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的特征范文
時間:2023-11-10 17:4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鄉村文化的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鄉村文化與鄉村文化變遷的概念
鄉村文化,是人類與鄉村自然相互作用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所有事物和現象的總和,是在鄉村環境中長期孕育發展的,滲透在鄉村的建筑及居民的思想言行中,因此鄉村旅游文化也滲透在吃、住、行、游、娛、購的各環節,滲透在旅游的全過程。
文化變遷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文化體系大規模變異的社會文化變遷現象。鄉村文化變遷是指發生在鄉村環境中的鄉村社會文化變遷現象,鄉村旅游文化變遷則是指依賴于鄉村旅游的開發與發展而產生的文化變遷現象。
二、鄉村旅游的鄉村文化特征
1.傳統性。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農村是社會的根基,農民是社會的基礎理論。農村有著最傳統、最原始的中國特色文化,不論是歷史悠久的農耕五谷文化、精雕細作的建筑文化、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還是各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都依附于鄉村文化而存在,這些鄉村文化在經歷了幾千年歷史依舊能歷久彌新,在于鄉村文化的傳統性特征。
2.原生性。鄉村旅游地區景觀具有獨特的自然生態風光,村民相對樸實,人口分布集聚,農業化程度高,保存著生態環境的相對原始狀態,并且鄉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對保留著自然原始狀態,因為鄉村地區的相對封閉性,鄉風民俗在鄉村地區也能得到完整的繼承和延續,而且鄉村建筑文化和社會文化也能得到繼承和延續,不受外來因素的干擾。
3.脆弱性。旅游過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同性質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觸、排斥或融合。城市游客本身所攜帶的“強勢文化”會對“弱勢文化”產生巨大的沖擊。由于文化本身的價值趨向性,旅游目的地就在游客游覽的過程中吸收了旅游者所攜帶的“強勢文化”,因此,鄉村旅游文化資源具有脆弱性。
三、以三九塢為例的鄉村文化變遷
1.鄉村旅游發展的建筑文化變遷。鄉村建筑文化是一種土生土長的鄉村文化與精湛技藝相融合的結晶,我國的鄉村建筑形式多樣,類型豐富,如土樓、竹樓、吊腳樓、窯洞、徽派建筑群等。就三九塢而言,鄉村居民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摒棄了原有的古村落建筑風格的房屋,選擇鄉村所特有的二至三層的小洋樓,而三九塢“洋家樂”秉持的理念是古色古香的鄉村氣息的建筑群,偏好選用木頭、石頭、竹子等天然建筑材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鄉村發展的同質化進程,恢復和保護了鄉村建筑文化。
2.鄉村旅游發展的旅游景觀文化變遷。鄉村發展前,三九塢與普通的村莊一樣,植被景觀順其自然生長,景觀特征不突出,而鄉村旅游發展后的景觀更多地滿足了旅游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適應外國游客及高端游客的需求,突出了強烈的鄉村旅游景觀特征。三九塢在維持原有的鄉村本色基礎上,構造小溪、流水、石板橋、石子路、木板凳等鄉村特色以及維護莫干山特色的原生態竹林,與“洋家樂”的理念相輔相成。
四、鄉村旅游開發的文化保護路徑
1.區別對待“顯在文化”和“隱在文化”。人類學家赫斯科維茨提出文化是人類環境的人造部分,它包括顯露在外的、人們可以直接感知的所謂“顯性文化”和不表現在外的由知識,態度、價值觀等構成的所謂“隱在文化”。鄉村旅游的商品化現象和同質化現象破壞了鄉村原有的傳統和封閉性特征,也造成了游客的鄉村旅游的審美疲勞。鄉村旅游的開發者和經營者應區別對待“顯在文化”和“隱在文化”,對“顯在文化”進行提煉和加工成旅游商品提供給旅游者,而對“隱在文化”則要好好地保護和繼承,以保持鄉村旅游的獨特性。
2.鄉村旅游開發實行差異化戰略。鄉村旅游的發展如火如荼,就目前來看,農家樂依賴其清新自然的生態環境、價廉質優的服務而占據了鄉村旅游的大多數,但農家樂的同質化現象嚴重。鄉村旅游的開發與發展可開辟一條“中西”模式,以優勢資源為吸引,鼓勵國內外創業者、文化創意者投資鄉村旅游,融合當地民俗與西方文化、傳統理念與現代文明,開發新業態旅游產品,促進鄉村旅游發展的品牌化、國際化。
3.理性對待鄉村文化變遷。鄉村文化變遷是社會發展至一定時期的產物,鄉村旅游的發展對鄉村文化變遷而言,是催化劑的作用,即便不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文化也處于不斷的變遷中,文化變遷無法用量化的數據來衡量,因為無法確定文化變遷的基數。不能斷言鄉村文化變遷是不利的,城市化、現代化的快速進程勢必會推動鄉村文化的發展,我們應該理性對待鄉村文化的變遷,并盡量引導文化變遷往利好的方向。
4.構建有效社區參與體系。旅游社區參與是典型的變遷策略,因為通過社區參與,旅游發展中的個體、群體、國家三方的行為得到有效的協調,從而實現了文化的指導變遷。旅游發展中的社區參與,是指社區旅游發展事務由居民選舉的代表與居民直接參與共同決定。構建有效社區參與體系,利于讓社區居民在參與過程中既能蚍⒄股踔梁胙銼鏡匚幕,又能夠接受、享受外來文化以及其成果,也是保證社區參與文化資源的延續性的必然途徑。
五、結語
隨著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鄉村文化變遷將是不可阻攔的潮流。如何在保持鄉村的原汁原味的基礎上發展鄉村旅游,如何將鄉村文化的變遷這一無法改變的結局轉換成為利好的方面,值得做深一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石群.中國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建設探析――基于“涵化”理論[J].旅游論壇,2011(05).
篇2
1.1鄉村旅游本質特征的認識
鄉村旅游始于法國,其最初的發展是歐美度假旅游發展的一種空間選擇。始于一群貴族到鄉村度假,品嘗野味,乘坐獨木船,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通過這些活動,他們重識了自然,加強了城鄉居民之間的交往。后來,各國相繼有了鄉村旅游。至20世紀80年代后,歐美鄉村旅游已走上規范發展的軌道,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和越來越大的發展潛力。
1.2鄉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鄉村旅游特指在鄉村地區開展的,以特有的鄉村人居環境、鄉村民俗文化、鄉村田園風光、農業生產及其自然環境為基礎的旅游活動,即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動屬于環境旅游范疇,以具有鄉村性的人文客體為吸引物的旅游活動屬于文化旅游范疇。所以,鄉村旅游包括了鄉村性的環境旅游和鄉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鄉村地區開展鄉村旅游活動,活動內容究竟是以環境旅游為主,還是以文化旅游為主,取決于該地區的本質特征。
2鄉村旅游的市場開發
開發農業旅游資源,主要是對農事活動、農村部落、農民生活、農業生態、農業收獲物等農村事物進行開發。分析各省的發展農業旅游的條件,包括發展農業旅游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農業特色優勢和客源優勢等,為區域農業旅游開發提供了依據。進行鄉村旅游的開發有多重意義。
2.1鄉村旅游開發的意義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且從另一面也圓了都市人的綠色夢,亦豐富了我國生態旅游的內容;符合我國旅游產品結構化調整的客觀要求,是旅游開發形式轉型的新探索。
2.2鄉村旅游市場特點
就國際市場而言,旅游業市場已發展成熟,已形成了“觀光(感知)、度假(享受)、專題(認知)”三合為一的旅游產品復合體。即鄉村旅游具有田園觀光、休閑度假、自然生態和民俗文化專項旅游的綜合功能。
就國內市場而言,因國內旅游市場起步晚,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絕大多數鄉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較低價位的消費水準、較低檔次的旅游服務和較低層次的精神感受,對旅游景區、農業生產的收獲活動和傳統節慶活動具有極大依托性。但對自然環境的天然性、純凈性、優美性要求越來越高,對人文環境的古樸、新奇、“鄉土味”、“民族味”的呼聲越來越強,作為旅游目的地,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備條件。
2.3鄉村旅游需求趨勢
單說國內,對鄉村旅游產品的需求仍表現出明顯的需求層次初級階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觀光——休閑娛樂階段,表現為鄉村旅游產品類型單一,產品粗糙,經營粗放。當然,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旅游正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國內旅游多極化趨勢和旅游消費個性化發展趨勢正旺,國內鄉村旅游也正向著融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國內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高。總體來看,當前鄉村旅游需求呈現多元化、多樣化、特色化的發展趨勢,游客對環境旅游與文化旅游緊密結合的多功能、復合型鄉村旅游產品的需求日漸旺盛。
就旅游產品而言,鄉村旅游是一個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旅游活動,是系列產品的集合,是一個產品集,它所提供給游客的旅游產品,可以是復合型的,可以是單功能型的,能夠很好地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者。也就是說,不同區域、不同群體對鄉村旅游產品都會有一定的需求,所以鄉村旅游開發和建設面對的是整體的旅游消費市場,應根據個性化需求分層次進行開發和建設。
2.4鄉村旅游產品的規劃與設計:以案例研究為主
有的專家,如王仰麟、祁黃雄,借鑒區域旅游規劃的一般流程,結合農業開發實踐,對區域觀光農業規劃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進行了探索,即在對市場、區位、自然、社會經濟、農業基礎、旅游發展基礎等開發條件的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確立了規劃區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進行總體布局和功能區分,并對觀光農園進行了CI形象設計。
而章錦河等專家分析了安徽黑多縣宏村古村的情況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題口號、視覺形象、行為形象進行了方案設計,另有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就西雙版納膠園農場度假區、南京湯泉農業科技師范園、昆明市呈貢縣觀光農業、廣州市郊滿山農莊進行了旅游規劃的案例研究,進一步豐富了鄉村旅游規劃的研究內容。但這些案例研究的缺點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歸納總結水平上,缺乏理論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較簡單。
3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1存在的問題
發展策略是我國鄉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熱點,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我國目前觀光農業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即觀光功能、區位功能設計簡單、重復,缺乏特色;農業基礎薄弱,資金投入不足;我國農村人口過多,客源市場有限;生態環境和景觀的破壞;觀光農業園土地使用的非農化傾向突出等。對此,我們既要堅持持續發展,又要根據現實分階段發展;既進行生態消費,又要注意生態保護;既要促進農業用地的合理流轉,又要保證農業土地的正確使用方向等相應的對策和主張。
3.2相應的對策
如以旅游城市為客源市場的鄉村旅游開發,我們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離退休職工、周末工薪階層、城市學生和自城市輸出的外國游客等幾個富有潛力的市場,開發農業旅游、鄉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談到的,可以把農耕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和諧相融”作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點來講。
都市文化屬于先進文化,其對傳統文化的吸附與沖擊可想而知,舊難敵新,現代文化的魅力難以抗拒也不應抗拒,要發展就得接受新事物,鄉村旅游也不例外。鄉村旅游從業者應有超越農耕文化社會階段的現代意識,既是農耕文化“戲中人”,又是農耕文化這場戲的“導演”,清醒地抉擇兩種文化的精華,使其有主賓、分主次地熔鑄與鄉村旅游大地上。當然,要搞好鄉村旅游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其前景還是廣闊的。它投資少,風險小,是一項創意到位即可“點石成金”的旅游項目。
參考文獻:
[1]潘新華,劉平安.延安旅游業的發展途徑.改革與戰略,2005,(138):28.
[2]馬彥琳.環境旅游與文化旅游緊密結合.旅游學刊,2005,20(1):63.
[3]陽芳.國內會展旅游的發展形勢與戰略選擇.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華.關于鄉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師大學報,2002,35(8).
[5]馬波.現代旅游文化學.青島出版社,1998.
摘要: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方向,早已在我國出現,并發展的有聲有色,但也存在著問題。本文從鄉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談起,就開發的意義、條件、市場特點和需求發展趨勢、規劃與設計進行了討論,并且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預測了它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鄉村旅游本質特征文化旅游
篇3
關鍵詞:蘇州環太湖地區 鄉村旅游 區域合作旅游
鄉村旅游是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改革與建設,和鄉村緩慢的改變進程相互對比作用下產生的,從本質上來講,鄉村旅游是與都市旅游相對應的旅游方式,是以各種具有鄉村背景的旅游形式,以鄉村田園、鄉村生活、鄉村文化、鄉村節奏、農家餐飲等為旅游特色,以農業及農村特色資源為旅游資源開發的旅游產品。
鄉村旅游的內涵及特征
旅游資源的鄉村性。從我國旅游的發展策略來看,鄉村旅游資源是指都市之外,包括郊區、城鎮、及農村地區,但是不包含鄉村題材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地。鄉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提供以鄉村景觀、村莊生活、農耕農具、農家餐飲等為主要旅游資源的旅游產品,具體來講,既包括鄉村耕織生活,又包括鄉村水土資源,鄉村旅游的鄉村資源化是都市中缺少的生活影像,是都市生活無法彌補的生活資源,鄉村旅游的資源與都市的資源相比,具有自然化、天人化、手工化,人類的改造及設計活動較低,資源保持著原有的面貌。
旅游資源的文化性。從鄉村本身來看,鄉村并不具有旅游資源的文化性特征,真正包含文化的是鄉村生活與民俗,鄉村生活融入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條件下的生活文化,這些生活習慣與特征沒有受到工業化進程的變革而變化,是一種悠久的民風民俗的傳承,是關于道理與倫理、價值觀與世界觀的真實繼承。是原始的、古樸的、自然的、真實的人性與生活,尤其在當今經濟發展的形勢下,鄉村旅游資源的文化性與特色性更加突出。因此,鄉村旅游資源的文化性是寶貴的,是在新型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中急需包容與理解的。
旅游生態的自然化。從土地格局來看,鄉村偏離都市,受其工業化污染影響較小,鄉村從事傳統農業較多,較為完整的保留了農村耕織的生活習慣,保持了鄉村的生態平衡與生態發展。鄉村旅游建設就是建立在開發與保護鄉村旅游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為游客提供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生活環境。因此,旅游生態的自然化是鄉村旅游的靈魂,是鄉村旅游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旅游生活的體驗性。鄉村旅游產品最具吸引的特征就是具有體驗性,使得游客能夠遠離城市喧囂,體驗鄉村質樸生活、能夠在小憩之中感受生活氣息,能夠在傳統之中體驗原味生活。因此,鄉村旅游提供旅游生活的深入體驗是深度開發鄉村旅游,將生活融入旅游的具體體現。
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自然條件與交通條件。從旅游地理劃分來看,蘇州地處華東旅游經濟區,空間結構復雜,周邊區域山水旅游資源眾多,同時處于長江三角洲旅游景區,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品多元化與多樣化特征突出,最重要的是蘇州處于環太湖旅游圈,使得蘇州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產品開發優勢。與此同時,蘇州交通便利,是江蘇通往浙江及上海的必由之路,滬寧高速、滬寧鐵路橫貫東西全境。蘇嘉杭高速公路溝通了沿江高速、滬杭高速、滬寧高速及滬蘇浙皖高速公路,對蘇州旅游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更為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經濟的開發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優勢。蘇州西部環太湖地區具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態環境,該地區自然風光景色宜人,生態環境適宜居住,并且文化底蘊深厚。比如太湖地區的人文旅游資源共計48種,是現有旅游資源的71%,尤其蘇州環太湖鄉村旅游區遠離鬧市區,受工業進程化污染少,城市規模化擴張影響少,鄉村旅游景區樹木蔥郁、景色靜怡、風光奇異、古街別致、古橋含蘊、古村落炊煙裊裊、古民居風情并茂,同時與濕地資源相連,是蘇州環太湖鄉村旅游發展最好的旅游勝地。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的地理位置優勢更為明顯,其處于滬寧杭大都市圈的中心,同時又是長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在整合無錫、蘇州、上海旅游產業資源方面具有較強的區域優勢和挖掘潛力。蘇州環太湖地區交通條件便利,是眾多國道、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樞紐之一。
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劣勢。城市發展進程的加速與公路交通的建設,一方面促進了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由于建設需要,影響著鄉村生態環境的變化,尤其隨著城市的發展所造成的工業廢污水與重金屬含量超標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蘇州環太湖水系的污染與富營養化現象日趨嚴重,一方面破壞了蘇州環太湖地區優美的自然風光,另一方面不利于蘇州環太湖地區旅游景區的開發與保護。同時過度的旅游活動與景區接受旅游強度和旅游資源環境的保護之間產生的不協調與不平衡,致使蘇州環太湖鄉村旅游景區產生的廢物廢水廢氣無法受到妥善處理,再加上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景區建設及廢物處理能力有限、技術落后等,使得蘇州環太湖鄉村旅游發展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隱患。
區域合作模式下的蘇州環太湖地區鄉村旅游發展及策略
(一)蘇州環太湖地區區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內涵
篇4
[論文摘要]鄉村旅游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的重要實踐。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靈魂和核心,鄉村旅游能夠加速鄉村文化體系的形成,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
發展鄉村旅游目前已經成為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途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在增加農村經濟收益的同時加速鄉村文化體系的形成;而通過挖掘、塑造獨特的鄉村文化可以增強鄉村旅游的吸引力,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提升。二者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一、發展鄉村旅游對解決“三農”問題的成功探索
鄉村旅游是利用農業和農村資源開發的一種綜合性旅游產品,是第一產業的資源和第三產業的服務結合創造高附加值的探索,目前已經成為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成功探索。
(一)鄉村旅游有效促進了農業增產。
鄉村旅游是旅游業和農業相融合的產物,從鄉村旅游的流向來看,呈現出明顯的“城市客源——鄉村資源”單向度流動的特征,旅游活動主要是以城市居民到鄉村休閑、體驗、消費為主,發展鄉村旅游直接實現了以城帶鄉和城鄉統籌發展。旅游業關聯度高,帶動性強,發展鄉村旅游不僅帶動了城市旅游者在鄉村地區的多元消費,而且加速了設施、信息、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向農村地區的流動和共享,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農業增產的重要推動力。
同時,將傳統農業資源與旅游業發展相結合,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復合型循環經濟項目的建設,提升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調整農業布局,大力發展標準農業、生態農業和創匯農業,增強鄉村地區的旅游吸引力,并延伸產業鏈條,進而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農產品附加值已經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主旨。發展鄉村旅游不僅可以發揮旅游業在整個第三產業中的綜合、關聯和拉動作用,還可以使傳統農業煥發新活力,強化農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基礎產業的地位。
(二)鄉村旅游豐富了農民增收的途徑。
鄉村旅游能夠增加農民收入,主要體現在:
1資源性收入。農民是農業生產資源的最大所有者。發展鄉村旅游,農民可以通過出租土地以及土地上擁有的資源,如林果業資源、花卉苗木、建筑設施等獲得直接的經濟收入,這部分收入主要以租金的形式兌現。同時。當前各地正在實踐的農民旅游合作社作為一種新型的鄉村經濟合作組織,引入了股份合作的理念,將農民轉化為持股人,實現股票分紅收益,成為農民增收的新渠道。
2服務性收入。廣大農民是發展鄉村旅游、提供旅游服務的主力軍,他們通過開辦農村餐館、農家旅館、旅游土特產品商店等旅游接待設施,為旅游者提供服務,這部分收人主要以旅游經營收入或工資的形式實現。
3農產品收入。目前,鄉村旅游發展中的農產品銷售收入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將農產品消費融入到游、吃、購、娛、住的整個過程。并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可以大大提高農產品的旅游附加值。
4轉移性收入。通過發展鄉村旅游,直接推動了餐飲、包裝、運輸等第三產業的繁榮,也推動了地方財政的增長,這更有利于一系列惠農政策的落實,使農民的轉移性收入直線增加。
隨著農村土地管理制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現代農村金融制度以及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的改革和創新,農民的增收渠道也將日益多元化、豐富化。
(三)鄉村旅游加速了農村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發展鄉村旅游。實現了旅游資金的多渠道籌集,實現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實現了貧困農村地區的脫貧致富,實現了城鄉統籌發展,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并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使農村環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農民的文明程度逐漸提高,在保存農村傳統風貌、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的同時,提升了鄉村形象,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創新方式。二、鄉村旅游與鄉村文化建設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鄉村文化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靈魂和核心,是塑造鄉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鄉村旅游以旅游者了解鄉村歷史、感受鄉村文化、體驗鄉村生活為主要目的,沒有鄉村文化內涵支撐,鄉村旅游就缺少生命力和競爭力,農村中原有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文化精髓,也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鄉村旅游是鄉村文化傳承、保護和傳播的有效載體。我國的歷史文化之根在農村,農村深厚的文化積淀彰顯了我國鄉村發展的悠久歷史。通過發展鄉村旅游,挖掘、整理鄉村文化遺存,理順鄉村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關系,是積極保護鄉村文化,實現文化長遠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國的文化具有多樣性特征,鄉村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獨具特色。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當地農民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從保護整個鄉村文化空間的高度實現鄉村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同時,通過旅游者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可以拓寬鄉村優秀文化對外傳播的領域和渠道,擴大先進文化的影響。增強優良文化的實力和滲透作用。
鄉村文化是維系鄉村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提高旅游吸引力的關鍵性要素,鄉村文化建設不僅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和諧社會建設的要求,也是我國整體文化體系建設的具體內容。鄉村旅游的提升發展離不開鄉村文化建設的支撐,鄉村文化建設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得以完善、深化,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三、以鄉村旅游發展為核心的鄉村文化三級體系建設
結合我國目前鄉村文化建設現狀、鄉村旅游發展特征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以鄉村旅游發展為核心的鄉村文化建設共包含三級體系:
(一)社區文化體系。
鄉村社會學家楊懋春指出,鄉村社區是以家庭為單位。以村為中堅,以集鎮為范圍的開放空間。鄉村社區能夠代表一個地理范圍內的文化特征(包括傳統、風尚、特色等),也能夠體現鄉村的群體合作,而群體合作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現。鄉村社區文化建設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社區的參與。鄉村旅游的社區參與是指在開展鄉村旅游的地區,社區群眾全面而有效地參與到旅游開發中來,不僅參與旅游決策和規劃,還參與旅游地環境保護、旅游地社會文化維護等多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恢復或重建鄉村歷史文化遺跡和鄉村文化傳統突出歷史特色和文化特色,通過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改善、展現鄉村特色,通過塑造社區居民的整體形象和舉辦社區文化活動形成社區核心價值體系,并最終發揮社區文化的凝聚作用。
(二)庭院文化體系。
鄉村文化庭院。是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根據鄉鎮自然村莊的布局結構選擇的、能夠代表鄉村典型文化的農戶及其庭院,目的在于通過其示范輻射作用帶動整個村莊的文化建設。這既有利于對具有特殊價值的特定區域進行動態性保護,又能夠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民族民間文化傳承機制。庭院文化建設要求充分挖掘鄉村價值觀、特色產業及生產生活民俗等,并結合旅游文化氛圍營造,在賡續、保護鄉村傳統的同時加快鄉村旅游發展,主要模式有主題院落、寄宿農莊和家庭旅館等的建設。
篇5
一、 國際、國內鄉村景觀發展的現狀
(一) 國際鄉村景觀規劃現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外在鄉村景觀規劃方面就開始進行科學的研究,并很快形成完整理論體系,對世界鄉村景觀規劃及農業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例如,德國Haber等人所建立的在GIS和景觀生態學的應用研究基礎上,用于相應的自然保護規劃及基于農業的DLU系統,對于鄉村景觀重新規劃設計及同城市土地利用相協調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如,美國的Forman更是提出一種在生態空間理論基礎上的鄉村景觀改建的規劃模式及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重點強調相應景觀當中在文化背景同生態價值方面的有機融合。日、韓等國家對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面的研究,對保護傳統的鄉村景觀及耕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位于丘陵、溝谷、河川平底間的安靜而傳統的鄉村群落與有序規劃的梯田稻田、果園、人工草地等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優美的農村景觀,有效地推動韓國的生態旅游業及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二) 我國鄉村景觀現階段狀況及主要問題
近些年,我國在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方面也獲得了較快發展,部分學者對于我國由于推行城鎮化發展而造成的土地利用問題及生態環境問題,都進行了深入地研究,特別是對景觀生態學方面的科學應用研究,有了較大進步。同過去相比,無論是在生活環境方面還是生活狀況方面,我國農村居民都即將或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地優化,農村的基礎設施也不斷地得到完善,鄉村公路已經修到了每一個村莊,有效拓展了農民增收的渠道,農村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樓房和新院落。城鄉一體化得到了有效地推進,農村的面貌得到了極大地改善。
但是,在我國新農村建設獲得較好成果的同時,一些地區鄉村景觀卻遭到了破壞,或者未得到應有的保護。所以,鄉村景觀就出現一種同當地的農業生產模式,農民的生活方式無法適應的局面。農村的生態環境及農業資源問題越來越嚴重,一些鄉村盲目地進行路由開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有效發展,可是相應的水資源污染,林地、耕地的破壞問題也同樣嚴重;一些村莊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那些比較偏遠的古村古鎮、老胡同、老房子,也都漸漸被遺棄、被改造。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及建設的過程中,部分單位會照搬一些大城市的景觀設計方法,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果。這種負面效果具體可以總結為這樣幾點:第一,鄉村的布局比較混論,對土地的利用布局比較零散,特別農村房舍的建設基本是一種無序的狀態;第二,農村土地利用率比較低,農村耕地遭到嚴重地破壞和蠶食,水土流失問題突出,土地的質量不高,損毀的耕地數量巨大;第三,鄉村景觀的特點逐漸消失。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的時候,往往片面追求城市化,所以產生千村一面問題,對千百年留傳下來的一些地域文化景觀和鄉土風貌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二、 現代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意義
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宗旨就是對人類的聚居環境質量進行改善,是實現我國鄉村環境的生態系統結構優化及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科學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可以對城鄉發展進行統籌規劃,在工業發展所帶來的城市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背景下,良好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可以對人居環境進行有效地改善,使鄉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后花園。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是協調鄉村景觀的內部結構、生態過程和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在起步階段,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正是對新農村建設模式的科學探索及實踐。我國鄉村景觀的格局、面貌、建設、規劃等都決定著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工作的成功與否。所謂的鄉村景觀規劃,就是把相應的農村建設成為不僅具有審美作用,還可以保持生態環境進行健康發展的一種需求。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在新農村背景下具有這樣幾個方面的意義:
(一) 拉動地方經濟增長
在新農村建設中對農、林、牧、副、漁等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有效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據相關資料顯示,通過科學的產業結構調整,河北省的農作物同歷史最高年相比,油料的產量增加了18.1%,家禽的存籠數,高于歷史最高年份很多,鮮魚的增長比例為17.2%,取得較高經濟收益。一些鄉村大力發展農家樂生態旅游業,將展示民俗農事及民族風情作為特色,提供相應的娛樂活動和休閑度假,這些都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推動了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二) 科學利用鄉村資源
在新農村背景下,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是將鄉村環境當做完整的生態系統,在了解相應環境的基礎上,對鄉村景觀的生態系統進行整體的規劃及設計。在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時候,必須以協調人地關系為理念,必須同時重視相應的環境保護及經濟發展,對鄉村的環境資源進行集約型利用,這樣才能使相應的新農村建設可以科學考慮特定的區域景觀特征及環境特色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并利用相應的林業、農業、漁業、木業等多種景觀資源,進而建造出符合現代概念及生產生活方式的鄉村景觀。2013年以來,我省各個海拔較高的鄉村開始大力發展黃金梨果園,其種植面積高達200公頃,一方面有效促進了當地的經濟房展,另一方面也實現了因地制宜地利用資源。
(三) 對民族文化進行有效傳承
鄉村景觀是人們接觸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式,可以保護好鄉村風貌特色及相應的環境資源,對地域文化具有較強的傳承性。此外,鄉村景觀規劃設計對于村落布局特色的塑造,保護民族文化的多樣化等方面的工作都有著很強地推動作用。就像藝術裝飾、建筑理念、文學作品那樣可以有效傳承民族文化,鄉土建筑景觀為人們進行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載體,能夠將文化凝結在建筑當中,并喚起人們對于民族歷史的記憶。
三、 鄉村景觀含義、內容
(一) 簡單分析什么是鄉村景觀
所謂的鄉村景觀就是鄉村地域范圍之內多種土地單元所構成的,具有某種特定景觀形態,行為,內涵的景觀類型,指人們以相應的農業特征為主,在相應自然景觀基礎上所建立的,人為特征和自然生態結構的一種綜合性環境。
(二) 簡單分析鄉村景觀內容
鄉村景觀及由相應范圍之內林地、農田、種植、牧業、養殖業、村落等綜合構成,有一定穩定性的健康平衡發展及運動規律的比較復雜的一種生態系統。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鄉村的自然景觀。所謂的鄉村自然景觀就是自然界本身面貌,例如氣候特點、地質地貌、土壤結構、水文特征、動物群落等等,是自然界中原有的物態進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聯系所產生的一種結果。自然景觀能夠在某種范圍內體現自然地理景觀的特征,有著豐富的內容。秀美山川、廣闊農田、遼闊草原、原始森林、交錯水鄉等等,在季節的變換中,向人們展示出不同的美景。
2.鄉村的人文景觀。鄉村人文景觀及特定范圍之內相應文化現象的一種復合體,是人們為了實現某種素質及精神方面需求,然后在相應自然景觀的基礎之上,疊加一些文化特質所構成的一種景觀現象。例如農田、聚落、工農業產品、工業區、通訊運輸網絡等等。最能體現鄉村人文景觀特點的有街道布局、聚落特征、民俗民風、建筑文化、馴養動物、栽培植物等,對某一區域和歷史范圍之內的人類生活方式及社會發展狀況加以有效反映。
四、 我國鄉村景觀發展前景
(一) 我國鄉村的生態景觀
按照某一鄉村地域的生態環境地理狀況、氣候特征、地質條件等,相應管理人員必須進行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地對那些原始構成性物種加以維持,從而對生態系統完整性加以保護,建設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態景觀。需要注意的是,相應的建設必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二者間的關系,大力保護農村的森林、耕地和各種植被的種植面積,從而盡量避免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問題,構建出具有較強的生態環保特色的農村生態景觀。
(二) 我國鄉村的生產景觀
自古以來,農村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地方,鄉村的生態景觀主要是從人們生存需要出發,進行自然改造過程當中力爭能夠與其和諧相處,體現自然安詳的一種面貌。隨著生態環保理念逐漸普及,且旅游業及農業地位日益提升,發展觀光農業道路已然是一種新的經濟潮流,該潮流不僅可以兼顧經濟、生態、社會效益,還具有廣闊的發展市場。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標就是發展經濟,對產業結構進行科學調整。因此,進行鄉村景觀規劃設計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生產景觀這項內容。
篇6
[論文摘要]運用景觀生態學原理對城郊景觀特點進行分析,重點突出景觀與行為的相容性分析,確定鄉村旅游景觀觀賞型和農產品開發利用型鄉村旅游產品為主導產品。
一、引言
鄉村旅游以鄉村旅游資源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態學的基本要求,是能促進環境、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旅游產品,因此具有生態旅游產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現在對自然、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影響達到最小化原則。參照《綠色環球:國際生態旅游標準》確定鄉村旅游產品的生態化標準。一是要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不造成環境危害。二是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要保護旅游地的瀕危物種、生物多樣性、鄉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風景。三是旅游產品在開發和經營階段都必須保持對當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觀生態學理論的應用
景觀生態學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觀尺度的景觀結構(空間格局)、景觀功能(生態學過程)和景觀動態,近年來這一概念已越來越廣泛地為旅游研究者所關注和采用。
1.景觀結構理論與城郊旅游開發
Forman和Godron認為,組成景觀的結構單元不外有三種斑塊、廊道和基質。斑塊是指在外觀或性質上與周圍環境存:在差異,同時又具有一定內部均質性的空間區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農田、居民區等。廊道是指景觀中與相鄰環境不同,如林帶、狹長河流、道路交通線、峽谷等,對的線性或帶狀結構廊道的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廊道的寬度、內容、形狀、連續性以及與周邊斑塊、基質的相互作用關系等。基質是指斑塊和廊帶所在的背景區域,也是景觀中分布最廣、連續性最大的背景結構,常見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農田基底等,數目多而面積小的斑塊使景區的景觀多樣性增大,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
在城郊旅游開發與規劃中借用景觀生態學理論,斑塊代表的是城郊旅游產品,比如旅游景區(點)、特殊景觀、住宿設施、娛樂設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區與城郊地區的連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區內部和旅游斑內部的交通線路或旅游線;基質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鄉村旅游景觀,由此形成一個由斑塊、廊道、基質構成的網絡結構。
2.鄉村旅游景觀特征
從景觀特征來看,鄉村旅游景觀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的復合體,由村落、農田、道路、溝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類似方式重復出現,當組合方式發展變化或出現了明顯不同的新的組成成分時就形成新景觀。鄉村旅游景觀作為基質,在通常情況下面積超過現存的任何其他景觀要素的總面積。當景觀的環境背景或干擾狀況發生顯著變化,作為景觀重要組成部分的基質也會產生相當顯著的變化,甚至發生基質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環境和復雜的人際關系,生態旅游景觀的穩定性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特別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關設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會對景觀造成極大的影響和破壞。在規劃設計旅游產品時,要特別注意運用景觀生態學的思想,將景觀要素進行合理組合,以保持景觀的可持續性實現功能優化。同時根據旅游景觀的異質性原理、多樣性原理、邊緣效應原理,針對城鄉交錯帶景區的特點,選取不同的景觀生態設計模式。
三、鄉村景觀相容度分析
確定了城郊景觀的格局再對景觀的相容度進行評價。鄉村景觀相容度評價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衡定。一是行為與景觀價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為與景觀價值的匹配特征表現在鄉村景觀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程度,及景觀滿足城鄉居民引致需求行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為對鄉村景觀的破壞性。相互沖突的行為導致鄉村景觀的質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觀生態破壞,自然生產性降低和景觀類型退化等結果。減少或杜絕這種行為對鄉村景觀的破壞性在鄉村規劃上具有的積極意義。三是行為對鄉村景觀的建設性。相容度較高的行為會促進景觀的建設。
王云才將都市郊區開放空間景觀類型依照獨立景觀形態進行分類,并進行人類干擾行為的具體劃分,建立相容性判斷矩陣,以判斷值為0、1、3、5、7、9代表景觀類型與行為類型之間的不相容、幾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較強和完全相容六個等級。根據對郊區行為與開放空間景觀價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較高的景觀行為的建設性意見。
四、鄉村旅游產品開發類型
本人認為城郊鄉村旅游產品中比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旅游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鄉村旅游景觀觀賞型
旅游產品包括傳統觀光和人造鄉村旅游景觀旅游。傳統觀光鄉村旅游是以自然生產和環境為基礎,以自然生態系統為主體,以鄉村旅游資源和鄉村風情為基礎,以生態旅游為主題,感受和參與生態鄉村旅游包括生態鄉村旅游觀光、鄉村風情及務農旅游等,領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旅游形式。人造鄉村旅游景觀旅游的特點是以人工生態系統為主,人造景觀、景點較多,投資較大,面積有限,因此生產性能差,鄉村特征不明顯。高科技鄉村旅游觀光旅游是融觀光旅游、現代高科技農業旅游科研、生產于一體的高科技鄉村旅游資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觀賞性強的特點。
2.農產品開發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鄉村旅游下的各種農產品類型。旅游產品是旅游業和鄉村旅游生態系統有機結合的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系統的產出。在不違背生態規律的前提下,可根據旅游業的需要,優化選擇符合景觀生態學原理和滿足市場需求和游客需求及興趣的農作物種植和林、牧業、漁業的各種農產品。如利用租賃、教育農園形式開發的旅游產品。農民將土地出租給市民,農園平時由農地提供者代管。種植糧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愛的農作物類型,栽種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樂趣,并以休閑體驗為主。同時使用的農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通過這種形式,可提高旅游產品的層次,保持游客有較高的回頭率。
3.農村文化體驗型
文化體驗旅游就是以鄉村特有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和飲食文化等為載體,開展民俗節慶體驗、節事活動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蘊,是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文化產業。農耕文化和飲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過游客的親身參與體驗到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務農體驗旅游是通過親身參加農事活動,真實體驗農村生活,盡享勞動、豐收后的喜悅,真正達到回歸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綜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種功能于一體,利用農村或山區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的鄉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獲得鄉村生活的體驗和享受淳樸的鄉野之趣。近郊環城市游憩帶的短線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有非常穩定的客源市場。應注重開發康體、休閑、娛樂項目,可依托森林風景資源開展“森林浴”活動。利用森林中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含量較高的氧氣、負離子、植物精氣等,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得以康復,從而恢復人體健康。可開展野餐、露營、漂流、水上活動、康體娛樂等,在旅游項目開發時利用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野生生物種類和適宜的康體氣候特點,多開發反映自然野趣和參與性強的旅游項目。
五、結語
鑒于城郊地區特殊而獨特的景觀條件和生態環境,在鄉村旅游產品開發中運用景觀生態原理來構建合理的產品結構,不但要突出鄉村旅游和農事特色,更要突出鄉村旅游的生態效益,提供豐富的旅游產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娛樂項目和接待服務的傾向,保持鄉村旅游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制定科學的產品規劃,對旅游產品實施動態管理,促進當地生態效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鸝:旅游體驗與景區開發模式[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2]龐振剛董波:上海城鄉交錯帶生態旅游開發戰略研究[J].旅游學刊,2001(2)
篇7
關鍵詞:鄉村旅游;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0.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來,鄉村旅游成為全國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國家旅游局將1998年旅游主題定為“華夏城鄉年”,2006年定為“中國鄉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題為“中國生態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點紛紛打出了“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旅游理念和口號,鄉村旅游一時間成為旅游市場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國各大城市。在鄉村旅游發展的背景下,如何發展農村旅游經濟、實現鄉村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鄉村旅游的定義
鄉村旅游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名詞,目前學術界對鄉村旅游的定義沒有統一的標準。總的來說,鄉村旅游是通過旅游業的推動,向傳統農業延伸的嘗試,是一種新型的產業形式。目前,國內一些鄉村旅游還僅僅停留在初級發展階段,經營管理模式相對粗放,效率也較為低下。對鄉村旅游的定義有著狹義和廣義之分。其中,狹義的鄉村旅游是指游客在農家田園游玩,欣賞農村風景,體驗農村樂趣的旅游方式;而對經營者而言,就是通過農村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與鄉村文化,吸引廣大游客群體來農村吃、住、玩、游、娛、購的旅游形式。廣義的鄉村旅游是以農業為基礎的,其是指農村家庭以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及農家生活為旅游資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來觀光、度假以及體驗的旅游活動形式。
二、鄉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鄉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見的旅游方式,其經營主體為農村家庭,在經營管理上相對松散自由。在鄉村旅游發展背景下,農村家庭通過自身的果園、魚塘、牧場等農村資源來吸引城市旅游群體。相比較而言,鄉村旅游呈現著以下幾方面特征:
1.鄉土特征鮮明。鄉土特征鮮明是鄉村最為明顯的特征。相比較文化古跡、風景名勝,鄉村旅游的載體為田園風光、鄉村自然景點,因此,其所展示的為農村所特有的自然風貌,而且其將農村自然風貌與鄉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鄉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農村的鄉土氣息,體驗了現代農村生活的氛圍和節奏。
2.平民性明顯。目前,國內旅游被詬病的一點就是費用過高,旅游群體基本上是以富裕階層為主,而這點在鄉村旅游中卻不明顯。盡管國內一些鄉村旅游景區也是向富人開放的,但總的來說,鄉村旅游的群體還是集中于都市白領和工薪階層。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都市白領和工薪階層受制于收入與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離為主,而鄉村旅游則是其首選。因此,鄉村旅游具有大眾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參與體驗性強。參與體驗是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主打牌。在名勝古跡、旅游風景區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觀光、欣賞為主,而鄉村旅游方式則有著本質的區別。鄉村旅游所開展的旅游項目就是農村生活的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體驗農業生產活動,參與趕牛犁地、播種栽苗、澆水施肥、松土除草等農事作業,體驗農耕生活的辛酸勞累,同時也可參與采摘、收獲、品嘗等農業生產活動,讓游客感受農業豐收的喜悅。
4.消費水平較低。在近年來城市物價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農村的消費水平則相對維持在較低的水準。鄉村是以農村消費為基礎的,接待者為農村家庭,旅游的內容也是以農村生活的體驗的感知為主,這使得鄉村旅游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在鄉村旅游模式下,吃的東西是農戶自產自銷,住的是農家小屋,娛樂是以果園、花圃以及風景區的農村資源為主。因此,鄉村旅游總體消費價格較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經營方式以家庭為主。目前很多名勝古跡的旅游發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為主導的,通過旅游公司來經營管理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日常維護。然而,鄉村旅游的經營主體則是農村家庭,夫妻或上下兩代人等直系親屬共同操持,雇傭的服務員也多是親戚。
三、鄉村旅游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意義
旅游作為綠色無污染的第三產業組成部分,其對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鄉村旅游所依托的是農村旅游資源,其對農村經濟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特別是在目前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鄉村旅游對當地經濟的發展更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第一,鄉村旅游推動了農業產業的分工,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目前,農村經濟是三農問題的最核心問題,鄉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條產業價值鏈,通過鄉村旅游延伸開其他各個產業的發展,如農漁養殖業、運輸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餐飲住宿業等等。同時,鄉村旅游的開展還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在三農問題中,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鄉村旅游幫助這部分剩余勞動力實現了再就業。據調查顯示,鄉村旅游的工作人員基本上以50歲左右的農村居民為主,而且很多鄉村旅游地區對工作人員都沒有年齡、學歷上的限制,這無疑為這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就業的舞臺。
第二,鄉村旅游增加了農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農村消費的發展。鄉村旅游經營的主體為農村家庭,而且相比較其他旅游方式,鄉村旅游的投資金額相對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這可以有效增加農村家庭的額外收入。同時,農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則有助于刺激農村消費,配合“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政策的開展。
第三,鄉村旅游改善了農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開展。鄉村旅游發展的基本條件是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在鄉村旅游的帶動下,農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潔的環境、文明的語言與舉止在農村和農民中逐漸形成,而且游客對餐飲的衛生要求也使得農民的衛生意識不斷提升,這極大地推進了農村精神文明的建設,促進了鄰里和睦。
第四,鄉村旅游促進了農民民主和主體意識的提升,有利于現代化農村的建設與發展。鄉村旅游畢竟是市場化的競爭活動,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就必須增強主體意識,主動適應市場,這使得農民主體意識不斷得到強化。與此同時,鄉村旅游和農村周邊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使得農民更加注重農村集體環境的建設與發展,使得農村整體環境不斷改善與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鄉村旅游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關系著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目前,一些鄉村旅游做得好的農村地區,農民收入水平已經逐漸和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也日益提升。為使鄉村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對策與建議:
第一,加強市場需求導向,做好主動營銷宣傳工作。主動營銷是鄉村旅游未來發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鄉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形成足夠的影響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當然,在主動營銷宣傳工作前,首先要明確宣傳的品牌主題。對鄉村旅游而言,其所強調的是城鄉文化的差異,城鄉文化差異是城市居民向往鄉村旅游的深層次動因。因此,必須要深度挖掘鄉土文化內涵,提升鄉村旅游產品品位。與此同時,伴隨著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未來的市場需求將呈現著多元化與多層次化的趨勢發展,而且一些鄉村旅游的高端市場將逐漸形成,游客除了關注健康、舒適、衛生以外,還追求品位獨特、文化底蘊、個人空間。因此,在對鄉村旅游進行宣傳營銷的過程中要從高起點、高品位著眼,對深層次的農業民俗文化的開發,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實解決鄉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問題。所謂的“三化”問題,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環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務的標準化。這“三化”問題是目前鄉村旅游服務層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門與經營主體要科學栽花植草,美化農家環境;同時,學習城市一些星級酒店的居住環境,改善臥室的寢具和衛生間的洗浴設施的方便、衛生、整潔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強服務水平的提升和標準,做到既要有農民的質樸熱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齊的標準化、規范化服務。
第三,對鄉村旅游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主導和規劃,目前一些鄉村旅游景區的規劃呈現著亂象的態勢,這為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埋上了一層陰影。因此,政府部門要對鄉村旅游景區進行統一的規劃,建立扶持鄉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機制,通過對鄉村旅游景區在土地、交通以及稅收等方面的優惠和支持,實現鄉村旅游景區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針對鄉村旅游景區的多個地區,進行交通標志、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配合鄉村旅游景區的發展。此外,建立農村本土特產產品的生產與物流配送機制,發展鄉村旅游的農副食品行業。
第四,轉變經營理念,形成鄉村旅游的品牌化發展模式。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鄉村旅游的發展必須要從規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產品服務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認識鄉村的經營理念精髓,轉變經營觀念,通過“農”、“家”、“樂”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經營理念。二是結合營銷宣傳,塑造自身的鄉村旅游品牌,通過品牌化輻射各個區域,從而促進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三是提升服務水平和能力,鄉村旅游的品牌化經營需要服務水平的配合與支持,只有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進鄉村旅游的品牌化經營。
參考文獻:
[1] 陳欣,馬莉,董珊薇.農家樂旅游經濟發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0,(28).
[2] 羅康榮.農家樂與休閑運動產業相結合發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區為例[J].農村經濟,2011,(8).
[3] 曾建明,肖潔.略論中國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的差異化戰略——以農家樂為典型業態[J].改革與戰略,2010,(8).
篇8
關鍵詞:城市文化鄉村文化信息取向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2-0079-02
長期以來,由于文化教育等公共資源沒有實現均等化,形成了城鄉二元文化結構。眾所周知,文化與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無論是城市文化,還是鄉村文化,無論是主流文化還是地方文化,它們都在推動著教育的發展,帶動著時代的前進。然而不同的學生卻會對地方文化有不同的取舍,他們的信息取向或是說他們所關注的文化角度不同,獲取的信息不同,教育程度也就相對不同。中國一直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國。在我國,城鄉“二元化”問題非常突出。中國由于近代化是在外在入侵壓力下開始的,因而從一開始就形成了“現代城市———傳統鄉村”的格局,城鄉之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
在我國,文化早已成為歲月的記載,歷史的象征。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中國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地方文化。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文明的不斷地發展,我們在教育研究方面,逐漸將地方文化分為城市文化與鄉村文化兩大類,從這兩個方面來探討文化對于學生和教育上的影響。
首先,城市文化是在內涵與本質上區別于鄉村的一種文化。因為城市是人類進步的象征,是發展的核心。城市中匯集了許多對人類文明發展有益的工業、商業、科技和人才。城市的文化豐富多元,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層次性、地域性、綜合性,還具有豐富性、輻射性和集聚性。城市文化主要以工業和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管理為導向,在觀念上以創新和利益為中心。城市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商業化的過程,而這種商業化也具有濃厚的城市文化氣息。其次,城市文化還表現在居民日常的各個細節上,例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再次,城市中的人們普遍是思想較為開放,對于外界快速更新的知識和信息具有較高的接受率,但受外界信息的影響也較大。城市作為信息的集散中心,信息的更新速度較快,這有助于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最重要的是,城市文化在當代具有三種功能:其一,約束功能,城市文化能夠對城市中的人們有一種思想上的約束力,這在于城市文化在他們之間形成的統一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其二,城市文化能加深城市中每個人之間的凝聚力,并且能夠激勵人們蓬勃向上,積極進取。其三,輻射功能,城市文化因為其本身的特性,能夠很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通過各種媒體途徑對社會各界產生影響,使社會各界的人們都能夠接受這種文化帶來的影響,從而為城市各方面的發展帶來契機。
鄉村文化,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雖然是相輔相成共同為我國的文化錦上添花,但鄉村文化還是因其獨特的魅力區別于城市文化而獨立存在。鄉村文化大多是文化沉積的結果,它們用一種能夠構成穩定的社會結構和適合自我發展的模式生存著,這其中就蘊含著無窮的文化。鄉村中社會結構最大的特點就是其本身能夠掌握一種相對的平衡的自洽性。其實,鄉村文化就是一個村落發展和演變的過程,相對于處于主流位置的城市文化而言,鄉村文化就屬于一種邊緣文化。鄉村文化因其傳統和分散的特性而獨立存在,它以傳統的農業生產為知識形態,以繼承、血緣等觀念為主流思想。總而言之,鄉村文化的主要特點是封閉,因為其自古以來都秉承著自然經濟中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交通閉塞,與外界交流甚少,文化之所以能夠形成也主要是依賴于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村民間自然而淳樸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的就產生一些淳樸而善良的感情,這也是鄉村文化核心的價值觀。雖然我們不能否認鄉村文化確實是存在一些相對落后的東西,一些思想可能會制約著當地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如果要改變這一相對落后的局面,就要從教育方面著手,從思想上真正改變,提升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帶動他們的學習動力,從而改變這種相對落后的思想給他們帶來的束縛。
2城鄉二元文化對學生信息取向的影響
由于城市與鄉村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特質,因此對學生的信息取向影響也是不同的,首先我們可以來分析兩種文化對學生的信息取向的影響中較為積極的一方面,城市文化在物質上表現為交通健全,高樓林立,基礎設施完備,商業發達,各種文化也趨于多元化發展,并且具有較為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因城市人口較多且流動頻繁,藝術氛圍濃厚,人民的自主意識較強。根據以上幾點綜合來看,城市學生的信息取向趨于外向化,也就是說,城市學生的信息取向較為多元化,他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知識與信息,并且獲取的信息種類也較多。城市學生獲取的信息是與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聯系較為密切的,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時代特征,并且這些信息通常是多民族,中西方文化的交匯而成,城市文化可以使學生的情感更細膩、更豐富,通過與他人的接觸的方式來獲取信息能夠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使他們更加自信。
相對于城市文化,鄉村文化則在物質上具有房屋低矮,交通不便,與外界聯系的通達度也較差。基礎設施不完善,市場及經濟不發達。從制度角度來看,鄉村文化具有部分制度缺失的特征,并且隨著人地矛盾的日益增大,資金匱乏,基礎設施不完善。但另一方面,鄉村文化的歷史悠久,雖然與外界的通達度較差,與人交往的機會也較少,但其內部的種族或是血緣關系帶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極強的。因此鄉村中的學生,信息獲取通常是通過一些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書籍或是當地人民的口口相傳,鄉村學生在獲取信息時,即使途徑較少,但他們還是注重獲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歷史氣息的信息,這有助于將地方特色的文化進一步地傳承并與時代交融。此外,鄉村的孩子們能夠有機會去親近大自然,親近生活,能夠獲取更多自然傳遞給他們的真理,他們雖然沒有博物館或是圖書館,但那里面的信息,全都是來源于自然之中。
根據戴爾的經驗之塔,人們獲取的經驗來自三大類10個層次,很顯然,受城市文化影響的學生,其信息來源更多地來自于抽象的經驗,而鄉村學生的信息來源則多地來源于位于塔的底部的經驗,即做的經驗和觀察的經驗。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動性強,商業和經濟較為發達,這也促使了文化的不斷地繁榮,而城市中的文化,多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匯,多民族文化的交匯。學生們在獲取信息的時候,途徑相對于鄉村學生來說也較多,他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是手機、電視機等方式來獲取信息,而他們對信息的取向則側重于新鮮和刺激,忽略了這些信息可能對他們的行為、心理和價值觀產生的影響,一味地追求走在時代的潮流尖端,而忘卻了自己本身的文化,丟失了最基本的價值觀。因此城市文化帶給學生信息取向的影響有些是不利的,學生在獲取信息時應注意文化的辨析,信息的篩選。
鄉村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較窄,這主要是因為其閉塞和相對落后的特征造成的,隨著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快,國際化的理念終會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處于信息時代的我們,對于信息的更新要有極強的敏感性,積極地融入時代的變革之中去,而不是固步自封地沉浸在鄉村文化的氛圍中,因此,鄉村學生的信息取向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創新和創業的能力,小農思想和應試教育的形式終會影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使他們無法融入當今社會之中。
3如何統籌城鄉教育的發展
文化是教育的起點,無論是城市文化還是鄉村文化,都對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統籌城鄉發展,將地方文化對學生教育方面產生的影響平衡化,我們首先要做到以人為本的發展教育。社會的發展不僅依靠文化軟實力的推進,也要以人民的利益為本,以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為長遠目標來發展教育。雖然城鄉地區的學生所接受的文化影響不同,但在教育發展的大局勢下,滿足人的需要,在尊重個性發展的同時也要協調全面的發展的目標是不變的。
深入貫徹文化關懷理念,對于城鄉文化截然不同的表現形式,我們要以文化為切入點,注重物質發展和文化發展的雙豐收。對于城市而言,注重文化與生態的統籌發展,注重中西文化精華的汲取,重視文化對教育的推動力。對于鄉村教育而言,在保留其原有的文化以外,也要注重文化與時代結合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文化的全面發展機制,與城市文化統籌發展,形成一個城鄉均衡發展的生態圈,使城市文化的輻射性帶動鄉村的發展,將鄉村的教育向高品質,全面化發展。
城鄉文化的不同源于復雜的歷史原因。我們在統籌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城市和鄉村不同的文化稟賦特征,既然城市與鄉村的文化早已有了鮮明的差距,那么我們在統籌發展城鄉教育的時候就不應堅持一條標準化的道路。我們要根據地方文化的不同,來提倡走一條既符合城市學生又能滿足鄉村學生要求的優勢互補之路,尊重文化,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實現同一目標的前提下,促進地方文化之間的交流,使兩種文化在交融的瞬間得到文化的創新,從而推動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地方文化承載著地方的思想和精神,然而文化又具有隱蔽性,也可以說,文化的劣質性在影響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交融,文化的劣質性在影響著各地方的教育,這也是我們在統籌城鄉教育發展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充分利用文化中的積極因素,進行城市與鄉村文化的整合,最終使城鄉學生的教育能夠均衡發展。
4總結
城鄉二元文化對于學生的信息取向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各地文化形成過程中的歷史原因,面對差異性的城鄉二元文化,我們要用辯證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由于文化的不同,學生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和學習條件都是不同的,這也充分影響了他們對未來的看法,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設立。因此,統籌城鄉的教育發展,才能全面的推動社會的進步。
(嘉應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廣東嘉應514015)
參考文獻:
篇9
鄉村城市化亦稱鄉村城鎮化,體現的是農業人口轉化為非農業人口并向城鎮性質的居民點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或在鄉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漸增長的過程。鄉村城市化是一個復合的動力系統,工業化是城市化初始階段的主導推力,隨著我國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結構轉型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體制轉型的“雙重轉型”的不斷推進。鄉村城市化已經與市場化和國際化取向的改革緊密相關,超越了工業化的范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中,探索和優化鄉村城市化的動力已經成為各界關注的重要命題。旅游開發是近些年來鄉村地區加快發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鄉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旅游影響機制及動力系統,科學審視鄉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應及程度界定,進而提出相應的調控對策,不僅對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同時對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控城市化動力機制,科學推進鄉村城市化進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旅游影響研究述略及效應評析
旅游活動對地區的影響研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議題,旅游從本質上講是旅游行為的空間移動,這一動態的移動過程帶來的影響層面主要涉及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三個方面,這也解釋了現有相關成果的研究視角源于地理學、人類學和社會學等三個學科的原因。從地理學的視角來看,旅游本身由三個主要成分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聯系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體,Smith(1978)認為不同類型的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具有一定的規律;Doxey(1976)對目的地居民的態度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憤怒指數”。而旅游影響機制的效應研究,則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論為代表,他認為旅游者數量、類型和發展歷史是影響旅游目的地不同發展階段的決定因素,從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響,進而奠定了地理學視角的旅游影響研究的基本基調,即從旅游地主客關系的角度探討旅游活動對旅游目的地的影響,輔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的理論闡釋,形成了日趨復雜的研究框架。這種傾向性對國內的相關研究產生了極強的示范效應和導向作用。1980年代以來,國內旅游地理學界關于旅游影響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對旅游影響的感知與態度的分析方面,且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針對某一類型的案例地開展實證研究。
1963年,人類學學者努涅斯(Nunez)發表題為《一個墨西哥山村開展周末旅游帶來的影響》的論文,標志著人類學學者開始關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紀70年代在西方全面興起。人類學視角的研究重點主要從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會三個不同視角進行深入探究,認為旅游過程是旅游者與東道主進行文化接觸和碰撞的過程,其中包含著不同文化、亞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社會學的視角則主要從社會系統的整體角度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和現象的發生和發展規律。英國社會學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會學研究的意義在于:“通過對旅游現象和非旅游現象(即日常實踐和‘正常社會’)的對比研究,來揭示本來不易為人發覺的‘正常社會’的問題和矛盾。”這是建構旅游社會學的基礎素材之一,通過二三十年的持續關注,學術界對旅游社會學涉及的論題主要包括:旅游活動過程的特征、接待地社會壓力的成因、旅游業發展對接待地社會的影響、旅游與風情民俗資源的關系及相互影響、旅游者群體及其與接待地關系、旅游的現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體、個體和旅游系統等等。
從旅游影響的三重學科剖面(圖1)的研究態勢上可以看出,旅游影響的空間概念體現在居民和旅游者對目的地旅游現象形成的空間感知和心理體驗。旅游經營帶來了目的地商業化和城市化現象的加劇,這顯然給旅游目的地的社會結構帶來了深度變革;在本地文化與旅游者帶來的外來文化的機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鋒與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點與外來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難以化解的矛盾,這種交織的過程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進行不斷地調整與修正。
三、鄉村城市化進程中的旅游影響機制
(一)旅游影響視角下的鄉村城市化動力機制
在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人口和經濟活動逐步向城鎮地區轉移和集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18世紀中葉英國產業革命以來,工業化的興起有力地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城市化表現了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變化,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的趨勢加快,各類城市形態不斷出現并得以豐富和完善。從本質上講,城市化體現了城市和鄉村的雙重視角,鄉村地區的城市化處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進程的基礎層次。
鄉村城市化的傳統模式是農村社區、鄉鎮企業、農民家庭或個人等民間力量發動的一種由市場力量推動形成的誘致性制度變遷模式。推動城市化過程所需的動力的產生機制以及維持和改善這種機制的各種經濟關系、組織制度等是一個綜合體系。無論是學術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動力機制,還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發展機制等,鄉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發生機理,都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由農村經濟利益主體在響應產業非農化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和組織來促成的。鄉村城市化的路徑一般從鄉村工業開始,通過發展鄉村工業,讓農民直接享受到工業、非農化的利益,進而逐步實現城鎮化。在這一過程中,市場化始終是鄉村城市化的基本準則,農業、農村、農民是鄉村城市化的利益相關者。
鄉村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總體上可以歸納為三個層次、八重動力(圖2)。其中,宏觀層次主要體現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中觀層次的動力集中體現在農村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各個層面的政策與制度措施的推動。微觀層次的動力相對復雜,可以概況為三個方面,即農民對生活質量需求的變化、農村地區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流動的加快,以及旅游影響帶來的促動。這一動力體系在市場機制和城鄉互動的交互作用下,鄉村地區在產業結構、人口結構、經濟結構、聚落結構以及制度結構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即第二、三產業的比重明顯加大,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非農人口比重增加,經濟發展水平明顯提升,人們聚居方式發生顯著變化,鄉村地區的社會關系面臨新一輪的重構等。
旅游影響對鄉村城市化進程的推動,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上,旅游影響并非推動鄉村城市化的主要動力,但其潛在的作用顯然也不能低估,判定這種作用的程度,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理解:(1)鄉村產業結構形態決定著旅游對城市化的貢獻程度,依托旅游業發展地方經濟的鄉村地區,旅游影響顯然是推動城市化的主導動力;(2)旅游影響的作用機理應從鄉村作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雙重視角加以解讀,以往的諸多研究多是從目的地的視角加以分析探討,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鄉村地作為客源輸出地,將會加速農民對旅游的認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響對鄉村地區而言,是一個復合的影響系統,將對旅游地的社會、文化、經濟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動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應是一個各種要素兼顧并能保持協同發展的良性格局,而單純的工業化催生的城市化現象顯然達不到這種效果。簡而言之,旅游引發的城市化能夠對其他產業形成的城市化發揮補充、提高和優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響下的鄉村城市化動力構成
城鎮的發展基于兩種動力,一種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種是離心擴散的力量。一般說來,城市發展的向心過程和離心過程貫穿于城市化的全過程,但是城市發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為主,中后期則以離心擴散的力量為主。自1990年代以來,城市化出現了新的趨勢,即多元城市化動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動力。在鄉村旅游開發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過程中,其中的形成機理愈發復雜,多元化和多層次性特點日趨明顯。
1旅游消費觀念的異化是鄉村城市化的基礎動力。旅游業和經濟發展水平、國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轉變等因素休戚相關。閑暇時間、非必要性開支和旅游動力是產生旅游意愿的三個條件。旅游活動的初期形態多是以觀光游覽為主,之后開始向休閑、度假、體驗、健身等方向轉變。當城市旅游、知名景點景區成為旅游者旅游行為的普遍載體之后,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促使旅游者關注新的旅游形式,鄉村旅游迎合了這一市場需求,其獨特性優勢開始成為旅游業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發的鄉村城市化問題不能忽視這一前提條件。
2文化生態的異質性是鄉村城市化的原發動力。旅游作為城市化的一種動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發生作用,使城市經濟轉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為城市化的原動力,使城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使其發生質的飛躍[22J。旅游對鄉村城市化的初始動力是鄉村文化生態的異質性優勢。鄉村聚落景觀的獨特性、鄉村消費文化的生態性、鄉村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本真性等優勢已然成為吸引外來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帶動了鄉村旅游目的地相關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與完善。
3政策效應和開發成本是鄉村城市化的誘導動力。自1992年以來,國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題。其中,1995年的“民俗風情游”、1998年的“華夏城鄉游”、2002年的“中國民間藝術游”、2006年的“中國鄉村游”、2007年的“中國和諧城鄉游”都對鄉村旅游的發展發揮了直接的推動作用,結合近一段時期“擴內需、保增長”的經濟發展要求,各地紛紛通過發放旅游消費券等形式加大對鄉村旅游的宣傳和推廣。在政策效應和市場機制的層層推進下,鄉村旅游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比較而言,鄉村旅游具有很強的開發優勢,在規劃要素、土地成本、勞動力、相關政策等方面容易獲得額外的“關照”,開發成本的經濟性也對鄉村城市化產生了積極作用。
4鄉村經濟文化發展需要是城市化發展的根本動力。在鄉村城市化發展的動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動城市化發展的特殊因素。鄉村地區為加快旅游開發而衍生出多種產業要素,這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創設了新環境,相比較于進城務工等異地轉移方式,鄉村旅游對剩余勞動力的安置既是一種高效的就地轉移,同時也是相對于農業生產周期的錯峰式轉移。農業人口向非農人口轉移的結果是,以旅游業為載體的城市化現象開始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將現代服務業和現代管理的理念引入農村,有利于增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促進鄉村的民主管理。同時,當傳統的以工業化為主導的城市化驅動模式面臨發展中的瓶頸時,旅游將成為鄉村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水平提升的優勢產業。
由旅游消費觀念的轉變、鄉村文化生態的特征、鄉村旅游的開發特點以及政策導向和基于鄉村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構成了鄉村城市化的動力機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響的鄉村城市
四、鄉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應及程度界定
鄉村旅游以各種類型的鄉村為背景,以能夠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為載體,以滿足旅游者觀光、休閑、度假、健身、學習等各種旅游需求為目的的旅游活動。鄉村性作為鄉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鄉村旅游的關鍵,也是研究旅游影響下鄉村城市化的前提條件。
(一)鄉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現
旅游引發的鄉村城市化主要表現在因旅游開發而引起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人口向城鎮人口轉變、農村居民點形式向城鎮居民點形式轉化以及由此引發的鄉村聚落生態變遷的動態過程。旅游開發給鄉村城市化帶來了三方面的變化,一是鄉村人口由原來分散的農村居民點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對集中的各類城鎮集結,鄉村空間格局發生顯著改變。二是鄉村地區土地利用方式發生轉變,產業結構發生明顯轉變,旅游資源和項目的開發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時,外來的定居人口也逐漸增多,城鎮化程度不斷得到加強。三是鄉村聚落景觀發生明顯變化,各種旅游接待設施的建造與完善,在優化旅游服務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鄉村景觀人工化、異域化、旅游地風格主題化和商業化等現象的加劇。
(二)鄉村城市化效應的程度界定
旅游業“食、住、行、游、購、娛”的六大產業要素,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同樣有明確的體現,這種消費網絡結構的形成是鄉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動力量。根據鄉村旅游引發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適度城市化、過度城市化和滯后城市化三種類型。適度城市化能有效促進鄉村地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和協調發展,過度城市化和滯后城市化都會對鄉村地區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對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這三種情況下尋求平衡。
(三)旅游開發引致的鄉村城市化效應表現
1適度城市化。適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鄉村地區的各類資源,加快鄉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經濟發展發揮助推作用。其次,適度的游客規模可以加強鄉村社區的內外文化溝通,合理改善農村地區的文化生態,對改進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觀念等有很大促進。第三,城市化促進了鄉村地區產業結構轉變,加快由傳統農業向非農業產業轉變,促進二、三產業的發展。第四,有效促進農村地區剩余勞動力轉移,就地轉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進城務工等轉移類型引發的鄉村空心化等問題。
2滯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滯后的根源是對鄉村地區的“過度保護”,一些地方從節約投入的角度出發,認為鄉村地區的所有現象和行為都可以成為旅游活動的吸引物,“臟、亂、差”的旅游環境、缺乏專門治理的旅游接待設施等容易讓旅游者望而生畏,這顯然背離了鄉村旅游的開發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還會給鄉村居民帶來身份上的“優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難關注自身的文化素質和責任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純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經營行為很難獲得旅游者的認可。同時,這種滯后效應使得鄉村旅游難以實現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農村地區社會分工不充分,農民就業環境很難得到改善,有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作用就無從談起。
3過度城市化。鄉村旅游開發中的過度城市化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效應,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破壞鄉村地區的聚落結構和生態景觀
在經濟特征和自然環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鄉村存在著種種居住方式和形態特征。這些特征是鄉村地區聚落形態的特色和精華,而不少地區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費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與當地鄉村聚落景觀差異很大的接待設施。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將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現象,導致了個性化的“鄉村性”向同質化的“城市性”演變的現象。
(2)鄉村地區民俗文化舞臺化、娛樂化傾向加劇
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盡管是鄉村旅游開發的一大亮點,但事實情況是,不少地區一直缺乏科學的開發思路。鄉村旅游“急功近利”的開發套路使得許多旅游地盡可能地用舞臺化的形式、娛樂化的方式把當地文化呈現給游客,這種人為的文化表現形式使游客與當地社會隔離開來。這種做法積極的一面是使游客對鄉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壓力減小,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當地文化;消極的一面是讓旅游業蒙上了文化優越的色彩,表現的內容也多是鄉村文化的膚淺形式。
(3)商業化帶來了鄉村居民的邊緣化
根據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論,鄉村旅游在進入發展階段后,政府政策的傾斜、游客量規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從利益相關的角度看,政府、投資者、居民成為鄉村旅游開發中的三方利益主體。在這一博弈環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場化的運作路徑所左右,投資者由于資本話語權會始終保持較強的談判能力,鄉村居民多處于一種邊緣化境地。鄉村居民主體地位的模糊,產生了兩方面的后果,一是商業化帶來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環境優美的鄉村地區,旅游開發之后的顯著變化是地價攀升或房價飛漲,鄉村居民往往無力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二是鄉村地區淳樸的文化氣息開始被外來文化所浸染,鄉村社區的文化和價值觀開始發生變異,傳統鄉村景觀與現代文化景觀不協調等問題日益凸顯。
(4)鄉村地區出現了逆城市化的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過度發展的必然結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過于密集、環境惡化、地價房租昂貴、生活質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環境優美、地價房租便宜的郊區、衛星城等鄉村地遷移。鄉村旅游成為承接這種轉移“任務”的載體。鄉村居住環境的優勢、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觀對鄉村景觀的影響,這種“侵蝕行為”使得不少鄉村的“城市性”特點越來越明顯。
五、鄉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調控對策
(一)科學規劃開發區域。營造鄉村氛圍
鄉村旅游規劃與開發要樹立“區域——城市——鄉村社區——鄉村旅游地”的多元開發維度,從“資源——產品——市場”的互動層面來規劃開發區域。參與鄉村旅游規劃的人員應包括旅游地理、經濟管理、人文歷史等學科背景的專家構成,本著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指導思想編制旅游總體規劃或概念性規劃。在此基礎上,鄉村景觀資源應由景觀園林、建筑等專業人員來完成規劃的空間設計和景觀布局。鄉村旅游的景觀應從體驗的角度出發,通過個人體驗的作用使“景”與“觀”和諧統一,營造一種天然意趣、田園詩化的獨特鄉村氛圍。
(二)重塑鄉村文化形象。凸顯鄉村優勢
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注意保護好“鄉村性”的優勢是避免過度城市化問題的前提。為此,首先要依托鄉村既有的空間布局對鄉村進行規劃和建設,防止破壞鄉村“原生態”特質的粗線條模式。其次,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護鄉土文化、鄉間民俗在旅游開發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規劃往往是一類“公園化”、“廣場化”、“舞臺化”的模式。在鄉村旅游開發和發展進程中,消除和避免這一現象的根本途徑是從鄉村旅游地的地脈和文脈出發,本著生態循環、文化保護、永續利用的指導方針,來開展鄉村旅游的規劃和設計。
在開發過程中,應從當地眾多的旅游景觀中發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觀并從中提煉出主題,以主題為基礎進行特色分區。通過對不同區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規劃設計,用具象的形態生動地表達出特定的景觀形象。在鄉土建筑風貌的塑造中,建筑風格應結合當地鄉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異域文化侵蝕鄉村聚落景觀的原始風貌。
(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延伸旅游效應
鄉村地區在確立了旅游開發的主體地位之后,合理設計和調整產業結構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命題。首先,加快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促進綠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的推廣。其次,科學調整農村地區的產業結構類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設置“門檻”,強化基于環境保護的產業準入制度。鄉村旅游是當地產業鏈條的主體,如摻雜其他工業元素,特別是污染嚴重、能耗高的工業項目很容易失去本真,從而產生“一損俱損”的局面。第三,結合新農村建設的政策要求,合理推進農村地區的城鎮化建設,政府應把一些小城鎮按旅游集鎮的風貌進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時,依托這些農村小城鎮發展旅游商貿流通業,如農副產品的深加工、旅游紀念品的生產與銷售等,使小城鎮成為承接鄉村旅游一體化發展的中轉站。
篇10
關鍵詞:鄉村 度假 旅游產品
1 概述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集聚與輻射功能日趨增強,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城鄉統籌、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將旅游作為城市與新農村建設相銜接、城鄉統籌一體化的核心要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產業獲得了空前發展,單業態的觀光旅游轉向觀光、休閑、度假三駕馬車并行的復合型業態。與此同時,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區域交通條件的大大改善,人們的旅游時空觀念發生了徹底改變,在空間上逐漸由城市向農村轉移,在需求上逐漸由觀光獵奇向舒適型、享受型方向過渡。旅游發展與旅游消費的轉型客觀需求,一種新的旅游產品――鄉村度假旅游應運而生。
2 鄉村旅游研究概述
2.1 國外研究綜述。國外對于鄉村旅游的研究開展相對較早,主要體現在鄉村旅游產品體系以及其旅游管理體系上,相對比較集中在鄉村旅游對于當地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作用,大多數學者們都認同鄉村旅游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此外,國外學者還探討過政府對鄉村旅游的管理模式。政府對鄉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過制定開發政策、提供人力和財政支持、設立專門的機構管理、組織市場開拓等。一些學者還提出,應積極倡導鄉村“社區參與”的管理模式。盡管不同國家由于國情不同,鄉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有較大的差異,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或兼而有之的管理模式,但都強調社區參與在鄉村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2 國內研究綜述。樊岸青(2007)指出了鄉村旅游的四種成長模式:借助于緊鄰城市的區位優勢開發的客源地依托模式;借助于與該鄉村自己的或者相鄰的原有名勝地的引力優勢所開發的目的地依托模式;產品組合中混合著許多不屬于鄉村,或者鄉村關系并不明顯的產品組成的非典型模式;由多種模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組成的復合模式。
國內鄉村旅游主要包括景區邊緣型、大中城市郊區型兩種,城郊鄉村旅游往往最為發達和典型,在經濟發達的大都市郊區有比較多的成功案例。吳必虎等的研究也表明,中國鄉村旅游在客源地城市周邊出現兩個鄉村旅游密集區域,第一個最密集區域往往出現在距城市中心20km左右的地區,第二個次密集區域出現在距城市70km左右的地區。在第一個最密集區域的城郊鄉村的客源市場、產品結構來看,都受城市影響顯著而強烈,區域內旅游景觀特征和產品構成具有從大都市旅游產品向典型鄉村地區的旅游產品過渡的特征,因而也被稱為都市型鄉村旅游。
都市近郊鄉村旅游表現為以下特征:①是依托都市客源和鄉村背景,為城鄉居民提供休閑度假、娛樂放松的空間場所;②受城市化進程影響顯著,鄉村特征不典型或缺乏“原真性”,成為鄉村旅游的一種特殊形式;③主要集中在距都市中心區25-30km范圍內,是都市環城游憩的有機構成部分;④主要產品以田園風光欣賞、農事活動體驗、農家樂餐飲等為主。
3 鄉村度假旅游的需求分析
中國鄉村旅游的消費模式主要是“住農家院、吃農家飯、干農家活、學農家藝、享農家樂”。這種旅游產品的缺點顯而易見:產品以農副產品品嘗、購買及觀賞田園風光為主,兼及農事體驗活動,游客多樣性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滿足;游客活動空間不大,游客接待量有限;“農”味不濃,鄉村景觀特色不明顯,城市化、現代化痕跡明顯,核心吸引力不強;環境衛生不佳,配套設施不完善,旅游服務水平不高。因此,我國的鄉村旅游亟需轉型升級,極大滿足旅游者休閑度假需求,由單一的觀光型向觀光休閑度假復合型轉變。
3.1 農家野趣的恬淡追求。現代鄉村旅游的主要形態之一:農家樂,起初很多都是以農家餐館的形式開辦的。農家菜意味著純樸、綠色。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有一句營銷學的名言:“賣的不是鉆頭,而是墻上的洞”,農家樂里吃的不是菜,或許是游客對自然、綠色與健康的心理期望,對回歸自然的親切和愜意。如何讓心靈放松?值得鄉村旅游的建設者從“心”考慮,避免迷失于項目“硬件”的開發與建設之中。
3.2 城市環境與壓力的平衡、釋放。在城里,人們的內心裝滿錯綜復雜的壓力和人事:剪不斷,理還亂;到鄉村,人們可以寄情于山水、親近自然,勾起內心柔軟的對大自然無私無欲的情感,投入純樸、簡單的懷抱。通過旅游活動,擺脫了社會關系的羈絆,拋卻了大堆的日常瑣事尋找生活中另一個擺脫束縛和壓力后的真實自我。通過捕捉美好景物的聲、色、形,獲得感觀的愉悅,繼而通過理性思維和豐富的想象深入領會景物的精粹,從而獲得由外及內的舒暢感覺。
3.3 在鄉村旅游中養心,在養心中融入自然。我們去旅游的每個鄉村,每一處山水、田園,某種程度都是一座智慧和文明的寶庫,我們的心靈很現代,也因此很疲憊,但鄉村的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山水、自然、恒古長青。面對自然,我們在享受美景、美食之余,心靈何不在山水間作一次回歸原始與天真的“保養”呢!鄉村度假旅游是調整自我、實現身心和諧的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
鄉村度假旅游的實質就是給旅游者一個真實的、質樸的、原美的鄉村度假環境,一個與都市完全兩樣的旅游天地,一種恍若隔世的視覺享受,使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
4 鄉村度假旅游開發
鄉村度假是在農家樂、鄉村旅游基礎上提出的新概念。它與農家樂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過客轉變為滯留度假休閑。鄉村度假不是簡單的農家樂華麗轉身,而是新時代的功能升級、業態延伸、服務提高,是游客依托鄉村地區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環境而開展的休閑度假活動。用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的話來說,是“鄉村旅游業轉型升級”。與鄉村觀光游相比,鄉村度假旅游要求更好的環境氛圍(鄉村人居環境、農業生產環境、自然生態環境)和更便捷的交通條件;與其他類型度假產品不同,鄉村度假以鄉村景觀資源為依托、以“鄉村性”為核心吸引力。
鄉村度假旅游產品開發
■
4.1 以鄉村資源為基礎,以寧靜、松散的鄉村氛圍為依托。人們走出都市出游鄉村總體可分為健康、生態、經濟、文化、體驗、社交動機。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角度看,健康、生態和經濟動機主要源于對生理和安全層次需要,文化、體驗和社交動機主要源于對社交以及更高層面自我實現的需要。同是一次鄉村旅游,如果游客能夠帶回的不僅是照片和土特產,還有心靈與智慧的深刻體驗,游客的身心收益也將更大。通過整合以鄉村景觀為代表的自然資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為代表的人文資源,以人與人交往、鄉村生活方式為代表的社會資源,將農業的文化與休憩完美結合,營造出寧靜、松散的鄉村氛圍。
4.2 打造以休閑、教育、體驗為主的多功能度假功能區。過去的鄉村旅游多是以農業觀光和農家樂為主,功能單一,層次較低,現在的鄉村度假旅游產品已不滿足“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內容的農家樂。還需開發鄉村的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生態文化資源,增加休閑、娛樂、養生、健身和回歸自然等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鄉村旅游產品。從而使鄉村旅游向高品味、高層次、多功能方向發展。通過建設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娛樂項目、體驗項目、配套項目,打造成個性突出、服務上乘的鄉村度假功能區。
4.3 鄉村度假旅游產品的全面升級。吃,傳統地道鄉菜。農家餐廳的未來發展方面應該是“定位主題化、管理專業化、菜品特色化、服務品質化”。住,拙樸野奢鄉居。鄉村旅游者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種非都市化的睡眠感覺,在房間裝飾中適當的融入文化概念,提煉主題元素,與鄉村旅游的整體市場定位吻合。最終,要形成與眾不同的睡眠體驗,回歸自然的睡眠空間。行,綠色生態鄉徑。將綠色、生態、環保的出行理念植入產品設計中,使行走藝術化、幸福化。游,美麗鄉村田園。在鄉村原有景色的基礎上,經過安排展示出自然之美,經過修飾與包裝,使其特色真正的流露出來,引導消費者領略美麗的鄉村田園。購,安全健康有機農產品。娛,農趣活動參與、農耕文化體驗。
4.4 結合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全民教育,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國務院第53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的旅游業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旅游發展需要硬環境,更需要軟服務,也就是好客的人文環境。新加坡、日本和臺灣地區旅游業發展經驗表明,美麗的山水風光固然是吸引游客到訪的本底資源,但是服務人員的專業與效率,民眾對游客的友善與包容更能夠讓游客有美好的體驗和滿意的評價。臺灣旅游業界在對外宣傳推廣時最自豪的一句話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如何培養市民、村民特別是窗口行業的員工對游客的友善性,至少與基礎設施建設、大項目和大活動同等重要。
4.5 尋求切實可行的開發模式。在項目規劃建設中只有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民”等多種方式使農民直接參與到項目開發、運營中,直接受益,才能使鄉村度假旅游有穩定的發展基礎;然后通過有市場吸引力的鄉村度假旅游項目體系帶動農村的城鎮化、社區化發展;再通過借鑒、引入日本、臺灣休閑農業產業化發展經驗,實現農業從大田農業到精細化、多元化農業的發展轉型。
5 結論
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未來鄉村旅游的發展首先是產品鏈的延伸拓展,滿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如藝術寫生、康體療養、運動拓展、商務會議等;其次是產業鏈的橫向整合,豐富鄉村旅游產品的體系,如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三是利益鏈的縱向共享,加強旅游開發商、農戶、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交流;最后是要素鏈的全面升級,包括交通、飲食、住宿、通信以及環境衛生等配套設施。構建多層次、內容豐富、市場針對性強的鄉村度假產品體系,對于促進現代鄉村旅游快速發展,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城鄉統籌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樊岸青.淺談發展鄉村旅游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7,09:65-67.
[2]趙承華.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經濟,2012,1:13-15.
[3]張曉慧.鄉村旅游一體化戰略發展路徑以及啟示――以成都五朵金花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1:130-132.
[4]高佩佩.西安市鄉村旅游深度發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5]孫明泉.鄉村體驗與環都市鄉村休閑[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234.
[6]黨寧.休閑時代的城郊游憩空間:環城游憩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2.
[7]謝彥君.旅游體驗研究――一種現象學視角的探討[D].東北財經大學,2005.
[8]王云才.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的新形態和新模式[J].旅游學刊,2006,21(4):8.
[9]鄉村旅游轉型發展新方向――婺源的實踐.http://davost.
- 上一篇:如何才能提高思維能力
- 下一篇:初中體育教學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