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保險工作亮點范文
時間:2023-06-28 17:40: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失業保險工作亮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同志們:
剛剛過去的一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參保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的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開創了全新的局面,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為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新密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所有社保工作參與者共同努力、拚搏進取的結果,為此,我代表局領導班子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深深的敬意!
回顧20__年的社會保障工作,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壓力與動力同在,成功與困難相隨,但20__年也是社會保障工作濃墨重彩,收獲頗豐的一年。一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們以“繼續解放思想,切實改善民生”為主旨,充分發揚銳意進取、克難攻堅的開拓精神,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總的來說,去年的工作主要突出了以下六個特點:
一是外促內驅,狠抓進度,加快擴面參保進展步伐。去年以來,我們在加強政策宣傳的基礎上,在充分調動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和有關職能部門等外部力量前提下,以嚴格內部考核,加大工作驅動為手段,以個體私營企業和原參保企業的臨時工、大中專畢業生為重點,以福利企業退稅把關為機遇,趕時間,抓進度,不斷加快企業養老保險擴面工作進展步伐。截止7月底,全市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企業養老保險年內新增參保達到6324人,繳費總人數上升到33323人。同時,繼續以煤炭、建筑等高風險企業為重點行業,以農民工為重點人群,大力推進高風險企業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全市參加工傷保險的高風險企業達到223家,農民工參保17545人,如期實現了實施農民工平安計劃三年預定目標。在養老、工傷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擴面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其它險種參保的擴面工作也保持了相對穩定和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止年底,失業保險參保39012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51046人,生育保險參保21690人,全部完成了鄭州市下達的年度責任目標。社會保險覆蓋范圍的逐步擴大,參保人員的持續增長,大大拓寬了社會保險費征收費源,為基金征繳增添后勁,再創新高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二是明確目標,有的放矢,突出基金征繳清欠效果。在強力推進擴面工作,通過“以擴促征”為基金征繳工作注入活力的同時,經過對征繳清欠形勢的科學分析,去年把強化社保稽查減少基金流失、清理重點企業欠費和企業離崗職工、失業再就業人員補繳欠費做為基金征繳清欠的三個重要增長點,明確目標,有的放矢,想方設法加大落實力度,收到了明顯的工作效果。全年通過稽查手段清理往年欠費405萬元,并通過規范申報和加大稽查力度,把少報、瞞報、漏報現象減少到了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基金流失。另外,把生產經營逐步好轉的欠費企業作為日常重點監控對象,經常排查企業資金動向,加大征繳清欠力度,適時下達催繳通知書或督促企業履行還款協議,大部分企業都能積極配合及時清理欠費,其中部分企業還把多年來的欠費全部清理完畢,一舉摘掉了欠費帽子,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通過采取各種制約把關措施,去年全市企業主動清理欠費累計達1200 萬元。目前,我市原國有集體企業當中,除停產倒閉企業以外,近87%的企業已實現無欠費目標,企業繳費工作已基本步入正常軌道。另外,為解決企業離崗職工和失業再就業人員斷保及繳費不及時、長時間欠費問題,5月-6月間通過采取有效的宣傳和激勵措施,充分調動了企業離崗職工、失業再就業人員這部分群體的繳費熱情,激活了這塊龐大的費源,補繳人數達到2600多人,補繳總額2300多萬元。個人補繳欠費的成功推進,不但成為今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工作的一大亮點,而且也成為促進基金征繳大幅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全年各項社會保險費征繳額總計完成34161萬元,同比增長30%。其中:企業養老保險費14099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12236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費5011萬元,居民醫療保險費225萬元,失業保險費1388萬元,工傷保險費1049萬元,生育保險費153萬元。各項基金節余41511萬元,基金征繳和結余額再創歷史最高水平。
三是緊扣核心,嚴格標尺,按時足額支付各項待遇。抓好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發放工作,是社會保障工作的立足之本和核心任務,能不能及時足額地把待遇發放到參保職工手中,事關社會保障的信譽。一直以來,我們嚴格按照五個一標尺,即“一人不少、一分不欠、一次不缺、一起不漏、一日不拖”,確保了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和支付,有力地維護了廣大參保人員的權益。全年為12142名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18482萬元,按時足額發放率100%,社會化發放率100%。為1196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待遇616萬元。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為596450人次的門診病人支付醫療費1966萬元,為5062人次的住院病人支付醫療費1977萬元。為182名工傷事故受傷職工支付工傷保險金450萬元;為269名生育女工支付生育保險金69萬元。另外,又對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政策進行了調整,提高了待遇支付比例和報銷額度,順應了民心民意,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參保人員的醫療需求,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
四是夯實基礎,注重服務,創新退管工作特色。退管所站建設是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基礎和載體。為了加大退管所站建設力度,夯實退管工作基礎,為廣大退休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嚴格按照“4132”標準,不斷提升示范所站設施建設水平和檔次。去年以來,我們在鞏固提高原有11個示范退管所、22個示范退管站建設的基礎上,又增建了6個示范退管所和27個示范退管站。目前,全市17個退管所全部達到了示范化建設標準,示范退管站達到49個,并且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至少有2個以上示范退管站。其中,來集鎮亮點示范站達到5個,城關鎮、岳村鎮和西大街辦事處分別達到4個。另外,繼續加大“六到位”退管站的建設力度,提高建設標準,堅決做到不留死角,切實把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退管服務網絡建起來。按照每10人建一個退管站的標準,通過一年來的不懈努力,共建成退管站302個,占全市
社區、行政村總數312個的97%,并全部達到“六到位”,真正實現了鄉鄉有示范、村村“六到位”、享受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離退休人員達到100%的工作目標。去年元月和11月,鄭州市和全省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會議及經驗交流會分別在我市隆重召開,通過經驗介紹和現場觀摩,我市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受到了上級領導以及與會代表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評。最近,鄭州市社保局組織相關人員對我市亮點示范所站進行了考核驗收,我市在亮點示范所站數量和檔次上名列鄭州12個縣市區第一名。
為滿足廣大退休人員精神文化需求,去年投資6萬多元,為全市302個退管站和17個退管所訂閱了“老人春秋”、“老年日報”、“鄭州日報”、“鄭州晚報”等報刊雜志。為解決好困難退休人員的生活問題,20__年全市共通過各級退管組織探望重病、孤寡、工殘、高齡等人員1312人次,送去慰問品價值近幾十萬元;捐款資助特困家庭257個,捐助物品現金共計388193元。
在不斷完善服務的同時,通過改革創新實現了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高效率。退管站月例會平均簽到率由過去86%增加到目前95%。全年沒有發生一起死亡冒領養老金現象,沒有發生一次因退管機構管理服務不到位而引發的上訪事件。近13000名離退休人員、遺屬供養人員和托管人員認定率達到99.6%,認定準確率達到100%。在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方面是最好的一年,在鄭州市20__年度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綜合考核中又獲得第一名,并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列為20__年重點推廣示范性工作。
健全完善的設施建設,貼心到位的管理服務,激起了廣大通休人員奉獻社會,貢獻余熱的熱情。我市離退休人員目前共創辦經濟實體176個,成立綠化美化、環保衛生、傳統教育、移風易俗等組織206個,義務修理、義務修路、義務宣傳等事跡在離退休人員中層出不窮,不勝枚舉,這些離退人員在新密經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五是抓好試點,以點帶面,順利推進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20__年鄭州市確定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也是繼20__年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實現“全民醫保”之后,又一關乎全市民生的又一件大事、好事。為了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順利實施,盡早實現全民養老目標,根據上級統一部署,我們按照“抓好試點,總結經驗,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從8月1起在超化鎮和西大街辦事處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試點運行。在試點工作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我市于8月29日召開全市動員大會,全面啟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全面啟動以來,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在借鑒兩個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按照“統一思想抓認識,明確責任抓落實,健全機構抓基礎,迅速部署抓發動,精心組織抓效果”的工作步驟,在組織領導、政策宣傳、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參保動員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確保了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順利推進。目前,已錄入參保人員信息41297人,繳費人數達32990人,繳費總額達到1.7億元,享受高齡補助人數達7539人,并且已有34911人正常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由于我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效果顯著,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發亮率鄭州市人大調研團一行16人于10月23日蒞臨我市進行專題調研,對我市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隨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逐步深入,基層經辦機構建設也日趨完善,全市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統一建立了“社會保險業務辦理大廳”,配備人員2-3名,業務辦理用房平均達到3間面積計60m2。為滿足工作需要,我們又投資50萬元為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購置了42臺計算機和打印機,有條件的鄉(鎮)為了給廣大居民提供一個舒適環境,還為辦理大廳配備了一些人性化的服務設施。目前,基層經辦機構全部達到了“機構、人員、場所、設備、經費、制度”六到位的標準。另外,我市招錄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培訓,將很快充實到一線崗位。基層經辦機構的不斷充實和加強,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正常運行及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是調整政策,建立機制,確保居民醫保平穩運行。我市于20__年9月份成功啟動實施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之后,為了及時讓廣大城鎮居民享受到醫保待遇,20__年我們認定了市第一人民醫療、市中醫院等6家醫療單位為第一批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并從4月1日起正式運行。止目前,我市城鎮居民市內、市外住院達1579人,報銷醫療費用337萬元,初步顯示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保障功能。為提高群眾參保續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持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平衡運行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去年通過調整政策進一步降低了個人繳費標準,提高了統籌基金支付比例,并建立了繳費年限與待遇水平掛鉤機制,從而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后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在由各鄉(鎮)、街
道辦事處和教體部門牽頭具體負責落實居民醫保參保續費工作的同時,我局也集中人員和精力,實行領導包片,各科室包點的任務分配機制,把人員分散到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市直各學校進行蹲點,直接參與參保繳費工作,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就掀起了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目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已達到5.3萬人,并呈繼續增長的良好勢頭。
縱觀20__年,我們不但圓滿完成了各項硬性業務指標,而且在業務管理、服務水平和隊伍建設上又更進一步。一是通過5月份省局對我市企業養老保險管理情況的檢查,在認真整改問題的基礎上,查缺補漏,舉一反三,擴大整改范圍,重新梳理和規范業務管理運行環節,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保險基金安全防控體系,從而大大提高了基礎管理水平,有效確保了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二是通過對定點藥店進行的多次檢查和整頓,凈化了定點藥店之間的競爭經營環境,服務行為得到了制約和規范;三是通過改建新業務辦理大廳,為廣大群眾提供了一個方便、高效、快捷、舒心的服務環境。新大廳寬敞通透、光線充足,設施齊全,環境舒適,給人以親切溫馨之感,處處顯示了人性化的特點,服務設施建設居全省先進水平。它的投入使用,不但改善了我局的辦公條件,而且使我們的服務品位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服務特色也更加豐富和具體,極大改善了我局的窗口形象。四是通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個載體,在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建立了服務大廳,設立了專門的辦事窗口,實現了把服務延伸到基層的跨越。五是通過公開招錄人員,吸納優秀人才,干部職工隊伍不斷充實和壯大,年齡結構得以優化,整體素質得以提高,形成了一支符合未來發展需要, 富有活力的知識化、專業化的干部職工隊伍。
同志們,去年的工作盡管存在著很多困難,但卻亮點紛呈,成績突出。奮斗伴隨艱辛,成就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上級領導的重視,得益于各部門的積極配合,更得益于廣大參保單位的大力支持。當然,作為社會保障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和落實者,在座的各位同志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更多,沒有你們的認真負責和辛勤努力,就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為此,我代表社保局黨政領導班子再次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感謝!
去年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如部分企業繳費清欠不到位,工資申報不實,沒有全員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60歲以下人員參保率較低,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年度繳費比較遲緩,這些問題都有待于在今年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關于20__年的工作,我簡要講以下三點意見:
一是要明確指導思想。今年的社會保障工作要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目標,以“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為基點,通盤考慮,統籌謀劃,努力實現工作高質量、管理高效率、服務高水平,全面提高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五個險種的綜合實力和業務的管理水平。
二是要理清工作思路。要通過進一步完善外聯內驅機制,鞏固擴面、征繳兩項成果,著力推進社會保險從覆蓋企業為主向覆蓋城鄉轉變,從覆蓋從業人員為主向覆蓋城鎮居民轉變,從覆蓋部分群體向覆蓋全社會轉變等三個轉變,以強化基金財務、基礎信息、業務運行、內控監督為抓手,實現和達到管理科學化、業務規范化、辦公信息化、隊伍專業化、服務精細化等五種水平,切實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開創社會保障工作新局面。
三是要突出工作重點。今年的工作重點要放在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要以“五個一”為標準,確保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二是要繼續堅持私營企業和高風險企業養老、工傷保險擴面不松勁,并逐步實現失業保險向民營私營企業的轉移覆蓋,繼續加大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力度,年內全市城鎮居民參保率達到80%,繼續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60周歲以上人員要保證應保盡保,60周歲以下人員要逐步納入。
三是要結合當前形勢,改進社會保險費征收手段和方法。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市經濟形勢有所下滑,根據實際情況,按照上級要求,當前及以后一段時期,要對社會保險費征收工作在政策上做出相應的調整,盡可能把金融危機影響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第一,對生產經營正常的企業,要繼續鞏固其繳費,不能出現欠費;對受金融危機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的企業,可緩繳養老保險費,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不加收滯納金;第二,適當降低失業保險費繳費比例,具體降低幅度經過測算并報市政府及鄭州市批準后以文件形式出臺。第三,醫療保險按照20__年度的繳費基數進行繳費,不再申報20__年度的醫療保險費繳費基數。第四,要積極爭取政策,解決企業職工有檔案但沒有參保等歷史遺留問題。第五,要認真做好私營個體企業參保后的社會保險費征繳續費工作,保證其繳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積極引導自由職業人員和離崗職工積極按時繳費和續費。
四是要突出基層社會保障管理服務機構的主體地位,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繳費工作,及早制定具體的業務流程和操作辦法,保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之間的順利銜接。
五是要按照《河南省職工生育保險辦法》的基本政策精神,對我市現行的生育保險辦法進行全面改革,把機關事業單位納入生育保險范圍。
六是要積極組織開展日常稽查、重點稽查和舉報稽查工作,不斷推進社會保險稽查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繼續延伸社保稽查業務范圍,在全面稽查用人單位參保繳費情況的同時,要將醫保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履行協議情況納入重點稽查范圍。在加大稽查力度的同時,更要突出稽查效果,稽查整改率要達到100%。
七是要把拓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內容做為主題,在管理上創新意,在服務上創特色,進一步提高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努力打造社會化管理服務優質品牌,確保在鄭州市、河南省及至全國的領先地位。
八是要進一步加強各項基礎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學、嚴密、完整的業務運行和防控體系,形成相互銜接、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業務辦理鏈條,杜絕各種差錯和漏洞的產生,科學提升業務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強對退休、失業、工傷事故、女工生育、慢性病體檢等各項資格的認定把關工作,實行陽光作業,及時向社會公示,努力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信譽。第三要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考核指標體系,擴充考核內容,提高考核標準,進一步強化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考核和監督。同時,要逐步推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信用等級評定制度,引導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機制。第四要加大對領取失業保險待遇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再就業,以“大進快出”來有效解決“進得來,出不去”的難題,真正實現失業保險的良性循環。第五要進一步加快完善社會保障網絡系統建設步伐,確保“金保工程”建設在鄭州市居于前列,以業務信息化促進管理規范化。
同志們,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逐步加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是社會保障工作的多事之秋,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將會更多更復雜,這些都需要我們去克服,但我堅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上下一心,同舟共濟,本著盡職盡責的態度,勤勉務實的作風,干事創業的精神,就一定能夠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標和任務,取得更加良好的成績,為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市的社會
篇2
兩年來,我市的社會保障工作按照圍繞一個中心(即待遇發放),突出兩個主題(即征繳、擴面),實現三大突破(即繳費人數、繳費基數、征繳清欠率)的工作思路,以全面增強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五種保險抗風險能力為目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通過不懈努力,確保了社會保險基金實力持續增強的良好勢頭,社會保障在我市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加突出,從而為進一步完善我市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構建和諧新密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表現在:
(一)社會保險基金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基金支撐能力是社會保障工作的生命線。要想提高基金的支撐能力,征繳是前提和保證。為此,長期以來我們緊緊抓住影響征繳工作的核心問題,重點在“繳費人數、繳費基數、征繳清欠率”上求突破,努力擴大參保范圍,增加繳費人數,強化基金征收,從而使我市的社會保險基金實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2006年,完成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收19002萬元,較2005年同比增長12%,基金累計結余達23800萬元;2007年,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收達到了26064萬元,較2006年同比增長45%,基金累計結余過3億元。基金實力的持續提升大大增強了基金的支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二)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近兩年來,在加強政策宣傳的前提下,我們把部門聯動形成的外部力量和加強內部考核激發出的內在動力有機結合起來,外促內驅,不斷把擴面工作推向深入。2006年至今,共為包括私營個體企業、自由職業人員在內的各類人員9635人辦理了養老保險,參保人數是1999年8月開展這項工作以來參保人數總和的3倍。截至2007年底,我市養老保險的參保繳費總人數已達到30584人;參加失業保險總人數達到37816人;參加醫療保險人員總人數達到44692人;參加工傷保險總人數達到35995人,其中農民工參保人數達到13808人;參加生育保險總人數達到18115人。各項數據均創下了自2000年以來的歷史最高記錄。
(三)參保職工社保權益得到有力維護。按時足額發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是社會保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此,我們始終把待遇發放當做一項民心工程和增強社保信譽的有效手段,嚴格以“四個一”為標尺,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和支付,有力地維護了廣大參保人員的權益。養老金發放方面:累計共為12244名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24992萬元。由于我們建立了嚴格的養老金發放程序和責任機制,從而保證了發放工作做到了無少發一人,無錯發一人,實現了按時足額發放率達到100%和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的目標要求,有力地保障了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失業金發放方面:按政策規定共接收1163名失業職工,累計發放失業保險待遇1230萬元,保證了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確保了全市大局的穩定。職工醫療保險方面:2006年來,累計共為參保患者支付住院醫療費6200多萬元,有效地利用醫療保險互助共濟優勢和“病有所醫,醫有所助”的作用,確保了廣大職工的基本醫療權益。同時,為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真正減輕參保職工的經濟負擔。從2007年7月1日起,參保職工的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得到了大幅提高。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市內住院的報銷比例由原來的88%、90%分別提高為93%和95%,市外住院報銷比例由原來的70%、72%分別提高為83%和85%;慢性病人的門診報銷比例由原來的65%提高為75%。工傷生育待遇發放方面:2006年以來,累計為397名工傷事故受傷職工支付工傷保險金556萬元,為200名生育女工支付生育保險金67萬元,切實維護了工傷職工和生育女職工的合法權益,有效均衡了企業之間工傷生育支付費用畸輕畸重的現象,為企業的公平競爭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四)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持續推進。兩年來,我們以突出建設亮點所站為目標,努力提高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使我市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國處在領先地位,成為我市社會保障工作的亮點。為了使這項亮點工作“亮上加亮”,我們克服資金短缺和工作協調方面的難題,加大站所建設力度,目前已建成12個亮點所和26個亮點站并投入使用,另有4所8站正在建設中,即將投入使用。所(站)建設居鄭州市前列。由于我市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成績突出,2006年4月,華南、中南六市退管工作年會在我市召開,與會代表到我市進行了實地參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領導對我市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把新密的經驗和做法向全國推廣。2007年,河南省、鄭州市又相繼在我市召開現場會,與會的省、市領導和其他兄弟縣(市)、區的同行在實地參觀,聽取了我市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后,對我市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都給予了高度評價。目前,“機構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先進、服務優良、設施齊全”的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在我市已基本形成,并繼續朝著更高的目標和標準發展,從而為廣大離退休人員“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搭建了一個優質服務平臺,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的和諧社會建設。
(五)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有序進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是2007年我市社會保障工作重點和難點工作。為加快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推進步伐,盡早實現全民醫保目標,從去年3月份我們就開始進行籌劃準備,在完成大量而繁雜的調查摸底和數據測算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論證,8月底出臺了《新密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暫行辦法》、《新密市城鎮居民補充醫療保險暫行辦法》,并于9月11日在鄭州市所屬縣(市)、區中率先召開了啟動大會,拉開了正式實施的序幕。在三個半月的艱難摸索中,逐步確立了以多方位、立體式的全覆蓋政策宣傳為先導,以鄉(鎮)為依托,以職能部門為中堅,以黨委政府推動為保證的有效工作機制,從而調動了社會一切力量,營造浩大聲勢,全面出擊,重點突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截止2007年12月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完成參保4.1萬人,按時完成了鄭州市下達的參保目標,參保人數居鄭州市六縣(市)第一位。從今年4月起,我市城鎮居民已開始全面享受醫療保險待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的順利推進,為實現我市全民醫保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六)社會保險稽查工作發揮重要作用。為了堵塞用人單位瞞報、漏報、少報、錯報職工繳費工資的漏洞,積極維護參保職工的合法權益,2006年以來,我們充分運用社會保險稽查審計職能,對用人單位申報的繳費工資基數和繳費人數進行了全面稽查。通過稽查,共查出少報職工繳費工資基數680多萬元,補繳各項社會保險費201萬元,查出企業少報繳費人數1180人,并及時督促他們辦理了參保手續。為了充分發揮稽查審計在社會保險工作中的作用,經市編委批準,今年專門成立了副科級規格的社會保險稽查大隊。通過公開招錄,選拔了10名素質高、業務精的人員,并配備了車輛、電腦等裝備,目前已形成了接受舉報,立案查處,督促整改的規范機制。社會保險稽查大隊的成立,必將為社會保障工作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今年工作安排
2008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點,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一是以私營個體企業和自由職業人員為重點,加大養老保險擴面力度;二是以高風險企業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平安計劃”的落實力度,全市高風險企業農民工工傷保險參保率年終要達到100%;三是繼續加大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力度,確保年內全市城鎮居民參保率達到80%。
(二)強力征繳清欠,確保社會保險費應收盡收。一是要繼續鞏固原國有集體企業的正常繳費,不出現新的欠費單位;二是要做好私營個體企業參保后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清欠工作,保證其繳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三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自由職業人員和離崗職工積極按時繳費;四是要協調有關部門對長期欠費的停產半停產企業,及時通過資產變現等辦法,督促其清欠,確保應收盡收;五是要堅持一票式征繳,避免發生各項險種之間征繳失衡問題,確保社會保險費的同步繳納;六是要以居民所在地勞保所和職工所在單位為責任主體,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年度繳費工作。
(三)完善機制,確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健康運行。要加緊完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相關配套政策和操作辦法,建立城鎮居民醫保繳費的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進一步增強政策的吸引力和可操作性,提高參保人員繳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之既能進得來,更能留得住,確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健康正常運行。
(四)開拓創新,打造社會化管理服務優質品牌。一是要把拓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內容做為主題,在管理上創新意,在服務上創特色,進一步提高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二是要加快示范所(站)建設進度,年內示范所達到100%,“六到位”退管站達到90%,示范站達到35個。要通過加大投入,提升水平,努力打造社會化管理服務優質品牌,確保在河南省、鄭州市的領先地位。
(五)規范業務運行,提升基礎管理水平。一是要對現有的業務操作程序和流程進行再調整和再設置,建立一套更加科學、嚴密、完整的業務運行和防控體系,形成相互銜接、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業務辦理鏈條,杜絕各種差錯和漏洞的產生;二是要以增收節支為目的,加強對退休、失業、工傷事故、女工生育、各種慢性病、醫保體檢等各項資格的認定把關工作,實行經辦人員初審、科室負責人復審、主管領導核定、辦公會認定的“四步走”程序,并將認定結果向職工所在單位進行反饋或向社會公示,努力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信譽;三是要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考核指標體系,擴充考核內容,提高考核標準,進一步強化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考核和監督。同時,要逐步推行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信用等級評定制度,引導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機制;四是要加大對領取失業保險待遇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再就業,有效解決“進得來,出不去”的難題,真正實現失業保險的良性循環;五是要進一步完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計算機系統功能,進一步細化需求,全面核實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和歷史繳費情況,逐步完善參保人員的繳費記錄;六是要按照職工醫保管理模式,加強工傷職工的住院管理和費用結算,提高效率,減少基金浪費;七是要進一步加快各險種網絡系統建設步伐,以業務信息化促進管理規范化。同時,要按照上級要求,做好數據備份和異地保存,及時、準確上報各項數據;八是建立業務手續會審制度,每半年領導班子成員集中對業務手續進行一次抽查。對發現有問題的手續實行責任倒查,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六)精心準備,確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順利實施。鄭州市今年要全面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目前已制訂出初步方案,正在征求意見當中。預計下半年,鄭州市所屬各縣(市)、區將要全面開展這項工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后,我市將會形成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主體的較為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對于改善我市民生狀況,穩定社會大局,促進社會和諧建設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市有60多萬城鄉居民,屆時我們所面臨的工作將會十分繁重,需要做好實施前后的調查、測算、制訂方案、宣傳發動、組織協調、參保辦理等大量工作。雖然工作千頭萬緒,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市人大、市政協的關心支持,以及社會各界的通力合作下,我們一定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把這項惠及新密數十萬城鄉居民的好事辦實、辦好。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兩年的社會保障工作雖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但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有待解決,主要有:
(一)私營、個體企業參保難。雖然近兩年的擴面工作效果明顯,成績突出。但從參保面上看,還沒有一家企業達到全員參保的要求。私營個體企業參保少、參保人員比例低的局面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觀,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一是企業出于經濟利益考慮,不愿為職工辦理參保的心理仍比較普遍;二是缺乏相應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的制約,無法強制企業參保的難題暫時難以解決;三是部分鄉(鎮)、辦事處的領導對擴面工作不夠重視和缺乏熱情,主動督促企業參保的積極性難以調動。
(二)停產企業欠費難以清理。尤其是國資公司所屬的16家停產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多,欠費時間長,欠費數額大,職工反應強烈。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要清繳其欠費非常困難。這也是影響我市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問題。
各位領導、委員:
篇3
一、“就業擴面增量工程”實施情況
(一)企業用工服務工作。今年,共舉行“2016年春風行動”招聘大會、春季就業招聘會、“夏之約”就業招聘會、“企業服務月”招聘會、暑期就業招聘會和中秋招聘會等6場大型招聘會,求職者踴躍報名咨詢,招聘現場氣氛熱烈,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難題,取得了良好效果。這六場招聘累計為7711名求職人員提供就業服務。在各鄉鎮開展了就業援助活動24場,發放宣傳資料2300份,現場接受就業人員咨詢達1500余人。
(二)城鎮就業工作。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520人,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20%;城鎮就業率95.7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8%;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100%;安排了390人高校畢業生在縣直各單位、鄉鎮參加就業見習工作,共撥付大學生就業見習生活補貼資金176萬元。
(三)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今年,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180人,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40%(其中省內轉移3694人,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11.9%);按市下達的目標任務,就業扶貧安置就業人數2254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50.27%(其中:外出務工就業人數74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23.5%;家門口就業659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70.7%;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599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74.6%;自主創業3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875%;農民創業園就業7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2.7 %;能人創業帶動就業14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54.26%)。
(四)創業扶持工作。全年發放貼息貸款8489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06.1%;扶持創業人數達1393人,帶動就業4906人;到期貸款回收10535萬元,回收率達100 %。
(五)失業保險工作。全縣失業保險參保單位共計189個,參保人數12850人,實際繳費人數6867人;共征繳失業保險費200萬元,完成上級下達年度目標任務的111.18%;為767人/次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65.20萬元,發放率為100%;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13.86萬元。
(六)技能、創業培訓工作。開展工業園區定向培訓2530人,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10%;開展創業培訓950人,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5%(其中:開展電商培訓350人,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6%);開展家政服務業培訓297人,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2%;新增認定定點技能培訓機構3個。
(七)爭項爭資工作。目前,我局已爭取到位的中央就業補助資金為1578萬元。
二、落實就業政策主要措施
(一)政策到位,推動就業創業工作發展。縣委、縣政府分別出臺了《關于開展2016年“春風行動”暨工業園區企業用工實施方案的通知》(**辦字〔2016〕6號)、《關于印發**縣2016年就業援助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辦字〔2016〕7號)、《關于印發**縣2016年引導勞動力就近轉移園區企業就業實施方案的通知》(**辦字〔2016〕27號)、《**縣就業脫貧“就業擴面增量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辦字〔2016〕73號)和《關于做好2016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有關工作的通知》(**辦字〔2016〕111號)等文件,圍繞就業扶貧、就業援助、企業用工工作和創新創業工作,在政策上制定了更加具體、惠民的措施,大力推動就業服務工作的發展。
(二)扶持到位,助力“雙創”人員謀事業。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小額擔保貸款扶持范圍擴大到扶持貧困戶創業、扶持電商創業、扶持小吃業創業等創業對象;對于符合條件的這三類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實行隨到隨辦的政策,全力扶持創業。對我縣的特色產業(如果業)、特色小吃(如**三鮮粉)都加大扶持力度,今年發放769萬元,扶持149戶創業者。
(三)保障到位,支持企業降成本優環境。自2015年3月份開始,征繳比例從3%下降至2%,其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失業保險費比例從2%降至1.5%,職工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比例從1%下降至0.5%,減輕參保單位負擔;2016年5月1日起,繳費單位按其參加失業保險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1%征繳,其中單位負擔0.5%,個人負擔0.5%,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調標后的失業保險政策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負擔,又讓失業人員得到實惠。
(四)培訓到位,促進勞動者走技能就業。加強了就業技能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師資教學和培訓資金管理等方面監管力度,經省就業部門認定,新增專職電商師資2名,目前全縣共有專(兼)職電商師資10名;2016年新增定點技能培訓機構3家,現在全縣共有就業創業等定點技能培訓機構10家,推動更多的園區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進程。
三、特色亮點工作
精準扶貧是黨和國家的一號民生工程,我縣實施的就業“擴面增量工程”,大力幫扶貧困勞動力,扶持創業帶動就業,超額完成就業脫貧目標,取得了顯著成效。今年,通過舉行的6場大型招聘會、“企業用工服務月”活動和24次鄉鎮就業援助專場活動等,給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貧困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優質服務;縣人力資源市場全年免費開展職業介紹、崗位推介、政策咨詢等就業服務,為求職人員提供了較高水平的就業對接平臺;打造了鄉鎮扶貧車間、建設了貧困人員就業“綠色通道”、開設了版石貧困人員電車培訓點,為貧困勞動力架設好了就業平臺,為打好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四、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扶持貧困人員創業政策資源不足。創業貼息貸款的政策主要是針對城鎮失業、下崗、轉業退伍軍人、高校畢業生等創業群體,導致扶持貧困人員創業沒有政策銜接。
(二)貧困勞動力沒有參與技能培訓的動能。大部分扶貧對象都是老、幼、病、殘人員,年輕勞動力大多都已外出務工,留守的勞動力多數是“5060”人員,這部分勞動力難以實施技能培訓。
五、2017年工作思路
根據縣委、縣政府2017年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全面實現脫貧的目標要求,就業創業工作圍繞“就業扶貧、就業擴面增量工程”工作,從開展技能培訓、開發就業崗位、實施創業扶持三大政策上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重點實施“兩培兩促兩崗”措施和完善“一個平臺”建設,通過政策全、措施新、模式活的方式,把就業創業工作做大做強,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一、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的“兩培”措施,打造技能人才拓寬就業渠道。
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和貧困人員培訓作為就業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強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不斷提高勞動者的就業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以技能促就業,以技能促轉移,增強就業穩定性。充分發揮全縣10個就業技能定點培訓機構的優勢,開展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以“兩培”措施積極培育和擴展新的就業增長點。
二、實施促進創業和促進就業的“兩促”措施,發展眾創空間挖掘就業崗位。
把創業帶動就業作為擴大就業的突破口,繼續抓好創業促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工作,不斷拓寬貸款領域,擴大貸款規模,推動創業促就業工作的發展。抓住臍橙產業因黃龍病轉產百香果、獼猴桃種植業機會,通過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最大限度地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基本滿足城鄉勞動力的就業需求。抓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機遇,推動網絡型創業群體,促進電子商務創業形成規模化發展,挖掘眾創空間的就業崗位。繼續做好“**三鮮粉”小吃的扶持,在推介“**三鮮粉”小吃走出去的同時,帶動更多就業人員實現就業。
三、落實公益崗位和見習崗位的“兩崗”措施,保障就業困難群體穩定就業。
開展就業援助活動,把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殘疾人、退役軍人等就業困難群體作為重點援助對象,實行動態監控,動態管理,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組織開展就業指導、就業咨詢、春風行動和春節招聘、夏季招聘、中秋招聘等活動,幫助就業困難群體多渠道、多形式實現就業。對就業困難對象實施重點幫助,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公益性崗位援助,對高校畢生開展就業見習崗位安置,保障就業困難群體穩定就業。
篇4
2017年,在**縣委、縣政府、縣人社局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社局、市就業局的精心指導下,在相關部門、鄉鎮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局聚焦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貧困戶、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特殊群體,積極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援助扶持政策,大力實施職業培訓,不斷擴大公共就業服務有效供給,提升勞動者的就業創業能力,切實服務廣大的城鄉勞動者就業創業,努力避免大規模失業風險集聚,確保漢源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現對2017年全年就業各項工作進行認真梳理,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民生工程完成情況。全縣城鎮新增就業2568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1.69%;失業人員再就業698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26.9%,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就業20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81.8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民生實事完成情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863人(其中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384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2.94%;品牌培訓192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60%;創業培訓9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2.5%);發放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40萬元,成功扶持27名高校畢業生創辦31個項目,完成目標任務的110.71%;現有見習基地9個,今年累計吸納34名高校畢業生見習,發放見習補貼10.18萬元;向30家企業發放穩崗補貼115.61萬元;發放失業金2036人次203.2萬元;發放靈活就業補貼252人60.8萬元。
(三)就業扶貧工作完成情況。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職業技能培訓378人,其中技能等級培訓38人,勞務品牌培訓27人,創業培訓4人,專項能力培訓198人 ,靈活培訓111人,發放貧困戶培訓補貼8.41萬元;為4名成功創業的貧困家庭勞動力發放創業補貼4萬元;開發貧困戶公益性崗位241個,安置貧困家庭勞動者236人,發放崗位補貼203.81萬元;開展就業扶貧專項招聘會4場,送崗位下鄉14場,;建就業扶貧示范村1個,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個。
二、重點工作推進措施
(一)夯實就業服務基礎,推動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
1、就業失業登記及困難認定。鞏固加強就業服務基礎,加強基層就業服務業務人員的培養培訓,嚴把就業創業服務第一關,切實做好就業失業登記和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工作,確保就業援助落到實處,持續推進就業穩定增長。共計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916本,認定就業困難人員601人。
2、招聘和求職公共就業服務。積極發揮人力資源市場橋梁作用,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月”等系列活動,全面收集招聘和求職信息,通過四川公共招聘網管理平臺、就業局公眾微信平臺廣泛,及時搭建招聘求職供需平臺,扎實做好職業介紹工作,確保各類企業、城鄉勞動者、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貧困戶等群體“就業有門路、失業有退路”,努力促進轉移就業。開展漢源縣2017年“促進轉移就業•助力脫貧攻堅”專場招聘會4場、“送崗位下鄉”系列活動14場,組織70余家企業提供招聘崗位4000余個,接待求職人員2.3萬人,現場達成就業意向1300余人,為7000余人提供勞動維權和法律援助服務,累計發放就業創業政策宣傳資料8.3萬余份。
3、建立就業大數據啟動信息化建設工作。持續加強與基層勞動平臺的團結協作,充分發揮基層勞動平臺積極作用,全面完成農村勞動力、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城鎮新增就業人員、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人員、職業技能人才等9大人力資源數據庫建立,明確服務對象和服務措施,扎實數據基礎,確保就業服務不偏不離、精準高效。全力以赴做好全縣30個鄉鎮17余萬人的農村轉移勞動力實名制登記和動態監測工作,確保勞動力動態更新率達55%以上,并按季分析縣域就業形勢,從新增就業情況、人力資源供求情況、園區企業用工情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領取失業金人員情況等方面形成有數據、有原因、有問題、有對策、有建議的高價值可行性報告,供上級部門調控政策參閱利用。
(二)扎實開展就業扶貧,全力助推貧困戶按期脫貧致富奔康。
1、“一庫五名單”建立。完善四川省就業服務管理系統中《農村勞動力轉移精準扶貧對象系統模塊》的貧困戶人員基本信息和就業信息核實及動態管理,建立“一庫五名單”數據庫,精準掌握貧困勞動力的基礎信息、就業培訓、轉移輸出、自主創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情況,確保信息與脫貧辦的“六有”大數據平臺信息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底數清、措施明、成效顯,確保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
2、就業扶貧技能培訓。加大就業扶貧政策宣傳,引導貧困戶樹立“免費培訓富腦袋、就業創業富口袋”的意識。根據貧困勞動力需求,結合我縣農業產業和旅游發展需求,聯合農業、林業、旅游等部門,采取“缺什么、訓什么、補什么”的方式,組織貧困勞動力積極參加“扶貧靈活就業”“扶貧專項能力”“扶貧脫產專班”等“短、頻、快”的技術技能培訓,積極以技能實現轉移就業,以“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作為奮斗目標。全年培訓貧困戶378人,其中技能等級培訓38人、勞務品牌培訓27人,創業培訓4人,專項能力培訓198人、靈活培訓111人。
3、貧困戶就業援助安置。根據貧困村和貧困戶因病、因殘、孤老、年幼無依等致貧原因,針對貧困戶中有一定勞動力、無就業渠道,且通過其它幫扶不能按期脫貧的貧困戶,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拓寬公益性崗位類別,開發保潔、道路維護、交通協管、市場協管、托老托幼、病患陪護等崗位,促進困戶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同時,解決貧困村環境衛生、道路交通、老無所養、幼無所依等問題,確保2017年退出的25個貧困村都有公益性崗位,充分保障貧困村脫貧工作順利開展。同時,加強崗位管理和監督,通過摸清底子、梳理清單、建立臺賬、強化監督等措施,加強對貧困戶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監督管理,確保貧困戶的幫扶崗位補貼資金按時足額到位,切實保障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全年開發貧困戶公益性崗位241個,安置236名貧困戶上崗就業,發放崗位補貼資金203.81萬元。
4、扶貧載體促轉移就業。根據我縣農業大縣的特質,針對吸納10人以上貧困戶就業的大規模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規模企業、農村電商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就業扶貧基地,給予吸納就業補貼;積極對接縣外職業中介和企業,擇優選取吸納就業能力強、工作崗位優勢高、勞動保障服務好的機構,建立勞務合作機制,搭建1個勞務協作平臺,采取將企業“請進來”、把貧困戶“送出去”的“雙向流通勞務”機制,更好促進貧困戶轉移就業、充分就業。全年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4場、送崗位下鄉系列活動14場,打造就業扶貧示范村1個、建立就業扶貧基地1個,吸納貧困戶就業18人、發放吸納獎補1.8萬元、給予扶貧基地獎補5萬元。
(三)針對落實就業援助,促進各類重點群體就近就地就業。
1、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促就業。緊緊圍繞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五類人員”為重點,堅持以市場需求、產業發展和就業促進為培訓導向,通過對重點產業發展和城鄉勞動者培訓需求的調查統計,針對我縣農旅融合發展需求,整合縣人社、農業、扶貧、教育等部門培訓資源,組織培訓機構“送培訓下鄉”,實施“技能培訓脫貧行動”“重點產業急需緊缺工種技能培訓行動”“高技能人才培訓行動”“創業培訓行動”“青年勞動者技能培訓行動”“勞務品牌培訓行動”等“六大培訓行動”,開展助推重點產業、輔助“農旅一體”旅游產業發展、扶持特殊重點群體就業創業、順應時展需求的焊工、中式烹調師、美發、電工、養老護理員、電子商務專項能力等職業技能培訓,積極促進企業穩定用工,全力扶持城鄉勞動者轉移就業,并按政策及時落實各項培訓補貼。全年累計培訓863人(含青年勞動者41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78人(含靈活培訓111人)、重點產業急需緊缺工種320人、高技能人才102人、勞務品牌192人、創業培訓90人,青年勞動者培訓占比達50%以上。
2、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穩就業。根據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冰雹災害群體、農村殘疾人等四類重點群體的就業難問題,針對性實施就業援助,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和給予社保補貼扶持靈活就業兩種方式,累計援助874實現就業。一是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根據不同群體多種類開發崗位,多行業實施就業援助,及時做好崗前資格審查、用工備案登記、在崗監督檢查、補貼申報指導、補貼資金審核及撥付等工作,全年共計開發公益性崗位779人,安置688人(其中,災后公益性崗位9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36人,常規公益性崗位307人,農低農殘公益性崗位50個),發放崗位和社保補貼1021.15萬元(其中,崗位補貼740.49萬元、社保補貼280.66萬元);二是加大靈活就業人員就業指導,嚴格按照《漢源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漢府發〔2015〕18號)和(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的通知)(川財社〔2016〕182號)等規定及時落實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今年共計為252名就業困難人員發放靈活就業社保補貼60.8萬元,進一步加大對就業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力度,調動其自主就業的積極性,幫助實現穩定就業。
(四)大力實施創業扶持,著力推動創新創業工作更上新臺階。
1、營造良好創業氛圍。一是廣泛宣傳扶持政策,積極通過手機APP、QQ、微信、微博、網站等新型媒體多形式、多渠道加強創業政策宣傳,讓城鄉勞動者知政策、想創業、能創業、創好業、促就業、穩增長;二是強化創業項目庫建設,開展創業項目專家巡診活動,深入挖掘各類型的優秀創業典型參加各類創業大賽,利用就業局、大美漢源、最漢源等公眾微信廣泛推廣,加強典型事跡事例的宣傳,提高社會關注度和透明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今年累計開展創業項目巡診2場,為44余個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風險評估,推薦漢源縣四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漢源縣驊楠皇木臘肉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參加四川省優秀返鄉農民工創業評選,分別榮獲全省返鄉農民工創業明星、返鄉農民工創業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2、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在創業補貼政策和資金補貼使用管理辦法調整的情況下,拓寬銀行放貸服務面,及時與中國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農信社等金融機構完善創業擔保貸款三方合作協議的簽訂,確保全年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的落實,及時有效扶持符合貸款的創業者享受政策惠及。以創業培訓為抓手,創新培訓模式,舉辦各類創業活動,開展創業項目專家巡診,簡化創業擔保貸款申請審批流程,加大放貸力度,幫助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失業人員等解決經營過程中資金短缺的瓶頸問題。全年完成創業培訓招生組織90人,受理創業擔保貸款14筆,發放創業擔保貸款90萬元(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40萬元)。
3、扶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堅持以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為重點,圍繞“以貸促創,以創促就”的就業方針,全力扶持大學生創業,及時組織創業補貼申請、項目審查、實地考察、補貼審核、補貼發放。認真做好大學生檔案檔案的轉接、存放、提取、利用、保管工作,確保大學生檔案安全運轉和規范管理,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優質的就業創業服務。2017年共計代管高校畢業生檔案9346份,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巡診2場,受理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4筆,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萬元、創業補貼31萬元、創業吸納就業補助4.8萬元;引領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201人,扶持27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辦31個項目,累計吸納就業76人,確保大學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
(五)做好失業保險工作,充分發揮失業保險穩定就業的作用。
1、失業金和企業穩崗補貼發放。認真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法》和《四川省失業保險條例》,建立健全失業保險征繳發放內控制度,加大基金征收力度,確保失業保險費應收盡收,及時審核失業保險待遇申領資料,確保按時足額發放,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今年共計為2036人次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203.2萬元,為2036人次代繳醫療保險54.14萬元。
2、企業穩崗補貼發放。全力發揮失業保險“穩就業”的積極作用,嚴格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對2016年度裁員率低于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企業,發放企業上年度繳納失業金總額的50%給企業,用于企業穩崗就業崗位。今年為30家參保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100.78萬元。
(六)嚴格資金使用規范,確保就業創業補助資金安全運行。
嚴格按照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的通知(川財社〔2016〕182號)文件要求,執行基金財務管理制度,確保就業創業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建立完善就業創業補助資金支出績效評估機制,設立初審、復審、復核、審批四崗聯審,按照專款專用原則和規定標準、程序,對撥付資金材料及實際情況進行認真審核,及時撥付就業創業專項資金,并將資金運行情況及時準確錄入四川省公共就業服務管理系統。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就業創業補助資金管理內控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虛報、套取、私分、挪用各種補貼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確保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不截留、不挪用、不虛報、安全、規范的運行。2017年,共計籌集就業創業補助資金971萬元(其中,中央補助資金657萬元,省級補助資金299萬元),支出共計1177.32萬元(其中職業培訓補貼89.61萬元,社保補貼280.66萬元,崗位補貼740.49萬元)。
三、工作亮點
(一)創新就業扶貧檔案管理模式。一是以“就業業務下延基層片區責任制”為依托,開啟就業扶貧新路子,確保實時掌握貧困家庭勞動力基本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切實實現“戶有卡、村有冊、鄉有檔、縣有庫”的四級聯動管理,有效保障“一庫五名單”的生命力;二是設立就業扶貧“人員臺賬卷”“資金補貼卷”“政策依據卷”“綜合業務卷”“工作目標卷”5個專卷,注重工作痕跡管理,健全就業扶貧檔案,確保就業扶貧資金高效利用。
(二)開展漢源縣第一屆職業技能競賽。成功舉辦了以“味蕾上的陽光漢源”為主題的“漢源縣第一屆職業技能比拼競賽——烹調篇”活動。活動以“檢驗培訓實效、促進產學相融、助力農旅發展”為目的,嚴格制定比賽規則、務實創新發展理念、弘揚傳承拼搏精神。來自富林鎮青富村和清溪鎮同心村的8名中式烹調師高級班的參訓學員,通過精心制作規定菜品和自選菜品的角逐,最終由活動評委組根據菜品的色、香、味、形等逐項評分評定,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2名,活動現場頒發獎金和榮譽證書,共計發獎金2600元。通過此次活動,有效促進了青富村和同心村農家樂行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為“三為漢源、愛家樹風”活動的深入人心起到積極作用。
四、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擔保貸款工作開展難度大。
1、創業擔保貸款門檻高。一是貸款申請人條件要求高。申請貸款僅限“五類人員”,其家庭成員至申請貸款之日起往前追溯5年內有過貸款記錄的均不符合貸款申請條件;二是貸款擔保人條件要求高。銀行對貸款擔保人條件僅限與申請貸款人無親姻關系的財政供養人員,且無貸款記錄,但公職人員承擔房貸、車貸情況比較普遍,所以符合擔保條件的人員相對很少,無力擔保。
2、創業擔保貸款流程繁瑣。一是“先培訓、后創業”的流程要求,讓“先創業、后培訓”的人員不能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申請貸款前必須先參加創業培訓,創業培訓對象僅限“五類人員”,符合參訓條件的人員自然有限;二是“先創業、后貸款”的流程要求,制約著很多“想創業、無資金”的人員難創業,讓“能創業、缺資金”的創業者難發展。
3、創業擔保貸款耗時長。申請貸款人要經過以下流程才能申請貸政府貼息貸款:培訓報名——參加培訓——合格領證——創業成功——資金不足——申請貸款——貸款審核——發放貸款,先后需要2至3個月時間,對資金短缺的新創業者在資本周轉運營上的困難更是雪上加霜,有的甚至難以扛過資金壓力,新生創業項目不得不以失敗告終。
4、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要求高。按照《四川省財政廳財政部駐四川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關于貫徹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川財金﹝2016﹞124號)規定,我縣小微企業難以達到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相關條件:“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不包括大學生村官、留學回國學生、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30%(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15%)、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分析2016年度企業社會保險參保情況,我縣急需創業扶持的小微企業,幾乎沒有達到以上條件的,都不能享受政府貼息扶持政策。
建議:及時調整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放寬政策覆蓋面,簡化貸款申報、審批、貼息流程,提高政策可行性和操作性,讓更多有資金困難的創業者和企業享受政策幫扶。
(二)職業培訓工作開展難度大。
1、招生組織難。由于個別城鄉勞動者思想觀念陳舊,對職業培訓認識不足,都認為職業培訓課時多、培訓時間較長,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特別是現行的“直補”培訓方式,很多學員不接受“先交錢、后培訓”,不愿參加培訓,給培訓招生帶來較大的難度。
2、培訓工種少。漢源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老百姓基本靠農業生產收入為主,農業產業發展較為豐富,對農業生產技術的需求較大。但是,目前受補貼專項資金使用范圍的約束,人社部門能鑒定的工種較少,以致培訓靈活性相對較弱,不能適應當前城鄉勞動者的需求。
3、培訓監管難。由于培訓機構分布各鄉鎮“送培訓到家門”,路途較遠,就業局工作人員有限、業務繁多,不能全程或專人開展監管,導致監管難度很大,與學員的交流也不足,學員轉移就業流動性大,大量跟蹤服務比較困難。
4、系統錄入難。在培訓信息系統錄入時,因系統原因,培訓機構工種情況更新不及時,縣訓練中心的果樹工、電子商務等工種系統內沒有,這部分數據無法錄入。例:在此次自查清理時,發現因系統原因,有的班級人員在正常導入后,系統出現人員信息丟失,再次倒出人員時,只有1個人或3個人的情況。并且系統還不能進行更改,重新補錄人員,導致系統內部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差異。
建議:調整培訓工作目標考核辦法,不以目標任務為培訓工作的“牛鼻子”,盡快明確個人直接補貼的標準,豐富培訓工種和培訓方式,優化系統管理,切實將“我為系統服務”的現狀改善為“系統為我服務”的初衷。
五、2018年工作打算
(一)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政策,完成就業工作相關目標任務。2018年預計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95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55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1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促進28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創業;完成技能培訓540人。
(二)落實就業扶貧相關政策,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繼續貫徹落實《雅安市精準就業扶貧實施方案(2016年-2020年)》、《“一庫五名單”動態管理辦法》等5個操作辦法和《雅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進一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的十二條措施》等政策。加大就業扶貧政策的宣傳力度,落實企業吸納就業、就業培訓、中介服務、創業扶持、轉移就業、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扶持政策,持續實施職業指導、創業扶持等就業創業服務。
(三)開展各項培訓工作,促進勞動者綜合技能素質提升。聯合相關部門,繼續推進各項技能培訓、勞務品牌培訓、創業培訓工作,高質量完成2018年的培訓任務,提升勞動者技能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為實現自主就業創業打下基礎。大力宣傳就業創業及培訓政策,鼓勵廣大勞動者積極參加各項培訓,提升綜合技能素質,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四)加強創新創業扶持,促進各類群體實現自主創業。
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及貧困家庭創業者,及時發放創業補貼及創業吸納就業獎補,鼓勵其穩定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認真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并以活動為契機,認真做好畢業季高校畢業生回鄉報道登記、檔案管理、職業介紹、就業培訓、創業扶持、就業見習等就業創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就近就地快速實現就業創業。
篇5
一、年我縣社會發展主要成效及特點
(一)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居民生活顯著改善。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91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158元,分別增長12.9%和17.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連續5年超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城鄉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共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58.4億元,同比增長17.7%,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和農超對接等刺激消費政策的推行使群眾得到了實惠。
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年,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620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32人,困難人員再就業307人,實現創業培訓8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9%,有效控制在4.0%以內。在全省率先實施山區鄉鎮“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集片管理,社區、村創建率均達100%。在全省首創“靈活就業互助社”,組建37個“互助社”,43家企業通過互助社緩解了季節性用工短缺問題,2118名閑散勞動力實現了靈活就業。
社保救助全面進步。以“五費合征”為平,大力推進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工作,努力實現社會保險擴面提質。全年實現新增企業養老保險14574人,醫療保險12862人,失業保險8299人,工傷保險8729人,生育保險17362人,城鄉居保19325人。加大社會救助力度,發放低保金1076萬元,對1102人實施醫療救助,為369名重度殘疾人提供托(安)養,為301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
(二)公共服務不斷深化,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年全縣科技經費投入總額2.8億元。創新體系建設取得成效,成功舉辦第三屆科技人才周,成立了縣校地合作聯盟中心,與北大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關系。項目申報力度加強,全年共申報各級各類科技項目29項,爭取扶持資金306萬元。公共服務平建設取得突破,省產業用布及橡膠制品質量檢驗中心落戶,汽車用品產業省級標準化項目通過驗收。
教育現代化步伐加快。教育均衡扎實推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辦教育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教育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始豐街道中心小學全面建成,職業中專二期工程、成職技校新校區和平橋鎮中學教學樓工程投入使用,特教中心綜合樓工程已完成主體建設。教學質量持續提高,年高考重點率和上重點線萬人比均居全市第一。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快速提升。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基本藥物制度全面推行,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加快推進,新農合參合率達99%。在全省率先實施精神病人免費治療,啟動第三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體檢率達63.1%。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前期工作大力推進,市第二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啟建設,新城婦保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建設已進入招投標階段。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年,我縣國家級非遺項目干漆夾苧技藝確定為向國家申報世界非遺項目,“劉阮傳說”積極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大舞》文化推介交流系列演出成功舉辦,文化走親·慶祝建黨90周年《交響合唱音樂會》等成功上演。“文化三下鄉”活動持續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縣新圖書館建設前期工作已啟動,全縣已建成農家書屋200家。
(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快。“美麗鄉村”規劃基本形成,農房改造工作扎實推進,全年完成農民住房改造2350戶、農村危舊房改造261戶,盤活農村集體建設用地265畝;改善農民安全飲用水條件4.77萬人;在全市率先實現行政村郵政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完成54個新農村電氣化改造,順利通過省級新農村電氣化縣考評驗收;完成農民素質培訓6774人,轉移就業2674人;大力扶持農家樂發展,全年農家樂游客達193.6萬人次,經營收入突破1億元。
城市面貌進一步改善。“小縣大城”戰略規劃基本形成,中心城區城市設計完成初步方案。城區功能逐步完善,三茅溪(寒山橋至清溪段)游步道、小法溪綜合治理一期、新水廠二期綜合池主體工程等相繼完工,金盤大橋、紅石梁廣場等重點項目啟動建設。加強城市管理,優化道路斷面,部分路段實行單向通行,加快停車場建設,新增停車位320個。新城建設穩步推進,經濟適用房(二期)、縣民兵訓練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
基礎設施網絡進一步拓展。62省道、104國道改建工程加快推進,60省道改建工程完成批復。大力實施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農村客運網絡已形成。雙塘水廠開工建設,完成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及赭溪截污工程建設,平橋污水處理廠一期土建工程完工并帶水調試,鋪設城鄉污水管網28公里。完成管道燃氣場站建設,發展燃氣用戶近萬戶。
(四)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社會秩序更趨穩定。
生態環境治理成績斐然。大力實施新一輪“81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行動,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縣技術評估。加大始豐溪保護力度,取締非法采砂制砂點7處。深入推進“森林”建設,新建森林板塊148平方米,城區擴綠25萬平方米。重金屬行業整治深入開展,節能減排成效明顯,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2%。“清潔家園、和諧鄉村(社區)”建設扎實推進,創建和諧生態村65個,8個鄉鎮(街道)通過國家級生態鄉鎮驗收。
社會管理工作不斷創新。不斷強化社會服務,“三中心”和“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建設扎實推進,“微·”公務平投入使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網絡基本建立。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社會視頻監控二期工程建成投用。成立縣聯合接訪中心,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妥善處置企業經營危機,幫扶企業共度難關。狠抓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等工作,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二、我縣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民生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民生問題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近年來,全縣各級政府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受客觀條件所限仍有一些民生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一是教育均衡發展水平較低。優質教育資源仍然緊缺,區域之間、校際之間,特別是城鄉之間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還存在較大差距,學前教育發展步伐亟待加快。二是醫療衛生服務仍滯后于群眾需求。三級醫療保健網絡薄弱,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不健全,衛生信息化系統進展緩慢,大部分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較弱,還不能從根本上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要。三是財政投入仍然不足。年我縣用于改善民生的財政支出達16.0億元,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較上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但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一批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投入仍顯不足。
(二)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仍需加快。
一是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一方面當前美麗鄉村、村莊整治、農房改造等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我縣財政支持力度有限,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建設資金籌措難問題相當突出。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群眾觀念尚未轉變,存在重建輕管,重眼前輕長遠思想等原因,造成保潔機制等長效管理機制難建立、難落實。二是城鄉面貌亟待改善。當前我縣城市化滯后、半城市化問題突出,低小散亂現象嚴重,尤其是溪頭區塊拆遷改造、胡塘殿斷頭路貫通、城市內澇、城區交通擁堵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城鄉“兩違”現象愈演愈烈,并呈蔓延之勢,嚴重制約整個城市建設持續健康發展,阻礙了我縣“小縣大城”建設和城市的轉型。
(三)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
一是經濟社會發展所引發的新矛盾、新問題不斷出現。特別是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企業融資、環境污染、勞資糾紛、社會保障、勞動就業、權益維護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較為突出,導致了社會不和諧因素的增加。二是流動人口犯罪現象增多。隨著外來人口大量涌入,外來人口犯罪現象越來越多。由于缺乏有效的社會管理,降低外來人口犯罪的難度較大。三是基層基礎層面仍然薄弱。突出表現在鎮、村級綜治機構規范化建設程度不高,作用發揮不明顯,上下聯動渠道不暢,信息遲報、漏報現象較多,基層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
三、加快我縣社會發展的對策建議
社會發展涉及面廣,涵蓋內容豐富,是一項系統工程。針對我縣目前社會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現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一)突出民生保障,加快構建和諧社會。
抓好民生事業,讓群眾生活更為幸福。以創建省級教育現代化縣為載體,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協調發展職業、特教、成人、民辦等各類教育,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優化校網布局。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做優三級醫療服務網絡,鞏固擴大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障覆蓋面,提升基本醫療保障水平,確保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0%。以創建省級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為目標,強化基層基礎,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全面推進城鄉低保“提標擴面”工作,實施社會保障卡醫保“一卡通”,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高度關注弱勢群體,倡導全民慈善,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爭成為省“扶殘助殘愛心城市”。完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切實解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人員的住房困難。
推動文化發展,讓群眾生活更有品質。不斷挖掘、傳承、創新、提升山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在教育群眾、引導社會、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實施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設施項目,推進鄉鎮文化站建設,全面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業,抓緊啟動山文化交流中心建設,實施一批傳承山文化項目,加快發展傳統工藝、文化創意等文化產業,推進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形成一批可觀可感的文化產業亮點,努力打造文化強縣。
優化生態環境,讓群眾生活更加健康。圍繞生態名縣戰略,實施“811”生態文明行動,推進生態建設,加強環境整治,確保今年通過國家生態縣驗收。按照環保部技術評估反饋意見,在自然生態保護和修復、環境基礎設施、綠色社區等方面加強整改完善,提升城鄉生態建設水平。以增點、延線、擴面為抓手,加強城區沿路、環城綠色長廊建設,沿溪打造綠帶、綠地、綠景,擴大綠量,提高綠質。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努力建設“森林”。重視飲用水源保護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加大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染整治力度,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啟動坡塘醫化園區搬遷工作,確保2013年完成搬遷,讓廣大群眾居住環境更舒適、生活環境更美好。
維護社會穩定,讓群眾生活更加安全。深化“平安”建設,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探索完善維穩大調解體系建設,發揮縣聯合接訪中心作用,開展下訪、約訪活動,化解積案,抓好企業經營危機處置工作,進一步規范社會行為、協調社會關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防范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校園安保等工作,堅決遏制和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規范食品藥品市場監測及準入制度,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完善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增強處置突發事件、應對自然災害和群眾自救互救能力。
加大民生投入,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安排和重點保障民生支出,確保各項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實。繼續加大對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展的投入,積極引導公共教育資源面向農村、面向職業教育、面向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投入的普惠性;加大城鄉醫療救助投入,完善基層衛生醫療多渠道補償機制;落實財政補助資金,積極推動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加大廉租住房保障資金投入,確保土地出讓總額的2%用于廉租房建設;多渠道籌措資金,做好就業、再就業扶持。
(二)突出城鄉統籌,加快構筑品質縣城。
以“小縣大城”規劃為統領,推進城市建設。充分利用主城區親山臨水、六水穿城的優勢,做好沿溪沿路開發文章,啟動建設城市規劃展示館、飛鶴公園、始豐湖公園,完成城東湖公園設計方案;全力推進溪頭區塊拆遷改造,啟動中山東路改造保護工程,抓好紅石梁廣場、秀園小區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城中村改造,提升老城整體形象。啟動入城口改造,實施縣行政中心東邊區塊拆遷改造,抓好云錦路等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西演茅、大戶丁安置房回建工作,貫通胡塘殿斷頭路,推進縣人民醫院遷建、縣委黨校遷建等項目,不斷豐滿新城形象。以打造城市副中心理念,加快平橋、白鶴、坦頭三個中心鎮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強化公共服務,推動產業和人口集聚。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大世界銀行貸款申請力度,進一步做好各項涉農資金統籌整合工作,集中力量打好新農村建設資金“組合拳”,爭取創建省級美麗鄉村先進縣,啟動建設10個精品村和特色村。扎實推進和諧生態村創建活動,爭取建成140個初級型和諧生態村。抓好農房改造工作,大力推進中心村和國省道沿線行政村改造。加快下山移民進度,力爭完成下山移民1400人。深化清潔家園活動長效機制,進一步健全保潔體系。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對外暢通、對內循環”的要求,加強交通網絡建設,確保62省道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車,統籌推進104國道、60省道改建工程,做好杭紹高速公路段、203省道段、縣城至臨海清水坑段前期工作。積極向上爭取農村聯網公路項目,加強通村公路養護。抓好220千伏山岸變電所工程建設,推進九龍抽水蓄能電站、山風電場二期、大雷山風電場、污水處理廠三期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啟動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切實保障全縣人民飲用水安全。
(三)突出改革創新,增強社會發展活力。
全面推進各項社會事業體制改革。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完善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探索非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全面完成三年醫改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做好基本藥物、鄉鎮衛生院管理機制、村醫療衛生資源統籌配置等醫改后續工作,深化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機制,引導民營醫療機構規范健康發展,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加快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增強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能力。
精品范文
10失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