郁。隨著周圍空間的拓展規劃和現代商業的發展,昔日熱鬧繁華的三橋老街日漸衰落。

2014年,陜西旅游集團與灃東新城合作,基于三橋老街是古代絲綢之路起點的歷史,以三橋老街為核心,以“老西安”為文化主題,依托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融入絲綢之路文化意象,開始對三橋老街進行改造,并定位為“西城往事三橋老街”。目的是建立一個園林型休閑古城鎮,以包含歷史事件、人文情感的典型建筑還原老西安的城市記憶。借用商業規律和商業手段創造一種特殊的商業文化與文化商業。用文化創意產業改造傳統商業,使商業和文化相互交融,提高在商業運作中的文化含量。

重新定位后的三橋老街采用集餐飲、娛樂、休閑、商務、旅游、文化于一體的多元復合型商業模式,充分利用具有2 000年歷史的三橋老街機理,萃取明清、民國、解放初期老西安最典型的文化符號和特征,基于現代服務業,打造古典與現代混搭、文化內涵與古今民俗相容,“講老西安故事”,重現三橋歷史上“長安西大門”和“西北第一大鎮”的商埠繁華勝景。

今天的三橋老街已經聚集了4家世界500強企業,多家中外大型商業巨頭。既有展示西安明清時期建筑風格和歷史風貌的西城往事項目,還有表現澳門人文特色和歐陸古典氣息的澳門施美蘭廣場,還有彰顯現代建筑和現代時尚的保利國際廣場、大明宮灃東國際、灃東CBD廣場、搜寶中心、瑞典宜家家居等。2015年8月27日宜家家居開業當天進店人數逾4.5萬人。三橋新街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畫面再一次重現了千年前三橋商埠重鎮的繁榮景象。

(二)傳統工業的改造――“大華?1935”

大華紗廠始建于1935年,是近代西北地區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紡織工廠,承載了西安紡織工業的歷史,展現了近代民族工業在西安地區從無到有、從形成到興盛的整個過程。1936年,更名為長安大華紡織廠,1954年公私合營,后改名為陜西省第十一棉紡織廠,因為經營不善于2008年宣布政策性破產。

2010年,西安曲江大明宮投資(集團)公司創造性推出“大華?1935”項目,主要對西安大華紗廠原生產廠區進行改造,把歷史文化、工業遺產、旅游商貿等資源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地將原有的歷史建筑風貌與現代城市功能相結合,融合現代的燈光設計技術,重新發掘大華紗廠的文化元素,在創意中讓老紗廠的歷史更清晰,使游客在懷舊的空間里體驗近代工業遺存的獨特魅力。

“大華?1935”的博物館、餐飲區、小劇場和購物區等建筑,均是在大華紗廠原有建筑基礎上修葺而成,并將歷史、文化、藝術、科技、實驗室、社交、自媒體、論壇、創客、定制等概念輸入其中,制造一處跨界融合的體驗地帶。在這里,消費者可以通過具有工業文化氣息的建筑、厚重歷史感的Logo、各種主題產品,以及小劇場的表演享受屬于大華紗廠獨有的文化盛宴。大華工業遺產博物館運用大華紗廠大量珍貴的歷史實物和生動翔實的歷史資料,透過大華紗廠70年的興衰變遷,展現陜西乃至西北地區近代民族工業從萌芽到發展壯大的整個過程,讓消費者了解西安近代工業興起和發展的艱難歷程,產生對大華紗廠文化和紡織工業發展歷程的懷舊情感。該博物館是西安第一個工業遺產博物館,其舊址已入選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同時,游客通過現場體驗織布、服裝剪裁制作等傳統紡織項目,走近紡織職工的工作和生活,體驗曾經的紡織工人生活,感受那個已經遠離的時代,以及現代交互科技所制造的活力與激情。“大華?1935”不僅為西安市眾多近代工業文化遺存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一個有益實踐,同時,為舊工廠改造活化為跨界商業綜合體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三)歷史街區的升級――書院門仿古街

書院門仿古街是西安為數不多遺留下來的古街道,既有明清民居的特色,也有關中書院――明清時期西北第一高等學府。經過數百年的演化變遷,街道兩旁的店鋪不見蹤跡,房屋街容十分陳舊,書院門已變成一個年久失修的古舊街區。2003年12月,書院門核心區開始大規模重新改造――這就是西安市第一條歷史文化步行街――書院門仿古街。

書院門古文化街堪稱西安的“雅集”,建筑風格與物品陳列充溢著文化氣息。為重塑歷史街區,仿古街采用陜西傳統民居形式,以街巷、低層小院作為住宅的主要空間組織模式。許多傳統的院落為西安市書畫名家所設計,以加強文化底蘊。區域內有大量的街心商亭,經營著各類旅游商品。步行街中有古玩城、古玩街等,使文化街把有限的地域面積擴容,也產生了更多商業價值。書院門仿古街既是商業區,也是一個傳統居民區,文化、生活、藝術在這里渾然天成。在這里,有街頭地攤,有高雅之堂,有名人字畫,有文房四寶。仿明清的關中民居建筑中,也有能工巧匠現場制筆、剪紙、皮影等民俗文化的展示。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創新融合現代時尚元素,因此,仿古街之旅可謂是一次融合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深度體驗之旅。這種融合在展現西安十三朝歷史文明的同時,讓游客體驗到真實的西安市井文化生活。傳統的老街區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將城市的歷史、生活與商業融為一體,使得老街區在文化與商業的互動中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像書院門這樣植入文化空間的做法,是西安在文化遺產保護與產業再造中的一類,屬于歷史街區更新模式,是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對傳統街區改造的成功典范。和鐘鼓樓一起被視作代表西安城市精神和生活樣態的歷史文化街區書院門,在創意改造后已變身為西安的“城市標記”。

篇6

關鍵詞:選好角度 問題診斷 應對策略

近年來,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正逐步淡出歷史的舞臺,新材料作文越來越受到高考出題專家的青睞。2014年新材料作文一統江湖的局面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與傳統的材料作文相比,“選好角度”(“自選角度”)是其最突出的特征。的確,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為考生寫作提供了一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環境,留給他們更大的發揮空間,從而能更好地考查出考生的寫作水平。有些同學由此就輕視作文立意,天馬行空,愛怎么寫就怎么寫,結果打了個“球”,難以切題;但也有一些同學畏首畏尾,仍停留在傳統材料作文的審題水平上,放不開手腳。針對這種上述情況,我收集了班上同學們在這方面常犯的一些問題,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找到一些應對策略。

一.斷章取義

例如,有這樣一則材料:

有位作家講了一段大學時的經歷:有年冬天滴水成冰,同學們冷得受不住就想辦法弄來一些煤球,在宿舍里做了個簡易煤爐。

深更半夜,我被濃重的煤氣味兒憋醒,一時呼吸困難,四肢無力,馬上意識到有可能煤氣中毒,但發現同學們都在沉沉睡著,又覺得不好叫醒他們,就掙扎著從上鋪爬下來,打開緊閉的窗戶,然后才出門上衛生間。剛到門口,再也支撐不住,軟綿綿墜倒在地。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在凜冽的空氣中睜開眼睛,慢慢爬起,回到宿舍。

第二天早晨,我說了晚上的事,七個同學一起笑我夢游。我極力爭辯,復述著事情的細節,但都沒用。我想,即使我說的有疑點,但至少依舊向天空大開的窗戶可以說明一切。

很多同學立意為“事實勝于雄辯”。很明顯,這個觀點是從“我想,即使我說的有疑點,但至少依舊向天空大開的窗戶可以說明一切”這一句提煉得出的,他們認為“選好角度”就是隨便選上一個,況且這一句也是材料的尾句,按常理這樣的句子往往是總結句,似乎符合老師所講的“抓關鍵句”來立意這一審題技法。認真審視分析全材料,不難發現主要人物為“我”,事件的經過是“我”深夜開窗救室友,早晨將此事告訴室友,室友們笑我夢游,但大開的窗戶可證明其真實。稍作歸納,材料的主旨即為要堅守本心(善良、仁愛、奉獻等),不因外界而失去自己的本心。可見“事實勝于雄辯”已游離于整個材料的內涵之外了,屬于“沾邊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屬于切合題意)。

因此,題目中所說的角度,決不能孤立地存在,一定要在材料的內容和含義范圍之內,在駕馭材料內涵的前提下選角度,抓關鍵句。

二.觀點雜糅

例如2012年全國大綱卷作文材料:

周末,我從學校回家幫著干農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濘,我挑著一擔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沒幾步,就心跳加速,雙腿發抖,擔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媽媽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態,大聲地喊:“孩子,外衣脫了,鞋子脫了,再試試!”

我脫了外衣和鞋襪,卷起褲腳,重新挑起擔子。咦,一下子就覺得腳底下穩當了,擔子輕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媽媽跟前。

媽媽說:“你不是沒能力挑這個擔子,你是擔心摔倒,弄臟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脫掉外衣和鞋襪,就甩掉了多余的顧慮。”

有一部分同學立意為“做事要專注,甩掉多余的顧慮”。乍一看,切合題意,沒有絲毫問題。一旦提筆構思行文,問題就凸顯出來了。按照這種立意,選材就既要緊扣“做事要專注”“甩掉多余的顧慮”,又要體現這兩者之間的關系,絞盡腦汁,可發現這樣的材料真是少之又少!難道是自己儲存的素料過于貧乏?否也!其實這就是典型的觀點雜糅。“甩掉多余的顧慮”是站在整篇材料的角度立意的,而“做事要專注”是從“兒子”的角度來立意的。如果以“做事要專注,甩掉多余的顧慮”立意,就只能取兩者的交集。這樣就無形中大大“縮小”了選材范圍,寫起文章來如繭自縛,當然材料就難找了。

因此,立意角度必需單一。怎樣才能做到單一呢?

首先,找主旨(中心)。要從整體把握材料入手,讀懂整個材料,認真分析歸納,從而提煉出文章的主旨。找主旨的方法很多,可抓材料的題眼(關鍵詞句);可抓主要人物的主要動作行為;可概括主要事件;可挖本質,由果溯因;可化喻求本;可分層剖析,提煉觀點;可異向求同,同向求異……

然后,立足全篇,細分角度。可從對象的角度立意,對象可以是人,也可為物,為景;也可從事件情節的角度立意……只要立足全篇言之成理,角度清晰單一即可。以上述材料為例,細分角度立意如下:從“兒子”的角度可立意為“放下心理包袱”“相信自己,發揮潛能”“生活是最好的課堂”“做事要專注”“虛心接受意見”“實踐出真知”等;從“媽媽”的角度可立意為“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教育的真諦在于鼓勵”;從“母子溝通”的角度可立意為“善于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重“意”輕“我”

例如2012年湖北卷作文材料:

語文課堂上,老師在講到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時,不無感慨地說:“可惜啊,我們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家書了,書信這種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學生甲:“沒有啊,我上大學的表哥就經常給我寫信,我覺得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學生乙:“信息技術這么發達,打電話、發短信、寫郵件更便捷,誰還用筆寫信啊?”

學生丙:“即使不用筆寫信,也不能說明書信消失了,只不過是書信的形式變了。”

學生丁:“要是這樣說的話,改變的又何止是書信?社會發展了,科技進步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改變。”

……

對高考作文來說,審題是第一重要環節,此招不慎,全文皆潰。很多考生害怕偏題,重在求穩。首先是整體性原則,歸納主旨,非主旨不敢下筆;如不能分析歸納主旨,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找到材料的關鍵詞句。走題傷不起啊!這些考生這樣做看似是贏家,其實不然。我們只要用上述材料的立意來進行比較便一目了然了。

該材料展現了一個討論問題的過程,以老師的感慨始,以學生的擴展終,由個別到一般,話題的中心句是“社會發展了,科技進步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改變”。

可從材料的整體出發,抓住話題中心的關鍵詞“改變”,從“改變”的利弊、大小、快慢、隱顯、因果等方面選取一點來寫即可,這樣立意絕對無可挑剔;

其實還可以從材料中五個討論者老師、生甲、生乙、生丙、生丁中,選取一個或幾個人的見解為話題,也是切合題意的。

1.老師:不要讓傳統文化(家書)退隱。

2.生甲:傳統文化(家書)有不可替代的意義與價值。

3.生乙:可以改變傳統文化(家書)的形式,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合拍;順應潮流對傳統進行改造;科技發展是時代的趨勢,給人們學習、生活帶來了便捷和影響。

4.生丙:傳統文化(家書)的形式雖然變了,但美的本質并沒有改變。

5.生丁:除了傳統文化外,許多東西都會隨著時展、科技進步而悄然改變。

6.選取其中幾個人的見解為話題立意:科技發展的利與弊;時代變遷和文化傳承(書信)的關系(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科技進步不能漠視人文關懷。

有人戲言考場作文是考生“戴著鐐銬在跳舞”,“選好角度”就是在減少這種限制的“鐐銬”。過于重視審題立意雖穩,但明顯縮小了自己的發揮空間,過于保守,不利于考生獲得高分。

學生每個個體的寫作風格是不同的。對于很有思想,邏輯思維嚴密,喜寫議論文,但文采稍遜一籌的同學來說,寫“改變”“不要讓傳統文化退隱”“科技發展的利與弊”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對于喜抒情,文采飛揚的同學來說,“科技發展是時代的趨勢,給人們學習、生活帶來了便捷和影響”“傳統文化(家書)的形式雖然變了,但美的本質并沒有改變”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如果讓一個擅長寫抒情散文的同學來寫“科技發展的利與弊”,恐怕文章可圈可點的地方就少多了!

在構思中,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就是缺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男同學多喜歡科技方面的知識,如選“科技”這方面的材料應會撲面而來。女同學多喜古典詩詞,“傳統文化(書信)”的材料即可信手拈來。

即使同樣寫“傳統文化”,有的同學的確認為傳統文化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就可選生甲衍生出的觀點;有的同學可能就認為可以改變傳統文化的形式,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合拍,就可選生乙衍生出的觀點。只有這樣,文章才能道理通透,獨具性靈,情蘊文中。

篇7

地域文化是特定的人群在某特定區域通過相當長的時間發展起來的,集當地人民的習俗、審美、情感、生活方式等于一身,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方面。地域文化中蘊含著無限的造物法則和文化內涵,比如思維模式、語言、行為等被設計者提煉加以運用。

1.地方性文化的元素綜合起來有以下幾大類:

(1)地方建筑類

(2)地方著名人文景觀類

(3)地方工巧藝術類

(4)地方日用器物類

2.文化元素提煉與升華

對地方性文化元素進行整理、歸納、提煉從而找到需要的設計元素是設計中常用的手法。對地域文化元素提煉的過程中,要注意地域性文化在長年的歷史歲月里積淀,包含寶貴的“精華”和腐朽的“糟粕”。在“精華”中提煉的元素可以是符號,符號作為提煉出來的元素在運用中達成相互理解,成為相互溝通信息的工具。元素也可以是種生活方式,但是這種生活方式定是符合現代人的習慣,或者能表達現代人的渴望的生活方式,把這種方式運用到現代的環境藝術設計中,透過其傳達與接受的互動性從而生成意義。要注意到的是,把地域性文化素材經過加工整理后進步的研究和分析形成題材之后提煉出來的元素不能直接地套用,而是要結合當下的設計語境重新詮釋,在設計項目體現出來的是既有地方性文化的元素又加上了自己個人的理解和詮釋,變成帶有地方性文化元素的自己的語言方式,所以,這對設計師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要做到幫文化元素提煉加升華。

地域文化元素與室內設計的融合

室內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需要所進行的建筑內部環境設計,它的出發點是人們的生活,與生活密切相關,它的目的也是滿足人們生活需要,推動社會進步。就目前來說,中國室內設計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但是國內室內設計中也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受大量的西方設計思想、設計風格的影響,各種盲目抄襲、模仿各種“主義”空間形式,將各種風格進行拼湊、組合,卻忽視了各個地域的文化差異,忽視了室內設計應該有的創新價值,使得設計出來的空間環境變得大同小異并趨于模式化。

在國內這樣的大環境下,地域文化元素的重要地位尤為凸顯,地域文化為室內設計提供源源不斷的設計源泉和素材,可以說是室內設計創作的重要源泉之。運用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所表現為再現地方特色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習慣,室內設計也不單只是提供庇護場所為目的,而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室內設計慢慢發展成為一門眼學的學科,重點偏向于科技、藝術、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的交叉性學科,與地域文化密切相關。在室內設計中通過對地域文化理解、消化接著提煉與升華運用到室內設計作品中,這也能將當地的地域文化

創作實踐的方法得以弘揚與發展,使其在世界文化的大潮中具備具備甄別性,可以說室內設計與地域文化也有一層相輔相成的關系。

在室內設計中利用好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地道的、回歸的、地域的室內空間,能有效解決目前國內室內設計中出現大同小異并趨于模式化的問題,同時把具有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傳播與發展。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運用廣泛,表現出來的形式是涌現了大量的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室內設計風格,比如歐式簡約式,美式田園,地中海式,中式,等等如是。

中式元素的風格以及設計理念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占有席之地,就拿在我國傳統的室內設計來說,常常追求同自然的和諧并能因地制宜,注重整體統,秩序和對稱,強調含蓄質樸、虛實相生,相互補充,相互穿插才是設計的語言。在室內設計中重視寫意造型的夸張省略皆以傳神為目的。在中式室內設計中運用了大量的寓意象征手法,從裝飾形式到室內外空間的組織:從裝飾材質到裝飾結構都富于精神內涵簡約而富有內涵的設計都代表著文化的底蘊和帶給人的無限遐想。中式傳統的居室陳設以實用性陳設為基礎,對室內裝飾的最終效果往往起到種靈魂的作用。值得注意到是,在材料方面,也具有因地制宜的特點,大量使用木材,這與中國的歷史的變遷,人文思想發展密切相關。中國傳統的陳設風格已成為東方的一大特點,它蘊含兩種品質:是莊嚴典雅的氣度,二是瀟灑飄逸的氣韻,象征著深奧超脫的性靈意境。

以傳統文化淵源和當代文明的發展來運用中國元素的傳統設計的簡約風格,強調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強調空間內在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傳統元素風格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體現也就是認真研究空間環境的功能與元素融合的布局把合理解決功能使用放在創意的第位,使設計表現和功能結合得天衣無縫。空間與設計元素的相結合成為設計的主導者:在設計中則要求用最簡潔的表達手法達到最好的表達效果。將室內設計的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簡約設計相融合是對中國傳統風格文化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是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但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簡約設計相融合的室內設計不是純粹元素符號的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簡約設計的理念與傳統元素融合在一起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事物讓傳統文化元素與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合適的體現。

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精髓,準確的提煉地域文化元素,才能做到把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有的放矢,這樣的設計才能打動別人。

篇8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地域性文化在城市廣場設計中的營造。首先簡要概述了城市廣場的起源以及發展該概況。在社會經濟急速發展的當今,我國城市廣場的發展涌現出諸多問題,如大量挪用西方形式,重復的設計樣式,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文化地域特色這一方面的研究,丟失了本土文化的認知,缺乏必要的設計手法與科學的理論方法。其次,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法。最后對以上內容進行總結,綜述對于城市文化廣場的理解以及中國的廣場文化傳統。

關鍵詞:地域文化;本土文化;人文

一、城市廣場的概述

古希臘是城市廣場的發源地,已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在西方社會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中,人們進行交往、娛樂、聚會等活動時城市廣場始終作為其重要場所、同時它也是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種的重要景觀節點。隨著社會的發展,原始部落開始聚足而居,逐漸產生了固定的居民點村落。如在陜西臨潼羌寨發現的仰韶村落遺址,就出現了早期室內外兩種不同的空間用地。這種室外的公共性的空間,可以被認定是最原始的廣場。

二、城市廣場中的地域文化探析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這種差異體現在各個方面,如生產方式、民俗風貌、生活習慣等,從而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和而不同’是中國地域文化的特征,各種文化影響發展而又保存各自獨有的形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地域文化的格局就己在宗族藩籬制度下顯現出早期的格局。

三、我國城市廣場發展的現狀

近些年來,由于缺乏整體性規劃,城市在大拆大遷的過程中許多歷史文化記憶傷失;在功利性的驅使下,一些城市原有的文化在慢慢消失。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大多數僅僅只保存了標志性的建筑,使原有整體性的結構缺失,在保護了某一個或幾個典型的建筑物后對其關聯性的其他部分徹底拋棄,使原有整體文化形態淪喪、地域傳統風貌輪遭到破壞。

四、營建城市地域特色廣場的方法

著名景觀設計師涌井雅之先生說過:“景觀十年,風景百年,風土千年”。所以當代的城市廣場建設不僅在于技術性和科學性的處理方法,更重要的是體現地方性、精神性和民俗性的地域傳統文化內涵。因此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征元素,對廣場空間、景觀節點等方面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使其體現出原有的場地精神。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了以下幾點設計手法:

(一)景觀軸線的設計

在廣場的空間景觀規劃設計中,使廣場軸線的設計和周圍環境達到和諧統一的關系。通過這樣的設計方法,不僅可以增強廣場空間的秩序感而且可以突出其設計美感。在實際的案例設計中,可以借鑒蘇州園林的布局理念,開合有度,將整個空間分為開端、發展、和尾聲四個部分,有效組織的空間的秩序感,使人們在其中感受到空間的次序、連貫、變化等樂趣。

(二)地域特色景觀的設計

運用獨特的地域性特色景觀。在城市廣場設計中設置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以此來加強整個廣場的地域文化。在廣場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增加本土化植物的使用率、使用當地特有材料、運用獨有的歷史遺跡、提煉豐富的人文景觀等元素是廣場地域特色景觀設計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對比與融合

目前我國城市中的多數廣場為旱地廣場,所以有必要把水這一元素引入廣場設計當中,這樣可以增加廣場的靈動感和活潑性。水的特性在于它的可塑性,不同狀態的水和場地的融合能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水、陸之間的強烈對比性在于其水體的設計,將兩者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呈現廣場的設計理念。

(四)隱喻與象征

在廣場空間和形式的設計過程中融入其歷史文化、符號元素等進行隱喻設計,給予其更高的意境。運用這樣的設計方法可以為將來的城市廣場設計傳達出一種新的理念。

(五)傳統元素的運用

通過傳統造型元素的提煉對空間結構進行表現,用現代人的審美習慣傳達傳統美學元素,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精神內涵和時代要求,同時在延續其傳統的同時注入廣場新的地域文化特色。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觀念的不斷革新,影響著新的設計方式,通過對當地材料和裝飾符號的運用,有機地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元素的再利用。

(六)色彩的運用

色彩具有明確的指向性作用,它能潛移默化的影響人的行為心理。所以在廣場設計中,加大對整個廣場色彩規劃的要求,能明確的體現出規劃用地的性質以及設計理念的傳達。例如在市民活動廣場中可以采用溫和淡雅的色調,使人們的日常休閑活動能更好的融入廣場當中;色彩鮮明,對比度強烈的空間場地則更多的適用于兒童,這樣能使場地具有活潑的性質增加童趣。

五、結語

在當今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時期,營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廣場,對我們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城市廣場的設計中,不僅要著眼域內文化,還要兼顧其他設計要素,如生態,科學的設計原則,不能一味地使用過于模式化的設計理念和手法,要結合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周圍環境,深入地理解項目所在地的深厚的文化積淀,對此加以提煉、抽象的運用到設計中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唐奕.論文化廣場設計[J].中外建筑,2000,02:16-17.

[2]鞠媛媛,R書利.淺談城市文化廣場設計[J].科技風,2008,01:188.

[3]郭凌,王志章.城市文化的失憶與重構[J].城市問題,2014,06:53-57.

[4]黃明順.城市廣場地域性設計研究[D].重慶大學,2006.

篇9

[關鍵詞] TRIPS協議;傳統文化;知識產權

[中圖分類號] G7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2)06-0012-03

由于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發達國家的反對,《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簡稱TRIPS協議)中并未包含有關傳統文化的相關定義及保護的具體范圍。目前在TRIPS中關于傳統知識的討論、給予的概念也是狹義上的,其討論的傳統知識是可以產生新的技術發明的傳統知識,而且現行專利制度并不是將專利授予傳統知識本身,而是基于傳統知識的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二次發明。TRIPS協議保護的知識產權范圍主要包括版權、商標權、地理標識權、專利權、工業設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拓撲圖)、對未披露信息的保護以及對協議許可中限制競爭行為的控制,而對于TRIPS中有關傳統文化與傳統知識的討論主要集中于第27條第3款(b)項第二句,該條款并不直接包括傳統文化或是傳統知識,而是關于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在2001年《多哈宣言》的第19段,就將TRIPS協定第27條第3款(b)項的審議由植物品種保護擴展到TRIPS協定與CBD的關系、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并且明確了傳統知識是新一輪貿易談判的優先考慮議題之一。TRIPS協議第二部分第一節“著作權及其相關權利”第九條第二款明確規定“著作權保護應延伸到表達方式,但不得延伸到思想、程序、操作方式或數學概念本身。”也就是說,TRIPS協議旨在保護各種“智力創新”,而不涉及“智力源泉”(包括傳統文化)。WTO的知識產權制度建立在智力成果獨創性或首創性之上,即知識產權的保護對象必須是新作品、新技術、新知識。歐美文化在知識產品的現代化生產和傳播中,以各種“智力創新”的形式得到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周延保護;與此相反,傳統文化,包括傳統工藝、民間傳說、土著禮儀及地方視聽表演藝術等,則因為是世代傳承的(不符合原創性要求)、依附部族的(不具有個人主體特征),無法適用著作權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保護。

二、TRIPS協議中傳統文化保護的相關利益平衡原則

(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利益的平衡

TRIPS協議簽定主要是由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推動的,其中的“游戲規則”也是由大多數發達國家制定,滿足的是發達國家的利益。一個國家知識產權的發展狀況與該國的經濟、科技以及文化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由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科技、文化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TRIPS中的知識產權強保護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極為不利,存在嚴重失衡現象。從表面上看來,TRIPS協議是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互相協商談判之后制定的,但實際上,這貌似“公平”的協議中存在著諸多的“不平衡”。

TRIPS中并未具體規定有關傳統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但是卻包含有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相關彈性條款。TRIPS協議的第一部分“一般規定和基本原則”中的第七條為“目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實施應有利于促進技術革新、技術轉讓和技術傳播,有利于生產者和技術知識使用者的相互利益,保護和實施的方式應有利于社會和經濟福利,并有利于權利和義務的平衡。”在這一條款里,明確說明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實施應有利于生產者和技術知識使用者的相互利益,并且有利于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據此,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的發展中國家相當于“生產者”,而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生產或是再創造并取得利益的發達國家就相當于“使用者”,在發達國家使用來自于發展中國家的傳統文化資源的同時,應采取相應合理的措施達到雙方利益的平衡,而不是肆意使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而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發達國家卻利用其發達的科學技術水平提取來自于發展中國家的動植物遺傳基因,以達到滿足自身商業利益的目的。發達國家的一些公司在開發土著居民的土地時,先開發原料,然后對這些天然資源進行所謂的“提純”或加工,將其視為“發明”,并宣布他們對這些發明擁有知識產權。發達國家通過運用發明權利,直接或間接占有土著居民的生物資源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其行為非但沒有得到發展中國家的事先同意,而且并未給予發展中國家任何的經濟補償,極大地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這其中有關生物剽竊的案例數不勝數,在馬達加斯加熱帶雨林中,有一種具有獨特遺傳性狀的稀有長春花植物,這種植物可以作為藥物用來治療某些癌癥。根據從紫長春花屬植物中提取的長春花堿和豌豆堿制造的藥品,對治愈何杰金病和小兒淋巴細胞白血病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據此,美國禮來制藥公司(Elililly)把它開發成為藥物,并從中獲取了巨大的利潤——僅在1993年銷售額就達1.6億美元,每年從這些藥品中盈利上億美元。而馬達加斯加(這些紫長春花屬植物來源地)卻沒有從中得到任何的利益。

(二)傳統文化創作傳承人與改編者、使用者、傳播者利益的平衡

這里提到的傳統文化創作傳承人不是上文中提到的傳統社區或是傳統部族,因為之所以將傳統文化資源的來源地定為傳統社區或是傳統部族,是由于很多傳統文化資源是經過世代流傳下來的,因此無法確定其真正的創作時間或是具體的權利歸屬,在這種情況下的傳統文化資源處于公共領域,因此可以將政府或是傳統社區、傳統部族看作是該傳統文化資源的權利所有人。而本文提到的傳統文化創作傳承人是可以確定的權利所有人,也就是說,有一些傳統文化資源是可以確定其權利歸屬的,比如有些傳統技藝或是一些傳統中醫藥配方是由擁有該技藝或是知曉該配方的家族世代相傳的,那么這些家族的后代便可以看作是傳統文化資源的傳承人。

傳統文化在經過改編后是否產生了新的文化類型,是否就可以否認該傳統文化資源傳承人的權利與利益?筆者認為,雖然經過改編的傳統文化和原始的傳統文化之間產生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經過改編的文化是基于原始的傳統文化才產生的,因此不可否認傳統文化傳承人對此利用的貢獻,經過改編的傳統文化可以產生新的文化形式或是文化類型,但這并不妨礙傳承人聲明其對此傳統文化的權利。改編者在對確定了該傳統文化資源歸屬的傳統文化進行改編前,應先征得該傳統文化傳承人的事先同意,通過雙方達成合意的方式取得同意后方可對此傳統文化進行改編。在改編的過程中,改編者不應作出任何損害原傳承人精神利益的舉動,也就是應保持對該傳統文化資源的最大限度的尊重,也就是注重經濟利益與精神利益的雙平衡。

傳統文化資源在被商品化之前,其經濟利益十分有限,主要體現的是精神價值而不是經濟價值,而通過產業化將其轉化為生產力后,就能體現其社會效益,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文化傳承人可以同意他人對其所傳承的傳統文化資源的正當合理的利用,并且從中獲取報酬。這既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持續發展,又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其財產權。在傳統文化傳承人許可使用過程中,傳承人與使用者之間的關系應當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兩者的利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既要嚴格保護傳承人的利益,又要顧及使用者的效率以及社會公共利益。

三、代表性國家對TRIPS中相關彈性條款運用的范例

(一)對TRIPS相應彈性條款的解讀

彈性條款,又被稱為靈活性條款,是法律規范中具有“彈性、靈活性”的條款,它大量存在于國內法規范和國際法規范中。國內法規范中的彈性條款一般是指沒有明確規定行為模式或后果的法律規則,法官在適用該條款時有自由裁量權,適用時既可以作擴大解釋也可以作縮小解釋。國際法規范中的彈性條款,是因為條約的締結過程中締約方之間存在的矛盾和沖突難以協調,但為了達成協定,談判各方在利益平衡基礎上達成的妥協結果。彈性條款是國際條約談判、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技術性和策略性手段。

所謂的TRIPS彈性條款是指TRIPS協議中為各成員方設定相應自,成員方可以以自身的方式對其進行靈活性解釋和實施的條款。TRIPS彈性條款是為了平衡WTO成員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協調各成員方不同的國內知識產權制度而產生的,尤其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知識產權保護程度不協調。如上所述,發達國家一直在推動國際上的知識產權強保護,而由于經濟發展與科技文化發展水平的差異,如果在國際范圍內實施知識產權強保護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有諸多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在TRIPS協議中,很多規定都是由發達國家推動制定的,TRIPS協議中甚至沒有對于傳統文化和傳統知識的明確保護。在此狀況下,就需要發展中國家積極尋找TRIPS協議中的彈性條款并加以利用,來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

(二)代表性國家對TRIPS中彈性條款的靈活運用

在利用TRIPS協議的彈性條款方面,發展中國家印度和巴西一直是處于“先驅”地位,為利用彈性條款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相對落后的非洲國家也有著歷史教訓和經驗,主要是傳統知識與遺傳資源保護方面。譬如,巴西對于TRIPS協議中的彈性條款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強制許可方面。專利的強制許可是為了解決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平衡問題,專利藥品的費用高昂導致很多貧窮落后的國家不斷提高研發藥品的成本費,使國內財政陷入嚴重的困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巴西政府運用了TRIPS協議中的彈性條款,設置了完備的強制許可制度。印度對TRIPS中彈性條款的運用主要集中在平行進口方面,為了本國利益,印度政府充分利用TRIPS協議彈性條款,利用TRIPS中第6條有關權利用盡制度設計由本國自由選擇的原則,制定出了最適合其利益的平行進口制度和相關出口規則,達到其預期的目的。

再如,非洲的突尼斯以及非洲知識產權組織。突尼斯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立法的形式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保護的國家,突尼斯在其1966年《文學和藝術產權法》中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了相關的規定,并確立了以版權保護的模式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保護,由相關部門與機構對使用民間文學藝術的主體進行收費管理。1976年3月,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共同幫助之下,突尼斯制定了《突尼斯著作權樣板法》,該法也獨立地對民間文學藝術進行了保護,由于整個立法中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兩個國際性機構的參與,這一法規的出臺使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進入到國際視角,具有里程碑的意義。1994年突尼斯對其《文學和藝術產權法》進行了修改,使民間文學和藝術的保護更趨完善。非洲知識產權組織于1977年3月在班吉召開會議修改《利伯維爾協定》,并通過了《班吉協定》,簽字國為喀麥隆、中非、加蓬、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亞和布基納法索、乍得、剛果、貝寧、多哥、尼日利亞、塞內加爾。1984年馬里加入這一組織,共有成員國13個。《班吉協定》由本文部分和9個附件組成,其中附件7以“著作權與文化遺產”為標題對民間文學與藝術進行了規定。非洲作為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各種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藝術亦是層出不窮,《突尼斯著作權樣板法》和《班吉協定》的出臺,對于整個非洲地區的文學藝術的保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對我國運用TRIPS協議相關彈性條款的建議

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后,意味著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必須達到TRIPS規定的最低標準要求,遵守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同時,也應注重自身利益,不能忽視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社會公共利益,一味追求對協議的嚴格高標準的實施。雖然目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有了長足發展,基本上與國際標準相一致,但我國科技水平基礎薄弱,傳統知識產權意識欠缺,TRIPS協議還是會給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帶來一定壓力和挑戰。中國是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的文明古國,因此如何在國際范圍內保護我國傳統文化的知識產權一直是亟待解決的難點之一。目前我國應充分利用TRIPS協議中的彈性條款來保護傳統文化的知識產權。

一是應充分理解把握TRIPS協議中的彈性條款。TRIPS協議中規定了各國應該采取“適宜的方式”來規制本國的知識產權保護,而TRIPS中并未明確說明“適宜的方式”的具體形式,因此我國可以采取對保護我國傳統文化有利的措施來對傳統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加以規制。例如采取事先同意機制、利益平衡機制以及披露傳統文化資源來源地機制等。TRIPS中還規定了利益平衡機制,比如對于生產者和技術知識使用者之間的利益,對于這一點,可以將之轉換成傳統文化來源地與傳統文化資源使用者之間利益的平衡對其加以規制。還有防止知識產權權利濫用的原則,我國立法可以利用這一點對于其他國家盜用我國傳統文化資源加以規制。

二是應積極參與TRIPS協議多邊談判。一方面,中國要積極參與多邊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制定,使其更適合中國自身的發展狀況。中國的傳統文化資源需要保護,不僅要在國內法上加強保護,而且要在國際上爭取多邊保護;另一方面中國應重視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域合作,增強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談判地位和發言權,改善貿易大國操縱多邊貿易體制決策程序的局面。中國不應一味地指責和抱怨國際知識產權強保護的不公平性,而應努力提高中國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將傳統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納入到TRIPS協議中。只有對傳統文化的國際化予以知識產權保護,才能有效實現本土傳統文化資源權利人可持續性有競爭力的財產利益及精神利益。

[參考文獻]

[1]馮曉青.南北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失衡及其利益平衡之重構[J].吉首大學學報,2005(3).

[2]古祖雪.基于TRIPS框架下保護傳統知識的正當性[J].現代法學,2006(4).

[3]黃玉燁.知識產權利益衡量論——兼論后TRIPS時代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新發展[J].法商研究,2004(5).

[4]李明德.TRIPS協議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傳統知識和民間文學的關系[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5]林鴻.論傳統知識利益分配的實現模式[D].廈門大學,2006.

[6]呂炳斌.TRIPS協定中的傳統知識問題——專利視角的探討[EB/OL].國際經濟法年會論文系列..

[7]孟云鳳.TRIPS彈性條款的解釋及其國內實施[D].廈門大學,2009.

[8]師華.從TRIPS協議彈性條款談起[J].政治與法律,2003(5).

[9]吳漢東.論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為對象[J].中國法學,2010(1).

[10]肖婷.劉華鋒.透過TRIPS協議看傳統知識的國際保護[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3).

[11]葉盛榮.李旭蓮.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的博弈策略——基于知識產權之利益平衡機制[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8(12).

篇10

論文摘要:徽文化遺產及知識產權的保護開發工作中,可用“商務談判三部曲”的視角來看待一些問題。包括時刻記住申明徽州傳統文化的價值,將其價值最大化,使之轉化和產業化,同時建立對策克服一系列障礙等。

徽文化,與敦煌文化、藏文化一起被譽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地方顯學之一,擁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與現實意義。安徽省黃山市作為徽州文化的發祥地和保存地,擁有著非常深厚的徽州文化底蘊,與世界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有著不解之緣。近年來,徽州地區相關的政府及民間機構圍繞著徽州民間傳統文化與藝術,也在積極推動著徽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發展工作。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保護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文作者試從談判學角度,用“商務談判三部曲”的理論對徽文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行一個論述,試圖為徽文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更好地進行提供一個新的思考角度。

一、何謂商務談判三部曲

“商務談判三部曲”理論是談判學中的基礎理論之一,是談判者在任何商務談判中都適用的原則。談判的成功不僅要求談判者熟練掌握商務談判的專業知識,還要求遵循一定的步驟和科學方法來把握談判的進程,因此專家學者們提出了一個“商務談判三部曲”的概念,它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申明價值

此階段作為談判的初級階段,主要目的是弄清對方的真正需求,主要的技巧就是多向對方提出問題,探詢對方的實際需要;與此同時也要申明我方的利益所在。結合徽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就是要在申報各項遺產保護、申請各項發展基金時應明確了解申請的具體要求,了解要想保護和發展徽文化知識產權需要怎樣的資格和條件,并在初步溝通時就表明徽文化的各項價值,為“談判”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和步調。

(二)創造價值

此階段為談判的中級階段,談判中雙方需要想方設法去尋求更佳方案,為談判各方尋求最大利益。結合徽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來說,就是要求我們從全局的角度出發去創造最佳最全面的保護方案、策劃出最優最適合徽州地區發展的發展方式,使得保護效果最大化、最優化。

(三)克服障礙

此階段往往是談判的攻堅階段。談判的障礙來自于兩方面:一個是談判雙方彼此利益存在沖突;另一個是談判者自身在決策程序上存在障礙。前一種障礙是需要雙方按照誠信合理的客觀原則來協調利益;后一種障礙即需提高自身的前期準備,使決策順利進行。結合徽文化知識產權護來說,就是要克服在文化知識產權保護中所出現的一切障礙,以促成談判、申請工作的順利進行。

只要談判中謹記這三大談判步驟,并有效地遵循適當的方法,就能夠使談判的結果達到雙贏。現在很多商學院都在用“商務談判三部曲”的理論教學生們進行商業談判,事實上各界談判的成功案例中都能看到“三部曲”的應用。那么如何發揮“三部曲”在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的作用,并使得效果最大化呢,下面將做具體闡述。

二、“商務談判三部曲”在徽文化知識產權保護中的應用

(一)申明價值與傳統文化的保護

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經濟實現資源、科學教育資源。因此,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普查、分類、立項和申報工作中,突出強調徽州傳統文化的各項價值。它們表現為:

1.歷史價值。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植根于徽文化的沃土,折射了徽州社會不同歷史時期的生產水平和生活風貌。如很多徽州民間文學就記錄著徽州歷史的變遷:徽州的宗法制度也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一個典型;《抓壯丁歌》真實記錄了民國年間的社會現實和政府抽壯丁的狀況。基于還原徽州歷史甚至中國古代歷史的角度,將徽文化無形的文化沉淀和有形的文化遺產結合起來將顯得十分重要。2.文化價值。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滲透著儒家文化,保留了山越文化的遺跡,還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如徽州古建筑所體現出的水口文化就反映了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休寧齊云山的道場音樂就是道教文化的體現等。總而言之,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兼容并蓄,展示了古徽州文化發展的過程,體現了古徽州人的聰明和智慧,對于現今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3.科學價值。古徽州所保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為很多學科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史料,是現在歷史學、宗教學、生物學、醫學、民俗學、語言學等學科研究的主要對象。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歙硯,其制硯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就對科技史、工藝史的挖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價值;徽派建筑的營造技術、設計理念、實用構造都為現代建筑學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享譽世界的新安醫學無疑是中醫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現代醫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4.審美價值。流傳至今的徽州民間音樂、舞蹈、戲曲、美術等項目都包含著強烈的審美要素。新安畫派作為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畫風意境深遠,讓人印象深刻;徽劇、目連戲體現了徽州獨特的原生態審美取向。這些藝術表現都給人們帶來極高的審美享受和欣賞價值,使觀者如癡如醉,流連忘返,同時它們也為現當代藝術家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如很多美術學院的學者、學生們就長來到山水徽州尋找創作的靈感。轉貼于 5.社會價值。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包含了豐富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打鑼封山等習俗,傳授于后人嚴禁砍伐森林樹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自然和平相處的意識;徽州古村落的布局構建和徽派民居的營建反映了鄰里之間和諧相處的有機思想;徽劇《四郎探母》等宣揚的就是正義、孝慈的中華傳統美德等。6.經濟價值。徽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應當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保護、傳承工作不僅要對日益落寞的傳統文化遺產進行完善地記錄、保護,也應對傳承人的基礎生活提綱保障,為保護和傳承提供充足的經費和發展的空間。例如徽州制硯、羅盤制作作為一種技藝,若將其制作過程予以策劃展示也是可塑造的的文化旅游項目;儺舞、徽劇、目連戲等文藝項目文藝項目還可以發展特色演出業等。

(二)創造價值與文化創意產業

在保護徽文化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必須持續地促進傳統知識成果轉化成產品、效益,使之產業化。具體表現為以下二方面:1.探索搭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對傳統知識文化遺產的發掘、整合、創新和發展,形成完整的獨特的知識產權產品、產業。如將徽州三雕、制茶技藝、火腿腌制等具有實用性的工藝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既實現了傳統技術藝術的傳承,又從另一方面解決了農村、城鎮的剩余勞動力,提高當地的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2.積極推進徽文化傳統知識產權產品交易市場的建設,使得徽文化的發展同黃山市地域旅游經濟有機結合。如大力發展歙硯雕刻的創意產業,形成品牌,推動傳統知識形成特色新興產業,同時可將表演道具或者表演內容納入旅游產品、禮品的設計、研發行列中,這些豐富的產業衍生品也能夠起到增加經濟效益、擴大文化宣傳的作用。

(三)克服障礙與保護對策的建立

徽文化知識產保護工作任重道遠,這個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障礙,如資源枯竭影響了可持續開發、傳統知識傳承人老齡化與新人的培養面臨窘境、行業管理機制尚未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乏力等。面對這些問題,應著重從政府、行業協會、生產企業及傳承人這四個層面來構建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形成有利于優秀文化發揚光大的良好氛圍,應采取企業主導、政府支持、群眾響應的方針。具體表現在:1.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包括完善徽文化知識產權保密制度,防止傳統知識泄密;舉辦知識產權保護培訓班、深入企業指導專利申請;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大力開展宣傳普及活動;加強各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等。2.進一步加強傳統知識的保護管理:應成立相關行業協會,由專門人士對徽文化遺產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整合,并建立民間民俗藝術技術目錄和數據庫以探索傳統知識知識產權的保護模式,形成以商標權、設計專利申請、工業產權等為主的多維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3.進一步完善傳統知識遺產傳承機制:針對傳統知識遺產傳承需要,抓緊培養新一代工藝人才和技藝大師顯得十分重要,所以要力求對當地職業技術教育進行有力的扶持,為徽文化遺產的人才資源庫打下保障。4.進一步探索實踐為傳統知識產權保護提供立法依據:在借鑒吸收國際國內知識產權保護的成功典范基礎上,也注意用心收集整理已有的徽文化傳承保護方面的成功案例,為政府出臺相關保護政策提供依據。

以上都說明對徽文化遺產及知識產權的保護開發工作中要時刻記住申明徽州傳統文化的價值,并將其價值最大化,使之轉化和產業化,同時建立對策克服一系列障礙,這樣才能使得徽文化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下去。

參考文獻

[1] 徐文.商務談判[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