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06:00: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學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學國學教育審美功能研究
一、國學教育現狀
近年來,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的“國學熱”持續升溫。國學教育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后的興起,有獨特的意義。國學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人格養成教育,要能回應小學生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難題,走生命教育的道路。學習國學,要讓學生學真、求真、做真人。國學教育不在于教授學生多少知識,而在于涵養學生本真、善良、活潑和創新的天性。審美功能的發揮必定需要依靠審美教育的推行。審美教育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幫助人類掙脫“單度向”狀態。美育在人才培養中起著重要作用[1]。教育者通過美育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求真,以美怡情,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塑造學生的審美人格。如今倡導的“全面發展”實質上需要進行“成人教育”,而非“成才教育”。“成才教育”實際上更側重于實用主義,幾乎變成了職業培訓,忽略了我們作為完整的人所必備的一些素養,在人格養成方面幾乎空白。“成人教育”則強調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所必備的人格素養。挖掘小學國學教育的審美功能有助于填補“成才教育”的人格養成的空白。人的全面發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質[2]。雖然國學教育在小學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其教學形式與理念都存在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對審美教育功能的忽略。各所學校更重視的是國學教育的文學性與道德性教育,故而小學國學教育的審美功能有待進一步挖潛。
二、國學教育的審美功能概述
(一)注重審美熏陶,提高審美感知力。國學經典是記載中華優秀文化與學術的載體,是國學之薈萃,集國學的綜合性、象征性和整體性思維特征為一體。它承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與文化,凝縮著中華文化之精髓,那些流芳百世的經典著作、詩詞歌賦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學子,是一份無價之瑰寶。從先秦兩漢文學到魏晉南北朝文學,再到宋元明清詩詞戲曲、小說評書等,這其中的人文風俗、衣食住行、文學精神等莫不蘊含著豐富的美學意義;在以古典詩文作品為代表的國學經典當中,歷經千百年而傳誦不絕的美文在審美意象和意境等方面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審美訴求;除了人文知識,繪畫、書法、古樂器等藝術技能也蘊含著藝術美感。國學教育中若能注重對學生審美的熏陶,讓他們在其中感受前人優美的文辭、雋永的情感與超凡的意境,將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審美感知力,使他們感受生活的美、自然的美與藝術的美。151(二)增強文化自覺,培養審美情感。國學教育是文化代代相傳、延綿不絕的一個有效方式。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不曾中斷綿延至今的文明,這足以證明我們的文明具有生生不息的強大力量,是經得起歷史風沙考驗的文明。如今,文明不斷地邁向全球化,國人對歐美、日韓所引導的文化日益熱衷追捧,對本民族的文化卻可能知之甚少。例如:現在的小學生可能更喜歡變形金剛、美人魚等動畫片,對民族英雄花木蘭、鄭成功等卻十分陌生,因而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他們了解我國的淵遠歷史、不屈民族的風云人物、市井小城的風俗人情等,讓他們從中找到文明的歸屬感與自豪感,進而對我們的文化與歷史懷有溫情、敬意,最后產生文化自信、演化出文化自覺。文化一定要落在人的身上,改變人的氣象。人格塑造與審美能力,應當從幼年抓起。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普遍陷入一種“焦慮”的困境,人們的精神危機感愈強。生存環境的破壞與道德框架的畸變導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人們需要審美教育來撫慰心靈、喚醒靈魂。正如梁啟超所言:“我確信‘美’是人類生活第一要素。”[3]審美教育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個體來說,它關系到如何認知世界、如何感知生活、如何詩意地棲居;對社會來說,審美教育可以幫助人們培養起真正的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故而挖潛國學教育中的審美功能、汲取其中的審美情感和理論,對培養個體的審美情趣、提升社會整體的審美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學教育的審美功能幫助我們詩意地享受生活,凝聚社會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三)落實審美目標,形成審美范式。在現代,科學的巨輪劈波斬浪向前探索,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愈加強烈。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如何擺脫物質的枷鎖、如何克服機器代勞力與精細分工所造成的人的片面發展日益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美育也越來越成為社會所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真正的美育是將美學原則滲透于各科教學后所形成的教育。”[4]因此,明確并落實審美教育的原則與目標是開展國學經典審美教學的基礎。國學經典審美教育的最高目標就是要造就一種審美的人,一種具備豐富的想象聯想、良好的審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質并且具有熾熱執著的理想追求的人。國學經典審美教育目標的確立會促使小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范式,幫助他們塑造自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可以詩意地去理解世界與人生,從而構筑起一個意味雋永的精神家園。
三、結語
國學教育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發展性的教育,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更新。國學教育應著眼于學生整體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審美教育的精髓。要想讓國學教育審美功能得到更好發揮,必須讓國學教育走出抽象、回歸現實、立足生活,而不僅僅存在于古籍或口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讀書、背書,最終只會造成學生不懂如何在生活中學習和應用國學和傳統文化,甚至會扼殺學生的天性與靈魂。當前小學的國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發展不夠成熟,存在諸多問題,這需要教育者共同思考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法,共同致力于挖掘國學教育的審美功能,為培養“完整的人”提供滋養的沃土。
小學教育階段國學教育研究
摘要:中國風的興起,使得許多的小學校都開展了國學教育,但是多為教育形式化而缺乏實質性內容。要使得國學教育能夠切實地對小學生起到教育作用,就要在開展國學教育的過程中實現創新。本論文針對小學教育階段開展國學教育的創新策略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教育;國學教育;創新
在小學教育中,開展國學教育,不僅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而且還可以對小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規范。要使得國學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發揮作用,就要對國學的價值取向確定下來,明確重點教育內容,并在教學上實現創新,以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1“國學”的基本涵義
縱觀“國學”的基本涵義,其原本是國家學府。“國學”作為一種文化,產生于晚清時期,當時國學的主流文化為儒家哲學,其中所涵蓋的學科內容包括文學、史學、哲學以及宗教學,同時還涵蓋著倫理學、宗教學以及版本學等等。如果對國學按照思想學派劃分,包括儒學、道學、先秦諸子百家等等。其中儒家學說貫穿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其他的思想學派都處于從屬地位。與傳統的“國學”涵義有所不同,現行的“國學”已經突破了傳統文化的本質而將傳統意義上的“國學”作為研究對象,即國學成為一門“學問”而展開研究[1]。從廣義的角度而言,整個中華文明都被納入到國學研究范疇,已經不在局限于國學的內在涵義,而是將民間藝術、書法、民族音樂、民族樂器納入其中,使得國學的內容多元化。
2小學教育階段實現國學教育的創新有效策略
國學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超鏈接
國學教育指的是對學生進行以誦經讀傳為主要載體,以促進和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設為主要目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教育。國學包含的范圍很廣,包括中國古代歷史、哲學、地理、政治,乃至書畫、音樂、建筑等,都屬于國學的范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國學教育和語文教學整合在一起,促使學生全面了解傳統文化,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一、分角色讀,了解先人睿智
誦讀一直都是學習國學文化的好方法,學者朱熹提出:“要讀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展開分角色誦讀的活動,這樣他們就能更好地進入到作品的境界中,了解古人的智慧,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在學習《唐雎不辱使命》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展開分角色誦讀的活動,體會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古人的睿智。在學生誦讀前,教師先提出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唐雎是一個小國的臣子,他在面對強敵的時候是什么態度?內心情感是怎樣的?你覺得在誦讀的時候要如何體現出唐雎內心的情感。”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在誦讀的時候就會重點體驗唐雎的內心世界,并獲得深刻感悟。如有學生提出:“我認為唐雎十分講究說話的技巧,他給人有勇有謀、能言善辯、遇事冷靜、不畏強暴的感覺。”教師再引導學生說說對秦王的感受,學生嘗試進行總結:“秦王十分狡猾,目空一切,但是同時這也是一個外強中干的人,所以最后唐雎才會取勝。”學生在分角色誦讀中獲得了深刻感悟,對古人的智慧有了充分了解。在指導學生誦讀國學作品的時候,教師要引導他們先進行輕聲誦讀,在愉快的環境中感受氣氛,弄懂字里行間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引導學生在誦讀中調動情感,獲得情感升華,體會作者筆下渲染的內心世界,最后探討作品中隱藏的精神內涵。在這樣的分角色誦讀中,學生提升了閱讀和鑒賞能力,而教師也架設了國學探究和閱讀教學之間的“超鏈接”。
二、品味關鍵詞語,體驗傳統文化的風情
在品味關鍵詞語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風味。學生在自主閱讀的時候常常會忽略一些看似普通,但是實際上卻耐人尋味的詞句,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他們鑒賞這些詞句,這樣就能促使他們提升認識,發現被自己忽略的地方,然后展開自讀賞析,從而體驗傳統文化的風情。2011年,杭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湖被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家園”,在學習《湖心亭看雪》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鑒賞其中的經典詞句,并借此體驗其中蘊藏的傳統文化風情。教師引導學生圍繞一些看似普通的詞句展開賞讀。如圍繞“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一句展開賞析,學生可以發現,這里看似寫的只是普通的風景,但是實際上卻隱藏著傳統文化思想。教師指導學生思考:“這個句子展現了蒼茫遼闊的場景,這種樸素的白描手法能否體現出作者的內心世界呢?”學生有所體會:“作者獨自在冰冷的湖面中欣賞風景,他感到十分孤獨,他此時和山水融為一體,進入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這樣的賞析中,學生體會到了作者內心高潔的情懷,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被壓彎了腰,但是這沒有關系,在精神世界中,他們還有慰藉,他們和天地融為一起,抒發內心的哀傷。學生發現這種風情在傳統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也展現了相同的情懷。結合這樣的賞析,學生對傳統文化和文人的內心進行了深入剖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賞析,嘗試提出質疑,通過自我問難的方式進行解讀。這樣學生就能細細品味國學作品的韻律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從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之處。
三、借助信息技術,領略作品意境
小學教育中融入國學教育創新措施
中國近代一位著名思想家龔自珍,他在研究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時曾經總結出了這樣一條非常重要的教訓:“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傳統文化,它是歷史的載體,歷史,就通過傳統文化體現出來。只有在傳統文化主體意識的主導下面,我們才能夠理智的、有針對性的、有效地去吸收其他文化有益的養分,而不至于盲從。樹立起傳統文化主體意識,需要通過教育來傳承,所以學校教育在文化的傳承、發展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學教育,作為最基礎的教育,更擔負著文化傳統——國學的傳承和發展重任。
一、“國學”的含義
“國學”原指國家學府,如太學、國子監。作為學問一說,“國學”產生于西學東進、文化轉型的晚清時期。當時,國學以學科分,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并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于經部。納入國學的是《詩》、《書》、《禮》、《樂》、《春秋》、《易》漢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周代六藝。今天,我們所指稱的“國學”概念,不是指中國傳統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學問”和“學術”。在作為現代意義上的以經、史、子、集文獻材料為研究主體、包括諸子百家的“國學”概念下,整個中華文明都是國學,而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國學內涵,實際上還包括了書法、繪畫、民間工藝、民族樂器和民族音樂、民風民俗等。其最大特點,正如已故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所說,是“多元一體”的文化。
二、創新開展國學教育的策略
(一)打造國學校園文化,潤物細無聲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最能體現學校的品位和內涵,彰顯傳統文化并結合學校自身歷史和傳統,發掘自身優勢,全校師生集思廣益,出謀獻策,身體力行營造出以人為本、國學見長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圍墻說話,讓墻壁育人”。比如圍繞儒家經典“和合”思想,建立“和合壁”、“孝心墻”、“感恩墻”,文化長廊有中國思想史上的杰出人物及思想主張、中國文學史上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有效利用校園的主體墻、內操場墻壁,賦予它豐富的生命力。師生們共同在側墻上潑墨揮毫,體育場邊墻上簡練的運動剪影;休閑區墻上寫意的山水國畫;教室外后墻上經典的唐詩宋詞;抽象的現代繪畫,圖文并茂、精彩紛呈,讓生硬的圍墻變得賞心悅目,靜止不變的墻壁變成國學內容豐富的“立體圖書”:一幅幅無聲的圖畫以鮮艷的色澤、豐富的內涵形象闡釋著中國文化的豐美流長、演繹校園的書香靜幽。打造精品國學文化長廊,集中展出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師生繪畫、抒發書法、刺繡、剪紙等作品。這些作品展示的價值不在于它是否真正完美,更在于它的內涵,為師生全面發展、張揚個性搭建展示的舞臺。那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既展示著迷人的藝術芳香、展示著對于生活的熱愛與謳歌,同時也展示著學校國學教育成果。通過這些富有國學深刻內涵的校園文化建設,使學生的價值、尊嚴、自由、創造、潛能在其中得以充分實現;在國學潤物細無聲的滋養里,生命的生動與韻律在這里得到最好的展現,環境育人在這里得到最精彩的詮釋。
高等院校國學教育教學探討
摘要:近百年來,國學發展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道路,國學教育在高等院校中的地位也可謂起起伏伏。基于國學教育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之基礎,本文針對國學教育的發展之路,影響因素以及發展對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等院校;國學教育;教學研究
一、國學教育的發展的曲折之路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的文明史,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國自幼兒園至高等學府的“必修科目”,國學教育需要保持傳承的延續。西方文明要學,傳統文化更不可丟。近代以來,隨著我國國情的跌宕起伏,國學教育也經歷的生死輪回。總結近代以來的國學發展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20-40年代末,屬于國學教育意識的初興起時期,人們擺脫了洋務運動以來專注于學習西方文明的偏見,開始注重探索國學的深邃精神,出現了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章炳麟(章太炎),梁漱溟,胡適以及南懷瑾等國學大師,對中國傳統學術文化傳承與貢獻功不可沒。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末-80年代初,屬于國學教育受損失最嚴重的時期。特別是在1966-1976的“破四舊”時期,國學精粹幾乎被損失殆盡,國學大師也損失不少,中國傳統文化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挫折,國學教育止步不前。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中期以來,國學教育意識重新被喚醒。甚至將國學教育上升到了國家命運的高度,國學教育層次和水平得以修復,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在國內得以傳承,在海外還建立了例如孔子學院等傳承中華文明的教育機構。中華文明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姿態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與贊賞,國學教育有了深厚的傳承基礎。高等院校作為培養精英人才的學府,對于國學教育的傳承與發展義不容辭,如何引導我們的年輕人正確客觀地認識國學的博大精深,重視國學素養的自我提升,是擺在高等院校面前的一項重任。
二、近代以來國學教育命運多舛的反思
本文認為,近百年來國學教育的發展主要受以下幾點因素的影響:
德育視閾下大學國學教育反思
摘要:在國學教育研究階段,重點突出大學德育工作,并建立健全大學生德育體系,這對于增強大學生文化信心和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目前,國內高校需要從思想上重視國學對大學教育的培養,進而發揮中華文化的精神家園。同時高校建立德育課程也是基本符合國學教育的基本研究策略。國學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國學的修養和素質,將國學品質與教學相互融合,發揮國學教育的重要性。為此,本文依據德育視閾下大學國學教育的研究作為入手點,分析了大學國學教育的精神價值以及面臨的現狀,闡述了大學國學教育和德育相互融合的研究策略,為我國高等院校國學德育的發展提供價值。
關鍵詞:德育;大學國學教育;策略
現階段,國學教育的文化核心是傳播中國的傳統美德,同時國學文化精髓也是德育的重點。為此,在大學教育階段要突出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總之,國學教育是培養大學生道德素養的主要研究方式。
一針對于大學國學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念分析
(一)倡導大學國學教育,促進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基于現代化全球發展的態勢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夠為民族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能夠為迎接外來文化的融合提供前提。大學的德育工作已經陷入了自信危機的狀態。在某些高校中把畢業出國留學作為最高的評價標準之一。這說明在教育科技領域,國內和國外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學習西方先進國家的科學理論技術回饋祖國,這不失為一種為國奉獻的方式,但是卻缺少為國奉獻的德育。為此,在德育階段需要教育學生朝著錢學森等前輩學習,當學成之后以建設祖國為基本遠大志向。為此,國學教育需要學生從根本上意識到中華文化的偉大魅力,為國家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熱血。(二)倡導大學國學教育,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國學教育旨在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世界弘揚的主流價值觀。在大學國學教育階段,需要重點突出此部分的德育工作。國家領導人曾明確指出核心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一種德,這種德,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同時,根據16字方針也可以明確得出價值觀念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相輔相成。倡導大學國學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初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起源,明確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上下5000年的文明傳承與發展。為了努力的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時代特色,將中華優秀的特色主義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德育充分結合,并將大學國學教育深刻的印在大學生的內心[1]。(三)倡導大學國學教育,提高大學生的責任意識。目前,大學德育主要突出的是培養和深化大學生的責任意識。隨著現代社會風氣的發展,社會責任亦是出現明顯的缺失現象,而且這些社會風氣也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大學生。比如部分大學生存在攀比心理;大學生在畢業后成為啃老一族;一些學生則缺乏社會責任意識,不注重自身的個人形象。除此之外,部分同學存在社會人際關系冷漠。這說明開展大學國學教育,提高大學生責任意識是重中之重的一項舉措。根據古典書籍中得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歷史大教育家都通過自身的言行突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既責任意識,為此在現代德育工作中,就需要繼續發揚國學教育中提出的知行合一,使大學生可以自主承擔起自己身為一個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責任。
二針對于德育視閾下大學國學教育面臨的現狀分析
誦讀國學促進小學生品德養成教育
【摘要】國學經典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及韻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小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國學經典進行誦讀,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品德素養及學習能力。讓小學生與圣賢為友,以經典為伴,可有效拓張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在學習古代文學文化中受到情感價值的熏陶,繼而促進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故本文則主要闡述如何利用國學經典,培養小學生的品德素養,繼而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國學經典;小學;品德教育
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接受品德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最佳階段。經教學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誦讀國學經典,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三觀及品德素養,繼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借助國學經典,讓學生在濃厚的經典誦讀中得到心靈的升華,繼而健全學生人格品質。讓書香洋溢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小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的發展。
一、結合教學內容,優選國學經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及教學內容,選取適宜學生誦讀的國學經典作品,繼而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國學經典內容范圍較廣,且蘊含著博大精深的文學及人生哲理。故教師在選取國學經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范圍進行參考,繼而選取能提高學生品德素養的國學經典作品。而由于低年級學生未能認全國學經典中的漢字,故教師可選取有漢語拼音的國學經典。若選取的國學經典篇幅較長,便可截取易于學生誦讀的片段,繼而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在對低年級學生展開國學經典教學時,教師便可選取簡單易容,易于學生朗朗上口的國學經典,如《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文字》、《孝經》等。讓學生在簡學易懂的國學經典中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繼而在體驗國學經典音律美、節奏美的過程中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提高其內心素養,達到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示范性閱讀,幫助學生掌握誦讀節奏
英國學前教育論文
一、英國學前教育面臨的挑戰
(一)教師社會地位與工資水平相對較低
當前,英國幼兒教師在一定程度上仍被視為“無足輕重”甚至“低人一等”,其工資水平也僅略高于全國最低線,遠低于其他歐洲國家。以2011年為例,全日制普通幼兒教師平均時薪為6.60英鎊,僅高出全國最低線0.52英鎊;[4]平均年薪13300英鎊,僅為英國小學教師的40%,德國普通幼師的69%。[5]社會地位和工資水平較低的窘境,降低了幼兒教師的自我價值感和職業吸引力,抑制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學前教育生師比始終嚴格遵照0-1歲,3∶1;2歲,4∶1;3-5歲,8∶1(或13∶1);兒童保育0-5歲,3∶1的規定。[6]該規定僅反映當時的通行慣例,而非源自利于兒童安全和學習發展的確鑿證據,沿用至今幾無變革,成為導致教師工資水平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
(二)職業資格證書無序增長,趨于泛濫
20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幼兒教師職業資格證書數量呈指數級增長,截至目前全國已有400余種不同類型的資格證書,其中僅有半數達到2012年修訂版《早期奠基階段教育綱要》(EarlyYearsFoundationStage,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法定要求。[7]證出多門、種類繁雜,權威性難以保障,令教育機構在招聘教師時眼花繚亂,難以甄別,亦造成幼兒家長對學前教育質量的質疑。例如,家長們普遍希望幼教機構幫助其子女在關鍵的奠基階段學習基本的語言和運算,但大多數資格證書均未對教師的讀寫算能力提出明確規定,這對家長給予學前教育的高度信任和兒童的健康發展產生著破壞性的影響。
(三)教育督導權責不明,程序繁冗
技工院校國學文化教育探索
摘要:國學文化是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發揚的結果,推行國學文化教育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和再次發揚。現代技工教育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文化教育不僅有利于對現代技能人才進行人文素養培養,使其人文素質得到顯著提高,而且有利于國學文化的再次發揚。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現行技工教育中滲透國學文化教育的還很少,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國學文化經典著作的實例不多見,國學文化對人的道德情操的影響在技工院校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現階段,在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應適當增加國學文化教育的比重,這是順應時展需求的,也是符合現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的。本文主要從現代技工教育角度,對”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文化”這一問題進行分析,以此為當代技工教育培養更多符合時代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提供幫助和依據。
關鍵詞:現代技工院校;語文教學;國學文化教育
現今,對于人才的培養,人們不僅關注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更注重人文素養的提高。因此,現階段,國學文化的學習和傳播再次為社會所重視。從教育角度來講,國學文化與語文教學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因此,要想對國學文化進行再次發揚,就必須在語文教學中積極滲透國學文化內容,這樣的做法在現代技工院校中同樣適用。但是,目前技工教育中,大多學校只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能和相關理論知識的培養,忽視對學生人文情懷的內化。面對這種情況,如何在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滲入國學文化教育,如何提高技工院校學生的內在素質成為急需思考的問題。文中,筆者主要從現行技工教育背景下國學文化學習現狀、國學文化滲透的意義和方法等角度對該問題進行闡述。
一、國學文化在技工院校教學中的生存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面對國內高技能人才緊缺現狀,技工類院校將培養專業技能過關、專業過硬的技能型人才作為主要任務。基于這樣的目標,學校教學工作的重心嚴重傾向于專業教學,語文、數學、歷史、政治等科目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作用逐漸被忽視。面對此等狀況,熏陶人文情懷的重要載體———語文學科作為技工教育中的輔助課程無法充分體現出其重要作用,更無法要求學校關注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或者在教學中設置與國學教育等人文素質培養相關的課程。而且,社會不斷發展,科學文化普及范圍越來越廣。從學生自身角度來講,社會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2],促使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更注重自身實用技能培養,忽視對國學文化等人文素養的培養。由于技工教育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及相關理論知識,而忽略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語文學科的教學地位變得可有可無,技工院校的語文教師苦于無法找到語文教學出路而心存懈怠,教學中滿足于照本宣科,不求創新,使技工教育中的語文教學只選用實用性較強的應用文體,放棄對學生來說有幫助的國學文化,甚至對古代文學經典避而不談,國學文化的傳播受到嚴重阻礙。另外,現在學校使用的語文教材沒能充分結合國學文化特點,國學文化教育在學校教學中找不到著陸點,人文素養培養無從談起。
二、在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的社會意義
國學+美育的教育方式研究
摘要:中華優秀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遺產。在當今不少大學開設的“國學經典導讀”課程中,國學經典的美育價值并未被充分挖掘,課程美育目標模糊不清。基于此,主要圍繞中華優秀國學經典中較常見的三種美——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養正氣•立君子的修身之美、仁者愛人的博愛之美展開分析,對完善高校“國學經典導讀”課程提出建議,從而為優化大學美育課程提供可借鑒經驗。
關鍵詞:國學經典;審美教育;教育方式
于2014年頒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加強對青少年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項戰略任務”,2017年頒布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更是明確指出,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在中央政策不斷出臺的背景下,近幾年來,社會興起一波“國學熱”,下至各地中小學的特色校本課程,上至多所高校紛紛開設的“國學經典導讀”課程,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社會認可。因此,關注國學經典的教育價值,對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意義,而相比于國學經典的德育、智育價值,其美育價值仍有較大的挖掘空間。
一、中華優秀國學經典的美育價值探析
(一)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天人合一”是一種貫穿于中華文化發展始終的思想,是解釋、研究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理論。在道家看來,“天人合一”不外乎是《老子》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乃至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孕育于“道”的“自然而然”規律中,也應順乎于自然發展的規律。各家關于“天人合一”異中有同,都贊成“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審美境界,而這種和諧之美幾乎貫穿中華優秀國學經典。如《詩三百》中隨處可見風景自然的摹畫:《七月》里“女執懿筐”“春日遲遲,采蘩祁祁”的農耕生活和諧圖景,《芣苢》奏出的勞動歡歌,《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句更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礎上凸顯了人與自然高度統一的和諧之美。又如《莊子•逍遙游》中“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無所憑借、順應自然的自由之境,《齊物論》“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物我交融。至于后來的詩詞文體,尤其是專辟的“山水詩”“田園詩”,從自然風光到農業文明,從處世之道到為人原則,大到闡發宇宙運行規律,小到生活瑣事,無一不在強調人與自然本質相通、和諧統一的道理。及至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時代,人類對發展的欲求一時占了上頭,人與自然的和諧天平被打破,“人定勝天”“先污染后治理”等口號的提出,導致的是“霧都”“霾都”“物種變異”“全球變暖”等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象。在沉痛的反思中,國人從國學經典中重新挖掘指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準則,將“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適用于農業文明社會的智慧轉化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從荒原化身為林海的“塞罕壩”奇跡、攀枝花三堆子的造林傳奇,一個個綠色奇跡正在祖國大地上演,呈現“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再次揭示了人與自然本質相通、和諧統一的真理。(二)養正氣、立君子的修身。之美“養浩然正氣,揚君子之風”是不少國學課程的德育培養目標,而國人的“君子情節”在美育層面亦有積極意義。在儒家看來,“仁義禮智信”是君子的修身準則。“仁”是修身養性第一則,心懷“仁”者,善良溫厚,不急不躁,如《禮記•儒行》所言:“溫良者,仁之本也”;仁亦是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境界,是高于肉體的精神指引,君子為實現“仁”,可以做到“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義”即正義、道義。“義”往往與“利”相對立,君子以“義”修身,不僅要淡泊名利,不為物欲所擾,在面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選擇題前,也要毅然地“舍生而取義”(《孟子•告子上》)。“信”常與“義”并舉,是中華傳統美德,“背信棄義”為君子所恥,“信近于義”,則“言可復也”(《論語•學而》)。至于“禮”與“智”,若說“禮”是展現個人修養的窗口,那么“智”則是顯露個人知識素質的門戶,此兩者在儒家諸篇多有描述。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對公民的道德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年來頻頻發生的旅游不文明、毆打教師、拒扶老人等事件,卻暴露出當前整體社會道德水平下滑這一問題。除此之外,當代社會存在相當數量的大學生患有“空心病”,這是一種由價值觀缺乏而導致的心理障礙,患者往往感到人生迷茫,不知生活的意義。而培養人的美好品德與塑造正確價值觀,正是美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一直倡導的崇高美德與人格精神,也熔鑄于中華優秀國學典籍中。因此,為加強高校學子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美德熏陶,培養學生美好個人修養,高校“國學經典導讀”課應重視課程美育目標的設立,在儒家經典作品中挖掘“仁智禮儀信”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引導學生追求“君子”高度的人格美,長期熏陶,自當光明磊落,無愧人生。(三)仁者愛人的博愛之美。有言道:“入世做事,出世做人。”儒道兩家都推崇的“圣人”便深諳此道,待人接物不離“仁”“智”二字,為人灑脫順乎自然,自成一套處世美學供后人景仰。首先依然是一個“仁”字,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要有“仁者愛人”的寬容博愛的胸懷,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的原則。以“仁”為修身準則,修身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所謂圣人之志,“橫渠四句”做了很好的概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語錄》),此般博愛無私的精神仍為今日之社會所需。在利己主義抬頭的當今社會,利益、得失漸漸成為人們考慮事物的首要條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發遙遠,而冷漠壓抑的社會環境則易誘發自殺率上升等消極社會現象。因此,在先輩寬厚待人、博愛無私的美德光環有所黯淡的當下,人們對人間溫情、溫暖社會的渴望卻是達到了新的高度,仁者愛人的博愛之美的教育在當代中國更具有推廣的價值。
二、寓審美教育于國學經典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