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技術范文

時間:2023-04-11 05:26: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現代農業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現代農業技術

篇1

關鍵詞:現代農業;技術創新;未來局勢

俄羅斯是世界軍事大國,在綜合實力方面與美國難分伯仲,但是俄羅斯的糧食產量卻處于世界倒數水平,不得不靠大量進口糧食來滿足國民生活需要。中國是世界糧食產量大國,但是由于人口基數大,人均耕地面積少等因素,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養活不斷增加的人口,依然是國家的巨大挑戰。盡管國家早已著手解決三農問題,但是從全國農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來看,部分地區未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傳統農業中對原有生產要素增加投資的收益率低,對儲蓄和投資缺乏足夠的經濟刺激,導致傳統農業持續停滯落后,無法成為經濟增長的源泉。因此如何通過農業技術創新來改造傳統農業,實現我國農業的現代化發展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1現代農業的概念

農業的發展經歷了由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到現代農業四個發展階段。現在一般引用的“現代農業”概念,脫胎于近代農業的發展模式,通常也將兩者并在一起討論。“現代農業”,顧名思義,就是相對于男耕女織的傳統小農經濟而言的,利用現代新型種植技術發展的農業。目前世界上對“現代農業”并沒有非常確定的官方定義,因為“現代”二詞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現代農業”的含義,也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而獲得新的內涵。文章另辟蹊徑,從三個特殊的視角,去解釋現代農業的內涵。

1.1生產效率

古代農業,主要采取人畜手動勞作的耕種方式,生產效率低下。首先,古代都是小農經濟的生產模式,一家一戶的勞力難以推進耕種和收獲速度;其次,古代的耕種技術落后,主要以“二牛抬杠”為主。即使華北平原開發了新的耕種技術,也因為古代閉塞的交通難以將先進技術傳播;再次,古代沒有先進的化學肥料以及人工降雨人工施肥等條件,農作物生長主要靠自然光照和降水,農作物遇到病蟲害也只能聽天由命,“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模式未知性太多;最后,古代農民沒有土地所有權,四季勞作不同還要受地主的壓迫,導致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而現代農業不同,借助人工降雨人工施肥天氣預報等先進科學技術,能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先進的耕種工具,提高了耕種的工作效率并且保證了穩定的工作質量。農民對自己耕種的土地擁有自主選擇權,收獲的多寡都是自己的。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生產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1.2機械設備

古代農業主要以犁、耙、鏟、锨等作為耕種工具,是“二牛抬杠”式的耕種模式。這種種植方式速度慢,一次性耕種面積小,受天氣,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大。農作物收獲也只能靠鐮刀等工具收割,人畜運載,消耗時間長但是效率低。現代農業建筑在工業技術發展的動力基礎上,借助現代先進的農業機械,一天就可以完成古代耕種工具一個月的勞動量。在播種時,播種機一次性可以完成兩米寬土地面積的播種任務,并且人只負責開播種機,更先進的西方國家,甚至實現了無人駕駛播種機的耕種模式。農作物收獲時,更是省力,現代化的收獲機械,可以實現一次性收割農作物秸稈,糧食顆粒脫殼,糧食裝袋三項工作。是農業生產技術革命性的變化。機械設備是現代農業區別于古代農業最主要的動力基礎。

1.3勞動者技能

勞動者技能也屬于界定現代農業概念的一部分。古代農業的勞動者,在年復一年的耕種實踐下,自然也積累了一部分耕種經驗。但是這里要說的勞動者技能,是關于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的,關聯新的科學種植新知識的勞動技能。為了促進農業更好更快發展,國家大力支持農民學習新的種植技術,也鼓勵更多農民放棄傳統的種植谷物小麥類糧食,轉而去嘗試養殖業,漁業以及新興的蔬菜果樹種植等新領域。政府也著力于投資農村果樹修剪技術培訓機構,養殖業培訓機構等各種培訓機構的建立,力求提高中國農民的種植技術,讓科學知識幫助傳統農業發展,讓新型農業生產模式帶動整個農業生產界活躍起來。

2農業技術創新的作用

要探究農業技術創新的作用,首先要對概念進行充分了解。農業技術的創新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農業技術創新僅僅指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而發明改造的新的種植技術或者種植機械。廣義的農業技術的創新還包括農業創新技術在具體種植過程中的應用結果,涵蓋了農業生產新技術從開發到完善的過程,并對整個農業生產要素進行重新分配,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產生多種經濟效益的總和。文章主要從廣義角度闡述農業技術創新的作用。

2.1生產效率提高

生產效率的提高是農業技術創新作用的體現。例如我國南方的水稻種植采用了套種模式,即稻田種水稻也養魚。水稻的花粉散落在水田里,成為了魚最好的飼料。魚的游動也能幫助水稻松土,排泄物更能幫稻田施肥。農民一次性可以獲得兩份收入,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例如我國高原地區,山地多,平原少,傳統種植方法所生產的農產品從產量方面無法與平原地區競爭,這就意味著面對耕地較少的實際情況,首先要發展高效農業,引導農戶精耕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質量為目標,加強現代農業知識、技術的推廣應用;圍繞不斷提高農業組織化、產業化、規模化水平,加大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利用,結合高原、山地地貌特征,推廣普及各類農用機械,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從而達到生產效率的提高。

2.2生產質量提高

農業技術創新促進農業生產質量提高,重點表現在大棚蔬菜種植以及農田施肥上。以大棚蔬菜種植為例,現在大棚內都建有電子監測儀,能夠隨時監測蔬菜的生長情況,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土壤狀態等,根據電子網絡的精確分析,得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全自動的大棚管理模式,更會實現自己開棚頂接受光線,自動噴水施肥等種植技術。未來5G移動通信技術在蔬菜種菜方面的應用,更會實現蔬菜與電子系統的互聯。針對播種的質量方面,以東北人參種植為例。人參作為珍貴的藥材,其種子價格昂貴,一斤都在三百元左右,前期資金投入巨大。傳統的人參種植,是采用人工手抓撒播的方式,手掌容量的大小,播種人員的經驗,播種人員的專心程度,甚至自然風向都會影響種子撒播的均勻度和實際入土數量。人工難免會出現種子撒出實際面積的情況,種子的浪費在所難免。但是中央十套播出的《我愛發明》欄目中,有人發明了人參種植的機械,類似于大型小麥播種機,可以保證每一粒人參種子都能播種下土,提高了播種質量,受到大力推廣。

2.3農民素質技能提高

農業創新技術的應用依托于農民的個人素質和技能。在傳統農業時代,農民大都是“經驗式”的播種和收獲,利用牛、馬犁地,幾乎不需要很高的技能。但是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農民掌握信息化技術、新興種植技術、新型農用機械的使用等,而且要不斷更新已掌握的的知識和技能,這無形中提高了農民的技能,提升了農民的素質。

3現代農業技術創新的注意事項

凡事都有兩面性,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也不例外。在大力推廣創新農業技術的同時,也應當清楚看到創新技術背后,存在的隱患和挑戰。具體如下:①農業科技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在提高糧食產量和質量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隱患。因此必須思考如何科學利用農業創新技術;②育種科技的快速發展,涌現許多高質高產的品種。這些品種大規模的種植,會間接淘汰低產品種,導致農產品種類單一,失去多樣性。而單一品種容易產生病蟲害;③農業技術的創新是建立在工業和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且必須消耗大量的水資源與土地。

4結束語

現代農業科技的大力發展和創新,一方面給人們的農業生產帶來巨大幫助,提高了糧食產量和質量;另一方面也給人與自然的相處埋下隱患。到底應該怎樣科學利用農業創新技術,這是農業技術創新的同時必須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工濟民,劉春芳,申秋紅.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主要模式評價[J].農業經濟問題,2009(2).

[2]石明權,陳宏.目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的對策[J].農業科技管理,2009(2).

篇2

關鍵詞:農業技術;基層農村;技術推廣;現代農業

中圖分類號:S15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3)-04-0025-1

中國現代化農業技術如何在基層農村推廣,我們主要通過對農業知識的示范、積極做好指導工作、通過現場實地實驗、走進基層提供咨詢服務這些實際行動,才能讓我們的農民朋友懂得只有通過現代化的農業科學技術種植出來的農產品才是最有價值的。從而客觀的去認識農產品的實際價值與經濟價值。將我們多年的農業技術成果推廣到農村去,讓更多的農民知道農業技術的發展及農作物的重要影響。不斷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廣大農民的收入,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繁榮、做到長久規劃持續發展的農業經濟建設新策略。可在我國的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還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通過實際工作總結出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技術向下推廣的進程。

1 影響進程的主要因素

1.1 推廣人員素質問題

相關人員對農業技術本身掌握的不扎實、知識結構不完整,對農業技術推廣的熱情不夠,對農業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認識不足,思想意識上十分落后。種種因素制約了農業技術推廣的進程。這些主要是因為我國近年來還是很缺少專業農業技術人員,從人才缺口上來說有著巨大的空洞。人才的教育上落實不到位,導致農業技術人才短缺。合格畢業后的技術人員還是存在著專業素質差、個人能力低下等情況。在實際的推廣工作中沒有意識到農業技術的重要性,在基層出現了推廣速度慢,取得的效果差,主觀服務意識弱,農民理解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使農業技術推廣受到十分嚴重的影響。

1.2 資金投入不足 推廣體系不完善

多年來我們對投入農業部門進行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相對來說比較少,推廣人員的工資偏低。部分地方政府為了減少地方開支縮減財政支出,擅自解散或攤牌或轉售農業推廣部門。致使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大量離崗,專業農業技術人員大量流失。出現了“線斷、網破、人散”的尷尬被動局面。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竟然變成了經營農資產品的地方,有些地方的農業技術咨詢也變成了收費業務,把農業技術推廣扶持變成了商業化產品。這種做法使很多農民被拒之門外,無法滿足它們對農業技術的真實需求。

1.3 農業技術與實際生產不配套

作為最基層的農民來說它們需要更加簡便的方法來學習實用的農業技術,更快的掌握技術才能把技術使用到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但往往有些科研機構卻忽略了這一點的重要性,在毫無市場調查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的判斷,他們根本不知道農民到底需要什么。導致研究出來的產品與市場脫軌,無法應用到實際的農業生產當中,更是無法有效的進行農業推廣。

1.4 受教育文化低,接受程度弱

目前,我國把農業技術推廣的主要范圍集中在農村的偏遠地區,由于其地區的特殊性,有著很多困難。譬如說,居住地分散、信息傳遞不暢等問題,都制約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給推廣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還有就是農民本身的問題,由于大多數都是偏遠山區,受教育的機會十分有限,文化程度相對來說比較弱一點。這樣對新型農業技術的認知度很低,對農業技術現代化發展的程度及重要性理解不上去,這也是農業技術推廣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解決方法

2.1 采取多種解決方案一起實施,逐步讓農民對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有深刻認識

不管什么階層的學習人員應該一視同仁,不管你是領導還是普通農民都要認真積極配合。但由于一些領導和農民的思想意識比較浮淺,對農業推廣技術在現代化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毫無認識。總結以上因素,我們應該加大力度推進農業技術推廣進程。讓這些人明白農業技術現代化的重要性,只有靈活的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才能提高農作物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農業推廣工作。

2.2 建立有效的監察機制

新的歷史時期,農業推廣作為農業生產的推動力是離不開國家、政府支持的。我們為了農業技術推廣能夠長期的在基層農村推廣下去。除了上面我們所說的重要幾點之外,主要還要有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不僅從政策上加以扶持還要在資金上給予一定的幫助。其中,包括專項資金的投入、工作人員崗位投入和物力的投入。只要政府支持我們的農業技術推廣,我們才不會出現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等種種原因而中途夭折。除此之外,我們還要保證資金落實到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都要做到盡職盡責,建立起來一套監管機制,對資金的來往、工作人員的工作進度都要有一個審核和評估。這樣我們才能保證物盡其用,各盡其責,同心同力完成好現如今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篇3

【關鍵詞】現代農業技術 項目教學法 通用技術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43-02

一、普通高中《現代農業技術》課程實施現狀

《現代農業技術》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我國剛剛開設的新課程。在國內,高等院校及職業學校已有相應的現代農業技術、或設施農業、設施園藝課程,其知識覆蓋面寬。難度較大;將現代農業技術方面的知識引入普通高中教育過程中還處于初級階段,現代農業技術課程發展模式的探索還處于起步階段,其在普通高中教育中的探索與研究目前未見報道。

我校從2009年開設現代農業技術選修課程以來,目前已經形成了系統的教學知識體系和實驗體系,但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方面的探索還在進一步的提升過程中。從學生的角度來看,通用技術課程范疇內,《現代農業技術》課程是與生物學密切相關的,有的甚至認為這就是生物課的延伸。所以無論是出于對高考的考慮還是出于自身興趣出發,學生對于現代農業技術選修課程的積極性都很高。但從前幾輪的教學實施結果來看,學生已經習慣了傳統的“實驗”,對于“試驗”無從入手。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表現讓老師感觸頗深,學生最喜歡老師站在自己身邊看著自己試驗,并且極其認真的、不停的發問,但問的最多的是“這樣行了嗎?”、“該怎么辦呢?”……其次,由于無土栽培課的周課時為2課時,試驗開始后,所以學生對栽培苗栽后管理做的遠遠不到位,經常導致栽培苗死或淹死,最終導致小組試驗無結果。這樣的現狀與《技術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去甚遠,所以在本學年,我們嘗試著將項目教學法引入“無土栽培”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斷奶”,學會自己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二、項目教學法的引入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活動教學法,是一種教和學互動的模式[1]。項目教學法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將多種知識和技能融入到項目當中,并貫穿于項目的整個過程當中。該教學法的實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學生將會經歷從信息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及最終的評價這樣一系列的步驟,體驗完整的項目、其中的的每一步都由學生自己負責,教師只是提供技能、方法等方面的指導。根據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要求,結合項目教學法的特點,我們對以往的教學安排進行調整,將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內容按照項目進度融合到18學時中。

現代農業技術課程實施的年級為高二,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化學、生物學科的基本實驗技能,但由于無土栽培試驗中營養液的配制對于試驗操作要求較高,所以必須進行實驗室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訓,主要包括精密天平的使用、微量移液器的使用、儲備液的配制等方面。前8課時的教學使學生具備了展開項目研究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并為學生提供了感性的思維素材。結合無土栽培在高中教學中的規模,我們設置了研究性學習課題作為研究項目,從第9課時開始,重點實施項目教學法,旨在使學生通過項目的進行,對整個過程及其中的每一步驟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使教學中真正做到“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充分創造能有效提高學生技術素養、促進學生設計與應用的技術實踐能力的課堂學習環境。無土栽培專題共18學時,每周2學時。項目教學法實施前的教學鋪墊主要內容及進度如表1。

表1:課程進度表

三、教學實施

薺菜的無土栽培是我校無土栽培校本課程的實驗之一,栽培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如果讓學生按照已經摸索成熟的栽培管理方式去做,就又落入“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照著老師說的去做”這樣的教學套路中去了,學生只能機械的聽,然后執行,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根據高二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本課程前期的知識、技能的鋪墊,我們添加了薺菜中蛋白質含量測定的內容,在兼顧技術研究價值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無土栽培試驗的理論研究價值。教學中明確給出學習任務,但并不提供實驗方法和實驗方案。

(一)指定學習任務,學生分組并設計項目

薺菜的無土栽培技術是怎么探索出來的呢?請大家以探究薺菜無土栽培管理技術為研究項目主題,設計實驗方案,具體考慮以下問題:

1.探究此項目需要的薺菜苗數量、栽培用具及數量、栽培基質及數量、營養液配方方案、營養液供應方案。

2.栽培基質消毒及裝盆的方法、實施時間、薺菜苗定植的實施日期。

3.營養液配制所需的試劑、儀器、器皿及相應的數量,并寫出試驗單。

4.營養液配制的分工;配制營養液的時間安排;存放位置;配制營養液后的實驗用品清洗及實驗室衛生清理的明確分工。

5.怎樣確定采收期?有沒有最優采收期?應該測定哪些生物指標?

6.測定薺菜中蛋白質含量的實際意義?蛋白質含量測定與選定研究課題的關系是什么?

7.標準蛋白溶液濃度梯度的選定依據是什么?怎么設置?標準曲線的測定時間安排。

8.怎樣確認所測定的標準曲線可用于測算自己所測薺菜樣品中的蛋白質含量?

學生自由分組后,用一課時時間,讓學生分組討論,選定項目題目,設計實施方案,教師巡視并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課后,學生整理項目方案,制作幻燈片,撰寫方案并提交。

(二)項目分析

下一課時,由各小組長匯報項目方案,其它小組成員質疑,小組長或組員回答質疑或商討后回答質疑或修正方案。教師點評并提出修正建議。

課后,小組修改、整理項目方案,提交給任課教師審閱。小組修改并完善實驗用品、試劑、儀器、器皿及相應的數量,并寫出試驗單,提交到實驗員辦公室。

(三)項目準備

根據項目方案,各小組從實驗員老師處領取實驗用品,協商好實驗儀器使用順序及時間。各小組撰寫并向任課老師提交項目實施細化方案和項目執行進度表。

(四)項目實施及修正

教師根據項目實施進度表,在每節課上負責督促、指導、檢查各小組的項目實施情況,及時糾錯,并協助學生解決試驗中的困難。各小組執行并及時修正執行細節、及時記錄、總結。每次課后,任課教師檢查各小組實驗用品清洗、整理情況及實驗室衛生打掃情況。

(五)項目評價

實驗項目完成后,由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并進行自評,然后由其它組同學對項目進行互評,小組認真記錄他組同學意見,最后由教師對試驗項目及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各小組項目評價完成后,由教師總結全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加深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課下由小組修正、總結,并撰寫項目方案及項目實施建議,提交。教師根據學生全程表現給出成績。評分標準如表2:

表2:項目評價表

四、反思

將“項目教學法”引入無土栽培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效果證明,該方法突破了相對獨立教學章節對課程完整性的障礙,在任務驅動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老師的課”變成“自己的課”,通過充分的動腦、動手、互助協作、統籌安排的過程,使學生深入思考并嘗試了實驗實施的方方面面的細節內容,使學生深深體會到,一個細節考慮不周全,就會導致實驗進度受阻或是實驗失敗。將這種教學方法引入通用技術課程,有效的落實了技術課程標準對教學的要求。

其次,由于在實驗方案設計中明確提出了實驗用品清洗和實驗室衛生打掃的環節,有效解決了實驗課后的“杯盤狼藉”的問題,既不給實驗員老師增加負擔,也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自理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實驗設計――實驗準備――實驗實施――清潔整理”是進行實驗的完整程序,糾正了學生以往認為做實驗就是“實驗實施”的錯誤認識。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要求教師必須有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預見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替學生準備好補救方法及生物材料,以確保學生研究項目的順利完成,從而使學生通過項目完成過程,對無土栽培技術進行深入思考,對無土栽培技術中的問題能進行分析、判斷、能嘗試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該課程教學由單純的傳授技術,轉變為能訓練學生設計、探究、創新和獨立解決問題的實踐課程。

篇4

關鍵詞 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方式;咨詢效果;有效性;啟示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5-0329-02

當前,我國已進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階段。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必須大力培養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綜合素質強、技術水平高的職業化新型農民。2013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要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新型農民隊伍,把培養青年農民納入國家實用人才培養計劃,確保農業后繼有人。

楊凌是我國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區內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所大學,擁有農林水牧漁等方面的科教專家6 000余名,被稱為農科城。依托大學、科研單位的科技優勢,楊凌示范區農業人才濟濟,科教實力雄厚,國家火炬計劃支持楊凌現代農業技術創業咨詢與培訓服務體系平臺建設,通過對農民進行多種途徑的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一組數字為例,2013年,楊凌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 435元,比2012年的10 841元增加了1 594元,增長14.7%,連續5年增速位居陜西省第一。楊凌的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方式受到農民的歡迎和接受,對其他地區搞好農民培訓、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1-2]。

1 現代農業技術培訓方式

如何提高培訓的有效性,尋求最有效的培訓方式,是需要不斷關注的事項之一。圍繞著楊凌培訓需求,催生出了很多新型的培訓方式。

1.1 專家現場指導

依托楊凌雄厚的農業科教資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專家教授經常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面對面解答農民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2 舉辦各類培訓班

楊凌示范區根據農業產業發展實際,舉辦蔬菜、瓜果、畜牧養殖、果樹等培訓班,分類指導,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3 實現技術包抓網格化

為充實現代農業園區專家技術團隊,楊凌選聘植保、土肥、畜牧、經濟林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家,推行專家、農技干部、農民技術員和大學生田園使者技術服務模式,實現了技術包抓網格化。制定完善了番茄、辣椒等技術操作規程,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3-4]。

1.4 頒發農民技術職稱

楊凌示范區農民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辦公室(示范區生產力促進中心)對農民進行技術職稱考試,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2個環節。按照相關規定、程序評定農民技術職稱,對通過考核的人員頒發楊凌示范區農民技術職稱證書。

1.5 針對失地農民進行培訓

依托楊陵新華培訓學校等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和農民意愿,舉辦駕駛、家政等培訓班,使失地農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了就業能力,增加了農民收入。

1.6 開展專家大院式培訓

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農業專家,組成專家服務隊常年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地現場指導培訓農民,及時幫助他們解決日常生產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聘請有關專家、老年科技工作者針對全區產業特色和農民需求適時編印技術資料,及時發放到廣大種植戶手中,對農民群眾依靠科技致富起到了很好的幫助和指導作用。

1.7 建立“首席農藝師+合作社+農戶”的技術服務體系

開展“千人千社”行動,選派50名首席農藝師組建了果樹管理、畜牧養殖、設施蔬菜等7個專家服務團隊,實施首席農藝師與楊凌5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有效服務對接,開展技術服務工作,讓科技人員有服務生產一線的舞臺,讓先進的科技成果有順暢轉化的渠道,讓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穩定的技術支撐和保障,初步形成了“首席農藝師+合作社+農戶”的技術服務體系。

1.8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實施職業農民培訓工程,培養一批有知識、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引領他們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改變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推動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楊凌示范區依托楊凌職業農民培訓管理中心,積極搞好職業農民培訓工作。2014年5月4日,陜西省農業廳發文認定第一批新型高級職業農民,全省共有84名農民獲“高級職稱”,楊凌示范區3名農民獲此“職稱”。

1.9 開展技術創業與咨詢

建成五泉孵化園、新華培訓學校等4個現代農業技術創業咨詢與培訓服務平臺,聘任成功創業者為創業導師和技術導師,傳播創業創新精神和創業知識技能。組織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和大中專學生等開展技術創業相關政策的宣傳培訓,開闊了這些人員的視野,提高了應對市場博弈的能力,拓寬了發展現代農業的市場路徑。

1.10 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

楊凌示范區通過舉辦培訓班的形式,邀請知名、授課經驗豐富、具有國家級創業培訓師資格的教師,從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基礎知識以及有關經濟、法律知識等方面對大學生開展培訓,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挖掘大學生創業潛能,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競爭意識,并掌握創業的必備知識。楊凌還充分發揮農業企業眾多的優勢,在一些企業建立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使大學生創業有了實踐載體,提高了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2 現代農業技術培訓與咨詢效果的有效性分析

楊凌堅持分類培訓、因材施教,突出重點、創新特色的原則,結合生產實際,根據農民的愿望和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由農業專家面對面地交流、手把手地傳授,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參訓的積極性,使參訓農民的科技意識、農技水平都有了較大提升,收到了良好效果的示范、帶動效應,農民收入呈快速增長之勢。

2.1 農民技術員成為走南闖北的香餑餑

楊凌示范區一直發揮其農科教綜合優勢,大力開展現代農業科技培訓。特別是探索建立全國獨有的農民技術職稱評審標準體系,讓楊凌區500余名農民獲得視為“農業科技身份證”的示范區農民技術職稱證書。拿到職稱的農民變身為新型職業農民,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或創辦公司,或組建專業合作社,走上了專業致富路。楊凌夏家溝村一農民憑借高級農技師職稱被江蘇華西村以年薪12萬元聘為首席農技專家。

2.2 發展現代農業,綠色無公害果蔬成為楊凌的一張名片

按照“現代農業看楊凌”的定位,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為目標,楊凌規劃建設了占地100 km2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按照綠色無公害果蔬生產要求,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在果蔬生產過程中由專家、農技人員全程進行指導,規范種植戶的作務行為,實行統一標準。與此同時,積極發揮土專家和合作社理事長的作用,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由于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統一種植,楊凌的綠色無公害果蔬走向西安等大城市的超市、農貿市場,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楊凌無公害果蔬成為楊凌對外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

2.3 現代農業孕育職業農民

楊凌示范區大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農民通過培訓,掌握一定科技含量的專業技能后,一些農民在發展過程中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讓昔日靠天吃飯的農民成了一種職業。職業農民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正在改變著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職業農民的出現不僅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增強了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農民市場經營意識,使他們按照市場規律從事農業生產,以此獲得更大的收益。目前,楊凌職業農民已嶄露頭角,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連續5年位居陜西省首位

受惠于楊凌的科技培訓和現代農業發展,楊凌農民人均純收入節節攀升。據楊凌統計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發展現代農業和城鄉一體化給楊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不斷注入新的活力。2013年,楊凌農民設施大棚等經營性收入仍占收入主體,占總純收入的56.2%。工資性收入較上年有明顯增長,由2012年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1%提高到37.9%。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也有明顯增長,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9%。2013年,楊凌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12年的10 841元增加了1 594元,增長14.7%,增速連續5年位居陜西省首位。

2.5 涌現出一批大學生創業明星

接受了創業培訓的大學生扎根楊凌,依托楊凌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區的有利條件,結合自身所學涉農專業積極進行創業,其中不少人取得了成功。如楊凌大學一畢業生畢業后,創辦了楊凌乾泰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是一家以提供物聯網、農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為主導,以硬件電子產品設計、軟件應用系統開發為兩翼的大學生創辦的創新型企業,已成為楊凌示范區首批100個技術創業團隊之一。目前,該公司產品供不應求,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3 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帶來的啟示

當前,各地對農民的培訓非常重視,但由于培訓的針對性不強、師資力量薄弱、重理論輕實踐、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一些地方的農民培訓效果并不理想。楊凌區生產力促進中心通過多種途徑培訓農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其他地方今后開展農民培訓工作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發和借鑒。

3.1 與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提高培訓針對性

楊凌根據當地的農業產業發展情況,通過入戶調查,掌握了農民急盼急學的意愿,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楊凌相關部門按照不同人群的特點,考慮其文化程度、技術需求,對農村種養殖能手、農村經紀人、農技能手和經營管理人才與普通農民采用不同的模式進行培訓,使得培訓具有較好的針對性,因而受到農民的歡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整合培訓資源,集中力量進行培訓

楊凌農科教專家眾多,分布于農業各個專業,因而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楊凌農業、科技等相關部門承擔著農民培訓的任務,2013年又成立楊凌職業農民培訓管理中心,專門承擔面向旱區職業農民的培訓。這種培訓模式整合了資源,起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由于農業的薄弱性和長期以來形成的體制障礙,導致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農民培訓師資力量嚴重匱乏。其他地區可以借鑒楊凌的成功模式,整合農技力量,形成強大的師資力量,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提高培訓效果。

3.3 培訓應通俗易懂,與實踐結合緊密

培訓要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實際,不能只采用教師課堂講授的形式,而應課堂與田間相結合,不能太專業,培訓老師要讓農民聽得懂、感興趣。面對面解決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示范講解提高農民的接受度。因此,這就要求各地在培訓時做好安排,選聘理論功底深、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給農民進行培訓。

3.4 通過傳幫帶,培養土專家

由于各地農業發展面大量廣,靠現有的農技人員實現農時指導的全覆蓋,幾乎不可能。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培養熟練掌握技術的土專家,讓他們通過一定的考核,檢驗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對通過考核的農民頒發“農民專家”證書,讓他們有身份、有面子,定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這些農民家在農村,和鄉親們熟稔,有服務鄉親的熱情和激情,心能留住,可以說是“永久”牌的土專家。如果把這些人的作用發揮出來,其效果不容小覷。

3.5 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實施職業農民培訓工程,培養一批有知識、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引領他們進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改變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推動現代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各地應結合實際,加大對種糧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訓和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產業化水平,以提高農民適應市場的能力,使其成為區域內發展現代農業的帶頭人,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實用技術推廣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4 參考文獻

[1] 師翠青,張卓婭,李婉飛,等.新型培訓方式的重要性――培訓與員工發展系列談(二)[J].中國勞動,2011(2):38-40.

[2] 劉源,申慧琳,張景書.失地農民職業培訓的實踐探索――以楊凌示范區為例[J].廣東農業科學,2011(16):165-166.

篇5

關鍵詞: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現代農業

0引言

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機械作為必要的生產工具,對現代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發揮著直接的影響,也對現代農業發展發揮著一定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和改革,政府部門對于農業生產工作予以了充分的重視,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不僅是農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1]。目前,我國農村地區中農業機械化水平仍然較低,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還存在問題,對于農機推廣活動的開展產生影響,為了更好的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進程,就需要充分認識到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性,同時還要加強農機推廣力度,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機活動的正常展開。

1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性

1.1農業生產效率提升

我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目前我國的農業發展水平還是相對比較落后,國內還有部分地區在農業生產時仍然采用的是傳統的農業耕作方式,生產效率低,并不利于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是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促進農業耕作方式的改變,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化已經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和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相比,現代農業生產中主要是通過農業機械技術來實現農作物耕種,減少勞動力成本和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2]。但目前來看,在我國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普及化還比較低,尤其是對于一些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來說,農業生產水平比較落后,為此就要不斷加大對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政府部門還要制定出相應的扶持政策,來促進農機的推廣。

1.2提高農民經濟收入

在農業發展中農機設備普及和農機技術提升,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著直接的影響,也直接影響到農民的經濟收入。我國現階段農村地區的農機水平還相對比較落后,在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農機水平相對較高,對農機設備使用效率較高,農民通過使用農機設備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縮短勞動時間。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農產品的流通狀態發生改變,農民生活水平也產生了明顯的改善,提升了農村服務水平[3]。因此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中還要重視對農業機械化技術設備的推廣,對農業生產方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及時引進先進的機械和農業技術,促進農村地區的農業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

1.3促進農機和農藝結合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健康發展還要將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才能促進農機事業得到合理發展和健康發展,讓農藝事業發展的更加完善。農機和農藝相結合,更有利于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在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還要積極引進先進的農業設備工具和新型農機技術,將農業產業化和服務體系相結合,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1.4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在推進現代農業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農業生產力,部分地區已經采用了農用機械設備,在使用機械設備時對農機技術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根據區域農機需求狀況,科學的選擇一些適合地區發展的機械設備,促進生產力水平提高。在農機設備推廣中通過不斷調整,讓農機設備更符合農業生產需求和要求,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4]。

2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存在問題分析

2.1農機技術推廣不完善

在推廣農業機械化技術時,地方農業部門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地區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提高起著直接影響,在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過程中,農業部門應建立長效規劃和發展機制,并結合當地農業生產狀況對農業技術推廣方案進行積極調整,從而避免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的阻力,提升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效率。但現階段來看,在農業部門開展推廣工作時,推廣體系建立并不完善,也缺乏完善科學的項目管理制度,在農業技術推廣和應用過程中,也不能將機械化技術轉化成生產力,導致地區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化技術應用水平有限。

2.2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作為農業生產的主要執行者,也是農業機械化技術的使用者,但由于農民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于農機技術缺乏推廣意識,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于農業技術和機械化技術了解程度較低,在農業生產活動中并不能充分利用農業機械和農業技術,導致農業機械和農業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程度低[5]。另外,還由于受到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影響,農民在農業生產中不能合理使用農業機械設備,而且農民自身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對于現代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還存在抵觸心理,進而對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產生阻礙。

3現代農業中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策略

3.1加強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立項

在農業生產中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是一個長期性和貫徹性的項目,有利于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和生產效率,為了更好的實現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工作,還要求地方農業部門和基層政府部門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予以重視,并專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加強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立項,制定相應的推廣方案和計劃,讓農機技術推廣工作能更加連續、有效的開展。在農機技術推廣過程中,還要結合當地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對推廣規劃進行及時調整。

3.2加強農民科普教育

在農業生產中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實施者,也是農業設備使用者,農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設備操作能力,對農業機械技術的使用效率會帶來直接影響,為此地區農業部門和基層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民的科普教育,通過科普的方式讓農民對于機械設備的應用有更加全面的掌握,也更有利于促進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實施[6]。此外,農業部門還可以在地方農村地區開展農業機械技術試點工作,讓農民更加直觀的看到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和影響,才能充分調動起農民對于農機技術的學習積極性,讓農民可以快速掌握農機技術的使用方法。

3.3加大地區推廣資金投入

在農機技術推廣過程中,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來說推廣工作并不順利,農民對于農機技術的應用積極性較低,而且由于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較差,農機設備購置費用較高,從而導致農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不能得到充分應用,為此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財政資金補貼力度,幫助農民購置農機設備。投入專項資金,提升政府部門對農機技術推廣效率和質量,也吸引更多專業農業技術人才,加大對農村地區農業技術的推廣[7]。此外,政府部門還可以吸取社會中一些企業來推出優惠政策,或吸引企業投入專項資金,為農機技術的推廣工作提供資金支持。

4結語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目前在我國農村地區中農業機械化水平仍然較低,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工作還存在問題,對于農機推廣活動的開展產生影響。隨著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進步,在現代化農業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已經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和要求,因此需要大力加強農村地區的農業技術和農機設備的推廣。地方政府部門及農業部門要加強對農機技術推廣重視程度,設置專門領導小組,設立推廣專項工作,同時加強對農民的宣傳與科普教育,并基于補貼政策和補助政策來提高農機技術推廣效率,在農業生產中可以真正的發揮農機技術優勢和作用,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和進步,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阿爾新?別金漢.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的應用及推廣[J].農家致富顧問,2020,(12):132.

[2]李軍輝,顏秋艷.淺談農業機械化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及推廣政策[J].中國設備工程,2019,(21):37-38.

[3]于海峰.基層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南方農業,2019,13(29):152-153.

[4]田鳳仙.關于農機推廣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探討[J].魅力中國,2018,(34):271.

[5]霍玲.微探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時代農機,2017,44(6):4-5.

[6]李東.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7):42.

篇6

目前,高科技在農業方面的應用現狀如何呢?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德國農業專家在收割機上安裝一臺估產裝置,同時再裝一臺衛星導航儀器。衛星定位系統和估產裝置便會記錄反映每塊農田實際年產量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每塊地產量不同的原因,比如土質不一樣、使用肥料的差異等。另外,為了除雜草方便,在耕作之前,農業工人攜帶衛星定位系統接收器在農場地里走動,接收器便會準確定位雜草多的地塊,并將雜草多的地塊的坐標輸入手提式計算機中,再將其他有關數據輸入拖拉機上的計算機內,這樣當拖拉機耕作時,衛星定位系統接收器便會監視拖拉機行駛方向,在到達雜草多的地塊時自動噴灑除草劑,達到除草目的。

在監視蟲害情況方面,衛星技術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美國科學家運用衛星遙控技術監測葡萄園的蟲害,取得重大突破。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主要的葡萄生產基地,往往因葡萄蚜蟲的侵害而造成巨大損失。科技人員利用飛機和衛星對加州的葡萄園進行地面掃描,然后大面積收集葡萄葉面反射的熱量和光度變化兩方面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可以判斷出葡萄是否正受到蚜蟲危害。由衛星遙控技術提供的遙感分析,為葡萄蚜蟲的早期防治爭取寶貴時間。

衛星技術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的應用很突出。2006年9月15日,我國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八號”育種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衛星主要用于航天育種實驗。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負責人介紹,衛星上裝載了糧、棉、油、蔬菜、林果、花卉等9大類2000余種約215公斤農作物種子和菌種,搭載數量和種類是1987年開展航天育種研究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負責人還介紹,這是我國發射的第23顆返回式衛星,今后一段時間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將對衛星進行跟蹤并按計劃將其回收。中國返回式衛星將為國內外“空間微重力實驗”用戶提供商業服務,全面邁向衛星商業服務市場。

近4年來,航天育種增加了農作物新品種,并按計劃推廣了850萬畝,糧食增產3.4億公斤,創收約5億余元。此前我國已成功進行13次航天育種實驗,可以說我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用適當的激光對農作物加以照射,既能提高產量,還可以培育出新的品種。俄羅斯科學家先用波長441.6納米、強度10瓦/平方米的藍色氦-鎘激光束照射小麥種子兩小時,隔三小時再用波長632.8納米、同樣強度的紅色氦-氖激光束照射兩小時。經照射過的小麥種子分蘗抽穗多,穗頭飽滿結實,平均畝產可提高60千克,小麥的蛋白質含量也增加了5%。

近來,日本濱松霍德尼克斯電機廠用半導體激光照射培育水稻也獲得了成功。由于葉綠素容易吸收紅光,他們就用以紅色為主的半導體激光對稻苗進行照射,用此法培育水稻,3個月就可以收獲。

美國科技人員發明的激光成像裝置可以發射低能激光脈沖,并記錄反射光束返回的延誤時間。安裝了這種裝置的直升飛機起飛后,激光束能掃描飛行的垂直方向,在自動搜尋時如果發現沒有樹葉便會關閉噴嘴,避免在果樹間的空地上噴灑農藥。這樣能夠使得向果園噴灑的農藥節約40%,既節省了資金,又減輕了環境污染。

利用紅外掃描的方法,還可以為農作物診斷“疾病”。美國科學家派出飛機在900米高的夜空飛行,機載紅外掃描儀沿途測量其下方農作物散發出來的熱量,然后計算機可自動將其繪制成彩色地圖。這樣農作物患病或遭受蟲害侵襲的情況便一目了然,一方面可以及時查出病情,有針對性地噴灑農藥;另一方面可以預測莊稼的潛在疾病,及時采取預防措施。

激光應用在我國農業中也取得很大進展,例如利用農產品對激光的吸收和反射來檢測其糖酸度、質地、ph值、成熟度、干物質。應用激光誘導瑩光技術來檢測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葉綠素、成熟度、干物質量。利用激光控制光譜技術來檢測農產品水分損失量、農藥殘留量。對于激光檢測應用的未來趨勢,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期待。

工業機器人對人們來說早已不再陌生,而如今農業機器人也越來越多出現在農田里,為農業的發展帶來極大便利。

美國研制的施肥機器人能從土壤的實際情況出發適量施肥,因減少施肥總量而降低農業成本,并且有利于地下水質的改善。西班牙發明的采摘柑橘機器人由一臺裝有計算機的拖拉機、一套光學視覺系統和一個機械手組成,能從顏色、大小和形狀判斷出橘子是否成熟并決定能否采摘,平均每分鐘能摘柑橘60個,是人工采摘量的7倍。另外,該機器人還能依靠裝有視頻箱的機械手,將采摘下來的柑橘按照大小進行分類。

英國西爾索研究所開發的采蘑菇機器人裝有錄像機、紅外線測距儀和視覺分析軟件,能確定哪些蘑菇可以采摘以及屬于哪種等級,然后測出其高度以便采摘。它每分鐘能摘40個,比普通的手工方法快2倍。

法國研制的分揀機器人能在潮濕骯臟的環境里工作,把大個番茄和小粒櫻桃加以區別,然后分別加以裝運。它還可分揀不同大小的土豆,并且不會碰壞它們。

英國推出的全自動擠奶機器人用氣作為動力,韌性大,適應性強,即使奶牛踢它,兩者皆不會受傷。有意思的是,它能使奶牛自己選擇擠奶時間,從而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

我國人口眾多,農業勞動力豐富,農業機器人研究起步較晚。然而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農業的迅猛發展,迫切需要現代農業技術裝備來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為加速農業市場化、信息化、現代化以使農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我國在“十一五?863計劃”中設置了多項與農業機器人相關的科研選題,包括水果及蔬菜收獲機器人、農業機器智能導航技術、自主作業農業機器人和農田自動獲取技術等。

當代高新技術中,現代生物技術是最具發展前景的前沿學科。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及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廣泛應用,21世紀將有大量農業生物技術產品問世。

美國科學家利用抗除草劑基因培育出抗除草劑大豆和小麥新品種,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抗病毒西紅柿和煙草。通過轉基因植物研究,使土豆的蛋白質含量增加,淀粉含量提高20%至40%。

研究人員正在研制能夠代替注射疫苗的超基因蔬菜瓜果,他們用基因工程方法把微生物抗原基因植入蔬果細胞中,并在培養基中用這些細胞培植出秧苗,然后移栽到農田中,結出的種子含有異已基因。這些種子長出的蔬果能夠合成細菌原始基因所控制產生的特有物質,也就是說,食用這樣的胡蘿卜或香蕉,就如同接種了疫苗一樣。

用生物技術遺傳工程還可以培育出特殊牲畜,促進畜牧業發展。美國科學家給兩千頭種豬注入生長基因后,約有20%的卵子發育成超大型豬,生下的小豬相當于普通小豬的兩倍,3個月后便可上市,省下大批飼料。預計到21世紀前期,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如牛一般大的豬將有可能成為現實。

篇7

關鍵詞:大型農業機械;現代研發技術;應用情況

在技術領域內,研發技術涉及到了各行各業的發展期間,并且也屬于現代技術中的活躍因素。面對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農業發展步伐不能脫離開技術的有力支撐。在現代研發技術的扶持下,讓農業機械生產的效率以及生產質量均具有顯著程度提升,使得農業現代化建設加速進程。文章從大型農業機械的基本特點和發展現狀著手,探究現代研發技術應用于大型農業機械中的情況。

1大型農業機械的基本特征和發展現狀

(1)大型農業機械基本特征。①機械研發和制造技術密切的結合起農業技術。農業生產領域中,不管哪一類型機械,均為農業技術基礎上并且依托于機械工程,通過不斷改造以及升級、生產出能夠滿足特定農業技術的農業機械。所以,農業機械的重要特征之一即為同農業技術緊密地結合,同時可以繼續發展。例如,當前在現代農業生產期間會常常應用到免耕播種機以及覆膜播種機和節水灌溉器等等,通過借助現代研發技術以及農業機械技術,在改革創新期間讓農業機械發展更加先進和便捷。②存在明顯時代特征。在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相繼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讓農業生產力水平獲得顯著的增強,也不斷增加各種形式的現代化生產技術,并且大量推廣了機械生產。農業機械經歷了簡易機械到現代化機械的發展過程,將生產效率不斷提升,在良好改善生產條件基礎上,施展出新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③存在明顯的區域性特點。我國幅員遼闊,因地理差異性和歷史的因素,使得農作物種植種類各不相同,所以農業機械設備的技術含量以及面對的應用對象不盡相同。輔助農業生產期間,機械功能各有千秋,基本上均是依照當地實際情況展開制造。(2)農業機械發展現狀。較從前而言,我國的大型農業機械發展獲得到顯著程度進步,已經明顯的增加了機械功能種類以及提升機械技術水平,并且可以適應國內的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但是,同農業機械化較為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整體農業機械生產水平以及技術應用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核心技術方面相對缺少,而且設計期間缺少創新,存在著較強的依賴性。在信息產業相繼發展的情況下,多數的農業機械制造企業經運用計算機軟件展開機械設計,并且利用圖表和三維交互圖綜合的管理機械設備。一般應用到的軟件為國產軟件,在應用期間還存在不足問題。相關的數據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很多的農業機械制造企業設計農業機械過程中未充分發揮出計算機輔助設計功能,僅僅停留于圖紙上面,所以導致農業機械設計制造過程不具有科學性和創新性。

2現代研發技術于大型農業機械中的應用情況

為將柴油機排放量顯著減少,采取電控燃油噴射技術擁有了良好的成效。同時,在非道路機械應用領域中具有自身的工作特性,所以實施電控單體泵的技術方案。ECU電控單元即運算模塊屬于電控系統內部的核心內容,采集的參數諸多,主要具有油門控制以及柴油機轉速、進氣溫度和壓力、冷卻水的溫度以及油泵凸輪軸轉速等等,通過進行科學的計算,提供給單體泵相關的指令,進而對于單體泵電磁閥的開閉速率進行良好的控制,達到在最佳時間范圍內采取最佳的噴油量產生最優的燃燒效果,最終實現柴油機排放水平降低。

2.1在新型柴油機上應用到的新技術

第一,為減震平衡技術。四缸機可現配的前平衡軸,能夠對于柴油機產生的振動現象進行最大程度抑制,同時也能夠有效減少噪聲問題;第二,內循環EGR控制技術。經實施機體內循環的控制,能夠良好地混合一些進氣以及廢氣,將燃燒室的氧氣含量進行控制并減少,進而讓燃燒可以具有柔和特點。而且通過實施定量的廢氣控制技術,能夠顯著減少NOx效果;第三,水冷EGR控制技術。處在高級別排放控制,是將水冷卻裝置設置于柴油機的外部廢氣再循環管路內,將再循環廢氣的溫度進行控制以及謹防廢氣在進氣道進入量過多,同時可以顯著減少形成NOx率,并做到增加燃油的經濟效益;第四,縮口燃燒室和運動匹配技術。在縮口燃燒室,可以形成極強進氣紊流,獲得到良好的空氣跟燃油比例,進而實現徹底的燃燒。活塞環和缸套使用最新工藝展開良好的匹配,能夠在降低摩擦的同時增強密封性,同時減少排放廢氣的量;第五,無壓力室噴油器技術。為了將HC排放量進行顯著的減少,同時保障EGR控制系統連同電控燃油噴射系統時刻保持在正常的運轉中以提升工作的效率,應該對于傳統噴油器壓力室結構構建起的后燃進行良好改善。在進行實施獲得優化后的無壓力室噴油器后,可以做到噴油更加有效,同時斷油也更加徹底,有效防止形成后燃問題,所以能夠獲得到更佳的燃油經濟性;第六,四氣門技術。此項技術的應用實踐,將進氣以及排氣的流通面積進行加大,所以可以保障增強進氣以及排氣的效率。以經推桿驅動氣門橋的舉措,進行開閉氣門,同時能夠獲得良好的噴油器中置效果,實現更均勻的噴油霧化以及更加徹底的燃燒,進而提升經濟效益;第七,進氣道優化技術。通過對進氣道展開優化,可以形成更好的進氣旋渦,讓進氣、燃料之間形成最好的混合狀態,進而達到更理想的排放效果;第八,電控燃油噴射技術。應用實踐的電控單體泵期間對于水溫、轉速以及油門和氣溫、進氣的壓力等等參數進行收集,嚴格依照柴油機實際工況所需,經ECU控制好噴油量、噴油定時、噴油壓力,提升噴射油量準確率,使得柴油機能夠于全部工作環節具有最優的排放效果以及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

2.2電控柴油機在大型農業機械上的應用

在各大領域內已經甚為廣泛的應用到電子系統,通過在大型農業機械內應用電控柴油機,可以獲得人機分離的效果,并且實現衛星定位以及導航,所以于農業生產期間發揮的作用巨大。(1)為油門控制。其在駕駛室內進行安裝,經線束連接于ECU,可以在ECU進行提供操作者的相關動力要求。例如駕駛室內的油門踏板跟拉線存在不當的調整,在調整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會導致啟動發動機以后產生較高的轉速問題,電腦反饋減速至怠速運轉引發不能加速。應該及時對變位器以及拉線位置進行檢查,使其在能夠調整的范圍內部進行調整,進而降低故障的形成率。(2)為轉速傳感器。其安裝于曲軸皮帶輪端或者飛輪端部位,通過ECU對于當前的實際轉速展開測量。轉速傳感器能夠對于主電源實施控制,一旦傳感器的固定螺母產生松散現象,就不會讓傳感器獲得精確信號,繼而產生不能夠正常的啟動情況。如果在螺母松動以后,產生了傳感器移動到內部的現象,會磨壞傳感器觸頭,讓傳感器處在短路和失靈狀態下,產生發動機飛車問題。需要對于螺母的松緊狀態實施嚴密的檢查,要保障傳感器接線頭接觸位置具備可靠的牢固性,降低故障問題的出現率。(3)為冷卻水溫度傳感器和油泵凸輪軸轉速傳感器。前者于進氣管部位進行安裝,通過ECU實現合理測定現下進氣溫度以及壓力。如果產生傳感器松動螺母的問題,就會讓所獲數據丟失精準性,而且發動機也不能平穩正常運行。所以需要對螺母緊固狀態展開檢查,保障傳感器接線頭部位具備堅固的接觸;后者于電控噴油泵泵置進行安裝,通過ECU測量現下油泵轉速。此時的轉速為實際的二分之一,以及測得到的轉速顯示出發動機轉速變化,因而對于發動機轉速以及功率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即為測量結果的精準度。所以要經常性的對于螺母緊固狀態進行檢查,確保傳感器接線部位緊固的接觸。(4)泵端燃油溫度傳感器。其在電控噴油泵的泵端部位進行安置,通過ECU展開監測泵端的燃油溫度。此油溫可以對發動機的進油量多少產生影響,進而對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產生一定的影響。鑒于此,也要密切關注螺母緊固狀態并勤檢查,保障傳感器接線頭處具備緊固的接觸,謹防故障問題出現。此外,還有ECU電控單元。其安置于柴油機上或主機的駕駛室里面,經線束連接于柴油機各部位傳感器、單級泵電磁閥,此部位連接端口是40芯標準的端口。(5)ECU同駕駛室儀表系統之間的連接。通過ECU的81芯標準端口經線束連接于駕駛室操控系統,包括油門控制、整車電源以及檢測儀表等等。另外,RS232通訊串口能夠連接于計算機、故障診斷儀RS232端口、CAN端口,展開檢測工作以及診斷故障工作。特別是因嚴格標定了電控系統,所以在產生柴油機的故障情況下,ECU會把故障代碼發送予監控系統。此外,在進氣管部位進行安裝進氣壓力以及溫度傳感器,通過ECU實施測定現下的進氣壓力以及溫度。在傳感器產生了松動情況下,就會導致測量獲得數據丟失精確性,引發發動機不可以平穩的運行工作,所以,嚴密檢查螺母是否處在緊固狀態中以及傳感器接線頭有無牢固接觸至關重要,可顯著減少發生故障幾率。

3結語

在經濟和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若想獲得農業發展的不斷推進,就需要依靠科學技術的有力支撐。而且在現代研發技術的扶持下,也使得農業機械生產的效率、生產質量均具有顯著程度提升,進而加速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鑒于此,未來發展中,要大力鉆研并廣泛地把現代研發技術應用在大型農業機械中,為農業發展獲取更好的前景。

作者:楊小周 單位: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凌杰.液壓技術在現代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現狀與趨勢[J].南方農機,2017,(6):53-54.

[2]唐志飛.液壓技術在現代農業機械中的應用現狀與趨勢[J].河北農機,2016,(7):46.

[3]寧云飛.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6,(1):269.

[4]徐勇,李平安.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研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5,(7):14-16.

[5]李曉明,齊忠軍.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4,(11):65-66.

[6]李士杰.現代研發技術在大型農業機械上的應用[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4,(2):4-5.

[7]孫文興.現代設計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3,(9):32.

[8]萬功志,石艷.現代制造技術在農業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3,(Z4):106+175.

篇8

【關鍵詞】農機技術推廣;技術改革;解決辦法

引言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農機技術在農業發展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農機技術推廣所面臨的形式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機推廣工作不可避免的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農機推廣工作只有適應新情況下的發展要求,并通過轉變工作方式和改革創新來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才能切實有效的推進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建設。

一、農機技術推廣概述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農機技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所以,要想促進農業的現代化和產業化發展進程就必須要加強農機技術的推廣與發展。

我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過程中農機技術推廣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農機推廣體系做為我國政府鼓勵促進農民使用先進農機技術的重要力量在發展現代農業中啟著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在促進農業增效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以及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農機技術推廣把農業機械化技術科學有效的應用于農業生產中,有效的促使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社會生產力。在促進農業生產能力的提高,以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發展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方面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這已經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農業生產水平提高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機技術的推廣發展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到農業機械擁有量的增長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所以,發展現代化農業必須要努力促進農機技術推廣工作。

二、農機技術推廣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一)經費投入嚴重不足

地方上的農機技術推廣部門經費匱乏的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到推廣工作的發展。隨著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對農業資金的投入,對購置農業機械的補貼力度也越來越強,不過投入到農機技術推廣部門的資金卻很是缺乏。相關項目的工作開展很困難,也對農機技術推廣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地方上觀念的不重視還造成農機技術推廣部門的資金被挪用的情況比較嚴重,對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的經費投入嚴重的不足。

(二)推廣工作的方式難以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

傳統的農機技術推廣大多采取宣傳示范的方式,而且其推廣內容也大多集中在糧食作物的生產服務上。不過這樣的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需要。現代農業必將會走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道路,由投入型增長逐漸轉變為效益型增長,而農業生產機械化將是農業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技術保障。所以當前新形勢下的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必然會面臨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必須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方式與內容進行改革以適應當前新形勢下發展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為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人員素質能力達不到發展的需要

由于農機技術推廣機構在地方政府中不受重視,經費缺乏。所以在地方基層的農機技術推廣機構中存在著人員不足、老齡化嚴重和素質偏低等問題,而在一線工作的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能力水平將會直接影響到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效果和發展水平。所以在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新形勢下,推廣人員的能力素質直接影響著農機技術推廣的效果。

(四)硬件設備不足

經費投入的不足自然會導致很多地方推廣部門在工作時缺少檢測設備與儀器等硬件,再加上很多設備都已經老化且陳舊落后等原因,已經嚴重影響到相關工作的發展。而農業現代化的迅速發展正可以帶動很多新技術和新裝備應用到現代化農業生產中,所以,技術裝備的缺乏必將影響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長遠的發展。

三、加強農機技術推廣和發展的措施

(一)各級政府必須加大財政的扶持力度

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在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各級政府應加大對農機技術推廣機構經費的投入,從思想觀念上重視起來,要努力改善農機技術推廣機構工作的條件與環境,這樣才能為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擴大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領域

我國把農業現代化做為一項基本國策來施行,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前景可以說十分廣闊,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各級部門必須要轉變觀念并努力提高農業機械化的水平。而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也不應該還是只關注農業生產的產中環節,要向產前和產后以及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有關領域推進,努力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

(三)聯系相關機構開展聯合推廣

為了有效的促使農業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社會生產力,農機技術推廣單位應該與科研單位和生產企業加強聯系,以促使科學技術開發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并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最終要促進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

(四)提高農機技術推廣隊伍的素質

首先就是要重視農機技術推廣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待遇,并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來吸納人才和留住人才;其次就是要為在職工作人員提供進修培訓的條件,以充實和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與業務水平。要加強管理并努力建設高素質的農機技術推廣隊伍。

總結

農機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是我國發展現代化農業的的重要力量。它對促進新技術和新機具有效的應用在農業生產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強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發展,努力促進農業的機械化以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進程,最終實現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轉變。

參考文獻

[1]郭春華.論農機技術推廣的創新[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1(10):56-56.

[2]陳時生,梁桂.論農機技術推廣與發展現代農業[J].吉林農業C版,2010(11):162-163.

篇9

一、兵團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和主要內容

近7年,兵團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經歷了從核心技術的提出到試驗、示范,從單項技術的開發到多項技術的集成創新,從小面積推廣到大面積應用,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兵團精準農業技術體系來源于3個方面。第一是繼承和發展了兵團已經實施的種植業十大主體技術和棉花高密度高產栽培技術;第二是引進、吸收國內外的農業先進科學技術和裝備;第三是兵團科技人員和干部職工自己創新的科學技術和裝備。經過5年的試驗、示范、培訓、推廣,到2004年,兵團總結形成了包含精準農業核心技術體系、精準農業技術指標體系、精準農業技術規程體系和精準農業技術裝備體系的4個子系統構筑的比較完善的兵團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給新疆和兵團農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2004年,此項成果經農業部專家組鑒定,獲得兵團科技進步一等獎。

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的核心是精準農業六項技術,包括精準種子工程技術、精準播種技術、精準灌溉技術、精準施肥技術、精準收獲技術、田間作物生長及環境動態監測技術。它以精準灌溉和精準施肥為核心,以精準監測為保證,以精準播種為接口,前接精準種子,后接精準收獲,將六大精準農業技術組裝成一個貫穿作物生產全過程的有機整體。

兵團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由4個子系統構成,其中精準農業六項技術是體系的核心,提出干什么的問題;精準農業技術指標體系是考核精準農業六項技術是否“精準”的定量指標;精準農業技術規程體系用于規范精準農業六項技術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操作,保證精準農業定量指標的實現;精準農業技術裝備體系是支撐精準農業六項技術準確實施的關鍵裝備。4個子系統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構成缺一不可的完整體系。

二、推廣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的主要經驗和做法

l.開展農業“兩高、一優、一低”豐產攻關活動,加大行政推動及技術服務力度。一是每年組織兩次全兵團范圍的農業新科學新技術推廣應用現場會,現場觀摩兵團精準農業技術的新進展和典型經驗;二是每年于棉花生產的關鍵時期,組織有關專家赴基層開展3次技術咨詢、指導服務活動、一次專項技術調研和一次高產田檢查驗收工作;三是組織石河子大學、塔里木大學、新疆農墾科學院的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到基層團場長期蹲點搞技術服務和培訓。

2,產、學、研結合,積極鼓勵創新,組織精準農業技術聯合攻關。一是產、學、研相結合,積極發揮兵團兩校一院和師農科所技術人才密集的優勢,引導其與基層團場緊密合作,在精準農業六項技術的試驗、示范到大面積推廣的各個環節,展開聯合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活動,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形成了一批技術成果和具有自我知識產權的產品;二是注重及時總結提高基層職工和技術人員的創新實踐。

3.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并逐步消化、吸收,實現國產化。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豐富了精準農業技術的內容,拓寬了思路。如為實現機械采棉,引進了美國迪爾公司和凱斯公司的采棉機240臺,并積極與貴州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合作,在石河子建廠進行采棉機國產化攻關。為了提高精準種子加工水平,積極引進美國、丹麥等國外先進的種子精選加工設備,對兵團17條種子加工生產線進行改造,使棉花種子田間發芽率達到92%以上,為精準播種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打好了基礎。

4.大力開展宣傳和培訓工作,使精準農業技術深入人心。一是兵團于每年年底召開一次精準農業技術研討會,每年編印一本《兵團精準農業技術研討會論文集》,及時總結當年兵團精準農業技術推廣的經驗;二是近幾年陸續編印了《精準農業技術系列叢書》《精準農業技術職工讀本》《兵團主要農作物精準栽培技術規程》等書籍,作為職工培訓的教材,增強了培訓的效果;三是充分利用電視、報紙、期刊等媒體大力宣傳兵團精準農業技術,向全國宣傳兵團精準農業技術的創新成果;四是利用冬春農閑季節,大力開展“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活動,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技術培訓,使廣大干部職工和技術人員掌握精準農業技術,運用精準農業技術,并不斷提高技術到位率。

5.注重技術成果的轉化,帶動一批支農產業迅速發展。近年來,通過科研院校、生產單位與相關企業的合作,與精準農業相關聯的一批支農產業孕育而生,并逐步發展壯大。如精準灌溉技術帶動了兵團節水器材和滴灌自動化設備產業的發展,并形成了“新疆天業”等一批支農龍頭企業;精準播種技術帶動了精準播種機具的生產,生產出氣吸式精準取種和鴨嘴式下種相結合的具有自主產權的棉花精量播種機械,壯大了一批機械制造企業;精準灌溉、精準施肥技術的推廣帶動了復合肥、滴灌專用肥產業的發展,催生了一批復合肥、專用肥生產企業,生產出一系列質量可靠、具有自主知識嚴權的滴灌專用肥品種,提高了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推進了農業產業化的進程。

6.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精準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速度。自1999年以來,兵團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精準農業的研究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機采棉推廣之初,對試點單位給予資金補貼;在棉花膜下滴灌推廣之初,出臺了每畝地補貼100元的獎勵政策;對院校及精準農業技術相關研發單位給予資金支持,加快技術創新速度。

三、兵團精準農業技術的應用對推進兵團農業現代化的作用

兵團精準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和大面積推廣應用,提高了兵團農業科技裝備水平和農業科技含量,提高了農業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水平,職均經營規模擴大,完成了從“經驗農業”向精準農業的轉變。同時,精準農業是應用現代化高新技術的綜合系統工程,帶動了相關支農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推進了兵團農業現代化進程。

1.從種植業十大主體技術到精準農業六項技術的推廣,表現出從定性技術到定位、定量、定時技術質變的特點,使兵團種植業技術躍上了新的平臺,進一步提高了兵團農業的工業化水平。

2.密切結合國情和兵團農業發展實際,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走出科學試驗區和示范園區、能夠大面積推廣的精準農業技術體系,改造提升了集成型的精準農業技術裝備。

3.精準農業技術與高密度栽培模式結合,形成了具有核心技術支撐、關鍵技術配套、技術含量高、可控性強、能在不同條件下滿足作物生長發育水肥需求及調控作物生長,獲取優質、高產、高效的標準化農業生產模式。

4.精準農業技術體系體現了可操作性、漸進性、系統性、開放性的實施特點,可不斷吸納和開發新技術、新裝備,不斷豐富內涵,不斷完善提高。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5.推進了兵團第三次農業技術革命,帶動了精準農業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了兵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使兵團農業生產力水平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加快了兵團農業現代化的步伐。

篇10

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有了很大變化,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我國已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 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農業科技的支撐作用也日益突出。所以推進農業科技實用技術的創新,對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具有重大的意義。文章就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作用作淺要分析。

1 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對農業發展的意義

1.1 提供先進的農業技術裝備,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可以不斷為農業提供大量先進的各類農具、農業機械、運輸工具、生產性建筑設施等,從而改善和提高現有農業生產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規模效益化,成本降低,提高投入產出率。

1.2 提高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質量

農業科技實用技術的進步,不僅可以為農業不斷開發和提供高質量的生產資料,如化肥、地膜等,提高生產效率;還可為農業培育和提供動植物新品種,提高投入產出比;此外還為農業提供先進適用的耕作技術等,改善和提高各種農藝技術水品.這樣就可大大提高土地生產率或投入產出比率,改善和提高農產品質量。

1.3 充分合理地利用資源,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農業科技實用技術的進步可擴大農業資源的利用范圍,提高農業資源的質量和單位資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農業資源能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用;還可促進生物因素和環境因素的統一和協調,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優化農業資源配置,以充分發揮農業生產的地域優勢,從而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

1.4 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觀經濟管理水平

國家通過有效的宏觀調控,可以正確引導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減少或避免農業生產經營的盲目性;采取現代化科學管理手段提高農業生產單位的經營管理水平從而保障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高效健康的進行。

1.5 可以改變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農村的全面發展

農業科技實用技術的進步可使農民的勞動條件不斷改善,勞動強度不斷降低,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從而調動農民推進技術進步的積極性,是農民努力學習與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一旦被農民掌握,必將引起農民思想行為的一系列變化,改變傳統的價值觀念、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

2 農業科技實用技術發展的重要性

2.1 雖然我國的農業科研、教育以及推廣機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農業科技實用技術的創新明顯不足,而且發展也比較緩慢,這些方面都嚴重影響著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關系到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與建設,。因此發展現代農業,必須加速科技實用技術的創新發展,才能不斷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水平,保證農產品的有效供給以及確保國家糧食的穩定發展。

2.2 當前,世界各國正從不同角度采取相應的措施發展農業。高科技在世界農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新的農業科技革命正在蓬勃興起。

2.2.1以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為代表的高科技設備應用于農業生產,這將大大提高農業的生產水平。

2.2.2走上 "信息高速公路" 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使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2.2.3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現代生物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將培育出更多產量更高、質量更優、適應性更強的新品種,使農業的自然生產越來越多地受到人類的直接控制。

總之,世界農業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的農業科技革命飛速發展,我們必須迎頭趕上。

2.3 我國農業的發展狀況迫切需要開展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根本出路在科技。農業科技實用技術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因此,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必須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3 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在現代農業建設中的作用

3.1 科技進步可以提高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質量。通過科技的進步,可為農業提供先進實用的耕作技術,改善和提高農藝技術。可大大提高土地生產率、投入產出比率,改善和提高農產品質量。

3.2 科技可以改變農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業技術進步可使農民的勞動條件不斷改善,勞動強度不斷降低,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從而調動農民推進技術進步的積極性,農民學習與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掌握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將使農民改變小農意識,改變傳統的價值觀念、生產方式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