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新課標核心素養范文

時間:2024-01-05 17:46: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義務教育新課標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義務教育新課標核心素養

篇1

關鍵詞:化學新舊課標;實驗活動;科學探究;課堂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12)11-0053-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21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簡稱新課標)與《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舊課標)相比,在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實驗活動與科學探究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訂與完善。新、舊課標相比,“實驗活動”、“科學探究”位于新課標課程內容之首,并滲透在所有教學目標之中,強化了對實驗探究的要求。筆者僅從實驗活動、科學探究的角度看化學新課標修訂,并對新舊課標進行對比分析,僅供教師參考。

一、新課標實驗活動、科學探究明顯變化

通過新舊課標相比,新課標對“實驗活動”、“科學探究”表述更為科學、嚴謹,探究思路更加清晰,探究步驟更為具體明確,對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中的“實驗活動”、“科學探究”教學更具有指導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1.“課程性質”突出對學生實驗活動、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舊課標在前言部分對課程性質用了兩個自然段的內容表述,指出了化學課程的啟蒙性和基礎性這一基本特點。新課標清晰地呈現了化學課程的三個方面的性質,其中第2條是新增加內容:“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創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討論中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第2條內容的增加使課程性質突出了化學實驗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凸顯了化學科學的特色。

2.重視化學實驗在實驗活動、科學探究中的作用

化學實驗是進行實驗活動、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實驗活動、科學探究的基礎和保證。從課程性質,不難看出實驗教學在化學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課標對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應達到的最低水平作出了規定,提出以下7點具體的實驗技能和要求。如表1。

其中“4、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是新課標增加的要求。學習和運用化學實驗技能和科學探究都離不開實驗活動。為了確保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的提高,新課標要求“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校實際積極創造條件,通過多種途徑安排和組織學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學實驗活動”。如表2。

這是新課標與舊課標在科學探究內容主題中變化的最為重大的一點,這也是在教學實踐層面上的最大變化。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親身經歷、感受實驗和探究過程,這在化學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應把對化學教學的基本認識統一到“沒有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的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化學教學”上來。這8個學生必做實驗活動既涵蓋了初中化學最核心的幾種物質的性質或制取,對落實7項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提供了全部的練習平臺,提高了學生實驗技能,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落實了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如表3。

3.強化實驗活動、科學探究在化學課程中的地位

科學探究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主要途徑。它不僅是化學課程的重要目標,還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新課標很清晰地表明這一觀念。一方面將科學探究作為義務教育課程內容標準的主線,單獨設立主題,明確提出發展科學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內容與培養目標;另一方面強調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科學觀念、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最有效的途徑。在新課標課程內容的活動與探究建議中,修改或增加一些更為具體、明確的探究課題,以幫助教師達成“力求生動、真實、多樣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情境,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在豐富多彩的實驗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努力使每一位學生在現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如“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收集有關鋼鐵銹蝕的方法”、“實驗探究酸堿的主要性質”、“實驗探究酸溶液、鹽溶液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及其規律”、“實驗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等活動。

4.強化實驗活動、科學探究的功能

新課標將科學探究主題的內容和目標要求更為具體和明確,在科學探究的二級主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中,8個科學探究要素名稱沒有變,但在科學探究要素中,有5處內容在表述上進行了修訂,刪除了1處內容,使得科學探究要素的語言表達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如表4。

在二級主題“(三)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中,有三處內容在表述上進行了修改,表述中增加了“化學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避免環境污染”,強化“實驗安全”和實驗中的“環境保護”意識。

5.增強了科學探究學習實例內容的準確性和指導性

篇2

無論是高等美術教育師資,還是基礎美術教育師資在大中城市都趨于飽和,而在廣大農村藝術類教師缺編現象較為普遍。去年暑假期間,某一個地級市某個區教育局組織一部分主科和非藝術類教師進行藝術類短期課程培訓上崗,來代替專業藝術教師教授中學音樂、美術課程,其目的是以此來控制編制數量,減少學校師資的財政負擔,還是拿缺編補貼呢,不得而知。總體來說,農村地區在美術教育思想上還不夠重視,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蘇北農村美術教師缺編情況較為普遍,多為兼職或由老年教師執教,如某農村小學需12名美術教師,實際上只有5名美術教師(且包括兼職教師),而普通高校美術教育畢業生卻存在就業難的問題。供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較長時間,尤其在大量擴招之后較為突出,較大一批美術教師教育專業畢業生不能到相應的就業崗位,形成了專業人才資源的浪費。

兼職美術教師則無法執行美術教育新課標,不能真正把新課標的精神貫徹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不要說新美術教育目標的實現。農村地區美術教師師資的缺口較大,有其歷史遺留原因,也有相關部門領導思想上不夠重視的因素。基礎美術教育師資的配備不僅僅是停留在缺編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美術專業教師應具備全面的教師素養。從教學一線看美術教育師資的培養,首先是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在教學課堂上的言語表達很重要,一個優秀的美術教師一定具備善于交流,善于表達,善于展示自己教學的能力;善于用語言抵制低俗的文化和調和化解課堂矛盾;善于用語言歸納總結導入新課程和結束一節課,這些都需要足夠的語言組織能力,也是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在高等美術教育中,課程設置中對師范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課程比例較少,加上學生對專業技能的重視,往往會忽略語言能力的訓練,導致師范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暴露出課堂上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的偏弱,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其次,教師的執行能力的培養。從個人的教學態度,到掌握教學的方法,到自我的調控能力,都直接影響一節美術課程的質量和效果。再有現在的年輕人分配到農村工作不安心,心理落差較大,難以適應農村環境下的美術教學,教學態度欠佳,認為美術是小科,以及近年高校不斷擴招導致的基本功不夠扎實等因素,導致應有的責任心不強、業務水平不高。

調研中一些農村的中小學校長,就當前農村基礎美術教育的現狀給出了一些建議。首先是建議加強美術人才的基本功訓練,尤其是繪畫、書法等主要應用性強、運用性廣的科目。基層美術教師應進行定期返校(高等美術院校)培訓,及時對美術教學理念與藝術技法表現形式更新,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興趣和成長特點,更貼近時代學科發展的要求。或是采取定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口定向培養也是當今人才需求的最好培養途徑之一。其次,師資質量應以藝術與教育并重,教育意識為主,一些基礎美術教師對中小學美術教學缺少深入研究和思考,不知道如何教中小學生,尤其是農村的中小學生。中小學藝術教育應以中小學生成長為重,教師個人的專業追求應與教育相結合,大多數分配到農村的專業美術教師,不能夠較好地處理好自己的專業創作與美術教學之間的關系。事實上,教學、工作和學習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學習創作的啟發和靈感來自教學工作的感悟,并在工作生活中得到深化,反之,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創作水準。就業存在較大的盲從性,理想與現實存在差距,跳巢的現象比較普遍,不利于穩定教師隊伍和師資團隊的建設。此外,美術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反思能力,工作、學習、反思融為一體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教育新觀念。體會、發現、溝通,反思是粘合劑,有較強反思的能力,才能把所有的信息整合為一個完整的系統,為我所用,不斷地改進美術教學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新鮮的美術教學理念才能跟得上信息時代的步伐。

二、美術教學硬件設施的配置

教學設備材料的配置,對于江蘇這樣一個教育大省,在教育經費的投入上應該占相當大的比例,保證義務教育是沒有問題的。投入的經費如何劃分,怎么用,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與學校領導的決策密切相關。尤其是現在多是執行校長負責制,不同的學校,不同的領導在經費劃分上有較大出入,普遍現象是輕視小科(除了藝術特色學校),對美術教學設備與材料的投入不足。作為一個以美育為導向,以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為目的的實踐性學科,如果美術教學基本設備材料不能保證,基礎美術課程中又是以實踐課為主,實踐技能課需要諸多的空間、設備和材料,比如說大到手工工作室、計算機多媒體等現代電子設備,小到手工模具、紙張、顏料等材料,這些必備條件直接影響到正常課堂教學的開展,新課標改革的硬件條件不具備,新課標則無法執行下去。尤其在農村義務教育中,學生中還存在很大一部分留守兒童,家庭的教育經費投入較少,學校的教育資金應適當補貼,而現實情況是兩方面投入都較弱,導致農村義務教育中的美術教育難以展開,淪為自修課,或語數外主科占用課。在美術教學設備和畫具材料配備方面,本應向農村經濟條件較弱地區傾斜,或者通過多方途徑來共同解決問題,如財政扶持、民間捐助、支教等形式,才可能保證農村美術教育的正常開展。

三、文化教育政策的貫徹

在全國范圍內的基礎美術教育改革已經開展了近二十個年頭,國家的文化政策也已明確指出美術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在推進工作中,往往在大城市或沿海發達地區會比較順利,而在相對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美術教育意識的重要性在認識上、思想上還存在差距。在美國政府頒布的藝術教育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藝術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學科,藝術與教育一詞根本含義密不可分,并斷言“:缺乏基本的藝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絕不能夠成為真正的教育”“,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1]經過較長時期的推進,今天美國的藝術教育在認識上和意識上實現了普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在推進中可以借鑒美術教育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之經驗,雖然國家之間的政治制度不同,但在文化領域有其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文化無國界,就文化藝術教育發展規律等方面可以在借鑒的基礎上結合國內的現實情況,逐步解決思想上的偏差,雖然難度很大,還需堅持不懈地努力。

在具體的調研中發現,隨著大文化發展的時代需要,在我省縣級領導層面上,領導干部年輕化、知識化,已經普遍認識到中小學美術教育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在主觀意識上希望積極推進基礎美術教育的改革,進而實現對中小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和提升。但在現實的執行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一些現實問題,一方面在主觀意識上不能夠達成共識,不同環節的執行力度參差不齊,效果不明顯。比如在每年的分配指標上,很多學校校長指出在對美術教師的指標劃撥上,總是對主科教師傾斜,每年要指標,年年的美術教師指標都很少。2013年北京兩會期間,江蘇省教育廳領導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們現在不缺物理老師、化學老師,缺的是美術教師、音樂教師,藝術類教師是無法替代的,必須由專業藝術教師擔任。專業美術教師不能到位,而高校美術教師教育專業學生就業也是高校就業工作的重點難事,形成了一個美術教師專業就業難的假象,這樣也形成了美術人才供需矛盾的最大障礙。另一方面是經濟上的支持,好的文化政策需要人來貫徹和執行,需要物質條件的支撐,沒有規范的執行制度,沒有資金的投入,再好的文化政策也只能紙上談兵,無法體現其價值意義。

四、結論

如何解決以上的現實問題,是我們決策者、管理者和高等美術院校共同面臨的難題,需要國家文化決擇部門、高等美術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各層執行部門、基層美術教師之間的溝通、協調和配合,才可能更好地推進中小學美術教育改革的有序發展。首先,在優秀專業教師配置方面,2012年下半教育部出臺了相關的條例,把農村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列入地方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從國家文化建設政策上有了保障和依據,那么具體到地方上應采取怎樣的措施,來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的師資力量。生源的統籌分配與中小學美術教師缺編情況掛鉤,(尤其是農村美術教師),循序漸進地推進供需結構調整,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著重解決本地生源的就業,有助于地方教師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優化美術教師師資隊伍,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引進異地優秀畢業生,以增加競爭意識來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為提高師資業務水平提供人力資源,進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在美術教學設施配備方面,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應加大力度,確保物質上的支持,完善美術教學設施,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教改的突破口,在中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具、繪畫材料方面,可根據地方美術特色,因地制宜開展校本美術教育,充分利用農村美術材料來源的特點,把美術教學做實做細。在農村地區缺少豐富課余活動的前提下,可增加授課時量,保證學生訓練時間,既可以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又優化了教學環境,真正起到了美育的作用。最后是相關美術教育政策的貫徹,地方學校校長的領導力、基礎美術教師的執行力、教育管理部門教研員的指導力是一個整體保障機組,如何落到實處,要看其協調的力度。無論是美術教師如何處理好教學與專業自身發展的問題,還是如何把教學中成功的經驗轉化成課題研究,應該從長遠目標發展而定,鼓勵教師定向、定期深造或教育培訓,學校、教研組內應該設立機制,創設條件進行有效的組織指導。

篇3

關鍵詞:新課標;美術學;專業化;多元化;生態化

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對學生感性美、欣賞美、創造美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就使得美術師資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關注。高師美術教育是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師培養的搖籃,其美術教師塑造能力對我國美術教育質量的提高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當前隨著教育部《2011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的頒發,以其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學習方式以及新的課程評價觀強烈沖擊著現有的美術基礎教育體系,它要求中小學美術教師要改變以往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因此,必須對美術專業師資培養進行新的定位,以符合新課標相關要求。文章結合新課標相關內容主要從專業化、多元化、生態化三種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1 專業化

專業化是指人才培養計劃要強調美術學(師范類)專業的專業性。2005年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明確指出,美術學(教師教育)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初步美術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礎教育美術教師和社會美術教育工作者”。古有韓愈《師說》云:“古人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今以素質教育為目的,作為美術教師,“就必須有周密的計劃,不能容忍主觀隨意性,不許太多的非理性成分,需要有盡可能全面的知識,教給學生的主要是‘道’而不是‘技’。”[1]

美術學(師范類)美術教育主要培養中小學美術教師,不是以培養美術工作者或者畫家為目的。作為美術學(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如果不具備美術教師的專業性,豈不形同虛設!可就當前情況而言,師范特點和面貌被淹沒:“重技輕理”;“重藝輕師”;“培養方式簡單化”;教學內容和中小學(尤其與《新課標》)的實際差距相去甚遠。美術圈最引人注目是美術家,而非美術教育家,無論是任職、晉升,多是靠繪畫創作的作品,而非靠所教學生的素質來提高。長期以來形成一種這樣的觀點,創作(科研)是實的,可以質變的;教學是虛的,不容易被人發現;美術家就是教育家的誤區。導致師范美術教育偏離了原來設定的目標,在做與專業美術院校相同的事情,無法體現其“專業性”。再加上市場化實施以來,現在美術學(師范類)專業畢業生普遍就業困難,一是中小學美術教師職位漸趨飽和。二是畢業生專業能力欠缺,不能滿足社會所需,適合自己的崗位少,畢業生都希望找個理想的工作單位。導致美術學(師范類)專業學生出現兩個就業取向的極端:一是想成為美術家,根本不屑于美術教育。二是成為美術教師,可學習需求無法滿足。或者還有些除了報考研究生,首選單位便是美術館、博物館、出版社、報紙雜志社等,可這些崗位都還有專業美術院校的畢業生來競爭。美術學(師范類)專業如何體現其專業性?

首先,美術學(師范類)專業大部分學生應該明確自己是當中小學美術教師的,肩負著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要求,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為藝先做人,人奇格自高。宋代郭若虛《圖畫見聞》云:“人品既已高矣,氣韻不得不高;氣韻既已高矣,生動不得不至。”[2]現代著名美術大師及教育家潘天壽先生也多次強調:“心正者,人之思想道德品質也。文學藝術,乃藝術家人格思想感情之反映,藝術家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寬,眼光遠,則畫品必高,成就必大,余謂筆正則畫正,心正則筆正,人格方正,畫品必高,人品不高,畫品低劣。”[3]其次,作為未來的中小學美術老師,必須先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端正人生態度,使之養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再者,加強文化修養,增強人文內涵,培養具有“既精通專業,又善于發揮專業特點;既熟悉理論,又富于實踐精神;既了解世界,又明了國情和社會需求;既通曉歷史,又善于實際應用等這類全面綜合型的人才”。[4]

總之,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小學課程設置不一致,或者缺少緊密的鏈接,我們培養出的教師怎么能夠勝任中小學的美術教學工作呢?因此,相對于新課改,課程設置必須有相對應的專業基礎美術教育課。美術學(師范類)專業的專業性應該體現為培育出合格的中小學美術教師,人才培養計劃與中小學美術教學的需要緊密相結合,做好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小學的鏈接。

2 多元化

“多元”是基礎美術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概念, 具備“多元藝術素養”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其實施的根本保證。高師美術學(師范類)專業作為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生源基地,必須實現同基礎美術教育在課程性質、課程內容等多方面的銜接,調整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打破大學課堂的枯燥乏味,積極構建多元藝術課堂,使培養目標多元化。

《新課標》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形成一個具有開放性的美術課程結構。以更為開闊的視野審視美術及其教育功能,注重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相聯系,從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未來實際生活的需要出發設計課程思路,使課程結構更為合理,內容更加豐富和開放。注重課程的“綜合化”是此次基礎美術教育改革的重大變革,改變了以往課程知識過于單一、門類過多、缺乏整合的現象,使其更具有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事實上,如今高師美術的課程設置正往“多元化”這一趨勢發展,高師美術課程大體可分為四大部分:(1)繪畫類課程:除素描、水粉等基礎課程外,還設中國畫、油畫等繪畫專業的所有內容。繪畫類課程要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等美學素養,具備了這些素養也就不難在設計領域中施展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2)設計類課程:對設計專業來講,更注重基礎內容,像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另外還增設了《中國民間美術》這一課程來迎合中小學美術課程內容。(3)理論類課程:包括藝術理論和教育理論兩大類。藝術理論課是指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知識面覆蓋廣。而中小學美術課程論這兩門教育理論課,則是高師美術教育的必修課程。(4)尤為關注教育實習課,它是高師美術專業的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通過教學實踐融會貫通,是一次理論與應用的有效結合。

再者,《新課標》開宗明義道:“美術課程追求人文性。”要求具備深厚文化修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的“多元化教師”。因此,在合理安排專業課程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增設人文課程的比重,有針對性地為美術專業學生開設哲學、美學、歷史、文學等飽含人文思想的課程,增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例如,潘天壽先生就在教學中增設了文學詩詞、書法鑒賞等課程。他要求美術系的學生學習時間的比例是“三分讀書,一分寫字,五分畫畫,一分其他,并鼓勵師生多讀書,多寫文章,注意理論研究,擴大自己的知識面。”[5]

目前,大多數高師院校美術學(師范類)專業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強調培養目標“多元化”,試行彈性學制培養創新型人才。基本的教學模式有:“(1)‘2+2’的小學師資、‘3+1’的中學師資培養模式。小學師資前兩年學習基礎公共課和主修專業,后兩年進行輔修專業和教育理論的學習與教學實踐;中學師資前三年進行基礎公共課、主修課程和綜合課程的學習,最后一年學習教育理論并進行教學實踐。(2)輔修及雙專業、雙學位模式。許多高校都允許學有余力、并對教師工作感興趣的學生選擇輔修教育類課程,修讀雙專業并獲得雙學位,為其以后取得教師資格證打基礎。(3)‘4+X’的教師教育模式。其中,實行‘4+0’模式者,學生畢業即就業;實行‘4+2’模式者,學生本科畢業后再讀兩年碩士學位,培養目標是重點中學的骨干美術教師;實行‘4+3’教師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碩連讀的辦法獲取碩士學位,學生畢業后可以到美術類高校擔任專業課教師。”[6]

3 生態化

《新課標》強調美術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歸,促進藝術與生活的聯系,確定嶄新的生態課程觀。“綜合?探索”學習領域便是生態化課程的體現,亦是當代美術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早在2002年滕守堯先生在《藝術與創生》中就提出“生態式藝術教育”,強調“生態式教育史一種既符合人類深層無意識二元對話的生態模式,又符合整個自然的二元對話模式的教育。”強調建立多學科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生態關系,提高這一門課程的趣味性和質量,減輕學生的負擔。

《新課標》理念所體現的便是一種趨向生態化的課程。它需要教師改變思維定勢,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現實社會之間的鏈接接點,設計出生態式的美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跨學科學習活動。“在課程目標上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會性和自主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注重一致性和差異性的統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統一、意識與潛意識的統一,以及注重個體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在課程內容上非常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強調充分挖掘校內外的課程資源,以擴展課程發展的空間,謀求‘科學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和諧與統一;在課程實施上注重教學雙方在平等基礎上的對話與溝通等等”。[7]從目前美術學(師范類)專業的課程設置看,主要表現為兩種傾向,“一是各門藝術之間的綜合,意在強化音樂、美術、戲劇、舞蹈以及影視媒體之間的聯系。二是藝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強調各藝術學科與其他非藝術學科之間的聯系”,[8]形成一種互通、互補的藝術生態關系。課程設置要從本質上突破學科疆域的束縛,向自然回歸、向生活回歸、向社會回歸、向人自身回歸。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相互激發、相互提高、互補和互生的生態關系,培養出真正具有智慧的“開放型專家”。目前,高師美術學(師范類)專業已逐漸建立了多元、開放、生態的教學課程體系,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重新審視美術教育培養目標,體現美術學科的生態性,融合各專業知識之間、知識與自我之間的生態關系,培育出具備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潘耀昌.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史[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151.

[2]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4:15.

[3] 盧.潘天壽[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48,144.

[4] 楊菱菱.以通識教育理念貫穿高師美術教育[J].四川戲劇,2009(5):142.

[5] 鄧白.潘天壽評傳[M].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88:33.

[6] 海曉龍.當前高師美術教育的幾種趨勢[J].現代教育科學,2008(11).

篇4

一、 更新教育理念

新課程改革決不僅僅是換一套教科書,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在大變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努力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當然,更重要的是學習現代教育新理念.這次課程改革,無論是課程結構的調整、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科書的改變,無不滲透著現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沒有對新課程理念的透徹理解,就很難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新的高中數學課程定位于面向大眾的基礎課程,讓學生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要的數學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以滿足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功能轉變.新課程的教育價值觀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出發,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回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最大的變化是教材中加入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閱讀材料等內容,將數學文化,生活中的知識融入課堂,題目入口比較寬,答案不唯一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去尋找自己的解題方法,當然這對教師的挑戰也很嚴峻.除此之外,不僅教材是開放的,教學方式也是開放的.比如教材中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同時也給教師留下了發揮無限智慧和創造力的空間.而在這個空間里,教師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方法武裝自己的頭腦,只有認真領會了課程改革的理念,教學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視角.而教師的教育理念是新課標實施和教學創新的基礎,因此,要適應新教材實施新課標,我們就要更新教育理念.

二、 堅持終身學習

以前的高中數學教材雖然經過多次修訂,但是教學的內容仍然有許多不適應學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例如:從前的高中數學教材無論學生今后發展方向如何,不論學生繼續學習或就業,不加區別使用同一套教材,學習相同的內容(指一個地區或一個學校或一個班級);現在新課程高中數學教材分為選修和必修,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又分為不同的模塊,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展和需要選學不同的模塊和內容,滿足個性化的發展,又如:從前高中數學教材中沒有的向量知識、概率統計知識、算法等與社會進步、發展,生產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知識都加進來,適應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和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目前,我們使用的高中數學新課程是北師大版的教材.它的特點是:突出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突出雙基,刪除了過時的內容并且補充了適合學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內容,注重對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強調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較好的把握了新的課程標準對高中數學內容的要求.這樣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讓學生長了見識.如此一來,教師難以再靠吃老本來維持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權威和壟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了,課堂呈現出開放的動態型.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于被學生選擇的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為自學行為,時刻保持研究的態度,力求成為一個知識淵博、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的教育工作者.另外有意識地拓寬相關學科的知識,實現多學科的溝通與融合.再者,教師的實踐知識(教學經驗的積累)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要成功的進行教學活動,還應該具備必要的條件性知識(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與新課程同行.

三、 改進教學模式

新課標提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可見,打造“人文課堂”是時代教育的要求.所謂的“人文主義”,其實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主要的社會思潮,它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肯定認識世界的中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關注、尊重、鼓勵、贊賞每位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學生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或根本回答不出來時,學生最需要被尊重;另一方面,數學是一種文化,要在保證數學科學性的基礎上,充分展示數學的文化性、思想性、方法性、語言性等熏陶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責任心;充分發揮數學的抽象、困難等特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求簡意識和好奇心.總之,通過數學教學使學生具有四心——“好奇心、恒心、自信心、責任心”,借文化的體還數學的魂.這就要求數學教師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填鴨式”教學,教學中要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重視以人為本,關注對學生人格的塑造,突出對思想品德的培養,強調學生應具有健全、良好心理素質,注重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這一切只有通過恰當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才能實現.轉貼于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學啟于思,思啟于問”.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求知欲,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之由“愛學”到“學會”,再到“會學”,最終掌握數學學習的科學方法與科學思維.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獲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能單靠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的復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采眾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新,又要著眼實際,積極參與創設啟發式、開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四、豐富教學手段

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數學能夠在某些方面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新的課程標準把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內容整合作為基本理念之一.事實上,現代教育技術正在對數學教學產生深刻影響.我們不僅應重視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課程,更應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高中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普遍使用科學型計算器以及各種數學教育平臺,加強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如函數、三角函數、數列、矩陣、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都可應用幾何畫板、 flash 等應用軟件進行教學.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顯著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從而把原來40分鐘的內容在35分鐘中就加以解決;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堂教學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通過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儀來完成.可能的話,教學可以自編電腦課件,借助電腦來生動形象地展示所教內容.如講授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電腦來演示.由此可見,在新課標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師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千萬不要掉隊.

五、 改善評價制度

篇5

關鍵詞:提升;語文素養;構建高效課堂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教師都在艱難地探索實現課堂高效的途徑,大家花了很多心思,終于有了多彩的課堂形式,有了流暢的課堂流程,有了民主的課堂氣氛,溫度上去了,但沒了深度,課堂活而不實,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低,何故?筆者認為,課堂的有效、高效是師生合力的成果,這種合力的最優體現又受諸多因素影響,其中自然包括師生的語文素養。教師的語文素養自不待言,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應重視。我們的教學目標不能停留在向學生傳授文本知識,也不能僅僅是為了追求一流教學質量,更應注重指導學生在牢固掌握雙基知識的基礎上,使其具備各種相應的能力,并不斷提升語文素養。我們的教學實踐應以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為基礎。可以說,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什么是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基本素質和修養。《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可以說,語文素養是以語文能力為核心,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感情、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和習慣、聽說讀寫能力以及人文素養等在內的素質,而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方面。

怎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不僅表現在讀寫的語言實踐能力上,更表現在學生的品德修養、審美情趣、良好個性和人生態度上。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挖掘語文教育中的人文內涵是培養和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一、強化閱讀教學,發展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基礎,是學生學會做人的基礎。對于人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人文素養的培養比單純的知識積累更為重要。在眾多基礎學科中,最具人文內涵的語文教育應最先擔負起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責任。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甚為深廣,充分把握語文課程中的人文內涵,是形成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不能靠教師的“灌輸”,而要靠學生理解、感悟、內化、認同而“生成”。我們的語文教育更應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個性發展,通過閱讀大量文學作品,讓學生感悟文本中的豐富人文內涵,在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中具有豐富的心靈世界和細膩的情感, 逐步建構起自己的人文理念,形精神,達到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目標。

二、加強語文實踐,提高語文能力

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應通過大量語文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要“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我們在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語言環境中開展活動,提高各種能力。

(1)發掘基本教學資源,培養聽說讀寫能力。課堂教學是最好的語文實踐資源,課內實踐是最基本的實踐。為利用好課內實踐資源,教師必須正確處理好文本、教師、學生三者間的關系,把握好教師指導與學生操練相結合的緊密度,引導好與學生自主相融合的和諧度,讓學生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參與課內實踐,活學活用。

(2)發掘多彩生活資源,培養動手感悟能力。生活是語文的天地和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學生要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一系列實踐活動。

(3)發掘有益自然資源,培養審美探索能力。廣博的自然環境帶給人類情的觸發和美的熏陶,它是有益的語文實踐資源。教師要讓學生關注人類、自然與環境,將他們帶進大自然,親近并融入大自然。在這里,學生審美力、探索力得到實踐,求知欲、創造欲得到激活。

(4)發掘寶貴歷史資源,培養思辨揚棄能力。我國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歷史素材。語文實踐要結合本地歷史文化資源現狀,加以發掘和利用,對學生進行思辨、揚棄能力的培養。

(5)發掘時文名著資源,培養良好閱讀能力。光靠教材文章,要使學生學會表達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師不但要帶著孩子走進教材,還要帶著學生走出教材,擴大閱讀范圍,注重課外閱讀指導,培養閱讀習慣。通過有計劃的課外閱讀,實現以讀促積累、提升文化素養的目標。

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在語文實踐中一起進行的,而語文課又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基礎課堂。所以進行高效課堂建設,既要注意研究形式、內容等顯性因素,也要研究諸如語文素養等對于構建高效語文課堂乃至對于學生終生發展有益的隱形因子,最終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為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奠定內涵基礎,以期在常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構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廣,姜英杰.把握《語文課程標準》,樹立語文教育新理念[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4).

篇6

新課標認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葉圣陶先生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這樣看來,語文就是語言文字,就是工具。列寧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斯大林說:“語言是工具、武器,人們利用它來互相交際,交流思想,達到互相了解。”說:“學生學會了看書作文,那他們出校后的發展,就有了常常用得著的基礎工具了。”這就告訴我們,不但外部語言是交際工具,而且內部語言還是思維工具。語文學科既然以語言教學為主要內容,那么工具性當然是它的本質屬性了。語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語文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交流感情、傳遞文化的工具。二是語文是學好其它所有學科的工具學科。葉圣陶先生曾經就指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葉老的“工具論”把語文課程定性為基礎工具,認為語文是學習其它一切學科的工具。

語言是我們認識世界、熟悉世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是人類記錄幾千年來文明活動的載體。春耕秋收等自然規律,各門學科的積累,乃至日常生活我們都需要用到語言和文字。所以說想要學好其它學科,其前提就是要先學好語文。否則怎樣去理解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怎么去聽懂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如果說數學是一切現代學科的地基,那么語文則是這地基中的基石;離開了語言文字,一切學科都像離開了水的魚,無法發展和傳承。離開了語文,其他學科的知識只能成為鏡中花、水中月。只有把語文學好,提高了溝通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和他人溝通,更加容易地學習各種知識。所以,Z文的工具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課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學生為本。在當前它體現了我國素質教育的普遍性要求,涵蓋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文化性。古今中外先進文化的豐富內涵:審美性,對自然美和道德美的欣賞。發展性,發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創造性,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養。

教育中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學中做到人文性,以人為本的觀念開展工作;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用一些積極、向上、陽光的東西來凈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的身心能夠健康地成長。如果說,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是手段,是過程的話。那么人文性則是目的,是結果。希望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自我的升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著語文教學地順利進行。

二、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真正在教學中能夠做到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辯證的統一,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學工作中我們常常只重視一方而忽視另一方,無法找到其中的平衡點:一方面我們的語文教學總是課堂上照本宣科,對著教案逐字逐句地分析,課后要求學生機械地重復練習和背誦,對字詞、優美段落無休止的抄寫。而忽視了對作者寫作目的的思考,對文章人文體現的領悟。更有甚者完全束縛學生的思維,無法容忍個別思維天馬行空的學生;另一方面,大家卻忽略語文教學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轉而生硬地灌輸人文思想。常常出現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激情四射,盡情地詮釋文章的人文思想,完全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是否能夠理解。

三、幾點實踐體會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不管是從自身需求,還是情感歸宿來說,我們都應該學好母語,學好語文。既要重視其工具性,熟練運用各種詞語、句式、成語、典故。又要重視其人文性,了解和傳承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內涵。所以說,我們既要得其形,又要懂其神。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朗讀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課文,朗讀可以培養語感,所以課上朗讀十分重要。崔巒先生曾說過:“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朗讀是賦予文章新活力的過程,它講書面的文字轉化成有聲的語言,并附以豐富的情感。朗讀是對作品的藝術再創造,所以應該帶動學生積極朗讀,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中,反復咀嚼作品的思想感情。

(二)培養學生語文思維方法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一個人能否成才,最關鍵的還是在于從小能否進行有效的思維力的鍛煉。縱觀世界上那些有杰出貢獻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思維力異常敏捷。

對于選入課文的教材,應探究此文章體現思維方法的獨特之處,引導學生加以體會訓練運用。例如,用發散思維去補充空白的情節,量變產生質變。實踐告訴我,學生在重復吸收課文內容的同時,會對課文產生一些深入的理解,并結合自己實際情況產生一些富有靈性的奇思妙想。教師要注意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理解書本上的知識的前提下,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提高其各項能力。

(三)豐富課外讀物內容

課外閱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一些跟課程相關的課外讀物能夠增加對學校課程的學習興趣,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大量的課外讀物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夠對課堂所學知識起到補充的作用,有助于學生健全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篇7

摘要:“生成的課堂”是“六生課堂”的本質性、學術化表述,是一種容教育新理論、教學新境界和課堂新形態為一體的集成界定,倡行“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生本的課堂、生動的課堂、生態的課堂和生發的課堂”,“六生課堂”就是對此進行的通俗化約定,并在此基礎上按照課堂要素進行了邏輯對應,建構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理想圖式。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就是在這個教育教學通識理論指導下的語文學科教育認識論、方法論和實踐論,真切把握當代語文的特征,努力擔當母語教育和課堂語文教學的歷史使命。

關鍵詞:教育理論;教學論;語文教學;課堂效率;課堂生成;六生課堂

序言:項目綜述和研究大綱

該項目研究幾近十年之久,內容詳實,成果豐碩。作為2011年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申請鑒定,現將項目綜述和研究大綱作簡要介紹于后:

一、項目研究的基礎和意義

語文獨立設科百年以來,一直在批判中發展。遠的不說,“20和21世紀之交,對語文教育的批判簡直達到了空前絕后、登峰造極的地步”(周慶元教授語)。客觀地說,一時由于語文課程本體論的定性問題和語文課程價值論的學術爭議,的的確確造成了語文教學的種種偏差,二是源于中國根深蒂固的教育傳統面對世界先進教育文化必然的應激反應,也促使語文教育工作者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對“當代語文的性質、特征及其歷史使命”的探究驟然顯得迫切;面對新的課程理念和眾多的教育實驗,當代語文教學亟待有一個,也應當呼喚一個相對完備的、前沿的通識理論,為此,2006年以來,我們從語文教育批判轉向語文教育理論建設研究。課題組核心成員以語文課程為突破口,進行了“小學語文生成的課堂”系列研究,后來又延伸到其他學科,構建了“生成的課堂”理論體系,就是想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2010年在全國的一些研討會上,課題組的負責人又首次提出了“六生課堂”理論,得到大家的首肯和回應。雖說“生成的課堂”包容了諸多教育實驗,集成了課堂生成理論的諸多精華,但限于當時的條件,理論追尋和教研實踐的關注比較浮泛,只能說是平面的、靜態的研究。總之,沒有在其理論譜系上進行深入的追索和全面的梳理,也沒有在這一通識理論的指導下對當代語文作出專門的演繹實驗和針對性研究。為此,近年來,我們著重關注教育大家和當代語文教學,期間課題組在深入追索哲學淵源和立體動態構建這一教育理論的過程中,對以往研究由于邏輯不很縝密出現的某些疏漏進行了補救。一是對作為教育通識理論的“六生課堂”作了縱深研究,理清了“六生課堂”的理論譜系。比如近來發現,第一次提出“生成學習”一詞的是美國心理學家維特羅克,他在1974 年撰寫《作為生成過程的學習》一文中闡述了生成學習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對“生成”的定義表述;我國的課堂生成理論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家葉瀾教授提出來的,此后“課堂生成”理論逐漸為廣大教師所熟知并用以指導課堂教學。二是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了密切的關注和集成性研究。遠的不說,比如邱學華先生的“嘗試教學法”和杜郎口中學的教育經驗,可以說基本上動搖了“傳統的課堂”,堅定了對“生長(發)的課堂”的認同和追求;朱永新同志的“新教育實驗”卓有成效,但至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學術界定。站在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臨界來看,他的“新教育實驗”既是“永新教育”的試驗研究,也是繼陶行知“生活教育”以來的落實杜威進步主義教育的中國“全新教育實驗”,有著“生活”教育的針對性和“鮮活”教育的生命力;還有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要走向生本”、張文質老師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以及大面積的實驗推廣,都給中國的基礎教育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但也明顯感到上述課堂理論依然單薄而且失之偏頗,這是實驗研究難以避免的瑕疵。三是率先提出了“六生課堂”理論命題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研究范疇,并廓清了它們的理論譜系。“新語文”、“大語文”、“深度語文”、“本色語文”、“詩意語文”等從表面概念上看似各執“本色”和“風雅”的旗幟,然而本質上都是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育效果。可惜的是從語文教學的本身和現實出發,對理論追索和形成共識缺乏理性的光輝,只不過一直在新概念和新理念上兜圈子。當然,他們的學識和見地非常令人景仰,只是在當代語文性質、使命和語文教學的個性、范式等方面的研究,新銳有余而耐久乏力,向度正確而質量不足。必須從民族未來、國民素質、教育質量母語價值等方面進行本體論、價值論、方法論諸多層面關注當代語文教學……

本課題就是在此基礎上,對上述同質化的研究進行深入合并,對本質性的結論加以探究放大,對一些歧異加強梳理和辨析,以“六生課堂”理論為通識指南和邏輯起點,以當代語文教育為突破口和關節點,對“六生課堂”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作協同互動、鮮活集成研究,最終形成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踐行策略。

二、項目研究綱要

概括來說,項目主要解決三個層面涉關五個W的問題

一是事實層面的三個what:1.什么是“六生課堂”,包括該理論的提出、確立以及核心理念等在內的綜述性問題;2.什么是“當代語文”,涉及當代語文的性質、任務以及當代語文教學的新理念等探究性問題;3.什么是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包括命題的確立的基礎,向度和內涵等概念性問題。

二是價值層面的一個why:為什么要倡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涉及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理論譜系、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等內容。

三是技術層面的一個how:怎么踐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從課程資源的生成、教學目標的確立和教育環境的改善等策略方面作出宏觀規劃,再通過當代語文教學的經典案例作出示范引導。

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深入開拓生活教育資源,真正關注生本教學主體,重視教育生態過程,運用生動教學方法,實現生發教學目的,促進個體生命發展的一種自然、靈動、真實、高效的課堂教育新理論。 “六生課堂”作為一種課堂理念、一種課堂形態和一種教育境界,確立了包含課堂認識論、課堂方法論和課堂實踐論的理論系統,構建了課堂教學的主流形式,體現了教育的根本特征。

首先,“六生課堂”的本質特征是生成,它具有生命的氣息和生發的效益,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展現課堂教學的真實性,體現教師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表現課堂學科自身動態生成的特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教育效率。生成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亮點,它從理論層面解放了教師、解放了學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課堂,使課堂教學煥發出了生命活力。

其次,“六生課堂”是師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課堂,為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并將“課堂”看作“師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的歷程”。演繹著課堂的精彩,更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和學校成為師生學習的第一樂園,讓學習和閱讀成為師生生活的基本方式。再次,“六生課堂”作為涵蓋生本的課堂、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生態的課堂、生動的課堂的代稱,不僅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了方向、方式和方法,而且為稱衡課堂教學的優劣提供了理論參考和客觀標準。

當代語文是指基于國際一體化格局和信息時代、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中國母語學科課程,她具有基礎工具性、文化承繼性、現代革命性和高度綜合性的特征。當代語文教學的一個終極點是實現高品質的溝通;兩個基本點是立足語文特性中的語感和文感;三個關節點是表達了什么、怎么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四個加強點是多說、多讀、多寫、多思;五個鮮活點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話語、真切的態度,真率的行為,真實的生活的“真人”——這些實現需要“六生課堂”理論的支撐。

另外,“生成的課堂”為教師擺脫機械繁復的形式備課找到了依據,減輕了教師課前預設的勞動強度和學生的課業負擔,會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當代語文“六生課堂”不僅讓語文教師進一步明確了語文的課程性質和語文教學的特定追求,而且六生課堂理論指導下的當代語文教學必將是高效的課堂、典范的課堂。

一、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命題的提出和理論背景

第一次提出“生成學習”一詞的是美國心理學家維特羅克,他在1974 年撰寫《作為生成過程的學習》一文中闡述了生成學習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對“生成”的定義表述;我國的課堂生成理論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家葉瀾教授提出來的。此后“課堂生成”理論逐漸為廣大教師所熟知并用以指導課堂教學。隨著新課程實施和新課標的頒布,“動態生成”又成為課堂研究的關鍵詞;也有一些專家學者將這一新的課堂形態稱之為“生成性課堂”,而把由于課堂偏離預設隨機生發的教學機智表述為“課堂中生成”。雖然“生成性課堂”和“課堂中的生成”是既有密切聯系而又有著明顯區別的兩個概念:“生成性課堂”具有明顯的預設性是由教師的課前預設而生成的新型的富有活力的課堂。“課堂中的生成”具有明顯的意外性、突發性和臨場性,是由教師及時利用課堂中的生成因素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生態的課堂。盡管表述方法上不同,關注的角度各異,但本質上都是為了改善課堂教學長期以來所形成“高能耗”和“低效益”的弊端,探討課堂教學的效益和效率問題。同時“生成性課堂”和“課堂中的生成”完全可以統一在“課堂教學”的生態時空中,并且均具有突出的“生成”特征,因此2006年前后我們將其整合為“生成的課堂”:“生成的課堂”作為一種課堂理念、一種課堂形態和一種教育境界,確立了包含課堂認識論、課堂方法論和課堂實踐論的理論系統,構建了有效課堂教學的主流形式,體現了教育生態的根本特征。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完成了“生成的課堂”的邏輯界定和命題表述:“生成的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深入開拓生活教育資源,真正關注生本教學主體,重視教育生態過程,運用生動教學方法,實現生發教學目的,促進個體生命發展的一種自然、靈動、真實、高效的課堂教育新理論。它對應不同的課堂因素和生態本質包涵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生本的課堂、生動的課堂、生態的課堂和生發的課堂這“六生課堂”,但由于它們都具有“生成”的特征和本質,因此,在理論探討時沿用“生成的課堂”這一學術化表述,在基層實驗和理論推廣時,為了便于解讀和實驗,通俗的稱為“六生課堂”。 因此,“生成的課堂”是“六生課堂”的本質性表述,“六生課堂”是對“生成的課堂”的通俗化代稱。

2009年在全國的一些教育研討會上,我們首次提出的“六生課堂”理論得到了大家的關注。2010年《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理論建構和實驗研究》獲準中國基礎教育語文教學 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加強課堂文化研究踐行“六生課堂”理論》在2010年11月在“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大賽中榮獲壹等獎,入選大型教育文獻《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并于2011年發表于《中國成人教育》雜志。《生成的課堂——有效教學和課堂生態理論研究》項目于2011年5月通過河南省科技廳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以教育生態的子系統為特定研究對象,首次提出了‘六生課堂’理論命題并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論研究……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生成的課堂理論綱要及當代語文六生課堂踐行策略》2011年7月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專業委員會小學語文教學法研究中心第16屆學術年會上交流。

因此,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理論命題的雛形是“小學語文‘生成的課堂’”,理論依據是“生成的課堂”理論亦即“六生課堂”理論,當代語文“六生課堂”是教育理論指導下的當代語文教學實踐。

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理論譜系和現實支撐

譜系的英文為 [pedigree] ,中文的解釋為“家譜上的系統”或“物種變化的系統”。這里借“記述宗族世系或同類事物歷代系統的書”喻指理論所依據的古今中外縱向傳承和橫向繁衍的文本。當代語文“六生課堂”是在“六生課堂”理論指導下的當代語文教學,其理論譜系既有哲學理論的遠程追溯,也有教育研究的近距關注。

(一)“六生課堂”理論譜系和現實支撐

王國維先生說“哲學是教育之母”,也有學者指出教育后設理論的核心是哲學。我國的課堂生成理論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家葉瀾教授提出來的。她于1997年在《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從更高的層次——生命的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全面地認識課堂教學,構建新的課堂教學觀,它所期望的實踐效應就是: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此后“課堂生成”理論逐漸為廣大教師所熟知并用理論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因此“課堂生成”的理論溯源一般止于葉瀾教授,因為學界多數認為這是中國原創的理論。其實不然。正如前面所述,第一次提出“生成學習”一詞的是美國心理學家維特羅克,他在1974 年撰寫《作為生成過程的學習》一文中闡述了生成學習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對“生成”的定義表述;而在“生成的課堂”理論譜系里,其哲學后盾遠及斯賓哥勒(1880—1836)20世紀初提出的“文化的比較形態學”。 通過對外國教育哲學和教育理論的大量比對和相關印證,我們為“生成的課堂”找到了真正的哲學依據和理論支撐。諸如:

1.文化的比較形態學是課堂生成理論的哲學后盾

2.教育生態學理論是生成的課堂文化的理論指導

3.建構主義是“生成的課堂”理論基礎

4.人本主義教育思潮也是生成的課堂的理論參考

5.進步主義教育思想是生成的課堂的理論借鑒

6.后現代主義的文化觀為生成的課堂實踐提供了理論啟發

另外,中國的事業多像紅十字會一樣,它與權力體系走得太近,又與商業世界結交甚歡,學校乃至課堂都有不同程度的異化這也是需要我們正視并且反思的問題。理論對中國的影響普遍而深遠自不待言,對中國的課堂教育不獨見于作為教育資源的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筑范疇的管理領域的課堂調控也概莫能外。

毋庸諱言,現代經濟和企業管理的相關理論也滲透于學校管理和課堂操控方面。因為教育產業化、學校行政化、教師官僚化、學問世俗化的爭鳴抑或批判是不容回避的客觀存在;特別是現代經濟學以“人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或是“經濟人”的理論預定,也就是假定人總是計算“成本和效益”來追求“成本最低或效益最佳”者,解釋人類的歷史,解釋當今的世界,牽涉到的不僅僅有人的經濟活動,而且擴展到了整個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現代經濟學的理論解釋與實際生活有較高程度的吻合,它迅速地演化成了一種“通學”或是“顯學”,為世人所推崇。今天我們探討的課堂效率、高效課堂諸如此類的話題就是基于這種現代經濟學原理。

關于其現實支撐,一個是現實條件,包括操作的可能性或實施的依據;二是實踐的可行性或實證性佐例。在這方面,古今中外舉不勝盡。近指就有如下:

1.素質教育理念為“六生課堂”提供了實施依據

2.三級課程政策為“六生課堂”預留了操作空間

3.現代教育技術為“六生課堂”創造了便利條件

4.綜合課程的特殊性為“六生課堂”提供了實施當然

5.《義務教育法》賦予“六生課堂”充分的法理保障

6.現行教育的不良現象亟待“六生課堂”加以改善

7.課堂教育實踐和理論探索呼喚“六生課堂”進行整合。

自古至今,中國的教育從來不乏堅持本真,重視生成的教育典范。自覺地踐行該教育理論的探索從未停歇,只是理論通識沒能系統建構而已。“生成的課堂”是借鑒西方的科教文化,按照中國自身的教育發展邏輯并運用本土的話語來表達中國特色的教育理論。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光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與中國文化不同凡響代代相傳密切相關。從遠古生活實踐變為教育資源的三皇五帝,到無中生有、道法自然的老子,再到因材施教、憤悱啟發的孔子,天人合一、同類相應的董仲舒以及格物致知、我注六經的王陽明……中國有著本土的優秀教育傳統。五四以后西學東漸,可惜的是西風壓倒了東風,一直到今天,我們的本土教育實踐一直為西方的馬首是瞻。這里并不是完全排斥西方現代教育理論,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本土教育的傳統合理合理遷延和生套西方的適應和存活問題。這里也需要說明生成的課堂是本土理論,但需要西方教育理念的支撐和論證,因為東方的哲學思想比較內斂,重視經驗,少有開放的氣度,是需要大量的實踐體悟和豐富的理論闡釋的事實上,生成的教育實踐在中國的教育史上向來不乏其例。先秦時期的教育活動中,所謂的"專家開(治)國"就是圣賢們以自我豐富實踐、卓越智慧和特殊技能擔負起化育黎民并帶領部族趨利避害的歷史;諸子百家(特別是孔子、鬼谷子)以自己對天地和生活的體察與感悟作為教育資源興辦私學,以言傳身教、切磋琢磨、教學相長、學以致用等方法,在教育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印記;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導的"生活教育"和"創新教育";顧隨和葉嘉瑩的中國詩詞講座、易中天和于丹教授在"百家講壇"所引發的熱門話題和教學藝術……都閃現著生成教育的理念,飽含著"生成的課堂"的精彩和活力。

課堂作為教育生態管理的前沿,目的在于建設和優化課堂環境,進而控制和利用環境,管理課堂生態內部生態主體間的關系,促進課堂生態系統內生態環境改善,使課堂生態系統處于良性循環,讓課堂變得更和諧、更具人文性,讓課堂充滿成長氣息,充滿智慧和挑戰;讓課堂回歸自然,組織一個健康的課堂生態系統,不僅給人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機會,也應該給于人可持續的、終身發展的機會。因此立足課堂形態研究,著眼于“生成的課堂”文化,構建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生本的課堂、生態的課堂、生動的課堂、生發的課堂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理論價值。

(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理論譜系和現實背景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2009年在全國的一些研討會上,課題組的負責人又首次提出了“六生課堂”理論,得到大家的首肯和回應。雖說“生成的課堂”包容了諸多教育實驗,集成了課堂生成理論的諸多精華,但限于當時的條件,理論追尋和教研實踐的關注比較浮泛,只能說是平面的、靜態的研究。總之,沒有在其理論譜系上進行深入的追索和全面的梳理,也沒有在這一通識理論的指導下對當代語文作出專門的演繹實驗和針對性研究。為此,近年來,我們著重關注教育理論探究和當代語文教學,期間課題組在深入追索哲學淵源和立體動態構建這一教育理論的過程中,對以往研究由于邏輯不很縝密出現的某些疏漏進行了補救。一是對作為教育通識理論的“六生課堂”作了縱深研究,理清了“六生課堂”的理論譜系。比如近來發現,第一次提出“生成學習”一詞的是美國心理學家維特羅克,他在1974 年撰寫《作為生成過程的學習》一文中闡述了生成學習模式并于1983年完成了對“生成”的定義表述;我國的課堂生成理論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教育學家葉瀾教授提出來的,此后“課堂生成”理論才逐漸為廣大教師所熟知并用以指導課堂教學。二是對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了密切的關注和集成性研究。遠的不說,比如邱學華先生的“嘗試教學法”和杜郎口中學的教育經驗,可以說基本上動搖了“傳統的課堂”,堅定了對“生長(發)的課堂”的認同和追求;朱永新同志的“新教育實驗”卓有成效,但至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學術界定。站在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的臨界來看,他的“新教育實驗”既是“永新教育”的試驗研究,也是繼陶行知“生活教育”以來的落實杜威進步主義教育的中國“全新教育實驗”,有著“生活”教育的針對性和“鮮活”教育的生命力;還有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要走向生本”、張文質老師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以及大面積的實驗推廣,都給中國的基礎教育帶來了可喜的變化。但也明顯感到上述課堂理論依然單薄而且失之偏頗,這是實驗研究難以避免的瑕疵。三是率先提出了“六生課堂”理論命題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研究范疇,并廓清了它們的理論譜系。“新語文”、“大語文”、“深度語文”、“本色語文”、“詩意語文”等從表面概念上看似各執“本色”和“風雅”的旗幟,然而本質上都是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育效果。可惜的是從語文教學的本身和現實出發,對理論追索和形成共識缺乏理性的光輝,只不過一直在新概念和新理念上兜圈子。當然,他們的學識和見地非常令人景仰,只是在當代語文性質、使命和語文教學的個性、范式等方面的研究,新銳有余而耐久乏力,向度正確而質量不足。必須從民族未來、國民素質、教育質量母語價值等方面進行本體論、價值論、方法論諸多層面關注當代語文教學……

當代語文“六生課堂”有其學科的特殊性,從橫向來說,它依然屬于新語文教學大背景下的產物。“新語文”作為教育領域內語文學科所使用的特有概念最早應當見于1999年任不寐先生編的《新語文》教材,他認為“新語文”首先是一種“大語文”的概念。2000年韓軍先生將“新語文”定義為“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語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學觀上的,以‘說真實的個性的話’為價值論,以‘用語言立人的精神’為語文教育終極目的和本體論,以‘舉一反三’為語文教學的總體操作論的語文教育觀。”由此觀之,傳統的服務于應試教育的語文教學是“小語文”,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語文教育是“大語文”,后來變稱為“新語文”,本色語文、詩意語文、深度語文都是一種“新語文”,當代語文“六生課堂”也是一種新語文課堂觀,因其有“六生課堂”理論的全面支撐,也可以當作一種學科的課程教育理論。

本課題就是在此基礎上,對上述同質化的研究進行深入合并,對本質性的結論加以探究放大,對一些歧異加強梳理和辨析,以“六生課堂”理論為通識指南和邏輯起點,以當代語文教育為突破口和關節點,對“六生課堂”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作協同互動、鮮活集成研究,最終形成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踐行策略。

總的來說,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直接理論上源有兩個:一個是作為課堂教學論的“六生課堂”;一個是作為學科教學論的“新語文”教學論。“六生課堂”的上緣譜系多是哲學文化,現實支撐為政策法規和理論實驗;“新語文”的產生則有如下四個方面的背景:一是上世紀90年代對語文教學集束式批判引發的全面深刻的反思;二是上世紀末各類新語文讀本的相繼出版,使“新語文”這個概念深入人心;第三是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頒行,成為“新語文”“新語文教學”概念成熟與流行的雙重平臺;第四是民間語文力量的崛起,民間新語文改革實驗不斷涌現,促成了“新語文教學”的大氣候。

三、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學術成果和理論價值

"生成的課堂",作為"一種課堂理念,也是一種課堂形態,更是一種教育境界",它包含有課堂認識論、課堂方法論和課堂實踐論的系統理論,始源于南陽理工學院楊天志在2006年南陽市教師培訓的專題講座內容。他的專題探討的系列文章作為“教育新理論”在《閱讀與鑒賞》上發表后,又作為"課堂生成論"編入《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論》,用于師范教育本專科學生的課程教學。2009年“加強課堂形態研究 構建生成的課堂文化”又作為《教育生態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由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以該成果為核心的《教育生態理論研究》2010年相繼獲得南陽市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河南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以及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具體來說,圍繞該課題的理論研究或成果計有12項:

1.《“生成的課堂”專題探討》系列文章(之一:“生成的課堂”命題界定及其意義;之二:“生成的課堂”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支撐;之三:“生成的課堂”踐行策略與創生途徑)作為“教學新理論”在《閱讀與鑒賞》2007年第5期上頭條連載予以推廣;獲得2007年度南陽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論小學語文生成的課堂》在2007年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法研究會年會上交流并榮獲課程類一等獎。

3.《“生成的課堂”專題研究》獲準2007年南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項目,經專家組鑒定合格,通過驗收。

4.小學語文“生成的課堂”作為課堂生成論編入大學師范教育本專科《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論》教材中,成為該類教材的一個創新點。該書主編、全國高校教育學會小語教研究中心常務理事趙紹軍教授認為這是“創造性的理論探索”,“這項重要成果”編入該書,“填補了該類書籍在全國范圍內的一項空白。”該書曾獲2008年南陽市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河南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中南五省優秀圖書一等獎。

5.生成的課堂---關于關于“生成性課堂”和“課堂中生成”的探究(上)(下)被《消費導刊》分期刊用(14、21/2008)。

6.《加強課堂形態研究 構建生成的課堂文化》作為《教育生態理論研究》的核心內容由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主管的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2009年該書獲得全國本色杯教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2009年南陽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河南省優秀教研成果一等獎、河南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

7.《生成的課堂》先后作為南陽市、焦作市的教師培訓課程資源,由楊天志進行專題講座,培訓教師3000余名,反響良好。楊天志被評為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

8.《“生成的課堂”文化溯源及哲學思考》2010年3月由《黑龍江高教研究》刊用。

9.《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理論建構和教學實驗研究》2010年獲準“中國基礎教育語文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

10.《加強課堂文化研究踐行“六生課堂”理論》2011年月在“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大賽中榮獲壹等獎,入選大型教育文獻《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并發表于《中國成人教育》(11/2011)

11.《生成的課堂——有效教學和課堂生態理論研究》項目于2011年5月通過河南省科技廳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以教育生態的子系統為特定研究對象,首次提出了‘六生課堂’理論命題并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論研究……達到了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12.《生成的課堂理論綱要及當代語文六生課堂踐行策略》2011年7月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專業委員會小學語文教學法研究中心第16屆學術年會上交流。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首先著眼的研究是語文學科和語文課堂教學,因此在早期的成果中皆有小學語文或當代語文的冠詞,后來形成教育教學的通識理論,現在需要回過頭來,以此理論為指導,重新建構當代語文“六生課堂”。

從研究的機緣來說,具有將日常工作和學理探究相結合、理論研究和學術推廣相結合的職業優勢。從研究時序來看,“六生課堂”是對“生成的課堂”的升級性和補充性研究,當代語文教學是“六生課堂”理論指導下的具體運用;從研究的范圍來看,“六生課堂”在上述研究的同時,廣泛吸納了全國各地相關的教育研究,特別是包括語文教學實驗研究的一些成果作為現實支撐和校準參考。從研究思路上來說,先經歷了理論到實踐的演繹推廣,而后又從教育實驗到理論歸納集成的雙重反復,現在的研究是再次從理論到實踐中去。

該研究時間跨度幾近十年,現在看來,它的導向作用、參考價值和應用前景非常明顯:

“生成的課堂”貫穿了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生本的課堂、生動的課堂、生態的課堂、生發的課堂六種課堂文化的層累疊加,它的內涵分別指向特定的教育邏輯和課堂要素,這是正效課堂不能回避的前提條件,因此“生成的課堂”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標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教師回應新課程,實施創新教學的基本能力體現。

“生成的課堂”理論體系的模式建構及理論研究,包括“六生課堂”作為優秀傳統教育的升級理論,基本上可以覆蓋現行課堂教學的前沿理論和探索,是一個比較完備和科學的理論體系,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必將牽引、助推當前的課堂教學,大幅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六生課堂”是集理論導引、課型示例、教學實驗為一體的綜合性課題,它既包含課堂教學的理論認知,又兼備課堂教學的實踐指南,也具有課堂教學的方法指導;既是課堂教學的基礎理論,又是教學的理想境界,同時也提供了課堂生成的文化元典。在實踐層面,作為教師培養和培訓提供了經典的課程資源,為教育主管部門的教育評估和課堂評價提供參考標準,同時,作為家長和其他關心教育的社會各界精英提供理論參考,將會極大地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為落實新課標提供了理論支點。

本課題研究立足課堂教學,從探究教育哲學的高度,為全面、系統、深刻地探討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從what、why、how三個維度入手圍繞這三個“W”:什么是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為什么要倡行以及怎樣倡行——這是理論研究的框架;在此基礎上進而確定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核心理念、解讀其典型特征、實現六生課堂教育境界的基本途徑——為實踐應用提供通識性結論;進而提出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的基本元素——為語文高效課堂提供理論參考,為生態課堂確立典型案例。所以,從課堂的特定時空上來看它也是融教育理念、課堂形態、教學方法為一體的包括課堂認識論、課堂實踐論和課堂方法論在內的模糊集成。當然,從系統的特定因素來看,它的子命題又是符合課堂要素和課堂流程的精準對應。

“六生課堂”是立足教育原點,探究教育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正如朱永新同志認為我們需要從教育原點“再出發”一樣,他認為教育的原點是“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干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而課堂教學依然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最常見的教育形式,因此,“課堂是什么?”“課堂上要干什么?”“什么是好的課堂?”就是教育最基本、最元典的問題。而針對當代語文的應用性研究而言,當代語文“六生課堂”也必須回答“語文是什么?”“語文課堂上該干什么?”“什么是好的語文課堂”這些本原的也是終極的問題。必然對傳統文化形態和現行課堂質量進行反思,勢必重建生成的課堂文化,基本上體現了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發展方向,也是教育科研和學科教學的奠基工程。

該課題的創新在于:a.從教育哲學的高度和歷史時空的視域聚焦語文課堂文化,b.以語文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探尋教育的元典問題和高效課堂的本質,c.以實踐的集成性理論總結和理論的應用性研究互動生成,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模式的基礎元素。

所以,它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六生課堂”的本質特征是生成,它具有生命的氣息和生發的效益,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展現課堂教學的真實性,體現教師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表現課堂學科自身動態生成的特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教育效率。生成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亮點,它從理論層面解放了教師、解放了學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課堂,使課堂教學煥發出了生命活力。

其次,“生成的課堂”是師生合作且心向往之的理想課堂,為課堂教學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并將“課堂”看作“師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的歷程”。演繹著課堂的精彩,更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和學校成為師生學習的第一樂園,讓學習和閱讀成為師生生活的基本方式。

再次,“生成的課堂”作為涵蓋生本的課堂、生活的課堂、生命的課堂、生態的課堂、生動的課堂的代稱,不僅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提供了方向、方式和方法,而且為稱衡課堂教學的優劣提供了理論參考和客觀標準。

當代語文是指基于國際一體化格局和信息時代、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中國母語學科課程,她具有基礎工具性、文化承繼性、現代革命性和高度綜合性的特征。當代語文教學的一個終極點是著眼于人格教育促使漢民族由臣民意識到公民意識的的轉變進而實現“立人”的偉大使命;兩個基本點是立足語文特性中的語感和文感實現高品質的溝通;三個關節點是表達了什么、怎么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四個加強點是多說、多讀(聽)、多寫、多思;五個鮮活點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話語、真切的態度,真率的行為,真實的生活的“真人”——這些實現需要“六生課堂”理論的支撐。

另外,“生成的課堂”為教師擺脫機械繁復的形式備課找到了依據,減輕了教師課前預設的勞動強度和學生的課業負擔,會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當代語文“六生課堂”不僅讓語文教師進一步明確了語文的課程性質和語文教學的特定追求,而且六生課堂理論指導下的當代語文教學必將是高效的課堂、典范的課堂。

四、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操作規程和踐行策略

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點也是目的,只有基于自身的自由意志和獨立價值才可能促進本土傳統的發展。“六生課堂”作為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課堂文化形態,倡行"生成的課堂"文化,目的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生態觀和高效低耗的效益觀,革除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關注現實教學的效果,提高課堂教育教學的效率。

當代語文“六生課堂”是指在“生成的課堂”理論指導下進行的當前語文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境界,是運用上述通識的教育教學論進行具體的學科教學實驗,在生成的課堂文化氛圍中,倡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也可以說是以語文教學為例,談談怎樣踐行生成的課堂。

(一)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操作規程

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操作規程是我們現在最關心的問題。一個理論如果僅僅停留在是什么、為什么的層面只能說是詩意的翱翔,只有提供“怎么辦?”的結論才是詩意的棲息。教育需要靈魂的安頓,也離不開本體的營生;需要有能入的身心體會,又需有能出的通觀妙解。判斷理論是否是哲學層面的通學,最關鍵的就是牽涉“how”的營生辦法,在今天更是如此,畢竟民以食為天,生存和經濟的生存、生活和高效的生活依然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向度。

吳藹中在探索現代文課堂教學模式時,例舉了四種效果較好的模式:一是資料匯編式,二是猜想爭鳴式,三是隨筆拓展式,四是活動排演式。每種模式適合的篇目類型不僅相同。

蔡偉、方蓉在《新語文教學辯證》一文中,也提出了四種“新語文教學”的模式:

1.體驗性教學模式。意在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并理解驗證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自主性體驗、參與性學習、實踐性運用等原則。

2.生活化教學模式。新語文教學論者信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的觀點,重視教育與生活的融通。因此新語文教學的課堂里體現的是教學目標的生活化、教學過程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的生活化以及教學評價的生活化,這樣的課堂能使學生將生活經驗與學科知識融匯貫通,最大程度減少刻板的匠氣和斧鑿痕跡。

3.探究式教學模式。形象感性思維與邏輯理性思維的緊密結合是新語文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特色所在。以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主要指運用探索研究的教學方法,即教師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獨立的探索研究,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得到能力的鍛煉,更為重要的是逐漸形成研究的意識和探究的精神。在這類教學過程中強調課題選題的價值性、探究目標的明確性、學生探究的主體性、問題解決的科學性。

4.協同式教學模式。語文教學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需要組成系統的各個要素形成協同關系,以使系統平衡有序,且“合作”日益成為新人類素養中的重要因素。協同式教學模式是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家庭、社會及其他學科等條件要素,使各要素綜合作用形成合作、協同、同步、互補的效應。

其所謂的“新語文”,就是該課題界定的“當代語文”,主要是區別于“傳統語文”而言的;新語文教學是一個包含本體論和價值論的籠統概念:

“‘新語文教學’是指相對于以往的語文教學模式而構建的一種全新的語文教學體系,它以培養具有高超的的語文素養、豐厚的人文精神、充分的個性發展的的現代真人為目標(為什么需要語文教學),以語感和文感的培養為核心(語文教什么),以主體化、藝術化、情感化、實踐化為操作內容(語文怎樣教),以語文教學資源的全面拓展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為途徑,形成視域無限開闊、理念新穎超前、內容新鮮立誠、形式生動豐富的立體、全息、互動的教學范式。”

因此,當代語文是指基于國際一體化格局和信息時代、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中國母語學科課程,她具有基礎工具性、文化承繼性、現代革命性和高度綜合性的特征。當代語文教學的一個終極點是著眼于人格教育促使漢民族由臣民意識到公民意識的的轉變進而實現“立人”的偉大使命;兩個基本點是立足語文特性中的語感和文感實現高品質的溝通;;三個關節點是表達了什么、怎么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四個加強點是多說、多讀、多寫、多思;五個鮮活點是意在植立具有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話語、真切的態度,真率的行為,真實的生活的“真人”——這些實現需要“六生課堂”理論的支撐。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就是以“六生課堂”理論為指導,以生活的課堂(教育資源)、生本的課堂(教學主體)、生命的課堂(教育對象)、生動的課堂(教學方法)、生態的課堂(教學過程)、生發的課堂(教學目的)諸多要素為邏輯重點的、區別于傳統“預設的課堂”的“生成的課堂”體系,意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深入開拓生活教育資源,真正關注生本教學主體,重視教育生態過程,運用生動教學方法,實現生發教學目的,促進個體生命發展的一種自然、靈動、真實、高效的當代語文課堂教學和語文學科教育新理論。

理論具有指導和普遍的價值,模式和規程一般來說都有借鑒和參考意義。依據“六生課堂”理論,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操作規程為:

備課(預設生成):圍繞新課標、新課程、新語文的理念(備課標),立足生本實際(備學生),文本細讀(備教材),開發適切的生活的課程資源,一部分體現在教學案中,一部分暫置于素材庫里。

上課(即時生成):首先按照預設生成的內容,選用生動的方法進行流程實施;遇到非常態情景,要動用素材庫里的知識儲備,運用教學機智即時生成有價值的語文教育資源,變原來的流線設計的剛性貫徹為模塊教學的彈性運演,尊重生命的本質,以突破課堂澀滯或阻力為目標問題,進行語文課程資源的流變生成。在生態的情景過程中實現知識模塊化、序列化,從而內化為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實現生發的教學目的。

課后(反思生成):及時把課堂情景變成反思性生成文本,置于新一輪的教學案中或者素材庫里;同時要根據該次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在近期的教學中及時作出調整。遺漏的或者重復的教學目標對于高效課堂來說都是大忌。課堂反思是教師進步的階梯。

這是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一般操作流程,是按照教學時空來設計的通用模式。在我們編著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論》一書中,我們將廣大語文教師和名家的語文教學實踐作了部分歸納,可以作為語文課堂教學操作規程的具體參考:

1. 激趣--啟發--提問

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關注,然后再啟發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問題或可由教師提出,啟發學生思考,解決。

經典案例例首選《美國一所普通小學的一堂閱讀課》。

2. 互練--反饋--內化

由學生分組(或單個)練習,遇到障礙及時反饋,引導或合作解決,進而作為一個體現一般規律的模塊加以內化,成為學生解決類似問題的過程參照或方法指導。這個過程對于學習者而言,也叫內隱學習。推薦案例為許地山的《落花生》。

3. 造勢--討論--點評

有人認為,一個好的老師不能缺失臨場造勢的能力,語文課堂尤其需要適度的煽情。造勢的方法很多,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探究問題的學習角色中,以期引起學生對該問題的專注,激發其自由表達見解的欲望并能夠投入到討論中,然后再由教師進行點評。點評的語言要靈活多變,真摯誠懇、親切委婉,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肯定和正面評價,指向要多樣,若就事論事的是非理性評價就會挫傷學生的參與熱情。應用即時的評價,促進有效的課堂生成,經常可用以下方法:一是用贊美的語言激勵學生,二是用委婉的語言敦促學生,三是用具象的語言啟迪學生打開思路。

4. 創景--涵泳--感悟

運用多媒體音像制品或互聯網教學資源,或實物等創設學生喜聞樂見、意境優美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走進課文,以個性化或移情入文進行涵泳體味,進而感悟作者的情感,達到神交古人或將心比心并移情于現實中進行觀照,以習得語言和體驗情感來濡染學生,進而增強其人文修養。

5. 異誤--善對--逆轉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學理論,如果他缺乏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這是因為,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人--人系統,它充滿變化和問題。任憑事先如何周密的設計,教師總會碰到許多新的"非預期性"的教學問題,教師若是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或處理不當,課堂教學就會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還會導致師生產生對抗。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并不是每堂課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偶爾的教學失誤甚至失敗不可避免。這就要求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教學對象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改進教學方法,并使教學實踐更具合理性。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機智的教師面對偶然性問題和意外的情況,總能靈感閃現,奇思妙策在瞬間激活,機動靈活地實施臨場應變,這種失誤和失敗往往也是二度教學時一種可以挖掘的很好的教學資源。

6. 誘思--探究--分享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語言學習有助于生活習慣和處事方法的改變。往往在學科交叉或邊緣的地方觸及到有價值的綜合性學習話題。通過對這些綜合性問題的探討,讓學生開闊視界,學會處理問題的一般方法,進而改善其學習態度和學習品質,共同分享探究的學習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生在這樣一個探究過程中,收獲的可能就不僅僅是課堂上教師要求掌握的那點知識本身,學生的質疑能力、探究精神、與他人合作能力等都會得到發展。

7. 事件--重組--放大

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可以作為教學資源,使之與教材、與學生產生關聯,并著意把生活、教材、古今中外的時空打破,再進行重組,進入課堂,作為學習的媒介,讓學生在過程和細節中,以小見大,以少知多,由人及已,由物及人,在體驗和關注中促進心智的成長。

8. 尋機--融合--拓展

教學要打破原先單一的教材觀,教師要面對現實,研究學生,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拓展他們學習的空間。生活中發生的新聞或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好素材,也是學生發展語言、表達見解的誘因。教材中有好多重復、同化、異化或異形同質的知識點,也是教師進行教材處理的難點。這一些問題都可以整合出不同的教學素材,同樣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在精心預設的前題下大膽生成,獨避蹊徑,完成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

9. 打亂—重構—評析

語文教材的編寫體例不一而足,教育資源也非常豐富。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要根據教育指向,在次序、內容等方面進行打亂分解,隨機整合重構,離開特定的語言環境,并將其引渡到現實世界,在特定的時空里進行評價賞析。類似將阿Q和孔乙己放在同一個時空里表演……

10. 主題—薈萃—活動

規定主題共同檢索,薈萃語文教育資源,進行主題閱讀活動。深圳黃田小學劉憲華校長的“主題式經典誦讀”,從理論、教材到實踐都有很好的經驗。

11. 對接—轉換—演習

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常規,之間的對接和轉換可以選擇游戲活動的方式,把機械的練習變成有趣的活動,演課劇、接力競賽、信息傳遞、講課文故事等都是常見的活動。能夠把握說話--聽話--記錄--寫作 、說話—寫話—寫作、文本—讀書—講述等序列的練習,揣摩語言、文字、寫作、閱讀之間的邏輯關聯及能力轉換和傳遞,也是語文教師需要強化的要點。

12.細讀—精思—體悟

注重文本細讀,發揮自身優勢,作出具有語文個性和讀者個性的思考和體悟,這里我想重點推薦王崧舟的詩意語文,也許他的教學會給我們很多啟發。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純技術的操作規程又容易使語文教學陷入新的套路,只有抓住語文之本、當代之特、課堂之旨、教育之道,才能左右逢源進退有據,達到出神入化自由靈動的境界。

(二)當代語文“六生課堂”踐行策略

當代語文“六生課堂”就是充分把握當代語文的特點,以“六生課堂”理論為指導,通過語文教學,擔當起母語教學的歷史使命。

1.探究當代語文的主體特征和終極價值。

當前的語文教育很不景氣,這里邊的原因很多。從學術層面上說,語文學科、語文課程、語文資源、語文教學、語文學習的概念往往混淆不清,甚至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表述也不太明晰,造成了學科定位不準、特點不清、目標不明;資源不充分、不經典、不系統;語文教學和語文學習不科學、任務泛化、針對性不強等諸多問題,亟待正本清源。(10年前項目主持人寫有《語文難教的N個原因》在網絡上可見,近來似乎引起了一些同仁和家長的重視,《當代語文的性質、特點和歷史使命》現在尤為緊迫。)

《當代語文“六生課堂”的理論建構及教學實驗研究》已獲準中國基礎教育語文教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立項,這是一個集理論構建、學術推廣和教學實驗為一體的綜合性課題。除了貫徹“六生課堂”的理論通識之外,還要加強當代語文的特點和歷史使命的研究,這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語文之本:語文是以漢語為基礎母語的中國語言文字交際系統和“百科之母”,它是基礎中的基礎學科。她的基礎工具性和傳統承繼性構成了語文之特。語言文字的交際功能和言語文化的承繼特征是語文學科必須通透徹悟的根本關鍵;

當代之特:基于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背景,當代語文教學的重點要轉向語言思維品質的提高和信息處理能力的增強,加強語文承載科學文化的功能,達成品質高效的溝通,擔當新人立人的歷史使命當是當代語文的當務之急。要注重言語的質地、言語的溫度、言語的情意、言語的色彩、言語的節奏、言語的時空、言語的趣味、言語的聲勢、言語的風雅、言語的姿態等,特別是在表達上,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度、言之得法、言之合宜。

課堂之旨:工業社會和商品經濟要求教育投入和教育產出的性價比,課堂教學旨在以班級授課制的形式節約教育成本且適應教育批量化,提高了教育效率,是知識普及和技術養成的基本形式。多快好省、又好又快的高效的課堂是其中應有之意。課堂是一段師生生命發展的重要歷程。

教育之道:著眼于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幸福進而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教育使人學會擔當且具備擔當的能力。教育是立人的事業。教育改變命運,教育贏定終生,教育振興民族,教育強大祖國。

現在的語文教學少了語文的個性和滋味。有的課好像是政治課,滿堂說教和德化;有的課好似歷史課,在歷史知識和文化常識中糾結;有的課似乎又是自然課,環保理念、科學術語翻來覆去。如果說“怎么教比教什么更為重要”那么“學的準比學得多更具意義”。語文課自然有語文課的特殊性,語文教學一定要有“語文味”。要想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必須在語文課的邏輯重心和語文特色上下點功夫。一是從文感和語感出發實現交際和溝通,古今溝通、人本溝通、師生溝通、中外溝通的目的就是為了求真立人。二是按照語文的邏輯起點確定教學目標。文本“表達了什么,怎樣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的3W原則一定要落實,常態和變態的問題情景一定要有針對性和適切性。三是根據不同的語(文)體確立不同的教學重點。語體文教學和文體文側重點不同;不同表達方式關涉的語(文)感覺和思考方式以及表達要素乃至評價尺度也是不同的,四種文學形式的教學重點也各有特色。四是遵循4D教學傳統多說、多讀(聽)、多寫、多思。語文教學更多的是藝術而非科學,需要更多的體驗感悟較少推理運演,語文教學一定是較多感性的總結歸納,較少理性的邏輯演繹。因此當代語文是開放的系統、生態的過程鮮活的情景、詩意的棲息。

2.把握“六生課堂”理論和操作流程。

關于“六生課堂”,為方便瀏覽,茲作如下解讀:

生活的課堂主要是指教育資源要立足生活、關注生活、吸納生活、面向生活、服務生活;重點體現在課前預設環節,在課堂流變生成是可以是即時擇選適切資源的參照。

生本的課堂是說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要把學習的主動權和學習時間最大限度地交教給學生,不能喧賓奪主。

生命的課堂是指充分關注教育對象的生命特征,他們有自己的意愿、情感、思想以及個性且有差異。他們不是裝載知識的物品,而是有著獨立見解和特殊性格的鮮活的生命。

生動的課堂是指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充滿活力,實現精彩和效率。

生態的課堂就是教育環境和教學過程要真實自然,搖曳多姿而又主次分明。

生發的課堂是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以學生心智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為目標,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初衷,通過學生的外在提高促進學生的內在發展。

這是理念,也是尺度,更是境界。

⑴ “六生課堂”是六種課堂文化的層累疊加。

生活的課堂生本的課堂

生動的課堂生態的課堂

生命的課堂生發的課堂

⑵“六生課堂”的內涵分別指向特定的課堂要素。

生活(課程資源)生本(教學主體)

生動(教學方法)生命(教育對象)

生態(教學情境)生發(教學目的)

⑶“六生課堂”明顯區別于“預設的課堂”,其核心特征和本質表述是“生成的課堂”。

預設的課堂 --教材中心 教師中心 任務中心

生成的課堂 --課程中心 學生中心 發展中心

⑷“六生課堂”是遵循教育時空邏輯的模糊集成。

教育新理念一種教育理論(現在進行時)

課堂新概念一種課堂形態(過去完成時)

教學新觀念一種理想境界(未來進行時)

⑸“六生課堂”不僅重視課堂的“流變生成”,也非常關注“預設生成”。

“六生課堂”的本質是生成,根據生成時空的不同,又可以分為“預設性生成”和“即時性生成”,“即時性生成”又可分為“瞬時生成”和“流變生成”。

3.完善教育主體閱讀,面向“五度”確立“大教育”理念。

一是要弄清教育的本真和現實中的異化,明確自己的工作性質,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心,把握教書育人的尺度;回歸教育原點,尊重課堂本真,切實為學生的生命奠基。這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問題。

二是要了解教師的歷史和現狀,明確自身職業的歷史沿革和現實所然,拓寬師德的厚度。

三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訴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合法權益;增強教育效益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