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01:16: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安全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核定床位2500張,現有護理人員1517名。其中女性1494名,占98.48%;男性23名,占1.52%。年齡20~55(32.68±8.64)歲。職稱:副主任護師及以上43名,占2.83%;主管護師324名,占21.36%;護師864名,占56.95%;護士286名,占18.85%。學歷:碩士6名,占0.40%;本科723名,占47.66%;大專680名,占44.83%;中專108名,占7.12%。
2方法
2.1建設非懲罰性的安全文化
Singer等[4]于2003年首先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的標志之一就是創造一個“針對系統+非懲罰性”的環境[5]。我院護理部2003年開始建設護理安全文化[6]:①強調非懲罰性原則,鼓勵當事人或發現人主動上報。②強調及時報告并積極處理,把傷害和影響降到最低。③注重信息共享,把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處理經驗、改進措施在一定范圍內通報。④分析不良事件時注重系統問題和環節問題。⑤重視安全教育和防患于未然,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⑥鼓勵上報未遂事件[7],并獎勵杜絕未遂事件的事例。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與流程
護理部修訂完善了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及管理制度、臨床突發事件處理預案、患者身份識別制度、輸血安全制度、預防跌倒管理規范、醫用管道標識規范、病情變化報告流程、各類意外事件緊急處理預案等多項制度和流程。同時,在實習生上崗培訓、新護士崗前教育、在職教育、護理管理等多種培訓計劃中設置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培訓內容,讓各層次護士樹立安全觀念,知曉不良事件的防范、分類、應對和報告流程。
2.3制訂標準化上報表格
目前上報內容包括臨床可能發生的護理相關或護士現場發現的所有不良事件和未遂事件,共有7種10類的標準化上報表格,見表1。根據事件特點,各類上報表格的報告內容各有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事件發生的日期、時間、地點、患者一般情況(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診斷、住院號、護理等級等)、經過描述、嚴重程度、對患者的影響、處置措施、原因分析等。
2.4規范報告流程
在上報種類中,除了杜絕未遂事件,其余6種護理不良事件一旦發生,規范的報告流程是:①當班護士立即匯報醫生,迅速采取補救措施,盡量避免或減輕對患者健康的損害。②立即匯報護士長。③緊急事件、情節嚴重的不良事件通過電話2h內上報護理部。④其他不良事件48h內逐級上報至護理部。⑤各級護理管理者口頭或現場指導當事人處理事件,必要時聯系其他部門取得協助。⑥護理部分類登記護理不良事件。
2.5定期分析反饋
對導致患者傷害的不良事件,護理部要求3d內隨訪事件的處理和后續進展、患者的轉歸等,必要時連續跟蹤事件進展。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所在科室組織護士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護理部每月、每季度、每年對上報事件進行匯總討論,從制度管理、制度執行、工作流程、職業道德、主觀態度、部門合作等多方面綜合分析,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獎懲意見(部分由于當事人違反職業道德、主觀態度惡劣或者有意瞞報導致嚴重后果的不良事件給予相應的處罰)。根據事件分析和處理的情況,必要時與醫務處、感染管理科、藥劑科、信息科等部門溝通,從醫院管理體系上爭取保障或落實整改措施。已經討論過的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改進措施,在每月的全院護士長會議上通報,實現信息共享,使一個人發生的不良事件成為大家共同的教訓,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
2.6護理不良事件管理與專科護理發展相結合
不良事件的細化分類和深入管理隨著專科護理的發展而進行。例如:壓瘡事件早年只是包含在突發事件中進行報告,被報告的也僅是導致護患糾紛的個別案例。但隨著傷口、造口、皮膚護理各專科護理的發展,壓瘡防范與處理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充實,培訓也越來越全面,醫院成立了傷口、造口專科護理小組,各護理單元都設有小組的網絡成員。壓瘡及壓瘡預警成為護理不良事件的一個類別。同樣,靜脈輸液不良反應作為靜脈治療護理小組的重點關注事件、非計劃拔管作為危重癥護理小組的重點關注事件而陸續被單獨分類,分別予以報告、處理與防范。
2.7開發護理不良事件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2011年依托計算機網絡平臺,開發了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8]。按是否直接發生于個別患者,將護理不良事件分為2種節點,一類直接放在電子病歷的患者節點下,將其基本信息直接帶入表單;另一類放在病區節點下,自動帶入填寫人、填寫病區等信息。再將各類事件在每個步驟中可能出現的要素內容進行分類、羅列,讓填報者以選擇和文字描述的方式進行相關內容的錄入,操作簡單方便。同時根據護理管理的三級體系設計上報、查詢、統計的權限,既體現了“非懲罰性”的上報精神,鼓勵當事人主動上報,并保護填報人隱私;又實現了逐級審簽、處理等功能。“護理不良事件信息系統”的開發,讓護理不良事件的上報、反饋和管理路徑更加方便快捷,數據真實客觀而且便于追溯和統計,提升了管理的速度和效率。
3效果
3.1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提高(見表2)
3.2護理差錯發生率降低(見表3)
4體會
4.1實施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提高了護理不良事件上報率
結果顯示,實施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后,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率逐年提高。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通常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往往能暴露系統、流程或制度的缺陷,及時收集和發現各種不良事件信息對改進系統、優化流程、完善制度具有重要意義[9]。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建立依托于先進的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的培養需要時間,需要所有管理者共同營造[10]。在一種無懲罰的環境中,人們才愿意暴露更多的問題,從而更有利于解決問題。通過加強對護理管理者和臨床各級各類護士的培訓,保證整個報告系統的落實,保障患者安全。通過完善制度,制訂預案,改進醫院環境,從制度和系統上努力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獲取數據和填寫,并增加不良事件上報的準確性,因此,提高了不良事件的上報率。
4.2實施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系統降低了護理差錯發生率
篇2
一些護理人員往往將精力投入基礎護理而忽視患者的健康教育,而許多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護理人員對患者或家屬的安全健康教育不到位導致的。由于疾病帶給患者極大痛苦,若患者對自己病情不了解、認識不到位易產生恐懼和焦慮的心理,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嚴重的影響病情的發展和轉歸。一些患者由于害怕失明而增加其心理壓力,甚至對治療失去信心。另外,由于健康教育不充分,使得患者對眼睛的日常保護不到位,也易誘發其他眼部疾病。
2針對眼科護理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的管理措施
2.1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
要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杜絕不良事件的發生,管理人員必須制定分層次、詳細全面的培訓計劃,嚴格落實對新進人員專科技能和基礎知識的培訓,后續進行定期繼續教育培訓并考核。也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來增強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和專業水平,例如:播放眼科技術的操作錄像,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觀看,可建立護理檔案記錄工作情況。護理人員自身也應做到不斷的更新和充實自己的知識,并提高眼部疾病的防范意識。對患者眼部進行護理時動作輕柔,技術操作上考核不合格的護理人員禁止臨床操作,只有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才能保證護理安全。
2.2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責任感
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眼科診療手冊》、《醫務人員道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及相關法律知識學習,增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從法律和職業道德的角度來規范護理行為,嚴格實施和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避免醫療糾紛。為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首先要根據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年齡、業務技術等合理安排其日常及節假日值班表,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調配,以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并在此基礎上對護理人員進行工作責任教育,嚴格執行護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強化其主動服務的觀念,使其增強護理風險意識。護理人員應加強自身約束,重視患者安全問題,對風險事故做到事先防范。2.3提升病區環境的安全性護士長定期檢查病區環境,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進行宣傳教育,并詳細的介紹病區的整體情況,有效的消除患者對新環境的陌生感,方便患者日后行動。同時要保持病區衛生間、通道、樓梯的清潔,病情較嚴重的患者為了防止跌倒,出行必須要專人陪同,并在公共區域放上較為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為避免暗室碰傷狀況的發生,應合理有序的擺放暗室儀器,事先帶患者熟悉暗室環境,進行檢查時讓專人攙扶患者,進行檢查時為了避免儀器碰傷,叮囑患者不要晃動。
2.4加強老年患者的風險評估
護理人員應在老年患者入院時對其進行風險評估,評估內容著重于患者的自理能力,通過對患者進行評估來分析患者存在哪些危險因素,從而根據這些危險因素來制定具體的護理計劃,并確定重點護理對象。對于臥床時間太長或是剛手術的老年患者,醒后不可立即下床和行走。老年患者活動時必須有家屬或護理人員在旁,及時的給予幫助。通過以上這些預見性的護理措施和風險評估,有針對性的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最大程度的將安全事故發生率降至最低。
2.5加強患者的安全健康教育
加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和了解,細致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指導患者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緩解其緊張情緒,積極配合護理,并重視眼睛的保護。可邀請專業醫生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提醒患者術后以及臥床時間較長后的注意事項,防止意外發生。也可定期的召開護理人員與患者的座談會,讓護理人員傾聽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有利于護理人員及時的改進工作,妥善的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保證護理安全。還應實時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工作。對于即將出院的患者,做好出院指導工作,避免出院后的不良反應。
3結語
篇3
【關鍵詞】心臟介入;圍手術期護理;安全管理
臨床心臟疾病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包括心臟介入,加強對患者圍手術期的有效護理是介入成功的關鍵[1]。本文為探究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運用護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臨床成效,選取我院收治的心臟介入治療患者80例,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進行心臟介入治療的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65±2.1)歲;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2.5)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臨床診斷標準
(1)兩組均符合心臟介入治療的標準[2];(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
1.3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基礎護理,包括手術前后協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生命體征的密切監測、遵醫囑完成各項治療和護理等。除上述常規護理以為,觀察組運用安全管理模式進行護理,如以下方面。
1.3.1心導室的安全管理
心臟進行介入治療和檢查的地方為心導室,心導室與普通手術室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護理的過程中,應當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醫院領導應當根據本院心導室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制度內容主要涵蓋:操作規范、管理規范、醫護人員職責及相關儀器設備管理方面的諸多內容。依據有關規定對所有工作人員產生一定的約束力,促使工作人員能夠合理有效進行各項工作。
1.3.2成立專門的管理組
護士長應當根據科室護理人員的具體情況,設立相應的心導室管理組。選出年資較長的護士擔任組長,合理分配小組成員,每個小組分工應當明確,在儀器設備管理、消毒滅菌、日常運行等方面,都要將具有工作安排到每位小組成員。護士長負責監督,并定期對管理的效果進行統一評估和檢查,對于管理不當的地方護士長應當督促護士及時改正。
1.3.3加強對護士有關心臟介入治療的操作技能培訓
科室護士長應當定期進行專業培訓,可選擇經驗豐富的護士擔任總培訓者,針對心臟介入方面的各個操作環節進行統一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嚴格按照醫院制定的相關規范制度進行,從而提高護士護理流程的規范化。
1.3.4定期進行專業技能考核
護士長定期對護士進行心臟介入知識方面的專業技能考核,并制定相應的獎罰規定,鼓勵護士提高學習效率。能夠及時發現每個護士在工作中的問題,并針對急救過程中出現的不良情況及時解決,從而不斷提高護理服務管理質量,促進護士護理水平的增高。
1.4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情況;(2)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情況對比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觀察組低,(P<0.05),見表1。2.2護理滿意度方面兩組進行比較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100%優于對照組80%,(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各種心臟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心臟介入治療是目前較為先進的心臟病治療技術,為提高治療的成功率,加強對患者圍手術期的安全護理尤為重要[3]。本文通過探究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運用護理安全管理后所取得的臨床成效,臨床數據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和操作規范方面評分分別為(94.65±3.27)分、(93.42±2.28)分,對照組分別(79.53±4.05)分、(77.36±2.85)分,對照組評分比觀察組患者低;對照組滿意度80%明顯比觀察組滿意度100%低。綜上所述,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運用護理安全管理后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效果,在改善護理質量的同時,使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應廣泛推廣應用。
作者:戴曉鷗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心血管外科
參考文獻
[1]王靜.心臟介入圍手術期護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義探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4):222-223.
篇4
④提供安全醫療環境:改善醫院病房居住環境,改良不合理的布局,如無護欄病床、病房電源位置不合理、走廊光線差、環境安全標識模糊等。規范護理物品及儀器的位置,做好儀器和物品的性能,保養及維修等問題。提高護患比例,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實現APN彈性排班制。減少了交接班次,保證工作連續性,為患者提供安全醫療環境。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比較采用字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尿毒癥病程長,治療費用高,家庭經濟負擔重,容易使患者產生抑郁、焦慮、自殺等不良情緒。目前,在我國尿毒癥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以下問題:①護理人員因素:在實際工作中,主要還是以執行醫囑完成治療為目的,不能真正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沒有切實落實護理核心制度。低年資護士較多,缺乏臨床經驗和法律保護意識,不能很好地規避職業風險。個別護士慎獨精神差,缺乏責任心,病情變化報告及處理不及時,這給護理治療帶了一定的影響。②患者因素:尿毒癥病程長,預后差,常年遷延不愈,患者及家屬心理和經濟負擔重,家屬身心疲憊,患者家庭支持系統不強大,造就了患者及家屬焦躁、易怒等不良情緒,也就加大了護患溝通的難度。
一些體質差,活動受限患者,過高地評估自己的能力,造成了跌倒、墜床等風險。有些患者毒素過高,出現尿毒癥腦病,繼而精神異常,如陪護不到位或護理巡視不及時,均易造成拔管、自傷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③社會和管理因素:目前衛生部對三級綜合醫院要求床護比0.4:1[5]。人力資源缺乏,護患比例失調,新老搭配不合理,護士工作繁重,降低了服務質量,同時增加了護理風險。病區物品放置配備和布局不當,業務培訓、護理缺陷事件分析整改不及時,對各種醫鬧事件的大肆宣揚,造成了很多負面影響,醫護行業遭受空前信任危機,同時也增加了護理安全隱患。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醫療事業的發展,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5
1.1防止接錯患者
①實行腕帶識別制度,手術室護士接到手術通知單后,先拿手術通知單到療區與病志核對科室,床號、患者姓名、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及手術時間,再與療區護士到病房和患者核對,然后呼喚患者姓名及核查患者的腕帶,3次核對無誤后將患者接到手術室。②患者到手術室后,送到指定手術間,由麻醉師與巡回護士再次核對以上內容。③麻醉、手術開始前,由麻醉醫生、主刀醫師與巡回護士再次核對患者姓名、科室、床號、住院號、手術名稱及手術部位。
1.2防止摔傷、碰傷患者
接送患者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安全,加床檔、上下坡時患者應腳在前,頭在后,以利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移動患者時車身應固定不搖晃,動作輕柔,防止意外發生。全身麻醉誘導期時護士應陪伴在患者身旁,預防意外傷害發生。
1.3防止不適造成損傷
護士協助患者擺放時,應確保患者安全、舒適,手術術野暴露良好,上下肢外展符合生理彎曲角度,骨隆突部位墊軟枕,約束固定舒適松緊適宜,以免造成神經損傷,加強術中病情觀察及末梢血運,受壓肢體給予適當按摩。
1.4防止發生用藥、輸血錯誤
①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及執行人簽名制度,實行責任到人。②熟練掌握各類藥品的濃度、劑量、用途及給藥方法。③術中用過的藥瓶、液體瓶不得遺棄,以便術后與醫師進行核對。④嚴格執行口頭醫囑用藥制度,醫師下達口頭醫囑時,護士必須大聲復誦1遍,與醫師確認無誤再執行,并詳細記錄。⑤嚴格執行輸血查對制度,取血時應由在場兩人認真核對患者姓名、科室、床號、住院號、診斷、血型、交叉配血試驗單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號保存期,輸血前由麻醉醫師與巡回護士再次核對以上內容無誤后方可輸入,輸血后保留血袋以便醫師再次核對。
1.5防止燙傷、燒傷患者
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電刀時,首先要保持手術床單清潔、干燥,手術床上的金屬部分不得暴露在外。其次直接接觸患者皮膚的電極片應緊貼患者皮膚,固定與遠離患者心臟的肌肉豐厚處。檢查電源連接正確,防止電灼傷。
1.6預防感染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凡耐高溫高壓的手術物品一律采用高壓蒸汽滅菌。不耐高溫高壓的物品盡量采用一次性物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手術必須符合醫院感染的控制要求。將手術間劃分無菌手術間、急診手術間和感染手術間,先做無菌手術,在做感染手術,以降低無菌手術感染率。
1.7防止術中標本、病理錯漏
巡回護士負責保管手術下來的標本,將標本貼上標簽,寫明科室、患者姓名、住院號、標本名稱及采取部位,連同寫好的病理標本檢驗單交專人立即送病理科。
1.8防止燃燒、爆炸意外
手術室護士應定期檢查各手術間電路,醫用氣體管道裝置的安全性和密閉性。每月對高頻電刀、無影燈以及其他設備進行測試,維修或更換。熟悉手術室的安全通道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掌握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程序。
1.9防止因器械不足或不良造成意外
①器械護士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準備手術器械,并確保性能良好。②實施重大手術、特殊手術或新手術時,器械護士必要時參加病情討論根據手術需要準備好所需的特殊器械,并檢查物品是否齊備及適用。③由專人負責手術器械的養護及保管工作。
2原因分析
對于手術室經常出現的安全問題存在原因做了以下四方面概括:①護士安全意識薄弱,教育不深入,不落實,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或監控不嚴。②對手術室業務人員技術或素質要求不嚴,導致業務水平低,素質差。③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預見性;沒有及時發現不安全苗頭,未及時采取措施補救或措施不力。④手術室工作精神壓力大,長期超負荷工作易造成護理人員精力不足、體力透支,是導致差錯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
3控制措施
3.1加強安全意識、提高警惕
科室定期組織全科護士學習安全知識,進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培訓,熟練掌握各種規章制度。
3.2建章立制、完善管理體制
科室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由科室護士長對差錯事故發生的經過進行記錄,查找原因,并組織全科人員進行討論,訂出處理意見及改進措施。
3.3加強業務培訓、提高護士素質
根據手術室工作的特殊性及專業性,加強護士專業技術培訓,全面提高科室護士的整體素質。
3.4優化組合、合理運用人力資源
科室護士工作安排上做到新老搭配,強弱搭配,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力和創造力,以保證手術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3.5分析原因、提高護理質量
護理部定期組織召開安全分析會,各科室認真分析、制定措施、詳細記錄、查找工作中不安全隱患、薄弱環節、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意見及整改措施。
4小結
篇6
1.1一般資料選取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8月初~2014年8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600例產婦,最小年齡不低于16歲,最大年齡不超過45歲,平均年齡是(30±2)歲。其中有2590例屬于已婚,有10例屬于未婚。另外有650例屬于經產婦,有1950例屬于初產婦。
1.2方法回顧分析2013年8月初至2014年8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600例產婦病歷,從而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為了消除這些不安全因素,必須做出恰當合理的防范措施。
2結果
產科護理的不安全因素分為四種,分別是產婦及家屬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護理人員因素。產婦及家屬因素總共有30例,占的比率是1.15%。環境因素總共有18例,占的比率是0.69%。管理因素總共有12例,占的比率是0.46%。護理人員因素總共有28例,占的比率是1.08%。
3討論
產科護理的不安全因素分為四種,分別是產婦及家屬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護理人員因素。
3.1護理人員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產科不安全因素中,護理人員因素總共有28例,占的比率是1.08%。護理人員因素主要包括溝通不到位、缺乏責任心、書寫不規范、業務不熟練內容。在醫院中,與患者聯系最密切的當屬護理人員,護理人員的素質對患者具有很大的影響。有些護理人員由于缺乏工作經驗,難以處理突況。另外,有些護理人員存在責任心不強現象,從而出現護理操作不規范,導致不良后果,不利提高護理質量。眾所周知,護理記錄記錄的是患者的病情變化等情況,如果護理人員的護理記錄書寫不規范,就會埋下安全隱患。此外,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溝通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護理人員因素提出的防范措施是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通過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培訓的方式,扎實護理人員的專業操作技能及基礎知識,在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的同時,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水平。在培訓的過程中要重點培養護理人員增強責任心,使護理人員嚴格執行規章制度,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并遵循“三查八對”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成立學習小組,由工作經驗豐富、高年資的護理人員擔任組長,小組成員和組長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進行溝通的討論,一起尋找最好的解決方案。
3.2管理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產科不安全因素中,管理因素總共有12例,占的比率是0.46%。管理因素包括制度執行不力、制度不完善、人員配置不合理。產科住院對象既有產婦,又有新生兒,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難度,人員配置不合理并不鮮見,人員配置不合理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影響。另外,制度執行不力、制度不完善也會引起不安全事件。針對管理因素,解決的對策是嚴格規范規章制度,并且要加大執行力度,并通過合理配置人員,提高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另外護理人員一定要重視護理記錄的書寫,確保清晰明了。
3.3環境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產科不安全因素中,環境因素總共有18例,占的比率是0.69%。環境因素包括設備因素和院內環境因素。因此一定要加強對病房的管理,定期維修設備和保養設備,根據病情需要逐步完善病房的相關配套設備,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
篇7
1.1電灼傷:術中單極電切的使用,需經患者身體形成回路,若回路連接不暢,常出現電灼傷。電灼傷屬于事故,一旦發生不僅增加了患者痛苦,還易引起醫療糾紛。對宮腔鏡護士進行電外科知識培訓,護理中針對其安全隱患因素采取下述防范措施,效果理想。本組手術患者均安全度過手術期。
1.1.1常見原因:患者局部皮膚潮濕或與金屬接觸,負極板粘貼不牢固、位置不恰當、負極板被浸濕、術中意外回路形成等[4]。
1.1.2防范及處理措施:(1)術前應詳細了解患者心臟有無起搏器、體內有無金屬植入物(如鋼板、克氏針等),如有則選用雙極電切,同時術中加強病情觀察,如安置起搏器患者心律有異常應及時處置,必要時停止手術。(2)負極板應選擇在肌肉豐滿處,避開易出汗及毛發多、有疤痕部位,如大腿外側。(3)一次性負極板應避免重復使用,同時防止消毒液、沖洗液浸濕負極板,建議避免貼臀部。(4)術中當電切或電凝不工作時,切不可盲目加大功率,應立即暫停操作,仔細檢查回路的各個環節無故障方可調節。⑤術前應嚴格檢查手控或腳控的彈簧功能,保證各環節性能良好,避免電灼傷發生。雙極電切或等離子系統在工作時,電流在切割電極部產生回路,相鄰器官和組織無電流通過,不產生組織損傷,對人體電生理影響小,有限熱穿透。在條件允許下建議優先選擇雙極宮腔鏡。
1.2水污染:術野敷料潮濕應視為污染[5]。術中因經鏡鞘外溢的膨宮液浸濕及污染術野敷料、手術床、地面、儀器甚至術者等即造成水污染。使用電切時還易引起骶尾部電灼傷,也影響精確記錄膨宮液出量,尤其是患者有血源性傳染性疾病時更是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本組手術患者均使用3L腦科手術巾后,術野敷料干燥,有效解決了水污染。膨宮液經排液管有效引流入容器后便于精確記錄其出量,也減少了導致感染及電灼傷的隱患因素。
1.2.1常見原因:術前過多的消毒液浸濕骶尾部敷料,術中外溢的膨宮液未得到及時引流從而造成術野敷料、手術床甚至儀器等被浸濕污染。
1.2.2防范及處理措施:采用江西3L公司生產的一次性腦科手術巾,環氧乙烷滅菌,由兩部分組成,上部分為普通手術貼膜,規格45cm×30cm,下部分由手術貼膜延伸制成收集袋和排水管,收集袋外側有可供塑型的金屬條。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鋪巾后,在其骶尾部加鋪一次性無菌巾隔離被消毒液浸濕的敷料,再由助手和洗手護士將手術貼膜粘貼于會,收集袋及排水管朝下,用剪刀在手術野剪1小孔供操作,將收集袋金屬條向外彎曲以撐開袋口,最后將排水管末端置于有刻度的容器以便精確計量。
2術中安全隱患的護理措施
2.1水中毒:水中毒是大量的膨宮液經手術創面、子宮內膜、腹腔大量吸收進入體循環引起的、以稀釋性低鈉血癥及容量過多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綜合征,是宮腔鏡手術中較為嚴重的并發癥。水中毒的臨床癥狀隨著病情進展主要表現為血壓上升、脈搏下降、顔面部和球結膜水腫,甚至出現肺水腫和腦水腫,嚴重者可發生休克、昏迷或死亡。本組2例水中毒患者發生與手術時間長、病情監測不及時、膨宮液出入量差超過閾值未及時統計并報告術者有關,術中發現后立即對癥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后轉ICU繼續治病,病情穩定轉回病房,術后隨訪均恢復良好。
2.1.1水中毒原因:常見于手術過程中因宮腔壓力保持在110~130mmHg、手術時間過長等因素致大量的膨宮液經手術創面、宮腔、甚至腹腔吸收入循環引起。
2.1.2防范及處理措施:(1)巡回護士根據圖像清晰度隨時調控膨宮壓力,堅持由低到高的原則,其壓力設定低于使灌流液大量經輸卵管進入腹腔所需壓力或低于患者平均動脈壓,適宜膨宮壓力為80~100mmHg[6],從而減小了灌注壓力,降低宮腔壓力,減少水吸收。(2)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尿量,準確記錄膨宮液灌注量、排出量及其出入量差值等,可以及早發現并避免水中毒的發生。(3)一般手術時間1~2h宮腔鏡手術膨宮液用量為6000~8000ml[7]。當手術時間≥1h或膨宮液的差值(入量-出量)≥1000ml,手術復雜應及時提醒術者控制手術時間,同時動態監測血清電解質,預防性靜脈滴注利尿劑,并限制液體入量[8],避免過量的液體吸收。(4)一旦監測到水中毒,首先停止手術,檢測血清電解質,Na+在120~130mmol/L,靜脈給予呋塞米10~20mg,同時限制液體入量。動態監測Na+,至Na+≥130mmol/L為止;若Na+<120mmol/或出現明顯腦病癥狀者,給予3%或5%的高滲氯化鈉溶液,補給量按以下公式計算:所需補鈉量=(血鈉正常值-檢測血鈉值)×52%×體質量(kg)。開始補給總量的1/3或1/2,然后根據血鈉值變化決定余量的補充。切忌快速、高濃度靜脈補鈉,快速糾正低鈉血癥可引起腦橋髓鞘溶解,其發病機制尚不明了,臨床表現為四肢痙攣性癱瘓、假性大腦半球癱瘓、吞咽功能不全和聲音變啞。
2.2空氣栓塞:雖然少見,但因靜脈空氣栓塞發病十分突然和嚴重,因此空氣栓塞也是宮腔鏡手術較為嚴重的并發癥,處理亦較困難,經常導致死亡與重度傷殘。巡回護士配合手術時,密切關注病情和膨宮液使用情況,嚴禁氣體經膨宮導管進入宮腔,膨宮壓設定堅持由低到高原則且不超過患者平均動脈,于擺放后再將背板搖高10°。本組手術無1例發生空氣栓塞。
2.2.1發生原因:多數是由于宮腔鏡手術中灌注液中混有氣泡,在膨宮加壓狀態下,氣泡很快進入開放的靜脈引起空氣栓塞[9]。另外擴宮頸管時血管撕裂、宮內壓力過高及頭低臀高位也會導致空氣栓塞的發生。
2.2.2防范及處理措施:(1)嚴密觀察病情:若患者術中突然發生胸悶、憋氣、嗆咳,面色青紫,血壓下降等癥狀,應高度懷疑發生空氣栓塞;(2)一旦懷疑患者發生空氣栓塞,應立即停止手術操作,協助患者取頭低腳高左側臥位,正壓給氧,靜脈注射地塞米松5~10mg;(3)如果出現心肺功能衰竭時進行復蘇搶救,必要時轉入高壓氧艙;(4)宮腔鏡護士須經規范培訓合格后方可操作膨宮機,術中及時更換膨宮液時,嚴禁空氣經灌注液管道進入宮腔;(5)術前晚酌情放置米索前列醇;(6)先行宮頸預處理,減少擴宮困難引起的宮頸管裂傷;(7)設定膨宮機的灌注壓力在適宜膨宮壓力為80~100mmHg或低于患者的平均動脈壓,避免過高的灌注壓力;(8)避免患者取單純頭低臀高位。擺放時臀部移出床緣8~10cm,采取先搖床至頭低腳高20度后再將背板搖高10度。此可使腹腔臟器上移,使盆腔顯露良好,有利于手術操作,同時對心、肺血流動力影響小且減少頭部充血[10]。
2.3子宮穿孔:子宮穿孔是宮腔鏡手術嚴重而且最常見的并發癥。本組發生子宮穿孔2例,1例是由于宮腔粘連在擴宮時困難進入宮腔時出血較多懷疑子宮穿孔;1例是在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肌瘤過大切割過深懷疑子宮穿孔。護理配合時密切關注手術進程,發現穿孔后立即配合術者給予對癥處理,對保守治療者術后加強觀察傷口引流情況。術后隨訪患者無特殊不適,恢復良好。
2.3.1常見原因:宮腔內粘連明顯;病灶過大;視野不清時盲目操作等。
2.3.2防范和處理措施:(1)手術操作時,須保持視野清楚、動作輕柔。可在手術前晚放置米索前列醇減少擴宮困難,懷疑子宮穿孔時應停止宮腔操作;(2)宮底部小穿孔出血不多,可用宮縮劑和抗生素,常可保守成功;(3)穿孔大、出血多,位于峽部、側壁,應立即開腹或腹腔鏡下確定穿孔部位情況后電凝止血或縫合;(4)修復子宮穿孔時,應檢查有無其他臟器損傷,并給以相應正確處理,必要時請相關外科協助手術治療。
2.4術中出血:出血是宮腔鏡手術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和安全隱患。
2.4.1常見原因:電切操作時切割器移動速度過快;切割肌層過深;未充分電凝止血。
2.4.2防范及處理措施:(1)先電凝被切除組織表面大血管后再切割;(2)小動脈出血針狀電極止血;(3)廣泛滲血:有齒滾筒狀電極止血或藥物加強子宮收縮;(4)出血量多或停止操作后觀察仍有持續流血,可宮腔內放置Foley導管液體壓迫止血,術后保留時間根據引流液的性、量而定,一般6~18h。(5)開腹或腹腔鏡下對相應出血點進行血管縫扎止血,如效果不佳最后切除子宮止血。
3術后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
3.1傷:膀胱截石位是婦產科常用手術之一,具有充分暴露會陰,便于手術操作等優點,但在臨床應用中極易造成損傷。膀胱截石術后易出現皮膚軟組織損傷、腰部酸痛等不良反應,嚴重者出現腓總神經損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性低血壓、小腿筋膜室高壓綜合征等[11],即傷。對腔鏡護士進行安全知識和助力型馬鐙性新型腿架的操作規范培訓,考核合格方可操作。本組手術患者均取改良膀胱截石位,術后隨訪患者均無活動障礙和受壓癥狀,無傷發生。
3.1.1傷:常與長時間的截石位易引起坐骨神經、腓總神經、髕骨損傷有關,也與手術固定不牢、下肢意外滑落有關。
3.1.2防范及處理措施:(1)膀胱截石位。麻醉前與患者溝通,于清醒狀態下使其屈髖屈膝,兩腿夾角<120度,詢問患者無不適后固定好腳架,腘窩部襯軟墊使患者腿部舒適、牢固地安置在支腿架上。(2)改良膀胱截石位。本院采用產自德國的助力型馬鐙性新型腿架,將腿架靴頂部滑至患者小腿中部固定,輕輕彎曲膝關節將雙腿放入靴子中,確認患者腳后跟完全置于靴子腳后跟處,小腿無壓迫點且于靴子中央以避免壓迫腓側神經,腘窩處懸空避免了托腿架對其直接壓迫而損傷腓總神經,使小腿呈水平位或稍高位,安置后患者踝部、膝關節及對側肩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此小腿抬高,有助于小腿血液回流和防止腓總神經受壓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畢恢復平臥位時采用單腿慢放,輕拍小腿肌肉,做被動屈膝運動后,再換另一側肢體,尤其是對高齡患者可有效防止性低血壓的發生。擺時動作輕柔、平穩。輸液上肢外展≤90度,防止臂叢神經麻痹發生。(3)安置后檢查確定腿、腿架固定牢靠,防止肢體意外滑落造成損傷。
3.2異物遺留:在侵入性操作時將非植入性材料非計劃性地遺留在人體內即異物遺留。屬于事故。本組手術發生電切環斷裂4例,器械護士及時發現,均完整取出。
3.2.1電切環斷裂常見的原因:電切環的多次使用、切割較硬的肌瘤組織、操作不當、電切的能量使用不當。
3.2.2防范和處理措施:(1)器械護士上臺后應檢查器械的完整性及性能,常規緊固器械軸節的螺帽,確認導管及電凝線是否連接好,更換可能斷裂的電切環;(2)在沒有膨宮液的環境下提醒術者禁止使用電切環;(3)器械護士密切觀察手術進程及步驟,及時整理使用后的器械并查看其完整性,一旦發現有斷裂或缺失立即告知醫師并取出異物,杜絕異物遺留事故的發生。
4小結
篇8
1.1一般資料
本院是1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設有1個總院、7個分院(兒童、精神、傳染、康復、口腔、腫瘤、急救7個專科醫院)、71個護理單元,開放床位3000張;護士總數1655人,其中男89人、女1566人;年齡19~59歲,平均(31.78±9.67)歲;中專140人,大專958人,本科557人;護士829人,護師465人,主管護師280人,副主任護師77人,主任護師4人;身體基本健康。
1.2方法
1.2.1完善護理安全管理組織機構
按照新三級甲等標準,建立由院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各職能科室正主任組成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委員會,各臨床科室設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安全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于護理部,配備3名專職人員(副主任1名)負責全院護理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整改、督查與追蹤工作。實施護理部-總(科)護士長-病區護士長三級質量控制和護士自我控制的護理安全管理體系,遵循PD-CA循環程序開展集團醫院的護理質量控制,促進質量持續改進。
1.2.2完善護理質量標準及工作流程
護理工作流程應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范圍、最有效的措施,減少護理安全隱患對醫院、患者及護士造成的傷害。集團護理部對全院護理缺陷進行原因分析,將差錯原因看作質量持續改進要點及護理風險預警項目。護理部針對因護理質量標準及護理流程等方面的缺陷而造成的護理差錯事故,按照新三級甲等標準及重慶市規范,結合本院實際修訂的集團醫院統一的護理質量標準,進一步完善了重點環節標準化工作流程。
1.2.3排查安全隱患,制訂預警控制方案
護理安全管理委員每月定期進行護理安全評估,按科室、崗位仔細評估護理工作各方面的安全漏洞和隱患,對評估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反饋給臨床科室落實整改,將實施整改后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確定為對護理安全具有警戒或防范意義的預警信號,并針對每一個預警信號制訂出預警控制方案下發相關科室。
1.2.4分級實施護理安全巡查與安全信息網絡直報及反饋機制
由護理部制訂電子版的護理安全信息周報表,該表包括護理核心制度的執行、技術操作規范、設施與設備管理、藥品管理、病區環境、投訴與糾紛、醫療費用等項目。按照周報表項目分級實施護理安全巡查、安全信息網絡直報及反饋機制。(1)臨床一線護士:每班進行崗位隱患巡查,發現隱患立即列出相關護理安全預警內容,及時落實整改,并以書面形式交班,對各班護士進行預警;(2)臨床護士長:每天對本科室進行安全巡查,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將巡查結果每周上報護理部,對本科室不能解決的問題則列出預警內容以書面形式上報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解決;(3)總(科)護士長:每周對分管區域進行安全巡查1次,指導并協助臨床科室解除安全隱患,并追蹤整改效果,每月將本片區巡查結果上報護理部;(4)護理部:每月對全院護理單元進行護理安全巡查1次,并將本月全院上報的安全信息進行歸納分析,按安全隱患的性質、級別啟動安全預警機制,進行安全防范部署。
1.2.5實施患者風險預警評估,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按新三級甲等標準對患者實施風險預警評估,患者入院時立即給予入院評估(含生理、心理)、疼痛評估、跌倒/墜床及壓瘡、管道滑脫危險因子評估等。患者住院期間護士會根據其用藥及病情變化對上述危險因子實施動態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地制訂并實施風險預警方案,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1.2.6完善設施設備,打造安全環境
在醫院建筑設計中全方位體現安全理念,病區地面全部安裝防滑地板,墻面安裝有扶手,配備有多功能雙側床欄的病床,病區廁所、盥洗間鋪設防滑墊并安裝防護窗,電梯及樓道安排保安人員保護患者行走的安全,醫院的各種服務設施均貼有醒目的標識及使用說明,為行動不便的患者配備了手推車、輪椅、徒手電梯等。醫院在硬件配備上處處體現了保障患者安全的人文服務理念,力圖營造以患者為中心的安全療養環境。
1.2.7實施護理人力資源的彈性調配
人力資源管理缺陷也可構成護理安全隱患,屬于安全預警范疇。合理排班,實行彈性排班制、層級管理制、新老護士搭配制,以減輕超負荷工作狀態、減少職業倦怠、提高護理質量,使患者安全系數增加。護理部以新三級甲等標準為依據制訂了各病區護士配備原則和緊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預案,并根據各病區實際床位使用率、患者護理等級比例、工作量進行人力資源彈性調配,做到合理、靈活、高效,以達到人力資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1.2.8落實安全警示教育,提升護士風險防范意識
實施科室、片區及護理部三級護理安全警示教育。科室護士長每周五組織召開安全教育會,對本周安全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提出下一步安全預警內容,布置整改方案;總(科)護士長每月組織分院(片區)安全警示教育會,對分院(片區)存在的安全預警問題進行分析點評,提出管理對策,并部署安全預警控制方案;護理部每季度召開全院護理缺陷總結暨安全警示教育會議,對季度護理缺陷的性質、類別、發生率等進行系統講評,對護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進行原因分析,制訂切實可行的安全預警方案,下發臨床科室落實整改。通過分級安全警示教育,以警醒全體護理人員吸取教訓,做到警鐘長鳴,提升護理風險防范意識。
1.2.9評價方法
將2011年(實施前)與2012年(實施后)護理缺陷發生率及上報率、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護理缺陷包括警告事件、意外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隱患事件5項內容,每周上報統計1次;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特級和一級護理、優質護理、護理文書、病區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離7項內容,使用本院統一的護理質量評價標準,每月檢查1次;患者滿意度包括對服務技能、服務禮儀、人文關懷、生活照護、心理支持、安全保障、健康指導的滿意度及對護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8項內容,使用本院統一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每季度調查1次。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以分值表示,護理缺陷發生率及上報率以百分率表示。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方差齊的數據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缺陷
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后較實施前護理缺陷發生率明顯下降,上報率顯著提升。
2.2護理質量
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后較實施前護理質量評分全面提升。
2.3患者滿意度
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后患者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護理安全預警機制實施前后者滿意度分別為(91.72±3.27)分、(97.64±2.36)分,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結論
識別護理風險是確保護理安全的前提,護理風險始終存在于操作、處置、配合搶救等環節中,作為管理者應不斷發現護理安全的薄弱環節,評估風險管理的重點,識別并確定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風險,制訂護理風險管理計劃和護理風險防范等措施。現代護理安全管理強調實施前瞻性管理和全程動態管理,這對降低護理缺陷發生率、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節約衛生資源具有重要意義,也體現了護理質量管理預防為主的原則。近年來,如何保證患者安全已受到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的廣泛關注,美國醫療機構評鑒聯合會(JCAHO)在促進患者安全方面有更具體明確的做法。我國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已將護理安全管理列為獨立評審標準。如何在集團化醫院中同質化實施新三級甲等安全管理標準,最大程度地減輕損失,是醫院護理安全管理的最終目標。
3.1健全的管理體制是保障集團化醫院護理安全的關鍵
管理體制不健全、規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監督不得力等影響護理安全的組織管理因素,是對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脅。護理風險管理是一項長期、持續工作,需不斷更新、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只有建立完善護理安全管理體系,才能有效地防范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患者和護理人員的服務滿意度。本院按照新三級甲等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護理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強化了各級安全管理職能,實現了分級護理安全預警的管理體系,切實發揮了個人護理風險預控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了規避風險的目的,與傳統方法比較,護理缺陷的發生率顯著下降(P<0.01)。
3.2無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機制在集團化醫院標準化的實施,可提升護理安全的預警作用
無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呈報機制的標準化實施,有利于消除護理人員抵觸情緒,體現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和諧一致,增強了護理人員參與安全管理的責任心與主動性;使護理人員在缺陷發生時均能以積極、輕松的心態應對,自覺分析護理程序中發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并對系統和流程提出改進意見,變被動管理為主動參與,能盡早發現隱患苗頭并及時報告與處理。與傳統方法比較,全院護理缺陷發生率顯著降低、上報率顯著上升(P<0.01),表明無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呈報機制的標準化實施,可實現集團化醫院護理安全管理質量的同質化提升,有效控制護理風險的發生,使安全關口前移,起到安全預警的作用。
3.3護理安全信息網絡直報系統及反饋機制的建立與實施,可實現護理風險的前饋性控制
集團化醫院護理安全信息網絡中心的建立使總院護理部及相關職能科室能及時收到全院各護理單元的安全信息,在第一時間給予歸納、分析與處理,并迅速提出預警項目與控制方案反饋給相關科室實施。同時,對預警控制方案的實施進行追蹤評價,在風險可能發生前及時采取前瞻性預警干預,實現了護理風險的前饋性控制,與傳統書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方法比較,上報率顯著上升。
3.4護理風險預警評估及安全警示教育,可增強護士風險意識,提升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
篇9
【摘要】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病人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能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醫療健康知識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的增強,醫療護理承擔的風險越來越大。護士是醫囑的具體執行者,承擔著疾病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職責,每天與病人接觸的時間最長,擔負著重大的風險,因此,護理人員的素質對護理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護理人員素質對護理安全的影響分析
1.1職業道德、思想素質
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工作責任感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前提。護理人員每天面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擔負著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任務,有著特殊的職業道德規范,如果護理人員缺乏職業道德修養,不遵循醫德規范和規章制度進行工作,疏忽大意,就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和損害。常常表現為:責任心不強、觀察患者不細致、病情記錄不詳細、不及時匯報病情、延誤病情、查對不嚴格、不堅守崗位、、有章不循、工作態度不嚴謹、違反制度或技術操作常規、交接班不認真、服務態度差、缺少同情心等,這些都極易造成護理不安全,引發護患糾紛。
1.2業務素質
良好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是保障護理安全的重要基礎。患者病種各異,病情多樣復雜,需要護士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技術操作水平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及時果斷地采取相應措施,實施準確的護理。一些護士由于業務知識缺乏,經驗不足,護理技術水平不高或不熟練,操作失誤或錯誤,觀察不到位,對潛在并發癥預見不足,不能及時判斷處理,均可給患者造成不良的后果,導致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或額外增加患者痛苦,引發護理糾紛。有些護士缺乏溝通的藝術和技巧,護理過程中態度生硬,造成護患間溝通不良,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
1.3法律意識
護理安全與法律法規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護理人員法制觀念淡薄而發生的護理缺陷或糾紛時有發生。如進行治療和護理時沒有注意遮蓋患者的隱私部位或隨意議論患者的隱私;漏記、錯記臨床護理記錄單;在做護理、治療前未充分做好解釋工作,征得患者同意,這些都可能侵犯了患者的權利,為醫療護理糾紛埋下隱患。可見在護理工作中一些不在意的小事情都會隱含了法律的問題,護士若對護理行為缺乏足夠的法律認識,工作中侵犯了患者的權利,就可能引起護理糾紛。
1.4身體、心理素質
發生護理安全事故除了與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業務素質差、法律意識不強的因素有關外,還與護理人員的身體狀況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很多醫院普遍存在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護士是一個多元化、多角色的個體,多重角色的擔任及超負荷的工作,使護士身心疲憊,產生厭煩心理,有畏難情緒。造成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一旦不能很好地應對,即嚴重影響護理安全。
二、對策
2.1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護理人員高尚的職業道德是護理服務的首要前提。很多護理糾紛是由于護理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缺乏職業道德修養及服務態度欠佳而引起的。醫院要利用報告會、政治學習、觀看電影、錄像等各種形式對護理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護理人員的道德信念和慎獨精神,增加責任心,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加強自身職業道德修養,遵循病人至上的宗旨,敬業愛崗,認真負責,工作嚴謹、細致,對患者關愛、同情和理解,才能很好地完成護理工作,不出差錯。
2.2加強在職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
護理人員良好的業務素質是保障護理安全的基礎,護士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術,熟悉各項護理常規和專科護理,并善于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觀察和判斷病情變化,制定正確的護理對策與措施。因此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技術性護理缺陷的發生,促進護理安全工作的落實。護理管理工作者應鼓勵護士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寬護士的知識面,獲得國內新知識、新觀念、新動態,強化“三基”訓練和考核,可通過組織護士業務學習、護理查房、護理競賽等活動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水平和積極性。對新畢業的護士要加強崗前培訓,實行專人帶教,加強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護理人員自身也要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努力提高業務水平,還要有側重地學習心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提高溝通技巧和能力,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3加強護理安全性教育,提高護理人員法律意識
醫院應對護理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教育應注意與規章制度學習、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使護理人員認識到護理安全的重要性,增強做好護理安全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加強法制學習,特別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等與護理人員關系較密切的法律、規章制度,使護理人員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認識到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均有可能涉及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讓護士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加強責任心,自覺地以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其次,還要懂得用法律手段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即使發生了糾紛,處理時才會從容不迫,有理有節。
2.4合理配置護理人員,減輕職業壓力
護理人員配備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國際護士會將2006年護士節的主題確定為“保證安全的護士配置,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內涵在于強調臨床護士的數量配置及專業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和身體康復,強調世界各國要共同努力解決臨床護士的短缺和護士超負荷工作問題。護理人員編制、配備應以滿足臨床需要、保證病人安全為前提。護理管理者要根據每個科室的具體情況,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保證臨床一線護士的數量和素質,并注意結合學歷、職稱、年資及實際能力等綜合能力,對護士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分層次使用護士,倡導彈性排班,定期為護士進行體檢,為護士身心健康提供保障,避免超負荷的工作,減少護理人員疲勞、疾病的發生。
護士職業壓力問題也越來越引起社會關注,近年來,一些醫院引入員工援助計劃(EAP)服務,對護士進行職業壓力和情緒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緩解了護士職業壓力,提高了工作積極性、適應性,使護士的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醫院護理管理者要加強與護士的交流,了解她們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動態,為其解決實際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化、人性化的管理,聘請專業人員對護理人員進行行為、心理的輔導和學習,培養其良好的行為和心理素質,提高護理人員自我控制和應變的能力,學會科學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穩定的情緒和輕松的心態面對病人,才能保證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4:349.
[2]閻成美,翁廬英,李妮.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47.
[3]鄧健,李成琳.從潛在性護理法律問題看護理管理法制化[J].現代護理,2001,7(2):59.
篇10
1護理安全的概念及意義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護理安全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永久性課題,是衡量醫院護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可以綜合地反映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技術水平及管理水平。護理不安全因素將直接影響護理效果,影響患者康復,影響醫院在患者和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給醫院信譽造成負面影響,甚至醫療成本上升,物質消耗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加重。
2急診科護理安全隱患
2.1接診分診處
分診護士理論知識缺乏,經驗積累不足,只詢問病人癥狀,沒親自給病人做體檢,導致分診不準確,使病人認為各科間“踢皮球”;多數非急診病人就醫,增加急診工作量,使分診護士麻痹大意;服務態度不好,解釋不夠,冷淡、語調過重,易引起病人不悅而引發糾紛,責任心不強,未按分診工作的基本程序進行分診,或未見病人就分診,延誤急、危重病人的搶救治療,接診護士責任心不強,不在崗在位,以致危重病人到來得不到及時救治或分診不準確而發生事故或糾紛;病人或家屬急切的心情與實際病情不符及醫護人員不夠及時到位易引發糾紛。
2.2搶救室
在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工作怠慢,用語不當造成患者心理傷害;對各種急診搶救器材操作不熟練,急救藥品使用不及時,對病情觀察不仔細,未及時通知醫生;患者病情突變,醫生不在場,護士不能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沒有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沒有做好“三查七對一注意”工作,導致用錯藥或用錯劑量,執行錯病人;護理紀錄不認真或漏記、錯記,洗胃時,一次吸入量過大致胃破裂。輸血時不嚴格查對,引起溶血反應,止血帶止血時間過長致局部肢體缺血壞死,吸痰時間過長造成病人窒息死亡。
2.3治療室
護士責任心不強,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致拿錯藥配錯液體,基礎理論不扎實致皮試判斷失誤,因忙于其他治療錯過看皮試時間致病人再次重做皮試;關心解釋不夠,皮試或肌注前未詢問是否空腹及有無過敏史,當患者發生暈針或過敏性休克時,引起病人猜疑“護士是否操作有誤”,皮試時常取坐位,有反應時易跌傷頭部,當醫囑不詳,如醫生處方開的藥物劑量和病歷上的劑量不符,用法不清楚,而護士機械執行引起藥物量過大或過小,間接或直接影響搶救和治療,藥理知識不扎實,未交待用藥可能出現的反應,如注射山莨菪堿后可出現口渴、臉紅,引起病人猜疑用錯藥,護士操作技術不過硬,靜脈穿刺數次不成功而引發糾紛,護士帶著不快的情緒上班,服務態度差,語調過重,沒有及時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而引發糾紛。
2.4觀察室
由于觀察室病人周轉快,病人擅自調換床位,而護士和護生未認真查對,易導致打錯針,換錯液體或液體漏輸。換液體時,有配伍禁忌的兩種液體之間未用生理鹽水沖管致輸液管內出現絮狀物,不注重巡視,液體外滲時未及時發現;沒有根據病人病情及年齡調滴速,輸液速度過快,出現病人不適或病情變化,輸液管內空氣未排盡,或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發生輸液反應。
3安全護理管理與防范對策
加強護士自我保護意識和風險意識,在急診管理中,加強護理風險教育,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醫院的規章制度,使每位護士自覺學法、知法、守法,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病人和自我保護,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牢固樹立“質量安全第一、服務第一、病人第一”和依法施護的觀念,將差錯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為病人提供安全護理。
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實施制度管理。護理規章制度,常規操作規程等是護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和指南。從護理實踐來看,最常用,最直接的是護理行為管理的規章,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它們是指導具體操作的。在判斷是否是醫療事故時,這是最好的判斷標準。因此,必須健全和完善急診科各項規章制度,護理操作常規和應急預案,如急診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急診護士語言、行為規范,護理操作流程和規范,護送危重病人規范,急危重病的醫護配合流程,設備的使用,維修和保養制度等,保證護士在急救護理過程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及安全有效。
急診護士的選擇∶急救護理的對象是人,鑒于病人的疾病種類復雜,健康基礎不同,年齡差距大,以及工作隨機性大,時間性強的特點,急診急救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急診護理的業務范圍涉及多種病情兇險而需要緊急救治和嚴密監護的病種,如心跳驟停,各種類型休克,多系統多臟器功能紊亂和多系統多臟器功能衰竭,嚴重創傷,急性昏迷,急性呼吸衰竭和ARDS等急危重癥病人,病情復雜,護理難度大,因而要求護理人員為訓練有素的專業急診護士,經正規培訓考核后持證上崗,具備較為全面的護理知識與病情觀察能力,熟練掌握基礎和高級生命急救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術,能配合醫師開展各種危重病人的急救和護理工作,急診護士除掌握一般的護理技術外,還必須掌握急救和監護技術。主要包括對院前急救和急診室病人實施心肺復蘇,人工氣道建立,電復律除顫,洗胃等急救技術和對急診ICU病人實施生命體征、心電、神志以及各器官系統功能監測的技術。
分診護士的選擇∶分診護士應選急診臨床工作3年以上的護師和護士,實習生或衛生員均不能擔任,分診護士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具備機智,有主見及有禮貌的品質,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急救意識。敏銳的觀察力來自良好的業務素質,高度的急救意識將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對就診患者按輕、重、緩、急預檢分診,認真監測生命體征及做好記錄,簡要詢問病史,準確記錄病人來院時間,認真做好就診病人的信息登記工作,對危重患者先護送入搶救室,并立即通知醫生做好緊急處理,開通綠色通道。然后補辦掛號手續及費用。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熱情服務,主動迎接病人,沉著冷靜,迅速做出正確判斷,保證病人快速有效的救治,對非急診病人熱情接待,耐心解釋,求得理解與配合。具有熟練的溝通能力與技巧,做好與輔助科室及相關科室的溝通聯系工作,以便病人能及時做檢查或住院治療。
急診搶救室的各種急救藥品,物品、設備到位,完好備用,要求每班都要認真檢查所有的搶救儀器,確保搶救儀器完好率達100%,所需物品準備充足。病人到達科室后,積極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搶救,制定完善的護理搶救計劃,逐條落實,緊急搶救時護士要沉著冷靜,切忌在家屬面前大喊大叫,手忙腳亂,注意講話藝術。搶救時突出一個“快”字,爭分奪秒搶救病人。尊重病人的隱私權,生命健康權,知情同意權。重視護理文書的準確及時和法律效力,應記錄病人到達時間,醫生到達時間,搶救措施落實時間,內容包括病情動態的變化及執行醫囑的時間,生命體征的記錄尤為重要。對于病人或家屬拒絕接受的檢查和治療,要請病人或家屬在病歷上簽字以便確認。超級秘書網
用整體護理的思想指導觀察室的工作∶密切觀察輸液病人的病情變化,多巡視,做到早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加強實習及進修管理,對護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更換液體及做各項治療及操作時都要認真執行“三查七對一注意”,熟悉各種溶液及藥物的性能、藥理作用及配伍禁忌,發現輸入異常液體,立即換下所剩液體并封存待進一步處理,并向護長匯報,做好病人的解釋工作。防范輸液反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做好治療室物體表面及空氣消毒,并認真學習輸液反應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處理措施等。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護理論文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