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譯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7 12:24: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翻譯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翻譯論文

篇1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詞又是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生活和社會思想的變化,是語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所謂語詞就是指詞和詞組,詞組的范圍包括各種固定說法、習慣用語和習俗語,語詞都有:音義的理由和來源,語詞的產生、變異和都包含著豐富、復雜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環境、社會、、風俗民情、、審美取向、價值觀念及思維方式等等,其中最能體現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個性,體現不同民族,不同歷史文化的特點,使不同民族的語言呈現出不同的特性。語詞的翻譯要求譯者在廣泛地、準確地了解他國文化中的觀念、信仰、習俗、價值標準等方面的同時,忠實傳達本國文化的價值與靈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論文

二、文化語境——語詞翻譯的重要因素

美國學者D.A.Swinnty的實驗表明,語境是影響詞一匯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語詞詞義提取時意義與語境的結合,不能達到對句子的充分理解,就不能對語詞在語境中的意義正確翻譯。

語言界語境最早始于倫敦功能學派創始人馬林諾夫斯基對語境的定義,他認為語境可分為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情景語境是指語言行為發出時周圍情況,事情的性質,參與者的關系、地點、方式等。文化語境是指任何一個語言使用所屬的某個特定的言語社團,以及每個言語社團長期形成的歷史、文化、風俗、事情、習俗、價值標準和思維方式等。由于不同民族所處的地理、人文歷史和文化環境不同,各民族的人們對外部世界反映產生的印象和概念也會產生差異,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們對事物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概念,因而產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義的語詞。隨著語言的發展,社會文化因素不斷滲透到語詞選擇和定型的各個環節,語詞的特定音義是一個民族各文化因素的折射和呈現,能夠細致、全面地體現民族文化的特性。因此,語詞的翻譯依賴著它本身所存在的語言文化環境,文化語境包含的諸多因素,如地理環境、社會歷史、政治經濟、風俗民情、、審美取向、價值觀念及思維方式等等直接影響著語詞的翻譯。

三、文化語境與語詞翻譯

翻譯學的目的論認為,翻譯是人類行為研究的范疇,人類的交際受語言環境的制約,而語言環境又根植于文化習慣,因此翻譯必然受到譯出文化和譯入文化的影響。可見,不同的文化語境決定著語詞翻譯中詞義的提取,也體現著譯者對不同文化的判斷和理解。本文將探討文化語境中諸多因素對語詞翻譯的影響,以及相應的翻譯。

1.地理環境差異與語詞翻譯。地理文化是指所處的地理環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間不同,因而自然環境各方面的差異影響不同民族對同一事物或現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賦予了語詞特定的意義。

2.社會歷史差異與語詞翻譯。歷史文化是特定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遺產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各民族的歷史發展不同,因而各自都有含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的語詞來體現本民族鮮明的歷史文化色彩。例如,中“tomeetone’sWaterloo''''’(遭遇滑鐵盧)是源于十九世紀拿破侖在比利時小城滑鐵盧慘敗一事,漢語中“敗走麥城”是指古時三國的蜀國名將關羽被打敗退兵麥城一事,兩個語詞分別來源于不同的歷史事件,但喻義相同,都是指慘遭失敗。因此這類語詞的翻譯需要了解各民族歷史文化才能使譯文更具文化個性。

3、習俗人情差異與語詞翻譯。語言來源于生活,生活習俗與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語言的表達系統。例如:數詞“八”在漢語中是現今最受人們喜愛的數額——因為其發音與“發”諧音,迎合人們發財致富的心理,而英語中“eight''''’則沒有這種意義。

4.差異。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特定的產生了語詞的特定含義。中西方的不同,也影響著英漢語詞的翻譯。在西方,以基督教為主的宗教文化深刻影響著人們的語言表達,基督教產生時,歐洲大陸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世俗的王權只有超越一切世俗力量之上的上帝才能收服人們的“野性”,于是基督教應運而生,人們的語言也深深的打上了民族宗教色彩的烙印。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由人提議,上帝決斷)“Godhelpsthosewhohelpsthemselves''''’(天佑自救者)。在以佛教為主導的傳統宗教文化中,“老天爺”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天神。許多語詞來源于佛教、道教。如“三生有幸”中的“三生”源于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該詞語用來形容機遇非常難得,可見宗教文化是構成英漢語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了解了宗教文化的差異,就能更準確地表達語詞的文化意義。

5.神話傳說與經典著作的差異。不同民族的神話傳說與經典作品中產生了許許多多的習語與典故,反映了民族風味、世態,使各民族的語言充滿了情趣與活力,具有獨特的表現力。如中:“Thinkwiththewise,buttalkwiththevulgar''''’(與智者同思,與俗子同語)出自古希臘格言:“swansong''''’是根據西方傳說swan(天鵝)臨死時發出美妙的歌聲,用來比喻“詩人、家等的最后的作品”。又如“Sour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比喻“可要可不及的東西”,漢語中有“萬事俱行,只欠東風”、“逼上梁山”、“葉公好龍”等,以上例子說明在民族各自豐富的文化遺產中產生的語詞包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意味,構成了各民族語言表達方式的鮮明獨特性,是其他語言文化所不能替代的。在翻譯過程中應尊重各民族文化詞語的特點與個性,保留語言存在和表現的形式。

篇2

1.翻譯能力的培養可以促進大學生整體學習能力良好的翻譯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由于慣性思維的限制,學生在英語閱讀、聽力的學習過程中遇到長句或者比較難理解的句子時,常習慣于將句子譯成漢語,具有較好的翻譯能力,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當然良好的翻譯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及書面表達能力。許多學生在開口或落筆前常用漢語構思,后用英語表達,而良好的翻譯能力能夠讓學生用英語準確表達母語,進而提升口語及寫作水平。

2.翻譯能力的培養可以改進大學生實際應用能力隨著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加強,國與國之間的交際越來越多,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應用廣泛。在科研方面,各大網站中的資料、數據以及一些重要的科學論文多數是用英語完成的;在工作方面,外企的工作語言多是英語;在生活方面,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中國,因此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大學生想瀏覽國外網站,熟悉外國文化,與外國朋友溝通,就需要加強跨文化翻譯能力,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筆者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點應該放在大學英語的翻譯教學中,因為翻譯能力是聽說讀寫能力所不能替代的。翻譯本身就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它不單是語際間的轉換,更是一種跨文化轉換。翻譯教學以及學習中的很多情況表明對原文理解的主要障礙并不是由語言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對英美等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了解不夠造成的。

3.翻譯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英語考試成績2013年以來,隨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推進,翻譯考察比重的上升也說明了國家對翻譯能力的培養的重視程度。2013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新題型中翻譯題的分值比重由原來的5%提高至15%,而且考察的方式也發生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的詞組、短語等的考察轉變成段落翻譯;同時擴大了考察的范圍,內容涉及到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等話題。以往單句翻譯時,考查的重點是語法現象,而現在的段落翻譯,考查的則是學生跨文化翻譯能力。這些變化從側面體現出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加大跨文化翻譯教學力度。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

1.大學英語翻譯課缺乏整體規劃限于授課時數的限制,加之各高校對跨文化翻譯缺乏重視,在安排大學英語的整體教學規劃中缺乏對翻譯課的安排。主要體現在大學英語課沒制定專門的翻譯授課計劃,沒有安排固定的翻譯課時,沒有統一的翻譯教學材料,缺少系統的翻譯教案。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主要精力放在了課文翻譯及為數不多的課后翻譯習題上。雖然有些教師在課上可能提出某些翻譯理論、翻譯方法,但隨意性太強,缺乏整體規劃。

2.高校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重視不夠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學安排中,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小。大學英語教學的主干課程一直是綜合英語課程,主要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近幾年,隨著考試指揮棒的變化,聽說課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很多高校都配備了先進的語音室、多媒體教室,設置英語角,合理安排學時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在考試中設立單獨口語考試。但是大學英語翻譯課程卻甚少受到重視,沒有專門的翻譯訓練,沒有單獨的翻譯考試,學生翻譯水平的高低對學生英語成績影響不大。隨著社會全球化的發展,英語作為一種交際工具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卻使得翻譯教學無法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學生的翻譯能力得不到培養,也影響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能力培養的策略

德國功能主義翻譯目的理論中指出,翻譯目的、文本功能和譯入語的文化環境都是功能主義在翻譯文本時要重視的要素,而這些要素也是英語翻譯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以翻譯目的論為指導,在教學過程中講解增補、刪減、直譯、改譯、解釋等翻譯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翻譯技巧,提高翻譯能力。結合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辦法。

1.調整教學大綱,完善英語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翻譯能力,首先要提高高校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視程度,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導方針,提高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教學大綱指明了英語教學的方向,它的指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要在科學調研、論證及教研的前提下調整不合時宜的教學大綱,制定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方案,安排合理的授課時數,切實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翻譯能力。

2.改變教學內容,加強跨文化翻譯培養目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選用的教材多是綜合教程,主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其中沒有涉及或者是很少涉及到翻譯能力訓練,僅在課后習題中有句子翻譯的練習。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翻譯能力水平,就必須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容上下功夫,根據課時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入翻譯理論、翻譯技巧、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際等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社會需求集體教研,適時調整翻譯教學的內容,達到提高學生跨文化翻譯水平的目的。

3.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教學和學習是比較枯燥的,而且學習難度大,難點多,學生往往對翻譯缺乏興趣,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翻譯技巧和翻譯練習時,可以適當加入翻譯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翻譯知識的興趣。多媒體教學也是提高學生翻譯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手段,精心設計的多媒體課件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設計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將學生分成小組,完成翻譯任務,也是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

4.重視理論學習,提高翻譯技巧大學英語教學中幾乎沒有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的教學內容,這很難滿足現代社會對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需求,所以增加翻譯理論和技巧的教學內容是必要的。適當的在英語翻譯教學中講授翻譯理論,讓學生對翻譯課程有初步的認識,從而讓翻譯理論來指導學生的翻譯學習,提高其翻譯能力。同時,應選擇適合非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的跨文化交際理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介紹一些跨文化理論,如不確定因素減少理論、適應理論、文化構建主義理論、文化沖突理論。筆者認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可有機地把這些理論融入進去。

四、結語

篇3

(一)制度文化差異制度文化指人類的社會制度、宗教制度、生產制度、教育制度、勞動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親屬關系、禮儀習俗、行為方式等社會規約以及與其有關的各種理論。其中大家對家庭制度中男尊女卑的觀念耳熟能詳。傳統的農業社會和軍事戰爭,使男子成為社會的主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響,男尊女卑觀念深入人心。《周易》有云:“女正位于內,男正位于外。推崇妻受命于夫和三從四德(“三從”,是指婦女應“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的綱常關系。西方的家庭觀念淡薄,個體本位主義濃郁,雖也存在過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但由于受到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比較重視人的價值,有一定的平等和自由權利。體現在翻譯上,表現為受不同文化影響的人,采取的翻譯策略各不相同,以“你倒也三從四德的,只是這賢惠也太過了”為例:楊譯:Quiteamodelofwifelysubmissionandvirtue,aren’tyou?Onlyyoucarrythisobediencetoofar.霍譯:Imustcongratulateyouonyourwifelyvirtue-thoughImustsaythatinthiscaseyouarecarryingwifelinessalittlefar.毋庸置疑,楊、霍二人翻譯的各有千秋,霍把“三從四德”一詞譯為virtue,省譯了“從”的內涵,把“賢惠”一詞譯為wifeliness,無形中提升了古代中國女性的地位,但翻譯的也是文從字順,用奈達的同構理論來看也是形神皆備,但從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觀”角度看,楊的翻譯更能反映源語文化的特征,表達原文的真實意義,不僅能讓讀者了解異域風情,從差異中獲得新知,還能保護源語民族的文化特色,豐富譯入語的文化,特別是在當今英語文化主導全球的文化潮流的背景下,意義愈加非凡。

(二)心理文化差異心理文化指人類的思維方式、思維習慣、價值觀念、審美情趣、信仰、心態等[2]。其中思維方式的差異在翻譯中舉足輕重。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文明,誕生于愛琴海域的海灣、島嶼之上,農業耕種條件差,商業貿易相對發達,但變幻莫測的大海不斷的干擾著當地的商業貿易,迫使他們開始認識宇宙自然,而宇宙自然的規律又往往是抽象存在的,這就孕育了最早的歷史理性主義文化,高度重視邏輯推理,相信只有遵循正確的邏輯步驟才能求得真理。而我國占據了整個亞洲東部最大的可耕種土地面積,小農經濟發達,工商業、科學技術相對滯后,人們逐漸意識到豐收離不開風調雨順,生存離不開自然的恩賜,進而從自然現象中悟出陰陽交感、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觀念,再加上佛教思想(認為靜默、沉思、等待,真理會自然而然地顯現)的影響,共同催生了中國人用系統、全局把握事物的整體性思維。

二、文化影響下的翻譯策略

宏觀翻譯策略:

(一)洞察文中的文化內涵。有些文章中的文化符號比較明顯,我們可以一眼辨之,有些則比較隱晦,需讀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不然寫者有意,聽著無心,其中的內涵只能埋沒。例如:Life,aseverybiographyandobitIhaveeverreadconfirms,iswhathappenswhenyouaremakingotherplans.文化積累不多的人看普普通通,但如果是列儂的歌迷或有相當的背景知識,他一定能辨出,這和BeautifulBoy中的Lifeisjustwhathappenstoyouwhileyou’rebusymakingotherplans.有異曲同工之處。

(二)采用歸化與異化相結合的翻譯策略。歸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義的態度,使外語文本符合譯入語的文化價值觀,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異化法則是“對這些文化價值觀的一種民族偏離主義的壓力,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歸化和異化旗鼓相當,不分軒輊,我們不能顧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好的譯文是歸化和異化的完美結合。微觀翻譯策略:民族特色詞的翻譯

(一)直譯法,用拼音直接寫出單詞或用英語直接翻譯。例如:劇名《劉巧兒》可直接譯為LiuQiaoer、風水譯為(Feng-shui)、麻將譯為(Mah-jong)、功夫譯為(Gongfu)。

(二)異譯或增詞進行解釋。例如:若有必要,在譯松、竹、梅歲寒三杰時,可把它們的寓意進行增詞解釋。得隴望蜀若譯為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意思可能不能有效傳譯,這時就可異譯為Themoreonereceives,themoreonede-sires。

三、小結

篇4

[摘 要]本文首先討論了文化與語言的關系, 然后闡述了文化語境的含義及其對翻譯的影響, 最后探討了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文化語境。本文的討論表明, 文化語境是翻譯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翻譯工作者在翻譯過程中有必要了解有關文化語境, 在正確全面地理解原語語篇所包含的文化內涵的基礎上, 創作出既忠實于原文, 又能為譯語讀者所理解的譯語語篇。

[關鍵詞]文化語境 翻譯

1、引言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文化賴以傳播的物質表達形式。語言和文化共生、共存。語言反映文化, 又受文化制約。由于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難分難解的關系, 人們使用語言時總是必須參照特定的文化。英國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指出, 言語行為不僅發生在特定的情景語境(context of situat ion) , 而且總是發生在特定的文化語境(context of culture)。既已明確了文化與語言相互依存的關系, 也就明確了文化與翻譯的密切關系。沒有翻譯, 文化傳播就無法進行; 沒有翻譯就沒有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黃國文, 2002: 7)。翻譯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的譯語文體的生成活動, 譯者既要準確傳遞原文的內容、意圖、風格等, 又要滿足在特定歷史時期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譯語讀者的要求。“翻譯中對原文的理解, 遠遠不是單純的語言理解問題, 它受著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張美芳, 2001: 29)。翻譯是理解和表達的有機統一體。由于翻譯是跨文化的交際活動, 所以文化語境對翻譯的影響不可忽視。本文首先闡述文化語境的含義及其對翻譯的影響,然后探討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文化語境。

2、文化語境的含義及其對翻譯的影響

2. 1 文化語境的含義馬林諾夫斯基認為, 文化語境是指某一言語社團特定的社會規范和習俗, 文化語境包括當時的政治、歷史、哲學、科學、民俗等思想文化意識, 還包括同時代的作家、作品(劉潤清, 1999:278- 284)。黃國文(2001: 124) 給文化語境下了這樣的定義:“每個言語社團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社會規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價值取向。這種反映特定言語社團特定的方式和因素構成了所說的‘文化語境’。”2. 2 文化語境對翻譯的影響由于語篇脫胎于文化語境, 文化因素自然會沉淀在語篇中。作為文化載體的語篇, 能夠反映一個言語社團的社會、歷史、心理的特征, 諸如社會習俗、宗教信仰、價值觀念、背景知識以及心理狀態等等。因此, 對原語語篇的正確理解必須聯系它賴以產生的文化語境。這里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例1 O n the subject of ext ra - terrest rial life—someth ingabout w h ich the co smo logist is frequent ly asked—he said he didno t believe aliens had visited Earth. If they had, he added, itwould have been“mo re like Independence Day than ET. ”關于外星生命——人們常常向這位宇宙論專家提到這類問題——他表示不相信有外星人造訪過地球。他補充說, 即使有過, 其情形應該“更接近《獨立日》而非《外星人》所描述的那樣。”(《英語世界》99?8, 12 頁)顯然, 這篇譯文的最后一句只是語義層上的譯文, 兩部電影的片名是翻譯出來了, 但其包含的文化內涵譯文讀者是無從理解的。實際上, 即使是讀英文原文, 沒看過這兩部電影的或不了解這兩部電影的內容的讀者也是無法理解這段話的意義的。理解的障礙當然不在語言, 而是在文化背景知識。所以當譯者作出下列譯注之后, 理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獨立日》和《外星人》, 這是兩部美國科幻電影。《獨立日》中的外星人極其兇悍, 大肆殺戮地球人; 而《外星人》一片中的外星人則善良、脆弱, 與地球上的小朋友結為伙伴。上面的例子說明, 譯者必須結合原語語篇的文化背景才能正確理解并譯出其真正涵義。如果說在理解階段, 譯者注意力的焦點是原作者, 那么, 在翻譯階段, 其注意力的焦點則是譯語讀者。這就要求譯者既要尊重作者, 也要尊重讀者。尊重作者也就是尊重原語文化, 對原語語篇的文化內涵, 譯者要忠實地將語篇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傳遞給譯語讀者。尊重讀者也就是尊重譯語文化, 由于譯語讀者來自與原作者不同的文化語境, 譯者在翻譯時要考慮到他們對外來文化的承受力。例如中國報刊上經常出現的“亞洲四小龍”, 在翻譯成英文后變成“Four T igers ofA sia”。譯者這樣處理是考慮到原作者與譯語讀者所在的文化的差異。在中國文化里,“龍”是地位的象征; 而在西方文化里“dragon”是邪惡和恐怖的象征。如果將“亞洲四小龍”直譯成“Four SmallD ragons of A sia”則會引起西方讀者的迷惑不解:四個經濟發達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在中國人眼里怎么變成了邪惡的東西?

3、如何處理翻譯中的文化語境

篇5

語言不僅是信息的載體,也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內涵,它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思維、心理和價值觀。而翻譯作為語際交流,它不僅是語言的轉換過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過程。因此,要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除了通曉兩種語言文字外,還必須了解兩種文化,深刻理解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一、觀察與思維上的差異與翻譯世界上存在著眾多的民族,他們的思維活動以及與思維活動有密切關系的語言文字,無疑存在著許多相同之處,表現出人類的共性。但是,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思維方式,而且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構成不同文化類型的重要原因之一。漢英兩個民族也不例外,兩者在觀察與思維方式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對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維概念不同,便產生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比如對顏色的觀察和使用,兩個民族就有不同的概念:如漢語的“紅糖”,英語為"brown sugar";漢語的“紅茶”,英語為“black tea";英語的“black coffee",漢語譯為“濃咖啡”;漢語的“黑眼睛”,英語譯為“darkeyes";英語的“b lack eyes",漢語譯為“挨打后出現的黑眼圈”;漢語的“黃”,英語譯為“blue film"。此外,英漢兩個民族在邏輯思維上也存在著差異。例如英語句子″Nobody could betoo foo lish th is day1″若直譯為:“今天誰也不會太愚蠢,”那就大錯特錯。因為,從句法上看,它是一個雙重否定句,而從思維方式上看,它是一種逆向思維。其正確譯文是:“今天,無論你出洋相到什么程度,都不算過分。”而英文句子"Doyou see any g reen in m y eye?"的正確譯文應是“你以為我是好欺騙的嗎?”因為英語中,green(綠色)除了表示“妒忌、眼紅”(g reen-eyed),還有“沒有經驗、知識淺薄、容易欺負”的意思。由于英、漢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時間觀念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英語句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1"的正確譯法應為:“不過,我們說到故事后頭去了。”因為在“前”與“后”分別指過去與未來時,中國人與西方人似乎采取了不同的觀點。中國人仿佛是面對著過去看問題,因而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繼有人”之說;而英語民族的人卻正好相反。再如英語的"the la test new s",譯成中文就不能譯為“最后消息”,而只宜譯為“最新消息”。由于思維上的不同,中國人與西方人在倍數問題上也有不同的說法。例如英文句子"Thep la st ic con ta iner is five t im es ligh ter than tha tg la ss one1"應譯為“這個塑料容器比那個玻璃容器輕五分之四。”英語習慣上可以說“減少多少倍”,這在漢語是說不通的。英語說減少兩倍,即是漢語說的減少一半;英語說減少三倍,即是漢語說的減少三分之二。因此,譯者應對英漢民族在觀察和思維上的差異作深入的了解;否則,翻譯時望文生義,可能會使人讀后“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令人費解,甚至會鬧出笑話來。二、歷史典故與宗教信仰上的差異與翻譯歷史典故是由特定的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遺產的沉淀所形成的產物。英漢兩種語言都有大量口頭流傳和文字記載下來的典故,反映了使用這兩種語言的人民都各自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然而,這些典故往往不易理解,也就難于欣賞。例如“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國家喻戶曉,他在中國讀者的心中是當然的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讀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與“臭皮匠”有何聯系,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很難傳遞句子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信息。因此,只有采用直譯和增譯相結合的方法,才能使原語言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現。故該句可譯為:"T h ree cobb lers w ith their w it s com b inedequa l Chukeh L iang the m a ster m ind1"中國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許多英語典故來自英國文學寶庫,尤其是莎士比亞的作品。例如美國《時代》周刊曾刊登這樣一句話:"M any took to gam b ling and go t in over2their head s,bo rrow ing from Shy lock to p aytheir deb t s"在這里,作者援引了莎劇《威尼斯商人》中的猶太高利貸者Shylock(夏洛克)作為典故,來喻指賭徒們借高利貸還債。在這句話中,Shylock不再是《威尼斯商人》劇中那個具體的人,而是泛指那些斤斤計較的高利貸者。本句可譯為:“許多人嗜賭成性,債臺高筑,最后不得不借高利貸還債。”此外,像"paint the lily"(畫蛇添足;多此一舉)"m eet one′1sW a terloo"(敗走麥城;慘遭失敗),"cu t theGo rd ian kno t"(斬斷死節;快刀斬亂麻)等等,都是西方文化中的歷史典故,其中也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要譯好這些歷史典故,必須注意中西兩種歷史文化之間的差異,采取適當的翻譯方法。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意識、宗教信仰所形成的文化,表現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異。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國的三大宗教,這三大宗教在中國民眾中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我國傳統的宗教文化中,我們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閻王”,有神話中“龍王”,還有“開天辟地”的盤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爺。而這些文化在歐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歐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對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異,在翻譯時應予注意。比如三個和尚的典故留下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要把這個諺語神形并茂地譯成英語并不是那么容易。主要問題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語國家對“和尚”這個概念比較陌生,而有關和尚的這個典故更是鮮為人知。因此,譯成英語時形意很難兼顧。如果只重傳意,可采用套譯法,即套用英語中現成的成語:"One boy is aboy;tw o boy s a re ha lf a boy;th ree boy s a reno boy1"或者"Too m any cook s spo il theb ro th1"如果重形式,則可直譯加解釋:"O nem onk,tw o bucket s;tw o m onk s,one bucket;th ree m onk s,no bucket,no w a ter-m o rehand s,less w o rk1(鄧炎昌,1989)"套譯、直譯,各有千秋,譯者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再看英語句子"He can be relied on1 He eats no fish1"英語短語"to eat no fish"出自一個宗教典故,指的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時代,耶穌教徒為了表示對政府的忠誠,拒絕遵守反政府的羅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魚的習俗。因此,"to eatno fish"(不吃魚)是表示“忠誠”的意思。故本句可譯為:“他非常忠誠,值得信賴。”由于宗教文化的差異,有些詞匯在漢語和英語都有對應的詞匯,但它們所蘊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卻大相徑庭。比如,英語中"dragon"(龍)是邪惡的象征,西方人認為龍是兇殘肆虐的怪物,應予消滅。英國歷史上有一首著名的敘事詩Beowulf,詩中的主人公貝奧武甫與惡龍搏斗,兩者同歸于盡。而漢語中的“龍”字則恰恰相反,它是傳說中“上天”的神物,所以中國的皇帝都自喻為“龍”。在一定意義上,“龍”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國人常常把自己比喻為“龍的傳人”。但由于漢語的“龍”和英語中的"dragon"存在著文化信息上的差異,有些有“龍”字的漢語不能直譯為"dragon",如“望子成龍”就不能直譯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 illbecom e a d ragon",英譯為"to hop e tha t one’sson w ill becom e som ebody"。而“亞洲四小龍”譯成英文時最好轉換喻體,譯為"four A siant igers"。因此,對于涉及歷史典故和宗教文化的詞語,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多加注意。三、生產活動與自然環境 上的差異與翻譯語言常常與人們的生產活動息息相關。漢語中的“趁熱打鐵”與英語中的"trike the ironw h ile it is ho t1"最初無疑都出自鐵匠之口。而英語中的"to 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ho rse",中國人則說“像老黃牛一樣勤勞;力大如牛”。漢語中的“牛飲;大喝”,英國人則稱"tod rink like a ho rse"或“to d rink like a fish"。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自古以來以牛耕為主,耕牛與農民朝夕相處,且勤勞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國人對牛的熱愛和贊譽。與中國不同,英國古代主要靠馬耕地,牛則很少干活,因此馬在英美文化中則是勤勞和吃苦耐勞的象征。英語成語"d rink like a fish"也充分體現了英國的地理特征。其實,這是一個不合邏輯的比喻,因為魚在水里張口呼吸并非喝水,顯然是他們的祖先對周圍事物一種直觀的誤會。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國家,因而與海洋有關的成語和諺語也就特別多,例如,漢語的"守口如瓶”譯為英語的"as close as aoyster(牡蠣)";“抓到籃子里便是菜”為"A ll is fish that comes to one′snet";“進退維谷”為"betw een the devil and thedeep sea";“芝麻醬煮餃子;擁擠不堪”譯為"Itis p acked like sa rd ines(沙丁魚)"。最后這一說法有些中國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賞其妙處,因為見過打開的沙丁魚罐頭的人很少,看到過一個又小又扁的罐頭盒里,緊緊塞滿整整齊齊的幾排手指頭長的沙丁魚的人更不多。地理環境影響氣候,而氣候也影響著人們所使用的語言以及詞語的內涵意義。比如中國的“東風”和英語中的"east w ind",雖然漢英兩種文化中都有對應詞語,但內涵意義卻截然不同。中國西部高山,東臨大海,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東風”象征“春天”、“溫暖”,而英國的“東風”則是從歐洲大陸北部吹來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國人討厭“東風”。不過英國人喜歡“西風”,因為“西風”從大西洋吹來,恰似中國的“東風”。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就曾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Ode to the W est W ind《(西風頌》)。在詩的最后,詩人名傳千古的佳句表達了他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O,w ind,ifW in ter com es,can Sp ring be fa r beh ind?"(啊,西風,假如冬天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翻譯此詩時應對這一地域文化差異作一注釋(此處的“西風”相當于中國的“東風”),否則會給缺乏英國地域文化知識的一些漢語讀者造成困惑或誤解。再如,漢語中的“狗”和英語中的"dog"也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念。在歐美國家中,狗被看成人類最好的朋友(man′s bestfriend)。因此,狗常常用來比人:"Every dogha s h is day1"(凡人皆有得意日)、"a luckydog"(幸運兒)、"a 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等。在中國,雖然狗有時也被認為忠實、可靠,但用狗的形象喻人時,卻全是壞的意思:“走狗”(ob2sequ iou s p erson)、“狼心狗肺”(b ru ta l and co ld-b looded)、“狗急跳墻”(aco rnered bea st w illdo som eth ing desp era te)等等。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像這樣所指相同或類似,而表達的概念卻不同的詞語還不少。在形似而不能傳意的情況下,譯者盡可大膽地舍去源語詞語中的形,用譯語中的習慣表達取而代之。四、日常生活與社會習俗上的差異與翻譯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稱謂、道謝、恭維、致歉、告別、打電話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規約和習俗。如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常用的幾句套話是“你到哪兒去?”、“你在干什么?"或“你吃過了嗎?”在中國文化里,這幾句話并無多深的含意,只不過是禮節性的、見面打招呼的一種方式。然而,西方人對這幾句話卻很敏感和認真。“你到哪兒去?”、“你在干什么?”之類的問題,在他們看來純屬私事,別人不能隨便打聽,除非對方是親密的朋友。而“你吃過了嗎?”則會使他們不知所措,他們會以為你想請他(她)吃飯。像這樣的見面問候語,應視具體情況做相應的文化轉換,改為英語慣用語,如"Hello!"、"Good m o rn ing!"或"How a re you?"又如打電話用語“你貴姓?”、“我是某某”若直譯為"W hoa re you?"、"I am So-and-so 1",這會使西方人莫名其妙,因為這違背了英語文化里約定俗成的電話習慣用語,因此應譯為"W ho is thatsp eak ing?"、"T h is is So-and so 1"再如,得到別人的恭維時,西方人會說"Thank you"、"Youa re fla t tering m e1"、"I am flattered1"以示接受對方真誠的恭維。這在中國人看來,似乎有點不謙虛、不客氣,也顯得沒有教養,沒有禮貌。遇到這種情況,中國人總會謙虛一陣,客氣一番,這又會使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議,如墮五里霧中。就稱謂而言,不同語言里對一個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圍也不盡相同。漢語里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分得很清楚,而英語里則不問姊妹、不問兄弟一視同仁,分別為sister和brother。漢語里表示堂表親屬關系的詞語也是涇渭分明,堂兄和堂弟,堂姐和堂妹,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分出大小,又要說出性別,而英語里卻模糊、籠統,一律稱為cousin;同樣英文里的uncle和aunt,father-in-law和mother-in-law,b ro ther-in-law和sister-in-law等,在漢語中也沒有內涵和外延完全對等的詞語。再如有人打了噴嚏,旁邊的人有時會說點什么。中國人可能會說:“有人想你了”、“有人說你呢”或開玩笑地說;“誰在罵你”;而英國人或美國人則說:"God bless you1"或"Bless you"(上帝保佑你)。這些詞語或說法看似簡單,但譯者卻不能掉以輕心,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出合乎讀者或聽者文化習慣的翻譯。

[參考文獻]

[1]Eugene A1N ida1L anguage,Cu ltu re and T ran slating1[M]1Shanghai Fo reignL anguage Education P ress,19931

[2]N ewm ark Peter1A T ex tbook of T ran slation1[M]1 H er2fo rd sh ire:P ren tice H all,In ternational(U K)L td1,19871

[3]胡文仲1文化與交際[M]1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1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M]1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1

[5]鄧炎昌劉潤清1語言與文化[M]1上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1

[6]賈德江1論文化因素對英漢翻譯的影響[J]1外語教學,2000,(4)1

[7]彭寶良1從英漢差異的角度看應漢翻譯中詞義的確立[J]1中國翻譯,1998,(1)

篇6

【關鍵詞】文化圖式 中醫 翻譯策略

一、引言

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具有厚重的人文因素,作為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師,學習研究中醫及其翻譯策略,主動銜接基礎專業教學,對于豐富自身知識結構、提升國學文化素養、拉近師生心理距離,更加生動深入的闡釋文化圖示理論在翻譯中的應用實踐,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文化圖式理論簡要

“圖式”的概念最早由德國哲學家康德中提出。英國心理學家巴特勒特發展了圖式理論,1932年他出版了著名的著作《Remembering:a case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從此,“圖式”成為一個心理學術語。

三、幾種翻譯策略

蘭鳳利認為,“如果一味強調中醫翻譯理所當然地應是科技翻譯,強調譯文要擺脫中醫語言中的文、史、哲影響,那么,在中醫對外傳播和交流的過程中,無疑人為地摒棄了中醫學深厚的文化底蘊。筆者認同此觀點。

中醫包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圖式,對西方來說是外來文化,文化圖式缺失和文化圖式沖突在中醫文化傳播過程中顯現的尤為突出。在文化圖示理論指導下,選用恰當的翻譯策略,對中醫文化圖式的進行精確解碼和重新編碼,幫助目的語讀者新建文化圖式,使其糾正理解偏差,克服文化圖式的缺失,最大程度的理解中醫,促進中醫文化與西方醫學文化交流和共生。

1.音譯。在目的語文化圖式缺失的情況下,往往采用音譯策略。方夢之認為,音譯是不同文字系統中的文字符號的轉寫。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針灸穴位名詞的國際標準化方案,將針灸穴位名稱統一采取漢語拼音,并全部進行編注了國際代碼。這是中醫音譯的典型范例。同時,中醫中的一些承載文化厚重的基礎理論術語如:氣、陰、陽等用漢語拼音直接音譯。音譯策略簡潔明了,可以維護中醫的民族性,促使“中國英語”融入英語當中,但是,其表意性差,極易影響外籍人士學習中醫的熱情,所以,在我們的外語教學實踐中,除了約定俗成的音譯英語外,不宜自己“創造”音譯詞匯。

國內中醫研究者也反對對音譯法的濫用,較多的意見是應盡量控制其數量,只適用于其他譯法難以表達的術語。

2.直譯。陳宏薇認為,直譯是指在合乎英語文化的基礎上,在譯文中完全保留漢語詞語的指稱意義,使得內容與形式完全相符的策略。

如:“提壺揭蓋”(lifting the lid to pour off water

in the pots“熱結旁流”(fecal inpaction due to heat with watery discharge)“風寒束肺”(wind-cold tightening the lung“風熱犯肺”(invasion of the lung by wind-heat),“熱勝則腫”(excessive heat bringing about swelling)等都是很好的例子。直譯既保留了中醫語言特色,忠實傳達了原文含義,又具有較強的回譯性,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文化交流。但是,直譯容易引起歧義,造成誤譯。比如將“賊風”直譯為“thief wind”,將“木舌”直譯為“wood tongue”,都是不可取的。

3.意譯。意譯是指在不得不舍棄字面意義的情況下,通過釋義、添加、還原等方式,以求譯文與原文傳達的含義相似或者相符的翻譯策略。

如將“賊風”意譯為“pathogenic factors-wind”,將“木舌”“stiff tongue”,蘭鳳利將“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四氣調神大論)譯為:The yin and yang and the four seasons are the root of every thing. The sages cultivate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conserve yin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order to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health,thus according with the universal law“engendering in spring,growing in summer,reaping in autumn,and storing in winter。譯文將“生長”暗含信息詳細的解釋出來,使得譯文更加生動易懂,語境效果更加逼真,充分調動了讀者的已有圖式,很好的傳遞了原文信息。

但是,意譯也有不足:一是回譯性差;二是若無對應詞匯,則造成譯句冗長;三是受譯者主體性影響大,不利于標準化。

4.借用。一是借用等值詞翻譯。中醫術語一般多義,寓意深厚,根據語境,同一中醫詞匯借用不同等值詞匯翻譯。如中醫中“痰”包括有形之痰、無形之痰兩種含義,若是有形之痰,就譯為sputum,若是無形之痰,就可借用西醫phlegm來譯。“惡露”等同于西醫“產褥排泄物”,用lochia翻譯,“無物移睛”等同于西醫“玻璃體混濁”,用vitreous opacity翻譯。二是借用西醫術語中豐富的詞根詞綴,按照其排列組合方式來翻譯中醫詞匯。如“風秘”翻譯成“anemo/genous constipation”,“濕泄”翻譯成“hygro/genous diarrhea”,“外感胃脘痛”翻譯成“exo/genous stomachache”到實質性的推動作用。筆者認為,采取借用策略進行翻譯,不但表意準確,而且簡便易行,值得推廣,但是,對于沒有醫學專業詞匯詞根知識的受眾則不便傳播。

5.加注。即通過添加注釋的方式詳細解釋。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其生五,其氣三”譯為“Life has(the number) five,breath has(the number) three”。此處括號中添加了(the nunber),使譯句通順。結合語境,“五”易理解為五行,而“三”卻不易理解,故又在腳注中注明:“According to the author―Wang Bing the three factors are:the heavenly climate,the subtle spirit of the earth, and good fortune”.又如“虛”“實”在中醫中具有深奧含義,在英文總很難找到與其文化圖式完全對應的詞匯,所以,暫且將其分別對應“asthenia”和“sthenia”,然后,進一步添加腳注,對意譯歸化為英語中的“asthenia”和“sthenia”,然后以腳注的形式將“asthenia”解釋為:symptoms shaving 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 and resistance of disease,將“sthenia” 解釋為:symptoms of high fever or disorders as stasis of blood, constipation,etc.suffered by patients who are physically strong as a result of combating of resistance against evils in the body.

四、結語

我國經過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東學西漸,中醫翻譯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中醫的文化概念和認知體系不同于西方文化,其語言的模糊性更是增添了理解的困難,中醫翻譯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我國經濟日益繁榮、軟實力逐步提升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醫學院校的語言工作者應當有所作為,為中醫的對外交流和傳播盡心盡力。

參考文獻:

[1]王柳.圖式理論觀照下文化負載詞的漢英口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2]刁驤,胡幼平.淺談詞素翻譯法在中醫翻譯中的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3):266-268.

[3]黃欣賢.中醫基本理論名詞術語英譯探討(四)[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3,13(4):240-241.

[4]代建軍.文化圖式理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17:90-91.

篇7

關鍵詞:目的論 鹽品牌 英譯

一、引言

2012冬季達沃斯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年會的主題就是“大轉型:塑造新模式”,參會嘉賓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指出,PE(Private Equity)未來的機會在跨境投資,“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必須要開始考慮在國際上如何做……所以我剛才講的中國公司走出去,把外國好的產品、品牌引進來,這件事情是必然要發生的”。

中國各大企業奉行“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以其文化特質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不斷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紛紛通過中英文介紹宣傳企業和企業品牌、企業服務,展示企業良好形象。一個國家或者企業的發展與國際地位的奠定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文化軟實力,而文化軟實力無論輸出還是輸入,在我們看來首先就是一個翻譯問題。

二、鹽文化品牌翻譯現狀

目前,自貢的文化旅游資源尤其是獨具特色的井鹽文化資源應該說是自貢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獨有的潛力和優勢。液體鹽鹵的發現,有史可考約有四千多年歷史,自貢井鹽開采距今兩千兩百多年,鹽與人民日常生活多么緊密相連自無需多言。鹽有工業和食用兩種,我國這兩種都有出口。但我們卻陷入一種怪圈:連中國人自己對它都知之甚少,更不要說對外宣傳的薄弱與不足。經調查顯示,我們驚訝地發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媒體大爆炸的當今社會,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鹽,放眼之下,我國鹽相關產品僅見于http://.cn/English/Products/等的介紹之外,并不像很多其他產品領域大量的品牌翻譯做宣傳,除了出產公司名字之外,偶有非方塊字――拼音,卻沒有任何正規英文標識。鹽產品包裝毫無外宣意識,這種現象著實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啼笑皆非。以福島泄露事件為例,在四川自貢周邊城市也出現哄搶鹽的現象,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自貢和自貢井鹽以及鹽企業品牌的宣傳,特別是外宣工作是相當不到位的。

溝通離不開翻譯,當下我們的社會開始特別關注中國文化與思想的對外譯介,這都為我們的翻譯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問題。外宣翻譯屬于非文學翻譯,歸屬于實用翻譯或應用翻譯(pragmatical translation) ,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對外性,它不同于傳達有較強情感意義和美學意義的文學翻譯,是一種以傳遞信息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傳遞效果的實用性翻譯。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對企業品牌外宣翻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相關鹽文化品牌翻譯領域幾乎無人涉足,要對這個相當混亂和復雜的現象做出細致的分析、梳理,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本文試從目的論(skopos)與鹽文化品牌外宣翻譯的關系著手,進一步辨析重要的概念、范疇,更多地關注其交合點與同一性,初步整理出品牌外宣的基本翻譯策略,通過自身理論體系完善讓相關學科受益。

三、品牌翻譯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企業向國際領域的拓展,文化品牌外宣翻譯伴隨著企業、城市對外技術交流和商貿活動的開展,貫穿各個環節,企業文化品牌翻譯的這一工作領域決定了其自身的特殊性,同時,這也導致了文化品牌的對外宣傳翻譯存在著很多問題。一般主要體現在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客觀上:譯員的整體素質不高,深諳專業但外語知識欠缺;通曉外語但專業知識欠缺;翻譯觀念落后。主觀上:企業外宣翻譯在企業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外宣翻譯本身并未獲得應有的重視。

知不足而后勇,外宣品牌翻譯的研究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創造性地在目的論框架下探討品牌外宣材料翻譯現象,理論視野較寬廣,課題的重要性和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上,我們這個時代,翻譯活動出現了新的特點,翻譯活動的走向有了新的變化,我們應該從自己的視角和立場出發爭取發出更大的聲音,對翻譯活動及以此為依托的跨文化交流活動的機制進行探索,提出建議,促使決策者對跨文化交流中的各種影響因素有更為理性的理解,引導文化交流向更理智、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努力減少誤讀和誤解,化解沖突,導向交流的平等對話和雙贏結果。

鑒于此,本課題將從對鹽文化品牌外宣為立足點出發,研究鹽文化品牌外宣的翻譯,及影響其英譯的文化和語言因素,以目的論為理論依據,靈活采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并在之后的系列論文中具體闡述。

四、目的論與鹽文化翻譯

(一)目的論

目的論(Skopos)認為翻譯是有明確目的的跨文化交際活動,翻譯的目的決定翻譯策略,翻譯的過程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譯者應該根據譯文不同語篇的預期功能,抓住原作的意圖,靈活選擇適當的翻譯策略。在鹽文化品牌外宣的翻譯中,為了讓讀者可以更好的理解,我們以目的語文化和讀者為中心,運用目的語易于接受的表達方法,使譯文通俗易懂,特別是對于一些具有中國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語言,由于中外文化的差異性,采用有效的翻譯策略,更好地保留源語文化的異國情調,有助于表達原文意圖和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從而讓中國鹽文化影響世界。

(二)目的論之于鹽文化翻譯

品牌效應對企業、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更好地對企業產品進行文化的闡釋與包裝,使旅游與文化緊密相連,以求得旅游產業與企業文化事業的雙贏,通過充分挖掘自貢的井鹽文化資源以打造鹽業乃至自貢城市的品牌和標識,與其他城市相區別,從而提高自貢鹽企業文化的知名度、美譽度以及綜合競爭力,這已成為關系到城市產業未來發展最為重要的命題。毫無品牌外宣意識,只能一敗涂地。品牌是企業發展的一面旗幟,它所附帶的品牌價值雖是無形的,卻是難以估價的。全球品牌營銷的發展已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品牌命名不僅是為了識別和提示相關信息,更成為展示企業和城市文化的關鍵所在,因此應對品牌建構的各種要素進行積極梳理,使之定位準確,特色突出,并能與歷史、文化和法律諸方面整合。

只有具備豐富人文內涵的品牌才能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形成持久的品牌效應,強調對品牌的宣傳,不斷賦予品牌新的吸引力。Skopos認為,決定翻譯過程的,既不是原文和原文在原語受眾身上產生的效果,也不是原文作者所賦予原文的功能,而是由根據發起者或主顧的需要決定的目標文本的目的所決定。對外宣傳翻譯強調的就是譯文功能,即讓更多的國家了解我們國家、組織和企業,因此,譯文功能理論為翻譯理論研究提供了一種新視角。

對外品牌宣傳翻譯質量的高低決定對外宣傳的效果,影響目標受眾對宣傳對象的理解和認識,Skopos翻譯原則為對外宣傳翻譯工作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翻譯策略和技巧,構建一個適用于企業品牌外宣英譯的文本。鹽文化品牌名英譯過程中,譯者應在目的論的指導下制定恰當的文化翻譯策略,充分發揮豐富的英語文字搭配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超越“信”、實現“達”、追求“雅”,從而有效地傳譯原品名中蘊涵的要素,尤其是文化意象的再現。這樣,鹽文化品牌英譯名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發揮無形資產應有的作用,推動企業與城市對外宣傳向前發展,在全球化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從1990年中國譯協舉辦第一次全國中譯英學術研討會以來,我們的對外宣傳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回避,正如譯界前輩愛潑斯坦、林戊蓀等人所指出的:“‘問題仍大’是指在對外宣傳品制作中,外文翻譯仍然是最薄弱的環節,是制約外宣品質量全面提高的主要因素。”而這樣的問題在我國二、三線城市尤為突出,在之前有關于鹽文化的系列研究中也并無相關研究,確是企業生存的基本。所以本課題的開展具有極高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具有前沿性和原創性,是對相關研究空白的大膽探索和全新拓展。

翻譯中各種翻譯策略并不彼此矛盾,而是互為補充的。至于在譯文中源語文化哪些要做出調整、哪些要保留,都可在對翻譯目的、作者意圖和讀者對象等因素分析的基礎上做出選擇。如何借鑒“翻譯目的論”中的有益觀點,來指導我們的翻譯實踐,這都需要我們在進一步的調研中進行甄別探討,也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并在之后的論文中進一步論證說明。

五、結語

鹽文化,是歷史上任何其他行業文化都無法與之媲美的一種獨特文化現象。挖掘鹽文化品牌的豐富內涵,展現鹽文化的魅力多彩,具有可貴的學術價值,相當的借鑒意義。運用心智對鹽文化品牌給予準確定位,這對于自貢鹽業企業發展乃至城市文化建設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中國的城市和企業都必須重視與世界溝通與交流,全球需要正確解讀中國故事,中國要生產世界級的商品,將一個真實的中國展現給世界,這些都要求以企業品牌文化發展促進城市文化旅游,以城市文化旅游促企業品牌發展的良性循環。市場對應用型高素質經貿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難以滿足。

就鹽文化品牌對外宣傳的翻譯而言,關鍵是把問題的性質分析清楚,拿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法,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發展理論,形成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的互動和循環。本課題研究及系列論文重在解決實際問題,在對外宣傳翻譯中遵照Skopos翻譯原則,有助于表達原文意圖和達到對外宣傳的目的,以期通過跨行業的兼容性,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地方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通過培養目標,加大對中譯英人才的投入和培養力度,加強對語言的學習,加強對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等措施,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滿足需要,使我們的對外城市、企業宣傳翻譯工作越做越好,對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環境建設這個門面工作越做越好,使企業品牌在走向全球市場的進程中,其外宣材料也與國際接軌,與企業品牌形象匹配。

篇8

關鍵詞:《紅樓夢》;飲食文化;歸化;異化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8-0191-03

《紅樓夢》被譽為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從1830年迄今為止近200多年的時間里,先后有無數翻譯家對其進行節譯或全譯。《紅樓夢》有將近20多種文字的譯本,近60多種譯本,其中全譯本有12種[1]。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最能反映各民族的特色文化,而《紅樓夢》這部經典名著中的飲食詞匯就是代表中的代表。本文從勞倫斯?韋努蒂提出的“歸化”與“異化”的翻譯理論出發,以《紅樓夢》的兩個英譯本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和借鑒譯者們的翻譯手法,以便更好地促進兩種文化的交流。

一、文獻綜述

目前,對《紅樓夢》英譯本很多,比較著名的全譯本有《The Story of the Stone》,由英國漢學家David Hawkes(大衛?霍克斯)翻譯的前八十回,其女婿John Minford(約翰?閔福德)翻譯的后四十回;《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與戴乃迭夫婦翻譯[1]。

國內《紅樓夢》英譯本研究主要集中在:(1)人名的翻譯。陳、曾莉[2]從文化差異角度分析譯本人物姓名翻譯上的中國文化缺失現象。(2)顏色詞的翻譯。汪小祥[3]針對漢英顏色詞的情感意義和社會文化涵義的異同,提出采用歸化、異化、異化加注、拼音加注等多種翻譯方法。(3)服飾詞、配飾詞的翻譯。朱學帆[4]通過分析兩個英譯本中服飾詞的翻譯,說明不同的翻譯策略能達到不同的翻譯目的。(4)宗教文化的翻譯。梁書恒[5]從宗教文化的角度探討兩個全譯本的翻譯,揭示了不同的翻譯策略。(5)民俗詞的翻譯。王紅英[6]提出,任何翻譯策略及翻譯手法都會造成文化流失現象,譯者只能在不完美中尋求完美,以搭建文化傳播的橋梁。(6)委婉語、習語、典故、俗語的翻譯,如劉金保的《〈紅樓夢〉中死亡委婉語翻譯研究》[7]。

二、“歸化”和“異化”理論

勞倫斯?韋努蒂是美國著名的解構主義翻譯思想的倡導者。在語言的發展進化中,德國著名的翻譯學家和哲學家施萊爾馬赫在研究過程中提出了“歸化”、“異化”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在語言翻譯界引起很大。從總體上看,勞倫斯?韋努蒂的翻譯思想主要體現在《譯者的隱身》一書,他認為“歸化”翻譯始于17世紀時期的英國,而“異化”翻譯形成于德國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他將“歸化”和“異化”這兩個概念對立起來,使之分別代表一正一反兩種翻譯態度。

當今世界中,英美文化由于其國家在政治、軍事以及經濟方面雄厚的實力而成為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在翻譯策略上,為了反對文化霸權主義,韋努蒂提倡“異化”的翻譯策略:“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n English can be a form of resistance against ethnocentrism and racism, cultural narcissism and imperialism, in the interests of democratic geopolitical relations.”也就是說,“異化”的翻譯模式就是打破原文中的語言構成方式,打散原文中的語言規則,用不順暢、不常見的表達形式來揭示語言中需要填充的部分,并將這部分內容進行“混亂”處理,確保需要覆蓋的段落能夠被變相地“保護”起來。所以,“異化”翻譯模式也被稱為是“暴力翻譯文化”,是翻譯者軟化英語“暴力”翻譯的重要手段,保護被翻譯的對象不受外部語言的入侵,防止破壞原文語言的構筑氛圍[8]。

勞倫斯?韋努蒂逐步吸收了多方位的構成主義,并在哲學的范疇上不斷開拓,將需要翻譯的語言、文學歸納成為一種全面的理論文化,通過“歸化”“異化”的多項處理手法,強調譯文內在的引申含義,使被翻譯的作品中也能夠保有和原文一樣深刻的藝術性和文學性。

三、楊憲益和霍克斯兩個版本比較

下面就借助韋努蒂的“歸化”和“異化”翻譯理論對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的英譯本(以下簡稱楊譯)與大衛?霍克斯及其女婿約翰?閔福德的英譯本(以下簡稱霍譯)中的飲食詞匯翻譯進行比較。

(一)關于“茶”的翻譯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母蝗蟲”中,賈母來到櫳翠庵,妙玉招待吃茶,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9]

楊譯:“I don’t drink Liuan tea,” said the old lady.”

“I know you don’t,” replied Miaoyu smiling. “This is Patriarch’s Eyebrows.”[10]

霍譯:“I don’t drink Lu-an tea,” said Grandmother Jia.

“I know you don’t,” said Adainantina with a smile. “This is Old Man’s Eyebrows.”[11]

楊譯采用了中規中矩的普通話,而霍譯采用了大別山區的安徽方言,是典型的異化翻譯,突出了濃厚的中國本土語言特色。在諸多紅學研究家中,很多探究者都認為“老君”的意思是“壽星”的又一別稱。顧名思義,“老君眉”指得就是高額頭壽星臉上彎彎的眉毛。楊譯保留了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象,為歸化翻譯,霍譯采用了異化歸化相融的方法,更為通俗易懂。在茶名的翻譯上兩者也是各有春秋,如“楓露茶”,楊憲益譯為“maple-dew tea”,“普洱茶”譯為“puer tea”,“女兒茶”為“nuer tea”,“龍井茶”為“Longjing tea”,這種直接采用漢語拼音的翻譯方法在認識論上屬于異化,在方法論上屬于音譯,幾近零翻譯。而霍克斯全部采用了音譯法,將“楓露茶”譯為“Fung Loo”,用了粵語。在“茶”的翻譯中,楊憲益重在使英文讀者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的障礙更好地理解原文,但對于他們來說都無法從話語表征樣式上看出這些茶的信息,這種處理方式帶著歸化的色彩與筆法,喪失了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而霍克斯旨在將東方元素傳遞給英文讀者,渲染神秘色彩,體現了典型的異化論翻譯方法。

(二)關于“酒”的翻譯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林黛玉正在醞釀作詩,想喝一點酒,斟了半盞,看看卻是黃酒,于是說:“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寶玉連忙回答:“有燒酒。”便令人把“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9]。

楊譯:“By now she had poured half a cup and could see it was yellow wine. … ‘What I really want is mouthful of hot spirits.’”[10]

霍譯:“… But it proved to be yellow rice-wine, whereas what she wanted was spirits.… ‘What I really need is some very hot samshoo.’”[11]

Wine本指葡萄酒,后經演變指酒的總稱,霍譯較楊譯加了解釋,更容易被英文讀者所接受。“燒酒”就是白酒,即蒸餾酒,英文中有表示白酒的詞spirit,楊譯從翻譯方法論來說是意譯,從認識論層面來說是歸化翻譯。霍譯所使用的“samshoo”充滿異域風情。samshoo又作samshu,是取漢語“三燒”的音,表示“燒酒”。中國元代曾將“燒酎”稱呼“燒酒”,“酎,三重醇酒也”[12],意為酒經過三次蒸餾發酵而得,如今日語中的“燒酒”也寫作“燒酎”。霍譯采取的是歸化與異化相融的翻譯法。在“酒”的翻譯中,楊憲益常用直譯的方法,如將“惠泉酒”譯為“Hui Fountain wine”,“西洋葡萄酒”譯為“western port”,“紹興酒”譯為“Shaoxing wine”,在認識論上屬于異化翻譯。霍克斯多采用“XX+ wine”的形式,如將“惠泉酒”譯為“rice wine”,“西洋葡萄酒”被翻譯成為“West Ocean grape wine”,“紹興酒”則被譯為“Shaoxing wine”。由此可見,兩位譯者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楊憲益較多地使用異化翻譯,以貼近與英文讀者的距離,而霍克斯較多地使用歸化翻譯,在英文讀者與譯文之間營造陌生感。

(三)關于“點心”的翻譯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題”中,襲人端過兩個盒子,先揭開一個,里面裝的是雞頭和紅菱兩樣鮮果,另一個碟子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9]。

楊譯:“The first she opened contained fresh caltrops and euryale seeds, the second, powered chestnut cake sweetened with osmanthus.”[10]

霍譯:“Aroma… put foxnuts and caltrops in one and a saucerful of chestnut fudge (made of chestnut puree steam-cooked with cassia-flavored sugar) in the other.”[11]

楊譯淡化了點心的制作方式和餡料樣式,但用動詞“sweetened”來翻譯名詞“糖”,采用了描述性的翻譯,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屬于歸化翻譯。霍譯用“fudge”代替“糕”,cassia指的是英文讀者常用作香料的“肉桂”,與漢語中的桂花有所出入。puree指的是“泥狀的醬”,在西方食物的制作方法中常將配料做成泥狀的醬。在“點心”的翻譯中,楊憲益主要采用淡化點心的制作方式,翻譯方法論層面上多直譯,且簡化翻譯,在認識論多屬于異化翻譯法。而霍譯本不僅譯出了原材料,還增添了許多英文讀者所熟悉的點心詞,將其轉化為在味道和氣味上更能讓英文讀者感到熟悉的口味,較多地采用了歸化翻譯。

《紅樓夢》的兩個英譯本在飲食詞匯翻譯上都帶有歸化和異化的色彩,但在細微處卻極為不同。楊譯本多直譯,講究的是文章直線式翻譯方式,從翻譯策略上來看可稱為一種保守型的翻譯方法,以便在不影響解讀的情況下,加深文本的信息內涵,從而強化翻譯之后的思想特性,最大程度地維持讀者閱讀時的流暢感。而霍譯本多意譯,從翻譯策略來看可稱為張揚型的歸化翻譯,目的在于讓原詞在譯后帶有思想性和回味感,提高英文讀者的閱讀興趣,并讓讀者時刻保持聯想和思考。總的說來,譯者們在歸化的大語境下適量采用異化策略,讓譯本在文化傳遞和翻譯美學方面完美地結合起來。雖然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但仍不失翻譯名著。

參考文獻:

〔1〕馮慶華.紅譯藝壇――《紅樓夢》翻譯藝術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2.

〔2〕陳,曾莉.英譯版《紅樓夢》中姓名翻譯的文化缺失[J].文學教育,2015,(08).

〔3〕汪小祥.論《紅樓夢》顏色詞翻譯[J].外國語言文學,2010,(03).

〔4〕朱學帆.《紅樓夢》兩個英譯本中配飾翻譯的對比與鑒賞[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5〕梁書恒.《〈紅樓夢》中的宗教文化與翻譯[J].考試周刊,2014,(96).

〔6〕王紅英.論楊憲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紅樓夢》英譯本中節慶民俗詞匯的文化傳譯[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7〕劉金保.《紅樓夢》中死亡委婉語翻譯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

〔8〕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9〕(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湖南:岳麓書社,2001.

〔10〕Written by Cao Xueqin and Gao E,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M].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Beijing,2010.

篇9

[論文摘要]本文從影視字幕翻譯的特點入手,闡述影視作品字幕翻譯中東西方文化差異帶來的語言差異的處理方式,分析影視字幕翻譯中的文化信息轉換特征,解決由于文化差異帶來的語義沖突的矛盾,為觀眾更準確地理解影視內容提供幫助。

字幕翻譯是跨語言交際的過程,是跨文化交際的橋梁,體現了兩種語言的轉換和文化傳遞的移植過程。由于東西方在民族文化和特點上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思維習慣和語言表達方式上存在明顯不同的特征,翻譯不僅是一種語言交際行為,更是不同文化之間交流與溝通的過程。影視字幕翻譯是一個新興的翻譯領域,在大眾傳媒不斷興起的今天,不同語種的影視作品都是通過字幕翻譯向全球各地的觀眾表現其故事情節和文化內涵,并以此來突破影視片的語言限制。影視字幕翻譯在正確傳遞原片語言信息的同時不同程度地傳達了原片的文化信息。因此,在影視字幕翻譯時不僅要注意語言的交際特色,傳遞文化內涵,還要注意譯文、字幕在原有語意、語境的基礎上符合人們的語言習慣。因為字幕翻譯不同于文學文本,字幕翻譯是為普通大眾服務的,在進行最佳語言溝通和文化傳播的同時,必須照顧到受眾的文化層次和興趣取向。合理進行字幕翻譯的保留與創新,達到雙向的結合與平衡。因此,跨文化交際下的語言與文化轉換是影視字幕翻譯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影視字幕翻譯的特點

影視字幕翻譯有別于其他形式的翻譯,它是源語文本和譯語文本同時出現的惟一翻譯形式。語內字幕和語際字幕是字幕翻譯的兩種形式。影視字幕翻譯一般指語際字幕,是指在保留原聲的情況下將劇中人物對白和必要的視覺信息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作為理解的輔助手段。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傳遞影視語義語境,幫助觀眾跨越語言障礙了解故事情節。字幕翻譯已經成為影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字幕翻譯在進行文化傳遞的同時必須避免因文化內涵不同而導致的信息流失與信息超出現象。因此,把握好字幕翻譯的特點是有效專遞信息和文化的基礎。

字幕翻譯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影視信息傳遞媒介的特殊性

觀眾在觀看影視的時候一般都是同時通過語言和非語言形式來理解和欣賞影視作品,作為影視信息表現形式的文字字符、畫面、音樂等都是通過視、聽兩種媒介來向觀眾傳達影視信息的,因此影視信息必須使視聽這兩種形式互為補充和幫助,才能構成影視藝術的多維度審美特色。

2.受眾者接受的瞬時性

一般來講,字幕的顯示時間是與畫面中人物的講話速度和情景轉換速度同步的,講話速度越快,字幕顯示時間越短。因此,影視字幕翻譯不能像書本那樣前后翻閱也不容許加注說明,字幕顯示一般都一閃而過,再加上讀者閱讀視野的限制,一般要求翻譯長度要適合觀眾的閱讀視野。同時,影視是一門大眾藝術,受眾者大眾化,這就要求字幕翻譯要盡量簡潔、通俗易懂。經常看英文影視的人就知道影視里面英語對白的省略比比皆是,人物的談話一般都是采用隨意的方式,因此在翻譯時也應簡單明了。如電影《十日戀愛有限期》‘( How to Lose a Gny in Ten Days)里,男主角廣告人Benjamin Barry和女主角雜志專欄記者Andie Anderson在酒吧里第一次見面時,其對白可以算得上簡潔、精練的典范。

AndieAnderson (A); Unattached?你一個人嗎?(省略Are you)

Benjamin Barry ( B ) ; Currently目前是。(片語句)

A; Likewise我也是一樣。(片語句)

B; Surprising真沒想到(省略It is)

3.字幕翻譯口語化

影視字幕翻譯一般是對影片中人物的對白或者心理活動的翻譯,在語言上屬于口語范疇,將人物的對白轉換成字幕譯文時,要求語言通俗易懂、清晰簡潔、連貫流暢,在風格上應與影視本身的風格保持一致。

二、影視字幕翻譯中的跨文化信息轉換策略

1.把握好字幕翻譯中的文化語境

在影視翻譯實踐中,掌握好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差異可以幫助譯者解決翻譯中遇到的困難。美國著名的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認為:“翻譯中出現的最嚴重的錯誤往往不是因為詞語表達不當所造成的,而是因為錯誤的文化背景所導致的。歸根到底,翻譯中的大部分問題都是因為兩種語言差異而造成的障礙。”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文本的意義都直接或是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詞語意義最終也只能在其相應的文化中找到。文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語言的不同,在影視字幕翻譯中融合兩種語言文化差異是翻譯的主要任務,也是一個難于攻克的問題。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溝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語言所負載的文化意蘊的理解。這就要求翻譯者要深刻理解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跨越語言鴻溝,盡可能原汁原味地展現影視的獨特風格和文化意蘊,使翻譯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的情感需要。好的譯制片能夠幫助觀眾準確理解原片內涵,充分把握影片情節。如美國電影TVaterloo Bridge意譯為《魂斷藍橋》,這個譯名簡直就是畫龍點睛,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在“斷”中永恒,而象征憂郁的“藍”色又為這 一出悲劇添加了一面凄美的幕布,為觀眾了解影片內容提 供了幫助。

2.關注影視對白與字幕之間的偏差

在跨文化交際中,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導致部分語義的 改變或缺失,這往往也導致字幕翻譯與對白原義之間的差異,但翻譯時盡可能在語言和文化信息上忠實地傳達原影視片的意圖和功能,使觀眾看完影視之后能夠產生類似于原作品的效果。在影視翻譯中除了要考慮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外,影片的藝術風格、時代氣息、編劇和導演的意圖也是譯者在翻譯時要考慮的方面。

翻譯不僅是語言交流的工具,本身也是對另外一種語言文化內涵的診釋,語言的翻譯可以意譯,但文化方面的翻譯一定要忠實于源文化,這是對譯者的跨文化能力提出的要求。好的澤制片能夠盡情地傳達原片的文化內涵和展示影視片的風格,更能滿足觀眾的情感需要,使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對片名的翻譯上,Rebecca被譯為《蝴蝶夢》,Jane Eyre被譯為《簡·愛》等,都是對內容進行了最佳概括,既簡單明了,又能引人萬千思緒,實為影視翻譯的上乘之作。

3.字幕翻譯中的異化與歸化

在影視字幕翻譯中人們往往把譯語看做對原作的同化過程,因此在翻譯中就會產生追求同而排斥譯的現象。翻譯中的異化是藝術傳達上的一種變式,這種“變式”是客觀存在的,是影視翻譯的客觀需要,也是審美的需要。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較大差異,同時語言與文化又存在相通的一面。語言與文化的相通為翻譯提供了可譯性,而相異使翻譯出現困難,產生對抗性,因此產生了譯語的異化。

但這種異化都是譯者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字幕翻譯時必須注意把握影視的核心,既要做到正確體現影視的基本內涵和風格,使正確傳遞跨文化交流信息,又要不失為大眾所接受。因此在翻譯中利用異化與歸化的方式去翻譯,充分發揮漢語的優勢,追求“和而不同”的審美效果,使譯語在譯者的藝術再創造中得到優化。字幕翻譯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與人物對白、動作、畫面、人物心理活動的變化是同步的,隨著表演情緒、場景、語速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字幕翻譯的取舍、文化信息的處理要在盡量保持影片原有藝術風格和劇中人物風格的基礎上更多考慮觀眾的認知能力和欣賞習慣,正確把握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做到合理異化和優化,為觀眾提供最佳的語境效果。

如在影片《人鬼情朱了》中的一個片段,山姆的鬼魂和通靈女巫奧德美來到銀行提款。Sam ; Tell her to make sure it goes straight up the third floor file because you have atrans action to make. Odamae: please make sure this goes right up to the third floor file because I have a transfusion to make. Bank clerk: A what(山姆:告訴她馬上將這個轉到三樓文件中,因為你馬上要交易。奧德美:請立即將這個轉到三樓文件中,因為我馬上要郊游。銀行職員:什么?)原文中transfusion與transaction在讀音上相近,奧德美因為心情緊張沒能聽清山姆的話,又因為她是按照山姆的指示行事,根本沒經過大腦思考,所以就說出了一個與上下文毫不相干的transfusion,引出了銀行職員詫異的一問。如果直譯為:(山姆:告訴她馬上將這個轉到三樓文件中,因為你馬上要交易。奧德美:請立即將這個轉到三樓文件中,因為我馬上要輸血。則由于翻譯成中文之后“輸血”與“交易”在讀音上并不相近,這一情節對中國觀眾來說就顯得莫名其妙,這就是語言文化差異造成的翻譯障礙。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能拘泥于字面意義的忠實,而應大膽創造,使譯文達到與原文同樣的聽覺效果,從而保證情節的順利進行。

在翻譯外國影視作品時,盡量保持原劇風格、異國情調是有必要的。原作中富有個性或鮮明的語句、比喻等不要輕易舍棄。對于西方影視中的感嘆語句在翻譯的時候盡量運用“呢嘔”“哇噢”等西式感嘆詞,以更加貼切地表達劇中人物的身份和情感。

4.字幕翻譯中譯者的主體地位

篇10

關鍵詞: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藝術,美學

引言

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被稱作得二十世紀現代文學的扛鼎之作,以創新著稱。可以說,《追憶似水年華》的出現,標志著法國傳統小說的終結和現代小說的興起,也因此馬塞爾·普魯斯特稱之為一個“不世出”的作家(“不世出”指的是一個世紀里可能還出現不了一個)。他為廣大讀者營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完美意境,其創作思想和藝術風格對世人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因此,對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進行美學解析,對于我們的文學創作具有非常的意義。

一、敘述語言之美

1、隱喻

有人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之所以留世并被廣泛閱讀,其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那蓋世絕倫的敘述敘述語言。這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誠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在小說中所應用的敘述語言并非以華麗見長,但在其字里行間里,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其語句的和諧,以及其對文體嫻熟的駕馭能力。這或許與來自巴爾扎克及其長期的仿寫磨練有關,使得他筆下的人物無不熠熠生輝,其人物敘述語言或俗或雅,或俊或俏,個性十分鮮明。如:

他感到花枝招展的姑娘們像是一叢賓夕法尼亞玫瑰,巴黎歌劇院像一只海底水族缸。一位侍者“個子非常高,長著一頭烏黑的秀發,臉上像撲了粉一樣,使人更容易想起某些珍禽而不是人類。他不停地從大廳這頭跑到那頭,似乎沒有目的,叫人想起一只南美大鸚鵡。這些大鸚鵡以其艷麗的羽毛色澤和不可理解的騷動不安填滿了動物園的大鳥籠。”

在這段話中,除了優美的敘述語言之外,還可以看出普魯斯特在為我們描述“花枝招展”的姑娘們和一位侍者所引用的“隱喻”,而像這樣的句子,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比比皆是,由此我們也看出了“隱喻”是普魯斯特較為喜歡應用的敘述語言技巧。如:

在談到主人公的女友安德烈時,文中寫到:“這種病人只從別人身上得到健康,就像某些星球借其他發光星體的光以及某些物體只容電流通過一樣。”

再如:“每過兩分鐘,德夏呂斯先生的媚眼秋波好似強烈地向絮比安提出同一問題,猶如貝多芬探詢的短句,按同一間隔反復出現一一配以過分華麗的前奏曲一一用以引出新的動機,變調和‘主題再現’曲[1]。”

2、復合句

他喜歡使用復合式的長句,一個句子中包含有幾個附屬句,冗長與瑣碎也就成了他獨特的敘述語言風格。普魯斯特的復合句式由之而構成的一連串從屬句的用途就在于不僅把某一瞬間的內心體驗,而且同時把環境、景色、體驗發生于其中的情勢統統納入一個完整的句子,換句話說,似乎使一個人的內心和外表在同一個時間里呈現出來。如:

維爾迪蘭夫人面對我們新客人,像德·夏呂斯先生(戈達爾沒有看見他)啦,像我啦,聽到康布爾梅夫婦到了,故意不露聲色,不以為然,不動身子,對這條消息的宣布不做出反應,只顧同大夫談話,優雅地扇著扇子,操著法蘭西劇院舞臺上一個侯爵夫人假惺惺的腔調說道:“男爵正是這么對我們說的……”這對戈達爾來說太過分了。

在這個復合句中,作者給我們勾勒出了維爾迪蘭夫人矯情的面目。維爾迪蘭夫人矯情的原因是有爵位的康布爾梅夫婦到了;矯情的對象是新客人,“我’,和夏呂斯等;矯情的表現是不露聲色,不以為然,不動身子,只顧同大夫說話;矯情的心理狀態是故作鎮靜。在這個復合句中,作者把維爾迪蘭夫人矯情的原因、對象、表現、心理狀態都給我們表現出來了。在一個長長的復合句中,使維爾迪蘭夫人內心狀態和外表同時呈現在我們面前。

這些長句依靠副句的層層相疊和協調并列,豎起一棵棵枝繁葉茂而又錯落有致的大樹,呈現出勻稱美麗的框架結構,它們又如瓦格納歌劇中那綿綿悠長的樂句,旋律優美,婉轉流麗,讀來悅耳動聽。

長句生動的形象和樂感為所敘事物增添了某種具體形式,使讀者更加便于感受。

二、人物形象塑造之美

在閱讀《追憶似水年華》的過程中,細心的讀者定然能發現在《追憶似水年華》中人物形象與傳統小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相比,《追憶似水年華》中的人物形象要比其他傳統小說的人物形象顯得更為“別致、新穎”。這也是普魯斯特筆下的《追憶似水年華》的與眾不同之處,是該作品的一大特色。

普魯斯特筆下的人物跳脫了以往傳統的寫作手法,即不是什么類型人物,也不是什么性格人物,而是采用印象迭加的方法來塑造作品中的人物。有人評價說: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塑造的絕大部分人物形象,都是圓形人物(圓形人物,性格則是豐富多彩的、復雜的,性格隨著環境不斷地變化,小說中圓形人物隨著作品情節的運動而不斷地展現其性格的多樣性,人物是立體的,不可能用一句話或一個詞來對其性格進行概括和總結。比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歌德的浮士德。)。但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描繪和塑造人物時卻有別于其他傳統的作家。他從不直接描繪人物,而是通過不同人物對同一個人物形象的印象來塑造,表現出了獨特的創新性。這種方法就是印象迭加式的方法,是通過不同人物對同一人物印象的迭加,從而構成了這個人物的多角度、多層面的心理和性格特征,也是由于這樣的方法才決定了普魯斯特所塑造出來的人物多呈圓形人物。例如:在敘述者的姨媽萊奧妮看來,弗朗索瓦絲既是一個忠心耿耿的女仆,又時又把她當作一個貪小便宜的賊來提防。在巴爾貝克大旅社,仆人們又非常喜愛弗朗索瓦絲,把她看成是一位“太太”。在普魯斯特的筆下,弗朗索瓦絲有時殘忍,有時善良,有時聰明,有時又不近人情。正是通過不同人們的眼光,弗朗索瓦絲被賦予了不同的形象和性格。

三、美妙而奇特的想象

美妙而奇特的想象也是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呈現出來的美。如:

美麗的星期天的下午啊,當我一想到你們,至今猶歷歷在目,確實,當初我把書一頁頁往下讀的時候,白日的炎熱在逐漸消散的時候,你們就已經把那種不尋常的生活裹了起來,讓它逐漸地、一點一點地結晶。這個晶體變化極慢,里面貫穿著枝頭的綠葉和你們靜悄悄的、回蕩著聲響的、香氣怡人的、透明的每一個鐘點。

……

圣伊萊爾教堂的鐘聲沿著地平線悠悠傳來,聲音雖弱,卻依然渾厚鏗鏘;它們從那么遠的地方,穿透一層層的空氣,卻沒有與空氣混合,一道道聲波的連續的頗動給鐘聲四周留下一條條棱紋,掠過花朵時發出陣陣共鳴。

將美麗的星期天想象成與之怎么扯也扯不上關系的美麗晶體,實在是超乎常人的想象,而普魯斯特不僅將之想象成美麗的晶體,同時他還能看到那晶體里枝頭搖曳的綠葉,聽到“回蕩著聲響的、香氣怡人的、透明的每一個鐘點”。而將教堂鐘聲想象為不單單可以用耳朵聽到,還是“四周具有一條條棱紋”的。

四、細致的裂變式描寫

裂變式描寫是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中所引用的另一種獨特的手法。如:

突然之間,我回憶起來了。這種味道正是那小塊瑪德萊納蛋糕的味道,在貢布萊,每星期天早晨(因為星期天在做彌撒的鐘響以前我不出門),……

一旦辮認出來萊奧妮姑媽給我吃的那種用權花茶浸過的小塊蛋糕味道(盡管我還不明白或要等到晚些時候才明白為什么這個回憶使我那么高興),在我眼前立即象戲臺布景似的浮現臨街的那座灰色老

房子,姑媽的房間幸街面,另一面連接面朝花園的樓房這是我父母的座后加建的(這段截接的墻面迄今為止只有我重見過),隨即浮現城市,從早到晚的城市,時時刻刻的城市,浮現我午飯前常去的廣場,浮現我常去買東西的街道,浮現我們天晴時常走的道路。 ……

諸如以上這種細致的裂變式描寫,在《追憶似水年華》中處處可見。普魯斯特以其敏感的心靈,細膩的情感將其筆下的在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個細節裂變為無數個。他喜歡將感覺停在某一秒,細細地去體味個中的美妙與,這就是他的快樂,很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