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制度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4-03-26 11:29: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制度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是適應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2000年開始,以財政部為牽頭單位,我國政府深入展開了以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部門預算、政府收支分類、非稅收入管理等為主要內容的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在改革進程中,我國公共財政管理體制得到不斷的提高與完善,高校財務管理的內容得到不斷的充實,財務管理的手段也得到不斷的創新,高校在響應政府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結合自身財務管理實際,探索了一系列具體的財務管理做法,使財務管理的經驗得到不斷豐富。而這些做法和經驗迫切需要通過對原制度修訂加以體現與規范。
(二)是指導《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高校順利實施的需要財政部制定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與新《制度》同日實施,《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做出了進一步的規范和說明。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是高等學校規范其財務行為的基本指南,處于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體系的第二層次。針對于高等學校來說,為指導《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實施,精確預算編制、跟蹤預算執行、加強財務監督、統籌使用結轉結余資金、細化績效考評等方面成為新《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新《制度》的進步
(一)“權責發生制”被引入會計核算基礎收入和費用歸屬期由權利和責任的發生來決定,這是“權責發生制”原則與“收付實現制”原則的根本區別。由于不論款項是否實際收付,凡是應屬本期的收入和費用,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而在本期實際收付的款項,也應根據經濟實質區分是否屬于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若不屬于將不被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新《制度》將“權責發生制”作為高校會計核算基礎,解決了原制度采用“收付實現制”造成的各期收入費用不匹配,債權債務不清晰,事業結余難以核查的問題,有利于為高校的管理者與各利益相關者提供比較真實可靠、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
(二)基本建設收支被并入高等學校“大財務”統一核算新《制度》取消了原制度關于“基本建設支出”的規定,將在建工程等高等學校為了保障其正常運轉、完成教學科研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支出統一歸入“事業支出”中的“基本支出”項目。由于在2007年1月1日實施的《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方案》中,“教育支出”已經包含了“基本建設支出”項目,“教育支出”所囊括的范圍更加廣泛,不僅包括“教育事業費”,也包括了“教育基本建設支出”。因此,新《制度》將基本建設收支并入高校“大財務”統一核算體系,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會計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與《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方案》的銜接。
(三)完善了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體系新《制度》對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報告體系的完善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于“原制度”已有的資產負債表與收入費用表的相關項目進行了完善;第二,新增了財政撥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資產投資決算報表,用以反映高等學校財政撥款收支情況、固定資產投資決算情況等。財務報告體系的完善,有利于對高等學校的財務狀況進行更加真實準確的反映。
(四)制定了新的高等學校財務分析指標新《制度》的最后以附注的形式了新版的“高等學校財務分析指標”,該指標包括:預算管理指標、財務風險管理指標、支出結構指標、財務發展能力指標四項內容,每項內容以二至三個指標來衡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近年來,許多高校為增強其影響力,紛紛進行大規模的擴招建設,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負債也隨之迅速增加,財務風險加大,財政部對該情況加以考慮增設了財務風險管理指標,該指標的引入有利于高校自身與教育部等主管部門加強對高校財務風險的監控,保證其長穩發展。
三、新《制度》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一)與《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部分內容不協調由于新《制度》與《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分別是由財政部兩個司主管的,也就意味著“兩個制度”分別由兩組專家制定,而兩組專家在制度制定過程中不可能就每一個細節問題都進行完整的溝通,這就造成“兩個制度”部分內容不協調。這點在收入、支出的分類與核算上顯得尤為突出,表現為內容、口徑的不一致。新《制度》第二十五條第五點涉及“經營收入”,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卻根本無此科目;在新《制度》中被稱為的“上級補助收入”,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中卻被稱為“其他政府補助”;新《制度》中的“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中被稱為“附屬業務收入”,同時,在支出類會計科目設置及其核算內容上兩者也存在許多不協調的地方。對于上述問題,筆者提出如下改進之道:一方面,應當對財務收支的分類與會計制度科目的名稱加以統一,保持核算內容、核算口徑的一致,才不會對高校會計人員實際工作中的應用造成困難;另一方面,《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與《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應由財政部同一個部門中同一個專家組討論制定。
(二)將民辦高等學校納入實施范圍有待商榷新《制度》第一章第二條對其適用范圍做出了規定,除適用于政府舉辦的高校外,還指出:“其他社會組織與個人舉辦的高等院校也可參照本制度執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切實落實各民辦高校法人財產權。依法建立各民辦高校會計、財務與資產管理制度”。另外,在教育部于2010年的《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重點》中指出:“開展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試點。”民辦高校是否可以參照新《制度》值得商榷,眾所周知,民辦高校分為非營利性與營利性兩類,后者具有對收益進行分配的需要,理應不納入新《制度》的實施范圍。由此,筆者建議:鑒于當前我國民辦高校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眾多問題,應專門針對民辦高校依法制定會計、財務與資產管理制度,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規范民辦高校的財務會計工作,以促進其健康和諧的發展。
(三)“凈資產管理”規范的缺失目前,中央與地方高校的專用基金來源有很大不同,中央高校專用基金的主要來源是財政專項安排,而地方高校這些年來幾乎沒有得到中央或地方的財政專項安排,專用基金的主要來源是高校自身,如按有關要求或規定比例提取的“修購基金”等。雖然新《制度》已設立了“結轉和結余管理”一章,但仍不能滿足高校凈資產的管理工作,筆者建議:在第六章“結轉和結余管理”中增加或者直接單獨增設一章“凈資產管理”,在增設的一章中對事業基金和結余之間的關系、專用基金管理的要求、固定基金、提取折舊后的固定資產與累計折舊、固定基金的關系區分清楚,在2012年實施的《醫院財務制度》中設立了“待沖基金”項目,用于解決資本性支出形成的凈值,新《制度》可以對此參考借鑒。
篇2
【關鍵詞】 征求意見稿;思考;建議
在新醫改背景下,《醫院會計制度》《醫院財務制度》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也進入公眾視野,廣泛征求意見。任何一項制度都是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下頒布實施的,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也不例外。相對頒布于1999年、已使用十一年的現行制度,征求意見稿更貼近時代脈搏,其先進性、優越性已毋須多言,但有一些問題仍需深入,有待進一步探討。
一、藥品發出的計價方法
征求意見稿要求,醫院藥品在發出時,應當采用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藥品的實際成本,即藥房從藥庫領取藥品,按照領取藥品的成本,借記本科目(藥房),貸記本科目(藥庫);藥房賣出藥品結轉藥品銷售成本時,按賣出藥品的實際成本,借記“醫療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藥房)。個別計價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各該次(批)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這種方法工作量較大,存貨的保管和記錄相當麻煩,因而,個別計價法適用于可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格昂貴的存貨。醫院藥品品種繁多,就規模中等的地市級綜合性三級醫院而言,藥品品種近1 500種,且單位價格差異較大,有幾百元甚至近千元的,也有不足一元的。同一種藥品因不同廠家或同一廠家的不同批次,價格都有可能不同,同次發藥可能發出了不同批次。因此在未能實現超市式條碼化管理的前提下,勢必造成醫院藥房窗口效率低下,個別計價法不盡符合醫院管理現狀。建議對藥品采購按實際成本法計量,藥品的發出成本可以借助較為成熟穩定的醫院HIS系統,采用每日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
二、土地使用權的核算
在征求意見稿中,土地使用權納入無形資產核算管理,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按照各期攤銷金額,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累計攤銷”科目。此核算方法較為籠統,現在醫院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有多種渠道,如政府劃撥、醫院支付土地出讓金通過市場獲得。不同的取得方式,核算方法也應不同:對于政府劃撥土地的應備案記載;對醫院支付出讓金的可按征求意見稿要求核算;若通過購置土地上的房屋建筑物而獲得土地使用權但支付的價款確實無法在地上建筑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納入地上建筑物購置成本進行固定資產進行核算,計提折舊。
三、科教收支難以準確統計
征求意見稿增設了“科教收入”、“科教支出”科目,主要核算醫院因承擔科研、教學任務取得的除財政補助收入、財政調劑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以外的科研、教學經費收入及為此而承擔的各項費用。科教收支單獨核算,使其收支狀況一目了然。目前國內少數頂級醫院可能有專設科研機構,但就大部分基層醫院來說,科研教學都和臨床業務融為一體,如醫院內科實驗室,在為血液科提供科研服務的同時,更多的為臨床科室提供醫療服務,醫療收支和科教收支兩者間界限模糊,難以準確區分,影響核算結果。建議僅對省級以上的高級別醫院進行科教收支的單獨核算,確保核算質量。
四、“結算差額”準確核算的前提
征求意見稿明確了醫療收入的確認以國家制定的收費標準為依據,單病種、按人頭付費、體檢打包、醫保結算等均應先按照國家收費標準確認醫療收入,醫療收入與醫保實際支付的款項之間的差額部分分兩種情況處理:一種是正常與醫保結算產生的差額,在門診、住院收入下增設的二級科目“結算差額”里反映,沖減醫療收入;另一種是由于管理造成的差額,例如醫保拒付、病人欠費,在管理費用中反映,體現醫院管理水平的高低。“結算差額”科目的增設統一了醫院對因醫保超總控而無法收回的墊付款項的核算,醫院各行其是的做法得到糾正(有的沖減收入,有的增加支出),但前提條件是醫保部門的工作要進一步細化,要提供拒付費的明細清單,嚴格區分哪些是正常的結算差額,哪些是因違規而拒付的,否則醫院對醫保超總控的核算依然無法清晰。
五、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的核算
征求意見稿指明“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科目核算醫院因提供醫療服務而應向住院病人收取的醫療款,并強調應當按照在院病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現在大部分醫院已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來管理在院病人發生的各項費用,在住院收費管理系統中,每個在院病人的醫療費用情況及費用預交情況一目了然,并可隨時查閱。從理論上講,給在院病人醫療款核算奠定了基礎。如果要財務部門對具體每個在院病人設置明細賬核算,勢必加大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實際上醫院的財務部門只需對在院病人費用實行總額控制,定期核對即可。
六、關于“公益性支出”科目
新醫改明確提出的關于“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對公立醫院承擔的公共衛生任務給與專項補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緊急救治、援外、支農、支邊等公共服務經費”等意見都充分體現了現代公立醫院在未來社會活動中“公益性”的定位。公立醫院在公共事故搶救、自然災害搶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他免費救治(如問題奶粉、非典救治)等社會公益性救助中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為此所發生的費用將是醫院日常醫療服務過程中一項常規性、重要性的支出項目。征求意見稿以此為切入點,增設“公益性支出”科目,用于核算醫院從事社會公益性救助業務所發生的支出,提供醫院公益性質的會計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情況下,醫院公益救治在先,政府補償在后,醫院對相關費用已計入“公益性支出”科目,當收到政府的專項補助經費時醫院應如何核算,是增加財政補助收入還是原渠道沖減公益性支出?建議新制度予以明確。
七、應增設“短期投資”“應付票據”“投資收益”科目
征求意見稿的會計科目中,增設了“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科目,但并沒有設立“短期投資”科目,這是否意味著醫院不可以利用閑置資金投資一些風險低、流動性高的金融產品(如國債)?實際上,大多數公立醫院有非常充足的貨幣資金,如果公立醫院從事此類投資活動,會計上該如何核算?另外,征求意見稿也沒有設立“應付票據”科目,這是否意味著醫院不可以利用票據進行經營活動?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大型醫院普遍存在通過開具票據緩解資金壓力的情況。還有,征求意見稿規定,醫院對外投資的收益在“其他業務收入”科目中核算,不能單獨反映在業務收支總表上,這樣不利于單位領導及有關部門對投資收益作出評價,也不利于對投資收益的監督。為了規范上述會計事項的賬務處理,建議增設“短期投資”“應付票據”“投資收益”科目。
八、關于成本核算
本次征求意見稿用了一個獨立章節來敘述醫院成本管理,體現了新一輪公立醫院改革形勢下國家對醫院成本核算及管理的高度重視。要求醫院實行以科室為核算對象的內部成本核算,將醫院業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核算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遵循收支配比、權責發生制等原則,計算出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三級醫院及其他有條件的醫院還應能核算出醫療服務項目、病種、床日、診次等單項成本。征求意見稿對醫院成本核算的要求很高,但僅是一個宏觀層面的描述,無實施細則,如何建立醫院成本核算體系?如何實現醫院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的并軌作業?如何合理安排成本分攤流程,盡可能準確核算各類、各項成本等等都急需業界積極探索,也期盼能盡早出臺高層次的醫院成本核算的行業規范。只有在行業規范的統一引領下,醫院間成本核算才具有可比性,才能為政府制定醫療價格政策及對醫院的補償政策等提供科學依據。
篇3
關鍵詞:會計制度 改革 醫院財務管理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都是1999年制定的,現行的制度是為了適應新的形勢要求結合企業經營理念完成的,是醫院財務管理方面的一項重大改革。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不斷改革,醫院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對醫院強化財務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醫院財務管理是對醫院資金的全面管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醫藥分開核算以及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醫院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正在發生著根本的變化,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已逐步深入到醫院的各個環節中。本文就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1、概念界定
醫院財務管理是指以醫院的財務報表以及其他資料為根據和起始點,運用專門的方法,對醫院過去以及目前的經營活動、財務基本狀況以及變動原因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其目的是為了解醫院的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幫助其他方面了解醫院的現狀,從而為醫院的管理者做出科學正確的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2、醫院財務管理在新的會計制度改革當中存在的問題
2.1、舊制度遺留問題
制劑收入和支出科目在新制度中被取消,制劑實物核算直接成本通過藥品等科目進行。這些規定都很粗框,這使得醫院的制劑業務方面核算起來較為混亂,影響了醫院生產制劑成本的控制。
2.2、計提修購基金
新制度的修購基金提取方式是根據固定資產原值和規定進行的,這對醫院更新固定資產十分有利。但是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使用固定資產的部門沒有明確劃分。這導致醫療和藥品支出等核算科目的內容不實,降低了經濟核算的可信度;沒有統一的提取修購金的方法。新制度指出修購基金是平均年限法提取方式,一些設備比較貴重或者龐大可以采用工作量法。不過目前的醫院管理方面沒有明確對貴重設備等界定價值,修購基金提取實際情況混亂;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懈怠,一些不積極的行為時常發生,例如購建固定資產沒有入賬、計提修購基金不符合規定。
2.3、計提壞賬準備金問題
新的制度規定醫院計提壞賬準備金占醫院年末醫療款和病人醫藥費科目余額為3%~5%。這個規定可以減緩醫院欠費問題,遵照的是穩健性原則。但是此項規定也有它的局限性需要妥善完善。第一,住院病人需要預交的醫療款是醫療費科目的一項核算內容,計提壞賬的時候如果沒有扣除預交醫療款就會重復收取醫療款項。此外計提壞賬的比例也略高,顯然在這點上與企業太過接近。醫院雖然是國家的非營利單位,計提壞賬的比例太低的話不利于醫院社會效益的創造。但是,由于目前醫院管理水平偏低,適當的提取壞賬準備可以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醫院的未來發展。
2.4、新舊制度銜接問題
福利基金按照新制度的規定其中結余中福利基金:事業基金=4:6。屬于福利基金的書報費等先改歸行政經費,這樣一來在比例不變的情況下福利基金提取的規模就擴大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醫院建設職工福利設施的行為。但是實際中一些醫院仍然不遵照規定設置事業基金,而是掛賬在福利基金科目上。
2.5、專用的資金核算
醫院新的財政管理方針實施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調動了醫院的積極性并使得財政資金得到了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發揮。具體實際操作過程中一些情況仍待規范。(1)挪用和擠占專項補助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的還有套取補助的情況,例如虛列項目等。(2)自籌重點學科的配套資金時規模不達標、支出的界線不清晰。
2.6、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財務會計是醫院某個過去階段經營成果的反映,具有靜態的信息反饋性、精確性、連續性等。醫院會計制度在推行幾年之后,醫院領導認知財務會計的程度得到較大提高。歸納收支情況和過往資產是大部分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內容。領導層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決定了其應用程度,因為管理會計不具有財務會計的強制性。醫院管理層的管理會計知識不夠豐富,對其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深入,平時醫院的經濟活動主要靠經驗來決策,這就反映出了淡薄的財務管理意識,這會使經營效果不夠突出、財務的管理水平也難以提高。醫院領導把握管理會計職能不夠充分,不夠向管理人員提供管理信息預警管理的風險。
2.7、管理財務有風險
醫院管理的對象跟隨經濟的不斷發展發生了變化,由原先的實物資產變為信息技術資產,醫院的組織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為多層次的管理結構,現在為系統網絡式的結構,這都增加了醫院的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沒有明確資產責任,醫院所有的是國有資產,醫院各部門和醫療業務都參與到了資金得取和使用方面,醫院的經營活動反映了國有資產增值和再投入的過程。醫院和企業不同,不會全靠市場的需求來經營,醫院具有一定的民生性。若想更好地發揮醫院使用國有資產的效能必須要做到日常經濟活動的有效控制和未來發展規劃的及時調整,否則對社會矛盾的解決不利,影響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科研工作的開展。
2.8、缺乏管理會計人才
需進一步提高醫院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我國醫院管理知識的相關研究比較少,這樣導致管理會計知識的宣傳教育工作也滯后了。會計人員運用管理會計必須有綜合的知識體系,但是醫院的財務人員尚未達到這一水平,更談不上創新和彌補平時管理工作的不足了。
3、醫院財務管理在新的會計制度改革當中存在問題的建議
3.1、落實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責任
對固定資產的使用范圍和內容進行明確地劃分,加強經濟的核算力度。
3.2、明確壞賬準備金計提方法
對提壞賬準備核算進行規范化處理,建議壞賬準備金按照1%左右的比例提取,這樣有利于醫院未來的發展。
3.3、執行責任獎懲制度
使有限的資金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地發揮,建立專用的資金使用賬戶,對項目收支進行核算,項目的執行人在項目終結時將執行情況向管理資金部門匯報。醫院應對重點的研究項目的資金到位情況和專戶的核算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醫院的福利基金比例可以適當下調,這樣可以促進醫院的事業發展。
4、結束語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我國的各項衛生事業改革也在不斷深入,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財務的管理,可以說醫院的每個環節都滲入了財務管理。如何讓醫院擁有先進的財務管理體系,從而立于市場競爭的不敗之地,是當前醫院財務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新的改革制度使市場競爭充滿了新的活力,標志著我國更向國際化邁進,向醫院會計現代化逐漸靠攏。同時醫院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必須做好醫院財務分析工作,做好醫院財務分析工作不僅對進一步加強醫院財務管理、提高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對醫院的經營管理工作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曾蓉,王薇.對完善現行醫院會計制度的思考[J].中國衛生經濟,2006,24(8):30-33.
[2]葉少青.醫院會計成本核算問題探討[J].當代經濟,2008,(12):344.
[3]陳曉海.醫院強化管理會計的措施[J].科園月刊,2010,(2):382.
[4]衛福蘭.醫院管理會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0,(27):122.
篇4
【關鍵詞】 新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
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統稱為行政事業單位,行政事業財務管理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有關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等財務活動所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工作的總稱。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新會計制度的實行,我國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為此,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的探討與研究是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產安全的重要課題,它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與國家預算收支計劃與行政事業單位穩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一、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簡介
行政事業單位在運行過程中擁有自己的目標,其中最主要的目標是通過貨幣等計量單位,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與資金運轉以及經濟管理等活動進行客觀反映,并對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進行相關優化與管理。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涉及到諸多方面,例如:控制機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等。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需要行政事業單位以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為基礎,在加強財務管理的同時,對單位內部經濟管理與收支活動進行全面、客觀、系統的反映。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依法執行財務管理,有效發揮財務監督作用,提高信息系統執行效率,保證決策依據的科學性與真實性。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新會計制度影響之下的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正面臨著與世界經濟接軌的現實問題,為堅持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創新型財務管理勢在必行,這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要求。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公共財務管理制度與行政事業單位也正在不斷進行著改革與創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正處于體制改革與財務制度發展時期,為了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新會計制度下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就成了單位發展過程中重要課題之一。但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日常進行。
1、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有效的控制
行政事業單位由國家為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而舉辦,行政事業單位一般沒有社會生產職能,主要從事各種非營利性的業務活動。行政事業單位完成工作任務和開展業務活動的資金需要由財政撥付,雖然有些行政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政策規定依法組織了一部分收入,但絕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基本沒有收入,或者自身組織的收入難以抵補支出耗費,因此需要國家財政撥付經費。國家是行政事業單位凈資產的終極所有者,但國家并不要求償還其提供的資產,也不要求分享經濟上的利益,而是將這些資產交給公共事業單位自行經營和管理。國家對其投資,但并不對其進行財務管理,造成投資的所有者缺位。由于不是單位自身營利所得資金,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容易忽視對財務的管理,導致資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監督。
2、預算與控制管理能力缺失,預算缺乏剛性
財務預算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占據著極大的比重,這是由行政事業單位獲取資金途徑的性質所決定的。盡管如此,行政事業單位對日常財務管理的力度與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缺陷,財務預算與預算資金控制不足以及財務預算編制的匱乏,直接導致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預算執行中追加調整的項目仍然較多,管理的彈性較大,財務預算與財務管理對自己的約束力不夠,又會導致資金在實際運用中產生管理混亂,甚至出現資金超出預算、專項資金被挪用等現象。
3、國有資產管理基礎工作薄弱,資產使用效率低下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使用缺乏評價與監督,存量資產與預算管理脫節,有些單位盲目求全、求新,購置了許多不常使用的設備,資產閑置與資產短缺并存,資產總體運營質量和效率低下;有些部門的職責劃分不規范,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以及處置權脫節,要進行跨單位、跨部門的調配很困難,造成產權虛置、管理缺位;資產維護與保管流于形式,致使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4、資金管理松懈,專項資金缺乏有效的制約
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存在不嚴謹現象:一是行政事業單位普遍存在資金浪費現象。單位內部對資金管理的松懈,直接導致了超支浪費現象的頻生。二是專項經費存在于各級財政資金預算之中,范圍十分模糊,難以確定。同時,在專項資金分配過程中缺乏有效監督,導致專項資金分配十分隨意,為挪用資金提供了一定條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用專項資金彌補基本支出的現象屢有發生。專項資金缺乏相應管理,導致專項資金無法做到專款專用,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5、財政監督意識薄弱,監督手段單一
雖然中央政府和公眾輿論一直在強調財政監督的重要性及加強財政監督的迫切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監督檢查僅僅停留在文件上和某些流于形式的宣傳上,并沒有深入到日常工作當中。我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財政監督采取事前監督、事后檢查的方法,唯獨對于事中缺乏有效監督,日常檢查雖然有規定,但往往流于形式。少數幾次突擊檢查或專項檢查根本無法做到對財政資金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督。同時另有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過分依賴于會計核算中心,將財務工作完全交給會計集中核算,企業自身對財政監督力度小之又小,財務管理極度弱化,無法發揮應有功能。
三、新會計制度下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建議
1、樹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建立嚴謹的財務管理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需以《會計法》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為基礎,將單位負責人確立為財務會計工作第一責任主體,根據相關規定,提升單位內部對會計控制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以新會計制度相關要求為規章,樹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理念。同時以建立嚴謹的財務管理制度為基礎,使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在制度的指導下有序而高效地運行。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資金稽核、收支審批、資金管理、資產管理、監督管理等方面。為此,需建立嚴謹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在單位內部實行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與定期輪崗制,落實印鑒、票據等相關管理制度。減少財務管理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加強會計核算專業性建設,落實責任到崗制,明確管理人員職責。統一審核標準,監督日常收支,加強預算考核,保證預算控制與會計核算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2、實行科學規范的預算編制模式,強化預算約束力
新會計制度之下的財務預算管理主要內容在于提高財務預算管理效率。為此,在預算編制、執行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堅持統籌兼顧、確立重點、收支平衡、以收定支原則,對財務預算進行科學合理的編制;二是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監督與管理,杜絕預算追加隨意性的現象,強化預算約束力;三是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評價制度,建立相應評價指標體系,以此為基礎,對單位內部資金績效進行評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3、優化資產配置,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
資產的合理配置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務。要做到合理配置,一是要規范資產的形成過程,努力實現資源結構的合理化,以期獲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二是要建立起規范的閑置資產調劑機制,加快資產的合理流動;三是要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包括產權登記、產權界定、產權糾紛調處、資產使用、資產處置與配置、資產報告和監督考核的規章制度,使資產在使用期限內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
4、加強單位資金管理,完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強資金管理,主管部門應強化對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處理,以《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審核標準,監督會計工作;在專項資金掌控上應加強管理,確保專項資金預算用途明確性與數目準確性。在完善專項資金收支管理制度的同時,保證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加強對專項資金預算實施過程的監管,杜絕一切擠占、挪用、混淆等現象的發生。完善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制度,對專項資金實行跟蹤評價制,全面監督其使用情況、完成情況與使用效果。財政部門應當對主管部門、預算單位申報的績效目標結果進行審核,符合要求的方可進入下一步預算編審流程。經事前績效評估較好的項目優先安排預算資金;不按規定要求編制績效目標或事前績效評估結果較差的項目不予安排預算資金。
5、完善財政監督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力度
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建立健全財政監督制度,完善的制度機制可以有效抑制,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建立內部監督機制,細化規定約束和規范班干部職工行為,在事前監督、事后檢查的同時,強化事中監督,針對每一個階段采取不同的監督檢查形式,保證各環節業務都在有效的監督下運行,實施全過程控制。如,在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方面,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設立監管專職機構。實現內部審計的制度化與規范化監督,內部審計人員應依法行使職權,按照內部審計準則執行審計業務,監督與檢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各項制度規定的落實和執行情況,及時編寫審計報告,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進行績效評價。二是明確責任主體。建立主管部門資產占用單位和資產使用保管的責任部門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同時強化審計部門、監察部門的外部監督與管理的執法力度。新會計制度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從法律法規入手,通過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自身財務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建設。
四、結語
新會計制度的影響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改革提供了優良環境,為促進財務管理內部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改變了傳統記賬方式與資金核算方法,極大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促進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證了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篇5
近年來,信息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會計信息化促進了醫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在新的財務制度下,醫院的會計信息化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信息化程度較低,傳統的管理方案已經不能滿足新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要認真地分析新財務制度下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方法,加大資金的投入,進行統一的規劃,明確建設的標準。在薪酬制度下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讓醫院的工作更加精細化和科學化。
關鍵詞:
新財務制度;信息化建設;醫院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醫院系統已經逐漸實現了財務管理的信息化。財務會計信息化讓醫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新財務制度之下,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已經限制了醫院的會計財務發展,因此要認真的分析財務問題產生的原因,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加強醫院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提高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
一、新財務制度下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的作用
1.增強醫院工作質量在新財務制度下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傳輸手段和信息采集存儲的自動化,增強了醫院對信息的加工處理方式。會計信息化方便了醫院之間的信息交流,增強了信息反饋的速度,能夠充分利用醫院的各種設施。總體來說,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增強了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提高醫院管理水平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將門診管理科室臨床整合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了財、物、人、研、教、醫各個環節的系統性運行方案。醫院的領導和管理人員能夠在平臺上隨時的掌握醫院的運行信息,為醫院的經濟決策以及調控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據。會計信息化實現了醫院管理水平的迅速提升。
二、新財務制度下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問題
1.會計信息化應用范圍不廣泛對醫院的會計信息化建設進行研究發現,大部分的系統之間不能夠實現會計信息資源的共享,一般只建立了藥品管理、門診、住院收費、會計核算、耗材管理等小局域網絡,這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信息錄入核算的工作量。小局域網絡不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會讓醫院在進行成本會計核算時,發生數據不一致的情況,也會造成重復計算的工作量。
2.會計信息化硬件設施落后大部分的醫院在會計信息化建設中都存在硬件設施落后的情況。主要體現在會計信息化服務系統對于硬件設施的要求較高,但是現行的醫院會計信息化管理系統,并沒有具備高質量的硬件設施,讓信息化建設出現了瓶頸。由于一部分的硬件終端設備對環境的要求較高,而很多醫院并不滿足相應的環境要求,在使用方面將有較大的難度,影響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
3.會計信息化管理力度不高雖然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但是很多醫院的領導并沒有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信息化管理系統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很多醫院領導在管理思想方面不能與時俱進,還在使用舊的管理模式進行會計信息化的發展,影響了會計信息化的有效建設。會計信息化管理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不斷的改進,信息化管理力度不夠,就會讓信息化建設不能及時跟上醫院發展的步伐。
4.會計信息化專業人才較少在新財務制度之下,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對于專業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信息化建設的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的會計知識能力,還要精通計算機技術。醫院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發現非常缺少高層次的系統分析人員和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三、新財務制度下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策略
1.醫院領導要重視會計信息化建設醫院的領導要與時俱進,認識到新財務制度下,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并且將會計信息化建設作為日常重要的工作。醫院領導要落實責任制度,派遣專門的醫院高層人員,進行信息化建設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因此要將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使用相關的法則,進行明確的核對,在加大資金投入的情況之下,讓醫院的各個科室有關人員,掌握信息化系統使用的方法。在資金投入方面,醫院領導就要考慮到會計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又要認識到會計核算工作上的便利性,按照符合醫院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特點,制定會計信息化建設的行業標準進行統一的資金劃撥。要將會計信息化的資金投入,放入年度預算當中,加大對硬件設施以及網絡的投入力度,促進醫院會計信息化的發展。
2.建立新財務制度下的一體化建設系統醫院要認識到新財務制度之下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并且以此作為契機及時的更新軟件,加強獎金核算系統、工資管理系統、成本核算系統、預算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物資管理系統、收費系統的銜接工作。將會計作為工作的核心,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物資、獎金、工資、成本、預算的信息化整合。一體化的信息化系統能夠為醫院的經濟決策以及運行方案提供有效的支撐,實現了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應用。
3.結合新制度的要求設計軟件的新功能醫院的會計信息化系統建設是復雜的工程,要結合醫院實際的運行情況,以及相關的資金收入和支出現狀,合理地設置科室的類別,供應商的信息、職工的信息項目試點等,建立統一的會計運營平臺,實現所有業務的規范統一輸入。新財務制度中,報表格式科目結構對賬務處理方式,期末處理等都有了新的內容,因此在軟件功能的設計上要體現新的要求。第一,設置科室標注功能,在輔助核算的幫助之下,將費用類科目和支出類科目算到科室的活動當中。要依據成本核算的要求,將費用和支出的科室一起核算。第二,要體現現金流量核算的要求,依據現金流量的標注功能,生成現金流量報表和現金流量明細表。第三,要充分地研究新制度對凈資產科目以及期末科目結轉處理的修改模式,靈活的設置期末財務收支結轉功能。第四,加強了科教項目的管理力度,要具體體現醫院對具體的科研項目的管理,能夠及時的觀察資金的使用以及結余的情況。第五,要在新財務制度之下,體現資金的來源。包括醫院的自有資金以及財政補助資金、科教項目資金等按照不同的來源進行相應的處理。
4.增強醫院會計信息化的系統維護能力醫院會計信息化管理中,平臺系統的安全性至關重要。醫院的數據的保密性、安全性、實效性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在病毒防范、數據安全、應用安全、網絡安全、軟件安全等多個方面都要進行良好的控制。醫院要派專門的人員進行電子信息的管理工作,保證程序數據和網絡安全。要強化會計信息化系統中文件存儲和保管備份的能力,實行完善的財務電子信息檔案管理制度,規范醫院財務會計操作人員的道德操守,增強信息化系統的維護水平。
5.大力培養會計信息化專業人才在薪酬制度下,醫院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較高,而會計信息化系統也加強了內部控制的復雜性和難度。為了有效地提升財務信息的安全性,醫院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制度,按照系統功能控制、授權批準控制、系統應用控制、不相容職務互相分離控制的原則,進行崗位的分配。醫院要重視財務人員的道德素質和業務培訓,不斷的讓他們進行專業技術的提升,在滿足會計信息化建設要求之上,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會計信息化操作人員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準確性。新財務制度之下醫院的會計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領導要加強會計信息化的重視,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系統,增強會計信息化人員的素質,使之符合新財務制度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趙秀珍.網絡環境下醫院會計核算模式應對[J].中國衛生經濟,2014(,5):52-53.
[2]劉輝.構建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研究[J].價值工程,2013(,7):85-86.
篇6
一、醫院基本建設造價控制的特點
醫院建設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單位價值高、專業技術要求高等特點,在預計工期內許多影響工程造價的動態因素會發生變化,工程造價在項目的整個建設周期內處于不確定狀態。根據有關規定,醫院的建設項目應當進行全過程審計,即從可行性研究階段開始,到工程造價確認和經濟后評價為止的整個建設周期。以建筑設計階段為中心,以優選建筑方案和設計方案為基礎,在建設期間的各個階段采用各種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二、基建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
醫院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首先應委派基建負責人和基建財務負責人,設立專門賬戶,健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制度。基建管理人員加強財務、建筑基礎業務培訓,熟悉基本的建筑工序、工程預決算基礎知識、消耗量定額、招投標管理、合同管理等知識,降低財務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依據財政部《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工程項目》及集中支付的相關規定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合理設置管理崗位,明確建設部門、監督部門和決策機構的責任和權利,管理崗位之間應有制約機制。
工程進度款的支付,醫院與總包單位簽訂合同,每月根據施工單位編制的基建項目施工進度報表和撥款申請,經現場監理人員、基建負責人、財務監督人員共同對上報的工程工作量完成進度、工程質量、工程金額等內容審核、簽字,全程跟蹤審計項目還需審計部門簽字,向分管領導匯報后最后交財務審核、付款。醫院與設備、材料等供貨單位簽訂的合同,應由監理、收貨部門、總包單位、安裝驗收部門等簽字,向分管領導匯報后交財務審核、付款。
組織竣工決算,在竣工決算編制前,財務管理人員應與基建負責人、監理工程師、總包單位或施工企業的預算員到現場實地勘驗,對已完工程工作量進行復核,對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進行審核確認。在編制竣工財務決算表時,主要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投資概算、設備清單是否經審批,各種合同、已辦理竣工驗收的單項工程的竣工驗收資料、施工圖、竣工圖、設計變更、現場簽證、建設項目設備和材料采購庫存資料等是否完整;已交付使用資產交接手續的真實性、完整性等;建設資金使用的真實性、合規性;竣工財務決算報表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三、基于財務管理的造價控制關鍵點
(一)從設計階段抓起,優選設計方案
醫療建筑的成功首先取決于前期的決策和設計,建筑工程的設計費約占工程額的1%左右,而設計方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在70―80%。醫療單位一般沒有建筑專業技術人員,專業知識缺乏,不能只注重設計方案、設計收費,而忽略了建材、層高、功能布局等對造價的影響。我院綜合病房樓設計過程中,我們對建筑勘察、選址、項目成本、投資限額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對建筑設計院和設計師進行了充分的考察,設計過程中在尊重設計院意見的基礎上,盡量滿足使用要求,使設計方案達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效果。
(二)組織和管理好招標工作
工程招投標可以解決醫院和施工方、設備和材料供給方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醫院和承包商的相互選擇創造條件,優化整體的資源配置,有利于確保工程質量,縮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是造價控制的重要手段。根據建設項目要求和醫院集體決策規定投標人的資質要求,從競爭程度和招標范圍確定招標方式,根據自身情況自行或委托編制工程量清單,嚴格招標公告、投標邀請書、招標文件的編制與,嚴格投標人的資格預審。我院在綜合病房樓的招標過程中實行全過程招標方式,將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材料、設備等都納入招標范圍。在招標采購前,我們進行了周密的前期考察論證,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方及主要的建筑材料、設備的選擇,我們都進行了實地考察,充分了解各方實力、誠信、能力,謹慎選擇入圍廠家和隊伍,從周密性和嚴謹性方面嚴格審查招標文件,,邀請招標項目我們委托有實力和資質的預算單位編制客觀、公正、科學、合理的工程量清單,減少漏項,減少不可控因素,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施工階段的矛盾和糾紛。
(三)建立合同管理制度,重視合同管理
在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中合同確定了工程實施和管理的主要目標,是甲乙雙方進行經濟活動的依據,是雙方經濟行為的最高行為準則,醫療建筑周期長,工程價值量大,工程變更、干擾事項多,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關鍵,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合同的簽訂和實施過程中必須在誠實信用的基礎上,兼顧雙方的利益,公平合理;合同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甲乙雙方的真誠合作。應注重合同審核,審查與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是否一致,合同條款是否合理、公允,計價依據是否公平,合同價款的確定、調整是否明確、嚴謹。
(四)科學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做好施工管理
嚴格控制施工組織設計風險,在滿足工程質量及設計要求的同時,還要及時全面了解使用量大、隨市場行情變動較大的材料價格信息,例如鋼材、水泥、沙等,合理測算、控制材料進場量,提高資金利用率。針對風險管理需要,控制工期風險、材料價格風險、施工組織設計風險、自然風險、設計變更風險的控制目標,制定有效的控制方案,動態管理,實時優化。保證工程資金及時到位,高效實用,,避免資金不到位、設計變更、施工組織設計失誤造成工期延誤等因素對造價造成的不利影響。
篇7
新制度的實施,對醫院財務管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一、新制度促使醫院構建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
財務管理就是組織和協調醫院的資金運動,處理醫院與各方面的財務關系,其任務表現為:規劃和籌集資金,科學配置資金資源,安排和控制資金的使用和耗費,提高資金利用效果,考核和分配醫院的經營成果,正確處理醫院與各方面的關系。隨著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深化,醫院財務管理越來越重要。為做好醫院財務管理,探索一套適合醫院發展的財務管理機制至關重要[1]。新制度的實施為構建有效的財務管理機制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1.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
新制度規定醫院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要求三級醫院須設置總會計師,其他醫院可根據實際情況參照設置。醫院的財務活動在“醫院負責人及總會計師領導下,由醫院財務部門統—管理”。而舊制度的規定是:醫院的財務活動在主管院長或總會計師的領導下,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新制度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是將“主管院長”改為“醫院負責人”。醫改方案規定“深化運行機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責權,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有責任、有激勵、有約束、有競爭、有活力的機制”。在法人治理框架下,醫院的院長和高管層將成為職業經理人,使政府與公立醫院院長之間形成一種委托關系。完善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應當是:理事會+院長負責制。理事會是核心,由醫院的重要利益相關者代表組成,負責醫院的戰略管理及重大決策;院長由理事會選聘并且向理事會負責。管理層是由一名行政負責人和一批職業經理人組成,對理事會負責,受理事會監督,管理層的主要職責是對醫院的日常運營活動(如行政、財務、醫衛生經濟研究2013年3期總第311期療、人力資源等事務)進行管理,通過整合資源以有效執行醫院的政策。因此,基于我國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的考慮,在新制度中將“院長”改為“負責人”。
二是將“在主管院長或總會計師的領導下”改為“在醫院負責人及總會計師的領導下”。這樣的修改一方面在于強調醫院負責人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的責任,另一方面在于強調總會計師在醫院財務管理上的作用。
2.建立健全醫院內控機制
新制度增設“財務監督章,要求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控制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防止差錯和舞弊行為,保證財務管理信息的真實性:要求醫院設置合理的會計崗位,要按事設崗、按崗設人,做到職責分明、相互制衡,保證會計系統控制的有效實施,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同時要求醫院財務實行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這些規定有助于醫院建立規范、科學的內部財務控制機制。
3.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規劃機制
規劃機制是指利用財務方面的各種歷史資料以及其他信息,對醫院一定期間的財務活動進行科學預測,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的財務決策,并根據財務決策的結果,編制整個醫院的財務計劃,用來指導和控制未來的財務活動。新制度要求醫院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規劃機制,因此在醫院決策中,財務分析與決策信息將會得到管理者的重視。
4.開展財務分析,控制過程與結果
新制度對醫院的財務分析作了明確規定,設置了六類財務分析指標,要求醫院對預算管理、結余和風險、資產運營、成本管理、收支結構、發展能力進行分析。這些規定將促使醫院必須做好財務分析,通過分析了解醫院的過去、評價現在、預測未來,全面評價醫院的經營狀況,改進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對醫院財務的過程與結果管理。
5.開展業績評價,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新制度在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資產管理、政府財政資金管理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要求將醫院財務管理同績效評價結合起來,并作為實施獎懲的基礎。這要求醫院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利益、制度、責任和權利約束機制,實現醫院的良性運轉。
二、新制度促進醫院加強預算管理
舊制度在醫院預算管理方面存在如下問題:一是財務預算沒有提升為醫院全面性管理行為,在大50多數醫院中,預算管理僅僅是財務部門的管理行為;二是醫院預算不全面,僅強調編制收入與支出預算,沒有上升到全面預算管理;三是缺乏對預算執行、預算調控和預算考評等環節的管理內容,使醫院預算管理大多流于形式。
新“醫改”方案明確要求嚴格預算管理。為此,新制度明確了“核定收支、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地方可結合本地實際,對有條件的醫院開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繳、差額補助、獎懲分明”等多種管理辦法的試點。同時對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財政部門以及醫院等管理主體在預算編制、執行和核定收支方面職責作了規定。新制度有關預算管理的內容較舊制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強調了預算的完整性、全面性和嚴肅性,并新增了預算管理要求、預算審核、決算報表、分析和考核的內容。
由于新制度于2012年在公立醫院剛開始實施,對于醫院預算的編制與評價尚無運行的資料可以對比。因此,只能結合對醫院的調查及新舊制度的對比變化,從定性的視角來分析新制度對醫院預算管理的影響。從我們對200所醫院的調查看,有92.63%c的被調查醫院認為新制度有利于醫院加強預算管理,不同等級醫院的認知基本一致。說明新制度的實施有助于克服醫院預算編制走過場、敷衍了事等弊端,對于完善醫院預算管理具有積極的意義。
1.實施預算管理有助于規范醫院管理行為
預算是醫院管理必備的、基礎性工作,是醫院實現預定期內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的方法和工具。新制度強調預算的嚴肅性,要求醫院科學合理地編制預算,預算一經批復,一般不作調整,醫院必須嚴格按照預算的內容執行,并且要評價、考核醫院的預算執行,將預算的評價結果同績效評價結合起來。因此,新制度將會約束管理者的個人行為,改變過去“拍腦袋”辦事的做法,促使醫院建立規范、協調的醫院管理制度體系,確保醫院在法制的軌道上健康運行。
2.加強預算管理有助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預算是醫院實現科學管理的重要工具。通過預算管理,可以明確醫院的運行目標:通過醫院目標的層層分解,把目標細化、落實,可以把醫院整個醫療、科研、教學過程監控起來:通過將目標與實施效果進行對比,可以使醫院管理者掌握管理所需的信息,了解醫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與改進,提高管理與決策水平,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3.實施預算管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新“醫改”要求醫院建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實行科學管理。預算是醫院實施績效管理的基礎,是進行員工績效考核的主要依據。醫院的績效考核有三個層次是醫院運營業績的評價,二是科室的業績評價,三是對員工個人的業績評價。通過實施績效評價,將期初預算確立的醫院業績目標、科室業績目標、員工業績目標,與實際執行的結果進行比較,就存在的差異進行分析,找出原因,由此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改進績效,以減少差異的發生。
4.預算是實現醫院資源有效配置的基礎
由于醫院資源的稀缺性,醫院必須經過慎重權衡現在和將來可以配置的資源,并決定人財物資源在各部門、科室使用的種類和數量。資源分配的原則是針對醫院運營目標進行最優化配置。因此,要實現科學、合理的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必須借助于醫院的預算。
5.預算是實施監督與控制風險的重要工具
新制度要求醫院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在醫院的諸多風險中,運營風險、財務風險和授權風險是主要的風險,以預算為中心的控制,比較剛性,有助于形成有效的控制決策體系。通過編制預算可以初步揭示醫院下一年度的預計經營情況,根據反映出的預算結果,預測風險所在,并預先采取風險控制的防范措施,從而達到規避與化解風險的目的。預算管理是醫院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監控的有效工具,新制度要求醫院加強財務監督,因此通過預算管理可以迅速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降低醫院日常的經營風險。預算目標的制定為醫院員工、科室醫療活動提供了衡量的標準,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預算還為管理者提供了參考框架,指導醫療活動、提供控制活動的標準并且進行相應的授權。
6.預算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醫療業務成本
通過預算可以加強對醫院收入與成本的管理,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成本。預算中設定了收入支出的配比數量,通過執行預算,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同時還能使員工樹立成本節約意識。
7.國庫財政支付制度改革,促使醫院科學合理編制預算
1998年我國明確提出建立公共財政框架,拉開了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大幕,目前改革路線日益清晰。近年來,我國已陸續啟動和推進了各項有關改革,如部門預算制度改革、“收支兩條線”改革、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等,建立了政府采購制度及績效評價制度等,基本構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國際慣例相接軌的預算管理體制框架。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無論是基本支出,還是項目補助支出,都必須根據醫院長遠或階段性工作任務和工作計劃,突出工作重點等資金需求來科學合理編制預算。
三、新制度促進醫院加強成本管理
新制度重點強調醫院應加強成本核算與管理,并且規定醫院應根據成本核算結果,對照目標成本或標準成本,采取趨勢分析、結構分析、量本利分析等方法及時分析實際成本變動及原因,把握成本變動規律,提高成本效率。新制度規定醫院應建立健全成本定額控制管理制度、費用審核制度等,采取有效措施糾正、限制不必要的成本費用支出差異,控制成本費用支出。同時規定醫院應在保證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利用各種管理辦法和措施,按照預定的成本定額、成本計劃和成本費用開支標準,對成本形成過程中的耗費進行控制%從我們對200所醫院的調查結果看,有的被調查醫院認為新制度會促使醫院加強成本管理,克服以前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具體來講,新制度對醫院成本管理的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
1.促使醫院重視成本管理工作
成本反映一所醫院的醫療質量與技術服務水平,是決定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最關鍵競爭性要素,是醫院實施管理的基礎。醫院開展醫療、科研、教學等活動所耗費的人、財、物等資源需要得到補償,這是醫院持續運營的基礎,假若醫院的耗費得不到補償,醫院將會產生虧損,長期發展下去,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就會受到影響,醫院的醫、教、研活動以及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新制度必然會使醫院重視成本管理工作。
2.促使醫院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系統
新制度要求醫院加強成本核算與管理,必將促使醫院完善成本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是指在成本方面的指揮和控制組織體系,通常通過四個基本要素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來實現成本管理的職能和使命。一是成本組織機構,醫院的成本組織機構應安排所需的管理職能,配置相應的人員,按照其職責和權限,并在工作過程中明確相互關系和活動接口,確保有效溝通和密切配合。二是程序,包括成本管理的目的、范圍、職責、權限的分配和工作程序以及形成的記錄等。三是過程,過程是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系統,包括成本發生過程和成本管理體系過程。四是資源,指凡是能被利用的物質(包括人員、醫療技術、設備、藥品材料、設施、資金等,醫院應保證成本管理所需的資源條件,用較小的必要的管理成本來替換較大的不合理的成本,通過科學合理的資源使用來不斷降低醫療成本,有效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
3.促使醫院加強成本分析與控制
成本分析主要是運用成本核算對象所提供的信息,通過同行比較和關聯分析,包括對成本指標和目標成本的實際完成情況、成本計劃和成本責任的落實情況,上年的實際成本、責任成本、國內同類型醫院的平均成本水平和最好水平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導致成本目標、計劃執行差距的原因,以及可挖潛的空間,把握成本變動規律,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
4.促使醫院加強成本考核和獎懲
成本考核和獎懲是把成本的實際完成情況與應承擔的成本責任進行對比,考核、評價目標成本計劃的實際完成情況。其作用是對每個成本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在降低成本上所作的貢獻給予肯定,并根據貢獻的大小給予相應的獎勵,以穩定和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對于缺少成本意識、成本控制不到位、造成浪費的科室和個人,給予處罰,以促其改進。
四、新制度促使醫院加強財務風險防范
醫院的財務風險是指醫院在整個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所導致醫院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性。醫院的財務風險貫穿于醫院運營的整個過程中,風險類型可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個方面。醫院風險形成的原因有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國家宏觀經濟狀情況、政府衛生政策等變化;內部原因主要有醫院管理混亂、醫療技術質量下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等。醫院財務風險是現代醫院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加劇,醫院風險也在加大,這就對醫院決策層和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風險意識,監督和控制財務風險。新制度對控制醫院財務風險作51了制度要求,必將促使醫院從以下方面來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管理與控制。
1.新制度促使醫院完善風險管理系統
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取決于醫院是否具有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有助于醫院提高風險管理與控制水平。與舊制度相比,新制度在預算管理、成本核算、財務控制與監督等方面都有了嚴格的制度規定,必將促使醫院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系統,以防范財務風險。
2.新制度促使醫院強化財務風險意識
新制度明確要求醫院設置風險管理指標。這將會促使醫院樹立正確的財務風險觀念,遵循風險收益的原則,醫院各部門、各人員,特別是醫院的決策層和財務管理部門人員必須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將風險防范意識滲透到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同時也會促使財務管理人員掌握扎實的財會專業知識,具有對財務風險敏感、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并能對具體環境下的風險作出判斷和提出解決方案。
3.新制度規定醫院籌資范圍與渠道
新制度規定“醫院原則上不得借入非流動負債,確需借入或融資租賃的,應按規定報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和財政部門審批,并原則上由政府負責償還”:并規定醫院財務風險控制指標和借款具體審批程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會同主管部門域舉辦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這一規定對于公立醫院的籌資渠道與范圍作了明確界定,有助于規范醫院的經營行為,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4.新制度對醫院對外投資作出規定
新制度規定對外投資是指醫院以貨幣資金購買國家債券或以實物、無形資產等開展的投資活動;并規定醫院應在保證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對外投資,投資范圍僅限于醫療服務相關領域。舊制度在投資范圍方面規定可以投資于“其他單位或院辦獨立核算企、事業單位的投資”。在投資資金方面,新制度規定醫院不得使用財政撥款、財政撥款結余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新制度下,醫院的對外投資范圍、投資資金構成及權限都有了明確的界定,有效規范醫院的投資行為,從制度上確保醫院避免對外投資風險。
5.新制度要求醫院全面、真實反映醫院資產負債信息
新制度要求醫院實施“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要求醫院全面、真實反映資產及負債情況,如在報表體系中增加了現金流量表,要求基建賬的數據并入醫院“大賬”:規定醫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提折舊、攤銷,固定資產按照凈值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規定醫療風險基金提取、壞賬準備與核銷、資產管理等。這些規定一方面確保管理層可以全面系統、真實地度量醫院的財務風險,另一方面也使醫院內部各種財務關系清晰明了,減少醫院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財務風險。
6.新制度有助于醫院提高財務決策水平
篇8
關鍵詞:醫院;成本核算;新財務制度;探討
我國近年來醫改的不斷推進,以往醫院當中所運行的財務制度已經不能適應現如今醫院的發展了,所以對財務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是醫院現下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內容。尤其是會計也在經歷著新的制度改革,這對于各醫院都是一個新的挑戰與機會。財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成本的核算,讓醫院在競爭與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加強成本核算的管理不僅有助于財務工作質量的上升也能間接的讓醫院的競爭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一、成本核算在醫院當中的現狀分析
陳舊的會計制度在醫院當中的時間已經較長,想要一下實施新的會計制度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而且財務人員受陳舊方法的影響,在運用新的財務制度時的困難可想而知。且醫院領導對新財務制度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雖然在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對醫院現目前的制度進行了一些改變與完善,也制定了更高標準的要求,但是醫院與企業的性質不同,它是公益性質的一個組織,目標都是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不是在其中賺取利益,所以成本的核算就沒有得到高層與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讓醫院在運行中的成本大大增加,工作的效率與質量都沒有得到提升,新的財務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醫院在以往的財務制度上進行了新的改革,工作的內容也有了變化,但由于陳舊的會計制度已經深入到了財務人員的頭腦中,在運行新的財務制度時也是困難重重,新舊之間的銜接也不連貫,比如:醫院的固定資產雖然被損壞或者以無法使用的情況下,這些也會被計入到固定的基金當中,但是卻無法體現出收支的金額;但是在醫院中新的財務制度中固定的基金已經被取締,增加了相應的清理收支項目與累計折舊的單位,能對固定資產損壞時的清理費用進行明確的記錄,保證醫院的成本核算能有據可依。但是在醫院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一般都會先采取陳舊的財務制度進行核算處理,因此在新制度銜接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差錯,導致在最后核算的環節,各方賬目對不上號,使得核算出的最終結果失去了其中的真實性。因為醫院是國家公立的事業單位,款項都是由政府下撥,內部人員的工作性質也較為的穩定,相比企業單位而言缺少了工作中的競爭,使得財務人員在工作中養成了惰性,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工作的動態也不能及時的掌握,對自身也沒有職業上的約束與改進;而且醫院在引進人員的時候,更為的注重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與職業素質就被忽略,在培訓上也是對醫務人員重點培養,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也是被一再的擱淺,這也導致了財務工作在醫院中的水平一直停滯不前。
二、成本核算在醫院中的應對措施
在新醫療新會計制度下,領導要重視其在醫院當中的重要意義,加強對成本核算的管理意識,努力的完善醫院當中的會計制度,對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管理培訓,把管理科學的運用到會計制度當中,合理的調節工作方式,各部門間增強溝通與銜接,讓財務部門能第一時間掌握到資金的收支變化,在核算的時候失真的情況才能被減少。在改變制度的時候加強人員管理,把責任具體落實到某個人或者某個科室上,加強工作中的責任感。對財務人員要足夠的重視,不僅僅要發展醫療水平,也要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質量,才能為前線的醫療人員提供可靠的保障。培訓或引進專業的管理人才,對醫院財務制度的不足之處進行修訂完善,定期的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對較為突出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激發工作中的積極性,增強對醫院的忠誠度。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要做好,根據自身醫院的實際情況,來建立起統一的、完善的制度,才能有效的提高財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不能對小問題置之不理,出現的情況要及時的反映并解決,核算當中的每個環節都要依據相關的會計準則科學規范的進行,這樣勢必會讓醫院的財務工作質量上升一個臺階。財務與管理人員要做好資金的保管與物品的審核工作,醫務人員在領取要使用的物品時,財務人員要明確是哪個科室的人員并進行登記簽字,把責任明確下來,杜絕公物私用的現象發生;定期核對設施設備,保障醫院的前線工作的正常開展,減少重復購買物資的情況,加大資金的使用率,減少成本開支。
三、結束語
醫院在新的財務會計制度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成本核算作為醫院當中一項重要的核心任務,要確保核算結果的準確性與真實性,才能讓醫院有條不紊的運行。在新的制度中,加強人員的管理與培訓,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工作,明確自身的責任,管理人員與領導建立起適合自身的制度管理模式,讓醫院在未來才能健康的發展,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支出。
參考文獻:
[1]韋健,王曉飛,蔡曉鋒.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醫院管理,2012,04
[2]伍美英.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醫院的成本核算的探討與實踐[J].會計師,2014,09
篇9
關鍵詞:公立醫院;內部控制
一、加強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意義
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內部控制作為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醫療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國當前醫療改革大的形勢之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很明顯的促進其發展進程,保證公立醫院各項工作運行機制的正常開展。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此外,還需要對公立醫院的資金運轉、盈利管理等活動進行管理控制。從這個角度來說,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大大提高醫院的效益,促使公立醫院的各種醫療資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實現公立醫院的系統化和規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意義主要表現為,第一是可以促進公立醫院經營的規范化和合法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對合同的風險進行防范,加強醫療合同的執行效果;第二是可以保證醫院資金運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使得醫院的資金能夠得到更加規范的使用,有效地避免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第三是可以有效地維護醫院資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助于保證醫院控制機制得到有效實施。然而我國許多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環境欠缺,缺乏科學規范的內部控制體系,基于此,有必要對我國公立醫院的財務內部控制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二、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的主體單位,是由政府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具有經營性、生產性和公益性等特點。正是由于其具有公立性的原因,往往許多公立醫院并沒有充分把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想當然的認為救人治病是醫院的職責,只要能救死扶傷就行,沒有必要去做內部控制,對于醫院的管理不重視,對醫院的管理意識十分淡薄。此外,還有部分醫院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內部控制無非就是制定簡單的制度,沒有理解內部控制的真正含義,誤解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這兩者概念的區別,甚至認為,認真執行內部控制會影響醫院獲得到贏利,把這兩者放在對立的位置之上,這就導致部分公立醫院不重視內部控制,部分醫院會更加側重于業務拓展,而不在意內部控制,出現規避風險,甚至出現違紀違章行為,不能提高醫院的辦事效率。正是由于這些原因,導致許多公立醫院的工作員工在對待內部控制時,很難嚴格按照制度執行,或者是產生抵觸情緒,不但妨礙教育活動和醫療科研的開展,同時也影響醫院醫療活動的正常進行。
(二)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不到位
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說到底是財務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但是我國目前許多公立醫院的基礎性工作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醫院的收入管理不到位,亂收費現象層出不窮,部分公立醫院對收費票據和藥品價格的管理不夠正規,存在著管理和監督的空白,這樣不但損害了醫院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損害了病人的利益,比如存在著私收紅包等現象,缺乏對藥品價格的管理;二是公立醫院的會計信息真實性不一定正確,會計工作沒有得到正常的監督,容易造成編造作假的現象,使得謊報利潤和收入、私設賬外賬、人為編造會計事實等問題,導致公立醫院的事實情況與核算不相符合,醫院會計信息搶走;三是公立醫院的經費支出缺乏監督,造成醫療成本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醫院對經費支出的申請、審批和審核制度不是很健全導致的,許多公立醫院在進行產品的采購以及付款時候沒有做到職責分離,存在著許多管理上面的不足,很容易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
(三)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存在著差異
一般來說,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內部控制和財務都有著一定的要求,不但需要具有一定的財務知識,同時還需要對相應的法律法規有相當的了解。但是目前我國許多的公立醫院在專業能力、在心理素質和技能上都無法達到實施財務管理的要求,非常容易導致這個工作沒有落到實處,流于形式,影響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正是由于內部控制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助長了部分工作人員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
三、完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建議和對策
(一)增強公立醫院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意識
增強公立醫院對財務內部控制的良好意識是保證財務內部控制能夠落到實處的有力保證。首先,應當提高公立醫院領導對于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領導層面必須能夠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才能夠具備實施的提前,因此,公立醫院的領導者需要提升自我認識,將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盡快盡早轉移到具體的行動上來,從而充分調動醫院其他內部控制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完善公立醫院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我國公立醫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一是健全公立醫院的財產物資管理制度,比如可以規定只有經過允許的人員才能夠有權對醫院的財產進行管理,從而保證醫院資產的安全性,可以定期或者定期地對醫院的資產進行檢查,也可以對醫院的資產進行投保,從而保證醫院的資產安全;二是建立更加完善的職務分離制度,即對公立醫院的職務分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進行控制,比方說,公立醫院的會計不能再擔任費用收入、財會檔案或者是監管核查的崗位,三是對預算進行全方面的管理,包括預算的執行、審批、考核和調整等制度。
(三)強化醫院內部財務的基礎性工作
公立醫院應該進一步從思想上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從行動上統一起來,加強對內部財務基礎性工作的控制。特別是要重視對醫院成本的控制,比如可以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成本控制的執行標準,針對公立醫院的具體情況和不同的科室,核算相應的成本,把握開源節流;對采購和付款這兩個重要環節進行重點把控,嚴格審批各個流程,必要時可以不同的科室輪換審批;加強對單位印章的管理,通過多個印章對一份資金使用生效,一位工作人員不能保管全部的印章。
(四)構建有效的財務內部控制信息系統
公立醫院的信息化系統是各種工作正常進行的基礎,對于內部控制來說同樣如此。因此,公立醫院要想做好內部控制這項工作,就必須要重視起信息化工作。嚴格規范公立醫院與資金相關的各個流程,包括物流、收費、采購和審計等。加大對信息化的投入,建立先進的信息化系統,確保領導者們可以隨時隨地輕松地獲得醫院的贏收情況,從而為領導者們提供及時正確的決策依據,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
(五)強化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
良好的內部審計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同樣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手:第一是要保證公立醫院的內部審計具有權威的、獨立的,只有這樣,內部審計才有說服力,否則就是自欺欺人;第二是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能夠認真負責地對待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主要負責財務的檢查和監督,還需要對最后的執行情況進行回饋;第三是要加強內部控制相關人才的選擇和培養,內部控制對于人才有著較高的要求,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專業的財務知識,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識,因此,有必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相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及時充電,讓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工作能夠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陳秋燕.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促進醫院內部控制[J].中國經貿,2014(4):173-174.
[2]韓迎春,成水兵.健全醫院內部控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外資,2011 (18):113-113.
[3]虞艷,許劍紅.以內部控制建設促進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7(7):186-188.
[4]蔣元書.試論醫院財務管理中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J].財經界:學術版,2014(8):185-185.
[5]王洪英.淺談如何做好醫院財務管理中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J].知識經濟,2014(1):37-37.
篇10
摘要:2013 年8 月,《海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試行)》開始頒布實施,隨著合作社數量的增加,合作社對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合作社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財務管理的特點區別與普通企業。本文從屯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特點和內容出發,分析財務管理現狀,以期為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 :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特點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農村農業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政府所重視和關心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農村經濟的改革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隨之產生,并且隨著經濟發展而蓬勃興起。
據海南屯昌農業局提供的數據資料顯示,截止到2013年8月31日,全縣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各類合作社918 家,比2012 年4 月份統計的數量新增17.8%。出資總額36953.67 萬元,合作社成員近20734 人,帶動周邊農戶近40000戶。
2013 年屯昌縣合作社成員人均純收入較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高200—350元。隨著市場的進一步規范,屯昌縣政府的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農民的收入還在不斷地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整合了農村資源,有效促進了農業推廣,提高了農業科技,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特點
(一)成員賬戶的不穩定性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為每個成員設立成員賬戶,合作社堅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因此管理成員賬戶是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
合作社成員既是合作社的投資者,又是供應商和客戶。一旦成員不再與合作社發生交易往來、不再利用合作社提供的技術和服務時,可以自愿退出合作社,可以抽回入社資金。而為了穩定企業的股權結構,《公司法》規定企業股東不能隨意撤資,特殊情況除外。隨著社員經營能力和經濟能力的變化等自身條件的變化,社員與合作社的交易情況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使合作社社員賬戶與合作社的財務關系變得很不穩定。
(二)以“服務最優化”為財務管理目標
合作社依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以服務成員為宗旨,提高對外交易額為目標,由農民自己成立,自己管理。農民加入合作社后,即是合作社的普通社員,在合作社中扮演多種角色,既是合作社的投資者,又是經營管理者,同時也是供貨商和銷售方。西方合作社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合作社價值最大化,由于合作社的性質區別于股份制企業,因此,國內合作社的財務管理不應以合作社的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合作社對外追求合作社利益最大化,對內提供服務最優化和技術最佳化原則。
(三)盈利返還合作社成員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經濟組織,是區別于普通企業的經濟組織。在盈余分配的決策和處理上,遵循的法律法規也不相同。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服務最優化為財務管理目標,立足本社社員、服務本社社員,通過合作社將擁有共同目標的農民組織起來,完成單個農戶“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合算”的事情。
盈余分配是處理成員與組織之間以及成員相互之間利益關系的核心,盈余分配的特點主要表現在:(1)合作社從當年盈余中提取公積金,量化給每個社員,計入社員個人賬戶。(2)可分配盈余按社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返還總額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其余部分按照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的比例分配給社員。
(3)每年的分配方案要經社員大會討論決定。
(四)財務會計制度的特殊性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活動與普通企業一樣,就是經濟組織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其實質就是合作社與各有關方面發生的財務關系。與普通企業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資金籌集、組織機構、盈余分配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這就決定了其財務會計制度區別于普通企業的會計準則。例如:合作社是特殊的經濟組織,對成員提供服務,對外開拓市場提高業務量。因此合作社與社員的交易價優惠于合作社對外的交易價格,這就要求合作社在會計賬務處理上要分開進行核算,不能混為一談,這樣會導致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合作社法披露的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對內對外的銷售情況,也會影響成員賬戶的記錄。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內容
(一)籌資引起的財務活動
籌集資金活動是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起點,是合作社的基礎財務活動。合作社的主要籌資渠道是對外籌資和對內籌資。這些都表現為合作社資金的流入。在各種資金的籌集過程中,需要償還到期貸款,支付借款利息和其他一些籌資費用,是籌資引起的資金流出。
(二)投資引起的財務活動
合作社進行了資金籌集活動,資金一旦到位,即可開始進行投資活動。合作社首先將資金投資于內部建設,用來建造生產場地,購買生產設備和原料等,這些都是合作社的對內投資。待合作社資金充裕拓展外部業務的時候,可以考慮進行對外投資。這些投資活動引起的資金活動是合作社重要的財務管理環節。
目前,海南合作社由于其自身發展的特點和局限,大部分還沒有對外的投資活動。不管是對內投資還是對外投資,都會引起合作社資金流出,而投資獲得的收益同樣會引起資金流入。
(三)利潤分配引起的財務活動
合作社與企業一樣,期末要進行會計利潤的核算。利潤分配是合作社與社員發生的另外一個重要的財務活動。按照《合作社法》的規定,合作社產生利潤要向稅務機關繳納所得稅,并且提取公積金,提取一定的比例向社員分配利潤。提取公積金分配到社員各個賬戶,增加社員賬戶積累,提高社員投資的信心。這些是合作社產生利潤后發生的資金流出。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
國家和各個地區的政府高度重視合作社財務管理,為了讓合作社規范的發展,2007 年國家制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該法對合作社會計業務核算、財務會計制度等都做了明文規定。同年,國家專門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目前,全國已有16 個省區市頒布并實施了與合作社相關的地方性行政法規,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有了明確的法律保障。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有法可依,合作社正朝著健康和規范的方向發展起來。
2013 年8 月,為了響應和執行黨的“十”和2013 年中央1 號文件精神,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序發展,提升海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水平和國際旅游島的影響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相關法律條例,海南省農業廳出臺了《海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試行)》,說明海南省相關政府部門重視合作社的管理和發展,海南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一)屯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來源情況
農民專業合作社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自有資金,主要包括社員繳納的股金和留存盈余;另外一部分是外部資金,主要有各類金融機構的貸款和民間借貸以及政府扶持資金。內部籌資可以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在我國信貸緊縮的大環境下,農民專業合作社如果能夠從內部獲得資金的話,將緩解其所面臨的外部融資壓力。
(二)屯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決策機構設置情況合作社社務公開是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按照現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合作社的內部治理結構中應當設有社員大會,作為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理事會,作為合作社的執行機構;監事會,作為合作社的監督機構。根據調查問卷情況整理出以下(表1)合作社財務決策機構的設置情況。
(三)屯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收益分配情況
根據《合作社法》的相關規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方法有三種: 一是按社員交易量(額)返還利潤;二是按股金分紅;三是成員享受股息。第一和第二種分紅方式容易理解,第三種分紅方式是指合作社在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或對內投資新項目時,如果社員投資該項建設,那么這些建設資金就形成投資股。這些投資股不承擔經營風險,不參與股金分紅,農民專業合作社一般按高于銀行利率支付利息給社員。合作社的收益分配區別于公司制企業的收益分配。
通過對屯昌縣100 家合作社的調查發現,有小部分合作社沒有建立收入分配制度,分與不分由理事長說了算。提取公積金的只占35%,大部分社員只是享受到購買生產原料、出售農產品等方面的優惠價格,合作社與社員實行內部優惠交易,社員很少參與剩余收益的分配。就算有分配,也只是象征性地拿出小部分收益按交易額進行分配。有些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案不經過社員大會批準,存在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的收益分配現象。(四)屯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情況海南農民專業合作社總的來講是“起步較晚、發展較快、問題也較多”。目前,屯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合作社成員整體素質偏低,松散的財務運行模式導致合作社管理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以下(表2)為屯昌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情況調查表,該表體現了合作社日常基本的財務管理工作執行是否到位。
合作社各項管理制度尤其是財務管理制度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適應合作社快速發展的需要。而合作社的相關培訓、監管和扶持等政府相關部門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
四、建議
從以上現狀分析可以得出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融資難、財務決策民主缺失、財務運行不規范、收益分配不合理等。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抓住當前特區經濟的機遇,利用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有利政策和優惠措施,努力對外發展交易業務,對內完善內部管理才能解決財務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
構建適宜當前合作社特點的財務管理制度,完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實用的財務管理制度,可以促進各種財務活動有序進行,合理籌集資金,充分利用有限的資金,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增加利潤;處理好各種財務關系,真實反映合作社生產經營情況和財務成果,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穩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桂娥.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特點[J].財會研究,2007(7):76-77.
[2]劉蕾.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改進探討[J].財會月刊,2011(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