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經典句子范文
時間:2023-03-17 17:38: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悟人生的經典句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有愛而從俗,是心甘。無奈而從俗,是無奈。心甘當然情愿,無奈又是何苦?
都說幸福中,給予的品位高于接受,我相信。都說人與人之間相處,責在共享而不在施舍,我也相信。
歡樂喜悅,煩惱憂傷,卻屬于我們每個人擁有。生命總是美麗的,不是煩惱太多,只是我們不懂的生活,不是幸福太少,總是我們不懂得把握。
沒有鞋穿的人而總覺得自己很不幸,因為沒有新鞋子,可當他有一天看到沒有腳的人的時候,才能真正感覺到什么是真正的不幸。
有時命運是很殘忍的東西,決定的太突然。生命和生活都是我們擁有的東西,而寂寞也同樣,握在手心里,張開手,它也不會已走了。
每個人的人生都在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不管你用了一生還是你用了十年,甚至用了一天。只要你感覺到了幸福。真愛來臨的那一刻,你就絕對不用猶豫,只要你有勇氣,才會帶來你接近所追尋的幸福。
在許多場合,我們耳熟于彼此稱為朋友的介紹,讓你覺得很多人都是朋友一大把,交往甚廣。而私下里,我們細數起自己的朋友,到底能掰開幾個指頭呢?
幸福的時刻,一半是你,一半是我。七夕節到了,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祝福大家情人節快樂!幸福甜蜜!
相識是最珍貴的緣分,思念是最美麗的心情。
世界應該是美麗的,生活應該是美好的。美在哪里?在得到和得不到之間。
沒有勇氣去嘗試當然避免了失敗,但同時也不會有成功的喜悅與歡欣。
機遇對人生而言是太重要了,有很多人花費了一生的代價默默無聞地等待它的光臨,但終于也沒有等到。因為它只惠顧那些敢于大膽爭取的人,他永遠也不垂青那些袖手坐等的人。
一切都是隨你心情,一切都在于你自己調整自己的不平衡。
生活,似乎總是一艘逆行的船,有礁、有浪、有灘······不管是活給別人看,還是活給自己看,你都會覺得很難。
每個人的幸福都握在自己的手里,就看你如何把握。
幸福就像夕陽,人人都可以看見,但多數人的眼睛卻望向別的地方,因而錯過了機會。
別以為自己多付出一分并不重要,那也許會改變人的一生。
人生有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方是精彩。空白未必不是悲哀。
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樣的,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你不能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多看人生的圓滿,然后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的不圓滿。
活給別人看,會感到很累。活給自己看,也許你可能也會覺得很累,但是你肯定會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
回眸一視,過眼煙云。
再多的烏云總有散去的時候
似乎懂得一切又反感一切;
似乎看透一切又蔑視一切;似乎擁有一切又失去一切,平平淡淡做人。
生活在我們這個世間,萬事萬物的變化皆隨緣意。該來的來了,該走的走了,何必事事總要苦苦地問自己究竟是為什么。
心靈的復蘇就是希望的升起。
沒有痛苦就沒有歡樂,也就是說不知道痛苦的滋味,也就無法知道歡樂的滋味。
做人要低調,切不可居功自傲。
人都有好勝的心態,如果你能把握到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適當地暴露一下自己的“缺點”,這樣會讓別人更加喜歡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絕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
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那么的重要,既不能偏離最初的方向,又要能在即將出現之時懸崖勒馬。這樣你的人生才有可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才能不為自己怕過錯而痛哭流淚,才能為自己自己擁有精彩的人生而喝彩。
不要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
不管你心你里有多大波濤在起伏,你都不要表現出來,都要藏在心里。
事無不可對人言,就是說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并不是必須向別人盡情地宣布,只說三分就可以了。那些有經驗的人,是不是每件事都對人言,那只是另一問題,而他的只說三分話,那是不需要說,不必說,也是不該說的關系,那絕不是不誠實,是狡猾的表現。
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
不要輕易對他人掏心窩子,每個人說話時都要看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你若與朋友初交,就把心掏給對方,用心和他交往,那么“受傷”的肯定是你自己。
只有若即若離,距離適當,才能既保持理想的溫度,又不傷害對方。
我們常說距離產生美,所以要想友誼長青,就要懂得若即若離。
敬誠相待,憂樂相共。
“錢、錢、錢,命相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金錢不知何時成了衡量一個人成敗的標準,因此,許多人牟利而不擇手段,面對金錢名利的誘惑,奮不顧身地栽進去,從而做出使自己懊悔一生的事,這時后悔為時晚矣。其實,我們只要在走“經濟”這步棋時,抱平常心態,就一定能看到金錢以外的美好事物。
“人往高出走”,誰不想自己能攀升業的頂峰,風光無限呢?如果你僅是這樣想想而沒有實際行動,那么這一切就真的只能止于想像。要想獲得高升,自己還必須具備過硬的能力。如果指望別人用雙手將你托起來,就得時時擔心他松手。
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機會,有的機會可能需要你耐心的等待,有的機會可能需要你奮力抓住。但是,對于自己的事業來說,沒有太多的時間經得起你的等待和折騰,因次,一旦有了一點苗頭,就奮力出擊吧!
其實,人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機會。關鍵取決于你面對挫折的態度,是抱怨與放棄,還是正視與堅持!一樣要記住,堅持下去,也許會峰回路轉,柳暗花明,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人,一定要正確認識自己,改變命運,只能靠自己。
自己走出的路,才是最值得自豪的。
相信自己能行,便會攻無不克。
失去金錢的人損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損失極多,失去勇氣的人損失一切。
人生真諦追求完美境界。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感到快樂,也會遭遇到煩惱。不同的是,有的人快樂多于煩惱,有的人煩惱多于快樂。
人生因感動而豐富,生命因感動而精彩。
別拿自己的孩子與人家比,這樣會把孩子得志氣比沒了,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只要他今天比昨天有點進步……
許多人總是在朝令夕改,總是在左顧右盼,見到一點蠅頭小利便心旌動搖方寸大亂,很容易地肯定自己也很輕易地否定自己,這種人便是半途而廢一無所成的人。所以真正有大成就的人總是極少數的那一類。因為執著總有孤獨相伴,執著總與痛苦為伍,執著的氛圍總是輕靜的寂寞,而這些恰是絕大多數人所難以做到的。
當我們醒來,走進現實的陽光里,我們會發覺自己的故事原來也這般亮麗迷人,它不禁打動自己,也一樣打動別人。
夢里花開,夢里花落。幾多憂喜,幾多甘苦。
朋友就是我們樂于與之相處的人。這種寬厚與放松的心態,也許會是我們心中獲得更多的快樂。
又是一個金色的年輪,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我們又迎來了“七一”這個光輝的節日。讓我們共聚一堂熱烈慶祝我們黨的生日,向我們偉大的黨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在別人故事里旅行,是因為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的故事太平淡,沒有什么精彩可言。
錢,在這個物質世界里離開你寸步難行。
生活中有無法解釋的奇妙,如運氣福氣和霉氣,能樂死你美死你也能氣死你!
平平淡淡才是真。
不管一切如何,都應該笑著面對生活。
也許你會在一次無味的旅途中偶遇一條令你終生難忘的美麗河流,也許它會改變你的全部生活。只要你執意不放過它,那么它必然會為你開起一道門,等你走進去。我會珍惜每一個美麗的瞬間。
面對鏡子,面對自己,面對距離,我終于明白,原來自己樣樣還都差得很遠。
一個人只有理解了母親,才可能善待自己
一個人的知識越多就越痛苦。因為知識越多就追求越多,希望越多,所以痛苦也就越多。
讓別人幸福,自己也會幸福的。
篇2
1、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2、學會把自己的心態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點,多看別人的優點,讓傲慢的心變得謙虛恭敬,這樣您所處的環境自然就融洽了。
3、夢想是一個幸福的念想,想著想著就快樂了,它執著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個界標,代表著活力與向上。
4、修心當以凈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5、給生活貼上夢想的標簽,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華了,平淡的時光染上華麗的色彩,點石成金,就是這么回事。
6、生活磨礪了人生,這一路走來,學會了接受。
7、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復雜,生活就充滿痛苦。
8、相信自己,一路風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9、如果抱怨成習慣,心靈就像上了枷鎖,沒有一刻解脫。唯有放下抱怨,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自在與幸福。
10、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11、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放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12、幸福,不是收獲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駕馭自己情緒和心態的人,才能獲得平靜,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3、幸福,不是收獲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駕馭自己情緒和心態的人,才能獲得平靜,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4、抱怨就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于人無益,于己不利,于事無補。
15、夢想是一個幸福的念想,想著想著就快樂了,它執著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個界標,代表著活力與向上。
16、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17、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18、聰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聰明之人,是戰勝別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戰勝自己的人。
19、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從傲慢中來的;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高明,比別人更有見識,比別人更正確,于是相互輕視,矛盾也就逐漸生起了。
20、如果抱怨成習慣,心靈就像上了枷鎖,沒有一刻解脫。唯有放下抱怨,才能體會到生命的自在與幸福。
21、活著的氣度是昂首挺胸,獨立寒冬,面對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動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書房,面不改色,揮筆題書的那份悠然寧靜。
22、別人永遠對,我永遠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23、學會把自己的心態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點,多看別人的優點,讓傲慢的心變得謙虛恭敬,這樣您所處的環境自然就融洽了。
24、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25、活著的氣度則是要剛柔并濟,胸中有天地。要堅韌不拔,頑強不屈。要傲骨俠腸,正直勇敢。
26、你不必和因果爭吵,因果從來就不會誤人。你也不必和命運爭吵,命運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27、活著的氣度則是要剛柔并濟,胸中有天地。要堅韌不拔,頑強不屈。要傲骨俠腸,正直勇敢。
28、相信自己,一路風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29、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30、敞開心扉,寬容的對待別人你就會擁有全世界,記住,千萬別為利來,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31、未成佛果,先結善緣
32、生而為人,活著,活出風度,風采,風格。這些皆為外表,而氣度則是內涵,是質地,是根本。
33、一憂一喜皆心火,一榮一枯皆眼塵,靜心看透炎涼事,千古不做夢里人。
34、人,只要擁有微笑,就能夠豁達樂觀地活著;人,只要時刻保持微笑,就能夠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擁有一張永久的通行證。
35、所有的病患,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36、修心當以凈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
篇3
2、窗外,這個季節的陽光溫暖而燦爛。可是,怎么也照不進我還停留在雪舞季節的心間。看著你的痛苦,而我只能茫然無措。此時,我唯一的能說的就是,請放手吧,這樣,彼此都會比現在快樂很多。而你說過,你會給我一生的幸福。那么,請放開這份已走到盡頭的情感。讓我,獨自在風中緩緩的行走,可好?
3、卑微的向你乞討所謂浪漫的愛情,你卻無私奉獻了你所謂高尚的友情。
4、也許,今生,我們都忘不了彼此,因,傷得太深。可是,你明白么,時間,注定會把紅塵中所有的事情埋沒。時間,也會注定讓一切曾是血淋淋的傷口縫合。
5、你說你絕不放手,你說,你不會這樣輕易的讓我遠走。那么,我只能在這個有點寒意的夜晚,選擇離開,以一種決絕的方式,不再回眸。而此時此刻,我還是愿意留下我心底對你最誠摯的祝福。
6、別人的童話永遠都是浪漫的,而我的童話卻永遠都是凄涼的。
7、原諒我,面對你的這份愛情,我選擇決然逃離。不要再問我當初到底有沒有愛過你,不要再問我現在為什么如此執意。而我現在,很想忘了那些是是非非的曾經。忘了那個梅雪飄逸的季節,曾與你相遇。
8、走到如今,離開,已成定局,而我真的不想是因為迫不得已。知道么?我還是想在記憶中保存你那雙曾溫暖過我天空的眼睛。
9、對著你亮著的頭像,終于做到了無動于衷。
10、聽那首擦肩而過,淚,輕輕的在眸底張開的指尖滴落。也許,在這個塵世中與你相遇,是你我生命中注定的錯。可是,離開,卻是如此,這般,愴然逃脫。今,我想說的是,很謝謝你用盡心力的愛過我,但是,并不是一個愛字,就可以改變生命中很多注定的事情。
11、焚化我的記憶,祭奠你猶存的美麗。
12、世上最心酸的事就是:當你握著你愛的人的手時,不經意間觸摸到一枚陌生的戒指。
13、我已不在去想當初,你以愛的名義做過的那些讓人感動或憎惡的事。而我的心,已超過自己所能承受的負荷,你知道嗎?我累了,很累很累。請允許我停留在我自己的世界中。好么?我還想告訴你的是,愛,不該是在痛苦中度過的,而時間,也不該是在痛苦中走過的。給愛一條生路,給愛一個空間。也許,會發現,人生,別有一份不同。
14、誰卑微了承諾,放肆了寂寞,又丟下了我。
15、我一直不想與你重提往事。那只是些說不清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只會增加彼此之間那抹越來越深的傷痛。你可明白,你的愛,已不是最初的那份純純的溫暖。而是一根浸漬著愛情名義的繩索,勒在我的心上,喘也喘不過氣來。你的愛,已讓我的心底,有了一種無邊的沉重,你所謂的愛,到盡頭是不是都會如此讓人無法呼吸。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也許,我要的,你永遠都不會懂。
16、彼此剛剛擁有的默契,你卻放手選擇了拋棄。
17、你的記憶,殘存著你我依昔的記憶;我的記憶,卻填滿了寫你的日記。
18、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你知道我只用行動表示。
19、如果當初你勇敢,回憶會不會不一樣?如果當初你堅持,彼此會不會不這樣…
篇4
一、朗讀中體會文本的色彩:在感悟中漫溯
在朗讀中,重讀句子中的某些詞語使之突出,能解讀文本作者在文字間所賦予的情感傾向。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春酒》: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手指頭伸進杯子里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重讀的詞語寫出了作者對母親的八寶酒的垂涎欲滴。“偷偷”表現了“我”內心是非常想喝的,但又不能讓母親知道的隱秘心理。“好幾回”是指多次,足以看出母親的八寶酒對作者充滿了誘惑,也顯示出了“我”的可愛。在這慢慢的朗讀中,我們感悟到了作者童年的純美味道。如:《我的母親》: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說自己“混”了二十多年,且“混”的如此有成就,可見母親對作者的影響之大,我們也感受到了此時此刻作者對母親的懷念。這樣的朗讀,達到了在感悟中漫溯,在漫溯中快慰的目的。
二、品讀中感悟作者的思想:在引領中沉思
當我們隨著文本中的字詞句篇去“復活”作者思想時,我們會在作者思想的引領下,去思索作者的下一步動作,下一章節的事情發展傾向。在細細品讀意蘊中,達到全身心的共鳴和融合。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作為文本與學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準、人生經驗、審美水平要高于學生,但不能把我們對作者思想的理解,強硬地、機械地傳給學生。教師只是一個“向導”的作用,給學生這個閱讀的主體指出方向。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他們在輕松、活躍、和諧的環境中激活思維和想象力,給他們創造共振和共鳴的條件。在教師的主導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作者的思想,去思索、去體味、去闡釋……
三、細讀中與作者對話:在中引吭
細細地品讀文本中鮮活的文字,從字里行間傾聽作者的講述和訴說,把自己與作者相關的經歷、體驗和感悟,通過語言文字與作者的經歷相遇相激、交匯融合,讓自己與作者對話,在傾聽、思考、求解、共鳴、感嘆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例如在《五柳先生傳》中,我逐漸讓學生理解了陶淵明的“不慕榮利”的性格,感受他“簞瓢屢空”的困境,深切體會他“不求甚解”的真正含義。在與陶淵明的對話中,理解了他精神上的寧靜,安貧樂道的灑脫,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讓學生感覺自己是陶淵明的朋友一樣,共同感嘆“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共同引吭高歌“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在品讀中找到與作者的共鳴之處,才能找到共感,才會不自覺地感受到作品的經典力量,激發我們的精神力量,使我們在高亢力量的鼓舞下引吭前行。
當然對文本的細讀體會,必須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沉淀,才能有共鳴的體會,才能對話自己的人生。在閱讀中,要準確及時地借助于一些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方式去觀察、體驗和思考,用語言、文字等形式去表達自己的心理訴求。
四、誦讀中張揚生命個性:在自覺中彰顯
1.誦讀,就是有感情地朗讀直至成誦。對于優美的文字,我們要熟讀成誦,并在誦讀中結合自己的人生體會和經驗彰顯自己的人格和個性。例如小萍同學由于父親常年不在家,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在一次車禍中,爺爺又拄上了雙拐,她感覺到了生活的乏味、苦悶,幾近退學。學李白的《行路難》,當讀到“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時,她體會到了自己生活的艱難,以及對現實無所適從的迷茫,但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勇氣鼓舞了她,使她重新煥發出新的勇氣。她說,“雖然前方困難重重,我也要‘長風破浪’‘直掛云帆’實現自己的夢想。”通過誦讀,學生張揚了風采,展示了個性。
2.誦讀不是機械地反復地朗讀,更不能死記硬背。它是在朗讀中更多地通過某些意象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其中的文化韻味。例如馬致遠的《天凈沙》中“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讓學生明白詞中的這些詞語絕不是隨意的拼湊,而是一種相關意象的有機組合,詞語間沒有串聯成句子,恰好留下了空白,便于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建構一幅形象生動的畫面,感悟“斷腸人在天涯”的凄涼。
篇5
一 、刺激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時期,如一株株剛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識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壯成長。而這“甘露”的獲得,除了靠老師課堂上有限的傳授外,更需要學生依靠課外閱讀去采集。課外閱讀在形成學生語文能力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是要靠長期的大量的積累才能形成的,正如莊子所說:“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閱讀總量應不少于150萬字。要讓學生有大量的積累,必須讓其廣泛地閱讀,不能只滿足于課內有限的時間和有限的閱讀內容。而要讓學生在課外能廣泛地閱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對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其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使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內在的需求,成為兒童生活中的一種人生體驗,成為他們的一種新的自覺的生活方式 , 使他們感到課外閱讀如同吃飯、睡覺不可或缺。
語言材料的積累,光靠教材二、三十篇課文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光靠五、六篇作文的訓練也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學必須大大地向課外延伸。低年級,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推薦選擇短小精悍的、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讀物,讓學生立竿見影學會有針對性的閱讀例如《小布頭奇遇記 》《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笨笨豬》《狐貍列娜的故事》《米切爾·恩德童話繪本》等有趣的故事書。中高年級推薦名著中的經典場面,激發學生積累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更不能學好語文。而且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 ,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二、教給學生積累的方法
1. 摘抄。積累語言材料的方法之一是摘記,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古人又云:“不動筆墨不看書。”摘記的意義,一在過程,二在于儲存備用,因為抄摘的過程就是一個熟悉的過程、記憶的過程。“書到用時方恨少”,若有一個儲備倉庫可以隨時取用,也就不怕臨時不夠用。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制訂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計劃,特別是小學生,閱讀和作文處在起步階段,各級語言材料、名言警句、格言俗語仍然是作文所欠缺的基本材料,對他們的寫作來說,積累是很重要的。低年級主要積累四字詞語和優美的句子,中年級積累古詩、成語、優美詞句,高年級積累成語、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語、古詩詞、現代文中的好詞好句或優美片段,甚至逐步學會積累中外名著中的經典文段等。學生以讀書筆記的形式進行,每周利用閱讀課集中摘抄一次,主要摘錄一些名言警句以及生動優美的、富有表現力的句子和段落,讓學生積累閱讀中的鮮活素材。有關課文中涉及到的名著,如《魯賓遜漂流記》、《西游記》、《紅樓夢》等,讓學生利用假期去閱讀,同樣要求有筆記、有心得體會。
2. 背誦。誦讀文質兼美的優秀詩文,是學生汲取人類優秀營養、積累語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重要途徑。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義教階段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240篇(段),并在附錄中推薦了古詩文120篇(段)。我根據教科書進度對優秀詩文的誦讀作系統指導,讓學生形成習慣;并定期舉行誦讀輔導講座,對學生難以把握的語調和句讀、難以理解的作品、難以領悟的藝術境界進行解答,幫助學生消化理解,不斷提高誦讀水平和藝術品味能力,最終形成積累。課文中的經典篇目,可采用每篇必背的方式,進行積累。
篇6
新課標以全新的理念談到閱讀的問題,要求“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有較豐富的閱讀”,因此,指導學生閱讀,必須做到質和量的相統一,既要讓他們完成量的規定,更要讓他們在閱讀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閱讀都成為豐富語言和精神的有效閱讀。西方人說:“Leader is render”(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一個人知識的積累和人生視野的拓展,心靈和思想的成長,都離不開閱讀,因為人只有通過閱讀薈萃人類智慧的各種讀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長所需要的營養。
所以,我認為語文教學中獲得知識的最有效方法是閱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豐富學生的內涵,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
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說,只有博覽群書,尤其是經典著作,才能更好的完善他們的人格,豐富他們的人生底蘊,引導他們走向積極健康的人生之路。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去品味經典作品的醇香,礪煉人生的征途。葉圣陶先生曾說:“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在閱讀時,只有去“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的閱讀欲望會更強烈效果會更好。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人傳》、《童年》等,都是一些可供品嘗的好作品。對初中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誘惑力、感染力和熏陶作用。當然,在實際閱讀中,有很多經典作品的內容是遠離學生生活,不易讀懂的。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向學生介紹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賞析精彩章節,為學生閱讀經典提供幫助。教師除了指導之外,還應創設一個閱讀經典的氛圍,如在班級張貼作品的插圖,播放相關的影視片段,摘抄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等,讓學生在這種濃郁的經典文化氛圍中成長。這樣,不但豐富了學生的內涵,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其知識領域。
二、豐富學生想象、增進思考和善于應辨的能力
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良好的閱讀教學能發展學生的想象力,首要的問題是引導學生讀好文章,讓學生在讀中想,想中讀,反復吟誦, 要在眼前能呈現出文字所表達的具體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內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畫面。這樣,閱讀才能有情感,才能進入文章描寫的情景之中。
三、增進學生的自我成長和反省,享受豐收的感覺
記得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課本為了要供學生試去理解、試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長,不適宜做細琢細摩的研討工夫。但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必須經過反復的歷練。單憑教本,是夠不上說是反復的歷練的。所以必須在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書,越多越好。” 這也就說明了一點,如果單從所學的課本來閱讀積累是遠遠不夠的,它滿足不了學生,所以我們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平時多閱讀一些書刊雜志,而在平時看書、看報時,常常能讀到一些好詞好句或精彩的片斷。但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有可能讀過就算了――過目即忘。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讓學生每人建立一個摘抄本,隨時摘抄精悍的短文、精彩的片斷和精煉的句子。每次開展好詞好句的比賽來促進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其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口語的表達能力,以拓寬視野,加強積累。實踐一段時間以來,我發現學生的興趣很濃厚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習中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學生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促使他們自覺學習、積極思維、探索創新。從學生的習作中也證實了這一點,不管是練筆還是作文,不在是翻來覆去的陳詞濫調。因此,我堅信廣泛的閱讀在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情操,發展思維,積累知識,提高文學素養的同時更有助于完善學生的人格修養。
篇7
所謂句子仿寫,是指按照題目給出的語句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內容不能完全一樣。仿句題主要考查語言能力,考查對語言規律的認識與提煉能力,也考查對語言、語法修辭的積累與運用。
【技法講解】
1. 審:認真讀題,審清題目要求,把握思考方向。
2. 察:觀察并研究例句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特點。
(1)內容上,仿句應與例句思想一致,內容貫通,相互映襯。
(2)形式上,仿句應與例句句式一致。答題時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點,尤其是分句間的關系,關聯詞語也要一一對應。
(3)注意例句的修辭手法,仿句要與之相同。
(4)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調,仿句要與其一致。
3. 寫:組織語言仿寫,注意展開聯想和想象。
4. 檢:對仿寫的句子進行“體檢”。看仿句是否有語病,是否與例句內容統一、句式一致、修辭相同,是否與例句語意相連、文脈相通、融為一體。
【真題解析】
⒈ 續寫式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卷)根據語境,仿照畫線句子,在橫線上填寫內容。要求運用修辭方法,語言生動形象。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沖它哭,它便沖著你哭;你沖它笑,它便沖著你笑。這恰如:悲觀的人,把挫折視為爛泥潭,一點點陷入人生的困境; , , 。
思路解析:仿寫的句子應該是一個比喻句,在符合語境的前提下,還要符合“……的人,把(將)……視為(當作)……,一(疊詞)……” 的句式特點。
答案示例:樂觀的人,將失敗當作墊腳石,一步步登臨理想的高峰。
⒉ 套寫式
(2011年四川省樂山市卷)下面這個句子出自紀伯倫的《雨之歌》,其中的“我”是詩人描寫的“雨”。請你仿照這種句式,寫一段話,并注明你所描寫的對象。
我哭,山河卻在歡樂;我掉落下來,花草卻昂起了頭,挺起了腰,綻開了笑臉。
思路解析:仿寫的句子,需在形式上符合例句的句式特點,應是一個復句,并且采用擬人和排比兩種修辭方法。
答案示例:我笑,大地卻在嗚咽;我奔跑起來,林木卻低下了頭,彎下了腰,露出了愁容。
⒊ 話題式
(2011年山東省青島市卷)請模擬下面設問的形式,并以“生命”為比喻的本體,寫一段對生命認識與感悟的文字。(要求:簡明、有文采)
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最終東流入海;生命像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長大后葉落歸根……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是永恒的。
思路解析:本題屬于話題式仿寫。仿寫時,一要注意例句的修辭手法,二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點。仿句應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使用“生命像什么?生命像……;生命像……生命是……的,是……的”的句式。
答案示例:生命像什么?生命像一幅長長的畫卷,等待我們去精心描繪;生命像一曲美妙的樂章,需要我們用心去演奏……生命是美好的,是多姿多彩的。
⒋ 名著評點式
(2011年四川省南充市卷)根據你積累的名著知識,在橫線處填入恰當的句子,使前后語意連貫,句式一致。
經典滋潤心靈,名著豐盈人生。《朝花夕拾》如一幅淡雅的畫,描摹出記憶的甜美; ;《童年》似一壺苦澀的茶,浸泡出人生的艱辛。
思路解析:本題屬于名著評點式仿寫,一般格式為“名著名稱+比喻詞(是、似、如)+喻體+名著主題”。
答案示例:《水滸傳》是一碗濃烈的酒,醞釀出英雄的豪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座火熱的爐,鍛造出意志的堅強。
⒌ 廣告式
(2011年湖北省咸寧市卷)中國咸寧第三屆國際溫泉旅游文化節快到了,現征集一則宣傳咸寧(或咸寧各縣市區)旅游景點的廣告,掛在高速公路入口處。請仿照下面廣告的思路,寫一則體現景點特色的廣告。
例:泰山――追隨圣人,品味泰山;和諧經典,儒風泰山。都江堰――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思路解析:題目給出的兩則廣告思路一致,但句式不完全相同。仿寫廣告應按照“景點特色+景點”的思路來寫。
答案示例:雄風猶存赤壁磯,柔情似水陸水湖;龍窖山傳承瑤家文化,無岳關彰顯民族氣節。
⒍ 留言式
(2011年山東省濱州市卷)請仿照某同學在“告別母校”留言簿上的留言,補寫一個句子。要求語意連貫,句式一致。
在這離別之際,我們別情依依,走一回校園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樓梯,
,心中蕩起甜蜜的回憶。
思路解析:本題屬于留言式仿寫。首先,補寫的句子要與示例的句式一致,即“單音節動詞+一+量詞+……的……”。其次,仿句要與例句語意連貫,構成排比。
答案示例:看一眼班級的黑板;聽一回校園的廣播;想一下老師的話語。
⒎ 托物寓意式
(2011年浙江省臺州市卷)魯黎的詩作《泥土》少了一句話,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把它補充完整。
老是把自己當作珍珠,就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 ,讓眾人把你踩成腳下的道路。
篇8
所謂“國學經典教育”,是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名著(如《三字經》《弟子規》《論語》等)作為教育資源,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本文將以“國學經典教育”為落腳點,著眼于廣州農村小學國學經典教育的現狀,探討在農村小學進行國學經典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一、廣州農村小學國學經典教育的現狀
由于經濟發展的原因,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即使在廣州也不例外。比如有些學校會投入大量資金,開展與國學經典教育相關的活動和課程;另一方面也來自社會多方的協助,比如有些學校會組織學生參加當地圖書館開設的國學講座。
對于農村小學,自然欠缺以上所述的城市小學的優勢。另外,相關教育部門組織的培訓,農村小學教師同樣有機會去參與,同樣能夠接觸到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和創新的春風同樣吹拂著廣州的農村小學。因此,國學經典教育在廣州農村小學同樣可以開出絢麗的花朵,結出累累果實。
在廣州的農村小學,不少學校都開設了國學校本課程,鼓勵學生閱讀與朗誦中華經典,規定了閱讀的書目和數量;同時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賽和活動,設立“書香班級”“書香少年”等形式,培養學生對國學的興趣。許多學校也漸漸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將國學經典教育滲透于校園文化之中,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流淌著國學經典的意蘊,每一面墻都訴說著中華優秀傳統的智慧。對于《弟子規》《論語》《唐詩三百首》等國學經典,農村的小學生也能出口成章。
二、廣州農村小學進行國學經典教育的措施
為進一步推動國學經典教育,廣州農村小學應當在發揮現有優勢的基礎上,創新國學經典教育的形式,充分發掘國學經典教育的精髓。
(一)提升教師的國學素養,以師傳道
著名教育家朱自清早就強調過經典訓練的重要性,主張“至少必得經過這種古典的訓練,才成為一個受教育的中國人。”中華國學經典輝煌燦爛、極具魅力,特別是那些優秀的古詩文,音律和諧,思想豐富。讀經典,感受古典的、含蓄的美,可以培養一個人溫文爾雅的氣質,提升自身的國學素養和精神境界。尤其是對于“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而言,更應主動、自覺地學習和汲取國學經典的智慧,使之轉化為自身教育智慧的一部分,從而使教師的身上具備一種獨特的“國學魅力”,這種“國學魅力”會直接感染我們的學生,對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師傳道,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再流于空洞的說教,而是飽含智慧的感化。例如,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就會用《弟子規》中“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這句話來告誡他們。久而久之,這句話就會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心里,內化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規范。由此可見,教師的“國學魅力”對學生來說,不僅僅是耳濡目染,更是精神和靈魂上的洗禮,可以讓我們的學生更加懂禮儀、明是非,陶冶學生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培養學生對國學經典著作的語感
國學經典著作往往以古詩文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我們需要指導學生閱讀和朗誦古詩文。對于農村小學生,經典古詩文的閱讀并不要求學生具備很高的理解和欣賞能力,而是以培養朗讀和感悟詩歌內容為主。有些老師就只專注于對古詩文字詞句意思的解釋,導致古詩文教學變得枯燥無味。學生領略不到古詩文的古典美和含蓄美,更無法真切地感悟古人所表達的思想。因此,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反復誦x的方法,培養學生吟誦古詩文的語感。華南師大文學院周教授說:“讀古文,就要結合句子的語境,讀出古人的韻味來,讀出文氣。”這說明我們要指導學生盡可能地讀出經典作品中古人的本意,而不是死摳字眼,泛泛而談。
(三)堅持文道結合,以理性化感性
國學經典作品往往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可堪稱為典范,即無論是語言風格、寫作手法還是思想內容都值得后人稱道。國學經典不僅能帶給我們審美的享受,同時也用古人的智慧打動我們。優秀的國學經典是千百年先賢的智慧結晶,能給人以啟發。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小學生學會批判繼承,并學以致用,將古人的經驗總結和忠告訓誡反映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實踐中;更要學會理性地運用古人的智慧來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四)多媒體輔助國學經典教學
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在國學經典教學中還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國學經典注入音樂、圖片、聲音、動畫等多種元素,豐富國學經典的表現內涵,讓沉睡的國學經典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中活起來,更有效地感染學生。
參考文獻:
篇9
一、古典詩詞,情美志遠
中國古典詩詞中,由感覺的經驗層次與精神的超越層次所構成的情與志,是詩詞的精魂。她常常與事、物、景妙合無垠而成為鮮活的生命體。
從內容上有為公、為私之分,形式上有情顯志隱和志顯情隱兩種。從外部觀照詩詞,有耽溺于人事和縱情于自然兩種情懷,相應便生出“入世”和“出世”
的不同志向,即儒道二家為主的人生價值體系。抒寫與人事相關的情志,為公則是對國民命運的喜與憂,對王事政治的美與刺,經行歷史和人生思考,如詠史詩,感懷詩等。
為公的情志,從《赤壁》《泊秦淮》《示兒》《春望》等都是反映愛國精神,憂國憂民情懷和推己及人的責任心的典范。透過心懷天下,悲憫蒼生之情,我們體會的是洋溢著“積極入世”“致君堯舜”的執著的儒士是志。
為私的情志則多表現為游子羈旅,離愁別緒,鄉思情重,親恩難忘之類,在詩詞中表現世化,人間冷暖悲歡的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朋友至情,“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兄弟情深,“誰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暉”的母子情濃等等,這些送別詩,羈旅詩在相思的愁苦中反映人間真情的美好和溫暖;兒“蓬頭稚子學垂綸”,“待到重陽日,還來就”等等表現日常生活小事,描寫生活小景的詩詞則反映出濃郁的生活情趣,人情韻味,表達出個體生命平凡樸實的志趣。
二、人格教化,誦辯結合
首先談談以誦體情。
《語文課程標準》根據不同學段提出了對“誦”的不同層次的要求:
中學學段要求“誦讀優秀詩文,通過對詩文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我們可以通過老師的示范、指導,讓學生動情地讀,動情地品,讀出詩境,品出詩韻,最終使自己的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及情感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
再說說“以辯明志”。
“辯”是一種雙邊的闡說。在品悟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闡說。在教與學的雙邊交流研討中,學生的認識得到深化,難以言說的感悟逐漸明了化,我們既可以引導學生就課文情節的空白處想象著“說”,如學習《雨霖鈴》下片想象之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想象今宵旅途中的況味,遙想不久之后一舟臨岸,詞人酒醒夢回,卻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楊柳梢頭。啟發學生去進一步想象那種凄清的氣氛,客情之冷落,風景之清幽,離愁之綿邈;也可以在學完詩后總結性地“說”,如學完《夢游天姥吟留別》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引發的對全詩及詩人的認識。這些闡說理所當然地就成了語言和情志的結合點,都能使學生從詩詞最動人處領悟詩歌蘊含的情志,收到刻骨銘心的感化。
三、寫好詩評,歸于情志
在中學古詩詞鑒賞中有一個現象耐人尋味:那就是無論是鑒賞形象,鑒賞語言特點,鑒賞藝術手法,還是鑒賞結構技巧,最后一個答題點都會歸結到古詩的情感上。可見,領會古詩的情志是詩詞鑒賞過程的必要環節和落腳點。
下面分類列舉答題步驟
(一)賞析人物形象:1.寫了一個……(性格)……(身份)的人。2.結合詩句分析怎么寫的。3.分析詩人在形象中寄寓的情感或哲理。
(二)賞析景物形象:1.描繪了一幅……(時間)……(地方)……(特點)的景象。2.結合句子分析。3.分析詩人在景中寄寓的情感及原因。
(三)煉字:1.釋字義。2.描述所在句中的景象。3.點出此子烘托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四)語言風格:1、點明語言特色。2.結合詩句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表達技巧:1.指明技巧。2.分析該技巧是如何運用的。3.點明此技巧表現了怎樣的感情或哲理。
在給詩歌寫詩評時,很多同學意識不到“詩詞賞析歸于情志”的規律,大多只是問技巧答技巧,問形象答形象,導致整體把握不夠,鑒賞過程不完整。
怎樣從詩歌中領悟作者的情志呢?
首先,借助背景動機,把握詩人的內在情感。詩言志,詞緣情,情感是詩歌創作的基礎。鑒賞詩歌時,一定要關注寫作背景的介紹,從而懂得詩人要表達什么樣的感情。
其次,品味語言意象,領會景物蘊涵的情感。意象,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詩人審美創造的捷徑和情感意念的載體,從詩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夠迅速地把握主題。
再其次,剖析結構畫面,把握作者感情變化。梳理詩歌結構,剖析詩歌畫面,進而把握詩歌作者的感情變化。例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闋寫懷念古代英雄孫權和劉裕,這是切合題目的,下闋卻寫到“北伐失敗”“揚州烽火”“神鴉社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等似箭互不關聯的事,抒發的是雖有雄才大略卻不被重用的慨嘆。
篇10
關鍵詞:激勵量化主動
教學的良好效果來自強烈的求知欲,來自學生千方百計、竭盡全力想學好這門功課的愿望和行動。當學生達到孜孜以求、樂此不疲的狀態,結果不言自明。而要達成這種最佳狀態,教師必須隨時隨機調控好這個過程,運用贊賞、表揚、鼓勵、獎懲等激勵手段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之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一、 精挑細選,每天都布置適量作業(不超過二十分鐘)
針對現有學生基礎普遍薄弱、不做作業的現狀(其他科目如科學、數學、英語每天都有大量作業或背誦任務,學生幾乎沒有時間再做語文作業,甚至根本就從小學起不會做作業)。規定及時上交、完成得好的給A加1分,獨立完成有相當難度作業的加2分,質量極差的不加分,不上交者扣1分,抄襲者扣2分。
每天都完成一定量的作業,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學生積累、鞏固、遷移所學知識,有助于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培養勤勞、踏實的未來合格建設者也是至關重要的。
二、 落實背誦、默寫任務
古詩文的誦讀、理解在語文學習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它對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培育高貴人文氣質,積淀深厚文化底蘊,振奮昂揚民族精神,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把這個任務由小組長去負責落實是通行辦法。規定每星期到小組長處背誦并默寫一首詩歌,無誤的加1分,課內文言文背誦、默寫無誤的加2分。
教材之外的優秀詩文則鼓勵到教師處背誦,也予加分。
能獨立翻譯重要文言語句的加5分。之所以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只有真正理解了,背誦、默寫才是有意義的。
當然,教師還是需要幫助學生過好這個關,盡可能檢查每一個同學的背誦、默寫情況。因為在背誦、默寫時往往會發現添、漏、錯等問題,這時就要教他們讀準音、寫對字。特別是默寫后要認真讀一遍,根據意思來核實有無錯誤。如有學生把“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默成“鳶飛唳天者,忘風息心;經綸事務者,窺谷望返。”這就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唳”是“鳥鳴”,“戾”才是“至”;是“看到山峰”――“望峰”;是“世俗的政務”――“世務”;是“流連忘返”――忘反(“反”通“返”)。
三、 每堂課,前五分鐘抽查學習情況
給每個學生平等的考查機會,回答正確的加2分,不能回答的扣2分。
這是有經驗的老師的成功做法。這樣做可以促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去復習鞏固知識點,同時使學生每一堂課都保持必要的緊張感,避免身在教室卻心不在焉、濫竽充數的情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并使之形成良性循環。
抽查提問關鍵在于要有助于學生“溫故而知新”,突破“重點、難點”,使知識系統化、簡明化、透徹化;有助于提升理解水平,使學生產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頓悟,并起到進一步激發旺盛的求知欲的作用。
四、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大膽訴說自己的感悟、發表自己的見解。優異者贊賞有加,同時加2分。
這樣做的目的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不斷增強理解能力,提升口頭表達水平。
課堂是學生積累知識,獲得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品讀、研討,發現問題、提出疑難,積極開展交流,訴說自己的感悟、見解,是我們的學生很薄弱的。缺乏創新思維、創造能力,更是中國學生的通病。而國家的強大多么需要高素質的創新性人才。要改變不會思考、理解膚淺、不善表達的現狀,只有循循善誘、逐步引導,鼓勵并贊賞學生的獨立思考,大膽表達。
五、 實施彈性作文教學,鼓勵學生多寫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學生的寫作水平普遍低下:中心不突出、敘事無條理、描寫不具體、語言很蒼白、選材缺新意……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在于沒有寫作的熱情,對教師布置的硬性作文應付了事。
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我給學生充分的自,允許他們自己選題立意、抒寫懷抱。但要求大家都要留心觀察親人、朋友、同學的外貌特征、性格特點、行為舉止、言談為人,感受他們對自己或旁人的真情厚意,并在作文中努力通過細節加以刻畫,做到傳神寫照,別有風味。同時要求多向名家名作學習,學會謀局布篇,模擬精彩片斷,積累好詞妙句,增加自己文章的亮點。
六、 鼓勵閱讀古今中外名著、經典
其實讀名著、誦經典應該是現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不但能夠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而且是一個人成長的基礎,它可以給學生強大的精神財富,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高貴的人格氣質,成為人生的精神動力和支柱。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名著、經典對人生的根本影響。古人尚且能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懂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怎么可以不如古人?因此,我們要提倡并鼓勵學生多讀名著、經典。
教材規定的必讀書經老師提問驗證是實的每部加5分。公認的經典作品像《弟子規》、《三字經》、《論語》、《老子》、《大學》、《中庸》、《世說新語》、《史記》,也同樣加分。每一萬字加2分。非必讀名著如《平凡的人生》、《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約翰?克里斯朵夫》,每十萬字加2分。
七、書寫清楚、端正、秀美、大氣
以前,學生對書寫極不重視,作業敷衍,甚至考試時也是隨心所欲,亂寫一氣,涂涂劃劃,卷面猶如貼了許多爛膏藥,造成嚴重失分。雖然我也反復強調書寫的重要性,并以關系到升學、工作的前途來威脅,但學生還是認真了一段時間,又故態復萌。而采用了這個切實措施后,就自覺多了,有了很大的改觀:字跡模糊、潦草的情況基本絕跡,書寫工整美觀的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