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評價方法范文
時間:2024-01-26 17:29: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土地資源評價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土地評價;土地利用;發展趨勢
土地評價(Land Evaluation,LE)又稱土地分等,是指依據科學標準對土地的質量、規模、覆蓋特征、經濟特點等進行的評估,是以土地利用為目的,評估土地適宜性與土地潛力的過程,實質上是對土地生產力的堅定。土地評價自產生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科學的土地評價還不足百年。持續完善土地評價方法,把握土地評價發展趨勢,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土地評價的領域運用
1.土地評價在農業領域的運用
服務于農業的土地評價一向是我國土地評價的主流。近年來,服務于農業的土地資源評價有增無減,但開始逐步擺脫依賴于土地潛力分級,而是更加重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以土地生產力水平來評價土地等級。
農用地分等級與股價是農業土地評價的又一顯著趨勢。該研究已從側重土地自然屬性的發展發展為綜合考慮自然、社會、經濟的綜合資源價值管理評價。也涌現出更多的理論與方法,如成本逼近法、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收益還原法等。當前,農業用地的評價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問題,如農用地分等級與股價主要用于土地級差地租I,但對級差地租II的評價還研究較少,將兩種級差貨幣化的研究也很好,導致用地極差收益的分配缺少有力的科學依據。
2.土地適宜性評價
土地適宜性評價是指對某塊土地的利用方式是否適宜、適宜程度如何、如何適宜進行等級評定。其實質在于評價土地質量與土地利用的關系。主要是采用土地質量與土地利用間的比配進行。具體為找出影響土地適宜性的主要土地特性,根據土地利用要求選擇評價因素,再通過一定的綜合分析方法評價二者的關系,從而獲得土地評價的適宜性。
3.城市地價評估
土地分等定級是城市土地評價的重要內容。對一個城市而言,通過選擇對用地質量、性質影響較大的因素及投入的物化勞動密切相關的因素,按作用于影響賦予權值,按一定的分級標準進行綜合評分,評定土地等級。當前,國內城市地價的估算一般采用地租資本化法,先建立地租模型,分析企業利潤與影響因素間的關系,計算級差地租,作為估算地價的依據。但是,由于不同行業盈利水平不一,有些行業甚至不產生利潤,因此,單純使用地租資本化法也難免產生偏差。
4.旅游用地評價
旅游用地評價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在理論上卻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游賞系統評價是根據風景區的組合特點,綜合考慮觀景點的組合層次劃分進行的評價,依據游賞系統對風景區進行評價,建立景區建設分級系統,再依據中心地原理與旅游活動行為特征,從經濟效益、方便游客與保護景觀資源出發,制定旅游服務分級系統,是對旅游景觀的綜合性評價,不僅深化了旅游資源評價理論,且有很強的實用性。
近年來我國的土地評價領域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對土地退化及防治的土地評價是一個重要方面,其次為對特殊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環境的土地評價。諸多服務于土地整理的土地評價受到了廣泛重視。此外,土地評價還延伸到了一些新的領域,如城市土地工程能力評價、工程移民補償服務地價評價等。
二、土地評價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1.存在問題
從國內外土地評價的發展史及研究現狀來看,前人在研究理論、方法及手段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土地評價對象不斷擴大,評價方法也由定性評價發展為定量評價。但在實際實踐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傳統的土地評價通常是由長期從事土地或農業科學研究的人員在實地調查后進行的,這種方法工作量很大,標準也難以統一,存在一定的主觀隨意性,難以進行定量研究。雖然GIS等技術也逐步被引入到土地評價中,但總體而言,僅僅運用了GIS技術的部分功能,其整體未得到充分體現。評價模型的單一也使結果有失偏頗。
隨著人口的增加與環境的惡化,以土地資源現狀特性為特點的土地評價以難以滿足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要求。國內的土地資源評價多是從衡量發展水平出發選取指標,很少考慮反應土地潛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指標。近年來,我國的國土資源評價已由單純的自然生態土地評價轉變為綜合性土地評價,然而,對土地資源的生態經濟適宜性評價還較少。我國的土地資源評價應當將土地資源學、地理學、經濟學等學科結合起來,探討土地資源的生態經濟學屬性、社會屬性,更好的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
2.發展趨勢
近年來,不少新方法開始應用到土地評價中,如數學模型技術、數據庫技術、3S技術等在土地評價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土地評價的先進性、定量化及動態預測性明顯增強,土地資源評價結果既能表現出土地資源隨時間的變異,又能表現出其在空間上的變化。這些新技術、新方法的不斷應用也必然會推動土地資源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
土地資源信息管理系統需要長期積累觀測資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的長期努力,土地信息的收集、處理與儲存也需要進一步完善,為實現區域土地動態監測和數字化打好基礎。
在土地評價算法方面,加權求和法仍在使用,并得到了進一步改進,此外,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的應用也較為廣泛。退火算法、遺傳算法、組合預測也在土地評價中有一定的應用,基于可拓展學而建立的土地適宜性評價物元模型也有了一定的進展。隨著土地利用評價研究的深入,應注意引入并融合不同的評價方法,尤其是景觀生態研究法,值得特別關注。景觀生態研究法將傳統土地評價與景觀生態學原理相結合,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評價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問題:如何將土地資源的水平生態過程與垂直生態過程相結合。
此外,仍有必要繼續探索現階段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評價方法,以實現我國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證國內糧食安全,促進人口、資源與環境的和諧發展。有必要強調的是,土地資源生態經濟適宜性評價是新興的土地評價方法,值得嘗試并深入研究。
結語:
總而言之,土地評價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土地資源評價研究也必然會走向精確化、簡單化、實用化。同時,對土地評價人員的要求也必然更加嚴格。土地評價人員有必要著力提高自身素質,熟練掌握并運用土地資源評價方法,掌握土地資源評價信息系統的綜合運用,準確評估土地資源的生態經濟適宜價值,更好的服務于人口對生產、生活的需要,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中春,謝永生,王恒俊.中國土地資源評價研究新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8(03)
[2]謝敏,類淑霞,郭文華,張迪,李蕾.城市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體系研究[J].國土資源報,2010(11)
篇2
關鍵詞:農地資源;調查;綜合評價;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
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1-2695-05
農地資源利用效率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而準確的農地資源評價是農地資源合理利用的基礎[1,2]。隨著人們對農地資源系統性認識的加深,農地資源評價研究經歷了從單項資源評價到資源整體綜合評價的發展過程。當前單項資源評價集中在水、土地、氣候和化肥等方面,如采用頻度統計法、專家咨詢法、譜系聚類法之分裂法、理論分析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構建農地資源利用評價指標體系[3-6]。更多的農地資源評價研究著眼于區域農地資源整體,逐步走向農地資源綜合性評價,并開始注重農地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有利用綜合指數法、區位熵法等評價方法對主要農地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與社會資源)進行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利用資源優勢度分析法進行綜合評價[7-10]。而當前對大別山地區農地資源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以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典型農地為研究對象,對該區域農地資源進行調查,并構建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以期對該區域今后農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綜合開發提供依據。
1 研究區域概況
以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為研究區域,范圍涉及羅田縣鳳山鎮、三里畈鎮和大河岸鎮3個鎮的33個村或街道辦事處,包括三里畈鎮的溫泉村、橋頭灣、尤河嘴、古塘河、新鋪村、葉家灣、宜林村、六家坳等11個村,鳳山鎮的鳥雀林、中石源河、花石橋、栗子坳、土門坳、河東街、三里橋、黃道山等15個村或街道辦事處,大河岸鎮的高廟村、羅家嘴、周家嘴、石井頭、楓樹灣、滾石坳、閔家河等7個村。
根據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確定的行政范圍,結合2009年底羅田縣第二次土地現狀調查數據分析表明,鳳三養生走廊土地總面積為13 599.94 hm2,其中農用地為11 096.55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81.59%;建設用地1 621.60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11.92%;其他土地881.79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6.49%。
2 農地資源調查取樣
2.1 調查單元的劃分
根據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農地資源分布情況及行政村范圍,結合實際踏勘線路,將鳳三養生走廊劃分為39個評價單元,其中農地資源評價單元為35個(圖1)。
2.2 調查取樣
以35個農地資源評價單元為依據,分別組織土壤測驗、農業規劃相關人員于2012年2月27日~3月5日先后3次對評價單元逐一取土采樣,采樣覆蓋了鳳三養生走廊區內全部典型農地地塊,符合農地資源評價調查標準,可滿足農地資源評估的需要。
3 農地資源調查評價指標體系與測度
3.1 指標體系的建立
根據農地資源調查評價指標體系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系統性與完整性、評價指標相對獨立性的構建原則[11],結合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農地資源實際,構建農地物理指標、土壤主要養分指標以及基礎設施指標等三大項目層,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具體指標[12,13],共確定10項指標:地貌類型、坡度、耕層質地、ph、有機質、有效磷、速效鉀、堿解氮、農田灌排條件、交通通達能力,見表1。
構建的指標體系中有定性描述性指標,為使構建指標可量化,需對指標進行度量,具體指標賦值說明如下。
1)地貌類型:根據農地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標準,結合羅田縣實際地貌情況,進行度量確定:水網平原賦值為1.0,河谷平原賦值為0.7,低丘賦值為0.5,高丘地貌賦值為0.3。
2)坡度:根據全國第二次國土資源調查的相關數據,確定小于2°為1級,賦值為1.0;2°~6°為2級,賦值為0.8;6°~15°為3級,賦值為0.7;15°~20°為4級,賦值為0.4;20°~25°為5級,賦值為0.1。
3)根據實際踏勘采集土壤樣本,明確評價單元內耕層質地情況,確定黏壤土賦值為1.0;壤土賦值為0.9;黏土賦值為0.7;砂土賦值為0.5。
r>
4)ph:根據農地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標準,確定ph<4.50或>8.50的賦值為0.2;4.50~5.50的賦值為0.4;5.50~6.50的賦值為0.8;6.50~7.50的賦值為1.0;7.50~8.50的賦值為0.7。
5)有機質:根據農地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標準確定:農地有機質含量小于10 g/kg的賦值為0.3;10~20 g/kg的賦值為0.5;20~30 g/kg的賦值為0.8;30~40 g/kg的賦值為0.9;大于40 g/kg的賦值為1.0。
6)有效磷(碳酸氫鈉法):根據農地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標準確定:農地有效磷含量小于5 mg/kg賦值為0.2;5~10 mg/kg賦值為0.5;10~15 mg/kg賦值為0.7;15~20 mg/kg賦值為0.8;20~30 mg/kg賦值為0.9;30~40 mg/kg賦值為1.0;當有效磷大于40 mg/kg反而起到副作用,賦值為0.8。
7)速效鉀:根據農地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標準確定:農地速效鉀含量小于50 mg/kg賦值為0.3;50~80 mg/kg賦值為0.5;80~100 mg/kg賦值為0.7;100~150 mg/kg賦值為0.9;有效磷大于150 mg/kg賦值為1.0。 8)堿解氮:根據農地資源調查評價相關標準確定:農地堿解氮含量小于50 mg/kg賦值為0.3;50~80 mg/kg賦值為0.5;80~100 mg/kg賦值為0.7;100~150 mg/kg賦值為0.9;有效磷大于150 mg/kg賦值為1.0。
9)農田灌排條件:根據對鳳三養生走廊實際踏勘確定:有新建硬化溝渠,認為其農田灌排條件很好,賦值為1.0;如僅有老舊的土質灌排系統,認為其農田灌排條件一般,賦值為0.6;如農田無明顯灌排系統,則認定其農田灌排條件很差,賦值為0.3。
10)交通通達能力:根據對鳳三養生走廊的農地交通通達能力調查情況,確定:如有縣級以上道路,認為其農田交通通達能力很好,賦值為1.0;如有縣級道路,認為其交通通達能力較好,賦值為0.8;如有鄉村道路,認為其交通通達能力一般,賦值為0.4;如僅有田間機耕道,則認定其農田交通通達能力較差,賦值為0.3;如僅有田間人行道,則認定其農田交通通達能力很差,賦值為0.1。
3.2 指標權重的確定
在多指標定量綜合評價中指標權重的確定尤為重要。目前關于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兩類。其中主觀賦權法是由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專家憑借經驗來確定指標權重,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客觀因素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導致主觀上對各因素的重要程度難以作出精確的判斷,因而需與客觀賦權法相結合。客觀賦權法得出的權重獨立于人的偏好以及經驗,克服了主觀賦權法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相結合綜合確定各指標的權重。首先由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專家憑借經驗認為土壤常規5項養分指標對農地資源評價的影響最大,其次為農地物理指標,最次為基礎設施指標。因此,綜合指標權重確定農地物理指標為0.20,土壤養分指標為0.70,基礎設施指標為0.10。采用客觀賦權法中的熵權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對主觀賦權和客觀賦權再進行平均確定綜合權重,見表2。
3.3 綜合指數的測度
根據農田評價單元各指標權重和土壤調查、分析測試結果,計算出綜合分值,結合農地地力分等定級綜合評價指數方案(表3),即可得出農地資源評價單元綜合等級狀況。
4 農地資源綜合評價結果與分析
農地資源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以及養殖水域等,但根據鳳三養生走廊農地資源中林地多為有林地,以及養殖水域和草地很少的現狀,本研究主要對區域內的耕地和園地進行綜合評價。根據現場踏勘取樣獲取的現狀信息和實驗儀器對土壤主要養分指標的檢測結果,以羅田縣土地利用現狀圖作為工作底圖,利用arcgis軟件對指標體系確定的10項指標進行單要素分析。
4.1 農地物理指標分析
4.1.1 地貌類型 鳳三養生走廊區內農地資源以低丘和河谷平原為主,其中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昌河新浦村、義水河宜林村、鳥雀林村、羅田河石井頭村、閔家河村;花石橋村附近部分為高丘地貌;其他區域主要以低丘地貌為主。對應評價單元最終確定第1、2、6、8、35、36、37評價單元為河谷平原地貌;第27評價單元為高丘地貌;其余評價單位為低丘地貌。
4.1.2 坡度 研究區域內的農地資源坡度以二、三級為主,其占總量的78.10%;一級占總農地資源的16.18%;4級和5級比例較小,占總量的5.72%。農地資源坡度等級一級主要集中在新昌河新浦村、義水河宜林村、鳥雀林村、羅田河石井頭村、閔家河村;二、三級主
分布在以低丘地貌為主的大部分區域,四、五級零星分布在花石橋村、登場坳村等區域。就坡度一項而言,鳳三養生走廊內的農地資源土地平整度狀況一般,農地坡度主要集中在10°~15°。
4.1.3 耕層質地 耕層土壤質地是土壤物理性質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的礦物顆粒的組合狀況。土壤質地與土壤通氣、保肥、保水狀況及耕作的難易有密切關系;土壤質地狀況是擬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據。雖然土壤質地主要決定于成土母質類型,有相對的穩定性,但耕作層的質地仍可通過耕作、施肥等活動進行調節。調查結果表明,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區內農地資源耕層質地主要是砂土和黏土,其中黏土分布在新昌河、義水河、羅田河的河谷平原區域;低丘崗地等主要是砂質土。
4.2 土壤主要養分指標分析
4.2.1 土壤ph 對照我國土壤ph劃分,研究區域內的農地酸堿度較好,ph在6.05~7.25,以中性和弱酸性為主。主要位于6.50~7.50和5.50~6.50兩個區間,其中6.50~7.50主要分布在中部低丘地區,5.50~6.50主要分布在新昌河和羅田河河谷平原區。
4.2.2 土壤有機質 研究區域土壤有機質含量差異性較大,最小值僅0.17 g/kg, 最大值達43.45 g/kg,含量較高的主要分布在三里畈鎮內新昌河以東義水河以北的區域,含量較低的分布在鳳山鎮及大河岸鎮,但總體有機質含量較低,大多數區域的有機質含量在30 g/kg以下。
4.2.3 土壤有效磷 在農業生產中一般采用土壤有效磷的指標來指導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是決定磷肥有無效果以及效果大小的主要因素。
研究區域內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差異性很大,最高值為84.88 mg/kg位于鳥雀林村,最小值位于楓樹灣村,僅1.12 mg/kg。整體上土壤有效磷含量較好,大部分屬于三級以上。但需指出的是有部分地區土壤有效磷含量明顯超出40 mg/kg的合理值,實踐證明,土壤有效磷含量過高并不利于作物增產。
4.2.4 土壤速效鉀 鉀肥能夠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促進作物結果和提高作物的抗寒、抗病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產量。研究區域內土壤速效鉀的含量處于四級和五級兩個級別之間,無一、二、三等級,其土壤速效鉀含量遠低于一級150 mg/kg的標準值,最高值為72.76 mg/kg位于三里畈鎮新鋪村,最小值僅7.53 mg/kg,位于楓樹灣村。其中四級主要集中在大金灣、古塘河村、新鋪村附近。可見,鳳三養生走廊內土壤速效鉀的含量整體偏低,因此,建議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對調查范圍區內的農業用地增大鉀肥施用量。 4.2.5 土壤堿解氮 元素氮對作物生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區域內土壤堿解氮的含量處于三、四、五級三個級別,無一、二等級,其土壤堿解氮含量遠低于一級150 mg/kg的標準值,最高值為98.73 mg/kg,位于三里畈鎮宜林村,最小值僅28.04 mg/kg,位于大河岸鎮高廟村。其中含量較高的三級主要集中在宜林村、葉家灣村、大金灣村附近。由此可見,鳳三養生走廊內土壤堿解氮的含量整體偏低。
4.3 基礎設施指標
4.3.1 農地灌排條件 排水良好的農地不易受侵蝕,易于機械化耕作。因此,在農地資源評價過程中需考慮到農田灌排情況。在對鳳三養生走廊35個農地評價單元進行實地踏勘后,發現其范圍內主要存在有因農田土地整理而修建的硬化溝渠,有20世紀70年代修建開挖的老舊灌排系統,也有相當部分區域無明顯灌排系統。
4.3.2 農地交通通達能力 鳳三養生走廊位于羅田鳳三鎮、三里畈鎮以及大河岸鎮的核心區,區內有318國道、省道長三線、勝麻線等,主要村灣也已由鄉村硬化道路相連,整體農地交通通達能力較好。但也有少量區域農地因低丘沖積扇改造而成,農地內部道路等級較低,通達能力較弱。農地通達能力較弱的區域主要分布在羅家嘴村、七里牌村、登場坳村、花石橋村、古唐河村等區域。
4.4 農地資源綜合評價結果
結合各單要素數據,計算各評價單元的綜合得分,見表4。根據各評價單元綜合得分,結合農地資源綜合指數測度方案,利用arcgis對單要素疊加分析,得到農地資源綜合評價分級圖(圖2),從圖2可以看出,鳳三養生走廊區內沒有一級農田,只有二到六級農田,且以四級和五級的農田居多,由此可見,鳳三養生走廊區域內農地資源總體狀況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但區域內農地資源也存在較大差異性,其中較好的二級農田主要分布在宜林村、大金灣村一帶,其次主要分布在新昌河與義水河沖積河谷
平原地帶,如古塘河村、葉家灣村、新鋪村等。
5 結語
1)該研究利用gis空間分析和多源信息復合分析對羅田縣鳳三養生走廊農業用地進行綜合評價,比較深入地分析了研究區自然土壤要素、基礎設施條件的地域差異。同時,所選基本單元不是采用傳統的以行政單元為基礎,而是依據現狀地類, 打破了行政區界,使得各行政單元內部的綜合評價狀況有了較大變化,從而為鄉(鎮)、行政村內部因地制宜的管理提供了參考。
2)研究表明區域內無一級農田,且以四級和五級的農田居多,農地資源總體狀況處于中等偏下水平。主要原因是:區域內農地以低丘崗地為主,土壤主要為砂質土,土壤有機質、堿解氮、速效鉀的含量整體偏低。
參考文獻:
[1] 陳印軍,盧 布,楊瑞珍,等.農地資源管理研究發展趨勢與未來展望[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28(6):21-25.
[2] 孫進群,雷 娜.我國農業資源評價與利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6):20899-20901.
[3] 黃初龍,鄧 偉,楊建鋒.農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應用[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26(6):422-425.
[4] 石麗忠,陳金良,遲道才,等.遼寧省農業水資源多維耦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3):9-12.
[5] 王宗明,張 柏,宋開山,等.東北地區農業土地資源潛力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生態科學,2008,26(4):351-360.
[6] 高桂芹,齊作輝,董玉武.唐山市農業氣候資源dtopsis優勢分析[j].氣象科技,2008,36(2):202-205.
[7] 于伯華,呂昌河.基于dpsill模型的農業土地資源持續利用評價[j].農業工程學報,2008,24(9):53-58.
[8] 陳生永,鞠敏睿.土地資源綜合評價研究進展[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1(5):25-28.
[9] 程紹文,張 毅.湖北省農地資源及其利用評價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35-39.
[10] 姜文來,羅其友.區域農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系統評價模型[j].經濟地理,2000,20(3):78-81.
[11] 幸 莉.四川省農地集約利用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成都:四川農業大學,2011.
篇3
四川省轄區總面積位居全國第五位,農業用地占比相對其他省份教大,所以在城鎮化過程中,對土地進行經濟收益預測評價是促進協調發展的重要需求。本文以糧食種植的數據為例,采取灰色馬爾科夫法進行評價,得到綜合評價結果,運用這種方式得到評價結果對四川省城鎮化過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根據預測評價結果指導四川省土地的開發方式,降低城鎮化過程中的經濟效益損失。
關鍵詞:
城鎮化;評估預測;灰色馬爾科夫
1.引言
四川省的總面積為72917.45萬畝,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5.06%,位居全國第五。其中占全省面積8.2%的耕地面積為5988.8萬畝。豐富的土地資源代表農業經濟為四川省的經濟水平提供著巨大的助力,所以城鎮化過程中要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既要打造智慧化城市、推進城鎮化發展,也要考慮土地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在決定土地開發方式之前,對現有土地發展模式進行客觀的經濟效益評價,可以指導四川省城鎮化建設過程。四川省的農業經濟中以農產品貢獻最多,城鎮化過程中針對農產品用地要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可以避免額外的經濟效益損失。采取合理的評估方式,對不同發展模式的土地進行估值和預測,不僅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同時也可以指導農林漁牧協調發展,打造農業優勢。灰色預測和馬爾科夫模型兩種方法的結合根據后者的無后效性和平穩過程,彌補灰色預測過程中因數據少和沒法反映波動較大的情況。
2.灰色馬爾科夫模型構建
2.1灰色預測模型GM灰色預測中的GM模型主要是在系統特征不明確的情況下用主要變量對系統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其實際內涵是把規律不明確的隨即過程看作灰色系統概念內的變化過程,選取的主要變量即為灰色系統的灰變量。灰色預測模型中最為常用的是GM(1,1)。
2.2構建灰色馬爾科夫模型首先進行狀態劃分。由于馬爾可夫鏈當前狀態對后續狀態不產生影響的特點,通過狀態的不同將數據序列劃分不同狀態,本文是以灰色預測模型預測值與實際值比值作為馬爾科夫鏈狀態劃分的依據。
3.灰色馬爾科夫模型的應用
3.1灰色預測應用現以四川省播種糧食土地為例進行土地價值評估,數據如表1所示:首先對單位面積的產量的數據進行處理。設數列x(0)=(4.435,4.702,4.890,4.981,5.036,5.115,5.128,5.235),根據級比定義得級比數列為(0.9432,0.9616,0.9817,0.9891,0.9846,0.9975,0.9796),落在可容覆蓋內,符合灰色預測模型要求。其次利用MATLAB的算法對數列進行一次累加生成和模型求解,結果為:y=302.981•e(0.0156536•t)-298.546。預測2013年以后的五年的結果:(5.3336,5.4178,5.5032,5.5901,5.6783)。模型檢驗結果殘差檢驗epsilon(k)0.1,相對誤差和級比偏差值檢驗均在可控范圍。整合以上結果并算出實際值和擬合值的比值結果以進行馬爾科夫模型的狀態劃分,結果如表2:
3.2馬爾科夫模型應用首先根據GM(1,1)模型擬合的糧食播種單位面積的產量的實際值和擬合值的比值,以(0.9840.994)、(0.9941.004)、(1.0041.014)三個區間劃分狀態E1,E2,E3,則2007年和2012年為狀態E1,2006年和2013年屬于狀態E2,其余年份均為狀態E3。以2006年的比值狀態為起點狀態,統計轉移到截至2013年個狀態的頻率,從而建立狀態轉移概率矩陣。按照狀態劃分的結果和馬爾科夫運算過程得出修正后的四川省2013年以后五年的單位產量及所處狀態。
4.結論
根據對灰色預測和馬爾科夫鏈的研究,可以得知結合灰色預測和馬爾科夫鏈得到的結果和實際動態情況更加接近,使得預測的精確度和可操作性都有較大的提高。而且灰色馬爾科夫的研究已經在企業經濟狀況預測評估、交通狀況預測、微觀層次變化預測等方向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該方法在預測評估中的實際效果。在城鎮化過程中針對土地資源進行預測評價即要求結果客觀可操作,有要求能反映動態變化過程。灰色馬爾科夫模型正好符合對土地資源評估的要求,所以把灰色馬爾科夫模型引入到城鎮化過程中對土地資源進行預測評估可以保證結果的合理性,并基于灰色系統的理念充分考慮動態發展過程的各種影響因素,比如土地資產結構、歷史產量、發展前景等要素,這是一般的回歸分析預測做不到的。
在此方法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收集種植土地上各種作物的產量占比和不同作物的價位,使預測評估的結果反映為直觀的經濟效益指標。同時將當前土地的發展方式進行經濟效益評估結果和將要發展方式的經濟效益評估結果對比,對城鎮化過程中土地的開發進行技術上的指導。其次可以在得出土地發展模式價值的基礎上有效指導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優化農牧漁林布局,從而提高農業經濟。
參考文獻:
[1]四川省統計局.四川統計年鑒[J].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2]楊玉珍,卜凡敏,于利濤.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土地資源評價與治理[J].東岳論叢,2012,10:185-189.
篇4
關鍵詞:3S測繪技術;土地開發;整理;運用
科技創新在各個領域都很重要,特別是在計算機和通信技術領域,也間接影響其他行業。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充分利用科技能力,收集和綜合分析各種信息,有利于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國家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土地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科學利用和有效管理土地對我國來說尤為重要。20世紀80年代,3S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逐漸擴大,特別是在第二次土地調查后的近兩年里,3S技術在定界等領域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例如土地利用規劃、地籍測繪等。但需要指出的是,3S技術廣泛應用于其他土地管理領域,是一個開發的新軟件。
1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作用1.1測繪技術的作用
地圖學是一門計算和測量地球引力場、地球形狀和幾何的科學,在此基礎上測量地球表面幾何物體和自然物體的幾何分布,在一定范圍內存在技術和理論上的困難。根據國土資源開發專項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明確土地利用和目標,運用工程技術、法律,從經濟和行政的角度,改善環境、生活和生產條件的過程就是土地利用的合理化。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土地占有和征用的變化。因此,要緩解矛盾,保證足夠的耕地,就必須重視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合理化,以保證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地形測繪工作要貫穿土地管理和處理的全過程。在測繪工作之前需要獲得地形要素,如項目的形狀、數量和位置。土地利用規劃和土地利用合理化與普通地形不同,這項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利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提供的數據,對開發區進行綜合地形測繪,繪制地形圖并協助處理地形圖。因此,對地圖學的需求較高。在土地開發整理的各個階段,測繪工作至關重要。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對土地整理進行詳細的測繪工作,以保證土地開發項目預算的準確性,從而實現項目的規范化、成本的節約和決策過程的科學化。
1.2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管理各階段中的應用
1.2.1規劃階段每個規劃必須以當前的土地利用圖為基礎。在土地開發規劃的設計和編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根據航空影像和照片進行測繪。這些詳細土地分析結果中的大部分地圖是在第一次詳細土地調查中獲得的,主要通過手工制作。因此,為滿足規定的精度要求,以避免在時間和實踐中區分某些參數,必須在土地測繪過程中運用現代測繪技術,確保測繪符合要求。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3S技術將在地球測繪中得到廣泛應用。現代測繪技術在土地資源分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是通過提供大量準確可靠的數據。1.2.2設計階段現階段,要制定規劃中的土地管理項目,作為下一步工作的依據。測繪項目區需要精心設計,以滿足項目的需要。首先,統一的大地基準是測繪的基礎,是精度、坐標模型和測繪方案的保證。因此,有必要在同一高程基準和坐標系下確定土地覆蓋綜合工程的面積,確保保留當地通常選擇的高度標準和坐標。其次,必須確保信息的準確性。設計圖紙、方案設計的科學性直接取決于圖紙信息的準確性。只有提供的信息準確無誤,才能保證設計的可操作性、規范性和合理性。最后,必須進行立體攝影。為了獲得更準確的基線數據,必須運用多種現代測繪工具和技術,進行多層次、多方位、全面的立體攝影。1.2.3施工管理階段土地開發項目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管理和建設需要詳細的信息分析,準確的地圖以及廣泛的數據信息。現階段,最常用的是最新的測繪技術,這項技術的任務很小且很具體。土地利用合理化工程啟動后,要達到設計標準和要求,必須保證土地利用的安全、質量和進度。工程需要不斷完善和調整,這是保證現代測繪技術能夠作為輔助建設者決策的依據所必須的。此外,必須采用現代測量和監測方法來完成該項目。為了找出測繪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在圖集繪制過程中,必須運用現代測繪方法,完成土地整理項目的收獲階段。締約方會議應請秘書處編寫一份關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的變化和林業的報告。
23S技術
2.13S技術概念
3S技術,即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是當前支持的三種獲取、存儲和更新技術之一。是土地觀測系統中空間信息的分析和應用是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工具,對自然災害的規劃管理和動態監測,包括實現大地測量領域定量指標的科學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GPS是一種基于衛星、航空和航天的無線電定位導航系統,能夠為陸地和海洋用戶提供準確的信息。近二十年來,遙感技術在資源綜合研究和環境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五年遙感技術將在空間、光譜、時間分辨率等方面有新的發展,目前GIS技術進一步發展,該系統主要用于建立各種空間數據庫和決策支持系統,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地質研究,地質分析和分析分離功能。然而,3S技術更重要的應用遠遠超出了上述成果。3S技術的最大價值在于3S的集成,即它不僅包含了現代地圖學的所有要素,而且反映了一個學科向多個學科的轉化。該技術是在3S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提供繪圖上的空間信息。測繪技術包括利用測量儀器等技術對地球進行測前定位。為保證各階段土壤處理作業的準確性和連續性,應采用不同的技術和制圖方法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的具體特點:基于空間數據的技術信息系統是以系統技術和計算機理論為基礎的,在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持下,科學管理和有效綜合分析地理數據(遙感圖像等)的應用、捕獲和目標識別,特別是利用探測器收集和傳播信息。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在國家和區域一級收集和分析數據。
2.2作用
土地管理是對土地利用、土地結構的綜合管理。整個項目涉及的數據面廣,如空間、屬性等。3S大地測量技術應用廣泛,技術體系廣泛,傳統測繪方式效率低下。3S綜合測繪技術不僅可以解決傳統測繪方法存在的問題,而且可以提高測繪精度,數據的效率和功能更符合土地管理項目的技術要求,GPS的定位和導航基礎設施(即土地處理數據基礎設施)使RTK易于用于地面測量和登記也可方便應用于后期接收。在任何地點,高精度的定位、低人為干擾因素都有助于優化設計和模型,其不僅可以提高設計數據的準確性,而且可以作為工程設計的依據,這將保證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資源的節約。
33S技術的運用
3.1在土地整理中的應用
3S制圖技術在土地整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測繪技術包括數字地籍測量、攝影測量等。因此,有必要對土地管理過程中的測繪方法進行規范化、制度化。根據制圖方案,完善與制圖有關的技術設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確定地形測量內容作為城市測量規范,作為城市測量的依據等。土地整理工程完成后,一些重要的結構設施可在后續作業中通過GPS進行監測。另外,RS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使用也比較頻繁。遙感系統能更準確地反映耕地和濕地的變化。該系統在預測未來環境、氣象和地質災害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此外,全球定位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有助于更有效地分配工作特性、使用權等。同時,通過合理配置電力、灌溉等資源,提高開發區內所有土地的生產力。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通過GIS、RS、GPS等測繪技術,將區域內現有信息數字化,然后,通過整合的過程,清楚地了解如何有效地進行土地管理。
3.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在土地利用規劃的現階段,地理信息系統是一項主要技術,它的應用可建立一個實用的信息系統,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建立和加強伙伴關系,將土地資源總體規劃及相關業務流程與現代技術進行比較,最終完成土地資源的開發。采用通用的計劃、修改和自動控制,省去了大量的手工數據采集和分析方法,減輕了有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科學促進社會發展的現實。
3.3土地動態監測的應用
監測土地利用的變化和動態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土地利用變化監測方法更新慢、圖長、誤差大,難以及時、準確、主動地識別土地利用變化。土地利用變化與不同時期遙感影像的利用,為不同時期的土地利用提供了準確、快速的信息。GPS提供精確定位,GIS管理土地利用變化的空間數據、屬性和空間分析。通過對不同時期遙感衛星數據的綜合分析,提供準確、客觀、及時、廣泛的變化信息。
3.4在土地評估中的應用
目前,土地利用評價的理論和方法正在對土地資源的潛力、適宜性和價值進行評價和分類。GPS空間數據管理和空間分析工具,可以確定土地資源空間變化的格局和數量,作為土地利用綜合規劃的依據,特別是對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和保護。另一方面,土地資源評價信息系統的建立不僅有效利用了現有的土地資源評價數據,而且大大減少了土地資源評價的工作量。同時,也有助于收集數據,提高評價質量。
3.5GPS在土地整理外業測量中的應用
在規劃階段,對面積、長度和高度的要求相對較高。通常使用至少1∶5000的地形圖作為設計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通常的方法來管理GPS安裝,并使用整個站點安裝來收集現場數據。第一個高度控制點必須在四個級別上進行比較。工程區的主要大地目標、具置、形狀、邊界信息等,如植被、居民區、井口等,根據工程的地形特點,采用不同的儀器。此外,動態全球定位系統還可以用來采集數據,如分層道路、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溝道、航道底高等,通過改進GPS接收機硬件和動態發展GPS定位技術,動態載波定位取得了很大進展,加強了全球定位系統在遙感應用中的作用。目前,GPS與各種傳感器相結合,GPS在攝影測量和遙感中的應用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高精度動態相機的定位;二是借助航空三角測量輔助航空攝影測量,實現航拍照片的精確定點;三是利用其他3個傳感器確定載體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空間位置。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這三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這些成果中最重要的是克服了動態全球定位系統(DGPS)在飛機上應用的主要困難,解決了飛機上載波相位模糊的問題。遙感的應用對GPS的實際應用有很大的幫助。GPS在攝影測量和遙感中的廣泛應用,無疑對土地利用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3.6遙感(RS)技術的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和空間攝影測量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已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在高分辨率和高達1m的立體觀測階段,攝影測量和遙感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數字攝影測量的出現使人們能夠通過計算機處理,從航空攝影測量或遙感圖像中獲得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它利用計算機對數字圖像進行處理以獲取信息,GIS的基本信息可分為地形信息、圖形信息和屬性信息。航空影像可以生成數字高程模型,直接從影像中提取構造信息,提供圖形信息;通過航空影像的翻譯和專題分類,提供土地信息系統的性能信息。這些影像主要用于編制大、中比例尺攝影圖,這些圖主要用作城市規劃和土地管理項目的工作圖。它主要測量地面的幾何結構。控制信息是通過遙感獲得的,是全面、宏觀、客觀、周期性、多層次,雖然有些遙感衛星圖像可以用于高空測量,但衛星圖像的翻譯也應與實際研究相聯系,否則翻譯質量將難以得到保證。同時,在衛星圖像解譯過程中,以人為中心的因素占主導地位,這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很高。
3.7GIS技術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提供了土地資源儲備信息,提高了土地管理規劃的技術性和可持續性。通過數字模擬地球信息,在其他特殊情況下,避免了計算、設計和規劃過程中的繁重工作量。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能夠通過實際更新有效地保證數據庫中地理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同時,也是一個多層次的信息數據庫,包含了氣候、地質、水文、自然災害和經濟狀況、社會狀況等相關問題的信息。目前,全球環境信息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于制定共同的土地利用規劃,特別是在技術規劃指標分析領域。通過全球土地信息系統提供的土地適應性評價、土地規劃平衡分析等信息技術支持,提高耕地面積和環境面積分析的廣度和深度,快速分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環境經濟指標,并完善了工作量矩陣、土地面積平衡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框架,除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合理利用外,還可以有效地確定土地利用方式。GIS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規劃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效率,虛擬GIS是一種具有觀測功能的三維局部土地利用規劃,可以直接觀測農田、房屋、道路等虛擬景觀。三維模型的設計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支持思維方式和空間模擬。
4結束語
3S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保證了土地資源用于經濟建設和改善環境,是促進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進步。3S技術是土地測繪的主要技術之一,直接關系到土地處理的質量。結合現代數字科學的發展,地圖學是土地耕作過程中的主要支撐組成部分,它應用于整個土地耕作過程,與田間數字測量系統、圖形系統、硬件和技術支持軟件相結合,進行地面的性能研究且實際數據采集比較快速準確。土地測繪工作起步較晚,測繪技術有待進一步發展,要加快有關問題的研究,更好地利用土地測繪技術,可以更有效地應用于土地管理,從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強土地管理。
參考文獻:
[1]劉飛.測繪工程殊地形的測繪技術探究[J].地礦測繪,2021,37(6):7-8.
[2]張建利,湯利芹,安標飛.工程測繪中GPS測繪技術的應用探析[J].地礦測繪,2021,373(6):30-31.
[3]熊揚坤.試論3S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中的合理運用[J].居舍,2020,40(27):141-142.
[4]羅太近.3S技術在土地規劃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華北自然資源,2020,19(2):84-85.
篇5
關鍵詞:平南縣;木薯產業;農業資源;評價
中圖分類號:S88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14-3403-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18
Agricultural Resources Evaluation Based on Pingnan Cassava Industry Development
HUANG Wei-quan,HUANG Pei-zhao,JIANG Dai-hua, Li Wei,YANG Xue-yan
(Agricultural Colleg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Analysed and evaluated agricultural resources(soil,water and fertiliz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ssava industry in Pingnan county based on the abundance index eval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resource abundance index of Pingnan county was between 14.87~17.80,with an average abundance index was 16.36, the highest index of abundance was Guancheng town(17.80),and the lowest was Simian town(14.87),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ther townships' composite index of abundance.Besides Simian town, Pingshan town, Dapo town, the abundance index of the rest townships were exceed the average value. The abundanc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index>16 was a good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configuration overall the territory of Pingnan county wa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ssava industry.
Key words: Pingnan county;cassava industry;agriculture resources;evaluation
我國農業資源評價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30年代,首先從土地資源研究開始,經過對農業資源理論的深入研究,對于農業資源的評價逐步從單項資源發展到整體資源。閔慶文等[1]利用綜合指數法、區位商法等評價方法,對南京地區的主要農業資源進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利用資源優勢度分析法進行了綜合評價。姜文來等[2]提出了區域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系統評價的兩大基礎理論,即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經濟-社會耦合理論,構建了區域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及綜合量化模型。丁娟娟[3]將資源豐度指數概念和模型應用于農業生產系統的系統診斷,得出用資源豐度指數來診斷一個地區的農業資源狀況是可行的。徐勇[4]通過對農業資源的農業生產行為特征及高效利用途徑進行系統分析,篩選、構建和設計出了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孫進群等[5]綜述了國內近年農業資源評價與利用研究的基本情況,并提出農業資源評價與利用研究的發展方向。劉軍[6]在闡述農業資源評價綜合原則的基礎上,構建了湖南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方案,得出2001-2008年湖南農業資源利用的評價結論。西方發達國家對于農業資源的研究比較早,農業資源最早于公元前由Aristotle提出,經過西方學者的不斷深入研究[7-10],至18世紀末,西方農業學家、地理學家、農業經濟學家先后對農業資源的區劃和利用進行研究,至1984年,國外科研人員已研究得到農業資源評價的基本模型體系[11,12]。
隨著人們對農業資源評價系統的不斷完善和平南縣木薯產業發展的需要,對農業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促進平南縣木薯產業的快速發展,優化平南縣農業資源的配置,提高農業資源(土、水、肥)的利用效率,開展了對平南縣木薯產業發展中的農業資源(土、水、肥)因素的分析和評價,可為平南縣及相近區域木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13]。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對平南縣農業(土、水、肥)資源進行評價分析時,根據農業資源評價指標體系原則,結合平南縣的實際情況,在文獻資料和統計資料中搜集、整理、分析得出平南縣農業資源的發展現狀,建立豐度指數數學模型,對平南縣的農業(土、水、肥)資源進行分析,以各鄉(鎮)為單位計算農業(土、水、肥)資源的要素指標,最后分析資源要素指標。
1.1 采用豐度指數模型
資源豐度通常是指各類資源的富集和豐富程度,為資源的自然屬性。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資源豐度指地區單項資源的豐度或某類資源組合的豐度,也可指某個國家或地區內各種自然資源的總體豐度。資源豐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資源豐度可以表示為人均資源占有量,是制定地區規劃和長期發展策略的重要依據[14-17]。資源豐度指數模型為:
R=■■(i=1,2,3,...n)
資源豐度指數(R)是描述資源豐富程度的一個指標,設集合A={a1,a2,a3...an}為資源要素,A0={a01,a02,a03...a0n}為資源要素標準量,其中資源要素為:a1為年日照時數、a2為作物生長季、a3為年有效積溫、a4為年降水量、a5為土壤鉀肥肥力、a6為土壤磷肥肥力、a7為灌溉水量、a8為灌溉機械(I)、a9為化肥用量(Fk)、a10為化肥用量(FP)。
Ri=■(i=1,2,3,...n)
如果Ri>1,說明資源要素ai較為豐富,是農業生產的促進因素;如果Ri
1.2 評價指標體系的選取
農業資源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巨大的系統,因此指標體系也是一套復雜的體系。評價時選取的指標應針對農業資源指標本身,這樣才具有代表性,在進行農業資源評價中,各指標均反映出農業自然條件對木薯產業生長的影響程度,以及不同品種的木薯生長需要的自然條件是否受到限制,才能充分體現農業資源的特點。根據平南縣木薯產業發展的農業資源(水、土、肥)的特征和利用現狀,本研究選取王宏廣[18]的資源當量參數。
2 平南縣農業(土、水、肥)資源綜合評價
根據平南縣木薯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具有農業意義的10項指標來分析評價各鄉(鎮)之間的農業資源差異。2008年平南縣各鄉(鎮)農業資源指標和指標計算結果見表2和表3。
結合表2和表3的數據可得,平南縣各鄉(鎮)年日照時數、作物生長季、年有效積溫、年降水量、鉀肥用量、磷肥用量、灌溉水量資源要素的豐度指數均大于1,說明平南縣各鄉(鎮)這七項資源要素比較豐富;而土壤鉀肥肥力、磷肥肥力兩項資源要素的豐度指數均值均小于1,其中土壤鉀肥肥力部分鄉(鎮)大于1,說明平南縣旱地土壤鉀肥肥力分布不均勻,這兩項資源要素不足;灌溉機械(I)資源要素的豐度指數在部分鄉(鎮)大于1,說明灌溉機械(I)資源要素是部分鄉(鎮)木薯產業發展的促進因素,而在部分鄉(鎮)卻是限制木薯產業發展的因素。全縣各鄉(鎮)農業資源綜合豐度指數如圖1所示,平南縣農業資源(土、水、肥)的綜合資源豐度指數在14.87~17.80之間,平均豐度指數為16.36,豐度指數最高為官成鎮(17.80),最低的為寺面鎮(14.87),各鄉(鎮)的綜合豐度指數差別不大。
3 小結與討論
3.1 土壤肥力和pH因素
根據平南縣的土壤調查情況和現狀分析以及豐度指數模型評價的結果來看,土壤鉀肥肥力、磷肥肥力兩項資源要素的豐度指數大部分鄉(鎮)小于1,其中土壤鉀肥肥力部分鄉(鎮)大于1說明平南縣旱地土壤鉀肥肥力分布不均勻,這兩項資源要素不足,限制了該縣木薯種植產業的發展。由于平南縣的旱地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不高,整體偏低,是影響土壤鉀肥和磷肥肥力不足的關鍵因素。平南縣木薯生長受到了旱地土壤肥力含量水平的影響,有些地方土壤比較貧瘠,有些土壤養分較高。由于平南縣的南北都屬于山地,因此,要根據平南縣不同山地土壤貧瘠狀況補充土壤中速效鉀和速效磷。根據資料調查,平南縣各鄉(鎮)土壤pH總體呈降低的趨勢。這種情況下,應該首先對酸性土壤特別是強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中和酸性,并選用堿性或中性肥料,如碳酸氫銨或尿素、高濃度復合肥、鈣鎂磷肥等,既可中和土壤酸性,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變施肥種類可以適當調節土壤酸堿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可起到較好的增產效果。
3.2 水資源和水利設施因素
平南縣的灌溉水量資源要素的豐度指數大于1,而灌溉機械(Ⅰ)資源要素部分鄉(鎮)大于1,說明平南縣水資源滿足木薯產業的發展,但水利設施在平南縣的分布不均勻,限制了木薯產業的發展。平南縣除了西江外,還有白沙江、秦川河、大同江等幾大河流,大、中、小型水庫遍布境內,平南縣因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南、北部山區和中部平原氣候條件有所不同,但水資源分布差異較小;從平南縣的地域來看,從南到北平南縣中部地區的鄉(鎮)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較高,而南部地區和北部地區的鄉(鎮)基礎設施落后,水土流失較嚴重,經濟發展水平和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木薯種植區域絕大部分在南、北地區,水利基礎設施成為制約木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利用現有水利設施資源,不斷完善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木薯產業發展。
3.3 化肥用量
從豐度指數評價可以看出,鉀肥用量、磷肥用量資源要素的豐度指數均大于1,說明平南縣各鄉鎮這兩項資源要素比較豐富,是該縣木薯種植產業發展的促進因素。但平南縣的鉀肥和磷肥用量比較大,施肥單一,施用方法不當,造成土壤磷固定,鉀不足,肥料利用率下降;有機肥料施用量少,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氮素相對磷鉀不足,所以,要合理增施氮肥,同時提高土壤氮磷鉀的利用效率。土壤過酸過堿都會降低肥料養分的有效利用,直接影響木薯生長。
采用豐度指數模型對平南縣農業資源(土、水、肥)的評價表明,平南縣農業資源的綜合資源豐度指數為14.87~17.80,平均豐度指數為16.36,豐度指數最高是官成鎮(17.80),寺面鎮最低(14.87),且各鄉鎮的綜合豐度指數差別不大。農業資源綜合豐度指數>16為良好,依據該標準說明平南縣全境的農業資源配置總體上適合木薯產業的發展需要;平南縣要保持木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不斷優化農業資源的配置。通過不斷提高土壤肥力質量,降低土壤酸度,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土壤肥力;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利資源和水利設施,合理、科學使用肥料,各單位、各部門要密切配合,調動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為平南縣的木薯產業提供平臺和條件,在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合力做大、做強平南縣的木薯產業。同時,平南縣農業資源的配置還存在優化的空間,針對資源配置的不足,提出了如下措施和建議:①優化施肥用量和種類,進行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②降低土壤酸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③充分利用現有水利設施資源,不斷完善水利設施建設,提高水利資源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閔慶文,李湘閣,李麗平.南京地區農業資源的綜合評價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1998,7(3):242-247.
[2] 姜文來,羅其友.區域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系統評價模型[J].經濟地理,2000,20(3):78-81.
[3] 丁娟娟.農業資源評價-資源豐度指數評價法[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0,12(2):78-81.
[4] 徐 勇.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評價指標體系初步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2001,20(3):240-246.
[5] 孫進群,雷 娜.我國農業資源評價與利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36):20899-20901,20905.
[6] 劉 軍.湖南省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3):65-70.
[7] 范文波.坡耕地土壤結皮的成因及其作用研究[D].西安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1.
[8] 莎繆爾森.經濟學[M].高鴻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9] 于光遠.資源、資源經濟學、資源戰略[J].自然資源學報,1986(1):1-2.
[10] 王石立.作物農業氣候區劃[J].氣象科技,1983(1):63-65.
[11] 傅伯杰,陳利項,馬 誠,等.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與方法[J].自然資源學報,1997,12(2):112-118.
[12] 吳國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3,11(2):141-143.
[13] 羅興錄.廣西木薯產業化發展戰略思考[J].耕作與栽培,2001(4):59-61.
[14] 何 晶.廣西木薯產業發展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
[15] 楊萍果.基于資源豐度指數模型的石家莊市農業資源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18(4):104-107.
[16] 歐陽娟娟,李巧云,關 欣.基于資源豐度指數的郴州市農業資源的初步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2):13636-13637, 13640.
[17] 吳國慶.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安全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3,11(2):141-143.
篇6
關鍵詞:耕地后備資源;占補平衡;資源基礎數據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35-0001-02
1 概況
1.1 調查背景
根據《石家莊市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石家莊市要打造特色突出的中部都市區高端優勢產業帶、東部平原特色產業帶、西部太行山區生態友好型產業帶,逐步形成中、東、西良性互動的工業空間開發新格局。同時按照國家和省廳要求,今后各地建設項目占用耕地必須嚴格執行“以補定占、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的規定,當前,異地補充耕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巨大瓶頸。因此,要全力抓好耕地后備資源調查,摸清底數,做到定量、定位、定性,徹底解決我市耕地后備資源底數不清、位置不明、質量不定等問題,最終指導全市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工作的有序推進,探索建設占用耕地本地補充的道路。
1.2 調查任務
一是實地查清全市各縣(市)耕地后備資源的位置、面積、權屬、地形狀況、地貌特征、土壤狀況、周邊水資源狀況等,尤其是耕地后備資源比較充足的西部山區縣和未利用灘涂相對較多的縣,將其作為本次調查的重點區域。
二是圍繞耕地后備資源調查指導思想和目標,根據外業踏勘調查的結果和相關影像資料信息,開展耕地后備資源狀況分析,形成我市耕地后備資源的綜合及專題調查匯總成果。
1.3 調查意義
此次調查以土地詳查、土地利用更新調查及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等成果為基礎,摸清全市耕地后備資源的類型、數量、質量和分布情況,分析土地開發、復墾、整理適宜性及其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提出整治開發的措施,為進一步土地開發、復墾、整理提供基礎信息,同時也為制定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專項規劃和項目評估、立項提供依據。
2 耕地后備資源現狀調查
此次調研從2012年年初開始,至2012年9月底結束,歷時9個月,完成了全市的耕地后備資源調查工作。著重對平山縣、靈壽縣、行唐縣和新樂市四個縣(市)可作為耕地后備資源的廢棄工礦(主要指磚瓦窯)壓占土地、可開墾的荒草地、可開墾的灘涂及可開墾的其他土地四種可作為耕地后備資源的土地現狀,進行了現場調查,取得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靈壽縣境內3畝以上的耕地后備資源有5441塊,面積168048.45公頃。主要分布在靈壽鎮、青同鎮、塔上鎮、慈峪鎮、岔頭鎮、陳莊鎮、三圣院鄉、北洼鄉、南宅鄉、牛城鄉、狗臺鄉、燕川鄉、譚莊鄉、寨頭鄉、南營鄉,其中岔頭鎮、陳莊鎮、燕川鄉、寨頭鄉其他草地面積共146615.78公頃,約占總耕地后備資源面積的87%。
新樂市境內3畝以上的耕地后備資源有230塊,面積2613.12公頃。主要分布在正莫、承安、化皮、東長壽街道辦事處、東王、邯邰、南大岳、杜固、協神、木村、彭家莊回族、馬頭鋪等鎮(鄉),其中正莫、承安、邯邰鎮等灘涂面積共1417.59公頃,約占總耕地后備資源面積的54.2%。
行唐縣境內3畝以上的耕地后備資源有5362塊,面積293688.47公頃。主要分布在口頭、安香、城寨、九口子等鄉鎮,其中口頭、上閻莊、九口子三個鄉鎮其他草地面積共212412.95公頃,約占總耕地后備資源面積的72.3%。
平山縣境內3畝以上的耕地后備資源有12034塊,面積866573.20公頃。平山縣的耕地后備資源主要分布在王坡鄉、崗南鎮、宅北鄉、古月鎮、北冶鄉、下槐鎮、孟家莊鎮、小覺鎮、合河口鄉等鄉鎮,其中古月鎮、下槐鎮、小覺鎮三個鎮灘涂面積共463.3公頃,約占總耕地后備資源面積的0.5%。
3 耕地后備資源潛力調查評價
3.1 有一定數量的可開墾的耕地后備資源潛力
經調查評價,石家莊市域內耕地后備資源有135.57萬公頃。全市耕地后備資源主要分布在平山、行唐、靈壽、新樂、贊皇等縣,其中平山、行唐、靈壽、新樂四縣坡度在25度以下可開墾的荒草地面積共134.49萬公頃,約占總耕地后備資源面積的99%。從整體來看,石家莊市還是有一定數量的可供利用的耕地后備資源。
3.2 耕地后備資源存量相對不足和比較緊張
石家莊市作為一個新興的綜合性城市,人口增長很快,加上發展的客觀需要,建設占用耕地和生態退耕壓力也很大,為耕地后備資源的利用帶來不利的影響,客觀上減少了耕地后備資源的總量,加速了耕地后備資源的利用,使得耕地后備資源數量的減少加快。
3.3 全市耕地后備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
全市耕地后備資源主要分布在低山區和丘陵地區,而平原地區分布相對較少。由于山區農業自然條件差,經濟落后,人地關系又相對緩和,在一定程度上難以發揮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好的平原地區,由于耕地后備資源較少,可供利用的后備資源數量變得極其有限。另外,全市耕地后備資源分布不集中,使得開發利用工程投資成本加大、工作難度加大、規模效應差,對提高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的積極性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4 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措施
4.1 體系建設,以制管地
要加快研究制定耕地后備資源的價值評估體系,建立土地使用效率的評價監督機制,用完善的制度體系實現耕地轉用的量化管理,為實現補充耕地的數量質量不低于建設占用耕地的數量、質量提供量化依據,嚴格執行國家和省“以補定占、占補平衡”的政策。
4.2 轉換思路,以質保量
在建設用地與耕地矛盾凸顯的今天,要從石家莊市的耕地后備資源現狀出發,轉換對耕地后備資源的開發利用思路,從提高用地質量上入手,通過對復墾、整理土地的再開發,提高和改善土地質量,從而達到節約用地的
目的。
4.3 政策引導,以技促產
政府要通過針對性的政策引導和廣泛宣傳,將先進的高新技術引入到耕地后備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去,提高土地單位產量,尤其是對開發和復墾的后備資源,更要通過科學的開發手段,實現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產出效益的
目的。
4.4 集約利用,以地轉地
要適當提高城市土地的開發強度,提高工業、開發區的土地使用效率,通過改變土地開發粗放的經營管理方式,集約利用耕地后備資源。同時,要拓展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范圍,將可開發利用的未利用地轉化為耕地后備資源。
5 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5.1 加強宣傳教育
深入開展和強化土地法制教育,增強土地憂患意識和依法用地、按規劃用地、嚴格保護耕地后備資源的意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的觀念。
5.2 改革土地制度,加強土地管理
明確政府對土地資源管理和調控職責。政府管理土地的職能主要是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規劃,及時處理土地利用中各種違章行為,并且對土地供求平衡實現宏觀調控。
5.3 不斷加大用地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用地行為
加強土地法制建設。要確立法律在土地管理中的權威地位,在土地立法、司法和監督等環節上加大改革力度,早日健全和完善我國的土地法律制度,使之成為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力保護。
5.4 完善土地資源的監測、預警系統
利用先進的遙感和地理信息技術,對耕地后備資源的開發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同時制定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的科學評估系統,切實把握并及時反饋耕地后備資源的變化狀況,為實現耕地的科學、有效管理服務。
5.5 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加強土地資源的管理
要優化土地利用的結構,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率,加強土地資源的管理;要加快資源保護與開發管理的制度化建設,實行“資源保護責任制”,制定耕地后備資源利用的規范、方向和標準。
5.6 建立評價機制,保證可持續發展
篇7
關鍵詞 墾造耕地儲備庫;技術路線;建設方法;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F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0)31-0162-03
Researches on Technical Routes and Key Techniques of Zhejiang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WANG Jianfeng ,LIN Jihong
Zhejiang Land Surveying & Planning Institute,Hangzhou, 310007,China
Abstract The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stipulates that reclaiming unused land must pass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situation of reserved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and complete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made some researches and discussion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namely,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the technical route sett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researches as well as its key technologies. The paper reli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Zhejiang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
Keyword Arable land potential resources database;Technical route;Construction method;Key technology
0 引言
浙江位于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人多地少,人地關系長期緊張,人均土地資源較為短缺,耕地資源更是十分貧乏。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耕地占補平衡的矛盾日益凸顯,并已對一些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形成制約。著眼于今后若干年浙江省用地保障需求和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開展浙江省耕地后備資源調查,建立省級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對于浙江省切實履行土地管理法定義務,有效緩解建設用地供求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查清耕地后備資源狀況,建立省級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對服務補充耕地項目管理和建設用地審批中補充耕地項目的落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背景
開展省級耕地項目儲備庫建設前,浙江省已經先后完成了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土地更新調查工作,同時3S技術的迅猛發展,為開展儲備庫建設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1.1 3S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推廣為儲備庫建設奠定了基礎
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技術(GIS)、全球定位系統技術(GPS)和遙感技術(RS)的簡稱。3S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土地資源評價的定量化、自動化和智能化[1]。利用RS技術,可以直觀獲取土地資源利用現狀信息;利用GPS技術,可以實現各土地資源利用現狀準確定位,并可獲取坐落、范圍、面積等一系列信息;利用GIS技術,可以實現土地資源利用空間位置信息和屬性信息聯接,形成空間數據庫成果,利用GIS疊加分析功能,可獲取土地利用變遷等情況。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建設要求獲取一系列的數據成果,3S技術為儲備庫建設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1.2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工作為儲備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
根據國土資源部的部署,浙江省于2002年8月至2003年6月全面開展并完成了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涉及全省10個市48個縣(市、區)。浙江省嚴格按照《東部地區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技術規定》的要求,以土地變更調查為基礎,針對能形成國家級土地開發復墾基地的耕地后備資源開展調查評價工作。通過本項工作,地方國土部門熟悉了耕地后備資源概念,掌握了業務的調查方法,為全面開展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提供了技術人才保障。
1.3 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成果為儲備庫建設提供了現勢性較強的基礎數據
2003年6月,浙江省全面開展土地更新調查工作,并于2007年全面完成縣級調查任務。縣級更新調查成果覆蓋全省的地類、權屬、坐落、坡度、區位等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必要的基礎信息,為開展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建設提供了較為現勢的土地利用數據[2]。
2儲備庫建設方法研究
2.1 土地更新調查數據與土地利用專業資料相結合
充分收集和利用土地利用專業資料,考慮種養業利用價值、自然增產潛力特征、生態功能特征[3],剔除以下六類不適宜開發復墾區域:1)撂荒的荒山荒地及中低產田;2)海岸帶功能區劃、已批準的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翻案中已經明確列為風景旅游、城市建設、水利、工業等非農業用途或因開發復墾會引發自然生態災害而被禁止開發利用的區域;3)坡度在25°以上區域;4)灌溉困難區域;5)交通嚴重不便區域;6)墾造后造成小流域水土嚴重流失的區域不列入調查范圍。同時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專業資料,用以填寫評估因素,確保成果與相關部門的銜接和調查工作的快速開展。
2.2 內業處理與外業調查相結合
內業預判讀。根據土地更新調查建立的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庫,利用縣級土地利用現狀管理信息系統匯總出圖斑凈面積≥5畝的灘涂、廢棄園地、荒草地、葦地、鹽堿地、沼澤地、裸土地和≥3畝的廢棄壓占破壞地、塌陷地、自然災害損毀地等圖斑以及單個圖斑面積≥0.5畝的可復墾農村居民點,在縣級土地利用現狀管理信息系統中進行初步的標繪,并確定外業調查的區域和路線。
將內業預判結果輸出作為外業調查底圖,到實地復核或補充調查,在外業調查底圖上核實和標繪符合耕地后備資源圖斑上圖標準的荒草地圖斑、灘涂圖斑、可復墾農村居民點圖斑、廢棄壓占破壞地圖斑等可開發復墾的耕地后備資源圖斑,并在耕地后備資源外業調查表中填寫圖斑的坐落、面積、類型、自然坡度、土壤質地、灌溉水源、水分條件、地質地貌、交通狀況、環境影響等情況,為圖斑所在區域的可開發復墾評估分析提供依據。
2.3 3S技術相結合
通過GIS技術將圖斑矢量數據與更新調查矢量疊加,計算出可開發的地類圖斑屬性中坡度屬性,確定圖斑坡度級[4]。同時利用GIS技術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地類、坡度、小面積圖斑,完成內業預判工作。利用RS技術獲取的航空航天影像,結合內業預判結果輸出調查底圖,同時利用GPS技術等進行實地復核或補充調查。
3技術路線制定
通過試點和論證,確定了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技術路線:以縣(市、區)為基本工作單位具體實施建立省級墾造耕地項目資源庫,以通過驗收的土地更新調查成果資料為基礎,結合其他相關資料進行內業預判,初步確定可開發復墾為耕地的耕地后備資源分布情況以及外業調查的區域和路線。然后輸出調查底圖,進行實地調查,查清耕地后備資源的數量、類型和分布,并結合自然坡度、土壤質地、灌溉水源、水分條件、地質地貌、交通狀況、環境影響等情況,對照各種規劃資料、海岸帶綜合調查與海岸帶功能區劃資料等進行評估分析,在調查底圖上編制轄區內的墾造耕地儲備項目,確定墾造項目預期質量等級,估算墾造項目所需投資成本。填寫墾造耕地項目資源一覽表,在項目編制完成后,應用GIS軟件將墾造耕地項目圖斑矢量建庫以及屬性數據錄入,建立轄區內的墾造耕地項目資源庫。各縣(市、區)在完成轄區內的墾造耕地項目資源庫后,進行數據匯總上報。省廳組織省級匯總項目組具體負責上報成果的整理、核實、綜合分析和數據入庫工作,最后形成省級墾造耕地項目資源數據庫,同時進行圖件的編制和相關報告的編寫。
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主要分調查、評估、編制、入庫和匯總上報等5方面工作:
1)調查。調查面積大于30畝(2公頃)的集中連片(單個圖斑面積≥5畝)可開墾耕地后備資源(灘涂、廢棄園地、荒草地、葦地、鹽堿地、沼澤地、裸土地),調查大于15畝(1公頃)的集中連片(單個圖斑面積≥3畝)可復墾耕地后備資源(廢棄壓占破壞地、塌陷地、自然災害損毀地)以及大于5畝的較為集中的可復墾農村居民點(單個圖斑面積≥0.5畝)類型、數量和分布狀況;
2)評估。對上述調查的可開墾和可復墾的耕地后備資源圖斑,根據自然坡度、土壤質地、灌溉水源、水分條件、地質地貌、交通狀況、環境影響等情況,對照各種規劃資料、海岸帶綜合調查與海岸帶功能區劃資料,評估分析土地開發復墾的可能性;
3)編制。在全面分析評估的基礎上,認真編制近、中、遠期墾造耕地儲備項目,確定墾造項目預期質量等級,預測墾造項目所需的投資成本,填寫墾造耕地項目一覽表;
4)入庫。運用GIS技術,完成省級墾造耕地儲備項目圖斑的圖形和屬性數據入庫,形成省級墾造耕地項目圖斑矢量數據庫;
5)匯總上報。各縣(市、區)省級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完成并經過自檢后,上報轄區內墾造耕地儲備項目庫、轄區內墾造耕地儲備項目矢量數據庫等成果。
4關鍵技術探討
4.1 儲備庫建設是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的繼承與改進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的調查查清了浙江省能形成國家級的耕地后備資源情況,從實際整理復墾開發工作來看,必須落到實地以項目為單位組織開展,方可實施。因此根據浙江省實際,對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具備了項目實施的實際可操作性,同時建立了空間數據庫,為后續補充耕地“以圖管地”奠定了基礎。浙江省共有79個縣(市、區)存在耕地后備資源,比東部耕地后備資源的調查48個縣(市、區)增加了31個縣(市、區)。
4.1.1 微調調查范圍與技術路線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的調查以土地變更調查為基礎,主要針對能形成國家級土地開發復墾基地的耕地后備資源進行了調查評價,形成了區域性(全省6個區11個小區)成果。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建設則以項目為單位組織開展調查,同時對調查范圍進行了細化和追加,可復墾土地區分為可復墾工礦用地和農村居民點用地。技術路線方面也進行了改進,開展儲備庫建設時,浙江省更新調查成果已經完成,因此基礎底圖件調整為使用現勢性更強的更新調查成果,利用空間數據庫特性疊加分析權屬、地類、面積、區位、坡度等內容,綜合利用3S技術加快了儲備庫建設速度。
4.1.2 調整調查精度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的調查大于600畝的可開墾土地及大于300畝的可復墾土地。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建設則可開墾土地調查面積為30畝以上、可復墾工礦15畝以上,農村居民點0.5畝以上均納入調查范圍,面積更加精確。
4.1.3 改進調查程序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分預報數據和終報兩套數據兩次上報成果,對預報數據進行了分析,反復修正后再次上報了一次成果。儲備庫建設成果上報方式改為一次上報,將數據錯誤問題解決在形成成果之前,以東部耕地后被資源調查與評價為基礎將質量檢查與數據分析全程參與整個調查工作中,確保成果的精確可靠。
4.1.4 增加調查成果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以2002年土地變更調查數據為基礎開展的調查,最終形成了一整套各級圖件、報告、數據成果。儲備庫建設在東部耕地后備資源的基礎上,利用土地更新調查成果,形成縣級儲備項目空間數據庫,經過匯總形成浙江省省級儲備庫數據。空間數據庫成果的建立為后續應用與管理提供了方便,同時對成果制作過程及質量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進一步提高了成果精度和質量。
4.2 調整數據成果格式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中,上報的成果形成的為屬性數據,數據錄入、匯總、上報均通過國土部耕地后備資源匯總軟件進行。浙江省儲備庫建設時則未專門開發相應軟件。為確保數據可公開交換接收,選擇了完全公開標準交換文件格式-E00數據格式作為儲備庫建設的數據格式。同時明確了基礎數據的坐標系及投影參考,將數據格式統一到1980西安坐標系,120度中央經線,3度分帶。面積計算中,按照浙江省土地更新調查中規定的橢球面面積計算方法。同時確保空間數據拓撲關系正確。
4.3 建立信息系統
東部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與評價工作形成了一系列成果,但未采用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和更新。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工作在開展時就已經考慮利用GIS技術開發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的管理,并立足用于各縣(市、區)開發耕地的立項、驗收檢查輔助管理,對建設用地報批的耕地補充項目落實檢查提供有效手段,可及時查詢分析全省及各市、縣(市、區)的耕地后備資源類型、數量、質量和分布狀況,為評估耕地墾造潛力、保護耕地提供數據依據。信息系統的建立,為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成果的應用提供了有效平臺。
5 結論
本文從多個角度對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建設技術路線及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目前浙江省墾造項目儲備庫已經全面建設完成,并作為初始建庫成果應用于浙江省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系統中。實踐證明,采用3S技術進行的浙江省墾造耕地項目儲備庫建設,一方面可以極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質量,另一方面依托信息系統,實現了儲備庫成果管理與應用。
參考文獻
[1]付標,高鵬,王濤,劉杉,張博.3S技術在土地科學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學報,2008,20(7):105-109.
[2]馬奇.浙江省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M].地質出版社,2009.
篇8
[關鍵詞]農地集約利用;空間差異;GIS;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F301.24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0461(2010)07-0052-04
[收稿日期]2010-02-07
[基金項目]江蘇省國土資源廳重點項目(2009032)。
[作者簡介]鄭華偉(1985-),男,江蘇淮安人,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土地可持續利用與土地資源評價。
我國農地資源絕對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匱乏,在當前及今后相當長時間內呈現緊缺態勢,尤以耕地為甚。更為嚴重的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且速度加快:1980年~1996年,年均減少3.5×105hm2,1997年~2005年,年均減少9.8×105hm2。[1]而截止到2005年末,全國耕地資源僅剩1.22×108hm2,2006年進一步減少0.27×106hm2,直逼1.20×108hm2(18億畝)這一紅線[2]。與此同時,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社會經濟發展,糧食的需求量不斷提高,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近年來,人們逐漸認識到農用地利用集約程度的變化可能比耕地面積縮小更加威脅中國的糧食安全,呼吁加強農用地內部利用方式與利用程度的變化規律的研究[3]。因此,必須集約經營土地資源,提高土地生產率, 用較少的農地生產出更多的農產品,從而有效緩解食物安全及其引發的資源環境安全問題,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4]。
四川省是我國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糧食主產區,其農地資源的集約利用直接影響到全省乃至全國的糧食安全。因此,開展四川省農地集約利用研究,為更好地集約利用農用地,提高農用地的利用效率,保障糧食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在界定農地集約利用內涵的基礎上,構建了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改進的熵值法和功效函數評價法綜合評價了四川省農地利用集約度,并運用聚類分析法、相關分析法和GIS技術分析了其空間差異,為挖掘農地資源利用潛力、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一、農地集約利用內涵
土地集約利用是針對粗放式土地利用而言的,農業土地集約利用概念首先由李嘉圖等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在地租理論中提出[5],即農用地集約利用是在一定面積上,集中投入較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并且使用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較小面積的土地上獲得高額的產量和收入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后人對農地集約利用的解釋均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農地利用是農地資源自然生態利用與經濟社會利用的有機藕合,由于農地資源兼具自然生態與經濟社會屬性及其系統性特點,對其開展集約利用應基于區域農地資源合理配置和結構優化的前提,而且集約利用應著[于提高區域農地利用的綜合效益而不應僅僅關注經濟效益。[1][6]此外,農地資源集約利用還應有個合理限度,并非投入得越多越好。
農地集約利用是指基于區域農地資源科學配置和結構優化的前提,在有限的農地面積上合理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農地利用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充分挖掘農地資源的潛力,節約寶貴的農地資源,從而在農地利用上走內涵挖潛和持續發展的道路[6][7][8]。本研究提出的農地利用集約度是指在考慮農地生態環境質量的前提下,一定時間內投入到單位面積農地上的勞動力、物質等的密集程度及產出效益,是農地集約利用情況的度量[1]。
二、農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法
(一)評價指標體系
農地集約利用影響因素眾多,且不同的因素影響程度不同,因此在建立指標評價體系的時候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系統性和全面性,穩定性和動態性,獨立性與相關性,資源環境適宜性以及可操作性[6][7]。 在選擇原則的基礎上,根據農地集約利用內涵,在參考借鑒已有成果的基礎上[4][7][9],采用理論分析和專家咨詢相結合的方法,結合實際情況從投入強度、利用程度、產出效果和持續狀況四個方面入手,構建了包含13個指標的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指標體系(表1)。
(二)評價模型構建
1.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農地集約利用評價是一個多因素因子綜合評價的過程,需要根據評價區域的特征分析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因素因子的重要程度,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目前,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有很多,如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因素成對比較法等,但大多數方法的主觀性較強,使得計算結果有效性降低。為了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使指標權重確定更加具有科學性,本文采用客觀賦權法中的信息熵值法來確定指標權重[10][11]。
熵值法是根據各評價指標所含信息有序度的差異性,即信息的效用價值來確定該指標的權重。[10]在熵值法的計算過程中,運用了對數和熵的概念,根據相應的約束規則,負值和極值不能直接參與運算,應對其進行一定的變換,即應該對熵值法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進。改進的辦法主要有兩種:功效系數法和標準化變換法,本文采用標準化變換法對熵值法進行改進。[11]通過用標準化法變換,不需要加入任何主觀信息,是一種完全意義的客觀賦權法,而且評價結果是唯一的,同時也有利于縮小極端值對綜合評價的影響[10] 。
2.農地利用集約度測算
本文運用功效函數評價法對影響農地集約利用指標進行綜合評價[12],最后得到農地利用集約度。假定農地集約利用各評價指標為uj(j=1,2,3 …m),aj,bj分別為農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的最大值與最小值。指標值xj對農地集約利用的功效Ui(uj)由下式確定:
三、四川省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實例
(一)研究區域與數據來源
四川省地處長江上游,位于我國中西部的結合部,東與重慶市接壤,南與云南、貴州省相連,西鄰自治區,北接青海、甘肅、陜西省。轄區東西長約1,075km,南北寬約921km,幅員面積48.5萬km2,為我國第五大省區,現轄18個地級市和3個自治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的發展,GDP年均增長14.72%,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耕地呈不斷減少的趨勢:耕地總面積由490.91萬hm2下降到2007年的394.59萬hm2,人均耕地面積也由0.07hm2下降到0.04hm2,已經超過0.05hm2的警戒線[13]。
本文分析的數據資料主要來源于《四川統計年鑒》、《四川農村統計年鑒》,并以四川省國土部門提供的土地利用變更數據為補充。
(二)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結果
收集四川省各地級市(州)有關農地利用集約度的評價指標數據,經分析整理后,按照改進的熵值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表1)。根據集約度的評價方法,得到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結果(圖1)。
1.各地級市(州)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結果分析
由圖1可知,從投入強度來看,攀枝花排在首位,資陽最后,四川省21個地級市(州)之間的農地資源投入水平的差異較大,各地級市(州)投入水平總體不太高。利用程度最高值出現在成都,由于利用程度為正作用指標,說明成都市單位農地的利用水平最高,有利于農地的集約利用;最低值是涼山,表明涼山的單位農地利用低于其他地方。產出效果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成都、德陽、綿陽、自貢、攀枝花、眉山、遂寧、宜賓、瀘州、達州 、資陽、雅安、內江、樂山、廣安、廣元、南充、涼山、巴中、阿壩、甘孜。持續狀況最好的是眉山。
2007年四川省各地級市(州)農地利用集約度空間差異明顯,其中農地集約利用水平最高的是德陽市,最低的是阿壩州。排在前面的是成都、攀枝花等,這種集約程度差異的出現,主要是和各地級市(州)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的。
為了更好地分析其內在聯系,對農地利用集約度與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表2),結果顯示:農地利用集約度同經濟發展水平(尤其是農民人均收入)呈顯著的相關性,說明了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農地集約利用程度也就越高。
2.各地級市(州)農地利用集約度的空間差異分析
(1)各地級市(州)農地利用集約度的聚類分析
四川省的自然狀況、經濟發展水平及人地關系等都具有一定的空間差異性,由上述條件決定的農地集約利用水平也勢必具有一定的空間差異性。本文運用社會經濟統計分析軟件SPSS13.0對各地級市(州)農地利用集約度進行聚類分析[14],由此把四川省21個地級市(州)的農地集約利用情況劃分為四類(表3):
從聚類分析結果看,第一類地區,也就是農地利用集約度最高的地區是成都、德陽、攀枝花、眉山、雅安;第二類地區是綿陽、自貢、樂山、宜賓、內江、遂寧、廣元、瀘州;第三類地區包括巴中、廣安、達州、南充;第四類地區,也就是農地利用集約度比較低的是資陽、涼山、甘孜、阿壩。
(2)各地級市(州)農地利用集約度差異的空間分布
為了反映四川省各地級市(州)農地集約利用情況的空間特征,筆者運用GIS技術,在MapInfo中制作農地利用集約度專題地圖。
對四川省21個地級市(州)2007年農地集約利用情況,從空間布局上來看,集約利用程度最高的是位于成都平原的幾個地級市 ,如成都市、德陽市,該區地勢平坦、氣候溫和、土質肥沃、河渠縱橫密布,作物產量高而穩定,經濟發達,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加之人口密度較大、人地矛盾較為突出,由此帶來對農地的投入高;雅安市緊靠成都平原,自然條件相對比較優越,但人地矛盾較為突出,投入水平和利用程度較高,進而農地集約利用水平較高;攀枝花市經濟相對發達,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人口密度較大,區域人均土地資源的擁有量較少,人地關系較為緊張,農地資源的稀缺性強。
川西高原地區農地利用集約度比較低。涼山州地形復雜,高差懸殊,以中山地貌為主,農田基本條件差,水田少,坡土多,旱澇保收面積小,耕作粗放,生產水平較低。甘孜州和阿壩州地處川西北高原,生態脆弱,地廣人稀,人地矛盾較為緩和;經濟發展程度低,工業基礎薄弱,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低,投入強度和利用程度明顯低于其他地方,農地集約利用水平比較低。
四、結論與建議
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在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投入強度、利用程度、產出效果和持續狀況4個方面構建了農地利用集約度評價指標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對四川省農地利用集約度進行了綜合評價,分析了農地集約利用的空間差異及其原因。研究結果表明:四川省農地利用集約度在空間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原因在于各地級市(州)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和人地關系緊張程度不同;四川省農地利用集約度總體不高,利用潛力還有進一步開發的可能性。
為使各地級市(州)合理利用農地,提升四川省整體農地集約利用水平,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化耕地保護意識,增強農地集約利用意識,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加大對動力、電力、勞動力等要素的投入,科學合理地增加化肥農藥投入、適時適地增施有機肥;積極開展土地整理工作,對農地實行綜合性整治利用,改善農地利用環境,增強農地生態系統調控能力;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產業化經營,調整作物結構和農地配置結構,提高生產力水平;各地級市(州)充分發揮當地優勢,采取適合農地集約利用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從而使得四川省整體上的農地利用集約度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朱會義,李秀彬,辛良杰.現階段我國耕地利用集約度變化及其
政策啟示[J].自然資源學報, 2007, 22(6):907-915.
[2]新華網.國土資源部:我國耕地面積下降到18.27億畝[N]. 2007-4-12.
[3]劉成武,李秀彬.1980~2002年中國農地利用變化的時序特征
[J].農業工程學報, 2006, 22(4):194-198.
[4]崔麗,許月卿.河北省農用地利用集約度時空變異分析[J].地理 科學進展, 2007, 26(2):116-125.
[5]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2.
[6]張正峰.土地資源管理學[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7]董秀茹,王秋兵,石水蓮.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土壤通報, 2008, 39(2):209-213.
[8]Shriar A J. Agricultural intensity and its measurement in frontier regions[J]. Agroforestry Systems, 2000, 49: 301~318.
[9]燕群,徐建華,陳公德.中國農用地集約度與農業氣候適宜度的空 間關系研究[J].生態科學, 2008, 27(2):107-113.
[10]蘇潔,沈文成.改進熵值法問題的初探[J].現代商業, 2007,(26):187-188.
[11]陶曉燕,章仁俊,徐輝,等.基于改進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能 力的評價[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 2006, 20(5):38-41.
[12]李柏年.確定功效函數的新方法[J]. 技術經濟, 2002,(7):52-53.
篇9
綜合研究有現代過程的研究和歷史過程的研究兩個互相關聯、互相補充的方面。地理環境中現代過程的綜合研究包括:地表熱量、水分的分布、轉化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化學元素在地理環境中的遷移過程;生物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物質、能量的交換。景觀學和土地科學從類型結構角度對自然綜合體進行綜合研究,而自然區劃則從區域角度進行綜合研究。
在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的發展歷程中,自然地理學的發展較之人文地理學更強一些。20世紀50年代以前,林超、黃秉維等就已從事自然地理的綜合研究工作,如黃秉維在30年代編撰了《自然地理原理》[1] 和《中國地理》[2] 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開創對歷史時期環境變化的研究。我國綜合自然地理學經歷了20世紀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學的傳入,又繼承了中國古代地理學的傳統。還受到原蘇聯地理學思想的深刻影響,與國家的經濟建設密切結合,形成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自然地理學,目前在科學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來,中國的綜合自然地理學研究在古地理學、綜合自然區劃、景觀學和土地科學、現代自然地理過程、區域自然地理等領域均取得了顯著進展。
1 古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方向的古地理學,主要研究新生代以來的地理環境演變。此項研究遵循“將今論古”的現實主義原則,通過沉積、孢粉、同位素、冰芯、樹木年輪、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等多種分析手段獲取各種代用資料,對過去的地理環境進行復原。
我國古地理學研究是隨著近代地質學、近代自然地理學、近代氣候學等地球科學的出現而起步的。20世紀50年代后,古地理學研究得到了迅速發展。周廷儒于60年代初提出發展自然地理學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系開設古地理學課程,隨后創建古地理研究室。《中國自然地理·古地理》[3] 和《古地理學》[4],分別為國內古地理研究的第一部區域性與原理性專著。80年代后,他將自然景觀—受人類活動改變的文化景觀—未來景觀的預測聯成一體進行規律的探索,以期把握未來環境變遷的方向,引領中國環境變遷研究。7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上對過去全球變化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古地理學研究也獲得了重大進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竺可楨開創的基于考古和歷史文獻資料的氣候變化研究,劉東生、安芷生等領導的中國第四紀黃土及古季風研究[5],施雅風領導的中國東西部第四紀冰川研究[6]、以及全新世環境演變研究,汪品先等領導的中國海域第四紀環境演變研究,及其他大量區域環境演變研究[7~9]。青藏高原、第四紀黃土和考古與歷史文獻記載的研究是我國獨具特色的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新生代以來的地理環境演變,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備受中外學者重視。
古地理學研究的突出成果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中國第四紀以來環境演變過程與全球變化過程在總體格局上一致;青藏高原的隆起不僅使其自身從亞熱帶景觀向干寒方向轉化,還導致現代季風環流系統的建立與加強,強化了我國西北內陸地區的干旱程度,出現荒漠環境;新生代以來我國的環流系統經歷了非季風、古季風和現代季風的演變過程;第三紀是我國自然環境格局形成的關鍵時期,該時期我國氣候普遍比現代溫暖,其后隨著全球性的新生代衰退,溫暖程度逐漸降低;第四紀時期,隨著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變化,我國自然地帶發生多次推移;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國東部地區平均溫度較現代高2.5℃左右,增溫幅度北方大于南方;氣候干濕程度變化對我國的影響,不亞于冷暖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中國西部和華北的干旱化趨勢得到認證;第四紀時期,海面隨冰期—間冰期的交替而升降變化,最后冰期時海面低于現代海平面130~150m,與此相應,大規模的海陸變遷成為第四紀東亞地區最顯著的地理變化之一。
我國自然地理學方向的古地理研究恰與國際性的全球變化研究相接軌,積極參與了pages等國際研究計劃,正進一步深入研究全球變化在中國的表現與響應、以及中國環境演變對全球變化的影響。主要是關注15萬年來及兩千年來兩個時間尺度的環境演變,注重分析技術的改進、新代用資料的開發、高分辨率序列的建立,及定量化程度的提高。
2 中國綜合自然區劃研究[10]
綜合自然區劃研究是對自然區域的劃分、研究、描述。一個國家的自然區劃水平是反映對自然地理環境認識深度和自然地理研究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綜合自然區劃是從自然環境的綜合特征出發進行的地域劃分。綜合自然區劃不僅要正確認識地域分異規律,還要深入分析各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是對各級自然綜合體自然環境與資源的全面認識。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各地綜合科學考察的逐漸深入,各類觀測站網的建立,比較全面地、系統地積累了許多基本科學資料,
3 景觀學與土地科學研究 土地類型的研究對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氣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綜合體。它是在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以及繼綜合自然區劃研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類型研究,因而其形成、發展被看作是20世紀綜合自然地理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陳述彭等[51] 就開展了大比例尺景觀調查與制圖的實踐。此后從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廣東鼎湖山、北京懷柔、內蒙古毛烏素、甘肅民勤等地進行大比例尺的土地類型調查與制圖,隨后相繼開展了中比例尺制圖與調查研究工作。60年代以來對許多山區進行的山地垂直帶研究和制圖工作,也是中、小比例尺的土地類型研究[52]。自70年代起,以土地類型為基礎進行土地資源評價,確定土地利用結構并開展農業區劃的應用研究有較大的發展。在林超、趙松喬、陳傳康的倡導和推動下,吸取德、蘇景觀學派和英、澳土地學派的長處,以土地類型為基礎的土地資源、土地評價、土地利用、土地規劃和土地管理決策的系統研究,已經全面發展為土地科學的系統研究。根據1978年制訂的全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科學發展規劃,在全國開展了編制1∶100萬土地類型圖、土地資源圖和土地利用圖的研究工作。此期的研究成果,一是提供了宜農荒地自然類型、質量高低、開發條件和面積數量,為國家農業開墾提供了基本依據,二是在土地類型分級和土地系列制圖上積累了經驗,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獨立的土地類型學體系,并為土地科學在我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奠定了基礎。
20世紀80年代我國土地類型調查和制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1981年1月成立了由39個科研、教學、生產單位組成的中國1∶100萬土地類型圖編委會(主編趙松喬),參與此項研究的專業人員200余名,至20世紀末,取得的進展包括:第一,確立了土地類型在綜合自然地理學中的地位,明確其研究對象是地理環境中的類型綜合體,具有反映地段綜合特征和屬性的功能。通過系列制圖的實踐,土地類型基本上可分為三級:土地類、土地型和土地單元。從中國國土遼闊、地域差異大的實際出發,中國1∶100萬土地類型圖編委會在土地類之上設立0級單位(土地綱),作為土地類型分級的控制單位,實際上也是綜合自然區劃的基本單位。土地綱劃分的基本依據是水分、溫度大尺度分異,將全國劃分出:a濕潤赤道帶,b濕潤熱帶,c濕潤南亞熱帶,d濕潤中亞熱帶,e濕潤北亞熱帶,f濕潤半濕潤暖溫帶,g濕潤半濕潤溫帶,h濕潤寒溫帶,i黃土高原,j半干旱溫帶草原,k干旱溫帶暖溫帶荒漠,l青藏高原。土地類為土地類型分級單位的高級單位,反映了主導分異因素地貌的變化,如灘涂,低濕河湖洼地,海積平地,沖積平地……等。適用的制圖比例尺為小于1∶100萬。土地型是土地類下的續分單位,表示植被型(或亞型),土壤類(或亞類)的組合匹配形式,適于1∶20~1∶50萬比例尺作圖。土地單元是土地類型分級的基層類型單位,表示的是植被群系(或群系組)、土壤屬(或種)的組合,或局部地段的綜合特征,適宜于1∶5萬~1∶10萬比例尺成圖;第二,具有大批同一區域不同比例尺土地類型系列圖件,適于滿足不同管理層次級別的精度需求。至1989年,按國際分幅出版了西寧等8幅彩圖,鑒定評審通過了北京等23幅,覆蓋面積達國土面積的40%以上。各省(區)同期為農業區劃需要編制了大量1∶20~1∶50萬比例尺土地類型圖件,基本制圖單位為土地型。以省區級獨立完成的有寧夏等19個省區,大部完成的有四川等10個省區;第三,擁有大量典型區域以土地單元為制圖對象的資料、圖件,是深入解析不同自然區的地域分異規律和土地合理布局的基本依據;第四,對某些特定條件下形成的土地類型,如沼澤、海涂,荒漠、綠洲等進行調查、制圖,在促進區域開發和環境整治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第五,亦有不少理論方法總結,如《土地類型結構與農業綜合自然區劃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為例》[53]、《貴州省地域結構與資源開發》[54]、《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土地系統》[55] 等。
以土地類型為基礎進行不同利用目的的應用研究,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進展。應用最為廣泛的是農業合理用地規劃、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方面。《中國1∶100萬土地資源圖》的編制(主編石玉林),基本摸清了我國宜農、宜林、宜牧土地質量與數量,并為國家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農業發展規劃提供決策依據。在若干地區的研究中,也取得成績。如自治區土地利用的研究[56],在相當大的范圍內應用航空航天遙感技術,完成大中比例尺的現狀調查,這在全國是沒有先例的。服務于單項目的的土地質量評價研究,亦有很大發展,如對水稻、柑橘、茶葉、橡膠的單項土地適宜性研究,均可視為土地屬性深入研究的成果。80年代后,土地的應用研究領域不斷拓寬,擴展到旅游、城市用地和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旅游質量用地評價依據土地利用的歷史文化價值、藝術觀賞價值、科學研究價值,采用景點、景觀單元、游覽線和景區的結構分析方法進行評價,通過對北京旅游區、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廣東丹霞山風景區、黃果樹瀑布區等的研究,初步確立了我國旅游用地評價體系。城市土地評價在90年代中國房地產業的興起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不僅考慮土地的自然屬性,更多地依據城市土地的經濟價值(地租)進行評估,對于建立城市用地合理結構有積極意義。以土地類型生態屬性為基礎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的研究,有80~90年代在中國“三北”防護林建設體系的林灌草布局規劃、黃土高原重點產沙區水土流失治理設計、吉林西部退化土地恢復整治生態建設、中國脆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等。利用土地類型空間結構分析方法進行自下而上綜合自然區劃的工作,80~90年代完成了北京市、貴州省、青海省、云南省、甘青寧“三北”地區、江漢平原區、關中地區、秦巴山地等區域。在土地類型與土地資源評價研究基礎上,80~90年代相繼開展了土地生產潛力與人口承載能力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等單位開展了以土地評價分等單元為依據的類型等級法,進行了柴達木盆地、黃河大柳樹灌區的研究。這一領域的研究,由靜態研究轉變為跟蹤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活水準提高的動態研究,以適應動態管理決策的需求。
由于航空航天遙感資料和計算機的應用,土地研究日益向定量化方向發展。80年代,利用假彩色合成衛星圖像和彩紅外合成航空像片逐漸普及,解譯準確性和制圖精度亦漸趨成熟,90年代開展了超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解譯及應用。利用衛星像片編制1∶50萬土地類型與土地資源圖件在80年代已經成功,利用1∶10萬tm衛星像片編制相應比例尺土地圖件,已較廣泛應用于若干重大項目。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進行土地利用管理決策和arc/info軟件制圖的新技術應用,90年代亦日漸成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研究作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正廣泛開展,并取得可喜成績[57,58],成為土地系統分析與評價、土地質量指標體系建立與環境效應預測的重要科學基礎。但是,不同驅動力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驅動力尤其是人類活動的定量化表述存在難點,從而嚴重阻礙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綜合研究以及動態預測模型的建立與運行[59]。
景觀作為科學名詞被引入地理學,具有地表可見景象的綜合與某個限定性區域的雙重含義。最早是19世紀的德國地理學家洪堡倡導景觀研究作為地理學的中心問題,探索由原始景觀變成人類文化景觀的過程。自20世紀30年代景觀生態一詞為c. troll首先提出,景觀的概念被引入生態學,作為位居生態系統之上的一種尺度單元。景觀生態學是一門在景觀地理學和生態學綜合研究相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它以生態學的理論框架為依托,吸收現代地理學和系統科學之所長,研究景觀的結構(空間格局)、功能(生態過程)和演化(空間動態),研究景觀和區域尺度的資源、環境管理,具有綜合整體性和宏觀區域性的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觀結構和生態過程關系研究為所長。
景觀生態學的建立源于西歐20世紀30年代,在80年代進一步發展。在我國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兩個階段。1981~1988年是引入介紹階段。1983年林超發表了c. troll的“景觀生態學”和納夫的“景觀生態學發展階段”兩文的譯文,在國內是首次介紹景觀生態學的代表性文獻。1985年陳昌篤發表“評價z. 納維等著的景觀生態學”,1986年景貴和發表“土地生態評價與土地生態設計”,陳昌篤發表“論地生態學”,對景觀生態學和地生態學內涵作了有意義的探討。1988年李哈濱等發表“景觀生態學—生態學領域里新概念構架”,重點介紹美國學派的景觀生態學研究進展[60,61]。80年代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我國景觀生態學的發展方向、景觀空間結構、景觀異質性動態變化、景觀生態類型、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生態過渡帶研究、以及其他方法研究。90年代,出版了幾種景觀生態學教材。以后,景觀生態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被國內同行廣泛接受。
4 現代自然地理過程研究
早在20世紀50年代黃秉維就提出自然地理學要分別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自然過程,然后加以綜合。他指出,從更廣闊的視野看,3個方向存在著外延部分疊合的關系,可以將不同尺度的研究結合在一個統一的體系之中,并將導致對地理環境中現代過程及其地域分異秩序的全面了解[62]。這樣,就突破了描述性的、以要素為主體的傳統綜合研究模式,為綜合自然地理學的深入和自然地理綜合研究開創了新路。物理過程包括風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熱量平衡;水力作用研究包括徑流的形成過程,侵蝕作用與河床過程,則與坡地利用和坡地持續生產力研究相聯系,偏重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學科本身的系統研究只是在20世紀末才漸有起色。化學過程原以鹽分平衡開端,水鹽動態著手,后來轉向與人體健康有關的地方病和環境保護研究;生物過程則與農業生產潛力相聯系。后來,發展為土壤—植物—大氣系統(spac)的綜合研究。它包括蒸發過程、蒸騰過程、根系吸水過程、土壤水分運動、土壤水與地下水的相互交換過程以及水分在傳輸過程中各環節和界面上的勢能變動和阻力等在內的水分傳輸和能量傳輸研究。1956年,黃秉維就提出要發展自然地理定位觀測與實驗。60年代初相繼在石家莊、德州、衡水和延安、武功、民勤等地開展定位試驗。又于1979年在山東禹城建立了禹城綜合試驗站,80年代籌建了北京農業生態系統試驗站,對太陽輻射能、光量子能量、農田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水分狀況、作物葉面溫度、作物氣孔阻力等進行了為期數年的測定,還對灌水定額和灌溉制度、耕作和輪作制度等方面的問題開展了研究,完全與農業生態系統研究融為一體。隨后幾年研究的主要進展是建立了田間試驗研究網絡。1988年由中國科學院直接主持的田間試驗網絡包括從中溫帶至中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半干旱及干旱地區不同生態類型的8個試驗站,在80年代進行了兩整年的同步觀測、其中作為農業生產潛力研究基本組成部分的太陽輻射分光譜(包括紫外、可見光、紅外輻射)觀測研究在國內是首次開展;建立了計算農業自然生產潛力的數學模型。這些定位觀測試驗的部分研究可以認為是黃秉維開創的熱水平衡研究和左大康開創的太陽輻射研究的繼續。但實驗研究和測定技術仍然薄弱。1973年黃秉維首先提出了光合潛力的概念、計算公式及公式中各項系數的數值。認為,光合潛力是在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其他環境因素都處于最適宜狀態時,具備最適宜于接受和分配陽光的群體的,高光合效能作物充分利用陽光所能生產的植物質(包括根、莖、葉和繁殖器官含水15%的干物質)。所采用的光合潛力估算方法是將太陽總輻射〔卡/厘米[2]〕數值乘以0.124(后訂正為0.123)便是光合潛力[斤/畝]數值。這個方法很簡單,但每項參數的選擇都經過比較仔細的考慮,又經過一些驗訂,總的傾向是偏保守一些。隨后又完成了光溫潛力、光溫水潛力的分析計算方法,并就全國各區域的情況分別予以討論。此后,農業生產潛力研究被廣泛應用到不同自然區域的綜合研究工作中。過去幾十年,點上的觀測試驗、方法論研究和過程模擬已經相當深入,還可以繼續深入下去,深入是無止境的,但工作內容過細,學科比較單一,已經不像綜合自然地理意義上的試驗研究。似應建立更加綜合的試驗基地,開展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氣候、生態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才是正確的方向。同時,物理過程、化學過程和生物過程的綜合顯得十分不夠,亦需要予以解決[63]。
5 區域自然地理研究
區域研究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國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自然區劃(初稿)叢書、70~80年代的中國自然地理叢書的《總論》、任美鍔主編的《中國自然地理綱要》、《中國自然區域及開發整治》,趙松喬的《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以及各大學地理系編撰的《中國自然地理》教科書等。
區域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豐碩。《中國干旱區自然地理》[64] 從綜合自然地理、地貌、氣候、水文、地下水、土壤地理、植被以及動物地理等方面對干旱地區分別進行了概要分析和探討。《新疆綜合自然區劃概要》[65] 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資源概況,并對區劃劃分的各個單元進行綜合研究,闡明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以及開發利用中的問題,和相應的建設性意見。《自然地理》和《中國的青藏高原》[66] 全面闡述了青藏高原基本自然特征、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諸多要素,揭示了高原區域的自然地域分異規律。其中,《自然地理》是我國第一部重視從生態學角度進行區域地理闡述的著作,受到國內學術界的關注和贊揚。《橫斷山區自然地理》[67] 討論了橫斷山區地域分異特點、垂直自然帶譜、地形因素以及區劃界線等問題,進行了綜合自然區劃。《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土地系統》探討了高原山地地區土地系統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特征,分析了土地類型、土地結構、土地分區、土地評價、土地生產潛力、土地發展規劃和土地人口承載潛力等子系統,并討論了它們之間的聯系和作用。《中國綠洲》[68] 比較全面系統地論述了中國干旱荒漠區的基本自然地理過程,綠洲地域系統及其類型、特征和演變,綠洲結構及其功能,綠洲經濟與文化,綠洲發展規劃與管理體系建設等。《中國天山自然地理》[69] 是對我國境內天山全面系統論述的自然地理著作。此外,較具代表性著作還有《湖南自然地理》[70]、《湖北省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71]、《河南自然條件與自然資源》[72]、《青海省自然地理》[73]、《黃土高原地區自然環境及其演變》、《青海可可西里地區自然環境》[74]、《南迦巴瓦峰地區自然地理與自然資源》[75]、《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地區自然地理》[76]、《廣東自然地理》[77] 等。可見,區域自然地理研究大多與綜合考察相結合,始于邊遠、資料缺乏的地區,而后才逐漸向較發達、人口較多的地區延伸。同時,研究亦從單純的自然地理學向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相結合的方向發展。此外,綜合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工作還包括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與恢復、坡地改良與利用、土地利用與土地覆被變化、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自然災害的綜合研究以及環境脆弱與環境沖突研究等領域亦都取得成績[78~80]。
區域地理學新的發展趨勢包括綜合研究與區域整合、新區域地理學的興起、全球環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區域地理研究的信息化以及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等幾個方面。強調自然與人文的結合,關注人在區域性質的產生、延續與演變時所起的作用[81]。
篇10
關鍵詞:農用地;分等;定級;密云縣;土地評價;土地開發整理
收稿日期:2008-02-18
基金項目:北京市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項目編號:200602)。
作者簡介:劉 穎(1982―),女,北京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工程研究。
郭建斌(196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工程、林業生態工程及水土保持研究。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2-0013-04
1 農用地分等定級研究進展
農用土地分等定級是在特定的用途下,對農用土地質量特別是耕地質量進行評定和等級劃分。開展農用土地分等定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依法、科學、合理、統一管理農用土地,為深化農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場的培育,提供完整科學的土地等級和土地價格體系標準。1989年,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在分析研究國內外已有的農用地評價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制定了《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1](征求意見稿),并在河北省欒城縣、黑龍江省肇州縣等6個地區開展了“農用地分等定級”試點工作。1999年,農用地分等定級被列入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資源監測與調查工程一級項目,并在浙江等省開展了農用地分等定級項目,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立完善的土地價格體系、建設用地征用補償、耕地占補平衡、農用地流轉及土地管理工作[2]等均需以農用地等級和價格為依據。因此,開展這項工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科學進行土地管理的必然要求。
對土地進行評價需從土地的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兩方面進行。農用地等別反映不同質量的農用地在不同利用水平和經濟水平下的收益差異。農用地分等定級是在特定的用途下,對農用地的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兩方面進行綜合評定下等級劃分,它是將農用地利用要求與土地質量進行比較的結果,并非土地類型研究的簡單重復。農用地分等是對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區位差異,等量資本投在相同面積不同地塊上而產生的超額利潤的評價。我國多數學者認為,是依據構成土地質量穩定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以及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的農用地的質量差異綜合評定并劃分等級的。它側重于反映因農用地潛在的(理論上的)區域自然質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農用地生產力水平差異。
綜上所述,國內研究狀況[4]可歸納為三點:一是農用地分等定級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已引起國家和多家研究部門的重視,并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二是該項工作經歷了由粗到細,由定性到定量的逐步科學深入的過程;三是至今尚未形成一個國內外所公認的中國土地資源評價理論體系與完整方案。新編《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試圖在理論方法體系上有所突破,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較為完整的方案,為國土資源管理服務。
2 研究區概況
密云縣位于北京市東北部,華北平原的北緣,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6°37′―117°34′、北緯40°14′―40°37′之間。西鄰懷柔,南靠順義、平谷,東部、北部分別與河北省的興隆縣、承德縣、灤平縣接壤,版圖略似三角形,東西最長處約69 km,南北最寬處約64 km,總面積2229.45 hm2,受地形地貌的影響,在土地利用上,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山地以林地利用為主,中部為密云水庫。密云縣有18個鄉鎮,347個行政村,近幾年全縣以設施農業、籽種農業、精品農業、創匯農業、加工農業、觀光農業為主的農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社會經濟條件良好。
3 分等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2006、2007年北京市農用地分等定級全面展開,在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的組織協調下,我們承擔了密云縣農用地分等定級工作的調查。自2006年2月17日起,歷時近2年的時間,通過對密云縣18個鄉鎮,347個行政村,939個地塊進行野外調查及內業分析,我們對密云縣農用地的等別進行了劃分。
針對耕地人均數量少,總體質量水平低,后備資源開發利用難度大,并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將日趨尖銳等問題,采取農用地分等定級制度管理土地和保護耕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農用地分等是根據構成土地質量相對穩定的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對農用地的質量優劣進行綜合評定并劃分等別。根據《農用地分等規程》,密云縣農用地分等的總體技術路線如圖 1。具體步驟如下 :
(1)以村為工作單元,以1∶1萬土地利用現狀圖為工作底圖,以土地利用現狀圖斑為基礎。做好工作準備 ;
(2)按照《農用地分等規程》統一制定的規范和要求,全面調查和收集農用地自然質量 、利用狀況、投入―產出狀況等方面資料;
(3)以密云縣傳統的耕作制度及調查所得數據,確定密云縣標準耕作制度,確定分等因素,劃分分等單元;
(4)采用“因素法”作為農用地分等的方法;
(5)計算土地利用系數和土地經濟系數。劃分土地利用系數和土地經濟系數等值區;
(6)計算農用地自然質量分、自然質量等指數、利用等指數、農用地等指數;
(7)劃分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農用地利用等別、農用地等別,并進行分等成果圖件的編繪;
(8)按村進行分等成果匯總,編制密云縣農用地分等成果圖。
4 農用地分等成果分析
農用地分等定級是從不同角度對農用地質量的評定和量化,農用地分等著重評定由長期穩定的光、溫、水、土、社會經濟條件所決定的、以土地的自然質量所反映的土地生產能力的差異,農用地定級是在農用地的自然質量差異的基礎上,著重對土地利用水平的差異進行評定。
密云縣農用地等別涵蓋了3至l6個等別如表1。總體來看,農用地等別主要集中在4至7
等,此部分耕地占全部農用地的比例為 80.93%如圖2。
5 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的應用
(1)為落實嚴格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實現“分級管理”提供技術基礎。長期以來,密云縣基本農田實際劃定過程中隨意性較大,只從經濟建設的需
求考慮,而忽視耕地的質量要求,普遍存在“劃遠不劃近、劃劣不劃優”的現象。農用地分等定級工作的開展,使耕地質量狀況定量化,為基本農田保護區劃定的質量要求,以及實行“分級管理”提供了基礎和依據[5]。對于基本農田的劃定,可根據行政區內各等別耕地面積從高到低進行累加,累計面積超過總面積的一定比例的,在扣除建設發展必需的耕地外,首先劃為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這樣可保證高等別耕地優先劃為基本農田,實現耕地數量保護與質量保護的統一,同時也實現了不同等別耕地采取不同保護措施的分級保護制度。通過在農用地自然質量等別圖上標注基本農田,可以掌握基本農田的空間布局,確保基本農田分布與耕地等別分布相一致,為基本農田的保護和管理提供依據。
(2)為落實嚴格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實現“按等折算”提供技術依據。在1998年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了國家實行占用耕地補償制度,農用地分等定級工作的開展,為耕地占補平衡由單純數量平衡向數量和質量綜合平衡升級提供了契機。具體應用體現在:①農用地分等旨在建立一套以農用地質量等別指數為基礎的、全國可比的農用地質量等別序列,這項成果將為實現異地占補平衡換算[6]提供基礎。②運用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可以合理地評價,且可以檢驗新增耕地在不同時期的質量變化。可以及時有效地防止由于開墾不當造成的生態惡化,及時地采取補救措施,從而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為落實嚴格的征地補償制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提供技術思路。農用土地的存在對農民具有社會保障作用,農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因此征地補償不僅考慮農用地本身的質量價格,還要考慮農用土地社會保障價值[7]。近幾年來北京市建設發展迅速,全市每年農地征用面積較多,正確、合理地確定農地征用的補償標準,是征地過程中的矛盾焦點。結合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依據土地估價方法制定了征地區片綜合價,即在密云縣范圍內對不同征用區片,按照不同用途,分別評估確定的農用地價格和社會保障價格平均水平。通過制定和實行征地片價,一方面適當提高了征地補償標準,另一方面解決了過去同一地段或地塊因子土地用途不同而征地補償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實現了農用地征用價格水平的宏觀控制,為推進征地制度改革、依法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奠定了基礎。
(4)為加強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設計、實施、驗收等環節的質量管理提供依據。如何評價土地整理的效果,衡量土地整理前后耕地質量是否提高,一直以來都缺乏定量的衡量標準。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成果能夠對密云縣縣域內土地開發整理前后的耕地質量狀況進行對比分析,研究建立土地開發整理中耕地質量評價的指標體系、技術方法和工作程序等,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可在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編制、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耕地質量評價和土地整理效益分析以及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范化管理等方面應用。比如,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包括等指數、定級指數等反映農用地質量的信息,對這些成果的系統分析,有助于合理確定土地開發整理重點區域、區域土地開發整理潛力[8]以及應采取的措施等,提高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編制的科學性。通過比較土地開發整理前后項目區土地的等級可對整理前后土地質量變化做出定量分析,有助于提高土地整理項目的經濟效益。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規范管理方面,應增加對耕地質量 進行評定的環節,以提高補充耕地的等級。可考慮對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初步設計規范進行修訂完善,增加在項目的初步設計階段對補充耕地等級進行評定的有關內容,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初步設計完成后須評定補充耕地應達到的等級,在項目竣工后,應對項目土地等級進行測評和驗收,認定補充耕地的等級。
6 建 議
從農用地分等結果分析,此次研究工作自然及社會經濟資料充分,外業調查詳實可靠,后期內業計算采用方法準確,研究結果可信。但此次分等研究環節過程中,指標區劃分以鄉鎮行政區劃作為劃分依據誤差較大,致使部分地塊在分等后,結果與地域規律出現偏差。建議在今后工作中,按照自然環境情況對指標區的劃分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農用地分等定級規程[S].2001.
[2] FAO,Guidelines.Land Evaluation for Rainfed Agriculture [M].FAO Siol Bulletin 52,Rome,1988.
[3] 安萍莉.農用地分等定級中標準耕作制度的確定[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18(2):45~48.
[4] 高中貴.我國農用地分等定級研究綜述[J].經濟地理,2004,24(7):514~518.
[5] 鄭湘梅.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成果的特點與應用[J].區域經濟,2003(12):88.
[6] 鄖文聚,程峰.農用地分等定級的四個應用[J].China Land,2005(1):44.
[7] 劉水杏.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成果在耕地占補平衡中的應用[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2,21(3):82~84.
[8] 趙登輝.耕地定級與估價的新思路[J].中國土地科學,1997,11(6):36~39.
Analysi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n P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Land Classification in Miyun county
Liu Ying,Guo Jianbin
(Depart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 上一篇:小學生學前教育
- 下一篇:煤礦工人工作心得體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