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基礎本科實訓教學分析
時間:2022-08-15 09:24:11
導語:護理學基礎本科實訓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護理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護理學基礎是所有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護理學基礎實訓課是培養護生操作技能素質的關鍵環節,通過改革實訓教學模式、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學習能力,提高護理實訓教學質量。
關鍵詞: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教學法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在教學活動中,除了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護理理論基礎外,還需要具備熟練的操作能力。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科的基礎,是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門課程。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的目的是讓護生通過實訓項目的練習,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習知識的掌握,培養護生的動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不斷深入,如何培養高素質實用型護理人才已成為現代護理教育的主要目標[1]。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帶教老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護生掌握并運用護理學基礎中的各項護理操作技術及規程,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才能培養出優秀的高級護理人才。本文就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加以總結,以期為今后護理學基礎的實訓教學有所啟示。
1PBL教學法
PBL教學法[2](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其核心理論是:問題是學習的起點也是選擇知識的依據。在護理學基礎實訓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使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和措施。如以靜脈輸液為例進行PBL教學問題設計,包括補液的原則、補鉀的注意事項、靜脈輸液不良反應等。PBL教學法不僅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而且擴大了學生學習的自由空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使學生主動在課外查閱資料,歸納、整理所學知識,不斷思考,在討論中積極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觀點;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歸納總結、主動學習能力等。
2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根據課程實訓教學大綱要求,依實訓項目需要,設計臨床情景,以形象、直觀、生動的方式,讓學生融入模擬臨床護理情景,并通過設定的角色體驗如何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臨床思維的感性認識,同時加深護理學生對專科理論知識的理解[3]。如在上靜脈注射實訓課時,可以模擬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場景,教師指導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家屬、護士等角色,逐步完成接診、評估、用藥、操作,具體操作在仿真模擬人進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組討論,歸納總結,最后匯報本組的整體設計過程和結果,其他人可以作補充完善,教師只作適當補充、引導討論。針對學生討論發現的問題,教師予以點評并重點講解、答疑。各組學生根據交流學習的經驗及體驗感受書寫實訓報告。
3目標教學法
目標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目標為主線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技能水平的有效手段[4]。如在上導尿術實訓課前,首先,有目標得布置學生提前預習,可根據教學大綱,在全面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的前提下,理清操作要點及知識網絡,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科學、全面、有層次性地安排到教學目標中去,讓學生課前重點回顧無菌技術操作的程序,重點復習導尿的操作流程及相關知識點。其次,實訓課開始前10分鐘,由主講教師向各個帶教老師講清楚本次實訓課的目的,統一操作要點,明確目標。實訓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老師的主導地位,要不斷巡視,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并解決學生在完成每一個目標時面臨的困難,如對尿道口的消毒方法、插入深度等,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學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最后,教師點評,強化目標。在課堂接近尾聲時,教師應留下點評的時間,對學生完成目標各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加以總結歸納,學生做好筆記,課后寫出心得體會,讓學生在探索、發現、體驗和解決問題中掌握學法,使教學目標強化,使學生牢牢掌握。
4演示教學法
演示教學法是以直接感知為主,引導學生分析、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教學法[5]。演示教學法能夠將過去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訓操作,清楚、清晰、直觀的顯示出來,讓護理學生更容易懂,更容易學,更容易掌握。演示教學法有助于護生的學習,可有效提升護理學生的基礎護理學實訓操作技術水平。過去的講授法,在進行練習前,護生需要對教師的語意進行揣摩,對于一些理解能力不佳的學生,會嚴重影響其學習效果。然而演示教學法實施中,教師能夠依據每個實訓項目的具體要求,對實訓操作進行相關演示,同時應用語言進行輔助講解,能夠將護生更加直觀的學習整個操作過程,加深護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6],使護生能夠更好的掌握操作技能。
5翻轉課堂教學法
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反轉課堂,是在信息化環境中,指導教師提供以教學微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外時間完成自主學習,而師生在課堂時間則是面對面完成答疑解惑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教學模式[7]。如在心肺復蘇實訓中,實施翻轉課堂,具體分為兩個階段。(1)課前階段:1)教師準備:①教師全面了解護生的基礎水平和學習能力,以便于護生制定課前學習計劃以及教師課堂上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②教師團隊在實施翻轉課堂前1個月組織集體備課,根據講課內容,邀請多名護理教師及臨床護理專家共同設計具體教學方法和過程,并編寫案例。③實施前1周將案例和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料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囑護生按要求做好相關知識準備和梳理。④建立便于師生和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的微信群。2)護生準備:①護生分組,自愿原則,10人左右一個小組。②護生于課前1周登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視頻觀看和案例分析,對于自主探究中存在的疑點提出問題,然后由組長組織小組討論解決,并做好學習計劃和任務劃分,責任到人,督促每一個成員積極參與。③交流互動:教師通過微信群為護生進行課前輔導,注重引導護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護生之間則可通過交流與討論分享信息資源。(2)課堂階段1)回顧要點:教師以問題法帶領護生回顧理論要點,如提問心肺復蘇的注意事項、目的等,為加深理解技能操作奠定基礎。2)示教解惑:在授課前先由各小組長總結本次課程的收獲和未解決的問題,教師做好匯總,然后根據臨床護理工作流程進行示教,示教過程中將護生課前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集中解答,個性問題進行個別指導。
6程序教學法
程序教學法是基于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而設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學,以特定順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以控制論為基本原理,借助專門的程序教材來實現,使信息過程最優化,教學過程流程化,從而達到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的目的[8]。教師根據教材圍繞臨床需要,設計和編制了護理學基礎實訓操作程序、評分標準,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每項實訓操作內容劃分成若干個程序,編成流程,教師向學生傳授,學生在每個程序上作出應答,然后由教師、學生自我進行評定,在掌握動作之后,再進入下一步程序學習。如在試敏液配制實訓課中,將整個操作過程編成一個流程,分解成若干個小程序,學生在掌握前一個動作之后,再進入下一步程序學習。這樣學生能自主地一個流程一個流程地扎實掌握技術動作,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自主提前進入下一個程序,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可以反復練習上一個程序,直至掌握后再自行進入下一個程序,相互沒有影響,提高了不同層面學生的學習興趣。
7結論
還有一些研究將微格教學法、思維導圖等方法應用到護理實訓教學中,利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使護生的基本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都獲得了明顯的提升,收到了滿意的效果。另外評判性思維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也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提高實訓教學質量。綜上所述,在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中,可以嘗試將幾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方法也會不斷涌現,但各種教學方法既有其獨立性,又有其相互滲透性,在運用時必須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優化結合,綜合應用,以促進護理實訓教學改革的發展,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一琪.微格教學法在基礎護理綜合性實訓課程中的實踐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4.
[2]于波,王雅潔,李陽,等.P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醫學教育探索,2009,8(1):61-63.
[3]崔宇紅,許瑞.PBL結合情景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中醫藥,2014,27(5):57-58.
[4]宋晶.目標教學法在護理實訓課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4):120-121.
[5]趙真,陳艷蓉,李圣楠,等.病案教學法在老年病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4,24(06):145-146.
[6]陳雪霞,任海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本科基礎護理學課程的整合[J].衛生職業教育,2014,10(16):69-70.
[7]宋艷麗,劉曉亭,劉偉,等.基于案例教學法的翻轉課堂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及評價護理學報,2016,23(5):8-9.
[8]陳照坤,戚林,陳清波,等.程序教學法在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2,26(5):1428-1429.
作者:王春玲 張春芳 馬麗平 石 沛 代培方 李 冰 單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上一篇:臨床觀察與護理學研究
- 下一篇:護理學科發展歷程研究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