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范文

時間:2023-03-18 23:03: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化苦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文化苦旅

篇1

當西方人千里迢迢地漂流來到中國,去到敦煌時,給了幾枚金幣看守人,于是大批大批文物流向西方,到現在的歷史學家要研究、購回文物時,就要巨額購回。尷尬??!

當泰山石碑被弄爛時,又有幾個為之痛心疾首?!當發現文物時,又有幾人為高興過?!當人們……中國人現在時為過中國文物關心過、擔心過、高興過?!——沒有!

肯德基、麥當勞、西餐廳是中小學生流連忘返的地方,可有哪位學生,甚至大人說得出、品嘗過中國流傳已失傳——起碼很多人沒見過!

當孩子們如數家珍地說西方的節日、星座代表著什么,應該做些什么,哪有人記得中國的禮儀和經典讀物?!我想,現代社會基本沒有人會背《言語》《老子》《三字經》《詩經》等等——這都是中國人以前的崇尚之讀物。

中小學生們最記得的就是什么圣誕節、西文情人節等等,圣誕節還互相送卡呢!真令人以為是過大節日。到了中國傳統節日,大年三十難尋氣氛——或說是刻意的氣氛;元霄節元元霄,只當是平凡的一天;中秋節沒中秋節的氣氛,甚至大多數人不賞月,更有甚者,一家人都沒齊;重陽節沒什么人登高,也是一次平凡的日子;七夕沒情人,西方情人節滿街都是……昔日的中國傳統節日氣氛已經黃鶴一去不復返了。

當月老變成丘比特,生肖變成星座,“仙術”,“法術”這兩個名詞變成“魔法”,當茶變成咖啡……中國的傳統節日和文化已經衰落了?;蛘哒f在一片“洋聲”中“退役”了。

篇2

【關鍵詞】《文化苦旅》:人格構成;文化走向

一、筆端物像色彩紛呈,文化底蘊深厚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為了奠定藝術真實的基礎,從多個層面截取了歷史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不論是風土人情、歷史人文、萬里河川,無一不可入題。在《陽關雪》、《道士塔》中,描寫了漠漠黃沙彌漫下,黃河文明的興衰,從寂寥曠遠中,將積淀千年的歷史進行了真實的還原;《白發蘇卅I》和《江南小鎮》等,展示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那種典雅柔媚的文化底蘊,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江南文化的那種婉約和清新,同時將世態人情演繹的形神兼具。有對西湖、陽關、柳侯祠、莫高窟的生動描述,有對王安石、李白、坡、柳宗元等書卷氣息濃郁的文人騷客的敬仰;甚或還有江南名妓蘇小小、“亦仙亦妖”的白娘子、遁入空門的李叔同等等,縱觀《文化苦旅》,盡管紛紜叢生,但余秋雨卻能出神入化,將萬千物象信手拈來,栩栩如生的付諸于筆端,展現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二、賦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鮮活的生命,真正贏得讀者的贊譽

在《文化苦旅·筆墨祭》一章中,曾有著一大段描寫“五四”文化史的文字,將文人、文化和歷史,三者之間扯不斷、理還亂的關系,描寫的淋漓盡致。按理說作者非常擅長寫文化史論,而要操作散文的“厚重”,這并非難事,但真正將“厚重”拿捏的恰到好處,而不是用枯燥和嚴密的考證,將文學的靈性和飄逸淹沒,真正做到這一點,卻是非常難得的。在這個群體里,有李叔同、李白、白居易、坡……這些歷史人物為我們所耳熟能詳,他們寄情與山水風物,或歸隱田園、或遁跡空門、或吟風頌月,縱觀整部中國文化史,恰恰由于這些故事的點綴而熠熠生輝。這一個栩栩如生的個體,用各自的個體人格震蕩文化的湖面,撞擊著思想的圍墻,于是情感的碎末飛揚和蕩漾起來,而余秋雨走筆“隨物賦形”,將這些碎屑和波紋及時的捕捉,賦予冷峻的文化史以鮮活的生命,贏得讀者發自內心的贊譽。

三、沉郁風骨和空靈筆法融合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將將沉郁古風和空靈筆法有機的糅合為一個整體,讓歷史人物起死回生,賦予山水風物以靈性。在《夜航船》中,有著恢弘壯闊的意識流程,作者娓娓道來,從明朝張岱的《夜航船》聯想到現實中的夜航船,最后又聯想到故鄉山腰破廟木魚聲,由篤篤聲掀起的“思想狂瀾”,想起回鄉光耀門庭的暴發戶、乘船外出謀生的山民、漸漸氣派的船老大,繼而切入張岱《夜航船序》的逸事,再巧妙的將“夜航船文化”切入,最后一一引入豐子愷、周作人、魯迅等幾位上了“吾鄉”文化夜航船的文學大師,終篇是由祖母關于篤篤聲的爭論貫穿,筆鋒輕靈老道、于浮光掠影中蘊含著諸多的深邃沉郁。文化的流通歇滯、人生的悲歡離合,讓人讀罷不僅掩卷嘆息。在這近乎于悲劇般的體驗里、蘊含著悲壯、深刻的美,讓我們無法區分哪一處是沉郁,哪一處是空靈。只能靜靜的享受這段文字帶給我們的整體美感。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堪稱當代文學的藝術瑰寶,他從史學家和文人的角度出發,深刻探究社會問題,挖掘文人人格、觀察文化走向、透析社會現象。這部文學著作,充分的展現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學功底和淵博的文學知識,他憑借著超凡的藝術表現力,寄情于山水風物,深刻的揭示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對人生的真諦和文化靈魂孜孜以求的探索著。從以上角度分析,《文化苦旅》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成功嘗試。也許,在中國當代散文中,《文化苦旅》還稱不上是問鼎之作,但它的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它為中國當代散文領域,開墾了一塊嶄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壯闊的生存空間。

參考文獻:

[1]余秋雨:《文化苦旅》,東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2]陳眉公:《小窗幽記》,北京藍天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國維:《人間詞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北京大學哲學系編譯:《古希臘羅馬哲學》,三聯書店,1957年版。

[5]歌德,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

篇3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背負著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范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范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么,是執著、堅定,還是如余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么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后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余秋雨在這里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為一個藏書家,會像范欽一樣嗎?我想不會,范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著,又為了什么?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篇4

《文化苦旅》 傳統文人 形象解析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重點指向中國文化人的文化靈魂。中國傳統文人受儒、道、釋三家影響,既有儒家“積極入世”的執著,也有道家“無為而治”的飄逸,更有佛教“超然物外”的灑脫,形成了他們復雜的人生觀,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別具特色。因此,余秋雨關注的并不是各處的風景名勝,而是風景之中蘊藏的文人精神。正是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深切關注,才使得他在尋找著散落在各地歷史山水間的文化精髓的同時,也勾畫出一系列帶有濃厚中國文化特色的傳統文化人形象。

一、憂國憂民事不避難,勇于擔當奮勇向前古代文人自小就被培養了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民族憂患意識。中國的文人學士,是歷朝歷代所有階層中最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身體羸弱,手無縛雞之力,卻有鋼鐵般的意志,一身的傲骨,不管是面對外族的侵逼,還是權奸的擠迫,始終堅守著一種特定的文化精神,保持著對國家的憂患意識以及對百姓的關懷之情。翻開中國歷史畫卷,我們可以看到,自中國第一朝夏朝開始,就出現了許多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遠有商紂時期的比干丞相,剖心求諫;近有清朝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他們在災難、痛苦乃至死亡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大勇大智,無不是出于自覺承擔的神圣使命感。這可以是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鮮明的印記,也是每一個浸染于傳統文化中的文人學士抹不去的烙痕。《文化苦旅》中《道士塔》、《莫高窟》等作品正是此類精神的代表作。?

二、敢于突破自我,成就非凡一生中國文人歷來追求“學而優則仕”。當官,是體現其自身價值的最終途徑,而中國文人的自我價值并不只有這單一的路可以走。《柳侯祠》中主角柳宗元,作為一位貶官,而且是已在永州呆了10年的貶官,“日子孤寂而荒涼”,他的人生價值何以體現?正是在這些荒涼的日子里,他作為官員的一面隱退了,露出他最樸質的文人這一面,在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并在再次貶到柳州后,為當地挖井、辦學、種樹、修廟、放奴婢,按照一個正直文人的心意,實踐著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這算是一種典型的中國式的貶官文化。柳宗元或許可以說是他無奈之余的對策,而《都江堰》中的李冰則是另外一種境況,但他們追求的是同樣一種精神。秦始皇筑長城,半是壯膽半是排場,而都江堰只是個純粹的水利工程,卻在幾千年后仍然“水淋淋的流動著”。

三、笑面挫折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百煉成鋼先秦儒家強調道德人格的培養,以及人格尊嚴的不可侵犯,他們提倡松柏氣節,主張“當仁不讓”,“舍生取義”,中國傳統文人在接受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接受了這種傳統道德教育。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有這么一個群體,他們勢單力孤,被社會不公正的禮俗壓抑著,卻不甘這壓抑,他們堅持著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志向,用生命發出自己弱小卻堅定的聲音?!杜品弧分凶≡谛∴l間的廟宇里幾個外地女教師,在她們讀詩的聲音中,在占了整個尼姑庵的四分之一的大花圃里,在屋梁上藏著的一疊繡品中,傳出的振聾發聵吶喊。如果說《牌坊》里的抗爭只是一圈小小的漣漪,那么《西湖夢》中白娘子的抗爭,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了。白娘娘只有一個平凡而燦爛的理想:只愿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法海逼白娘娘回歸于妖,天庭勸白娘娘上升為仙,而她卻拼著生命大聲呼喊:人!人!人???

四、梅妻鶴子,超然物外中國傳統文化成因復雜,傳統文人胸懷天下的時候,最不忘的是那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生存哲學。所不同的是,在文化地位中占主流的儒家側重于前半句,講求“入世”,道、釋兩家則重后半句,道家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佛教講求“四大皆空”、“超然物外”的境界。于是,中國文人在“濟天下”的主流之外出現了一支“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隱士一族”。如《白發蘇州》中提到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痹偃纭段骱簟分械牧趾途?,素有“梅妻鶴子”之稱,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詠梅,幾乎成了千古絕唱,隱居于孤山20余年,達到了道家所謂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這類文人身上顯示了中國道家文化的清新自然,超脫了沉重的文化負累,也留給了后人才高八斗,風流倜儻的形象。中國傳統文人的“隱士”情結,在現代文人身上仍有鮮明的體現,這類學者沉潛于書齋,不聞窗外之事,從事純學問研究,為學問而學問,將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以求忘乎外物,獨善其身,所幸這類學者數量并不多,而余秋雨更是以一個學者的身分,整理好行囊,推開書齋的門走向尋找中國文化精髓之路,給這類隱士學者們闖開了通往世間的大門。綜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中刻畫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覺繼承以及對中華大地文化內涵的挖掘,使得他的散文帶有一種深厚的歷史滄桑感,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同時,他深具思辯色彩的語言,感性而豐富的聯想,別具一格的見解,常常讓讀者在被他的睿智激活的同時,對中國文化產生一種深沉的焦灼感,感受到他所說的“呼喚著遠離商業文化的另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屬于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的文化回歸”。翻開他的散文,人們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智者在低首沉吟,在吟嘆長歌。

篇5

余秋雨描寫的江南小鎮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筆下,小鎮多水多橋,石階是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的;姑娘蹲在石階上洗臉打扮,還有從不遠處的烏篷船上裊裊升起的一縷縷的白煙。河岸邊又有石欄相映襯,石欄邊三三兩兩地倚著幾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視著河面,仿佛要看穿小鎮悠遠的歷史。

也許先生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于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如同先生之說,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于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鎮的代言,誰都不能否定他們的樸實、淳厚,即使他們比喧鬧的都市人多金,也寧愿淡泊處世。他們的生活永遠是忙碌而安靜的。伴著清晨的炊煙,小伙子們系好衣帶,解開系在碼頭上的繩索,踏上一條船,慢慢滑動雙槳,悠閑地哼著江南小調,逢人便裂嘴笑著打招呼。他們駕著輕快的小船,漾起層層水波,駛向遠方。撒網、收網、撈魚,一天的勞動就如此簡單。而婦女們則倚著窗,靜看家人的船駛向遠處,然后洗衣,織布,燒菜……

江南的小鎮,沒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鎮的血脈。的確,沒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縱橫交錯,河里來來往往穿梭不絕的船只,把小鎮的各處都連接了起來。而河里純凈清澈的水則把人世的喧囂、滔滔的名利全部沖洗蕩滌,讓心靈得以凈化。

篇6

關鍵詞:《文化苦旅》 斯坦納 闡釋翻譯理論 補償

一、引言

闡釋學(Hermeneutics)的基本定義是進行解釋的科學或理論,是一種關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義的理論和哲學。然而翻譯與闡釋學有著天然的密切關系,語言是理解本身得以進行的普遍媒介,理解的進行方式就是解釋。闡釋學派翻譯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提出“理解即翻譯”這個觀點,最大化地肯定了譯者的主體性,并提出闡釋翻譯“四步驟”,強調翻譯過程中“不平衡”不可避免,但要力求恢復譯文的平衡才能再現原意和風貌。然而,余秋雨筆下的《文化苦旅》,主觀色彩較為明顯,思維深邃超脫。如此,在此類文本的轉換中,譯者對原文本的主觀解讀就顯得尤為重要。故而,筆者創造性地融入闡釋翻譯理論,以其最大程度再現原文本意義。

二、斯坦納的闡釋翻譯理論

喬治?斯坦納作為西方翻譯理論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1975年,他在其巨著《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中闡述了語言研究與翻譯的本質,以及翻譯任務與目標等重要問題。基于海德格爾的闡釋思想,斯坦納提出了最引人注目的“理解及翻譯”和闡釋翻譯“四步驟”,即信賴(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補償(compensation)。信賴,就是指譯者在翻譯之前,相信原文本是有意義的。侵入,就是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直覺中的兩種語言之間、兩種思想形式之間的沖突,譯者的主觀因素在理解原文的時候難免“侵入”到原文中。吸收,就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被移植到譯文中來。補償,就是由于在吸收過程中,譯文語言可能會喪失掉原文的部分或者一些本色,經過這一步驟的潤色,譯文就會更加完整地表現出原文的內涵,能達到翻譯的目的,達到交流的作用。

三、闡釋過程中的“不平衡”現象

斯坦納認為在闡釋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對原文意義的合并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損失,如在翻譯的闡釋活動的第二步“侵入”與第三步“吸收”中,語言、文化差異、翻譯策略等都可能直接或間接造成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信息缺失,會出現一種不平衡的現象――譯者刪除過多或添加過多。而成功的翻譯必須尋求原文與譯文的意義對等,故而第四步“補償”(compensation)在整個翻譯過程中就顯得必不可少。換言之,完整的翻譯必須以“補償”作為終結。因此,從斯坦納的闡釋“四步驟”看來,文化散文的英譯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在翻譯行為中,為了恢復原有的平衡,必須在最后一步加以“補償”。

四、闡釋過程中“不平衡”現象的“補償”

既要能忠實于原文形式,又要能表現出原文的美學效果,這是所有翻譯工作者所期望達到的效果。由于斯坦納的闡釋翻譯“四步驟”中的前三步中,譯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對原文意義的合并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損失,打破了意義傳達的平衡,因而有必要對其英譯中的“不平衡”作一補償性闡釋和分析。

(一)修辭手段

《文化苦旅》中綜合運用了大量的重復、排比和對偶等修辭手法,語言鏗鏘有力,結構平整對應。原文的修辭特色是評價譯文優劣的關鍵所在。然而由于英漢語法結構差異,修辭的保留與否,則要看具體文本轉換的需要。示例如下:

(1)現代,不僅僅是一截時間?,F代是寬容,現代是氣度,現代是遼闊,現代是浩瀚。

Modern time is not just a period of time but a quality of tolerance, bearing, vastness and magnanimity.

鑒于重復現象在漢語中較常見,而英語則簡潔有力,因此筆者用了“not...but...”結構,其中添加了“quality”一詞,既與前面“a period of time”保持平衡,又與后面并列詞連用,意境深遠。

(二)語氣語調

語氣表示說話人對某一行為或事情的看法和態度。在轉換時,有時候這種語氣較難轉換為對應的句式,達到相應的效果,這時就需采取一定的詞匯手段來加以彌補。示例如下:

(2)成都的千古難題至今猶在:如何從深厚走向寬廣?

As to Chengdu, how can it march towards broadness from profoundness? This historic problem still exists so far.

原句是一個疑問句,轉換時同樣保留疑問語氣,并采取分句譯,先擺明事實,再后續句子的細枝末節。這樣一來,句子詳略得當,傳達出作者原意。

(三)文化語境

對于《文化苦旅》中的文化信息,需要傳達到譯文中去,這有利于促進原語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此,針對其中的一些中國特色典故和歷史人物,在表達時有必要加以補償。示例如下:

(3)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

As the capital city of six dynasties, Nanjing leaves its immortal name in history. What’s more, it is a witness to the political tid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the brutal warfare from 1840 until now.

原文中的“近代和現代”,表示是指中國自1840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多年的歷史,此處沒有直接翻譯為“近代和現代”,而是按其定義加以了解釋為“from 1840 until now”,這樣清晰明了,簡潔易懂。

(四)情感色彩

余先生努力尋求中國文化的定位,探索著中國文明未來的走向,《文化苦旅》中無不飽含著他深沉的民族情,感情真實,厚重深沉。因而,社會整體的認知和作者的主觀思維在其中顯露無遺,始終貫穿于文本之中。示例如下:

(4)或者是冬烘氣十足地懷古,或者是實用主義地趨時。懷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趨時者只想以今滅古。

Cherish the past with full emotion, or follow the trend in the progressive world. Someone who cling to the past only wishes to take ancient time to replace today; while others who follow the fashion simply desire to take today to destroy ancient time.

此句作者連用兩個對仗句,結構對稱,語言簡潔。在轉換此類語句時,譯者必須傳達出原作者的意圖。在表達“懷古”和“趨時”兩個詞時,譯者用了“cherish the past”和“follow the trend”,準確地呈現原作者的思維情感,以達到情感上的再現。

總之,在文化類散文翻譯時,譯者應該對其色的修辭、語調、文化語境和情感特色要加以補償性闡釋,充分發揮譯者的主體性,以較為貼近原文風貌的結構加以轉換,創造性地對原文加以闡釋,恢復原文的平衡。

五、結語

對于《文化苦旅》這樣主觀性較強、文字深沉的散文而言,在其英譯研究中創造性地融入斯坦納的闡釋翻譯理論,強調“理解即翻譯”,并且肯定譯者的主體性,指出“不平衡”現象不可避免,而翻譯必須恢復譯文的平衡,再現原文的意義。筆者希望通過對《文化苦旅》中散文的初步英譯研究,可以為此類文化類散文的英譯提供一個可供借鑒的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謝天振.論文學翻譯的創造性叛逆[J].外國語,1992(1).

[3] 許鈞.創造性叛逆與翻譯主體性的確立[J].中國翻譯,2003(1).

篇7

初見羅弼,是在四月里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這個來自加拿大甘露市湯姆遜河大學的二十歲男孩作為與天津理工大學的交換生在中國已經待了五個多月了,金色的頭發和藍色的眼睛配上一米九幾的大個頭,使他在人群中顯得格外耀眼,尤其是當他用不標準的太原普通話和我們交流時,總是能引來更多人的注視與微笑。

當初在學校里選擇要去的國家時,專業是國際貿易的羅弼毫不猶豫就選定了中國,為著心中那份對東方古老文化的向往與崇敬,他的第一站就來到了北京,在游覽了故宮、長城以及頤和園等頗具中國古代皇家氣勢的名勝古跡后,便產生了想要了解曾經富甲一方的晉商文化發展史以及他們散落在民間的深宅大院的念頭,而這時他恰好結識了一位地道的山西青年――李力揚,這個準備留學美國的小伙就成了他專業的“翻譯”加“哥們”,于是兩個年輕人就此結伴踏上了尋訪山西的文化酷旅。

心中最IN的中國民間傳統文化――日升昌票號

這次山西之行,給羅弼感觸最深的就是平遙的日升昌票號。同行的李力揚用英語這樣給他做介紹――這就是今天中國大地上各式銀行的“鄉下祖父”,也是中國金融發展史的里程碑。但這個加拿大男孩卻認為古老的票號帶給他的不僅僅是這些,更多的領悟是當他了解到了當時日升昌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制度:員工與財東之間的人身頂股制以及財東與經理之間的東掌合伙制。這些震動他心靈的印象使羅弼不住地對周圍人發感慨,“日升昌的票號太神奇了,我一直不厭其煩地去試圖更深的理解他,因為我覺得票號的形成與完善不只是反映了當時晉商文化的輝煌,更孕育了現代化企業運行體制下股份制產權與管理權分離的雛形。這簡直就是我心中最in的中國民間傳統文化!”

嘴巴最享受的山西傳統小吃――莜面烤佬佬

說起山西的小吃,羅弼臉上洋溢起孩子般的笑容,來中國怎么說也五個多月了,幾乎每頓飯都有不同的特色,但自從品嘗了這種名字聽起來十分奇怪的面食之后,羅弼就此淪陷為一個固執的食客,幾乎是餐餐必點,而且還用蹩腳的太原普通話不停地對點餐小姐說:“少了甚也不能少了莜面烤佬佬!”連說好幾遍,引得在場的每個人都會捧腹。羅弼卻通過翻譯一本正經地和我們交流:“我知道這種面十分有營養,在加拿大是見不到的,并且它的口感很好,還能選擇不同的醬料蘸著吃,這就是我鐘情它的原因?!闭f話間他已經熟練地用筷子夾起了一塊,迫不及待地放入口中。

感受最質樸的太原本土特色――做名“后生”

家就在太原的李力揚這次把個外國朋友領了回來,打從羅弼踏進他們家開始就受到了熱情的款待,不過無論是從飲食方面還是生活習慣上這個加拿大男孩都能很快地融入其中,當我們談起最具太原本土特色的事物時,他得意地向我們展示了一雙前幾天在平遙花五十元人民幣購買的“板鞋”(―種老太原人愛穿的白邊布鞋),并且用中文不斷地強調“后生”這個在太原方言中用來形容年輕小伙的詞,似乎他很樂意體會當一個原汁原味的太原人。不僅這樣,羅弼認為做名地道的“后生”必須具備年輕力壯、為人熱情、笑容質樸這三個基本條件,缺一不可。對此我和他的翻譯李力揚笑著不置可否。

甘露市VS太原市

篇8

關鍵詞:圖書館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 法律保護 立法建議

一、圖書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形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明確宣示: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核心應該與信息、掃盲、教育和文化密切相關,主要使命包括“加強文化遺產意識,提高對藝術、科技成就與創新的鑒賞力”“支持口述傳統文化”“提供接觸各種表演藝術文化展示的機會”。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與傳播是公共圖書館應有的文化自覺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圖書館積極開展和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工作,對提高社會公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反過來也可以提升公共圖書館的作用和影響力。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18號)規定,要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廣大未成年人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要積極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和展示。要運用文字、錄音、錄像、數字化多媒體等各種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真實、系統和全面的記錄,建立檔案和數據庫。2011年6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十三條規定:“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全面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情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及相關數據庫。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及相關數據信息應當公開,便于公眾查閱?!庇纱丝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以數字化方式存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數據庫因其檢索的快捷性及可被快速、準確的復制性,大大增強了它的利用價值。根據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五個方面: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禮儀、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建立文字、音頻、視頻等不同類型的數據庫。

二、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法律問題應對

(一)數據庫定義的界定

數據庫的技術概念,一般是從計算機領域的專業角度加以定義的。數據庫這個概念并非產生于我國,而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傳入我國的。在我國,數據庫一般定義為:“為滿足某一部門中多個用戶多種應用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模型在計算機系統組織、存儲和使用的相互聯系的數據的集合。”①由此可見,數據庫是為了某種特定目的收集的,以一定的結構組織的,可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的,供用戶查詢和使用的數據的集合。1994年簽署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第10條第2款提出了數據庫的法律概念:“數據或者其他材料的匯編,無論采用機器可讀形式還是其他形式,只要其內容的選擇或安排構成智力創作,即應予以保護?!雹谖覈瑯釉?001年新修訂的《著作權法》第14條中規定:“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雹?/p>

(二)數據庫內容本身不享有知識產權

圖書館建設的如歲時節令、節氣、民俗、禮俗等數據庫,由于這些內容已進入公有領域,是大眾普遍熟知的信息,因此圖書館在制作數據庫時不會涉及侵權問題。

(三)數據庫內容本身享有知識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知識產權的,適用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圖書館建設的如戲曲數據庫、美術數據庫、音樂數據庫、舞蹈數據庫等,這些數據庫的內容本身都是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因此圖書館在進行數字化過程中,必須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國家版權局《關于制作數字化制品的著作權規定》第三條和第四條規定:“除著作權法另有規定外,利用受著作權保護的他人作品制作數字化制品的,應事先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可以直接向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權人取得許可,也可以通過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取得許可。國家批準建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管理各類作品的利用,包括以數字化制品形式的利用。”根據法律規定,圖書館制作受著作權法保護作品的數據庫時,必須事先征得作品著作權人同意并支付一定報酬,避免侵權。如果直接與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取得聯系,必須事先了解使用的作品著作權人是否是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成員。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手工藝技能來講,這種手工藝技能往往是一個民族、地區或者家族所獨有的,是世代傳承下來的,享有專利權且具有保密性。因此,圖書館建立傳統手工藝數據庫也應征得傳統手工藝權益人的同意,以免發生侵權糾紛。

三、我國法律對數據庫的保護

(一)我國法律體系下的數據庫保護模式

在我國現行法律框架下,數據庫是作為匯編作品加以保護的。從2001年新修訂的《著作權法》第14條規定可見數據庫具備著作權的作品所要求的可復制再現性的特性,如果數據庫在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又具有獨創性,那么就構成了著作權法上完整意義的“作品”,因此數據庫就可以作為匯編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盡管我國法律沒有直接規定數據庫作品就是匯編作品,也沒有直接規定數據庫作品可以享有著作權保護,但在司法實踐中,都將符合作品要求的數據庫當作是匯編作品給予著作權保護。數據庫只要是在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具有獨創性,都將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但那些非獨創性數據庫在我國得不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從誠實信用原則出發,以反不正當競爭法作為對數據庫著作權保護的補充,保護不具有獨創性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制作的數據庫的權利人的經濟利益。此外,我國也運用合同保護模式對數據庫進行法律保護。

(二)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保護形式

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保護依我國法律規定,如果具有獨創性,就在著作權法律框架下受保護,如果不具獨創性,則應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合同法模式保護,這樣的保護力度顯然是弱勢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大量數據庫能夠以數字化的形式創建、存儲或者通過掃描等方式轉化成數字化的形式。計算機存儲技術的提高、網絡的推廣,使數據的存儲、交互、信息的流通變得極為便利。由于電子數據庫具有可復制性,復制后的數據庫與原數據庫完全一致,使得電子數據庫的被復制幾率不斷增加,相應的對數字資源侵害的可能性也不斷增加。因此,如果現有的法律制度對數據庫保護力度不足,必然會影響到數據庫制作者的利益,也會侵害到合法使用者的利益。

四、我國數據庫的立法建議

我國數據庫保護起步較晚,但數據庫發展速度很快。以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為例,在圖書館數據庫建設過程中就有大量數據庫產生,有些數據庫具有編排上的獨創性,可以作為匯編作品以著作權法加以保護。大量數據庫雖然在編排上沒有獨創性,卻投入了圖書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這些數據庫在我國現有法律體系中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只能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合同法加以約束,保護力度不夠,嚴重影響圖書館作為數據庫制作者的利益。因此我國有必要將數據庫法律保護提上日程,完善立法,平衡數據庫制作者、使用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這有利于我國數據庫發展,有利于充分協調數據庫權利人、數據庫使用者、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平衡的實現。筆者對我國數據庫立法提出如下建議:

(一)將我國數據庫法律保護納入到現有的著作權法律體系中,以著作權保護獨創性數據庫,以鄰接權保護非獨創性數據庫,并實行雙軌制保護機制④

傳統意義的鄰接權是指作品傳播者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對傳播作品的形式所做的獨創性智力勞動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如果沒有作者創作的作品,傳播活動就失去了基礎,鄰接權當然也就無從談起。⑤由此可見,如果構成數據庫的內容是作品的話,只要數據庫制作者是通過合法有效的方式獲得了這些作品的著作權人的同意而加工成的數據庫,就可以被認定為“作品傳播者”,那么以鄰接權保護數據庫制作者權利就完全符合傳統意義上的鄰接權的要求。

(二)修訂我國《著作權法》,將數據庫法律保護內容納入其中

將數據庫法律保護納入著作權保護體系中,將我國現行的《著作權法》第四章改為“出版、表演、錄音錄像、播放、數據庫”,在第四章中增加第五節“數據庫”,專門規定數據庫制作者的鄰接權。為了進一步加強數據庫的保護,應當在我國著作權法律體系框架下制定《數據庫保護條例》,作為著作權法律體系下數據庫法律保護的實施性規定,對數據庫權利人權利、許可使用和權利轉讓、法律責任等問題加以明確規定。

注釋:

①馮剛.數據庫的法律保護研究.梁慧星.民商法論叢(第24卷)[M].香港金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21.

②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協議)第10條第2款。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14條.

④許春明.數據庫的知識產權保護[M].法律出版社,2007:175.

篇9

關鍵詞:鄉村旅游 優勢 劣勢 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3-0042-01

一、鄉村旅游概述

鄉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游居為行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F代鄉村旅游有一些代表詞,如:游居、居游、野行、輕建設、第二居所詩意棲居、場景時代等。按照歷史劃分,鄉村旅游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鄉村旅游,它是出現在工業革命以后,主要產生于一些來自農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另外一種現代鄉村旅游是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在農村區域的一種新型的旅游模式,其時間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放假時間段。對比傳統鄉村旅游,現代鄉村旅游者在鄉村旅游過程中會充分欣賞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和建筑、文化等資源;而現代的鄉村旅游不僅僅是體驗鄉村樂趣,還會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為當地帶去不同的文化,促進了地區文化交融。

二、法庫縣基本情況簡介

法庫,位于遼寧省北部,南北縱距60公里,東西橫距80公里,區域面積達2320平方公里??h內地形起伏變化較大,屬丘陵平原區。山丘面積占34%,耕地面積占62%,水面面積占4%,境內河流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9l,長5732公里,氣候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溫度較高,冬季寒冷。此外法庫縣有礦產資源豐富,鄉村資源豐富,非常適合開發鄉村旅游。

三、法庫縣開發鄉村旅游文化的優勢分析

(1)法庫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部。如巴爾虎山、五龍山等山地資源豐富,風景優美綠化率覆蓋面積大,并且作為一座古縣城,具有豐富的歷史資源、人文資源,在法庫的歷史中曾經出現了多位宰相,現有宰相故里、白鶴之鄉的美譽。

(2)政府政策支持,法庫鄉村旅游業的開發政府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政府特別扶持法庫瓷器廠和法庫奶源地,與大企業輝山乳業等達成投資共識,使這個地方更加具有投資價值,并且曾經多次邀請高校旅游學專業教師前去講座,為法庫的鄉村旅游文化開發帶來專業人士的意見。

(3)基礎設施健全,交通便利,客運站、大型商超和大型貨運站一應俱全,是沈陽周邊的一個大型??空荆袡C場和高速通道路口,緊挨沈陽。

(4)土地價格便宜,由于是沈陽周邊的城市,地價有很大的優勢,比城市里要更加便宜。

(5)原有產業為鄉村旅游發展奠定基礎,法庫已經成型的陶瓷業和大型企業投資建設的乳業經濟效益較好,基礎設施健全,為鄉村旅游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也為當地旅游業奠定了基礎。

四、法庫縣開發鄉村旅游文化的劣勢分析

(一)盲目建設項目,破壞生態

近些年法庫縣大肆建立化工廠和接受沈陽重工廠外遷,導致生態系統失衡,空氣污染嚴重,并且地下水資源受到污染無法飲用或飲用出現問題。

(二)村民旅游文化意識薄弱

更多都是小農經濟,導致除了農民很少出現其他工種,過于單一化,村民受教育程度低。

(三)缺少科學技術和人才引領

法庫更多的是人工種植,少有機械作業收割和播種,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科學技術缺乏創新,沒有采用科學灌溉和種植。由于當地教育水平有限,本地缺乏人才,也留不住人才。

五、法庫縣開發鄉村旅游的策略

法庫縣開發鄉村旅游,有以下建議:法庫縣政府應與旅游大企業合作,招商引資,加強當地游玩建設和完善經濟鏈條;同時政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符合本土特色的旅游項目,吸引更多游客來這里游玩;并且加強工廠建設限制,并且限制已有工廠減少排污,保護當地環境,盡量做到可持續發展。

六、結語

法庫縣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但是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發展的局限性,比如,政府會將發展的重點放在陶瓷產業上,并沒有基于旅游投入較多的開發關注和資金投入,雖然現在已經對外打出“宰相故里,白鶴之鄉,山水法庫”等宣傳語,但是吸引游客的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法庫縣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開發地區旅游業。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余秋雨散文;文體意識;主體精神

當代新時期散文創作五彩紛呈,表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但不少流派、不少風格獨具的作家作品,往往在令人感動欣喜一時之后,則表現出后勁不足,很快便消歇無聞,然而余秋雨的創作卻是個特例。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至今,他的散文作品廣受歡迎,反響巨大。余秋雨散文這種持續地、廣泛地獲得不同文化層次讀者接受的狀況我們可稱之為“余秋雨現象”??疾煊嗲镉晟⑽耐⒍志玫乃囆g魅力根源可以發現,對于當代散文而來說,余秋雨散文的意義不僅止于為當代文學寶庫奉獻了豐富、精美的篇章,實際上還應引發人們對于散文創作規律、散文文體意識等理論層面問題的思考。

長久以來,人們對散文文體的理解一般多側重于對形式層面元素的關注,因而對散文文體的闡釋往往更為注重突出其共性化特征。這種思維顯然對散文創作產生強烈的影響,當年楊朔散文對篇章結構的刻意雕鑿便是一個典型。然而,如果對于散文文體的界定僅局限于形式層面的思考,必將對當代散文理論的建構與散文的發展有所局限。

追尋自《文化苦旅》以來的散文創作足跡,應當可以明確余秋雨散文實際代表著當代文學一種新的散文文體意識的萌生。在散文創作實踐中,余秋雨格外強調創作主體對客體的價值叩問。2004年余秋雨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作了一個關于散文創作的專題講座,其間曾談到:“我當時寫《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的時候,我比較重要的是想用我的腳去踩一踩廢墟,在廢墟當中感受中華文化還能給我什么感覺……”。所謂“感覺”,即指作者對這些人文山水的個性化感悟與價值性發現,而這種對歷史文化的個性化感悟與價值性發現恰是余秋雨散文創作的起點和歸宿。探入人類文明歷史,透過兩難困惑的辯證思索步步逼近真理是其散文的重要特征。“我寫那些文章,不能說完全沒有考慮過文體,但主要是為了傾吐一種文化感受?!盵1]這里所謂“文體”指向大眾的普泛理解,專指傳統意義上的散文形式規范,即散文在表達方式、篇章結構、語體風范等形式元素的綜合統一。然而這并不是余秋雨關于散文文體的思維,顯而易見,這段表述明確地告知人們他寫作散文是重在“傾吐一種文化感受”。由此可見,余秋雨的散文文體意識體現這種精神:散文創作是一個心靈追問的歷程,散文的價值核心在于其精神內涵,散文的本質應定位于創作主體的“心靈體驗”;創作主體“心靈體驗”的內涵為“真誠”與“價值叩問”的統一,它積淀著作家個性化的生命意識,是作家對歷史人生、社會文明切身體察、探尋追思而超越了世俗平庸的價值性認識與感悟。

事實上,俄國著名文學理論家、批評家別林斯基在論及文學文體問題時就曾指出:“文體——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體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體里表現著整個的人;文體和個性、性格一樣,永遠是獨創的?!盵2]別林斯基的文體意識明確指向作品的內在精神,突出強調創作主體的個性化體驗。說明文體實質上是富于作家藝術個性的把握生活的方式,它首先指向創作主體的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遺憾的是建國以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對文體的闡釋往往囿于單純的技巧或形式,散文領域亦無例外。由此直接導致散文創作或者是對形式技藝的過度加工,或者是作品內在精神顯得淺薄或矯飾。余秋雨散文對精神內涵、創作主體心靈體驗的強調為當代散文文體作出了富有啟示性的闡釋,并提供了可貴的范式。

這種散文文體意識帶來了余秋雨散文文本濃厚的主觀感悟色彩。他的散文雖然多以游記形式出現,如《文化苦旅》、《行者無疆》等,但與一般游記篇章大有不同。其筆墨所涉雖然表層也在訪山問水,卻不似一般游記重在“瀟灑一游”。亦即說余秋雨的目光并非止落于對一個個無聲景點的形象摹寫,整體敘寫經營也不是首先重在技藝精巧的追求。他散文筆下的客觀風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家對社會歷史文化省思的介質,創作主體的情感體驗才是創作思維營構的主導。如記寫我國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的《風雨天一閣》實際關注的是這樣一個命題:“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盵3] 它重在表達作者對中國傳統知識分子人格精神的體悟,因而敘寫“天一閣”的歷史變遷實際上成為考察不同歷史時期知識分子精神人格的表層依托,全文精髓在于作者對以“天一閣”主人范欽為代表的一類傳統優秀知識分子“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4] 的、“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的人格光輝的揭示與歌頌。

應當說,余秋雨的散文創作動因是生命意義追問中的困惑,困惑中的思索:“我把我永遠想不明白的問題交給我的散文”,寫作散文是有“另外一種追求”,同在上述講座中談及散文創作體驗時余秋雨如是說。在現實生活中,余秋雨是個求真的學者,豐富的生活經歷帶給他的不僅止于一般生物性的經驗積累,更是以詩性情懷感悟人生的價值體驗。對他而言,散文既是心靈困惑的訴說,同時也是一種解決困惑、追尋生命意義的方式,散文文本實際上是作者自我價值觀念、生命意識的外化。因而他的散文創作完全是“筆”隨“心”走,至于對形式層面問題的考慮,正如他說自己在許多時候寫作文化游記時不考慮諸如譴辭造句等因素那樣,倒是位在其次的。因此,在余秋雨散文世界中,“散文”不可單純從表現形式上作界定,創作主體對所觀照客體的“以身體之,以心驗之”,由此而進入價值叩問與發現的境界,抒寫出超越一般生活經驗的詩性情感才是散文的真諦;散文是一種有著深刻反思、舞動著詩性靈魂的文體,創作主體以超越經驗與平庸的詩性情懷表達出對社會人生的關懷才是散文核心價值和意義所在。

余秋雨對散文是創作主體“心靈體驗”的認定,與現代散文大家郁達夫所提倡的散文創作第一要寫“散文的心”的觀念是有共通之處的。我們可以把這“心”理解為蘊含于文的、富有意義的主體精神,這是決定作品審美價值的重要元素。

回顧建國后散文創作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十七年散文雖然有著明顯的關注社會、思考現實的傾向,但思想情感大多淹沒于純粹的社會生活之中,缺乏必要的、獨立的創作主體人格精神。如五、六十年代“寫中心”、“趕任務”、“歌頌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 這樣的散文占據著主導地位,其中不少作品呈現出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神圣化”或背離歷史現實的“偽崇高”色彩。此時散文創作雖然努力切近社會主流生活,然而大多卻因思想的淺薄、情感的浮泛而顯示出一份貧弱與蒼白。此外,即使在當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由于主體意識淡化,思想個性在有意或無意之中被遮掩,藝術創作中極為可貴而重要的主體精神在相當程度上被消解。有時乍看起來表現的是個性,但實際上共性色彩濃厚;看似抒發自我懷情,但矯飾成份居多,創作主體富于個性化的情感理想、藝術思維受到極大抑制。十七年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不少散文創作由于深受建國后散文模式的影響,仍在自覺不自覺地延續著以往的散文傳統。進入新文學時期,雖然也有了一些年輕作家的散文創新,但就總體而言,散文創作仍未形成一種自覺的主體意識。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人們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撞擊與交融之中思索著,在多元融合對立的現實中開始冷靜定位自己的坐標。在這種背景之下,散文也開始了以新的姿態走向當代人的心理。開始由相對淺顯單一的抒情、言志進入深層的思考,由感性的熱情轉向理性的期冀,由難以企及的“神圣”、“崇高”而切入到關聯千古常人生活的文化反思。由此一種優美崇高而切近生活現實的精神品格開始滲入散文實踐,散文領域日漸形成藝術創作新格局。在這個新格局當中,余秋雨散文是一個標志,它標志著一種強健的主體精神在散文創作中的確立。余秋雨由《文化苦旅》所開啟的系列散文筆涉中外,它們在聚焦人類文明發展歷史、探尋社會文化真善美的歷程中,通過文化品位的滲透而確立了獨具個性魅力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說,郁達夫所說的“散文的心”,在余秋雨散文中得到了真切的落實,也正是這個散文的“心”把他的散文推進了深遠的藝術境界。

突出創作主體的心靈體驗,從而強調作品的精神內涵是余秋雨散文創作的顯著特征。而透過藝術創作探視創作者的心靈世界,余秋雨散文呈現給人們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文化良知與叩問意義、價值世界的理性自覺。應當說,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文化良知與使命自覺是余秋雨強調內在精神價值的散文觀形成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