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制度及內部控制范文

時間:2024-03-27 16:40: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制度及內部控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財務制度及內部控制

篇1

關鍵詞: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意義;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3-0101-01

引言

內部控制制度是廣泛地應用于企業財務會計管理方法的一種制度,對于企業實現自己的經營目標和保護資產的完整與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這種內部的控制制度,同樣適用于醫院的財務管理上,對于促進醫療機構的財務管理水平,保障其平穩運行和未來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需要對在醫院內部建立起科學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意義及方法進行認真研究。

一、在醫院建立起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意義

在醫院建立起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對于保障醫院的日常工作與未矸⒄咕哂兄匾的意義。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醫院籌集的資金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比如在購買高技術設備及藥物工作方面。第二,實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醫院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實現收支的大致平衡。第三,實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預防醫院中腐敗現象的產生。第四,實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醫院的工作人員培養良好的個人道德與職業操守。

二、在醫院建立起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1.強化醫院內部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控制意識。在醫院建立起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強化醫院內部各部門工作人員的控制意識。原因在于,實行這種制度,需要醫院內部的工作人員打消顧慮和抵觸情緒,積極配合工作。比如,定期組織學習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各項規章條例,不定期地對于醫院內部各科室的人員進行規章條例的檢查與抽查工作,舉辦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規章條例的有獎知識競賽活動,引導大家按照其規章條例的內容進行認真學習。

2.對于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各項規定要嚴格落實。監督并落實醫院內部財務控制制度的各項規定,也是一個重要的應用方法。比如,醫院內部的各個科室建立起嚴格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實行科學的獎懲制度,對嚴格按照制度的各項內容做到貫徹落實的人員予以表彰獎勵,并且把其作為升遷、加薪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沒有嚴格落實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且屢教不改者,將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罰,以保障這項制度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3.完善醫院內部審計工作。在醫院實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醫院內部審計工作,對于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各項完成情況進行認真的檢查與監督。比如:第一,選拔專業的審計人員建立起專業的審計隊伍,對于審計工作要實行事前審計、事后審計及不定期進行審計的抽查工作,保障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公開性、科學性。第二,審計的內容應該是多方面的,如醫院的總體收入支出情況、收支經營活動的合法性、有效性。第三,開辦網絡審計調查與詢問窗口,對于醫院內部的財務制度運行情況可以進行詢問和舉報工作,并且對于出現的獎勵問責情況進行實名的網絡公開,有效地形成公眾監督,促進醫院樹立良好的形象,擁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以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

篇2

關 鍵 詞: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審計委員會;財務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7)02-0118-05

一、研究背景

公司審計制度包括外部審計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外部審計制度主要是指企業之外獨立的第三方建立和實施的審計制度,例如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內部審計制度是指以公司審計委員會以及內部審計機構為主體實施的財務審計、內部控制與風險評價、績效審計等制度。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1978)建議大型公司建立內部審計制度。中國國家審計署(1985)要求大中型國有單位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中國證監會(2002)要求上市公司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2003)再次提出,國家機關、金融機構、企事業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其他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英國Cadbury(1992)強調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中的作用。美國藍帶委員會(Blue Ribbon Committee,1999)認為,需要在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外部審計之間建立獨立的信息交流,以發揮審計委員會作用。中國證監會等了《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準則》(2002),建議董事會中設立審計委員會,以改善公司治理。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2003)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內部審計,為管理層和審計委員會提供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評價服務。

本文中的財務控制是指公司內部控制的一個子系統,是公司最基本的管理制度之一。財務控制實踐已經經歷了很長的歷史,其原則性要求已經融入了相關法律、政策之中,并體現為公司的規章制度。近年來我國一些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關注內部審計制度,陳漢文等通過案例分析,對我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現狀及其模式改進加以研究。[1]程新生將公司治理與審計機制聯系起來,對審計委員會及內部審計進行理論分析,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進行了實證研究。[2]耿建新等對內部審計部門設立的動機及其效果進行了研究。[3]謝永珍對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治理效率進行了實證研究。[4]但是,將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與財務控制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的成果還較少,本文的研究一定意義上補充了這方面的不足。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從理論出發,審計委員會為董事會監督與控制服務,以確保財務控制有效運行及財務信息質量。從整體組織架構而言,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部門形成互動與共生關系,內部審計與審計委員會相互提供支持。20世紀90年代以來,強調由獨立董事構建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是改進財務控制的關鍵之一。市場機制之所以不能取代公司層級制度,是因為內部協調機制具有市場機制所沒有的功能。為保證控制的有效性,要求審計委員會的監督職能與經理層的執行職能相互獨立。IIA指出,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在董事會、管理層、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四個主要條件的協同之下,內部審計評價并幫助改進組織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體系。[5]內部審計對財務控制發揮作用的效果與其領導模式有關,增強董事會與內部審計之間的溝通關系,內部審計人員可以相對獨立于經營層開展審計監督;將發現的違反財務制度的問題及時報告給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促進財務控制有效運行。

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的共同職責可歸結為公司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財務活動檢查。安德魯.D.錢伯斯指出,審計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監督公司財務報告過程和內部控制,內部審計部門向審計委員會報告審計工作,有利于內部控制。[6]Georges et al.研究了大型跨國公司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內部審計由原來的獨立評價職能轉變為整合風險管理和公司治理,內部審計與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經常性討論風險問題,以改善管理。[7]審計委員會每個成員并不都具有財會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由于采取會議制度、審計委員會成員難以經常參與到會計與審計業務之中,需要內部審計為審計委員會運行提供支持。內部審計人員通常為專職人員,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了解內部控制、財務和經營活動。內部審計對審計委員會提供支持,有助于審計委員會的作用能夠發揮出來。

假設一: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有利于財務控制運行及其改善。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建議在董事會中設立審計委員會,由審計委員會對內部審計提供業務指導,內部審計主管應該定期向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與高級管理層報告審計活動。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以及獨立董事、財會專業背景獨立董事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審計委員會的職能得以發揮。審計委員會的建立與運行,有助于提升內部審計的地位、作用和獨立性,并對內部審計起到監督、指導作用。體現在為審核并批準內部審計章程、審核內部審計計劃、聽取內部審計負責人的匯報(包括財務報告過程、財務控制實施、重大問題的發現)、評價內部審計效果等。這些活動增加了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之間的溝通,促進了內部審計功能的發揮。審計專業委員會的設立有助于董事會合理分工和提高效率,保證董事會監督職能發揮,提高財務控制效果。如果缺乏審計委員會制度,內部審計職能和獨立性就可能受到損害。

Zahra et al.得出的結論是,審計委員會能夠幫助董事會有效監督。[8]Abbott et al.認為審計委員會作為董事會財務監控目標的實現模式之一,強化了董事會的監督功能。有效的審計委員會能指導內部審計,防范財務控制失效。[9]例如,摩托羅拉公司總部審計委員會獨立于經理層進行不定期的審計,包括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員工職業道德遵守情況審查等。審計委員會通過為內部審計提供制度保障,使內部審計能有效地監督公司經營和財務活動,及時發現和改正財務控制問題;對財務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分析控制風險,并提出應對的建議;通過與內部審計人員、管理層之間進行溝通,使公司從管理當局到基層單位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保證內部、外部審計人員反饋的意見得以實施,促進財務控制的有效運行。Mark S. Beasly et al.發現,舞弊公司較少建立審計委員會或審計委員會獨立性較差;舞弊公司董事會中外部董事占多數的公司比例不到33%,遠低于非舞弊公司74%這一比例。[10]

假設二:董事會設立審計委員會,有利于提高財務控制效果。

OECD(經合組織)《公司治理原則》,強調董事會對公司的戰略性指導和監督,董事會需要實施風險評估、財務控制等。董事會發揮作用的關鍵是其構成和專業能力,獨立董事和專業委員會建立是標志。[11]E. Fama認為,獨立董事監控的原因在于他們是解決管理者與股東之間問題的有效手段,董事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獨立于管理層,才能發揮職能。[12]Weisbach(1988)發現,如果獨立董事實質上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那么最后一道防線將取決于公司是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如果獨立董事發揮了職能,就可以為財務控制增加保障。[13]美國COSO委員會(1994)認為,一個客觀、能動和富有調查精神的董事會,能夠及時發現并糾正經理層違反內部控制的行為。為了提高董事會的獨立性,加強監管,中國證監會于2001年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Agrawal et al.認為,市場能夠區分董事會成員之間的互補性,并對董事會成員互補性強的公司給予較高的評價。[14]在當前我國上市公司“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等背景下,獨立董事制度的實施可以促進公司財務控制的規范運作。

董事會會議是董事會成員之間進行溝通的有效途徑,反映了董事會的運行狀態,也反映了審計委員會的運作情況(專業委員會與董事會通常在同一時期開會),表明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正在執行其監督職能,董事會的會議次數越多,表明其活動越積極。Vafeas et al.實證研究發現,董事會會議頻率是董事會治理與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公司遇到問題或困難時,董事會會議次數增多,董事會開會次數增多以后,公司業績會有所改善;董事會會議次數越多,表明董事有充足的時間來執行監督職能、董事會活動越積極。[15]我們認為,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經常討論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包括財務控制方面的問題,有助于改善財務控制。

假設3:審計委員會的有效運作(以董事會會議次數和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實施來代替)能夠改善財務控制效果。

三、研究方法設計

1.被解釋變量定義與選取

依據以上研究假設,針對本文要檢驗的兩種類型(同時設立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未同時設立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的公司,設計了相應指標。為公司提供年度審計的注冊會計師(CPA)和公司董事會分別對財務控制的效果進行評價,注冊會計師在提供審計服務時對內部控制進行測試,能夠獨立、客觀評價財務控制狀況;公司自身對其財務控制的了解比較深入,做出的評價反映了財務控制建立和運行的實際情況。調查問卷設計時制定了財務控制評價的統一標準,以避免主觀標準不一致導致評價結果的不可比性,從而保證調查數據的質量。我們選取經常使用的四項措施分析被調查公司的財務控制效果:向分支機構委派財務主管、制定分支機構財務制度、限額審批制度、會計檢查。

委派財務主管是加強分支機構財務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一措施可以使公司經營方針在分支機構得到貫徹和執行,確保分支機構財務信息真實、及時;委派財務主管代表總部對分支機構財務風險和運營風險監督;制定分支機構財務制度這一控制措施與委派財務主管具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制定分支機構的財務制度”比“委派財務主管”更具有剛性,這些制度能夠執行,則可保證監控效果。限額審批制度針對重大投融資活動、財務活動進行監督,防止重大財務風險造成嚴重后果,也有利于保證一般財務決策的及時性和靈活性。會計檢查由公司財務部門負責,這項措施在財務監督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審計委員會責任以及上市公司財務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審計委員會既要保持獨立性,又要有專業能力,本研究以獨立董事比例和董事會會議次數作為審計委員會運行的解釋變量。

2.模型設計

財務控制效果是虛擬變量,選用了邏輯回歸(logistic)模型,以財務控制評價的結果為被解釋變量(LOG),當L=0時,表示財務控制存在不足或有待改進;當L=1時,表示財務控制完善或較完善。以內部審計機構設立與否、審計委員會設立和運行作為解釋變量,并選擇公司總資產、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主營業務利潤率作為控制變量,分析內部審計制度對財務控制的單向影響。模型表示為:

表1回歸模型中解釋變量指標

3.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本文所取數據來自于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數據庫、北京色諾芬公司CCER數據庫,以及巨潮信息網等公布的公司信息。南開大學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中國證監會有關方面支持下,2003年對我國1307家上市公司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和公司治理狀況進行調查,其中對內部審計制度和財務控制進行專門調研。按照樣本信息充分以及不含無效信息的兩個基本原則,剔除異常值后確定了806家上市公司作為樣本。本文的實證結果采用SPSS11.5完成。

四、實證結果

1.描述性統計分析和非參數檢驗

同時設立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的141家樣本公司,其財務控制完善或較完善的比例為94%;未同時設立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的665家樣本公司,其財務控制需要改進或不完善的比例為69%。從百分比來分析,這兩類公司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見表2。

表2 被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以及非參數檢驗

(Mann-Whitney U 檢驗)

***表示在1%的水平上顯著

對全部樣本公司財務控制評價的結果是,認為財務控制完善或比較完善的公司為554家,所占比例為68.73%;認為財務控制有待改進或不完善的公司為252家,所占比例為31.27%。2002年設立內審機構的公司為542家,所占比例為67.25%;未設立內審機構的公司為264家,所占比例為32.75%。中國證監會2002年要求上市公司建立內部審計機構,所以在2003年絕大多數公司建立了內部審計部門,對這一數據我們也進行了核實。模型中的連續性解釋變量見表3。樣本公司審計委員會設立情況見表4。

表3連續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表4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分布情況

2.回歸分析

為了保證回歸結果的穩定,在研究中將自變量中超過該變量平均值三倍標準差以上的極端值剔除。描述性統計以及非參數檢驗顯示,同時設立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對于提高公司財務控制水平有顯著影響,但上面分析只是將指標進行了非參數檢驗,表明了單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在進行回歸分析之前首先對解釋變量進行相關性檢驗,以判斷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見表5)。根據兩變量的相關系數和對應的顯著性水平,我們來判斷兩變量間的相關性是否顯著。在輸出結果中,如果p

表5解釋變量的相關性檢驗(pearson Correlations)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3.對解釋變量的篩選

按照公認標準,當變量的顯著性水平p≤0.05時,變量通過顯著性檢驗;p>0.05時,變量不能通過顯著性檢驗,而將被剔出模型。但是,鑒于該研究成果在相關領域中處于探索研究階段,我們將顯著性水平p值(Sig.)的標準放寬至0.1,即當變量的顯著性水平p≤0.1時,表明該變量通過顯著性檢驗。選用“向前選擇法(Forward Selection)”,得到變量剔除表(見表6)。三個控制變量的檢驗結果顯示,每個變量對應的顯著性水平p值(Sig.)都大于0.1,因此不能進入模型。這與前面的相關系數檢驗的結論是一致的,由于變量間存在很大的相關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三個變量被剔除,表明這三個解釋變量所包含的信息能夠被相關變量“內審機構設立”(INAUDIT)、“審計委員會設立”(AUCOM)、“獨立董事比例”(IBR)和“董事會會議次數(MNA)”替代反映。

表6變量剔除表(Variables not in the Equation)

4.回歸結果分析

經過變量篩選與剔除,得到擬合的回歸方程。表7顯示,卡方檢驗值(Chi-square)對應的顯著性水平值p≤0.1,同時Nagelkerke R Square在0.3以上,說明進入模型中的解釋變量是否設立內審機構(INAUDIT)、是否設立審計委員會(AUCOM)、獨立董事比例(IBR)和董事會會議次數(MNA)聯合起來能夠很好的解釋因變量財務控制效果,模型擬合度好。

表8顯示,各回歸系數值對應的顯著性水平p值均小于給定的顯著水平0.1,說明各解釋變量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即每一個解釋變量對財務控制效果的影響都很大。同時變量“是否設立內審機構(INAUDIT)”、“是否設立審計委員會(AUCOM)”和“獨立董事比例(IBR)”的回歸系數值的符號均為正,表明這三個變量對財務控制效果的影響都是積極的;而變量“董事會會議次數(MNA)”的回歸系數值的符號為負,與預期符號不一致,表明董事會會議次數越多,對財務控制效果的評價越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頻繁召開會議,公司可能存在著較大的控制風險。

表7 卡方檢驗(Chi-square test)和模型擬合度檢驗

表8模型回歸結果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的實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設立內部審計機構能夠較好的促進公司財務控制效果的改善,與研究假設1一致;(2)審計委員會的設立有助于改善公司財務控制效果,與研究假設2一致;(3)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有利于提高財務控制效果,與假設3一致。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委員會則是公司治理結構中關鍵的監控機制之一。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機構進行互動、建立共生關系,兩者不可或缺:內部審計為審計委員會提供服務和業務支持,審計委員會對內部審計的活動提供指導和幫助,內部審計和審計委員會構成狹義上的內部審計機制,內部審計機制在改善企業財務控制方面的作用突出。為了改善企業財務控制效果,在完善財務控制系統的同時,有必要在內部審計機構設立、審計模式選擇、審計委員會建設等方面給予重視,對財務控制系統進行再控制。審計師進行審計,要高度關注企業內部審計機制的建立和執行情況,以控制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本文的研究局限性:一是未考慮財務控制對內部審計制度的反作用;二是受數據限制,沒有考察內部審計和審計委員會的特征對其職能的影響;三是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的運作具有滯后效應,財務控制可能在一定時間以后得到改善,需要進一步研究。

――――――――

參考文獻:

[1]陳漢文,夏文賢,陳秋金. 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案例分析與模式改進[J]. 財會通訊,2004,(1).

[2]程新生. 公司治理中的審計機制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耿建新,續芹,李躍然. 內部審計部門設立的動機及其效果研究―來自中國滬市的研究數據[J]. 審計研究,2006,(1).

[4]謝永珍. 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治理效率的實證研究[J]. 南開管理評論,2006,(1).

[5]IIA(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編譯. 內部審計實務標準[M]. 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

[6]安德魯?D?錢伯斯等著,陳華譯.內部審計[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

[7]Georges Selim, David McNamee.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auditing relationship: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1999, (3): 159~174.

[8]Zahra and Pearce.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view and Integrative Model,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9, (15): 291~334.

[9]Abbott, L. J., S. Parker, G. F. Peters.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tatements: A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certain Blue Ribbon Committee recommendations,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4, March, (23): 69~87.

[10]Mark S. Beasly, J.V. Carcello, D. R. Hermanson and Paul D. Lapides.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Consideration of Industry Traits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 Accounting Horizons, Dec., 2000, Vol. 14, Issue4, 440~454.

[11]OECD, The Principl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1999, revised in 2004.

[12]E. Fama. 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 (88): 287~306.

[13]Weisbach, M. S.. 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Turnov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20): 431~460.

[14]Agrawal Anup and Chadha Sahiba.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ounting Scandal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5(48): 371~406.

[15]Vafeas, Nikos. Board Meeting Frequency 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53): 113~142.

篇3

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利于不敗之地,除了要提高外部競爭力以外,還要加強內部的財務控制。因為財務管理涉及到內部生產經營和資產的安全,管理者必須抓好這項工作,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但我國很多企業當前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究,希望對廣大的企業管理者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 內部控制 財務 制度 企業管理 問題

企業管理中的財務內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只有加強了財務內部控制,才能夠加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并且實現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同時,這也是一項貫穿于企業風險控制與經營管理全過程的系統工作,企業管理者要切實的落實好,這樣才能更好的對企業進行管理。

一、為什么要做好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工作

企業生產管理是一項極其復雜和浩大的管理活動,形式多、內容廣、程序復雜,中間每一個環節都牽扯到財務的控制和管理。進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對資金進行控制,實現生產經營全過程的高利潤和高效益。財務內部控制又需要通過財務和會計手段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進行控制,保證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目標。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財務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并且全方位的監督,并且保證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合理、合法。

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責任制不明確

責任制不明確會嚴重的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因為企業在不斷的發展和擴大規模,生產經營也日趨復雜化,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復雜。不少企業在機構設置、職能劃分上只是簡單的按照精簡的原則去執行,沒有結合財務管理的特點和企業的實際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職責不清、流程不明、程序混亂的現象,影響了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發揮。

(二)缺乏有力的監督

稅務、財政、審計、銀行等在內的社會監督機構,沒有形成綜合的監督效力,不能夠對企業有所威懾。對審計的公正職能、獨立監督未給予充分的重視,審計未行成法制化、規范化和經常化。就算是查出了問題,也沒有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所以缺乏有力的監督。

(三)經濟體制不合理

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過了很多年,吃大鍋飯的舊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甚至還有一些地方根本沒有實現政企分開,出于對權益和權利方面的考慮,有關部門以各種形式仍然在干預或是把持著企業的各項事務管理,所以企業也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財務獨立、自主。而在一些地方,地方政府過度的保護當地企業,因此企業壟斷了當地的市場,根本無需擔心市場競爭力,沒有壓力也沒有動力來進行財務內部控制,這些都是因為經濟體制不合理而造成的。

(四)財務人員的素質問題

財務管理需要有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的工作人員去操作和執行,因為企業生產機構的變化,財務管理的內容和形式也隨之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于一些工作年份較久的財務人員來說,他們往往憑借自己以往的工作經驗來處理事情,沒有根據市場的新情況和企業的變化來進行,從而影響了財務內部控制的質量和效果。所以,財務人員不但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還要能隨時對市場做出判斷,有較好的應對能力和較高的操作技能。

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改進策略

(一)改革產權制度

現代企業管理基本的組織形式是以產權為基礎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也是能夠有效發揮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作用的最佳組織結構。企業要想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改進,就必須改革現代產權制度,這樣才能夠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使企業的興衰與企業的所有者利益密切相關,同時形成以管理者為主體的內部控制機制,提高企業領導管理水平,加強內部控制的壓力和動力,積極的創建并實施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二)強化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財務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項,管理者要通過建立責任成本制度,分析并且分解企業財務成本指標,按照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實際情況,將成本納入每月或者每季度的考核中,使各單位、各班組和全體員工在實際工作能夠為企業節約、降低成本,并且保證財務目標的實現。

(三)進行監督檢查

監督檢查是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監管部門要在規范會計人員財務活動的基礎上,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財務人員、相關人員以及財務數據、財務活動進行檢查,防止他們的工作出現漏洞。如果發現了漏洞和問題,要及時的處理和解決,以防止出現更大的威脅和風險。進行監督和檢查的目的,一是為了規范財務人員的財務行為,二是為了預防企業財務風險。

(四)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

財務人員的素質和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有很大的關系,因為財務人員能夠保證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所以,既要重視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也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企業要加大宣傳力度,還要對他們進行培訓。只有規范了他們的財務行為,才能減少財務差錯。

四、總結與體會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內部財務控制,及時的針對問題作出相應的措施,這樣才能規范企業的財務制度,并且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幫助企業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孟慶華.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關鍵點分析.現代企業文化.2013(5):126-126.

[2]賀家素.企業財務內控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研究.財經界.2013(5):204-204.

[3]黃智先.探析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北方經貿.2013(1):71-72.

篇4

企業集團內部財務控制和監督存在的問題

1.財務預算制度不健全

預算管理是企業集團加強內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企業集團由于對預算不重視,使預算未能成為生產經營活動的“法定”依據,隨意變更預算,造成財務監督考核弱化;有的企業集團預算不科學,缺乏可靠的預算依據和計量標準,使得預算指標與實際情況差距太大,無法執行。

2.財務控制目標多重性

國有企業集團的目標并非僅僅是股東財富最大化,有的兼有其它職能,如擴大就業、維護 金融 秩序穩定等。還有不少國有企業集團是在政府的撮合下形成的,從控制和控制權收益的角度分析,各層級領導,尤其是高層領導對國有企業的資源有相當的控制權,這就為 “在職消費”提供了可能。在職消費將公司的生產性資源轉為了非生產陛資源。同時,各層級領導有著擴大集團企業規模的動機,因此也就有著過度 投資 的沖動,給企業集團帶來了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削弱了財務控制的力度。

3.財務控制機制缺乏

許多企業集團在決策形成后,對于進一步的 財務管理 工作,往往止于年度利潤規劃。他們滿足于制定全年的銷售收入、 成本 費用、目標利潤等幾個總括性指標,而不是進一步將決策具體化,編制出據以進行控制管理的月份、季度、年度財務預算,只有到年終決算時才知道預算的完成情況,無法做到事前和事中控制。

4.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企業集團對資金實行分散管理,即便實行集中管理,也是與下屬多級法人分散占用資金,人為地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有的企業集團內部下屬企業的資金大量閑置、沉淀,而另一些企業卻資金緊張,大量向 銀行 貸款,使財務費用有增無減。

5.財務控制協同效益差

大多數企業集團將多元化看做分散風險、提高競爭力的最有效戰略,但在實行多元化戰略的同時,卻忘記了自身的專業化優勢,導致投資分散,各子公司的產品互不相連,從而使企業集團公司失去了協同效應,喪失了規模效益。

企業集團內部實施財務控制和監督的措施

1.規范內部治理結構

(1)實施股權多元化治理。企業集團應引入多元股東,特別是非國有股東,有利于所有者職能到位,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多元股東的制衡易于實現政企分開,為企業集團法人治理結構的規范運作創造基本條件,實現企業的真正目標——股東財富最大化。同時,也可以減少“在職消費”,保證生產性資源的合理使用。

(2)確定產權經營層次。在目前企業集團內部管理制度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應把產權經營層次控制在集團公司和子公司兩級,至多不超過母、子、孫公司三級;同時,應盡快制定有效的產權投資經營管理制度。規范治理結構是企業集團實施財務控制和監督的基本保障,否則政府主導的單邊法人治理結構,會更多地帶有濃厚的 行政 色彩,使行政控制取代產權控制,導致集團內部財務監控乏力。

2.實施財務集中管理

(1)構建統一的信息網絡系統。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由于各部門信息系統是孤立的,信息很難被實時動態獲取、存儲、加工和傳遞,因此要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統一的信息網絡系統,將網絡、數據庫和管理軟件有機集成起來,通過企業內部網絡、企業之間網絡和國際互聯網,跨越信息傳輸的時空障礙。數據庫不但能存儲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按照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定義數據結構、處理數據和管理數據,提高數據的質量和利用率。管理軟件是企業對 經濟 活動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管理的應用平臺,為財務集中管理的實現提供了界面。只有將這三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為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提供信息載體。

(2)構建一體化的 會計 和業務流程。傳統的 財務 管理 模式將會計流程與業務流程相分離, 財務管理 僅對財務收支活動進行管理,而對其相關的業務活動關注甚少,因此會計信息忽略了大量重要的管理信息,導致信息流、資金流與實物流不一致。因此應打破企業內部門之間的界限,重組內部工作流程,將會計流程與業務流程有機結合,并借助網絡平臺,實現財務與業務一體化。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的實時處理,將業務信息按照信息規則自動生成財務信息,這樣可保證財務信息采集和加工的實時性、完整性、準確性和有用性,更好地為財務集中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3)設計新型財務組織結構。為實現會計流程與業務流程一體化,企業集團的組織結構也要相應改變;為保證財務、業務協同化的實現,財務人員要滲透到各業務部門的每個工作環節。此外,出于財務信息效率性的考慮,應盡量減少財務部的中間管理層次,以降低 財務控制 系統的運行 成本 提高組織運行效率。財務集中管理是借助網絡和iri、技術達到信息的集成與資源的整合,在橫向上通過財務在企業價值鏈中各環節的嵌入,實現財務對整個企業集團作業流程和增值過程的管理;在縱向上加強集團公司對下屬企業的管控力度,協調集團公司與子公司的經營目標,以更好地實現企業集團的規模效益。因此,財務集中管理的準備工作——會計流程重組與組織結構的重新設計要同步進行,組織結構要適應新型的會計流程,同時會計流程和組織結構的重新設計也要使it技術能夠真正發揮效用,而不是只停留在單純的企業集團網絡的建設上,要使網絡是可運行的。

3.強化內部 審計 機制

(1)內部審計是公司治理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離不開公司治理結構的推動。為了保證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必須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改進內部審計機構管理模式。借鑒國外的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應在董事會中設立審計委員會,既可保證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又可使審計委員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全過程.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真正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

(2)要改變傳統“查賬式”的內部審計,向管理型審計轉型。管理審計應以財務審計為基礎,通過對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流程和內部控制狀況進行 調查 分析,提出改進建議;通過對子公司經營業績和計劃完成情況進行審計評價,以此為依據考核經營者;通過對子公司經營政策和經營活動的審計監督,使之與集團公司的整體 發展戰略 和方針政策相一致。

4.建立內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

在企業內部全面預算管理上,一是通過對各季及年度財務預算執行情況,即現金流量情況、資產負債情況財務損益情況的分析,對預算企業經營業績作出客觀、綜合評價,找出影響企業經營業績的主要問題,制定解決對策,確保企業年度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二是通過對各企業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評價,找出各預算企業工作偏差。三是對預算管理系統進行評價,找出預算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解決方案。

篇5

摘要當下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醫院的經營管理也加入到市場中來。醫院的發展就是要不斷地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人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促進醫院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必須不斷建設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市場經濟醫院財務管理內部控制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度是以財務會計為控制中心,對醫院經濟活動全面監督和控制的內部控制制度,是醫院規范化管理的基礎,是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維護所有者權益,防止資產、資金流失,預防經濟舞弊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完善財務內控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性

在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參與市場競爭的程度深化大大增加了醫院經營的壓力,要保持良好財務效益的難度越來越大,這種形勢下醫院要站穩腳跟,就需立足于改善自身管理,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以尋求實現醫院財務經營目標的達成途徑。具體而言,內部控制作為一項有效的財務管理手段,對于醫院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首先,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是醫院完善財務管理、貫徹財務會計法規的必然選擇。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一項重要的組成,醫院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既表明其緊跟管理實踐發展的步伐,也體現醫院重視經營管理現代化的決心,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和相關控制程序會促進醫院內部管理與控制系統的嚴密性與充分性。同時,建立內部控制也是財務法律法規的要求,是促進國家有關制度政策貫徹實施的重要保障,內部控制的強化必將促進醫院經營的合法合規。其次,內部控制的實施增強了醫院對于財務資源的分配與控制能力,強化了醫院對業務活動全過程的把握,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內部控制監督,有利于及時了解醫院經營中潛在的控制漏洞,了解醫院各個業務環節人員的執行情況,科學的評價各部門及人員的業績成果,不僅促進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促進績效考評的全面合理,更極大的提高了醫院的風險防范與抵抗能力。再次,內部控制在強化管理控制的同時,也強化了會計控制,從而促進醫院財務信息質量提高,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給醫院管理決策帶來的困擾,有利于更好的指導科室與部門的業務活動。

二、對當下醫院財務內控制度不足的分析

整體而言,當前我國醫院財務管理體制建設還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內部控制建設雖然已經在各個醫院發起建設,并在一些醫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但這種進步還達不到理想的預期,內部控制并未成為醫院財務效益提高的有力推手,歸因起來,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醫院未能做足必要的工作。

(一)內部控制缺少健全的實施條件支持

從多數醫院的內部管理實際來看,內部粗放式的管理使得醫院內部控制從一開始就缺乏先天性的實施條件。首先,很多醫院一直以來以醫務水平為主要標準選拔領導,使得管理層缺少必要的經濟管理技能,更缺少財務理念,因此在內部控制建設上也認識不足,對其職能作用把握不清就缺乏足夠的重視,對其內容理解不透就容易混淆內部控制與財會控制的概念,忽視內部控制作為日常管理活動的獨立部分在監督運營上的作用。其次,內部控制缺乏健全的制度支持,很多醫院雖然都依照內部控制指引建立起了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卻在建章建制時出現求同而未存異,把企業的內部控制規章照搬過來,沒有考慮周全醫院業務活動的控制實際,因而無法指導醫院內部控制實踐,控制制度的執行和內部控制效率都不高。最后,內部控制缺少完善的財務信息基礎支持,一是財務人員素質與能力不過關,一些財會人員尤其是收費人員的聘任不規范,影響會計資料信息的匯總,二是醫院財務信息系統建設水平有待提高,信息交流傳遞不夠暢通,影響內部控制執行效率。

(二)內部控制活動執行難以保證規范操作

內部控制活動的開展是以內部控制制度所規定的內部控制程序為依據的,盡管醫院對內部控制執行程序和管理程序都有所規定,但依然難以保證各科室人員能按章辦事。其存在的問題,一是內部控制的程序或方案措施存在難以貫徹的阻礙因素,一些醫院的內部控制政策缺乏具體的控制執行計劃,籠統的劃歸到各部門科室,執行起來較為混亂,責任不清,再有就是內部控制執行程序繁瑣,一些人員就圖方便簡化控制細節,導致內部控制不能按計劃行事。二是內部控制執行缺乏全面有效的監督,首先從內部控制監督組織來講,內部審計部門往往側重于財務會計工作的監督,把內部控制監督融入財會監督,未形成足夠的重視;其次從內部控制日常監督來講,缺乏過程監察,日常控制監督頻數不高,形不成隨時的約束壓力,發揮不了事中監督的作用。三是內部控制的責任評價體系不完善,由于對內部控制的目標責任過于籠統,很多人員不能清晰的認識自己的職責,執行內部控制時就會相互推諉責任,而一旦發生問題,追究起來常常不能明確的歸屬責任主體,給獎懲工作也帶來極大的難度。

(三)內部控制的風險評估能力不足

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內容,對于醫院來講,舊醫療體制下形成的經營思想難以徹底的根除,某些醫院人員還把醫院的工作當作是鐵飯碗,還沒有從計劃體制下走出來,因而對于醫院經營面臨的風險就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識。就醫院的風險控制實際來看,風險控制工作做得不到位,首先缺乏系統明確的風險識別與評價機制,對于風險的分析與預測缺少組織及人員保障;其次,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預警與風險防范的體系,缺少明確的風險警示指標,未能建立起未雨綢繆的風險防范措施準備;最后,風險控制的效率高低,取決于風險處理效率的高低,由于風險評估與防范的體系不足,導致很多醫院在風險處理上準備不足,出現風險不能及時加以遏制,增加了不必要的損失。

三、完善醫院內部控制體系的措施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醫院在內部控制建設上的諸多不足已經對醫院內部控制效率及效果的實現產生了極為負面的影響,要爭取財務管理與控制工作的進步與發展,醫院就必須要針對各個控制問題開展改進工作,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內部控制實施基礎條件支持力度

內部控制基礎條件的鞏固是醫院全面開展內部控制實踐的基本保障,醫院一是要保障內部控制的制度基礎,以追求制度的不斷完善為理念,對現有內部控制制度體系進行重新整理,保證內部控制規范不偏離基本控制規章制度主線,同時適當考慮醫院內部管理實際,在內部控制整體構架下進行制度細化,形成具有部門適宜性的內部控制規范,從而使內部控制制度更具有實際指導性和操作性。二是要保障內部控制的組織條件,醫院要盡己所能,形成內部控制特定的組織體系,要從管理層到各部門科室,為內部控制提供組織保證,強化內部控制職能部門權力責任。三是要加強內部控制實施人員條件,從領導層開始,優化人員選拔聘任制度,以管理技能為主考核管理層的素質,建立勝任內部控制的領導隊伍;要改進財會隊伍選聘工作,強調其專業勝任能力,保證其準確認識內部控制內涵并切實執行內控工作。最后,健全財務信息溝通機制,為內部控制提供信息傳遞與溝通的良好基礎也是醫院應極為重視的問題。

(二)規范內部控制執行,明確責權

要切實保證內部控制的執行,醫院需要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強化內部控制規劃,重視預算控制作用的發揮。醫院要根據業務實際,設定科學的預算控制體系,涵蓋到部門預算、科室預算,甚至醫藥項目預算,特別加強成本預算的預測分析,適當增加預算指標的可調節性,提高靈活控制能力。其次,要明確內部控制責權,公平進行責任評價。只有在明確的分清各職能部門及人員間的責任界限,內部控制的目標才能得到認同,控制程序方法才能得到切實執行,因此醫院要以內部控制目標為基礎,將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相關部門及人員的責任明確清楚,并以責任范圍為限對出現的內部控制事故評價責任,進行獎懲。最后,要加強內部控制監督,約束內部控制執行。醫院要從組織上保障內部監督的實施,在監督部門和人員配置上要保持與財務的獨立于專職性,減少無效監督的資源浪費。要進行全程的監督,特別是對內部控制執行過程加強日常檢查,并形成檢查報告,作為監督資料的積累,同時也為工作考評提供相關信息。

篇6

關鍵詞:財務角度 制造業 內部控制 策略

一、制造業企業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意義

企業的內部控制以單位的管理層作為主體,通過建立系統性的維護措施、控制方法和管理制度,利用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制衡和約束構建起一整套嚴密的、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幫助企業在保持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整體管理水平,使得企業資金運作的安全性以及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得到有效地保障。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和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制造業企業正面臨著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巨大挑戰與競爭,為了保持自身發展的穩定性和上升性,企業必須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其重要意義在于:一是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針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所制定的規章、制度以及相關流程都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企業建立上述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從制造業企業的角度出發,內部控制體系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因此企業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是離不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所提供的制度支持的;二是保證企業財產物資安全。制造業企業通常具備較大的固定資產規模,其資金鏈也非常復雜,這使得企業必須對保障財產物資安全性的有關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不僅如此,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幫助企業建立起有效的檢查監督機制,,最大程度地防止資金的非法挪用和資產的不當流失;三是確保會計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財務信息資料的有效性和真實性不僅是企業財務分析的基礎,也是企業制定戰略決策的保障,因此,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和重要意義。而企業各部門、各單位之間協調的信息共享依賴于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它既是推進企業會計信息及時傳遞的主要方式,也是企業獲取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的重要手段。

二、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

(一)內部控制意識不足

大多數制造業企業目前仍采用傳統的內部控制方式,這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很難從財務管理中取得支持,這是由于制造業企業內控工作的開展是以財務信息作為基礎的原因,因此上述現象所引發的內部控制力不足的問題,極易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在這種傳統思想的作用下,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產生了嚴重的滯后性,加之管理層的意識對員工意識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這在無形中愈加深化了內部控制的風險。除此之外,內控意識的不足會導致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和管理工作遭到忽視,以至于管理層會對當前的內部控制手段的時效性做出錯誤判斷,同時會助長某些員工的不規范行為,使得內部控制工作的質量嚴重降低。綜上所述,傳統的內部控制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最新的市場局勢變化,甚至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內部控制能力有限

通常來說,內部控制工作應該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然而部分制造業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只影響到了很少的幾個部門,其片面性的問題較為突出。企業內部控制的局限性,使得企業難以實現對所有部門的綜合管理,對財務管理執行能力的提高也難以實現。此外,內部控制方法的不規范性也是制造業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國對內部控制方法有嚴格的分類,例如COSO內部控制框架、會計控制等,這就要求制造業企業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選用最為合適的內控方法,然而很多企業在這一問題上欠缺妥善的考慮,脫離了實際需求的內部控制方法會大大減弱內部控制的作用。

(三)會計控制工作形式化問題嚴重

會計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一是分離不相容職務;二是建立相關制度用于約束企業的資產消耗、處置、購買等行為;三是設立資金撥付和資金審批程序。目前在我國,部分制造業企業缺乏強效的會計控制,以至于企業無法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這是由于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夠全面,無法使會計控制達到最佳的效果,最終導致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受到不良影響。

三、解決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相關問題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企業各層組織的內部控制意識

制造業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是基于管理層的內控意識而開展的,企業的管理者要先提高自身的意識,才能在企業上下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進而幫助企業的全體員工提高內部控制意識。制造業企業的管理者應將財務管理工作與內部控制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嚴格的員工管理手段和先進的內控意識,竭力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改善內部控制工作的形式化問題。管理者要積極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充分調動全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采用可量化、可觀察的指標來核定員工表現,將員工獎勵和內控績效直接掛鉤。

(二)提升內部控制能力

制造業企業的內部控制應涵蓋企業的全方位、全過程,對企業的所有部門都要加強管理。內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各部門之間的關系,盡管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存在很大的差別,但是管理層仍可以通過內部控制來加強它們之間的聯系,使其形成合作與互補的促進關系,實現提高各部門工作效率的目的,進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能力。首先,制造業企業要將內部控制工作與其他相關工作靈活地結合在一起,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雖然相關法律法規對內部控制方法有明確的規定,但是企業不能因此過于循規蹈矩,而是要考慮到自身實際的財務狀況,并對相關規定和行業狀況進行透徹的研究,選用最為妥善的內部控制手段。其次,企業要重視對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在當今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下,制造業企業即使已經掌握了合適的內部控制方法,也緊密結合了財務管理工作,但是基于市場和行業的特性,也無法完全避免風險的發生,因此制造業企業必須端正面對財務風險的態度,熟悉各種風險類型,提前對各類風險進行詳細地規劃,才能在真正面對風險時及時做出最合理的對策。

(三)健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機制

建議企業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來完善內部財務控制機制:一是優化組織結構。制造業企業要基于管理權限的實際需求來設立內控組織,多層次地劃分內部控制工作,在崗位設置、機構設計等方面遵循科學性的指導思想。此外,要對相互關聯的職能部門進行分工細化,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能夠順利地進行,進而提高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二是改善獎懲制度。企業在對各單位、各部門以及員工個人的職責進行細致劃分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完善原有的獎懲制度,可以提高對各方工作考核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幫助員工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并為企業奉獻更多的工作熱情;三是建設內部審計制度。在機構的設立過程中,制造業企業要保證內部審計部門的牽制性和獨立性,賦予相關工作人員充分的獨立職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內部控制工作的作用,盡量將企業的財務風險降到最低。強化內部審計建設,要從健全其工作制度入手,只有這樣才能使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工作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針對規模較大或下屬子公司較多的制造業企業,可以通過設置企業內部“審計審查委員會”的方式來幫助管理層順利獲取相關業務活動的執行情況,這不僅可以加大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還可以使內部審計報告和有關信息得到妥善地利用。

(四)增強業務控制程序的完整性

完整連續的業務控制程序是制造業企業內控機制健康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其內容應涵蓋以下的四個方面的業務循環。(如圖1)

四、結束語

我國的的制造型企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關于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研究起步較晚,與國際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現如今內部控制已經成為制造業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因此更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面對內控意識不足、內控能力有限、會計控制形式化等問題,制造型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經濟狀況,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控制能力,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同時增強業務控制程序的完整性,這不僅是對制造業企業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穎.我國制造業企業內部控制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1

[2]肖朝鋼.從財務視角談制造業的內部控制[J].中外企業家,2013

篇7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是醫院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具體是指在醫院日常財務工作中,會計機構及人員對自我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從而為醫院業務的正常開展以及維持資產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確保財務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及合法性。醫院財務內部控制是促進醫院風險防范能力及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

1.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目標與內容

制定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就是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和資產的安全完整,通過財務會計信息的輸入、加工、分析、輸出和反饋,不斷調控偏離預算的總體目標,使醫院執行預算達到最佳狀態,防止或糾正錯誤舞弊,確保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完整性。

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應當涉及到以下主要內容:經濟業務、職責分工以及程序。經濟業務要包含規劃、審批、執行、記錄以及復核等幾大環節,相互間要作出明確界定;本著相互制約、相互分離的原則,明確規定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及會計事項審批、經辦人員以及財務保管人員具體的職責范圍;每項經濟業務或其中的關鍵環節需要有兩個或以上的部門的兩名或以上的工作人員負責;財產清查盤點制度。對財產清查范圍、組織、期限、方法以及對所發現問題的處理措施等做出明確規定,此外還要對財產物資盤存制度做出明確規定;資產記錄集保管分工。為確保資產的安全性及完整性,要形成管錢、管物以及管賬的工作人員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財務檔案保管、收入及費用的登記入賬以及稽核等事項不能由出納員兼管;必須有兩名財務人員負責保管銀行票據的簽發印鑒;指定專門工作人員稽核倉庫材料明細賬等;會計憑證及記錄。要對財務會計憑證及記錄的完整性及準確性標準做出明確規定,例如,對于財務記錄的記錄格式、填寫方法、審核要求等要作出具體詳細的規定;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建立財務處理程序制度,財務處理要嚴格依照規定的步驟及方法進行。

2.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缺乏財務內部控制意識。在計劃經濟影響下,醫院管理人員缺乏創新意識,對醫院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的認識,建立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積極性不高,執行力度不夠;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升。當前不少醫院的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分析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難以適應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需求;還有部分財務人員處于個人利益的考慮,對單位領導及業務經辦人等違規現象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職業道德亟待提升;醫院內部審計監督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我國醫院主要實行的是院長負責制,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審計部門難以真正監督上級領導的行為;財務內部控制執行力度有待強化。當前一些醫院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大搞形式主義,使得醫院財務內部控制流于形式,執行力度亟待加強。

3.解決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現有問題的對策

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一方面,盡快建立起符合醫院實際、科學可行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管理層人員及時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醫院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樹立財務控制意識,并在具體行動中對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提供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盡快建立評價監督機制,增強凝聚力,激發工作人員的熱情和積極性;對崗位職責作出明確的規定,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

提升財務人員素質及職業道德水平。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教育及培訓力度,組織專門的財務知識學習及講座,為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財務人員也要積極參加業務培訓,主動提升自身業務能力;有計劃、分步驟的對財務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財務人員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增強對不良風氣的抵抗力。

建立健全內部監督及審計制度。完善現有內部審計制度,配置高素質專業人員,監督并控制醫院相關的收支活動;維護審計機構的獨立性,禁止其他部門對審計工作的干預;強化內部監督力度,將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納入到內部監督工作中來。醫院屬于事業型單位,但是其財務成本的復雜性不言而喻,所以這系列復雜的成本共同構成了其會計核算體系,而其核算的難點在于收入確認和成本的配比中出現的問題。而且因為目前制度上的不完善,所以導致了對于醫院會計處理沒有可以遵循的規范文件或是準則,所有的醫院也都在實踐中摸爬滾打,在此期間會存在一系列的相互差異的做法,比如在確認收入依據方面就有三種不同的做法,有些醫院是以實際收到款項作為確認收入的依據,二是以開具銷售發票為確認收入的依據(為大多數企業采用);三是按與客戶簽訂的協議條款,在產品驗收完畢并收款時確認。筆者在文中認為,從行業的發展特點來看,醫院的成本核算應突出穩健性原則,區別對待。但是必須要形成一定的準則和規范,否則區別對待的文章還沒有做好,有些醫院已經在鉆空子了。大多數醫院只對銷售的硬性指標核算成本,而生產、開發活動所產生的人員工資、投入的機器設備(將來一并出售給系統用戶)和易耗材料成本均計入當期期間費用。

加大內部控制執行力度。對內部控制進行周期性檢查,對具體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和監督,獎懲措施并用,確保財務內部控制落實到位。

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步伐的日益推進,醫院一直以來所沿用的財務管理方式越來越無法跟上時代潮流,因此,需要從現實情況出發,構建并完善科學有效的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1]周金成.醫院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與對策探討[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22

[2]赫崢崢.新醫改背景下完善醫院會計內控制度的創新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1.11

篇8

關鍵詞:內部控制;財務公司;改進建議

JEL分類號:G23 中圖分類號:F83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428(2011)11-0104-04

集團財務公司是產融結合的產物。截至2010年末。我國財務公司資產總額為15407億元,凈資產總額為1858億元。財務公司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討論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內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我國財務公司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建議。

一、財務公司內部控制理論與文獻綜述

內部控制理論的前身是20世紀40年代的內部牽制理論,并在20世紀70年代取得了較大發展,形成了基于企業層面的內部控制結構理論。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理論的提出,它才真正被金融機構所熟悉和應用。20世紀90年代國際金融機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等,使全球金融界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良好的內部控制要遵循如下原則:(1)合法性原則,內部控制設計必須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如《公司法》、《證券法》、《會計法》等等。(2)相互牽制原則,公司必須在每項業務流程上配給足夠的參與人員,一般不少于兩個,從而形成人員之間的相互制約,避免因“一人操作”可能出現的事故和差錯或因無人監督造成的、現象,相互牽制原則可以及時發現或制止出現的問題和隱患,提升公司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能力。(3)程式定位原則,是指公司在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時,應該根據公司章程和相關法律法規,對具體職務的性質和人員配備作出明確定位,并賦予相應的職責權限,職位和人員設置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章辦理,以使職、責、權、利相一致。(4)系統全面原則,強調內部控制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特點,要求內部控制的具體內容應涉及單位的各個部門、公司業務流程的各個節點,保障對公司經營業務和日常運作的管理和控制的全面性、合理性及協調性。(5)成本效益原則,是基于經濟學中機會成本的概念,要求公司做好調配工作,協調內部資源,用最小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6)重要性原則,要求公司內部控制設計應有輕重緩急之分,對業務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控制程序和方法。

由于財務公司具有金融性、產業性、企業性三重屬性,因此對財務公司的理論研究遠遠滯后于實踐的發展。財務公司的內部控制在我國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些學者對財務公司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財務公司的功能定位、風險管理等方面。馮云飛(2004)對我國財務公司的功能定位進行了總結.認為我國財務公司的功能應定位于結算中心、內部銀行和投資銀行上,財務公司應當具有內部結算功能、籌資功能、投資功能、咨詢顧問功能,致力于向全能型金融機構發展。卜志坤(2008)提出了一種新的灰色關聯度算法模型,對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特征進行實證分析,提出了推動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發展的建議。王興昌(2010)將財務公司面臨的風險分為管理體制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五類,并提出了可以從政策、風險管理系統和服務理念三方面著手,為財務公司的業務開展創造良好條件。張曦(2011)指出,通過調研發現,目前我國財務公司的主要問題集中表現在風險識別管理問題、風險控制管理問題、風險計量管理問題和風險監測管理問題四個方面。

二、當前我國財務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法人治理存在先天缺陷

財務公司雖然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但在行政上隸屬于企業集團。相對單一的股權結構難免產生一些不利后果:(1)財務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的組成人員均為集團內部人員,三會之間難以形成規范、有效的權利制衡;(2)集團公司進行產業經營的時間較長,對財務公司法人治理問題和金融企業特性認識不足.對財務公司的金融風險控制偏弱。雖然三會俱全。有的甚至還聘請了獨立董事,但相應的公司治理機制卻沒有真正建立,公司治理制度虛化,法人治理結構中應有的“分權與制衡”的目的沒有實現,難以有效控制財務公司的運營風險。

(二)委托授權不清晰

公司法人治理的法律基礎是民法中的委托原則,但是大多數財務公司在實際運行中授權不清晰,具體而言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授權不明確,委托人與人對風險邊界的認識不統一,造成風險失控。二是沒有授權,決策效率低下。有的財務公司委托人在授權問題上采取了十分謹慎的態度,將大部分的經營決策權集中在董事層面甚至是股東層面,由于董事會和股東會并非常設機構,通常需要經過繁瑣的會議召集和決策程序才能作出決議,這種低效率的運作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發展需要。

(三)激勵約束機制偏弱

公司治理結構的核心問題是建立人力資本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由于大多數財務公司的控股集團對人力資本缺乏市場化管理手段,因而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激勵約束的對象認識缺位,將公司治理中的激勵約束機制單純地認為是對公司經營管理人員的激勵約束,忽略了對董事和監事及其他人的激勵約束,從而造成了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職能虛化:二是人才選拔機制市場化程度不高。財務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大多由集團公司行政任命產生,這樣不利于財務公司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激勵、約束機制弱化。目前對財務公司經營管理人員的考核指標大多沿用傳統企業的考核指標,忽略了財務公司的金融特性,缺乏針對性。在這種用人模式下,一方面激勵不足,人的人力資本價值未能得到真正重視.另一方面約束不力,破壞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之間層層產生、層層制衡的委托關系。

(四)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

我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內部審計機構與被審計部門都受同一企業負責人領導,公司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或者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員工之間的利益關系,都會導致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為風險的產生埋下隱患。內部審核走形式,監督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內控制度的錯誤糾正和風險防范能力的發揮。同時。對授權授信沒有進行統一管理,權力得不到有效制約,同時部門設置交叉重疊,缺乏嚴格的崗位操作規范。使公司權責不明,造成工作上的低效率,經營上的高風險。

(五)內控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

獲得全面、有效、及時的信息是保證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作的手段之一,建立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可以為內部控制提供科學的評估方法。由于有些財務公司內部控制的控制點不能有效地滲透到各個系統的關鍵環節,甚至公司信息系統本身不完整,給內部控

制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致使操作風險頻繁發生。但建立先進的信息系統需要金融機構投入大量的資金。這對財務公司等中小金融機構來說成本過高。因此,財務公司數據信息普遍比較分散,缺乏統一的計算機數據信息系統和集中的數據信息庫,信息的共享程度較差。使得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的獲取、歸集和分析比較分散和落后,內部控制水平較低。

(六)內控與合規文化建設薄弱

(1)內控部門人員力量薄弱。由于財務公司自身規模較小,組織機構簡單,配置的部門和崗位較少,兼職現象較為普遍,部門職責、崗位職責模糊,權責不清。財務公司的風控或監督部門員工數量較少,如果僅靠這些員工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管理防止差錯,顯得不足。而且員工素質普遍不高,集團財務公司的員工之前多數從事會計工作,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金融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知識,沒有將內部控制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聯系在一起。(2)合規觀念需要加強。大多數集團財務公司雖然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合規監控部門,但合規制度不健全。不少高層管理者過分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內控管理,認為財務公司的合規部門增加成本而并沒有實際效用,導致經營者在指標的壓力下,形成了普遍有令不行的現象。公司員工合規觀念淡薄,在具體業務操作中沒有按規章制度辦事。

三、進一步加強財務公司內部控制的設想

(一)合理設定財務公司內部控制的目標

在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中.內部控制主體包括董事會、經理人、管理者和廣大職工,以董事會為主體的內部控制處于最高層次。同時。由于董事會是企業的法人代表機構,董事會的內部控制目標代表著公司的內部控制目標.但每個控制分部的控制目標因主體的不同而略有差異。(1)以董事會為主體的內部控制目標。董事會的控制目標是公司的內控目標的表現,它包括兩個方面:對內目標和對外目標。其中,對外目標是實現股東權益的最大化;對內目標是保障公司經營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保障公司財產安全和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2)以經理人為主體的內部控制目標。其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就是完成董事會下達的各項任務,主要是董事會的對內目標方面。(3)以管理者為主體的內部控制目標。管理者是公司內部各個崗位的負責人,是公司內部控制的中流砥柱,他們受經營者的委托,對內控具體的實施進行管理和控制,其內控目標主要是完成各項責任目標。(4)以職工為主體的內部控制目標。職工是公司內控目標的最后一層,是公司內控設計的基礎,這部分目標的完成是公司得以順利進行日常經營活動的保障。其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就是完成其崗位責任。

(二)完善財務公司內控體系的組織架構,強化法人治理

良好的內控組織架構具有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報告關系清晰的特點。財務公司公司治理所要實現的目標既要實現控股集團提高資金效率的目標,也要在股東利益、相關者利益及社會公共利益上尋找一個平衡點。雖然財務公司在控股企業集團中處于從屬地位。要為產業集團服務,但從事金融活動還是應該堅持基本的風險管理原則。為解決董事主要甚至全部來自于控股企業集團不利于優化治理的情況,可以考慮多聘請一些專業的獨立董事。控股集團在推選董事時.應著重考慮推選懂金融的專業人才擔任。為彌補董事多來源于實業、專業不足的情況,盡量從現有金融從業人員中聘請高級管理人員。優化內部控制環境.有條件的財務公司可逐步構造扁平化的管理結構。促進其從機械式向有機式并最終向虛擬組織轉變。針對目前財務公司制度虛位的情況,監管機構應該結合財務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中長期及近期的監管目標,分階段推出相應的治理制度指引,如財務公司章程指引、三會議事規則指引、風險監控制度指引等。將公司法的治理理念、監管部門的監管目標和要求以及股東需求融合在制度指引中,并結合考核評級、問責制度等措施,引導財務公司規范公司治理,做實公司治理制度。

(三)完善財務公司內控體系的制度架構

按照國際上流行的管理模式,典型的財務公司規章制度體系可以按照公司治理、業務管理、其他管理三種類型進行劃分,其中業務管理類制度又可劃分為橫向的流程管理與縱向的業務管理兩方面。其中的關鍵是,要完善內控手冊這一特殊的制度文件。內控手冊是以業務條線而不是部門為著眼點,對業務流程進行規范。內控手冊由若干業務流程規范文件組成.每一業務流程規范文件都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業務條線的詳細描述;二是控制矩陣,即在對業務條線進行詳細描述的基礎上.提煉出該業務條線的關鍵控制點,以表格的形式展示,為內控公司自我評估及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打下基礎;三是在上述基礎上,提煉出本業務條線所涉及的各個部門及其崗位,對相應的崗位職責進行規范。針對財務公司規模小、部門少、人員少的實際,內控制度要求既要達到相互牽制的目的,也要簡化流程,同時,也要允許適當的兼崗。要按照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結合實際重塑財務公司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

(四)健全公司管理制度,落實崗位職責

根據權利適度分離的原則劃分內控管理組織層次,將公司業務事前、事中、事后的責任明確.管理到位,落實崗位職責,實現內部控制的科學化和程序化。(1)明確事前權責機制。改變目前股東對董事和監事的授權、董事會對高管人員的授權、公司章程對監事會的授權不明晰的問題,使所有參與公司治理的人員都能明確自己的權限,使每一級人的操作風險都在可控的授權范圍內,使越權的行為都受到權限的限制而無法操作。通過設計董事、監事、高管人員非正常離任、決策失誤追究、談話提醒等制度,實行自上而下、多層次、多角度的問責制度,提高董事、監事等人的責任意識,嚴格問責,把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的職責和功能真正落到實處。(2)優化事中內控流程。重點是優化內控的信息流和資金流。加強內控信息系統的建設。使公司日常業務、投資管理、審計稽核以及管理層與普通員工交流得以有序進行。轉變內部資金調撥供應鏈各個節點上的具體職能,使之適應多層次資金流程管理,提高對資金管理系統的集成和對具體業務流程的監控作用。(3)加強事后審計監督。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保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立一個不依附于任何職能部門、在總經理直接領導下、獨立地行使審計監督權的內審部門.用其來統一管理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和協調外部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工作。內審部門除了定期對公司內部控制進行監測.還應制定應急和連續營業方案。

(五)完善信息系統建設,強化內部控制評價

定期開展內控體系自我評估,建立長效機制,包括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機制、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等。一是實現內控管理信息化。信息系統建設要考慮整體性,確保不同系統之間的合理銜接。財務公司作為產融結合的產物,信息系統既要具有一般金融機構信息系統的功能,還要具有緊密聯系、跟蹤企業集團的功能。建立異地災備系統,強化外包項目管理,防范外包風險,切實保障信息安全。二是要建立高效的溝通和監控渠道。應加強內控信息系統的建立,為內部員工、管理者以及業務合作者提供了一個公開、高效的網絡。同時,與程序化監控模式相結合,強化專人監督,加強對內部控制流程的管理,及時檢查內控系統的運行狀況和實施情況。應用內控評估模型,引入定量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結合的方式,根據公司的風險偏好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綜合反映財務公司運營安全程度和經營效益情況。可以探索運用IS09000標準構建財務公司內控體系。

(六)提高員工內控能力和意識,營造公司合規文化

一是強化員工業務培訓。多邀請國內外一些著名金融機構對員工進行內控培訓,樹立員工的內控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二是著力提高員工素質。落實績效考核,建立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增強員工對工作和薪酬的滿意度。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相結合,多引進一些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三是營造企業合規文化。公司的合規文化能使企業形成一種利益共同體.公司員工在公司經營活動中很自然地用共同行為準則約束自我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管理層應以身作則,為員工樹立榜樣,在內部控制建設工作中。加大員工特別是業務骨干的參與力度,將內部控制的理念、方法深入員工的內心。采用“以考促學”的辦法。舉辦內控知識考試,遴選出重要的內控制度對員工進行學習引導,將風險責任與考核、績效聯系起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等。

篇9

1.集團公司內部企業財務制度執行現狀

1.1集團公司內部財務現狀

廣西廣銀鋁業有限公司實行集團化管理模式,集團公司的歷史較短,發展主要方向為鋁產業,企業發展以及營銷主業為服務鋁加工,服務范圍較為專業化。公司股東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認為資金安全、管理規范、財務風險最低;公司股東廣亞鋁業有限公司、南海區和喜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為民營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優先考慮資金效率最大化,基本忽略規范化管理和財務風險,強化個人決策。

股東各方的經濟性質不同,對集團公司總部的內部管理提出不同財務模式,直接導致企業投資風險加大。在調查中了解到,不同經濟體制下的企業管理模式差異較大,尤其是在財務制度執行方面,由于財務制度的要求不一樣導致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財務管理、工作配合、交接方面出現一些摩擦,一個公司的管理模式與環境會直接影響工作人員的辦公效率,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企業財務制度執行力的監督、考核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對集團公司內部管理進行調查的時候我們還發現企業內部控制也出現了不小的問題,在集團公司內部管理方面,財務風險逐漸的加大,環境的影響、決策的影響、資金的影響都是在內部控制方面出現的問題。在集團公司交易中對財務成本的控制、利益的劃分都要仔細的分析。

1.2集團公司內部財務制度

集團公司內部財務制度是在多方公司財務制度融合的前提下制定的一個綜合管理方案。

集團公司內部財務制度是在結合國企保守穩定的財務制度、民企先進有效的財務制度制定企業財務管理的,財務在公司進行交易中有明確的授權指示,在財務做賬中有充分體現。因為公司內部管理的特殊性,所以在責任的劃分方面要求有明確的規定,在每一個環節中都要進行一個全面、有效的管理。財務部門是整個公司全部資金流動、資金管理最集中,也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財務制度管理中規定憑證與記錄控制要嚴格要求,完整保存,不管是任何一個公司,財務憑證是支出和收入最有利的證據之一,記錄控制也有效地控制財務資金的流動、統一管理、完整保存財務憑證。記錄控制也是內部財務制度需要進行完善的。

1.3集團公司內部財務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集團公司對于公司內部發展風險管理控制方面稍有不足。現在的一些國內公司缺乏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意識,尤其是企業的風險控制和內部財務制度不健全,意識薄弱,更重要的是現在企業內部高層的管理人員沒有對風險控制和內部財務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有甚者就直接將風險控制和內部財務控制完全歸納到會計核算部門和資金部門的工作內容下,在這兩個部門的管理下企業的風險控制以及內部財務制度都缺少獨立性、完整性,并且沒有一個系統性的管理,使得企業的風險管理和內部財務控制沒有一個全面的控制,也發揮不了應有作用。

我們在調查中還了解到,由于現在的集團公司是一個融資的企業,所以現在對財務管理的監督以及管理也存在問題,一方面是由于企業管理模式的不同導致現在集團公司監督模式不同,另一方面內部人員的信息沒有及時的溝通,在財務人員的重組方面就出現了阻礙。我們在之前的內容中明確的表示,國企財務制度強調的是保守、穩定的發展,民企財務制度中就很明顯的顯示出快速發展、冒險意識較強的觀念,這兩種制度概念有比較大的沖突,在之后的工作交流中難免出現分歧。

2.提高集團公司內部企業財務制度執行力的措施

2.1完善組織機構

因為公司沒有一個健全的部門,使得企業在風險管理控制以及內部財務制度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管理,由于集團公司沒有一個完整的部門進行管理導致企業風險管理控制以及內部財務制度管理缺乏監督控制的效果,導致企業在內部財務制度管理方面缺少一定的執行力。公司在利潤方面有一定的灰色地帶,使得企業可能會受到不定的損失,這就是在控制執行力的不夠到底的弊端。完善組織機構就能充分的體現內部企業財務制度執行力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只有在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管理的控制范圍內,在管理者堅定的態度上,加大實施管理者有效的監督力度,使得企業各個部門的積極控制和管理,并對各部門進行嚴格的監督,才能避免公司各部門的串通。

2.2加強財務執行力的監督

財務的執行力是一個企業發展前景最基本的體現,在集團公司出現的問題上我們要結合實際進行財務執行力的監督,尤其是在企業管理制度上出現沖突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合理、有效的化解,財務制度執行力的加強是減小財務風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加強對財務制度執行力的監督是一個健全的、合理的、有效的方式,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種強有力的手段。財務制度執行力體現的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強弱,除了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還對企業的形象有嚴重的影響。我們在分析企業現狀中發現,企業內部人員專業素質有待加強,管理層對企業財務制度執行力的重視要有所提高,企業生產與營銷要有明確的制度,這些都是現在企業需要進行完善的。財務制度執行力的監督就是在管理制度、執行效果、專業素質方面進行合理的規范與提高,符合企業的發展,加強企業內部風險的控制。

2.3優化財務評價考核措施

集團公司財務評價考核除了平常的專業知識、文化素質、工作態度之外還要對其進行內部員工溝通以及執行力的考核,我們在之前的探討中了解到內部員工之間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溝通能夠快速的化解財務內部之間的問題,還有要對其進行內部員工執行力的考核,積極調動財務人員的執行力,全面優化企業財務制度執行力的管理。通過對企業內部員工的調查得知,企業內部員工各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較少。財務是一個貫穿整個企業內部的部門,重要性明顯,財務部門在工作上的嚴謹是每個部門都需要學習的。考核除了對財務部門進行一個定期的檢查,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積極促進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學習,加強財務部門人員對于專業知識、文化素質的提高,更加重要的是促進財務人員對于執行力的重視,有效的推廣財務制度執行力,完善企業財務制度。

2.4企業制度與財務制度相結合

財務制度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財務制度是一個企業發展的支援,財務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部門,也是企業最重視的部門,財務制度要與企業制度相結合才能最大化的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制度貫穿整個企業管理,財務制度就是在企業制度的基礎上結合財務部門的特點進行完善的,一方面財務部門要以企業利益為最大目標;另一方面財務部門嚴格、有效的監督企業資金的流動,加強企業投資風險的控制,嚴格把關企業財務事項,積極促進企業發展。

篇10

1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設計的一般原則

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設計要與財務運行規律相結合,與內外環境相適應,并體現權責利相結合及效益原則。

1.1 目標協同原則。由于企業的各財務關系人均擁有各自不同的目標函數,受自身知識儲備、價值偏好、要素稟賦和預期的約束,各自的財務目標不盡相同,因而內部財務制度應理順錯綜復雜的財務關系,使各關系人圍繞著談判協同的目標開展各項財務活動,引導個人不斷地將自身的效用函數進行調整以使其趨同于企業的財務目標,使財務系統內的諸要素以財務目標為核心聯結成一個有序的整體。

1.2 激勵約束兼容原則。企業是一個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共同訂立的合約,合約里保留一些事前說不清楚的內容而由激勵機制來調度。內部財務制度可以采用約束、監督的方式抑制企業委托中存在的機會主義,但過多的約束將無法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容易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不良局面。而有效的激勵制度,包括財務業績評價制度與報酬的掛鉤及財權的配置制度等,則可以將人的效用函數引導、統一到企業的整體財務目標上,從而正面影響財務主體的財務行為。

1.3 分層授權原則。分層授權原則可以實現高層領導的統一管理與各分層次的明細管理相結合的優勢,調動各個層次的管理積極性和參與性,明晰各自的權限和職責,達到管理上的分工合作。設計內部財務制度時,可通過將財權分配給不同層次、不同級別的財務關系人, 形成分權制約,層層管理,協調控制。

1.4 變遷性原則。企業內部財務制度總是與特定的條件和時間相聯系的,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發揮作用,并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而具有變遷性。但任何制度的變遷都會發生成本,為使制度設計的科學化,需要充分權衡制度變遷產生的交易成本,如設計成本、運行成本、路徑依賴引發的成本等與所獲得的效益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實踐檢驗,沿襲正確的制度,修訂甚至摒棄無效的制度。同時,由于制度在內容上具有不完備性,故而財務制度的設計在關注現有的客觀環境基礎的同時,應具有一定的預見性,以減少制度頻繁變遷產生的交易成本。

除上述原則以外,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設計還應遵循針對性原則、開放性原則、穩定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及系統性原則等。

2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設計的程序

一般情況下,為了配合整個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設計工作,企業可在總經理領導下,設置專門內部財務制度設計小組,或者由財務部負責整個項目的統籌安排。

2.1 準備階段。包括人員配備、計劃安排、資料收集和整理四個重要環節。

2.2 擬訂草案階段。在該階段,主要是對設計范圍、內容、形式等進行初步界定,并進行初步設計,即進行各財務層次的財權和管理權限配置,制定總體的崗位職責制度,再逐一設計各分制度,界定各層次控制范圍(金額和性質),規范財務事項的管理流程,形成草案。

2.3 論證階段。該階段需將擬定的草案遞交總經理進行審批;在企業中試運行制度,并廣泛征集各方意見;最后根據反饋意見,對財務制度進行局部修訂。

2.4 實施階段。實施階段即將修改完善的財務制度呈交董事會討論,由董事長簽署其方式和正式執行的時間,并將制度于有效期間在企業內部全面執行。

3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3.1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對企業貨幣資金管理的影響

資金管理是企業最敏感,涉及最廣的經濟活動領域之一,因此成為企業內部財務制度控制的核心環節。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對崗位分工、授權批準、現金銀行存款的管理、票據等的保管以及監督檢查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各個的企業管理者雖然很重視對貨幣資金的管理,但是在具體工作中,往往很不規范。現階段,很多企業小而亂,各種部門權責分得不清,企業員工為了省事,經常省略一些步驟,或者一人多職,會計也兼出納、內勤等職,使這些人有機會監守自盜,于是企業就出現了各種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和賬外設賬的違紀現象。對于這種現象,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實行的是集體決定和審批,并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以防范貪污、侵占和挪用公款行為。

3.2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對企業財產物資管理的影響

企業的固定資產、原料、成品等財產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一些具有規模的企業有著良好的財產管理控制體系,而一些中小企業往往無嚴格的財產管理控制,對財產的驗收、入庫、領用、保管及處置環節設置的控制程序過于簡單和隨意,有些企業的庫房甚至全天敞開,來去自由,企業財產丟失現象屢禁不止。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實物資產管理的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職責分明,重要崗位必須獨立設崗,不可一人多職。對原料、產品的驗收、入庫、領用、保管及處置等關鍵環節進行妥善控制,減少采購環節的漏洞和風險。并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實物盤點制度,盤點結果要按規定程序進行賬務處理。此外,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加強了企業一些不常用的閑置資產管理,防止浪費和流失,并根據責任追究制度,對失職引起的資產滅失現象和舞弊行為進行追究,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3.3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對企業會計資料管理的影響

通常來說,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有完善的會計資料管理制度,會計資料能夠按照規定保存一定年限,資料中弄虛作假現象較少,這也是企業正常運轉的必要保證。而一些運營不太規范的中小企業雖然設置了專門的會計部門,但在會計核算程序和控制上給予的關注過少,更有甚者根本沒有意識到會計資料的重要性而隨意對待這些資料,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及時和合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要求在內控管理上要切實做到: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具有真實、合法的原始憑證,并據以編制記賬憑證,按復式記賬法的原理進行賬務處理,且相關工作人員有義務核對原始憑證的真實性。每一張內部憑證必須按規定程序審批,經相關工作人員簽名蓋章,并按規定程序傳遞。所有內部會計憑證必須連續編號,按順序控制使用,印章和空白憑證由專人保管,作廢的支票和發票要保存備查。建立和健全會計檔案保管和會計工作交接制度,不得隨意外借,移交時要辦理交接手續,由雙方及監管人蓋章。

3.4 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對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的影響

利潤最大化是任何一個企業追求的最終目的,是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減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增加利潤,因此在利潤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很多企業期望用最少的投入獲取最高的收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各個企業都想方設法的控制成本。當然也有企業錯誤的認為只要把收入提高就能增加收益,忽視了對成本費用的控制。從現代管理理論角度來說,在一個競爭比較完全的市場中,提高銷售收入的難度要遠大于對內部成本費用的控制。因此,企業內部財務制度要求企業一定要轉換思路建立成本費用控制系統,具體包括制訂成本費用標準,分開并落實各項成本費用指標,控制成本費用的支出;考核各項指標完成情況,落實獎罰措施。同時要及時做好經濟活動分析工作,對一些失控現象和薄弱環節進行披露,并提出改進措施。當然,企業雖然是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但在具體實施中,還要正確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不能只圖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效益,力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3.5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對企業內部控制人員熟練程度的影響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財務會計控制,承擔內部控制職責的主要是財會人員。中小企業通常無人員培訓計劃,招聘過來的人員馬上上崗。然而,財會人員要能真正擔當起內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識、提高操作能力就顯得到不容緩。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對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監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財務會計的工作范疇,大大超越了財務會計的知識領域,是投資、金融、市場、營銷、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識的融合,沒有相應的知識支持,內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

參考文獻:

[1]徐建明.公司法對企業財務的規定和影響[J].企業技術開發,2011,30(5):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