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親情范文

時間:2023-04-07 02:3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感悟親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感悟親情

篇1

她位于廣東省東北部,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和“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的美稱,在客家人的遷移歷史中,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是客家文化的代表區域,被譽為世界的“客都”——梅州

我思念久違的家鄉,思念那土生土長的家鄉。家鄉雖然不富裕,但也許正是少了那份名利的最求,才使這里的生活寧靜且安詳。搬來城市之后,與家里人疏遠了很多。我懷念奶奶講了上百遍的《小紅帽》;懷念大伯娘那一句句叮嚀的話語;懷念兒時的伙伴——小彭姐姐;懷念爺爺親手幫我組裝那輛小單車……我也期待與家鄉永不分離的那一天。

在一隅空間,我們停止不前。但當你們用那濃重的鄉音呼喚我們的時候,即使我們在千里之外,也讓我們魂牽夢縈。

兒時的我,總是依偎在奶奶的懷里,聽她哼著那古老的山歌……您說過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它富有客家人的語言特色,鄉土生活氣息濃郁,形成民歌中獨立的一支。于是我好想好想學。忘不了你站在山頂唱山歌的身影、忘不了您最喜歡的“劉三妹的故事”。奶奶,聽說您最近感冒了,我暫時不能回家看您。最近這天氣忽冷忽熱的您要多穿點衣服,不要再著涼了。奶奶,你的身體要快點好,我希望回家后能聽到您親自唱的山歌,還要教我哦。奶奶,有您在我的天永遠不會黑!

記得那時爺爺格外健朗“咚咚咚、咚咚咚”的聲響總能傳到數百米遠,響徹整個村莊……舊時,這些傳統戲劇,在豐順使用所謂“戲間白話”演唱,口音基本上屬客家話。湯坑大鑼鼓,在梅州也有人稱之為豐順大鑼鼓。爺爺,您現在怎樣了?當年健朗的身體沒事吧?您還記得您用沙啞的聲音不斷叮囑我要好好學習,全家的希望就寄托在我們這代人的身上。是您、是您為了我們付出一切一切。爺爺,我好想你啊!

記得那次,小姑坐在大石凳上,我坐在小石頭上,兩只胳膊撐在膝上,聽她講那關于圍龍屋的故事……圍龍屋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左右兩廂俗稱橫屋,在左右橫屋盡頭,筑起圍墻形的屋,把正屋包圍起來,正中一間為“龍廳”,故名“圍龍”屋。圍龍屋的客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她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眾多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讀不完的百科全書。小姑是我家最有文化的人也是我從小崇拜的人。你的身上總散發著書香,到現在還是那樣喜歡。小姑你還好嗎?你這么多年沒見我,還會認得我嗎?

我聞著炊煙的氣息抵達村莊,那是大伯娘在煮飯的炊煙。在暖暖的陽光下,看見田埂上荷鋤歸來的大伯朝著熟悉的那縷炊煙走去,疲憊的腳步顯得格外輕快……“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詮釋梅州美食的一大特點。每次回到家鄉都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到現在我還記得大伯娘做的梅菜扣肉,那味道真是一絕啊!大伯娘,等我回家時您一定要再做給我吃哦!

忘不了這港灣,她是我體驗到永久的幸福和溫馨的地方。在這溫暖的港灣里,我經歷了好幾個歲月了。我嘗過香甜,品過快樂,抿過悠閑,這些都是灣兒里抹不過的笑意啊!

篇2

父愛如山。爸爸像山一樣挺立,讓我依靠。人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的父母更是如此。在我很小時候,爸爸就教我識字,因為幼小,要認會一個字是很困難的,爸爸教我時,總是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讀,教我認。因此,在我上小學時就認識了許多字,學會了許多知識,可以說,這是爸爸對我深深的愛才使我擁有了這一切。

父愛不光是體現在教我知識方面。在生活中,爸爸對我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小時,爸爸經常拿一些圖書讀給我聽,當我提出某些難懂的問題,他總是耐心的給我講解其中的道理,還說你長大了就會懂的時,我總是對長大充滿了期盼,充滿了憧憬。

母愛如水。母愛像一股清爽的泉流滋潤著我幼小的心靈。記得是三年級的時候,我身上起了一些水痘,引起搔癢、難受等癥狀,我請假休息,在家養病。為此,媽媽也請了幾天假在家陪我。我渴了,她給我端水;我癢了,她給我撓癢癢,一天到晚又是打掃房間,又是做飯,還要照顧我。知道了得這種水痘不能吃油膩的食物,媽媽特意跑了幾趟商店,給我買了一些不含油膩的食物。晚上,媽媽總是陪在我身邊,總是等我睡熟了,她才肯合上疲憊的雙眼。因為難受,好幾天我徹夜難眠,媽媽就陪了我一個又一個晚上。在媽媽精心呵護與關心下,我的病好得更快了。

媽媽雖然沒有高深的文化,但她對我的學習卻從來不含糊。她總是說:“我在學習上吃了虧,只念完初中就再也沒上學,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親眼看著我的孩子走進大學校門,就是吃再多的苦我也愿意”。在學習中,每當我有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媽媽也讀不準的,她總是翻開字典,幫我讀準理解。

篇3

在人的一生中,有一種情,會在你困難的時候,給你幫助,在你傷心的時候給你安慰,在你卓有成效的時候為你感到開心,它——親情,不求回報,只要自己兒女開心。

其實人的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而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十幾年的時間,你說他們是為什么?只因你是他們的兒女,是父母的希望。父母不希望你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你開開心心,平平安安的活著,這就是父母的愿望。可是父母辛苦的付出,卻換來你們的頂嘴,你們有誰知道父母的辛苦呢?

你們不知道,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多么的渴望父母的關愛啊!而你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

親情是無私的奉獻。

六年級:曾藝梅

篇4

當看到孩子《道德與法治》的課本里,有“親情之愛”這篇文章的時候,感到現在的教育真的是貼合實際,方方面面都在關注著社會發展與人類之間的各種改變,從而在教育上為現在的初中生“量身定制”課本內容。非常感恩為教育做出巨大貢獻的老師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認真閱讀了這篇“親情之愛”。

家意味著什么?孩子認為,家是一個吃飯,睡覺,寫作業的地方,家里有爸爸有媽媽。愛人認為,家是一個婚姻的組成部分,無論他去再遠的地方出差,晚上的應酬有多晚,酒喝得再多,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家是一個可以照顧我和孩子的地方。我認為,家是一個最溫馨的地方。在家,可以隨心所欲,不用拘束,不用害怕,自由自在。無論遇到了什么樣的事情,回到家,就是一個可以讓身心放松的地方。

愛在家人之間。每個人給予的愛都是不一樣的,孩子的愛給予的天真不做作,愛人的愛給予的保守、直接。我的愛給予的隨性、溫柔。因為愛給予的不一樣,因此就會有碰撞和摩擦。

孩子從小性格就比較外向,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膽子非常大,有點像男孩,小學期間,在班里確實也給老師惹了不少麻煩,小學六年換了四個班主任,但是不約而同給我反映的就是:孩子非常聰明,就是不用在正地方,學習上太浮躁,如果稍微努力一點,考個班里第一對她來說就是輕松的事兒。我和孩子爸爸上班都在鐵路上,上班地點離孩子學校比較遠,從小學一年級第一天開始,就給孩子報了午托班,在學習監管上面,確實是對她疏于管理,這一點我也是覺得很虧欠孩子。雖然對她的學習沒有給予太多關注,但是孩子還是比較爭氣,小學三年級就競選上了學校的大隊部,每學期都被評為優秀大隊干部,當時的我覺得孩子特別棒,也感到自己臉上特有面兒。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和孩子爸爸對她還是一如既往地關注度不夠,家庭矛盾終于在疫情期間爆發了。

疫情期間,我們一家三口所有的時間都是在家里度過,孩子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所有的時間安排都是在我和愛人的監管之下完成。六年級孩子的心理狀況,我們并沒有過多地去思考。發現孩子上網課不夠認真,上課時經常趁我們不注意就偷偷玩游戲,當時在網上還報了一些主課的培訓班,但是也都沒有認真學。于是就有了爭吵,雙方產生了不信任。當時我們不明白孩子整天玩抖音的想法;不明白孩子為什么看不慣父母;不明白為什么知道是錯誤的事情還要去做;不明白孩子為什么不知道好好學習......我們總想試圖心平氣和的與孩子溝通,從而化解彼此之間的對峙,結果換來更大聲的爭執和更徹底的失望,以至于孩子后來對待所有的問題都非常的消級,我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才去認真地審視自己和孩子的一些問題,當時的我真的感到自己和孩子都需要一個心理醫生,只是沒有勇氣真正去面對。

冷靜下來后,我慢慢接受了孩子的叛逆,接受了我教育上問題,我去買了《解碼青春期》、《正面管教》等幾本書,從書上了解到了在家庭里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怎樣的愛,應該如何去愛。我會把我的心得與愛人一起分享,并希望他這個固執的人也可以做出改變。其實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有被尊重和被依賴的感覺,不再拿她與別人比較,不再以分數來評價,不再用“是非”來做評判標準,認識到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分出對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問題也不同。我們要真正發自內心的認可孩子,肯定孩子,鼓勵孩子。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濃情五月,感恩母親》。

總有一個人,默默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淚流滿面。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常常,我們感動于“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無私和“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但人世間沒有任何一種無私和奉獻能與母愛相提并論。

給大家講一個我聽到的故事:在拉丁美洲一次地震后,人們救出了一個孩子。但孩子不走,對著廢墟大哭不止。人們繼續挖掘。發現了驚人的一幕:母親踩在父親的肩膀上支撐起了孩子的生命空間。無獨有偶,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對母子被深深壓在廢墟下,母親的半個身子被混凝土板卡著,動彈不得。七八個月大的嬰兒,在她的身下安然無恙。幾天后,救助人員挖洞接近這對母子時,母親剛咽下最后一口氣,而那嬰兒的嘴里還含著母親的食指。抱起孩子,救援人員發現母親的食指只有半截。原來,母親在危難中,一直用乳汁延續著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拼力咬斷自己的指頭,用鮮血讓孩子存活下來!

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覺得溫暖如春;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仍然清澈澄凈;母愛是一株樹,在季節的輪回中固執的堅守家園,撐一樹綠蔭,默默付出。母愛是純潔的,總在你遇到風云時悄然而至,給慰藉和力量;母愛是無私的,她將永遠罩臨著你,伴隨你一生。

有則公益廣告中曾演到:一個小男孩為自己母親洗腳的感人片段,可在現實生活中,又是否是每個兒女都能做到的呢?“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我們或許有時會對一個生疏人的一點關懷念念不忘,卻對母親的大愛熟視無睹,嫌她嘮叨,或因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然而,母親卻永遠在一旁默默地支持我們,耐心的開到教育我們,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

在眾多的洋節日中,情人節,愚人節,圣誕節等等通通可以少,惟獨母親節!五月,因為有了母親節而美麗,大家是否知道昨天就是母親節呢?時空阻隔,也許,我們不能送上一束康乃馨。然而,表達是必要的,形式卻不必是一束鮮花。也許只是電話中一聲問候,甚至只是在心里最真切的祝福,這,都已足夠。這足以換來母親的欣慰和感動。-----其實,天下所有母親都是那么容易被感動。她們對自己兒女要求得真的很少。但是,你對你的母親,這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說過“我愛你”嗎?現在我提議,所有在場的同學都在心底默默的對這世界上最偉大的人說一句:“媽媽,我愛你!”

在此,我想引用一首詩來結尾:

孩子的成長,是母親再生的希望;

孩子的失敗,是母親酸楚的淚水;

孩子的成功,是母親幸福的微笑!

篇6

看到這里,我已經淚流不止,我心中已怒火沖天。目前為了找兒子都可以向別人下跪,而兒子卻因為一巴掌。而拋棄自己的母親。不念母親是怎樣把自己養大的、不想母親十月懷胎是的痛苦、不想母親給予我們生命時的決心。小時候,目前為我們的吃喝操心,長大后,母親為我們的學習著急,成年后母親又為我們的事業著想,不求一絲回報,默默地為我們付出大半生。

父母給與我們生命,想讓我們成為人中的龍鳳,而我們卻那么不爭氣。甚至我們還攀比,那只父母的血汗錢揮霍青春。我們總是想:為什么我的爸爸不是李嘉誠,為什么我家這么窮,但是,你嫌父母無能力給你創造那種生活的時候,父母也在想:為什么我的孩子不是全校第一,為什么我的孩子總是闖禍。我們要反思反思了。父母為我們不容易,我們卻這么傷他們的心。仔細想想,當我們在學校輕松學習的時候,父母在干什么?當我們吃著我們心愛的零食的時候,父母,可能還沒有吃飯,當我們在購物的時候,在購買自己心愛的禮品的時候,想沒想過這是父母用汗水換在的錢又被我們輕松的換回去。

父母對我們的愛太深了,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太少了。

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我對父母的愛,我會說:爸,媽,你們辛苦了。

篇7

媽媽,母親節到了,在學校里我要利用休息的時間為您做上一件環保的時裝。

我和李瑋、肖婉星、張藝敏、趙夢涵我們五個先把皺紋紙用剪刀剪成一條一條的長方塊,然后把它們一根一根地貼在膠布上。全部粘完后,把兩朵拉花也貼在上面,最后把膠布繞著上面纏幾圈,一條美麗的花裙子就展現在我們面前。為了更好看一些,我們把一條腰帶用線縫在上面,這條花裙子就算完工了,我把它送給您做節日禮物,祝您母親節快樂,笑口常開!

(輔導老師秦偉云)

篇8

關鍵詞:禽流感;應急;公共衛生

中圖分類號:S851 文獻標識碼:A

據國家獸醫局統計,2005年以來,我國共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35起,涉及省份14個,發病禽19.4萬只,死亡18.6萬只,撲殺禽2284.9萬只,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給我國社會經濟和人民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在抗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過程中,暴露出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面前行政部門之間缺乏整體性和協同性、疫情信息報告不暢通、應急預備隊伍缺乏、應急物質儲備不足等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得不引起的反思。本文對我國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體系中存在的幾點問題進行淺析,并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謹供大家參考。

1 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體系存在的間題

1.1 各行政部門缺乏整體性和協同性

我國各級政府行政部門機構各司其職,各部門之間封鎖嚴重,未能構建起協調統一的信息平臺,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發生時,政府各部門相關信息不能統一在網絡平臺上,就能難形成高效、快速、暢通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指揮體系,地方政府無法利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和現代的管理手段,實現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相關數據的采集、決策分析、命令部署、適時溝通、聯動指揮、現場支持,更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做出最快的反應,及時進行科學指揮決策。

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面前,缺少了政府統一指揮,政府各部門及系統之間就難以進行快速有效的協調,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的實施速度、質量也就很難得到保證,動物衛生監管部門更顯的孤立無援。

1.2 重大動物疫情信息報告不暢通

我國目前執行的疫情報告缺乏順暢渠道,執行疫情的收集、分析、報告和通報制度不嚴格,疫情報告、疾病監測系統的網絡僅僅覆蓋全國縣、市、省和國家動物防疫監督機構,而突發重大動物疫情的報告單位和報告人,主要在鄉(鎮)獸醫站或飼養、屠宰加工場,不能實現網上直報,只能采取報表或電話報送,然后再通過動物衛生監管部門層層上報,而且在整個疫情上報過程中都沒有信息反饋,無法了解數據信息資料是否準確到達接報部門,加之出于各種原因的行政干預導致當地政府或上級主管部門無法及時、準確了解全面信息,應急預案不能及時啟動,錯過撲滅疫情的最佳時機。

1.3 應急預備隊伍缺乏

受傳統思想和市場經濟導向的影響,我國動物衛生防控隊伍人才缺乏,現有人員年齡結構和專業結構也不夠合理。由于,各基層動物衛生監管部門沒有一支動物醫學知識扎實、知識面廣、現場防控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應急反應預備隊,在突發重大動物疫情面前,疫情發生地的動物衛生監管部門往往無法得到相鄰地區人員與技術上的支持,只能孤軍奮戰。

1.4 應急物質儲備不足

兵法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次遼寧省黑山地區發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就充分暴露出各級動物衛生監管部門缺乏應對突發重大疫情的后勤保障系統,應急物質儲備嚴重不足,在臨戰狀態下后勤保障跟不上。

1.5 國際經驗交流不暢

因疫情信息嚴格保密,我國各級動物衛生監管部門無法與國際相關機構達成資源共享,進而無法爭取廣泛交流、合作和國際上的技術援助。

2 應對策略

2.1 建立應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常態機制

應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以《動物防疫法》作為各級相關行政部門職責的法律依據,相關行政部門有控制、撲滅重大動物疫情的法定職責,各行政部門的主管領導對其法定的職責要積極作為,不作為就要承擔行政或法律責任,以法律的手段促進各行政部門形成組織管理到位,運轉協調的常態機制。

注重平戰結合,形成日常化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演練制度,在演練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強化各行政部門間密切協作與統一調度。

2.2 建立完善的突發重大動物疫情報告系統

借鑒國際經驗一套理蓋全國范圍內的、統一的、電子化疫情監控報告系統,該系統可以根據各信息網絡收集的資料,通過系統分析來判斷在將來的某一時間段、某一區域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的可能性并及時預警,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3 組建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備隊

各級動物衛生監管部門盡快組建起一支專業知識扎實,實戰經驗豐富、年齡結構合理的應急預備隊,并定期組織預備隊成員進行理論學習,技術訓練,不斷積累經驗提高業務素質,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2.4 進一步完善應急物質儲備

建立信息網絡建設和維護、移動辦公、檢測檢驗技術、應急處理所需物質等的購置、儲運、管理、供應等配套保障體系,以保障疫情發生時物質補給。

2.5 爭取最廣泛的國際交流

篇9

一、知——走進親情,用真心了解父母

品德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親情主題活動是提高學生情感素養的有效途徑。組織學生調查采訪,收集材料,通過對親人的具體調查、真心了解,可以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密切與親人的關系,加深與親人的感情,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教學片段1】“我要尋找——”

尋找1:課前,讓學生和父母共同完成調查,形成調查結果如下表。

尋找2:我出生時有多長、多重?(生答略)

隨后課件出示一組家庭照片,學生講述他們成長過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時,父母為自己作出的努力和付出的犧牲。

從調查入手,讓孩子通過調查父母走進親情,真切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自己成長的經歷出發,讓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辛苦,認識到自己和父母之間在溝通上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學生這樣通過實踐得來的信息是最刻骨銘心的,也是最有說服力的。

二、悟——體驗親情,用真情溝通父母

作為孩子,在得到父母關愛的同時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兩者并不矛盾。只有懂得了父母的艱辛,才能體驗到親情的可貴,才能用真情感恩父母。親情是互相的,不是單方面的,母愛是親情,愛母也是親情,親情經相互輻射交匯,才更具生命張力。

【教學片段2】“我能感悟——”

案例1:父母很辛苦,但我們平時還經常和父母鬧矛盾,做著許多讓父母不開心的事。(播放錄像,大意是小麗考試考砸了,不敢回家讓父母簽名,最后自己代簽)

師: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小麗為什么會選擇自己簽名?

生:因為媽媽要打、要罵,她害怕。

師:(錄像)媽媽得知小麗是自己簽名后真的出手打了小麗。打過后媽媽會怎么想?(視頻中媽媽的話:“其實我很愛我的女兒,又何嘗忍心打她?可是我沒有別的辦法,為了給她教訓,只有出此下策,打在她身上,疼在我心里啊!孩子啊,你可曾懂我的心……)

(教室內能清晰聽到有學生的哽咽聲)

師:看來理解太重要了!理解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矛盾。當然,理解是雙向的,我們希望父母理解我們,其實父母的良苦用心更應該得到我們的理解。

案例2:(漫畫)小明放學回家,發現自己的日記本被動過了,而媽媽剛好跟小明說起寫在日記里的煩惱事情……

師:如果漫畫中的小明是你,你當時會有怎樣的想法?(分組討論)

生1:怨恨媽媽不懂得尊重自己的隱私。

生2:關在自己房間里哭,不理媽媽,情緒糟糕透了。

生3:吸取教訓,保管好自己的日記。

……

師:無論我們的父母做什么事情,出發點都是為我們好,可憐天下父母心。當我們抱怨小明爸媽的時候,我們想到過爸爸媽媽是因為看到小明煩惱的表情才想到小明的日記本里去找答案的嗎?當我們與父母發生矛盾時,請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教室里一片寂靜)

課堂上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體驗到了真情,也會懂得“理解”是“溝通的橋梁”,有了這樣的情感活動當鋪墊,德育內化效果顯現。若在溝通中遇到類似問題,我們的孩子也會多站在父母的立場體諒父母,緩解矛盾。

三、行——回報親情,用行動感恩父母

品德課程所應具有的開放性、活動性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局限于學校、教材和課堂,而應創設條件盡可能拓展教材內涵,拓寬教學場所以及教學時間,讓學生到社會生活實際中去實踐品德課上的道德認知,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回報親人,實現品德課堂的大容量,增強品德教學的有效性,使品德課堂更加出彩、閃耀亮點!

【教學片段3】“我在行動——”

行動1:讓學生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就一具體問題試著與父母溝通,并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陳同學(運用認真傾聽的方法):當飯桌上父母對我的學習狀況發牢騷時,我沒有像以前那樣頂嘴,而是選擇了先認真傾聽、再闡述自己情況的方法,結果和父母的溝通順暢多了。學會“認真傾聽”,效果不錯!

韓同學(運用善于體諒的方法):原先對于媽媽的嘮叨我非常反感,時時與媽媽斗嘴。現在我懂得了父母掙錢的不容易,也知道了父母的一切嘮叨都是為了我,于是我慢慢接受了父母的嘮叨。家里火藥味少了很多……

行動2: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送給父母一份意外的驚喜。

生1:自己設計的賀卡給父母,還平生第一次給父母洗腳。

生2:通過自己努力取得最佳成績的喜訊報告給父母,還寫了一封感謝父母的信。

生3:每天在家給自己設立一個勞動崗位,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向父母表示關愛。

生4: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說說學校發生的事、同學之間的事,聽聽父母工作上的事。

……

行動在不停地延續,情感在不斷地深化。讓學生在反思自己的行為中提高認識,在提高認識的過程中落實行動,最終實現知情行的和諧統一。

篇10

一、讓學生感悟生命之美

對于初中生來說,豆蔻年華,他們并不知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可貴之處,以致一些學生承受不了學習的壓力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或是同學之間的一點點矛盾,互相大打出手,甚至拿刀相向的地步等等。可見生命在這些學生眼里是多么的不值一提,他們不懂得珍惜生命,不懂得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是多么的可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感悟生命的美。

例如,在學習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時,首先,為了讓學生了解生命之可愛,培養學生熱愛生命之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命誕生的過程;生命在困難面前的脆弱不堪。一張張圖片,一段段視頻,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所在,讓學生體會生命是極其脆弱的,但也非常頑強,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珍愛生命,體會到生命的神奇和生命的美。

二、讓學生感悟親情之美

現在學生的親情意識比較淡薄,他們認為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并且還一味地抱怨,家長對自己的關心和愛不夠。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只有家長能滿足他們的任何要求,才是好的,才是愛,他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什么是親情,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愛,體會親情的美麗之處,以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

三、讓學生感悟大自然之美

放眼望去,大自然中處處都是美麗的色彩,處處都有和諧的畫面。春是綠色的,它給人以生機活力;夏是紅色的,它給人以激情;秋是黃色的,它給人以豐收的滿足感;冬是白色的,它給人以潔白無瑕之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體會大自然留給人們的美,讓自然將我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美麗動人。

例如,在學習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的同時,增強語言感悟力,并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讓學生在體會大自然語言的同時,感受大自然的靈性所在,讓學生感悟大自然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