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現狀分析及就業對策范文

時間:2024-01-26 17:28: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失業現狀分析及就業對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失業現狀分析及就業對策

篇1

關鍵詞:本科師范生;就業現狀;對策研究

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教育作為興國的重要一環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重視。教師在整體的教育改革與教育教學中發揮著主導,引領,示范等多重作用。師范院校作為教師教育的“主場”,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為了解本科師范生的就業現狀,筆者以河南省的河南師范大學、信陽師范學院、洛陽師范學院等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訪談、搜集資料等方式對本科師范生的就業現狀進行較深入的了解。在發放的500份問卷中,收回446份,其中有效問卷436份。通過對資料的搜集和問卷的分析,來了解河南省本科師范生的就業現狀,分析原因,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緩解就業壓力增添理論指導。

一、本科師范生就業現狀

(一)師范畢業生人數增加迅速,就業選擇趨同,出現供需矛盾。據教育部教育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2012年普通本科學生數的總計中,師范生分別為29萬、30萬、33萬;另一方面,畢業生大多傾向于去大中城市任教,不愿去農村或偏遠地區,出現了就業扎堆現象;此外,師范生教學技能知識匱乏,很多人不能勝任教師這份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張車偉指出,“出現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根本原因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和勞動力市場之間還沒有一個有效的連接。因為需求和供給之間的渠道并不特別暢通,導致許多單位、企業急需大量掌握比較好的技能的大學生卻找不到,同時大學生們又在為找工作而四處奔波”。[1]

(二)非師范類畢業生加入到教師行業,教師崗位競爭激烈。國家對教師教育采取學源和師源放的政策,致使師范生的就業政策逐步與非師范生的就業政策并軌,特別是2003年《面向21世紀教育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面向社會招聘有教師資格的非師范類高校優秀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以后,我國建立了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開始實施教師職業資格制度。[2]非師范類畢業生可以通過考取教師資格證參與到中小學校的應聘中。

二、本科師范生就業形勢嚴峻原因分析

(一)就業期望值過高。師范生在求職時功利色彩濃厚,未考慮就業飽和度和自身實力,引起教師的結構性失衡。經濟發達地區以及公辦學校的教師已達到飽和狀態,可很多畢業生仍首選經濟發達地區,農村、邊遠地區急需教師卻無人問津。據收回的436份問卷數據顯示,有32.1%的人的理想工作地是大都市,43.1%是中小城市,3.9%希望回到生源地,7%愿意去鄉鎮農村工作,13.3%的人想回家鄉工作,剩余0.6%認為工作地點無所謂。

(二)師范院校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脫軌。大多數師范院校極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沒有過多關注學生的教育見習,以致畢業生教學技能不足。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教學能力信心方面,28.7%的同學“很有信心”,44.5%的人認為“說不清,教書還可以”,18.6%的人認為是“學校問題,沒有信心”,8.2%的人認為“自身能力不足,無信心”,大多數同學都承認自己馬馬虎虎可以教書。

(三)招聘單位門檻增高。一方面,河南省本科招生數逐年增多,2011年、2012年、2013年招生人數分別為22.65萬、24.92萬、25.94萬人,本科師范畢業生也是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國家鼓勵非師范類畢業生投身于教育事業,許多非師范類學生加入了教師隊伍。這些就導致中小學校在聘用教師方面提高了門檻。駐馬店人才信息網2014年4月23日了“河南省駐馬店西平縣高級中學的招聘啟事”,其招聘對象為“以碩士研究生為主、部分學科無碩士研究生的可招本科(不含專升本)師范類、體育音樂類高等院校畢業生。”

三、緩解就業壓力的對策

(一)師范生要從自身做起,轉變就業觀念,正確定位。

目前,農村或偏遠地區的師資是非常匱乏的,國家和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如碩師計劃,特崗計劃,這些政策都鼓勵師范生到偏遠地區任教,然后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畢業生擇業時要從自身實際出發,轉變就業觀念,善于抓住機遇,不要期望一畢業就找到薪金高、待遇好的工作,要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實現自己的終身學習和繼續教育。在校學習期間,也要積極參加教學實踐活動,例如“三筆一話”比賽,試講比賽以及課件制作大賽,扎實基本功,提高教學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

(二)師范院校應完善課程設置,幫學生做好職業規劃。

首先,高校在師范生培養中要重新定位教學目標,在課程結構中增加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等實踐性課程的比重,開設教育觀摩課,讓師范生在模擬教學中增強自身的教學技能。其次,師范院校要安排好學生的教育見習,主動與中小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增加師范生的頂崗實習機會。最后,學校要拓寬就業渠道,及時反饋就業信息。學校之間加強橫向聯合,建立師范生就業網絡聯盟。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要及時搜集各個招聘單位的招聘信息,分類整理并輸入就業網絡,給學生提供就業參考。目前,東北、華東、華南地區已經實行了就業網絡聯盟,很有成效。

(三)國家應均衡教育投資,改善農村教育環境,提高農村教師工資。

針對畢業生就業的地區差異問題,國家應該加大對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資源投入力度,改善農村地區的辦學環境,提高農村教師工資,增加社會福利。從政策上向農村和偏遠地區傾斜,均衡教育投資,鼓勵師范生去一些偏遠地區任教,并為他們提供深造學習的機會,讓師范生不斷提高教學技能,擁有一個良好的職業前景和發展空間。

本科師范生是基礎教育階段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是后備軍,其就業問題會影響高師教育教學以及基礎教育教學的發展,同時也與新生力量的發展緊密相連。要通過學校改革,社會國家鼓勵和學生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來緩解本科師范生的就業壓力,從而使教育系統協調運轉。

參考文獻

[1]余國宇.師范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5).

[2]楊志秋.師范生就業問題探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10,12(5):96-100.

[3]伯尼斯?麥卡錫,丹尼斯?麥卡錫.自然學習設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篇2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總體而言各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已初見成效,但與此同時就業指導工作也存在許多不足,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筆者就此提出了解決就業指導工作的具體建議和意見。

一、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

(一)各院校就業指導中心都已設立,就業指導體系初步形成

每所大學均設立就業指導中心,并且由過去的只側重應屆畢業生,而轉為面向所有年級、所有學生服務。就業指導中心人員的組成有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一般是由各院系的輔導員作為就業指導的兼職人員。就業指導中心除了提供給學生就業服務之外,主要還負責定期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定期安排指導日和指導會議,約請專家來學校講話座談、并展示與就業有關的信息資料和圖片,這些信息資料包括國家頒布的就業方面的文件和政策、社會對大學生需求預測、當年的就業形式介紹以及計算機管理提供的數據資料。

(二)就業指導課程基本納入教學計劃

各高校基本都遵循教育部出臺的在高校中開設就業指導課的相關規定,已經將就業指導課納人教學計劃,使之成為專業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立以全過程就業指導理念為基礎的貫穿于本科四年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并且部分學校在組建就業指導中心的同時,還聘請專職教授建立就業指導教研室,選聘校內專兼職教師、校外知名企業負責人、專家學者共同組建就業指導教師隊伍,開展課程研究、學生思想動態分析、職業態勢調研等工作。

(三)學生積極參加與就業工作相關的活動

據了解,部分高校成立了與就業指導工作相關的社團組織。這些社團由學生自發組織成立,是一個由學生獨立運作的、非營利性的組織,但同時又有學校和就業管理部門以及專家教授的業務指導、政策支持和具體參與;學生就業社團的主要作用是依托學校資源,聯系社會各界人士,校企聯動,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提供建議與指導,形成以學生為核心的發散網絡。

此外,各高校還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校性“職業生涯設計大賽”等相關主題活動,組織系列的專題互動式論壇和訪談式講座以對新生進行規劃意識的啟蒙,對高年級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的實操鍛煉;以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

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就業指導工作機構已經設立,但整體就業體系尚未完善

目前盡管各院校都相繼設立了就業指導機構,但就業指導機構都不是學校獨立的部門機構,往往是與招生部門或者學工部合署一個部門。因此,在就業工作中,具體工作的二級學院沒有專職從事就業指導的人員,相應的辦公條件不足,沒有開展工作所必須的相關經費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二)各高校就業指導師資力童相對薄弱,人員專業化、職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從事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專職人員,多數都屬于行政編制,這些教師往往是從學校行政崗位轉崗而來,甚至是一批在計劃經濟下長期從事就業工作的老師,他們最大的弱點是雖然擁有一定實際經驗但缺乏就業理論基礎支持,或者雖具備一定就業理論經驗,但沒有就業實戰經驗,從而導致了高校就業指導與社會需要相脫節,很難成為高校就業指導領域中專家和專業人才,一方面這些人往往要忙于應付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很難有固定的時間和精力經常性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工作,因此很難為畢業生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務。而兼職的輔導員老師往往工作任務重,且流動比較快,同時又缺乏長期系統的業務培訓,所以難以積累工作經驗和提高專業能力。因此,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日益復雜,加強就業指導的工作者隊伍建設,使就業指導實現專業化,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就業指導課程雖已開設,但未起到實效

雖然各院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總體而言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實用性;二是從課程設置本身來看,就業指導課往往屬于公選課,課時數少,并往往在大四以后才開設。具體而言:

1教材內容比較陳舊,幾乎全是理論,缺少切合實際的應用知識,與學生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不少高校對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的宣傳指導是就業指導最主要的內容,更有甚者只是通過發放/就業須知、就業指導手冊等方式,就一切萬事大吉了。據一份抽樣調查顯示,只有不到20%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有用”,學生們對學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最大的不滿是:與用人單位和社會缺乏交流與溝通,不少學生還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課“不實用”、“信息量小”、“內容太陳舊”等。

2.同時,幾乎所有高校就業指導的開展是從在大學四年級才開始,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就業動員會、各類就業指導講座等方式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這樣的就業指導對多數畢業生而言為時過晚,除了少數一人校對自己有明確職業規劃的學生外,多數畢業生在他們走上工作崗位時仍然未能從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而能夠在大學一年級就對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質測評和幫助實施服務的學校寥寥無幾。

三、解決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具體建議和意見

(一)應建立自上而下的完整的就業指導工作系統

建立完整的系統的就業指導工作機構是有效實施就業指導工作的硬件要求。但唯一的就業指導部門設置并不能滿足就業指導工作的需要,因此建議學校自上而下的設置三個層次的完整的就業指導工作系統。第一層次,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總體協調與用人單位、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建立用人單位網絡,代表學校參加就業工作會議、參與就業政策的部署,總體設計學生的就業發展趨勢,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向各院系部署就業工作計劃,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進行總體規劃等。第二層次,院系就業指導機構。負責把專業設置和市場需求相聯系,建立穩定的用人單位網,開設就業心理咨詢、就業技巧等指導,召集各班負責人討論就業動態、負責校就業指導中心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等。第三層次,專業輔導人員。這主要是指專業的就業輔導員。專業輔導人員由具備一定心理學、咨詢學、高等教育管理學等相關知識的教授擔任,他們能夠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咨詢和輔導。每個專業配備一個專業輔導人員,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學生的就業現狀,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學生順利走向市場提供幫助。在就業機構和人員不斷地完善和充實的基礎上,就業指導工作的輻射面會更加地廣泛,工作的內容會更加地細致人微。因此,目前來說,形成完整而又穩定的就業機構可以保證就業指導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改變傳統就業指導課程模式,實行全程就業指導模式

教育部教學文件指出“加強畢業生指導,將就業指導課作為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納人日常教學。”因此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應該納入學校正常的教學計劃內。但與傳統的就業指導課程相比,新型的就業指導課程應該是:全程化、階段化、試訓化的模式。具體而言:①全程化:是指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大學生的就業抉擇也是其大學幾年準備和努力的結果,全程就業體系明確了大學生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的始終。②階段化:大學生自身身心的發展具有階段性,所以在面對就業時,也有明顯的階段性特點,因此在大學的每個階段應實施以不同內容和方法的就業指導。③實訓化:大學生就業本身就是一門實踐的學問,無論教給學生多少求職面試的技巧,最后都要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過程中實踐,所以,就業指導課程要以實際操作與訓練為主。

(三)應以信息網絡為平臺,將就業指導工作逐步延伸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計算機應用的普及,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這一資源,將就業指導工作的渠道進行延伸。一方面應該加強就業網的開發、建設和維護工作,與社會上各就業人才市場、專門型人才網站及相關高校就業網聯合,充分利用其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網上招聘、遠程面試等,指導畢業生學會和充分利用相關網站獲取就業信息并得到全方位的就業指導。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網絡增加就業指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網絡可以超越空間和時間,在任何學生需要的時候接受就業指導。因此,在就業指導教師相對于畢業生比例相對較小的情況下,學校可以通過網絡開辟網絡就業指導課程、網上咨詢、網上推薦以及提供就業過程中需要的大量信息。以往的就業指導工作似乎更側重于一種學生的單向接受,而網絡的介人就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不僅是一種點到點的交流,而且可以是一種點和面的交流。網絡的開放性特點使學生的提問和老師的解答都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有助于學生全面認識就業問題,開闊視野,拓寬思路。

(四)就業指導工作應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

就業指導工作墮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像國外的某些高校那樣,學生一人學就開始對其進行各項服務,如職業傾向測試,成長職業規劃,讓心理專家對其進行輔導,在畢業后仍然對其進行職業跟蹤等,他們表示,在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的今天,就應該透過采取這些措施,切實提高就業指導中心的作用,才能讓學生認同他們的工作,并對學生的就業提供切實有用的服務,從而解決有的畢業幾個月后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問題。

篇3

[關鍵詞] 高校擴招 金融危機 生物類專業大學生 就業 對策

一、高校擴招和金融危機背景下生物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

1.高校擴招和金融危機的影響造成大學生就業難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近年來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困擾我國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自1999年以來,我國高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大招生規模,大學生規模急劇增長,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經突破2500萬,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22%,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邁入大眾化教育階段。據教育部統計,2003年大學畢業生是212萬,2009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611萬人,到2010年將達到630萬左右。尤其是當前受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和我國經濟的周期性調整壓力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慢,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正加速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從發達國家向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蔓延,對我國經濟和就業產生嚴重影響,造成企業用人需求總量相應減少,可供給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將進一步減少,就業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加大。新的國際與國內形勢對大學生就業無異于雪上加霜。

2.生物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嚴峻

生命科學是近年發展起來的前沿學科,是社會科技發展的產物,在國家、社會的發展進步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生命科學研究、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態、環境等重大問題開辟了嶄新的路徑,因此,生物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總會受到世人關注,這些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報讀生物學專業。由于過度宣傳,生物專業受到熱捧,引發“生物熱”,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我國已有200多所院校設置生物學專業,每年畢業生達幾萬人,由于專業的局限性,再加上我國生物技術產業沒有發展到像美國等發達國家那樣的規模,造成生物類專業的大學生暫時性過剩,就業形式更加嚴峻。相對于有些專業,生物專業大學生就業面狹窄,可供大學生就業的崗位少。

二、生物類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1.生物類專業大學生知識廣而不專

從就業方向來看,生物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以到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進入科研機構或中等學校從事教學工作。但其中相關每一個職位,都基本上有對應的專業存在,你會受到生物制藥專業、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生的挑戰,也會受到園藝園林、植保等專業的沖擊。當去競爭同一崗位時,很難占到優勢。

2.地區性差異造成中小城市就業率偏低

生物技術行業基本屬于高科技行業,大城市經濟發展迅速,相應的新需求不斷增加,這為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可能性。中小城市在這個方面的發展則相對緩慢一些。據統計數據顯示,生物類專業在就業求職的學生中,有80%以上的人選擇在北京、上海及重要的省會城市工作,認為留在大城市對本專業及個人以后的發展都能提供更多的機會。以衡水市為例,衡水市就業市場對生物類大學生的需求不大,僅集中在教育行業以及為數很少的酒類、乳品等食品行業,生物制品公司規模小、科技含量低,難以吸引到高素質的人才。

3.生物類專業大學生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生物類大學生自身的素質與企業的用人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進一步的提高。作為理工科的生物類大學生,雖理論基礎扎實,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具備一些專業方面的技術,但是綜合素質方面尚有欠缺,如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語言表達能力、營銷理念、人文素質、應變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等。在現代企業中,對求職者除了要求專業知識扎實,更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以適應企業的發展,而這些綜合素質的鍛煉正是被生物類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最容易忽視的,許多企業將招聘的重心轉向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生物類人才甚至其它專業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物類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解決生物類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建議

1.根據自身優勢準確定位,未雨綢繆

針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生物類專業畢業生應克服困難,順利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就業機會,而不是怨天尤人、喪失信心。應樹立不斷完善自我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首先,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對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做好初步的職業規劃,沿著制定的方向,不斷完善自己。比如對于有志從事研究開發工作的生物類專業大學生,應積極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質,在校期間爭取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努力培養創新能力,提高實驗技能。其次,要積極關注學科發展動向,廣泛閱讀專業相關文獻,為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專業方向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將來準備從事教育事業的學生來說,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表達能力、良好的教師基本功是在大學期間必須著重培養的;如果對生物產品營銷管理有興趣,除了要學好本科階段的專業課程外,還應鍛煉自己的工作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適當地增加營銷管理方面的知識,這樣在將來的求職中才有可能爭取更多更好的機會。

2.考研深造是緩解就業壓力的一條途徑

生物科學專業的科技含量要求較高,因此對于這個學科的學生來說,選擇繼續深造對于以后從事專業的科學研究也是有必要的。若要進入本專業的科研院所或生物領域的企業,行業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而這是大學生在四年本科生涯后根本無法具備的素質,所以,考研也成了生物專業專業絕大多數人的選擇,基本上每所大學的生物類專業學生至少80%選擇考研深造,考研率都在30%以上。

3.未來的展望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人口、環境、食物、資源與健康等社會問題日益嚴重,解決這些問題要依賴生命科學研究的進步。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一批新興產業正在快速形成,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把生物產業作為戰略產業重點發展,目標在2020年,全國生物產業增加值突破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以上,成為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和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作為一個發展迅速的潛力專業,生物學專業的前景還是很令人期待的,生物學專業人才的就業前景廣闊,隨著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生物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會激增,生物類專業的大學生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趙楠.新的就業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意識的調查與分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3):134-136.

[2]高瓊,趙海燕.生物科學類本科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與就業指導[J].中國林業教育,2009,27(2):33-36.

[3]熊毅,李英偉,李燕燕.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10,32(2):56-59.

篇4

關鍵詞:日語教育;交際能力;教學模式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由于歷史的原因兩國在文化背景的許多方面有類似之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兩國人民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準則等方面又存在不少文化背景的差異。長沙學院日語專業2007年被遴選為教育部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較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和高職業素質的日語人才。本文結合本專業的建設實踐來探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問題。

一、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缺失現狀

目前,日語教育已經從“傳授知識的內容和構造類型”轉型到“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學習”,“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教育”已經到了必須認可跨文化交際教育、跨文化理解教育以及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時代。那么,目前國內跨文化日語教學研究狀況和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又存在哪些問題呢?應采取什么樣的對策來解決跨文化缺失這一現狀呢?為此,我們對長沙學院日語專業以赴日研修一年回國的68名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調查他們與日本人進行跨文化交際時的語言和文化障礙等問題。首先調查了用日語和日本人交流時,在語言上碰到的障礙主要有哪些?有45人提到了敬語的使用困難,32人提到了不能很好地將書本上的內容用于與日本人交流的實踐等問題。接著又問了關于文化方面的問題“為了跟日本人建立更加良好的關系,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或讓你難于理解的方面。”的回答中,有55人提到了跨文化差異和語言差異,43人提到了日本人說話的曖昧性,不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不果斷拒絕別人等。由此可知,敬語作為日語學習的難點高居首位。其實,敬語最能體現日本社會的文化,學習敬語必須先了解日本文化,才能很好地理解敬語所代表的內涵,才能根據說話對象的不同而恰當地使用敬語。曖昧表現、女性用語、省略等,也是日本語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許多語言學家都曾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論述,它們都與日本文化密不可分。長期以來,我國的日語教學與研究一直局限于日語語言形式,把重點放在了語法研究、構詞研究上,而忽略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對學生的非言語行為能力、文化辨識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這樣使得學生真正在和日本人進行實際交際的過程中,缺乏在恰當的場所使用恰當的語言的能力,常常不會根據所在場所和交流對象的不同而靈活使用日語,或者不自覺地或無意識地會用中國的文化標準來衡量日本的文化,按中國的思維方式、價值觀來選擇說話方式,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摩擦的產生。雖然在目前的跨文化教育中,有不少日語教育者提出了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識在課堂上的輸入,要注重文化教學方法等觀點,并且做了相應的研究。但是在整個日語教學體系中跨文化教學缺乏系統性,呈現零散性和重復性。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缺失對策研究

因此,在現有跨文化教學理論的基礎上,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形成有效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未來跨文化日語教學的發展總體趨勢和要求。那么首先要對日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理論和方法進行探索,形成跨文化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然后通過跨文化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也就是如何通過課程體系構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改革,讓學生在對日本文化的認知的基礎上,體驗跨文化間的沖突,從而達到對文化差異的理解與包容。

1.建立理論、實踐、素質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完善課程模塊層次結構。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日語人才培養的要求,建立語言基礎扎實、應用能力過硬,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素質教育三個體系互相支撐、互相滲透的課程體系。以企業真實活動和崗位職業能力分析為基礎,以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為重點,進行課程整合,搭建專業課程平臺。首先,構建“日語語言文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兩大模塊的專業課程體系。日語語言文學基礎課程方面加大聽、說課程的比重,高年級專業課中開始語言演習、口譯等課程;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方面開設日本語言與文化、日本禮儀、企業文化、跨文化交際等選修課;在實踐教學方面,積極開拓對象國的實習基地,我校日語專業在日本擁有JTB公司、大和皇家旅游休閑集團、北海道東鳳飯店等21個海外實習基地。同時,加強與國外高校的交流與合作,為日語專業的學生提供赴日留學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各類的實踐活動,培養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實踐教學設計上采取“由模擬情境到真實情況的層層遞進”的教學模式,設計了課堂教學與實踐和課外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塊。從課堂教學延伸到第二課堂;從校內的日語角擴展到社會外事活動的體驗;由國內的模擬學習走向國外進行工作實踐。通過系列的實踐學習和體驗,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2.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長沙學院日語專業始終貫徹“認知、理解、體驗三要素雙向結合和良性循環”的思行結合的教學理念;大力使用多媒體網絡化教學手段;積極推廣國內外優質的紙質和多媒體教學資源。①教學內容改革和教材建設。根據中日文化交流和經貿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及時汲取新的教學研究成果,減少陳舊的教學內容,本專業已在湖南省內率先使用了國內日語專業最新的優秀教材。②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語言教學體現著鮮明的應用性、實用性、實踐性特點。教學中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注重教學改革與研究,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提倡將知識轉變為能力,對教學內容的組織注重采用多種靈活多變、自由而又實用的形式,因材施教,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根據理論課程體系和實踐課程體系中各類課程開設的主要目的和特點,積極探索和研究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理論教學注重語言知識中重點和難點的講授、語言技能的訓練,而實踐教學主要注重語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在以培養聽說技能為主的專業基礎課程、以日本禮儀為主的跨文化交際課程、以旅游日語、商務日語為主的崗位實踐課程中,應用和推廣在本專業已取得一定成效的“三結合教學法”,即認知―理解―體驗三結合,采用直接教學法、交際教學法和功能意念教學法相結合的模式,給學生創造一個比較自然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具有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在高年級課程中,側重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采取任務式教學法。在教師的指導下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對教學難點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啟發,讓學生從認知日本語言文化因素過渡到理解語言和文化,最終達到對語言和文化的深刻體驗,真正培養出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專業素質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強的日語人才。在教學手段上,以精品課程為中心,大力推行現代化教學。采用集聲音、文字、圖像為一體的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手段,節約課堂板書時間,加大了教學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根據各課程特點,合理分配傳統教學方式和現代化教學方式的使用比例。

日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要落腳點在建立由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要素構成的跨文化日語教學一體化框架,形成跨文化日語教學模式。通過建立系統的跨文化日語教學體系和模式,推進日語教學改革,將有力促進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提高日語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琴.日語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6).

[2]賈玉新,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劉慧云,黃琴.日語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方法的探討[J].社科研究,2008,69(6).

[4]劉慧云,向潔.海外研修中的中日語言文化研究[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10).

[5]2003年修訂版的《高等學校日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Z]

篇5

【關鍵詞】高校 英語教師 職業倦怠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陜西高校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分析及其專業化發展研究”的成果,批準文號SGH10020;西北工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項目“文化自覺視野中的高校外語教育認同研究”成果,批準文號G2015KY020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085-02

一、引言

21世紀,社會高度國際化、信息化使高等教育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高校集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于一體,承擔著國家高層次人力資源培養和科技創新的任務。教師職業倦怠影響教師工作績效、創新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從而嚴重影響教師知識、技能水平的發揮,是一種隱形教育資源的浪費和流失。在我國,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尚未引起關注,針對高校英語教師的職業情感研究更是寥寥無幾。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自從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費登伯格提出“職業倦怠”以來,它的研究日漸受到重視。教師由于其職業特殊性--培養正在發展中的人,較之其他職業人群,其職業倦怠產生的消極影響更大。教師職業發展是當前各國教育界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

目前,教師職業發展成為各國教育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國外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相對滯后,關于高校教師尤其是外語教師職業倦怠研究更是寥寥無幾。大學公共外語因其公共課程的地位處于學科邊緣,使教師缺乏專業歸屬感。除此之外,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對英語教學水平和方法“費時低效”的批評一浪高過一浪,這使教師對其角色產生困惑,職業認同感降低。阻礙了我國外語教學的發展,影響了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因此,研究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其職業可持續發展,對于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和促進高校英語教師隊伍健康發展尤為重要。

三、研究內容

(一)研究對象和工具

本研究以陜西高校公共外語教師為對象,在參考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所編制而成的馬氏工作倦怠量表基礎上,自編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包含20題,其中個人成就感分量表7題,去人性化分量表6題,情緒耗竭分量表7題。本量表采用5點計分,有“1”(完全不符合)至“5”(完全符合),被試教師依據自身的實際感受作答。問卷調查歷時一個月,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49份,回收有效率74.5%。

(二)數據分析及討論

利用SPSS13.0對問卷初始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并對高校公共外語教師職業倦怠的人口統計學變量上的差異進行方差分析,通過逐步回歸得出教師有關人口學變量分別與教師工作倦怠及其各個維度的關系。

數據表明,從事高校公共外語教學多為女性教師,男女性別在職業倦怠的情緒衰竭維度上表現出較明顯的差異性,女性更強烈的倦怠感可能是多數女性兼顧家庭和事業,更容易產生情緒衰竭。教齡的差異對于職業倦怠的情緒耗竭和去人性化兩方面都有顯著影響。究其原因,多數教齡短的教師是中青年教師,相比資深教師,他們更難獲得科研項目、教學任務繁重,且家庭負擔、經濟壓力等經常影響其工作熱情,工作之初的滿足感不斷受到打擊。與其他學科相比,高校公共外語教師學歷層次普遍不高,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對于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并未存在顯著的差異。然而,職稱差異在教師職業倦怠的低成就感和去人性化兩個因素上差異顯著,教師的職稱越高,他們的工作滿意度較高,工作壓力小,職業倦怠感就越低。

如何預防緩解高校公共外語教師職業倦怠,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要了解其職業倦怠產生的根源及危害,優化知識結構,提升科研能力,在個人成長中體驗成功的快樂。第二,學校應以人為本,科學管理,落實教師主體地位,學校管理者應給英語教師提供更多的在職進修、出國短期培訓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業務素養。第三,國家應該落實終身教育政策,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參加繼續教育,確立教師價值,切實提高教師收入。學校應完善教師的繼續教育制度和考評機制,促進隊伍的和諧健康發展。綜上所述,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問題需要社會、組織和教師個人三方有效地協調方能得以減緩和解決。

四、結語

自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勢頭,國際化語境中的高等教育需要高質量的英語教學。綜觀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狀況,國外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這些結果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獲得的,很多理論與實踐中的經驗都需要一個本土化的過程。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順應了我國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和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為管理者調動高校英語教師工作積極性、促進該隊伍的科學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建議,有助于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增強高等教育競爭力。

篇6

關鍵詞:失業保險金;申領率;對策

當社會分工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必然會出現失業現象。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勞動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暫時失去工作,致使工資收入中斷而失去生活來源,并在尋找新的就業機會時,從國家或社會獲得物質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失業保險金作為失業保險制度的核心內容,對再就業有著重要的影響。失業保險金的有效申領對于失業保險制度的存在意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際中,失業保險金發放比例低,周期長以及一些客觀的原因導致職工失業保險金申領率較低。筆者對我國現狀的失業保險金申領率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提高職工失業保險金申領率的良策。

一、職工失業保險金申領現狀分析

通過對200家用人單位2016年繳費滿一年以上的3625位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具體情況和原因的走訪調查(見表1):根據上面的統計圖表,離職和公司辭退為現行職工失業的主要表現原因,根據失業保險政策,絕大數人員不符合失業保險金的申領條件。

二、對職工失業保險金申領率低的原因探討

(一)失業職工對失業保險金申領意識差

一般情況下,失業職工文化水平較低,法律意識也比較淡薄,對失業保險政策缺乏了解,有些失業職工甚至不知道失業時可以去社保部門領取失業保險金。有一部分失業職工遇到用工單位阻礙時,不能夠堅持依法維權,保護自身利益。再加上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社會現狀,職工就業的流動性較大,當與上一家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之后,往往急于進入下一份工作,基本上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經歷去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的手續。

(二)用人單位忽視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般情況下,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面對支付經濟補償金時往往不太主動或不愿意,解除勞動合同往往采取不主動提出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也印證了調查中屬于離職或辭職的比例占絕對優勢的主要現實。

(三)社保機構缺乏宣傳

一些社會保險機構對于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政策缺乏實質性的宣傳,也是導致失業職工對于失業保險金政策不夠了解的原因之一。對于失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沒有采取有效的監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用人單位應盡的法律義務。失業保險金的申領手續繁復,也是導致職工和用人單位有畏難情況的原因之一。

(四)失業保險金領取政策嚴苛

目前我國的失業保險政策設置比較嚴苛,享受待遇的條件限制較多。如規定因本人原因中斷的就業職工不能合法享受失業保險金領取的待遇,從而導致了很大一部分失業職工被拒之于申領大門之外。另外,失業保險金的設置標準較低,法律規定的失業保險金領取標準為當地職工最低標準工資的60%-70%。國際上一般是以失業保險金替代率來計算月失業保險金占失業前本人月平均工資的比例。因為國內目前各地采用的失業保險金給付標準都是固定值,與個人的繳費工資無關,因而采用人均年失業保險金支出占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比重來衡量失業前后的收入高低。其中,人均失業保險金支出等于失業保險金支出總額和領取失業保險金總人數的比值。因此,這樣的失業保險金標準很難保障失業職工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對失業職工申領失業保險金積極性是一種打擊。

三、提高失業保險金申領率的建議和對策

我國早在頒布的《失業保險條例》中就明確規定,失業保險金的給付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失業保險制度的目的絕非只是對失業人員進行“生活救濟”,更重要的積極意義在于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它既應該能夠保障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維持勞動能力,又應該能夠避免福利惰性。然而現行的政策對于失業保險金領取的政策剛性比較大,要合理提高失業保險金申領率,需要釋放增強制度政策的彈性。因而用工單位和社會保險機構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強化社會福利意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失業職工對失業保險金申領的積極性。

(一)合理提高失業保險金的標準

國外較成熟的研究成果標明,過高的可能帶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造成惡劣的勞動力市場扭曲以及社會總產出的下降;過低的失業保險金則無法保證失業者的基本生存需求,即可能擾亂有效調節收入的分配差距、無法穩定失業者的日常消費水平,甚至有可能損害到經濟運行的效率。而今我國失業保險金結余龐大,表明失業保險金申領的門檻偏高,失業職工領取的標準偏低。結合現狀的調查,失業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原因中屬于本人意愿的比例占大部分,建議取消“非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申領條件以提高失業保險金申領率是符合現實條件的。對國家現行標準“失業保險金標準為當地職工最低月工資的60%-70%”的規定宜進行適當的調整。國內目前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來確定失業保險金的給付標準,如北京、廣東、四川、陜西、甘肅、遼寧、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南等。其中比例最低為甘肅省,失業保險金的給付標準相當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57%,比例最高的北京市,最高時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武漢市失業保險金為該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因而根據現狀失業保險金結余情況,失業保險金標準可以調整為當地的職工最低月工資范圍為60%-100%,具體根據各地方基金收支的情況進行浮動。這樣有利于提高申領失業保險基金的積極性,失業職工基本生活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二)用人單位需依法維護好失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用人單位必須依法保護好失業職工的合法權力和利益,嚴格依據勞動合同法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主動向失業職工告之失業保險享有的權力,履行失業經濟補償金以及為失業職工提供失業證明和相關材料的義務,真真切切的維護好失業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社會保險機構加強服務及其策略

各地社保機構需要全力支持失業職工通過合法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的權益,并加大對失業職工的政策宣傳,形成失業保險金的良好氛圍。與此同時,簡化辦事流程和辦理程序,并改善社會服務態度,最終達到失業職工積極申領失業保險金的目的。針對我國失業人員的特征,應當采取不同的引導和鼓勵措施。比如,對接受職業培訓職工,可繼續發放一定金額的生活費和交通補貼費;對靈活就業的從業人員,可以維持發放失業保險金一段時間,使其有足夠的精力積累職業經驗,能夠尋找更穩定的工作;對于因個人不履行自身工作職責而造成失業的,則適當縮短其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或降低待遇標準;而對于已就業且收入能夠達到一定標準的,則停發其失業保險金。

四、總語

綜上所述,當前形勢下,我國失業人員中多數人受教育程度不高,企業的主動履行合同法的意識參差不齊,在失業保險制度的執行尚需完善和提高,面對這些現實現狀存在的特點,結合各地方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優化對策和措施。因地制宜的制定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標準,強化企業的法律意識,加強社保機構的宣傳服務力度和服務策略,以合理提高職工失業保險金領取率。故本文旨在通過一系列合理的建議和策略來保障失業金制度的有效實行,從而能夠發揮出失業保險金制度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天紅.中國失業保險金給付標準:現狀、問題及對策思考[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16,(03):12-18+36.

[2]周江濤.失業保險金給付博弈分析及其優化設計[J].西北人口,2014,(03):6-9.

[3]楊翠迎,王國洪.我國失業保險金標準影響因素研究[J].商業研究,2014,(04):57-63.

[4]黃燕萍,鄧利娟.如何提高失業保險金的使用效率:以福建省為例[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1):153-158.

篇7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失業保障在維持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促進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用越來越大。本文通過反思我國的失業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失業保險制度的對策建議。

一、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發展歷程

1.建立階段

1986年為了配合國有企業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國務院頒發了《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這標志著我國失業保險制度的建立。《暫行規定》雖然對失業保險制度的主要構成要素如實施范圍、對象、資金來源、支付標準、管理機構都作了說明,但正如它的名稱一樣還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其實施范圍狹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保障能力有限,失業救濟性質明顯。

2.發展階段

20世紀90年代以后,由于經濟改革的力度加大,國有企業富余人員問題浮出水面。為了進一步發揮失業保險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1993年國務院又頒發了《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以代替1986年的《暫行規定》,但是《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并沒有對《暫行規定》有大的突破和超越,失業保險原有的問題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勢下有些問題甚至更加尖銳和突出,從而導致了失業保險在經濟改革中沒有擔當起應有的責任,滯后于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改革的進程。

3.鞏固階段

1999年國務院的《失業保險條例》,在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強化失業保險的保障功能、強調失業保險權利與義務的對應、體現失業保險的性質、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無疑有很大的進步。確立了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和促進再就業的基本宗旨。將失業保險的實施范圍擴大到城鎮各類企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建立了國家、單位、職工三方負擔的籌資機制。在支出項目安排上,強調了失業保險金及其相關支出,增加了職業介紹補貼的開支項目,取消了生產自救費和管理費。失業保險金的標準按照高于當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原則制定。提高了統籌層次,實行了市級統籌。加強了基金管理,規定失業保險基金必須存人銀行的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二、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

1.覆蓋范圍窄,多數失業者享受不到失業保險金待遇

自《失業保險條例》實施后,失業保險的覆蓋范圍比過去大,但與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和就業崗位有限的實際情況比較而言,還是顯得比較窄。我國廣大農村還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雖然現行的失業保險條例已把農民合同工納入社會保險體系中,規定對工齡滿1年以上、雇用單位已為其繳納失業保險費的農民合同工,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補助。但是,這不能覆蓋大量進城從事短時間打工的農民和每年從大中專院校畢業走向社會,短期內難以就業的畢業生,他們的失業保險問題也是一個亟待深入研究的新課題。

2.失業保險金來源渠道狹窄

失業保險金主要來源于征收的失業保險費,而各地的失業保險金以縣(市)統籌,在當地使用。可見,失業保險金來源渠道單一,統籌層次低,防范和分散失業風險的能力不高、調劑能力差。

3.失業保險僅限于生活救助

《失業保險條例》建立失業保險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失業人員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但是實際上,我國失業保險僅圍繞失業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展開,在如何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方面沒有過多的涉及。面對越來越多的失業人員,沒有相應的就業激勵機制和再就業培訓措施,單靠給予生活救助是不夠的,最終會導致保險基金不足,無法保障眾多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三、完善失業保險制度的對策

1.調整失業保險制度理念,充分認識就業保障的重要性

社會保障應該具有就業保障的功能,其基金的支出,構成社會消費需求,與經濟擴張和收縮之間存在著一種反向運動的內在聯系。在經濟繁榮、就業增加、收入提高、社會消費需求具有擴張傾向性時,社會保障金支出就會減少;反之,社會保障金支出就會增加。因此,只有達到充分的就業,才會從根本上減輕社會保障的負擔。因此,應把失業保險制度與積極勞動政策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就業導向型的失業保障制度,以實現擴大就業的總目標。

2.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覆蓋面,拓寬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渠道

由于失業本身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的覆蓋面,讓所有非自愿而處于失業狀態的人都能夠享受一定的失業保障并獲得就業的機會,使失業保障進一步社會化,做到應保盡保。當前,要盡快將剛畢業暫未找到工作的學生,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被精減下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農民合同工,農村潛在的失業者等納入失業保險的范圍。同時,要拓寬失業保險基金的來源渠道,建立基金來源多元化的失業保障體系,以滿足基金不斷增長的要求。

3.將失業保險與促進再就業工作聯系起來,營造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寬松環境

推動失業人員重新就業本身就是失業保險工作的一個有機部分,失業保險除了對失業人員進行救濟外,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促進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提高失業人員的再就業能力是解決失業問題的根本。因此,要將失業保險與促進再就業工作密切聯系起來,加強對失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做到失業培訓工作經常化、有針對性,著力于全面提高失業人員的素質。另外,要營造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寬松環境,做到一要適當降低創業的門檻,減少失業人員創辦企業的資金限額和各種限制條件;二要為創業者提供適當的資金支持,包括實施放寬貸款條件、降低貸款利息等舉措;三要對失業人員創辦企業提供一定的稅費減免,降低創業的負擔;四要鼓勵創辦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以緩解就業的壓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而失業保險制度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予以高度的重視。我國應根據實際情況,借鑒其他國家經驗,不斷完善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制度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高職 就業 家政服務

就業難一直是困擾著高職院校和高職畢業生的問題,畢業生就業率高的學校生源就十分充足,反之則不足,就業率與生源成正比。如何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如何開辟新的就業市場、新的就業途徑是高職教育必須面臨的新問題。

一、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現狀及分析

(一)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

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就業壓力不斷增加,作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職教育面臨著學生難就業和學生畢業就失業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主要表現:一方面大量的高職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業卻招不到熟練的技術工人;一方面企業急缺復合型的高級技術工人,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因未開設相應專業,提供不了這類畢業生;就業市場和用人市場的脫節導致畢業生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用人單位招不到合適的員工,出現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難”局面。

(二)現狀分析

1.畢業生就業觀念陳舊

很多高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過分強調“求高、求穩、求一步到位”在職業規劃時沒有深入思考,自己有何特長,適合從事什么行業,什么崗位,自己能勝任什么崗位,忽視了自身的實際能力。高職畢業生和本科生一樣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和500強企業,但事實上最終去向大都是民營與私營企業,就業崗位大多是操作工、文秘、前臺、銷售等初級崗位。在就業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眼高手低”現象,不能勝任本職工作或到崗后不甘心從事當前的工作始終想跳槽,不安心本職工作,導致經常性主動失業。

2.院校專業設置滯后

學校在進行市場調研后發現市場缺什么專業、熱門什么專業學校就開設什么專業,等學生畢業時才發現此專業在幾年的時間里已經飽和。由于學校專業設置缺乏前瞻性,往往新專業開辦后又不能立刻停招,只好繼續招生,導致學生就業質量不高。其次高校間專業設置太相近,缺乏特色專業。例如旅游管理專業文科、理科、工科院校都在開設,但用人單位在招聘時肯定優先選擇有特色的旅游院校的學生。因此高職學校專業設置滯后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沒有特色專業是造成畢業生就業難的另一個原因。

二、家政服務業的現狀及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人們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家政服務業孕育產生。家政服務業是近些年迅速崛起的新興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它是以家庭成員為服務對象的行業。

(一)家政服務業的現狀

2011年蘇州市常年從事家政業的約有2萬多人,多為下崗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農村婦女,年齡在40-55歲之間,文化層次不高,大多數都沒有接受過專門技能訓練和培訓,整體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不高,從事的工作為做家務、照料老人、接送小孩、看護病人等。這些家政服務人員構成了低端家政服務市場并且正在逐步飽和。

隨著中等收入階層人群的不斷擴大,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從煩瑣的家務中解脫出來,工作之余更好地享受陽光、健身和社交生活。因此,對家政從業人員不再滿足能做衛生接孩子等簡單的服務,導致為了更好地改善生活質量而需要的專業性、高層次的中高端家政服務人員嚴重缺乏。

(二)現狀分析

1.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涌入城市,由于年齡大、學歷低、沒有一技之長為了生活只能從事簡單勞務型的家政服務,如煮飯、洗衣、維修、保潔、衛生等;

2.由于社會對家政服務業培訓缺乏專業性和持續性,使初級的勞務型家政服務人員無法變成中級的“知識技能型”服務人員,無法從事護理、營養、育兒、家教等中級的家政服務;其次高校專業建設不重視,忽視了家政服務市場對中高端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沒有適應需要去培養高級“專家管理型”服務人員(如高級管家類的家務管理、社交娛樂的安排、家庭理財、家庭消費的優化咨詢、家庭健康的指導等專門人才)。

三、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方向與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已由數量轉向質量,高職畢業生如何體現自己獨特的社會競爭力,如何解決就業難,提升社會地位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社會對家政服務尤其是高質量的家政服務人員有大量需求,而大學擴招畢業生不斷增加,勞動力資源豐富,甚至是富余的情況下,把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和家政服務業有機的結合起來,這不僅能解決現實中高職學生就業難的尷尬問題,而且可以保持社會穩定,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豐富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

高職教育中很多人還沒有踏入家政服務這一行業,還不了解社會對家政服務的需求,面對迅速發展的家政服務業,而開辦家政學專業的學校卻屈指可數,據《中國青年報》報到2007年吉林農業大學和天津師范大學國際女子學院相繼開設了家政本科學歷教育。但每年畢業的幾十人遠遠無法滿足廣大市場對高素質家政人員的需求。因此將家政學專業滲透到高職院校的教育中,做好定位打好品牌定能為高職學生開辟一條就業的新途徑。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當今市場的激烈競爭,實質是人才質量的競爭,作為為社會輸送專門人才的高職院校,應明確新時期對人才質量的要求,是復合型、適應型、全面型、“一專多能”的綜合人才。高職院校在做好充分市場調研的前提下,開設家政學專業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家政服務和家政管理的教育,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目標和課程設置,讓學生在校期間能系統的學到有關家政服務的各種課程如:財務、管理、理財、醫療保健、法律、文秘、育兒、策劃、英語、茶藝、插花、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培養學生高超的專業技能和過硬的動手能力。

另外根據市場需求、用戶需求和學生自身的特點,以提高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為核心,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家政服務教育培訓。讓學生通過國家、社會認可的持證上崗考核和家政服務等級考核,讓一部分學生成為“知識技能型”服務人才,一部分成為“專家管理型” 服務人才。初級的“簡單勞務型”服務人才可以讓社會弱勢群體擔當,在家政服務高層次發展的同時也給他們一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而高職院校的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一批能滿足市場不同層次需求的復合型中高端家政服務管理人才隊伍。

(二)扭轉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觀念

“家政服務就是保姆替人做飯、打掃衛生、照顧老人,是外來打工婦女干的活”、“低人一等”、“伺候人”等陳腐觀念不僅在學生中存在,在學生家長、社會中也普遍存在。要扭轉這種觀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方面需要學校通過思想教育引導學生端正思想,正確認識家政服務業,樹立職業無高低貴賤,只有社會分工不同的職業思想。請中高級家政服務人員給學生做講座通過他們的切身體驗讓學生認識、了解家政服務業,樹立學生正確的擇業觀。另一方面政府要重視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借助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家政服務業在“服務百姓、便捷生活”方面的突出作用,擴大家政服務業的社會影響力,端正社會對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偏見和歧視提高家政服務業的社會地位。把家政服務業提升為一種正當的、有文化含量的、高收入的職業。

在樹立學生對家政服務業認識的同時不能忽略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很多家政從業人員工作時間都在雇主下班后,這就暴露出雇主對家政人員的不信任,擔心將家里的鑰匙交給家政人員會發生財產丟失的情況,在以往的新聞報到中也確實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因此要求提高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培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人民軍隊作風,切實從雇主的角度考慮問題維護雇主的利益,嚴格保守雇主的秘密,經得起各種誘惑的考驗。逐步增強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規范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質量。

一般的家政服務員都是純一色的女性,很少有男性涉足。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家庭和特殊的工作確實很需要男的幫忙料理。在市場需求中男性家政服務人員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他們的收入往往高于女性,因此要打破家政從業人員都是女性的傳統觀念,培養男家政服務人員。

(三)加強對家政服務業的規范管理

家政服務業是城市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規范家政服務業不在簡單的是企業行業的事情而應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要發揮政府在發展家政服務業中的主導作用。政府要加強宏觀管理,出臺行業規范標準, 提高中介機構的資質要求, 規范家政服務業的運作程序和管理辦法,加強對家政服務業的規范化管理,逐步將家政服務業納入正規化、法制化的軌道。

建立和完善家政從業人員的上崗和培訓機制,提高家政服務業準入門檻,嚴格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持證上崗制度。完善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等級酬勞標準,規范勞動合同, 保障各方合法權益。家政服務人員關心的是工資待遇、勞動關系和尊重,雇主關心的是信譽、安全和優質服務,管理部門督促家政企業與用工人員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督促家政服務人員參加養老、醫療、工傷等基本保險,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家政服務業的良好氛圍。家政服務公司、從業人員和雇主簽訂書面勞動合約明確三方的責任、權力與義務,使三方的法律責任更加明確,維護家政人員平等的社會地位。

總之,家政服務業的發展是社會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必然產物,高職教育培養的中高級家政服務人員不僅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解決了高職學生就業難的實際問題,為學校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孫雪松.掌握高職學生心理,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質量[A].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5):94-95.

[2] 劉正良.江蘇省現代服務業發展與高職教育改革[A]. 職業技術教育,2008(16):25-28.

[3] 李艷梅.我國家政服務業的現狀分析與規范化建設[A].社會科學家,2008(7):107-110.

[4] 頓祖義,牛亞莉.高職院校家政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A].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13-15.

篇9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職業取向;就業

中圖分類號:F830.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5-0-01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的來臨,從2008年至今,中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勞動力市場近十年來的供求關系呈現出總量過剩、產業結構與人才結構矛盾突出的現象,這次危機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依附性和外向型企業來說是雪上加霜,局部地區、行業的就業形勢進一步緊張已經導致整體就業形勢更加趨緊。而目前中國城市勞動力中約四分之一的人持有大學學位,中國已經呈現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情況。

一、國際金融危機對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供求矛盾的影響分析

1. 2001年-2009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

受1999年高校擴招政策的影響,自2001年至2009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畢業人數和未就業人數逐年攀升,但就業率卻出現逐年遞減的趨勢,這些現實的數據反映出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供求矛盾嚴峻的態勢。

2.金融危機對廣東省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供求影響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金融危機形成新的就業問題,社會職業對高校畢業生層次需求改變。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統一勞動力市場的建立,跨國公司和電子商務的崛起,亟待新興高端人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有力地沖擊了依附于外國進口的初級生產加工制造業,這顯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弱勢:民族企業發展力量弱小,新型產業發展規模狹小,缺乏抗風險能力強的品牌企業。

(2)金融危機引起經濟發展不平衡,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經濟收入是引起高校畢業生擇業的首要因素。此次問卷調查,對受訪者進行了“畢業后求職地區”調查,結果顯示:上海30%,北京24%,廣州22%,深圳17%,成都7%。表格顯示的是2010年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的GDP占全國GDP總量的比例,以及被調查的畢業生擇業地區的選擇情況。

二、廣東高校畢業生職業心理取向變化的現狀分析

1.職業取向的基本模式

職業取向是指人們希望從事某種職業的態度傾向,是人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對選擇某種社會職業所持的比較穩定的認識、評價、態度、方法、心理傾向,是人們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職業、追求職業及其所達到什么水平、程度的主觀向往。它既是人們職業理想的直接體現,也是人生觀、價值觀的最直觀表達。根據高校畢業生職業心理取向的模式的不同,可以將職業取向劃分為:自我中心模式、環境中心模式(包括職業、崗位中心模式;組織中心模式;家庭中心模式;地域中心模式等)。

2.金融危機影響下的高校畢業生職業取向的現狀分析

(1)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在調查中,76.5%的畢業生選擇留在廣東地區或家鄉擇業,并且抱著“只要成功就業就好了”的心態,忽略了崗位的發展前景,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現象從側面反映了部分畢業生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沒有準確定位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造成人力資源的損失。

(2)職業選擇存在趨同性、集中性。在此次調查中,大多數同學選擇的職業不是與自己專業對口的科研、技術崗位,而是選擇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這一類當前社會地位較高的崗位,由于國內外經濟環境不景氣,在調查數據中只有8.26%的畢業生會選擇商貿類的崗位。這反映出高校畢業生的職業取向已經從前幾年崇尚經貿等熱門崗位逐漸回歸為“鐵飯碗”的爭奪戰。

(3)職業核心競爭力弱。在調查中,畢業生指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質或能力主要是“.解決問題及溝通協調能力”,次之則是“相關工作和實習的經驗”。現在的許多畢業生解決問題及溝通協調能力處于相對薄弱的狀態,畢業生應多參加社會實踐,建立廣泛的人際交往圈,為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做鋪墊。

(4)職業期望水平過高。據調查顯示,66.25%的高校畢業生畢業后的期望工資水平都在4000元以上,對職業要求期望過高,薪水要求高,就業地區位置要求高。這一心理導致一些畢業生錯過好崗位,造成崗位競爭地域的不平衡分布。當問及畢業生的能力缺陷時,調查結果集中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欠缺。目前的畢業生能夠術業專攻的并不多,在專業知識不牢固的前提下,就業必然會碰壁。

(5)自主創業熱情高漲。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熱情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在調查中,有58%的高校畢業生有創業的意向,但真正能夠付諸實踐的還是極少數人。近年來,在國家創業政策的鼓勵與支持下,一些畢業生畢業后趨向于自己創業,這反映了在金融危機影響下,部分畢業生變被動就業為主動創業,通過自己創造崗位來降低失業風險,同時也促進新的崗位形成,帶動社會就業。然而由于經驗不足、資金缺乏等原因,高校畢業生創業成功的案例還并不多見。

參考文獻:

[1]柴晉華.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影響及對策分析.網絡財富,2010-3.

[2]李國彥.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知識失業”問題探析.中國商界,2010-2.

[3]王繼威,陳兆倉.治理邏輯與路徑選擇:金融危機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供給.鄭州輕工業軒轅學報,2010-2.

篇10

關鍵詞: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驅動;對策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深化以及項目管理的不成都市當前的城鎮化進程轉入從量變到質變、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從重數量的外延式擴張向重品質的內涵式發展轉變,實現向“創新驅動”發展方向轉變,而“創新驅動”的核心是科技創新。黨的十報告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充分表明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對于新型城鎮化建設來說,科技創新將是重要抓手和成功的關鍵,是當前成都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是城鎮發展中強大的軟實力[1]。

二、 現狀分析

(一)成都城鎮化的主要成就

2011 年底,成都市城鎮化率達到67%,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約16個百分點,非農產業增加值比重達到95.3 %。城市建成中心城區面積達到483.02 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長27.46平方公里,建成區綠地率35.43%,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17%,用水普及率達到98.17%,用氣普及率達到95.58%,市區污水處理率96.73%,人均住宅建筑面積30.68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4.98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45平方米,天然氣供氣總量226637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量達134790噸,地鐵運營線路長度達17.6公里,GDP年均增速保持12%以上,成都工業化水平在達到45.23 %時,城鎮化率與工業化率之比為1.48,處于國際公認的1.4~2.5的合理水平[2]。

(二)成都城鎮化的主要問題

1、科技創新未能有效支撐引領城鎮化

成都市的新型城鎮化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轉型時期,對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的城鎮化健康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有效支撐和引領。然而,成都市的城鎮化建設的“科技含量”偏低,仍然面臨許多體制及其制度上的障礙,如部門之間缺乏協調,對在城鎮化建設中發揮科技創新作用缺乏規劃;標準建設滯后,強制性規劃少,科技發揮作用的渠道不通暢;科技產業化應用示范工程等推進力度不夠等。

2、城鎮化發展質量不優

當城鎮化率達到60% 時,社會矛盾往往集中多發,大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城市綜合負載能力問題。第一,就業不足。據2012年成都市統計年鑒數據和CHFS公布的2011年數據,成都市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6.65萬人,失業率為0.8%,低于中國城鎮整體8.0%的失業率。但該失業率并不能反映成都市總體的真實失業率,因為農村存在大量的勞動力人口,21-25歲以及51-55歲勞動者的失業率最高,成都農村就業率僅為36.54%,城鎮就業率為55.54%,均未能達到充分就業;第二,貧富差距拉大。成都市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加大,2011年底,城市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3932元,農村居民人居純收入9895元,前者是后者的約2.4倍;第三,住房短缺。雖然成都市目前人均住宅建筑面積30.68平方米,較上年有所增長,但住房保障制度未能充分落實,打工人員群租現象普遍,大量農村居民轉為城鎮戶口或者要在成都市真正定居,因財力不夠,房價、物價高等,難以實現;第四,交通擁堵。成都市整個在中心城區出行車量接近臨界點55萬輛,并且80%的主要路段以及60%的主要路口已處于飽和或超飽和狀態。12個擁堵路段平均行車車速長期低于10公里/小時,在路段車速等級劃分中,全部處于最低的7級。第五,環境污染。成都市2011年成都市全年有17天大霧天氣,空氣質量優53天、良269 天、輕微污染39天,輕度污染3天,中度重污染 1天[3]。

三、 對策研究

相對于成都過去注重簡單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積擴張、經濟水平單方面的提高,應該通過科技創新集群化,集約利用城市空間資源,以現代化為目標,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式,提升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質量,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重要轉變,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通過把科技創新拓展城鎮化在城鎮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創新空間,將成都市打造為充分運用科技進步的“智慧之都、成功之都”,切實推動成都城鎮與生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協調發展,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偉大“成都夢”,建設美麗繁榮和諧“成都”。

(一) 科技創新推進“產城一體”、“產城融合”,為城鎮化提供基礎

產業化是城鎮化的基礎。“產城融合”將會帶來大量就業的機會,特別是能夠滿足兩類人,即有專業技能的年輕農民工和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大學生的就業需求。因此,將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融為一體,構筑成都市宜居宜業的發展格局,將大大提高成都市城鎮化發展質量。注重“三區合一”,即生產區(園區)、生活區(社區)、校區合一,促進“產”、“城”、“人”融合。園區內規劃住宅、超市、街區、游園等生活配套服務以及學校、醫院等公共配套設施,集實體產業發展、創新集群導入、完整生活配套設施為一體,讓我們的城鎮更加宜居,避免出現“堵城”“睡城”“空城”,城市里的人根據產業發展轉移到一片集中區域,降低集中對中心城區交通、資源、基礎設施等的重復規劃浪費,減輕中心城區的綜合負載能力。

(二) 科技創新驅動工業轉型升級,為城鎮化提供支撐

一是,構建技術內生型、服務增值型制造體系、相對獨立和完整的產業技術體系,形成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體系,促進產業集聚、產城融合,同時要在強化轉移農民、帶動農業的作用上下功夫,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加速城鎮化進程。二是取代低成本勞動力為基礎的工業增長模式,改造和提升傳統工業的技術含量,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活動,推進產品創新、產品制造業創新,以更多的自主技術創新支撐產業的發展,實現從“成都制造”到“成都創造”,加強企業節能減排和技術改造,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突出發展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勞動就業多的產業,堅決摒棄浪費資源、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粗放增長方式,實現生產技術人性化、綠色制造、綠色就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向經濟開發區和重點鄉鎮集中,解決城鎮化農民的就業問題[4]。

(三) 科技創新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成為主要突破口

促進成都市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加大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用現代化的新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造傳統服務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性區域服務業和差異化區域服務業,創造需求,引導消費,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和民生服務。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尤其是需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城鎮化與服務業發展相互促進,未來中國消費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就來自服務需求的增長,使服務業與城鎮化雙輪驅動,成為推動城鎮化的主要突破口。通過建立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提高生產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比重,加快推進現代服務業重點集聚區建設,著力引進境內外知名商業地產投資商和運營商,提升現代服務業載體的運營管理水平,形成“成都服務+周邊制造”、“成都總部+全球市場”的產業發展格局。(作者單位:西華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胡振亞,汪榮. 工業化、城鎮化與科技創新協同研究[J]. 科研管理, 2012, 30(6):70-11

[2]甄曉飛.科技創新與新農村城鎮化建設[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 13(3) :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