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實訓報告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7 13:07: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護理實訓報告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護理實訓報告

護理專業遞進式實踐教學論文

1實踐教學在護理專業教學中的意義

實踐教學是護理教育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重要環節。然而在護理專業傳統的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教育觀念落后,存在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不足、實踐教學內容及方法缺乏科學性、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探索出適合于護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在學生培養中的作用

護理專業是基礎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為此,采用以校內實訓中心為依托的課程實踐教學、以附屬醫院為主體的教學見習、以“二甲”以上綜合性醫院為基地的畢業實習3個層次的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以適應護理專業的發展趨勢。

2.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

實踐教學是培養護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重要環節。3個層次的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不僅可以使學生熟練掌握護理評估、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等專業內容,而且可以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就出現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分析并解決,這對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查看全文

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研究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指出職業教育要加強實踐性教學,同時,要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鼓勵職業學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大力推進“互聯網+”教育新形態,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創新。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內容與臨床護理崗位需求緊密銜接,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基礎上,強調培養扎實的護理實踐技能。因此,本課程實訓教學質量對于培養高質量應用型技能型護理人才至關重要。同伴合作學習是指通過地位平等或匹配的同伴積極主動地幫助和支援來獲得知識及技能,在課堂內外讓學生成為“教學指導者”,通過共同學習、相互交流鍛煉學生互動與學習能力,提高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促進核心能力的提升[1-3]。線下實訓教學有真實的學習場景和良好的學習氛圍,而線上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兩者聯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4]。本研究將同伴合作學習方法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相融合,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將我校2020級7個三年制大專護理班按順序編號,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從中抽取兩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第1個班級為對照組,共115人;第2個班級為試驗組,共117人。兩組所用實訓教材、實訓帶教教師均一致,年齡、性別構成、擔任學生干部情況、入校成績、上學期成績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開展的無菌技術、口腔護理、鼻飼技術等22學時的實訓內容為教學項目。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訓教學模式,即課上教師統一講解示教,學生按學號順序平均分成若干小組進行訓練,教師觀察并指導操作;下課前教師進行實訓小結并布置實訓報告書寫任務,內容包括班級、組長及組員學號和姓名、實訓項目及學時、操作目的、操作前準備、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總結及反思。試驗組采用基于同伴合作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查看全文

高職兒科護理學實訓教學質量問題分析

[摘要]兒科護理學是一門集應用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護理學科,其實訓教學質量關系到兒科的人才培養質量。深入分析高職兒科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兒科實訓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對策,旨在提高兒科實訓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

[關鍵詞]高職;兒科護理學;實訓教學質量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研究小兒生長發育、兒童保健、常見疾病的防治和護理的綜合型應用學科,也是我們護士職業資格考試的重點科目之一。因而兒科護理學是每位護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關鍵學科。眾所周知,兒科是對操作要求非常高的科室,也是綜合型醫院必須設立的臨床科室。因此,兒科護理學中實訓教學質量對于兒科醫務人員尤為重要。兒科護理實訓教學以培養學生技能為目標,以實踐為主心骨,緊密聯系當代兒科護理模式,協助學生適應臨床,更好地為我國醫學事業提供優質的服務。但目前高職醫衛類院校的兒科護理實訓教學未能進入醫院開展。因此,如何提高高職院校的兒科護理實訓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是我國高職院校亟須思考的問題。

一、目前兒科護理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臨床經驗不足

教師臨床經驗不足是兒科護理實訓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師主要從院校畢業后直接到高職院校任教,沒有醫院任職的親身經歷,導致其兒科護理臨床經驗匱乏,這就很難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醫學素材,難以開展生動的臨床案例教學。同時,很多高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師常年從事理論教學工作,沒有重視專業能力的提升,長期脫離醫院,導致其專業知識得不到更新,與實際臨床操作脫軌,對高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學造成了不利影響[1]。

查看全文

中職護理學基礎課程改革實施方案

一、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

以滿足社會發展和企業創新對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新的需求為目標,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人為本、以德為基;以學為尊、自強不息及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結合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情況,探索護理學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

二、課程改革目標

對護理學基礎進行課程改革后在教學中全面推廣,可使更多學生受益,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實用型、技能型護理人才,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賽結合”的目的。

三、課程改革步驟

第一階段:調研階段。布置2016級護理專業學生填寫護理學基礎教學質量調查問卷,匯總調查情況,形成調查報告。第二階段:實施階段。1.制訂護理學基礎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嚴格按方案執行教學改革。2.將2016級護理4個班250人,分為兩組,1、2班作為試驗組采用新教學模式開展教學,3、4班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選取近年國賽、區賽項目中的心肺復蘇、靜脈輸液、吸痰、無菌技術、鼻飼技術、口腔護理6個項目對2016級學生進行前后兩次測試,通過測試了解護理學基礎課程改革后教學質量的改變。3.選拔及培訓選手,參加2016年欽州市級、廣西區級護理技能比賽,總結比賽結果,對比研究,完成相關研究論文。4.進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課時調整,將研究結果形成護理學基礎研究報告,完善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第三階段:總結階段。1.對課程改革實施方案進行總結、反思、修改。2.出版《護理學基礎》教材,建設護理學基礎課程資源庫。

查看全文

基礎護理學素質本位課堂教學研究

摘要:目的探討素質本位課堂教學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取我院2014級普通護理專業學生92人,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基于素質本位的課堂教學和傳統教學,比較兩組的教學效果。結果實驗組兩個學期的實訓和綜合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素質本位課堂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提升其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

關鍵詞:基礎護理學;素質本位;課堂教學

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課和主干課,是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具有專業性強、實踐性強、學科關聯性強三大特點,對該課程的掌握情況將直接影響學生對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臨床工作。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護理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培養單純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是注重學生潛在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培養[1]。這就要求學校應以護理職業崗位需要為基本出發點,既重視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應加強人際溝通、人文關懷、團隊協作、應用應變、評判性思維等素質和能力的培養[2],素質本位便成為現階段社會對我國護理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為此,我們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做了相應嘗試,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以班級為單位,隨機抽取我院2014級普通護理專業學生92人,將其分為實驗組(45人)和對照組(47人)。兩組在性別、年齡、入學成績、基礎課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護士傷口護理培訓方案效果評價

摘要:目的探討區域傷口護理培訓方案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區域內43名護士,在“李琦”傷口護理中心實訓進行傷口專科護士的培訓,培訓前后采用調查問卷和理論操作考試對培訓對象進行傷口理論和技能操作現狀以及需求進行評估,制定專科化的培訓方案,培訓160學時,結束后進行理論和技能考試。結果43名護士培訓后傷口理論與操作成績顯著高于培訓前水平,傷口護理技能操作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本研究所構建的區域護士需求的傷口護理培訓方案,能有效提高護士的傷口護理能力,為臨床實訓基地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傷口護理;專科培訓;理論知識;專科技能;護理教育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下肢靜脈曲張、糖尿病足、壓力性損傷等患者的慢性難愈性傷口處理問題越來越復雜和突出。傷口新理論、新技術以及新型敷料的革新大大推動了傷口愈合與管理向專科方向發展,要求護士在傷口專科護理方面更新知識和技能[1-2]。我院李琦傷口護理中心是國際造口師學校、傷口專科見習基地和上海市傷口適任護士培訓基地,為了滿足臨床護士能為患者提供更好服務的需求,通過課題組前期調研實訓基地區域護士的傷口護理需求,在此現有基礎上本構建了傷口護理的培訓方案,并對此方案進行了驗證,旨在進一步提高臨床護士傷口護理能力,使優質護理資源向區域輻射,同時為實訓基地的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16年2月-2018年12月經過區培訓中心報名審核通過來院實訓的區域護士43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其中,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4.51±5.16)歲,其中<30歲8人(18.6%),30~40歲30人(69.8%),>40歲5人(11.6%);學歷:本科28人(65.1%),大專15人(34.9%);職稱:主管護師17人(39.5%),護師22人(51.2%),護士4人(9.3%);醫院級別:二級甲等15人(34.9%),二乙15人(34.9%),社區12(27.9%),其他1人(2.3%);工作年限<5年4人(9.3%),5~10年8人(18.6%),≥10~15年12人(27.9%),≥15~20年13人(30.2%),≥20~25年4人(9.3%),26年及以上2人(4.7%);所在科室內科17人(39.5%),外科5人(11.6%),門診14人(32.6%)。1.2方法。1.2.1制定培訓方案。課題組在前期已經完成了個人資料、傷口知識、傷口護理技能掌握自評情況、傷口護理培訓需求4項內容的調研。傷口護理的需求包含學習內容需求(10個條目)和學習形式需求(8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依序分別賦1(完全不需求)~5分(完全需求),得分越高,說明護士的需求越強烈。問卷在文獻回顧基礎上經專家咨詢后研制而成,內容效度指數為0.84。(1)培訓內容需求:根據前期調研的結果,結合上海市護理學傷口適任培訓大綱與《李琦傷口護理》專著結合區域護士需求設置理論與實踐課程,制定出了傷口護理的培訓內容,分為傷口基礎理論、換藥技術與敷料應用、傷口常見問題處理3大類。內容涵蓋傷口基本概念、傷口評估記錄、濕性愈合理念、敷料的選用、常見傷口的處理原則、傷口包扎、拆線方法、換藥流程及傷口護理個案書寫等。(2)培訓形式需求:結合區域護士學習形式需求采取針對性培訓方式,如操作演示、案例分析、一對一帶教、小講課、小組討論、多媒體演示、集中授課及自學等。注重形式的多樣化與差異化,使培訓效果最大化。(3)培訓方法:臨床護理帶教中以護士需求為主體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為每位學員建立個人培訓檔案,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設置相應課程,做到“因需而教,因材施教”,從而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4)培訓時間:根據學員的需求與導師共同安排完成160學時的培訓課程,理論與實踐之比為4∶6。1.2.2培訓師資。成立由護理部主任領銜的教學團隊,帶教師資中具有國際造口師證書2名,具有傷口適任證書從事傷口護理20余年的資深主管護師3名。1.3效果評價。對學員在培訓前后的傷口知識理論、換藥操作技能和傷口技能掌握自評進行比較。要求學員運用護理程序結合典型傷口資料完成傷口個案護理一份;并采用自制實訓基地滿意度問卷對學員進行培訓方式、培訓內容、考核方式、帶教能力及實訓基地管理等方面滿意度情況調查。采用Likert5級計分法,依序分為非常不滿意、不滿意、一般、滿意、非常滿意;得分越高說明滿意度越高。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統計學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數據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及百分率表示,培訓前后的傷口知識理論、換藥操作技能和傷口技能掌握自評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查看全文

護理學基礎本科實訓教學分析

摘要:護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護理學基礎是所有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護理學基礎實訓課是培養護生操作技能素質的關鍵環節,通過改革實訓教學模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學習能力,提高護理實訓教學質量。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教學法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在教學活動中,除了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護理理論基礎外,還需要具備熟練的操作能力。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科的基礎,是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的目的是讓護生通過實訓項目的練習,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習知識的掌握,培養護生的動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不斷深入,如何培養高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已成為現代護理教育的主要目標[1]。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護生掌握并運用護理學基礎中的各項護理操作技術及規程,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高級護理人才。本文就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加以總結,以期為今后護理學基礎的實訓教學有所啟示。

1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2](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核心理論是:問題是學習的起點也是選擇知識的依據。在護理學基礎實訓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和措施。如以靜脈輸液為例進行PBL教學問題設計,包括補液的原則、補鉀的注意事項、靜脈輸液不良反應等。PBL教學法不僅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而且擴大了學生學習的自由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學生主動在課外查閱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知識,不斷思考,在討論中積極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觀點;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歸納總結、主動學習能力等。

2情景模擬教學法

查看全文

高職護理專業健康評估課程教學設計探討

摘要:健康評估對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結合高職護理專業健康評估課程和高職生源特點,從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方法、課程評價五個方面對健康評估課程的教學設計展開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健康評估;護理專業;教學設計

近年來,隨著現代護理學的迅速發展,健康評估課程逐漸成為現代護理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護理實踐中,護士必須具備健康評估的知識和技能。健康評估的基本概念多,醫學術語多,專業性強,高職學生基礎醫學知識不牢固,對護理工作缺乏感性認識,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近年來,學生反映學習難度大,容易失去興趣。為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效果,筆者對健康評估課程進行了課程設計。

一、課程定位

健康評估是護理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是培養高等護理人才的必修課之一,是連接護理學基礎課程與臨床專業課程的橋梁課,也是護士資格證考試的主要內容,為學生以后學習好臨床專業課起到支撐作用。本課程開設于第二學年第三學期,共76學時。

二、教學內容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淺談護理實驗教學的方法

摘要: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面向新世紀的衛生類高職教育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介紹了作者在實驗教學實踐中為提高護理實驗教學的質量采用的五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護理實驗教學方法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而護理實驗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環節。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與我國高等護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衛生事業對未來護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作為護理教師,要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構建起新型的護理實驗教學模式,以達到提高護理實驗教學質量的效果。

1、突破框架束縛,大膽增加實驗教學比重

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根據臨床需要,大膽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摒棄或壓縮傳統或臨床缺乏需求的教學內容,增加臨床急需的操作技術,注重實踐教學與臨床需要接軌,使學生從學校到崗位的跨距縮小,達到專業知識夠用、技能要求實用的目的。

2、建立多媒體實驗室,創造良好實驗教學條件

查看全文

中專學校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探究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醫學模式由“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變,社會對護理人才需求加大,本文主要闡述了中專學校教學改革,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極具創新性和實用性的優秀護理人才。

【關鍵詞】中專學校;護理專業;教學方法

我國近些年經濟高速發展,社會急需專業基礎扎實、知識結構合理、業務能力強的實用型的優秀護理人才,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專學校必須立足我國實際情況,在教學改革中通過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屬于本行業切實可行的創新之路,不斷促進我國護理教育教學的蓬勃發展。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當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社會對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發生變化,中專學校培養人才觀要與時俱進,把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業人才作為第一要務。教師在教學中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實現培養出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和綜合素養的專業護理人才;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專業護理人才;培養出具有能從事預防保健、臨床和康復護理工作的專業護理人才。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復合型應用性專業人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