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4-01-17 17:51: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發展的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要:區域發展戰略是區域經濟能夠持續發展,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前提,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核心競爭力。本文從培育區域競爭優勢、區域優勢產業持續發展、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區域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等幾個方面,論述了區域發展戰略是構成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發展戰略;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在區域核心競爭力系統中,區域發展戰略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核心競爭力。區域發展戰略是一定時期內區域經濟發展中帶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的重大決策。區域發展戰略的策劃是根據區域特點,通過制定一系列規劃和產業發展戰略來組合并激活區域要素,使各要素處于良性互動的均衡狀態,并形成“集聚效應”,不斷吸納人才和技術等要素,使區域的“邊際競爭力”不斷提高。這是區域能夠持續發展,保持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前提。
一、發展戰略是培育區域競爭優勢的關鍵環節
區域核心競爭力由兩個基本要素組成: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比較優勢和資源有關,由區域優勢資源構成,強調的是一個地區的特色。一個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可以是: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社會資源優勢,混合資源優勢。這些特色和優勢或是天然稟賦,或是歷史發展的長期積累。比較優勢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資源,賦予核心競爭力以獨特性,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競爭優勢和資源利用有關,是指在競爭中相比于競爭對手更強的能力與素質。麥克爾·波特的定義是:一國或地區產業創新和升級的能力,即該國或地區獲得生產力高水平及持續提高生產力的能力。競爭優勢強調的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內生能力,特別是創新力。相對于比較優勢,其在核心競爭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較優勢是一種潛在優勢,有利的資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只有通過區域發展戰略才能最終轉化為競爭優勢。如圖1所示。
區域比較優勢只是一種潛在的優勢,要使這種潛在的優勢真正轉化為現實的競爭優勢,關鍵是要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培育、創造并維持其競爭優勢,以保證區域產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能保持長久的優勢地位。
二、發展戰略是區域優勢產業持續發展的保證
區域競爭力是地區內所有產業競爭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區域競爭力, AIC代表區域產業競爭力,地區競爭力和產業競爭力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區域競爭力最終由該地區產業競爭力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區域經濟不過是產業經濟的空間表現,區域經濟發展最終都要落實在地區產業經濟活動上。無論是地區經濟增長率提速、綜合經濟實力增強,還是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地區產業能力的強弱。培育一個地區的產業競爭力,就在于尋求該地區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并以此作為優勢產業重點發展,營造產業競爭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收益。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和實踐也證明,一個國家和地區要不斷提升經濟競爭力,關鍵在于不斷提升其產業競爭力。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能力強不強,對于能否穩步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實現區域經濟的適度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力以該地區眾多產業發展能力的集合為基礎,地區之間的經濟競爭本質上表現為地區產業發展能力之間的競爭。競爭優勢的大小是由其在競爭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一般地說,在競爭中所處的地位可以分為5種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優勢地位;有利地位;維持地位;劣勢地位。如果一個地區有某一產業在國內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該產業在全國就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在發展戰略中就是優先發展、重點發展的產業,并維持其競爭優勢。如云南的煙草行業就是一個在全國具有較大競爭優勢的行業,云南地區的發展戰略就是要保證煙草行業的優先和持續發展,從而形成區域核心競爭力。
因此區域發展戰略的目的就是通過扶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能力強的龍頭產業,培植市場開拓能力強、營銷網絡健全、具有品牌效應的標志性產業,形成區域核心競爭,最終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發展戰略推動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在區域經濟競爭中,區域的產業結構越符合區際比較優勢,越容易建立起競爭優勢。區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縮影,不可能在各個產業都具有比較優勢,也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具有競爭優勢。區域發展戰略具有調整區域產業結構,使其競爭力得以充分發揮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導產業作用。區域產業結構由主導產業、輔助產業和基礎設施三個部分組成。其中,主導產業是區域產業結構的核心,它決定著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性質、速度和規模,并體現出某一區域在全國勞動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區域主導產業在某種程度上引導著區域產業結構。主導產業的主導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過產業系統的前向、后向、旁側關聯帶動相關產業(輔助產業、基礎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區域優勢資源,形成優勢產業部門和龍頭企業,生產出名、優、特、新拳頭產品,創造出相對豐厚的利稅,增加區域參與經濟競爭的實力和談判回旋余地。從區域產業結構的動態過程看,根據產業鏈式發展規律,區域主導產業對其他相關產業表現出強烈的鏈式連鎖反應,要求或促進輔助產業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形成多種產業相互配套的生產體系。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產業發展戰略為核心,產業發展戰略的實質就是將區域產業發展序列按區域比較優勢稟賦狀態進行安排,根據區域的功能定位來選擇主導產業,集中資源,重點發展,最終形成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是發揮特色產業作用。即使特色轉化為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就是要根據資源和條件開展相應的經濟活動,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利用區域特色資源,包括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條件、蘊孕精深的歷史文化遺存、獨具創新力的人力資源,將之適當組合,發展成特色產業,并生產出特色商品。這種特色產業及其特色產品,能造就“特色壁壘”,產生特色競爭力。
三是合理布局區域空間作用。其一誘導產業空間聚集,發揮規模經濟效益。區域發展戰略,可以引導區域內的企業、產業在空間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資上相對集中,共享基礎設施資源,利用產業聚集經濟效益和企業規模經濟效益,獲得區域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和競爭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長極。增長極的概念是法國經濟學家弗郎索瓦·佩魯提出來的,他認為,增長極是圍繞推進性的主導工業部門而組織的有活力的高度聯合的一組產業,它不僅能迅速增長,而且能通過乘數效應推動其他部門的增長。根據增長極理論,在經濟資源有限,需要加速發展,提升競爭力的條件下,區域發展戰略能有意識地培育地域增長極。如設立重點開發區域,并從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導,集中經濟資源,使重點區域高速成長,從而增強區域競爭力。
篇2
關鍵詞:區域城鎮化協調整合管治制度保障新區域主義
一、我國區域規劃的發展歷程
我國區域規劃工作始于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區域規劃目的是為了搞好工業的合理布局,落實國民經濟的長遠計劃,使城市規劃有充分的依據。80年代,國家相繼開展了全國性、跨省區和地區性的規劃工作,如完成了《全國國土總體規劃綱要》;完成了攀西六盤水地區、湘贛粵交界地區、晉陜蒙接壤地區、烏江干流沿岸地區、金沙江下游地區等跨省區區域規劃工作;在京津唐地區、吉林省松花湖地區、湖北省宜昌地區、浙江省寧波地區、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黑龍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區、福建省湄州灣地區等開展了區域規劃工作。自1992年起,我國計劃體制的一項重要改革,就是以經濟的自然聯系和資源、區位優勢互補為主導的、跨省區的區域經濟工作開始起步,跨省區的區域經濟逐步發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層次。 在進入新世紀后,在經濟全球化和新經濟背景下,區域規劃又涌現出一些新的規劃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協調不同利益集團時倡導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經濟整合背景下區域規劃中涌現出的新區域主義思想、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二、我國區域規劃的發展態勢
20世紀90年代初,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編制多層次區域規劃的,但是由于國土規劃尚未通過立法取得應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因此難以發揮其應有作用。
1989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規定:“全國和各省、直轄市都要編制城鎮體系規劃,用以指導城市規劃的編制”,“設市城市和縣城的總體規劃應有包括市和縣的行政區域的城鎮體系規劃”。由于確立了城鎮體系規劃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國土規劃衰變后,城鎮體系規劃仍然在區域規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我國加速城市化進、提升大城市競爭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區規劃、都市圈規劃和城鎮密集區規劃為代表的新型區域規劃正在不斷興起。
經濟全球化所造成的競爭給每個地域單元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發展空間。為了確保各自的競爭優勢,強化區域的聯合就成為各級政治權力機構和經濟發展機構的主動要求。新背景下的區域規劃已不僅僅局限于解決區域內部的具體問題,而更加具有增強區域自身競爭力以獲取更多發展機會的內容。
經濟的網絡化及迅速發展的交通、技術體系支撐,城鎮發展的日益區域化、區域發展的日益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空間演變的主導趨勢,由此帶來了對區域整體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生態共存共生、設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區域規劃日益凸現出其在區域資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價值和優勢。
三、現階段我國區域規劃編制和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和新經濟以及我國城市化進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國區域規劃應如何應對的關鍵在于對現有區域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當前我國區域規劃面臨的中心問題是,如何在新形勢下對傳統區域規劃的體制、理念、內容和方法進行系統的改革和創新,使其更能適應我國區域和城市的經濟發展需要。
在我國城市規劃編制體系中,區域規劃位于城市總體規劃范圍之上,對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提供指導和依據。在全球競爭的背景下,城市競爭已經不是單一的城市間的競爭,而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與其周邊城鎮共同構成的城市區域或城市集團的競爭。近年來,我國也涌現出各種城市區域的規劃,例如廣州、南京等城市相繼編制了都市區規劃,在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了南京、蘇錫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規劃,浙江城鎮體系規劃中提出了杭嘉湖紹、溫臺、寧舟等城市群規劃。
但是,目前開展的各類城市區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之間存在許多矛盾和銜接上的錯位。首先,城市區域規劃的區域范圍和城市總體規劃的范圍是有區別的,這就成為區域規劃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礙。其次,各類城市區域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不清,各類城市區域規劃的任務和重點不夠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觀戰略,有的側重于城市的空間結構框架,有的強調中心城市的發展,有的則側重各城鎮之間的關系。
四、區域規劃改革的幾點思路
(一)以立法為突破,確立區域規劃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國區域規劃的改革中,首要任務不是編制規劃,而是通過立法,明確區域規劃與現有各類規劃之間的關系,確立區域規劃的權威性和法律地位,確保區域規劃的實施,發揮其對下一層次規劃的指導意義。
(二)以城鎮密集區、城鎮群、都市圈發展規劃為依托,以各部門的行業規劃、專項規劃為基礎,建構區域規劃體系
在我國,區域規劃被分割成各種類型的規劃,在體制上實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國目前的規劃編制體系中,城鎮密集地區規劃、城市群規劃、都市圈發展規劃作為綜合性規劃,在其編制目的、內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區域規劃。因此,依托城鎮密集區規劃、城鎮群規劃以及都市圈規劃,充分吸納各行業和部門規劃的成果并進行提升和補充、完善,從而建立起由區域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構成的區域規劃體系。
(三)規劃理念的創新
1.比較與競爭
在傳統規劃中比較重視對城市和區域發展中比較優勢的分析,但在市場化和全球化的驅動下,城市間、區域間、國家間的競爭加劇,因此更加關注競爭優勢。能否形成競爭優勢,關鍵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較優勢時多側重于靜態的物質資源,對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人文資源往往分析不夠。
2.彈性和剛性
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區域規劃多屬指令性,剛性的規劃,對生產力的空間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間轉移,城鄉建設的空間發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剛性規定,顯然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可變性和靈活性。由于大量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對區域內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彈性。但是,為了克服市場經濟的不理性并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和旅游環境,也必須對區域內嚴格劃定的禁止開發區域和限制開發區域進行剛性的約束。同時,可以確定有選擇的引導開發和重點開發區域,這兩種區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較多回旋余地的彈性發展空間。
3.協調與整合
區域規劃的核心任務是搞好區域空間的綜合協調,包括與經濟社會發展有關的城鄉建設、各類開發區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布局協調,以及開發建設布局與國土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整治的協調,同時還包括不同行政區域之間、區域內城鎮之間和城鄉之間的相互協調。綜合協調涉及到部門之間、地區之間的利益矛盾,國家利
益、地方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也會涉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之間的矛盾,此外,不少區域規劃在協調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沒有充分地與利益沖突各方進行協調商議,由此導致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困難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實施。
4.溝通與管治要使區域規劃真正成為指導地區開發建設的行動綱領,必須重視公共參與。在規劃的過程中,應廣泛吸取代表各種R6北方經濟?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關部門、非政府組織(社團、公司)以及企業家、專家學者等各方面的意見,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和聯系,共同尋求解決區域規劃中各種利益沖突的有效途徑。新的區域規劃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間進行磨合、平衡,轉向雙向互求互動、協商型規劃。在西方國家被稱為“非正式規劃”,即利用咨詢、討論、談判、交流、參與等措施,在正式的規劃途徑之外,開辟出一種不完全是官方意見交流和協商行動的渠道,通過制定公平準則,建立公開的規劃體系,廣泛吸收各種利益集團參與規劃的全過程。這種重視非政府組織作用的協調方法和途徑也被稱為“管治”。這一點對于我國傳統區域規劃編制思維的改造是有重要意義的,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意味著大量時間和精力的耗費,但卻是使區域規劃從圖紙走向現實的重要保障,這種協商型規劃可以處理包括經濟結構的調整、就業市場的開拓、環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資源的需求、開敞空間的建設和區域基礎設施共享等問題。
5.虛調控和實調控
傳統區域規劃的效果低下而難以對區域發展起到真正調控和引導作用。區域規劃是一種以空間資源的分配為主要調控手段的地域空間規劃,即制定“空間準入”法則,實施“空間管制”,是實現區域規劃由虛調控型規劃向實調控型規劃的關鍵砝碼。
篇3
論文摘要:新獲作為少數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發展速度和水平較發達地區滯后,通過跨區域職業教育的合作辦學,有助于新蕊引進區外優質教育資源,更新辦學理念,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推動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本文通過對新班職業教育合作辦學模式的分析及對新疆職業教育跨區域合作中存在問題的認識,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屬西部欠發達地區,其收入水平、產業結構、信息化程度、科技創新能力及教育等方面較滯后,職業教育地區之間發展也不平衡,整體上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國務院號召發達地區“把職業教育對口支援工作與農村勞動力轉移、教育扶貧、促進就業緊密結合起來”,這對新疆職教來說無疑是個良好的機遇。要在職業教育發展中尋求多渠道的發展路徑,目前跨區域合作辦學應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新疆的職業教育本身缺乏特色,課程設計過于傳統,由于各方面因素實際技能的培養欠缺。不能滿足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周濟部長《在全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大力推動東西合作、城鄉聯合招生合作辦學。中等職業教育的生源主要在農村、在西部,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聯合招生合作辦學模式,充分利用東部地區、城市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大力促進面向西部和農村跨地區聯合招生合作辦學。”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對新疆的穩定及其發展意義重大。隨著新疆職業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會更加突出,加強區域合作,互相取長補短,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解決新疆職教改革中的深層次問題;有利于更新職業教育理念,樹立開放、合作的現代意識;有利于激發新疆職業教育活力,確保新疆少數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的發展。
一、目前新疆職業教育跨區域合作辦學的模式
在新疆。職業教育合作辦學存在多種不同的合作模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六種:
1.政府主導型
政府出面、穿針引線,統籌協調、效率顯著。由政府出面,實行“綠燈工程”,會減少多種行政審批程序,快速有效實施。同時,出現問題還可及時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調節。如江蘇省和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對口支援關系。在江蘇省教育廳、衛生廳和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政府的統一協調、支持下,新疆伊寧衛生學校與江蘇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實現了護理、醫學檢驗專業的五年制高職的聯合辦學。前三年在伊寧衛校完成,按伊寧衛校學費標準收費。執行江蘇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相應專業的教學計劃和大綱,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負責進行定期檢查指導后兩年在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完成。按照江蘇學費標準收費;五年學成畢業后,頒發江蘇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高職畢業證。學生可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就業地。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政府做媒,兩校聯姻”。
2.校校合作型
這種模式包括強強聯合型、優勢互補型和對口支援型。前兩種類型是以構建職業教育交流合作和共同發展為平臺,以區域教育資源的共享來促進職業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均衡發展。一般由合作兩校協商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各方面交流活動。如舉辦雙方論壇、交流會、專家講座,成立各類合作共同體。開展師資培養與共享,互派教師兼職兼課.共同組織雙幣型師資隊伍建設。聯合組織有關技術服務項目和課題。加強教育教學資源共享;促進各類教育資源互補,推動區域教育共同發展。開辟交流平臺,互通教育信息,互通教研成果,合作開展具有共性的課題研究、教育資源開發等活動。如浙江化工技工學校與新疆職業技師培訓學院聯合辦學就是這種模式。新疆職業技師培訓學院是新疆培養基礎性制造業人才的基地,有著近50年的辦學歷史。由浙江省勞動廳和巨化集團公司合辦的浙江化工技工學校。面對近幾年來浙江省化工企業發展迅猛,對化工技術人員需求量很大,學校卻因種種原因,生源難以保證;而新疆職業技師培訓學院則有生源優勢,但存在著就業難等問題。兩校聯合東西部聯合辦學,優勢互補,最終實現“雙贏”。2005年首批118名新疆學生經過三個月的實習后,全部在巨化集團公司以及浙江省的其他化工企業就業。截止2006年底。已聯合開辦了三期“2+1”辦學模式的“巨化班”,共460人。已有364名學生被當地企業錄用。其中,有32名學生被推薦到韓國接受培訓。學院還與青島化工技校聯合開辦了“2+2”辦學模式的“青島班”,共160人。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自由戀愛,喜結良緣”。
對口支援型一般是指發達地區院校對欠發達地區院校的對口支援教育合作。合作內容主要有:一是教師互派。發達地區院校作為欠發達地區院校的長期師資培訓基地。盡可能提供便利條件,免收教師進修費用,并提供生活便利。同時選派優秀教師作為訪問學者.到欠發達地區院校進行教學和指導工作。二是干部交流。雙方不定期以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進行干部交流活動,如掛職、培訓等,以提高欠發達地區院校的整體管理水平。三是聯合辦學。充分利用發達地區職業教育資源培訓欠發達地區的富余勞動力,實現地區之間的雙贏互補。如廣東肇慶醫專與新疆伊寧衛生學校結為友好學校,實施對口支援型的合作辦學。它的特點是“大手牽小手,共走發展路”。
3.部分專業合作
一些學校通過向區域外院校引進1~2個專業為突破口,探索合作方式,借鑒區外的教學經驗,以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高。如新疆瑪納斯成職教中心和福建集美輕工業學校聯合招收機電技術應用和化工工藝兩個專業學生,采取1+2模式,第一學年在新疆,后兩年在福建,完成學業頒發福建集美輕工業學校畢業證,可在兩地選擇就業。主要特點是“好中選優。自由組合”。
4.校企合作
這種類型是學校與企業間的區域合作。以企業為主導,學校學理論,企業練技能,實現了“政府不出一分錢,學生不交一分錢,學校收費不減一分錢,企業不額外增加開支一分錢”。但這種模式操作有一定的難度。學校和企業協調配合尤為重要。校企聯合辦學是以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教育的環境和資源,利用課堂教學和生產實踐相結合來培養適合不同用人單位需要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校企聯合辦學既是高職教育教學的需要。也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需要。如華東石油大學與新疆油田自2003年開展了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此模式特點是“雙元交替,各取所需”。
5.職教集團聯合辦學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職業教育“走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辦學的路子”。集團化辦學成為發展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成為跨區域聯合辦學的新模式,在合作中發揮優勢資源的輻射效應、品牌學校或專業的帶動功能。如江蘇揚州寶應職教集團走東西合作、聯合辦學之路,先后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墾十二師職業技術學校、新疆呼圖壁縣職教中心簽訂聯合辦學協議,采用“1+1+1”合作形式,新疆方面負責一年基礎課教學,集團負責一年實訓教學、技能培養和一年實習、就業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從2006年秋季開始,福建省福建工業學校、福建理工學校、福建化工學校等11所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學校,與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阜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昌吉市成職教中心等8所職業院校,開展聯合招生、合作辦學工作。福建省11所職業院校3年內將招收3000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學生到福建的中職學校就讀。目前,第一年已在昌吉招生1000名學生,第二年招生工作已經啟動。此模式的特點是“團結起來力量大”。
6.國際合作
職業教育的國際合作是指與國外開展學生交流和培訓。如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澳大利亞聯合開辦2+1模式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全部引進tafe學院課程體系及全套教學資源,使用全英文教學模式,由經澳大利亞教育部認可、有豐富教授雅思經驗的外籍教師和學院經澳大利亞tafe學院專業培訓后獲得上崗證書的教師一起授課。學生畢業后持tafe學院證書。在澳大利亞可與澳籍公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就業機會,也可回國就業或繼續升讀研究生。此模式的特點是“因需制宜,洋為中用”。
二、新疆職業教育跨區域合作所面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新疆一些職業學校通過上述各種模式進行跨區域合作,實現了職業教育資源的共享、分享和充分利用,使一批學校更新了辦學理念,提高了管理、教學、培訓的水平。同時,打破了職業學校招生范圍的限制,經濟發達地區的職業學校可以更多地招收中西部地區的學生,經過培養后服務于當地生產第一線,對兩地都有極大的好處。經濟發達地區獲得了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而新疆的學生得到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同時也有效地實現了富余勞動力轉移,應該說取得了互惠互利的雙贏,然而這其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
1.政府協調支持問題
事實上,不論哪種模式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協調,合作的好與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行政主導。在不同區域。政府部門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同.尤其在新疆的經濟落后地區,存在著重經濟建設,對教育重視不夠,或者只抓基礎教育,無暇顧及職業教育的問題。也有些地區,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怕自己的生源外流,影響本地區的招生而不予支持,都給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建議有關部門一是要加強學習與教育。提高教育主管部門對跨區域職教合作重要性的認識。把國家職業教育政策和本地區實際結合起來進行可行性論證,取得政府有效的支持。二是力爭由政府牽頭組織外出考察,把一些成功的經驗帶回來,保證實施中少走彎路。三是從小范圍試點做起,讓效果說話。
2.教育經費問題
開展職業教育的跨區域合作,如果發生的教育經費全部由學生自己承擔,對于新疆學生來說是難以實現的。教育經費問題涉及兩地地方政府、學生及學校幾方,需要多方進行協調溝通。更重要的是兩地的上級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統籌。新疆大部分地區財政收入少。教育經費緊張。投入到職業教育的經費就很少了,如果只等發展建設的資金可能會失去很多合作機會。解決教育經費問題,就是三個“點”:政府撥一點,學生學費交一點,學校自籌一點。前兩個“點”一般沒有太大空間。而學校自籌就可想方設法、各顯神通。如貸款、借款、土地置換、合作交換及申報立項等方式。籌得發展資金,也就贏得了合作與發展的機會。
3.招生困難問題
新疆與內地相比,經濟條件比較差,很多家庭很難承受職業學校的學費開支,犬量的初中畢業生直接流入社會。成績好的就上高中走考大學之路而不愿意進入職業學校就讀,造成職業學校招生困難甚至招不上學生。2007年新疆教育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加大與內地職業教育學校聯合招生、合作辦學的力度,為合作辦學營造了良好的大環境。新疆與內地學校在中學階段就應該做好相關指導工作。可以在中考分流中獲得一批生源。再通過合作辦學方式。利用發達地區好的職業教育資源和就業市場的吸引力,帶動招生。2007年全區中職共招生12.01萬人(其中技工學校2.3萬人),比2003年增長了6倍,中職在校生由2003年的9.4萬人增加到2007年的22.2萬人。高中階段普職比提高到7:3。區屬高職在校生由2.1萬人增加到5.4萬人,這對合作辦學的生源前景應該說是樂觀的。
4.教學條件問題
篇4
關鍵詞 高校科技產業 區域 經濟發展 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G311 文獻標識碼:A
高校科技產業是指依托于廣大高等院校的科技資源與人才優勢,由高等院校自主創立或者與其它企業及事業單位合辦,旨在將高校優秀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以科技型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隨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學和科技開發運行體制不斷深入改革和持續創新,高校科技產業起步于“四技”服務,通過設立大學科技園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其通過推進產學研合作爭取各級各類科技項目、與企業聯合共建各類研發平臺以及創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區域經濟的產業布局和技術發展的方向越來越受到高校科技產業發展的影響。然而,必須要看到的是,我國高校科技產業發展中也存在著融資渠道不暢、管理體制不健全、產業化政策不完善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高校科技產業的發展,亟需通過深化改革和推進高校產業的規范化建設來加以解決。
1 高校科技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的互動機制
1.1 高校科技產業已成為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亨利·埃茨科維茲三重螺旋理論,大學應當與產業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大學一產業一政府三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的,且每個機構范圍保持傳統作用和獨特身份同時又起著其他機構范圍作用的三螺旋模式,是組織創造的興奮劑。①這其中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高校是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力,但由于傳統科技創新模式和體制的影響,科技成果轉化會遇到種種困難,只有高校科技產業直接而有效地解決了這一矛盾,其利用自身的人才、科技、設備等優勢,形成了科技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成為區域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次,高校科技產業緊緊依托于高校科技資源,充分發揮了高校科技人才集聚、信息資源豐富、基礎研究能力雄厚的優勢,故其所創立的企業多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機電一體化、生物醫藥以及低碳環保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興產業領域,通過將這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科技成果進一步開發和產業化,有效地帶動了所在區域內科技創新氛圍的形成,成為區域科技的爆發點,有效推動了當地的經濟及社會的發展。
1.2 區域社會、經濟為高校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層次,加快學科建設,打造人才團隊 、進行科學研究以及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大環境,而區域內完善的鼓勵以及促進高校科技企業發展的社會制度和經濟政策的建立,則更是高校科技產業發展的直接推動力量。高科技的發展始終存在著高風險,只有區域政府充當降低這種風險的“保護人”,放寬對各種風險資金的限制以解決風險資金供給不足,通過稅收優惠以扶持高新技術的發展,才能為高校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推動力量。
2 高校科技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及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
作為地處蘇州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江蘇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始終堅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深深扎根于蘇南這一片沃土,為蘇州乃至江蘇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持。以蘇州大學為例研究分析高校科技產業對區域經濟及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對于實現高校與社會發展的互惠雙贏有著積極的意義。
2.1 提供創新源泉,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
高校、實驗室與企業等相關者所形成的網絡是獲得研究信息的主要來源。②在區域內,作為高校科技產業重要依托的高校,它培養了從事高科技產業研究開發以及各類高科技勞動的人才,其所從事的大量基礎性以及原創性研究是構成區域科技實力的重要基礎。此外,高校作為知識產生和持有機構掌握了最前沿的技術,其以技術轉讓及技術許可的方式將技術向企業擴散,通過建立區域創新網絡,形成高校與企業之間緊密互動,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先進文化的重要傳播者和高科技的輻射源。同時,高校為高科技產業提供技術研發、技術轉讓以及技術咨詢等服務,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撐,并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直接創辦高科技企業,成為高科技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通過發展高校科技產業,使高校的科技創新走進企業研發的前端,促進高校發展與區域發展最終融為了一體 。以蘇州大學激光全息技術為主要技術支撐的蘇大維格公司是蘇州工業園區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企業,其充分借助學校在微納米結構干涉光刻的條件等方面的科研優勢,率先在國內外實現了無縫定位激光圖像轉移材料的規模化生產,樹立了在寬幅定位激光圖像材料市場化應用的一個新的里程碑,其技術在第二代身份證的物理視讀技術研發過程中獲得成功應用,同時應用于在2008年全面啟動的新的駕駛證中,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和重大經濟效益,它的成功證明了只有緊密依托高校技術的先進性 ,才能使高科技企業決勝于市場。
2.2 促進新興產業,加速傳統產業升級
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創新能力,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獨立存在體系的產業形態,而高校帶動了區域內產業的聚集和人才引進、社會發展,推動了技術革新和科技進步,特別是在知識經濟大環境下,高校科技產業的創新、創業能力尤其對發展區域的經濟、社會以及科技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高校科技產業所促成的科技創新體系已成為了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的中堅力量。隨著社會產業結構逐漸向產業鏈前端轉移以及技術密集型產業在整體產業結構中比重的增加,科技創新所發揮出的強大激勵作用正日益從當代市場經濟體系中凸顯出來。這其中,國家大力支持的各類科研公共服務平臺、各地積極設立建設的現代科技型園區、高校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地方產業研究院、廣大規模型企業專設的產品研發中心以及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和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等,都是這一產業發展趨勢的重要表現形式。高校通過引導大量科技人才投入產業化研究,通過將高科技成果研究、開發和產業化,不僅推動了如新能源、新材料、納米科技、低碳技術等新興產業,更加速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實現了成熟技術的高新化。以人才戰略為核心,蘇州大學積極投入到了地方新興產業的培育中,采取“身份在蘇大,創業在蘇州”的靈活模式,將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深厚產業背景的優秀人才吸納到大學科學研究和區域創新體系中,鼓勵國內外高技術人才圍繞戰略新興產業在蘇州建立高科技企業,其中了包括了新能源領域的蘇州方昇光電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物聯網領域的蘇大萬佳技術有限公司,生物醫藥領域的蘇州蘇大賽爾免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等,它們已漸漸發展成為蘇州市新興產業領域中一顆顆耀眼的新星。
2.3 發揮孵化作用,形成科技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能夠產生區域競爭力,但產業集群產生區域競爭力的關鍵在于集群創新優勢。③高校科技產業通過建立高校與區域企業共性技術研發和服務平臺,根據區域產業結構特點,集群區域產業,培育學習與合作競爭的集群創新文化,大力推動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知識集群和技術集群發展,增強了國際競爭力。④具體表現為,通過建設大學科技園為區域經濟各類產業與高校之間建立起了交流紐帶,為高校高新技術成果迅速面向市場實現產品化、產業化提供必須的條件和要素,進而有力地發展以及形成了高新技術產業的集群;其次在孵化高新技術企業上,高校科技產業實現了將高校新成果、新技術便捷地轉化為社會現實生產力,有效帶動以及促進了區域內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壯大。一直以來,蘇州大學充分發揮蘇南地域經濟發達和高校集成創新資源優勢,扎實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不斷加強大學科技園與區域資源的融合,使其充分發揮了連接上游科學研究和下游科技成果轉化的橋梁紐帶作用,持續吸納有潛力的項目和企業入駐科技園發展,不斷提升科技園的整體實力,真正將大學科技園建成為了科技創新的輻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以及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基地,為蘇州市新能源、納米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的發展集聚了提供了必需的人才、技術以及信息等資源。
3 推進高校科技產業進一步融入區域發展的對策
高校科技產業的跨越式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怎樣進一步建立起功能完備、運作規范、成效顯著的區域高校科技產業發展體系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說,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3.1 降低創業門檻,鏟除制度壁壘
改變高校科技產業舊的管理體制,實現校企分離,根據實際運行情況獎勵給技術擁有者股權并給予政策上幫扶以及管理上的指導,引導其發展成為規范的股份制公司。建立健全技術評估機制,注重專利技術成果的評估。
3.2 完善法制環境,疏通融資渠道
以知識為基礎的產業經濟需要公平透明的法制環境作為保障。應切實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建立針對高技術應用和推廣的保障機制,降低交易投資風險并最終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拓寬資金渠道,加強對優秀成果的宣傳和包裝,引入社會資本,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融資。
3.3 加強政府引導,落實政策扶持
科技主管部門應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建立行業性的中試基地,以彌補高校科技產業在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的不足,同時鼓勵以及引進第三方機構來承擔樣品檢測、數據測試、產品鑒定等一系列工作;鼓勵以及推進為高校產業的初創型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提供孵化器,同時廣泛吸收社會資源參與建設,從而切實加快孵化進程并減低孵化成本。
注釋
① 周春彥.大學一產業一政府三螺旋創新模式—— 亨利·埃茨科維茲《三螺旋》評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4):75-82.
② 李惠斌,楊雪冬.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209-227.
篇5
關鍵詞:城市新區;產業園區;互動發展
城市新區是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的良好結合點,是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健康城鎮化的重要突破口。近年來,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已成為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但是,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城市新區發展緩慢,產業園區獨立于城市建成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不夠完善等現象,產業園區未能充分發揮推動城市新區發展,拉動人口聚集的作用。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加快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的互動發展,對于提升城市新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和產業園區的競爭力,推進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 加快產業園區城市化轉變
1.1產業園區城市化是城市新區建設的根本動力
近年來,全國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拉大城市框架,擴建新區的目標,但是部分新區由于缺乏產業支撐,發展緩慢。目前我國大多城市產業結構仍然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仍在培育階段,這表明了我國城市發展仍然是以工業為主要發展動力,在城市建設中,僅靠第三產業無法支撐城市框架的拓展。因此城市新區建設應該以產業園區為依托,通過產業園區帶來人口和資源的聚集,逐步向多功能復合方向轉化,完成城市化轉型。
1.2產業園區城市化轉變是自身發展完善的需要
目前,產業園區已經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產業園區內往往缺乏商業、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設施。一方面導致產業園區的產業功能拓展難以繼續,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持續發展的后勁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功能的缺失,職工不愿意住在產業園區內,寧愿早晚往返于產業園區和城市生活區,這樣既加大城市通勤交通壓力,又使產業園區缺乏人氣,反過來制約了城市功能的開發。因此,應將單獨的產業發展模式轉變為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同步進行,通過完善產業園區生活配套,加快產業園區城市化轉變,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齊全的城市新區。
1.3完善生活配套設施建設是加快產業園區城市化轉變的關鍵
加快產業園區城市化轉變重點在于改變現有產業園區建設中重產業發展,輕生活配套的思想,要按照產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的發展要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促進產業園區向城市新區轉變。
1.3.1調整完善規劃,促進產業園區合理布局
對于現有生活服務配套不全和不足的產業園區,要盡快做好總體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的調整,根據產業園區發展規模,安排足夠的生活配套用地。產業園區配套生活區要根據產業發展類型,在保證不影響生活環境的前提下,就近、集中設置。配套生活區內要根據服務半徑和服務人口,合理設置公共服務設施及市政設施。
1.3.2優先考慮在產業園區的配套生活區建設城市保障性住房
要加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規模,在建設保障性住房時應確保有一定比例指標安排在產業園區的配套生活區,保障性住房申請也要優先考慮產業園區內工作的中低收入的產業工人,促使產業工人就近集中居住,帶動產業園區的人氣聚集和第三產業發展。
1.3.3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分配土地指標
嚴格實施《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嚴禁在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建造成套住宅、專家樓、賓館、招待所和培訓中心等非生產性配套設施。土地指標分配時要根據產業發展規模,保證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用地用于生活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引導產業園區的生活服務設施集中建設,帶動生活配套區的建設完善。
2 科學定位城市新區,培育適宜產業
城市新區往往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配套設施,具備培育和發展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平臺。要充分發揮城市新區在招商引資中的骨干作用,必須對城市新區進行科學定位,并正確選擇適宜自身發展的產業方向。
2.1科學定位城市新區
城市經濟條件和城市化程度不一,產業結構也不盡相同,發展的重點和模式也應有所區別。城市新區的開發首先應做好新區功能的科學定位,結合自身特點,科學制定發展戰略,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本城區的特色優勢、比較優勢,使資源配置得到有效利用,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切實提升城市新區的綜合競爭力。
2.2完善城市新區規劃,制定產業發展戰略
正確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新區規劃在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資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要突出整體性和科學合理性,要明確城市新區的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任務,確定重點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類型。通過規劃和發展戰略的引導,加大城市新區對支柱產業和重點項目的推進和扶持力度。
2.3選擇適宜自身發展的產業園區
城市新區應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不同的產業支撐。經濟發達城市以行政辦公、生活居住功能為主的新區,應積極發展商貿、金融、文化等第三產業,并就近發展低能耗、無污染的都市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發展基礎良好,發展趨勢較好的城市新區可以同時考慮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集群。
2.4加快城市新區產業升級
城市新區的產業發展要逐步由傳統型工業向都市型工業轉變,大力發展與城市功能、生態、文化、居住、環境等相協調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都市工業。另外,要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現代信息業、現代會展業,現代咨詢業、現代管理業、現代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
3 體制創新是加快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互動發展的保障
推進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創新,加強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資金配套,是加快城市新區科學建設,培育產業發展平臺,促進產業園區設施完善、功能齊全,進一步帶動城市新區發展的重要保障。
3.1推進產業園區改革管理模式和建設模式
研究產業園區改革管理模式和建設模式的可行性,推進國家級產業園區托管城區鄉鎮,實施統一開發建設管理,綜合協調產業發展和城鎮化,加快形成綜合性城市組團。支持省級產業園區與縣區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引導城鎮功能布局完善。
3.2統籌城市新區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統籌發展、集約增長、適度超前”的思路,把產業園區的要素資源配置和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市新區整體統籌考慮。建立產業園區與城市新區、城市新區與周邊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發展機制,實現共建共享。
3.3建立產學研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優化產業園區服務環境
城市新區要建立優化服務產業園區發展的新機制,充分發揮城市院校、科研機構的優勢,增強產業園區的自主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產業發展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轉變,形成配套產業園區的社會服務體系。
篇6
關鍵詞:電網信息化;供電企業;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信息化是時展的要求,是加快建設的必經之路,是提高各個領域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我國近幾年電力行業發展迅速,為我國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隨著信息化在電網領域中的應用,為我國電力行業拓寬了發展道路。
一、區域電網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近年來,在信息化管理理論的不斷發展下,管理模式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創新,電網企業在信息管理系統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已經應用于企業管理的各個領域。電力企業的生產技術管理運用信息化系統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即——送電線路和變電設備,這兩個系統包括除配電網絡之外的其他設備的檢修、維護、安裝和使用的所有流程;電力企業自主開發研究的用電管理營業系統已經投入使用多年,可以獨立完成用戶用電咨詢服務、電費計算管理、報裝接電管理、銀行聯網支付電費及自動催費等所有在營銷管理中的功能。信息化的應用不僅在企業營銷領域,在辦公自動化、財務管理、安全監察、人事勞動管理、計算機系統管理、綜合信息服務等方面相繼投運。
首先,在電力領域完成組織機構重建和電網區域的重新劃分,競價上網、廠網分開、建立電網機構內部模擬市場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漸成為現實,這就意味著我國電力行業發展將取消壟斷性質,經過不斷的改革和完善,已經逐步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競爭機制。為了更好的合理配置電力企業資源,優化組合電力企業生產元素,科學合理的利用電能資源,在市場強力競爭中取得明顯優勢,就要求供電企業必須隨時掌握企業內外的發展信息,才能早日實現全過程的管理、控制,最終實現生產過程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和自動化。
供電企業的獨特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供電企業提供的電能資源不能儲存,電力資源從發電、供電、用電這三個環節,電能資源的生產、提供、銷售基本同時完成,這就要求企業電網及有關的信息要做到及時準確,確保能夠安全供電,減少電能資源不必要的損失。二是供電企業都是受國家委托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獨家經營的,它服務于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為消費群體提供優質服務、增供擴銷,必須以營銷現代化技術作為支撐平臺。供電領域實現自動化是為電力系統確保安全和可持續運行的根本,同時其也受到了電力企業中各級領導的重視。最近兩年,我國電力系統應用信息化建設發展進一步加快,在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信息資源開發和應用、信息化管理、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等方面都得到了重大的成果。
同時,信息化的發展伴隨著企業電力系統創新的不斷深化,電力企業的迅猛發展和信息化技術在應用中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原有的應用系統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創新和改進應用系統,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管理過程的自動化方面。電網信息化的應用層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管理手段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經不再是用簡單的計算機來代替手工工作,不再是將落后的、傳統的管理方式照搬到網絡計算機中,而是要將現代化管理的理念逐漸引進到信息化系統管理當中,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按照現代化企業制度管理的要求建立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進一步為企業發展壯大做出積極貢獻。
第二,信息資產戰略程度較低,不能發揮出整體系統自身的價值。信息資源的合理使用雖然正逐步加強,但是信息系統的各系統方案在執行和制定的過程中,仍然需要進一步有效的銜接和分工配合;由于一些企業急于建立自己的獨立功能性應用,便忽略信息化平臺的基礎建設,致使信息化系統整合出現困難,影響電力企業信息化系統的整體均衡發展,致使其難以發揮最大功效。很多信息化系統都存在多次登錄的現象,同時也存在工作人員在不同信息化系統中導出數據的情況,這是缺乏對信息資產和人員統一管理應用平臺的現象,無法進行統一登錄的控制,信息化系統安全性即得不到有效的保證。
第三,低程度的標準化,每個獨立開發研究的信息化系統在銜接上都存在困難。從整體效果上分析,其無法為電力企業的決定提供一個務實、統一、完善的信息總體視圖。信息資源是戰略性、基礎性資源,在給予足夠重視的同時,執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信息化建設不完善的現象普遍存在。
第四,完善的信息化系統的安全體系有待建立。信息化系統的安全性大多只停留在設施建設上,經過研究表明,研發和管理這兩個環節可以導致整個系統出現不可避免的安全問題,且目前研發使用工具的統一性和用戶桌面管理安全變為首要問題。
二、信息化規劃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的發展中,可以說信息化規劃的咨詢是最重要的,以規劃指導計劃、“戰略引導規劃”為基礎,多家電力公司已經與微軟公司合作開展一些普遍的信息化規劃工作。當前眾多電力企業信息化的內部應用系統的各專業已自成體系,其信息化系統的互通互聯性差,而且電力企業管理范圍內統一或聯網管理的應用系統不多,不可以有效地完成系統集成和數據共享,許多信息化系統的實用化程度和應用水平不高;信息的收集、研究、分析、深加工、整理等基礎工作投入力度較少,數字化信息資源的質量、數量和利用工具還不可以全部滿足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和輔助決策的要求,這些問題與統一規劃的不完整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信息化發展面臨的這些困擾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缺陷造成的因素,且在技術方面也不是很完善。為提高信息化系統的水平,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信息化規劃過程。
做好電力企業信息化應用,首先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是IT技術融合與企業需求的問題,以后的IT系統將與企業業務進行緊密結合。第二是企業為IT提出的問題,就是如何證明IT系統在企業應用中做到的物有所值,如何使IT系統能夠實現自身的價值。這兩個問題對現代電力企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挑戰中帶來機遇,是企業的領導層面必須關心和思考的問題。
信息化系統整體規劃發展管理咨詢的做法,對于電力企業應用信息化來說,是能夠利用正確的規劃手段來概述企業的全局,包括應用、業務、技術和信息等多個方面,進行信息化價值的描繪與分析,通過正確規劃最大限度的減小信息化管理軟件在實際運用中出現不能解決的問題。
三、結語
在企業管理模式中添加信息化管理系統,對企業的管理效率提高是具有很大貢獻的,信息化是未來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必不可少的武器,是企業完善自身體制的最短捷徑,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孫華強,王珂.簡論電網項目的信息化管理與實現[J].中國科技博覽,2010, 35(01):28-29.
[2]李艷蓮,郭美霞.ERP項目培訓是加快電網信息化建設關鍵[J].華北電業學,2008, 08(05):143-145.
[3]劉年國,楊事正,劉艷姣.供電公司信息化與“信息化供電公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5(01):179-180.
篇7
關鍵詞:機械自動化;技術;現狀;產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chanical automation has embarked on its journey of modernization. Through modern computer information network,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automation, time, regional not bound to the pace of its development. In modern baptism, mechanical automation expanded the space and scope of its development. Safe and reliable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fast and efficient work efficiency and simple operation technology, become the moder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However, strengthen man-machin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automation task still very arduous. Now the domestic, outside the generally recognized man-machin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chanical automation, man-machine integration will also lead the mechanical automation fly up to a new stage.
Keywords: mechan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products;
中圖分類號:TH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電子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機械自動化產品在國民經濟建設、企業的技術改造和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機械自動化的重要性
機械自動化是指在機構得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處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進電子技術,將機械裝置與電子化設計及軟件結合起來所構成的系統的總稱。機械自動化發展至今也已成為一門有著自身體系的新型學科,機械自動化是從系統的觀點出發,綜合運用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傳感測控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接口技術、信息變換技術以及軟件編程技術等群體技術,根據系統功能目標和優化組織目標,合理配置與布局各功能單元,由此而產生的功能系統,則成為一個機械自動化系統或機械自動化產品。
2.機械自動化的核心技術
1.機械技術:是機械自動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于如何與機械自動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能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絡技術均屬于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3.系統技術:即以整體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全局角度和系統目標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接口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除上述重要技術外,機械自動化還有自動控制技術,傳感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
3.機械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機械自動化是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信息等多學科的交叉綜合,它的發展和進步依賴并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縱觀國內外機械自動化的發展現狀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動向,機械自動化將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3.1.綠色化
工業的發達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一方面,物質豐富,生活舒適;另一方面,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于是,人們呼吁保護環境資源,回歸自然。綠色產品概念在這種呼聲下應運而生,綠色化是時代的趨勢。綠色產品在其設計、制造、使用和銷毀的生命過程中,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的要求,對生態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少,資源利用率極高。機械自動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時不污染生態環境,報廢后能回收利用。工業的發展使得資源減少,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綠色化成了時代的趨勢,產品的綠色化更成了適應未來發展的一大特色。
3.2.智能化
人工智能系統是一個知識處理系統,它包括知識表示、知識利用和知識獲取三個基本問題,其最終的目標是模擬人的問題求解、推理、學習。人工智能在機械自動化建設中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智能化”是對機器行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能、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目前,專家系統、模糊系統、神經網絡以及遺傳算法,是機械自動化產品(系統)實現智能化的4種主要技術,它們各自獨立發展又彼此相互滲透。隨著制造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將會出現智能制造系統控制器來模擬人類專家的智能制造活動,并會對制造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構思和決策。即要求機電產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類似人的邏輯思考、判斷推理、自主決策等能力。例如在CNC 數控機床上增加人機對話功能,設置智能I/O 接口和智能工藝數據庫,會給使用、操作和維護帶來極大的方便。隨著模糊控制、神經網絡、灰色理論、小波理論、混沌與分岔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
3.3.網絡化
網絡技術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政治、軍事、教育等人們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同樣也給機械自動化技術帶來了重大影響,例如通過網絡對機械自動化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各種網絡將全球經濟、生產連成一片,企業間的競爭也將全球化。機械自動化新產品一旦研制出來,只要其功能獨到,質量可靠,很快就會暢銷全球。由于網絡的普及,基于網絡的各種遠程控制和監視技術方興未艾,而遠程控制的終端設備本身就是機械自動化產品。現場總線和局域網技術是家用電器網絡化已成大勢,利用家庭網絡(home net)將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機集成家電系統,使人們在家里分享各種高技術帶來的便利與快樂。因此機械自動化產品無疑朝著網絡化方向發展。
綜上:機械自動化是許多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它不僅包括了 還包括模塊化,微型化,數字化,生物軟件,產品網絡全球化,系統化,光機械自動化,柔性化方向。
4.總結:
機械自動化是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社會科技信息技術融合的結晶。如今,機械自動化已經取締傳統工業技術成為現代機械業的主角,全面提高了社會經濟效益。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機械自動化技術的進步絕不是工業歷史發展的偶然,它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各種科學技術的相互融合趨勢,促進了機械工業各項技術的有機結合。而傳統機械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相融合的結晶———機械自動化,也將成為機械工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芮延年.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 殷際英.光機電一體化實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3] 戴勇.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開發[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 唐懷斌.工業控制的進展與趨勢[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1996.
篇8
【關鍵詞】自動化;核心技術;網絡化;遠端控制
0.引言
原有機械在自動化運行控制層面上存有一定的弊端因素,主要是因為傳統機械自動化工藝流程中,不存有自動轉換程序,使其設備長期處于原有的運行環境當中。但現有自動化控制流程中,改善了原有的自動模式,使其設備自動化控制程序根據運行環境自動調整運行參數。
1.自動化技術運行控制原理
自動化機械設備運行控制原理包括二個層面,分別為:程序編入階段和程序初始化執行階段。在程序編入階段輸出的數據不會發生變化,但在處理階段便會產生時間差(順序寫入,控制讀出)。當在自動化機械設備應用程序中輸入數據信息時,便會以編程的方式傳輸至終端處理器,經過相關數據處理后,終端復用器便會將處理的數據代碼反饋至傳輸設備。這時便會存留一個時間差,主要是因為在對信息采樣階段,傳輸設備會將數據信息以I/O的形式映射至相應數據單元中,數據單元將傳輸的脈沖信號進行周期性的調整。假設自動化數據傳輸系統掃描脈沖周期為0.8s,在0.8s內包含數據讀出時間和脈沖周期間隔時間,當讀出數據時下個脈沖周期時間便會在此基礎上進行記錄,中間的差段為脈沖波形時間段的間隔。程序初始化執行階段是自動化機械設備控制器執行相應操作編程的階段,遵循模2加編程順序結構,運行編程代碼是以1和0運算作為最終結果。當1與1進行相加時,得出的運算結果為0;當1與0進行相加時,得出的運算結果為1;當0與0進行相加時,得出的運算結果為0;運算結果遵循相同為0、相異為1的原則,編程執行的順序便根據運算結果進行邏輯處理。
2.機械自動化核心技術
圖1 數控車床機械加工切面圖
2.1數控技術
機械自動化核心技術包括三個層面,其中數控技術、網絡化技術以及模糊控制技術屬于機械自動化控制的核心技術。數控技術采用的是編程原理,利用的是C++和數據庫模式,C++編輯程序中涵蓋了多種編程代碼,包括鉆頭的運轉速度以及調節鉆頭運轉角度。在數控車床機械加工流程中,一般選用四個刀具,第一個刀具切割鋼料的外角,第二個刀具切割鋼料的側面,第三個刀具切割鋼料的內角,第四個刀具便是剔除鋼料內部的毛刺。在加工如圖1所示的零件時,需要注意在加工過程中保證銳角邊側部分倒角偏差在0.3C以內;頭部涂料錐面部分接觸面與橢圓面偏差在50%以內;保證圓弧與圓錐面之間界面光滑,不能出現毛刺;其次便是加工后期保證公差尺度在0.2mm以內。數控車床在運行過程中,首先選用第一個刀具,削去零件外部的輪廓,橢圓頭部與邊沿側錐面保持20公分,外角側棱角度為24°,角縫與角縫之間保持4公分,圓弧外沿半徑13mm。數控機械車床便會在終端系統控制下,自動運行切削第一把刀具,使其加工后的零件結構與結構圖數據保持一致。運行的第二把刀具便是剔除零件外側的毛刺,并且進行深度加工,切割外沿棱角部分,棱角深度為3公分,長度為4.5公分。在切削過程中鉆頭的運轉速率為3000min/rad,并用冷凝水冷卻外側,防止鉆頭在運行過程中燒毀。第三把刀具便是切削零件的內角,保證內角誤差在7%以內。原有機械制造工藝中,由于采用測量的方式,造成后期零件在匹配上存有較大的差異性,使其設備不能正常運轉。第四把刀具便是剔除零件表層的毛刺,主要是因為零件在切削時,免受不了表層部分受到損壞,第四把刀具的主要功能是修復表層的損傷部位。
2.2網絡化技術
網絡化技術主要體現在利用計算機終端進行自動化控制,原有機械制造工藝中,都是采用人工加工機械流程,不但延遲了機械加工的制造效率,并且制造出的機械設備工藝差。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計算機遠程控制技術掌控遠端設備的制作流程,傳輸的數據信息能夠及時傳輸至終端復用設備,使其在有效時間內處理終端傳輸的數據信息,保證自動化設備數據信息的完整性。采用的網絡技術遵循TCP/IP傳輸模式,將網絡層面劃分為七層,分別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以及應用層。在物理層面上主要是將傳輸的數據信息進行打包,在數據鏈路層進行封裝,在網絡層進行解封,最后在傳輸層信道內進行數據信息的傳輸,傳輸的比特速率為16Mbit/s。原有網絡數據信息傳輸速率只能達到2Mbit/s,造成數據終端處理系統處理的數據信息不能有效地傳輸至終端復用器,使其數據信息大幅度地丟失。而現在傳輸的數據信息不但能夠在有效時間內傳輸至終端設備,并且還能對傳輸的數據信息進行全方位跟蹤。
2.3模糊控制技術
模糊控制技術能夠定期調整機械設備內的運行參數,原有機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由于運行功率較大,積聚了較多的熱量,不能使其完全的散失,出現機械設備損壞的現象。但現有自動化控制技術能夠自動調整設備內的運行參數,保證設備運行功率不會超過額定功率。其次也能調節設備鉆頭運轉速率,當設備在切割時,便會加大鉆頭的運轉速度,使其在短時間內切削鋼件結構的表層。當機械設備的刀具在剔除鋼件結構表層毛刺時,便會降低其運行速率,減少設備的無用功。
3.機械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自動化運行控制方式將會全面應用于現代機械設備中,一方面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制作工藝精準性上,縮小了工件與設備匹配的差距。現代機械自動化技術融合了數控技術、模糊控制技術以及網絡化技術,使其能夠全方位地控制機械設備的運行。但原有機械設備沒有自動化控制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不但加大了企業勞動生產力,并且工件制造工藝性差。在現代自動化工藝流程中,數控技術能夠確保工件加工的精準性,網絡化技術能夠使終端設備進行遠程控制,簡化了操作流程。其次模糊控制技術能夠自動調節設備的運行參數,確保設備安全穩定的運行。這種自動化模式將會逐步應用于機械設備中,使其處于安全穩定的運行環境。
4.結語
通過對機械自動化核心技術與發展趨勢的探討分析,使得對這幾種技術有了重新的認知。這種自動化控制核心技術不但能夠簡化設備運作流程,并且還提高了原有的生產效率。這種模式的控制方式將會逐步應用于機械設備中,促進機械制造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篇9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傳媒業也發生了大的改變,打破了以前傳統媒體一家獨大的壟斷模式,形成了傳統媒體和移動新媒體為代表的兩個陣營,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補充。本文闡述了這兩種媒體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之路。
關鍵詞 傳統媒體 移動新媒體 變革
中央電視臺于1958 年5 月1 日建成,試播黑白電視,9 月2 日正式開播。這是中國電視事業的開始,發展至今已近56 個年頭了,這56 年來中國電視事業發展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歷史時期,然而就在這樣的一個時期也迎來了我國另一種形式的媒體——移動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時期,傳統媒體以及移動新媒體兩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補充。
所謂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介質,通俗的說就是宣傳平臺,能為信息的傳播提供平臺的就可以稱為媒體。此前,傳統的四大媒體分別為: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當然還包括一些戶外的宣傳形式都稱為傳統媒體;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些傳統媒體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人們對獲知信息傳播的快速和高效的需求,這時移動新媒體就應運而生了。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于報紙、電視、廣播、戶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移動新媒體就是借助一種平臺,例如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所有移動便攜性的平臺。
新媒體的興起和發展是20 世紀中葉以來人類傳播中媒介層面的新突破,它使得信息產業成為社會發展中最為顯著的產業,知識、信息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要素和主要資源,人類社會出現了信息化趨勢,全球化的出現也與新媒介的產生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新媒體不是自發地、孤立地出現,而是從舊媒介的形態變化中逐漸脫胎出來的,每一種新媒介都把一種舊媒介作為自己的內容,作為最古老的媒介——語言,幾乎存在于一切新媒介中。新媒體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三種傳播類型呈現出融合趨勢和一體多功能的態勢,這在互聯網中表現最為突出。由于媒介的融合,新媒介的信息傳播具有高速、高質、超量、多樣化、范圍廣的特征。信息的傳播者與受眾的身份不再有明顯的差別,每個人都可能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傳播者,同時又充當信息接受者的身份。如今移動新媒體以其形式豐富、互動性強、渠道廣泛、覆蓋率高、精準到達、性價比高、推廣方便等特點在現代傳媒產業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新媒體產業的總體市場規模將保持快速的增長,市場的平均增速超過35%。
面對移動新媒體如此高的增長速度,我們再來看一下傳統媒體目前的發展狀況,這里重點闡述一下廣播、電視這兩種傳統媒介。廣播就是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圖像的新聞傳播工具。廣播誕生于20 世紀20 年代,1920 年11 月2 日正式開播。中國的第一座廣播電臺建于1923年,是外國人辦的。中國廣播事業創建于1940 年12 月,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創辦。廣播的優勢是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當然這只是新媒體出現之前的優勢,現在這些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短處是轉瞬即逝,順序收聽,不能選擇。筆者在我們當地做了一項調查,現在廣播的受眾群體只有汽車駕駛員,其中包括私家車、出租車、公交車司機,還有就是學校的學生以及年長的老人,受眾群體是越來越小。隨著我國電視事業的蓬勃發展,電視這種媒體越來越成為老百姓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如今,雖然電視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家家都有,處處都能看到,但是在世界新技術浪潮和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電視業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很多新變化、新情況,并直接影響著我國電視業的未來走向。再加上新媒體不斷擴大的市場份額的影響,電視業的未來發展也到了關鍵時刻。就拿廣告收入來說,廣播、電視的廣告收入雖然這些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廣告蛋糕”也正日益被新媒體以及變革后的移動新媒體所瓜分,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從舊媒體到新媒體再到移動新媒體(更加強調互動和參與的社會化媒體),媒體業正在經歷著自印刷術發明以來的又一次全新的變革。
在移動新媒體出現之前,媒體這個概念專指那些專業的新聞機構,他們利用自己的記者和硬件優勢,收集和篩選各種新聞信息,以平衡、中立、可信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信息的傳播是一條單行道:從媒體到消費者,缺乏必要的反饋。這一模式之所以能夠成行,來自于這些機構對印刷、廣播等傳播渠道的獨占。通過收集和創造的信息,他們建立起龐大的讀者用戶群,這些正是廣告商們夢寐以求的受眾。結果是,他們既能從讀者的訂閱中獲利,也能從廣告商的針對性廣告中獲利。但互聯網改變了這一切。新聞網站、博客、微信等社交平臺的崛起證明了在新的時代信息的成本已經接近于零。任何人都可以非常簡單地建立自己的網站、博客、視頻頻道或是個人網絡賬戶,自己想要傳播的信息。技術的進步大大加快了信息的速度,而各種類型的搜索和推薦引擎的崛起也讓這些新時代的內容者們可以獲得比傳統媒體更大的優勢。
在應對互聯網的沖擊時,舊媒體的反應顯得有些緩慢而缺乏條理。考慮到它們多年形成的慣性思維、龐大的人員和基礎設施成本,以及對于新聞品質的堅持,舊媒體的反應其實完全可以理解。而且當我們面對互聯網上大量缺乏可信度和深度的內容時,我們會覺得其對品質的堅持依然有其價值。但在這個信息狂熱的時代,內容的價值重要性在很多時候被大大減弱,新奇有趣成為了其是否能吸引受眾、能吸引用戶眼球的重要因素。傳統媒體當然也嘗試在新的媒體形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國際著名的《紐約時報》、《衛報》等經典大報以及國內的《南方周末》、《羊城晚報》,還有湖南衛視、上海東方衛視的轉型為傳統媒體留下了一些希望。但對媒體來說,在這個時代更值得留意的一個問題是:讀者、觀眾是否還在乎信息來源于哪里。當想要了解一條新聞時,現在的用戶往往會從搜索引擎、社交網絡、新聞聚合網站開始,點擊最想看的那條鏈接入手,用戶對于某一家特定媒體的忠誠度明顯減弱,這對以用戶為核心的廣告模式謀生的媒體來說無疑是更大的挑戰。如何能夠更好的吸引用戶,傳統媒體也許應該向那些網絡媒體取經。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群眾分化日益復雜,新的社會階層不斷涌現,新的行業層出不窮,受眾的知識結構、文化素質、教育水平等都存在很大差距,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移動新媒體在我國經濟社會改革轉型發展時期同樣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困難,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如何去解決?筆者認為首先國家要進一步出臺有關政策法規來對其進行有效的約束和監管,要進一步加大對兩種媒體各種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讓它們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其次在放開新媒體發展的同時,還要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效的結合,讓他們兼并整合成大型的傳媒企業,減少它們之間惡性的競爭和市場資源的浪費,這畢竟是在我們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特有的兩種傳媒,雖然它們或多或少的吸取和借鑒了西方傳媒的一些發展因素,但是還不能照搬照套那種模式,要走出我們中國特色的傳媒發展格局,以便于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服務社會,這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①郭德艷,《淺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關系》[J]《. 魅力中國》,2010(6)
②熊湘漪,《傳統媒體發展新媒體的現狀及出路》[J]《. 經濟與社會發展》,2012(7)
篇10
【關鍵詞】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迅速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使市場經濟體制得到不斷完善,在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給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我國基本國情,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政府宏觀調控不到位,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現代化建設中,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經濟有著緊密聯系,有利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但是,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政府宏觀調控不到位的問題,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使經濟秩序遭到破壞,人民的利益受到嚴重侵害,給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影響。與此同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具有分散性、廣泛性,在區域經濟基礎較差的地方,受到政府權力影響,會造成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失衡情況出現,致使區域經濟與國家經濟發展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嚴重阻礙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中的健康發展。
(二)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工資增漲幅度較低。市場經濟體制下,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社會保障機制存在很大差異,致使社會保障機制不夠健全,給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一定影響。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由于受社會保障的影響,非公有制經濟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致使人力資源配置得不到優化,給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造成極大影響。社會保障機制和人們的經濟收入有著最直接聯系,區域經濟發展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影響,導致全國各城市勞動者的工資漲幅較低,致使社會發展矛盾不斷增多,給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環境污染程度嚴重。企業想要長遠發展,就必須加強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經濟效益不斷增長。早期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能源,使環境受到嚴重污染,給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多問題。在生產過程中,企業過于重視經濟效益,導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生產力得不到有效創新,給區域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時候,忽略環境保護和安全設施建設,造成資源過度浪費,生產人員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嚴重影響非公益制經濟的企業形象,給我國市場經濟持續發展造成嚴重阻礙。
二、促進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良好發展的策略
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幾點:
(一)注重社會保障,完善管理機制。市場經濟體制下,非公有制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可以創新區域經濟的生產力,擴大區域經濟就業范圍,給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機會和支持,有利于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對于推動區域經濟多元化、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根據我國社會保障的現狀,想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中的良好發展,相關部門必須不斷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完善社會保障管理制度,使勞動人民的經濟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進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推動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例如:根據社會發展需要,改革工資增長機制,保證勞動市場供求平衡,使工資增長和經濟發展保持一致步伐,從而推動企業經濟效益不斷增長,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二)加強人才培養,提高發展水平。新階段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經濟長遠發展,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使我國經濟市場變得更加豐富,滿足了人們生活需要,對于促進區域經濟長遠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此,必須加強人才培養,促進區域人才向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提高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質量,推動區域經濟不斷發展。例如:改變傳統就業觀念,加大非公有制企業的招聘力度,政府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鼓勵高科技人才加入到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中,促進市場經濟資源優化配置,最終達到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水平的目的,給非公有制企業長遠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注重宏觀調控,促進和諧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對環境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政府必須注重宏觀調控,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監督,嚴格按照規定標準執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安全監督,完善安全配套設施,促進非公有制企業經濟效益不斷增長,從而促進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持續和快速發展。例如:國家采取的多項優惠政策,加強東部經濟和西部經濟的聯系,不斷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競爭力,促進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不斷變小,最終達到非公有制經濟和區域經濟協調持續發展的目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不斷加劇,非公有制經濟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有利于區域經濟生產力不斷創新,提高區域經濟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現代化建設中,采取有效策略促進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才能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經濟向著國際化發展,給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武甲強.新時期中國非公有制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D].山東輕工業學院,2011.
[2]唐振富.201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報告[A]..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No.10(2012~2013)[C].:,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