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系范文
時間:2024-03-05 17:49: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教育目的與教育方針的關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教育學 教育目標 課程目標 教學目標
一、教育學有關概念簡述
(一)教育目標及有關概念辨析
教育目標是指教育活動力求要達到的效果。具體來講,教育目標即對教育目的、培養目標、教學目標的統稱,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針,也可指代某一學科的培養目標,還可指代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所以我們在閱讀文獻時,應注意理解“教育目標”背后指代的含義。倘若是指培養受教育者的總目標,可理解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級各類學校各專業的具體培養要求,可理解為“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慮到學生身心特點以及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任務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達到的歸宿所在或所預期實現的結果,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反映了社會對教育活動在努力方向、社會傾向性和人的培養標準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會性和時代性等特點。我國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其教育方式是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②
教育方針是國家在一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教育工作發展的總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教育方針的內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質、教育目的及實現教育目的基本途徑等。教育方針的核心問題是“培養什么結構素質的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國教育方針的特點和側重點都有所不同。當前,我國教育方針正從專注于現實性,逐漸向現實性與理想性融合轉變,育人為本、服務人民的理念越來越成為新時期國家的教育追求,成為我們擬定新時期教育方針的核心原則。③
綜上所述,教育目標屬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體現的是不同性質的教育和不同階段的教育價值,是根據社會不斷發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對教育活動所規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動結果所應達到的標準、規格和狀態。
(二)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的最為關鍵的準則,是指特定階段的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是確定接下來的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課程目標通常具有整體性、層次性、持續性、階段性、遞進性和時間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課程的實施和評價都應當圍繞課程目標進行。
基于“大課程小教學”理論,課程目標位于教育目的與教學目標之間,屬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時是教學目標的上位概念。除了對教學目標制定有較大的影響之外,課程目標對課程的整個編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指導價值,是課程從內容設計到實施直至評價的重要依據。
(三)教學目標
很多文獻會把“目標”同“目的”混淆。其實,在英文文獻中,這兩種用法往往有所區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國家或社會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學領域內向教師提出的一種總體性、概括性要求,其涵義往往與教育者的主觀愿望等同,是一種方向性的宏觀指示。“目標”則是指在具體情景中學生行為變化的結果,是教學中師生預期達到的學習結果和標準。一般而言,目標通常是可觀察、可測量、可評價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時間、情景等條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⑤
基于“大課程小教學”理論,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下位概念,是對學生在學完一個指定的教學單元之后能夠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確、更詳細的表述。教學目標表明了特定教學任務期望學生達到的行為標準和表現,是學生在學習任務結束后要達到的有實際意義的結果。它涉及的范圍,大到對于一門課的一個學期、一個學年,甚至一個學段的要求,小到對于一個課時,甚至一個知識點的要求。
二、教育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育方針、教育目的、教育目標、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的、教學目標這些概念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主要表現在;教育目標根據教育目的制定,兩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課程目標是教育目標、培養目標的下位概念;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是指導、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教學活動想要達到的結果⑥。
綜上所述,教育目標是指“把學生教育成什么樣的人”,課程目標是指“某一門課實施之后學生應該建立一個什么樣的知識體系”,而教學目標是指“某個階段的課程結束之后,學生應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可以說,教育目標、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三者之間是從上到下、從大到小、由總體到細節的關系。
注釋:
①傅梅芳.論教育目標的科學化[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3):6-9.
②劉鐵芳.新時期我國教育方針的基本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10(5):5-9.
③張迎春,汪忠.生物學教學論[M].陜西: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④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⑤施良方,崔允.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8.
⑥朱慧賢.課程目標及其相關概念分析[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6(22):31-34.
篇2
關 鍵 詞:學校體育;高考制度改革;體質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2)05-0085-04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ZHOU 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CEE) in China is to select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developed socialist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reform of NCEE is conducive to implementing related state policies, maint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student health education at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enhancing makings education, and boosting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but also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technology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reform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hysical health
高考作為一項人才選拔制度,不僅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穩定和考生的根本利益,同時,高考所具有的導向作用也直接影響著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1]。1995年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明確規定我國的教育方針:“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考作為我國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評價體系和選拔標準應該與我們的教育方針保持一致,因此,我國高考的目的也應該是選拔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
隨著我國國民體質檢測數據的不斷公布,青少年體質總體水平持續下降的現象引起了中央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一些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將體育納入高考科目的改革方案,其目的是通過高考的導向性作用,促進中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改善學生健康狀況。提議本身符合國家教育方針和高考改革發展方向,但高考改革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受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影響。本文分析我國后高考制度的發展歷程及將體育納入高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 后高考制度發展歷程
篇3
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
(一)從教師本身來說高校教師要做到:
1.加強理論學習和研究,提升職業道德素養人們的每一項客觀實踐活動,都是在一定的主觀意識或者說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教師的道德行為也不例外。因此,高校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各種倫理道德規范,不僅要將其傳授給學生,自己也要潛心的研究和修煉,明細各種倫理道德規范的要求,在不同的道德情景中做出符合道德的行為選擇。教師在學習、研究職業道德理論時,不能僅僅限于課本,不能僅僅滿足于掌握某種艱澀難懂的理論,而應該緊密聯系實際,重現現實生活當中的道德情景,深入體會和提高。在平時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用倫理道德思想和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去關心幫助他人,去自我錘煉提高。
2.實踐職業道德理想,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實踐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美國學者特拉弗斯說過,“教師角色的最終塑造必須在實踐環境中進行”。為人師者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實踐活動中,必須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品質的陶冶,因為在其舉手投足間,教育影響學生的活動就已經悄然開始了。一個高校教師處在多種關系網絡和多個事務鏈條中,不同的角色和職責需要教師做出不同的道德行為選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深入挖掘知識內涵,掌握過硬本領,認真備課授課評課,將有關知識和技能悉數傳授給自己的學生,這是高校教師教學道德的要求。在科研活動中,教師必須尊重學術,不抄襲剽竊、弄虛作假,不謊報科研基金項目、唯利是圖,要深入研究探索,力求學有所得、勞有所獲,做出可喜的項目成果。
(二)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來說,學校本身也應該加強制度建設來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
1.實行崗位競爭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實行崗位競爭制,關鍵在于遵循社會發展和學校發展的客觀實際,本著服務社會的目的,設置崗位競爭制的規則。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要建立優化教師隊伍的有效機制,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實行教師職務聘任制。教師的聘任和教師的職稱評定徹底分離,根據具體情況,允許高職低聘或低職高聘。教師的聘任應當遵循學校和教師雙方地位平等的原則簽訂聘任合同,在聘任合同中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實行聘用制管理。建立和完善順應世道要求的人才流動機制,促進教師合理流動。通過實行崗位競爭達到激勵教師自覺提高自身修養以適應教學的要求,從而達到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
2.建立道德評價與道德激勵機制。
道德評價就是對教師的教書育人工作效果的評價,是否達到合格教師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教育評價制度,對于消除師德失范現象,促進良好師德的形成、鞏固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道德評價機制的內容包括:
(1)評價主體應盡量覆蓋到與教學相關的人員,如領導、其他教師、學生以及參評教師自己。
(2)評價內容主要是教師的“教書育人”工作,具體說是教師的文化視野和價值取向兩方面。
(3)評價的標準是教育效果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兩者的結合明確了教師作為一個“文化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道德激勵機制是對工作業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鼓勵的激勵措施。可以按照道德評價的結果樹立鼓勵先進的導向,帶動更多的人爭取先進的;也可以通過學校的辦學理念來顯示高校組織的特色與優勢,激發教師積極向上的工作熱情。
3.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教育管理工作。
要提高教師素質,學校領導必須要把師德教育放在首位,抓緊抓好,制訂本校的師德教育工作方案,明確師德教育的目的、內容和要求,并要訂出貫徹落實方案的措施。結合實際,有針對性開展師德教育,使教育落到實處,收到實際效果。師德教育在不同時期,有其不同的內涵與外延,有其不同的目的要求,有其不同的學習內容,高校教師要常學常新,不斷學習,自覺接受教育,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搞好本職工作。每個教職工要把為人師表作為一個重要標準,來衡量檢點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合符規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高校教師的師德對大學生的影響重大深遠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證。高校是高素質人才成長的搖籃,是知識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學校辦學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素質以師德為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也是對合格的大學教師的根本要求。教師是黨的教育事業的實施者,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廣大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廣大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風范引導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
高等教育發展的實踐表明: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能否培養造就大批優秀的人才,關鍵在教師。而良好的師德則是對教師的根本要求。缺乏良好師德的教師,即使個人的業務能力再強,科研水平再高,也不可能為學校的發展、為培養人才作出貢獻。高校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影響到青年學生乃至整個民族的素質,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
為此,作為教師既要加強自身修養,又要追求自我完善,不斷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在社會生活中吸取營養,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加強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相關文章:
1.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途徑和方法
2.教師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和方法
3.教師提高自身職業道德修養的途徑
篇4
1.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中缺乏
有一些學校管理者或老師對此沒有足夠的認識。固守著陳舊的觀念,把學生當作應試的工具,對差生“貼標簽”,忽略了學生的正常需求,變相地逼迫學生帶著功利的心態去學習和生活。在這種思想統轄下,教育的目的發生了錯位。只要把學生管住,天下太平,學生的考試成績很高……這樣的教育追求必然導致“隱性暴力”在校園中滋生蔓延。
2.教育者的教育能力低下和教育方法的缺失
所謂教育能力,是一個教育者在實施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應對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出具體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技能,反映了教育者的教育教學水平,呈現出教育者具有的品德修養與思想境界。面對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教育者會使用不同的方法,產生不同的效果。能力強的老師在應對教育問題時,方法得當、師生和睦;能力弱的老師教育學生時,罰抄作業、諷刺、挖苦,師生關系緊張。
3.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值過高
以往我們看到在由體罰引起的教育事件中,當事的老師都會無一例外地說出是由于“恨鐵不成鋼”……其實是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當“期望”得不到滿足時,便用“隱性暴力”加以宣泄。
二、對“隱性暴力”的防控策略
解決學校管理中“隱性暴力”的關鍵在老師,通過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養,提升其教育教學能力與水平,就可以有效遏制“隱性暴力”事件的發生。
1.加強培訓
培訓的目的在于轉變教育者的教育觀念,使教育者理解教育的真諦,做到育人為本。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倡導進行“人性尊嚴與完整性”的培訓課程。通過培訓,使老師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采取更為適宜學生成長的教育教學方法。同時,加強國家教育方針政策與教育法律法規的培訓。其實,對于國家已經頒行的教育方針與法律,很少有老師花時間去讀,所以,也就無從談起正確理解與貫徹執行。當然,師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校應將師德教育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不斷應對在新形勢下出現的各種因師德問題而產生的“隱性暴力”現象。
2.自主學習
“隱性暴力”常常在解決某些教育問題時暴露出來,這說明教育者的教育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對于老師個人而言,應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修煉,拓展學習平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
三、總結
篇5
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辦好民辦中小學的前提
民辦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必須與公立學校一樣,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辦學方向不明確,辦學思想不端正,很難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階級社會中,教育具有階級性并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國家鼓勵舉辦民辦學校,并不是任其自由發展,而必須按國家的方針政策的要求,遵循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具體來說,民辦中小學要全面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規定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使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同時還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自覺接受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監督和檢查等。
為了確保民辦中小學的辦學方向,從教育行政部門來說,對舉辦民辦中小學既要鼓勵又要嚴格審批和加強管理,即,既要從政策上加以扶植和提供服務,又要嚴格審查其辦學條件,看它是否達到設校的基本標準和是否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具體地說,當前要加強對招生廣告(簡章)的審核和管理,加強對學校教育質量的檢查和評估,加強對學校收費及財產、財務的管理和監督。
從民辦學校舉辦者來說,必須明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民辦學校存在的前提。那種把學校辦成“貴族”學校的做法,以及以營利為目的的做法,都是違背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政策的,都是和民辦教育的宗旨相悖的,應該自覺抵制。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辦好民辦中小學的關鍵
民辦中小學的校長、教師來源與公立學校不同。由于民辦學校大多實行的是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有的校長由董事長兼任,有的校長由董事會聘任。其師資來源則主要靠公開向社會招聘,包括專職和兼職兩類。專職教師的來源大約有3方面:一是招聘退休教師和校長。這部分人年齡偏高,但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能為教育事業繼續發揮力量,所占比例也較大。二是青年教師,剛畢業或畢業分配不久即來應聘者。他們有熱情、有理想、思想新,也肯干,然而經驗不足,也不夠穩定。三是從公立學校以高薪和優厚待遇“吸引”過來的骨干教師。這部分人教學好,精力充沛,是民辦學校師資隊伍中的中堅力量。然而這種做法卻對公立學校師資力量造成沖擊。總的說來,民辦學校師資狀況令人堪憂。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招聘制也隱藏著許多問題。最關鍵的是招聘制意味著校方隨時可將不如意的教師“炒魷魚”,同時也意味著教師有權“選擇”,可以自由“跳槽”。因此,師資隊伍老化和流動性大、不穩定成為民辦學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辦好民辦學校的必需條件就是要有好的校長和穩定的有較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校長是學校管理的主要領導者,也是學校活動的協調者,辦學特色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長的素質和辦學自。因此,首先應當聘請具備國家規定的校長任職資格,政治思想水平高,具有現代教育思想,精通教育、教學和管理規律的行家來擔任校長。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學校內部管理方面必須理順董事會與校長之間的關系,董事會與校長之間應當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校長全權負責學校的行政及教育、教學工作,董事會要對校長執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依法管理學校、領導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監督,但不可任意干涉學校內部事務和日常工作。只有這樣,才有利于校長按教育規律開展學校工作。
有了好校長,還需要組建穩定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第一,學校要運用好民辦學校的用人自,把好聘任師資的質量關。要選聘具備國家認定教師資格,具有敬業精神,政治、業務水平高,懂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師;同時注意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專業結構要合理。第二,應當加強教師隊伍的內部管理。要建立健全教職工的管理制度,對教職工聘任、待遇、工作的考核評估和職稱晉升等都應當有明確的規定。除了使用經濟和行政手段之外,在工作中要尊重教師,依靠教師,吸收教師參加民主管理,使其克服“打工仔”的雇傭思想,樹立主人翁態度,將培養學生視為自己神圣的天職。第三,要抓好福利工作,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民辦中小學教師沒有鐵飯碗,除了離、退休來工作的教師外,對于其他教師和工作人員來說,必須設法解決他們的住房、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等問題,使其無后顧之憂,才能提高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穩定師資隊伍。第四,民辦中小學也需要以培訓、進修的方式繼續提高教師的文化科學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技能;同時也要對教師的工作進行科學的考核評價,以促使其不斷進步。
總之,必須依靠高水平的校長的教育教學管理以及廣大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才能辦好民辦學校,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三、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質量求生存,促發展
要辦好民辦中小學,最關鍵的一點是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對于近幾年才剛剛起步的民辦中小學來說,教育質量是其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在質量問題上,決不能走“應試教育”的老路,而必須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身體心理和勞動技能素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民辦中小學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與各個學校之間的競爭,只有全面推行素質教育,著力提高教育質量,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目前民辦學校雖然存在不少有待改進的問題,但它們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卻具有自身的優勢。首先,民辦中小學在校長和教師招聘、教育和教學管理、學生收費、經費使用、課程改革、教材使用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自和靈活性,因而可以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較為寬松的教育內、外部環境。其次,它們可以不受現有的辦學模式、管理體制的約束,有利于使其成為“素質教育改革的實驗沃土”。民辦中小學應當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優化對人、財、物、事的管理,加大力度,深入開展素質教育改革實驗。在改革過程中,要廣采博納中、外優秀的教育經驗,借鑒公立學校已取得成效的素質教育實驗模式,從學制、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到教育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實驗和創新,探索一條具有民辦學校自身特色的素質教育改革新路子。
民辦中小學的上上下下都要轉變觀念,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從本校實際出發,精心策劃,大膽進行素質教育的改革實驗。
其一,要針對民辦中小學生源的特殊性,加強德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民辦中小學的學生有許多優點,但因不少學生來自比較富裕的家庭,生活優裕,受到家長過分溺愛等,養成了某些不良行為習慣。比如,有“驕”“嬌”二氣,優越感強,集體觀念薄弱,組織紀律性較差,生活不能自理,吃穿搞攀比,浪費現象嚴重等,有的甚至程度不同地沾染了各種惡習并且不服管教。面對這些學習素質差而又參差不齊的教育對象,思想品德教育的難度相當大。加之大多數民辦中小學實行寄宿制,學校必須對學生提供“全天候”服務,承擔教育、教養的雙重任務。因此,民辦中小學必須加強德育,把育人工作當作頭等重要的事情來抓,將德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這樣才能使學生健康成長。否則,他們在道德上、人格上從小形成的缺陷,將可能危及其一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突出重點,有的放矢。當前要著重抓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和法制意識的培養。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和身心特點,開展“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教育,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奮斗和創業。特別要針對學生行為習慣上的弱點,加強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尤其要突出“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育”的特色,加強德育的實踐環節,讓學生有機會在社會實踐和活動中受到深刻教育,養成良好品德,提高思想覺悟,成為“四有”新人。
其二,許多民辦學校設有從小學到高中的各個年級,這有利于進行學制改革,可以嘗試進行“五·四·三制”的改革實驗。
實驗證明,五年能學完目前六年制小學的課程。將節約的一年加到初中階段,可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使其更多地參加體育鍛煉;加大選修課程,滿足興趣愛好;而且還能有時間接受職業教育,參加勞動技術實踐等,為其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矗。高中階段則可以實行“高三分流”,即在高中三年級根據學生志愿,實行普教與職教分流,分別為升學和就業作好準備。這樣,學制改革就可以為大面積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三,民辦中小學還應當利用其自進行課程改革的有益嘗試,構建諸如“大綱課程+特色課程+選修課程”的優化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首先必須圓滿完成教學大綱規定課程的教學任務,使學生達到合格的基本標準;同時加強英語、計算機等特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學有專長;另外還要增設豐富多采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促進特長發展。要從優化學科課程,加強活動課程,開發隱型課程入手來造就學生完整的智能體系和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格。
其四,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渠道,民辦中小學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向課堂要時間、要效率。
如可以自主選擇行之有效的實驗教材進行教學,以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教師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指導思想,進行教學法的改革實驗;利用經費的自由支配權,舍得投資改善教學設施,大力開展電化教育,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達到課堂教學“高質量、輕負擔”的最佳效果。
篇6
【關鍵詞】素質 素質教育 含義 基本內容 特征
一、素質教育的含義
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素質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質。素質,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質結構,又稱為素養。由此可見,素質是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通過后天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將知識內化和升華成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因此,構成人才的基本要素應該概括為知識、能力、素質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知識是素質形成和提高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相應的知識武裝,就不可能內化和升華為更高的心理品格,這就要求學生除了具備專業知識外,還應該具備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全面的知識,特別是“為人”“做人”的知識;能力是素質的一種外在表現,從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出發,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他人共處、共事、合作,即“做人”的能力;素質與知識、能力密切相關,但素質是更深層次的東西,素質提高的過程也更加復雜,所以要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體驗、內化過程,為此應該更加注重實踐,僅僅是表層知識的灌輸和簡單的說教無益于素質的提高。
關于素質教育的含義,國家教委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簡而言之,以提高人才素質作為重要內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
二、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
由以上內容可知,只有將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既學會做事,又學會做人,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為此,素質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科學文化素質教育、身心素質教育、能力素質教育四個方面。
思想道德素質主要包括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政治觀點、思想觀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道德意識、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教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以及道德評價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法律知識、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的教育,運用所學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文化素質主要指大學生的專業素質和非專業文化素質。專業素質是指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科學的思想與方法、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知識融會貫通能力。非專業文化素質主要是人文科學知識,包括文學、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藝術審美等。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本學科、本專業的知識教育,進行各種社會科學及人文知識的教育,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身心素質包括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狀態以及社會適應能力。.身心素質教育是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技能的教育,良好的自我健身習慣的培養,樹立“全民健身”和“終身鍛煉”的體育新理念,培育學生“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能力素質主要包括技術技能水平、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學生的這些能力主要反映在:職業能力培訓的情況以及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普通話語言水平、外國語語言水平、計算機技術水平、非專業藝術文化素質水平;大型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或策劃能力與水平;教育類競賽、比賽的參與及獲獎情況等;科技類的挑戰杯、創業杯、創新杯、軟件設計大賽、科技論文獲獎及創業實績等;文化類的攝影、書畫比賽、藝術設計比賽或人文社科論文、調研報告獲獎等等。能力素質教育可以使學生將課堂、校園與社會進行很好的對接,大大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已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學校的高度重視。
素質教育的這四個方面既相互區別,又彼此聯系。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核心,是靈魂,是統帥,它指導著其他四個方面;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為其他幾種素質的提高提供智力基礎;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和能力素質教育的提高又可以共同促進思想道德素質和身心素質的培養,對一個人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能動作用。同時,優秀的科學文化素質、身心素質和能力素質又對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這四種素質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三、素質教育的特征
第一,全體性。《教育法》規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受教育機會平等是國家法律規定的一項基本教育方針。因此,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有機會接受教育、有機會得到發展。素質教育當然是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全體學生開展的教育。
第二,全面性。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是黨的教育方針的核心部分。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學有專長、思路寬廣、實踐能力強,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創造、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當然,全面發展不等于平均發展,而是和諧的全面發展。
第三,主體性。人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社會也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使有不同天賦和愛好的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除了統一的基礎課程外,通過各種教育方式給予他們能發揮天賦和愛好的空間和時間,從而在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同時,也有利于滿足社會發展的各種需求。
【參考文獻】
篇7
1.小學班風建設與各方面因素的關系
1.1 班主任與小學班風建設
1.1.1 班主任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小學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學校各項教育教學計劃的執行者,是各方面關系的協調者。所以班主任在培養自已班獨特的班風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1.2 班主任必須上好自已的專業課
班主任要能在學識上、專業知識上征服學生,信服學生。作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能注意結合教學內容滲透德育教育,這樣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得到生動活潑的全面發展。
1.1.3 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只有班主任老師真正關心愛護學生,誠心誠意地做學生的朋友,在心理上使學生感到師生在地位上的平等,學生才會自覺主動地接近老師。師生關系融洽了,矛盾沖突自然就會大大減少。
1.2 師德與小學班風建設
師德之魂在于"愛",愛是師生交往中的粘合劑,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懂得熱愛學生,因為愛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師對學生的愛和理解,可以使學生感到溫暖、關懷,可以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
1.3 集體目標、集體意識與小學班風建設
集體的目標體現出對全體學生的期望和要求,代表了一個班集體的方向。要讓每個學生清楚地知道集體的遠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遠期目標:即一個優秀集體要達到的要求,要使班集體評為學校期末的文明班,應達到的若干要求,這些要求不是學生一天兩天能做到的,但老師要讓學生知道這些要求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是通過努力之后是可以做到的。
2.借學校東風建設良好班風
學校是教育教學的大舞臺,班主任應充分利用這個舞臺為建設良好班風服務。同學之間的關系會因為一次有意義的活動而改善,他們會為集體利益放棄個人小小的恩怨。從而寬容、理解等優秀品質就會在這樣的活動中產生。可見,借助學校的東風建設良好的班風確實是一條途徑。
3.集眾師之力搞好小學班風建設
3.1 班主任以身示范建設良好班風
班主任在班風形成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班主任在班級里能夠公平真誠對待每位學生,那么在這個班集體里就會形成一種勇敢、正直、真誠、公平的風氣,學生們也就會公正公平的處理好學生之間的矛盾。總之,教師的行為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以自己的示范行為,建設良好班風。
3.2 集任課教師之力搞好小學班風建設
3.2.1 發揮教師的"群體效應"
班主任要開展班級工作,建設良好的班風,必須發揮、調動、凝聚其他任課教師的力量,共同搞好小學班風建設。
3.2.2 通過其他任課教師,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學生
要搞班風建設,首先得深入了解學生、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目的是為更好地教育學生,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
3.3 結合各學科特點,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學具有教育性,這就說明各學科教學中都滲透著思想品德的教育,教書和育人是統一的過程。
3.3.1 班規班紀與情感陶冶相結合,促進小學班風的形成
制訂班規班紀要有針對性,制訂過程必須民主化,實施的方法又必須恰當。班主任要想把班級管理好,就必須創設各種情景,做到以境育人、以情育人。
3.3.2 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樹立良好的小學班級風氣
在良性的班級文化的熏陶下,學生將逐步形成正確的群體價值觀,養成遵守群體規范的習慣,并發展自己的個性。這種陶冶作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將影響學生的終身。
篇8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思考;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270-03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獲得快速發展,教育教學改革取得可喜成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根本事業,是一個傳授先進科學知識的載體,更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的主陣地。高校作為培養先進人才的重要場所,是社會公民道德建設的示范、教育中心,而高校教師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和社會道德的楷模,肩負著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加強高校師德建設不僅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時期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1.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當前,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生了舉世矚目的變化,物質和精神兩個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國高等教育無論在辦學規模、人才培養,還是在教學質量、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基本實現了跨越式和突破性進展,不斷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引擎。改革開放三十年,隨著世界政治的多極化、經濟的全球化、文化的普及化,各種中西方思潮大量涌進國內,一方面給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新的機遇與挑戰,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給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嚴重制約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師更應該保持崇高的職業態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務實的治學作風,兢兢業業,為人師表,以期成為青年學生競相學習、模仿的楷模。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因此,我們要嚴格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要求,將高校師德建設工作抓緊抓實,成為培養新一代接班人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2.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現實意義。①落實十七大教育方針和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需要。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關乎高校教育事業的長久性、穩定性和延續性,也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重要支撐。高校教師應不斷學習,以先進文化為指引,提高文化素質修養,不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從而有力落實黨的十七大教育方針。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中,根據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全國委員會印發的《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號召,廣大高校教師要“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依法履行教師職責,維護社會穩定和校園和諧;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這對新時期我國高校教師師德建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②構建高尚師德教師隊伍的需要。一支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強烈責任心的高校教師隊伍,是促進高校教育教學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保證。對高校教師進行師德教育,不但可以使教師在政治立場上堅定不動搖,在思想理念上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在精神狀態上始終斗志昂揚、積極向上,而且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教師團結協作精神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③推進教書育人本職工作的需要。在教育事業中,教師以其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崇高的職業道德去教育感化學生,他們的日常言行無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無數學子,甚至影響學生一輩子。只有不斷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提高與本職工作相適應的領導管理能力、教育教學能力、人際協調能力、心理疏導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才能進一步推進教書育人的本職工作,完成歷史賦予的重要使命。④發展教育事業培養人才的需要。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教師都承載著將文明成果和人類智慧傳于后人的重要任務,履行著教書育人、培養新人的歷史使命。新時期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方針和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高校必須加強師德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校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才能培養更多優秀的社會主義有用人才。
二、當前高校師德缺失的表現形式及原因分析
在我國經濟政治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的形勢下,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中西方各種思潮的交融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相當一部分高校教師抵不住當代各種利益的誘惑,師德修養大幅下降,甚至人格喪失,嚴重影響高校教書育人工作。
篇9
下面就目標管理的意義作用及實現加以研討探索。
一、學校目標管理的作用
學校實施目標管理,把競爭機制引入學校管理可以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
第一、目標的導向作用
學校各種組織,如處室、年級、班級、教研組等圍繞目標進行活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顯而易見,正確的目標引導教職工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如果目標制定不正確,偏離教育方針,工作效率越高,則負面效應就越大。另外,想辦好一所學校,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多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為二十一世紀培養全面人才。
第二、目標的激勵作用
美國管理學家佛隆以目標的激勵作用進行了如下論述:人們對目標的價值看得越大,估計實現目標的概率越高,這目標的激發力量越大。事實也是如此,它一方面表現為對教師工作起到推動作用,激發其工作熱情。另一方面對學校管理者,也可以通過目標管理提高其自覺性,進而提高管理效率。在實際工作中,目標就如航標和燈塔,指引著人們前進。每個時期,每個階段,每項工作,有了明確的目標,并有與之相對的獎懲措施,大家就會方向明確、精力充沛干勁足,積極主動地盡力完成。
第三、目標的標準作用
在一個周期內,如一個學期,一個學年等,可用目標的完成作為衡量工作達到的標準程度。使各個層次的領導和教師對工作有明確的認識和評估,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的開展。
二、目標管理的實施
首先必須正確理解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黨的教育方針,提出了學校育人目標和標準,是一切教育活動的依據,是指導學校目標管理的根本方針,也是制定目標的依據,也是目標的管理的核心。
第一:定目標必須全面
要正確全面認識德、智、體、美、勞諸方面之間,相互依存,互相制約的相輔相成的關系,制定全面的系統的目標體系,切不可獨立地突出某一方面,必須面面具到,有重有輕。
第二:目標要有特色
全面發展,并不是平衡發展,平均發展。而是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依據學校情況,制定有特色的發展目標,辦出特色學校。在育人問題上,要照顧學生差異和性格特征,培養有特長的人才。
第三:目標的標準要適當
目標管理之所以有一定的優越性,在于適當的目標可以誘發人的動機,調動人的積極性。它的誘發力量不僅在于目標的價值,而且還在于目標的可行性。制定目標時,必須把目標訂得科學合理。首先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不同的年級、班級學生,有不同的客觀條件,會造成目標的差異,要根據客觀條件來確定目標的高度和質量,高低要適當,如果偏高,大家拼命干仍然達不到,會使人感到目標高不可攀,心灰意冷,積極性受挫。不僅當前目標難以完成,而且對今后目標的接受,會增加心理負擔。如果偏低,會輕易完成,不能給以充分的滿足感,使目標失去了激勵作用。另外確定目標時要充分協商,不能隨意提高或降低。這樣,大家對在實施中就會增加責任感,碰到困難和問題也會想法克服,不會等著上級想辦法。
科學合理的目標應該以教職工經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為宜。這是因為經過團結拼搏,目標得以實現,會給人帶來一種成功的和心理的滿足。這樣,經過奮斗的成功,有利于強化人們的動機,會在以后的目標實現中干勁更大,積極性更高。
第五:目標要具體化和量化
一方面目標要清楚準確,目標什么時間,由誰完成,達到什么程度,完不成要負什么責任等要說詳盡,另一方面目標要量化。如某班教學成績的優秀率、及格率、差生轉化、優生培養程度,要有具體要求,對于一些難以用數字來表示的目標,要用實施的措施、手段、進度來表示,使目標承辦者一目了然。
綜上所述,對于目標的制定,一是要具有正確性,依據是黨的方針和政策;二是要有科學性,不能違背教育的客觀規律;三是要有予見性。要站得高,看得遠,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問題。
以上側重談了目標的制定,對于目標的實施,要著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統籌計劃,全面安排
學校管理者要想搞好目標管理,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體制,一套好的管理體制方法,使各項工作,各個系統形成一個整體,在制定學校計劃時,要依據目標,有一個全面考慮,把目標分解在各科教學,各項工作和每月每周的工作安排中去,并訂出具體措施。學校每個職能部門如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等也要根據學校計劃,結合自己目標,作出實施目標管理的計劃安排,只有這樣,才能上下一心緊密配合,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把目標落到實處。
(二)創設條件,加強指導
①開放性:網絡德育是一種開放性德育。未來的學校將趨于一種沒有明顯的校園界限,以數據庫為中心,通過互聯網連通學校、家庭、社會的開放式德育將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網絡德育的一大特點,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網上論壇”或“在線指導”上發表自己的思想觀點,大家一起討論。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針對某一專題預先設計好問題與答案,當受教育者訪問該專題時,實現人機對話。由于這種交互的不可見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說出自己的思想觀點,這是傳統教育無法比擬的。
③趣味性: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和影視于一身的多媒體技術,給我們的網上課堂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網絡德育使學生變得輕松起來,學生可以通過德育課件來了解德育內容,甚至可以通過游戲來體驗。
三、網絡環境下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在網絡學科教學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輔導者。其教學思路貫穿在軟件的設計過程中,包括擬定教學目標,重組教學內容,設計啟發性提問和變式自測題等。教師在制作網絡多媒體課件時要主動考慮如何展示德育內容,使學生既學到文化知識,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數學中的漸開曲線、對稱圖形,可點擊北京立交橋、中華世紀壇、南浦大橋等標志性建筑,用數學美激發學生崇尚科學的精神。教化學中的氟利昂性質、臭氧空洞、地球溫室效應,可虛擬一個災難畫面,喚起同學的環保意識。教鋼琴協奏曲《黃河》時,可以組合、香港回收、等畫面,讓學生感受中國人民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教師的主導作用除表現在軟件制作過程之中,還表現在對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課堂中的啟發引導以及教學進程的調控。
四、開展網上主題班團活動
傳統班隊活動,通常是班級同學、老師圍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寫好主題活動的名稱,節目一個接一個演,活動一個接一個按部就班地進行。班隊形式一成不變,學生很快就會厭倦,少先隊活動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園進入了信息時代,網絡文化賦予班隊活動新的意義,信息時代特有的工具給單調的班隊活動形式帶來了勃勃生機。傳統的班隊活動,往往是由老師一手策劃,班干部按部就班,隊員在活動中的參與率很低。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打折扣,活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傳統媒體環境中我們常常感到學生所處的現實環境和教育需要設置的情景兩者之間的脫節和斷層,這也是最棘手的教育難題。隨著信息社會進一步走入我們的生活,網絡文化將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為學生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學習空間。在班會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的德育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的接受
網絡世界對于未成年人有極強的誘惑力,他們需要專家的指導,廣大未成年人面臨著網絡化社會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需要良好的網絡內容,需要優秀的網絡技能培訓,需要安全的上網場所,需要優良的機器,需要體驗網絡生活,需要社會各界為他們提供網絡世界中的陽光與營養。因此,我們既要凈化網絡內容,嚴格執行網法,更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網絡法制教育,倡導網德,高舉法律之劍,激濁揚清,為他們創造一個既寬松和諧又穩定健康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王健敏道德學習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吳漢德劉振華高校網絡道德教育初探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3
篇10
關鍵詞:主流校園文化 非主流校園文化 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在校園內部長期的教育、學習和生活中,將各種力量統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種價值觀念、精神支柱、學校傳統、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和生活觀念的總和。校園文化是時代精神在學校的反映,是一種產生于大學、中學、小學乃至幼兒園等校園中的特殊文化現象,它依附于學校這個載體,并通過學校載體來反映和傳播各種文化現象。從內容上分,校園文化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據所呈現的方式不同,校園文化可分為主流校園文化與非主流校園文化。
1 主流校園文化與非主流校園文化
主流校園文化是指由學校基于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組織、支持和倡導開展的校園文化活動,它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群眾性活動為載體的高品位的群體文化。主流校園文化體現著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成果,代表著時代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目前我國學校的主流文化生活主要表現為:學術文化活動、道德修養文化活動、健康娛樂文化活動、社團文化活動等。
非主流校園文化是指各種游離于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主題之外的,以非正式的方式自發形成的,廣泛存在于學生日常生活中,以滿足學生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種行為及思維方式的總和。非主流校園文化依其存在的歷史,大致可分為傳統的非主流文化和新生的非主流文化兩大類。傳統的校園非主流文化大致包括“課桌文化”、“宿舍文化” 、“廁所文化”等;新生的非主流文化是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諸如“影碟文化”、“網絡文化” 、“洋節文化”、“新新人類文化”、“手機短信文化”等。
主流校園文化和非主流校園文化同時存在于校園生活中,是校園文化中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從目的性上看,主流校園文化有明確的目的,它與國家的教育方針一致,以學校的教育目標為方向,以課時目標或群體活動為表現方式;而非主流校園文化缺少明確的目的性,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其最終效果或與國家的教育方針一致,或與教育方針背離。從表現方式上看,主流校園文化有較為嚴謹的組織形式,如學術文化活動、道德修養文化活動等,是學校文化生活的主體;而非主流校園文化的表現形式較為松散或隱蔽,既可能是課桌上隨意的涂畫,也可能是同學之間互發的一條調侃短信等。
2 和諧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具有原創性、綜合性、獨特性等重要特征,而和諧性是優良的校園文化表現出來的總體特征,它是校園文化成熟的標志,是衡量校園文化是否發揮其功能的檢測標準。和諧校園文化的內涵應包括:(1)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學校中的群體主要有領導群體、教職員工群體和學生群體,這三個群體之間應相互協調、互諒互助、團結友善,共同構成學校和諧的人文環境。(2)人與校園物質文化的和諧。校園物質文化包括校園環境、校園建筑、科研設備、文化設施及校園網絡平臺等。優美的校園物質文化使師生身處其中能增強對美的感受,陶冶積極的情感。(3)人與校園精神文化的和諧。校園精神文化包括師生員工的價值觀念、集體輿論、文化傳統、學術風范及校風、學風、教風、校訓等,它反映出學校的個性和風貌。健康向上的校園精神文化能加強集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人與校園制度文化的和諧。校園制度文化既包含各種規章制度、組織機構和非正式群體,也包括固定和物化了的校徽、校標、校歌等,是學校基本特點和基本精神的歷史沉積和總結。統一協調,步調一致的校園制度,會使學生對校園文化產生信賴感和威嚴感。
3 非主流校園文化與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和諧的校園文化應該是主流校園文化與非主流校園文化的和諧。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該科學地看待非主流校園文化的作用。
3.1 正確看待非主流校園文化
對于非主流校園文化,有些教育者持貶斥態度,認為是市場經濟下道德滑坡及西方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泛濫的結果;也有些人不以為然,認為這不過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文化趨同趨勢在校園中的反映。應該說,二者的認識和判斷都有失偏頗。我們應該看到,社會變革不僅
給校園文化注入了主流文化健康、清新的活力,同時也正是在社會的轉型、經濟體制的變革和轉換過程中,又使學生群體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一時難以適應,甚至出現一定程度的行為反叛,道德失落與思想困惑、混亂,非主流校園文化現象正是這種狀態的折射和投影。對于非主流校園文化中的不合諧內容,我們不能簡單以其不符合健康向上的道德要求就粗暴地加以打壓,而是要科學客觀地分析其形成、發展的原因,積極加以引導,使之與主流文化生活互相協調,從而推動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
3.2 強化主流校園文化的作用
主流校園文化對非主流校園文化有替代、引導與升華的作用。教育者應有意識地用豐富多彩、高雅、樂觀、積極向上的主流文化生活占據學生的文化生活陣地,從而使消極的、不健康的非主流文化無立足之地。教育者可以通過主流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寬容態度、健康心理、競爭意識、堅強意志等,從而對非主流文化生活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另外,教育者還可以通過主流文化的高尚情操、價值觀念來陶冶學生的心靈,喚起他們的高尚情感,改造非主流文化生活中的低級趣味,使真善美的德行和品質逐步向各類非主流文化生活中滲透,這樣就能通過高尚情操的內化,促使學生種種非主流文化品位的提升。
3.3 充分利用非主流校園文化中的積極因素
就其所產生的效應來劃分,校園文化可分正效應文化和負效應文化。正效應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學生健康向上地成長;負效應的校園文化則使人陷入迷惘、頹唐,或情趣、格調不高。應該說,主流校園文化和非主流校園文化只是校園文化的不同表現形式,一個運行良好的學校的主流校園文化通常是正效應文化,但這并不等于說其非主流校園文化就都是負效應文化。非主流校園文化中仍有許多積極的因素,如果教育者注意挖掘和利用,依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針對校園內的某一不文明現象,學生可以在校園網上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經過各個網民的各抒已見,激烈爭論,學生們最終對這一現象有了深刻的認識,以后也更加自覺地提高自身的修養。這種非正式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往往比正式刻板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參考文獻:
[1] 薛麗.隱性課程德育功能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