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范文

時間:2023-07-27 17:00: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

篇1

[關鍵詞] 中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現狀;策略;概況;核心區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5)05-14-3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Q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aster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d-rise strategy, the progress of Central Plains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s accelera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force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spirit to tackle difficul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a good trend, a good situation, and a good moment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general situation, core area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中原經濟發展中,應全面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國家決策部署,把改革創新、擴大開放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2014年,河南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小幅波動、緩中趨升等特點。預計2014年我省GDP增長8.7%,居民消費指數CPI上漲2%左右。區域經濟是以一定地域為范圍,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相關的區域發展實體。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如何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河南省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必須重視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為國民經濟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區域經濟的概況

區域經濟是指經濟發展的內部要素與外部條件在一定區域內相互作用而出現的生產綜合體。各個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等。區域經濟可以對區域性的資源開發與利用現狀進行充分反映,特別是在合理利用礦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等,主要體現在地區生產力分布的科學性與經濟性。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中原經濟區必須遵循“核心帶動、軸帶發展、節點提升、對接周邊”的發展原則,實現放射性、網絡化的發展局勢。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的發展,應進行多個區域的劃分,如以鄭州為中心,實現中原城市群全覆蓋,制定科學有效的戰略目標,為實現各個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 中原經濟區各區域經濟發展現狀的分析

2.1 中原經濟區核心區經濟發展現狀

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城市數量為9個,分別為鄭州、漯河、洛陽、開封、新鄉等。5.88萬平方公里為土地總面積,21%為全區土地面積的比例,4 150萬人為人口總量,與全區人口總數相比,其比例為28%。該區域內具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煤炭、鐵礦石等,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交通極為方便,核心區是高等圓角及科研院所密集地,在地理位置與產業資源中具有顯著優勢,對中原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與其他區域相比,其GDP總量如下表1所示。

2.2 中原經濟區區經濟發展現狀

中原經濟區區城市數量為9個,10.76萬平方公里為其土地總面積,5 252萬為總人口。這個區域地形主要為平原,具有較為優越的農業發展條件,在北、西、西南等區域油氣、煤炭及有色金屬資源較為豐富,在黃淮區域卻十分缺乏礦產資源,相對而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相比中原核心區,在GDP總量、人均GDP方面區較低,以上表1(2011年)為例進行分析,區占核心區GDP總量、人均GDP的比例分別為71.2%與56.2%。特別是黃淮4市,因投入長期不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較為滯后,致使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現階段河南省存在極為嚴峻的生態形勢,在人口、資源及環境中的矛盾也愈加凸顯。2009年我省廢水排放量達到了33.4億噸,其中42%為工業廢水排放量,7 979.4公里為全省監控河段總長度,其中53.3%為I―Ⅲ類水質。河南省四大水系分別為黃河、淮河、海河及長江,通過監控檢測,氨氮為其主要污染物,按照從重到輕的污染程度進行排列分別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22 185億立方米為河南省工業廢氣的總排放量,135.5萬噸為二氧化碳排放量,59.7萬噸為煙塵排放量。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造成了生態破壞。

3 中原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

3.1 地理條件及區位因素

地理位置與區位條件等自然環境是影響中原經濟各個區域發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體現在區位與資源方面。因核心區地理位置較為優越,資源較為豐富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其他區域則相對較低。在測定中原經濟區范圍過程中,應對各個區域內產業影響力、開放影響力、科技影響力進行充分考慮,通過調整與分析,對其空間范圍進行最終確定。

3.2 科技及人力資源因素

作為經濟活動所造就、具有特定地域構成的經濟社會綜合體,區域經濟能否快速發展與科學技術進步具有緊密的聯系。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社會化、產業化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的應用對要素存在形態的改善、要素組合聯系的優化存在推動作用。同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能夠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在區域經濟規模擴大、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等方面具有關鍵作用。人力資源與科學技術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作為科學技術進步的載體,人力資源可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4 中原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策略

4.1 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

在經濟發展中世界各國都會遇到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因自然條件、資源分布、區域位置不同,導致各個經濟發展區域存在嚴重不平衡狀態,這種狀態的長期存在給國民經濟、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基于此,必須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統籌安排,始終堅持協調發展戰略,這是國民經濟增長與中原經濟發展必須遵守的原則。

4.1.1 協調發展的重要性

面對中原經濟各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應選用科學有效的協調措施,在合理范圍內有效控制各個區域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在核心區域應促進新經濟增長點的發展,并以此帶動其他區域經濟發展,在發展核心區域經濟的同時,推動其他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在政府的領導下,對經濟較為落后的區域實行資金扶持,通過大量投資,完善該區域基礎建設設施,為其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1.2 比較優勢的發揮,為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雖然中原經濟發展中各個區域之間存在諸多矛盾、不足,但我們不能對其優點加以否認。通過比較優勢的充分發揮,可以向優勢產業提供更多區域優勢資源,幫助區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4.2 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區域產業分工體系的建立

區域內各企業間、企業內部各部門間比例配置為區域產業結構,在區域生產力組織系統中區域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對中原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區域主導產業選擇是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的核心,通過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可滿足區域內各方面的需求,如科學技術水平、消費水平。

2010年,河南全省資源型重化工業產業比重已經超過70%,在全省工業增加值中,6大高耗能行業如有色、化工等所在比例為41%。在核心區產業結構優化中,應對其資源、技術及人才優勢充分利用,并對第三產業加大發展力度,實現產業優化升級。

4.3 推動區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發展合力

進行長效機制的合理構建,進行區域規劃、區域性政策文件的制定與實施,并對其進行監督和評估。重點做好核心區、區發展規劃工作,實行《新區設立審核辦法》,對各個區域內的相關基礎設施加大建設力度,推動中原經濟的快速發展。深化核心區、區等各個區域之間的合作,并進行合作平臺的建立,因地制宜地進行特色合作區的設置。同時對中西部地區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為中原產業轉移、產業結構優化提供可靠保障。并進行扶貧開發工作機制的創新,支持集中貧困地區高速發展。

在“十二五”規劃指導下,進行貧困地區扶貧政策的有效執行,并進行扶貧搬遷投資計劃的編制,為推動中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5 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對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由我國體制所決定,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往往存在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等現狀,如無法避免該問題的出現等。應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措施,進行有效的處理。河南省作為中原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必須在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各個區域的產業結構,加大區域合作,為中原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覃成林,鄭云峰,張華.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趨勢及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2013(1).

[2] 王春暉.產業集聚、要素積累與地區產業升級:區域開放視角的機理與實證[D].浙江大學,2015.

[3] 張改素,丁志偉,胥亞男,王發曾.河南省城鎮體系等級層次結構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鎮化戰略分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4(1).

[4] 趙文亮,丁志偉,張改素,朱連奇.中原經濟區經濟-社會-資源環境耦合協調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

[5] 張旺,周躍云,胡光偉.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時空耦合協調性分析――以中國十大城市為例[J].地理科學,2013(5).

篇2

關鍵詞:港口經濟 區域經濟 協調發展

1、引言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較多的港口城市,在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港口經濟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港口經濟的發展動力,來自于其所在城市的經濟狀況,受到所在區域的外向型經濟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區域經濟與港口經濟是不可分割的。怎樣能夠充分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與港口物流的便利,使這兩者能夠互相支持,互相補充,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實現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之間的協調發展,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也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通過深入分析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實質,從港口產業的規劃、產業經濟的互補、港口的綜合服務能力、產業帶的打造等方面,充分闡述了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本文的成果對于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以及港口物流水平的提升均有著比較好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2、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策略

2.1 港口和區域經濟統一戰略規劃

港口的發展有賴于所處區域的整體經濟環境,因此應該在發展規劃中充分考慮二者的發展模式與發展目標,實現統一規劃。由于我國港口運輸業的發展需求,港口建設用地數量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而港口業務的增長也對城市發展起到了顯著的帶動作用,只有在發展過程中統一規劃,才能克服發展過程中的資源矛盾、用地矛盾,使二者能夠彼此支持,共同發展。首先應該加快港口的設施水平,對于老舊的港區應投入足夠的資金進行改造升級,同時以新港區承載貨物運輸的功能,實現港口服務空間的拓展。其次,為了解決港口與城市空間之間的矛盾,可以將港口中一些與核心業務無關的產業轉移到其它地區。第三,應將港口與城市視作兩個相互獨立又互為關聯的實體,統籌解決港口在規劃建設時的諸多問題,實現與城市的協調發展。

2.2港口和區域經濟產業結構互補

港口經濟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區域與外界經濟進行聯通的紐帶,因此港口也是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發展的關鍵。健康的港口經濟形態,能夠充分促進城市與周邊區域的產業帶融為一體,從而在極大程度上帶動本地區的工業、貿易以及金融業,為區域經濟的多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實現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協調發展。以港口產業相對較為發達的一些國家為例,其發展模式往往已經實現了港城結構一體化,即以港口經濟為核心,充分帶動城市周邊區域的發展,實現雙方的互利。我國的港口在建設與運營中,可以充分借鑒這些成熟模式,積極鼓勵港口經濟的相關產業,包括商貿、物流、海運等等,充分發揮港口的區位優勢,以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以及具有競爭力的物流費用夯實臨海產業,從而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和吸引力,實現區域經濟的多元化。

2.3以完善的服務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

服務水準是一個港口的軟實力,也是其能夠在競爭中獲勝的法寶。港口的物流產業應該建立標準化的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這些服務隨著港口業務種類的多樣化而日益增多,涵蓋了物流信息化服務、航運保險服務、經濟咨詢服務、各類金融服務和法律服務等等,使港口作為產業的窗口和貿易的核心區,提升物流網絡的運營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通過構建成熟而高效的綜合服務體系,不斷結合客戶的需求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來完善自身服務的種類與功能,使港口在貨運的同時,逐步形成功能強大的集散中心,并通過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2.4實現港口與區域的資源整合

港口擁有強大的船運能力,而其所在區域則有著廣泛的鐵路與公路資源。以統籌發展的理念實現這些資源的有效整合,能夠充分發揮彼此的優勢,取長補短,實現協調發展。應強化港口與城市運輸模式的一體化,通過海鐵結合、海路結合,逐步形成港口與城市運輸的系統化與一體化,為貨品的出海創造便捷的條件,節約成本,提升效率。應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以及商品的運輸需求,充分開辟遠洋干線,為商品出海創造更加便捷的快速通道,以港口為輻射中心,實現運輸方式的集成化,構建大交通理念下的綜合運輸體系。

2.5依托港口優勢構建產業帶

以港口經濟為核心,可以建設臨港工業產業帶,從而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產業帶可以充分依托城市經濟開發區,并以臨港工業區的模式進行發展,通過強化和扶持區域現有的優勢產業,充分發揮港口的作用,以港城互補的模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了避免產業發展的“散”與“慢”,應注重產業的規模化與集中度,并以產業鏈的形式實現各類經濟模式和發展實體的一體化,進而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帶。應結合港口的物流優勢,發展區域經濟的加工業,同時注重港口腹地的開發建設,充分實現協調發展。

3、結束語

港口經濟對周邊環境有著輻射和帶動作用,不但能夠推動港口所在城市的發展,也能夠明顯推動所處區域的發展。充分分析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能夠進一步實現港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并有利于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來升級區域產業經濟結構,提升港口的服務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郭子堅.多種運輸模式下國內沿海集裝箱港口布局模型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1.41(5).

[2]徐質斌.關于港口經濟和港城一體化的理論分析[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12.24(5).

[3]張培林.港口布局層次性的形成機理及經濟分析[J].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2010.24(2).

[4]趙喜倉,付星星.港口物流對經濟增長影響分析——以張家港港口為例[J].特區經濟.2010(01)

[5]陶毅.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發展的互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 2012

[6]閆喬華,楊興禮.港口經濟對重慶經濟增長的影響及發展措施[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11)

篇3

【關鍵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國發展經濟學艾伯特·赫希曼在《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率先提出“發展戰略”這一概念,重點討論發展中國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潛力、資源與環境,謀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自20 世紀60 年代開始,聯合國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個10 年的“國際發展戰略”,它使得“發展戰略”一詞逐漸越出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的范圍,也廣泛運用于發達國家。

2 國外研究現狀。

2. 1 理論貢獻。

(1) 區域平衡增長論。

均衡增長的主要涵義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行業和部門相互協調、共同增長。主要包括賴賓斯坦(H. Leibenstein) 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納爾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論、羅森斯坦和羅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進論,以及納克斯(R. Nurkse) 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

(2) 區域不平衡增長論。

區域不平衡增長論認為增長過程在實質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論有佩魯(Perour) 的增長極發展理論、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 的循環累積因果理論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論。

(3) 區域階段發展論。

倒U 型理論(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庫茲涅茲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區域經濟差異的倒U 型理論。他通過分析24 個國家的國際橫截面數據和10 個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認為國內不同發展階段區域不平等的變化趨勢,地區間收入差異的長期變動趨勢大致呈倒U 型。

(4) 鐘型發展理論(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國著名區域經濟學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鐘型發展理論”,引入了描述經濟發展過程的變化次序模式—鐘型模式。在發展初期,國家的增長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區與貧困地區。即使在某一區域內,用各人口組所占財富比例來衡量,社會不平等現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個或幾個城市增長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長早期的特點。

2. 2 國外典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戰略選擇案例。

(1) 美國區域開發的“均衡”戰略。

美國在開發不發達地區時,采取的是均衡戰略,其有七個主要措施:

一是對不發達地區實現優惠稅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組建經濟開發區,幫助落后地區加快發展經濟;三是以交通運輸為重點,扶持經濟落后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利用財政金融手段,鼓勵并引導私人企業向落后地區投資;五是優化產業布局,拉動經濟增長;六是有意識提高勞動力索質,注重引導人力資源流向;七是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2) 前蘇聯區域開發的“傾斜”戰略。

與美國不同的是,前蘇聯在區域開發上采取的是“傾斜”戰略,主要是通過建立一些科研中心來輻射周圍地區,為周圍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以此來促進相應地區的經濟發展。

(3) 巴西區域開發的“發展極”戰略。

巴西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區建立“發展極”并以此形成發展網絡,帶動整個落后地區的經濟開發。巴西“發展極”的建立是通過設立專門的開發機構來指導、組織并實施的。

(4) 日本區域開發的特殊戰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為縮小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的差距,緩解經濟布局的不合理現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綜合開發計劃,采取了“據點開”、建設“定居圈”和“技術集成城市”等措施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hi138\Com]

3 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了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劉國光(1984年) 在其主編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中提到,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在較長時期內,根據對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條件的估量,從關系經濟發展全局的各個方面出發,考慮和制定經濟發展所要達到的目標、所要解決的重點、所經過的階段以及為實現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楊萬鐘(1999 年) 在《經濟地理學導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是在經濟區劃的基礎上對未來區域經濟發展藍圖的總體勾畫,是進行區域規劃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創琳(2002 年) 在《區域發展戰略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就是根據區域發展條件、進一步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所做的高層次全局性的宏觀謀劃;單于廣(2003 年) 認為我國當前宜采取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他認為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指由于我國各地區發展同一產業或者同一產業投人產出效果不盡相同,在國家所掌握的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國家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采取重點開發的方式,并在資源分配和財政投入對重點開發地區的重點產業進行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共同富裕。

4 結語。

李奇澤、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演化過程三個重要的階段,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協調發展階段后,作者指出區域統籌發展戰略將是我國今后區域經濟發展將選擇的發展戰略,他認為具有很強的統籌協調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關鍵點,區域統籌發展戰略有強大的資源整合力,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理論和模式也應保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新的、適應需求的區域發展戰略將產生。[ hi138/Com]

參考文獻

[1]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譚祟臺等《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張培剛主編《新發展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楊萬鐘主編《經濟地理學導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5]方創琳主編《區域發展戰略論》,科學出版社。 2002.

[6]李奇澤、敖明山,對我國區域經濟的非均衡與協調發展的思考,中國商界,2008 年。

篇4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1月15日

對于區域經濟,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比較簡單的理解是指,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包括空間、地理、文化、社會等一些綜合體。區域經濟的發展受到地理位置、資源、氣候、人文、交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由于不同地區各種資源、位置、氣候等的差異,導致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結構和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經濟的全球化,世界經濟的競爭也愈演愈烈,新的經濟發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國的經濟發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區域發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協調好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將會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涵及意義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20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理論界提出的解決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問題的新概念。對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很少有人進行科學合理的界定,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就是區域之間在經濟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發展上關聯互動,從而達到各區域的經濟均衡持續發展的過程。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意義就在于,加快欠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減緩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擴大,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同時保持和提高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使欠發達地區為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時發達地區為欠發達地區提供各種技術、資金、項目等的支持,幫助欠發達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而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競爭循環的關系,從而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實力。通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可以協調好不同地區的經濟利益關系,處理好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系,近期利益和遠期利益的關系,從而保證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社會的安全穩定。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程

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均衡性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傾斜性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和協調性區域經濟發展階段。

(一)均衡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我國在建國初期,由于區域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差異,導致我國占國土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區集中了全國工業的70%,而內地的工業基礎卻極為薄弱,內陸邊疆地區更是接近空白狀態。西部地區工業產值僅占全國的11.2%。在這種狀況下,我國采取了均衡性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國家以優惠的財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資加快內地工業發展。結果這一政策卻限制了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表面上看縮小了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但是由于區域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差距造成投資的回報率明顯低于沿海地區。這種均衡性的經濟發展政策導致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和沿海地區發展受到限制,導致整個經濟發展在這一時期速度明顯下降。

(二)傾斜性區域發展戰略。黨的后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嶄新里程,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上采取效率優先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優先發展沿海地區經濟,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得到明顯的提升.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區域經濟的差距明顯擴大,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也不斷擴大,造成西部地區經濟在全國處于底層位置。

(三)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由于改革開放后東中西部區域經濟差異明顯擴大,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措施,西部大開發是中央的第一號重大決定。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同時,國家先后實施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重大戰略舉措,這一舉措成為了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同時促進了各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區域經濟的格局也將發生明顯的變化,未來一段時期東西部經濟差距雖然還有擴大的趨勢,但人均收入有縮小的趨勢。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將繼續主導我國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向北轉移的明顯,環渤海地區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支柱。

三、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自然資源稟賦及自然條件的差異。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水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華南、東北和長江流域,而西北和華北地區缺水比較嚴重。這將影響到農業、工業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較多的行業的發展,從而造成缺水地區在一些用水較多行業發展落后于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我國耕地資源總量雖然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積占全國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從東中西三大地帶看,東部約占28%,中部約占43%,西部約占28%。我國能礦資源數量多、儲量大,但區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占全國的70%以上,西北地區占約10%。這樣造成了對于煤炭需求量比較大的行業出現集中分布,從而造成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還有一些其他資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區的資源稟賦差異,從而使產業發展分布不均衡,最終影響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不同區域地理位置和各自優勢造成的差異。不同區域地理位置之間的差異造成不同的地區產生了本地區依托區位優勢發展起來的優勢產業,沿海地區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區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的開放戰略,從而形成了港口城市開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區域性的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對外貿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緊湊、城市密集、功能齊全從而形成了以城市群為導向的區位優勢。還有一些地區由于區位優勢而享受國家政策,形成政策導向明顯的區位優勢。像沿海地區的浦東、濱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貿區的設立都是依托其區位優勢而發展起來的。

(三)對于區域經濟的規劃措施不夠合理。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石,區域經濟的規劃需要綜合考慮不同地區的不同區位優勢,按照不同的區位優勢發展地區的優勢產業,以優勢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但是,我國的區域發展規劃一直以來對區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確,從而使得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管理體制不夠明確,缺少全國性的區域協調機構,政策的制定沒有形成明確的體系,難以協調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遇到不同區域之間利益存在矛盾時,難以協調,從而使得一些協調發展的規劃不能實施。在對有些地區進行區域規劃時,沒有考慮長遠的利益,缺乏專業人員進行合理規劃,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區位優勢。

(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區域政策導向已發生了多次變動,從支持沿海地區的非均衡發展政策,之后采取漸進式的推進改革開放政策,形成從沿海向內陸的推進過程。當時由于我國的國土面積廣大,因此區域政策設計的范圍比較廣泛,需要設計31個省(市、自治區),當時由于缺乏對地區具體區位優勢的判斷,在進行區域經濟政策制定的時候,不能對區域進行一次全面、科學、合理的區域規劃,造成區域規劃對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夠合理,資源的浪費比較大。同時,由于我國目前對于區域經濟規劃沒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對地方政府的考核體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為了應付任務,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規劃只做表面現象,沒有真正將區域發展規劃的政策真正執行下去,使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成為一紙空文。

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策建議

(一)制定合理的區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是對區域發展的戰略構思,是進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前提,是區域發展的方向。區域經濟的發展是按照區域發展規劃的路線行進的,因此一個好的規劃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我國現階段的東中西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的現狀,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必定要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率先發展的總體戰略不動搖。對于不同地區的不同發展戰略采取有重點的發展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對于西部的開發側重基礎設施建設和有資源優勢的產業,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治理。大力發展旅游業,增加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側重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制,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和技術交流;中部地區可以利用現有的區位優勢發展物流和商貿,中部地區是聯系東部和西部的橋梁,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構建起發達的交通物流網絡將對中部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提升;東部地區是全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處沿海地區,是聯系國外的重要橋梁,東部地區本身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發展體系,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自主創新,形成自己的產業優勢,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行業、服務業、對外貿易等,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為中西部地區提供各種技術和資金支持,帶動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二)推動和加強地方政府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要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地方政府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協調區域經濟關系,構建聯動、有序的區域經濟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時會存在利益分配的問題,我國缺少鼓勵和規范地方政府之間區域經濟合作的法規和政策,當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時可能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很難進行,因此國家應及時出臺有關的法規政策。同時,鼓勵加大地方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像東部地區的對口援疆就是比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可以增進技術交流,達到優勢互補,各展所長,促進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

(三)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建設。區域之間的區位差異導致了不同區域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開發密度和開發潛力各不相同,在對區域經濟進行開發時要考慮到區域的經濟發展潛力、人口狀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劃,將開發區域劃分成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功能區。優化開發區是開發密度較大,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逐漸變弱的區域。這部分區域需要改變原有的開發模式,改變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經濟模式,轉為集約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把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減少以前的高污染行業,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業的建設。重點開發區域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聚集條件良好,正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地區,這部分地區可以承接優化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成為優化發展區域與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的連接紐帶。限制開發區域指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非常脆弱,經濟發展和自然條件不太好的地區,這部分地區需要國家的保護。東部地區可以作為優化開發區,中部地區作為重點開發區,西部地區的有些地方作為限制開發區(例如)。主體功能區的劃分有利于增強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促進產業政策和區域的規劃措施相協調,做到定位明確,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四)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跨區域發展。企業的發展能夠帶動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給所在的區域創造就業,增加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企業在選擇廠址的時候會考慮多種因素,像資源、交通、市場、勞動力價格等,中西部地區有比較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同時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業的產業轉移。企業在跨區域發展時不但實現企業的自身擴張,同時能夠帶動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刺激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加強了區域之間的交流合作。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漸減弱,通過發達的交通運輸和現代化的網絡設施,完全可以解決企業跨區域發展過程中運輸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只要有國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業的跨區域發展將會為縮小東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貢獻。

(五)盡量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公共服務一般都需要政府來投資,因為公共服務產出正的外部效應,私人部門不愿參與公用服務的投資。公用服務分為涉及就業、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務,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業服務,以及公共交通、環境保護、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礎服務和涉及生產、消費、生活、國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務。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很多情況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務落后而產生的連鎖反應,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對于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人力資本的發展,服務業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以前對資源價格定價存在計劃和市場兩種定價方式,這種所謂的雙軌制雖然在過去支持了國民經濟的平穩推進,但是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并且過去的定價方式無法適應現代市場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場調節為主導的資源定價機制,調節好資源的供給與需求,使得資源在區域之間合理流動,發揮資源的更大效應,緩解區域之間資源短缺現象,促進區域之間產業協調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五、結論

實現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不僅需要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還要求建立合理的區域經濟結構,從而使各個地區在國民經濟整體活動中,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共同協調一致地發展。通過國家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規劃方案與區域特點相協調,各種配套措施有序實施,進而穩步有序地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小建.經濟地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榮.論區域經濟發展觀的新發展[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9.5.

[3]沈鋒.區域經濟合作與西部經濟發展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09.11.

[4]魏后凱,高春亮.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態勢與政策調整思路[J].河南社會科學,2012.1.

[5]賈曉俊,岳希明.我國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機制研究.經濟研究,2012.1.

篇5

[關鍵詞] 區域經濟差異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以“效率優先”為政策目標,采取東部優先,中西部次之的區域發展政策,這種政策雖然使沿海各地區經濟高速發展增長并帶動了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但同時也使地區間經濟發展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使得我國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的現象,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快,而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卻相對緩慢。同時,如果錯過調控地區差距的最佳時機,一旦地區差距問題變得十分嚴重,那么不僅調控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短時間內難以收到好的效果,而且國家為此所付出的代價也會大得多,從長遠來看反而得不償失。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也不利于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

一、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存在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但資源稀缺、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的發展中大國,經過20多年的對外開放,中國的整體經濟實力有了明顯的增強,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東中西部地區的差距并沒有縮小,反而仍然在逐步拉大,伴生著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問題,東部地區已形成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外來資本、民間資本充分,產業結構升級迅速,制造業、服務業和外貿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西部經濟增長主要靠基礎建設投資拉動,國有資本仍占主要地位,外資、民間資本不足,制造業、服務業發展不快,投資效益不高。因此,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總量、發展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仍在繼續擴大。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的不斷擴大及由此引起的地區經濟的非協調發展,已成為社會各方面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存在的原因

造成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既有歷史文化的因素,也有資源稟賦的不同,更有改革開放以來制度變遷的影響等等。其中主要成因有:

1.文化意識、思維觀念的差異

中國受兩千余年封建文化的統治,使得與自然經濟相適宜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尤其在相對閉塞的中西部地區,其居民普遍存在著進取不足而守成有余的特征。 這種封閉式的觀念與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極不相稱,受這樣的觀念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勢必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無疑會使本已十分落后的區域經濟雪上加霜,投資環境得不到改善,優勢得不到發揮,極大地影響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效率,使得區域經濟發展缺乏動力,因而無法擺脫貧窮落后的地位。

2.區位差異

黨的以后,我國的對外開放采取了梯度推進的戰略,使東部地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特別是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既臨近我國港澳地區、我國臺灣地區、日本和韓國等地區和國家,又有上海、廣州、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為依托。我國中西部地區雖也開通了一些對外貿易口岸,但由于與我國西部接壤的國家,其經濟發展水平并不具有明顯的優勢,無力帶動我國邊疆地區的發展。

3.政策因素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經濟雖有東西部之分,但實行的是均衡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有兩根理論支柱:生產力均衡布局和建立相對完整的區域經濟體系。與這兩根理論支柱相聯系還有三條生產力布局的主要原則:工業布局盡可能接近原料、燃料生產地和消費地的原則;生產力布局必須考慮國防安全和備戰需要的原則;把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的原則。與這種均衡發展戰略相聯系,國家為了改變東部與中西部地區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經濟發展差距,實行了西傾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加強了內陸地區投資建設與工業化進程,在西部地區形成了許多新興工業基地,經濟有相對較快的發展,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均衡。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實行的是非均衡發展戰略,與此同時實行了東傾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兩根基本理論支柱是生產力非均衡布局和區域分工原則,主張將社會資金重點投放在投資環境比較好、經濟效益比較高的東部地區,使這些地區先發展起來,再擴散帶動全國經濟的發展,即由東向西梯度推進發展。在政策優惠上,國家對外開放只開放東大門,政策開放的試驗區,如經濟特區、開放城市均集中在沿海一代,國家在財政、稅收、外資、外貿等方面給東部地方政府較大的經濟自,并給予含金量很大的優惠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東部地區經濟高速發展,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嚴重滯后,區域經濟差異急劇擴大。

4.非國有經濟發展是關鍵因素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一個地區的非國有化程度越高,計劃控制的能力就越弱,經濟市場化程度就越高,經濟發展的速度就越快。東部地區非國有經濟增長速度大大高于中西部,具體表現在:第一,東部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快。第二,東部非國有經濟增長率高。第三,東部非國有經濟產值比重增長快。東部地區的市場經濟和優惠政策,給非國有經濟帶來勃勃生機,使非國有經濟的產值在國民總產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

三、解決我國區域經濟差異問題的建議

1.加強中央政府的調控,構建有利于落后地區發展的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中央政府運用政策資源來推動、控制區域經濟發展是很有效的。原因在于,我國總體上處于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之中,要使市場機制發揮其在經濟活動中的資源配置作用,就必須突破原來計劃經濟體制的種種束縛。而體制改革,體制政策的創新界限基本上是由中央政府來決定,這樣,中央政府就完全可以運用在體制上的放與不放來控制不同區域的經濟運行情況。從促進各個區域的經濟快速發展的角度看,中央政府完全有條件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來對不同類型區域的經濟發展提供政策空間,給它們相應的發展經濟的自由度,使它們發揮出經濟發展的潛力,各展所長,創造條件。經濟特區、各種開發區等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所以,在中央政府通過直接投資方式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的能力不足,有效性相對降低的趨勢下,積極地運用政策資源區協調區域經濟的發展,變直接干預為間接調控,將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應該成為今后中央政府協調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的方式。

中央政府在調控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得逐步構建有利于協調發展的體制環境。這是因為,如果中央政府在調控區域經濟發展時,不重視體制環境的影響,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的前提條件。甚至,中央政府推行的有些政策會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受到來自地方的阻力,處于體制劣勢的區域很可能在執行中央政府政策時出現走樣。所以,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為中央政府來講,首先的一點就是要促進區域經濟之間經濟體制環境的統一,為它們在相同的市場經濟體制環境按照公平競爭、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則來發展本地的經濟,充分調動它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各自的經濟發展潛力。

2.促進區域之間的產業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最主要的形式是區域之間產業的協調發展。那么,怎樣實現區域之間產業發展的協調呢?具體來說,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通過產業發展競爭和分工,促進區域之間產業協調發展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競爭對區域產業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調節作用。它可以引導區域去在產業方面認清自己的優勢,重視發揮自己的優勢,注意保持自己的優勢,積極創造發展優勢,由此而建立自己的優勢產業。今后的大趨勢是,通過競爭,區域之間會選擇發展最有競爭力的產業,這樣,就有可能使區域之間產業發展趨同的現象得以緩解。由于各自發展的主要產業不同,區域之間應會通過產品市場來形成產業發展的分工。

第二,通過產業發展合作,促進區域之間產業協調發展

區域之間產業發展競爭會引導產業發展的合作,產業發展的合作是激烈競爭的一種必然結果。因為任何一個區域的某些產業發展不可能完全能夠在本區域內解決諸如資源、技術和銷售等問題,而是相互依存,那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它們為了鞏固本區域的市場地位,擴大競爭優勢,就會選擇合作的方式去把本屬于外部性的一些因素(也就是別的區域的有關因素)通過合作的形式而轉化為組織的內部性因素,從而可以減少由市場聯系而引起的波動,增強競爭力。區域合作也是實現區域之間優勢互補的有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場上的過度競爭,有利于提高資源的優化配置效率。中央政府應該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自覺地利用市場規律去促進區域之間產業發展的協調,同時應該根據實踐中的成功經驗,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以及市場規則,推動區域合作能夠長期合作下去。

第三,大力發展落后地區教育和科技產業,提高人力的綜合素質

區域的教育和科技水平的落后,致使人口的文化素質低,產業的科技支撐力力弱。改革開放以來區域間學齡前兒童入學率、萬名科技人員專利批準數、人均圖書印張指標間的相對差異系數有所上升。對市場的機動調整能力的掌握與運用,需要有高素質的企業家及工作人員。因此,建議國家規定全國基礎教育目標的最低標準,建立中央教育援助計劃,專用于補助低于這一標準的地區基礎教育設施,發放教師工資,支付失學兒童學費及雜費,實現“人人受教育”的目標。

要提高區域的人力素質,除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傾斜外,各區域間也要改變觀念,充分重視教育的重要性。各級政府要堅決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大力提倡優生優育,為提高人口素質奠定基礎,同時必需把教育和科技看作是一種產業。 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促進教育和科技產業的發展。一是大力普及基礎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二是積極發展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勞動技能和現代化市場經濟意識;三是要推動高等教育與市場經濟接軌,充分釋放現有高等教育的潛力,培養告訴之的專業人才;四是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把科研機構特別是應用注的科研機構推向市場。

第四,推動地方政府之間的經濟合作,引導民間力量參與

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可是由于我國各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缺乏法律依據和規范,使得地方政府之間不可能從行政上進行相互約束的,所以只能依靠中央政府的行政協調,但中央政府的協調能力也是有限的,為此中央政府應該從制定促進地方政府之間的經濟合作的法律入手,對在經濟合作中所涉及倒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規定,做出明確的法律解釋,規范地方政府間的經濟合作行為,使其能健康、有序的協調發展。

在我國現行體制下,區域間的協調發展僅僅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某些方面也略顯不足,應該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調控下,積極引入民間力量參與,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具體措施比如:通過允許組建投資基金,吸收民間的資金進入國家所期望的區域和產業;允許民間力量自主創辦教育機構和研究開發機構,促進區域的教育科技的發展,提高該區域的人口素質等等。

參考文獻:

[1]張敦富:中國區域經濟差異與協調發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年

[2]胡鞍鋼:地區與發展:西部開發新戰略.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年

[3]劉樹成:中國地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

[4]汪宇明:中國省區經濟研究.華東師大出版社,2005年

[5]趙偉:區際開放:左右未來中國區域經濟差距的主要因素.經濟學家,2006年第5期

[6]張銜:東西部經濟增長差異與收斂條件.經濟學家,2007年第4期

篇6

【關鍵詞】主題功能區 實踐基礎 經驗借鑒

一 我國傳統區域發展理論的缺陷

首先,區域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在我國的傳統區域發展理論中,多是以行政區范圍或空間關系等來劃分區域的,沒有充分考慮到區域自身的資源稟賦、社會條件和經濟基礎,即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只是籠統地把各區域劃分到其所屬的行政區或東中西部等地區,讓它們接受統一的行政政策和措施,這樣做顯然是不合適的。對區域的定位不夠明確,就不利于各區域因地制宜地發展。這無疑是傳統區域發展理論的一大缺陷。其次,區域發展的指標較單一。在我國傳統的區域發展理論中,不管是區域經濟均衡發展、非均衡發展,還是非均衡協調發展,突出的都是“區域經濟”,即緊緊用經濟指標去衡量區域。這種做法會導致區域之間盲目攀比經濟。

二 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演進與發展路徑

1.均衡發展戰略

均衡發展戰略主要認為經濟是有比例相互制約和支持發展的。新古典區域均衡發展理論是區域均衡理論的代表之一,因為根據該理論,市場機制是一只“看不見的手”,人們普遍堅信,只要在完全市場競爭條件下,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會促使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

2.非均衡發展戰略

非均衡發展戰略是將有限的資源首先投向效益較高的區域和產業,以獲得區域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其他區域、其他產業的發展戰略。由于各國及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的差異性和社會資源配置的非均勻性,存在經濟發展的區域空間差異。區域經濟發展的非均衡性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

非均衡發展戰略有利于突出重點,集中優勢資源解決燃眉之急,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產業,一部分人先發展起來。缺點則是導致了地區、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導致經濟發展不平衡,收入結構失調。

3.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

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我國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基本目標。

第一,推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要通過經濟適度發展和加大轉移支付力度,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使不同區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凈的水,享受優美的環境、有基本統一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待遇等,從而使不同區域人民生活的綜合質量與水平逐步趨于均等化。

第二,在產業發展上體現各區域的比較優勢。這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每個區域都要在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優勢產業。

三 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的國外實踐借鑒

第一,落后區域。主要包括農業區域的發展政策和自然條件極端區域的發展政策。前者重點放在工業化上從支持農業現代化,到支持引進工業投資,再到支持內生工業化與經濟多樣化;然而基礎設施建設、勞動力培訓與再培訓以及人民生活環境與質量的改善始終是援助的重點。后者重點是解決區域社會問題,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資源,促進人口和經濟的發展。具體措施如下:一是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培訓系統,鼓勵新興制造業、服務業的發展。二是注重環境保護。由于區域環境脆弱,在開發時要劃定保護區。當地居民特別是少數民族具有獨特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需要用特殊措施保護傳統文化中有價值的部分。比如,瑞典、挪威、芬蘭的區域政策保護拉普人的利益,包括通過撥款、社會保險支付、允許攜牲畜自由跨越邊界等措施保護其傳統經濟,政府還劃定單獨的拉普人活動地區。

第二,衰退區域。一般分為以下幾類:一是改善區域投資環境,調動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經濟重組積極性。二是跨國公司注重長遠利益能客觀地評價特定區域的潛力,在歐洲蕭條區域振興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發展新興工業。首先,加速產業轉移。區域政策將加速創新與新產業的傳播。其次,發展內生新興工業。蕭條區域內部市場小,中小企業的發展有其必然性,內生的中小企業所產生的區域乘數效應往往比引進的大企業大得多。

四 對我國主體功能區的啟示

1.明確區域政策的對象和領域

借鑒區域政策較完善國家的成功經驗,科學合理的區域劃分可為區域政策提供可靠的制度基礎和實施方向,否則區域政策將無的放矢、收效甚微。目前,我國需要明確區域政策的對象和領域。我們既要借鑒國外標準區域劃分的做法,又得借鑒問題等特定區域劃分的原則,將其區域范圍落到實處,落到基層,使其成為政策導向的科學依據、有效手段和新時期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環節。

2.選擇符合我國國情的主體功能區劃分原則與指標

我國主體功能區劃分要遵循本國國情,劃分過程中注意類型的簡明性和可操作性,在現階段可以不強求國土的全覆蓋性。在指標選擇上注意要有意義、易獲取,而不要建立過分龐雜的指標體系,避免陷入指標和數據的大海之中。

五 總結

形成主體功能區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和目標定位,在不斷實踐的變化中才能形成合理優化的適合科學發展觀的主體功能區。

參考文獻

[1]張磊.市域主體功能區區劃實效性分析—以泰安市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2]殷為華.基于新區域主義的我國新概念區域規劃研究學位論文[D].華東師范大學,2009

篇7

關鍵詞:區域差異;中國經濟;資本流動;區域成長

一、引言

區域差異普遍存在,無論是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區域經濟發展水平與綜合經濟實力的差異無可避免,例如中國東西部發展差異和美國東北部與西南部的不同經濟水平。區域差異對于國家或地區有深刻的影響。瑞典經濟學家岡納曾說,“不平等及其加劇的趨勢成為對發展的限制與障礙的復合體”。區域差異嚴重化將導致產業結構斷層、收入分配不公等局面,嚴重影響與制約經濟的發展。

相較于發達國家,區域差異對于發展中國家影響更大。對于仍處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中國來說,區域差異是目前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從2000年開始的西部大開發的號召來看,中國希望借由“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余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積極解決東西部經濟的區域差異。中國經濟發展與區域差異密不可分。

二、區域差異原因分析

(一)自然資源是人類在進行生產生活時首先接觸并且影響最為廣泛的因素

自然資源影響勞動生產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撇開社會生產不同發展程度不說,勞動生產率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系的”。農業時代,中國長江流域的住民從事農業耕作方面的勞動生產率較高,沿海地區的礦產資源則是一些內陸地區收入的主要來源。

(二)區域自然資源的差異是影響區域經濟發展、導致區域差異最原始的原因

農業時代,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多為繁榮發達的地區,而土地貧瘠、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則是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而在工業化時代,因為運輸方式的改進,雖然這一優勢有淡化趨勢,但仍舊對地區的經濟狀態有著深刻影響,另一方面,水運等一系列新型運輸方式的出現使得沿海地區的貿易狀況日益改善,經濟狀態也隨之好轉。

(三)不同區域的生產要素稟賦也存在差異

由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稟賦理論”很好的解釋區域生產要素稟賦的差異。由于區域間生產要素、技術和偏好的不同,促成了貿易的可能。生產要素豐裕的地區比生產要素貧瘠的地區有更好的經濟發展,從而導致了經濟發展在不同區域有所不同。

(四)體制差異對經濟影響明顯

體制的差異是國家所特有的,在不同國家的具體表現不同。就中國而言,體制的差異對經濟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

改革開放前,中國著力改善舊中國遺留下的內陸經濟發展相較沿海落后的局面。“一五”計劃在沿海地區重點進行以改建、擴建鞍鋼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建設,在內地重點進行以武鋼為中心的華中工業基地和以包鋼為中心的華北工業基地建設。除卻被“”擾亂的“二五”計劃,“三五”和“四五”計劃也是以鞏固與發展內陸經濟為重點之一。這些計劃的實施很好地帶動了中國內陸地區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后,中國制定了一系列政治體制。一方面,投資體制發生改變,中央投資決策權分散,沿海地區自增大,投資能力增強,投資規模以較快速度擴大。投資決策大的地區對于投資項目與產業方向的把握有較多選擇,得以大規模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沿海地區與內陸本身經濟基礎較差的地區在投資方面進一步拉開差距。

另一方面,國家制定對外開放政策,包括發展進出口貿易、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引進外資和技術及外匯、稅收、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例如,中國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經濟特區后,進一步開放大連、天津、上海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政策環境的差異使各地區在進出口貿易、利用外資、引進技術規模等方面相差巨大,進一步影響著各區域經濟增長能力、規模、速度和產業化結構,使得各區域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相差懸殊。

三、區域差異對于中國經濟運作的影響

(一)改革開放前,政府將經濟建設和產業布局重點放在“三線”地區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經濟高度中央集權,為改變沿海繁榮、內陸落后的極端不平衡現象,政府決定“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統籌兼顧、發揮優勢、均衡發展”,將中國引向均衡經濟發展。政府在中西部重點投資資金、技術、人才和建設項目,將經濟建設和產業布局重點放在“三線”地區。

這一時期的“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根據1953年到1978年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數據,重工業得到的投資額為47.7%,占總投資額近一半。政府在中西部相對落后地區投資重工業,拉動經濟增長。“”著力于以工農并舉的全面增長趕超策略,尋求適合的經濟發展道路。1958年的北戴河會議不僅號召生產1070萬噸鋼,也提出建立的想法。雖然最后并未真正促進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的同時增長,會議的出發點仍是全面經濟增長,尋求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

(二)改革開放后,政府調整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生產力布局,實施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

篇8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建議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早已被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等看作是事關國家長遠利益和本國經濟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運轉的重要問題。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如何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日益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本人認為促進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進行專門的立法

可以說成功緩解區域經濟發展差異過大問題的幾個國家,都將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任務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其中日本的區域經濟政策完全以制定詳細的法律法規來推進,而美國、德國也都有相關的專門法規出臺。日本政府無論是對全國性開發,還是對地方性開發或特殊性開發,都制訂了相應的法律,并根據各項法律制訂了相應的計劃,從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了政府的主導作用,保證了政府各項開發政策的實施;美國主要是通過法律來規范對落后地區援助資金的使用情況,保證所有的程序和過程都在嚴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發生將資金挪作他用,而使項目夭折的事情,保證了援助項目落到實處,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從而促進了欠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德國的相關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區域差異成為各級政府的共同任務,將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運用了財政政策的相關工具

首先,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差別稅制。從20世紀30年代起,美國政府通過差別稅制積極培養落后地區的良性循環能力。其次,要對落后大的地區轉移支付,這里可以以德國的財政平衡制度作為借鑒。其特有的轉移支付機制充分體現其合作性財政聯邦制的“合作”性質,即通過財政手段實現州之間或地方之間人均財力的相對平衡,為確保各地區居民能夠實現這種相同的生活水準創造條件,這正是德國財政制度的核心。

3對落后地區實行傾斜的金融政策

區域協調性問題處理的比較好的國家都十分關注運用對落后地區傾斜的金融政策來促進落后地區經濟的發展。在我國實行對落后地區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準備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傾斜。考慮到落后地區貨幣乘數較小的現實,應實行區域差別化的存款準備金制度,降低其存款準備金率;而利率市場化是金融深化理論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區金融改革的當務之急。利率作為資金的價格應該有效的反映資金的稀缺、投資的風險,利率也可以作為宏觀調控的手段,作為資金流向的導航器。其次,采取積極政策合理推動落后區域金融的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及制度創新。理念創新是實現由傳統經營理念向現代經營理念的轉變。落后區域金融發展滯后,固然有外部環境的制約,但內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國家對落后區域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同時關注跨行政區域間經濟的綜合治理

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一個前提條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設,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落后地區依靠自身力量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用于這方面的建設,這就需要國家加大相關的投資力度。同時,要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的同時,高度關注跨行政區域間經濟的綜合治理。以德國為例,其在不同地區采取因地制宜的發展戰略的同時,也要關注跨行政區域間經濟的綜合治理,使得區域間經濟能得到協調發展。

5采取多種手段提高勞動者素質

美國政府促進落后地區發展的政策導向,主要是著重提高勞動者素質,鼓勵私人資本投資,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核心是要培育欠發達地區的自我發展的創造能力和持續發展的競爭力,認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當前對人力資本的公共投資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見國家對提高勞動者素質這一問題也高度關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隨之增加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6使地方政府成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任務的具體承擔者

德國所采取的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國借鑒,在我國當前國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任務的具體承擔者,而中央政府主要發揮居中協調作用,則更容易解決“諸侯經濟”導致的各種矛盾。

具體的做法可以首先通過立法的方式,將地區經濟發展是否有利于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合理性及相關領導干部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同時建立專門的部門定期進行審查以確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資

我國經濟發展不能過分依賴海外資金,同時引進外資時應在吸引直接投資上下工夫。外國資本的流入如果處理不當,有時會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特別是在短期資金和那些隨時可以兌現逃走的證券投資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訊手段十分發達,全球市場一體化進程加快,金融市場稍有風吹草動,證券投資資金在瞬時內就會抽走,從而對一國的對外支付造成嚴重壓力。

8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德國經濟的中堅力量,其實并非作為工業巨頭的諸多大企業,而是眾多的中小企業。為支持本國中小企業發展,德國采取了設立州投資的銀行,設立中小企業資助項目、中小企業參股基金、市場開發項目,為中小企業創造、保證就業、提高競爭力,以及對出口市場的開拓、培訓和技術應用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促進中小企業融資,解決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成立巴伐利亞建設融資促進銀行,為企業申請商業貸款提供政府擔保;成立巴伐利亞風險資本投資公司,為中小企業融資等一系列手段。而這一點與我國實際也相吻合,充分發揮中小企業的作用,無疑是推動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一環。

篇9

關鍵詞:協調發展;對策;機制;產業集群;區域經濟

產業集群作為一種現象,是非常具有優勢的,產業集群式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選擇。產業集群是可以通過一些途徑進行發展自身經濟的,其中主要的途徑有降低成本和持續創新。產業集群和區域經濟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要想兩者之間協調發展,必須根據兩者之間的關系,探索真實有效的對策。

一、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與作用

產業集群指的是兩個緊密相連的企業,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聚集,形成一個強大的集體。如今,各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明顯,并且不斷擴大,與成長起來的區域之間形成了互動關系。產業集群在發展中不推動著區域經濟的進步,總之,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有著相互推動的作用。

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不可推脫的,區域的綜合經濟實力受到產業集群的嚴重影響,是通過規模效應影響的。GDP作為一個名詞,已經被大眾所熟知,人均GDP是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核心體現。人口在空間上的集中一直被產業集群帶動著,原因是可以為產業的聚集提供充足的勞動資源,與此同時使產業聚集區域的產業從中獲得效益與利益,提高人均GDP,從而使經濟得到有效的發展。產業集群的規模是非常放大的,在產業集群發展的同時,可以帶動小型企業的經濟,使小型企業可以直接參與國際競爭,這樣做有利于增強其市場的競爭力,還能創建自身的區域品牌,來增強自身對外的開放程度。

區域經濟影響著產業集群的前進道路,產業集群使區域經濟的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產業集群帶動著區域經濟的機構,兩者存在一定的聯系,產業集群的發展受文化等因素的影響,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二、構建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

建立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共同發展的策略有很多,建立機制是要適應整體發展趨勢的。產業集群和區域經濟之間要加強合作關系,產業集群在發展中要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適應,因為產業集群的發展規律作為一個開放性的過程,是要與區域經濟共同前進的。加強兩者之間的合作,并且與外區進行合作,進一步減小與外區之間的差距。產業集群還是一個復合體,它除了企業間的相互聯系之外,政府、高校等相關機構形成支撐,為產業集群做配套服務,是一個結合體,因此,在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存在著特殊的意義。產業集群在發展初期是一種市場自發行為,這種行為是極其不穩定的。所以一般當地政府應發揮其規劃、引導與協調的積極作用,區域功能為產業集群的發展做服務,產業集群的發展也離不開區域的功能,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與人才集聚效益。

1.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協調發展的首要機制

所謂首要機制,就是協調發展的動力機制,這種動力來自生存、盈利等共同目的的引導,產業集群與經濟區域協調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外在的市場競爭壓力,即產業集群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當地經濟的發展也需要產業集群的帶動。在所有的機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以價格規律為基礎的市場機制。市場機制以社會經濟規律為主導,是市場經濟中各個要素的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市場機制通過價格杠桿等因素的相互影響,實現資源合理流出與流入、優化相關配置,來提高資源利用率。

2.區域的市場機制發育程度對該區域的政府決策的影響

市場機制發育程度高的區域政府往往是進攻型和開拓型的,而程度低的則是平穩型和自給型的。市場機制的作用影響著區域的開放度。市場經濟受到連鎖效益的影響,這種影響便是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區域的經濟在運行中對各種資源的相互轉化。資源轉換能力就是借助市場機制作用,來實現生產要素資源的互補。市場機制強的區域,可以通過交換取得合理的資源配置且充分利用,使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

3.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協調發展的能力機制

區域的網絡創新是產業集群發展的推動力。區域創新網絡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行為主體在協同創新過程中,彼此建立的各種促進創新等關系的綜合,區域網絡的創新將隨著創新的腳步逐漸改善,并推動產業集群的發展。

區域創新網絡的核心價值體現在競爭的企業、用戶等方面,大學、科研所與網絡中的企業有著相互關系與相互作用,而中介服務、金融機構和政府3個要素則構成了創新網絡的系統支撐點。政府調控機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調控機制成為了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保障機制。想要兩者之間協調發展,就必須在政府的可管理的條件下進行。發達國家的產業集群是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的動力源泉。但市場的發展是漫長的,這也促使產業集群的發展成為了一長期性的過程。政府利用獲取信息便利的優勢,采取一定的措施,根據地方特點,推出了產業集群的具體規劃,并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持,為產業集群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協調發展的對策

1.加強產業集群戰略規劃

根據區域發展的特點和產業布局等形成規律,并結合世界上的具有建設性的成功典例,但要避免統一的模式。市場作為導向,產業集群需要一個可以創新的平臺,此時市場可以作為產業集群創新的平臺。制定的規劃要具有長遠性、穩定性、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完善區域市場環境

產業集群的外溢效應的明顯程度是與市場機制是否健全存在明顯關系的。因此,想要實現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完善相關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發展,與國際市場形成必要的競爭,并在競爭中迅速進步。

3.營造區域創新環境

良好的區域創新環境可以促進產業集群與區域之間的發展,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也能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區域新環境既包括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又包括交通、通訊等一系列具體措施。在區域創新環境建設中,活躍的企業家群體是帶動企業發展的前提。因此要培育或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企業家。同時通過制度的創新,促進集群企業與區域外其他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介服務機構保持良好信息交流與合作。

4.政府引導作用

政府要加強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之間的發展戰略開發與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政策,進一步改進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發展前景與氛圍,消除阻礙前進與發展的因素等。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合理的競爭規則,建設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5.產業集群經營國家化

現如今,已經進入了全球經濟化的時代,這要求產業集群需要協同全球經濟化的腳步,共同發展。主動參與國際競爭,不斷提升國際化水平。引導中小型企業與跨國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并通過新興產業的有效發展,以此來帶動區域內相關產業的進步,實現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例如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的關系,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已經是未來的發展走勢。因此,我們要根據兩者之間發展的情況已經相互作用的情況,尋找行之有效的,協調兩者之間的平衡,穩定向前,促進兩者之間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士云,白莉.長三角城市群休閑體育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J].城市觀察,2010,06(34):72-78.

[2]李東光,郭鳳城.產業集群與城市群協調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J].經濟縱橫,2011,08(54):40-43.

[3]曾小平.產業集群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生態經濟,2009,01(11):153-156.

[4]劉丹.基于SWOT分析的鞍山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03(33):45-47.

篇10

[關鍵詞] 區域發展 新常態 區域合作 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7)02-0007-06

一、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的演變

改革開放是一個漸進過程,這一點在空間上表現得尤其突出:改革開放初期讓沿海地區率先發展,進入21世紀后,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進而演化為區域經濟發展總體戰略,從“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間“四大板塊”基本形成,“十”之后,中央又提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等,促進了三大經濟帶的發展,使區域發展從優先發展戰略轉變為協調發展戰略。

(一)改革開放以來區域經濟格局的變化

自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實施改革開放發展戰略。改革開放發展戰略反映在空間上,就是向沿海傾斜的非均衡空間發展戰略。這個戰略的主要依據是:隨著我國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抓住并利用好當時國際產業向東亞轉移的機遇,促使我國的沿海地區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同時,加快中部地區的能源、原材料產業的發展,鞏固糧食生產基地的作用;而西部地區依舊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后備地區。由此形成了東部、中部、西部組成的“三大地帶”的格局,這是順應改革開放的具體要求,在空間上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布局。特別是向沿海傾斜的戰略,伴隨經濟特區的建立,造就了一大批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城市。

“三大地帶”的格局,使我國的產業分工在大的地域空間上趨于合理化。東部地區以現代制造業為主,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建成全球制造業基地;中部地區以傳統制造業、農業和原材料產業為主;西部則以能源礦產等的開發與加工為主。這種有層次、后勁十足的分工方式,為國家改革開放前20年的高速增長打造了空間環境與條件。

(二)西部大開發以來的區域經濟格局演變

到上個世紀末,我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當年小平同志提出的“20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然而,新的問題開始出現,東中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巨大落差,城鄉二元結構嚴重,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

如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中央采取的措施是從1999年底,開始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2002年啟動“東北振興”戰略,2004年啟動“中部崛起”戰略。這樣,三個開發戰略與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東部率先發展”戰略,共同形成了我國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做出的總體戰略部署。在空間結構上,形成了新的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 “四大板塊”空間結構。

(三)三大支撐帶的形成與發展

黨的十以來,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常態帶來新速度、新方式、新結構、新動力。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這是應對區域發展新形勢、塑造區域空間新結構的主要途徑,在空間上形成了三個支撐帶:

第一條支撐帶是一帶一路形成的支撐帶。內陸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過西北地區各省區的合作、各城市(重慶、武漢、鄭州等)與新疆核心區的合作,形成面向中亞、直通歐陸的國際合作新態勢。沿海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福建是核心區,而珠江三角洲地區將起到關鍵性作用。其中,粵港澳的區域合作更是重中之重。深圳作為廣東的門戶和區域性中心城市,正面臨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

第二條支撐帶是長江經濟帶。包括整個長江流域的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橫跨東中西三大地帶,城市群之間的合作,既是不同發展水平地區之間的合作,也是流域合作的典范。

第三條經濟帶是環渤海經濟帶。由京津冀地區、山東半島經濟區和遼東半島經濟區組成。其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核心,其關鍵是以協同創新為先導,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重點,構建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總結我國區域發展戰略成功的具體原因,首先是優越的區位條件,為我國區域經濟的空間協同發展準備了良好的條件;其次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產業大尺度的空間轉移,使包括我國東部地區的東亞地區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最后是近40年來我國實施的融入國際、加快發展的改革開放戰略。

二、新常態下區域經濟的特點與發展思路

近年來受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我國在一個較長經濟增長周期之后面臨結構性調整,特別是上一個增長周期形成的產能過剩的影響,經濟增長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十三五”時期和之后的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轉換是最主要的特點。新的增長動力主要有賴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發展方式、生產新技術產品和拓展新的市場空間為主要轉換方向。經濟發展動力處在轉換時期的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

1. 動力轉換。經濟發展動力轉換期,是生產要素配置調整和資源組合優化的機遇期。大宗產品價格下滑和起落不定,由市場配置資源、推進資源價格改革越加必要,東北地區和中西部資源產品產區的結構調整不可避免。隨著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越來越突出,粗放型、以資源投入換來發展速度的傳統發展方式,向集約型、生態友好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將成為我國北方大多數省區的重要任務。

2. 多極點與地區分化。2016年,從各地經濟實際增速看,西部8.6%,中部7.7%、東部7.6%、東北3.5%左右。分省區看,重慶10.7%,貴州10.5%、10%,排在前三位。從增長動力看,西部和中部目前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比如,山西、安徽、江西、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區,2016年投資額超過GDP的規模。消費對區域經濟的作用也十分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達到或超過10%的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河北、黑龍江、、青海。增速最慢的幾個地區為吉林、河北、上海、北京、黑龍江、山西、遼寧,分別為6.9%、6.8%、6.8%、6.7%、6.1%、4.5%、-2.5%。這種態勢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原來集中于沿海特別是“三大都市圈”的增長中心,已經開始分化,增長中心的多極化,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空間結構。

3. 產業轉移。產業轉移成為區域空間變化的主導力量。目前我國的產業轉移,主要集中在制造業空間轉移上,跨大區域的空間轉移和省區內部的線性轉移(即沿交通線的推進)。以廣東為例,不管是由V東省向廣西、云南、貴州的空間轉移,還是由珠三角地區向粵北山區的轉移,都受到了國家和省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產業轉移對落后地區的發展作用明顯。一是加速新的戰略支點的形成與發展。未來的新戰略支點主要在中西部,國家中心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都需要堅強的產業體系來支撐,產業轉移是加快產業體系提升的重要途徑。二是加快發展方式的轉變,中國現代制造業的中心轉到中部地區,是可以期待的空間結構的大變化。三是有利于城市空間結構的優化。近年來,我國很多中心城市都獲得了大量的政策資源、勞動力資源和強勁的消費支撐,但是城市空間的擁擠、土地等資源的枯竭和環境的惡化也日趨明顯。通過產業轉移來優化城市空間結構,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也伴隨著第二產業郊區化和小城鎮化的趨勢的到來。

從上述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區域經濟的基本特征出發,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幾點:

第一,抓經濟強省。廣東2016年達到7.9萬億人民幣的產值,折合美元約1.2萬億,高于俄羅斯的1.18萬億美元產值。江蘇2016年為7.6萬億人民幣產值,廣東加上江蘇相當于印度2016年的產值(2.4萬億美元)。而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北京、上海、天津,7個省市2015年GDP達到31萬多億,占到全國74萬億GDP的43%左右。所以,區域經濟是國家經濟的基礎,只要經濟強省鞏固了,國家的經濟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第二,抓經濟帶建設與發展。中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換擋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挖掘新需求和新市場成為重點。長江經濟帶成為再造我國內需市場的關鍵布局。長江經濟帶作為國家戰略的啟動,將成為帶動沿岸經濟,再造我國內需市場的關鍵布局。長江沿線九省二市已占我國GDP 的半壁江山,是內需增長的最佳著力點。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啟動,將有效拉動沿線經濟,對我國穩增長和調結構都具有戰略意義。東南沿海經濟區包括福建、廣東兩省,面積29.9萬平方公里,如果加上江蘇、上海和浙江,就形成東南沿海經濟帶,是一帶一路的核心部分,面積超過5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5億,GDP超過25萬億,占全國的1/3。

第三,促西北、東北、華北重新振興。應當采取改革體制、調整結構、塑造動力的措施,改掉影響經濟發展的頑疾,形成發展的新動能。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京津冀地區和東北地區,是重要的著力點。

第四,按“四大板塊”轉換區域發展的動力機制。東部地區:通過轉型升級發展,形成新的發展動力,創新成為東部地區發展的主要動力。中部地區:下一個經濟周期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區域,未來國家的主要制造業中心,產業轉移是中部地區的主要動力。東北地區:走出低迷重新振興。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存在較多的問題,通過轉型形成新的發展模式應當是主要出路。西部地區:未來的西部應當是蘭州-成都一線以西的區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備地區,資源開發仍然是主要的發展形式。

三、新常態下加快區域經濟發展

與區域合作的思考

新常態下的區域經濟發展,無論是多極點的發展,還是經濟帶的發展,我們都會看到:單獨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區域的發展,已經無法適應大范圍空間結構調整的要求,一個以區域合作為紐帶的發展時期已經到來。

(一)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區域空間一體化

從羅斯托等發展經濟學家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到弗里德曼把區域經濟發展落實到不同的空間發展階段,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證明,持續的經濟增長會推動區域空間的一體化形態的形成。這是因為在區域經濟持續增長的過程中,區域空間的各經濟系統會重組,經濟形態分布的邊界會發生變化。這一過程往往按一定規則進行,其最終格局就是全國各地區實現經濟全面一體化。

空間經濟一體化的基礎是地域分工,分工使產業發展逐漸細化。在城市化經濟和地方化經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產業的聚集與分散的空間格局。然后,在區域合作的推動下,形成都市圈或者城市群,最后演變為經濟帶或經濟區。

弗里德曼根據區域內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將空間一體化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獨立的地方微中心。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使區域和城市之間缺少經濟聯系,“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其真實寫照。

第二階段:單一的工業強中心。在工業化階段,大工業聚集大量人口,中心城市聚集人口與財富的能力很強,區域經濟關系表現為周邊區域與中心城市的合作。

第三階段:強中心與次中心共生。作為工業化成熟階段的區域空間結構,強大的中心城市和若干邊緣的次級中心城市共同生長,區域間的合作與城市間的合作日益密切。

第四階段:區域空間一體化。作為現代社會的區域空間結構,城市之間和區域之間互相依存,區域合作不斷加強,城市等級體系形成,交通網絡發達,邊緣性基本上消失,大同社會的場景開始展現。

(二)新常態下區域合作的新變化

區域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區域中資源配置的優化問題。合作早期的合作內容是物質交換、商品交換、人才交換。隨著經濟發展,區域合作進一步深入,合作向縱深發展,更多表現在資本、技術、信息等高級生產要素,大范圍、大空間、跨行政區的合作。