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的經典語句范文

時間:2023-04-03 21:07: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悟人生的經典語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感悟人生的經典語句

篇1

1、茶喝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若輕風。

2、我不喜歡說話卻每天說最多的話,我不喜歡笑卻總笑個不停,身邊的每個人都說我的生活好快樂,于是我也就認為自己真的快樂。可是為什么我會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個相似的背影就難過,看見秋天樹木瘋狂地掉葉子我就忘記了說話,看見天色漸晚路上暖黃色的燈火就忘記了自己原來的方向…

3、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興好幾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難過了好幾年。

4、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不要用恨來結束一段愛。

5、人是可以快樂地生活的,只是我們自己選擇了復雜,選擇了嘆息!

6、什么叫快樂?就是掩飾自己的悲傷對每個人微笑。

7、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8、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9、后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后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后悔

10、遺忘是我們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沒有對齊的圖紙從前的一切回不到過去就這樣慢慢延伸一點一點的錯開來也許錯開了的東西我們真的應該遺忘了

11、當你真正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語言多么的脆弱和無力。文字與感覺永遠有隔閡。

12、當明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最后成為記憶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已被時間推著向前走,這不是靜止火車里,與相鄰列車交錯時,仿佛自己在前進的錯覺,而是我們真實的在成長,在這件事里成了另一個自己。

13、請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風景,沒必要在別人風景里面仰視。

14、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15、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風景;傷得最深的,也總是那些最真的感情。

16、原來和文字沾上邊的孩子從來都是不快樂的,他們的快樂象貪玩的小孩,游蕩到天光,游蕩到天光卻還不肯回來

17、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了。

18、記憶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凈。

19、有些人會一直刻在記憶里的,即使忘記了他的聲音,忘記了他的笑容,忘記了他的臉,但是每當想起他時的那種感受,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20、我就像現在一樣看著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著你開心也跟著你難過,只是我一直站在現在而你卻永遠停留過去。

21、總有一天我會從你身邊默默地走開,不帶任何聲響。我錯過了很多,我總是一個人難過。

22、離開我就別安慰我,要知道每一次縫補也會遭遇穿刺的痛。

23、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24、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過去中,人們會用一分鐘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小時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再用一天的時間去愛上一個人,到最后呢,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忘記一個人。

25、有一種感覺總在失眠時,才承認是“相思”;有一種緣分總在夢醒后,才相信是“永恒”;有一種目光總在分手時,才看見是“眷戀”;有一種心情總在離別后,才明白是“失落”。

26、有誰不曾為那暗戀而痛苦?我們總以為那份癡情很重,很重,是世上最重的重量。有一天,暮然回首,我們才發現,它一直都是很輕,很輕的。我們以為愛的很深,很深,來日歲月,會讓你知道,它不過很淺,很淺。最深和最重的愛,必須和時日一起成長。

27、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東西是什么。而后,做一個純簡的人。

28、在自己面前,應該一直留有一個地方,獨自留在那里。然后去愛。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是誰,不知道如何去愛,也不知道可以愛多久。只是等待一次愛情,也許永遠都沒有人。可是,這種等待,就是愛情本身。

29、當幻想和現實面對時,總是很痛苦的。要么你被痛苦擊倒,要么你把痛苦踩在腳下

30、在這個世界上,有真正快樂的男人,才能帶給女人真正的快樂。

31、心若一動,淚就千行。

32、如果我們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時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邊聽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邊慢慢皓首。

33、牽著我的手,閉著眼睛走你也不會迷路。

34、幸福,不是長生不老,不是大魚大肉,不是權傾朝野。幸福是每一個微小的生活愿望達成。當你想吃的時候有得吃,想被愛的時候有人來愛你。

35、好的愛情是你通過一個人看到整個世界,壞的愛情是你為了一個人舍棄世界。

36、當你的心真的在痛,眼淚快要流下來的時候,那就趕快抬頭看看,這片曾經屬于我們的天空;當天依舊是那么的廣闊,云依舊那么的瀟灑,那就不應該哭,因為我的離去,并沒有帶走你的世界。

37、有些人說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38、一個人一生可以愛上很多的人,等你獲得真正屬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會明白一起的傷痛其實是一種財富,它讓你學會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愛的人。

39、你的眼睛,是我永生不會再遇的海。

40、寂寞的人總是會用心的記住他生命中出現過的每一個人,于是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在每個星光隕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數我的寂寞

41、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42、愛情,要么讓人成熟,要么讓人墮落。

43、男人的愛是俯視而生,而女人的愛是仰視而生。如果愛情像座山,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視的女人就越多,而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視的男人就越少。

44、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會有收獲,但是,每一次收獲都必須努力,這是一個不公平的不可逆轉的命題

45、時光沒有教會我任何東西,卻教會了我不要輕易去相信神話

46、傷口就像我一樣,是個倔強的孩子,不肯愈合,因為內心是溫暖潮濕的地方,適合任何東西生長。

47、我們一直在尋覓,尋覓,那個我們都有的結局。

48、在愛的世界里,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49、每個人都是一個國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縱橫跋扈,你不要聽我的,但你也不要讓我聽你的。

50、時間沒有等我,是你忘了帶我走,我左手過目不忘的的螢火,右手里是十年一個漫長的打坐。

51、年輕的時候會想要談很多次戀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終于領悟到愛一個人,就算用一輩子的時間,還是會嫌不夠。慢慢地去了解這個人,體諒這個人,直到愛上為止,是需要有非常寬大的胸襟才行。

52、我們微笑著說我們停留在時光的原處其實早已被洪流無聲地卷走

53、那些刻在椅背后的愛情會不會像水泥地上的花朵開出地老天荒的沒有風的森林

54、離去,讓事情變得簡單,人們變得善良,像個孩子一樣,我們重新開始。

55、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么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56、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后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是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那么忘記了。

57、愛情是燈,友情是影子,當燈滅了,你會發現你的周圍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給你力量的人。

58、成熟不是人的心變老,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

59、你給我一滴眼淚,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60、選擇最淡的心事,詮釋坎坷的人生。

61、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假如”,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重新設計。

62、過去的一頁,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塵會迷了雙眼。

63、快樂要有悲傷作陪,雨過應該就有天晴。如果雨后還是雨,如果憂傷之后還是憂傷。請讓我們從容面對之后的離別。微笑地去尋找一個不可能出現的你!

64、不受天磨非好漢,不遭人妒是庸才。

65、我知道這世上有人在等我,但我不知道我在等誰,為了這個,我每天都非常快樂。

66、一個人身邊的位置只有那麼多,你能給的也只有那麼多,在這個狹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進來,就有一些人不得不離開。

67、一只野獸受了傷,它可以自己跑到一個山洞躲起來,然后自己舔舔傷口,自己堅持,可是一旦被噓寒問暖,它就受不了

68、你永遠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時候的樣子,因為只有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我才最寂寞。

69、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屬于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70、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矯情。凡事知足常樂。

71、假如有一天我們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樣。

72、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感性;如果沒有感性,就要理性;如果沒有理性,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連這個都沒有了,她只有不幸。

73、攤開掌心對著天空,掌心里有陽光,那是我想你時莞爾的笑容;掌心里有雨滴,那是我思念你偶爾滴落的淚水……

74、一段不被接受的愛情,需要的不是傷心,而是時間,一段可以用來遺忘的時間。一顆被深深傷了的心,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明白。

75、這個城市沒有草長鶯飛的傳說,它永遠活在現實里面,快速的鼓點,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虛假的笑容,而我正在被同化

76、人生沒有失敗,只有粉碎!

77、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這一個,你才會遇到下一個。

78、躲在某一時間,想念一段時光的掌紋;躲在某一地點,想念一個站在來路也站在去路的,讓我牽掛的人。

79、舉得起放得下的叫舉重,舉得起放不下的叫負重。可惜,大多數人的愛情,都是負重的。

80、從蛹破繭而出的瞬間,是撕掉一層皮的痛苦徹心徹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繭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81、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時候,并沒有眼淚,眼淚永遠都是流在故事的結尾,流在一切結束的時候!

82、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卻也不敢飛得太遠。

83、你若流淚,先濕的是我的心。

84、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誰。

85、我喜歡并習慣了對變化的東西保持著距離,這樣才會知道什么是最不會被時間拋棄的準則。比如愛一個人,充滿變數,我于是后退一步,靜靜的看著,直到看見真誠的感情。

86、誰是誰生命中的過客,誰是誰生命的轉輪,前世的塵,今世的風,無窮無盡的哀傷的精魂。最終誰都不是誰的誰

篇2

1、不要太過依賴除自己以外的人,因為只有自己不會拋棄自己。

2、注意自己的修養,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3、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長久的擁有就是珍惜。

4、盡量充實自己。不要停止學習。不管學習什么,語言,廚藝,各種技能。

5、所有的悲傷總會留下一絲歡樂的線索,所有的遺憾總會留下一處完美的角落。

6、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記,但一定要放下。

7、坦然接受生活給你的饋贈吧,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8、學會思考,頭腦清晰,明白自己的渺小,切忌自我陶醉。炮打出頭鳥,凡事不要強出頭,因為并沒有想象中的強!

9、朋友,我愿背起你所有的痛,只要你輕松;我愿和世界挑戰,只要你自由自在。

10、社會是有等級的,很多事不公平。別抱怨,因為沒有用。

11、不要試圖給自己找任何借口,錯誤面前沒人愛聽那些借口。

12、付出并不一定有結果。堅持可能會導致失去更多。

13、愛父母,因為他們給了你生命,同時也是愛你愛的最無私的人。

14、盡量不要講同事朋友的八卦。

15、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記,但一定要放下。感悟人生的經典語句

16、別人說的記在腦袋里,而自己的,則放在心里。

17、有一種緣,放手后成為風景。有一顆心,堅持中方顯真誠。你懂了,我接近天堂;你不懂,我成為經過。

18、慎言,獨立,學會妥協的同時,也要堅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則。

19、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場心傷;在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陣嘆息。

20、偶爾也要現實和虛偽一點,因為不那樣做的話,很難混。

21、縱然當你轉身離去,我也會在你轉身的地方,將我們的故事,一個人,繼續進行下去。

22、活得輕松,任何事都作一個最好的打算和最壞的打算。

23、無論是誰,都有自己的限度。特別是信任。

24、永遠不要給背叛過自己的朋友第二次的背叛的機會。

25、做一個簡單的人,踏實而務實。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擾。

26、收斂自己的脾氣,偶爾要刻意沉默,因為沖動會做下讓自己無法挽回的事情。

27、人不要等明天,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有沒有明天。

28、懂得傾聽別人的忠告。

29、低調,取舍間,必有得失。

30、不說謊話,因為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31、別人光鮮的背后或者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痛苦。

32、空虛無聊的時候就讀書,但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目標和計劃。

33、也許上帝當年從亞當身上抽出那根肋骨時,他就想到了。他想女人永遠都可以要男人的命。她可以讓你生,也可以讓你死,因為她曾經是保護男人心臟的那根肋骨,她可以保護你的心臟,也可以刺穿男人的心臟。

34、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體中的力量,因為當你選擇離開時,就會發現即使沒有你,太陽照常升起!

35、如果人生是一段旅途,快樂與悲傷就是那兩條長長的鐵軌,在我身后緊緊跟隨。

36、真正了解無常的含義,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不是永恒的,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也不是永恒的。

37、漂亮的人揮霍愛情,不漂亮的人珍惜愛情。

38、無論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39、多看書,看好書。

40、喜歡煙花但不敢看煙花綻放,因為我清楚最繁華也是最悲涼。

41、人生總有許多偶然和巧合,兩條平行線,也可能會有交匯的一天。人生又有許多意外和錯過,握在手里的風箏,也會突然斷了線……

42、忘記過去的錯誤,一切重新開始,今天是爭取機遇的日子。

43、不說謊話,因為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44、沒有幻想、沒有期望,就如同鳥兒被捆住了翅膀。過多的幻想、過高的期望,就像鳥兒不知飛向何方。

45、孝順父母。不只是嘴上說說,即使多打幾個電話也是很好的。

46、學會放棄,拽的越緊,痛苦的是自己。

47、學會寬容傷害自己的人,因為他們很可憐,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大家都不容易。

48、要快樂,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對人要真誠。感悟人生的經典語句

49、對人性的弱點有清醒的認識,但要相信真誠的愛情,對愛情永遠懷有單純的向往。

50、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于困境與磨難,微笑面對。()

51、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真的沒有誰離開誰就活不下去!

52、有了夢想才可以飛翔,無論現實的泥沼多么污濁,無論前方的天空多么黯淡;夢想是開在心里絢爛的花,它讓人最終擺脫無聊和丑惡,讓人感悟別有洞天的青山翠柏和碧海藍天。

53、在無盡的追尋中,你會有一個又一個巧合和偶然,也會有一個又一個意外和錯過,現實的城市猶如霧中的風景,隱隱地散發著憂郁的美,承載著沒有承諾的夢。

篇3

隨著經典誦讀與踐行活動的逐步深入,在活動形式與內容選擇,效果與評價的操作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改善,筆者在此略發拙見,與同仁共享。

一、活動形式要多樣化、趣味化

國學教育本身是一種教育路徑和手段,而不是目的。由于小學生受年齡和知識底蘊的局限,許多“經典”的詞句的意思他們根本不能準確地理解。因此,我們在活動形式上一定要多樣化、趣味化。避免老生常談似的簡單說教、搖頭背誦。要讓學生在多彩的娛樂中感悟經典,在有趣的活動中體會國學,了解中華歷史文化,提升小學生的素養,修正小學生的倫理道德。使他們在耳濡目染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在活動形式上要能寓國學經典于書法、美術、音樂、舞蹈、合唱、合頌等學生感興趣,又踴躍參與到活動之中。《情景劇》是小學生們非常喜歡而又愿意參與的藝術表達形式,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一些經典的、反映國學內容的小故事編成《情景劇》,讓學生去演,去唱。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孔融讓梨》的故事等。還可以自編一些寓意深刻,情景有趣的小故事、古詩詞說唱等讓學生自創自演。經常開展以國學教育為主題的手抄報、為古詩詞配畫等活動,既激發了小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又達到了廣泛教育的目的。既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又使他們在活動中體會到了“雅言傳誦文明,經典浸潤人生”的內涵。

學校可利用各種途徑積極創設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經典的興趣。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從整體布局上要突出國學教育的特色。在甬路旁設立文化長廊,內設古今傳統文化、經典詩文、歷史人物等;教學樓內建立“經典長廊”,墻面上懸掛歷代名人畫像、警句等,讓每一堵墻、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都蘊含著國學經典,使學生一進入校園就徜徉在濃郁的文化殿堂之中,盡可能的少設立“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之類強行規范學生行為的提示語。在班級、校園內開設一些經典文化園地,挑選古代文化的精品之作,以文字、圖片等形式展示于師生面前,滿足學生們“抬頭看國學,低頭誦經典”的需求。優美的文字配以古色古香的圖片,不僅為學生的誦讀創設了一個更為開放的空間和更多的切入點,方便了學生誦讀,還使學生受到了潤物無聲的文化熏陶,感受到這圖文之中負載著五千年華夏優秀文化的精髓。營造出一個由看到聽、由誦讀到踐行、由校到家一條龍的國學教育氛圍。

二、內容選擇要“經典”化

國學內容博大精深,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要細致的選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二字。人的一生就像一條河流,在源頭輕輕引導一下,就可能改變河流的走向,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由于受歷史朝代局限,其中肯定有糟粕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指導孩子們誦讀時,在內容的選擇上要仔細甄別,一定要慎之又慎,決不能“信手拈來”。有些語句只要學生能感悟其意就足矣,教師不必給予過細的講解,比如《三字經》中的“頭懸梁,錐刺股”,其精神可佳,但方法實蠢。在誦讀時,學生只要能感悟到古人那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就夠了,不要讓學生視其為是一種最佳的學習方法,更不要去模仿。為孩子們選擇誦讀啟蒙典籍時,要用時代的視覺審視古典作品,予以恰當地刪選。汲取國學之精髓,讓我們在新與舊的交匯點上收獲“豐富”。

三、對經典理解可模糊化

要采用正確的教學理念誦讀“國學”。古人說“學不言而自得”,講的就是我國古代蒙學、經學一種重要教學理念――感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感悟”是不可忽略的策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要反復的誦讀,在讀中感悟,久而久之就會理解其意,就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音韻美,就能獲得頓悟與積淀。因此說,對小學生進行國學教育,不要提出過高的要求,不要字斟句酌,或背誦詞、句的意思。可以使學生處于“意已通,而言不明”的狀態,而后學生就會有一種“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的感覺。否則將會適得其反,事與愿違。

四、對學習效果評價要簡單化

篇4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大學語文 經典閱讀 語文能力 人文素質

應用型本科與研究型本科是當前中國高等學校本科的主要類型。隨著中國社會轉型向縱深發展,高等教育的發展也呈現出全新的特征。在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過渡逐漸完成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實現了深刻的分化重組,少數傳統名校依托自身原本就具有的科研優勢,順利成為研究型本科,重點培養研究型人才,這類人才的特征是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系統豐富的理論知識,開闊的綜合視野和出色的創造力,從而不但能夠在專業領域不斷創新,而且能夠將這種創新能力拓展到社會各個方面。研究型本科數量少,要求嚴,不適合大多數高校的發展,與此相應的研究型人才也不符合中國社會人才需求的廣泛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下,應用型本科成為中國大多數高校特別是地方性普通高校的發展目標。應用型本科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這類人才的特征是具有相對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完整的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主要是將研究成果轉化成相對應的現實產品,是聯系理論技術研究與社會接收的紐帶①。

應用型人才是當前中國社會需求量最大的主流人才,高校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意義不言而喻。知識的實用性、應用性和綜合性、通識性的結合,注重能力的專業性和廣泛性的結合,個人能力和團隊協作的結合,科學精神和人文素質的結合,就成為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見,人文教育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作為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學語文經典閱讀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本文從應用型本科大學語文經典閱讀的必要性、目的和原則、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

一、應用型本科大學語文經典閱讀的必要性

中國大學生語文能力現狀堪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據調查,文、藝、理、工、農、商、醫等各個專業大學生普遍存在常用字認讀準確率低,規范用字意識單薄、能力不足,口頭、書面語言表達缺陷嚴重等問題[2]。如果將調查的范圍集中到應用型本科學生,那么問題還會更加突出。

當前中國以經濟發展為主導,理工科在高等教育中占據強勢地位。同時,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生存發展環境不盡如人意,加之拜金主義甚囂塵上,倫理道德規范遭遇挑戰。這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背景,于是,就學校而言,重知識的實用性、應用性輕綜合性、通識性,重能力的專業性輕廣泛性,重個人能力輕團隊協作,重科學精神輕人文素質;就大學生而言,工具理性偏執化,功利主義極端化,物質標準單一化。這樣,應用型本科學生人文素質問題已經到了必須正視的境地[3]。

應用型本科學生普遍認為人文素質過于空虛,對于個人發展沒有實際用途;人文知識的學習枯燥乏味、艱澀難懂,難以和現代化信息相提并論;人文理念難以轉化為經濟利益,徒有虛名,等等。基于這樣的認識,厭惡人文教育,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識,忽視甚至鄙視傳統文化,等等,就成為應用型本科學生人文素質問題的主要特征。

正因為如此,結合應用型本科學生特點,加強大學語文經典閱讀不但不是可有可無的,反而是迫在眉睫,意義重大的。

大學語文經典閱讀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經典是經過很長時間篩選積累而成,包含最廣泛人群所認同的價值理念,具有穩定的共時性,不會因為時代的進步而過時,如《論語》以孝悌為核心的倫理規范,《莊子》獨立、自由、健全的人格,唐代邊塞詩殺敵報國的愛國情懷,等等。這些價值理念完美地融合在精巧的文本形式中形成經典,從而能夠讓閱讀者潛移默化地接受,而這樣的接受方式也有利于大學生長時間深刻地保持這些價值理念。

大學語文經典閱讀有利于學生獲得有益的人生智慧。經典是民族與人類文明的結晶,同時也是語言藝術的典范,有著永遠的思想與語言的魅力[4]。所以,經典能夠在足夠長時間為最廣泛人群所認同。如《論語》以身作則的原則,《莊子》合乎規律的人生態度,《老子》二分法直觀思維方式,等等,經典的流傳本質上是智慧的傳承,閱讀經典意味著接觸智慧,這些經典的人生智慧對于大學生而言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大學語文經典閱讀有利于學生提高語文能力。經典不但有完美的思想、內容,而且有精美的文本形式,如《莊子》形散意聚的描寫,《韓非子》嚴謹縝密的論證,唐詩簡潔凝練的語言,等等,堪稱大學生提高自己語文能力的最佳教材。

二、應用型本科大學語文經典閱讀的目的和原則

根據應用型本科學生的特點,大學語文經典閱讀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充實學生基本的人文知識,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閱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寫作能力,等等。語文能力堪憂是中國大學生的普遍問題,應用型本科學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而且更加嚴重。但是,大學語文不能夠進行字詞句聽說讀寫式的補課教學,經典閱讀是一個有效的途徑。經典閱讀主要是通過強化學生的語文語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充實學生基本的人文知識,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等等。應用型本科學生并不是毫無人文知識,而是人文知識碎片化,零散化,基礎單薄。經典閱讀要讓學生在直接體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基本的人文知識。

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金開誠先生認為人文素質由六種精神因素組成:對人生意義有較深的認識,對自身的價值有較高的追求;能以追求科學和進步的態度看待客觀世界及其變化運動;對國家、民族、社會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力求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明是非、知進退、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對事物的美丑、善惡有分辨力和正義感;不片面追求物欲享受而力求全面提高個人與家庭的生活質量[5]。實際上,這六種精神因素可以概括為:正確的價值觀念、積極的人生態度、高雅的審美品位,等等。應用型本科學生標榜所謂的個性而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消極頹廢、麻木冷漠,崇尚庸俗的審美品位,經典閱讀要讓學生在與先賢的對話中感受到先賢對己、對人、對世界的價值觀念,敢于面對挫折,不畏懼挑戰,能夠感悟到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本質區別,從而進行理性的選擇。

綜合上述,應用型本科大學語文經典閱讀的原則主要有三點:

1.以中國傳統經典為主,西方經典為輔。作為中國人,學生更加應該首先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當前崇洋的思想在中國社會頗為流行,這與中國泱泱大國的地位形成強烈的反差。傳統文化在過去的千百年時間里推動著中華民族創造出輝煌的物質和精神文明,近代中國的落后從一定程度上說正是因為忽視了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時期,弘揚傳統文化是大勢所趨,這樣的趨勢應該在中國大學生的心目中首先達成共識。當然,文化不乏相通之處,適當地以西方文化印證傳統文化會達到相得益彰的和諧效果,正因為如此,作為文化的載體,以中國傳統經典為主,西方經典為輔符合應用型本科學生的特點。

2.系統性與針對性相結合。不成系統的經典閱讀容易淪為走馬觀花,人文知識因為缺乏聯系而成為片段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最初形成的印象會逐漸淡化。當然,系統性并不是意味著細枝末葉的籠統性,而是注重各種經典的整體脈絡勾勒。同時,不同專業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要求,這就需要在系統性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經典閱讀的針對性。如對于政法專業學生而言,可以有針對性地注重法家經典閱讀,從而理解中國的法家和西方的法律之間的區別。

3.思想性與文學性相結合。中國傳統文化有文史哲不分家之說,實質上是一種大人文的觀念。真正的經典必然是思想與文學的完美融合,如先秦諸子百家無不是以優秀的文學承載深邃的思想。而且,思想性與文學性的結合也符合應用型本科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習慣。反之,單一的思想和文學則會走向虛無和空洞,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同。

三、應用型本科大學語文經典閱讀的方法

應用型本科大學語文經典閱讀主要是在教師有效引導下,以學生自主性閱讀為主;針對具體的專業進行針對性和互補性教學;形成學生能力培養、知識接受、觀念認同、靈魂感悟逐級提升的動態課堂模式。

應用型本科學生一方面語文能力、人文素質令人擔憂,但是,另一方面畢竟已經成年,具有成年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所以,在經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是灌輸者,而是引導者,目的是為學生提供無障礙的閱讀語境,找到可供選擇的理解路徑,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性。如《論語》閱讀,教師應該強調孔子貴族和早期儒生代表的雙重身份的個人背景與當時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從而讓學生的閱讀能夠在符合歷史事實的語境中進行,但是,對于特定言論的理解,教師則不宜強行干預,而應該讓學生在已經具備的語境中自己得出相應的結論。

應用型本科學生專業劃分細致,雖然當前高等教育提倡通識教育,但是,因為現實條件的制約,通識教育往往難以真正落實而淪為形式,學生還是受到各自專業的限制。經典閱讀針對性可以保證有的放矢,而互補性則有利于擺脫專業的限制,從而拓寬視野。如理工專業學生注重邏輯思維,強調條件與結果之間的對應關系,《韓非子》閱讀有利于這類學生認識人性在特定條件下的結果,同時《韓非子》邏輯推理的文風也具有針對性;《莊子》擺脫一切束縛,獲得獨立人格、自由境界的思想和充滿超現實色彩的夸張想象則具有互補性,能夠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產生審美沖擊。

動態課堂模式不但與經典閱讀目的相對應,而且符合提高人文素質的自身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力、知識是具體的基礎,而觀念、感悟則是抽象的升華,相輔相成,難以偏廢。如《論語·鄉黨》:“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因為句讀的不同,意思會有變化:“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段古文難度不大,適合引導學生自主句讀,這樣,學生在了解古漢語句讀的基礎上對儒家仁愛觀念會有深刻的認識:仁愛的對象不但是人,還有自然生靈。因為是一個能力、知識、觀念、感悟的逐級提升的動態過程,所以,學生能夠在興趣濃厚的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人文素質。

注釋:

①學界對于應用型本科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成果豐富。嚴偉、王基林、黃洋、吳鐘鳴、唐銀輝:《全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綜述》,《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第44—52頁。陳小虎以科學與技術作為相對概念,在此范疇中認為應用型本科教育是與傳統科學教育體系相對應的應用教育體系。陳小虎:《“應用型本科教育”:內涵解析及其人才培養體系建構》,《江蘇高教》2008年第1期,第86—88頁。本文認為根據中國高等教育的特殊國情,應用型本科應該是與研究型本科相對應的高等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李瑞山.論大學語文的課程方向與內容建構[J].中國大學教學,2007,(6).

[2]常月華.大學生語文能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3]邱剛.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調查與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篇5

一、以精彩篇章為模板,模仿技法“仿寫”

兒童都是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讀到寫的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因此,在初期實驗過程中,教師應抓住典型的古詩詞,以老師的例文引路。如熊海濱老師教的《十五夜望月》、劉龍風老師教的《題西林壁》、陳琳老師教的《雨過山村》……都是實行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從仿寫起步,分層次訓練,讓學生漸漸進入寫作狀態。雖然仿寫例文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段式、一種結構,但絕不是抄襲。因為此過程也需要學生進行思考、創作,所以模仿范文也是一種創造性的作文訓練,對于初學者來說尤為有效。如果經常借鑒或模仿老師、同學的優秀片斷、篇章,并加以消化運用,就會使學生在遷移性的練筆中,感悟到其中的表達規律,有利于學生的語感培養。

二、以敘述角色轉換為線索,創設語境“妙寫”

有些古詩詞,它有特定的敘述人稱與順序,如果轉換一下人稱或者變換一下敘述的方式,就會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學生會在這樣的轉述性練筆中體會到不同敘述方式的不同表現力。如鐘事金老師教《秋思》時,就是采用敘述角色轉換,讓學生扮演張籍和郵差,想象他們的對話場景,演他們的語言、動作這出“對手戲”。盡管是一個敘述性的小小轉換,但是,學生卻領略了一個全新的變化,很快就走進了張籍的內心,同時又用自己特有的詞匯、語句來表達。學生感到很新鮮,寫作興趣也就大大提高了。這是一個從讀、議、說到寫的質的飛躍。

三、以“空白”為坐標,想象內容“補寫”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每一首古詩詞,字里行間都有很多“空白”處。這些“空白”為孩子們提供了馳騁想象的無限空間。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精心挑選有價值的“空白點”,引導學生通過入境體驗,合理想象,填補這些“空白”。 如鐘事金老師教《秋思》后兩句“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時,緊扣“復恐”一詞讓學生想象詩人怕什么?(生:他怕匆忙之中,自己寫的信會有疏漏。)再扣“開” 一詞讓學生想象開封前后是怎樣的情形,想象張籍和郵差的對話場景,想象他們的語言、動作、表情。頓時激發了學生的情感,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趁熱打鐵,讓學生用筆歸納自己的思維、想象、情感等,使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更加透徹,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習作能力。所以,只要我們老師稍作留意,這樣的“空白點”較多,老師可以為學生挖掘更多更有效的練筆資源,去享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喜悅。

四、以文為本,抒發感受“悟寫”

“文章不是無情物”,所有的古詩詞,有的雋永含蓄,有的激情澎湃,有的發人深省,有的讓人驚嘆……它或引領學生感受自然美,如寫景篇;或引領學生感受人性美,如比較篇;或引領學生感悟人生哲理,如理趣篇……它們無不包含著濃濃的深情,是作者情動而辭發的產物。作者“為情而造文”,學生“徇情而讀文”,自然會被文中的人、事、物、景而感動,此時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兩點寫一寫,讓學生直抒胸臆,一吐為快,將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精彩。如陳琳老師教《雨過山村》時,陳老師引導學生借具體情境挖掘“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的內涵,引導學生想象農村繁忙的場面,學生對其理解不僅僅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體的形象,豐富的情感。這樣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對這首詩的內容和情感內涵的理解程度,還有效進行了具體敘述的訓練。學生在入情入境地深刻體驗后,心潮涌動了,文思打開了,傾訴的欲望也自然就油然而生。

篇6

一、有效落實古詩詞的誦讀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要求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詞歌賦在滾滾歷史進程中閃爍著絢爛的光輝。從《詩經》到《楚辭》,從“漢樂府”到“建安風骨”,從謝靈運、陶淵明到唐詩宋詞再到元曲,其間名家輩出,精彩紛呈,綿綿不絕。詩人們張目人間,寄情山水,游目騁懷,人情物理,體察入微,或執著、或灑脫、或沉郁、或飄逸,風情萬種,千古流芳。這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我們便不能不加強古典詩詞的誦讀。

二、在教學中有效落實古詩詞的誦讀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

詩歌發展的歷史非常悠久,從《詩經》算起,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明清小說出現之前,從一定意義上說,一部中國文學史可以說是一部中國詩歌發展史。而詩歌又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豐富多彩的感情、精致優美的語言、深邃幽邈的意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誦讀古詩詞可以認識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可以了解許多歷史、地理、典故、傳說、山川名勝等知識;可以積累許多文學知識。

三、大量誦讀古詩詞可以豐富學生美好的情感

(一)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

“詩是培養趣味的最好媒介”。首先是為人稱道的愛國情懷。詩人們將自己的整個身家性命與祖國、民族的命運緊緊地纏在一起。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其次是濃濃的愛情情結。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忠貞不渝的愛情多么真摯感人啊!再次,山水情懷也是詩歌情感的一大內容。詩人們贊美吟誦自然,從自然中尋求心靈的慰藉和超脫。山水詩篇可以激發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對生命的熱愛。

許多詩歌蘊涵著奮發向上、鍥而不舍的人生態度和生命理念。它激勵著學生不斷奮發,向著美好,直抵理想。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理想和信念在耳邊鏗鏘,令人回腸蕩氣、熱血沸騰。當學生閱讀“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夜苦短長,何不秉燭游”等詩句時,他們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暫,何不珍惜?詩歌向我們展示了各種崇高的人生價值觀,從而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

四、可以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

(一)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詩歌誦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讀詩使人靈秀。”詩歌幾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美能夠強烈地喚起學生的審美需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大量誦讀古詩詞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愛上詩歌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學生的審美趣味由低級粗俗走向高級高雅,所以,要養成和培養純正、高雅的審美趣味,誦讀古詩詞是最好的途徑。

(二)提高學生的文學想象力。

詩歌離不開想象。詩是生活的反映,但絕非是生活的如實描寫,而是一種想象的描寫,詩歌的創作離不開浮想聯翩,離不開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總是“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創作出激情澎湃、瑰麗多姿的詩篇。屈原的《離騷》、李白的《蜀道難》等都充滿奇異、豐富的想象。在誦讀鑒賞中,潛移默化,學生的想象力在無形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鍛煉。

(三)錘煉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篇7

一、農村初中生作文現狀

農村初中學生較多的是在三點一線中度過的,這導致了他們生活經驗貧乏。學生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在作文中就抒發不了真情,但為了完成寫作任務,有的學生只好開始胡編亂造。

為了彌補這種遺憾,教師必須教給學生必要的語言表現的方法,讓學生在想表達自己的情感時,能找到合適的語言,能用自己的手寫自己的心。筆者認為,仿寫是一種極好的途徑。

二、作文仿寫的可行性

創造離不開模仿。那么,初中生呢?他們從蹣跚學步、咿呀學語開始,一直在模仿,一直在等待創造。農村初中學生要能夠熟練運用記憶中的素材,用完整的結構、流暢的語言來生動完美地表現主題往往是非常困難的。初中學生還處于模仿的階段,而且還將一直模仿下去。這些就給作文仿寫提供了理論的可行性。那么,哪些作品可以用來仿寫呢?該如何仿寫呢?筆者試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

三、仿寫過程的實施

1.仿什么——關于仿寫的內容

初中生的人生閱歷,注定了他的文章不可能也不需要字字珠璣。如果其文章中出現一、二好句,往往就能把閱卷者打動,更能讓閱卷者立刻“窺”到作者的文化積淀和人文素養,給他們留下較佳的第一印象。筆者結合農村初中生的實際,從句子入手,羅列了三點關于學生可以仿寫的內容來源。

(1)仿文言文名句:學精煉

進入初中以來,學生剛剛接觸文言文,比較陌生,也比較枯燥難懂。很多學生對其產生了害怕情緒。學了幾篇課文后,學生也能漸漸感受到文言文的精煉之美“無文能及”。如《左傳》中,僅用了一句話描寫春秋時晉國的國君晉景公死亡事件:“將食,漲,如廁,陷而卒。”作為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文言文名句的精煉。

(2)仿古詩詞佳句:學意境

從識字始,學生就開始接觸古詩詞佳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種凄美的意境早就滲透在學生的思想深處。一讀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它的曠達與孤寂感覺瞬間彌漫,縈繞在學生的周圍。中國有如此深厚的古詩詞積淀,何不讓學生靜靜地品味、模仿、捕捉身邊的這種美呢?

(3)仿現代文好句:學遣詞

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各種各樣的讀物充斥在學生的視野內。不管是哪種,如果能夠有意識地積累文章中出現的那些好句,感受它的遣詞,欣賞它的句式,再將它們用在自己的文章里,也就有可能出現“畫龍點睛”的效果。

就近看看我們的教材,每冊20篇左右的現代佳作,足夠我們模仿。教師需要在平時不斷指引學生去發現、感悟課文中的好句,多多在課堂上仿寫,給學生嘗試練習的機會。

2.怎么仿——關于仿的方法

筆者從上述三個方面的仿寫內容出發,通過三個方法進行適度舉例說明。

(1)引用

寫文章時,有意引用現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說明自己對新問題、新道理的見解,這種修辭手法叫引用。

“引用”,雖簡單,但必須恰到好處。在各地的中考、高考作文中經常見到因恰當“引用”而出彩的佳作。

《用旁觀的眼神》中就這樣寫:走進繽紛的書簡,撿拾先行者前行的腳步;打開飄零的冊頁,采擷歷史真摯的淚滴。是誰感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是誰悲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切的悲喜交錯,似乎都在訴說:請用旁觀的眼神!——這位考生引用了蘇軾《題西林壁》、杜甫《春望》中的古詩詞佳句,意境凄美,引人深思。

這種成功的仿寫,學生要有較深厚的古詩詞積累,只會背誦還不夠,還需要有對古詩詞的理解、領悟,即與詩人的情感共通的能力。

(2)改用

2004年陜西考生的《尋找快樂,精彩人生》的開頭:漫步于秋日落葉徐徐的小徑上,不禁吟了一句:“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愁緒滾滾來。”慨嘆落葉的悲哀與不幸。其實,落葉的生命或許就是這樣,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繽紛。——文中的“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愁緒滾滾來。”改用了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通過描寫落葉,把無窮無盡的愁緒表現得淋漓盡致,簡約雋永,古詩詞佳句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靈動,展現了作者的創新能力,令閱卷者眼前一亮。

筆者曾在教學楊絳的《老王》一文時,引導學生欣賞、感悟“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有一學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改用了這句——“那天,我們分別了。我送你到車站。你把我買給你的橘子又分還給我了很多。我記不清有多少,因為在我的記憶里,永遠都數不完。爺爺啊,我的慈愛的爺爺!”改用是對經典的“微創新”。

(3)化用

所謂“化用”,即將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開來,根據表達的需要,再重新組合,靈活運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化用,是一種融合,是對語言的重新打造。著名作家余秋雨曾這樣化用王維《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壺。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就找不到可以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余秋雨運用自己的想象和聯想,用自己的語言,再現了當時的送別情境,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特創造。

四、總結

篇8

在審美活動中,事物形象性是其必備的條件之一,是審美體驗中誘發的重要因素。我們也知道,形象性是指在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通過自身的各種感官直接感知事物從而形成的一種感性形態。伴隨科技的發展,人類進入了讀圖時代,改變了人們原有的審美方式,促成了“亞審美”的形成。這種審美活動,就是在視覺上以追求事物的形象性為主,注重視覺沖擊,進而形成短暫的審美體驗。與傳統審美相比,“亞審美”活動更注重與傾向于感性和形象,而忽視理性和品質。“亞審美”的這種特征在當前社會中業已普遍,尤其在年輕群體中。其次,在語言上追求事物的調侃性。在“亞審美”活動中,人們一改原有傳統審美的莊重與深度等原則與標準,采取了調侃性的方式去解構與感覺事物。語言上呈現出戲謔性,“亞審美”將傳統中的經典藝術形象可以肆意的夸張與扭曲,無典型性可言,只注重瞬間的體驗與當下的感受。在這種以感官刺激與內容空洞的“審美”活動中,眾多的藝術文化經典,都被冠以“戲說”的頭銜,從而滿足人們生理與潛意識上的欲求,然而具有正能量的深層次的藝術內涵往往得不到充分展現。再次,在思維上追求事物的平面化。“文化工業”出現,導致文化工業產品都表現出標準化、程式化,雷同取代個性,平庸頂替高雅,低俗替代崇高。在這種社會潮流的沖擊下,人們感受社會生活的思維意識就不斷被鈍化與削弱,更是樂于接受淺顯直白的物象,形象簡單,直觀的圖片、影像等形象成為大眾審美的“新寵”,這也是“亞審美”活動中的重要體驗途徑。

二、亞審美沖擊下的古代文學教學現狀與對策

大學生群體是朝氣蓬勃的一代,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伴隨經濟、科技的高度發展,亞審美正以一種強勁的趨勢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想。在日益廣泛的亞審美的社會背景下,古代文學教學領域中的問題日益凸顯。在高校,一些老師的敬業精神缺乏,進取意識淡薄,創新思維落后,致使在教學內容上古今斷線,忽略了學生當前的關切點,同時教法陳舊,一味教授、灌輸,不關注學生的接受與反饋,以致學生聽課的興趣與質量下降。在教學課件的制作與運用上,也過于簡略,不能足夠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作為古代文學課程,內容以經典為特征,形成時間久遠,遠離當前社會,且經典文本背誦較多,此種情形與亞審美所體現出來的特征與關注點相去甚遠,也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因此,在亞審美沖擊下的古代文學教學,面臨著極大的考驗與挑戰。作為古代文學的研究者和傳播者,當前的重要使命就是提高古代文學的學科魅力,以發展的眼光來研究古代文學,以當代人的目光來審視古代文學教學,使古代文學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和激情。

1.轉變教學理念,跳出唯古思維。面對當前亞審美強烈的沖擊給古代文學教學帶來的嚴峻挑戰,教師應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應該認識到原有的陳舊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已經不足以適應當前的古代文學教學,越來越成為知識傳送途徑上的“瓶頸”。雖然,當前高校經常提倡教學改革,但在理念、教法方面還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狀況差強人意。《系辭傳》中說得好:“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我們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出現了落后,就必須轉換思維,尋找對策,高效落實。總理說得好:“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據此,高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社會亞審美潮流對大學生的影響與沖擊,身體力行,應該及時調整自我,跳出唯“古”的思維,改革陳舊的方法,與時俱進,轉變與更新教學理念,尤其是教學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講授與灌輸,要使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增強其親身體驗感,調動自主學習熱情,同時,教師的語言也應增加幽默的因素,使學生在輕松與快樂的氛圍中獲得知識。

2.運用現代媒體,加深文本領會。經典文本需要深刻領會與剖析,方能掌握其深邃的思想內涵,體會出非凡的藝術價值。但是,當前的亞審美潮流拒絕“經典”的傾向十分嚴重,注重表面化、平面化,而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恰恰能夠為古代文學經典作品的教學提供有效的途徑。多媒體的運用,可以避免教師因單一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膩煩感,可盡量從學生的視覺、聽覺上滿足學生亞審美的要求,使文字與圖片、動畫、音頻與視頻科學合理地結合起來,進而教師就能夠充分利用這一渠道,把學生的思路帶到古代文學經典作品瑰麗絢爛的藝術殿堂,讓學生敞開心扉地感受古代文學經典作品的藝術魅力。例如,在講解詩詞的課件制作中,可以利用文字、圖片與音頻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在視覺上得到滿足的同時,更能通過聲音的誦讀,把學生送入詩詞的韻味無窮的意境之中;在講解小說的課件制作上,更可以用插入影視視頻的方式,通過生動的形象,吸引學生,使其身臨其境,進而準確把握人物、體味情節與領會主題。所以,多媒體的運用是亞審美環境下古代文學教學的最佳方式之一。當然,教師的多媒體制作與運用不必苛求花哨,尤其是音頻與視頻的時間,要恰到好處,過于追求聽覺與視覺感,勢必適得其反,影響深邃思想與價值的把握與感受。

3.結合古代價值,關照當代精神。教書育人,這是每個教師的神圣職責。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的人生導師,所以,古代文學教學中的育人也是每個古代文學教學工作者的應有職責。我們知道,當代社會的大學生,由于成長的環境十分優越,以致他們吃苦耐勞、自強自立品質缺乏,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進取性不足,社會壓力承受力較弱等等。由于亞審美思潮影響,當代學生接受事物更注重表象化、淺顯化,不愿觸及事物的深層次的內涵,這就致使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經典作品與“快餐文化”的沖突與較量中處于劣勢,經典中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得不到充分展現與發揮,所以古代文學教師在解讀經典作品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到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與他們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與義務聯系起來。像儒家先師孔子語錄中的“溫故而知新”、孟子的“盡信書,不如無書”等語句,告訴學生在學習中要敢于懷疑,敢于推陳出新,這既能使大學生在充分吸收經典作品中的養料后,又能與時代聯系,達到育人、塑人的目的。因此,我們所培養的大學生才能成為具有時代精神的創新人才。

4.研讀經典作品,增強文化底蘊。伴隨亞審美的流行,“快餐文化”也逐漸興盛。這些“快餐文化”的肆意橫行,恰恰是人們在生活中追求各種感官的結果。這些“快餐文化”誘導著人們的審美方式,尤其是對古代文學經典的解讀,隨心所欲,大膽離奇,像網絡語言的“戲說”、經典作品的“重拍”等。人們在滿足“口感與眼感”后,能夠留下的所剩無幾。眾所周知,古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的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包括哲學、思想、軍事、文學、語言等等,它就像波濤洶涌的黃河之水,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優秀的華夏兒女。無論是朝代更替,還是古今巨變,這一筆筆寶貴的民族財富決不允許拋棄。因此,古代文學教學一定要立足經典作品,變膚淺為深刻,化平面為立體,挖掘內在藝術價值,把一筆筆寶貴的財富交到學生手中,讓大學生在文學經典的感受與感悟中增強文化底蘊,沐浴民族文化的光芒。

5.調整審美策略,培養人文品格。事物的發展往往都是在具有一定的突破性的同時伴隨一定的繼承性。時下的“亞審美”潮流具有廣泛的影響性,它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所以,我們對待“亞審美”必須加以辯證看待,既要看到它在生活中積極的影響,也要避免它在實際中的弊端。古代文學教學關聯古今,任重道遠。在教學中,教師對待亞審美就應因勢利導,揚長避短,不但要教授相關的古代文學知識,更要深入到古代文學的文化精神層面上,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民族精神來影響、熏陶和感化學生,使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解讀經典中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言必信,行必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美德思想,塑造大學生的人文品格,在大學生們“成才”之前首先能夠確保“成人”,成為真正的時代人才。面對洶涌而來的亞審美,古代文學教學中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積極運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它,既看到它的積極影響,又看到它的消極方面;既不能回避退縮,也不能全盤吸收。

三、結語

篇9

一、讀前的指導要讓學生有所欲

學生現在的學習壓力大,很少去接觸名著,即便有時間也會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上網和玩游戲上,古典名著對其沒有什么吸引力,所以教師要通過課堂的引導激發學生的閱讀沖動,讓學生對名著的閱讀有一定的期待。名著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有其一定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其主動曲折的故事情節,還有其優美的語言和歷史的穿透感。而我們的學生之所以不愿意看,是因為我們之前沒有引導好,沒有讓他們真的靜下心來,粗粗的翻看幾頁就棄之一邊,當然找不到其中的樂趣。其實我們學生已經對名著有一定的了解,我們教師不妨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式和視角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名著中的經典片段,也可以把一些經典的片段改編為戲劇,讓學生自編自導,盡情投入到其中,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等學生有了激情,教師再慢慢的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名著。如果把閱讀名著當做是一項硬性的任務,簡單的規定學生每天必須完成一定的閱讀量,學生找不到閱讀的興趣,把閱讀當做一種任務來完成,反而會適得其反。

二、讀中指導要讓學生有所得

在學生有了閱讀的興趣以后,如何指導學生讀書也很關鍵,初中的學生平時所能抽出用于讀書的時間畢竟不是太多,教師必須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對于名著的閱讀都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這里做簡要的介紹:

1.翻閱簡介法。一本書的前頁會介紹關于作者的生平簡介、書的主要情節、它所要表達的感悟或觀點、人物性格、故事分析、寫作技巧、寫作背景、寫作特色、等等。

2.研究目錄法。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做概括性的理解。這就像是在出發旅行之前,要先看一下地圖一樣

3.粗讀。就是對文章做鳥瞰式感知,用較短的時間通讀一遍,獲取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總體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題,大意或觀點、材料。

4.跳讀。是在閱讀中,有意識的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讀物的關鍵性材料的速讀方法。

5.精讀。這是關鍵的步驟,必須認真閱讀文章,圈點批注法、評語批注法,心得感悟法弄清詞句含義,理解內容,理清線索,把握主題,用語特點、品味語句。并針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作摘要,抄卡片,寫筆記,列提綱,繪圖表等,求得切實具體地解決問題。

三、讀后指導要讓學生有所悟

通過讀書了解人,了解事,然后再悟人,悟事,再將所悟所思應用于生活學習中,是讀書最大的用處。而我們大多數的同學在讀書的時候更關注的是名著中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鮮活的人物形象,而對于名著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悟不夠,更不用說通過讀書來浸潤自己的思想,滋養自己的生命了。我們教師不僅應該引導我們學生讀書,更應該引導學生在讀書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讓快樂讀書,快樂成長成為學生生活的常態。為了能讓學生讀書有所悟,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在讀書時做好評語批注,就是讀書時給文章加上批語和注釋,寫下閱讀心得、評語。閱讀心得是閱讀者自身感受的筆錄,就是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文字,體現著閱讀者別樣的眼光和情懷。

篇10

【摘 要】在我國中學語文課本改革的過程中,主席提出了要讓我國的傳統國學、經典的詩詞歌賦回歸到學生的語文課本當中,使得語文成為一項能夠肩負起傳承中國經典文化古籍的學科。國學的回歸對于我國下一代重溫傳統文化的內涵,重拾我國傳統的道德精神以及國學中所蘊含的孝道傳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關鍵詞 國學;古籍;詩歌;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36-0031-02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這悠悠的歲月長河中埋藏著無數的文化古籍和藝術瑰寶,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太多的國學經典被遺忘在人們記憶的角落,隨著人們生活日益與國際接軌,對于英語等語種的崇尚和一些現代文學和西方文學的影響,以及現代人觀念的轉變,國學的身影漸漸走出了語文課本之中。如今為響應主席的號召,在新課改中將使得國學重新回到中學課本之中,而國學的回歸對于新課改的價值我們將進一步分析、研究。

一、國學回歸帶來的道德思考

我國的傳統國學往往在其精煉的語句中滲透著對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其中包括孝道、親情、友情、誠信、尊師,國學的內涵博大而深遠,我們窮其一生都難以領悟其根本,其厚重的文化底蘊、純粹的道德精神,對于日益物質的社會和浮躁的人心有著深深的沉淀和洗禮的作用。而國學回歸中學課本對于中學生的綜合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當代社會過于物質化、浮躁,人們道德上的淪喪、信仰上的缺失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但是道德素質高尚的人才卻越來越少。當代中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這種理念深入人心,這種思想將非常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團結。學習國學,領悟傳統的道德思想,樹立道德觀念,能夠幫助青少年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觀點,學會關愛他人和感恩的精神。

我國曾經出現過一系列的未成年犯罪案件,這些問題在讓我們思考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時,還要思考其原因何在。歸根結底,是在其心理成長過程中道德規范的教育不足,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和家長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的教育。另外,我國頻繁出現的獨居老人無人贍養的問題,老人被遺棄無家可回,等等,都是要從道德源頭區尋找問題。如果在中學時期,人格形成的初期加強對于道德修養的培養,那么在其以后的人生之中必然會注重孝道,必然會寬容博愛。而國學的回歸則在很大意義上彌補了我國道德思想教育上的不足。

首先,國學以其深遠、厚重的文化內涵和包容精神,使得中學生在心理成長建設的過程中,可以更加穩重和沉穩,不會受到浮夸的社會因素的影響。另外,國學詩歌或者是其他文化古籍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學和道德思考,這對于完善中學生的道德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例如,在《游子吟》中,我們會發現慈母對于游子深深的牽掛之情,這使得我們學會了感恩父母。從《道德經》中,我們可以感悟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從而學會奉獻而不求回報。萬物作焉而不辭則讓我們學會感恩自然,感恩社會。天地為我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一切,卻從不向我們收取任何回報,讓中學生領悟了天人合一,從而學會珍愛環境,珍愛自然。而孔孟之道,作為國學大家需要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則更多,不勝枚舉,如“三人行必有我師”“吾日三省吾身”,又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當中所體現的我國先人的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斗爭精神。

國學回歸課本對于新課改的最重要意義就是體現在國學經典文化中,對于中國傳統的一些道德精神的思考和復蘇,孝道依然是我國青少年在人生規劃中的第一課。國學提倡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種道德要求的基礎之上,人格的修養成為第一要素,這就避免了我國中學生人格的缺失,也避免了高學歷低素質人才頻頻出現的情況。

二、國學回歸溫暖情感

在西方文化和物質的沖擊之下,中學生對于傳統的國學文化缺少足夠的認識,使得我國的許多經典得不到傳承,這對于民族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國學回歸中學課本更多的是一個情感的回歸,使得語文這一學科不再是一個枯燥、冰冷的應試學科,而是承載著我國經典文化傳承的責任,中學生在學習古典文化的過程,更多的是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思考,對傳統精神的思考。

國學總是會給人一種悠遠而美好的感覺,這使得中學生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能夠產生向往和認同的情緒,國學是我國的立國之根本,在我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歷經王朝更替,但是國學經典缺失伴隨著一代代人的成長。無論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還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都沒有使國學退出歷史舞臺,那么到了我們這一代是否就要讓國學從我們的課本中抽身而出,這都引發了人們的思考。

學生們沒有經歷過私塾,沒有背過四書五經,沒有學習過《三字經》、《百家姓》,那么中學課堂里是否還會有那朗朗的讀書聲呢,中學生應從哪里去尋找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呢?唯有國學回歸課本,才能使學生能夠與中華民族產生血脈相成的感覺,從《詩經》、《論語》、《莊子》等國學經典中去感悟國學文化魅力,從而為自己是華夏子孫而驕傲,這種愛國情感的教育遠遠要比那無謂的政治課有意義得多。

國學回歸語文課本,不僅僅是針對于知識的傳遞,還是對于根與葉的情感的傳遞,學習國學更多的是領悟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及精髓,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國學不僅僅是詩詞,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的知識,還包含著琴棋書畫,包含著天文地理。在領悟國學魅力的同時而產生深深的民族自豪感,這種情感上的體驗是任何課本知識所不能夠替代的,這也是國學回歸中學生語文課本重要的情感價值。

三、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習從來都不是被動地教學,而是要主動地學習和感悟,填鴨式和應試制度下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沒有絲毫幫助。而開展國學課,運用國學經典的獨特魅力和中學生對于中國傳統國學的向往,吸引學生自主去學習和領會知識,理解國學經典當中的文化內涵。我國的傳統國學看似枯燥,但是卻又是與生活息息相關,融匯的是我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其文化底蘊厚重,凝練而值得推敲。這使得學生從要我學習轉變為我要學習,對于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學是在學習中引發思考,而在思考中則是又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增強,不再是被動地去消化、吸收課本的知識,這種學習意識的轉變,不僅僅是體現在語文學習這一個方面,對于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國學回歸中學課本對于新課改的價值,從根本上來講是體現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相較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言,其對于中學生的道德規范建設和愛國情感的升溫價值是最為突出的,尤其是傳承我國文化和文明的價值上是任何學科都無法替代的,國學對中國歷史具有著悠久的影響。秦漢到如今,國學對于中國的文化走勢有著重大意義,那么國學的傳承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中斷,國學回歸對于新課改來說,增進學生對于民族的情感則具有時代價值。

參考文獻:

[1]熊賢君.私塾教學方法的現代價值[J].課程·教材·教法,1999,(9).

[2]程少堂.語文課要教出“語文味”[J].語文教學通訊,2001,(17).

[3]蘇曉益.“語文味”的缺失與回歸[EB/OL]. ruiwen.com/news/27696.htm.

[4]王松泉.語文教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林振遠.新課標下語文教師的三大尷尬[J].中學語文教與學,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