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踐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7 10:44:3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會計實踐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會計信息化實踐對會計影響分析
摘要:會計信息化是會計發展的重要方向。現如今,會計信息化的實踐工作受到政府以及各大企業的高度重視,推進會計信息化實踐有助于開闊會計工作者的視野,切實提高會計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本文筆者通過對會計信息化的實踐以及其對會計工作的影響進行分析,從分析中總結、探討出如何有效的推進會計信息化的重要策略,以更好的推進我國會計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實踐;會計工作;影響;策略
會計專業一直以來都是熱門專業,會計隊伍的不斷壯大也推動了我國會計事業的發展。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普及,會計信息化成為會計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構建科學、合理的會計信息化發展體系,引領時展的新方向,促進企業及其會計工作者不斷革新自己的管理思想,推動企業會計管理理念、方式的轉型升級。
一、會計信息化實踐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意義
會計作為企業的核心之一,推進會計信息化的發展以及實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各大企業也逐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運作、經營等,而會計信息化作為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其在企業的經營、預算、決策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會計信息化不僅可以科學有效的檢驗企業的生產經營能力的水平、對信息技術的使用與接受的能力以及市場運作的能力,更是推進企業不斷革新新理念、新方的重要法寶。總之,會計信息化實踐能夠將資金流、業務流、物資流等進行全面的整合,進而彌補了傳統的會計管理中資金流滯后的弊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會計工作的核算水平以及工作效率,使得企業的每一項資金、物資的決策都盡可能的做到科學、合理,激發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責任感,助推企業提高自身的市場地位。除此以外,會計信息化的實踐以及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推進會計核算向會計管理的轉變。
二、會計信息化實踐對會計工作的影響
淺析會計業實踐能力培育
隨著全國高校的進一步擴招,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但是,傳統的會計教育側重于會計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乏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能,在就業時經常無擾適從。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是會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存在的問題
第一,傳統的教學觀念落后。目前高職院校會計課程還是以理論講授為主,缺少實踐,在學校沒有實際操作過,心里沒底。根本無法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達不到預期教學的效果。
第二,教材陳舊、范圍窄。有些學校會計專業使用的教材部分內容陳舊過時,跟不上會計制度的變化和發展,學校教學與會計工作崗位實務嚴重脫節,無法滿足學生今后參加會計工作的需要。現有的模擬實習教材大部分只涉及基礎會計、普通企業會計,對其他行業會計如金融企業會計、預算會計很少涉及或不涉及,對相關課程的模擬實習安排則根本不予考慮。
第三,師資隊伍匱乏。目前,大多數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師來源渠道單一,只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不足或完全沒有。另外會計專業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有的教師想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卻難以抽出時間參加社會實踐,操作技能始終無法提高,不可避免地出現教師脫離實踐的現象。
第四,教學環境不理想。現今大多數學校雖配有會計模擬實訓室,但條件較差,設備簡陋,遠不能達到仿真要求,配置的實訓材料如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已多年沒有更新,跟不上國家經濟政策和會計改革的步伐,完全不能達到仿真的要求,空談會計實踐教學。
會計實踐個人小結
系統地掌握了企業會計核算的全過程,通過一個學期的會計實訓。培養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的距離,鞏固了以前學習過的會計理論和會計方法,使我有機會把自己放在一個財會人員的位置上切身地去感受和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為我以后從事會計實際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現就將這個學期的會計實訓小結如下:
一、會計實訓的程序:
(一)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設置相關的會計科目,根據模擬實訓教材所提供的相關資料。并在此基礎上開設各總分類賬、明細分類賬和日記賬。
(二)登記各賬戶期初余額
相關賬戶的摘要欄填寫“期初余額”字樣,根據模擬實訓教材提供的有關賬戶期初余額。并在其余額欄內登記其期初數。
中職會計課程改革實踐
1行業調查情況概述
1.1調研對象
通過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和政府部門,共計12家進行了調研,其中共發放企業員工調查表232份,收回調查表220份,回收率為95%;對各類用人單位負責人共發出調查表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對畢業學生個人調查表30份,收回調查表30份,回收率100%。
1.2調研方法與內容
此次調研形式主要采用訪談與調查問卷相結合的方法,對單位負責人、畢業生、單位員工從事某一崗位工作的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進行全面調查。
2調研結果分析
會計專業實踐報告
為了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在社會實務工作中的具體情況,通過課外學科實踐。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會計、審計和財務管理實務工作結合起來,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課外科學實踐活動了解社會和國情,直接向專業從業人員、管理人員等學習各種相關的實踐知識,增強勞動觀念,培養學生事業心和責任感,為畢業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實踐要求
工作中,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具有學生和單位工作人員的雙重角色。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以單位工作人員的身份參與社會工作。態度端正、積極肯干,以單位正式員工的規范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以學生的身份在實踐活動中進行學習,單位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虛心求教、刻苦鉆研,理論聯系實踐。
二、實踐內容
初步接觸會計工作和工商注冊工作。熟悉會計工作作流程。
設有一個財務部長,機械廠的會計部并沒有太多人。一個出納,兩個會計員,而教導我老會計雪明姐。剛到會計部雪明姐就叫我先看她以往所制的會計憑證。由于以前的暑假有過類似的社會實踐經驗,所以對于憑證也就一掃而過,總以為憑著記憶加上大學里學的理論對于區區原始憑證可以熟練掌握。也就是這種浮躁的態度讓我忽視了會計循環的基石—會計分錄,以至于后來雪明姐讓我嘗試制單的良苦用心。于是只能晚上回家補課了把公司日常較多使用的會計業務認真讀透。終究會計分錄在書本上可以學習,可一些銀行帳單、匯票、發票聯等就要靠實習時才干真正接觸,從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別以為光是認識就行了還要把所有的單據按月按日分門別類,并把每筆業務的單據整理好,用圖釘裝訂好,才干為記帳做好準備。制好憑證就進入記帳程序了
會計內部控制實踐探討
嚴謹的內部控制不僅要對會計核算全過程的各個方面實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全面置于監控之中,而且要對會計核算過程的重要方面、重要環節實行重點控制。面的控制與點的控制要有機結合,內部控制才能發揮良好的效益。因此,要實施好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就要著重分析會計電算化與手工記帳在哪些方面發生了變化,筆者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計算機的使用改變了企業會計核算的環境。企業使用計算機處理會計和財務數據后,企業的會計核算的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部門的組成人員從原來由財務、會計專業人員組成,轉變為由財務、會計專業人員和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的管理人員及計算機專家組成。會計部門不僅利用計算機完成基本的會計業務,還能利用計算機完成各種原先沒有的或由其他部門完成的更為復雜的業務活動,如銷售預測、人力資源規劃等。隨著遠程通訊技術的發展,會計信息的網上實時處理成為可能,業務事項可以在遠離企業的某個終端機上瞬間完成數據處理工作,原先應由會計人員處理的有關業務事項,現在可能由其他業務人員在終端機上一次完成;原先應由幾個部門按預定的步驟完成的業務事項,現在可能集中在一個部門甚至一個人完成。因此,要保證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系統對企業經濟活動反映的正確和可靠、達到企業管理的目標,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顯得更為重要,內部控制制度的范圍和控制程序較之手工會計系統更加廣泛,更加復雜。
(2)電算化會計系統改變了會計憑證的形式。由于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無紙化交易等的推行,每一項交易發生時,有關該項交易的有關信息由業務人員直接輸入計算機,并由計算機自動記錄,原先使用的每項交易必備的各種憑證、單據被部分地取消了,原來在核算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必要的核對、審核等工作有相當一部分變為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了。原來書面形式的各類會計憑證轉變為以文件、記錄形式儲存在磁性介質上。因此,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有著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點由對人的控制為主轉變為對人、機控制為主的,控制的程序也應當與計算機處理程序相一致。
(3)計算機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難度。計算機犯罪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發現計算機舞弊和犯罪的難度較之手工會計系統更大,計算機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可能比手工會計系統更大,因此,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不僅難度大、復雜,而且還要有各種控制的計算機技術手段。由此可見,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與手工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相比較,計算機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是范圍大、控制程序復雜的綜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點為職能部門和計算機數據處理部門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計算機自動控制相結合的多方位控制。
根據以上變化,筆者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后所改進的會計電算化控制的具體辦法進行總結歸納,與大家一起進行探討。
(1)加強會計人員的計算機業務素質。目前,不少單位的電算化人員是由過去的會計經過短期培訓而來,他們在使用微機處理業務的過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開機使用財務軟件之外對微機的軟硬件知識了解甚少,當微機出現故障或與平常所見的界面不同時,就束手無策,而且這些會計人員操作很慢,在上機時經常出現誤操作,一旦出錯,可能就會使自己很長時間的工作成果付之東流,造成財務數據丟失,嚴重的導致系統崩潰,使會計電算化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在實施會計電算化時,必須首先培養電算化人員的會計和計算機專長,兩者缺一不可。
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實踐環節探討
摘要:會計學課程在部分非會計專業中一般按專業基礎課開設,學生通過學習會計基本概念、簡單賬務處理等達到讀懂財務報表并進行簡單財務報表分析的課程目標。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對開設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和未開設手工模擬實訓的兩個專業的會計學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對照分析,探究會計教學改革過程中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影響,為后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增加實踐環節提供參考。
關鍵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實踐環節;教學改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做合一”理論中提出,“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過程中獲得知識。臺灣大學李紋霞教授對不同教學方式下學生的記憶程度做了一個調查:講授(5%)、閱讀(10%)、視聽(20%)屬于tellmeandIforget;示范(30%)屬于teachmeandIremember;討論(50%)、做中學(75%)、教別人(90%)屬于involvemeandIlearn。因此,文章通過對S學院2019級開設手工模擬實驗的金融專業和未開設手工模擬實驗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成績分析,探究會計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環節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及學習效果的影響。
1非會計專業設置手工模擬實驗的必要性
會計學課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應用性和程序性,在會計教學及反饋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課程存在知識點太多、學習難度較大、學完不知如何應用等問題。有些會計學課程的教師反饋,學生在剛開始接觸課程時表現出很大興趣,但進行到第二部分“會計六要素的確認與計量”時,大多數學生對各項資產減值的確認、非流動資產的后續計量、收入的確認等知識點感到困惑,學生不了解學習這些內容的目的和作用,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導致最終的教學效果不理想。通過對學生學習會計學課程的目的進行問卷調查,得出如下結果:為考取初級會計師證書的占58.47%,為讀懂財務報表的占73.42%,為進行必要的財務分析占83.33%,認為對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有所幫助的占64.32%,希望從事具體的會計核算工作占14.41%。由此可以看出,非財會專業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從事具體的會計核算工作,而是能夠利用會計信息進行必要的財務分析,幫助實現經濟管理活動中的最優經濟效益。目前,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設置一般分為三部分:(1)會計基本理論,包括會計基本概念、會計要素與會計科目、借貸記賬法及簡單的會計循環;(2)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包括利潤表項目、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3)財務報表的編制與解讀,包括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利潤表解讀及資產負債表解讀。三部分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關系,通過學習會計基本理論對會計研究對象和方法等有基本認識,才能對經濟業務中涉及的會計賬戶進行確認和計量,掌握會計要素中各賬戶確認計量的原則才能明確財務報表中各項目的構成及金額的計算,在此基礎上通過財務報表對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等方面進行財務分析,從而實現經濟管理活動。傳統的會計教學僅限于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學會了編制會計分錄,但并不知道會計分錄在實務中就是登記記賬憑證,也不知道會計分錄對企業財務分析的作用;學生學會了財務報表的編制,但不知財務報表中各項目的數據來源。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在會計學課程設置中增加模擬實驗的環節。現在各種財務軟件已經非常成熟,在增加模擬實驗嘗試之初,有部分學生疑惑現在企業是否還存在手工記賬方式?如果將來不從事會計工作為何要在課堂上進行會計手工模擬實訓?首先,通過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會計手工模擬實訓中涵蓋了整個會計學課程的知識點,比如編制記賬憑證就要求學生掌握第二部分“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的相關內容,期初建賬以及試算平衡都考察了學生對會計等式的掌握情況,登記賬簿加深了學生對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的理解。其次,通過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可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很多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等方式對理論知識掌握得非常好,但在與其他課程或活動結合時,無法運用所學知識,應用能力較弱。最后,通過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制單、記賬、審核、報表等不同會計崗位,每個崗位出現錯誤都會導致最終結果不正確,每位學生處在不同會計崗位上實現同一個目標,在實訓過程中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因此,雖然手工記賬在實際工作中已經少見,但對非會計專業學生進行實訓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會計理論知識,學習目標是能夠讀懂財務報表和進行必要的財務分析,對非會計專業學生會計學課程實踐應采用手工模擬實訓而非電算化實訓。
2手工模擬實驗基本內容
淺析會計實踐對會計教學的意義
一、會計實踐對會計教學質量的影響
會計人員將理論知識成功地運用到具體工作實踐中,才能稱之為專業技能。而綜合技能則是指創造性思維及其運作能力、表達與交流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信息處理與決策能力、人際協作與管理組織能力、職業判斷能力、領導才能、企業家精神、終身學習能力、外語能力、應變能力等各項綜合能力。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式,培養這些技能,困難重重。在各個高校努力培養會計專業人才之時,實踐教學是無可取代的重要部分。在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加強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自身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進行自主建構的能力。實踐課是與理論課程配套銜接的會計基本技能訓練,通過會計模擬實訓,一方面可以驗證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理論與方法;另一方面,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能更加系統地熟悉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體方法,加深對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達到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踐的統一。在各大高校會計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會計教學的實踐性,增強會計教學的實踐部分,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現實經濟發展相結合的需要,是與國際會計教育接軌的需要。
二、相關對策
要改善會計教學質量,應當更加注重以實際應用為導向。會計實踐教學形式不能太單一。本來與數字打交道就有些無聊,再遇到單一的實踐形式,可能會大大影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計實踐教學形式其實可以豐富多樣,比如: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可以自己組合小組進行社會調查、案例分析、會計模擬實踐、角色扮演、公司實習等。以下提出針對高校以實際應用為導向,加強會計教學實踐的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轉變教育理念,加大實踐投入會計專業的教學和實踐,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應加大實踐課的投入,包括經費、課時的增加,教師的培訓等。樹立以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的新觀念、構建教學新體系、探索適合中職教育的教學模式。當然,對每種會計實踐教學形式逐步、詳細、全面地分析,提出相關的對策和意見,再進行系統研究,并在教學中進行整體安排,這才是真正解決會計專業教學和實踐脫離的有效方法。
(二)完善會計實踐大綱,拓寬思路會計教學大綱是會計教學的指向性文件和課程設計指導。首先,教學安排是根本的教學指引,需要借此來指引各高校的會計專業教育。根據教學計劃,并落實實踐教學大綱,有效利用高校學生寒暑假的寶貴空余時間,盡一切可能,使各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能夠更系統地學習理論并進行實踐。
會計轉型下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探討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已成為現階段各學校重點討論的話題。實踐教學是構成理論聯系實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學生崗位操作能力、職業技能水平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對此,本文主要就會計轉型下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改革予以討論,首先闡述了會計轉型下管理會計實踐教學現狀,最后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旨在為管理會計實踐課程建設提供重要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會計轉型;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管理
會計是財務管理和會計專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隨著會計轉型和經濟轉型的逐漸深入,對財務專業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其具備牢固的財務會計知識外,還要求其擁有較強的管理會計操作能力。因此,深刻認知當下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改革現狀,加大對實踐課程的改革力度,是培養契合社會發展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徑。
一、會計轉型下管理會計實踐教學現狀
(一)實踐教學意識有待強化。據了解,現階段專業教師對管理會計實踐教學重視力度不足,實踐教學意識有待強化,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只側重了理論知識的傳授與講述,并未將實踐能力培養作為重要任務來對待。就教學計劃而言,雖然包括了一定課時的實踐教學,但是其內容與學生職業能力需求還存在矛盾。(二)實踐內容相對落后。目前,管理會計實踐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案例分析上,在實施教學活動時,為了提升與財務理論教學的契合性,實踐教學案例通常也以財務理論知識點為核心來進行。從理論層面來講,實踐教學主要囊括了投資決策、經營決策和成本性態等管理知識內容,但是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上述較為傳統的理論知識與社會企業的戰略部署需求間存在的矛盾也逐漸突出。同時,相應的配套軟件也并不滿足實踐課程標準,無論是功能還是操作上都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學生也不能實現對相關軟件的充分運用,依托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管理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升的目標也無法實現。(三)實踐教學方法缺乏多樣化。管理會計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講授式和灌輸式是最常采用的教學方法,并未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應有的尊重[1]。同時,實踐教學側重于課內實訓,需要學生以特定案例為中心進行分析與討論,并將實訓報告提交給教師。從客觀角度來講課內實訓雖然在鞏固學生管理會計理論知識方面有著突出作用,但是由于實訓資料與企業實際情況存在沖突等現象的存在,并不能將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真實情境展示出來。此外,基于此種實踐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培養。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也是以教師講授為依據和參考,一遇到問題就向教師求助,并未進行自主和深入的思考,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會計轉型下管理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對規范——實踐會計研究方法的認識-會計論文
會計論文
科學理論的產生和突破往往是從研究方法開始的,科學的研究方法是產生科學理論的先導。會計界不少有識之士鍥而不舍地探求會計研究的科學方法,希圖通過會計研究方法的改變,來重塑會計理論的社會形象,對中國會計問題作出比較深刻的解釋。然而,目前我國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對會計研究方法缺乏統一的認識,很不利于會計學的發展。本文提倡一種具有辯證和綜合特征的規范一實踐方法,希望對建立科學合理的會計研究方法有所益處。
一、會計研究方法上的爭論
會計研究方法是指會計人員探討會計工作規律和會計歷史發展規律的手段、方式、程序和措施的總稱。多年來,會計界對于規范會計研究方法和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爭論一直未停止過。規范會計研究方法的支持者們認為實證會計研究方法只注重細枝末節的問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人們已經熟知的既定事實,因而對整個會計理論并無貢獻。近來,還有學者對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假設、客觀性、數學變量間的簡單線性化及其經濟理論基礎(理論、有效市場假說、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信息不對稱理論等)提出了質疑。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支持者們則認為規范會計研究方法不科學,忽視對已有會計理論的檢驗,因而其形成的整個會計理論框架仍擺脫不了“空中樓閣”的尷尬。
顯然,人們爭論的焦點在于兩種不同會計研究方
法的局限性。規范會計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在于:①忽略了對作為演繹邏輯推理起點的假設或前提的判別和檢驗;②忽視了會計信息具有一定的經濟后果,不重視會計主體的行為因素,僅將會計環境中的不同利益集團簡化為一個總體來看待;③分析得到的結果往往由于缺乏經驗支持而僅代表了“閉門造車”式的個人觀點和論斷。實證會計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表現在:①力圖用有限的事實和現象去證明普遍命題,因而其研究結果不可避免地只具有偶然性;②強調模型化和定量化,而忽視了某些自認為是次要的因素,結果導致研究對象過于簡化和研究的系統性偏差;③在進行會計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完全排除價值判斷,不盡合理;④實證會計研究方法和規范會計研究方法相比往往具有時間上的滯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