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改革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3:45: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教學改革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教育教學改革論文

篇1

1.1因材施教

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注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08、09級數學教育專業學生采用的教材是李迺伯主編《物理學》(第二版),全書共分為十二章七十二節,結合學生具體情況來看,教學內容較多,部分內容難度教大。為了切實提高學生課堂教學質量,達到“讓學生掌握夠用的、能學會的物理思想、知識和技能”的目的,相關代課教師在早期教學實踐和反復討論的基礎上,對一些偏難的、計算復雜的、分析繁瑣的內容進行了調整,如:對熱力學基礎一章中的“耗散結構”、“能源與節能”;波動光學一章中的“光度”;俠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兩章中“波函數及其統計”、“薛定諤方程”等進行了刪減和整合。

1.2注重教學探究模式

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主動、互動環節及課后課題探究模式。督促和提倡學生課外自學,注重課前引導,利用學習任務單(預習提綱)等方式指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調動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參與度和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度。事先對課堂內容進行預習,并寫出相關預習章節內容的預習提綱,這樣一來讓學生提前熟悉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再對其進行引導、思考和探究物理知識及教學要點,這樣一來,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重難點的掌握就變得容易起來,尤其是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如:在具體操作中,一些學生以前在課堂上明顯心不在焉,課堂氣氛沉悶,通過這種方法的采用,學生在提前預習一邊后,在課堂中更加能跟上老師的節奏,做筆記的學生也逐漸增加,師生問答也反映良好。這樣既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加深了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及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環節中還加入了課堂提問、討論等方式,學生提前預習和復習,每節課就上一節課所學和這節課將要學習的相關基礎知識、主要理論等教學要點進行隨機提問,并將回答情況記錄,記入平時成績。通過課堂提問與課外預習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模式,督促和調動學生的自學,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在課后撰寫小論文,并在平時成績中予以加分體現。課后小論文的論點(題目)是根據所學章節的相關學習內容任意選做,體現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它是由與學習內容和日常生活知識有關或具有時代氣息的思維活動及學生的繼續學習構成。拓展模塊內容的確定,各代課教師可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靈活進行安排。

1.3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采用

多媒體是結合多種表現信息的媒介如文字、圖像、視頻和聲音等手段于一體,現在一般指融合幻燈、錄音、電視和電腦等多種傳媒的性能為一體的設施。多媒體技術就是要將多媒體各要素進行有機結合,完成一系列隨機互式操作的信息技術,它主要有集成性、控制性、交互性等特點。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密度和廣度,提高課堂信息容量,做到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當然,在進行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還要充分認識到不恰當運用多媒體給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結合教學實際,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

1.4精心選擇教學課件

牽強地選取材料來制作課件,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產生誤導,不利于掌握知識的準確性。運用多媒體目前來說主要就是教師對課件的制作。所有該課程的代課教師,都根據每一個年級,不同教材,通過收集大量教學資料和資源,對上課所用課件不斷進行更新、充實和修改,形成了幾個不同版本的教學課件,極大豐富了教學資源。

1.5優化測評體系

結合教學改革成果,修訂學校2012版教學大綱。結合新的教學內容模塊,將以前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其中出勤、作業占30%),理論考試占總成績的60%的考核修改為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其中出勤、作業、課堂情況等占30%,實驗和課后小論文占10%)理論考試占總成績的60%的考核方式。

1.6精選作業

精選部分有助于鞏固課堂教學的習題作為作業,編制每章的綜合練習,作為學生學習資料,為其學習創作了方便條件。雖然課后習題中計算題部分題目在教學輔導書中有解答,但是選擇題和填空題只有答案,沒有解題思路和步驟,這樣一來,給學生的課后自學造成了一定的困惑。編制相關的習題解答手冊為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內容,應用物理相關知識和理論提供了有力保障。

1.7拓展課堂教學

研究和實踐學生實驗模塊的內容,拓展課堂教學,鞏固物理知識、提高學習興趣。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校已開出物理實驗項目,精心挑選了多個在大學或者中學中已被大量使用,或正在被推廣的、容易操作的相關物理實驗,編制了相關實驗手冊,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鞏固所必備的數學和物理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拓展學生學習內容,為將來走向相關教師崗位打下基礎。

1.8開展問卷調查

通過進行各項學生問卷調查,不斷完善教改內容。通過調查結果反映出現在教學中客觀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學生的相關要求與希望,為進一步完善《普通物理》課程的多媒體教學及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以及完善方向。

2項目研究方法

該項目結合近幾年來的教學實際,廣泛征求教師和學生意見,采用了行動研究法、文獻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法等多種研究方法,通過大量實踐與調查,有力的支撐了正確的改革方向。

3項目完成情況及主要成果與特色

(1)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教材,修訂了2010級教學大綱及2012及學分制教學大綱,在整個課程體系中不僅有注重學生專長發展的內容,還有適應專業需求和貼切現實生活的內容,將專長、專業、生活集于一體。(2)通過大量教學實踐,研究探討了每節課板書內容與課件內容的科學結合,修改教學講義和教案,即發揮好多媒體的強大功能,又將關鍵的教學內容用黑板演示分析,切實保證了學生課堂質量。(3)完成了2-4套的課件并刻錄存檔。(4)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對09級、10級學生進行了“《普通物理》課程學生學情調查問卷”及“《普通物理》多媒體教學情況調查問卷”。(5)在教學過程及課后加入課題探究模式,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理或物理知識的應用為論點,鼓勵學生撰寫小論文,培養和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實踐運用,并在平時成績中予以加分體現。(6)改革測評體系,考試內容多樣化。在考試題中體現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突出物理思想和解題思路。(7)討論和實踐進行了符合學生實際和教學知識的實驗內容。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表現出極大興趣。通過實驗,不僅加強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又鞏固了課堂教學知識。(8)實踐和總結課堂提問內容的初步整理統計。(9)針對學生專業特點,結合不同教材,編寫了習題和綜合練習題,并對課后習題編寫解答手冊,鞏固課堂教學知識。(10)總結教學改革成果,實際應用到課堂教學中。

4項目實施的效果

該教學改革項目的實施研究,對本校《普通物理》課程教學起到了極大的科學推動作用。在教學改革前后教學主要效果有以下變化。

4.1教學內容的變化

改革后的《普通物理》課程教學,與原來的教學相比,對部分教學內容進行選講或者不講,這樣一來,選擇符合教學實踐的課堂教學內容,無論從教師授課或者學生學習等各個方面,都體現了以人為本,教師和學生“雙贏”。

4.2學生學習及成績的變化

通過相關調查問卷和課后交流,對比之前傳統教學模式,學生普遍反映效果良好,課堂氣氛活躍,自學時間和能力增強,容易對課程內容理解和掌握。08級數學教育專業學生2010-2011學年第2學期共6個班《普通物理(二)》課程平均成績為66.67,實踐進行教學改革后,09級共3個班學生2011-2012學年第1學期《普通物理(二)》課程平均成績為71.16;10級共3個班學生2012-2013學年第1學期《普通物理(二)》課程平均成績為79.09。這說明改變考核方式后,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教學改革取得初步成果。

4.3考核形式的變化

通過將學生課堂回答問題、課外撰寫小論文、實驗操作等各種形式加入學生考核體系的實踐研究,優化考核模塊,使學生真正掌握和運用物理知識,培養物理思維能力,達到課程學習目的。

4.4師資方面的變化

教師教學業務能力極大地得到了提高。通過交流學習,制作多媒體課件、改進教學內容等過程,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來適應和完成新的教學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教師自身水平的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該課程的教學團隊,優化了師資。通過改革,教師普遍認為:此次改革從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成績評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與選擇性,更符合大學生的需求,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業務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5項目研究存在問題及改進思想

篇2

論文關鍵詞:國際法,實踐教學

 

隨著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敏感而密切,整個國際社會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國際法的作用也日益得成熟、重要。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國際法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和學時的安排只能完成國際法的啟蒙教育,這種初級教育對于培養法學專門人才的要求來說差得很遠。國際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是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條約、國際慣例是兼顧到不同法系、不同國家法律制度的特點而形成的。但現階段我國學生普遍缺乏鍛煉和實踐的機會,接觸國際實例很難,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影響了國際法的教學效果和本專業的發展。因此國際法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本人主要從國際法的實踐教學改革方面談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希望能為培養國際法專門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教育

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道德品質也是衡量人才的一個重要指標。現今世界幾乎所有的西方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公民教育,并同時把它作為學校教育與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和目的之一。因此無論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環節德育教育都不應當被忽視。

在歐洲一些崇尚紳士風度的國家,民族的文明素養很高,但是在他們的學校教育課程中卻很難找到專門的德育科目,德育一般就滲透在各門教學工作中并同步進行,也就是任何一門學科都兼有道德教育的任務。目前我國大學的課程,在各門科目上一般都設置有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就實踐教學環節來說,我認為應當設置專門的德育教育部分。在對學生的實踐學習環節進行考核打分時應增加具體的道德品質的考核成績。比如在實踐學習中是否注意環境保護、是否體現了人文關懷、是否從事了義工或志愿者的服務等等。總之,凡是能體現公平、正直、誠實、勇敢、仁愛、熱愛勞動、艱苦樸素、追求民主、樂觀向上、寬容團結的精神品質和行為都可以成為學生實踐成績中的一部分。

(二)案例教學是國際法教學實踐改革的重要手段

案例教學是實踐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案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理解掌握所學

摘要內容。但案例教學模式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

1、案例教學教材的選擇要注意與當代的國際實踐相聯系

在案例的選擇上,應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既要選擇一些典型性、代表性、綜合性的案例。將案例與與所講授的重點內容有機結合,盡量涉及多個知識點或多個章節的內容。同時也要注意調整,隨時加入一些具體生動,較受社會關注的案例。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前瞻性和與時俱進。

目前各個高校教學用的案例教材雖然多,但觀其內容,其中所編的案例卻大多相同。其中案例也大部分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上世紀90年代的案例都屬于年輕案例。當然這其中不乏一些十分典型的案例,所以經常被采用。另一方面也由于國際社會、國際法的特點所決定的。案例材料陳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了解本學科的前沿知識論文開題報告中國。因此案例教學教材的選擇既要注重科學系統性,也要注意與當代的國際實踐相聯系。在此一方面呼吁廣大專家學者能夠,即時對當前的教材進行修訂與增補。或者多編纂一些新的、與國際法的發展、與當今社會的現狀聯系緊密的案例教材。一方面也要求廣大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對案例的選擇進行甄別、更新。隨時關注本領域的最新動態,及時采集新案例。過時的案例被淘汰,新的案例補充進來。在完成某一課程內容的學習后,就可以選取一些時事性、較有深度及廣度的案例討論。甚至直接制作、改編一些案例。以便及時提高教材、教法水平,增強教學效果。因此改編、更新國際法教材,把案例教學法貫穿其中,是我們當前國際法實踐教學改革所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2、案例教學的過程要把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主動學習結合在一起

案例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教師加以適當的組織引導。具體操作中教師,可以先布置學生課前閱讀相關資料,并設計幾個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提前進行思考尋求解答。但注意不要給予過多的提示,以免限制了學生的思路。預習案例有助于學生將所學內容融會貫通,多角度解決問題。

具體由學生完成的部分主要應該有三個環節。首先案情介紹階段,這部分比較簡單,但需要學生事先預習。主要是學生對案例背景介紹,也可以對案例中的要點進行總結,為理解案例提供一個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重點部分,由同學們對案例中所涉及的問題提出行動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可以相互批評、反駁、辯論。這個過程要求學生們充分參與、發言。同學們可以反駁其他同學的發言,也可以闡述自己的觀點。但不能重復其他同學的論點。隨著辯論的進行,對案例的分析也會愈加深入,學生對理論的理解也會愈加的透徹并且和有關法律事實密切的結合起來。此時老師只要對同學們遺漏的問題進行提示引導就可以。最后一個環節是學生點評。點評中強調學生對相關案例的點評,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其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堅持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學生點評的基礎上,教師結合本次討論內容作總結性的點評,指出學生的不足同時肯定其成績。最后由教師對同學們之前的討論進行評價打分。不論觀點是否正確客觀,充分參與就是得分標準的重要參考指標。

在整個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空間,真正讓學生自主的去分析思考、并提出解決方案。達到培養學生概括、歸納、分析推理能力;口頭表達、辯論能力;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也有利于養成學生關心、了解我國國情和世界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動態的習慣。

案例是教學法中的最優資源,也是實踐教學的最常用手段。它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知識、從具體到抽象的自然有序的教學認識過程。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堂討論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靈活、深刻的學習氛圍。避免傳統教學中只講授空泛冗長的理論,卻不能就相關法律事實進行立論分析,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案例教學的重點不是尋找某一確定的答案,而更加注重認識問題和解答問題的過程。面對有挑戰的問題和各種可能性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得到激發,為尋求答案,學生將會主動分析法律上的爭議點,搜尋相關法規和類似案例,得出自己的判斷,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 將國外的一些實踐課程模式引入我國的國際法課堂

作為實踐教學的一種創新,各院校都在探討如何將國外的實踐課程模式“診所式法律課程”(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和“法庭辯論課”(Trial Advoca2cy) 引入各自的法學課堂教學。在英美等普通法系國家,它包括兩種形式:“模擬法庭”(Mooting) 和“辯論技巧”(Advocacy) 。模擬法庭一般是低年級學生的必修課,即所有法學院學生都要參加模擬法庭的訓練。辯論技巧課,則是為那些有意成為出庭律師的法學院學生開設高級訓練課程。

目前我國的大多數法學高校都建立了專門的模擬法庭。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把一些經典的案例依照嚴格的法庭程序進行重現和模擬。通過學生扮演具體的角色,即原告、被告、法官/仲裁員、雙方當事人的人和有關證人,對案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對學生增強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學以致用是十分有效的。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基本素質。

但現在大多數的法學院校的 “模擬法庭”還只是一種形式。利用效率低,有的學校甚至一學期都不能開展一次模擬法庭活動。案例的選擇也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民法、刑法領域。國際法的相關案例十分少見。另外一些學校的模擬法庭的配套設施還不完善,一些學校開展的“模擬法庭”過于注重形式,沒有相關法學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這些都是急需改進的地方。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開展“模擬法庭”,尤其是“模擬國際法庭”和“模擬國際仲裁法庭”活動對我們培養學生能力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可能是隱性的,但卻是長遠的和巨大的。

另外,各法學院校對“辯論技巧”等專業素質的培養形式還在初級階段。這也是我們應充分重視和積極探索的。

(四)通過分層教學法實現實踐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性和差異性的關注

這一改革措施主要是在實踐教學中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個體能力、已有基礎及學習偏好等來進行有效的教學。“分層教學”的具體做法是,針對班級授課制下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多樣性的學習差異,如根據學生在學習時對視覺、聽覺和動手操作等不同學習類型的偏好和實際能力,而將學生的課程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某一層次既和某一級的學習水平和深度有關,也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有關論文開題報告中國。在這里我們要十分注意的是學生層次的劃分不是由教師主觀決定的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而是由教師提出劃分方案,而由學生自己選擇。

比如第一層的學生,在這一層的學生要培養他們對某一話題的基本理解能力。這一層的學生可能是興趣廣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即操作型的學生。這一類的學生擅長通過操作實踐的方法來學習。那么教師就可以分配這一組的學生就某一國際法案件進行調查研究,提供各種報告資料;為國際法的案例教學提供音像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或者進行“模擬國際法庭”“模擬沖裁法庭”活動的準備工作。

第二層的學生主要是培養他們比較復雜的思維能力,其首先要求學生熟練運用他們曾在第一層水平階段已經學過的東西,懂得如何運用選擇、引起或發現更多的體驗、認識和結論,同時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方案并找出答案。這一層次的學生往往是學習比較認真,理論基礎扎實的學生。教師要注意拓展這部分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以“模擬國際法庭”為例,教師可以分配這部分學生在“模擬國際法庭”中充當當事人的角色,通過法庭辯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這里教師要注意給學生一個完全自由思考和創造的空間,不要過多的限制和說教。

第三層次主要是一些善于思考、見解獨立的學生。對這一層次的學生應該著重培養他們更復雜和更具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在這一層級中,學生要學習并運用所學知識,圍繞一個現實世界中有爭論的主題進行評議和分析。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進行批判性地思考并把研究與個人的審美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結合起來。以“模擬國際法庭”為例,教師可以分配這部分學生在“模擬國際法庭”中充當大法官的角色, 分層教學法主要適用在實踐教學模式中,在課堂教學和期末理論考試當中則不適用。國外教育界的一些專家和實驗教師對上述模式的總體評價一般都很高。通過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充分發揮每名學生的特長,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了學生的信心,幫助每一位學生達到他們的理想目標教育學論文教育教學論文,無疑,這對學生的發展和師生關系的融洽都是十分有益的。

(五)在實踐教學中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

小組學習法就是讓學生自主組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們在課余時間可以進行集中學習。包括討論、講座和進行調研。

國際法的案例教學過程是一個充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貫穿小組學習的方法。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們可以互相啟發,彌補不足。一方面有利于在課堂討論中更加有針對性,不遺漏要點;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比較輕松的環境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既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學生進行不受約束的思考。

對國際法的相關事件進行調查研究也是實踐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調研能使學生掌握更加詳實資料,培養學生嚴謹求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會,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反應的能力等多種能力。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組成學習小組,學生們分工合作也可以促進實踐活動的順利完成。

總之,學習小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都有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國際法的實踐教學改革是一個長遠的工作,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要緊緊把握知識、素質和能力三要素,突出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通過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動手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宋艷,《高校法學教學改革研究》教育探索2010年第4期

2、李學蘭,《法學模擬教學方法之理論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03,(4).

3、李龍.《我國法學教育急需解決的若干問題》。國際經濟法網。http: //intereconomiclaw.com 2005-10-11/2005-12-12.

4、張海鳳,《法學案例教學法建構淺析》[J].行政與法.2005(9).

5、楊莉、王曉陽,《美國法學教育特征分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1,(2)./

6、胡玉鴻,國家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模式的轉軌[J].法學2001,(9).

7、朱立恒,《法治進程中的高等法學教育改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08月

8、邵建東.《德國法學教育制度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法學論壇,2002,(1)

篇3

一、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

1.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21世紀中職人才的業務規格是面向基層、面向生產和服務第一線的既懂技術又能操作的高素質勞動者。畢業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崗位。因此,這就要求畢業生必須具備足以保證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在知識結構方面:①職業中專畢業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理論知識是勝任本職工作的文化科學基礎,同時也是學生畢業后繼續學習的基礎;②專業技術知識,包括職業技能的基本知識和同類技術的安裝、使用、維護、維修及管理知識,它是崗位群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既要有一技之長,又要做到能觸類旁通。它是能完成、勝任本職工作的前提,同時也是向專業化專門人才發展的前提;③相關知識,包括法律知識、人文知識、管理知識、營銷和公共禮儀知識等。相關知識是適應崗位變化、轉崗和轉業必備的知識儲蓄。基礎理論、專業技術知識、相關知識三位一體是職業中專畢業生知識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基礎知識是前提,專業技術知識是重心,相關知識為輔助,只要做到基礎知識扎實,專業技術知識精通,相關知識寬厚,就能基本做到一專多能,觸類旁通,使學生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游刃有余。在能力結構方面:主要包括從事本專業的崗位操作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外語閱讀能力、初步的管理能力、與人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特別應該強調,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21世紀人才規格中的首要內容。

2.人才市場需求情況的變化趨勢表明職業中專畢業生就業狀況1995年以后主要呈現出二種走勢:一是就業單位類型趨于多元化。職業中專生就業單位的類型逐漸向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流動,少數畢業生走向了獨立創業的道路,開辦了自己的小企業。二是畢業生的就業崗位有明顯轉移。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向一線技術工人或智能型工人崗位流動,目前這種流向還在不斷加強。從人才規格的要求看,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急需復合型的管理和專業人才。因為中小型企業的經濟規模較小,人員精干,組織結構扁平化,職能部門也比較精簡,這就要求管理人員一身數職,專業人員是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中小企業將為職業中專生就業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另外,獨自創辦小企業。目前,中職畢業生獨自創業的人數雖然不多,但卻體現著一種新的就業趨向。

畢業生就業單位的類型和就業崗位的變化,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經濟技術水平的發展和用人規格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擠壓了技術員類人才的市場;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給用人單位提供了更大的人才選擇余地。傳統的由職業中專畢業生擔任的職業崗位,現在用人單位大多選擇了普通專科生或本科畢業生。這些變化進一步說明中職學校必須適應人才市場需求情況的變化,及時準確地調整培養目標,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懂技術會操作的高素質勞動者,淡化技術員類人才和技術工人類人才的界限。

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從21世紀對中職人才規格的要求和人才市場需求情況的變化趨勢來看,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急需加強和改進的工作主要有:

1.更新教育觀念在管理上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

實行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為學生提供一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個性差異選擇更能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內容和方法。為優秀的學生提供超前發展的機會——提前畢業或繼續到高一級學校深造;給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再次發展的機會——分階段完成學業;給成績較差的學生提供平等發展的機會——圓滿完成學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有所成。

2.加強專業建設優化課程結構為人的生存與發展服務,是辦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當然也是專業建設和課程結構優化的落腳點。從畢業生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的反饋情況看,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應以提高素質為主線,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重點。應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學科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擴大知識的科技含量,突出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

篇4

關鍵詞: 大學語文教學 教學改革 創新

大學語文是高等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它對于提高大學生理解和運用漢語的能力,對于開闊大學生的視野,增長大學生的見識,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傳承中華文明等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大學語文的公共課性質,在教學中遇到了不少困境,亟待在實踐中進行改革。

一、大學語文教學困境

大學語文課開設的面比較廣,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比較多,將共性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與中學教材有重復,教與學兩方面受局限。雖然現行高校《大學語文》教材中有多個版本,但在編排體例上基本都沿用高中語文的,甚至所選的有的篇目在高中期間就上過了,是中學語文課程的重復。中學教學及學習的慣性自然或不自然地就會帶入到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難以跳出中學教學方式的窠臼,學生難以產生太大興趣。

2.缺乏硬指標,學生沒有學習壓力。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普通的公共課,與其他公共課比較,既缺乏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權威性,又沒有外語四六級考試那樣的“尚方寶劍”,學校對大學畢業生的語文水平也沒有硬性規定,因此不少學生因為專業課學習壓力大,就放松了對大學語文的學習。放棄了大學語文的學習,也就是放棄了很重要的掌握語文工具的一個機會,無形中削弱了掌握和運用其他知識的能力。

3.課程地位低,教師沒有動力。大學語文是一門公共課,每一所高校都開設,按理說是比較重要的,但事實上,相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課來說,其地位明顯偏低。部分中文教師僅僅將大學語文視為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選擇,不少優秀教師不愿承擔大學語文教學任務,個別教師甚至認為擔任大學語文教學是專業水平低受歧視的表現。大學語文在教師心目中如此重要,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4.課時數量少,效果難以保證。同樣作為基礎公共課,大學語文同思想政治理論課、外語課的課時安排很不一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權威性使得任何一個大學不能任意刪減課時,外語課因為有四六級考試,很多學校都十分重視,課時開設較多。一般來說,政治理論課開設一學年,大學英語開設二學年,而大學語文開設一學期、30多個學時,有的專業根本就沒開大學語文課,過少的教學時數,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二、造成大學語文教學困境的原因

造成大學語文教學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歸結為三方面:

1.受高校“重專業技能、輕文化素養”的人才觀的影響。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經濟建設領域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多,特別是國家建設需要大批的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的人才。面對這種社會現狀和實際所需,削減綜合性大學,發展理工科的專門院校成為一種趨勢。近年來,大多數從師范專科新升本科的高校都選擇了理工方向;老牌本科院校多選擇維持或縮減人文學科,多發展理工、經濟、管理專業,造成了高等教育重理工、經管,輕人文的結構特征。另外,在學生就業方面,用人單位多以專業水平高低決定聘用與否,影響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課程選擇。

2.社會人文精神的失落。市場經濟的建立,為整個社會人文精神的構建帶來了競爭、平等、民主的新鮮血液,但同時也強化了人們對自身物質利益的追求。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和道德觀念的涌入,整個社會出現了急功近利的傾向,人們的價值觀念更趨功利化,人文精神因此逐漸走向失落。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屬于人文精神領域的大學語文課程遭到社會的冷落就不足為奇了。

3.西方強勢文化的擠壓。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文化全球化,世界各國文化在我國相互交流碰撞,這對于具有深厚底蘊的漢民族文化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民族文化如何在這種多元文化的碰撞中生存、發展,不僅是我國面臨的一大問題,而且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雖然“孔子學院”已在許多歐美國家設立,但其文化傳播內容的局限性,以及外來文化在我國的大行其道,依然反映出漢民族文化受到的沖擊。

要改變大學語文教育越來越弱勢的局面,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但總的來說,要從理念和技術方法兩方面著力,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大學語文教改理念創新

大學語文作為非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把握這些特性,創新教改理念是大學語文教改的基礎。

1.強化工具性特征,明確課程定位。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中國語文作為母語,是我國大學中傳承中華文化的載體、交流溝通的工具、學習接受其他學科知識的橋梁,可以說,它是我們學習一切科學知識的工具,沒有中國語文,中華文明就無法傳承。作為具有明顯工具性特征的基礎課程,大學語文應明確課程定位,強化工具性特征的重要性,將教學目標定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判斷和表達能力上,提高學生運用這一工具學習其他知識的能力。

2.強化審美性特征,提高人文素質。中國語文的人文性明確了大學語文教學不僅是字詞句、行音意、判斷、推理等工具性知識傳授,還是一個人文教育和審美教育的過程。它需要在知識灌輸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強化審美性特征,將情感、美感、韻感教學融入其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從片面的工具目的教學轉向素質教育教學,提高教學實效和學生能力。大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優美的詩歌、散文篇章能夠陶冶性情,給人提供美感和愉悅的享受。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潛心體驗和感受其中的自然美、藝術美、人情美和人格美,在作品的動人風采中完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影響和熏陶。這有助于大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的培養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有助于弘揚民族文化。

3.強化專業輔,進行兼容式教學。目前,高等教育有著明顯的專業化傾向,各專業有著各自的教學內容和特點。《大學語文》作為一門在非中文專業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在教學中需結合不同專業的不同特點授課,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情感心理實際調整教學內容,選用不同教學方法,以期與各專業學科知識相結合,形成自己的風格特色。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當然,教學時應盡量使各專業知識合理地融于其中,避免牽強附會。寓大學語文教育于各門專業知識教育之中,是避免人文知識與理工技術知識“兩張皮”現象,保持大學語文教育魅力的根本所在。

四、大學語文教改的技術方法創新

1.增加授課時數。大學語文是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主干課程之一,一個學期、每周兩節的課時很難滿足師生教與學兩方面的需要,要改變這種狀況,(1)可增加課時量,將大學語文課開設一至兩個學年,特別是理工科的學生更有增加的必要;(2)開設一定專題的公選課,既相應增加大學語文的課時量,又滿足不同專業、不同層次、不同審美情趣的學生的需要。

2.改進授課方式。傳統的大學語文授課方式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單篇作品分析與欣賞為主,師生互動少、內容銜接差、學生主動性弱等不足很明顯。要改變不足,教學方法的創新很有必要。(1)采用專題講座的方式授課。可采用“一老師一專題”,也可采用“一老師多專題”的方式授課。每個專題以時間或內容作為一定的緯度排列,讓學生心中有一個清晰的框架結構;老師圍繞某一專題深入剖析,指導學生吃透作品;專題與專題之間銜接自然,使整個大學語文課程系統、完整。(2)引導學生參與。在專題講座式的課堂講授之外,還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是開列必讀書目――文本細讀――質疑討論的教學思路,要求學生通過文本細讀的方法,以自己的心靈觸角探索文本中的另一個心靈世界。二是設計鑒賞理論教學――鑒賞示范――學生自己欣賞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模仿創造中找到成就感。(3)堅持課內課外有機結合。課內嘗試多種教學模式,努力提高學生寫作、演講能力,課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促進學生與社會的融合,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3.優化教學手段。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越來越不適應大學語文教學的需要。為了搞好大學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大膽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備系統性、網絡式、立體化、大信息的教材要求教師運用開放性、多元化的思維觀,“淺化”與“深化”相結合的思想,駕馭教材,充分發揮創造性,教學精講與泛讀相結合,搞好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樹立課外自學相結合的學習觀。

4.改進考核方式。大學語文教育的目的是整體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而不是死記硬背的能力,所以在考核上應以綜合考查方式對學生進行成績評定。一是把整個動態學習過程納入考核目標,增大平時成績比例,平時成績評定范圍可包括學習態度、搜集的研究材料、論文的質量、發言的見解水平、知識掌握的靈活性,等等。二是期末考試形式要多樣化,既可以是閉卷考試,又可以是開卷考核,還可以是論文式。三是將學生參與各種人文競賽的獲獎情況納入成績評定,主要是反映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對問題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寫作競賽、演講競賽、文學創作競賽等。通過考核改革,綜合評定學生的表現,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活力的、具有廣闊前景的事業,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在教改過程中,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大膽實踐、勇于開拓,只有不斷地探索、改革,大學語文課程才能釋放魅力。

篇5

一、適應培養方案,尋找課改契點

國內培養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高等師范院校,大多制定出定向于服務基礎教育,定位于綜合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為例,在“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以培養高素質小學師資為主的特色鮮明、湖南領先、全國知名的教學型本科師范院校”[2]的辦學理念下,該院經歷了由專科層次小學教師培養到本科層次小學教師培養的成長道路,逐漸摸索出本科階段小學教師培養目標,即“培養面向基礎教育第一線的綜合素質優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用型、技能型小學教師”[3]。在這個目標下培養出的一線小學教師,既要具備小學教學、教育及管理的職業素養,又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文化與藝體的綜合素質。這實際上就是職業型、文化型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從培養目標看,社會對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呈現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小學教育專業文藝學理論課程的改革也迎來更大的契機。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小學教育專業必然要突破傳統漢語言文學課程設置的限制,打破一般師范類及普通綜合類院校的模式,向實用性、專業型和開放性、素質型過渡,使學生在研習理論課程時,除了理性思辨的培養,理論體系的消化,還要適應復合型小學教師培養模式,從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實踐方法、考評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走出學院化理論知識教學的舊框,突出對新問題、新領域的應對能力,探索合理科學的文藝學課程教學的具體途徑。

二、調整課程結構,培植特色課程

文藝學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二級學科,擔負著傳授文學理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文藝觀念、訓練學生理性思辨能力和創作鑒賞文本等任務。小學教育專業的文藝學理論課程同樣肩負著傳授基礎文學理論的任務,但基于有特色的復合型小學教師培養目標,與普通高校同名課程存在著差異,需要在講授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調整課程的結構,培植具有職業特色和人文特色的文藝學理論課程,彰顯其獨特地專業價值,以及面對小學教師培養的適應能力。以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為例,文學概論、中西方文論是必修的基礎課程,從課程設置上來看與其他普通院校無異。而美學課程在以往都是文藝學限選課程,學院將其與小學教育教學聯系起來,開設了“小學美育”這樣的特色課程,這種適度改良是創新性的嘗試,開辟出一塊小學教育教學研究的新領域。該課程明確小學美育的專業定位,建構包括接受論、主體論、過程論、環境論等全方位的課程體系,秉著實踐性、審美性、師范性的原則,架設起完整理論體系與小學教育職業實踐之間的橋梁,探索諸如小學生的審美心理與審美活動的特點、小學教師的美育角色、小學各科教學的美育功能以及授課教師的審美修養等問題,為培養職業型、文化型相結合的復合型小學教師提供理論課程的實際支撐。結合教學實踐和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文藝學課程體系作這種結構性調整實屬必要。循著“小學美育”課程改革的思路,文藝學其他理論課程也可以進行有效調整。如文藝心理學,可以適當簡化基礎知識結構,選擇有專業依據的針對性知識要點,與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掛鉤,探尋小學教學中創作與閱讀文本的心理學特征,從而加強理論課程的職業化儲備和人文素質培養。寫作學課程除了講授寫作主體素養、寫作客體要素、寫作文體技法等基礎理論之外,應挖掘寫作技能實踐,歸納多樣化的訓練活動,開辟與學術論文寫作和小學教師職業寫作相關的專題,助推文藝學理論課程適應小學教師培養目標的整體框架建設。

三、整合教材優勢,完善教學內容

縱觀目前的教材建設,包括普通高校通行文藝學教材與針對小學教育專業編寫的文藝學教材,還是存在偏重體系化和缺乏職業針對性等不足,因而有必要兼顧體系化與專業化雙重特點,進一步完善文藝學理論各級課程的教學內容。高校通行教材往往從宏觀的角度建構理論課程嚴密而龐大的體系,強調體系的完整與內容的系統,強調“本質化”,內容上出現“哲學化”傾向,整個體系從理論到理論,不免艱澀。但作為理論課程,這種教材表現出理論的嚴整性和邏輯性,有利于學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辨能力的養成,這是其明顯的優勢。而針對小學教育專業的文藝學教材,主要圍繞“文學概論”展開,并未輻射到其他相關理論課程,單就文學概論的教材來說,它們減少了純粹理論闡述的份額,降低了理論教材的閱讀難度,更有針對性的建立理論知識框架,將傳統型知識要點、前沿知識導入與職業一線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這是其突出的優勢。如果僅就“文學概論”而言,我們能比較輕松地整合兩類教材的優勢,完善教學內容,既保證理論課程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又以前瞻性的眼光完善理論課程的實用性,滿足小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下職業素養培養和文化素養培養的需要。具體來說,“文學概論”課的教學內容可以緊扣小學教師文學鑒賞與文學創作的能力培養,提高其文學領域的指導能力,并增設“兒童文學概論”這一極具專業針對性的章節,以精深理論與批判眼光架設理論知識與特色專業的橋梁。這在目前的文學概論教材里還未出現,只是在“兒童文學”這個新的研究領域里涉及到,以一種“史”的眼光梳理兒童文學的發展情況,這種研究缺少開闊厚重的文藝學理論背景,也不具有獨立的理論研究條件,難以從理論的高度俯視整體兒童文學現象,概括兒童文學發展的基本規律。因此,這是一塊亟待開墾的責任田。文藝學理論其他課程也應該嘗試將傳統理論體系與實用職業技能結合起來,在教學內容中增加針對小學教師文學教育水平與教學科研能力的實用知識,增強理論與實踐的粘合度,在強化學生職業意識的同時,打破封閉的理論體系,融入人文審美因子,培育學生情感性、體驗性、形象性的審美感知,實現綜合文化素養的提升。像文學批評課程,無論是中國文學批評理論,還是20世紀以來西方前沿性文學批評理論,都是純理論的,將這種艱深的理論知識全盤灌輸給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并不具有適應性,大多學生都感到枯燥無味、艱澀難懂。如果將中西方文學批評理論與小學語文教學聯系起來,為小學語文教材與課外閱讀文本提供科學實用的文學批評依據,一定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的熱情,并為培養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做出具體貢獻。如果將20世紀以來西方的文學批評流派帶入到對當下各種文化現象的解讀,像80后寫作、網絡小說、青春類小說、手機文學、超文本等青年學生關注和喜愛的現象,當然能拓展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關注當下、批評當下的能力。

四、摸索教學方法,優化實踐教學

基于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文藝學理論課程改革除了從整體著眼設置課程結構和調整教學內容,從具體操作方法上也要有規劃與統籌。上述事實說明,針對小學教師培養的文藝學理論課程應該從細節上尋找一致而有效的方法,而這些方法的主格調就是:淡化理論哲學化色彩,優化實踐“文本化”途徑。在諸多教研資料中,人們常常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教學方法,并集中于輔助理論闡釋這一定位。像互動式教學與多樣性教學,體現出調動學生自主意識與綜合使用教學手段這兩種最基本的革新思路。糾其根本,在于沖淡理論形而上思辨的哲學化色彩,淡化高密度、體系化理論講授形式,作出立足于課程特點的適應性變通。傳統的講授形式將抽象而系統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確實給學生一種鳥瞰全貌的高度,嚴密而富有邏輯性。但由于教師掌握學生情況的誤差、學生們知識結構本身存在的差異以及功利性學習態度,這種教學形式弊大于利,嚴重抹殺師生雙方的積極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要否定自身、拋棄理論,因為從文藝學學科萌芽開始,理論就是其得以獨立存在的基石,特別是20世紀理論作為獨立地位的出現,文藝學課程大多成為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診斷理論課程癥候之后,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順應時展與專業特色,探索實踐教學的根本方式,即實踐教學“文本化”道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成了公認的出路,而“文本化”實踐教學則是對眾多具體細致的教學方法的提煉和統領。文藝學理論課程的重點不再是教什么的問題,而是教授如何接受和解讀文本,圍繞眾多形式的文本展開基礎批評、古代文論批評、西方現代派批評、文藝心理學批評、哲學美學批評等多樣化批評路徑。弗萊《批評的解剖》有一句話說得很精辟:“教授常常感到很難去教授文學,因為事實上這是很難辦到的,能直接教給學生的只是文學批評。”小學教育專業的文藝學理論課程需要在文本選擇、批評樣式、難度把控、比重分配等方面做出有效調整。首先在文本選擇方面,從小學語文課本、兒童文學作品中精選文本,注重文藝學理論對這些文本的涵蓋事實。其次是批評樣式,一般而言,實踐教學中的具體形式都追逐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的實際效果,諸如分組討論作品、集體研究專題、辯論不同立場、一人一份讀書筆記、原創作品鑒賞會議、情景教學模擬等形式,都較好地接觸文本、批評文本,教師在展開實踐教學活動時,注意引導學生拓寬批評思路、正確選擇批評視角。再次就是難度把控上,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職業角色意識與文化視野的程度都是有限的,教師提前評估文本深度、批評方法的難度、學生對實踐活動方案的理解程度、方案的可行度,在實踐活動的進行中,也要及時判斷進展的效果值,作出適度調整。最后在比重分配方面,根據文藝學學科各門理論課程的不同性質及其所處的學科結構點來設計具體方法,注意調試好各課程實踐教學“文本化”的均衡性和合理性。既要尊重該學科本身的共同性質,又要體現不同課程的特殊要求。只有切實開展這些方面的實踐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理論與文本素養,為其承擔小學教學的責任提供專業知識與綜合視野的雙重保障。

五、拓寬考評渠道,更新操作方法

篇6

[摘要]本文結合現在語文教學實際,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素質教育,并指出素質教育的方法即改革教學方式。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幾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后來的教育者們對其祖師爺孔子推崇了幾千年,遺憾的是對“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含意至今都未能理解,至今都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走進中小學課堂,不難發現,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是灌輸——接受,學生學習方式基本是聽講——背誦——練習——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結論準確地給學生講清楚,學生只要全神貫注地聽,把老師講的記下來,考試時準確無誤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傾聽。聽,成為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教師在課堂上不斷提醒學生:“注意聽。”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方法機械、呆板,靠死記硬背完成學業,當他們進入大學參加工作后,明顯地帶有被動學習的特征,難以適應新的環境。

我們今天對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進行一個新的、大膽的解釋,也可付予它新的含意,那就是素質教育。就語文教學而言,那就是要立足于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能動性,有目的有系統地給予學生有關語文知識和能力的指導,即根據教材,教給學生語言文字知識,讓學生掌握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實踐活動的方法的因素,使學生的聽、說、讀、寫、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訓練,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欲望,真正會學、會探究、會從事有關語文的思維和實踐,從而實現學生語文素質和能力的自我發展。

那么,如何才能將這一目的付諸于實施呢?

首先,教師要做到不但能教,而且會教。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新形勢下的教師,應成為科研型、專家型的教師。要不僅“能”教,而且“會教”;不僅要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相關的邊緣知識;不僅要鉆研新的理論、新的思想,還要善于總結在教育實踐中獲得的經驗與體會,并力求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指導自己更好地實踐。正如馬卡連柯所言:“離開教育理論我是不能工作的。”這一精辟見解,啟示我們要認清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我們應從根本上實現由機器型的教書匠到藝術型的教育家的轉變。

其次,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不是被動地機械復制,而是積極地對客觀世界能動反映,這就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一種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探索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把學生視為加工對象,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創新意識。授之以漁,把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通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方式獲得知識。語文教學無非是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然而這幾種能力的提高,無一不是靠學生自己的反復實踐活動。老師要推學生一把,讓他們下水自己游,告訴要領,還要隨時把握水中情況,以便指導;而學生之間互相糾正與彼此豐富,更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其三,要做到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吻合。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新觀念,將深刻地影響、引導著教學實踐的改變。教師將隨著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當教師以知識傳授為重點時,他的基本做法是,將知識、技能分解,并從部分到整體,有組織地加以呈現,學生通過傾聽、練習和背誦再現由教師傳授的知識,回答教材中的問題。而在未來的探究性課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樣了。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營造支持學生學習的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新課程還強調體驗性學習,學生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話、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動、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基于此,新課程標準提出了體驗性目標,強調“活動”、“操作”、“實踐”、“考察”、“調查”等活動,而且重視學生的直接經驗,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

篇7

[ 摘 要]目前中學語文教學的弊端日益顯現, 亟待改革, 而改革的關鍵在于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完善教材編排, 從而更好的完成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 不斷提高中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中學語文 教學 改革

語文是研究語言與文字的學科, 語文教學最簡單的要求就是為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和文化基礎。而中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中的重要工具, 中學語文的教學也就變得不容忽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 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已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面臨亟需改革的局面。社會各界乃至中學廣大師生都呼吁改革中學語文教學, 那么, 當前中學語文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革, 才能適應時代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呢? 下面, 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 語文教學的指導思想存在誤區由于高考仍然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導向者, 高考成績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衡量語文教學階段性成果的重要指標。因此,中學的語文教師們受高考指揮棒的左右, 在素質教育的幌子下仍搞應試教育。教師不敢教課本以外的內容, 不敢鼓勵學生持標準答案以外的觀點。學生大面積的出現“唯書唯師”論, 不敢質疑, 考試生搬硬套, 以致錯漏百出。學習語文的目的也變成了應付考試, 與語文教育本身的目標背道而馳。(二) 教學方法失當在語文教學中, 教師忽視學生的思維、情感、興趣等因素, 一味按傳統模式教學各類課文, 上語文課, 似乎就只是為了給文章分段, 概括中心思想, 為了找出文章記述了什么, 歌頌了什么, 批判了什么; 同時不厭其煩地逐字串講, 按部就班的灌輸知識, 在知識傳授中只注意標準答案的統一, 極大程度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沉悶、單調、乏味, 阻塞了學生接受語文信息的渠道, 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教學, 從學生獲得語文技能的角度說收益甚微。(三) 教材的設置不夠合理近年來, 教材改革進行了一輪又一輪, 但現行的中學語文教材仍然不盡人意。首先, 過多舊篇目, 缺乏時代感。目前新信息、新知識不斷涌現, 而我們的教材仍然停留在幾十年前的狀態, 遠離學生生活, 難以引起學生共鳴, 這種強烈的反差, 也限制了學生的知識面和思維的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能背標準答案,人云亦云, 成為背書的機器, 因而對語文產生厭倦感, 完全失去學習興趣。其次, 教材沒有從學生角度精心挑選課文。中學語文課本的課文應當從學生的角度來精心挑選, 雖然不能要求所有的課文都是這樣, 但至少得要求大部分課文都能喚起學生們對未知世界的向往, 能激發他們“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情感力、獨特的想象力”。再次, 教材的編排階段性不強。從初一到高三, 每冊課本都由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文言文四個板塊構成。編者的目的是不斷加深學習、循環往復、逐步深入, 但將初中入選文章《論雷峰塔的倒掉》和高中的不少議論文進行比較, 就會發現高中的議論文在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等因素上并不比初中的高明多少。這反映出我們的教材編排缺乏階段性。

二、教學改革的主要措施(一) 轉變教學理念過去在中學語文教學中, 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 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就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摒棄教知識、背知識、考知識的傳統模式, 而代之以對學生能力, 尤其是發現問題、全面綜合地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如教師進行提問時, 不應只注重答案, 而應集中精力觀察學生思維的過程, 努力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古語有云:“授之以魚, 不若授之以漁”, 這與現代教育理論所倡導的“最有用的學習, 使對學習的學習”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教師教給學生的再多, 也還是極為有限的。有關方法的知識才最有價值。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教給學生有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 如怎樣分段、怎樣概括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等, 還要讓學生理解獲得方法的具體過程。這樣, 學生就會根據需要主動吸取知識并加以運用。學生對方法的掌握和運用的恰當與否是評判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依據。中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 教會學生學習, 培養和提高學生自學的能力, 才是語文教學的“活的靈魂”。(二) 改進教學方法語文教學效果的顯現是潛移默化的, 需要師生雙方日積月累的努力。有些教師含辛茹苦、誨人不倦, 學生也起早貪黑的學習, 卻收效甚微。這顯然與教學方法有關。我認為, 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改進:1、扎穩基本功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認真貫徹科學的、大眾化的語文教育觀, 把這種觀念在教師頭腦中進行有效的滲透, 并運用到教學中, 跳出語文教材去教學生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 做好語文基本功的訓練與思維能力的訓練。2、因材施教的“多元論”任何一個正確的理論和方法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所以教師要從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出發, 提倡因材施教的“多元論”, 不要要求學生只接受某一種思維模式, 只按照某一種認識來回答問題, 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有目的、分層次地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3、發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現代教育科學研究表明: 凡人同偉人一樣具有創造的潛在能力, 但凡人與偉人的不同全在于潛能的激活與發揮。從語文學科的特點來分析, 學生思維品質的獨特和學習行為的獨創是多方面的。教師可以在學生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容納給他們把自己的想法以不同于他人的方式表達出來, 并力求表達效果巧妙而又合理, 這就是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挖掘。從這個角度考慮, 教師若引導學生發揮學習語文的創造潛能, 就能讓他們創造性地學習和思考。(三) 完善教材編排中學生目前最重視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源就是教材。中學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基本任務, 所以教材的編排也應以此為標準。在文本選擇上, 教材編寫者多年來很難突破傳統的模式。我認為, 中學語文教材在知識點的編排上應按階段來劃分, 選文要具有經典性和教育性, 注意收入古今中外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代表作品, 使學生能夠通過語文, 學習和了解古今中外的語言藝術, 學會鑒賞文學作品。這樣, 學生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并通過信息的接收和處理, 真正受到教育, 得到實質的提高, 達到教育的真正目標。21 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 今后社會、國家之間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都將具體化為知識的競爭, 而語文作為知識的基礎, 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 它的教學是片刻也不容忽視的。我們應優化教育的過程, 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目前中學語文教學改革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 還需要我們語文工作者深入教學一線調查研究, 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經驗。

篇8

1.1體育教學評價機制不完善,體育場地器材利用率低下

當前,伴隨著國家政府的出臺政策及重視,我國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但目前學校體育并未真正地得到足夠重視。我國部分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在教育全局中“短板”問題日益突出,體育教學評價機制不完善、體育教學模式落后,體育教師短缺、場地設施缺乏等問題,這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在實踐體育課程活動當中,由于部分體育教師往往只單單重視學生技術和技能是否已達標,而在心理健康的指導方面非常欠缺,導致學生往往帶著逆反心理和負面情緒進行體育練習,這完全違背了“健康第一”的教學原則。除此之外,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體育教師應將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提升體育質量的核心內容,然而部分體育教師由于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課堂教學方面仍然無法一時改變傳統的教學陋習,填鴨式教學現象認為普遍,往往注重技術動作要領的強化培訓,而忽視了學生心理素養及個性化發展的培養。至此,如何切實可行的當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現狀,不斷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管理水平,積極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成為我們一線體育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1.2體育校本教研氛圍不濃厚,課程教學管理體系不健全

校本教研是推進和實施體育教改新課程的有力途徑,是提高教學工作者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然而在體育校本教研管理機制中,我國小學體育在教研管理體系方面仍然有失,校本教導監督不嚴、教研組管理部協調不合理、各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參與度不高、校本教研管理體系不健全、在例行的體育校本教研氛圍不濃厚等等都導致在實踐的體育教改方面面臨著“碰壁”的情況,種種問題層出不窮,致使在體育課程教學管理體系方面也出現了或重或輕的問題。在教師區域性缺編問題上有待及時更新和改進。體育教師總體的缺編、體育藝術教師結構性缺額等等嚴重影響了我國小學體育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1.3體育鍛煉觀念落后,體育師資力量不足

我國小學生大部分都是隔代撫養,對于體育鍛煉大部分人還停留在“勞動干活、走走路、做做事就行”的階段。而學校受制于教育評價的影響,因為學生通過體育鍛煉的提升效果并不明顯,所以也就自然地忽視了體育教學,而把更多的時間、精力花在了文字課上。除此之外,當前我國中小學,幾乎就沒有專業的體育教師。大部分從事體育教學的老師都是“半路出家”的,或者是稍微愛好運動的非師范類學校畢業改行教師,或者是一些部隊轉業安置的教師,甚至更多的還是采取語數老師兼任的方式。而這些體育教師大多沒有經過長期的專業培訓,缺乏基本的體育教學常識,更別說知道多少體育醫學、體育心理等方面的理論性知識了。何況,從事體育教學還存在評價、晉級的短板,更是難以吸引年輕教師向體育專職教師轉型。

2合理設置課程門類,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

早在2001年教育部所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這就是說學校有權根據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開發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因為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是千差萬別的,要想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有自己喜歡的課程可上,開始單一門類的課程顯然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興趣、需要,所以要想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就必須合理的設置不同門類的課程,以此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因此,在體育方面學校應將校本課程設計成兩種形式,一是自選式校本課程,學生根據學校開設體育校園活動,自主選擇哪一項體育課程,同時,學校也會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增開新的校本課程,自選式校本課程就是要發展學生個性,使每個學生都有一樣特長。它主要滿足了不同學生需求。二是嵌入式課程,一年級開設健美操,文明禮儀;二年級開設花樣皮筋和編唱童謠;三年級開設跆拳道和武術;四五年級開設花樣跳繩;六年級是科技制作和勞動實踐。嵌入式校本課程就是要滿足學校特色發展需求,通過嵌入式校本課程浸潤學生的靈氣、朝氣、正氣。

3挖掘教師的資源,按需配備師資

教師是教學的主力軍,只有配備合理,才能讓教師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積極的編排教材、組織教學,學生才能學友所長,以此提高體育、藝術教師配備水平。在配備兼任教師時必須做到:課時相對集中,確保每位教師每周兼任課時大于8節;跨年段兼任體、音、美課時;參與體、音、美學科的教研活動及培訓;沒有特殊情況,體、音、美專業畢業的教師原則上不得轉崗或兼任其他學科,已經轉崗的應轉回原學科任教。加強體育、藝術教師培訓培養。體育、藝術“人人”工程。重點推進三項“人人”工程。一是通過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讓每個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學習掌握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運動技能和1項藝術特長;通過競技與群體結合,以“3球、3跑、1操、1器(3球指籃球、足球、乒乓球三大聯賽;3跑指田徑、定向比賽和冬季長跑;1操指健美操比賽;1器指器樂為重點),舉辦市、鎮(街道)、校三級聯動的學生體育、藝術賽事,讓學生廣泛參與到體育、藝術活動中來;通過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學校藝術特色項目,讓每位學生每年完成一次體育達標和藝術素質測評。總之,我們經過多種途徑的籌措,所涉及的每一個科目都有教師任教,為發展學生的個性,奠定了基礎。

4搭建展示平臺,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眾所周知,很多孩子是憑一時興趣而對體育產生興趣的,三天熱鬧沒興趣,就不再愿意學習了。學生是希望得到別人肯定和贊賞的,體育教師可通過展示—激勵—進步—再激勵—再進步以此來體現孩子成長的基本心態。為此,體育教師可為學生搭建各種體育形式展示的平臺,首先我們將所開設的校本課程,根據體育學科中的特點,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設置主題展示月活動,構建體育藝術特色人才基地建設工程,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加強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建設,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建設學生高水平體育運動訓練基地,依托現有普通中小學,努力建成3所學生高水平體育運動訓練基地。建立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制度以及教育發展年度報告制度。除此之外,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開足體藝課程。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規范辦學,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證體藝課時。強化日常體育藝術教學,鞏固教學基本建設成果。創新教學模式和活動載體,嘗試用學生自愿申報與個性特長相結合的方式,打破班級授課制,以年級段為單位,在常規教學基礎上開展分項教學。創新活動內容與形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體育、藝術活動。完善初中畢業生體育考試制度,科學設計測試項目、測試方法和評分標準,引導學生自覺強化日常體育鍛煉。

5以體育文化節為介質,豐富學生課外活動

體育文化節是廣大青年喜愛的娛樂活動,使學生在體育訓練的同時享受到體育游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并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滿足體育活動的欲望和需求。每年舉辦全市學生運動會和藝術展演活動,每三年舉行一次中小學生藝術節。校本課程雖然所占比重不大,但是它延伸了國家課程內容,拓寬了育人渠道,增加了動手實踐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真正實現了學習內容多樣化,師資來源多樣化,施教地點多樣化,教學手段多樣化,教學方式多樣化,學習方式多樣化,從而達到人才培養多樣化,尖端化。因此有人說學生成長在課堂,成才在課外。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每天鍛煉1h、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健康理念,使體育鍛煉成為青少年學生的自覺行動。建立全市中小學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測制度和以生源初中和生源小學為單位的學生體質監測公告制度,每年對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抽測結果進行通報。開展中小學生運動處方試點工作,針對不同年級段學生的身體、心理發展的特點和需求,有計劃、有目的地制定相適應的運動鍛煉方法。

6結語

篇9

打破傳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模式,將德育課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認識到,德育課程其實也與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與選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認識到德育課程不再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而是一門關系到自己將來就業和發展的重要課程。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的一個知識點“能力及其改變”為例。不同的職業對于從業人員的職業能力有著不同的要求:從事通訊客服專業的人員需要溝通的能力,從事計算機編程的人員則需要縝密的計算能力,等等。由于不同專業要求不同的職業能力,所以我們在進行德育課教學的時候可以緊緊圍繞學生所學的專業進行課堂教學的改變和調整。在給通訊客服專業的學生授課的時候,我們以溝通能力為主要講解點,將德育大綱中的知識點與通訊客服專業結合起來,這樣下來,學生在德育課學習的時候,就有了更加明確的學習目的,也理解和認識到德育課程對自己未來能力提升的重要指導意義。

二、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教學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中,教育者與學習者借助現代教育媒體、教育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方法進行的雙邊活動。教材多媒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理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是其主要的特點。傳統的德育授課方式無論從教學過程中還是教學效果上來看,都無法讓教師滿意。究其原因是,學習內容的素材選擇上比較片面,過于古板,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方式上比較簡單,互動較少,課程講授過于依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在現代信息化大潮的影響下,我們應該積極地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合理的德育課教學工作。還是以《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一個知識點“能力及其提高”為例,我們可以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找到學生所學專業所對應的從業者能力要求的一些資料,比如視頻、動畫等素材來幫助學習。還可以利用網絡去連接一些主流的招聘網站,直接了解當前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群具體能力是什么。同時還利用信息化技術虛擬一些實際的能力應用情景,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這樣一來,德育教學活動就豐富起來,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德育課教學之中,得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總之,信息化教學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課課堂教學打開了一扇天窗,合理地利用好信息化手段,會讓德育課教學更好地進行,誠如魯昕部長所言,“現代信息技術是改造職業教育傳統教學模式的不二選擇”。

三、結語

篇10

近年來,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在國家和教育部的密切關注和直接領導下,取得了可喜的進展。雖然在諸多的方面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改革過程始終堅持了“以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思想,使得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改革能夠面向市場需求,面向實際需要。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諸多工作中,核心環節和內容就是轉變傳統的思想教育觀念,擺脫本科壓縮性的學科體系,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步樹立實用英語的教學體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職高專實用英語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高職高專教育和本科教育培養的人才類型是不一樣的,前者培養的人才直接面向社會,能夠立刻勝任社會工做;而后者是培養的人才面向科研,要求學生能夠對進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礎。所以前者的學習時間短,而后者則受制于學制的限制。所以在高職高專實用英語的教學改革中,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與本科教育均有區別,高職高專要逐步從本科壓縮性教學模式中脫身出來,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實用”和“應用”為主要內容的英語課程教學體系。

2.在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教學體系的建立過程中,要看重學生在技術、服務、管理、生產等方面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無論是公共課,還是基礎課,都要達到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又為工作積累經驗的目的。

3.高職高專實用英語課程改革要將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使用能力作為英語課程改革的主要方面,尤其是使用能力,更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必備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實用英語教學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口頭層面,要貫穿于聽、說、讀、寫、譯等教學內容之中。

二、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教學改革調查實踐

為了能夠掌握高職高專實用英語課程改革的第一手資料,作者針對高職高專在校生和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走訪記錄,通過各種問題,來真實地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學習目的和學習興趣。經過統計我們可以知道:

1.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普遍沒有信心。在參與調查的200名同學中,只有3%的同學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達到了優秀,23%的同學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很差。

2.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機不足。超過半數以上的同學認為,學習英語就是為了以后能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還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就業取向不使用英語,所以缺乏學習英語的動力。

3.很多學生的的學習興趣沒有充分調動起來。61%的同學認為學習英語最大的難點就是記憶單詞,詞匯量的多少決定著英語水平的多少,但是很多學生沒有找到記憶單詞的正確方法,對于英語的學習還停留在記憶單詞這個簡單的層面上,他們無法從英語學習中發現樂趣,也找不到學習英語的意義,更加意識不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4.對于自己英語水平不高的原因,有67%的學生認為應該歸咎于教師的講課方式,還有一部分學生歸咎于考試制度上,認為學校現有的英語考試方法不能夠真實地反映出他們的學習水平,壓抑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高職高專實用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和認識

當前,高職高專實用英語課程改革涉及多諸多的方面,但是核心內容就是轉變思想觀念,對于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現狀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和清晰的認識,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文章對于高職高專使用英語課程改革提出如下的建議。

1.明確人才培養定位,突出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改革應該堅持“實用”、“應用”的大方向,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在教學內容上堅持選擇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的內容,發揮語言的工具性,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目前,我國已經培養出了大量的英語人才,他們在國際交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英語也成為我國人民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交際性語言。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標不能夠再局限于一門獲得學分的課程,而應該是一種可以給創業、就業、經商、貿易、生活等帶來便利的重要媒介。無論是院校領導還是英語教師,都要充分意識到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職業需求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就是使用而不僅僅是考試。此外,英語教學還要結合學生以后可能的就業趨向,分析學生將來使用英語的場合和所需要的英語水平,有的放矢地組織英語學習和英語訓練。

2.加強實用英語課程建設力度,明確“實用為主”的教學目標。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改革必須要明確教學目標,以此來確定課程設置。英語課程設置要考慮到學生可能使用英語的場合、環境和工作性質。例如有志于外貿交易工作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要學會用英語來寫發商業函電,能夠外文報紙、刊物、電視節目中獲取有效的信息,能夠運用英語進行自由交流,能夠在會議和工作的時候進行中英文轉換等,這些信息的分析對于課程設置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對于課程設置進行規劃的同時,還應該充分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即學生喜歡學習什么、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學生的知識體系中還缺少什么等等,學生所渴望的、需要的、欠缺的正是課程設置所必須要考慮的。在掌握學生的目標需求的基礎上,著重解決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在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時出現的情況等。高職高專的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面向社會進行自我調節的過程,社會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提出了一定的目標,學生在畢業后要想順利找到工作,就必須盡可能地達到或接近這個目標。改革開放以后,應用型的英語人才成為需求的主流,所以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在遵循學習規律的基礎上,還要尊重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愿望。

3.改革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高職高專英語學習是以實用性為主,所以教學內容也應該是學生以后能夠運用的。教材的選用要具有典型性,和時代相結合,并突出實用性和趣味性。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內容大概分為兩部分,一是學習哪方面的英語知識,例如商業貿易、旅游、生物等等;二是學習什么樣的英語知識,例如語言技巧、語法、詞匯等等。所以在選擇英語教材時,應該綜合考慮這兩部分的內容。在英語教學方法上,要改變以往的做題、講題、考高分的模式,著重培養學生聽、說、寫、譯的能力。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如朗誦、表演、情境模擬等形式,來培養學生大膽說的能力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