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生態效益范文
時間:2024-01-23 17:58: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旅游生態效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引言
鄉村生態旅游行業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還有利于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具有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重作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必須要求建立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發展模式。本文就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發展模式相關內容進行了簡要分析。
二、當前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發展模式建立中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建設不夠合理
目前我國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鄉村生態旅游行業的發展仍然具有自發性特征,即鄉村生態旅游行業的發展大部分是依靠農民自發組織形成的。但是農民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專業領域知識的限制,因此容易產生規劃不夠合理、項目建設針對性和科學性不強等問題。例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不少農民并不會根據本地的政策情況、環境情況以及地理情況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規劃,結果導致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速度較為緩慢,游客也較為稀少。
(二)基礎設施不足
就我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來看,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善是很重要的問題。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交通不夠便利,這給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帶來了不少的問題,導致鄉村生態旅游的游客增長緩慢。此外,農村地區經濟落后還導致了鄉村生態旅游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這也給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三)服務水平較低、項目單一
就旅游行業而言,游客關注的不僅是風景名勝,還包括導游和其他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鄉村生態旅游的主要服務人員為農村當地居民,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服務培訓,在服務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此外,鄉村生態旅游發展較為緩慢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當地鄉村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對于項目開發和旅游產品功能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產品功能單一,項目開發還有待加強。
三、建立新農村建設與鄉村生態旅游互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一)完善基礎設施
要建立新農村建設和鄉村生態旅游互動發展模式需要政府及相關人員加強對基礎設施的資金和技術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的面貌。鄉村生態旅游的基礎設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從交通設施來看,政府應該要幫助旅游行業拓寬交通渠道,保證交通來往的便捷。
2、從住宿方面來看,政府衛生部門及其相關部門一定要做好旅游地區的食宿安全問題,保證食物的質量和衛生,保證旅游景點的治安。
3、從購物方面來看,鄉村生態旅游景點的物品主要應該為當地的特產或者自制的手工藝品,為了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的更好發展,當地農民應該要做好產品包裝工作,以便提高銷售量。
(二)提高農民的專業素質
就鄉村生態旅游而言,要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必須提高農民的專業素質,包括農民的從業能力、服務水平以及對當地風土人情的了解情況等。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需要農民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因為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和內容,如地理知識、歷史知識、社會經濟發展知識以及當地的農業發展情況等,當然也包括一定的文化知識。要真正做好鄉村生態旅游的發展和服務工作必須要求當地農民在從業前要接受規范的培訓,以了解更多鄉村生態旅游相關的理論知識,形成一定的說話和行為規范,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需要注意的是,農民長期受農村環境的熏陶,很有可能在服務意識方面較為缺乏,因此培訓中需要特別加強農民的服務意識,提高農民的服務水平。
(三)重點發展農村特色文化
鄉村生態旅游與城市的旅游行業相比具有較強的優勢,因為農村地區的自然景觀較多,生態效益較好。但是,從項目和產品功能的開發方面來看,我國鄉村生態旅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要求相關人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重點發展農村特色文化,培養特色文化品牌,促進鄉村生態旅游的更好發展。農村地區自然生態環境較為優越,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是極其寶貴的精神文明,利用這些有利因素來發展生態文化旅游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四、結語
篇2
隨縣人文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發展態勢較好。但是隨縣鄉村旅游起步相對較晚,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
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基礎設施落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交通相對不便。雖然村村通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本的交通狀況,但某些景區旅游路線道路太窄,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發展。比如唐鎮華寶山村,道路太窄、錯車困難。二是接待能力有限。游客的吃住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比如尚市鎮群金村“桃花文化節”吸引了周邊游客前來體驗,但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影響了總體接待能力,成為了制約發展的瓶頸。
2.市場發育不成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旅游資源開發不夠。雖然鄉村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深厚,但名城風貌、自然生態資源特色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尚未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品。二是“六要素”挖掘不夠。“吃住行游購娛”是旅游產業的六要素。只有充分挖掘此六要素,才能形成完善和成熟的旅游市場,最終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更是如此。從目前隨縣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的鄉村旅游產品來看,仍然存在旅游六要素挖掘不夠、鄉村旅游產業鏈條過短的問題。例如尚市桃花節主要靠賣油桃增加農民收入,桃花節作為鄉村旅游的產業帶動效果并不明顯。此外,神農牡丹谷、草店芍藥園等景點的季節性過強,無法形成持久動力。也就是說,目前隨縣鄉村旅游精品多以半日游為主,留不住人,經濟帶動效果不顯著。
3.瓶頸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資金瓶頸。鄉村旅游的特點之一是初期投入大,見效相對較慢。有些投資人在早期難以準確預判投資金額,結果容易導致資金周轉困難。二是技術瓶頸。不少鄉村旅游以經濟作物為基礎,這些經濟作物的種植需要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做支撐,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信息瓶頸。不少旅游企業在發展初期缺少國內市場、市內市場調查,造成信息不對稱。
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鄉村旅游地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好交通、食宿等問題。與交通部門合作,開辟旅游專線,為游客出游提供方便。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PPP模式,鼓勵私營企業、民間資本與政府合作,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地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2.創新鄉村旅游投融資體制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游企業和旅游項目的融資支持,解決鄉村旅游資金投入問題。
3.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力度。發揮隨縣人文底蘊深厚的優勢,把各種鄉村民間娛樂藝術如舞獅、高橋、吹打樂、花鼓、民歌對唱及各種民俗表演納入鄉村旅游產品中,形成系列和規模,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產生規模經濟效益。
4.與高校合作尋求技術支持。合理配置和共享雙方資源,使雙方的優勢得到最佳互補。引進高校人才參與旅游項目開發和管理。邀請農業專家為村民提供經濟作物種植技能培訓。
5.合理規劃,形成隨縣旅游品牌效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旅游地的區位條件、資源特色、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及客源市場等進行認真和詳實的調查與評價,打造出具有隨縣特色、與鄉村環境相協調、具有品牌效應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6.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積極引導貧困地區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生態、民俗文化、特色農業、林業等資源開發旅游項目,讓農民參與旅游產業,實現就業創業和脫貧致富。吸納村民參與景區建設,改善旅游基礎設施。
篇3
關鍵詞:鄉村旅游規劃;“反規劃”理論;生態基礎設施
中圖分類號:F5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2)12-0224-04
1引言
“旅游發展,規劃先行”是旅游開發的基本共識,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必須依賴于優質的旅游規劃。從全國范圍看,鄉村旅游規劃存在著體系不完善、規劃市場不成熟、規劃經驗不足、規劃模式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鄉村旅游規劃的水平。
作為鄉村旅游的發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排頭兵。和全國一樣,成都鄉村旅游規劃也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成都市正在對鄉村旅游進行提檔升級。本文對成都市鄉村旅游規劃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成都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的新形勢下,尋求“反規劃”理論與成都鄉村旅游規劃的契合點,嘗試建立成都鄉村旅游“反規劃”模式。
2成都市鄉村旅游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成都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成都的鄉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當時郫縣農科村的農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園、花圃吸引城鎮居民前來度假休閑,附近農民紛紛仿效,“農家樂”從此遐邇聞名。2003年成都錦江區三圣花鄉成功開發的“五朵金花”成為成都鄉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現了諸如“龍泉國際桃花節”、“蒲江櫻桃節”等鄉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紛紛效仿農科村和三圣花鄉,鄉村旅游迅猛發展,但很多都是簡單模仿,沒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鄉村旅游出現了資源雷同、季節性過強、特色不突出等問題,難以形成具有疊加效應的鄉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對鄉村旅游進行提檔升級,圍繞成都城鄉建設一體化、全面現代化、充分國際化的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目標定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按照“模式決定產品,產品決定政策”的發展思路,堅持品牌化、標準化、特色化的發展路徑,突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總體定位,不斷豐富產品類型,逐步轉變發展方式,持續推進品牌建設,整體提升鄉村旅游的產業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實現“以旅促農、農旅一體”的發展新格局[1]。
2.2成都市鄉村旅游規劃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鄉村旅游規劃實務中,存在著諸多誤區,如:規劃動機不正確,規劃單位良莠不齊,規劃過程不嚴謹,規劃可行性分析不夠,規劃缺乏特點和亮點,規劃評審小組行政官員多或內行失聲現象嚴重等[2]。部分成都市鄉村旅游規劃也存在以上問題。此外,成都市鄉村旅游規劃還存在以下問題。
2.2.1同質化嚴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鄉村旅游多以農家樂為主體擴散發展,部分有農家樂的地方,規劃人員依葫蘆畫瓢,摘抄其他的規劃文本,對鄉村旅游規劃的前期準備工作如資料的搜集、項目所在地周邊環境分析以及項目自身獨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詳細、不系統,缺乏對項目所在地旅游資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規劃寫出來的文本大同小異,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同質嚴重,特色不鮮明。
2.2.2規劃中城市化、商業化、人工化痕跡明顯
部分規劃人員對鄉村旅游規劃研究不深入,過于浮躁,片面地將城市建筑大量無選擇性地移植到鄉村旅游中,一規劃就得要有現代化建筑、現代化娛樂設施以及大廣場等,而忽視了鄉村旅游的精髓:鄉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歸真,使得鄉村旅游規劃顯得過于城市化、商業化,大量的人造景觀取代了鄉土自然景觀,使旅游體驗質量大打折扣。
2.2.3規劃區內部與外部環境差異巨大
目前很多鄉村旅游規劃區對周邊環境的建設不夠重視,景區內標識牌明顯、道路干凈暢通、環境質量高,規劃紅線范圍外就出現道路破爛不堪、標識系統缺乏、環境破壞嚴重等現象,規劃過于強調規劃區內的打造而忽視了周邊環境的延續性、協調性。
2.2.4重經濟效益,輕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鄉村旅游中生態環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靈魂[3]。部分鄉村旅游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對鄉村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給當地居民傳統的生活習慣、民俗文化帶來了負面影響,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帶泥土氣息的空氣品質,河流溪水被污染,農田景觀喪失,鄉村傳統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這是對鄉村旅游的顛覆,使鄉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對客源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3解讀“反規劃”理論
3.1“反規劃”理論的產生背景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擴張,城市規劃者并不能很準確地預測城市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傳統城市規劃僅僅依賴“規模—性質”為依據的城市規劃體系,這種規劃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城市發展。于是國內眾多學者紛紛尋求解決之道,俞孔堅、李迪華等人研究了不同觀點后,結合自己的城市規劃的經驗,提出了“反規劃”理論。該理論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關注,分別有城鄉規劃、風景旅游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領域的學者對該理論進行了研究,并嘗試將其適當引入到本領域的現有規劃體系中[4] 。
“反規劃”理論為城市規劃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對傳統的基于發展計劃的規劃在方法論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傳統城市規劃強調建設規劃論,即規劃建設區域,而環境生態規劃只是作為專項規劃,是為建設服務。“反規劃”則是強調不建設規劃論,旨在優先考慮生態基礎設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設,走向主動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體的安全和健康而進行的規劃[5]。
3.2圖解“反規劃”理論
傳統規劃思路[6]和“反規劃”思路[7]分別見圖1和圖2。
通過圖1和圖2的比較可以得出:“反規劃”是一個與自然過程、生物過程和遺產保護、游憩過程緊密相關的,預設的、具有永久價值的網絡;是大地生命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反規劃”理論可以從下面3個角度來認識。
(1)反思現城市發展過快的現狀:城市化進程過快城市發展過速帶來的系列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
(2)反思傳統城市規劃方法:原有的城市規劃方法如不進行完善和深化,勢必影響城市化進程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推崇反向的規劃流程:和傳統的規劃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態基礎設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證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城市化進程。
3.3“反規劃”理論的應用
“反規劃”理論最初主要應用于城市規劃,此外在區域旅游規劃、新農村建設方面也有觸及。通過以俞孔堅教授為首的一批專家學者的努力,“反規劃”理論在城市規劃中已經有了不少實踐作品,比較成功的有浙江臺州城市規劃案例,此案例中為實現城市空間發展目標,體現城市環境要求,將城市規劃區劃分為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已建區,并制定相應的空間管制規定,將生態功能進行規劃,主要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廊道、生態緩沖區、生態協調區和城鎮建設區[8]。這一案例獲得了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頒發的規劃榮譽獎。近年來,部分旅游學者開始思考“反規劃”理論如何應用于旅游規劃。梁振然等人借鑒“反規劃”理論框架,采用逆向的規劃方法,提出負的規劃成果——景區不可建設區域即生態基礎設施[9]。葉舒娟等人引入“反規劃”思想,針對傳統規劃方法給鄉村旅游帶來的不利影響,強調“反規劃”在鄉村旅游規劃中應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探析了“反規劃”思想在鄉村旅游規劃中的運用[10]。
4“反規劃”視角下的成都鄉村旅游規劃
4.1成都鄉村旅游規劃需更加注重生態本底建設
隨著世界生態田園城市戰略目標的提出和實施,成都市鄉村旅游發展的生態要求越來越高。據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的規劃,成都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態是“青山綠水抱林盤,大城小城嵌田園”[11]。成都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經過了9年多的努力,城鄉統籌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鄉村所扮演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原來為城里人提供農副產品和旅游休閑的場所,變為城市形態發展的本底。順應成都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的大趨勢,成都鄉村旅游規劃應融入“青山綠水抱林盤,大城小城嵌田園”的城市形態,更加注重和強調規劃中生態本底的建設和延續。
4.2“反規劃”理論與成都市世界生態田園城市建設
的要求相契合“反規劃”理論強調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旨在先為城市鋪上生態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宏偉藍圖。成都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態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龍門山和龍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區、優質農田;林則是川西林盤[12]。成都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將生態本底與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園休閑為導向需求,以田園城市為啟動,保留鑲嵌在都市邊緣的鄉村別具特色的田園景觀,提升景觀吸引力,突出“鄉土、生態、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園城市,從而達到鄉村景區化。這些生態本底是成都鄉村旅游能如火如荼發展的資本,也是成都鄉村旅游賴以持久發展的根基。所以保護好生態本底才是成都鄉村旅游發展的必經之道,也是建設生態田園城市的基本要求。
4.3“反規劃”理論在成都鄉村旅游規劃成功案例中
的應用三圣花鄉是成都鄉村旅游規劃中較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鄉位于成都市錦江區三圣街道辦事處,距成都市區二環路約5km,是一個以觀光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為主題,集休閑度假、觀光旅游、餐飲娛樂、商務會議等于一體的城市近郊生態休閑度假勝地。“三圣花鄉”以“花文化”為媒,打造了春有“花鄉農居”百花爭艷、夏有“荷塘月色”綽約風韻、秋有“東籬菊園”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題景區,以及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江家菜地”景區。2006年4月被國家旅游總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三圣花鄉的成功可以歸結為規劃者的長遠目光和對鄉村旅游本質的把握。三圣花鄉規劃之初,紅砂村放棄了修建五星級酒店,而是將當地民居統一改造成白墻、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復創新獨具格調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爛漫時節,在鮮花的簇擁下,座座川西民居風格院落盡顯古樸和清麗,政府就造出了“花鄉農居”;在鄉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種梅花的習慣,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種菜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駙馬村的“東籬菊園”,政府先是讓本村大田全部種上,然后再改造當地民居為帶點西式的建筑,以陪襯的洋派氣質;萬福村有在大田種藕的習慣,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綻放,并沒有只是曇花一現,而是朵朵爭艷,達到了疊加的效果。從“反規劃”理論分析三圣花鄉的旅游規劃,規劃的起步是先為規劃區域鋪好了生態本底,再在上面畫出了這五朵金花。在規劃中,不是注重當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現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純真質樸的和原汁原味的鄉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經驗,借鑒“反規劃”理論的精髓,審視成都鄉村旅游規劃的現狀,展望以后的發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問題。
(1)反思成都鄉村旅游出現的問題:鄉村旅游在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上遠不及成熟景區,在給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務上也遠不能滿足游客越來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鄉村旅游面臨的提檔升級的問題。
(2)反對成都鄉村旅游規劃重經濟效益忽視生態效益:無論是適應成都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的要求,還是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出發,成都鄉村旅游規劃都應先做好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在規劃設施過程重視生態效益。
(3)逆向規劃流程:先單獨規劃建設生態基礎設施,推行四線(紅線、綠線、藍線和紫線)管制,保護不可再生資源,然后才規劃建設區域。
(4)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反規劃”理論的規劃成果是建立起生態基礎設施作為本底,讓成都鄉村旅游始終在這個本底上規劃發展。
5初步建立成都鄉村旅游“反規劃”模式
5.1成都鄉村旅游“反規劃”模式
根據以上分析,把“反規劃”理論引入成都鄉村旅游規劃中,本文試圖建立成都鄉村旅游“反規劃”模式(圖3)。該模式是對傳統鄉村旅游規劃流程的逆向分析,優先考慮景觀安全格局,先進行非建設區域(綠地、湖泊、林地、農田等)的規劃,再進行建設區域的規劃,建設區域的規劃必須以非建設性區域的規劃為前提,從而營造出良好的生態本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5.2成都鄉村旅游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
“反規劃”理論中,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維護和強化整體山水格局的連續性;保護和建立多樣化的鄉土生態系統;維護和恢復河道的自然形態;保護和恢復濕地系統;將城郊防護林體系與城市綠地系統相結合;建立綠色文化遺產廊道;開放專用綠地,完善城市綠地系統;溶解公園,使其成為城市的綠色基質;建立鄉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護和利用高產農田作為城市的有機組成部分[10]。成都鄉村旅游生態基礎設施的建設,應該強調成都自然生態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鄉村旅游資源繁多,各地應該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環境氣候以及鄉土文化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鄉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應,避免品牌雷同;在規劃建設中,應保護和利用好高產農田,保持鄉土氣息;在景觀打造時,盡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減少投資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學中外來物種入侵給當地植被造成生態災害;在規劃建筑時,應與本土景觀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過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盤足以體現成都鄉村的原汁原味,鄉村旅游開發時應盡量保護和開發林盤旅游。
6結語
一個新理論的融入需要不斷地實踐和改進才能真正成為具有可行性和指導性的理論。“反規劃”理論是在城市規劃基礎上提出的,起初就是為城市規劃服務,將它運用到鄉村旅游規劃乃至具體到成都鄉村旅游規劃,尚只處于理論借鑒階段,要想“反規劃”理論真正能融入到鄉村旅游規劃中還任重而道遠。
成都鄉村旅游規劃必須順應成都市建設世界生態田園城市的要求。“反規劃”理論旨在將區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過程作為優先考慮的對象,這與成都市自然生態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規劃”理論在成都鄉村旅游規劃中的應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鄉村旅游“反規劃”模式需要在實際中不斷總結和深化。
此論文為《鄉村旅游規劃技術創新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研究與應用》(成都市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登記號為9562011R0028,獲成都市2011年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研究項目的部分成果。
參考文獻: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鄉村旅游提升計劃總體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 鄉村旅游規劃中的誤區及改進分析探討[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6(4):346.
[3]楊洪,鄒家紅.我國鄉村旅游持續發展研究[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7(3):50.
[4]王雷,李旺君. 景觀設計的“反規劃”理念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借鑒初探[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1):73.
[5]俞孔堅,李迪華,柳海龍. 基于生態基礎設施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反規劃”之臺州案例[J].城市規劃,2005,29(9):76.
[6]俞孔堅.“反規劃”途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規劃”理論在旅游規劃中的應用[J].林業調查規劃,2008(1):103.
[8]葉舒娟,楊效忠,羅世俊. 基于“反規劃”視角的鄉村旅游規劃新途徑探析[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9,25(1):77.
篇4
關鍵詞:鄉村旅游;問題;對策;荔波。
20 世紀80 年代,我國鄉村旅游開始起步以來,經歷了30 多年的發展歷程。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的有效途徑,以其參與形式的多樣性、參與主體的廣泛性、旅游效益的綜合性,尤其是能促進城鄉文化交流和統籌城鄉發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歡迎。它是在觀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規旅游基礎上的提高,是對傳統常規旅游形式的一種發展和深化,是將鄉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三者合為一體進行開發的一種旅游類型。鄉村旅游因其廣闊的市場前景,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已經成為推動城鄉和諧建設、貧困地區農民增收和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1-3]。
1.荔波鄉村旅游發展基本情況。
鄉村旅游以自然生態、農耕景象、農民生活、農家習俗、民族特色吸引于人。荔波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民族文化資源底蘊深厚,交通較便利,政府政策良好。近幾年來,特別是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荔波旅游以來,我縣依托絢麗多姿的自然生態和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以“品農家菜、住農家屋、游農家景”為主要內容的鄉村旅游,初步形成了自然生態游、水上娛樂游和文化休閑游。據旅游部門統計,目前全縣農家樂有100 多家,床位800 多張,直接從業人員1000 多人,間接從業者1 萬余人。
2.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缺乏整體規劃。
在荔波開展鄉村旅游的地方,基本上是自發組織,規劃意識淡薄,各自為陣,盲目開發,重復建設現象嚴重,降低了對游客的吸引力。
2.2 基礎設施及環境建設較差。
鄉村衛生觀念落后,飲水和廁所的衛生條件都比較差[4];對鄉村旅游突發事件的安全應急系統保障還不夠完善, 缺少必要的消防設施和醫療設施。
2.3娛樂模式缺少特色。
大多數都是簡單的吃喝形式,比如幾間房子、幾張桌子、喝喝茶、打打牌、釣釣魚、吃吃飯,項目較為單調,缺乏新意,民族娛樂文化不完善。
2.4 各種管理人才落后。
鄉村旅游景點設施基本上都是村民自己建設管理,缺乏專業的策劃、管理經營、營銷、規劃設計等方面的人才,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素質較低,管理不規范。
2.5 宣傳力度滯后。
在鄉村旅游產品的宣傳力度上不夠,宣傳策略缺乏重點突出,宣傳手段沒能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雜志和互聯網等現代傳媒。
3.發展對策。
3.1 政府主導,政策支持。
鄉村旅游的發展,當地政府應該要起主導作用,要有明確的思路和具體設施,有利于鄉村旅游發展的軟硬環境需要加強建設。把發展鄉村旅游納入解決農村問題,推動農村持續全面進步的戰略范疇[5]。
3.2 找準發展定位,圍繞市場發展需求。
應利用自己的資源打造具有荔波特色的模式,發展一些游客感興趣的觀光果園、茶園、花園、植物園、森林游樂園、漁場、采摘、垂釣、民族特色文化等旅游產品。
3.3 科學合理制定規劃。
鄉村旅游必須要進行科學規劃和精心指導[6]。既要鼓勵發展、又要控制總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科學性,要全面分析當地的特色、優勢和不足,綜合環境承載能力,科學制定規劃,明確各區域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實施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3.4 加強人才的培訓。
政府應組織相關管理者到外地學習成功的經驗,引進專業的人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7]。加強對服務人員的旅游知識服務、本地風俗文化和風土人情等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促進農村旅游人才的培養。
3.5 強化宣傳推廣。
要進一步加強旅游宣傳力度, 建立政府部門和企業共同參與的聯合宣傳機制。通過制定合作優惠政策,實現與旅行社的聯姻,促進旅游景區和企業之間的交流,針對性地拓展客源市場,實現游客結構的合理化。
3.7 建立農戶參與機制[8]。
鄉村旅游的主體是農民,動力在農民。只有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依靠農民的智慧,發揮農民的積極性,才能是鄉村旅游真正發展起來,這是鄉村旅游健康發展的根本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國文。關于鄉村旅游發展之思考[j].內蒙古水利,2011(4)179-180[2] 高優仙,劉文靜,唐玲娣等。對農家樂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0,(9):302.
[3] 肖亞波。景區旅游安全問題的思考[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7):13.
[4] 張瑞,楊漣,何磊等。云南省賓川縣寺前村農家樂發展研究[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0,(7):17.
[5] 杜興翠。茂蘭保護區生態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意義[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5):15483-18485.
[6] 于艷萍,王西峰,麻應大。牛背梁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森林旅游活動反思[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4):16-18.
篇5
[論文摘要]運用景觀生態學原理對城郊景觀特點進行分析,重點突出景觀與行為的相容性分析,確定鄉村旅游景觀觀賞型和農產品開發利用型鄉村旅游產品為主導產品。
一、引言
鄉村旅游以鄉村旅游資源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態學的基本要求,是能促進環境、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旅游產品,因此具有生態旅游產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現在對自然、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影響達到最小化原則。參照《綠色環球:國際生態旅游標準》確定鄉村旅游產品的生態化標準。一是要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不造成環境危害。二是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要保護旅游地的瀕危物種、生物多樣性、鄉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風景。三是旅游產品在開發和經營階段都必須保持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觀生態學理論的應用
景觀生態學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觀尺度的景觀結構(空間格局)、景觀功能(生態學過程)和景觀動態,近年來這一概念已越來越廣泛地為旅游研究者所關注和采用。
1.景觀結構理論與城郊旅游開發
Forman和Godron認為,組成景觀的結構單元不外有三種斑塊、廊道和基質。斑塊是指在外觀或性質上與周圍環境存:在差異,同時又具有一定內部均質性的空間區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農田、居民區等。廊道是指景觀中與相鄰環境不同,如林帶、狹長河流、道路交通線、峽谷等,對的線性或帶狀結構廊道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廊道的寬度、內容、形狀、連續性以及與周邊斑塊、基質的相互作用關系等。基質是指斑塊和廊帶所在的背景區域,也是景觀中分布最廣、連續性最大的背景結構,常見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農田基底等,數目多而面積小的斑塊使景區的景觀多樣性增大,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
在城郊旅游開發與規劃中借用景觀生態學理論,斑塊代表的是城郊旅游產品,比如旅游景區(點)、特殊景觀、住宿設施、娛樂設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區與城郊地區的連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區內部和旅游斑內部的交通線路或旅游線;基質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鄉村旅游景觀,由此形成一個由斑塊、廊道、基質構成的網絡結構。
2.鄉村旅游景觀特征
從景觀特征來看,鄉村旅游景觀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的復合體,由村落、農田、道路、溝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類似方式重復出現,當組合方式發展變化或出現了明顯不同的新的組成成分時就形成新景觀。鄉村旅游景觀作為基質,在通常情況下面積超過現存的任何其他景觀要素的總面積。當景觀的環境背景或干擾狀況發生顯著變化,作為景觀重要組成部分的基質也會產生相當顯著的變化,甚至發生基質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環境和復雜的人際關系,生態旅游景觀的穩定性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特別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關設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會對景觀造成極大的影響和破壞。在規劃設計旅游產品時,要特別注意運用景觀生態學的思想,將景觀要素進行合理組合,以保持景觀的可持續性實現功能優化。同時根據旅游景觀的異質性原理、多樣性原理、邊緣效應原理,針對城鄉交錯帶景區的特點,選取不同的景觀生態設計模式。
三、鄉村景觀相容度分析
確定了城郊景觀的格局再對景觀的相容度進行評價。鄉村景觀相容度評價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衡定。一是行為與景觀價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為與景觀價值的匹配特征表現在鄉村景觀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程度,及景觀滿足城鄉居民引致需求行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為對鄉村景觀的破壞性。相互沖突的行為導致鄉村景觀的質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觀生態破壞,自然生產性降低和景觀類型退化等結果。減少或杜絕這種行為對鄉村景觀的破壞性在鄉村規劃上具有的積極意義。三是行為對鄉村景觀的建設性。相容度較高的行為會促進景觀的建設。
王云才將都市郊區開放空間景觀類型依照獨立景觀形態進行分類,并進行人類干擾行為的具體劃分,建立相容性判斷矩陣,以判斷值為0、1、3、5、7、9代表景觀類型與行為類型之間的不相容、幾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較強和完全相容六個等級。根據對郊區行為與開放空間景觀價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較高的景觀行為的建設性意見。
四、鄉村旅游產品開發類型
本人認為城郊鄉村旅游產品中比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旅游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鄉村旅游景觀觀賞型
旅游產品包括傳統觀光和人造鄉村旅游景觀旅游。傳統觀光鄉村旅游是以自然生產和環境為基礎,以自然生態系統為主體,以鄉村旅游資源和鄉村風情為基礎,以生態旅游為主題,感受和參與生態鄉村旅游包括生態鄉村旅游觀光、鄉村風情及務農旅游等,領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旅游形式。人造鄉村旅游景觀旅游的特點是以人工生態系統為主,人造景觀、景點較多,投資較大,面積有限,因此生產性能差,鄉村特征不明顯。高科技鄉村旅游觀光旅游是融觀光旅游、現代高科技農業旅游科研、生產于一體的高科技鄉村旅游資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觀賞性強的特點。
2.農產品開發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鄉村旅游下的各種農產品類型。旅游產品是旅游業和鄉村旅游生態系統有機結合的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系統的產出。在不違背生態規律的前提下,可根據旅游業的需要,優化選擇符合景觀生態學原理和滿足市場需求和游客需求及興趣的農作物種植和林、牧業、漁業的各種農產品。如利用租賃、教育農園形式開發的旅游產品。農民將土地出租給市民,農園平時由農地提供者代管。種植糧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愛的農作物類型,栽種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樂趣,并以休閑體驗為主。同時使用的農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通過這種形式,可提高旅游產品的層次,保持游客有較高的回頭率。
3.農村文化體驗型
文化體驗旅游就是以鄉村特有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和飲食文化等為載體,開展民俗節慶體驗、節事活動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蘊,是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文化產業。農耕文化和飲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過游客的親身參與體驗到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務農體驗旅游是通過親身參加農事活動,真實體驗農村生活,盡享勞動、豐收后的喜悅,真正達到回歸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綜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種功能于一體,利用農村或山區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鄉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獲得鄉村生活的體驗和享受淳樸的鄉野之趣。近郊環城市游憩帶的短線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有非常穩定的客源市場。應注重開發康體、休閑、娛樂項目,可依托森林風景資源開展“森林浴”活動。利用森林中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含量較高的氧氣、負離子、植物精氣等,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得以康復,從而恢復人體健康。可開展野餐、露營、漂流、水上活動、康體娛樂等,在旅游項目開發時利用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野生生物種類和適宜的康體氣候特點,多開發反映自然野趣和參與性強的旅游項目。
五、結語
鑒于城郊地區特殊而獨特的景觀條件和生態環境,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中運用景觀生態原理來構建合理的產品結構,不但要突出鄉村旅游和農事特色,更要突出鄉村旅游的生態效益,提供豐富的旅游產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娛樂項目和接待服務的傾向,保持鄉村旅游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制定科學的產品規劃,對旅游產品實施動態管理,促進當地生態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鸝:旅游體驗與景區開發模式[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2]龐振剛董波:上海城鄉交錯帶生態旅游開發戰略研究[J].旅游學刊,2001(2)
篇6
關鍵詞:鄉村旅游;景觀設計;生態;地域性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逐年來,城鄉引入旅游產業的現象日益普遍。因旅游景觀的構建具備長線的經濟基礎優勢、地區區位優勢和政府優勢,旅游產業成為新城初建的先導力量。而在城市內的引入景觀已趨于飽和、城市區域界限逐步消失,鄉鎮間旅游景觀的開發與利用就顯得由外重要。
1 鄉村旅游景觀構建的優勢
生態因素是城郊鄉村旅游得以興起的基礎,反過來,城郊鄉村旅游也能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基于這一關系,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中的生態價值取向觀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國家、社會對鄉村生態旅游景觀構建的迫切需要
從1998年的“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做農家活、看農家景”至今,可以看出我國對鄉村的建設從未放松。而現在及未來都是國家發展正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著力推進各項發展將成為重中之重,鄉村的發展需要一個新的突破口。鄉村旅游的成為當下當仁不讓的切入點。在如此環境下發展鄉村旅游景觀可以算得上是順應國家的發展政策。
以鄉村旅游資源為吸引,這符合當前社會自然保護大前提的基本要求,能促進環境、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生態旅游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現在對自然、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影響達到最小化原則。因此,鄉村旅游景觀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2現代人群對鄉村生態旅游景觀構建的迫切需要
現代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壓力下,人們迫切需要回歸自然以放松工作學習壓力。而名川大山等傳統旅游景點的局限性太強,城鄉間的短途鄉村游將成為人們的最佳選擇。
面對民眾日益增強的生態、環保意識,鄉村旅游景觀的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生態環境的破壞、城市景觀的唯美、唯藝術的模式化及城市人工景觀的“去自然化”,民眾在精神層面上渴望回歸自然。鄉村旅游景觀設計以自然生產和環境為基礎,以自然生態系統為主體,強調民眾的自然感受和參與。因此,構建鄉村旅游景觀是生態影響及民眾的共同需要。
2 構建具有地域性、節能性鄉村生態旅游景觀
2.1 城郊鄉村旅游景觀的特質
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中,構建生態價值取向觀是“尊重自然”的表現,是建設特色型、節約型景觀的要求。當前,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中“人造景觀”泛濫已成為一個典型的現象。規模上貪大求全和內容上過于貧乏簡單,“人造鄉村景觀”過分依賴非自然技術手段,人造景觀、景點較多,投資較大,生產性能差,鄉村特征不明顯,致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跡明顯,忽略原有寶貴的鄉村自然資源及特色,失去“鄉土氣息”的特色。“人造景觀”脫離樸素、自然、協調這些基本的生態原則。
旅游的本質是追求文化差異,人們旅游的目的就是追求異質文化。特色是旅游者追尋的目標,也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城郊鄉村旅游景觀作為一種特殊的風景,有其自身的特質,農村風光、固有的風景名勝及鄉村民俗文化均是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可挖掘可表達的內容,建設特色型城郊鄉村旅游景觀必須抓住“土、野、樂、趣”的特色。“尊重自然”是一個共性基礎,針對不同地區,城郊鄉村旅游景觀的設計還要因地制宜,突出個性。“尊重自然”既是源于對生態的考慮,亦是建設特色型城郊鄉村旅游景觀的重要手段。
2.2 城郊鄉村旅游景觀的設計要點
建設特色型與建設節約型城郊鄉村旅游景觀是相輔相成的,自然生態屬性既是城郊鄉村旅游景觀的特色,也是其創建節約型景觀的先天條件。依據城郊鄉村旅游景觀的特色,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的要點,即建設內容包括:①建成的景觀能維護和美化鄉村自然景觀風貌,吸引招徠游客;②建成的景觀有改善生態環境的功能;③景觀設計要考慮在合適的地點,設計相適宜的項目,讓游客具體參與一些鄉村活動。
2.3 城郊鄉村旅游的景觀類型
2.3.1 鄉村風光觀賞型景觀
以自然山水景觀、野生動植物景觀、歷史文化景觀、宗教文化景觀、鄉村民俗景觀為基礎,以自然生態為主題,以特色風光、農事活動或村落名勝等觀光旅游景觀開發為主,包括現代農村觀光、科技農業觀光、古村落民居觀光、名勝觀光等。
2.3.2 農副產品開發利用型景觀
以觀光為主、采摘為輔的果蔬采摘園是典型的具體形式之一。游人融入自然野趣的采摘環境中,體驗休閑的快樂,享受采摘成果。這種保持自然野趣的景觀形式,目前普遍受到游客的歡迎。農副產品開發利用型景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在保持原生態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市場需要、游客興趣,有選擇地種植農、林、牧、漁業的各種農產品,通過農副產品銷售與特色餐飲美食、采摘垂釣活動等結合,可以形成“采摘園”“垂釣世界”“美食村”等特色景觀。
2.3.3 鄉村文化體驗型景觀
鄉村文化體驗型景觀就是通過游客親身參與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盡享勞動、豐收后的一種喜悅的精神狀態。“回歸自然、融入自然”的物質表象是鄉村文化體驗型景觀營造的重點和難點。鄉村文化體驗型景觀的設計要依托鄉村特有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和飲食文化,將務農體驗活動的場所、設施、活動環節視為一種景觀,通過對自然的再現與解讀,表達出特有的景觀狀態。
2.3.4 復合型城郊鄉村旅游景觀
不過分偏重某一類型,而是幾種類型的融合。復合型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要充分利用鄉村優美的自然環境,淳樸的鄉土文化,豐富的野生生物種類和適宜的康體氣候特點,多規劃反映自然野趣和參與性強的景觀活動。景觀設計內容應注重康體、休閑、娛樂相結合,強調獲得鄉村生活的體驗和享受淳樸的鄉野之趣。
結 語
鑒于城郊鄉村特殊而獨特的景觀條件和生態環境,在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中建立生態價值取向觀,目的在于運用生態價值取向觀構建合理的景觀設計意識,以確保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能突出鄉村旅游和農事特色,突出生態效益,保持鄉村旅游自身的優勢和特色,促進當地經濟效益的提高。城郊鄉村旅游是一塊潛在的大市場,從景觀設計的角度去研究城郊鄉村旅游,能更有利于城郊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今天,城郊鄉村旅游景觀設計的語言、形式變得越來越豐富,風格也越來越多樣,無論設計語言、形式如何變化,那些具有長久生命力的作品一定是尊重自然的、符合生態規律的、反映生態價值取向的。
參考文獻
[1] 黃鸝. 旅游體驗與景區開發模式[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104-108.
[2] 朱建寧.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節約型園林[J].中國園林,2009(2):78-82.
[3] 王紫雯.景觀文化與景觀生態學初探[J].建筑學報,1995(8).
[4] 戴春芳,王志凡. 景觀生態學視野下的城郊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研究[J]. 商場現代化,2008(22).
[5] 戴美琪,游碧竹. 國內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 湘潭大學學報,2006(4).
[6] 王云才. 鄉村景觀旅游規劃設計的理論和實踐[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篇7
【關鍵詞】生態;景觀;水景生態化;植物配置
1.揚州沙頭鎮生態農業觀光園玲瓏水街南區基地分析
基地位于揚州市沙頭鎮,地處揚州南郊,南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境內長江支流夾江環繞,施港公路和在建的沿江高等級公路穿越而過,水運、鐵路、陸路交通十分便利。該園區以沙壤土為主,肥力中上,地勢平坦;溫、光、水3要素協調,極適宜蔬菜生產;排灌條件較好,灌溉水源直接來自長江,水質優良。園區雨水充沛,光照條件優越,附近無污染性工業企業、無三廢排放、無城市垃圾。據監測,大氣、農田灌溉水、土壤環境質量分析與評估均為一級。園區內將路、溝、河、渠、堤、坡等進行合理的綠化,田林路綜合配套,排灌設施齊全,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其將現代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辦成休閑觀光旅游的一個景點,一個亮點,充分突顯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業發展中的特色和內涵。
2.生態農業觀光園的概念
生態農業觀光園是生態觀光農業的具體形式之一。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歐美國家,最初多為小規模的觀光果園和休閑農莊,逐漸演變至今成為將生態農業與觀光旅游有機結合的新型農業形式。因此生態農業觀光園可初步定義為以景觀生態學、循環經濟學、系統科學和環境美學為指導,因地制宜地設計出集農業生產與示范、觀光旅游和環境保護為一體,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地域性和參與性的交叉型農業產業園區。
2.1“生態”的概念
“生態”與“生態學”在英語中屬于同一個詞語,而最早的“生態”一詞是來源于古希臘文中的,它的原意是“居住的地方”和“家”。1869年,德國科學家海克爾[1]首先將生態一詞用于科學研究,并生態學的概念定義為“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2]。
2.2景觀的概念
在歐洲,“景觀”一詞最早出現在希伯來文的《圣經》(舊約全書)中,用來描繪具有所羅門王國教堂、城堡和宮殿的耶路撒冷城美麗的景色。美國景觀生態學家福爾曼和法國地理學家戈德倫認為,景觀是指由一組以類似方式重復出現的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所組成的異質性陸地區域,其空間尺度在數公里到數十公里范圍。[3]
2.3景觀生態學的概念
景觀生態學的概念是德國地植物學家Troll1939年在利用航片解譯研究東非土地利用時提出來的,用來表示對支配一個區域單位的自然—生物綜合體的相互關系的分析。他當時認為景觀生態學并不是一門新的科學或者是科學的新分支,而是綜合研究的特殊觀點。德國漢諾威工業大學景觀管理和自然保護研究所的將景觀生態學定義為:研究相關景觀系統的相互作用、空間組織和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4]
3.規劃設計手法
以“生態優先、綠色低碳、三產綜合”為發展理念,以原生態鄉村風貌為基底,以高效農業產業為基礎,以高品質都市鄉村休閑度假產業為引領,融鄉村休閑、鄉村度假、文化體驗、情景社交、產業示范、生態涵養等多功能復合,引領都市人群回歸返璞歸真的鄉村自由生活。這是該方案欲打造的主題,因此在規劃設計中最大限度尊重現狀,充分尊重現狀地形、水系、現有村莊、道路盡量保留。設計的風格繼承江南水鄉的古樸清幽,構景方式隨意自然但不失韻味。盡量保留本土文化和植物的原生態。
4.水景生態化
水景生態化是指用生態學的觀點來處理水體的造景,水體景觀不但要在景觀上富于水的情趣,而且要求水體潔凈、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共生,并且水體景觀有可持續性,在較少,甚至沒有人工干涉的情況下,水景能得到保持,并且能隨水體生態系統的發展而發展變化。[5]在駁岸的設計中較少地加入人工因素,保持自然,這樣在其水體駁岸之間形成一個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的濕地帶,在濕地上隨水體的深淺不同,栽種不同的水生和半水生的植物,形成生態型的濕地景觀,水面上自然式點綴一些浮生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游人可以在水中蕩舟探幽。
5.植物配置的生態性原則
在生態農業觀光園的植物配置上,不僅要考慮其觀賞性更重要的是能創造出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景觀植物不僅有喬、灌、草、藤本等形態特征方面的差異,其是否喜光,干、濕耐性,酸、堿性適應能力等生理、生態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構建生態功能強大的復層植物群落時必須尊重植物自身的生長規律及生態特性,這樣才能保證植物正常生長,達到生態效益最大化;此外,植物固有的生態習性決定其有明顯的自然地理條件特征,每個區域的地帶性植物都有各自的生長氣候和地理條件背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與周圍的生態系統達成了良好的共生關系。因此,在進行植物景觀設計時應大力開發運用鄉土樹種,豐富綠化樹種的多樣性。[6]在此設計方案中植物配置的種類上遵循生態性原則,采用大量鄉土樹種,常綠與落葉、喬木與灌木、觀葉樹與觀花樹相互搭配,在滿足植物生態條件下創造復層綠化。
6.結語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創建生態型社會理念的加強,我國生態農業觀光園規劃設計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該方案將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性原則,提倡自然循環和自然生態,保護好生態環境,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可持續發展農業與鄉村發展有機結合起米,實現產業化發展和生態環境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通過該農業觀光園區的建設,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農業資源,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的矛盾。
參考文獻
[1][美]摩特洛克著,李靜宇,李碩,武秀偉譯.景觀設計理論與技法.大連:大連理工出版社2007—1—1
[2][日]河川治理中心編著.濱水地區親水設施規劃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8—1
[3]宇振榮主編.景觀生態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03
[4]傅伯杰,陳利頂,馬克明,王仰麟等編著.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科學出版社2009.06
[5]王浩主編.城市生態園林與綠地系統規劃.中國林業出版社
篇8
關鍵詞:太湖風光; 山水綠網; 規劃引導;利用和修復; 改造和串聯
湖州山水綠網以環太湖綠道為主干道,串聯起了小市河、環城河~新塘港、東龍溪港、小梅港、旄兒港的“五河十岸”;仁皇山公園、項王公園、長島公園、梁希森林公園等一大批特色與時代韻味公園;古村落、特色產業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等要素織就而成。這張綠網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富裕了沿湖農民,帶動了湖州旅游業的發展,提高了沿湖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品質。進而提升整個環太湖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我們通過以規劃為先行,通過利用、修復、改造、串聯等辦法實施完成湖州山水綠網。現對織就湖州山水綠網作簡要分析,并談談一些體會:
1.概況:湖州山水綠網,總長60公里的環太湖綠道,西起長興縣、東止吳興區,向縱深推進到濱湖開敞區域作為太湖綠網的空間載體。湖州段沿岸自然山水景觀與人文景觀豐富:有顧渚山茶文化景區、塘浦圩田系統等自然風光;更有邱城遺址、陳霸先遺跡、毗山舊石器遺址等人文景觀。這些景觀成為環太湖綠道網絡上閃耀明珠,也是長三角地區獨特而不可再生的重要資源。
近年來,湖州在環太湖南岸相繼建成了太湖明珠、漁人碼頭、仁皇山公園、項王公園、長島公園、梁希森林公園等一大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觀。在公園建設的同時,先后啟動了小市河、環城河~新塘港、旄兒港、東龍溪港、小梅港的“五河十岸”景觀整治工程,滿足了人們慢行、健身、休憩的需要。太湖水產豐富,婁港圩田、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保留完整。湖景、水景、山景、城景是湖州山水綠網織就主要元素。
2.總體思路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引領。把濱湖區域“一體化”發展作為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的突破口,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為主抓手,融合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城鄉一體發展的理念,堅持生態效益優先,轉變傳統發展模式,以提供更豐富生態產品為目標,打造獨具特色的太湖生態品牌。
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因地制宜、適意成景、綠化為主、突出重點、創新意識、可操作性的原則。在滿足景觀旅游、水利、道路交通等功能需要的基礎上,極力體現近湖、親水、通透、生態、文化的特色,把湖州山水綠網建成彰顯湖州魅力的標志性景觀之一。
3.建設措施
山水綠網以長興至吳興的濱湖區域作為生態功能保育和生態產業發展的軸帶。突出一體化發展和整體性管控,打造面向全國的生態文明發展示范窗口為目標,以規劃先行,利用與修復,改造和串聯為手段,建設環太湖山水綠網。從而帶動旅游和服務業的發展。
3.1規劃引導。規劃以“功能整合、交通疏理、景點串聯、服務通暢、突出特色”為戰略,致力于將山水綠網建設成為旅游觀光的平臺、生態環境的走廊、市民休閑的花園和城市魅力的窗口。
規劃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實用適用、保障安全等為基本原則,將環太湖綠道劃分為臨湖線、縱深線和聯絡線三種類型,形成“一環、八縱、多聯”網絡體系。一環即環太湖綠道臨湖線,為綠網主線;八縱即臨湖線串聯各大景點、景區的縱深線為綠網支線;多聯即連接縱深線,確保綠道織線成網的多條聯絡線。[1]完善慢行系統建設,將山景、湖景、水景、城景組織串聯起來,推進城鄉綠道網絡互聯互通,打造景觀宜人、環境舒適、出行安全的鄉野慢行空間。利用內河航道、太湖水漾串聯沿湖與內陸旅游節點,形成濱湖區域水路、道路互聯互通。依據濱湖帶密布的婁港圩田系統,溝通串聯生態綠契,山林、綠心、濕地、河湖水道、交通綠廊,形成環太湖的大系統。
3.2利用、修復。綠網的骨架為綠道,綠道建設注重因形就勢,無論是環太湖綠道,還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或是沿河沿山體慢步道,都十分注重利用蜿蜒曲折的沿湖、沿河岸線或沿山線,因形就勢,使綠道沿湖邊、沿河邊、沿山邊委婉串行,突出山、水、湖相擁的自然風貌,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利用現有的自然和人工植被,使綠道與周邊自然景觀相協調。
環太湖綠道弁山段西側有高低不等的山丘,且道路邊有硬質擋墻,就在人行道邊緣設置0.45米高的景墻,利用景墻與擋墻邊角之間的空隙種植談竹、珊瑚樹等淺根植物,適當遮擋墻。又在擋墻頂部種植常春藤、爬山虎等藤本植物,也就是對擋墻進行垂直綠化,從而增加綠景,軟化墻體、改善視覺效果。在湖薛公路交叉口至太湖大堤段,有良好的農田風光,我們主要采用生態修復的辦法,來展示農業風光,民風民俗文化。對于魚塘、田埂進行全面生態修復,即采用清淤和田埂加固等原始自然生態修復辦法。使水變清,縱橫交叉的農田變綠。
3.3改造、串聯。綠網以綠色、生態為首位,依靠現有的道路、防洪堤河岸道路的改造,將幽林、湖河、城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串聯起來。如原來的太湖路為城鄉公路等級,把它改造成二板三帶的城市道路,最大的亮點是增加道路二側和中央隔離帶的綠化景觀。這三條綠帶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常綠與落葉搭配,色彩豐富,植物小品精致,富有韻律感。也是一條生態道路。這條道路將長島公園、項王公園、濕地公園、太湖明珠、漁人碼頭等一大批自然和人文景觀連接成網。在改造道路的同時,改造河岸景觀,通過河道將太湖、城市、鄉村串聯起來。例如:以四面環水的長島公園為核心,將環城河~新塘港、旄兒港、小梅港、東龍溪港、小市河沿岸修建慢步道,將原有的、獨立的曲橋亭閣、河埠碼頭、綠化景觀串聯起來,顯現了湖州古城風韻,也就是說,通過水將城市、鄉村、太湖連成一體,供市民和游客健身、休閑、觀景。公路、水路兩條綠線織就了山水綠網,使老百姓的出行更方便、更綠色、更健康。同時,給老百姓帶來了巨大的實惠。
湖州山水綠網的建成,具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融合城鄉環境,通過綠網建設能夠有效地將各具特色的城鄉環境進行有機聯系,建立全新方式的交通廊道和生態廊道;二是密切城鄉居民聯系,通過綠道網能將城市居民的活動延伸到鄉村,鄉村百姓融入到城市,促進相互溝通了解;三是促進服務業的發展,鼓勵村民借助游客資源,發展園藝業、特色手工業、特色水產業、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等新業態。游客的休閑體驗得以豐富,引導村民經營家家樂,家庭旅館、特色手工藝商店,農民的就業渠道更為廣闊,游客的旅途服務更加充實。
通過湖州段山水綠網建設,我們體會到不僅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引領,符合低碳、節約、生態的發展要求,在改造過程中,不僅要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提供市民和游客健身、休閑、觀景的場所,從而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給當地帶來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 湖州市規劃局.湖州市環太湖綠道規劃編制.(2012年)
篇9
1搞好科學規劃,實施“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戰略
旅游規劃是指導鄉村旅游發展的科學依據。各級政府部門在發展云南省鄉村旅游、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中一要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近期利益與遠期利益相結合的原則”[8]。二要分析本地區的資源優勢及周圍環境。制定旅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構建主導產業,樹立特色品牌。三要重視對鄉村自然環境的保護,防止環境污染及生態的破壞。四要重視鄉村民俗文化的開發,突出鄉村特色,增強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旅游產業是一個政府主導性極強的產業。實踐證明,凡是實行政府主導型發展戰略的國家和地區,旅游業就上的快、效益好。政府要因勢利導,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和鼓勵當地有為農民青年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發田園風光旅游景點,開設農家樂,促進農民增收,并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9]。
2拓寬資金籌措渠道
缺乏旅游開發資金是只有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發展鄉村旅游應采用多元化的投資方式[10]。一是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對于可用市場機制調動社會資金的競爭性項目,政府應從其投資領域中退出,發揮投資引導的作用。可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積極的財政金融優惠政策,不斷改善招商引資的軟環境,優先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旅游項目和大型企業的發展,從宏觀角度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財政支持,從微觀的角度為具有競爭潛力的鄉村旅游項目或企業提供必需的信貸保障;此外,要利用優越的自然環境,節氣、民俗等文化資源,籌劃并舉辦民俗文化節,展示民俗文化以吸引企業投資、外商投資及民間資本等多種形式的投資。積極利用各種融資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方位的旅游業投融資體系。要培育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充分吸納民間資本,鼓勵和支持農民采取獨資、合資、合伙等方式參與鄉村旅游開發和建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加盟鄉村旅游建設。建立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標準,從資源、市場、服務、交通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使各部門各司其職,協調管理;加強人員的培訓,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其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促使他們提高修養,崇尚科學。此外,要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拓寬營銷渠道,與周邊的旅游景區相結合,擴大市場。
3結論
篇10
一、鄉村生態旅游的內涵
鄉村生態旅游作為一種生態旅游形式,是以相對沒有受到干擾的原生、和諧的鄉村生態系統為基礎;享受鄉村自然美和生態美;培養環保意識,保證自然生態系統不遭破壞;促進鄉村社區有效管理和持續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既是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向,也對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明顯的意義,它不僅有利于原有生態的保護,而且有利于鄉村生態的進一步優化與建設。
二、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的意義
1、有利于改善鄉村生態旅游地環境
通過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可使農民增強環保意識,增強繼承和保護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識,更注重村容村貌,變被保護為主動保護。特別是在政府主導下通過實施生態工程,制定合理、切實可行的科學規劃,將促進旅游地大環境的改善。同時,還將促進“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有利于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民生活水平
發展鄉村生態可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產業結構以及旅游產品結構,使傳統農業增添附加值,提高資源利用率。在生態農業加速發展的同時,能夠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民脫貧致富,進而縮小城鄉差別、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
3、推動鄉村生態旅游地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展鄉村生態旅游要求在充分運用現有鄉村生態旅游資源基礎上,運用生態學原理、環境美學、系統科學等方法,在環保和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通過規劃、設計、施工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房屋建設等與當地鄉村生態旅游資源、鄉村生態旅游項目開發、游客參與融為一體,以達到協調發展,改善當地生態環境的目的,從而有利于實現鄉村生態旅游地的可持續發展。
三、鄉村生態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品層次單一,缺乏特色
除部分外國游客和少數知識層次較高的國內游客自行開展一些鄉村采風、研習外,目前鄉村生態旅游還主要停留在觀光的層面上,鄉村度假、采風、民間手工藝品制作、民俗文化研討、夏令營等內涵豐富的鄉村生態旅游活動尚未展開,鄉村生態旅游還停留在“采摘農產品,品嘗土菜,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等傳統單一的層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樣性。許多旅游景點過分地依賴時令和特色產品,農產品上市時游客如蜂,農產品下市時清冷無人。而鄉村生態旅游商品粗制濫造,富含名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稀缺,甚至未開發。
2、鄉村文化的流失以及旅游者的“行為污染”
一方面,鄉村旅游經營者為了迎合旅游者,放著自己原生的文化、民間的資源不去用,而舍本求末組建文化表演隊、藝術團等,把不屬于本民族的東西硬搬過來甚至完全把地方原滋原味的地域特色文化“西化、洋化、現代化、商業化。”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游客的涌入,地方民俗文化也在外來強勢文化的影響下,慢慢地被外來文化所同化或者成了舞臺上的民俗秀而失去了其應有的原始性和鄉村性。
3、旅游業專業人才資源匱乏,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由于我國鄉村旅游的發開和研究均處于較底層次,針對鄉村旅游的經營管理人員相對較少,對鄉村旅游就業人員缺乏系統有效的培訓,在實際的鄉村旅游操作中,許多鄉村旅游區的管理人員由村干部兼任或當地農民擔任。鄉村旅游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素質普遍低下。
四、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建議
1、整合資源,合理布局
對于鄉村生態旅游資源,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通過調查、評價、分類,根據鄉村生態資源類型、特色等實際情況和生態旅游展現重點進行不同的定位,分區劃片,形成大鄉村生態旅游區,避免“小打小鬧”、“遍地開花”帶來消極的“近鄰效應”和不良的空間競爭。同時把區域鄉村旅游項目分散布局,使得社區交錯分布,既有利于生態環保的宣傳教育,也方便各旅游市場就近體驗鄉村生態旅游,還可以是農村通過旅游開發改善貧困地方的經濟問題。在資源整合上,不僅僅把農業景點進行整合,還要結合當地旅游特色景點、當地地域文化進行多方位整合。
2、保持鄉味本色,營造鄉村魅力
鄉村生態旅游開發要避免將城市現代化建筑移植到鄉村,防止鄉村生態旅游服務設施城市化。基礎設施的建設要盡量保護資源的原始性和真實性,做到旅游與環境協調發展,針對鄉村景觀生態層次制定不同標準,對各區內設施配制做出規定,嚴格控制其規模、數量、造型、色彩、用料和風格等,要充分體現與自然景觀相協調的原則,展現鄉村的天然風貌和本地特色,盡力減少人工色彩,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斑塊”、“廊道”和天然景觀的斑塊、廊道相協調。總之,要強化自身的特色和異性差——突出農村天然、樸實、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樂趣、閑趣、野趣,盡力展現鄉村旅游的吸引魅力。
3、提升產品文化內涵,開發特色化產品
一方面要保持地域特色文化,防止鄉土文化的喪失;另一方面針對鄉村生態旅游開發普遍缺少文化內涵的情況,注重發現和培植鄉村文化,在其旅游規劃及開發中加大文化的比重。在開發中要挖掘自己的歷史文化資源,創建文化品牌,圍繞文化主線配置旅游景點和旅游設施。在文化旅游的開展過程中,每個鄉村旅游區都要賦予自己的特色,開發特色文化產品,如飲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茶文化、園林文化、宗教文化、節慶文化、建筑文化等等,同時,盡快把鄉村旅游的定位由單純觀光向度假和觀光結合過渡,各社區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資源特色,發展地域特色,推出創新的旅游景點,開展豐富多樣的旅游活動,把休閑活動從大眾化的打牌、吃喝向具有地域特色的娛樂項目轉變。而且,旅游景點在開發一定時期后,要及時更新,防止旅游生命周期中停帶期及衰老期的到來。
4、加強人員培訓,注重人員素質的提高
通過各種渠道培訓以農民為主體的既能從事一般農事耕作又能為鄉村生態旅游管理服務的“兩棲型”人員,提高鄉村生態旅游服務人員的素質,使鄉村生態旅游適應市場的需求,能夠更好地為旅游服務,以良好的口碑擴大影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消費,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培訓內容內容包括服務質量、衛生要求、旅游接待服務的技術技能、職業道德以及地方風情和異域文化、旅游法規、壞境保護等行業知識。
5、規范經營管理,加強社區參與
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規范鄉村生態旅游的經驗與管理。政府有關部門應制定專門的鄉村旅游質量標準,旅游企業須到各級政府旅游部門進行申請,并在通過調查評定后發放許可證書。要理順政府、旅游企業、社區村民之間錯綜復雜的“權”和“責”的關系,摒棄現有的單家獨戶管理模式,實行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做到政企分離,職責分明。旅游企業對鄉村旅游資源進行開發經營,而政府相關部門對企業行為進行監督,確保在生態環境不遭破壞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旅游開發,同時根據法律法規從企業收入中得到部分利潤,與此同時村民也能通過提供勞力參與到鄉村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中去獲得收益。
6、加強環保和生態意識,促進鄉村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