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范文

時間:2023-12-26 17:57: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義務教育階段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義務教育階段核心素養

篇1

【關鍵詞】義務教育階段 職業素養教育 職業能力

職業素養培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義務教育階段開展職業素養教育,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職業素養培育和義務教育階段結合起來,將有助于激發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培育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的情感,鼓勵學生發展成為具備自我認知能力和創造潛質的社會型人才。

一、職業素養事關國家核心競爭力

職業素養作為職業的內在規范與要求,指職業過程內表現出的綜合品質,包括:職業道德、技能、行為、作風及意識等,職業意識的核心是敬業精神及合作的態度。職業素養是個人乃至民族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素養作為個人職業生涯中的關鍵要素。

職業素養教育不同于傳統的職業學校的教育,也可以被叫作職業生涯教育,其不僅表現在對學生職業技能方面的培養,更多的是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教育的宗旨就是讓學生明白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不同,讓學生更好地明白職業的重要性,而不是僅僅是學術教育。而相較學校內最傳統的學科教育,職業素養教育更多是對學生廣義范圍中的終身職業教育。事實上,我們終其一生,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成人教育,其受到的教育核心就是為了未來的職業發展而考慮,所以在義務教育階段階段開展各種職業素養教育將很好的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計劃,學到非常有用的勞動習慣和理念,激發學生對職業和工作的熱愛,鼓勵學生正確認知自我,也為更好地成為社會有用之人做出努力。

二、國外義務教育階段職業素養借鑒

各國政府對職業素養教育開始逐漸重視起來,認識到其作用性。最早的職業指導是起源于美國,因為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而出現,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英國也同樣以立法的形式把職業素養教育落實下來,并且每個學生在中學二年級就應該參加各類職業素養教育,而澳大利亞也參照了英美做法,頒發了類似規定,制定了《職業發展綱要》, 該綱要對職業成熟度、指導內容、考試和評估等均作出系列的詳細化規定。同時要求學校設立職業與個人發展課程,并于各校教學過程中引進職業與勞動力市場的信息,推動教學內容與以后的職業發展,工作更加有密切的關系,這些課程為更好的培養學生對職業的認識,提高職業素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日本也同樣把提高學生職業素養的職業指導引入到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當中去,最早在1927年的11月,日本的文部省下發“關于尊重學生個性和職業指導”訓令, 首次將職業指導引進日本中小學教育內,而上世紀的七十年底,日本又根據產業結構的變化調整了職業指導修改意。而亞洲另外一個經濟出色國家,新加坡同樣也對職業素養教育十分重視,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十分重視學生的非學術方面的學習,比如在中學會開設一些營養學、家政科目,并且每三年會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正,保證這些技能可以與社會需要保持一致,做到同步更新,讓學生對未來工作與生活所需技以有展開深入了解及初步體驗。

三、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職業素養教育現狀及問題

(一)現狀描述

現階段我國不少省市都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了職業素養基本常識課程,并且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廣價值,比如專業興趣、職業道德、禮儀規范、比如茶藝、電工、木工等。很多地方的職業素養基本常識課程還和當地的文化有關,例如廣西橫縣是中國茉莉花茶生產基地和花茶加工基地,而花茶的生產和銷售也是當地的經濟支柱產業,橫縣也有非常多的花茶店,因此橫縣中學的職業素養教育就圍繞茶藝展開,將家鄉的發展和學生未來的人生定位聯系起來,對學生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但是不可否認,義務教育階段我國很多中小學他們為了過于追求升學率,在平時的教學中更加注重課本知識的學習,因此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重視不是很夠,很多學生也因此對加強職業素養沒有太放在心上,他們的個人職業素養表現也十分讓人擔心。另外,國內很多中小學都覺得職業素養教育是中職和高職的任務,因此對職業素養并不重視,絲毫沒有意識到職業素養教育可以同時為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打好基礎,實現教育更好的發揮學生特長,實現教育的功能。

另外定位局限,有的教師還認為職業素養教育只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將課程設定在制作一些小實驗,小作品等重復性活動,而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和創意。

(二)職教普教分離

國內的教育政策是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完全分開的政策,而在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比如德國,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是十分緊密結合的,而我國的普通教育課程中很少見到職業課程的內容,職業課程往往被認為是中職或者高職才需要考慮的事情,也使得很多學生受到的這方面教育是空白,另外,很多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他們受的師范教育,并沒有教授他們如果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因為缺少這方面的培訓。

(三)資源單一

還有就是資源比較單一,我國很多學校的教學資源都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課程設定的,所以更多的是偏重理論學習,而學校又比較封閉,與社會接觸更多的依靠每學期很少的幾天的社會實踐,更多的是紙上談兵,而不是給學生親身體驗。

四、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職業素養教育的創新思路

(一)我國義務教育的雙重任務不能偏頗

一般的學校課程和教材體系內,將職業素養教育當成理念滲透至課程設計內,這是合乎普通中學教學任務的。我國教育目的是為了培育具和備社會主義覺悟,高文化層次的勞動者,并據此確定了中學任務:為國家培育合格的勞動后備力量及為高一級學生培育合格新生。而有關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更是明確指出,讓學生初步具備獨立生活能力、職業意識、創業精這主人生規劃能力。由這個角度來講,職業素養的教育思想應能滲透至學校各類教育活動及各科課程內,體現于教育教學任務內,同時將教材作為載體,有效落實于課堂教學內。

(二)依據社會需求調整職業素養教育內容

我國再也不是計劃經濟時代進行工作分配,不需要自己進行職業選擇的年代了,而這個時候就業問題就十分的突出和展現矛盾了。

現在社會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就是“畢業就等于失業”,這句話存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由于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如果學生畢業后沒有職業技能,對職業沒有規劃,沒有職業意識、就業意識和創新意識,那么很有可能會不受到企業的歡迎,成為失業一族。所以現代學生應該具有學習、合作和生存能力,可以真正適應社會,才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職業素養基礎教育,培養他們的職業意識,這樣當他們進入到社會后才能真正的生存下去。

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應該對學生進行終身職業發展的教育,比如對于復合型管理人才,應該讓學生更多的了解這類職業人才需要掌握專門化的管理技巧,需要熟悉市場經濟運作規則。而對于信息化人才,應該讓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了解需要充分掌握計算機工程技術,需要了解信息領域的前沿科技。而對于設計人才,應該讓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了解需要更懂得專業的繪畫技巧,而對于有這方面職業興趣的學生應該早日引導和教育。

(三)抓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造就負責任的勞動者

在義務教育階段階段對學生開展職業素養教育更多的是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職業,樹立優良的職業道德、職業行為和先進的職業思想,上述內容與一般學校所倡導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相同,所以可以看出,這方面教育是更加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讓學校更好的了解到社會規則,讓學生明白要想取得事業成功,就要有敬業精神,就要遵守一切的規章制度,不管是社會,還是學校,這樣才能保障以后成功的人生。

(四)提升教師職業素養提高教育水平

對于學生來說,老師的言傳身教非常重要,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在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過程重,老師要以身為范,幫助教師增強職業素養,也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受益,老師提升職業素養,可以讓教師可以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五、重視義務教育中職業素養培育的建議

(一)完善教育制度

與國外的職業素養教育相比,我國在制度和執行上都比較弱,一方面我國的教育制度更偏向在中職、高職和大學教育中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教育,另一方面,我國很多中小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對職業素養教育并不重視,因此我們應該借鑒國外的發展制度,制定自己的《職業發展綱要》,根據我國自己的產業結構情況,把職業指導引入到義務教育中,并且要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并且應該有一套明確的職業素養教育教學時間表和制度。

(二)側重綜合素質的培養

以后義務教育階段的素養教育將重點放在綜合素質培育上。最近幾年,我國就業形勢越發嚴峻,十報告指出:引導社會轉變就業觀念,推動靈活的多樣化就業形式,鼓勵自謀職業及自主創業,有效完善就業培訓與服務體系,達到提升就業者就業技能的目的。職業素養教育將培育各行業高素質勞動者放在首位,目的在于能讓學生提前了解社會,讓以后的就業教育與義務階段教育充分結合,讓職業素養教育可以趕上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

(三)職業素養教育課與“勞動技術教育課”有機整合

很多學校的課程中都有“勞動與技術教育”這一學習領域,其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得到勞動體驗,培養良好的勞動技術素養,與信息技術教育,社區實踐等共同形成了“綜合實踐活動”,因此職業素養教育課應該與該課程結合起來,比如很多學校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設立了相關課程,課程教育內容主要圍繞了勞動、家政、技術、職業準備等方面的內容,且按照初中與小學的不同特征,給予不同的職業教學內容,比如小學階段稱呼為 “職業了解”,初中為“職業引導”。如果將他們有機的結合,對于如何更好的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強化學生職業規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方面均有著重要意義。

除此之外,還建議在學生的初中教育階段,能夠以該課程為基礎,加入更多的職業道德、職業行為習慣教育等,如果以后有單獨的課程教材后,還應該在每個義務教育階段開設職業素養教育課程,讓其作為每個學校的必修課, 讓學校重視起來,這樣也能真正的讓職業素養教育在我國的義務教育階段中全面推廣開來。

(四)義務教育階段與職業學校聯合辦學

針對當前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間分離的現狀,應該讓普通義務教育階段和職業學校聯合一起辦學,比如武漢市教委便前瞻性提出在職普通教育模式,即推動職業學校和普通的中小學一起聯合開展教學工作,在很多職業課程方面共同教學,共同合作,這樣給普通的教育系統更好的開展職業素養教育有了非常強大的支持,由于職業教育學校本身對職業素養教育方面的優勢,其具備豐富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能模擬社會實踐,這些資源均是普通教育系統沒有辦法提供的,也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無法進行補充的,但是職業教育學校就可以提供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而通過普通中小學與職業學校的聯合辦學,讓其達到資源共享,這種聯合辦學形式也很值得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面積的推廣。

未來教育改革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職業素養教育培育目標的關鍵在于: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及中初級專業人才。其作為必須的文化基礎知識,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知識有著重要作用,其服務于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由此不難看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業素養教育不僅對于學生升學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對就業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要求其不僅能為高等教育培育優質新生,同時也能為我國生產、服務及管理一線培育實用性的人才。在之樣的雙重任務之下,應能做到準確區分輕重緩急,區分對待雙重任務,不可重升輕學,但同時也要體現其為就業服務的本質。第二,以后義務教育階段的素養教育應該更多的重視綜合職業能力方面的培養。伴隨企業朝向技g密集型方面的轉變,集約化經營模式大受歡迎,勞動分工由原本的單一工種朝向復合工種方面轉移,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求勞動才能具有跨崗位能力。同時,能妥善解決專業的向和未來職業崗位內的不確定因素,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他們掌握更多技能,強化不業適應能力,推動學生發展成“一專多能”型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文靜.德國職業學校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4.

[2]艾文娟.中職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趙丹.基于職業素養培育的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實現路徑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9).

篇2

高中新課標規定了課程的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但信息素養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一些教師由于新課標培訓不夠及時和不到位等原因,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存在偏頗,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核心價值、技術內涵及能力培養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這些都是課程的定位問題。因此有些教師會把必修模塊的有些教學內容作簡單處理,沒有往課程的深度去挖掘,而是停留在“教軟件”和“學軟件”的層次上,并沒能體現出“用軟件解決問題”這一學以致用的基本出發點上。

由于根據2000年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編寫的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已無法很好地適應高中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我省于高中課改開始后的第三年,即2007年初制訂了《江蘇省義務育教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并根據此綱要重新開發了江蘇省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材,在當年的秋季學期開始使用。這一舉措較好地解決了高中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銜接問題,彌補了高中課標因不再遷就零起點問題而導致的學時不足或重復教學等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由于各地區實施的差異太大而導致的不均衡性,造成了某些學校或班級的“多起點”問題嚴重,即學生的差異過大,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因此,如何實現高中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有效銜接,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更大難題。

不難發現,隨著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實施,高中必修模塊存在的必要性隨之受到質疑,原因在于高中階段的許多教學內容和義務教育階段存在低層次的重復,教師教學中簡單的低水平重復,導致高中必修模塊的教學水平無法得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也得不到應有的提升,這和新課標設置必修模塊的初衷背道而馳。所以,如何調整高中教學的內容,尤其是與義務教育階段課程進行有效的銜接,成了我們必須直面的一個現實問題。

二、課程的開設問題,即能否真正的落實教學計劃,開齊開足課程

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有些學校和教師。按高中新課標規定的課程計劃,高中三年開設信息技術應不少于72學時。一般按每周1學時來計,要學滿4個學期,即高一和高二每學期都應該正常開設信息技術課。但有的學校在高一上學期并不開設,只是從高一下學期才開始每周2學時的教學,到高二上學期的12月下旬的學業水平測試結束之后就終止信息技術教學。不難發現,實際學時僅64學時左右,真正用于新課學習的不過50學時,教材每個模塊是按照36學時來編寫的,所以教師普遍反映“時間太少,內容太多”。

另外,新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設置了選修模塊,鼓勵學生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特點選學選修模塊,但因為學校師資有限或是地區統一要求而變成了教師選、學校選或地區選。盡管高中新課標設置了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絡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和人工智能初步這5個選修模塊,但目前這5個模塊都能開設并由學生自選的學校寥寥無幾,許多學校和地區往往只選擇“網絡技術應用”和“算法與程序設計”。對于“多媒體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和“人工智能初步”這3個選修模塊,學生和教師并非不感興趣,尤其是多媒體技術應用模塊,曾經在課改之初有不少地區和學校選擇開設,之后卻幾乎絕跡,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究其原因,是由于學校對于課程計劃的執行力度不夠,規范操作的意識不夠,同時,教育行政部門對于學校課程實施的督導力度也還不夠。

三、教學的評價問題,即是否能正確對待高中學業水平測試

江蘇在新課改之后制定了新的高考方案,信息技術成為了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一個科目,取代了之前的等級考試,并和高中學生的升學畢業有了一定程度的掛鉤。因此,學校對這門考試的要求很高,對合格率有明確的要求,教師迫于壓力,教學中采取“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不考的就不教”的對策,課堂上實行機械訓練和題海戰術。為了考試,學校會在課時安排上普遍采取集中開設的辦法,這樣做的教學效率似乎很高,但對于高中教學的持續性卻有極大影響。高二上學期12月份學業水平測試一結束就絕少會再有學校開設選修模塊的,因而對選修模塊教學的真正實施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新課程提倡教學的多元評價,學業水平測試不該是評價的全部,尤其是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更要體現其過程性、操作性。基于題庫的機考模式,雖然每年都在進行考題的更新,考題的質量也在逐年提高,但礙于這種做法在評價方式上的局限性,也由于現在的機考軟件在操作題和主觀題評價上存在著先天不足,無法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做出準確的評測,而且在短時間內還較難彌補,所以對學生信息素養的提升有限。因此,如何加強日常教學中的教學評價?如何做好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的有機結合?這些成了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正確處理的問題。

四、教學研究的問題,即能否切實解決教學中“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

雖然高中新課程已在江蘇實施了7年有余,但從剛開始的滿腔熱情和充滿干勁,到后來的回歸常態和繼而出現的略顯疲態,有些一線教師或許是因為對新課程的實施已經了然,或許是因為迫于考試的現實壓力,或許是因為對自身成長的目標缺失,開始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趨向。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教學模式的傳統、單一,教學方法的陳舊、落后,教學評價的低效、片面等方面。尤其是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們由于學校比較看重學業水平通過率的指標,也就漸漸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和信息素養的提升。

篇3

本調查報告的分析數據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網絡問卷的調查結果,調查主要是在北京、大連、寧夏、鄭州、青島、成都等省市進行。調查對象包括學生、家長和教師。其中,共收集到有效問卷數據包括:學生版68 812份,家長版83 427份,教師版13 616份。考慮到一至三年級小學生的識字量及理解能力有限,可能會在作答上遇到困難,因此本研究僅以四至九年級的學生數據作為分析對象,其中:四年級12 633人(18.4%),五年級18 529人(26.9%),六年級13 438人(19.5%),七年級11 244人(16.3%),八年級9 402人(13.7%),九年級3 566人(5.2%);男生34 969人(50.8%),女生33 843人(49.2%)。

二是攀登閱讀平臺上學生閱讀情況的數據跟蹤統計結果,用戶包括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共17萬名學生。

研究工具有:自編《中小學生閱讀狀況調查問卷(學生版)》《中小學生閱讀狀況調查問卷(家長版)》《中小學生閱讀狀況調查問卷(教師版)》。調查內容主要包括閱讀時間、閱讀偏好、閱讀興趣、閱讀方法、校園閱讀環境和家庭閱讀氛圍6方面內容。

結果與分析

(一)從總體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狀況良好,但逾兩成學生反映“不知道該讀什么書”

本次調查表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閑暇時間最喜歡做的前3項活動分別是:課外閱讀(61.1%)、看電視/電影(44.8%)、聽音樂(43.8%)。從喜歡課外閱讀的中小學生比例來看,小學生(66.9%)要高于初中生(50.6%)。

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提高修養(68.8%)、提高學習成績(53%)或滿足興趣愛好(52.7%)。學生閱讀具有較高的主動性,具體表現在,83.9%的學生出自于主動選擇,僅有11.5%的學生是被老師要求進行閱讀、4.6%是被家長要求的。

本次調查還表明,學生閱讀時間較少。從課外閱讀時間看,有30.9%的學生表示每天花在課外閱讀的時間不足30分鐘,還有39.5%的學生表示閱讀時間不到1小時,只有21.8%的學生表示每天閱讀時間超過了1小時。

導致課外閱讀時間不足的最主要原因,有42.8%的學生反映是功課太多,23.8%的學生反映不知道該讀什么書。從功課太多的原因比例來看,初中生為50.1%,遠超過小學生31%,也說明初中生的課業負擔明顯高于小學生。

(二)從閱讀媒介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更傾向于紙質圖書,但初中生對數字閱讀的興趣明顯高于小學生

從閱讀媒介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最喜歡紙質圖書閱讀的比例(73.5%)占絕對優勢;而在喜歡的數字媒介中,手機閱讀(17.3%)要遠高于電子閱讀器和電腦閱讀(3.5%)。可見,手機閱讀已成為中小學生青睞的數字閱讀方式。其中,小學生喜歡數字閱讀的比例為20%,而初中生占比為38.6%。可見,初中生對數字閱讀的興趣明顯高于小學生。

關于家長對閱讀媒介的態度方面,調查發現有97.3%的小學生家長認為紙質書閱讀的方式最好,支持數字閱讀的僅占2.7%。而初中生家長中,認為紙質書閱讀較好的有87.5%,支持數字閱讀的比例為12.5%,遠高于小學生家長。可見,初中生家長對學生進行數字閱讀的寬容度更高。

家長對數字閱讀的看法中,72.7%的家長“因為擔心對孩子視力有損害”,而反對數字閱讀;12.8%的家長“因為擔心孩子閱讀不健康的內容”而反對數字閱讀;4.6%的家長因為“電子書不用支付高額書費”而支持數字閱讀,9.9%的家長“因為數字閱讀較為方便”支持數字閱讀。

(三)從閱讀興趣來看,學生偏好小說故事類,但教師推薦書目與學生閱讀興趣的匹配性較低

從閱讀內容興趣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排名前6位的分別是:小說類(46.2%)、童話故事類(31.5%)、教輔類(25%)、歷史類(24.2%)、動漫卡通類(23.2%)、科普類(20.1%)。可見,中小學生選擇科普類圖書的比例相對較低。

來自攀登閱讀平臺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學生認證測試完成的193.4萬冊圖書的總數據中,科普類圖書占比為11.72%,相對寓言童話類(29.71%)、故事類(23.7%)、小說類(23.56%)而言,仍屬較低。同樣,來自攀登閱讀熱門圖書行榜中,排名前200位的圖書中,科普類圖書也僅占8%,而故事、小說、寓言童話等圖書則占到88%,同樣也顯示出科普類圖書的閱讀有待加強。學生閱讀書目的類型有待引導和均衡。

本次調查表明,學生閱讀書目主要來源于:老師推薦(68.6%)、同學推薦(64.8%)、父母推薦(37%)。而教師推薦的閱讀書單,分別依據:名師名家推薦(54.3%)、教育主管部門推薦(42.4%)、名校推薦(31.7%)、學生反饋推薦(27.3%)。這一數據反映,學生反饋推薦得書目占比較低,教師推薦書單時較少考慮學生的反饋。

攀登閱讀平臺的數據統計同樣也反映了教師推薦書單時較少考慮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我們對比了學生的熱門閱讀書單和教師推薦書單(閱讀量和推薦量在前100名的書單),結果表明這兩個書單中重合的部分只有32本,教師推薦的書單中,學生喜愛的書目只占32%。

(四)從閱讀方法和策略上看,大部分學生缺少科學系統的指導

科學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成功閱讀的保障。本次調查顯示,僅有17.5%的學生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而82.5%的學生沒有這樣的習慣。其中,有33.7%的學生會在老師的要求下才寫。而在讀書批注方面,只有20.7%的學生會在閱讀中經常做批注,56.3%的學生有時做批注,而23.0%的學生從來不做批注。在閱讀流暢性方面,14.4%的學生反映會用手或筆指著來讀,有31.8%依然會逐字讀,而只有35.7%的學生能夠做到流暢性閱讀。

本次調查發現,只有29.2%的學生反映在學校經常得到過閱讀方法與閱讀策略的教師指導。對教師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對學生缺少科學系統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指導”在校園閱讀推廣工作難點中排在第三位。而在家庭中,只有22%的學生表示“會經常得到家長在閱讀方法、閱讀策略方面的指導”。

(五)從校園閱讀情況看,閱讀支撐軟環境已初步形成,但缺乏有效的監控及評價方法

此次調查發現,88.9%的教師反映學校設立了閱讀課程,但只有55.7%的教師反映學校經常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在校園中,學生們是否會交流課外讀物。結果表明,有26.2%的學生選擇他們會和同學經常交流課外讀物,有63.7%的學生選擇有時會交流。此外,33.9%的學生選擇教師會經常布置課外閱讀任務,49.7%的學生選擇教師有時布置。

在對教師進行的“校園閱讀推廣工作難點”的調研中,排名前3位的分別是:難以評估學生的閱讀效果(39.6%),缺乏方便的方法來衡量學生的閱讀量(35.6%),對學生缺少科學系統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的指導(35.3%)。總體來說,缺乏有效的監控及評價方法是當前校園閱讀推廣困難的主要方面。

(六)從家庭閱讀氛圍來看,家長對學生的閱讀參與程度較低

對家長是否與學生一起閱讀的調查表明,有14.6%的學生選擇“家長會經常與自己共讀一本書”,有39.6%學生選擇“家長基本不與自己共讀一本書”。親子之間是否會交流閱讀體會,只有17.1%的學生選擇“家長經常”與自己交流課外閱讀體會,而34.7%的學生選擇家長“基本不會”與自己交流課外閱讀體會。在督促孩子閱讀方面,只有28.0%的家長表示會經常督促孩子閱讀,還有21.4%的家長表示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情況“從不過問”。總的來看,家長對學生的閱讀參與程度較低。

家長自身閱讀方面,25.9%的學生選擇父母在家基本不閱讀,只有24%的學生選擇經常閱讀。此外,家長閱讀量明顯低于學生,一年內閱讀量少于5本的家長高達83.8%。

對策與建議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提升學生閱讀核心素養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對其終身學習和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中小學階段,學生讀什么書、怎么讀書、形成什么樣的閱讀習慣將會影響其一生的成長。閱讀是一種復雜的行為,“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學會閱讀”。

學校要在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上下功夫,讓學生走好閱讀第一步。通過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每一個學生愛上閱讀;通過科學有效的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在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探索如何開設體系化的校園閱讀課程及閱讀能力提升機制,使課外閱讀促進課內學習,課內學習反過來又刺激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從而得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借助“互聯網+”,構建校園閱讀的監控評價體系

為深層促進校園閱讀的開展,須進一步搭建立體化的課程促進體系和實施有效的效果評價手段。一方面,在學校傳統閱讀活動開展的基礎上,將學生的課外閱讀與學校課程和學科教學進行有效融合,這是拓展學生閱讀空間,豐富閱讀體驗,提升學生閱讀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積極借鑒北京市門頭溝區、東城區及大興區,山東青島等地區所開展的“互聯網+閱讀”的跟蹤評價模式,借助互聯網工具,建立學生終身閱讀的電子檔案,實現對學生閱讀數量、閱讀效果的量化跟蹤及監控評價,通過科學的評價,獲得學生閱讀行為習慣的個性化數據,從而對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針對性的閱讀指導,使校園閱讀推廣工作得到更有效的落實。

(三)引入新媒體手段,構建中小學家校合作閱讀共同體

家庭閱讀環境及家長的閱讀指導對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推進工作中,應充分發揮學校對家庭閱讀的引領作用,嘗試引入現代新媒體手段,建立家校合作閱讀的溝通、協作信息平臺,通過網絡平臺的搭建,構建促進中小學生閱讀的家校合同共同體,使學校更好地將閱讀課程、閱讀要求、閱讀活動等信息傳遞給家長,并且加強教師對家長的幫助和指導,提升家長的閱讀指導能力;同時,也使家長更深層次地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來,積極主動配合和推動學生的閱讀,實現家校閱讀氛圍的統一,達到閱讀效果的一致。

(四)落實全民閱讀行動計劃,為學生閱讀的整體提升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社會閱讀氛圍和社會基礎配套環境,是影響學生閱讀的重要因素。在倡導全民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將社會相關資源與校園閱讀進行有效整合。一方面,在兒童出版領域,為校園閱讀建立公共基礎書目查詢和分級評價機制,使不同年齡段、不同年級段的學生都能方便、快捷地找到適合閱讀的圖書;另一方面,充分整合公共圖書館、社會繪本館以及閱讀推廣人等相關資源,與學校進行密切融合,為學生的閱讀素養提升提供便利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相關鏈接

美國少兒閱讀推廣模式

作為國民教育和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閱讀是美國政府幾十年來一直積極倡導的行為模式。美國教育部的網站上曾顯著地寫著:“能夠閱讀的孩子,是能夠學習的孩子。而能夠學習的孩子,將在學校和生活中獲得成功。”

1.政府持續推動

1994年,全美教育進展評估委員(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的一項報告顯示,美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有40%達不到基本的閱讀水平。這項數據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克林頓于1997年發起了一項“美國閱讀挑戰”的閱讀運動,目標是讓所有美國兒童在小學三年級末就具備獨立有效的閱讀能力。布什政府延續前任做法,于2001年發起了《不讓一個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的法案。2009年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他分別提出《美國振興及投資法案》和《沖頂計劃》作為教育指導方針,繼續將美國閱讀行動向深度和廣度推進。

2.構建分級閱讀標準和體系,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

美國有幾套完善的閱讀分級標準和體系,如藍思(Lexile)、閱讀促進計劃(Accelerated Reader Search Engine, AR)、閱讀發展評價體系(Development Reading Assessment, DRA)、閱讀校正體系(Reading Recovery)、閱讀數量分級體系(Reading Counts Level)等。閱讀分級體系的核心理念是將出版物的難度等級與兒童閱讀能力水平做一個匹配,實現“把合適的書籍、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送到孩子的手中”。

3.科學的監控評價措施,保證學生的閱讀效果

州或地方學區規定了學生的閱讀數量,并用信息技術手段來監控學生的閱讀行為,并且將學校的閱讀情況與政府資金支持進行關聯。

調查者說

尋找校園有效閱讀之路

近年來,從國家層面的全民閱讀計劃到中高考改革以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都共同指向了學生閱讀素養的提升。各地學校都相繼舉辦讀書節、讀書周、讀書月等活動,很多學校也都在積極打造書香校園。總體來看,我國中小學校的閱讀推廣活動,發展勢頭良好,效果也十分明顯。

但是在勢頭良好的另一方面,并不說明我們校園閱讀促進工作毫無問題可言,不需要我們反思和提升。筆者通過走訪國內外學校的調研對比發現,我們在閱讀推廣的熱情中需要冷靜思考當前還存在的問題,從中探尋科學有效的發展路徑,從而讓校園閱讀促進工作走向實效。

當前,部分中小學校閱讀促進工作的目標還不夠清晰,思路不夠明確,教師難以明確定位校園閱讀的相關活動。在學校走訪中,很多教師表示:學校開展的閱讀活動多,但是能提供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指導較少;學校圖書館的館藏圖書多,但是受學生歡迎的圖書少;學校提的閱讀要求多,但是跟蹤監控手段少。此外,很多教師也反映,由于老師工作繁忙,無暇涉獵大量的兒童讀物,因此在給學生推薦圖書時存在一定的困難。

篇4

【關鍵詞】小學語文;關鍵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37-0022-03

【作者簡介】1.朱潔如,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江蘇常州,213001),高級教師;2.吳剛平,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上海,200062)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線,與其他語文知識、技能和能力是綱與目的關系,綱舉才能目張。葉圣陶先生說:“無論什么學科,都應該預先認清楚為什么要學習它。認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標,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攪一陣。”只有把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教學意義、實質內涵認清楚了,語文教學才能更好地明確目標和方向,才能提綱挈領、事半功倍地予以推進。

一、重視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教學意義

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是指小學語文課程至關緊要的部分,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作為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閱讀理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和主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成效和后勁。

1.學科關鍵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

作為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閱讀理解是小學語文學科發展的根本,它在小語學科中應該處于一種核心地位。小語學科所有方面的發展都必須依仗它、服務于它,它對小語學科發展具有奠基作用。即使是在一年級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識字寫字時,教師也必須清楚認識到閱讀理解是小語學科關鍵能力,將識字寫字教學納入閱讀理解的整體教學設計中予以統籌規劃。通過識字讀文,讀文是目的,識字是服務于讀文的;并隨文識字,在讀文中識字,識字是讀文的伴生結果,讀文識字的真正目的是更好地讀文、更多地讀文,小學語文教學要始終重視閱讀理解這個基礎。

2.學科關鍵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干。

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是小語學科發展的支柱,牽一發而動全身。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所有其他學科能力都是以閱讀理解能力為依托生長起來的,并為閱讀理解能力的持續發展而服務。因此,閱讀理解能力具有四兩撥千斤的能耐,它是語文學科這棵大樹的主干,樹干強壯了才能枝繁葉茂。抓好了“吸收”或“輸入”的閱讀理解能力,“發表”或“輸出”性學習內容中的寫話、習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才如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系列化的輸出性學習才能得以順利展開。

從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小初銜接這一特點來看,有了小學閱讀理解能力作枝干,第四學段7~9年級中的種種閱讀目標才能逐步達成。例如:“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分析、解決疑難問題。”“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1]所有這些目標的達成都必須以閱讀理解為前提。同理,從閱讀分類來看,理解性閱讀也是評價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運用性閱讀、鑒賞性閱讀、記憶性閱讀、比較性閱讀等閱讀的基點與支撐。

3.學科關鍵能力決定著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和后勁。

作為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閱讀理解是小學語文教學成效和學科能力發展的后勁所在。發展閱讀理解能力不僅對學好語文具有決定性意義,同時也是學好其他各學科的重要后盾。學好哪門學科不需要閱讀理解?又有哪個行業離得開閱讀理解能力?它所帶來的強大的后勁與可持續發展動力是不可小覷的。

二、閱讀理解作為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實質內涵

閱讀與寫作是整個語文相互依存的學科兩大關鍵能力,但在小學階段則以閱讀理解為主。作為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閱讀理解,本質上是以交際言語領域為核心,兼顧藝術言語領域和科學言語領域的基礎閱讀能力。

(一)閱讀理解能力是語文學科兩大關鍵能力之一

1.閱讀與寫作是語文課程的兩大關鍵能力。

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于語文課程的定位來看,語文能力就是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這段論述對于語文課程的作用與價值給予了清晰的定位,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應培養的學科能力――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語文課程要實現其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彰顯其重要的學科地位,必須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3]由此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應培養的學科能力是: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由此可見,語文能力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吸收祖國語言文字成果,為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打下基礎”;二是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

早在20世紀40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曾指出:“簡括地說,只有兩項,一項是閱讀,又一項是寫作。要從國文科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間,經驗的接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閱讀和寫作兩項也最切要。”[4]葉圣陶先生所說的閱讀與寫作的知識和習慣,指的就是能夠運用閱讀和寫作知識、習慣去完成“吸收”和“發表”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能力。也就是說,管“吸收”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管“發表”的寫作能力是語文學科關鍵能力。

2.閱讀理解越來越成為獨立的語文能力。

在閱讀與寫作兩大關鍵能力中閱讀不僅是向“讀”學“寫”的基礎,而且越來越是一種相對獨立的語文能力。“我國的傳統經驗是‘讀寫結合’,但是隨著社會的現代化,‘讀’作為一種獨立的語言能力,已日益受到重視。它已不僅僅是為寫作提供范例和導引作用,而是一種獲取信息的手段。”[5]

閱讀理解能力作為獨立的語文學科關鍵能力,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這可以從國內外有關閱讀理解能力檢測的發展趨勢中窺見一斑。

美國學術能力評估SAT考試、英國英語能力測試、日本日語能力考級中均對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專項測試。國際著名的教育評價項目也都將閱讀素養作為核心的測評內容。像PISA和PIRLS都是針對閱讀素養進行的國際性評價項目,以此來監控國際范圍內四年級學生的閱讀素養。其新穎、科學的評價理念和框架設計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國本土化的閱讀能力檢測也陸續開啟并逐漸步入正軌。2003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設立了“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質量分析與指導系統”項目(SAAE)。2006年9月,江蘇省參加了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和項目組召開的“建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與指導系統”項目協調會,并參加測試。SAAE項目組對“語文學業質量”的概念是這樣界定的:學生通過語文學習所獲得的,以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為核心的語文素養水平。[6]“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已然成為本土化小學語文學業質量檢測的重要核心內容。

(二)培養基礎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

實際上,培養語文能力既有語文課程通道,也有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就語文課程通道而言,“吸收”或“輸入”主要由聽、讀完成,其中“讀”是核心,“聽”是圍繞“讀”而展開,并在促進“讀”的過程中不斷發展的。有計劃、有選擇、經過優化設計、系統而高效地“讀”出優秀的祖國語言文字是語文課程的專責,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無法代替。作為語文課程專責的閱讀,可以稱為基礎閱讀。“發表”或“輸出”主要由說、寫完成,其中“寫”是核心,“說”是為了促進“寫”的發展而進行的必要準備,并在促進“寫”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和提升。有計劃、有重點、分階段地向“讀”學“寫”是語文課程的專責,日常生活通道和其他科目通道無法代替。作為語文課程專責的寫作,可以稱為基礎寫作。

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兩相比較,閱讀理解是更為基礎和重要的關鍵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這是因為,語文能力涉及交際言語、科學言語和藝術言語三大領域,亦即三種語體。三種語體的言語能力培養都以閱讀理解能力為基礎和核心。

相對來講,交際言語廣泛運用于社會日常生活,是每個社會人都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言語能力,是語文教育特別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主體。其中,閱讀理解能力是交際言語能力的基礎和核心。一般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基本文體的文章是交際語體的主要外在物化形態,它們構成語文課程的主要篇目和課文文本。語文課程的讀寫能力培養主要通過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文章教學完成。其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精選文章的閱讀理解實踐,獲得基礎閱讀理解能力,實現“吸收”或“輸入”功能;通過向“讀”學“寫”,獲得基礎寫作能力,實現“發表”或“輸出”功能。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主體的交際言語領域,從先后順序來看,文章的閱讀理解在前,向“讀”學“寫”在后,可以說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甚至整個語文教學的先遣任務。所以,“文章教學是語文教學首先要完成的任務”。[7]從語文學習的主次來看,學生的主要學習時間和精力必須用于大量文章閱讀,才能有效吸收一個民族集體積累起來的基本交際言語成果,才能為作為一個學生個體寫作能力的發展提供充足的養料。沒有“吸收”或“輸入”的閱讀理解作鋪墊,“發表”或“輸出”的寫作幾乎就是空中樓閣、無源之水。

至于以詩歌、戲曲、小說等文學作品為外在物化形態的藝術言語,以及以學術論著、政治讀本和法律文書為外在物化形態的科學言語,這兩種語體的言語能力培養更是以閱讀理解能力為主,小學階段基本不涉及這兩種語體的寫作能力培養問題。一方面,與交際言語相比,藝術言語和科學言語的實際運用,無論在人群、場合、范圍和層次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是較高層次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對處于語文學習初級階段的小學生而言,藝術言語領域和科學言語領域的閱讀理解能力,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不宜作過高的要求。甚至只需在這兩個領域粗讀一些基本篇目,獲得一些初步的閱讀實踐經歷,開闊一下視野,學得一些藝術言語和科學言語基礎知識就可以了,而對這兩個領域的寫作能力則完全不必作出統一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現代社會的實際需要來看,我國語文教育以文學體驗為主要取向的傳統則應該轉向以獲取信息為主要取向的現代語文教學了。

所以,從各方面綜合起來看,以交際言語領域為核心,兼顧藝術言語和科技言語領域的基礎閱讀理解能力是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它是貫穿小學語文教學全過程的核心素養。

全面準確地厘清小學語文學科關鍵能力,對于培養和提升小學生整體語文素養、改進小學生學習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實踐具有重要意義。也唯有如此,加強小學語文學科建設、提升學校和區域課程領導力才不會是個遙遠而空泛的口號。

【參考文獻】

[1][2][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5]章熊.我對中學閱讀能力目標的意見[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2(1-2).

篇5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信息素養;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23-182-01

自2000年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學加快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號召以來,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項課程改革也得到貫徹落實,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了明顯提高。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成為義務教育階段重要任務。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信息時代的來臨推動了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發展,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也越來越規范化,然而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影響,我市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的科學定位缺失

教育部要求在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為的不是單純的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技能,而是為了學生信息素養的全方位培養。“我們必須將信息素養作為滲透整個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以形成人對信息的有效把握,培養查找、評估、有效利用、傳達和創造具有各種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擴展對信息本質的認識”。

2、教學內容技術多,技能少

小學階段信息技術教育是以“綜合化”為主要特征,掌握和培養相關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適度淡化學科體系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基本途徑。可是目前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局限于包括漢字輸入、畫圖、網絡應用、文字處理、等初步技術的培訓,而忽視了學生信息綜合素養中的技能培養。

3、師資力量發展不均衡

在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學中,師資力量情況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技能和素養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了教學。多數老師只掌握了計算機使用的一般技術,但充分利用各項網絡技術,促進本學科和關聯學科的綜合發展的能力有限。這在師資力量上也反映出個問題。

4、城鄉硬件設施投入不均衡

雖然這幾年來國家對于教育投資的加大,小學的計算機配備情況明顯得以改善,但城鄉差別較大。調查表明,城市的大部分小學不僅有機房、維護和管理機房的網絡中心,就連校園網也慢慢發展起來了。教師和同學可以實時地學習交流;農村一部分小學有了自己的機房,不過這些機器大部分都是城市的學校更新設備所淘汰的。

5、城鄉育人環境差異大

雖然國家高度重視,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當信息技術教育課程與數學、語文、英語等高考必考課程的上課時間相沖突時,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便會被調課,甚至停課,給學生和教師傳遞錯誤信息,輕視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學科地位;教育實施環境主要著眼于教師教育實施環境和家長教育實施環境,集中表現在教師、家長對于學生使用計算機、上網找資料的態度。

二、完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基本對策

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為每一個學生獲得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的權利提供機會和條件,對公民信息素養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改進和完善信息技術教育,應當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要從多方面著手進行:

1、立足信息素養的養成目標,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

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在于學生通過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信息技術體驗與學習。針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各項課程教學應當以信息素養的培養為核心,從基礎教育的特點出發,為學生適應信息化生活、走向學習化和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更新教材內容,促進多學科滲透

教學內容教材的編寫應該以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為中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網上查閱資料來自己解決問題,利用email和BBS等方式來和學生交流互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3、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提高教師自身信息素養

專業的師資力量是信息技術教學成功的保障。從調查結果看,各學校的師資力量并不令人滿意,即使在最好的學校,信息技術教師也都是兼職的,除了要上大量的課,還要管理硬件和軟件設施,如此大的工作量,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篇6

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仙居橫溪小學 吳偉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是針對當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良好開展的課程教學基本理念,同樣也是當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本質要求。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充分反映數學的價值和本質,充分體現小學數學課程基本的理念和總體的目標。基于此,本文針對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展開分析和研究。

一、為學生構建真實的問題教學情境

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構建正式的問題教學情境,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核心素養的.教學當中,不能僅僅通過教師的講授進行培養,還應該讓學生置身于不同的問題教學情景當中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真實的問題教學情境就需要將現實生活和數學問題有效的結合起來。教師應該多多留意當前數學教學中能夠與社會生活相關聯的問題,并且能夠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的那個匯總設置這樣真實的問題教學情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并且,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充分應用到生活當中解決實際的問題。

二、提倡運用多元化的課堂學習方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該貫徹小學數學新課程的重要要求,運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小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升的過程中都不能夠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同樣在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當中也是這樣。教師教授知識是小學生獲取知識非常重要的途徑,當時并不是唯一的獲取途徑,學生也可以通過與其他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行合作學習,倡導構建個人的知識結構。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應用合作學習能夠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幫助學生構建更高的知識體系。同時,合作學習還能夠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思想,并且能夠加深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

三、整合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內容

篇7

修訂工作組:這次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是在深刻總結十年實施的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廣泛聽取廣大英語學科的專家、學者、教研員和一線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完成的。在修訂中,我們主要遵循了四條原則:

一是堅持改革方向,適應發展需要。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各地對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理念、設計以及內容與要求的滿意率都達到95%以上。所以,這次修訂工作堅持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保持實驗稿的結構框架和目標體系,著重解決的是課程改革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二是突出課程價值,強調能力培養。《教育規劃綱要》強調教育要關注對學生的品行、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的培養,根據這個規定,這次修訂進一步關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特別是對學生的意志品格、正確的價值觀、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是適當調整要求,促進均衡發展。這次修訂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中等發展水平為基準,考慮全國各地英語教育發展的階段性和地區不平衡性等因素,在語言基本知識和聽說讀寫基本技能以及文化意識等方面適當降低了目標要求。

四是加強教學指導,增加實際案例。在調研中,很多教師特別希望加強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具體指導。這次修訂充分采納了這個意見,突出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了修訂,細化內容要求,加強對教學和評價的指導,提供教學案例和評價案例;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小學階段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范圍和要求,以及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標準。

《江蘇教育研究》:剛才提到,這次修訂在基本理念、結構框架和目標體系上和原來的課程標準實驗稿保持了一致,同時也對課改實踐中出現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回應。我們想知道,這次修訂著重解決了哪些問題?修訂的重點主要有哪些?

修訂工作組:這次英語課標修訂的重點是很明確的,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四點:

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英語課程中的滲透。修訂后的英語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闡述了英語課程對國家和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同時,在課程理念、課程設計、課程目標和課程實施的建議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得到了滲透。

二是充分體現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鞏固和深化。課程標準實驗稿有一些課程基本理念也適用于其他學科,修訂稿解決了這個問題,修訂后的課程理念更加具體和有針對性,凸顯了英語學科的特點。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對比著看看,這里就不一條條說了。

三是突出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修訂后的英語課程標準進一步反映了國際外語教育的發展趨勢。外語教育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習外語的過程不是一種枯燥地背誦和記憶的經歷,而是一個積極主動地學習的過程,一個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過程。課程目標的變化必然帶來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變化。修訂后的英語課程標準以描述學生“用英語做事”為主線,強調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在教學建議中從八個方面為英語教師提出了既具有指導意義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體現了以培養能力為導向的改革方向。

四是根據兒童認知發展規律,體現英語課程目標和內容的循序漸進。修訂后的英語課程的設計延用了實驗稿的設計思路,也就是采用分級的方式進行設計。修訂后的英語課程目標體現出更加清晰的三個層次,即:課程總目標、分級目標和分級標準。課程總目標提出目標的總體框架結構,指出:要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由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共同構成。分級目標是在總目標的框架下按級別從五個方面整體描述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表現。分級標準是對總目標和分級目標的進一步細化,也就是根據總目標的五個組成部分,對語言技能按五個級別描述具體的標準,而對語言知識、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則按照二級和五級兩個出口級別,也就是小學畢業和初中畢業,進行標準的描述。另外,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都屬于基礎教育,所以,這次修訂還在文字和圖表上強化了義務教育階段與高中階段英語課程的區分與銜接,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按照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形成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課程體系。

《江蘇教育研究》:看得出來,這四個重點有這次課標修訂共同關注的內容,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當然,更多的還是體現了英語課程的學科特點。重點明確之后,你們對實驗稿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修訂?為什么要做這些修訂?

修訂工作組:新課改實施十年來,英語課程規模不斷擴大,師資學歷水平也逐年提高,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們也看到,隨著小學英語課程規模的繼續擴大,小學英語師資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等問題直接影響著課程的質量,補充師資的數量和提高師資的水平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合理調整課程內容,科學控制課程容量,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就成為這次修訂的一個重要任務。

這次修訂,主要在三個方面實現了對課程內容和課程容量的控制:

第一個方面是對課程內容和容量的調整。這次修訂在二級和五級的語言知識的學習標準中,分別明確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主要教學內容,譬如單列出小學階段應該學習的語音項目、語法項目、功能項目和話題項目,減少了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話題范圍,調整部分語言技能的目標要求。這一方面是為了降低難度,另一方面也為了更科學地體現語言學習的規律。例如:減少了一級和二級語言技能標準中學唱英文歌曲和歌謠的數量,將表演英文小話劇修改為簡單的角色表演;把二級目標描述中“說”的要求中的“語調達意”改為“語調基本達意”,同時還刪除了話題項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話題,以及數量、時間等相關概念。調整和刪除了文化意識標準中的部分內容,比如刪除了五級文化意識標準中的“了解英語國家正式和非正式場合服飾和穿戴習俗”、“了解常見動植物在英語國家中的文化涵義”、“了解自然現象在英語中可能具有的文化涵義”;把原來的“了解英語國家中的個人隱私習俗”調整為“了解英語國家中的人際交往習俗”。修改后明顯縮減了課程容量,也降低了課程難度。

篇8

為進一步深化我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以下簡稱“中考改革”),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普通高色化多樣化發展,保障高中階段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更好地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求,維護教育公平,市教育體育局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擬制了《宜賓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建議,歡迎各界人士通過電子郵件或書信等形式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公開征求意見時間:2017年3月28日至4月7日。

聯系地址:宜賓市翠屏區南廣路197號(市教育體育局)

郵編:644000

聯系電話:0831-8210356

郵箱:312544190@qq.com

2017年3月28日

宜賓市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

為進一步深化我市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以下簡稱“中考改革”),依據《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等文件精神和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宜賓市作為中考改革試點市州的相關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回應群眾對基礎教育公平和質量的更高要求,充分發揮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導向作用,整體設計,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切實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過重等熱點、難點問題,建立健全“公開、公平、公正”的“陽光招生”運行和監督機制,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一部署、把握節奏、穩妥實施、有序推進。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興趣愛好,為學生進一步發展打好基礎。堅持普職并重,招生規模大體相當,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高中階段教育。堅持公平公正,不斷完善規則程序,為學生創造平等升學的機會。

(三)改革目標

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建立健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到2020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多元錄取模式和規范有序、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普通高色化多樣化發展,保障高中階段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更好地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求,維護教育公平。

二、實施步驟

為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這項工作,實行分年實施,逐步到位的辦法。具體分年度安排如下。

(一)2017年,進一步規范中考體育考試、藝體特長生專業考試。進一步規范中考加分項目,減少加分分值。完善優秀運動員的錄取辦法。依據省教廳對中考改革相應的實施意見和方案,制定下發《宜賓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試行)》《宜賓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試行)》《宜賓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體育考試實施方案(試行)》《宜賓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細則(試行)》《宜賓市學生藝術素養測評細則(試行)》,依托市智慧教育云平臺,建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電子管理平臺。

(二)2017年至2019年,中考仍按2016年模式進行。

(三)從2017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一年級起,實施全市統一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綜合改革,2020年按中考改革方案進行錄取,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多元錄取模式和規范有序、監管有力的管理機制。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1.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和組織實施。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基本依據。《四川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2015年修訂)》所設定的科目全部列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范圍,每門課程學完即考。從2017年秋季新入學的初一年級起,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道德與法治、生物、地理等考試科目實行全市統一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布成績。體育考試、科學實驗操作考試、信息技術上機考試由各縣(區)根據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要求組織實施。音樂、美術、書法、綜合實踐活動(含勞動技術操作)等科目由學校根據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組織實施。

2.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的命題原則和要求。

篇9

關鍵詞: 小語教學 學科性質 工具性 文化性 基礎性

學科性質是指一所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只有理性科學地知行小語學科的性質,才能在教學中準確提出小學語文課程目標,正確理解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鞏固新課改成果。

一、對小語學科性質認識的演進進程

1956年的小語大綱,第一次涉及學科的思想性、工具性;1963年的大綱突出了小語學科的工具性質;1978年的大綱點明了思想形式與文學可與其他學科的重要區別;1986年的大綱對小語學科性質的人士開始整合,較為全面地概括了學科性質的三個方面:基礎性、工具性和思想性;1992年的大綱基本承襲了前程。

2000年教育部新制定的《語文教學大綱》開宗明義地指出:“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小學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兩個性質。繼而具體闡述:“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和繼續學習,對于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既補述了小學語文的基礎性,又連用三個“對于”強調了小學語文對提高民族素質的作用。2000年《語文教學大綱》將小學語文學科性質概括為:工具性、文化性、基礎性。

小學語文的工具性表現為:第一,是小學生進行思維的工具(這從外部言語說);第二,是交流思想的工具(這從外部言語說);第三,是小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的工具;第四,是將來從事工作的工具。總之,在小學階段,語文是小學生與同學、老師和家長人際交往的工具,是與歷史、現實和未來進行超時空的交際工具。由此《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稱:“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基于對此本質屬性的認識,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對小學生進行語言文學的教育,亦即母語教育。指導小學生用恰當的學習方式多讀多背、多學多寫和多思,做到每個小學生都善于使用這個工具。

小學語文的文化性內容表現:第一,是廣義中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指文化的“硬件”和“軟件”,即《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課程標準》說的“人類文化”、“人類進步文化”、“人類優秀文化”,指我們“祖國的優秀文化”、“中華文化”、“民族文化”等。第二,是狹義,僅含精神財富,即指“軟件”。第三,是泛義中的具體內容,即《語文教學大綱》提及的“科學文化素質”或稱之為“知識性”、“技能性”。顯而易見,小學語文的“文化性”顯然是指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文字蘊含著表現了我們的民族的思想文化與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文化性的精髓。

小學語文的基礎性表現為:從小學語文課程對學習者起的作用和影響來看,其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小學語文是學習者學習各科知識和終身學習的基礎。數學家蘇步青十分強調語文的基礎作用,他認為,語文和數學都是基礎,但語文是基礎的基礎,是最基層的基礎。第二,小學語文為學習者服務社會、學會做人打下了基礎。小學語文要培養學生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一個人不管將來從事什么工作,乃至自身發展,都離不開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在語文的文化學習與能力培養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品德、心理得到健康發展,這為學會做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對小學語文學科性質教學的知行嘗試

工具性是小學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是語文的本色,它側重于形式技能(交際功能)。文化性是小學語文學科的特有屬性,它側重于內容(教育功能),語文的文化性集中體現為人文性。因此,小學語文課教學應把語言文字的工具訓練和人文教育結合起來。基礎性側重于發展的功能,著眼于小學語文學科在基礎教學和終身教育學習中的特殊意義和地位。我們既要從局部,又要從全局的角度認識小學語文學科工具性、文化性、基礎性的性質。這對于理解小學語文課程目標與要求,把握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都是非常有益的。

對漢語特點的把握,人文內涵的影響,言語實踐的加強,等等,知行要深入淺出,教與學要同步統一,將小學課程的工具性、文化性、基礎性的學科屬性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換言之,誠如《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基本的語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要關注以下七項要素: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認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能力;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三、結語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這言明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和教學應達到的目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語文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它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其一,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全員提高;其二,學生的語文素養要全面提高;其三,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過程。不言而喻,語文素養高低、好壞的量化與性定的標準,無一不用語文工具性、文化性、基礎性的學科屬性來考量吸納、遷移、物化等的快慢、優劣。而又必須全員、全面、全過程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這樣,才能說,我們不僅對小語課程的學科屬性有所知,而且踐行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受益于全體學生。

參考文獻:

[1]張錦貞.略論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特點與教學要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5,02.

篇10

關鍵詞:聾校 職業教育內容 職業教育模式

1 問題的提出

對聾校學生進行職業教育是殘疾人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殘疾人教育中要著重發展的部分。我國《殘疾人教育條例》第三條規定:“殘疾人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普及為重點的方針,著重發展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學前教育,逐步發展高級中等以上教育。”《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間使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普遍得到職業教育,并對相應的師資、教材、形式等都作了具體的規劃和說明。

但由于我國殘疾兒童(包括聾童)義務教育尚未完全普及,殘疾人職業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聾校的職業教育也是如此。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聾校職業教育的認識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并得到了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聾校職業教育的方針和政策未得到真正落實,存在走過場和形式主義現象,使得聾校職業教育沒有真正納入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整體規劃。當然關鍵的問題是聾校沒有形成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內容體系,沒有構建出自己的職業教育模式。

本課題通過聾校職業教育內容與模式的研究,建立聾校職業教育的內容體系和職業教育模式。通過此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聾校職業教育的理論,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以指導聾校職業教育工作,解決聾校職業教育中面臨的問題。因此,聾校職業教育內容與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又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值得研究。

2 聾校職業教育內容

職業教育內容主要是為從事特定職業所必備的相關知識、技術與技能、職業道德與態度,同時也還包括必要的普通基礎知識等。根據職業知識分類理論和聾生的身心特點,聾校職業教育內容可以劃分為生活教育、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等。

2.1 生活教育的內容

廣義的生活教育是指為人準備生活的教育。殘疾人首先是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生存,其次才是作為一個勞動者,從事某種職業勞動,既為社會創造財富,又為自己的生活提供經濟來源。這里談的生活教育主要指涉及日常生活自理、家庭生活和社區生活等方面的內容,因此,生活教育的內容主要是技術實踐性知識,它們在殘疾人就業中具有輔助作用。

2.2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主要是指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兒童進行勞動技能的訓練,其目的在于為殘疾兒童提供活動(或作業)和日常生活的技能,為以后的就業和成人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研究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時,要從勞動技術規則、勞動技術情境和勞動技術判斷知識三個方面進行考察,確定在未來教育中具有基礎作用的要素,從課程和活動兩個角度來分析和提煉這些要素,并通過勞動技術課程和相關課程加強對這些要素的訓練,為以后的職業訓練奠定基礎。

2.3 職業技術教育

職業技術教育可以分為職業陶冶和職業訓練兩個部分。不同的職業教育模式對這兩部分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以支持式職業教育模式為例。職業陶冶部分沒有明顯的定向性,主要是通過職業陶冶為學生提供職業認識,了解學生的職業興趣、職業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個性。職業訓練則要通過確定工作機會,對聾生的特點進行分析,并進行職業診斷,使職業要求與聾生的個性特征得到較好的匹配,同時確定出需要訓練的內容或改變的條件,再開始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因此,發展支持式職業訓練課程的關鍵是確定一種課程生成模式,即包括環境分析、職業診斷、教學目標制訂、課程編制等流程和技術,以便教師能夠在確定工作機會以后,為學生編制出相應的個別化課程。

2.4 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通過培養聾生的職業道德素養,改變他們的就業觀念、生活方式,提高工作與生活的質量。當然,職業道德教育也常常體現在生活教育中。這里更強調其科學性與系統性。首先,要幫助聾生養成科學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如:科學的作息時間、充分的睡眠、合理的飲食習慣、個人的衛生習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及保持心情愉快等;其次,是幫助聾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監督,互相幫助等;再次,是培養聾生的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通過自我反省、自我評價、自我監督來凈化心靈,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最后,是樹立服務意識。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聾生從小就要養成服務的意識與習慣。

3 聾校職業教育模式

世界職業教育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第一種,是以法國、中國為代表的學校模式,又叫官僚模式,其特點就是職業培訓在學校內進行,由國家說了算,類似于中國傳統的職業教育,優點是理論豐富;第二種,是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市場模式,又叫自由模式,其特點是按照企業的需要,由企業自己進行職業培訓,學生有點類似店里的學徒,優點就是實踐機會多;第三種,是以德國為代表的雙元制模式,又稱為國家控制的市場模式,其特點是以企業為主,制定計劃、投資等,而國家制定基本的政策來控制,優點就是理論與實踐同時學習。這種模式要求學生在進行培訓之前必須與企業簽訂合同,培訓時,在企業與在學校的時間基本相當,而放假則是按照企業而不是按照學校;第四種,是以英國為代表的混合模式,就是上面三種模式的綜合。上述這四種模式是從宏觀上對職業教育模式的概括,也適用于聾人的職業教育。但是聾人除了具備一般人的共性之外,他們還有自身獨特的特點。具體到聾校職業教育模式來說,也應該有特殊性的一面。通過對聾校職業教育理論的研究和實踐經驗的總結,聾校職業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3.1 “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模式

教育部《聾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教基[2007]1號)明確提出聾校課程采取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相結合的原則。其中,綜合課程包括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課,生活指導課,勞動技術課以及職業技術課等。各門課程都應重視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聾生自身經驗的整合,加強學科滲透,幫助聾生逐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勞動能力和就業能力。因此,根據我國聾校教育的實際,聾校職業教育的實施,可重點考慮在義務教育階段適度滲透職業教育,即“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的模式。

“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模式中的“義務教育”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即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模式中的“職業教育”是針對聾校中聾生開展的,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進行的以生活指導、勞動技術和職業技術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或者在各學科中滲透的職業教育內容。“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模式中的“+”號是指在聾校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基礎教育課程與職業教育課程的有機結合。下面主要談“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模式中的“職業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模式中的職業教育內容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基礎教育課程+生活指導課程”。這一階段主要是指低年級(1~3年級),職業教育內容主要通過基礎教育課程和生活指導課程來開展,即“基礎教育課程+生活指導課程”模式。基礎教育課程中的各學科通過滲透職業教育內容來對聾生進行職業教育,例如在數學課程中,聾生學習計算利潤和損失,學習毛利等經濟詞匯,記錄銷售過程與排列定貨單等;在語文課程中,聾生學習工作的日常用語、問候的禮節,以及書寫職業申請書和面試的技巧。生活指導課程是一門相對獨立的職業教育課程,其內容主要由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學校的實際和地方的生產生活情況來確定,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生活,逐步適應社會。

第二階段:“基礎教育課程+勞動技術課程”。這一階段主要是指中年級(4~6年級),職業教育內容主要是通過基礎教育課程和勞動技術課程來開展,即“基礎教育課程+勞動技術課程”模式。這里的基礎教育課程同樣要通過各學科向聾生滲透職業教育內容。勞動技術是一門相對獨立的職業教育課程,主要內容有:(1)勞動知識和技能的訓練;(2)培養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3)遵守勞動紀律教育;(4)在勞動生產中與人交往的訓練;(5)安全知識和文明生產教育,為將來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做好基本勞動素質的準備。主要通過聾生自我服務、家務、公益勞動、手工制作和參加簡單的生產勞動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術教育。另外,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個別化教學的原則,有針對性的對聾生進行生活指導和勞動技術指導。

第三階段:“基礎教育課程+職業技術課程”。這一階段主要是指高年級(7~9年級),職業教育內容主要是通過基礎教育課程和職業技術課程來開展,即“基礎教育課程+職業技術課程”模式。在這里,基礎教育課程中的各學科也要通過滲透職業教育內容來對聾生進行職業教育。這里的“職業技術課程”主要內容有:(1)專業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2)生產常用的設備、工具的性能、使用和保養方法,生產工藝和生產過程,接受生產班組管理,會檢驗產品質量;(3)農村或鄉鎮聾校還要對學生進行農業生產知識教育,如科學種田及養殖業、服務業、商業、木工、農機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4)職業認知、職業準備、職業心理和職業定向教育;(5)計算機知識。

3.2 “生活中心”模式

生活中心模式是布若林(D.E.Brolin)和考卡斯克(C.J.Kokask)在1979年提出來的。這種模式強調生活調節與個人對社會的職業適應。這種職業教育模式的特點是把職業教育的目的歸納為22種能力和102種亞能力的培養。而這些錯綜復雜的能力又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日常生活能力,二是個人與社會交往能力,三是職業指導和準備的能力。具體課程就圍繞這三方面的內容來設計:(1)培養日常生活能力的課程有:管理家庭財務、修理增添家具和設備、計劃安排個人的需要、撫養小孩、計劃與購買衣物、參加市民活動、妥善安排業余生活、參加社區的活動;(2)培養個人與社會交往能力的課程有:對成就的自我意識、社會責任感、人際關系的能力、成功的獨立性、決策與解決問題、恰當的交往;(3)職業指導與職業準備的課程:就業可能性的探討、職業選擇與決定、必要的手工技巧、銷售能力、滿意工作的尋找與保持。

日常生活能力的職業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參與家庭生活的能力,這對聾生來講尤為重要。個人與社會交往能力的職業教育項目是幫助聾生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在現代社會,要學會充分利用各種交通運輸和信息傳遞的工具,如QQ、發傳真、發電子信息、購買車票、查看報紙廣告獲得求職信息等。職業指導和準備的課程包括培養聾生正確的職業意識,進行職業探索,獲得必要的就業知識和技能技巧等與職業選擇密切相關的內容。

3.3 經驗中心模式

經驗中心這種模式與職業教育實習相似,即通過學徒下到工廠、車間來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術,體驗勞動生活。經驗中心模式可適用于正常兒童、聾啞兒童、輕度障礙兒童等。這是一種個別化與普通教育結合得最緊密的職業教育模式。這種職業教育模式安排兒童用2~3周,每天安排1~2個小時深入工廠、車間、銀行、商店、醫院、旅行社等單位從事某項實踐性的勞動。勞動的內容是實施運用已學的知識。這一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體現了共同的職業基礎知識;體現了不同職業個別特征;無報酬性的義務勞動;著重于探討各種職業勞動的性質和普遍性的經驗,而不是某種專門的技術;重視基礎知識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聾校職業教育方面,要充分地考慮到聾生的身心條件,幫助他們選擇從事某項最適合其身心特點的工作,例如,培養聾童學習繪畫、舞蹈、縫紉等。

3.4 支持式模式

支持式職業教育模式是指根據市場需要,首先開拓就業機會,再根據工作條件和聾生自身特點的匹配程度,為他們提供密集型訓練、現場輔導和跟蹤支持。其最核心的觀念就是在競爭性的條件下,通過各種支持幫助聾生就業。由于支持式職業教育自身的特點,在課程方面,要求采取綜合性開放課程。這種課程需要具備兩個基本特點:首先,是社會生態性。支持性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與所獲得的工作機會必須相適應,因此,訓練的內容除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就業要求,更要體現每項工作機會所表現出的社會生態特征,如環境條件和社會特性等;其次,是個別化。課程內容需要反映聾生在從事某項工作時的特殊要求,即適合個體差異。每個教學環節都要有的放矢,因人而異。

4 結語

總之,由于我國殘疾人基數很大,城鄉、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聾校和聾生的情況各不相同。因此,聾校職業教育內容的安排要注意考慮聾生的身心特點與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習階段應該有不同的職業教育內容,應該建立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在各學科中滲透職業教育內容;同時,各地出現的聾校職業教育模式也遠遠不止上述幾種,不同聾校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職業教育模式,所以,對一所聾校來說,不可能有現成的職業教育模式照搬照抄,而是應當學習借鑒,勇于創新,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實際、具有各自特色的職業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顧明遠主編.職業教育[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0):14.

[2]徐國慶.職業教育課程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55.

[3]許家成.殘疾人職業教育的準備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國特殊教育,1998,(2):33.

[4]遠遠.世界各種職業教育模式[J].職業技術,2007(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