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美育的教育方式研究
時間:2022-07-29 11:33:10
導語:國學+美育的教育方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華優秀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遺產。在當今不少大學開設的“國學經典導讀”課程中,國學經典的美育價值并未被充分挖掘,課程美育目標模糊不清。基于此,主要圍繞中華優秀國學經典中較常見的三種美——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養正氣•立君子的修身之美、仁者愛人的博愛之美展開分析,對完善高校“國學經典導讀”課程提出建議,從而為優化大學美育課程提供可借鑒經驗。
于2014年頒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加強對青少年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項戰略任務”,2017年頒布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更是明確指出,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在中央政策不斷出臺的背景下,近幾年來,社會興起一波“國學熱”,下至各地中小學的特色校本課程,上至多所高校紛紛開設的“國學經典導讀”課程,國學經典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社會認可。因此,關注國學經典的教育價值,對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意義,而相比于國學經典的德育、智育價值,其美育價值仍有較大的挖掘空間。
一、中華優秀國學經典的美育價值探析
(一)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天人合一”是一種貫穿于中華文化發展始終的思想,是解釋、研究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理論。在道家看來,“天人合一”不外乎是《老子》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乃至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孕育于“道”的“自然而然”規律中,也應順乎于自然發展的規律。各家關于“天人合一”異中有同,都贊成“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審美境界,而這種和諧之美幾乎貫穿中華優秀國學經典。如《詩三百》中隨處可見風景自然的摹畫:《七月》里“女執懿筐”“春日遲遲,采蘩祁祁”的農耕生活和諧圖景,《芣苢》奏出的勞動歡歌,《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一句更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礎上凸顯了人與自然高度統一的和諧之美。又如《莊子•逍遙游》中“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無所憑借、順應自然的自由之境,《齊物論》“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物我交融。至于后來的詩詞文體,尤其是專辟的“山水詩”“田園詩”,從自然風光到農業文明,從處世之道到為人原則,大到闡發宇宙運行規律,小到生活瑣事,無一不在強調人與自然本質相通、和諧統一的道理。及至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時代,人類對發展的欲求一時占了上頭,人與自然的和諧天平被打破,“人定勝天”“先污染后治理”等口號的提出,導致的是“霧都”“霾都”“物種變異”“全球變暖”等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象。在沉痛的反思中,國人從國學經典中重新挖掘指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準則,將“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適用于農業文明社會的智慧轉化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從荒原化身為林海的“塞罕壩”奇跡、攀枝花三堆子的造林傳奇,一個個綠色奇跡正在祖國大地上演,呈現“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再次揭示了人與自然本質相通、和諧統一的真理。(二)養正氣、立君子的修身。之美“養浩然正氣,揚君子之風”是不少國學課程的德育培養目標,而國人的“君子情節”在美育層面亦有積極意義。在儒家看來,“仁義禮智信”是君子的修身準則。“仁”是修身養性第一則,心懷“仁”者,善良溫厚,不急不躁,如《禮記•儒行》所言:“溫良者,仁之本也”;仁亦是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境界,是高于肉體的精神指引,君子為實現“仁”,可以做到“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義”即正義、道義。“義”往往與“利”相對立,君子以“義”修身,不僅要淡泊名利,不為物欲所擾,在面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選擇題前,也要毅然地“舍生而取義”(《孟子•告子上》)。“信”常與“義”并舉,是中華傳統美德,“背信棄義”為君子所恥,“信近于義”,則“言可復也”(《論語•學而》)。至于“禮”與“智”,若說“禮”是展現個人修養的窗口,那么“智”則是顯露個人知識素質的門戶,此兩者在儒家諸篇多有描述。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對公民的道德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年來頻頻發生的旅游不文明、毆打教師、拒扶老人等事件,卻暴露出當前整體社會道德水平下滑這一問題。除此之外,當代社會存在相當數量的大學生患有“空心病”,這是一種由價值觀缺乏而導致的心理障礙,患者往往感到人生迷茫,不知生活的意義。而培養人的美好品德與塑造正確價值觀,正是美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一直倡導的崇高美德與人格精神,也熔鑄于中華優秀國學典籍中。因此,為加強高校學子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和美德熏陶,培養學生美好個人修養,高校“國學經典導讀”課應重視課程美育目標的設立,在儒家經典作品中挖掘“仁智禮儀信”等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引導學生追求“君子”高度的人格美,長期熏陶,自當光明磊落,無愧人生。(三)仁者愛人的博愛之美。有言道:“入世做事,出世做人。”儒道兩家都推崇的“圣人”便深諳此道,待人接物不離“仁”“智”二字,為人灑脫順乎自然,自成一套處世美學供后人景仰。首先依然是一個“仁”字,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要有“仁者愛人”的寬容博愛的胸懷,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的原則。以“仁”為修身準則,修身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所謂圣人之志,“橫渠四句”做了很好的概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語錄》),此般博愛無私的精神仍為今日之社會所需。在利己主義抬頭的當今社會,利益、得失漸漸成為人們考慮事物的首要條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愈發遙遠,而冷漠壓抑的社會環境則易誘發自殺率上升等消極社會現象。因此,在先輩寬厚待人、博愛無私的美德光環有所黯淡的當下,人們對人間溫情、溫暖社會的渴望卻是達到了新的高度,仁者愛人的博愛之美的教育在當代中國更具有推廣的價值。
二、寓審美教育于國學經典教學之中
早在20世紀初,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美育好比一座橋梁,又似一塊試金石,只有重視美育、實施真正的美育,教育才能走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國學經典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元素,高校“國學經典導讀”課程若要達到“教書育人”的課程目標,必須優化教學方法,有意識地將審美教育寓于教學中去。(一)融會貫通的教學內容設計。當前各高校的“國學經典導讀”課程多著重關注國學的智育和德育功能,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美育目標只是無意識地穿插在德育、智育目標中。因此,要從無意識轉向有意識的美育引導,首先必須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明確提出美育目標,并添加培養審美能力的課程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有重點、有突出地引導學生挖掘、感悟國學經典的美育價值。如華南師范大學開設的“先秦詩文專題研究”“老莊研讀”等選修課程,在進行老莊名篇導讀時,不應局限拘泥于詞句的翻譯理解,也無須過分鋪陳創作背景,可以聯系當前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感受與鑒賞,如談到莊子“至美至樂”的自由思想時,可鼓勵學生聯想、分享何為“自由極點”,帶領學生感受莊子“逍遙”的審美追求與“坐忘”“見獨”的美育方法的同時,引導學生審美評價能力的形成,從而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二)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過程。1.從傳遞信息為主轉向以直接感知、實踐練習為主的教學方法。為實現培養人的感知、鑒賞、評價能力為任務的課程美育目標,在教學方法層面,高校教師應適當“下放”課程主導權,從教師直接講述、提問、輸出知識的方法轉向實地考察、案例教學、實踐練習、合作學習等以學生感知、練習為主的方法。如在學習先秦儒家提出的“禮樂教化”主張時,由于時代變遷、社會制度更替,直接的講述未免有些“共情力不足”,難以幫助學生代入情境理解,此時可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著漢服、奏雅樂,展示中華禮儀在今日的繼承與創新,學生在親身實踐中,能更好地理解“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美育主張。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國學經典導讀”課程在優化教學方法層面頗有經驗,課程教師注重運用案例教學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課堂往往從有趣的角度如孔子的養生術、校園貸與《易經》等切入,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幫助學生將國學典籍中的智慧轉化到生活實踐中去。2.多媒介教學齊上陣,堅持打卡學理論。為推進課程預習復習工作、及時獲取課堂反饋、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與收獲,各高校可利用班級年級、學習交流群、微信小程序、校園App打卡、線上慕課等方式布置相關學習任務,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雙驅并進。如華南師范大學的“《論語》四篇匯通”課程,課程講師利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布置學習任務,一共設置92個關卡,修讀此課程的學生需每日進行學習打卡,一日閱讀《論語》一小則和十家注解,最后分享看法、心得,不得間斷。據了解,一學期的打卡學習下來,平均每名學生至少累積1.5萬—2萬字數的心得體悟,及時的學習反饋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論語》蘊含的智慧與美。由此可見,通過多媒介體驗教學法,既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有效地鍛煉培養學生審美感知、鑒賞尤其是審美評價能力,從而更輕松、多元地實現“國學導讀課程”的美育目標。
三、結語
在當代世界發展的大形勢下,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的美好愿景,需要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同樣也需要回顧過去,傳承與創新中文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美育”命題的提出,不是一兩點稍縱即逝的火花,而是時代的需要、民族復興的要求。關注國學教育,挖掘國學經典蘊含的美育價值,能夠更好地傳承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完善當代審美教育之建設,從而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凝聚中華民族強大精神力量。
參考文獻:
[1]佚名.華夏國學經典文庫[J].博覽群書,2015(10):129.
[2]林利宏.比較視野下的先秦儒道美育思想[D].杭州:浙江大學,2014.
作者:許曉松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 上一篇:美育與志愿服務高校育人工作探索
- 下一篇:高中藝術教育課程建設路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