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現象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13:05: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道德現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道德現象

公民最美現象道德創建思考

一、“最美現象”的道德內涵及與公民道德建設的關系

(一)“最美現象”的形成。使用“最形容詞”的結構比如“最好”、“最可愛”、“最受歡迎”等,歷來就是媒體為吸引公眾眼球而采用的語言表達方式,“最美”一詞不是最近才出現在媒體里,但“最美現象”卻是最近才出現的一種新現象。溯其源,首先當推杭州的吳菊萍2011年7月徒手接住墜樓女童,被網民和媒體親切地冠以“最美媽媽”,之后,廣東出現了從車下救出兩歲女童的“最美婆婆”陳賢妹,在黑龍江出現了奮不顧身救學生、以致雙腿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2012年5月,在杭州又出現了身負重傷、依然緊急剎住大客車的“最美司機”吳斌。這些“國家級”的“最美人物”在網民、媒體、政府的大篇幅、高頻率的共同宣傳下,被社會公眾廣為傳誦。在此影響下,全國各地的“最美人物”也層出不窮,在相對集中的一段時間里,出現了“最美農婦”、“最美交警”、“最美戰士”、“最美姑娘”、“最美農民工”、“最美護士”、“最美主持人”等等。短時間內“最美體”持續不斷地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于是形成了“最美現象”。根據以上的闡述,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最美現象”其實是兩種現象的復合體,其一是一位位原先極為普通的人物紛紛在各種特定情境表現出了“最美”行為的現象,其二是這種最美行為被媒體廣為傳誦,然后教育、感動、鼓舞了許許多多社會成員的現象。(二)“最美現象”的道德內涵。最美人物之所以層出不窮,最美人物之所以被廣為傳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蘊含其中的道德影響力和感染力。我們對幾位最美人物的“光輝瞬間”再稍作分析:吳菊萍發現孩子墜樓,她不假思索伸手去接,那個瞬間她根本沒考慮自己面臨的各種潛在風險,也根本沒考慮救人后會得到社會的贊譽、政府的表彰和孩子父母的感謝,她想到的只是孩子面臨危險,需要她出手相救。拾荒阿姨陳賢妹盡管地位十分低下,生活十分艱辛,但她發現被車子碾壓受傷的小悅悅后,毫不猶豫地上前相救,會不會“攤上事”她完全不管,她只知道有人需要幫助自己就得出援手。80后的人民教師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沖向學生的一剎那,先是把后面的兩個學生擋住,又一把推開了幾個學生,而將自己面臨的安危置之度外,她只知道自己是教師,保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客車司機吳斌被飛來鐵塊擊中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全然不顧自己,在生命最后的幾十秒里“完成了一次最不正常情況下的最正常的停車”,他知道確保乘客安全是他的天職,為了神圣的天職他必須先人后己。在這些“光輝瞬間”,最美人物們的舉動很美麗,但他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只是在做一件分內事,只是在盡他們的職責與義務,他們美麗的行為沒有矯揉、沒有造作,有的只是真實,是人性本善的一種自然流露。孟子曾用“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評價舜的為人處事,最美現象中的那些最美人物的行為,也應該是“由善行,非行善也”。至于這些最美人物被到處傳誦,生活中的你我他幾乎都愿意、樂于做這樣的傳誦者,于功利無關、于流行無關,只是我們人性中的“善”的自然流露,是人性“向善”的表現。因而我們可以用“善”和“向善”來歸納“最美現象”中的道德內涵。(三)“最美現象”與公民道德建設的關系。公民道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具體表現為公民個體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五愛”要求,實際上就表現為各個領域里的“善”和“向善”。如“愛人民”就是要禮貌待人、關愛他人、樂于助人,是一種與人相處時的“善”和“向善”;“愛勞動”就是恪盡職守、敬業奉獻、認真負責,是一種職業領域里的“善”和“向善”。公民道德建設則是指動員各種社會資源,對公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施加影響,達到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行動。“最美現象”強化了社會成員關于“善”和“向善”的道德認知,激發了社會成員踐行“善”和“向善”的行為,是公民道德建設的一種生動實踐,它從屬于公民道德建設,但其仍具有獨立性,影響和啟迪著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

二、“最美現象”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一)強化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設共識。這種共識表現在人們對“善”和“向善”的認可、贊許和期盼上。首先是認可。當前社會處于快速轉型時期,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日趨多元多樣,許多原先被人們公認為“善”觀念、“善”行為,如舍己為人、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等被重新審視,被重新解釋,而新的價值觀念尚未確立。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存在著一定的迷惑。“最美現象”的出現,表明公眾的道德認知里依然保存著原先的那種“善”和“向善”,而且這種認知在“最美現象”的傳播中得到再一次的確認和強化。其次是贊同。道德領域的行為人們一般用“善”來描述,但在“最美現象”中公眾卻用“美”,而且是“最美”來評價,這是對這種“善”的行為高度贊美。比較“最美媽媽”、“最美司機”與“最善媽媽”、“最善司機”的稱號,可以發現前者包涵的贊美之情要比后者強烈得多。再次是期盼。“最美現象”一出現,公眾便滿懷熱情地加以關注,加以傳遞,還不斷地賦予身邊的好人好事以“最美”稱號,這體現了公眾對善的期盼。人們心中有善,但現實中善的表現并不多,于是公眾的內心形成了一種期盼,在這種期盼狀態中,彰顯“善”和“向善”的“最美現象”出現了,公眾的期待獲得了“替代性滿足”,于是歡呼雀躍、歡欣鼓舞。(二)夯實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設信心。當前社會一系列的道德滑坡、誠信缺失的社會現象,導致了公眾的道德焦慮和信仰危機,而“彭宇案”和“許云鶴案”等案件又讓好人很受傷,于是我們感喟世風日下,感喟好人難做。中青報的一項調查聲稱“77.9%受訪者痛感在當下社會做好人的成本高”,好人難做,似乎正在成為社會大眾的集體痛感。基于這樣的現實,不少人對社會道德轉好表示懷疑態度,還有人認為道德滑坡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也有些人認為這個社會的道德建設已經無藥可救。正當不少中國人對當下的社會道德建設失去信心時,“最美現象”讓人眼睛一亮,心里一陣溫暖:原來這個社會還大有好人在的。“最美現象”讓人們知道,人們心中自有良知在焉,只要有特定的情境,道德良知還是會被喚醒被激活,于是人們由“行將失望”轉變為“心存希望”;“最美現象”還讓人知道,現實中確實有太多不如意的地方,做了好事有可能被鄙薄甚至被誣陷,但這一定不是社會主流,亦非常態,不能因為一兩個個例而停止求真、求善、求美的腳步,我們可能不知道救人之后,會不會被反咬一口,但我們能夠做到問心無愧、良心得安,這比簡單地尋找不救的借口,更有生命的質量和存在的價值。因而,“最美現象”在扭轉人們對社會整體道德狀況消極悲觀的判斷的同時,也夯實了公民“善”和“向善”的道德建設信心。(三)掀起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設熱潮。“最美現象”在傳遍、熱遍全國各地的同時,各級政府、民間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個體都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教育,結合本地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民道德宣傳教育活動,著力倡導公民踐行道德規范,掀起了公民道德建設的熱潮。2011年10月23日,就在小悅悅事件后的第10天,廣東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發地點悼念小悅悅,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最美女教師”出現后,黑龍江、貴州、安徽等省在全省教育系統廣大教職員工中開展了向張麗莉同志學習活動,著力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2012年6月4日,最美司機吳斌的葬禮舉行,杭州全城萬人沿路相送,近百輛出租車停下生意,打著雙閃,一路鳴笛,送別同行。2012年6月,中央文明委向全社會發出了關于向張麗莉、吳斌、高鐵成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激勵廣大干部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筆者所在的浙江省余姚市,2102年在“最美現象”的影響下,開展了“做文明崇德余姚人”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通過理念傳播、風尚培育、典型弘揚、精神踐行等四項行動,提升市民的道德素質。馬克思說過,“人類社會的每一次巨大進步,都是以犧牲部分社會成員的利益為代價的”,一位位最美人物為了保護社會利益,捍衛道德良知,在個人利益上作出了巨大的犧牲,這些犧牲一定會把社會道德建設向前推進一步,全國各地掀起的公民道德建設熱潮是這一步的開端。(四)提供了“善”和“向善”的公民道德建設范例。各地各級政府一直以來十分注重公民道德建設,在公民道德建設上投入的財力、人力可謂不少,但取得的成效卻并不明顯,表現在參與面不廣、持續性不強、關注度不高等,不少部門組織開展的公民道德建設只是“自娛自樂”。而這次“最美現象”的出現及傳播,從社會道德建設角度來看,是一個極為成功的案例。首先是公眾的參與人數多,如有關吳菊萍接住墜樓兒童的新浪微博,當天被轉發7000多次,相關評論超過500多條。其次是參與人員涉及面廣,在“最美現象”的形成中,有最美個人的親身實踐“最美”,有社會公眾敏銳發掘“最美”,有媒體積極傳播“最美”,有政府和社會及時表彰“最美”,方方面面的社會力量都參與到“最美現象”中來,形成了全社會共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合力。再次是參與行為的自發性,無論是“最美”人物本身還是傳播“最美”的公眾,他們都是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參與的,參與的目的幾乎不帶“功利性”,道德的“含金量”高。還有,就是參與者是帶著真心和誠意的,一種種最美現象,都深深地打動著公眾的內心,許多網民都表達著他們激動的心情,如“我們要做的,只是正視我們這顆被感動的心,然后依循著心的指引去追求人間的美好”、“這一接是本能,多想一秒都來不及,勇敢忘我救人,溫暖感動致敬”等留言,“言為心聲”,這些言語都是公眾內心道德體驗活動之后發出的,是一種真性情的流露。

三、“最美現象”給公民道德建設的幾點啟示

(一)要突出公民在道德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公民道德建設就是要想方設法地動員、引導、鼓勵全體公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道德認知、道德體驗、道德行動等道德實踐活動中來,目的是提高全體公民的道德素養。因此公民道德建設要依靠公民,要為了公民,公民是道德建設的主體,衡量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敗,就看公民的參與度如何、積極性怎樣、道德素養提高了多少。這次“最美現象”中,公民參與數量多,而且是自覺參與、主動參與;參與人員來自社會各階層,有普通百姓、文體明星、政府官員、社會學者等,而且達成了“善”與“向善”道德共識;參與者的道德收獲不僅體現在道德認知上,也體現在道德情感、道德行為上。公民的“主體”地位自始至終都非常突出,因而取得了教育人、打動人、鼓舞人、提高人的效果,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政府、媒體、社會團體都是重要的參與力量,但最終都要落實在公民個體身上,因而必須突出公民的主體地位。(二)政府部門的組織引導需要更多的智慧。在當下,政府仍舊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領導者、組織者,但這樣的角色定位并不是要由政府包辦道德建設領域里的所有事務。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和政治民主建設的推進,人們的公民意識在增強,民間團體的力量在成長,社會力量已經具備了組織籌辦道德建設領域的許多事務的能力,比如發現和樹立道德典型、有關道德建設的會議或展覽,可交由民間機構去完成。我們一直在強調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的道德建設職能(從屬于文化職能)也應有所改變,要搞清楚哪些應該由政府來做,政府應該做些什么、在什么時候做、做到什么程度,這些都要求政府部門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有更多的智慧。“最美現象”的出現及傳播過程中,政府是在網民發現和傳播“最美”已經有較好基礎時介入的,此時社會情緒正被“最美”深深地感動著,政府順勢而為(組織學習最美座談會、授予榮譽與先進稱號、給予物質獎勵),公眾自然十分響應,把學習“最美”活動推到新的高度,政府的行為可以說體現了一定智慧。(三)要更加注重新媒體對道德建設的作用。媒體在“最美現象”的形成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其作用甚至超過了一個個“最美人物”本身,因為“最美現象”的傳遞都是靠媒體來實現的,媒體實際上對現實生活進行了“再創造”。而在各種媒體中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作用尤為特出。互聯網反映現實速度快,吳菊萍、吳斌事跡的發現和宣傳,最早出現在互聯網上,然后網友通過網絡廣泛參與傳播,傳統媒體各種報道才跟上。互聯網互動性強,可順暢地實現信息交流,吳斌殉職后一周內,新浪微博關于吳斌的內容就多達35萬多條,評論4萬余條。我國網民數量多,卻還在以較高的速度增長,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稱,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5.64億,而且從網民構成來看,以可塑性強的青少年為主體,這使得互聯網成了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特別有用的平臺。“最美現象”的形成與互聯網密不可分,沒有互聯網,“最美現象”成不了如今這樣的氣勢,我們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必須注重互聯網的作用。(四)公民道德建設在當前應突出職業道德。公民道德的內容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而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要讓這個社會成為有道德的社會,首先就要社會成員具有職業道德。而當下的職業道德偏偏又是飽受詬病,如一些醫生缺了救死扶傷的情懷,一些老師忘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一些記者沒有了“鐵肩擔道義”責任感,一些商人惟利是圖竟用臭皮鞋做藥用膠囊,一些官員為了升官而不擇手段,還有地溝油、毒饅頭、病死豬肉、毒生姜、假羊肉……,諸種職業道德領域里的丑相,一而再地刺激著公眾的道德神經。如果公民道德建設以職業道德為重點、為突破口,就牽住了公民道德建設的“牛鼻子”,社會公德好轉就值得期待。這次“最美現象”中的“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把“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作為神圣使命,“最美司機”吳斌把“保障乘客安全”作為第一選擇,蘊含其中并打動人的就是他們高尚的職業道德。(五)公民道德建設必須注重典型的真實性。公民道德建設離不開典型示范,發掘和樹立道德標本、道德楷模便成為公民道德建設不可或缺的工作內容。習慣上我們選擇和樹立的榜樣都是“高大全”的模式,這樣的典型是“純粹的道德典型”,但人不只是一個“道德人”,還是一個“經濟人”、一個帶有各種欲望的人,因而,“純粹的道德典型”對普通人來說,顯得不太真實或者是感覺離我們太遠,怎么學都做不到,從而也就打消了向榜樣學習的念頭,那種榜樣也就失去了示范意義。這次“最美現象”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普通人,在壯舉之前,他們平凡得沒有明顯亮色,他們就是我們樸實的兄弟姐妹。還有他們在媒體前的表現也一樣顯得真實可愛,如在吳菊萍報道中,她說了這樣一段話:“阿里巴巴獎勵的20萬元以及省市給的一些獎勵,我要留給父母和孩子。像我這樣的家庭,也不富裕,還是需要錢的,我想大家也能理解。一個人如果對家人都不好,就不可能對社會好。我想做一個真實的人,就是這樣。”這番似乎不那么“完美”的話,讓很多讀者對吳菊萍更生敬佩,因為她的平凡,她的真實。

查看全文

某些社會道德缺失現象透析

摘要: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時期,由于一些人對道德水準的迷惘,道德評價標準的失衡,從而導致了某些社會遺德缺失現象的出現。解決連德缺失問題,應加強對優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完善法律體系,加大執法力度,淡化行為主體的功利性思想。

關健詞:道德道德缺失表現對策

中國正處于經濟體制轉型期,由于一些人對道德水準的迷惘、道德評價標準的失衡,從而導致了道德缺失現象的出現。現今的道德缺失已不再僅僅是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道德失衡,而是以群體為尺度的集體道德缺失:蔑視道德、缺失誠信、恥言理想、職業道德滑坡。道德的底線也是一個民族存亡的底線,正確認識道德缺失現象,探討解決道德缺失問題的對策,對于喚醒沉睡的人性,營造德福一致的文化氛圍,重塑社會需要的道德規范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道德缺失現象的幾點表現

1、誠信缺失

誠信是一個古老的道德命題,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體現。由于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時間較短,受千百年來傳統文化的影響較深,人們對經濟學本身的內涵還不了解,導致中國社會生活中出現了誠信缺失現象。在經濟領域,存在著企業信用缺失、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會生活領域,假東西充斥如假文憑、假政績、假鑒定等,不一而足。以企業信用缺失為例,據有關資料統計,企業逾期應收的貸款額占貿易總額的指標在完善的市場經濟國家中僅占0.25%一0.5%;而我國目前超過5%,其水平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10倍到20倍。

查看全文

道德無效現象分析

如果要對道德功能進行社會學分析,起碼存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德有何用”的問題;二是“德為誰用”的問題,倫理學研究對前者比較重視,對后者卻有所忽視。倫理學家總是把道德原則作為“普渡眾生”的法寶,或把其普適性說得神乎其神。其實,任何道德原則或規范當其作為一種理論預設時總是對人人都有用的,但當其作為一種現實操作時對有些人是無用的。筆者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次,在公交車上看到幾個年輕人把一老太太擠得東倒西歪,我就說了一句:“年輕人,請守一點公德”,沒想到他們橫著眼盯著我,罵我一句:“有毛病!”后來我仔細想,可能我真的有毛病,我怎么能對哪些人講道德呢?他們根本就不想有德。看來,道德只對有德或想守德的人有用,對無德之人,道德總是沒用的,這就是道德無效現象。

道德無效是指道德作為一種任何的毫無例外都應當服從的規范性要求因人為的阻隔而失去其應有的影響力而成為虛設。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也由必要性論證進入到了有效操作的層次。我們所倡導的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正發揮著它特有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實生活中道德無效現實比較嚴重,不利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全面推進,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

一、道德蔑視型:“老子有權,我怕誰?”。道德作為一種最基本的道德規范,是人人應當遵守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權力的獨占性和擴張性使權力的占有者或控制者有可能無視法律或道德,從而做出違法或缺德的行為。占有或控制一定權力是蔑視道德的先決條件。現實生活中不泛有德性良好的當權者,只有當把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手段時才會產生道德蔑視。“老子有權我怕誰”是權力對道德的極大藐視,鮮明地向世人昭示了道德對個別當權者的無效性。“法律也奈何我不得,道德算什么”。這種人完全拋棄了權力本身所凝結的社會義務與責任,完全逃脫于道德的約束之外,認為自己有不受道德約束的特權。現實生活中,個別干部手中有權就無所顧及,吃喝嫖賭,為所欲為,在他們心目中,道德從來就是老百姓的事,與己無關。這種人多了,道德建設也就成了官員向老百姓講道德的運動,道德也就成了管制老百姓的精神枷鎖。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官德重于民德,應當成為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重要原則。

二、道德褻瀆型:“老子有錢,我怕誰?”。這是另一種有代表性的道德無效現象。這些年,一些人隨著金錢財富的增多而“神氣”起來,忘乎所以,也開始成為道德約束之外的“自由人”。社會上一些“大款”、“富豪”其生活方式之腐化自不用說,就連一些并不富有者用多于罰款幾倍的錢來換起對“隨地吐痰”處罰的“瀟灑”,“不就是罰點款么?老子有的是錢”。廉恥、良心、道義就在金錢的支付中喪失了。在商品經濟社會,金錢交換特性的普遍化導致了金錢特殊地位的確立,有錢似乎就可以買到一切,包括榮譽、地位和尊嚴;有錢似乎就可以逃脫法律和道德的制裁。褻瀆道德的人是金錢的奴隸,盡管他們擁有金錢卻失去了保持德性的力量。拜金主義的盛行一方面表現了人們對金錢的熱忱,同時也導致了對道德的冷漠。加之,現行社會賞罰手段的唯金錢化傾向,有意無意地從正反兩方面強化了“一切向錢看”的社會心理,金錢萬能成了道德有效實施的一大阻礙。

三、道德無賴型:“我是流氓,我怕誰?”。生活實踐表明,道德只對有向善傾向的人有效,對道德無賴者是無效的。道德無賴的行為主體是精神崩潰者。道德無賴是指社會個體對自己的行為己毫無道德顧及,沒有任何道德信念,以善為惡、以丑為美、以恥為榮,一切都是不講理、不要臉,往往表現了道德逃避和道德沉淪。道德逃避是指個體既不玷污道德,也不捍衛道德,就是那種所謂“逃避崇高”;道德沉淪是指個體徹底與道德決裂,其行為具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道德之所以有約束作用,其發生前提是受約束者必須具備力圖逃避譴責而獲得道德贊譽的動機。如果一個人根本不在意社會或他人對的道德評價,無所謂道德不道德,最好的道德也是無用的。我們在公共生活場所常遇到這樣一些道德無賴者:你講他“不文明”,他反而高興;你罵他“缺德”,他反而說“德有何用”;你斥責他“沒良心”,他反而問“良心值多少錢一斤?”這種流氓心態不知從何緣起,但確實代表了一部分人對待道德的無所謂態度。一個社會的公民如果連起碼的羞恥感都沒有,法律何用?道德何效?

道德無效現象雖然是個別的、局部的的,但其危害性決不可低估。首先,道德無效現象直接敗壞社會道德風氣。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對改善社會風氣負有神圣的歷史使命。社會風氣的根本是德風,而德風往往是靠社會的道德范例來體現的。沒有道德范例群體的示范,尤其是黨政領導干部的“龍頭效應”,那么,道德建設就易于成為良知者的疾呼而無大眾的響應。不可否認的是,有權者和有錢者在現代社會中在對物質財富的享用上具有某種優越性,成為人們注目的對象。如果這部分人無視道德甚至道德敗壞,整個社會就有可能隨之道德淪喪。實踐證明,這些年之所以社會風氣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這部分人無視道德和法紀所致。

查看全文

社會道德冷漠現象探析論文

摘要:當前社會道德出現的冷漠現象,與我們社會處于轉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關,也與一些公眾缺乏社會公德意識有關。要處理好“勇”為和“智”為的關系;嬌正道德冷漠現象,開展全社會愛心培育工作。

關鍵詞:社會道德冷漠現象理性分析對策

對社會而言,道德是保證人們有一個平靜、安寧、愉快、和諧社會環境的必要條件,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繁榮、文明健康的必要條件。然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的社會卻出現了一些與社會公德不和諧的東西。

一、社會道德冷漠現象的理性分析

(一)社會正義力量是主流。可以肯定地說,不論什么國家、什么地方,都會有見死不救的人,也都會有見義勇為者。在任何社會中,社會成員由于思想境界不同,價值判斷標準不同,道德修養的水準不同,他們在處理遇到的問題時的態度和行動也不同。所以,社會上出現一些有悖于社會公德的現象并不奇怪。我們沒有必要因為社會上存在一些負面的或消極的東西,就對社會失去信心,對社會公德的建設失去信心。應當說,社會的正義力量是主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的現象更是多見的。青年民工魏青剛三次下海搶救落水女青年;23歲大學生洪戰輝攜妹求學12年;“兩彈”元勛朱光亞100萬獎金捐科技;婦產科醫生江慶霖,一邊是心臟病突發、命懸一線的父親,一邊是手術臺上等待剖腹產的孕婦,她毅然選擇了先救病人。他們用一顆滾燙的愛心,踐行著社會公德,堅守著職業公德,承傳著家庭美德。

(二)社會道德冷漠是支流。無須諱言,在我們的社會還有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地方,在踐行基本社會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現令人失望的現象。面對現實,正確的態度應當是不掩飾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消極悲觀,積極參與社會公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正氣,正確把握主流與支流的關系。

查看全文

剖析網絡社會道德現象三大分類

摘要:網絡社會道德存在著無責任現象、絕對自由現象和價值觀扭曲現象,真正解決上述這些怪現象的途徑主要是加大現實社會道德建設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長久之計。

關鍵詞:網絡道德網絡社會倫理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的精英電子學家出于為軍事服務的考慮將幾所大學的計算機用電纜連在了一起,起名為ARPANET,這就是我們今天稱為INTERNET的鼻祖,網絡的迅速發展超出了當初它的發明者的預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我們的社會,從70年代的試點,到80年代的發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網絡這個以計算機為基礎的龐大物理實體以其不可取代的實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種漸進式的改變讓許多科學家有些措手不及,由這種改變也出現了通過網絡這一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系起來的網絡人群,構成網絡社會,網絡社會的出現不僅僅帶來了科技上的新起點,也為社會學家們提出了全新的社會問題,人類社會進人了一個雙重社會時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類社會,網絡社會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實在,也沒有相對固定的社會人群,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最大的區別在于每個個體的人在網絡社會中都被轉化為一個符號,一串代碼,以機器的方式進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沒有什么可以驗明正身,在網絡這塊面紗的掩飾之下,網絡社會的活動準則與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之間出現了偏差。

綜觀現實社會,個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認并且遵守社會道德是一個必備條件。舉例來說,在一個健全的市場中信守承諾之類的現代商業道德法則,得到了絕大多數市場主體的廣泛奉行,因為這是他們長期立足市場并自主活動的一種必要條件。馬克思·韋伯在談到“資本主義精神”時也曾指出只要個體涉足于市場關系之中,資本主義經濟就會迫使其服從資本主義的活動準則。任何一個社會,不講信用,惡意欺詐等不道德現象,主體活動空間必將受到壓縮。然而在網絡社會中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從個體作為社會成員參與之時起,就已經開始了欺騙,作為現實存在的人在網絡社會中變成了一個代碼,一個符號,從姓名、性別到情感、心理等諸多方面的隨心所欲,都成為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的一種表現。現實社會的不道德在這里反而成為大家都認同并且都付諸實踐的一種道德行為,主體的活動空間也并不因為這種現實生活中認定的不道德行為而受到壓縮,相反,其活動空間擴大到整個世界。這種與現實社會道德相左的道德現象大致分為三類:

一、網絡社會中的無責任現象

在網絡社會中,人是一種非現實的存在,人以數字化的方式出現,因而他在現實社會中的角色及其關系在網絡社會中也會發生變化,形成與現實社會中不同的主體存在方式,“人在網絡中就是非現實的虛擬方式,其活動也是非現實的虛擬活動,由于這種虛擬特性造成網絡社會中的個體都具有“懷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傾向,自身的不真實性導致對所聯系的對象的真實性的批判,成為懷疑論者”。而這種懷疑性也就使虛擬個體認為根本不用考慮從而放棄了對其相聯系的另一個虛擬個體的責任感,同時在網絡社會中又沒有健全的社會關系、道德關系及客觀的社會道德加以要求,這種不負責任的現象成為必然。只有這種行為上升到損害現實社會中具體的某一個體或某一群體的切身利益時,行為主體才會受到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乃至法律規范的制約和審判。同時,在網絡面紗之下的非現實的虛擬個體代替現實社會中的具體存在的個體思維來批判現實社會,這種批判則作用于現實社會,對現實社會造成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而這種批判則是以無責任為前提的有感而發,只要是無損現實社會的根本利益,行為主體都不用也不會考慮到現實社會的道德譴責。

查看全文

小議網絡社會道德的三種現象

摘要:網絡社會道德存在著無責任現象、絕對自由現象和價值觀扭曲現象,真正解決上述這些怪現象的途徑主要是加大現實社會道德建設的力度,先道德后法律才是長久之計。

關鍵詞:網絡道德網絡社會倫理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的精英電子學家出于為軍事服務的考慮將幾所大學的計算機用電纜連在了一起,起名為ARPANET,這就是我們今天稱為INTERNET的鼻祖,網絡的迅速發展超出了當初它的發明者的預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我們的社會,從70年代的試點,到80年代的發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網絡這個以計算機為基礎的龐大物理實體以其不可取代的實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種漸進式的改變讓許多科學家有些措手不及,由這種改變也出現了通過網絡這一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系起來的網絡人群,構成網絡社會,網絡社會的出現不僅僅帶來了科技上的新起點,也為社會學家們提出了全新的社會問題,人類社會進人了一個雙重社會時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類社會,網絡社會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實在,也沒有相對固定的社會人群,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最大的區別在于每個個體的人在網絡社會中都被轉化為一個符號,一串代碼,以機器的方式進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沒有什么可以驗明正身,在網絡這塊面紗的掩飾之下,網絡社會的活動準則與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之間出現了偏差。

綜觀現實社會,個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認并且遵守社會道德是一個必備條件。舉例來說,在一個健全的市場中信守承諾之類的現代商業道德法則,得到了絕大多數市場主體的廣泛奉行,因為這是他們長期立足市場并自主活動的一種必要條件。馬克思·韋伯在談到“資本主義精神”時也曾指出只要個體涉足于市場關系之中,資本主義經濟就會迫使其服從資本主義的活動準則。任何一個社會,不講信用,惡意欺詐等不道德現象,主體活動空間必將受到壓縮。然而在網絡社會中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從個體作為社會成員參與之時起,就已經開始了欺騙,作為現實存在的人在網絡社會中變成了一個代碼,一個符號,從姓名、性別到情感、心理等諸多方面的隨心所欲,都成為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的一種表現。現實社會的不道德在這里反而成為大家都認同并且都付諸實踐的一種道德行為,主體的活動空間也并不因為這種現實生活中認定的不道德行為而受到壓縮,相反,其活動空間擴大到整個世界。這種與現實社會道德相左的道德現象大致分為三類:

一、網絡社會中的無責任現象

在網絡社會中,人是一種非現實的存在,人以數字化的方式出現,因而他在現實社會中的角色及其關系在網絡社會中也會發生變化,形成與現實社會中不同的主體存在方式,“人在網絡中就是非現實的虛擬方式,其活動也是非現實的虛擬活動,由于這種虛擬特性造成網絡社會中的個體都具有“懷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傾向,自身的不真實性導致對所聯系的對象的真實性的批判,成為懷疑論者”。而這種懷疑性也就使虛擬個體認為根本不用考慮從而放棄了對其相聯系的另一個虛擬個體的責任感,同時在網絡社會中又沒有健全的社會關系、道德關系及客觀的社會道德加以要求,這種不負責任的現象成為必然。只有這種行為上升到損害現實社會中具體的某一個體或某一群體的切身利益時,行為主體才會受到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乃至法律規范的制約和審判。同時,在網絡面紗之下的非現實的虛擬個體代替現實社會中的具體存在的個體思維來批判現實社會,這種批判則作用于現實社會,對現實社會造成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而這種批判則是以無責任為前提的有感而發,只要是無損現實社會的根本利益,行為主體都不用也不會考慮到現實社會的道德譴責。

查看全文

“網紅”現象對青少年道德的影響及對策

“網紅”是“網絡紅人”的簡稱,是指在現實以及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觀點或者是舉動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成為“網絡紅人”。他們是一群通過互聯網資源進行展示自己的一個特殊群體。在此其中,有不少青少年成為被傳播對象。所以“網紅對青少年道德體系的形成是具有一定影響的。”

一、“網紅”現象對青少年道德體系形成的積極影響

1.“網紅”現象拓展了青少年的道德認知觀念眾所周知,一個人的認知范圍是根據所在的環境以及周圍的網絡環境所影響的,而“網紅”現象就是一個傳遞信息極快的一種媒體的形式。如果青少年可以選擇一些能陶冶情操的“網紅”直播活動,不僅對青少年的學習壓力具有緩解的作用,而且還能對青少年的個人技能具有提高作用,樹立其正確的價值觀念。2.“網紅”現象對青少年起到榜樣示范作用有的“網紅”將李白的《將敬酒》改為說唱的曲子,這不僅會引起廣泛的關注,還會給青少年樹立榜樣作用。正是這種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內容會起到鼓勵青少年進行創作、創新的作用。“正能量網紅”充當著網絡道德模范的角色,成為青少年學習的榜樣,高尚的行為給青少年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使得青少年主動學習和效仿他們的行為,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網紅”現象對青少年道德體系形成的消極影響

1.“網紅”現象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眾所周知,社會是網絡的世界,而且青少年又是一個極其容易被誘惑的人群。一方面,青少年容易對網絡游戲癡迷,會對“網紅”現象過分的迷戀,這樣就會使他們產生一些焦躁的心理狀態,進而開始排斥現實世界所擁有的一切,享受在虛擬世界中無法自拔。另一方面,在關注“網紅”現象的選擇,如果青少年沒有極好的自控能力就會被一部分“網紅”扭曲的價值觀影響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心理。2.“網紅”現象影響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形成由于“網紅”現象變得越加具有經濟效益性,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想在“網紅”這個領域分一杯羹,但有些“網紅”為了利益,將一些腐朽文化向觀眾進行傳遞,而且青少年正處于完善、構建屬于青少年自己的價值觀的特殊時期,一旦被這類扭曲、病態的“網紅”價值觀所影響,這會對青少年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響。

三、“網紅”現象影響青少年道德體系消極形成的對策

查看全文

社會道德冷漠現象的理性透析論文

論文提要:當前社會道德出現的冷漠現象,與我們社會處于轉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關,也與一些公眾缺乏社會公德意識有關。要處理好“勇”為和“智”為的關系;嬌正道德冷漠現象,開展全社會愛心培育工作。

論文關鍵詞:社會道德冷漠現象理性分析對策

對社會而言,道德是保證人們有一個平靜、安寧、愉快、和諧社會環境的必要條件,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繁榮、文明健康的必要條件。然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的社會卻出現了一些與社會公德不和諧的東西。

一、社會道德冷漠現象的理性分析

(一)社會正義力量是主流。可以肯定地說,不論什么國家、什么地方,都會有見死不救的人,也都會有見義勇為者。在任何社會中,社會成員由于思想境界不同,價值判斷標準不同,道德修養的水準不同,他們在處理遇到的問題時的態度和行動也不同。所以,社會上出現一些有悖于社會公德的現象并不奇怪。我們沒有必要因為社會上存在一些負面的或消極的東西,就對社會失去信心,對社會公德的建設失去信心。應當說,社會的正義力量是主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的現象更是多見的。青年民工魏青剛三次下海搶救落水女青年;23歲大學生洪戰輝攜妹求學12年;“兩彈”元勛朱光亞100萬獎金捐科技;婦產科醫生江慶霖,一邊是心臟病突發、命懸一線的父親,一邊是手術臺上等待剖腹產的孕婦,她毅然選擇了先救病人。他們用一顆滾燙的愛心,踐行著社會公德,堅守著職業公德,承傳著家庭美德。

(二)社會道德冷漠是支流。無須諱言,在我們的社會還有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地方,在踐行基本社會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現令人失望的現象。面對現實,正確的態度應當是不掩飾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消極悲觀,積極參與社會公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正氣,正確把握主流與支流的關系。

查看全文

道德冷漠現象的解析與建議

對社會而言,道德是保證人們有一個平靜、安寧、愉快、和諧社會環境的必要條件,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繁榮、文明健康的必要條件。然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的社會卻出現了一些與社會公德不和諧的東西。

一、社會道德冷漠現象的理性分析

(一)社會正義力量是主流。

可以肯定地說,不論什么國家、什么地方,都會有見死不救的人,也都會有見義勇為者。在任何社會中,社會成員由于思想境界不同,價值判斷標準不同,道德修養的水準不同,他們在處理遇到的問題時的態度和行動也不同。所以,社會上出現一些有悖于社會公德的現象并不奇怪。我們沒有必要因為社會上存在一些負面的或消極的東西,就對社會失去信心,對社會公德的建設失去信心。應當說,社會的正義力量是主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的現象更是多見的。青年民工魏青剛三次下海搶救落水女青年;23歲大學生洪戰輝攜妹求學12年;“兩彈”元勛朱光亞100萬獎金捐科技;婦產科醫生江慶霖,一邊是心臟病突發、命懸一線的父親,一邊是手術臺上等待剖腹產的孕婦,她毅然選擇了先救病人。他們用一顆滾燙的愛心,踐行著社會公德,堅守著職業公德,承傳著家庭美德。

(二)社會道德冷漠是支流。無須諱言,在我們的社會還有這樣那樣不盡人意的地方,在踐行基本社會公德方面也常常出現令人失望的現象。面對現實,正確的態度應當是不掩飾問題、不回避矛盾、不消極悲觀,積極參與社會公德建設,大力弘揚社會正氣,正確把握主流與支流的關系。

1.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出現社會公德缺失。當前出現社會公德缺失現象,與我們社會處于轉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關。由于我國的經濟體制處在改革時期,生產關系處在發展完善時期,原有的社會公德中一些內容已經不完全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而與新形勢相適應的社會公德還沒有完全形成,沒有很好地被社會所普遍認可和遵從。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在一定時期出現公德規范的部分“真空”,進而在社會生活中出現社會公德的某些缺失現象。這種現象還會因慣性而延續一段時間。這是由上層建筑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規律所決定的,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

查看全文

剖析轉型期道德失范現象防治應對策略

摘要:任何經濟體制都要有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在社會轉型時期道德失范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其歷史特殊性,強調了在社會轉型時期加強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構建社會道德體系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社會轉型;市場經濟;道德規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種經濟體制的生成和運行,都離不開一定的道德觀念指導或道德基礎,市場經濟體制也不例外。我國目前正處于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之中,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中國社會在道德建設中面臨著新的困境,傳統“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以及計劃經濟時代提倡的“大公無私”等道德規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道德規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觀走向了極端,禮儀缺失、不講誠信、損公肥私的情況屢屢發生,封建迷信、黃、賭、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構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體系,成為了制約我國社會成功轉型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經濟體制轉型時期問題的產生

社會轉型不同于一般的社會進化,它是指歷史發展過程中一種特殊的質變狀態,是社會結構劇烈的、整體的和根本的變化。我國的社會轉型首先是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這種過渡又首先表現為一種經濟體制或資源配置轉變過程。但是僅從資源配置的角度是無法全面把握經濟和社會轉型的深刻含義的,實質上,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是一個包括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變化的整體性過程。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計劃經濟相聯系的,而高度集中的決策體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對命令無條件地服從構成了這種制度的基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在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初期曾經發揮過相當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動員了有限的社會資源,加速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并在生產力較低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實現了社會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證了社會的公平、穩定和發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