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范文

時間:2023-03-21 12:02: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篇1

關鍵詞:數學課程標準 思考

自從2001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頒布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展開。比較義務教育數學新課程標準和以前的教學大綱,有很多新的要求和新的理念,本文在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闡述新課程標準理念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教育觀點和建議。

一、新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要求

與以前頒布的教學大綱相比,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學生在參與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數學思考目標。在以前的數學教學大綱中,強調觀察、實驗的結論不可靠,更沒有提出猜想這一數學任務。我國的1963年頒布第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學教學大綱,被概括為“雙基”+“三大能力”,雙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三大能力即“基本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受這部大綱的影響我國的數學教學在數學思維方面只注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提出合情推能力培養的任務。本次新課標第一次把合情推理能力與論證推理能力并重的提出,這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亮點,更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合情推理即為猜想,猜想的兩種基本形式是類比和歸納。

“合情推理”這一概念是波利亞第一次提出來的,是波利亞的貢獻之一。他是這樣強調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性及其與論證推理的關系的:“一個認真想把數學作為他終身事業的學生必須學習論證推理;這是他的專業也是他那門科學的特殊標志。然而為了取得真正的成就他還必須學習合情推理,這是他的創造性工作賴以進行的那種推理。”從波利亞的觀點可以看出,合情推理能力與創造性工作密切相關的,沒有合情推理能力就談不上創造。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綜上所述,無論是創造、發現、提出新的問題,都需要合情推理能力。

二、關于培養合情推理能力的思考

關于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本文從學生的數學學習和教師的數學教學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1.從數學學習的角度看合情推理能力

數學學習是根據數學教學計劃、目的的要求進行的,由獲得數學知識經驗而引起的比較持久的行為變化過程。

弗賴登塔認為,現代的數學教材是用演繹體系編排的,這種演繹體系的完美形式的教材掩蓋了數學的發現過程,所以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的“再創造”要求較高。“再創造”主要體現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這本身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合情推理能力。

這種演繹體系的教材,需要學生在理解教材內容時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與合情推理能力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為此,數學教學中堅持這兩種能理性并重的原則。

2.從數學教學的角度看合情推理能力

不完全歸納法與合情推理能力

不完全歸納法僅列舉了歸納對象的一小部分,前提和結論之間未必有必然的聯系。但是在科學研究、數學教學和數學解題中,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到的猜想,可以給人們提供一定的線索,作為進一步研究的起點;可以幫助人們發現和提出問題,豐富數學研究,推動數學發展。(2)中學數學教材中有些公式和定理,在學生基礎知識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讓學生暫時接受其真確性,常常用不完全歸納法給出。(3)利用不完全歸納法的思想,恰當地考察數學問題的某些特殊情形,常常能給我們一定的信息,幫助我們由特殊認識普遍性。

案例2:1條直線把平面分成2部分,且都是無限的;2條直線把平面分成4部分,且都是無限的;3條直線把平面最多分割成7部分,無線部分是6部分,….我們就可以猜想出:“同一平面上的直線把平面最多分成2個無限部分”。

類比法與合情推理能力

類比推理又稱類比法,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都具有某些相同和相似的屬性,且其中還具有另外某些屬性,推出另一個對象也具有這些相同的和類似的屬性的思維形式。它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其推理形式:

案例1:“圓的面積等于以圓的周長為底,以圓的半徑為高的三角形的面積”通過類比可以得到立體幾何中的定理“球的體積等于以求的表面積為底,以球的半徑為高的三棱錐的體積”。

案例2:由于分數和分式都具有分子、分母這種相同的形式,從而由分數的基本性質,推得分式也具有同樣的性質。

案例3: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中有許多類似的定理,立體幾何中有些定理可視為平面幾何中相應定理的擴展(點引申為線,線擴展成面)。

三、小結

通過對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與再思考,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在中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至關重要。實施創新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我們必須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特別是關于波利亞的“合情推理”與弗賴登塔爾的“再創造”相關著作的學習和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教育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及注釋:

(1)(2)波利亞 著李心燦等譯 《數學與猜想》第一卷 科學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第2頁;

(3)愛因斯坦 《物理學進化論》 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版,第68頁。

篇2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是該教材編寫的基本理念,也是小學音樂學科的地位和特征所決定的基本原則、比如:在《我愛家鄉我愛祖國》這一單元中,通過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使小學生感受進行曲雄壯的音調;通過歌唱《國旗國旗真美麗》《我愛家鄉我愛祖國》感受活潑優美的音調;通過表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少數民族的音樂特色的同時,使學生得到音樂美的體驗,并激發出小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提倡師生互動,以學生e上學習為主。體現了教育觀念的轉變。教材改變了過去音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主體的方式,代之以學生的生活經驗、興趣、能力和需要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學習、積累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即使在小學低年級的教材也努力體現了這一理念。如在小學第一冊第一單元,就安排了《有趣的聲音世界》,讓小學生一開始學習音樂就能注意到自己身邊的各種音源、樂器、音響、音樂,引起他們產生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的興趣和思考。在《音樂中的動物》《動畫城》等單元中又激發他們對音響中的動物形象,動畫片中的音樂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自主學習感受的習慣。

3.強調音樂與文化的關聯和多學科綜合。比如:第二冊《音樂》中的《小麗沙沙沙》《春天悄悄來臨》《春天的音樂會》與第二冊《語文》中的《春天,春風,春雨》《春筍》《雨點》《池塘》《春到梅花山》以及課文后詞語練習: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音樂中的《小動物唱歌》《口哨與小狗》與語文中《放小鳥》《這兒真好》《世界多美》;音樂中《我愛家鄉我愛祖國》與語文中《家》;音樂中《快樂的孩子愛唱歌》與語文中的《做什么事情最快樂》;等等,以上這些《音樂》與《語文》教材之間有著驚人的相通之處。我在上音樂課時,如學習《春》這單元時,啟發引導學生把語文課上《春》的課文內容自編到自己唱熟的歌曲中來唱課文;把音樂《我愛祖國我愛家鄉》這首歌曲編到語文中的《家》這篇詩歌中唱一唱,比賽誰編唱得好,誰就是“小小音樂家”,這樣學生一個比一個編唱得好聽,學生興趣很濃.在上語文課時,遇到有與音樂課文相關的內容時,我也隨時引導學生唱一唱。在教學中我充分感受到,這些音樂課程中的內容既是語文知識有益的補充與拓展,更是為小學生調節學習生活,放松大腦,提供音樂創作天地,發展小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所不可缺少的,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重要內容。因為在我的教學經歷中(本人承擔一年級的語文、音樂的教學工作),我發現大多數的小學生,若是給他們少上一節語文課,他們不計較,可是如果少上一節音樂課,他們一定會強烈要求老師給補上的。學生之所以如此熱愛音樂課是因為現在的音樂課,不僅能使他們得到充分的放松,無限的歡樂,更有助于他們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篇3

教育部于2012年1月正式公布《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并將于2012年9月正式實施。作為一線教師,認真研讀課程標準,領會課程標準的變與不變,可以更好地指導教學,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設計思路的調整

第一,學段劃分保持不變;第二,對課程目標動詞及水平要求的設計基本保持不變,增加了目標動詞的同義詞;第三,對四個學習領域的名稱作適當調整;由原《標準》“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修改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第四,對學習內容中的若干關鍵詞作適當調整,對其意義作了更明確的闡釋,如原《標準》“符號感”修改為“符號意識”,并對“符號意識”一詞進行了解釋[1]5-6。

二、目標的調整

《標準》在總體目標中突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標價值取向。如課程目標的提法發生了如下變化:第一,明確了使學生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數學“四基);第二,提出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目標具體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闡述;第四,學段目標的表述方式有所改變[1]8-9。

三、前言的變化

(一)對數學認識的變化

前言重點闡述了《標準》的指導思想、意義與功能,前言中關于數學觀做了如下修改:將原《標準》的“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2]1。修改為:“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作為對于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1-2。

(二)明確了課程性質

《標準》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數學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3]46。

(三)簡化了課程理念

將原來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2]1。修改為“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1]2。修訂后的提法與過去相比有更深的意義和更廣的內涵,落腳點是數學教育而不是數學內容,有更強的時代精神和要求,充分體現義務教育一定是公平的、優質的、均衡的、和諧的教育[3]47。

基本理念在結構上由原來的6條改為5條,將原來第2條關于對數學的認識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對課程內容的認識,此外,將“數學教學”與“數學學習”合并為數學“教學活動”。由“數學課程—數學—數學學習—數學教學—評價—信息技術”修改為“數學課程—課程內容—教學活動—學習評價—信息技術”[4]。

四、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

新《標準》對于三個學段的具體內容進行了適當調整。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整體考慮三個學段以及高中后繼學習的需要,使學段的銜接更加自然;二是充分體現數學學科的本質特點,加強了數學的廣泛應用方面的要求,加強了數學與生活、與社會實踐、與科學進步等的聯系;三是充分體現數學學科的本質,注重對數學思想、方法和核心概念的教學;四是充分尊重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更加科學地螺旋式上升地安排內容。對“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的內容也做了一定的調整,增加了一些論證的要求;對“統計與概率”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增強了三個學段內容的層次性。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修改中適當減少了一些知識點。在第三學段(7-9年級)的具體修改情況如下。

(一)第三學段增加的主要內容

數與代數:在“數與式”中增加了“知道|a|的含義(這里a表示有理數);最簡二次根式和最簡分式的概念”;在“方程與不等式”中,增加了“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判別方程是否有實根和兩實根是否相等”,增加了選學內容“能解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在“函數”中,增加了“會利用待定系數法確定一次函數的解析表達式”,增加了選學內容“知道給定不共線三點可以確定一個二次函數”[1]26-30。

圖形與幾何:在“圖形的認識”中,增加了“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理解線段的和、差,以及線段中點的意義”、“了解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直線平行”、“了解并證明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理解正多邊形的概念及正多邊形與圓的關系”、“尺規作圖: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已知一直角邊和斜邊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圓、內切圓;做圓的內接正方形和正六邊形”。增加了選學內容“了解平行線性質定理的證明;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證明;探索并證明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弦以及弦所對的兩條弧;探索并證明切線長定理:過圓外一點所畫的圓的切線的長相等”[1]31-38。

統計與概率:在“統計”中,增加了選學內容“能利用計算器處理較為復雜的數據;理解平均數的意義,能計算中位數、眾數”[1]39-40。

增加的選學內容是針對學有余力的、有特殊需求的、對數學有更多要求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大的學習和發展空間。教學中,不能對所有學生提出相同的要求。

(二)第三學段刪減的主要內容

數與代數:在“數與式”中刪除了“能對有較大數字的信息做出合理解釋與推斷;了解有效數字的概念”;在“方程與不等式”中,刪除了“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簡單的問題”[2]31-36。

圖形與幾何:在“圖形的認識”中,刪除了“關于梯形、等腰梯形的相關要求”、“探索并了解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關于影子、視點、視角、盲區等內容,以及對雪花曲線和莫比烏斯帶等圖形的欣賞”;刪去了“圖形與變換”中的“關于對鏡面對稱的要求”;刪除了“圖形與證明”中的“等腰梯形的性質與判定定理”[2]37-46。

統計與概率:在“統計”中,刪除了“會計算極差”和“會畫頻數折線圖”[2]47-48。

修訂后的課標,精選了內容,控制了難度,刪減了過難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時,不僅僅以知識為載體,要通過知識的學習,進行更高層次的抽象和概括,并不依賴于載體本身的難度。同時教師教學時,也不能只讓學生做題,更應該引導學生動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史寧中,馬云鵬,劉曉玫.人人會的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J].基礎教育課程,2012:1-2.

篇4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教育;課程設置;課程結構優化

一、新課改與新標準

2001年,我國啟動了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探索,我們看到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學科課程標準得到中小學教師一定程度上的認同。同時,也有一些標準的內容有待完善。后來教育部又正式印發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包含五個方面:一是全面加強學習培訓工作,二是深入推進教學改革,三是積極推進評價考試制度改革,四是加強課程資源建設,五是加強組織領導。在這里,我們主要討論小學課程的問題。新課程標準要求各地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做好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整體規劃,有機統整學校、社會、網絡等方面有益的課程資源,為教師深入開展教學改革創造有利條件。要鼓勵和引導教師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創造性地開發并合理利用課程資源,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激發教學活力。

從狹義來看,所謂豐富的課程資源很大程度上指互聯網多媒體或各種形式的在線教育。但是,既然是新標準,就應當有具體課程設置的微調變動,但可惜新標準只是維持原狀,完全默認了現存的所有課程安排,附加的是期望各學校各教師應當善于利用新的有益的課程資源。當然,課程新標準不是和傳統產生決裂,它要依托自身的傳統進而實現自身的完善。但新標準又確確實實是改變和革新,它不能停滯在傳統上,必須不斷進步。新標準沒有太多現成模式可以照搬,需要的是對相似情況的嶄新處理方式。有創新才會有進步,但創新也存在風險。因為“創新”在嚴格意義上必然與傳統發生沖突。而傳統課程模式往往又是主流模式,主流的立場總是最容易堅持的立場,也是與權威、地位、利益結合得最緊密的立場,所以是最難改的立場。

二、中外課程比較

毋庸置疑,新課改新標準旨在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課程體系。那么改革后的小學課程體系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哪些差別?我們還應該做哪些調整?我國課改后,小學階段的課程設置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美國小學階段提倡以學術為中心,重視學生對各種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思維能力、個性品質的發展。小學階段突出基礎性,以必修課居多。小學的課程主要是綜合性的,一節課可能就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有關內容的整合,也可能是單一的。綜合課是小學課程的重要形式,往往一門課程就是一個學習領域,沒有分化成很具體的科目。語言藝術課包含了閱讀、寫作、文學、口語等知識,社會課包含歷史、地理、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科學課將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知識融為一體。

英國《2000年國家課程》開設的科目基本保持了1988年課程改革設立的國家課程,只是在開設學段上做了一些調整,強化了語言的應用和信息與傳播技術的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學習要求。英國小學除宗教教育外,共有12門必修科目,核心科目是英語、數學和科學,基礎科目是設計與技術、信息通訊技術、歷史、地理、現代外語(11歲以上)、藝術與設計、音樂、體育、公民(11歲以上)。

與英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小學的課程門類并不多,門類的選擇和設置也比較合理。各國的課程設置都是在總的教育目標指導下各有側重,美國在課程門類選擇上學校有更多的自。我國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保留傳統學科課程的同時,加強了旨在養成學生科學素養和實用技能方面的課程,使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比重呈上升趨勢。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旨在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系,改變封閉辦學、脫離社會的不良傾向,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設置了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增加地方學校的自。但在知識本位的影響下,這些課程的實施卻不容樂觀。如,很多教師觀念里還有主副科之別,副科就可以不予以重視。另外,科學課是很多國家都十分重視的科目,而在我國卻重視不夠,學生的動手機會很少,科學教師的素質也有待提高。然而,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在內的科學課程,在中學階段卻爆炸性地成了極其重要的必修課,這也造成了很多學生一時難以順利過渡,知識學習體系銜接出現較大豁口。

三、適當借鑒

為了更好地培養創新人才,進一步加大我國小學課程改革的步伐,我們可以在借鑒國外在課程方面培養創新型人才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變通和嘗試。前面通過對我國與部分發達國家小學課程設置的比較看出,我國課改后小學課程的設置比較合理,但仍有提升的空間。具體課程與發達國家差距不大,但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還很不夠,今后應該借鑒部分發達國家的經驗,注重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精神。

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做”的能力。美國的學生從小就培養動口、動手及勤工儉學的能力,如做課題、演講、音樂演奏、畫展、賣報、擦汽車等。活動幾乎都重視學生做中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他們真正身體力行地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培養善于觀察、純粹嚴謹的科學精神。

其次,要注重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英國、美國等國都很重視運用討論的學習方式,教師很少照本宣科,有時甚至不用教科書。教師講完之后鼓勵學生討論,講題五花八門,課上的氣氛總是很輕松自由。此外,每個學生都要經常做報告,從選題、撰寫到演講,全都是獨立完成。

再次,要注重培養學生探索的精神。各國都很重視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如四至五年級的學生三至四人一組,合作研究人體健康問題。

四、課程結構的優化

我們應該建立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課程結構的整體優化,既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又有利于每個學生發展個性,學有所長,各得其所。為了使學校課程對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產生最好的效應,使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首先要保證學校課程結構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礎上逐漸達到整體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學校課程設置并不重視課程組織的學科性和邏輯性,課程的學科邏輯要服從學生的經驗邏輯,課程內容的組織更多地按照學生的經驗邏輯進行組織,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是松散的,“各種內容并不是各自為政的,而是彼此之間處在一種開放的關系中”。

另外,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部分學科課程標準提出的一些目標、內容要求、課程資源的建議,主要是以大城市和重點學校的條件為假想對象,嚴重脫離我國民族地區的教育現實和發展需要,對經濟落后的農村和民族地區的學校及其兒童來說形同虛設。因此,課程的優化也應立足于絕大多數小學生,課程的設置也可以因地制宜,課程標準也就應當具有彈性和大范圍的規范性及指導性。

五、結語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關注課程改革,關注新標準下的課程設置以及具體實施,并帶著批判的眼光鼓勵新的嘗試,這些自下而上的行為雖然不一定能改變大的方向,但是這是人民教師應承擔的一份責任。期待課程改革和課程新標準能夠更加多元化,并建立起課程質量監管體制,最終形成理論和實踐雙雙多元化的統一。

參考文獻:

[1]石鷗.新世紀拒斥這樣的教學論[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3).

篇5

[關鍵詞]內容標準 學習目標 分解技術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070121

課程標準就是對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應該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反映了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期望。這種期望不只是學習成績,它包括了多種學習結果。然而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比較概括、抽象,規定性不強,教師在平時的教學、評價中常常拿捏不準,對內容標準到底讓學生學到什么東西,學習到什么程度沒有底。要弄清楚內容標準到底規定了什么,教師需要對內容標準進行分解,并轉化為學習目標、評價目標,把內容標準清晰化,使之可測量、可評價、可操作。

一、 地理學科內容標準的主要語法結構

從表述上,內容標準是比較抽象的、概括性比較強的學習目標。分解課程標準就是將抽象的內容標準具體化為可測量的、可評價的學習目標,這樣的學習目標表述要求清楚明了,比如要表述清楚是誰學、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即要體現出學習目標的基本要素:學習主體、學習表現、學習條件和表現程度。

在2011年版的課標中內容標準的表述主要有四種語法結構。第一種是學習表現型,描述的是“學什么”,如“區分(行為動詞)天氣和氣候的概念(核心概念,一般為名詞)”,這種類型的內容標準不多;第二種是學習表現+學習條件,描述的是“學什么”和“怎么學”,如“用簡單的方法(學習條件)演示(能力要求,即學習表現)地球公轉和自轉(核心概念,名詞)”;第三種是學習表現+表現程度,描述的是“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如“用地理現象(表現程度)說明(行為動詞)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核心概念)。”;第四種是學習表現+學習條件+表現程度,如“在地形圖上(學習條件)識別(動名詞,能力要求+表現程度)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核心概念)”,“在地圖上(學習條件)辨別(表現程度+能力要求)方向(核心概念)”,“在地圖上(學習條件)判讀(表現程度+能力要求)經緯度(核心概念)”等。

通過對內容標準的語法結構的分析可知,內容標準的敘述較多地采用了 “描述學習表現+學習條件”的句式,其次是“描述學習表現+表現程度”和“只描述了學習表現”的句式,較少地采用“描述學習表現+學習條件+學習程度”的句式。

二、分解地理學科內容標準的主要方法

依照朱偉強、崔允t的研究,內容標準與學習目標共有三種對應關系(如表1)。根據這三種對應關系,將內容標準的分解方法可確定為替代、拆解、組合、聚聯四種。①替代。以某一主題替換原有課程標準中的關鍵詞,形成學習目標。如“根據需要選用常用地圖”,用“地形圖”替換“常用地圖”,就形成地形單元中的一條教學目標。②拆解。將課程標準拆分成幾個相互關聯的子目標,以便形成細化的具體學習目標。如“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把“用簡單的方法”分解成“用地球儀”、“用flas”等,即形成地球運動單元中多條具體的學習目標。又如“用地理現象說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說明”可以拆解為“用言語說明”、“用圖表說明”、“用實驗演示說明”等,“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可拆解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晝夜交替現象”、“地球上的晝夜長短變化”、“地球表面不同地區獲得熱量的變化”等。③組合。就是將幾條課程標準合并為一條學習目標。如“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歸納某地區地勢地形特點”,“ 運用圖表說出某地區氣候的特點”,由于地勢地形和氣候是自然環境的下位概念,因此可以將其合二為一,形成“查找相關圖表資料歸納某地區自然環境的特點”這一學習目標。④聚聯。就是將多條課程標準中相同的或關聯性較強的部分內容聚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學習目標。如“用實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某國家經濟發展的作用”,“ 舉例說出某國家在自然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經驗、教訓”可以聚聯形成“用實例說明某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自然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成功經驗”這一學習目標。

三、 分解地理學科內容標準的基本步驟

分解內容標準之前,首先要分析這條內容標準的表述中是否具備了構成學習目標的四個基本要素,即有沒有學習主體(往往省略)、學習表現、學習條件和表現程度。如果有,就采用拆解、替代、組合、集合四種方法做進一步的擴展,形成具體的學習目標。如果沒有,就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補足學習目標的四要素,以形成切實可行的具體學習目標。現以“在地圖上量算距離”這條內容標準為例,分解過程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分析內容標準的語法結構

分析內容標準的語法結構就是找出關鍵詞,找出實現該項學習目標的能力要求(一般用動詞來表述,如識記、說明、說出、選擇、歸納、分析等,即學習表現。)和能力要求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如“在地圖上量算距離”的能力要求就是“量和算”,能力所指向的核心概念是“距離”。

第二步:擴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就是將內容標準中找出的核心概念進行剖析擴展,以明確核心概念所涵蓋的具體意義。如“在地圖上量算距離”的核心概念是“距離”。對核心概念的剖析擴展一般采用詞匯意義展開、理論意義展開、概念認知展開和教師經驗展開等四種方式。這里對“距離”的擴展就可以采用概念認知展開的方式,根據地理學上對“距離”的認知,一般分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兩種。因此對“距離”核心概念的分解就可以分為“量算圖上距離”和“量算實際距離”。

第三步:擴展或剖析能力要求

這一步就是將內容標準中采用的具體行為動詞進行分析解剖,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能力表現層次進行適度擴展,以達到內容標準所期望實現的目標。對這些動詞的剖析一般采用詞匯意義展開、學科邏輯展開和教師經驗展開等方式進行。如“在地圖上量算距離”的學習表現的能力要求就是“量算”。從詞意來分析,有“測量”、“計算”的含義。而“測量”又有“直接測量”、“間接測量”等;“計算”有“精確計算”、“估算”等。

第四步:明確學習條件

結合上述分析得來的具體學習行為,對學生所處的實際學情、校情,進一步明晰內容標準所需的學習條件。如“在地圖上量算距離”就缺少了具體學習條件。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各成員共同參與下”進行。還可以對“在地圖上”作細化,如“在地形圖上”、“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在行政區圖上”、“在旅游交通圖上”等。

第五步:明確表現程度

結合學生情況、地方地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和考試大綱等,明確本地區、本學區學生達到該項學習目標的最低質量要求,為課堂教學和學習評價提供依據。如“在地圖上量算距離”就缺少表現程度,可以補足為“準確無誤”、“大致”等。

第六步:寫出學習目標。

綜合上述步驟,“在地圖上量算距離”這一內容標準最后確定的課時學習目標如下:

⑴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準確測量計算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⑵ 在旅游交通地圖上,大致估算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⑶ 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閱讀圖文資料精確計算某一交通線的實際距離;

⑷ 通過小組合作,在行政區圖上演示準確測量兩地實際距離的方法。

四、其他建議

1. 最終確定的學習目標一定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經過學多數學生都能夠達到和實現;

2. 學習目標的達成要與之前和之后的學習進行有機銜接,融會貫通,讓學習有延續性;

3. 不同教師,由于教學經驗和特質不同,設定的學習目標要能體現教師的個人特色;

4. 不同學校,由于辦學條件和課程資源的差異,教師設定的學習目標要能體現學區特色。

[ 參 考 文 獻 ]

[1]朱偉強,崔允t. 關于內容標準的分解策略和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1(31).

[2]朱偉強,崔允t.分解課程標準需要關注的幾個技術性問題[J].當代教育科學.2010(24).

[3]鐘啟泉,崔允t.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師范生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6

關鍵詞:地理;課程標準;進步;缺憾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4289(2012)06-0012-03

日前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2011版),并決定于2012年秋季開始執行,這就意味著已運行十年的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稿)得到了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版)》(以下簡稱《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地理課的基本規范,規定了7~9年級學段地理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并提出了實施建議,是編寫地理教科書、開展地理教學和評價以及地理考試命題的基本依據。

雖然課程改革已推進十年之久,但相當多的教師還停留在分析教材,效仿教學模式的層面,并未真正研讀課程標準。因此以本此次新《標準》的頒布為契機,剖析其變化,希求促進執教者能真正領悟《標準》,從而使教育能真正實現“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

一、《標準》的主要變化

基于調查結果對《標準》(實驗稿)的總體肯定,《標準》保留了原有的基本設計,《標準》修訂組曾詳盡的修訂說明,本文就下列領域內突出的變化列表做比較。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闡述地理課程改革的背景及義務教育地理課程設置依據(見表1)。

(二)課程目標部分

課程目標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對教學活動具有方向性引領作用(見表2)。

(三)內容標準部分

內容標準部分是編寫教材的基本依據,也是地理教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這一部分修訂的主要變化是表述更加清晰準確,可操作性更強,在措辭、內容上是變動最多的部分(見表3)。

(四)實施建議部分

1.修訂版在“教學建議”開頭部分即強調“地理課程的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

2.在“評價建議”里,明確了對三維目標的評價標準,明確了“給學生做出評價結論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3.在“教材編寫建議”里提出“要發揮教科書的學習引導功能”,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4.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里提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配置地理專用教室、地理園等”。

二、《標準》的明顯進步

(一)課程定位進一步提升

從前言部分對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性質和作用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對本課程定位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地理教育的使命是“培養活躍的、有責任感的公民”,是“基礎課程”而不僅僅是“必修課程”,也就是說,地理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這一定位的直接表述只見于《數學》課程標準,不同于《語文》、《英語》課程標準中工具、人文屬性的基礎,更與《物理》課程標準之自然科學基礎,《歷史》課程標準之人文科學基礎的表述迥異,是對地理課程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認識上的一次重大提升。

地理課程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屬性,與其他課程如語文、數學、物理、生物、歷史、化學等均有關系,可以視為聯系各課程的樞紐[1]。本課程既能培養學生用科學眼光觀察、思考、研究自然環境和社會,又能增加對社會、對世界的理解,最能體現素質教育的理想目標。

(二)實踐性特征得以彰顯

竺可楨先生早在上個世紀初就曾指出:“……地理教學不能專持教科書與地圖,必須觀察地形,實測氣候,使兒童親嘗目睹……”。在課程特征的陳述中增加了“實踐性”,說明地理課程本身有豐富的實踐內容,而學好這門課程也必須開展實踐性活動,這一特征貫穿新課程標準始終。

首先,《標準》中關于課程設計理念的表述不再強調“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而只在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增加一條“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這一變化間接傳達出對課程實踐性特征的重視,地理課程本身含有豐富的實踐內容,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無疑會抹殺其實踐性的特征,使學生只滿足于從網絡中獲取各種地理事物的表象而不是親身體驗。

其次,“內容標準”部分的變化也足以印證實踐之于地理學習的重要。如“中國地理”中“自然環境”部分補充的一條活動建議:“開展野外地理觀察、討論活動。例如:實地觀察家鄉某條河流”,就比較容易實施,從而使學生對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等水文特征形成直觀認識。在“鄉土地理”部分更加明確,“說明”中直接表述為“幫助學生認識所在地區的生活環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說,鄉土地理部分的學習更主張室外、野外實踐活動的開展。

第三,在課程實施建議中也反復提到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教學中要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如立足校園建設地理教室,地理園地,開展氣象觀測、巖石礦物標本展示等。在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議中又再次強調“要創造條件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有條件的學校可創建地理實習基地”。

(三)實施建議更加明確

實施建議相對于《標準》(實驗稿)更加明確,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一是對課程實施主體的認識明確化。修訂版指出“課程實施的關鍵在于地理教師的教學”,只有地理教師領悟了本課程的設計目標、設計思路和內容標準的具體要求之后才能有效實施教學。這對地理教師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師的職業素養應該是教育、心理類學科基礎與地理專業學科以及當代人文科學基本素養的多層復合體。

二是對三維目標如何評價以及評價的目的明確化。三維課程目標的編制是課程改革的創舉,修訂版特意在總目標的闡述部分增加一段說明三個領域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力圖避免以往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人為地割裂。在評價建議中則從評價環節入手,要求針對不同領域的目標確定不同的評價方法和評價重點,并指出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三、對《標準》中部分變化的隱憂

盡管《標準》數易其稿,竭其所能使之趨于理想,但白玉微瑕,還有一些小變化需引起關注,以利于今后的教材修訂和課標使用。

(一)求真務實科學態度的缺失

在三維課程目標的陳述中,“情感態度價值觀領域”目標的變化顯而易見:刪掉了原有“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的養成,取而代之的是“因地制宜”的意識和“增強防范自然災害……的意識”。所增加的兩條充分體現我國國情的實際,頗為重要,但為何刪減“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的養成呢?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地理學習中尤為重要,包括地理數據的統計、地理現象的觀察等,忽略了這一點無異于弱化地理教育的思想性和科學性。

(二)少數內容標準的增刪改變處置不甚得當

僅列舉兩例說明:一個是世界地理“氣候”部分,原有表述為正確使用“天氣”、“氣候”這兩個術語,修訂版則修改為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地理術語和地理概念屬于不同類型的知識,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本質屬性和特征的知識,屬于程序性知識,而術語是地理學專用名詞,屬于陳述性知識[2]。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來說,能知道“天氣”和“氣候”的不同,合理使用,從而體現地理素養即可,修訂版顯然拔高了學習難度。再一個就是世界地理“居民”部分對人口問題的認識,原表述為“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無甚不妥,而修訂版改為“舉例說明人口數量過多對……影響”,有關人口問題的研究必須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人口數量過多、過少的人口結構均會對環境、社會、經濟產生影響,特別是我國目前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突出,為什么修訂版卻忽略這個事實而只關心“人口數量過多”呢?顯然這樣的修訂降低了對基本國情教育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爾壽.地理教育與地理國情[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9-22.

篇7

袁永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總綱,總括了語文教學的性質、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及教學建議。明確語文了教學的方向,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學有據可依,有律可循。這里我主要從新《課標》的修訂來談談看法:

一、新《課標》性質的認識

新《課標》中關于語文課程的性質表述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進一步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核心任務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以往“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中關于語文學科的基本任務基本上都表述為“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一表述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將“理解語言文字”和“運用語言文字”分割開來。其實,“理解”和“運用”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理解”是“運用”的基礎,“理解”只有在“運用”中才能形成。從“運用語言文字”的角度來看“理解”,它首先是讀懂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其次,從理解到的中心思想出發,回看作者是怎樣根據表達的需要,準確地遣詞造句,選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從不同學段、不同文本的表達特點來看待“運用”,它包含了兩個層面的意思:首先,學習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正確的恰當的語言材料;其次,能運用從文本中學到的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只有將“理解”和“運用”結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

走在路上???? 聽到琴聲???? 驚喜

走近茅屋???? 聽到對話???? 感動

走進茅屋???? 彈奏一曲???? 激動

再奏一曲???? 陶醉

離開茅屋???? 記錄下來???? 創作

在這個文章線索中,地點的變化是學生閱讀之初獲得的,事件的發展是在理解內容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情感的線索則是在深刻體會人物思想感情之后獲得的,他們在橫向上形成了一種關聯,在縱向上呈現漸次深化。以情感的深化發展來反觀文章事件的安排,可以發現,作者每一個階段性事件的描述,都是圍繞貝多芬情感的變化進行的。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以上板書的縱向梳理和橫向比較,感悟到“如何根據情感發展的表達需要,選擇相應的事件,安排敘述的順序。”

而這,正是敘事性文章典型的結構規律之一。

二、新《課標》增加的新要求

1、要求學生掌握學習語文基本方法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強調了學生學習語文基本方法的訓練,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首都師范大學張彬福教授在解讀新《課標》時說:任何方法沒變成習慣就沒用,成習慣、成自動化才能有收獲。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2、適當減輕學生負擔,對學生的識字量有所減少,提倡“多認少寫”.多認就是要求學生多閱讀,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認知更多的字詞。少寫則意味著講究書寫質量。新《課標》教學建議中要求,一、二、三學段,每天語文課都要安排10分鐘的寫字練習,在教師的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注重寫字姿勢、練字效果。

3、更加注重寫字練習與書法的學習。

關于識字、寫字要求的調整,是為了回應語文教學和社會語言文字運用中的突出問題。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滕春友老師在解讀這次課標的調整里指出:近些年來,關于識字寫字和漢字教育,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三個方面:一是錯別字情況嚴重。不光是中小學教育,社會用字情況也很嚴重;二是書寫質量普遍偏低。學生寫的字不行,很多老師的字也不行。三是有的地區學生寫字教學負擔過重。目前我們高段的書寫情況也不夠理想,涂改、書寫浮躁、錯別字等現象較為突出,需要引起重視。

4、閱讀教學有了新理念。倡導: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特別要注重體驗與感悟,注重語感。

課標要求,九年義務教育課外閱讀總量要達到400萬字以上。而小學階段不少于170萬字。小學低段因識字量的限制,課外閱讀總量的要求是不少于5萬字。中段課外閱讀總量的要求是不少于40萬字。而高段,學生的習慣已經養成,閱讀的速度也有所提高,閱讀總量則要不少于100萬字。高段的閱讀量是低中兩段總和的兩倍。從這些數據上,可以看出我們高段引導學生閱讀應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按照當前我班學生的閱讀速度,每天晚讀30分鐘,平均可以閱讀5000字左右,高段兩年,完全可以達到新《課標》要求,如果老師有時間,還可以指導學生做些摘抄,寫點讀后感。所以老師應加強對每天晚讀的重視和指導。

“少做題,多讀書。”看似學生訓練少了,但通過大量閱讀來提高學生的感知、理解能力,固本培元,學生自然提高。韓興娥老師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佐證。

“讀好書”,則是要求學生多讀些有用的書,特別是文學類的書。目前,我在班上發現很多學生會看《爆笑校園》(主要內容是如何整蠱老師、和老師斗心思)、《斗羅大陸》(充滿玄幻、迷離色彩)等書籍,當下各類圖書滿天飛,特別是一些作者為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甚至會將一些成人類的笑話寫進青少年圖書里,比如我班學生的一本書里就有“豬八戒向嫦娥求婚,嫦娥向豬八戒索要金銀的打油詩。”很勢利、很庸俗。這就是部分家長給孩子買書,沒經過把關的緣故。這也值得我們重視。

“讀整本書”,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整體觀。作為小學生是沒有太多整合能力的,讀書、學習課文只知曉只字片言,眼中只有單篇,沒有整本書的概念,會影響到學生長遠的發展的。讀整本書不只是一個觀念問題,它更是一個可操作的實踐問題,我們在指導過程中至少要注意:

[L](1)保證閱讀時間。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晚讀時間。[/L]

[L]? (2)學生要有興趣,要重視交流。我們五年級本學期的必讀書目中,有曹文軒的作品,我就利用周二至周四,每天下午口算課前10分鐘左右的時間,給學生讀我精選的片段,學生的閱讀興趣明顯有提高。我要求學生每兩天摘抄一次,然后兩周抽出一節課時間進行一次交流,來加深學生對所讀書籍的認識,取得了不錯的效果。[/L]

5、寫作教學方面,要注重引導、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寫真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

其實,大量的識字、閱讀也是在為寫作鋪平道路。人們都有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欲望,小學生的表達欲望更強烈。如何讓學生內心的表達轉化為豐富的書面習作,關鍵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構思,學會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語言運用的基本規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經歷的、看到的、想到的真實、自由地表達。從而使學生明白該怎么寫、有內容寫。在指導寫作時,要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間,以便學生有創意地表達。

寫作要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鼓勵有創意的表達,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親近自然,關注社會。第三、第四學段要通過多種評價,促進學生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

寫作教學還應抓住取材、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還要關注作文的書寫質量,要使學生把作文的書寫也當作練字的過程。

三、新《課標》中幾個值得關注的點

1、默讀。閱讀教學常常是朗讀與默讀交互使用,雙管齊下。默讀、默思對文字的意義才能做到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默讀與默思相互結合。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同時學生還要學會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2、學寫常見應用文。從張主任那里得知,有一些步入初中的學生到現在連個留言條都寫不好,可見學生平時的訓練不夠。這些應用文,是日常生活中必要具備的一種技能,應當將這種練習融入日常生活中去。遲到了,自己寫一張規范的請假條,有事寫張留言條,同學之間借東西,寫張借條。只要我們老師重視到了,平時多進行這方面鼓勵、提示,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3、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里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師生雙方的。

教師方面: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學生方面: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關于自主、合作、探究,自主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先學后教”,學生先進行自學,發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合作過程,是學生展示自己自學成果的過程,有了展示,就能更好地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探究是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師生共同參與,突破教學重難點、催發新認知的核心環節。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注重層次性,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所得,既能保證差生的提高,又能促進優生的發展。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就低不就高。整個過程,教師要注重方法的指導與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課堂教學中忌諱老師一味地講,學生不操作、不實踐一味地聽。張彬福教授說:“懶教師培養出勤奮的學生,勤快的教師培養出懶學生。”的確有一定的道理。課堂教學中,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防止逐字逐句過度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篇8

一、課程性質更豐富

2011版《地理課程標準》將地理課程性質在“區域性”、“綜合性”的基礎上增加了“思想性”、“生活性”和“實踐性”,使地理課程的特征更具體豐富。新標準關于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的設計,清晰地體現了課程性質的新要求。

在“思想性”方面,強調地理課程要“富含熱愛家鄉、熱愛祖國、關注全球以及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教育內容”,賦予地理課程“突出當今社會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 闡明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全新內涵,體現了地理課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滲透與融合。

例如,“中國地理”中“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理解我國的人口國策”、“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以及“活動建議”中安排討論“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關注家鄉的未來發展,樹立建設家鄉的志向”等內容都體現了很強的思想性要求。

“生活性”強調“地理課程內容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突出反映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地理現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問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生活質量和生存能力”。這一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地理視角認識、欣賞世界,從而提升生活品位、豐富精神體驗。

例如,“地圖與地球”中“列舉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實例”,“世界地理·居民”中的“活動建議”——圍繞“住鄉村好,還是住城市好”組織辯論,“中國地理·經濟與文化”中“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初步學會選擇恰當的交通運輸方式”及其“活動建議”——圍繞“高速鐵路(公路)建設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等辯題組織辯論等內容都體現了地理課程的“生活性”特征。

“實踐性”強調地理課程含有豐富的實踐內容,包括圖表繪制、學具制作、實驗、演示、野外考察、社會調查和鄉土地理考察等。這一變化體現了地理課程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要求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關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例如,“中國地理”中增加了“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傳和公轉”這條標準,刪去了相應的“活動建議”,明確了這條標準是必須進行的教學內容,而不是原來可隨意選擇的“活動”,鼓勵學生動手實踐,進行體驗學習和發現學習,這對地理學習方式的轉變有著積極的影響。

又如,“鄉土地理”部分的“活動建議”刪去了“圍繞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問題,開展地理調查,提出合理建議”和“通過班級或小組討論,就家鄉某一方面的發展提出設想”等活動,鼓勵和提倡開展操作類、體驗類、室外和野外的實踐活動;在“活動建議”中增添了更為具體的“開展為實現家鄉的綠色生活獻計獻策活動”的內容。

二、課程理念更簡潔

課程理念是課程設計的指導思想,2011版《地理課程標準》關于課程基本理念的闡述由原來的6條減為3條,“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機制”等內容分別并入“實施建議”中的“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之中進行闡述,精簡后的課程理念更加清晰。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這兩條理念的表述,意涵更為具體明晰;“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則強調“地理課程要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必須樹立全面的課程觀,具備開發、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轉變“教教材”的陳舊觀念,拓展地理課程學習空間,為學生發展搭建更為廣闊的課程平臺。

三、課程設計思路更清晰

新標準關于“課程設計思路”的表述由原來的5條減為4條,雖然條目減少,但主要內容并沒有減少,只是將原來的表述進行了整合,此外,還刪去了兩段“例如……”的文字。變化后的“課程設計思路”邏輯關系更加清晰,尤其是新增加的“地理課程內容的基本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此圖原來位于實驗稿《地理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與設計思路同時呈現,有利于教師全面了解課程設計意圖。

四、課程總目標體現較強時代特征

對于地理課程總目標的表述,突出強調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具體而言,在“知識與技能”目標維度,根據初中學生心理年齡特征降低了認知要求,刪去了第二條目標中的“認識區域差異以及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趨勢”這一內容。在“過程與方法”目標維度,將地理學習的思維過程由“抽象、概括”等改為“分析、歸納”,認知要求更具體。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維度,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增強防范自然災害”、“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識”等更為具體的描述性文字內容,體現了社會發展對人的要求,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彰顯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維度在促進學生成長方面的價值。

五、課程內容穩中有變

1.新標準刪除了初中學生認知水平不能達到或在高中階段要學習或在其它學科學習更恰當的內容

篇9

摘 要: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綜合人文素養。本文根據英語課程五級標準提出的文化意識要求,以及程曉堂的教材評價方法和教材的取舍或調整就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二單元英語教材的編寫進行簡要分析。筆者選用這個單元的主要原因是此單元設計了許多關于外國文化的知識和信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和國際視野。

關鍵詞:教材評價;教材編寫;文化意識

1.引言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對文化意識等方面提出了五級要求特別是加強了初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不僅要求學習語言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國家的文化意識,加強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教材的內容也深入了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從課程的編寫來看,教材的篇章總的話題貼近日常生活,其實用性較強,在每單元的知識目標上,其知識點服務于話題與活動,二者產生一種相互影響的作用。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級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為例,旨在通過程曉堂老師的教材評價方法和教材的取舍或調整,并基于初中課程標準五級要求所提出的文化意識的培養,對教材進行分析,并提出筆者合理的建議和意見,為教材的完善和進一步改進提供例證。

2.英語課程分級標準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外國文化有利于對英語的認識與熱愛,培養初中學生的國際意識,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本單元的主題是介紹外語國家的待人禮儀和風俗習慣,所以筆者也會簡要就五級文化意識標準對本單元進行分析。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它包括母語文化,英語文化,國際目標語文化。從文化意識五級標準來看,教師應注重在課堂上給學生輸入英語國家文化概況。對于教材中的符合課程標準的部分教師應對學生講解,對于不符合課程標準的部分,老師應適當調整、修改。

3.文化意識的滲透在教材中分析

3.1 整體分析

筆者選擇的分析對象為人教版九年級第十二單元。本書供初三年級學生全年使用。本單元討論的主要話題是英美文化知識,即不同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和特色。教材設計讓學生通過聽、說、理解等交際活動不斷溝通交流、進行互動,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教材也不是以往的單一教材,而是包括了練習冊、圖片、音頻等多媒體課件,組成了立體教材。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如何描述自己或他人在不同場合應該做什么;同他人討論初次見面的禮儀、餐桌禮儀等;掌握閱讀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文章中涉及國家的風俗文化差異。涉及到不同國家的人們對于時間、拜訪他人、做計劃等的觀點和態度。一方面,教材安排了聽力和口語交際練習,讓學生敢于開口說,克服了啞巴英語的現象,提高了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了英美國家的文化知識和生活習慣,替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

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交際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合作探究式學習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難點,注意循序漸進,注意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技能,調動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把課堂變成學生自由發揮的舞臺。

3.2 具體分析

P94中1A對于1B的聽力活動起到引起注意的效果,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對五級語言技能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出,聽1B的對話檢查1A所填答案是否正確,培養學生能聽懂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察的能力。并且在文化意識五級標準中,1B這個聽力活動讓學生在對話中了解英語國家的人際交往習俗。而1C結對練習活動形式設計得較為合理,這個活動是從輸入轉到輸出的過程,要求學生既可以鞏固1A和1B學到的文化知識,又可以拓展延伸,提高了學生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和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的能力。這一部分教材中的活動、內容和方法的設計與安排是比較周密且合理的。

P96中3A旨在鍛煉學生在閱讀短文過程中理解段落中各個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并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文章下面的表格進行填空,這樣設計符合邏輯,表格的內容也是對文章知識的提取和梳理,達到了五級英語課程標準里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的要求。從文化意識五級標準方面也體現了讓學生關注中外文化異同,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這一點。3B這個角色扮演活動跟3A的活動有連貫性和邏輯性,亦是對填表練習的擴展,可是教材把它歸類為角色扮演,筆者認為這個活動跟對話練習沒有明顯的區別,表格中的文字也體現此活動只是單純的對話。如果此角色扮演活動要求學生創設一個情景進行演繹,便更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

P97 Section B中的2A和2B的聽力練習使用了音頻這樣的立體教材來輔助教學,從《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可以了解到這種立體教材有利于從不同角度和憑借不同媒體向學生提供多種學習形式和渠道,有利于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潛能。教材的銜接也設計得較合理,2A的排序到2B的配對是由易到難得循序漸進的過程,充分考慮了學生的接受習慣和接受能力。

P98中3A的電子郵件閱讀練習是對學生能讀懂相應水平讀物的一種訓練,不僅如此,這個練習還提升了學生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學生讀完郵件要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間邏輯關系才能解答下表中的問題。并且結合程曉堂的教材選擇評價表,此郵件也符合教材的編寫標準,有利于學生在實際語言運用中發揮正常水平。一般來說,完全回答正確短文后面的練習閱讀一次短文是不夠的,如果老師在這個閱讀活動中教授學生泛讀和精讀的策略,學生便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這種技巧性地閱讀是學生未來學習生涯中的必備能力。

4.結束語

這篇論文旨在根據程曉堂教材的取舍或調整,還有英語課程五級標準中的語言技能和文化意識就人教版十二單元英語教材在內容、結構、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可取之處和不足之處進行簡要的分析評價。本單元不僅就語言技能中的聽、說、讀、寫等技能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還多次對學生進行外國人際交往禮儀和文化傳統的熏陶,提升了學生對跨國文化的了解和國際意識。

參考文獻

篇10

一、前言部分論述的比較

在前言部分的開篇詞中,老課標提出的是要通過歷史教育“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新課標提出的是“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是時展和社會前進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兩相對比,可以看到,老課標重視的是歷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而新課標重視的是公民教育和學生的成長需要,側重點是不同的。此外,在開篇詞中,老課標也提出了通過對歷史多樣化的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而新課標的表述為:“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綜合素質,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不但重視的是學生自身的發展,符合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征,而且提出“歷史的角度”一詞,注重的是從歷史的本身來考察社會發展和感悟人生。

二、課程性質論述的比較

老課標一開篇就是從初中必修課程的角度來強調歷史的課程地位,但是新課標卻從人文社會科學的角度加以強調,由此可見,老課標重視的是課程設置,而新課標重視的則是歷史作為人文課程本身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兩個版本的課標編寫理念的不同。這點也體現和貫穿于新課標本身。老課標的課程性質概述得非常簡略,最后歸結于歷史課程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養成,其表述較抽象且不夠具有學科的特殊性。而新課標對課程性質的表述比較具體,強調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教育,并將其學科特性分為四個方面,分別為:思想性、基礎性、人文性與綜合性,并將老課標中的“國際意識”一詞改為“國際視野”,從詞性上分析其詞的外延更為寬泛。而這四個方面分別從四個層次上表述了歷史課程的性質:思想性是樹立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基礎性是以普及歷史知識,形成歷史意識為主;人文性是表現歷史所特有的人文教育功用,是形成學生正確價值取向的方面;而綜合性則是重視歷史與現實結合的作用。從新課標對課程性質的具體解讀我們可以感受到,隨著歷史理論的不斷進步,我們的課標編寫也在不斷成熟,不但重視歷史學科的學科特性,而且更注重站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心理水平的角度去考慮。

三、課程基本理念論述的比較

老課標對編寫理念的表達是:“使學生獲得基本的歷史知識和能力,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從老課標的課程理念可以看到,老課標在大的范圍內是要求以學生為中心的,但重點是放在學生的歷史知識學習和歷史的道德教育功能。而新課標在課程理念中分別列舉了四個方面。與老課標明顯不同的是,新課標明確提出“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首次提出了“正確的價值判斷”理念。這就告訴我們,不但要教歷史書,而且重要的還在于育人,在于思維的訓練。此外,在初中歷史學習的要求上,以“普及歷史常識”、“初步具備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為主,這一標準比起老課標顯然在歷史知識的掌握上有所降低且更加具體,在評價體系上也給予了教師更大的自,要求創新和發展。

四、課程設計思路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